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2567A -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2567A
TW202112567A TW109131794A TW109131794A TW202112567A TW 202112567 A TW202112567 A TW 202112567A TW 109131794 A TW109131794 A TW 109131794A TW 109131794 A TW109131794 A TW 109131794A TW 202112567 A TW202112567 A TW 2021125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pump
toner cartridge
aforementioned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8587B (zh
Inventor
浅沼哉
浜田孝俊
田邉人
川村知史
厚祐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2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2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8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858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78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non-rigid containers, e.g. foldable cartridges, ba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碳粉匣,是具有:外殼、及搬運構件、及泵。外殼,是具有: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具備將碳粉排出用的排出口的碳粉排出室、及將碳粉收容室及碳粉排出室連通的連通口。搬運構件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連通口的內部。有關與搬運構件的碳粉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當將連通口的最小的剖面的面積設成Asmin的情況時,碳粉排出室,是具有剖面比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Bs,且,碳粉收容室,是具有剖面比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Cs。

Description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為了在記錄媒體形成畫像所使用的畫像形成裝置、及畫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碳粉匣。
習知,由電子照相方式所構成的畫像形成裝置中,為了補給伴隨畫像形成而被消耗的碳粉(顯像劑),而將可收容碳粉的顯像劑補給容器設成對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可裝卸。
專利文獻1揭示了在顯像劑補給容器配置泵並使用泵從顯像劑補給容器朝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將碳粉補給的方法。
且,將被配置於顯像劑補給容器的泵適切地動作的方法,如日本專利第5623109號及日本專利第5511471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是對於習知的結構進一步發展。 [用以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設有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的碳粉排出室、及(i-iii)將前述碳粉收容室及前述碳粉排出室連通的連通口;及(ii)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碳粉從前述碳粉收容室透過前述連通口朝前述碳粉排出室搬運;及(iii)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前述搬運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是被配置於前述連通口的內部,有關與前述搬運構件的前述碳粉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將前述連通口的最小的剖面的面積設成Asmin的情況時,前述碳粉排出室,是具有剖面比前述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Bs,且,前述碳粉收容室,是具有剖面比前述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Cs。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形成開口的第1卡合部;及(iii)形成開口的第2卡合部;及(iv)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向前述排出口搬運;及(v)泵,是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vi)具備電接點的記憶元件;前述泵,是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沿著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看的話,對於通過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的線,前述記憶元件的電接點及前述泵的結合部是被配置於彼此相反側。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形成開口的第1卡合部;及(iii)形成開口的第2卡合部;及(iv)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v)聯接器構件,是與前述泵功能性地連接,使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及(vi)具備電接點的記憶元件;前述泵,是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的方向看的話,對於通過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的線,前述記憶元件的電接點及前述泵的結合部是被配置於彼此相反側。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備可動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旋轉構件;及(iv)往復構件,是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並藉由前述旋轉構件的旋轉而往復運動,使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前述旋轉構件及前述往復構件彼此卡合時,是在卡合點接觸,前述泵的驅動時,前述卡合點位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內部的時間點,是存在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有可動部,藉由前述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用的旋轉力;在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前述泵的可動部可移動的範圍、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位置的範圍,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備可動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旋轉構件;及(iv)往復構件,是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並藉由前述旋轉構件的旋轉而往復運動,使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前述旋轉構件及前述往復構件彼此卡合時,是在卡合點接觸,前述泵的驅動時,前述卡合點位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內部的時間點,是存在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有可動部,藉由前述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用的旋轉力;在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前述泵的可動部可移動的範圍、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位置的範圍,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備:(ii-i)可動部、及(ii-ii)被安裝於前述外殼的結合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及(iv)旋轉構件,是以軸線為中心可旋轉,藉由旋轉而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iv-i)具有可承接來自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旋轉力的齒輪部;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在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的方向進行往復運動,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是將前述泵的結合部包圍起來地配置,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看的話,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及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彼此至少部分地重疊地配置。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第1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前述排出口搬運;及(iii)第2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前述第1搬運構件搬運;及(iv)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v)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第1搬運構件、前述第2搬運構件及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及前述第2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是不同。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有:(i)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ii)泵,具備:(ii-i)可動部、及(ii-ii)被安裝於前述外殼的結合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iii)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及(iv)旋轉構件,是以軸線為中心可旋轉,藉由旋轉而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iv-i)具有可承接來自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旋轉力的齒輪部;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在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的方向進行往復運動,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是將前述泵的結合部包圍起來地配置,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看的話,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及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彼此至少部分地重疊地配置。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備:外殼,具備:碳粉收容的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泵,是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聯接器構件,是可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碳粉匣,具備:外殼,具備:碳粉收容的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泵,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聯接器構件,是可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且在本案中所揭示的別的代表例的結構,是一種畫像形成裝置,具有:裝置本體、及上述的碳粉匣的其中任一。 [發明的效果]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案所揭示的結構的話,可以使先前技術進一步發展。
<實施例1>
在以下參照圖面例示第1實施方式(實施例1)。但是,實施方式中所揭示的構成零件的尺寸和材質和形狀和那些的相對配置等,可依據發明所適用的裝置的結構和各種條件等而適宜地變更,本發明的範圍不被限定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整體結構>
對於本實施例的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100(以下,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整體結構使用第2圖說明。第2圖,是本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概略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卡匣1、及顯像劑補給卡匣(碳粉匣、顯像劑卡匣)13,是成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裝置本體可裝卸自如。又,也有將從畫像形成裝置100去除了各卡匣(1、13)的部分,稱為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裝置本體、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第1~4的畫像形成部的結構及動作,是除了所形成的畫像顏色為不同以外,實質上相同。因此,以下,未特別區別的情況時,省略添字也就是Y~K而總括地說明。
第1~第4處理卡匣1是在水平方向被並列配置。各處理卡匣1,是由清潔單元4及顯像單元6所形成。清潔單元4是具有:作為像載體的感光體滾筒7、及將感光體滾筒7的表面均一地帶電的作為帶電手段的帶電滾子8、及作為清潔手段的清潔葉片10。顯像單元6,是收容顯像滾子11及顯像劑T(以下,碳粉),在感光體滾筒7上具有顯像靜電潛像的顯像手段。清潔單元4及顯像單元6,是可彼此擺動地被支撐。又,第1處理卡匣1Y是在顯像單元6內收容黃(Y)色的碳粉。同樣地,第2處理卡匣1M是收容紫紅(M)色的碳粉,第3處理卡匣1C是收容青綠(C)色的碳粉,第4處理卡匣1K是收容黑(K)色的碳粉。
處理卡匣1,是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裝設導件(未圖示),透過定位構件(未圖示)等的裝設手段,成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可裝卸。且,在處理卡匣1的下方配置有供形成靜電潛像用的掃描器單元12。進一步,在畫像形成性裝置中在比處理卡匣1更後方(在處理卡匣1的插入方向,比處理卡匣1更下游)配置有廢碳粉搬運單元23。
第1~第4顯像劑補給卡匣13,是由與被收容於各處理卡匣1的碳粉顏色對應的順序,在處理卡匣1的下方各別在水平方向被並列配置。又,在之後的說明中,也有只將顯像劑補給卡匣(碳粉匣、顯像劑卡匣)13稱為卡匣13的情況。
第1卡匣13Y是收容黃(Y)的碳粉,同樣地,第2卡匣13M是收容紫紅(M)的碳粉,第3卡匣13C是收容青綠(C)的碳粉,第4卡匣13K是收容黑(K)的碳粉。且,各卡匣13,是朝收容了同顏色的碳粉的處理卡匣1補給碳粉。
由卡匣13所進行的碳粉的補給動作(供給動作),是在當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裝置本體的殘量檢出部(未圖示),檢出處理卡匣1內的碳粉殘量不足時才進行。卡匣13,是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裝設導件(未圖示),透過定位構件(未圖示)等的裝設手段,而成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100可裝卸。
且,將碳粉匣13及處理卡匣1區別稱呼時,也有將兩者的一方稱為第1卡匣,將另一方稱為第2卡匣等的情況。又,處理卡匣1、卡匣13的詳細說明是如後述。
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內部中,在第1~第4卡匣13的下方,第1~第4碳粉搬運裝置14是對應各卡匣13地配置。
在處理卡匣1的上方,設有作為中間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單元19。中間轉印單元19,是將一次轉印部S1側作為下方被配置成大致水平。與各感光體滾筒7相面對的中間轉印皮帶18,是可旋轉的無端(環形)狀的皮帶,舖設在複數橫跨滾子。作為一次轉印構件的一次轉印滾子20,是在中間轉印皮帶18的內面,隔著中間轉印皮帶18,各別被配置在形成各感光體滾筒7及一次轉印部S1的位置。且,二次轉印構件也就是二次轉印滾子21,是與中間轉印皮帶18接觸,隔著中間轉印皮帶18而形成:相面對側的滾子、及二次轉印部S2。進一步,在左右方向(二次轉印部S2及中間轉印皮帶橫跨(舖設)的方向)中,在二次轉印部S2的相反側配置有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4。
在中間轉印單元19的進一步上方,被配置有定影單元25。定影單元是由:加熱單元26、及與加熱單元壓接的加壓滾子27所構成。且,在裝置本體的上面,配設有排出托盤32,在排出托盤32及中間轉印單元之間配設有廢碳粉回收容器24。進一步,在裝置本體的最下部配設有收容記錄材3用的給紙托盤2。
第3圖是顯示被搭載於畫像形成裝置的碳粉搬運裝置14的概要結構。
又,第3圖是為了顯示碳粉搬運裝置14內部結構而將一部分形狀切除地顯示。
碳粉搬運裝置14,是大致上,由上游側搬運部110及下游側搬運部120所構成。
在上游側搬運部110的上面被配置有供給口(收容口:未圖示)。從碳粉匣13被供給的碳粉(即從後述的第8圖的排出口52被排出的碳粉),是通過供給口,朝上游側搬運部110內部的貯藏容器109被供給。
被供給的碳粉,是朝上游側螺桿105被搬運,上游側螺桿105是被上游側搬運部110內部的貯藏容器109覆蓋。上游側螺桿105,是藉由上游側驅動齒輪103,而被旋轉驅動,上游側螺桿105是朝下游側搬運部120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在下游側搬運部120的內部,下游側螺桿124是覆蓋下游側搬運部120內部的下游側壁面123地配置。下游側搬運部120的最上游部,是與上游側搬運部110的最下游部連接,藉由上游側搬運部110而被搬運來的碳粉,是朝下游側螺桿124被搬運。
下游側螺桿124,是藉由下游側驅動齒輪122,而被旋轉驅動,下游側螺桿124,是對於重力朝相反方向將碳粉搬運。下游側螺桿124,是將對於重力朝相反方向被搬運的碳粉,通過本體排出口121朝第2圖所示的處理卡匣1補給。
說明詳細的話從本體排出口121被排出的碳粉,是通過被設於如後述的第6圖所示的處理卡匣1的顯像單元6的收容口40,朝顯像單元6內被補給。
如此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是將從碳粉匣13被排出的碳粉,一旦收容於貯藏容器109之後,使用上游側螺桿105、和下游側螺桿124供給至處理卡匣1。藉此,使碳粉在不同的卡匣13、1之間被搬運。 <畫像形成處理>
接著,對於畫像形成裝置100中的畫像形成動作,使用第2圖、及第4圖說明。畫像形成時,感光體滾筒7是朝第4圖的箭頭A方向由規定的速度被旋轉驅動。中間轉印皮帶18,是朝箭頭B的方向(感光體滾筒7的旋轉的順方向)被旋轉驅動。
首先,感光滾筒1的表面是藉由帶電滾子8而一樣地被帶電。接著,藉由從掃描器單元12被照射的雷射光而使感光滾筒1的表面被掃描曝光,而在感光滾筒1上形成依據畫像資訊的靜電潛像。形成於感光滾筒1上的靜電潛像,是藉由顯像單元6而作為碳粉像被顯像。此時,顯像單元6是藉由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本體的顯像加壓單元(未圖示)而被加壓。且,形成於感光滾筒1上的碳粉像,是藉由一次轉印滾子20而在中間轉印皮帶18上被一次轉印。
例如,全彩畫像的形成時,是在第1~4的一次轉印部也就是畫像形成部S1Y~S1K中藉由使上述的處理依序進行,而在中間轉印皮帶18上依序被重疊各顏色的碳粉像。
另一方面,被收容在給紙托盤2的記錄材3,是由規定的控制時間點被給送,與中間轉印皮帶18的移動同步朝二次轉印部S2被搬運。且,藉由透過記錄材3與中間轉印皮帶18抵接的二次轉印滾子21,而使中間轉印皮帶18上的4色碳粉像是總括地被二次轉印在記錄材3上。
其後,碳粉像被轉印的記錄材3是朝定影單元25被搬運。在定影單元25中藉由使記錄材3被加熱、加壓而使碳粉像被定影在記錄材3。其後,定影過的記錄材3是藉由朝排出托盤32被搬運,而完成畫像形成動作。
且,在一次轉印過程後,殘留在感光滾筒1上的一次轉印殘碳粉(廢碳粉),是藉由清潔葉片10而被除去。在二次轉印過程後,殘留在中間轉印皮帶18上的二次轉印殘碳粉(廢碳粉),是藉由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22而被除去。藉由清潔葉片10、及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22而被除去的廢碳粉,是藉由被設於裝置本體的廢碳粉搬運單元23而被搬運,被積蓄於廢碳粉回收容器24。又,畫像形成裝置100,也可以是使用所期(指定)的單一的畫像形成部,或是只有使用部分(不是全部)的畫像形成部,形成單色或是多色的畫像。 <處理卡匣>
接著,對於被裝設於本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處理卡匣1的整體結構使用第4圖、第5圖、第6圖說明。第4圖,是本實施例的處理卡匣1的剖面圖。第5圖,是從處理卡匣裝設方向的上游側觀看時的處理卡匣1的立體圖。第6圖,是從處理卡匣裝設方向的下游側觀看時的處理卡匣1的立體圖。
處理卡匣1,是由清潔單元4及顯像單元6所形成。清潔單元4及顯像單元6是以旋轉支撐銷30為中心,可擺動地被結合。
