TW202135395A - 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395A
TW202135395A TW110119007A TW110119007A TW202135395A TW 202135395 A TW202135395 A TW 202135395A TW 110119007 A TW110119007 A TW 110119007A TW 110119007 A TW110119007 A TW 110119007A TW 202135395 A TW202135395 A TW 2021353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se
terminal
side wall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0573B (zh
Inventor
照木悟
北沢翔
岡島陽日児
楠原敏孝
Original Assignee
美國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國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國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5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0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057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Paper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與一第二連接器,第一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以及安裝於第一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一加强金屬框,第一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一端壁內覆蓋部,第二連接器包括一第二連接器本體以及安裝於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加强金屬框,第二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並且第二連接器與第一連接器對接,第一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一連接足部,其由第一端壁外覆蓋部與第一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第二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二連接足部,其由第二端壁外覆蓋部與第二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

Description

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器組件。
常規地,諸如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等的兩個連接器已用於將一對的平行電路基板電連接在一起。這兩個連接器附接於一對電路基板上的各自彼此面對的表面並且對接在一起以導通。此外,爲了防止訊號端子之間的串擾,提出了在訊號端子之間設置一屏蔽元件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12是示出一常規端子和屏蔽元件的一立體圖。
在圖中,851是附接在一連接器的一基座的長度方向兩端的一加强金屬框,該連接器安裝在一電路基板(未示出)上,並且加强金屬框連接於附接在基座的一側壁部上的一側壁覆部852,其中該側壁覆部852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電路基板的一接地跡線。此外,多個訊號端子861併排並且附接在基座的左右兩側的各側壁部上,其中各訊號端子861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電路基板的一訊號跡線。
此外,在基座的長度方向延伸的一屏蔽板856設置在左右兩側上並排的訊號端子861的列之間。各屏蔽板856在面對加强金屬框851的側壁覆部852的一位置連接於附接在基座的側壁部上的側壁覆部857,其中側壁覆部857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電路基板的接地跡線。結果,因爲彼此面對的兩側上的訊號端子861受屏蔽板856屏蔽,所以即使傳輸一高頻訊號,也能夠防止訊號端子861之間的串擾。
專利文獻1:JP2018-110087A
遺憾的是,在所述常規連接器中,因爲在一基座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各屏蔽板856的長度方向上的僅有一端經由側壁覆部857連接於一電路基板的一接地跡線,所以在各屏蔽板856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使得到接地跡線的一導電路徑的跨度變長,這使得屏蔽板856的屏蔽效果減小。
這裏,爲了解決所述常規連接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其縮短從設置在端子的列之間的一屏蔽板到一基準電位跡線的一導電路徑的跨度,還增强屏蔽效果並且改善可靠性。
本發明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一端子以及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一加强金屬框;以及一第二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二連接器本體、安裝於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端子以及安裝於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加强金屬框,並且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為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對接;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一本體部以及一第一側板部,所述第一本體部具有一第一本體上面部、一第一端壁內覆蓋部由所述第一本體上面部的一內緣延伸出,以及一第一端壁外覆蓋部由所述第一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所述第一側板部具有一第一接觸部份由所述第一側板部延伸接近第一本體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一連接足部,其由所述第一端壁外覆蓋部與所述第一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二本體部以及一第二側板部,所述第二本體部具有一第二本體上面部、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內緣延伸出,以及一第二端壁外覆蓋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所述第二側板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二連接足部,其由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與所述第二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內覆蓋部設置為接觸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以及其中,所述第一連接足部與所述第一接觸份部設置為接觸所述第二側板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連接足部由所述第一端壁外覆蓋部以及所述第一側板部每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且其中,所述第二連接足部由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以及所述第二側板部每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具有一凹部、一第一側壁部沿一長度方向延伸以界定出所述凹部兩側,以及一凸部沿所述凹部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側壁部與所述第一本體部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一空間形成於所述第一側壁部與所述第一側板部之間,且其中所述第二側板部設置為位於所述空間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具有由所述長度方向延伸的一第二側壁部,其中一空間形成於所述第二側壁部與所述第二側板部之間,且其中所述第一側壁部設置為位於所述空間內。
根據本發明,所述連接器組件能縮短從設置在端子的列之間的一屏蔽板到一基準電位跡線的一導電路徑的跨度,從而獲得高屏蔽效果並改善可靠性。
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實施例。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1和一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狀態的一立體圖,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一立體圖,圖3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一立體圖,圖4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一分解圖,圖5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1的一立體圖,圖6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1的一分解圖,以及圖7A至圖7D分別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狀態的四面視圖。注意的是,其中,圖7A是從第一連接器1上方觀察的一平面圖,圖7B是沿圖7A的線C-C箭頭方向的剖視圖,圖7C是沿圖7A的線A-A箭頭方向的剖視圖,圖7D是沿圖7A的線B-B箭頭方向的剖視圖。
在圖中,1是本實施例的一連接器並且是用作一對基板對基板連接器中的一個的第一連接器組件。第一連接器1是安裝在用作一安裝元件的一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一表面安裝型連接器,並且與用作一配合連接器的一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此外,第二連接器101是一對基板對基板連接器中的另一個,並且是安裝在用作一安裝元件的一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一表面安裝型連接器。
注意的是,雖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合適地用於電連接用作兩基板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但是連接器也可以用於電連接其它元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示例包括用於電子設備等的印刷電路基板、可撓性扁平纜線(FFC)、可撓性印刷電路基板(FPC)等,但是可以是任何類型的基板。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用於說明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分的結構和動作的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後等的指示方向的表示不是絕對的方向而是相對的方向,儘管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分處於圖中示出的位置時是合適的,但是當這些位置改變時,這些方向應對應所述改變而不同地解釋。
此外,參閱圖2至圖4,第一連接器1具有一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作爲一第一連接器本體,由諸如合成樹脂的一絕緣材料一體成型。如圖4所示,第一基座11是具有一大致長方形的厚板狀形狀的一大致長方體,其中一第一凹部12用作圍繞周邊的一大致長方形的凹部並且與用作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基座111對接,第一凹部12形成在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的一側(即對接面11a側(Z軸正方向側))。此外,一第一凸部13作爲與第二連接器101的一凹槽部113(參見圖5)對接的一凸起部與第一基座11一體成型並位於第一凹部12中。
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凸部13在長度方向被槽狀的分斷槽部17一分爲二,分斷槽部17形成爲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中央沿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延伸。此外,一第一側壁部14在第一凸部13的兩側(Y軸正方向側和負方向側)平行於第一凸部13延伸並限定第一凹部12的兩側且與第一基座11一體成型。
此外,第一凸部13和第一側壁部14從限定第一凹部12的底面的一底板18向上(Z軸正方向)突出並且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延伸。因此,一凹槽部12a作爲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且作爲第一凹部12的一部分的一細長凹部形成在第一凸部13的兩側上。
這裏,第一端子收容腔15從第一凸部13兩側上的側面到凹槽部12a的底面形成。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端子收容腔15形成爲在板厚方向(Z軸方向)上貫通底板18。注意的是,在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形成在第一凸部13兩側的側面上的凹槽部稱爲第一端子收容內腔15a。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例如三個)第一端子收容腔15各自以一預定間距形成在各第一凸部13的兩側上,以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形成兩列。注意的是,第一端子收容腔15的間距和數量可以適當地改變。此外,作爲端子的多個第一端子61以相同間距設置在各第一凸部13的兩側上,第一端子61收容在各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並且安裝在第一基座11上。
參閱圖4至圖6,各第一端子61是通過對導電金屬板上實施諸如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並且包括:一第一固持部63,用作由第一基座11固持的一固持部;一第一尾部62,用作連接於第一固持部63的一端的一尾部;一第一連接部64,連接於第一固持部63的另一端;一第一接觸臂部65,連接於第一連接部64的末端;以及一第一接觸部65a,用作形成在第一接觸臂部65的末端(即一自由端)的一接觸部。
此外,第一端子61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一基座11一體化。即,第一基座11通過將諸如合成樹脂的一絕緣材料填充在一模具的預先設置第一端子61的腔體中成形。因此,第一端子61一體附接於第一基座11,其中至少第一固持部63埋設於第一基座11中。注意的是,第一端子61不是必須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一基座11一體化,而是可以通過壓配等附接於第一基座11,其中,爲了便於說明,將說明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一基座11一體化的情況。
第一固持部63是大體沿左右方向(Y軸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但是彎曲成向上(Z軸正方向)膨出以使其埋設並固持在第一側壁部14中的元件。此外,第一尾部62從第一固持部63的一端沿左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沿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向外延伸,並且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一基板的一導電跡線。注意的是,導電跡線典型地是一訊號線。此外,第一連接部64從第一固持部63的一端沿左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沿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向內延伸。此外,第一接觸臂部65從第一連接部64的末端向上延伸,其中第一接觸部65a形成在第一接觸臂部65的上端附近並彎曲180°以形成一U字狀並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向側膨出。
通過第一固持部63的至少大部分埋設於第一側壁部14中並且通過第一連接部64和第一接觸臂部65的至少大部分收容在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第一端子61固定於第一基座11。在這種狀態下(即在第一端子61安裝到第一基座11中的情況下),第一接觸部65a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指向,以露出在第一凸部13的面對第一側壁部14的側面上。具體地,第一接觸部65a的至少一部分從第一端子收容內腔15a突出到凹槽部12a中。
注意的是,第一端子61是通過對一金屬板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且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此外,從形狀可以清楚看出,第一連接部64、第一接觸臂部65以及第一接觸部65a能夠彈性變形。因此,如果第二連接器101的附接有一第二端子161(參見圖6)的一第二側壁部112(參見圖5)插入到凹槽部12a中,則接觸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65a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內側彈性位移。
此外,一屏蔽板收容狹縫13a是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和上下方向(Z軸方向)延伸的一狹縫狀的槽、形成在第一凸部13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的中央。除了在各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和在其長度方向的端面開口之外,該屏蔽板收容狹縫13a還在一底板18的下表面開口。注意的是,各屏蔽板收容狹縫13a通過一狹縫分割部13b在長度方向上被一分爲二,以由一主部13a1和比主部13a1短的一副部13a2組成。與主部13a1相比,副部13a2是設置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兩端側的部分。
此外,再次參閱圖3與圖4,一屏蔽板56是沿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Z軸方向)和長度方向延伸的通過對一導電金屬板加工(諸如衝壓)成型的一細長的帶狀的板元件,收容並固持在屏蔽板收容狹縫13a中。從上端向下(Z軸負方向)凹入的一對接凹部56a形成在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附近,而一接合突起56c形成在對接凹部56a的內表面上。此外,一旦屏蔽板56從底板18的下表面側插入或壓配到屏蔽板收容狹縫13a中,則狹縫分割部13b相對進入到對接凹部56a中,而接合突起56c咬入並接合狹縫分割部13b的側面。結果,屏蔽板56收容並固持在屏蔽板收容狹縫13a中。因此,屏蔽板56設置在沿左右的凹槽部12a排列的兩列第一端子61之間,有效地防止了兩列第一端子61之間的串擾。
在屏蔽板56收容在屏蔽板收容狹縫13a的狀態下,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的端緣56b從副部13a2向外露出。此外,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露出在分斷槽部17中。注意的是,屏蔽板56不是必須通過插入或壓配安裝在第一基座11中,並且與第一端子61一樣,可以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一基座11一體化。然而,爲了便於說明,將說明屏蔽板56通過插入或壓配安裝在第一基座11中以收容在屏蔽板收容狹縫13a中的情況。
此外,作爲一對接引導部的各第一突出端部21設置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作爲第一凹部12的一部分的一對接凹部22形成在各第一突出端部21上。對接凹部22是一大致長方形的凹部,連接於各凹槽部12a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另外,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的狀態下(如圖1所示),第二連接器101所包含的一第二突出端部122(參見圖5)插入到對接凹部22中。
此外,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一第一側壁延長部21c,其作爲一對接引導側壁部從第一側壁部1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沿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一端壁部21b,其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其兩端連接於第一側壁延長部21c。在各第一突出端部21中,第一端壁部21b和連接於第一端壁部21b的兩端的第一側壁延長部21c形成一連續的大致U字狀的側壁並且限定一大致長方形的對接凹部22的三個側面。此外,在第一端壁部21b中,作爲一凹入的第一中央腳部收容部的一外端凹部23a形成在外側面上,而一凹入的內端凹部23b形成在內側面上。此外,在第一側壁延長部21c中,作爲一凹入的內板收容部的一內側凹部23d形成在內側面上。