清潔單元4,是具有將清潔單元4內的各種構件支撐的清潔框體5。且,在清潔單元4內,除了感光體滾筒7、帶電滾子8、清潔葉片10以外,具有朝與感光體滾筒7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廢碳粉螺桿15。在清潔框體5中,將感光體滾筒7可旋轉地支撐,具備從感光體滾筒朝廢碳粉螺桿15將驅動傳達用的清潔齒輪列31的清潔軸承33,是被配設在清潔單元4的長度兩端。
被設於清潔單元4的帶電滾子,是朝向感光體滾筒7,由被配置於兩端的帶電滾子加壓彈簧36朝箭頭C方向被推迫。帶電滾子是對於感光體滾筒從動,感光體滾筒7是在畫像形成時朝箭頭A方向被旋轉驅動的話,朝箭頭D的方向(感光體滾筒7的旋轉的順方向)旋轉。
被設於清潔單元4的清潔葉片10,是由:在一次轉印後將殘餘在感光滾筒1的表面的轉印殘碳粉(廢碳粉)除去用的彈性構件10a、及將彈性構件10a支撐用的支撐構件10b所構成。藉由清潔葉片10而從感光滾筒1的表面被除去的廢碳粉,是被收容於由清潔葉片10及清潔框體5所形成的廢碳粉收容室9。被收容於廢碳粉收容室9的廢碳粉,是藉由被設於廢碳粉收容室9內的廢碳粉搬運螺桿15而朝向畫像形成裝置100的後方(處理卡匣1的裝卸方向下游側)被搬運。被搬運的廢碳粉,是從廢碳粉排出部35被排出,朝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廢碳粉搬運單元23傳遞。
顯像單元6,是具有將顯像單元6內的各種構件支撐的顯像框體16。顯像框體16,是被分成:顯像滾子11及供給滾子17被設於內部的顯像室16a、及收容碳粉且攪拌構件29被設於內部的碳粉收納室16b。
在顯像室16a中,設有顯像滾子11、供給滾子17、顯像葉片28。顯像滾子11,是將碳粉載持,畫像形成時是朝箭頭E方向旋轉,藉由與感光滾筒1接觸而朝感光滾筒1將碳粉搬運。且,顯像滾子11,是在其長度方向(旋轉軸線方向)的兩端部,藉由顯像軸承單元34而可旋轉地被支撐在顯像框體16。供給滾子17是與顯像滾子11接觸且藉由顯像軸承單元34而可旋轉地被支撐於顯像框體16,畫像形成時是朝箭頭F方向旋轉。進一步,限制形成於顯像滾子11上的碳粉層的厚度的作為層厚限制構件的顯像葉片28,是與顯像滾子11的表面抵接地配置。
在碳粉收納室16b中,設有:將被收納的碳粉T攪拌,並且透過顯像室連通口16c朝供給滾子17將碳粉搬運用的攪拌構件29。攪拌構件29,是具有:與顯像滾子11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的旋轉軸29a、及作為具有可撓性的薄片也就是搬運構件的攪拌薄片29b。攪拌薄片29b的一端是被安裝於旋轉軸29a,攪拌薄片29b的另一端是成為自由端,藉由旋轉軸29a旋轉而使攪拌薄片29b朝箭頭G方向旋轉,藉由攪拌薄片29b而使碳粉被攪拌。
顯像單元6,是具有將顯像室16a及碳粉收納室16b連通的顯像室連通口16c。在本實施例中,在顯像單元6通常被使用的姿勢(使用時的姿勢)中,顯像室16a,是位於碳粉收納室16b的上方。藉由攪拌構件29而被汲起的碳粉收納室16b內的碳粉,是通過顯像室連通口16c被供給至顯像室16a。
進一步,在顯像單元6中,在卡匣1的插入方向中的下游的一端設有收容口40。在碳粉收容口40的上部,被配置有:收容口密封構件45、及可朝前後方向移動的碳粉收容口擋板41。碳粉收容口40,是在處理卡匣1未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情況時藉由收容口擋板41而被關閉。收容口擋板41,是與處理卡匣1的裝卸動作連動,朝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被推迫而被打開。
與碳粉收容口40連通地設有收容搬運路42,在內部被配置有收容搬運螺桿43。進一步,在顯像單元6的長度中央附近設有朝碳粉收納室16b供給碳粉用的收納室連通口44,將收容搬運路42及碳粉收納室16b連通。收容搬運螺桿是與顯像滾子11和供給滾子17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延伸,將從碳粉收容口40收容的碳粉,透過收納室連通口44朝碳粉收納室16b搬運。
又在本實施例中,1個處理卡匣1,是具有感光體滾筒7及顯像滾子11的雙方,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具有感光體滾筒7的清潔單元4、及具有顯像滾子11的顯像單元6,也有沒有被連結,也有各別為不同卡匣的情況。此情況時具有將清潔單元4的卡匣滾筒稱為卡匣,顯像單元6的卡匣稱為顯像卡匣等的情況。此情況,從卡匣13被供給碳粉的是成為顯像單元6的顯像卡匣。 <顯像劑補給卡匣(碳粉匣)>
接著,對於成為被裝設於本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100的顯像劑補給容器的卡匣13的整體結構使用第1圖、第7圖、第8圖、第9圖說明。
第1圖,是將本實施例的卡匣(13Y、13M、13C)的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從長度方向觀看的剖面圖。第7圖,是本實施例的卡匣(13Y、13M、13C)的分解立體圖。第8圖,是將本實施例的卡匣(13Y、13M、13C)的補給碳粉搬運螺桿54的附近沿著寬度方向所看的剖面圖。即,第7圖,是與YZ平面平行的剖面圖。第9圖,是顯示將本實施例的卡匣(13Y、13M、13C)的碳粉內包的內部空間的分解立體圖。
卡匣13,是在其內部空間51將碳粉(顯像劑)收容,為了將碳粉朝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供給(補給),而被裝設於裝置本體。
又,說明卡匣13時,沒有特別說明時,是以卡匣13是成為通常的姿勢,即被裝設於裝置本體內部時的姿勢為前提,且如以下地定義方向(X1、X2、Y1、Y2、Z1、Z2)。
將上下方向由Y軸顯示。箭頭Y1,是顯示上方向,箭頭Y2是顯示下方向。將被設於卡匣13的Y1方向的端的面稱為天面(上面),將被設於Y2方向的端的面稱為底面(底部、下部、下端)。卡匣13的天面是朝向上(Y1方向),底面是朝向下(Y2方向)。將Y1方向、Y2方向總稱為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垂直方向、重力方向,或是也有稱為Y方向、Y軸方向的情況。
將前後方向由Z軸顯示。在將卡匣13裝設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時的裝設方向中,將朝向上游的方向由箭頭Z1顯示,將朝向裝設方向的下游側的方向由箭頭Z2顯示。為了方便,將Z1方向設成前,將Z2方向設成後。即,將被設於卡匣13的Z1方向端的面稱為卡匣13的前面(前部、前端),將被設於Z2方向端的面稱為後面(背面、後端、後部)。
卡匣13的前面是朝向前(Z1方向),後面是朝向後(Z2方向)。卡匣13,是從前面至底面的方向(Z軸方向)設成長度方向。將Z1方向、Z2方向總稱為前後方向、長度方向、縱方向,或是也有稱為Z方向、Z軸方向的情況。
進一步將左右方向由X軸顯示。為了方便,將沿著將卡匣13裝設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時的裝設方向(即Z2方向)看時的左方向由箭頭X1顯示,將右方向由箭頭X2顯示。將被設於卡匣13的X1方向的端的面稱為左側面(左面、左端、左部),將被設於X2方向的端的面稱為右側面(右面、右部、右端)。卡匣13的左側面是面向左方向(X1方向),右側面是面向右方向(X2方向)。卡匣13,是將從左側面朝向右側面的方向(即X軸方向)設成寬度方向。也有將X1方向、X2方向總稱為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橫方向、X方向、X軸方向等。
即,卡匣13的前面及後面的距離,是比右側面及左側面的距離更長,且,比上面及底面的距離更長。且,右側面及左側面的距離,是比上面及底面的距離的距離更短。但是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卡匣13的右側面及左側面的距離也可以最長,或是上面及底面的距離也可以最長。上面及底面的距離也可以最短。
X軸、Y軸、Z軸是彼此垂直的關係。例如X軸,是對於Y軸垂直,且也對於Z軸垂直。且,也有將與X軸垂直的平面稱為YZ平面,將與Y軸垂直的平面稱為ZX平面,將與Z軸垂直的平面稱為XY平面。例如,ZX平面,是水平面。
又,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收容黑色以外的黃(Y)色、紫紅(M)色、青綠(C)色的碳粉的第1~第3卡匣(13Y、13M、13C)為例進行說明。
除了收容黑(K)色的碳粉的第4卡匣(13K)是與第1~第3卡匣(13Y、13M、13C)相比碳粉容量更大的點以外,其他無實質不同。因此,省略第4卡匣13K的說明。
藉由卡匣13而朝畫像形成裝置100的裝置本體被補給的顯像劑,是如上述藉由碳粉搬運裝置14而朝處理卡匣1被補給。即卡匣13是將朝處理卡匣1供給(補給)用的碳粉收容。
如第7圖所示,具有本實施例的卡匣(13Y、13M、13C)的補給框體(外殼、框體)50。補給框體50,是具有容器部分50a及蓋部分50b,將蓋部分50b安裝在容器部分50a。且藉由容器部分50a及蓋部分50b,而在補給框體50的內側形成內部空間51。蓋部分50b,是位於卡匣13的方向Y1的端,形成卡匣13的天面(補給框體50的天面)。
補給框體50是在其內部空間51中配置分隔構件(分割區)55。藉由此分隔構件55,而使內部空間51進一步分隔成複數領域。即,如第1圖、第7圖、第9圖所示內部空間51是藉由分隔構件55,而被分成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複數房間。也可以將分隔構件(分割區)55視為補給框體50的一部分,也可以實際將分隔構件55與補給框體50一體形成。
且,在補給框體50的Z2側的端部(後端、後面)的附近安裝有由驅動輸入齒輪59、凸輪齒輪60、螺旋齒輪64所構成的驅動列、和泵58等。為了將齒輪列和泵58等覆蓋,而從其外側安裝有側蓋62。特別是對於凸輪齒輪60,是藉由此側蓋62及補給框體50而使朝Z1方向及Z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如第9圖所示,卡匣13,是在內部具備將碳粉內包的內部空間51,內部空間51是藉由分隔構件55而被區切成上述說明的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
攪拌構件53及螺桿54是從卡匣13的裝設方向的上游側(即Z1方向的側)朝裝設方向的下游側(即Z2方向的側)擴展地配置。
螺桿54,是將從裝設方向上流側(Z1方向的側)朝裝設方向下游側(Z2方向的側)擴展地配置的一部分藉由分隔構件55而覆蓋。分隔構件55是藉由將螺桿54覆蓋,而在分隔構件55的內部形成隧道狀的空間,這是成為連通路(連通口)48。
形成於補給框體50的內部空間51的各個的房間如以下詳細說明。 (碳粉收容室)
碳粉收容室(顯像劑收容室)49,是收容碳粉(顯像劑)的空間。在碳粉收容室49中,被配置有補給攪拌構件53(以下,只是稱為攪拌構件53)。
攪拌構件53,是與卡匣13的長度方向平行配置,可旋轉地被支撐於補給框體50。且,攪拌構件53是具有:旋轉軸53a、及作為具有可撓性的薄片也就是搬運構件的補給攪拌薄片53b。攪拌構件53,是對於補給框體50可動的可動構件。
補給攪拌薄片53b的一端是被安裝於旋轉軸53a,補給攪拌薄片53b的另一端是成為自由端。藉由旋轉軸53a旋轉使補給攪拌薄片53b朝箭頭H方向旋轉,藉由補給攪拌薄片53b而使碳粉被攪拌,將碳粉朝碳粉搬運螺桿(以下,只稱為螺桿)54送出(給進)。
螺桿54,是沿著其旋轉軸線,將碳粉朝後述的連通路49和碳粉排出室57搬運的搬運構件。螺桿54的旋轉軸線、及攪拌構件53的旋轉軸線是實質上平行。
又,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在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之間被配置有壁50a1。壁50a1,是從碳粉收容室49的底面朝上方突出的壁形狀,或是板形狀的突起(肋)。此壁50b,是被並列配置在搬運螺桿54旁,沿著搬運螺桿54的軸線方向,即碳粉搬運方向延伸。藉由被配置於此壁50a1、及碳粉收容室49的側面之間,就使螺桿54可以將其周圍的碳粉穩定地搬運。又,在碳粉搬運方向中的碳粉收容室49的下游側中,在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之間未被配置有壁50a1。其是為了使螺桿54的下游側的部分比從攪拌構件53收取的碳粉的量更多。又,螺桿54的上方因為也被開放,所以也有超過壁50a1的上方從攪拌構件53朝螺桿54移動的碳粉。 (連通路)
連通路(碳粉通路、隧道)48是將碳粉收容室49及後述的碳粉排出室57連通的空間、開口,使碳粉在其內部移動的通路。連通路48,是由分隔構件55及補給框體50所形成。在連通路48內被配置有作為搬運構件的螺桿54的至少一部分。
螺桿54,是對於補給框體50可動的可動構件,更詳細的話,可旋轉地被支撐於補給框體50。螺桿54是藉由使一部分朝碳粉收容室49露出地旋轉而將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沿著螺桿54的旋轉軸線方向搬運。
連通路48是如前述由分隔構件55及補給框體50所形成,沿著螺桿54的碳粉搬運方向延伸,具有隧道形狀。且分隔構件55,是藉由將螺桿54的一部分覆蓋,而將螺桿54配置在連通路48的內部。連通路48的隧道形狀是對應螺桿54的外形而形成。即連通路48,是具有將藉由螺桿54被搬運的碳粉分切而定量搬運的角色。
藉由螺桿54而被搬運的碳粉的一部分,是進入連通路48的內部且至碳粉排出室57為止可以移動,殘留的碳粉無法進入連通路48,而被殘留在碳粉收容室49。藉由適當地設定:形成連通路48的隧道的開口的大小、及螺桿54的大小的比率,就可以適當地決定可進入連通路48內部的碳粉的量。即,藉由螺桿54通過連通路48的內部,就可以只有將所期的量的碳粉朝碳粉排出室57供給。
螺桿,是朝從卡匣13的前面(前端)朝向後面(後端)的方向(Z2方向)將碳粉搬運。即在本實施例中螺桿54的長度方向,即碳粉的搬運方向,是與卡匣13的長度方向(Z方向、前後方向)相同。可依據畫像形成裝置100的結構而適宜地變更卡匣13的結構。 (碳粉排出室)
碳粉排出室(顯像劑排出室)57,是由分隔構件55及補給框體50所形成的空間,在螺桿54將碳粉搬運的搬運方向中,被配置於比連通路48更下游。
在碳粉排出室57的附近,即補給框體51的後面(Z2方向的端部)的附近,被配置有承接將螺桿54旋轉用的旋轉力的螺旋齒輪64。且碳粉排出室57,是具有將碳粉(顯像劑)從補給框體50的內部空間51朝外部排出用的排出口52。排出口52,是將補給框體50的內外連通,且可排出碳粉的開口。
排出口52,是形成於卡匣13的底面(即補給框體50的底面)且朝向卡匣的下方。即碳粉是從排出口52朝下方被排出。又,在螺桿54的搬運方向,排出口52,是被配置於卡匣13的下游側。即,排出口52及卡匣13的後面(Z2方向的端部)的距離,是比排出口52及卡匣13的前面(Z1方向的端部)的距離更短。
且,在卡匣13的後面(箭頭Z2方向的端部)的附近被配置有泵58。泵58,是具備可伸縮也就是可往復運動的蛇腹部58a。蛇腹部58a是具有可撓性,藉由伸縮(往復運動)而可變形。蛇腹部58a,是藉由伸縮、變形而使容積可變的領域。泵58的內部及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是透過被設於碳粉排出室57的連通口而連通。
泵58是藉由後述的驅動列及驅動轉換部(驅動轉換機構、泵驅動機構)68而使蛇腹部(可動部、可變部)58a往復運動,即伸縮,而可以使蛇腹部(可動部)58a的內部容積變動。由此,泵58可作用於碳粉排出室57。
伴隨泵58的伸縮使碳粉排出室57的內壓(內部的氣壓)周期地變動,而在卡匣13的外部的氣壓及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氣壓之間發生壓力差。藉由此壓力差使排出口52進行吸氣及排氣,藉由將此時的空氣(氣體)的流動利用在碳粉的攪拌和排出,就可以穩定地進行碳粉的排出。
泵58延伸使其容積增加時,泵58及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氣壓會下降,空氣就會從排出口52進入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藉由空氣的流入而使碳粉排出室57的碳粉鬆開,就可以提高碳粉的流動性。其後,泵58縮短使其容積減少時,泵58及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氣壓因為變大,所以碳粉是與空氣一起通過排出口52從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朝外部被排出。藉由此反覆,而從卡匣13的內部通過排出口52朝外部使碳粉間斷、周期地被排出。
在碳粉與空氣一起搬運的結構中,容易在狹窄的通路內將碳粉搬運,容易將從碳粉排出口52被排出的碳粉隨著空氣的流動而較遠地移動。因為可提高從碳粉匣13被排出的碳粉的搬運效率而最佳。且,因為成為即使減小碳粉排出口52仍可以將碳粉排出,所以可以抑制碳粉無意地從碳粉排出口52朝卡匣13的外部飛散等。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泵58的驅動,而使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氣壓周期地變動,而可以將碳粉攪拌。尤其是,在本實施例中因為通過排出口52進行吸氣及排氣是,所以通過排出口52的空氣的移動方向,即氣流的方向是藉由泵58的驅動而周期地變化。因此容易將排出口52的附近的碳粉攪拌,可提高碳粉的流動性且有效率地搬運而最佳。
又,雖也可以將泵58遠離碳粉排出室57地配置,但是如本實施例將泵58直接地與碳粉排出室57連接的結構的話,泵58容易作用於碳粉排出室57而最佳。
泵58的驅動時,在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之間氣壓差少的一方可以將碳粉穩定地排出。因此,在通常被使用的姿勢(使用時的姿勢)中,在比排出口52及泵58更上方配置將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通氣的連通口(通氣路)46。
即泵58的驅動時,藉由泵58伸縮,使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氣壓(內壓)周期地增減。且,藉由使碳粉從碳粉收容室49朝向碳粉排出室57移動而使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的氣壓(內壓)下降。假設這些的氣壓變化的結果,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之間發生大的氣壓差的話,具有:通過連通路48的碳粉的量會變動、或是碳粉在連通路48逆流、被供給至碳粉排出室57的碳粉的量會變動的可能性。此結果,從排出口52被排出的碳粉的量有可能會發生不穩定。
在此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在與連通路48不同的位置配置通氣口46,將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連通,使空氣通過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之間。此結果,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之間的氣壓差可有效被抑制。
即藉由通氣口46而可兼容: (i)將碳粉排出室57的內壓藉由泵58增減而將顯像劑從排出口52穩定地排出、及 (ii)抑制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的氣壓差變大。
又通氣口46不是只有空氣,也可以是碳粉可通過的結構。但是在該情況中,通過通氣口46朝碳粉排出室57出入的碳粉的量,是比通過連通路48被供給至碳粉排出室57的碳粉的量更有效地變少而較佳。如此的話,即使具有通過通氣口46的碳粉,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中的碳粉的量也不會大幅地變動。對於從排出口52被排出的碳粉的量的影響可抑制至最小,甚至沒有影響。
基於此的話,通氣口46是位於碳粉不易通過的位置,即配置於不是碳粉周圍的位置較佳。例如,在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和碳粉收容室的內部,考慮將通氣口46配置在儘可能高的位置。如此的話,可減少通過通氣口46的碳粉的量。且也可以抑制通氣口46被碳粉塞住。即通過通氣口46的空氣的移動,不會被碳粉妨害。
若從此觀點,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通氣口46的下端,是位於比連通路48的上端更上方,且,位於比螺桿54更上方。因為對於藉由螺桿54而通過連通路48的內部的碳粉的量,可使通過通氣口46的碳粉的量較少。進一步說明的話,在碳粉被收容在碳粉收容室49的狀態中,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的通氣口46的下端,是位於比碳粉的上面更高的位置(第7圖(b)參照)。相反的話,以使碳粉的上面位於比通氣口46的下端更低的位置的方式,限制被收容在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的量。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的碳粉就不易到達通氣口46。
在此,碳粉收容室49中的碳粉的上面,是指使用者使用卡匣13之前的階段,即,被收容於卡匣13的碳粉是未消耗的狀態的碳粉的上面。觀察碳粉的上面的高度時,卡匣13是成為通常時的姿勢。在本實施例中是排出口52朝向下的姿勢,即,設有排出口52的面為底面的姿勢。且,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中以碳粉均一地堆積的方式,將碳粉的上面與水平面平行。且直到碳粉的狀態成為穩定之後,更經過固定的時間之後所觀察的碳粉的上面的高度(第8圖(b)參照)。
如此藉由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配置通氣口46,且,適切地設定碳粉的收容量,就可以抑制碳粉通過通氣口46,從碳粉收容室49朝碳粉排出室57移動。且,可抑制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塞住通氣口46。
且在碳粉未消耗的狀態(即碳粉匣13是未使用,新品的狀態)中,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的碳粉的上面,是位於比泵58的上端更上方。即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將充分的量的碳粉收容在碳粉收容室49而將碳粉的上面配置於比泵58更高的位置,且在比該碳粉的上面更上方配置連通口46。可兼容:確保碳粉的收容量、及連通口46的功能的雙方。
又,將上下關係(高度)比較了的各部、各構件之中,連通口46、連通路48及碳粉排出室57,是橫跨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地配置,且,在Z軸方向具有固定的寬度。因此連通口46和螺桿54、連通路48假設是對於Z軸、和水平面傾斜配置的情況時,具有各構件的高度是在碳粉收容室49側及碳粉排出室57側不同的情況。在上述說明連通口46、螺桿54、連通路48之間的上下關係時,是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比較了這些的高度。即在上述的說明中,對於碳粉收容室49的側中的各構件的高度進行比較。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連通口46、連通路48及螺桿54是全部與Z軸平行,即被配置成水平,各構件的高度是無關位置而成為固定。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無關是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或是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前述的上下關係是成立。即,有關於連通口46、螺桿54、連通路48的前述的上下關係是無關於Z軸的座標皆成立。
同樣地,不是只有碳粉收容室49中的通氣口46的下端,碳粉收容室57的內部的通氣口46的下端,也位於比泵58的上端更上方。為了抑制碳粉通過通氣口46從碳粉排出室57朝碳粉收容室49返回,在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也將通氣口46配置於較高的位置。
又,抑制通過通氣口46的碳粉的量的別的方法,也有將通氣口46由過濾器覆蓋的方法。這種例,取代通氣口46,而將具備設有過濾器的通氣口69的變形例的卡匣13的結構如第8圖(c)所示。
被設於連通口69的過濾器69a是可容許空氣通過,但可抑制碳粉通過的構件。又在第8圖(c)為了說明而將過濾器69a(剖面線的部分)強調地圖示。
如此使用具有過濾器69a的通氣口69的情況時,在通氣口69的周圍即使具有碳粉仍可以抑制碳粉通過。尤其是,在比碳粉的上面更下方設置通氣口的情況時,過濾器是有效的。當然,在第8圖(b)的通氣口46,也可以與通氣口69同樣地設置過濾器。
且在第8圖(b)中,通氣口46,是利用分隔構件55及補給框體50之間形成的間隙而形成,但是也可以如第8圖(c)的通氣口69,藉由在分隔構件55形成開口而形成通氣口。
通氣口46及連通路48,因為皆是將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連通的連通路(連通口、路徑),所以也有將這些的一方稱為第1連通路(或是第1連通口、第1路徑),將另一方稱為第二連通路(或是第2連通口、第2路徑)等的情況。但是,通氣口46因為是讓空氣通過為目的連通路,所以與碳粉路徑也就是連通路48相異,如前述通氣口46也可以是碳粉無法通過的結構。
接著說明上述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大小的關係。將由第8圖(a)的A-A剖面線製作剖面時的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設成As。在第1圖(a)中由剖面線顯示的領域的面積是As。
且在比連通路48更碳粉搬運方向下游側(Z2方向的側)中,將由第8圖(a)的B-B線製作剖面時的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的面積設成Bs。在第1圖(b)中由剖面線顯示的領域的面積是Bs。
在進一步比連通路48更碳粉搬運方向上流側(Z1方向的側),將由(第8圖(a)的C-C線製作剖面時的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的面積設成Cs。在第1圖(a)中由剖面線顯示的領域的面積是Cs。
又,藉由A-A線、B-B線、C-C線而形成的3個剖面全部是與Z軸垂直交叉的剖面。不同說法的話,這些,也是與由螺桿54所進行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與卡匣13的長度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與XY平面平行的剖面。
此時,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碳粉收容室49的各剖面的面積,是滿足以下的關係。 As<Bs且As<Cs。
即,連通路48的剖面是成為比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及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更小。
又,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的面積Bs、和碳粉收容室49的面積Cs,是在Z軸的座標(碳粉搬運方向中的位置)中不同。且,在本實施例中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As,是無關Z軸的座標(碳粉搬運方向中的位置)幾乎固定,但是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As也對應Z軸的座標可變化。這種情況,可以各別在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碳粉收容室49,找到滿足上述的大小關係的各剖面。
例如,將連通路48的最小的剖面中的面積設成As。此情況,具有剖面比此面積As更大的面積Cs是在碳粉收容室49至少存在1個,具有剖面比此面積As更大的面積Bs是在碳粉排出室57至少存在1個。
且也可以如下地考慮。將碳粉收容室49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設成Cs,將碳粉排出室57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設成Bs時,在連通路48中具有比Cs及Bs更小的面積As的剖面是至少存在1個。
藉由將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的面積Cs比連通路48的剖面As更大,就可以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收容充分量的碳粉,也可以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藉由攪拌構件53而將碳粉有效率地攪拌。藉由攪拌構件53將碳粉攪拌,就可抑制碳粉凝集。即藉由攪拌構件53將碳粉分開就可以提高流動性。
另一方面,藉由將碳粉通過具有小的剖面的連通路48而可以進行碳粉的定量搬運。即為了限制從碳粉收容室49朝碳粉排出室57移動的碳粉的量,連通路48的剖面積As比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積Cs更小。藉此螺桿通過連通路48時,可以將被搬運的碳粉的量減少並控制所期的值(固定的值)。
且因為碳粉排出室57是具有比連通路48的剖面更大的剖面,所以在此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可以將碳粉分開。即,碳粉排出室57,是通過排出口52將空氣吸入時,有必要將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的碳粉的流動性提高。因此,碳粉排出室57,當空氣從排出口52流入時,為了將該空氣及碳粉混合而有必要具有固定的容積。為了確保其容積而將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積Bs,比連通路48的剖面積As更大。
如第8圖(a)所示,上述的碳粉排出室57的B-B剖面,雖是通過碳粉排出口52的剖面,但是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的面積Bs時,不一定必要使用通過碳粉排出口52的剖面。即在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具有滿足「As<Bs」的面積Bs的剖面是在某處至少具有1個即可。
但是,排出口52的位置中的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即通過排出口52的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是滿足「As<Bs」的話,在排出口52的周圍,可提高碳粉的流動性而最佳。
且,連通路48的剖面積As比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積Bs更小,是為了抑制碳粉在連通路48逆流。泵58收縮的話,碳粉排出室57的氣壓會提高,碳粉及空氣可從排出口52被排出。此時,一部分的空氣及碳粉,是具有通過連通路48朝碳粉收容室49移動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在連通路48中因為碳粉的移動路徑較窄,所以可以抑制碳粉排出室57的碳粉和空氣通過連通路48朝碳粉收容室49移動。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不是只有減小連通路48的面積As,在連通路48的內部因為配置有螺桿54,所以螺桿54也可有效抑制碳粉在連通路48逆流地移動。
如此藉由具有連通路48,就可抑制碳粉和空氣從碳粉排出室57朝碳粉收容室49移動。可以穩定地將碳粉從碳粉排出室57的排出口52朝碳粉匣13的外部排出。
在本實施例中,連通路48,是在固定的範圍(在本實施例中實質上為全域)中,剖面的面積是實質上相同值As。連通路48若具有剖面的大小是橫跨固定的範圍成為相同的領域的話,通過連通路48的碳粉的量就容易穩定。但是如上述連通路48的剖面的大小也可以是依據位置而變化的結構。在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之間的某處,碳粉的流路若變窄的話,至少可將該部分視為連通路48。
又,假設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是依據位置而不同的情況,就比較連通路48的最小的剖面As(Asmin)、及碳粉排出室57的最大的剖面Bsmax、及碳粉收容室49的最大的剖面Csmax。在本實施例中,滿足「Asmin<Bsmax<Csmax」。將被收容在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的容量增加,且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是比連通路48的剖面和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更大最佳。
又,添字中的min是最小值的意思,max是最大值的意思。
且,在排出口52的位置是成為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的面積Bs的情況時,可滿足「Asmin<Bs<Csmax」。
又,在補給框體50的內部空間51中,對於顯像框體50可動的搬運構件,是被配置有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時,這些的搬運構件(53、54)是被配置在連通路48、碳粉收容室49、碳粉排出室47的內部的情況,在各面積As、Bs、Cs中,也包含搬運構件(53、54)的剖面的面積。不同說法的話,在將螺桿54、攪拌構件53從補給框體50取下的狀態下,形成於連通路48、碳粉收容室49、碳粉排出室47的內部的空間的剖面積分別是面積As、Bs、Cs。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的有無和大小,不會影響面積As、Bs、Cs的值。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成為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47、碳粉收容室49的面積As、Bs、Cs時,即使扣除了螺桿54的剖面的面積和攪拌構件53的剖面的面積,上述的各大小關係仍成立。即,在第1圖(a)的AA剖面中,將從剖面線領域去除了螺桿54的領域的部分的面積改定義為As,在第1圖(b)的BB剖面中,將從剖面線領域去除了螺桿54的領域的部分的面積改定義為Bs,在第1圖(c)的CC剖面中,將從剖面線領域去除了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的領域的部分的面積改定義為Cs。假設即使如此變更了As、Bs、Cs的定義,仍滿足上述的As、Bs、Cs的關係的剖面,是存在於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47、碳粉收容室49。
在本實施例中,連通路48的容積是最小,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是最大。碳粉排出室57的容積,是比連通路48的容積更大,比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更小。不需要改變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形狀,藉由變更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積Cs,就可容易地變更被收容在卡匣13內的碳粉量。
使用第28圖說明內部空間51的關係。第28圖是說明內部空間用的簡略圖,第28圖(a)是為了容易了解而將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分開顯示者,第28圖(b)是顯示組合這些而形成的內部空間51者。如上述說明,面積As,Bs、Cs的關係是滿足「As<Bs<Cs」。
在第28圖中,將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各個所佔據的空間的形狀單純化,由立方體的組合顯示。因此,各個的空間的剖面,也是使其形狀成為四角形地被單純化地圖示。
此情況,剖面積As,是將連通路48的X方向的寬度Aw及Y方向的高度Ah相乘者,即As=Aw×Ah。同樣地,Bs=Bw×Bh,Cs=Cw×Ch。
在第28圖中,在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的面積是成為最大的位置中,求得剖面積Cs。這種剖面積Cs的最大值Csmax,是如上述比連通路48的剖面積As更大。
Csmax,最佳是比As的5倍更大。更佳是,Csmax的位數是比As的位數更多,將Csmax成為比Asmax的10倍更大。
在特別是如本實施例的大容量的碳粉匣13中,將Csmax,成為比As的25倍更大是進一步更佳。例如滿足5Aw<Cw、5Ah<Aw的關係的剖面的面積Cs即是滿足這種關係。
總結的話, 5×As<Csmax 10×As<Csmax 25×As<Csmax。
又,在本實施例中,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是無關位置成為固定。成為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As是無關位置上述關係皆成立。
只是假設,連通路48的面積的大小是依據位置而大不同的情況時,也可以將最小的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Asmin,與Cs的最大值Csmax相比較。如此的話,成為 5×Asmin<Csmax 10×Asmin<Csmax 25×Asmin<Csmax。
對於As的大小是依據位置而不同的情況的思維方式,以下也同樣。連通路48的剖面的面積As是無關位置成為固定的話,「As=Asin」是無關位置皆滿足。
在本實施例中在黃、青綠、紫紅的碳粉匣中,Cs的最大值Csmax,是超過連通路的面積As的60倍。 60×As<Csmax、 60×Asmin<Csmax。
在黑的碳粉匣中,Cs的最大值Csmax,是超過連通路的面積As的最小值的80倍。 80×As<Csmax、 80×Asmin<Csmax。
加大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且保持通過連通路48的碳粉的量的定量性,如此,將面積Cs對於面積As更大,相反地對於面積Cs更小的面積As是最佳。
在本實施例中,無關黃、青綠、紫紅、黑的卡匣13的其中任一,Csmax是比Asmin的100倍更小。 100×As<Csmax 100×Asmin<Csmax
但是,對於Cs,原理上因為無特別上限,所以除了將碳粉收容室的容積確保以外,將Cs的最大值成為大幅地超過本實施例以上,如超過As的100倍也可以。
另一方面,若從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內部確保供配置卡匣13的容積用的觀點,通常,Cs的最大值,是比As的1000倍更小較佳。一般,Cs的最大值是比As的500倍更小更佳。 1000×As>Csmax 1000×Asmin>Csmax、 500×As>Csmax、 500×Asmin>Csmax。
且在第28圖中,在碳粉排出口52(第8圖(a)等參照)的位置,求得碳粉排出室57的剖面積Bs。
此時剖面積Bs,可以由Bs=Bw×Bh算出, Bs>As, Bs>Asmin。尤其是,成為Bw>Aw或是Bh>Ah的關係,將面積Bs對於面積As更大更佳。
在本實施例中,在碳粉排出口52的位置求得面積Bs的話,該Bs,是超過連通路的剖面的面積As的1.5倍,更具體的話,在碳粉排出口52的位置中,面積Bs,是超過面積As的3倍。 1.5×As<Bs, 1.5×Asmin<Bs, 3×As<Bs, 3×Asmin<Bs。
且,無關黃、青綠、紫紅、黑的各卡匣13的其中任一,碳粉排出口52的位置的面積Bs,是比面積Csmax更小。
更詳細的話,碳粉排出口52的位置中的面積Bs,是比面積Csmax的2分之1更小,實際上,成為比面積Csmax的10分之1更小。 2×Bs<Csmax 10×Bs<Csmax。
特別是在黑的卡匣中,碳粉排出口52的位置中的面積Bs,是成為比面積Csmax的20分之1更小。 20×Bs<Csmax。
又成為碳粉排出室的剖面的面積的位置,是位於排出口52的位置以外的話,Bs的值是可變化。該情況,Cs的最大值Csmax是比Bs的最大值Bsmax更大。 Bsmax<Csmax。因為將碳粉收容室的容積增加,將碳粉的容量增加。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Bsmax,是比Csmax的一半更小。 2×Bsmax<Csmax。
又對於上述的As、Bs、Cs之間的比率是可超過上述範圍地變化。因為這些的比率,是依據:泵58的配置和性能、卡匣收容的碳粉的量、為了將碳粉匣13配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內可以確保的容積、碳粉匣13的內部空間的配置等,而變化。
如第28圖(b)所示碳粉收容室49的一部分及連通路48,是彼此沿著Y軸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方向)被並列配置。對於連通路48,碳粉收容室49是位置在Y1方向側,即上方。因此,將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對於與Y軸垂直的投影面(ZX平面),沿著Y軸方向投影的話,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的彼此的投影領域,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且碳粉收容室49的別的一部分及連通路48,是彼此沿著X軸方向,即左右方向被並列配置。對於連通路48,碳粉收容室49的一部分是位置在X2方向側,即右側。因此,將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對於與X軸垂直的投影面,即沿著YZ平面X軸方向投影的話,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的彼此的投影領域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且碳粉收容室49的別的一部分及連通路48,是彼此沿著Z軸方向,即前後方向被並列配置。對於連通路48,碳粉收容室49的一部分是位置在Z1方向側,即前方。因此,將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對於與Z軸垂直的投影面,即XY平面沿著Z軸方向投影的話,連通路48及碳粉收容室49的彼此的投影領域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如此,碳粉收容室49,是在彼此垂直交叉的Y軸方向、X軸方向、Z軸方向,與連通路48並列地配置。這種配置關係,對於佈局配置,可以增加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可以增加碳粉匣的容量。
進一步連通路48及碳粉排出室57是彼此沿著Z軸方向,即前後方向被配置。對於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是位置在Z2方向側,即後方側。因此,將連通路48及碳粉排出室57,對於與Z軸垂直的投影面,即XY平面,沿著Z軸方向投影的話,連通路48及碳粉排出室57的彼此的投影領域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同樣地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是彼此沿著X軸方向,即左右方向被配置。對於碳粉排出室57,碳粉收容室49是位置在X2方向側,即右側。因此將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對於與X軸垂直的投影面(YZ平面)沿著X軸方向投影時,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的彼此的投影領域,是至少部分地重疊。這種配置關係,對於佈局配置,可以增加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
藉由將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間(57、49、48)彼此鄰接,在投影面中使這些的空間彼此重疊地配置,就可形成可削減多餘空間的效率的內部空間51。碳粉匣13若可對於碳粉進行收容定量地搬運、定量地排出的話,就可以使內部空間51的大小一定程度地縮小。
在畫像形成裝置100中黑色的碳粉,因為具有比其他顏色的碳粉更多被消耗的傾向,所以在第4顯像劑補給卡匣(13K)中將碳粉收容室49的剖面積Cs成為比其他顏色的卡匣(13Y、13M、13K)更大。藉此在第4顯像劑補給卡匣(13K)中將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成為比第1~第3顯像劑補給卡匣(13Y、13M、13C)的碳粉收容室49的容積更大。在第4顯像劑補給卡匣(13K)收容更多的碳粉。
藉由適宜改變各卡匣(13Y、13M、13C、13K)的剖面積Cs,不需要大幅改變各卡匣的其他的部分,就可以適當地設定被收容於各卡匣的碳粉的量。
且本實施例的4個碳粉匣13,雖是使用形成4色的彩色畫像用的畫像形成裝置100,但是也可以使用由1個碳粉匣13形成單色的畫像的黑白畫像形成裝置。且也可以使用由2個碳粉匣13形成2色的畫像的畫像形成裝置。即,在1個畫像形成裝置100中可同時使用的碳粉匣的數量並沒有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螺桿54也被配置在碳粉排出室57的排出口52的幾乎正上方。即螺桿54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別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連通路48的內部,且別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
藉此,螺桿54可以確實地將碳粉,從碳粉收容室49通過連通路48朝向碳粉排出室57的排出口52穩定地搬運。
但是顯像劑搬運構件(螺桿54)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此。也考慮在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一部分的房間中,不配置搬運構件。例如也考慮,在一部分的房間的內部,螺桿54,是沒有形成螺旋狀的翼片,只有配置無碳粉搬運能力的螺桿的軸的結構。 (泵的伸縮動作、往復運動)
接著使用第10圖及第11圖,說明泵58的伸縮動作、往復運動。
第10圖是將卡匣13的後方端部從下方觀看的部分立體圖,為了顯示旋轉驅動的傳達路徑而顯示成將側蓋62朝後方偏離的狀態。
第11圖,是卡匣13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為了說明泵58的伸縮動作而顯示成將側蓋62朝後方偏離的狀態。第11圖(a)是泵58為伸長的狀態,第11圖(b)是泵58為縮短的狀態。
如第11圖所示,在卡匣13的後方側,即後面附近配置有驅動列。在本實施例的驅動列中,包含:驅動輸入齒輪(驅動輸入構件、聯接器構件)59、及作為旋轉構件的凸輪齒輪60、及螺旋齒輪64。驅動輸入齒輪59是具有驅動承接部(驅動輸入部、聯接器部)59a及齒輪部59b。在凸輪齒輪60中設有凸輪溝60a。具有將凸輪齒輪60之中形成有凸輪溝60a的圓筒部分稱為凸輪部的情況。凸輪溝60a是蛇行地形成,具有朝後方側變位的山部60b、及朝前方側變位的谷部60c。
凸輪齒輪60的軸線的方向,是與Z軸平行。
作為往復構件的連桿構件61是具有凸輪突起部61a,凸輪突起部61a是被配置成與凸輪溝60a卡合的狀態。且,連桿構件61是藉由側蓋62,而使泵58的中心軸線也就是軸線Z周圍的旋轉方向的動作被限制,且被支撐成可朝前後方向(Z軸方向)移動。即,連桿構件61,可朝凸輪齒輪60的軸線的方向往復移動。
側蓋62,是將泵58覆蓋,保護泵58用的蓋構件(保護構件),位於卡匣13的Z2方向的端部,形成卡匣13的後面(後端)。又側蓋62也與補給框體50一起被視為卡匣13的框體(外殼)的一部分。此情況,也有特別將補給框體50稱為框體本體(外殼本體)等。