此外,作爲安裝在第一基座11上的一加强金屬框的一第一加强金屬框51附接於第一基座11。在本實施例中,一第一加强金屬框51作爲通過對金屬板上實施諸如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位於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兩端,並且包括:第一本體部52,用作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第一端壁部21b的外側的一對本體部;及一第一側板部54,作爲一第一連結部,用作沿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且連結第一本體部52的一對連結部。
第一本體部52包括:一第一本體上面部52a,其沿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並覆蓋第一端壁部21b的上表面21a的大部分;一第一端壁內覆蓋部52b,其作爲一舌部從第一本體上面部52a中的第一端壁部21b的內端緣處向下延伸;一接合膨出部52b1,形成在第一端壁內覆蓋部52b中,以朝向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中央膨出;一第一端壁外覆蓋部52c,其作爲一第一中央腳部從第一本體上面部52a中的第一端壁部21b的外端緣處向下延伸;一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其從第一端壁外覆蓋部52c的下端向下延伸;以及一接合突起52e,形成在第一端壁外覆蓋部52c的側端。
此外,在第一加强金屬框51附接於第一基座11的狀態下(如圖5所示),第一本體上面部52a覆蓋第一端壁部21b的上表面21a的大部分,第一端壁內覆蓋部52b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內端凹部23b中,接合膨出部52b1從第一端壁部21b的內側端緣朝向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中央突出,第一端壁外覆蓋部52c的大部分收容在外端凹部23a內,而接合突起52e與外端凹部23a的側壁接合以固定到外端凹部23a中。注意的是,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用作一基準電位連接部,其中,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的下端向下突出,以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一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因此,第一加强金屬框51往往不變形,第一連接器1被有效地加强。
第一側板部54是在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Z軸方向)和長度方向上延伸的一細長的平坦的帶狀的板,第一側板部5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經由一彎曲連接部52f連接於第一本體上面部52a的兩端。此外,一對兩端側接觸部54a各自連接在各第一側板部5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附近,而一對中央接觸部54b各自連接在靠近長度方向兩端的中央的部分處,其中,兩端側接觸部54a與中央接觸部54b的至少一者可視為第一側板部54的一第一接觸部份。當從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觀察時,各兩端側接觸部54a是彎曲成一大致U字狀的一元件,其中其一端連接於第一側板部54的上端、彎曲部分向上膨出,而另一端作爲一自由端向下(Z軸負方向)延伸。此外,當從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觀察時,各中央側接觸部54b是彎曲成一大致C字狀的一元件,其中其一端連接於第一側板部54的上端、一第一彎曲部向上膨出、一第二彎曲部是朝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的中央膨出的一接合膨出部54c,而另一端作爲一自由端斜向下延伸。此外,一兩端側連接足部54d從與兩端側接觸部54a對應的在各第一側板部54的下端處的對應的位置向下延伸,一中央側連接足部54e從對應於中央側接觸部54b的一位置向下延伸。其中,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兩端側連接足部54d與中央側連接足部54e至少一者可視為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一第一連接足部。
此外,在第一加强金屬框51附接於第一基座11狀態下,兩端側接觸部54a收容在第一側壁延長部21c的內側凹部23d內。此外,第一側板部54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和第一側壁部14中的第一基座11寬度方向的外側。然而,因爲向內側凹入的一側壁凹部14c形成在第一側壁部14中的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所以第一側壁部14作爲整體設置成比第一側壁延長部21c更靠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內側,而第一側壁部14的外側表面14d設置成比第一側壁延長部21c的外側表面23e更靠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內側。因此,覆蓋第一側壁延長部21c的外側表面23e的第一側板部54與第一側壁部14的外側表面14d間隔開,同時一第一側方間隙(空間)58形成在第一側板部54和第一側壁部14的外側表面14d之間。此外,中央側接觸部54b的接合膨出部54c朝向第一側方間隙58處的第一側壁部14的外側表面14d突出。此外,第一端子61的第一尾部62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上從第一側壁部14的外側表面14d向外突出並且位於第一側板部54內側的第一側方間隙58中。因此,整個第一端子61在第一基座11寬度方向上位於第一側板部54內側,以與外部隔離,這改善了第一連接器1的屏蔽性能。
此外,兩端側連接足部54d和中央側連接足部54e用作一基準電位連接部,它們的下端向下突出,以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一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因此,第一加强金屬框51往往不變形,第一連接器1被有效地加强,從而改善了其屏蔽性能。
接下來,將說明第二連接器101的結構。
參閱圖5與圖6,作爲根據本實施例的一配合連接器的第二連接器101具有第二基座111,第二基座111作爲一配合連接器本體由諸如合成樹脂的一絕緣材料一體成型。如圖6所示,第二基座111是具有一大致長方形的厚板狀形狀的一大致長方體。此外,在第二基座111與第一連接器1(參見圖3)配合的一側(即對接面111a側(Z軸負方向側)),在第二基座111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的一細長的凹槽部113與用作一細長的凸部的一第二側壁部112一體成型,第二側壁部112限定凹槽部113的外側並且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延伸。第二側壁部112沿凹槽部113的兩側並沿第二基座111的兩側形成。另外,作爲一配合端子的一第二端子161設置在各第二側壁部112中。第二端子161以與第一端子61(參見圖4)對應的間距和與第一端子61對應的數量設置。凹槽部113由安裝在一第二基板的一側(即安裝表面側(Z軸正方向側))的一底板118封閉。
第二端子161是通過對導電金屬板上實施諸如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並且包括一第二連接部165以及連接於第二連接部165的一第二尾部162。此外,第二端子161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即第二基座111通過用諸如合成樹脂的一絕緣材料填充一模具的第二端子161已預先設置的腔體成形。結果,第二端子161的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第二基座111中以一體附接於第二基座111。注意的是,第二端子161不是必須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而是可以通過壓配等附接於第二基座111,其中,爲了便於說明,將說明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的情況。
第二連接部165是具有當從側面觀察時的一大致U字狀的一元件,其中沿左右方向(Y軸方向)延伸的部分連接於沿上下方向(Z軸方向)延伸的部分的上下兩端,而且其中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中的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的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第二側壁部112的內側面112b上,以用作一第二接觸部165a,第二接觸部165a用作一配合接觸部。第二接觸部165a與第二側壁部112的內側面112b大致齊平。此外,第二尾部162從第二連接部165的下側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的末端沿左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在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並且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二基板的一導電跡線。注意的是,導電跡線典型地是一訊號線。
參閱圖6、圖7A至圖7D,此外,作爲一基準電位端子的一接地端子171設置在各第二側壁部112中。接地端子171是接觸第一連接器1(參見圖3)的屏蔽板56的一端子,並且設置在與分斷槽部17對應的使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露出的位置處。注意的是,根據需要,一開口部113a可以形成在與第二基座111的底板118中的接地端子171對應的位置。