結合部58b是被設置在前述的泵58中,由結合部58b使連桿構件61及泵58成為被連結的狀態。在本實施例中,凸輪齒輪60及連桿構件61是被包含於驅動轉換部(驅動轉換機構、泵驅動機構)68。
說明旋轉驅動的傳達路徑。如第10圖所示,旋轉驅動是從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驅動輸出構件(本體側的聯接器構件)100a朝卡匣13被輸入。即被設於卡匣的驅動輸入齒輪59的驅動承接部(聯接器部)59a是藉由與驅動輸出構件100a連結(聯接),而使驅動力承接部59a承接旋轉力(驅動力)。其結果,驅動輸入齒輪59旋轉,驅動力是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卡匣13的各構件被傳達。
驅動輸入齒輪59,因為是與如第7圖所示攪拌構件53的軸部53a連結,所以藉由驅動輸入齒輪59旋轉,使攪拌構件53旋轉。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是與凸輪齒輪60的齒輪部60d卡合,將旋轉驅動朝凸輪齒輪60傳達。進一步,凸輪齒輪60的齒輪部60d是與螺旋齒輪64卡合,使螺旋齒輪64旋轉。螺桿54(第1圖參照)是被連結在螺旋齒輪64中,藉由被傳達的旋轉驅動,使螺桿54被驅動。
又,凸輪齒輪60的齒輪部60d的徑,是比凸輪齒輪60的凸輪溝60a所形成的圓筒部分(凸輪部)的徑更小。
如此驅動輸入齒輪59,是從卡匣13的外部(即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使驅動力(旋轉力)被輸入的驅動輸入構件。不同說法的話,驅動輸入齒輪59,是可與驅動輸出構件(本體側的聯接器構件)100a聯接用的卡匣側的聯接器構件。
且,驅動輸入齒輪59,也兼具朝卡匣的各構件將驅動力傳達用的驅動傳達構件(齒輪構件)。即驅動輸入齒輪59,是具備:使驅動力被輸入的聯接器部(驅動力承接部59a)、及朝碳粉匣13的別的構件將驅動力輸出用的齒輪部59b的雙方。齒輪部59b,是被配置於驅動輸入齒輪59的外周面。
朝驅動輸入齒輪59被輸入的旋轉力(驅動力),不是只有將螺桿54及攪拌構件53驅動,也使用在將泵58驅動。
在此接著使用第12圖說明,將驅動輸入齒輪59所承接的旋轉力(驅動力)轉換成往復運動,將泵58伸縮、往復運動的結構也就是驅動轉換部68。
本實施例中的驅動轉換部68是凸輪(凸輪機構),具有凸輪齒輪(旋轉構件)60及連桿構件(往復構件)61。連桿構件61是使繞軸線Z周圍的旋轉方向的動作被限制。因此,將旋轉驅動承接使凸輪齒輪60旋轉的話,連桿構件61的凸輪突起部61a,是交互地通過凸輪齒輪60的凸輪溝60a的山部60b及谷部60c,連桿構件61是朝前後方向往復運動。
即,成為將第12圖(a)的狀態及第12圖(b)的狀態交互地反覆。此時,作為旋轉構件的凸輪齒輪60為了將作為往復構件的連桿構件61往復運動,而將各卡合部也就是突起部61a及凸輪溝60a接觸的點定義成卡合點P。
與連桿構件61的往復運動連動,與連桿構件61連結的結合部58b也往復運動。且,藉由此結合部58b的往復運動使泵58的蛇腹部58a伸縮,泵58的內部容積就可周期地變動。又結合部58b,是將泵58伸縮用的力從連桿構件61承接的力承接部(伸縮力承接部、泵驅動力承接部)。
如上述,驅動轉換部68(連桿構件61、凸輪齒輪60),是將驅動輸入齒輪59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將泵58的蛇腹部58a伸縮的力(將泵驅動使泵的容積變化的力),將泵58驅動。
此時,泵58是被配置於旋轉的凸輪齒輪60的半徑方向內側。即,泵58是位於凸輪齒輪60的內部,即凸輪齒輪60是將其周圍包圍。
且,泵58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是被設定成在泵58的伸縮方向(泵的移動方向)中具有重疊的情況。藉由這種配置關係,就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所必要的空間及在卡合點P的移動所必要的空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移動量)更大地設定。
對於卡合點P及蛇腹部58a的具體的位置關係,使用第12圖及第27圖說明。第12圖是泵的剖面圖,第12圖(a)是顯示泵為伸長的狀態,第12圖(b)是顯示泵為縮短的狀態。第27圖,是顯示泵的動作過程中的卡合點P及蛇腹部58a的位置關係的隨時間推移變化的圖表。
在第12圖(a)中,在泵58的蛇腹部58a是伸長的狀態,在Z軸方向佔據箭頭Q1的範圍。此時,卡合點P是被配置成在Z軸方向與箭頭Q1的範圍重疊。
且,在第12圖(b)中,在泵58的蛇腹部58a是縮短的狀態,在Z軸方向佔據箭頭Q2的範圍。此時,卡合點P是被配置成在Z軸方向與箭頭Q2的範圍重疊。
在第12圖(c)中,顯示將蛇腹部58a及卡合點投影在朝泵58的伸縮方向(移動方向)延伸的線(Z軸)的情況的說明圖。將蛇腹部58a為最長的狀態(第10圖(a)的狀態)的卡合點P的位置由點Pa顯示,將此時蛇腹部58a在Z軸方向佔據的領域由Q1顯示。可知在Z軸上,卡合點Pa是位置在蛇腹部58a的投影領域Q1的範圍內。
且,將蛇腹部58a為最短的狀態(第10圖(b)的狀態)的卡合點的位置由點Pb顯示。且,在蛇腹部58a是縮到最短的狀態(第10圖(b)的狀態)中,將蛇腹部58a在Z軸方向佔據的領域由Q2顯示。可了解在Z軸上,卡合點Pb是位置在蛇腹部58a的投影領域Q2的範圍內。
在第27圖中,將連桿構件61的凸輪突起部61a在凸輪齒輪60的凸輪溝60a中移動的樣子由展開圖顯示。隨著時間(Time)變化,凸輪突起部61a是被凸輪溝60a限制而朝Z軸方向移動。此時,因為凸輪突起部61a及凸輪溝60a的接觸點也就是卡合點P是對應時間(Time)變化,所以在第27圖內不是由點而是由粗的實線顯示。
且,在第27圖中將蛇腹部58a在Z軸方向佔據的範圍由細的實線顯示,在時間(Time)中將蛇腹部58a在其伸縮方向的座標,即Z軸的座標中佔據的範圍由箭頭Q顯示。在此,如第12圖(a)所示的泵58成為最長的狀態是在第27圖中Time=Ta的狀態,如第12圖(b)所示的泵58成為最短的狀態是在第27圖中Time=Tb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卡合點P,是「Time=Tb」的時點,即在泵58成為最短的時間點中,卡合點P,是位於泵58在伸縮方向(即在Z軸上)所位置的領域Q2的範圍內。即,卡合點P的Z座標,是位於泵58在Z軸座標中佔據的範圍Q1內。
同樣地,「Time=Ta」的時點,即在泵58成為最長的時間點中,卡合點P也是位於泵58在伸縮方向所位置的領域Q1的內部。即,卡合點P的Z座標,是位於泵58在Z軸座標中佔據的範圍Q1內。
藉由如此,就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運動、往復運動所必要的空間、及在卡合點P的移動所必要的空間。即可以將泵58和驅動轉換部68的配置所必要的空間保持較小,可以將卡匣13小型化。
又,觀看第27圖的「Time=Tc」的狀態的話可了解,在泵58從縮短的狀態朝伸長的狀態切換的過程,有關Z軸座標,卡合點P是位於比該時點中的蛇腹部58a的範圍Q更外側。如此,在動作的過程中卡合點P也可以是位於比蛇腹部58a佔據的範圍Q更外側的情況。在動作的過程中,至少在Z軸方向(泵的伸縮方向)中,在蛇腹部58a佔據的範圍Q的內部配置有卡合點P的瞬間(時間點)是較佳。
在本實施例中,去除「Time=Tc」的前後的短的時間的話,卡合點P是被配置於蛇腹部58a佔據的領域Q的內部。尤其是,在泵58從最長的狀態朝最短的狀態變化的過程中,卡合點P是始終被配置於蛇腹部58a佔據的領域Q的內部。
且,在泵58的伸縮方向,驅動輸入齒輪59是與泵58的蛇腹部58a至少具有部分重疊的情況地配置。由此,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所必要的空間及在驅動輸入齒輪59的卡合所必要的空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更大地設定。
對於驅動輸入齒輪59及蛇腹部58a的具體的位置關係,使用第13圖說明。第13圖(a)是顯示泵為伸長的狀態,第13圖(b)是顯示泵為縮短的狀態。第13圖(c)是將驅動輸入齒輪59及蛇腹部58a的位置關係投影在軸線Z上的投影圖。
在第13圖(a)中,泵58的蛇腹部58a是伸長的狀態,在Z軸方向佔據箭頭Q1的範圍。此時,驅動輸入齒輪59的包含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的寬度59W,是在Z軸方向與箭頭Q1的範圍重疊地配置。
且,在第13圖(b)中,泵58的蛇腹部58a是縮短的狀態,在Z軸方向佔據箭頭Q2的範圍。此時,驅動輸入齒輪59的包含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的寬度59W,是在Z軸方向與箭頭Q2的範圍重疊地配置。
在本實施例中,在泵58是伸長的狀態及縮短的狀態的任一的狀態中,驅動輸入齒輪59的包含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的寬度59W皆是在Z軸方向,與蛇腹部58a佔據的範圍重疊地配置。如此,包含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的寬度59W是在Z軸方向,始終與蛇腹部58a佔據的範圍重疊地配置較佳,但是不一定必要。在泵58的動作的過程中,至少包含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的寬度59W是在Z軸方向,具有與蛇腹部58a佔據的範圍重疊的瞬間(時間點)較佳。藉由如此,就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所必要的空間、及為了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所必要的空間。
進一步,泵58是成為縮短的狀態時,連桿構件61及泵58的結合部(伸縮力承接部、泵驅動力承接部)58b,是在Z軸方向與凸輪齒輪60的山部60b重疊地配置。另一方面,泵58是成為伸長的狀態時,因為連桿構件61也朝Z軸方向移動,所以凸輪齒輪60的山部60b及連桿構件61在動作中不會干涉。即,在Z軸方向中,泵58的結合部58b動作的範圍、及卡合點P的移動的範圍,是至少部分重疊地配置。即,由第12圖(c)可知,Z軸方向中的卡合點P的移動範圍,是在點Pa及點Pb之間。在蛇腹部58a是縮到最短的狀態(第12圖(b)的狀態)中,結合部58b,是在Z軸上位於點Pa及點Pb之間。藉由此卡合點P及結合部58b的配置關係,也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更大地設定,對於省空間化及排出的穩定化具有貢獻。
使用第14圖說明凸輪齒輪60及泵58的蛇腹部58a的位置關係。
第14圖是泵周圍的剖面圖。又,在第14圖中連桿構件61、側蓋62是未圖示。
泵58是具有蛇腹部58a、結合部58c。蛇腹部58a是為了讓泵58伸縮運動而可動的可動部。結合部58c,是被安裝於碳粉匣13的外殼(補給框體50)的安裝部(連接部)。
將所成形的蛇腹部58a的厚度設成ta、將結合部58c的厚度設成tc的話,其關係,是成為ta<tc。蛇腹部58a是成為容易伸縮的薄狀,結合部58c是成為為了確保與補給框體50的結合強度的厚狀。
且蛇腹部58a的徑,是成為比結合部58c的徑更大。
在本實施例中,沿著泵58的伸縮方向看時,蛇腹部58a及結合部58c皆是圓形,蛇腹部58a及結合部58c的彼此的中心是成為一致。但是,泵58也可以不一定必要是這種形狀。
凸輪齒輪60的齒輪部60d是將結合部58c包圍地配置,沿著Z軸方向觀看時,在直徑Dc內具有結合部58c,在其外側(直徑Dd的位置)被配置齒輪部60d。
在Z1方向,泵58的蛇腹部58a的領域是成為Za、結合部58c的領域是成為Zc地配置,齒輪部60d、結合部58c的領域是被配置於Zc。
藉由在泵58的長度方向中的不可動的結合部58c的空間配置齒輪部60d,就成為可將長度的空間效率良好地使用。
說明凸輪齒輪60的齒輪部60d及泵58的蛇腹部58a的關係的話,沿著Z軸方向觀看時,在直徑Da內具有蛇腹部58a,與此直徑Da重疊地配置齒輪部60d。
在第14圖中k1、k2,是齒輪部60d與蛇腹部58a重疊的部分,沿著Z方向看時是成為將k1、k2以軸線Z為中心旋轉時所形成的圓環狀(甜甜圈狀)的領域。
在此結構中因為成為沿著Z軸方向看時可減小齒輪部60d,且可加大泵58的蛇腹部58a,所以可以將齒輪部60d的旋轉數增加,將泵58的變動體積增加。 (排出口、泵、驅動輸入齒輪配置關係)
接著使用第1圖、第15圖,說明前述的排出口52、泵58、驅動輸入齒輪59的配置關係。
第1圖(a)、(b)、(c),是沿著Z軸看卡匣13時的剖面圖。即如第1圖(a)~(c)所示的剖面,是相當於與Z軸垂直的XY平面。第15圖(a),是沿著Z1方向看卡匣13的後方部的圖,第15圖(b),是沿著Y1方向看卡匣13的下方部(底部)的圖。第15圖(a),是相當於與Z軸垂直的XY平面,第15圖(b),是相當於與Y軸垂直的ZX平面。
排出口52,是在補給框體50的內部,靠近X方向的一方的側(第1側),即在第1圖中由箭頭X1所示的左側地配置。同樣地螺桿54,也與排出口52一起被配置於X1方向的側。即,排出口52和螺桿52,是被配置於補給框體50的左側面的附近。
另一方面,X方向的另一方的側(第2側),即在第1圖中由箭頭X2所示的右側,被配置有攪拌構件53、和驅動輸入齒輪59。
藉由如此,從被配置於X方向的第2側X2(第1圖中的右側)的攪拌構件53,朝被配置於第1側X1(第1圖中的左側)的螺桿54將碳粉(顯像劑)搬運。
假設,與本實施例相異,將螺桿54和排出口52配置在補給框體50的X方向,即左右方向中的中央的情況時,在補給框體50的第1側X1及第2側X2的雙方有必要各別配置攪拌構件53。即若發生了有必要朝向被配置於X方向的中央的螺桿54,從各別被配置在X方向的兩側的2個攪拌構件53,將碳粉(顯像劑)搬運的情況時,卡匣的結構是具有複雜化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排出口52及螺桿54,靠近X方向的一方的側X1(第1圖中的左側)地配置,就可將攪拌構件53的數量減少,將卡匣的結構簡易化。
有關泵58的配置是如下。為了使泵58容易對於排出口52作用,將泵58配置在靠近配置有排出口52的第1側X1較佳。因此如第15圖所示將泵58配置成使泵的中央在X方向位於比補給框體50的中央更X1側。又,因為第1圖及第15圖(a)是彼此左右反轉的關係,所以在第15圖中,X1側是相當於右側,X2側是相當於左側。
又,在本實施例中,泵58,是不會從補給框體50的第1側X1的側面超出地配置。沿著Z軸看碳粉匣時,泵58的整體,是成為可收納於補給框體50的內部。其是為了活用泵58的配置用的空間,確保較大的補給框體50的容積。
又,泵58的中心,是被配置於比螺桿54的中心軸線和排出口52更X2側。在第15圖中,螺旋齒輪64的中心的位置是螺桿54的中心的位置。
即,在X方向(即左右方向或是水平方向)中,泵58的中心,是位於比補給框體50的中央更X1側,被配置於比螺桿54的中心(軸線)和排出口52更X2側。這是因為如上述,泵58,是減小或是消除從補給框體50突出的領域。即,為了達成碳粉匣13的小型化,在X軸方向,特意將排出口52的位置及泵58的中心的位置偏離。位於泵58的中心的結合部58c和結合部58b,是位於比排出口52更靠近X2方向的位置。
最後,驅動輸入齒輪59的配置是如下。驅動輸入齒輪59,是朝泵58將驅動傳達用者,但是將驅動輸入齒輪59及泵58,沿著Z軸彼此整列的話,顯像劑補給卡匣13的Z方向的長度會變長。因此,將驅動輸入齒輪59的中心從泵58的中心朝X方向或Y方向移動(錯開)地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及泵58較佳。
在本實施例中,將驅動輸入齒輪59的中心(軸線)對於泵58的中心朝X2方向側(第15圖中的左側)錯開地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的軸線,是位於比泵58的結合部58c和結合部58b更靠近X2方向的位置。
因為如此的話,在比泵58更X2方向側,容易確保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的空間。這是因為如下的理由。
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內部,如第2圖所示,在4個碳粉匣13的各個的上方(箭頭Y1側),被配置有處理卡匣1。且,4個處理卡匣1是在X方向被並列配置,同樣地4個碳粉匣13也在X方向被並列配置。
在這種畫像形成裝置的佈局配置中,碳粉匣13的X方向的寬度,可擴張至與處理卡匣1的寬度同等程度。其結果,如第15圖所示,碳粉匣13的X方向的寬度可容易比泵58的寬度更大。且因為泵58是靠近碳粉匣13的X1側地配置,尤其是,在比泵58更X2方向側中,在碳粉匣13,將驅動輸入齒輪59配置用的空間是很充裕。
在此,對於泵58的中心,將驅動輸入齒輪59的中心(軸線)在X方向朝X2方向側錯開地配置。在本實施例中將驅動輸入齒輪59,與攪拌構件53呈同軸狀地配置。
在水平方向(X方向)中,對於泵58的中心在第1側(X1方向的側)配置排出口52,對於泵58的中心在第1側相反的第2側(即X2方向的側),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的軸線。在X方向(水平方向)中,將排出口52及驅動輸入齒輪59的軸線,配置於泵58的中心的兩側且彼此相反側。在此泵58的中心,是在X方向泵58佔據的領域的中央。藉由特意將泵58作用的對象也就是排出口52、及作用於泵58的驅動輸入齒輪59,遠離地配置,就可有效地活用空間,成為可達成碳粉匣13的小型化。
在本實施例中,在泵58的中心中,具有結合部58c和結合部58b。因此,在水平方向中,驅動輸入齒輪59的軸線、及排出口52,是被配置於泵58的結合部58c或是結合部58b的兩側且彼此相反側。
又,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的座標中,螺桿的軸線54,是位於與排出口52幾乎相同位置。因此,在水平方向中,螺桿的軸線54,是比泵58的中心更靠近X1方向地配置。且,攪拌構件53,是被配置成與驅動輸入齒輪59同軸狀。因此攪拌構件53的軸線,是在水平方向中,泵58的中心更靠近X2方向地配置。
又,沿著Z軸看碳粉匣13時,驅動輸入齒輪59是不會從補給框體50超出地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的整體是被收納在補給框體50佔據的領域的內部。成為可以活用將驅動輸入齒輪59配置用的空間,可確保大的補給框體50的容積,加大被包含於補給框體50的碳粉的量。或是因為可有效地活用為了配置驅動輸入齒輪59所必要的空間,所以可以將碳粉匣小型化。
如第15圖沿著Z軸看碳粉匣時,泵58及驅動輸入齒輪59是成為部分地重疊。因為藉由活用驅動輸入齒輪59所配置的空間的一部分,就可確保較大的泵58的容積。
更具體的話,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的一部分,是位於泵58的蛇腹部58a及補給框體50之間地配置。另一方面,驅動輸入齒輪59的聯接器部59a,是不會與泵58重疊地配置。聯接器部59a,是為了與驅動輸出構件100a聯接而有必要朝向卡匣13的外部露出。
總結的話,沿著Z軸看卡匣13時,驅動輸入齒輪59的軸線,是被配置於補給框體50的第2側(即X2方向的側)的側面及泵58的中心之間。尤其是,驅動輸入齒輪59的聯接器部59a,是不會與泵58重疊地對於泵58被配置於X2方向側。另一方面,驅動輸入齒輪59的其他的部分,更詳細而言,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的一部分,是與泵58重疊地配置。
同樣地泵58、及螺旋齒輪64是彼此部分地重疊地配置。其是為了有效地活用空間,確保較大的泵58的容積。另一方面,螺旋齒輪64的軸線,是比泵58的中心更靠近X1方向側地配置。其是為了將與螺旋齒輪64同軸狀配置的螺桿54,配置於排出口52的附近。
又,除了藉由泵58的動作,而增加碳粉(顯像劑)的排出量以外,有必要對於驅動輸入齒輪59的旋轉數,增加泵58的伸縮次數。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齒輪59旋轉1圈時,泵58是將伸縮動作進行1次以上。又,泵58的伸縮動作(往復運動),是對於將泵58從最短的狀態成為最長的狀態,再度返回至最短的狀態為止的動作,計數為1次。
在此,為了增加泵的伸縮次數,有必要使泵58伸縮運動的凸輪齒輪60,被配置於泵58的周圍並更迅速地旋轉。
在凸輪齒輪60中,因為從驅動輸入齒輪59使驅動被傳達,所以為了將2個齒輪的齒輪比更適當地設定,將凸輪齒輪60更迅速地旋轉,是加大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較佳。
如此,可將大型化的驅動輸入齒輪59有效率地配置,且如上述可有效率將驅動輸入齒輪59配置於比泵58的中心更靠近X2側。
如此,驅動輸入齒輪59可大型化而較佳,另一方面,螺旋齒輪64可小型化而較佳。
除了增加由螺桿54所進行的碳粉(顯像劑)的搬運量以外,可將螺桿54的旋轉加速較佳。即將與螺桿54連接的螺旋齒輪64的旋轉加速較佳。
在此,在螺旋齒輪64中,驅動力是透過凸輪齒輪60從驅動輸入齒輪59被傳達。為了將這些的齒輪的齒輪比適切地設定將螺旋齒輪64加速旋轉,減小螺旋齒輪64的徑較佳。
若從加大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a的徑,縮小螺旋齒輪64的徑的觀點,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a的徑是成為比螺旋齒輪64的徑更大。
又在本實施例中泵58進行1次伸縮運動時,螺桿54是旋轉1圈以上。且,螺旋齒輪64的旋轉數是成為比驅動輸入齒輪59的旋轉數更多。
有關攪拌構件53,是除了朝螺桿54供給碳粉(顯像劑)以外,不需要如螺桿54的旋轉數。因此,不必要特別為了驅動輸入齒輪59的旋轉數而加大攪拌構件53的旋轉數,可將驅動輸入齒輪59與攪拌構件53直接連接。藉此可以將卡匣13的結構簡易化。
進一步,除了將泵58和驅動輸入齒輪59大型化以外,為了確保這些的配置空間,將空轉齒輪的數量減少較佳。在此,在泵58的周圍旋轉的凸輪齒輪60,是兼用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螺旋齒輪64將驅動傳達用的空轉齒輪。
泵58,是沿著凸輪齒輪60的軸線被配置,其周圍被凸輪齒輪60包圍。凸輪齒輪60的軸線,是通過泵58的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尤其是,凸輪齒輪60及泵58,彼此的中心是幾乎一致地沿著Z軸方向被整列。
這種配置關係的話,可以兼用:將凸輪齒輪60配置用的空間、及將泵58配置用的空間,可以達成卡匣13的小型化。更具體的話,可以將凸輪齒輪60的內部,活用作為配置泵58的空間。
使用第16圖及第17圖進行卡匣13的外觀的說明。第16圖(a),是從卡匣(13Y、13M、13C)後方的整體立體圖。第16圖(b),是從顯像卡匣(13Y、13M、13C)後方的前視圖。第17圖,是從卡匣(13Y、13M、13C)前方的整體立體圖。
如第16圖(a)所示卡匣13,是朝箭頭J方向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在成為卡匣13的後方側的表面(後面)的側蓋62中,設有2個卡合部,即第1卡合部71及第2卡合部72。卡匣13是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時被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00的2個卡合部1071、1072(第18圖參照),但是各別與被設於卡匣13的第1卡合部71及第2卡合部72卡合。藉此在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100的內部決定卡匣13的位置。
卡匣13所具有的第1卡合部71是形成圓筒形,第2卡合部72是形成長孔形狀的圓筒形。藉由使本體側的卡合部1071、1072(第18圖)各別被嵌合插入這些的圓筒形的內周面,就可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內部決定卡匣13的位置。
即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側的2個卡合部1071、1072(第18圖)皆是軸(軸部、突起),卡匣側的2個卡合部71、72的各個,各別具有與這些的裝置本體側的軸卡合用的開口(圓孔及長圓孔)。卡合部71、72、1071、1072,是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內部決定卡匣13的位置用的定位部。卡合部71、72是卡匣側的卡合部(定位部),卡合部1071、1072是裝置本體100側的卡合部(定位部)。
使用第18圖進行卡匣13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時的說明。