再次參閱圖5與圖6,接地端子171是通過對導電金屬板實施諸如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並且包括:一接地固持部173,用作由第二基座111固持的一固持部;接地尾部172,用作連接於接地固持部173的下端(Z軸正方向端)的一尾部;一接地連接部174,用作連接於接地固持部173的上端(Z軸負方向端)的一連接部;以及一接地接觸臂部175,連接於接地連接部174的末端。此外,與第二端子161一樣,接地端子171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結果,接地端子171的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第二基座111內以一體附接於第二基座111。注意的是,與第二端子161一樣,接地端子171不是必須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而是可以通過壓配等連接於第二基座111,其中,爲了便於說明,將說明通過包覆成型或嵌件成型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化的情況。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接地端子171的寬度設置爲是第二端子161的寬度的大約兩倍,但是可以設置爲從相同寬度到大致三倍的寬度。
接地固持部173是在左右方向(Y軸方向)傾斜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元件,這使得其埋設並且固持在第二側壁部112內。此外,接地尾部172從接地固持部173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在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並且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二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此外,接地連接部174從接地固持部173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在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向內延伸。此外,接地接觸臂部175形成爲從接地連接部174的作爲一自由端的末端向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的內側膨出,其中,膨出端用作一接地接觸部175a,接地接觸部175a用作與屏蔽板56(參見圖3)接觸的一接觸部。
通過接地固持部173的至少大部分埋設於第二側壁部112內並且接地連接部174和接地接觸臂部175的至少大部分露出並且收容在凹槽部113中,接地端子171固定於第二基座111。在該狀態下(即在接地端子171安裝在第二基座111中的狀態下),一對接地端子171的接地接觸部175a彼此面對並且彼此接近或抵接,一對接地端子171之間的間隔小於屏蔽板56(參見圖3)的厚度。
此外,如圖7C所示,接地端子171中的埋設於第二側壁部112(參見圖6)內的部分具有在一剖視圖中的一大致Z字狀的形狀。這種形狀允許接地端子171使用從接地接觸部175a的在接地連接部174和接地固持部173之間的長距離作爲彈性長度。結果,接地端子171通過一長的彈性長度而具有用於屏蔽板56的合適的接觸壓力。此外,接地端子171通過接地連接部174的上表面、接地固持部173的兩面,和接地尾部172的下表面而固持在第二側壁部112上。當以該方式在多個面受第二側壁部112固持時,接地端子171牢固地固持在第二基座111上。此外,接地尾部172從接近第二側壁部112的內側面的範圍從第二連接器101向外延伸,並因此面向第二基板,從而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二基板的位置可以被設置得很長。因此,接地端子171牢固地固持於第二基板。
注意的是,接地端子171是通過對一金屬板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此外,從形狀可以清楚地看出,接地連接部174、接地接觸臂部175和接地接觸部175a能夠彈性變形。因此,另配合圖3、圖6與圖7C,當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對接並且屏蔽板56插入在彼此面對的兩接地接觸部175a之間時,接觸屏蔽板56的兩接地接觸部175a在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上向外彈性地位移。
此外,再次參閱圖5與圖6,作爲一配合對接引導部的各第二突出端部122設置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第二突出端部122是在第二基座111寬度方向(Y軸方向)上延伸的一厚的元件,其兩端連接於各第二側壁部11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另外,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的狀態下(如圖1所示),第二突出端部122用作一插入凸部,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所包含的第一突出端部21(參見圖4)的對接凹部22(參見圖4)。
此外,第二突出端部122包括:一第二側壁延長部122c,其作爲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一側壁部從第二側壁部11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沿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端壁部122b,其沿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延伸,其兩端連接於第二側壁延長部122c。在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第二端壁部122b和連接於第二端壁部122b的兩端的第二側壁延長部122c形成一連續的大致U字狀的側壁並且限定一大致長方形的凹槽部113的兩端附近的三個側面。此外,在第二端壁部122b中,作爲一凹入的第二中央腳部收容部的一外端凹部123a形成在外側面上,而一凹入的內端凹部123b形成在內側面上。
此外,作爲安裝在第二基座111上的一配合加强金屬框的一第二加强金屬框151附接於第二基座111。在本實施例中,一第二加强金屬框151作爲通過對金屬板實施諸如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成型的一元件位於第二基座111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兩端,並且包括:一對第二本體部152,覆蓋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第二端壁部122b的外側;以及一第二側板部154,其用作一對配合連結部沿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且連結第二本體部152。
第二本體部152包括:一第二本體上面部152a,其沿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延伸並且覆蓋第二端壁部122b的上表面122a的大部分;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其作爲一舌部從第二本體上面部152a中的第二端壁部122b的內端緣處向下延伸;一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其作爲一第二中央足部從第二端壁部122b的外端緣處向下延伸;一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其作爲一基準電位連接部從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下端向下延伸;一接合凸部152e,形成在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側端;以及一接合凹部152g,形成在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中央附近。
此外,在第二加强金屬框151附接於第二基座111的狀態下(如圖5所示),第二本體上面部152a覆蓋第二端壁部122b的上表面122a的大部分,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內端凹部123b內,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大部分收容在外端凹部123a內,並且接合凸部152e與外端凹部123a的側壁接合以便固定在外端凹部123a內。注意的是,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用作一基準電位連接部,其下端向下突出以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二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因此,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往往不變形,第二連接器101被有效地加强。
第二側板部154是沿第二基座111的厚度方向(Z軸方向)和長度方向延伸的一細長的平坦的帶狀的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經由一彎曲連接部152f連接於第二本體上面部152a的兩端。此外,另配合圖3、圖4與圖6,一接合凹部154a形成在第二側板部154的外側面上的與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中央側接觸部54b對應的位置處以凹入。接合凹部154a是當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與中央側接觸部54b的接合膨出部54c接合的部分。此外,一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從第二側板部154的下端處的連接於彎曲連接部152f的部分對應的位置向下延伸,而一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從對應於接合凹部154a的位置向下延伸。其中,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與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至少一者可視為第一加强金屬框151的一第二連接足部。
此外,再次參閱圖5與圖6,當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安裝在第二基座111上時,第二側板部154覆蓋第二突出端部122和第二側壁部112中的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然而,因爲向內側凹入的一側壁凹部112c形成在第二側壁部112中的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所以第二側壁部112的外側面112d位於比第二側壁延長部122c的外側凹部122c的外側表面122e更靠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的內側。因此,覆蓋第二側壁延長部122c的外側表面122e的第二側板部154與第二側壁部112的外側面112d間隔開,並且一第二側間隙(空間)158形成在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側壁部112的外側面112d之間。因此,因爲能夠以這種方式維持用作屏蔽的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間隔,所以能夠使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端子161被防止彼此干擾並且用作一天線。
此外,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和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用作一基準電位連接部,其下端向下突出以通過焊接等連接到一連接墊,連接墊連接於一第二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因此,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往往不變形,第二連接器101被有效地加强,從而改善了其屏蔽性能。
配合參閱圖3至圖6,接下來將說明用於對接具有上述結構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動作。
這裏,通過將一第一端子61的一第一尾部62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一基板(未示出)的一導電跡線)並且將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一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的下端、一兩端側連接足部54d的下端和一中央側連接足部54e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接於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第一連接器1表面安裝在第一基板上。注意的是,與第一端子61的第一尾部62連接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是一訊號線,而與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的下端、兩端側連接足部54d的下端和中央側連接足部54e的下端連接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是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
同樣地,通過將一第二端子161的一第二尾部162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二基板(未示出)的一導電跡線)並且將接地端子171的接地尾部172、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一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的下端、一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和一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二基板的導電跡線),第二連接器101表面安裝於第二基板上。注意,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二尾部162連接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是一訊號線,而與接地端子171的接地尾部172、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和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的下端連接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是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
首先,當一操作者使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基座11的一對接面11a面對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對接面111a時,如圖2所示,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側壁部112的位置與第一連接器1的對應的凹槽部12a的位置一致,而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與第一連接器1的對應對接凹部22的位置一致,從而完成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之間的對準。
在該狀態下,如果第一連接器1和/或第二連接器101在接近對方側的方向(即對接方向(Z軸方向))移動,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側壁部112和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第一連接器1的凹槽部12a和對接凹部22內。因此,如圖1和圖7A所示,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完成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之間的對接時實現導通狀態。
具體地,各第一端子61的一第一接觸部65a接觸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觸部165a,導致與第一端子61的第一尾部62連接的第一基板上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和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二尾部162連接的第二基板上的連接墊所連結的導電跡線導通。因此,彼此對應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僅在一單個位置接觸,即與在多個位置處的接觸(即多個接觸點的一狀態)相比,它們進入一單個接觸點的一狀態,導致從第一端子61的第一尾部62到第二端子161的第二尾部162的一訊號傳輸線路中沒有形成無意截線(unintentional stub)或分離電路(divided circuit),從而穩定傳輸線的阻抗。因此,同樣在使用傳輸線路用於傳輸高頻訊號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良好的SI(訊號對干擾)特性。
此外,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對接凹部22中,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第一端壁內覆蓋部52b的接合膨出部52b1與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接合凹部152g接合並接觸,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兩端側接觸部54a接觸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側板部15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附近,並且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中央側接觸部54b的接合膨出部54c與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側板部154的接合凹部154a接合並接觸。此外,露出在第一凸部13的分斷槽部17中的屏蔽板56進入並接觸在一對左右的接地端子171的接地接觸部175a之間,而在第一凸部13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露出的屏蔽板56的端緣56b接觸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因此,第一基板上的連接墊(其連接於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第一中央連接足部52d的下端、兩端側連接足部54d的下端以及中央側連接足部54e的下端)所連結的導電跡線與第二基板的連接墊(其連接於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的下端、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的下端以及各接地端子171的接地尾部172)所連結的導電跡線導通。因此,第一基板的基準電位跡線、第二基板的基準電位跡線、第一加强金屬框51、第二加强金屬框151以及屏蔽板56是等電位的,從而改善了屏蔽性能。
此外,因爲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第一端壁內覆蓋部52b的接合膨出部52b1與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端壁外覆蓋部152c的接合凹部152g接合,第一加强金屬框51的中央側接觸部54b的接合膨出部54c與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側板部154的接合凹部154a接合,從而鎖定第一加强金屬框51和第二加强金屬框151並且防止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之間的對接狀態被解除。
因爲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的屏蔽板56因此設置在第一連接器1的左右的凹槽部12a內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觸部165接觸的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a的列之間,可以可靠地防止在左側的凹槽部12a內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與右側的凹槽部12a內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串擾。
此外,因爲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的端緣56b接觸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並且也因爲在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間(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的中央)接觸接地端子171,所以從屏蔽板56的各部分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短,這改善了屏蔽板56的各部分的屏蔽性能。因爲接地端子171是在寬度方向(Y軸方向)上延伸以安裝在比第一基座11窄的第二基座111上的一元件,所以從接地接觸部175a到接地尾部172的導電路徑短,這使得從屏蔽板56的各部分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非常短。