第18圖(a),是卡匣(13Y、13M、13C)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時的整體立體圖。
第18圖(b),是卡匣(13Y、13M、13C)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時的整體立體圖。
在側蓋62中被配置有具有與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電接點170接觸的電接點的記憶元件70。
記憶元件70,是將有關於卡匣13的資訊記憶的元件。資訊的例,是如:卡匣13的驅動狀況、和被收容於卡匣13的內部的碳粉顏色等。在本實施例中記憶元件70是IC晶片(記憶體晶片、半導體晶片),如上述,在其表面具有與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本體100的接點(電接點)170接觸且電連接用的導電性的接點(電接點)。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電接點170是與記憶元件70電連接,可以讀取其資訊。且,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也有將卡匣13的使用狀況等寫入記憶元件70的情況。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可以依據記憶元件70的資訊將卡匣13適切地控制。
如第18圖(a)所示在將卡匣13朝箭頭J方向裝設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過程,記憶元件70的表面是與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電接點170抵觸。藉此成為第18圖(b)的狀態,記憶元件70及電接點170成為可電連接。
如前述的第12圖所示,泵58是在位於Z1方向的端部的結合部58c中,與補給框體50接觸,與補給框體50結合(連接、接合)。且,如第16圖(b)所示將被設於側蓋62的第1卡合部71的圓筒中心及第2卡合部72的長孔形狀的圓筒中心連結的線是設成L1。泵58是在此線L1兩側的一側,配置有與補給框體50接觸的泵的結合部58c,在其相反側配置有記憶元件70的電接點。藉由此配置,而將泵58及記憶元件70遠離,抑制將泵58驅動時所發生的振動朝記憶元件70傳達。即記憶元件70是藉由振動而移動困難,可穩定地保持: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電接點、及記憶元件70之間的接觸狀態。
且,對於線L1,在與記憶元件70相同側,進一步被配置有將側蓋62及補給框體50結合的結合部(螺栓)73。因為記憶元件70及結合部73是被配置於相同側,所以可以將記憶元件70對於補給框體50更強力地固定,可以將記憶元件70進一步精度佳地定位。
在如第17圖(a)所示卡匣13的前方側,即補給框體50的Z1方向的端部的附近,設有當將卡匣13朝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插脫時成為使用者的線索的把手74。把手74,是藉由:從補給框體50的上面突出的突起的部分、及上面凹陷的凹陷的部分而形成。把手74的凹陷部分,是被配置於比把手74的突起部分更Z2方向的側。即凹陷部分,是被配置於比突起部分更靠近卡匣的後方。
又,把手74並不限定於如此形成於補給框體50的上面的突起及凹陷的構造。例如,把手74也可以只有突起及凹陷的其中任一方。別的一例,是在補給框體50的表面設置複數小的凹凸,在補給框體50的表面張貼橡膠等,在卡匣13的一部分進行止滑的加工,如此被加工的部分也可成為把手74。把手74,最佳是被配置於卡匣的前方,即卡匣的Z1方向側。
且,在如第17圖(b)所示碳粉排出室57成為通常被使用的姿勢(使用時的姿勢)中,在下面設有排出口(補給框體開口)52。進一步在排出口52的下方,設有開口63的擋板(開閉構件)41,是可朝前後方向移動地被支撐。
排出口52,是卡匣13未被裝設在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情況時藉由擋板41而被關閉。擋板41,是成為與卡匣13的裝設動作連動,朝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被推迫的話,朝規定的位置移動的結構。
即伴隨卡匣13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擋板41可對於補給框體50相對移動。此時,排出口52、及擋板41的開口(擋板開口)63是連通,碳粉可從卡匣13排出。即,擋板41,是成為將排出口52從關閉的位置朝開放的位置移動。
又在本實施例中卡匣13(補給框體50)是接近立方體形狀。這種形狀的話,卡匣13可以有效地活用畫像形成裝置100本體內部的空間,也可以在卡匣13收容較多的碳粉。
但是,卡匣13的形狀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是瓶形狀(圓筒形狀)等其他的形狀。
且從碳粉收容室49朝碳粉排出室47將碳粉搬運的搬運構件(搬運手段)是使用螺桿54、攪拌構件53。也有將這些的一方稱為第1搬運構件,將另一方稱為第2搬運構件的情況。且,也有將各別與各搬運構件(54、53)連結的螺旋齒輪64、驅動輸入齒輪59,皆稱為搬運構件齒輪(第7圖參照)。且也有將這些的齒輪64、59的一方稱為第1搬運構件齒輪,將另一方稱為第2搬運構件齒輪。且也有將驅動輸入齒輪59稱為攪拌構件齒輪。
在本實施例中,攪拌構件53及螺桿54,是各別朝不同的方向將碳粉搬運。攪拌構件53,是朝向螺桿54將碳粉搬運。更詳細的話,攪拌構件53是朝與螺桿54的碳粉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為幾乎垂直交叉的方向)將碳粉搬運。在本實施例中,螺桿54是朝Z方向將碳粉搬運。另一方面,攪拌構件53是朝與Z方向交叉的X方向將碳粉搬運。
但是搬運構件也可以使用與這些攪拌構件53及螺桿54不同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取代螺桿54,而使用皮帶輸送帶作為搬運構件,將此配置於碳粉收容室49及連通路48的內部。或是也可以使用藉由往復運動而將碳粉搬運的搬運構件,將此配置於碳粉收容室49及連通路48的內部。使用進行往復運動的搬運構件的情況時,如上述的驅動轉換部68,將驅動輸入齒輪59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往復運動的驅動轉換部(搬運構件驅動機構)是設於卡匣13即可。且在本實施例中使用2個搬運構件,但是搬運構件的數量並不限定於2個,也有1個情況,也有3個以上的情況。如此搬運構件的結構、動作、數量,具有各種的變形例。
其中一例,在搬運構件使用皮帶輸送帶(搬運皮帶154)的結構,是實施例6且如後述(第26圖參照)。
另一方面,配置螺桿54作為搬運構件的本實施例是以下的點最佳。即,因為螺桿54,是沿著旋轉軸線將碳粉搬運的結構,所以可以減小為了配置螺桿54所必要的空間。因此,將螺桿54配置用的連通路48的剖面也可以縮小。且將連通路48沿著螺桿54配置時,從螺桿54至連通路48為止的距離(即螺桿54及連通路48之間發生的間隙的大小)可以幾乎固定地保持。其結果,連通路48可以將通過其內部的碳粉的量精度佳地限制在固定量,也可以減少在連通路48內朝與原本相反方向移動(逆流)的碳粉的量。
在本實施例中補給框體50的內部空間51是被分開成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的3個房間(領域),但是補給框體50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將碳粉收容室49、連通路48、碳粉排出室57以外的房間形成於補給框體50的內部,相反地也可以將房間的數量減少。
且,在本實施例中,裝置本體的驅動輸出構件(輸出聯接器)100a及聯接器承接驅動力的驅動輸入構件(驅動輸入聯接器構件、輸入聯接器),是使用直接與攪拌構件53連接的驅動輸入齒輪59。
驅動輸入齒輪59,是透過齒輪列(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凸輪齒輪60及螺旋齒輪64)而間接地與螺桿54連接(第6圖、第9圖參照)。且驅動輸入齒輪59,是透過齒輪列(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及凸輪齒輪64)及驅動轉換部68(凸輪齒輪64及連桿臂61)與泵58連接(第10圖參照)。如此驅動輸入齒輪59是藉由與各構件連接,藉由驅動輸入齒輪59的旋轉,而使驅動力朝攪拌構件53、螺桿54、泵58的各個被傳達。
但是,對於驅動輸入齒輪59,攪拌構件53、螺桿54及泵58各個的連接方法並不限定於這些。例如,也可以將驅動輸入齒輪59直接與螺桿54連接,透過齒輪列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攪拌構件53和凸輪齒輪64將驅動力傳達。同樣地,除了直接在凸輪齒輪64設置驅動輸入構件以外,也可以使用齒輪列從凸輪齒輪64朝攪拌構件53和螺桿54將驅動力傳達。且,也可以取代齒輪列,而使用皮帶等別的驅動傳達構件,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攪拌構件53和螺桿54、泵的驅動轉換部68將驅動力傳達。
即驅動輸入構件(驅動輸入齒輪59),是以成為可作用於卡匣13的各構件(攪拌構件53、螺桿54、泵58)的方式,與這些功能性地連接即可。即驅動輸入構件(59)是可將驅動力傳達地與這些的構件(53、54、58)連接較佳,其連接方法不限於此。也可以直接連接,也可以透過齒輪等間接連接。間接的連接方法也不限定於使用齒輪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與齒輪不同的驅動傳達構件(例如驅動傳達用的皮帶)的方法。
且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齒輪59的聯接器部59a,是藉由與驅動輸出構件100a聯接而使驅動輸入齒輪59從驅動輸出構件100a承接驅動力(第9圖參照)。即驅動輸入齒輪59,是卡匣側的聯接器構件(卡匣側聯接器、卡匣側耦合器),驅動輸出構件100a是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側的聯接器構件(裝置本體側聯接器、裝置本體側耦合器)。驅動輸出構件100a,是將驅動力朝向卡匣輸出的輸出側的輸出聯接器(輸出耦合器),驅動輸入齒輪59是驅動力被輸入的輸入側的聯接器(輸入耦合器、輸入聯接器)。
更詳細的話,在聯接器部59a的內部形成有開口,聯接器部59a的內面及軸線之間是被開放。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前端可以進入此聯接器部59a的開口(開放空間)的內部。在此,在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前端附近,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圓形的外周面是由120°的間隔在3處凹陷。藉此在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外周面形成有凹凸(即有凹陷的部分及無凹陷的部分)。同樣地在聯接器部59a的內部,從聯接器部59a的內面,朝向聯接器部59a的軸線突出的3個突起,是隔有120度的間隔形成(第15圖(a)、第16圖(b)參照)。藉此,在聯接器部59a的圓形狀的筒部的內周面也形成有凹凸(即無突起的部分及有突起的部分)。
被設於聯接器部59a的內周面的凸部及凹部,是藉由各別卡合(嚙合)在被設於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外周面的凹部及凸部,而使驅動輸出構件100a及聯接器部59a連結(聯接)。藉此,驅動力成為可從驅動輸出構件100a朝聯接器部59a傳達。驅動輸出構件100a及聯接器部59a皆是在幾乎同軸狀的狀態下旋轉。驅動輸入構件59,是藉由上述聯接器部59a的突起而將從驅動輸出構件100a承接的旋轉力,朝向碳粉匣13的各驅動部分,即,攪拌構件53、螺桿54、泵58等傳達。
如此,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及碳粉匣13,藉由聯接器構件彼此連結而連接的話,因為可以朝向碳粉匣13和其驅動部分,將驅動力(旋轉力)精度佳且穩定地傳達所以最佳。且,藉由將卡匣13插入裝置本體的動作,就可以容易地將聯接器構件(59、100a)成為彼此連接的狀態。
又,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及卡匣彼此的聯接器構件(59、100a)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者。也可以例如,將彼此的形狀逆轉,驅動輸出構件100a是具有開口,驅動輸入齒輪59的聯接器部59a是具有可進入驅動輸出構件100a的開口的軸部。
又,從裝置本體對於卡匣13的驅動力的傳達方法並不限定於由這種2個聯接器構件(耦合器)所進行的聯接器連接。例如卡匣13及裝置本體的連接方法,是除了聯接器連接以外,也考慮例如由2個齒輪連接。其中一例也考慮,在驅動輸出構件100a設置齒輪部,藉由將其與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嚙合接合而使驅動輸入齒輪59旋轉的結構。如此採用齒輪連接的情況時在驅動輸入齒輪59不需要聯接器部59a。如此從驅動輸入齒輪59將聯接器部59a去除的情況時,驅動輸入構件,就是齒輪構件,而不是聯接器構件。
又,將泵58與驅動輸入齒輪59連接的方法,也可以採用與本實施例的驅動轉換部68(凸輪齒輪64及連桿臂61)不同的機構。這種變形例,在驅動轉換部使用曲柄機構的結構是實施例3(第21圖參照)如後述,在驅動轉換部使用凸輪機構及彈簧的結構是實施例4(第23圖參照)如後述。且在驅動轉換部使用磁鐵的結構是實施例5(第25圖參照)如後述。
泵58是將碳粉排出用的氣流(氣體的流動、空氣的流動)發生用的送風機、氣流發生裝置。泵58,是從卡匣13的內部將碳粉和空氣(氣體)和碳粉排出的碳粉排出機、排氣裝置。且泵58,也是從碳粉的外部吸引空氣(氣體)的吸氣裝置。
本實施例的泵58,是蛇腹泵(波紋管泵)、容積式泵,更詳細的話是往復動泵。往復動泵之外的例,是如隔膜泵、活塞泵、滑閥泵等。又,也有將蛇腹泵(波紋管泵)視為隔膜泵的一種的情況。這些的往復動泵,其可動部是藉由往復運動,而可以將補給框體50內部的氣壓周期地變動,從排出口52將碳粉周期、間斷地排出。
但是如活塞泵的活塞,在泵的可動部是藉由滑動移動而往復運動的結構中,可動部及其他的構件之間的間隙會發生。碳粉有可能進入該間隙中,而影響泵的動作。此點,波紋管泵、和隔膜泵,是將具有可撓性的可動部變形使往復運動的結構,可動部本身並不滑動移動。因此,泵的可動部及其他的構件之間不會產生間隙。可抑制碳粉影響泵的可動部的動作。即如波紋管泵、和隔膜泵的泵,因為泵可更容易穩定地動作所以最佳。
又,本實施例的泵58,是透過排出口52進行吸氣及排氣的雙方。但是並不限定於如此的結構。例如,在第29圖所示的變形例中,在碳粉收容室49中排出口52是設於與吸氣口86不同處。泵58,當其伸長時,不是只有從排出口52,也從吸氣口86吸引空氣。
從吸氣口86被吸入的空氣,是透過連通路46從碳粉收容室49進入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泵58的收縮時被使用於碳粉的排出。又也可以將吸氣口86,配置於碳粉收容室49以外處。例如也可以將吸氣口86配置於碳粉排出室57,也可以將吸氣口86直接與泵58連接。也可以將複數吸氣口86設置在卡匣13。
在吸氣口86中設置可抑制碳粉漏出用的止回閥86a最佳。止回閥86a,當碳粉收容室的氣壓下降時,是將吸氣口86開放並容許吸氣口86進行吸氣。碳粉收容室的氣壓若提高時,是成為將吸氣口86塞住的狀態,抑制從吸氣口86的排氣,且抑制碳粉從吸氣口86排出。
第29圖所示的變形例的話,對於從吸氣口86吸入的空氣的量,從排出口52吸入的空氣的量也有較少、或可忽視的情況。但是,與第8圖等顯示的結構同樣,從排出口52積極地使空氣被吸入的話,當排出口52吸氣時,容易將排出口52周圍的碳粉攪拌。即容易提高碳粉排出室51內部的碳粉的流動性,容易且圓滑地將碳粉從排出口52排出。在該點中將吸氣的開口,限定於排出口52的本實施例(第8圖等參照)是最佳。
也考慮使用別種的泵的結構。第30圖,是取代往復動泵(波紋管泵)也就是泵58,而具有離心泵83的碳粉匣的變形例的概略圖。
泵83是具有旋轉驅動的葉輪(翼片輪、旋轉體),藉由葉輪的旋轉而進行送風。泵83,即是風扇,更詳細的話即是離心送風機。在第30圖的變形例中,泵83是被配置於與上述的泵58幾乎相同的位置。
驅動輸入齒輪59所承接的驅動力被傳達而使泵83的葉輪旋轉。泵83,是藉由葉輪的旋轉,而使用離心力將從沿著泵軸線被配置的吸氣口84被吸引的空氣Ar,從泵的中心朝向半徑方向的外側移動。藉由此過程,空氣的壓力被提高,對於碳粉搬運成為最佳的大小。如此,藉由泵83,而從吸氣口84被吸引,且,被提高壓力的空氣(氣體),是朝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被搬運,朝向碳粉排出口52移動。其結果,從碳粉排出口52與空氣一起使碳粉被排出。離心泵的種類,如渦捲泵和渦輪泵等,對於該泵所使用的葉輪(翼片輪)也可使用各種的形狀。泵83,也有對應葉輪的形狀,被稱為渦輪風扇、多翼風扇等。在第30圖所示的變形例中,氣流的方向,是被固定在從吸氣口84朝向排出口51的方向,不會變化。
如此可以從吸氣口84進行吸氣的泵的別的例,是除了非容積式泵的一例也就是離心泵之外,也可考慮非容積泵的別的例也就是軸流泵、和容積式泵的一種也就是旋轉泵(旋轉容積式泵)等。旋轉泵的其中一例如螺旋泵等。
但是特別是離心泵,是在將其旋轉軸線的附近的空氣從軸線遠離地朝徑方向搬運的過程容易提高空氣的壓力,容易產生將碳粉排出的最佳氣流。如此離心泵等,與往復動泵不同的泵也可以從排出口52與空氣一起將碳粉排出。
但是另一方面,在第30圖的變形例中,通常,為了通過吸氣口84吸引充分的量的空氣,吸氣口84和泵83有必要成為充分的大小。且因為有必要將泵83的葉輪由充分快的速度旋轉,所以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離心泵83將旋轉力傳達的機構,也有必要使用增速用的大型的齒輪列。增速用的齒輪列可考慮使用行星齒輪等。其是為了對於驅動輸入齒輪59的旋轉數加大離心泵83的旋轉數。
且,只有藉由泵83而發生的氣流而無法將碳粉充分地排出的情況時,也有必要另外設置攪拌構件的情況,使可在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將碳粉攪拌,且朝向排出口52將碳粉搬運。這種攪拌構件,可考慮安裝於螺桿54的軸的薄片85(第29圖參照)。薄片85,是與攪拌構件53的薄片類似的結構,藉由與螺桿54一起旋轉而將碳粉攪拌及搬運者。薄片85,是藉由其旋轉,而將碳粉排出室57的碳粉,與藉由泵83而被搬運的空氣一起從排出口52排出。從排出口52被排出的碳粉和空氣的量會對應薄片85的旋轉而周期地變化,且碳粉和空氣是具有被間斷地排出的情況。第29圖所示的薄片85雖只有一枚,但是也可考慮將複數薄片85安裝在螺桿54的情況。
如此,在取代往復動泵58而使用別種的泵(例如離心泵83)的變形例中,具有:碳粉匣會大型化、隨附在泵的零件會增加、卡匣的結構複雜化的情況。
另一方面,使用往復動泵(例如蛇腹泵)的話,容易由比較簡易的結構進行碳粉的排出和攪拌。因此,具有這種往復動泵的碳粉匣的話,容易抑制大型化和複雜化而更佳。 <實施例2>
接著對於實施例2的結構,使用第19圖說明。第19圖,是將實施例2的卡匣(13Y、13M、13C)的螺桿54的附近沿著寬度方向(X方向)看的剖面圖。即第19圖的剖面圖,是相當於與X軸垂直的YZ平面。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之間,只有在實施例1述及的將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通氣的連通口46的結構是不同,其他的結構是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有關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結構是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實施例1中,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之間藉由設置通氣口46(或是通氣口69)就可容許空氣在2個房間之間移動(通氣),可抑制2個房間之間大的氣壓差發生。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在碳粉排出室57及碳粉收容室49的各個,設置與補給框體50的外部連通的通氣口(通氣路、連通口、連通路)201、202。 (碳粉收容室)
碳粉收容室49是收容顯像劑的空間。在碳粉收容室49中,被配置有攪拌構件53。
攪拌構件53,是與卡匣13的長度方向平行配置,可旋轉地被支撐於補給框體50。與實施例1同樣地藉由攪拌構件53的旋轉而將碳粉朝螺桿54送出(給進)。碳粉收容室49,是被配置有進行與顯像補給卡匣13的外部通氣的連通口201。 (碳粉排出室)
碳粉排出室57,是由分隔構件55及補給框體50所形成的空間,在朝螺桿54將碳粉搬運的搬運方向,被配置於比碳粉收容室49及連通路48更下游。
且在碳粉排出室57的附近(即補給框體50的後面的附近),螺桿54是被配置有可將旋轉用的旋轉力承接的螺旋齒輪64。且碳粉排出室57,是被配置有將碳粉從內部空間51朝外部排出用的排出口52。與實施例1相同,排出口52是被配置於補給框體50的底面,朝下方將碳粉排出。
碳粉排出室57,是被配置有進行與顯像補給卡匣13的外部通氣的連通口202。
通氣口201、202的最佳的配置,是與上述的通氣口46的最佳的配置同樣。即,在本實施例中,在碳粉排出室57的內部,通氣口202的下端是位置在比連通路48的上端更上方。
且在碳粉收容室49的內部,通氣口201的下端是位於比連通路48的上端和螺桿54的上端更上方。
且通氣口201的下端及通氣口202的下端,是位於比泵58的上端和螺桿54的上端更上方。且通氣口201的下端和通氣口202的下端,是被配置於比被收容於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的上面更上方。
位於這種位置的話,碳粉不易從通氣口201、202朝卡匣13的外部漏出。且,在本實施例中在通氣口201、202的雙方設置過濾器,進一步抑制碳粉的漏出。
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也可以配合卡匣13的結構和使用方式,變更通氣口201、202中的過濾器的有無、或通氣口201、202的配置。
以上說明的結構,與實施例1的說明同樣,可以伴隨泵58的伸縮而將在碳粉收容室49及碳粉排出室57之間發生的內壓差,保持較小。藉由泵58的驅動而將補給框體50的內部的內壓變動而從排出口52將碳粉排出時,可以使其排出穩定。
又如第8圖等所示的實施例1的卡匣13,是泵58的驅動時,在碳粉排出室57中,只有排出口52進行吸氣及排氣。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泵58的驅動,通氣口201、202也會進行吸氣及排氣。
又,也有將通氣口201、202的一方稱為第1通氣口(第1通氣路),將另一方稱為第2通氣口(通氣路)的情況。
且,依據順序不同也有將通氣口201、通氣口202、連通路48,稱為第1、第2、第3連通路(連通口)的情況。通氣口201、通氣口202是將卡匣13的內部及外部連通的連通路(連通口),對於此,連通路48,是將被設於卡匣13的內部的不同的房間連通的連通路(連通口)。
且,本實施例所說明的通氣口201及通氣口202,也可以採用後述的實施例3~6。 <實施例3>
接著對於實施例3的結構,使用第20圖、第21圖及第22圖說明。第20圖及第21圖,是實施例3的卡匣(13Y、13M、13C)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為了說明泵58的伸縮動作,而顯示成將側蓋362朝後方偏離的狀態。第20圖(a)是泵58為伸長的狀態,第21圖(a)是泵58為縮短的狀態。且,第20圖(b)及第21圖(b),是顯示泵58是伸長的狀態及縮短的狀態的中間的狀態。第22圖,是曲柄齒輪367周邊的詳細立體圖。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之間,只有實施例1所述及的將泵58伸縮用的結構(驅動轉換部、泵驅動機構)是不同,其他的結構是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有關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結構是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如第20圖(a)所示,在本實施例的卡匣13的驅動列中,在本實施例的驅動列中,包含:驅動輸入齒輪59、空轉齒輪366、曲柄齒輪367、螺旋齒輪64。泵58,是沿著空轉齒輪366的軸線被配置。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空轉齒輪366及泵58是使彼此的中心幾乎一致地沿著Z軸方向彼此整列。空轉齒輪366,是藉由與驅動輸入齒輪59的齒輪部59b嚙合而將驅動力(旋轉力)承接並旋轉的結構。空轉齒輪366,是與曲柄齒輪367嚙合,從驅動輸入齒輪59朝曲柄齒輪367將驅動力傳達。如第22圖所示,曲柄齒輪367,是藉由被安裝於補給框體350的軸構件350a,而使其旋轉軸線,以與軸線Z垂直交叉的方式可旋轉地被保持。曲柄齒輪367的旋轉軸線是與X軸平行。