此外,關於也用作屏蔽的第一側板部54和第二側板部154,不僅兩端側連接足部54d的下端和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它們設置在它們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附近)連接於連接墊,而且中央側連接足部54e的下端和中央側連接足部154e的下端(它們設置在它們的長度方向中央附近)連接於連接墊。因此,從第一側板部54和第二側板部154的各部分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短,這改善了第一側板部54和第二側板部154的各部分的屏蔽性能。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更可靠地連接,防止了第一加强金屬框51和第二加强金屬框151的變形。
此外,屏蔽板56固持在第一凸部13的寬度方向的中央並且與第一凸部13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凹槽部12a內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間隔開。因爲屏蔽板56與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間隔是以這種方式維持,所以即使從第一端子61的第一尾部62到第二端子161的第二尾部162的一訊號傳輸線路用於傳輸一高頻訊號,也能夠使屏蔽板56和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被防止彼此干擾並且用作一天線。此外,第一側方間隙58存在於第一側板部54(也用作一屏蔽)和第一側壁部14(第一端子61安裝在其上)之間。因爲第一側板部54和第一端子61之間的間隔是以這種方式維持,所以即使傳輸線路用於傳輸高頻訊號,也能夠使第一側板部54和第一端子61被防止彼此干擾並且用作一天線。同樣地,第二側間隙158存在於第二側板部154(也用作一屏蔽)和第二側壁部112(第二端子161安裝在其中)之間。因爲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間隔是以這種方式維持,所以即使傳輸線路用於傳輸高頻訊號,也能夠使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端子161被防止彼此干擾並且用作一天線。
此外,當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如圖1所示),第一基座11的第一側壁部14插入到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側間隙158中。結果,第二側板部154的內側面和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側壁部112的外側面112d分別與第一連接器1的外側表面14d和第一側壁部14的內側面接近或接觸,這使得可防止彼此對接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搖動。
在該方式下,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連接器1,其包括第一基座11、安裝於第一基座11的第一端子61以及安裝於第一基座11的第一加强金屬框51;以及第二連接器101,其包括第二基座111、安裝於第二基座111的第二端子161以及安裝於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加强金屬框151,且第二連接器101與第一連接器1對接。此外,第一基座11包括:一第一凹部12,與第二基座111對接;一第一側壁部14,沿長度方向延伸以限定第一凹部12的兩側;以及一第一凸部13,沿第一凹部12的長度方向延伸以便與第二基座111的一凹槽部113對接。第一端子61包括:一第一接觸部65a,其在第一凸部13和第一側壁部14之間的一凹槽部12a中,接觸第二端子161。第一連接器1還包括一屏蔽板56,其固持在第一凸部13的寬度方向的中央並沿長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包括:一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其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以及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其接觸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第二連接器101包括一接地端子171,接地端子171包括:一接地尾部172,其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以及一接地接觸部175a,其接觸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中部。
結果,屏蔽板56(其設置在第一凸部13的寬度方向的中央以沿長度方向延伸)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而長度方向的中間經由接地端子171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因此,連接器組件能夠縮短從設置在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列之間的屏蔽板56到一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的跨度,從而獲得高屏蔽效果並改善可靠性。
此外,第二基座111包括在長度方向延伸以限定凹槽部113的兩側的第二側壁部112,而接地端子171包括由第二側壁部112固持的接地固持部173以及從接地固持部173沿寬度方向延伸的接地連接部174,其中接地接觸部175a連接於接地連接部174的自由端。此外,第二端子161在長度方向以多個並列以設置在第二側壁部112上,而接地端子171的接地固持部173設置在沿長度方向並列的多個第二端子161之間。因此,因爲屏蔽板56經由在寬度方向延伸的接地連接部174連接於基準電位跡線,所以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的跨度非常短。
此外,所述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包括:一第二本體部152,其形成在長度方向的兩端;以及一第二側板部154,其沿長度方向延伸且兩端連接於第二本體部152,其中第二中央連接足部152d連接於第二本體部152的外側端,而第二端壁內覆蓋部152b連接於第二本體部152的內側端。因此,能夠縮短從屏蔽板56長度方向的兩端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的跨度。
此外,第二側板部154與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側壁部112的外側面112d間隔開。因此,能夠使第二側板部154和第二端子161被防止彼此干擾並用作一天線。
此外,所述第一加强金屬框51包括:一第一本體部52,其形成在長度方向的兩端;以及一第一側板部54,其沿長度方向延伸且其兩端連接於第一本體部52,其中第一側板部54包括一接合膨出部54c,接合膨出部54c朝向寬度方向的中央膨出以與在第二側板部154上形成的一接合凹部154a接合。因此,第一加强金屬框51和第二加强金屬框151能可靠地接觸並被固持,而第一基板的基準電位跡線、第二基板的基準電位跡線、第一加强金屬框51、第二加强金屬框151和屏蔽板56是等電位的,從而改善了屏蔽性能。
接下來將說明第二實施例。注意的是,通過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將省略對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元件的說明。此外,將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動和效果的說明。
圖8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1和一第二連接器101對接狀態的一立體圖,圖9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前的一立體圖,圖10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一立體圖,圖11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1的一立體圖。
本實施例中的一第一連接器1和一第二連接器101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尺寸設置爲大於第一實施例中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尺寸。因此,一第一基座11、一第二基座111、一第一加强金屬框51、一第二加强金屬框151以及一屏蔽板56在長度方向的尺寸設置爲大於第一實施例中在長度方向的尺寸。此外,與第一實施例相比,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數量增加。
此外,參閱圖8至圖10,第一基座11的一第一凸部13在長度方向被兩個分斷槽部17分成三個,而屏蔽板56露出在兩個分斷槽部17中。此外,第一端子收容腔15例如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間距以數量爲三個、兩個、三個形成在各自第一凸部13的兩側上。
注意,由於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其它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參閱圖8、圖9與圖11,在第二連接器101中,一接地端子171設置在與兩個分斷槽部17對應的各位置處,而第二端子161設置在與收容在第一端子收容腔15內的第一端子61對應的各位置處。此外,兩個開口部113a可以形成在與第二基座111的底板118中的與接地端子171對應的各位置處。此外,具有一大致L字狀的斷面的一連接尾部154f可連接於一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從與第二側板部154的下端處的彎曲連接部152f連接的部分對應的位置向下延伸,以向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外側延伸。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可以通過焊接等連接於一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一第二基板的諸如一電源跡線或接地跡線的一基準電位跡線。可替代地,如果連接尾部154f連接於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的下端,則不是兩端側連接足部154d而是連接尾部154f可以連接於連接墊。
注意,由於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1的其它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在長度方向的尺寸設置得大,屏蔽板56的長度方向的尺寸也設置得大。因此,屏蔽板56在長度方向的多個位置接觸接地端子171,這使得從屏蔽板56的各部分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短,在屏蔽板56的各部分中都能夠保持高屏蔽性能。
在該方式下,在本實施例中,接地端子171設置在長度方向的多個位置。因此,即使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長度方向的尺寸大並且屏蔽板56長,也能夠縮短從屏蔽板56的各部分到基準電位跡線的導電路徑,從而使得高屏蔽性能得以維持。