又,補給框體350是相當於實施例1中的補給框體50的構件,除了具有軸構件350a以外,是與補給框體50幾乎同樣的結構。
且,曲柄齒輪367,是具有複數齒輪齒部367a。齒輪齒部367a,是以將曲柄齒輪367的軸線的周圍包圍起來的方式呈圓形並列的複數突起,各別朝曲柄齒輪367的軸線方向即X2方向突出。
即,曲柄齒輪367,是頭冠齒輪(冠齒輪)的一種。曲柄齒輪367,是除了齒輪齒部367a之外,具有朝與齒輪齒部367a反向的X1方向突出的轂部367b。因為轂部367b,是被配置於與曲柄齒輪367的旋轉軸線偏離的位置,所以轂部367b,是藉由曲柄齒輪367旋轉,而繞旋轉軸線的周圍旋轉。
且,如第20圖(a)所示連桿構件361是具有轂部形狀(突起形狀)的卡合轂部361a。連桿構件361,是藉由側蓋362而使軸線Z周圍的旋轉方向的動作被限制,且被支撐成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且,在泵58的結合部58b中連桿構件361及泵58是成為連結的狀態。
曲柄齒輪367及連桿構件361,是藉由曲柄臂(臂構件、操作桿構件)369而被連結。曲柄臂369是在其第1端具有卡合孔(卡合部)369a,在第1端的相反的第2端具有卡合孔(卡合部)369b。在曲柄齒輪367的轂部(卡合部)367b,卡合有第1端的卡合孔369a,在連桿構件361的卡合轂部(卡合部)367b卡合有第2端的卡合孔369b。藉此,曲柄臂369,是與連桿構件361及曲柄齒輪367連結。
在本實施例中,曲柄齒輪367及曲柄臂369是被包含於驅動轉換部(驅動轉換機構、泵驅動機構)368。曲柄齒輪367是驅動轉換部368中的旋轉構件,曲柄臂369,是對應曲柄齒輪367的旋轉,將其第2端往復運動的往復構件。本實施例的驅動轉換部368是曲柄(曲柄機構)。即,在旋轉構件也就是曲柄齒輪367中,連接有臂(操作桿)也就是曲柄臂369的第1端。且,藉由曲柄齒輪367旋轉,而使曲柄臂369的第2端(另一端)往復運動。藉此,驅動轉換部368,是將旋轉運動轉換成往復運動。
旋轉驅動是從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驅動輸出構件100a(第9圖)被輸入的話,由驅動輸入齒輪59的驅動承接部59a將旋轉驅動承接,由齒輪部59b朝泵空轉齒輪366將旋轉驅動傳達。接著,泵空轉齒輪366是藉由與齒輪齒部367a卡合,曲柄齒輪367是從泵空轉齒輪366將旋轉驅動承接,曲柄齒輪367是繞軸線X周圍,朝箭頭W的方向旋轉。
在第20圖(a)的狀態中曲柄齒輪367是朝箭頭W的方向旋轉的話,如第20圖(b)所示曲柄臂369的第1端的卡合孔369a也與W方向連動而旋轉。進一步,曲柄臂369的第2端的卡合孔369b也與其連動而移動。在此,連桿構件361,是只可朝前後方向移動地被支撐。曲柄臂369,是透過卡合孔369b及卡合轂部361a與連桿構件361連接。因此,與連桿構件361同樣地,被設於連桿臂369的第2端的卡合孔369b的移動方向也被限定於前後方向(Z軸方向)。
在從如第20圖(a)所示的狀態,移動至如第20圖(b)所示的狀態的過程中,曲柄臂369的第2端、和連桿構件361是朝Z1方向移動。藉此,與連桿構件361連接的泵58,是被壓縮。
進一步曲柄齒輪367朝箭頭W的方向旋轉的話,如第21圖(a)所示,連桿構件361是將泵58朝壓縮的Z1方向移動。在第21圖(a)中,泵58是被最壓縮的狀態。其後,連桿構件361,是如第21圖(b)所示將泵58朝伸長的方向移動。且,連桿構件361,再度朝第20圖(a)的狀態回復,將泵58進一步伸長。第20圖(a)是泵58為最長的狀態。
驅動轉換部368,是藉由這種動作的反覆,而使連桿構件361往復運動,使泵58的蛇腹部58a伸縮。
且,旋轉驅動力是從空轉齒輪366進一步朝螺旋齒輪64被傳達,將螺桿54(第1圖參照)驅動。
將作為旋轉構件的曲柄齒輪367與作為往復構件的曲柄臂369卡合時接觸的點定義為卡合點P3。即將曲柄齒輪367的轂部367b、及曲柄臂的卡合孔369a接觸的點定義為卡合點P3。此卡合點P3,是相當於實施例1的卡合點P(第11、12、27圖等參照)的點。
泵58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3,是被設定成具有與泵58的伸縮方向重疊的時間點。即,在泵58的伸縮方向也就是Z軸方向的座標(Z軸座標)中,被設定成在蛇腹部58a的範圍內,具有卡合點P3位置的時間點。第20圖(a)所示的是該時間點。
此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3的關係性,是與實施例1中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的關係性(第11、12、27圖等參照)同樣或是類似。藉由將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3成為這種配置關係,就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所必要的空間及在卡合點P3的移動所必要的空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更大地設定。
驅動轉換部368,是藉由曲柄齒輪367及曲柄臂369,而形成曲柄(曲柄機構)。藉由曲柄齒輪367旋轉,而使曲柄環369的第2端往復運動。 <實施例4>
接著對於實施例4的結構,使用第23圖說明。第23圖,是實施例3的卡匣(13Y、13M、13C)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為了說明泵58的伸縮動作,而顯示成將側蓋62朝後方偏離的狀態。第23圖(a)是泵58為伸長的狀態,第23圖(b)是泵58為縮短的狀態。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之間,只有實施例1所述及的將泵58伸縮用的結構是不同,其他的結構是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有關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結構是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如第23圖所示,在本實施例的驅動列中,包含:驅動輸入齒輪59、作為旋轉構件的凸輪齒輪460、螺旋齒輪64。驅動輸入齒輪59是具有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在凸輪齒輪460中設有凸輪壁460a。在凸輪壁460a中,設有:朝後方側變位的山部460b、及朝前方側變位的谷部460c。
作為往復構件的連桿構件461是具有凸輪突起部461a,凸輪突起部461a是在與凸輪壁460a卡合的狀態下被配置。且,連桿構件461是藉由側蓋62而使軸線Z周圍的旋轉方向的動作被限制,且被支撐成可朝前後方向移動。且,在泵58的結合部(力承接部)58b中連桿構件461及泵58是成為被連結的狀態。
進一步,在連桿構件的後方端部安裝有連桿彈簧467。連桿彈簧467是藉由在側蓋62及連桿構件461之間被壓縮,而將連桿構件461朝前方(Z1方向)推迫。在本實施例中,凸輪齒輪460及連桿構件461及連桿彈簧467是被包含於驅動轉換部468。
旋轉驅動是從被設於畫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的驅動輸出構件100a被輸入的話,驅動輸入齒輪59的驅動承接部59a是將旋轉驅動承接,由齒輪部59b朝凸輪齒輪460將旋轉驅動傳達。連桿構件461的凸輪突起部461a,是藉由凸輪齒輪460旋轉,而交互地通過山部460b及谷部460c。此時,因為連桿構件461是藉由連桿彈簧467的彈力,而由比泵58的復原力更強的力朝前方(Z1方向)被推迫,所以凸輪突起部461a是持續與凸輪壁460a接觸。因此,連桿構件461是成為進行沿著山部460b及谷部460c的往復運動,將第23圖(a)的狀態及第23圖(b)的狀態反覆。此時,作為旋轉構件的凸輪齒輪460為了將作為往復構件的連桿構件461往復運動而各別接觸的點,是定義成卡合點P4。
與連桿構件461連結的結合部(伸縮力承接部)58b,也與連桿構件461的往復運動連動而往復運動。且,藉由此往復運動使泵58的蛇腹部58a伸縮,而使泵58的內部容積周期地變動。
且,旋轉驅動力是從凸輪齒輪460進一步朝螺旋齒輪64被傳達,將螺桿54(第1圖參照)驅動。
此時,泵58是被配置於旋轉的凸輪齒輪460的半徑方向內側。且,泵58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4,是設定成在泵58的伸縮方向(即Z軸方向)中具有重疊的時間點。第23圖(a)是該時間點。
這種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4的關係性,是與實施例1中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的關係性(第11、12、27圖等參照)、和實施例3中的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3的關係性(第20、21圖等參照)同樣或是類似者。
藉由將蛇腹部58a及卡合點P4成為這種配置關係,就可以共有在泵58的伸縮所必要的空間及在卡合點P4的移動所必要的空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更大地設定。
進一步,泵58是成為縮短的狀態時,連桿構件461及泵58的結合部58b,是在Z軸方向與凸輪齒輪460的山部460b重疊地配置。另一方面,泵58是成為伸長的狀態時,因為連桿構件461也朝Z軸方向移動,所以凸輪齒輪460的山部460b及連桿構件461是在動作中不會干涉。即,在Z軸方向中,即在Z軸座標中,泵58的結合部58b動作的範圍、及卡合點P4移動的範圍,是重疊地配置。藉由此配置關係,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泵58的伸縮量更大地設定,在省空間化及排出的穩定化具有貢獻。
驅動轉換部468,是如上述為了將泵58縮短,而利用連桿彈簧467的力。即,連桿彈簧467是利用施加在連桿構件461上的力而將泵58縮短。因此將泵58縮短時,連桿構件461不必要從凸輪齒輪460承接力。驅動轉換部468,是具有彈簧(彈性構件)的凸輪(凸輪機構)。
在至此為止說明的實施例1、3、4中,將泵58伸縮用的泵驅動機構(驅動轉換部、驅動轉換機構)是各別採用不同的結構(68、368、468)。但是將泵58伸縮的結構並不限定於這些。
例如可考慮,將磁鐵安裝在泵58,對應其也將磁鐵安裝在泵驅動機構的結構。藉由使用驅動輸入齒輪59所承接的旋轉力將一方的磁鐵動作,使2個磁鐵之間發生的引力或是推斥(反彈)力變化。可考慮使用此磁力的變化將泵58伸縮的方法。使用這種磁鐵的驅動轉換機構568的例,是使用以下的實施例5詳細說明。 <實施例5>
接著對於實施例5的結構,使用第24圖、第25圖說明。
第24圖,是實施例5的卡匣(13Y、13M、13C)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為了說明泵58的伸縮動作,而顯示成將側蓋62朝後方偏離的狀態。
第25圖(a)是泵58為縮短的狀態,第25圖(b)是泵58為伸長的狀態。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之間,只有實施例1所述及的將泵58伸縮用的結構是不同,其他的結構是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有關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結構是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如第24圖所示,在本實施例的驅動列中,包含驅動輸入齒輪59、作為旋轉構件的齒輪470、螺旋齒輪64。
驅動輸入齒輪59是具有驅動承接部59a及齒輪部59b。在齒輪470中設有將磁鐵保持的凹部470a、470b,在此凹部中設有磁鐵470c、磁鐵470d。
在作為往復構件的連桿構件480也設有磁鐵480c、480d。
且,連桿構件480,是藉由補給框體50中的突出部50c、50d而使軸線Z周圍的旋轉方向的動作被限制,且被支撐成可朝前後方向移動。
且,在泵58的結合部58b中連桿構件480及泵58是成為連結的狀態。
進一步,在連桿構件的後方端部中安裝有連桿彈簧490。連桿彈簧490是藉由在側蓋62及連桿構件480之間被壓縮,將連桿構件480朝前方推迫。在本實施例中磁鐵470c、470d、480c、480d及連桿構件480及連桿彈簧490是被包含於驅動轉換部568。
如第25圖所示,將泵58朝泵58的中心軸線也就是Z軸方向看。如第25圖(a)所示,朝箭頭W方向旋轉的齒輪470的磁鐵470c、470d、及被設於連桿構件480的磁鐵480c、480d的相位是具有不一致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因為連桿構件480是從連桿彈簧490朝前後方向的Z1方向將彈力承接而移動,所以與連桿構件480連結的泵58也承接朝Z1方向移動的力,使泵58的蛇腹部(可動部)58a成為縮短的狀態。
如第25圖(b)所示,朝箭頭W方向旋轉的齒輪470的磁鐵470c、470d、及被設於連桿構件480的磁鐵480c、480d的相位是具有一致的情況。此情況,磁鐵470c或是470d及磁鐵480c或是480d是相面對。相面對的磁鐵的相面對的面因為是成為同極地配置,所以相面對的磁鐵彼此之間會發生推斥(反彈)力。
從第25圖(a)說明的連桿構件480所發生的連桿彈簧490抵抗Z1方向的彈力用的力,因為是藉由磁鐵彼此的推斥(反彈)力而發生,所以連桿構件480是朝Z2方向移動。因為與連桿構件480連結的泵58也朝Z2方向移動,所以泵58的蛇腹部(可動部)58a是成為伸長的狀態。
藉由上述第25圖(a)及第25圖(b)的反覆,而使泵58朝泵58的中心軸線也就是Z軸方向將伸縮動作反覆。 <實施例6>
接著對於實施例6的結構,使用第26圖說明。
第26圖,是將實施例6的卡匣(13Y、13M、13C)的補給碳粉搬運皮帶154附近,沿著寬度方向,即X軸方向所看的剖面圖。即,第26圖,是與YZ平面平行的剖面圖。
在本實施例中,對於實施例1,只有取代與實施例1述及的搬運螺桿54(螺桿54)而採用不同的搬運構件的結構,其他的結構是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有關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結構是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由形成於補給框體50的內部空間51的碳粉收容室(顯像劑收容室)49、連通路(碳粉通路、隧道)48、碳粉排出室(顯像劑排出室)57所構成的結構,是與前述的實施例1同樣。
在本實施例中在連通路48內被配置有作為搬運構件的補給碳粉搬運皮帶154(以下,只稱為皮帶154)。
皮帶154,是對於補給框體50可動的可動構件,更詳細的話,伴隨可旋轉地被配置於補給框體50內的旋轉構件153a、153b的旋轉,朝箭頭P方向旋轉。旋轉構件153a、153b,是被視為藉由與形成於皮帶154的內面的凹凸嚙合,而將皮帶154驅動用的齒輪。旋轉構件153a、153b的旋轉軸線,是與X軸平行。皮帶154,是朝與旋轉構件153a、153b的軸線垂直交叉的Z軸方向將碳粉搬運。
皮帶154是將一部分朝碳粉收容室49露出,藉由旋轉將碳粉收容室49的碳粉,通過連通路48朝排出室57搬運。在本實施例中,在皮帶154的外面也藉由形成凹凸,而容易將皮帶154的周圍的碳粉藉由皮帶154而被搬運。從皮帶154的外面突出的複數突起是相當於皮帶154的凸部,其以外的部分是相當於凹部。
在實施例1至6中雖各別顯示了不同的卡匣13的結構,但是也可以將各實施例的卡匣13的特徵組合適用。例如,對於實施例1的通氣口46的變形例,已說明了附過濾器的通氣口69(第8圖(c))。這種通氣口69也可以使用於實施例3至實施例6。或是實施例2說明的通氣口201、202(第19圖參照)也可以使用於其他實施例。或是實施例6說明的皮帶154(第6圖參照)也可以使用於其他實施例。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依據本發明的話,可提供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等的畫像形成裝置及使用那些的碳粉匣。
本發明並非被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可進行各式各樣的變更及變形。因此,為了公開本發明的範圍而添付以下的請求項。
1:處理卡匣 1C:處理卡匣 1K:處理卡匣 1M:處理卡匣 1Y:處理卡匣 2:給紙托盤 3:記錄材 4:清潔單元 5:清潔框體 6:螺旋齒輪 7:感光體滾筒 8:帶電滾子 9:廢碳粉收容室 10:清潔葉片 10a:彈性構件 10b:支撐構件 11:顯像滾子 12:掃描器單元 13:卡匣 13C:卡匣 13K:卡匣 13M:卡匣 13Y:卡匣 14:碳粉搬運裝置 15:廢碳粉螺桿 16:顯像框體 16a:顯像室 16b:碳粉收納室 16c:顯像室連通口 17:供給滾子 18:中間轉印皮帶 19:中間轉印單元 20:一次轉印滾子 21:二次轉印滾子 22:中間轉印皮帶清潔單元 23:廢碳粉搬運單元 24:廢碳粉回收容器 25:定影單元 26:加熱單元 27:加壓滾子 28:顯像葉片 29:攪拌構件 29a:旋轉軸 29b:攪拌薄片 30:旋轉支撐銷 31:清潔齒輪列 32:排出托盤 33:清潔軸承 34:顯像軸承單元 35:廢碳粉排出部 36:帶電滾子加壓彈簧 40:碳粉收容口 41:碳粉收容口擋板 42:收容搬運路 43:收容搬運螺桿 44:收納室連通口 45:收容口密封構件 46:通氣口 47:碳粉排出室 48:連通路 49:碳粉收容室 50:補給框體 50a:容器部分 50a1:壁 50b:蓋部分 50c,50d:突出部 51:排出室 52:排出口 53:攪拌構件 53a:旋轉軸 53b:補給攪拌薄片 54:搬運螺桿 55:分隔構件 57:碳粉排出室 58:泵 58a:蛇腹部 58b:結合部 58c:結合部 59:驅動輸入構件 59a:驅動承接部 59b:齒輪部 60:凸輪齒輪 60a:凸輪溝 60b:山部 60c:谷部 60d:齒輪部 61:連桿構件 61a:凸輪突起部 62:側蓋 63:開口 64:螺旋齒輪 68:驅動轉換部 69:通氣口 69a:過濾器 70:記憶元件 71,72,1071,1072:卡合部 74:把手 83:離心泵 84:吸氣口 85:薄片 86:吸氣口 86a:止回閥 100:畫像形成裝置 100a:驅動輸出構件 103:上游側驅動齒輪 105:上游側螺桿 109:貯藏容器 110:上游側搬運部 120:下游側搬運部 121:本體排出口 122:下游側驅動齒輪 123:下游側壁面 124:下游側螺桿 153a,153b:旋轉構件 154:補給碳粉搬運皮帶 170:電接點 201,202:通氣口 350:補給框體 350a:軸構件 361:連桿構件 361a:卡合轂部 362:側蓋 366:泵空轉齒輪 367:曲柄齒輪 367a:齒輪齒部 367b:轂部 368:驅動轉換部 369:曲柄臂 369a:卡合孔 369b:卡合孔 460:凸輪齒輪 460a:凸輪壁 460b:山部 460c:谷部 461:連桿構件 461a:凸輪突起部 467:連桿彈簧 468:驅動轉換部 470:齒輪 470a,470b:凹部 470c,470d,480c,480d:磁鐵 480:連桿構件 490:連桿彈簧 568:驅動轉換機構
[第1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概略剖面圖。
[第2圖]是電子照相畫像形成裝置的概略剖面圖。
[第3圖]是被搭載於畫像形成裝置的碳粉搬運裝置的概要結構圖。
[第4圖]是處理卡匣的主剖面圖。
[第5圖]是從處理卡匣的前方的整體立體圖。
[第6圖]是從處理卡匣的後方的整體立體圖。
[第7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分解立體圖。
[第8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剖面圖。
[第9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分解立體圖。
[第10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部分立體圖。
[第11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
在[第12圖]中,(a)、(b)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部分剖面圖,(c)是顯示泵及卡合點的位置的說明圖。
在[第13圖]中,(a)、(b)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部分剖面圖,(c)是顯示泵及驅動輸入狀況的位置的說明圖。
[第14圖]是泵周圍的剖面圖。
[第15圖]是說明泵周圍用的概略剖面圖。
在[第16圖]中,(a)是從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的立體圖,(b)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視圖。
[第17圖]是從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前方的立體圖。
[第18圖]是卡匣被裝設於畫像形成裝置時的整體立體圖。
[第19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概略剖面圖。
[第20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
[第21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
[第22圖]是曲柄齒輪周邊的詳細立體圖。
[第23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
[第24圖]是顯像劑補給卡匣的後方端部的部分立體圖。
[第25圖]是說明泵的伸縮的簡略圖。
[第26圖]是將補給碳粉搬運皮帶附近從寬度方向觀看的剖面圖。
[第27圖]是顯示顯像劑補給卡匣的泵的動作過程中的卡合點及蛇腹部的位置關係的隨時間推移變化的圖表。
[第28圖]是說明內部空間的簡略圖。
[第29圖]是具有吸氣口的碳粉匣的概略圖。
[第30圖]是具有離心泵的碳粉匣的概略圖。
13:卡匣
48:連通路
49:碳粉收容室
50:補給框體
51:排出室
52:排出口
53:攪拌構件
53a:旋轉軸
53b:補給攪拌薄片
54:搬運螺桿
55:分隔構件
57:碳粉排出室

Claims (113)

  1.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設有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的碳粉排出室、及將前述碳粉收容室及前述碳粉排出室連通的連通口;及 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碳粉從前述碳粉收容室透過前述連通口朝前述碳粉排出室搬運;及 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 前述搬運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是被配置於前述連通口的內部, 有關與前述搬運構件的前述碳粉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 將前述連通口的最小的剖面的面積設成Asmin的情況時, 前述碳粉排出室,是具有剖面比前述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Bs,且, 前述碳粉收容室,是具有剖面比前述面積Asmin更大的面積Cs。
  2. 如請求項1的碳粉匣,其中,前述外殼,是具有通氣口,其是被配置於與前述連通口不同的位置,將前述碳粉排出室及前述碳粉收容室之間通氣。