注意的是,本說明書的公開內容說明了與優選和示例性實施例相關的特徵。通過總結本說明書的公開內容,本領域技術人員自然可以想到在所附請求項的範圍和精神內的各種其他實施例,修改和變化。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 11a、111a:對接面 12:第一凹部 12a、113:凹槽部 13:第一凸部 13a:屏蔽板收容狹縫 13a1:主部 13a2:副部 13b:狹縫分割部 14:第一側壁部 14c、112c:側壁凹部 14d、23e、112d、122e:外側面 15:第一端子收容腔 15a:第一端子收容內腔 17:分斷槽部 18、118:底板 21:第一突出端部 21a、122a:上表面 21b:第一端壁部 21c:第一側壁延長部 22、56a:對接凹部 23a、123a:外端凹部 23b、123b:內端凹部 23d:內側凹部 51:第一加强金屬框 52:第一本體部 52a:第一本體上面部 52b:第一端壁內覆蓋部 152b:第二端壁內覆蓋部 52b1、54c:接合膨出部 52c:第一端壁外覆蓋部 152c:第二端壁外覆蓋部 52d:第一中央連接足部 52e、56c、152e:接合突起 52f、152f:彎曲連接部 54:第一側板部 54a:兩端側接觸部 54b:中央側接觸部 54d、154d:兩端側連接足部 54e、154e:中央側連接足部 56、856:屏蔽板 56b:端緣 58:第一側方間隙 61:第一端子 62:第一尾部 63:第一固持部 64:第一連接部 65:第一接觸臂部 65a:第一接觸部 101:第二連接器 111:第二基座 112:第二側壁部 112b:內側面 113a:開口部 122:第二突出端部 122b:第二端壁部 122c:第二側壁延長部 151:第二加强金屬框 152:第二本體部 152a:第二本體上面部 152d:第二中央連接足部 152g、154a:接合凹部 154:第二側板部 154f:連接尾部 158:第二側方間隙 161:第二端子 162:第二尾部 165:第二連接部 165a:第二接觸部 171:接地端子 172:接地尾部 173:接地固持部 174:接地連接部 175:接地接觸臂部 175a:接地接觸部 851:加强金屬框 852、857:側壁覆部 861:訊號端子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和一第二連接器對接狀態的一立體圖; 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3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4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一分解圖; 圖5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6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的一分解圖; 圖7A至圖7D分別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對接狀態的四面視圖,其中,圖7A是從第一連接器上方觀察的一平面圖,圖7B是沿圖7A的線C-C箭頭方向的剖視圖,圖7C是沿圖7A的線A-A箭頭方向的剖視圖,而圖7D是沿圖7A的線B-B箭頭方向的剖視圖; 圖8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和一第二連接器對接狀態的一立體圖; 圖9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對接前的一立體圖; 圖10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11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及 圖12是示出一常規端子和屏蔽元件的一立體圖。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
54:第一側板部
101:第二連接器
111:第二基座
162:第二尾部

Claims (5)

  1.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 一第一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一端子以及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一加强金屬框;以及 一第二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二連接器本體、安裝於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端子以及安裝於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的一第二加强金屬框,並且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為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對接;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一本體部以及一第一側板部,所述第一本體部具有一第一本體上面部、一第一端壁內覆蓋部由所述第一本體上面部的一內緣延伸出,以及一第一端壁外覆蓋部由所述第一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所述第一側板部具有一第一接觸部份由所述第一側板部延伸接近第一本體部,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一連接足部,其由所述第一端壁外覆蓋部與所述第一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金屬框包括一第二本體部以及一第二側板部,所述第二本體部具有一第二本體上面部、一第二端壁內覆蓋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內緣延伸出,以及一第二端壁外覆蓋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所述第二側板部由所述第二本體上面部的一外緣延伸出,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金屬框還包括一第二連接足部,其由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與所述第二側板部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 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內覆蓋部設置為接觸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連接足部與所述第一接觸部份設置為接觸所述第二側板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連接足部由所述第一端壁外覆蓋部以及所述第一側板部每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且其中,所述第二連接足部由所述第二端壁外覆蓋部以及所述第二側板部每一者的一末端延伸出。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器本體具有一凹部、一第一側壁部沿一長度方向延伸以界定出所述凹部兩側,以及一凸部沿所述凹部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側壁部與所述第一本體部分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一空間形成於所述第一側壁部與所述第一側板部之間,且其中所述第二側板部設置為位於所述空間內。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連接器本體具有由所述長度方向延伸的一第二側壁部,其中一空間形成於所述第二側壁部與所述第二側板部之間,且其中所述第一側壁部設置為位於所述空間內。
TW110119007A 2018-12-27 2019-11-13 連接器組件 TWI810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4661 2018-12-27
JP2018244661A JP7108531B2 (ja) 2018-12-27 2018-12-27 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395A true TW202135395A (zh) 2021-09-16
TWI810573B TWI810573B (zh) 2023-08-01

Family

ID=7112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239A TWI732341B (zh) 2018-12-27 2019-11-13 連接器組件
TW110119007A TWI810573B (zh) 2018-12-27 2019-11-13 連接器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239A TWI732341B (zh) 2018-12-27 2019-11-13 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811824B2 (zh)
JP (2) JP7108531B2 (zh)
KR (3) KR102224104B1 (zh)
CN (2) CN113594797A (zh)
TW (2) TWI732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8531B2 (ja) * 2018-12-27 2022-07-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1638447S (zh) * 2018-12-28 2019-08-05
WO2020262138A1 (ja) * 2019-06-24 2020-12-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JP7411882B2 (ja) 2019-08-08 2024-01-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1659117S (zh) * 2019-09-27 2020-05-11
JP1659118S (zh) * 2019-09-27 2020-05-11
TWI760873B (zh) * 2019-10-18 2022-04-1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JP7388901B2 (ja) * 2019-12-10 2023-11-2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7417855B2 (ja) 2020-01-15 2024-0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7403085B2 (ja) 2020-01-15 2023-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TW202135401A (zh) * 2020-03-10 2021-09-16 日商宏致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接觸件與連接器
US11495919B2 (en) * 2020-05-13 2022-11-0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in which ground terminals are coupled to form a shielding
US11652323B2 (en) * 2020-05-13 2023-05-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connector encolsed by a shell and a mating connector enclosed by a mating shell
CN216413329U (zh) * 2020-07-08 2022-04-29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多极连接器
CN111786200B (zh) * 2020-07-09 2021-08-31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CN114079190B (zh) 2020-08-21 2023-06-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14498200B (zh) * 2020-10-23 2024-0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22137663A1 (ja) * 2020-12-23 2022-06-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
CN113067176B (zh) * 2021-02-09 2022-10-21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14505980U (zh) * 2021-03-08 2021-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TWM618644U (zh) * 2021-06-25 2021-10-21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7154B2 (ja) * 1998-05-06 2002-04-22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019215A (ja) * 2004-07-05 2006-01-19 Fci Asia Technology Pte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4333884B2 (ja) 2007-03-01 2009-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SG174642A1 (en) * 2010-03-22 2011-10-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102088151B (zh) * 2010-06-24 2013-03-13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组合式屏蔽板
JP5881333B2 (ja) *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25477B2 (ja) * 2011-08-18 2015-12-02 Smk株式会社 接続コネクタ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JP5806700B2 (ja) * 2013-04-18 2015-1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896959B2 (ja) * 2013-06-14 2016-03-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実装体
JP5972855B2 (ja) * 2013-12-24 2016-08-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279989B2 (ja) * 2014-06-25 2018-02-1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051242B2 (ja) 2014-07-16 2016-1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056830B2 (ja) * 2014-10-10 2017-01-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391517B2 (ja) * 2015-03-30 2018-09-1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225941B2 (ja) * 2015-04-17 2017-11-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378642B2 (ja) * 2015-04-23 2018-08-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319210B2 (ja) 2015-07-02 2018-05-09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179564B2 (ja) 2015-07-29 2017-08-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256426B2 (ja) 2015-07-29 2018-01-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050235A (ja) 2015-09-04 2017-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2017162774A (ja) 2016-03-11 2017-09-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98622B2 (ja) * 2016-03-14 2019-04-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7415B1 (ja) * 2016-08-04 2017-04-19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696933B2 (ja) 2016-09-08 2020-05-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739297B2 (ja) * 2016-09-09 2020-08-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8258484B (zh) * 2016-12-28 2020-02-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6885730B2 (ja) * 2017-01-06 2021-06-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JP6806028B2 (ja) * 2017-01-19 2020-12-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JP6842359B2 (ja) * 2017-05-10 2021-03-1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493611B1 (ja) * 2018-08-03 2019-04-03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681951B2 (ja) * 2018-08-08 2020-04-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625706B2 (ja) 2018-09-06 2019-12-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816747B2 (ja) * 2018-10-01 2021-01-20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JP7148357B2 (ja) * 2018-10-18 2022-10-0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7108531B2 (ja) * 2018-12-27 2022-07-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84459A (ja) * 2019-05-08 2020-1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26574B1 (ko) 2022-07-29
US11431132B2 (en) 2022-08-30
KR20210154131A (ko) 2021-12-20
KR102340208B1 (ko) 2021-12-17
KR102224104B1 (ko) 2021-03-09
TWI732341B (zh) 2021-07-01
US20220352677A1 (en) 2022-11-03
US20210057852A1 (en) 2021-02-25
US10811824B2 (en) 2020-10-20
KR20200081205A (ko) 2020-07-07
CN113594797A (zh) 2021-11-02
KR20210025562A (ko) 2021-03-09
JP2022137248A (ja) 2022-09-21
CN111403964B (zh) 2021-06-29
TW202025572A (zh) 2020-07-01
TWI810573B (zh) 2023-08-01
JP2020107472A (ja) 2020-07-09
JP7108531B2 (ja) 2022-07-28
CN111403964A (zh) 2020-07-10
US20200212634A1 (en) 2020-07-02
JP7535080B2 (ja) 2024-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2341B (zh) 連接器組件
TWI738170B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CN110474206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JP7535165B2 (ja) コネクタ
CN111934110B (zh) 连接器
JP7102329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849627B (zh)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TWI813205B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與連接器對
TWI813204B (zh) 連接器
JP2023016919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