  3. 如請求項2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情況時,在前述碳粉排出室的內部,前述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前述連通口的上端更上方。
  4. 如請求項2或3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且,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是未消耗的情況時,在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內部,前述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的上面更上方。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且,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是未消耗的情況時,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的上面是位於比前述泵的上端更上方,且,在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內部,前述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前述碳粉的上面更上方。
  6. 如請求項2至5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情況時,前述碳粉排出室的內部中的前述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前述泵的上端更上方。
  7. 如請求項2至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通氣口是具備抑制碳粉移動的過濾器。
  8. 如請求項1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將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內部及前述碳粉匣的外部之間通氣的第1通氣口、及 將前述碳粉排出室的內部及前述碳粉匣的外部之間通氣的第2通氣口。
  9. 如請求項8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狀態,且,在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是未消耗的狀態中,前述第2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的上面更上方。
  10. 如請求項8或9的碳粉匣,其中,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狀態,且,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是未消耗的狀態中,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的上面是位於比前述泵的上端更上方,前述第2通氣口的下端是位於比前述碳粉的上面更上方。
  11.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1通氣口及前述第2通氣口的至少一方,是具備抑制碳粉通過的過濾器。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藉由對於前述外殼旋轉,而將碳粉搬運。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能以其軸線為中心旋轉,且,朝前述軸線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螺桿。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在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在前述外殼的下游側的端部的附近,配置有前述泵。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排出室,是在比前述連通口更前述碳粉的搬運方向的下游中,具有前述面積Bs的剖面, 前述碳粉收容室,是在比前述連通口更前述碳粉的搬運方向的上游中,具有前述面積Cs的剖面。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排出室,是在前述排出口的位置中具有前述面積Bs的剖面, 前述碳粉收容室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Csmax,是比前述面積Asmin及前述前述排出口的位置中的面積Bs更大。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有關與前述碳粉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前述碳粉收容室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Csmax,是比前述碳粉排出室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Bsmax更大。
  19.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有關與前述碳粉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剖面,前述碳粉收容室的最大的剖面的面積Csmax,是比前述面積Asmin的10倍更大。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排出室的容積,是比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容積更小。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外殼,是具有:將前述碳粉收容室及前述碳粉排出室分隔,且,形成前述連通口的分隔構件。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驅動輸入構件,其可被輸入將前述搬運構件及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23. 如請求項22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聯接器構件。
  24. 如請求項23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具有朝向前述驅動輸入構件的軸線突出的突起, 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從前述突起朝向前述泵及前述搬運構件將前述旋轉力傳達。
  25. 如請求項24的卡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的突起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的軸線之間,是開放的空間。
  26. 如請求項22至25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及前述泵,是在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搬運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下游側。
  27.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吸氣口, 前述泵,是將從前述吸氣口吸引的空氣,從前述排出口排出。
  28.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透過前述排出口朝前述碳粉排出室吸引空氣。
  29. 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30. 如請求項29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具有可撓性的可動部,藉由前述可動部的變形而可改變其容積。
  31. 如請求項29或3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具有:旋轉構件、及 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且藉由前述旋轉構件的旋轉而往復運動的往復構件, 前述泵,是藉由前述往復構件的往復運動而進行驅動。
  32. 如請求項29至3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具備藉由前述往復構件而被往復運動的可動部, 前述旋轉構件及前述往復構件彼此卡合時,是在卡合點接觸, 前述泵的驅動時,前述卡合點位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內部的時間點,是存在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
  33.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離心泵。
  34. 如請求項1至33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進一步具有: 形成開口的第1卡合部、及 形成開口的第2卡合部、及 具備電接點的記憶元件, 前述泵,是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 前述第1卡合部、前述第2卡合部、前述泵及前述記憶元件,是在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下游側, 沿著前述碳粉的搬運方向看的話,對於通過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的線,前述泵的前述結合部及前述記憶元件的電接點是被配置於彼此相反側。
  35. 如請求項1至34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第1搬運構件, 前述碳粉匣是進一步, 具有朝向前述第1搬運構件將碳粉搬運用的第2搬運構件。
  36. 如請求項35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1搬運構件、及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彼此朝不同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37. 如請求項35或36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具備藉由旋轉而將碳粉搬運的薄片。
  38. 如請求項1至3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連通口,是沿著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延伸的連通路。
  39. 如請求項1至3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內部。
  40. 如請求項1至39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的一部分,是被配置於前述碳粉排出室的內部。
  41. 如請求項1至4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時,前述碳粉收容室的一部分及前述連通口是沿著垂直方向並列,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前述一部分是位於前述連通口的上方,且,前述碳粉收容室的別的部分及前述連通口,是沿著與前述垂直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並列。
  42. 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時,前述搬運構件,是朝與垂直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43.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形成開口的第1卡合部;及 形成開口的第2卡合部;及 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向前述排出口搬運;及 泵,是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具備電接點的記憶元件; 前述泵,是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 沿著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看的話,對於通過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的線,前述記憶元件的電接點及前述泵的結合部是被配置於彼此相反側。
  44. 如請求項43的卡匣,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前述第2卡合部、前述泵及前述記憶元件,是在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下游側。
  45. 如請求項43或44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驅動輸入構件,可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前述第1卡合部、前述第2卡合部、前述泵、前述記憶元件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在前述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下游側。
  46. 如請求項43至45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47. 如請求項43至4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藉由旋轉而朝其軸線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48. 如請求項43至4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具備螺桿。
  49. 如請求項43至4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將前述泵覆蓋的蓋,其具備: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及前述記憶元件。
  50.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形成開口的第1卡合部;及 形成開口的第2卡合部;及 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聯接器構件,是與前述泵功能性地連接,使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及 具備電接點的記憶元件; 前述泵,是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 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的方向看的話,對於通過前述第1卡合部及前述第2卡合部的線,前述記憶元件的電接點及前述泵的結合部是被配置於彼此相反側。
  51. 如請求項50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前述第2卡合部、前述泵、前述聯接器構件及前述記憶元件,是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的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相同側。
  52. 如請求項50或51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53. 如請求項50至5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將前述泵覆蓋的蓋,其具備前述第1卡合部、第2卡合部、前述記憶元件。
  54.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泵,具備可動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旋轉構件;及 往復構件,是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並藉由前述旋轉構件的旋轉而往復運動,使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 前述旋轉構件及前述往復構件彼此卡合時,是在卡合點接觸, 前述泵的驅動時,前述卡合點位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內部的時間點,是存在於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
  55. 如請求項54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具有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的力用的力承接部, 前述泵的驅動時,在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前述力承接部可移動的範圍及前述卡合點可移動的範圍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56. 如請求項54或55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進一步具有聯接器構件,其可被輸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前述旋轉構件,是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承接前述旋轉力而旋轉。
  57. 如請求項54至5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往復構件,是在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的方向往復運動。
  58. 如請求項55至5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將前述泵的周圍包圍。
  59. 如請求項54至56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具有設有前述旋轉構件及前述往復構件的曲柄, 前述往復構件,是臂,其具備第1端、及與第1端相反的第2端, 前述往復構件的第1端是卡合於前述旋轉構件,前述往復構件的第2端是對應前述旋轉構件的旋轉而往復運動。
  60. 如請求項54至59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具有可撓性,藉由變形而往復運動。
  61.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泵,具有可動部,藉由前述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用的旋轉力; 在前述泵的可動部的移動方向的座標中,前述泵的可動部可移動的範圍、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位置的範圍,是至少部分地重疊。
  62. 如請求項61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聯接器構件。
  63. 如請求項61或62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具備:承接旋轉力的聯接器部、及將前述旋轉力朝向前述泵傳達用的齒輪部。
  64. 如請求項61至63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具有可撓性,藉由變形而往復運動。
  65.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i-i)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i-ii)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第1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前述排出口搬運;及 第2搬運構件,是對於前述外殼可動,將被收容於前述碳粉收容室的碳粉朝前述第1搬運構件搬運;及 泵,是使用空氣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第1搬運構件、前述第2搬運構件及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及前述第2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是不同。
  66. 如請求項65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聯接器構件。
  67. 如請求項65或66的碳粉匣,其中,前述外殼是進一步,具有: 設有前述排出口的碳粉排出室、及 將前述碳粉排出室及前述碳粉收容室連通且沿著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碳粉的搬運方向延伸的連通路, 第1搬運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是被配置於前述連通路的內部。
  68. 如請求項65至6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1搬運構件,是具備藉由旋轉而將碳粉搬運的螺桿, 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具備藉由旋轉而將碳粉搬運的薄片。
  69. 如請求項65至6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1搬運構件,是藉由旋轉而朝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軸線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藉由旋轉而朝與前述第2搬運構件的軸線交叉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70. 一種碳粉匣,具有: 外殼,具備:收容碳粉的碳粉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泵,具備:可動部、及被安裝於前述外殼的結合部,藉由可動部往復運動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驅動輸入構件,是可被輸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及 旋轉構件,是以軸線為中心可旋轉,藉由旋轉而將前述泵的可動部往復運動,具有可承接來自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旋轉力的齒輪部; 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在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的方向進行往復運動, 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是將前述泵的結合部包圍起來地配置, 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看的話,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及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彼此至少部分地重疊地配置。
  71. 如請求項70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具有將旋轉力轉換成前述泵的往復運動用的凸輪部, 前述旋轉構件的凸輪部的徑,是比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的徑更大。
  72. 如請求項70或71的碳粉匣,其中,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是聯接器構件,具備:承接旋轉力用的聯接器部、及從前述聯接器部將旋轉力傳達的齒輪部。
  73. 如請求項70至7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的齒輪部、及前述驅動輸入構件的齒輪部是相互嚙合。
  74. 如請求項70至73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具有朝向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搬運的搬運構件, 前述旋轉構件,是可從前述驅動輸入構件朝向前述搬運構件將旋轉力傳達。
  75. 如請求項70至74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的可動部是具有可撓性,藉由其變形而往復運動。
  76. 一種碳粉匣,具備: 外殼,具備:碳粉收容的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泵,是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聯接器構件,是可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77. 如請求項76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搬運構件,其可旋轉地被配置在前述外殼的內部,藉由旋轉而沿著其軸線將碳粉搬運,朝向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搬運, 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向前述搬運構件使前述旋轉力被傳達,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及前述搬運構件的軸線,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78. 如請求項76或77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具有:被配置成與前述搬運構件同軸狀且與前述搬運構件連結的搬運構件齒輪, 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具備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用的齒輪部, 前述搬運構件齒輪的徑,是比前述聯接器構件的齒輪部的徑更小。
  79. 如請求項77或78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第1搬運構件,前述碳粉匣是進一步具有第2搬運構件, 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可旋轉地被配置於前述外殼的內部,藉由旋轉而朝向前述第1搬運構件朝與前述第2搬運構件的軸線交叉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前述聯接器構件,是與前述第2搬運構件功能性地連接,而可朝前述第2搬運構件將前述旋轉力傳達,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及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軸線,對於前述泵的中心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前述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及第2搬運構件的軸線。
  80. 如請求項79的碳粉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及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被配置成同軸狀。
  81. 如請求項79或80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具備朝向第1搬運構件將碳粉搬運的薄片。
  82. 如請求項77至8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前述泵每往復運動1次,前述搬運構件就旋轉1圈以上。
  83. 如請求項77至8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前述碳粉匣,是 進一步具有旋轉構件,其是藉由旋轉,而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所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前述泵的往復運動, 前述旋轉構件,是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向前述搬運構件將旋轉力傳達, 前述泵,是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被配置。
  84. 如請求項83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往復構件,其是藉由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而往復運動, 藉由往復構件的往復運動,而使前述泵往復運動。
  85. 如請求項83或84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將前述泵的周圍包圍。
  86. 如請求項76至8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旋轉構件,其是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所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前述泵的往復運動, 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被配置有前述泵。
  87. 如請求項86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往復構件,其是藉由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而往復運動, 藉由前述往復構件的往復運動,而使前述泵往復運動。
  88. 如請求項86至8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將前述泵包圍起來。
  89. 如請求項76至8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前述聯接器構件每旋轉1圈,前述泵就進行往復運動1次以上。
  90. 如請求項76至8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離心泵。
  91. 如請求項89的碳粉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是與前述離心泵功能性地連接,使前述離心泵的旋轉數比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數更多。
  92. 如請求項76至9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的話,前述聯接器構件的一部分,是與前述泵重疊地配置。
  93. 如請求項76至92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具備:承接前述旋轉力用的聯接器部、及從前述聯接器部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用的齒輪部。
  94. 如請求項76至93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及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相同側。
  95. 一種碳粉匣,具備: 外殼,具備:碳粉收容的收容室、及可將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及 泵,具有與前述外殼結合的結合部,藉由空氣而從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排出;及 聯接器構件,是可承接將前述泵驅動用的旋轉力;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96. 如請求項95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搬運構件,其是可旋轉地被配置在前述外殼的內部,藉由旋轉而沿著其軸線將碳粉搬運,朝向前述排出口將碳粉搬運, 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向前述搬運構件使前述旋轉力被傳達,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及前述搬運構件的軸線,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
  97. 如請求項96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碳粉匣,是被配置成與前述搬運構件同軸狀,與前述搬運構件連結,具有搬運構件齒輪, 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具備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用的齒輪部, 前述搬運構件齒輪的徑,是比前述聯接器構件的齒輪部的徑更小。
  98. 如請求項96或97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搬運構件是第1搬運構件,前述碳粉匣是進一步具有第2搬運構件, 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可旋轉地被配置於前述外殼的內部,藉由旋轉而朝向前述第1搬運構件朝與前述第2搬運構件的軸線交叉的方向將碳粉搬運, 前述聯接器構件,是與前述第2搬運構件功能性地連接,而可朝前述第2搬運構件將前述旋轉力傳達, 在前述碳粉匣是成為前述排出口朝向下的姿勢的狀態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前述碳粉匣的話,在水平方向,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1側被配置有前述排出口及前述第1搬運構件的軸線,對於前述泵的結合部在前述第1側相反的前述第2側被配置有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及第2搬運構件的軸線。
  99. 如請求項98的碳粉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及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被配置成同軸狀。
  100. 如請求項98或99的碳粉匣,其中,前述第2搬運構件,是具備朝向第1搬運構件將碳粉搬運用的薄片。
  101. 如請求項98至10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前述泵每往復運動1次,前述搬運構件就旋轉1圈以上。
  102. 如請求項96至10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前述碳粉匣,是 進一步具有旋轉構件,其是藉由旋轉,而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所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前述泵的往復運動, 前述旋轉構件,是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向前述搬運構件將旋轉力傳達, 前述泵,是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被配置。
  103. 如請求項102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往復構件,其是藉由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而往復運動, 藉由往復構件的往復運動,而使前述泵往復運動。
  104. 如請求項102或103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將前述泵的周圍包圍。
  105. 如請求項95至10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進一步具有旋轉構件,其是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所承接的旋轉力轉換成前述泵的往復運動, 沿著前述旋轉構件的軸線,被配置有前述泵。
  106. 如請求項105的碳粉匣,其中,具有往復構件,其是藉由與前述旋轉構件卡合,而往復運動, 藉由前述往復構件的往復運動,而使前述泵往復運動。
  107. 如請求項105或106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旋轉構件,是將前述泵包圍起來。
  108. 如請求項95至107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是往復動泵, 前述聯接器構件每旋轉1圈,前述泵就進行往復運動1次以上。
  109. 如請求項95至108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沿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看的話,前述聯接器構件的一部分,是與前述泵重疊地配置。
  110. 如請求項95至109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具備:承接前述旋轉力用的聯接器部、及從前述聯接器部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用的齒輪部。
  111. 如請求項95至110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其中,前述泵及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軸線方向被配置於前述碳粉匣的相同側。
  112. 一種畫像形成裝置,具有:如請求項1至111中任一項的碳粉匣、及 裝置本體,是裝設有前述碳粉匣,且,承接從前述碳粉匣被排出的碳粉。
  113. 如請求項112的畫像形成裝置,其中,前述畫像形成裝置,是進一步具有設有顯像滾子的第2卡匣, 前述裝置本體,是將從前述碳粉匣被排出的碳粉供給至前述第2卡匣。
TW109131794A 2019-09-17 2020-09-16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TWI798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8214 2019-09-17
JP2019-168214 2019-09-17
JP2020093285 2020-05-28
JP2020-093285 2020-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2567A true TW202112567A (zh) 2021-04-01
TWI798587B TWI798587B (zh) 2023-04-11

Family

ID=7488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8839A TW202325561A (zh) 2019-09-17 2020-09-16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TW109131794A TWI798587B (zh) 2019-09-17 2020-09-16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8839A TW202325561A (zh) 2019-09-17 2020-09-16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7239A1 (zh)
EP (4) EP3982201B1 (zh)
JP (2) JP7183229B2 (zh)
KR (1) KR20210147048A (zh)
CN (1) CN113785246A (zh)
AU (2) AU2020349274B2 (zh)
BR (1) BR112021021583A2 (zh)
CA (4) CA3191639A1 (zh)
CL (1) CL2021003203A1 (zh)
CO (1) CO2021017687A2 (zh)
ES (3) ES2950816T3 (zh)
MA (1) MA55567A (zh)
MX (1) MX2021014272A (zh)
PL (3) PL3982200T3 (zh)
TW (2) TW202325561A (zh)
WO (1) WO20210544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982200T3 (pl) 2019-09-17 2024-0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kład z tonerem i urządzenie tworzące obraz
JP2024002977A (ja) * 2022-06-24 2024-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排出部材
WO2024080227A1 (ja) * 2022-10-14 2024-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57993A (en) 1970-11-10 1974-11-19 Harvey H. Wilder Flow control gate for abrasive blast cleaning
JPS5623109B2 (zh) 1973-06-29 1981-05-29
JP3697066B2 (ja) * 1997-07-31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58595A (ja) * 2000-12-25 2002-09-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剤供給装置、現像剤補給装置の再生方法、現像剤容器の収納筺体、現像剤容器の収納方法、係止部材
US6937830B2 (en) * 2002-07-11 2005-08-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0732870A (en) * 2005-04-27 2007-09-01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EP2966512A1 (en) * 2009-03-30 2016-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system
KR101707253B1 (ko) * 2009-03-30 2017-02-15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제 보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보급 시스템
JP4916039B2 (ja) * 2009-12-24 2012-04-11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3788B2 (ja) * 2010-04-26 2012-08-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6039759B2 (ja) * 2010-09-29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777469B2 (ja) * 2010-09-29 2015-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836704B2 (ja) * 2011-08-29 2015-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2012168558A (ja) * 2012-05-10 2012-09-06 Toshib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KR101862283B1 (ko) * 2013-03-15 2018-06-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385251B2 (ja) * 2014-11-10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82715A (zh) * 2015-08-25 2015-12-2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剂供给容器及其显影剂供给方法
JP6566787B2 (ja) * 2015-08-27 2019-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6727924B2 (ja) * 2016-05-27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51598B2 (en) 2018-03-22 2020-05-12 Quanta Computer Inc. Transceiver hot swap contact structure
JP2020093285A (ja) 2018-12-13 2020-06-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種金属の接合方法
PL3982200T3 (pl) 2019-09-17 2024-0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kład z tonerem i urządzenie tworzące obra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5561A (zh) 2023-07-01
MA55567A (fr) 2022-02-09
EP3982202A1 (en) 2022-04-13
EP3982202B1 (en) 2023-07-19
EP3982200A1 (en) 2022-04-13
JP2023009259A (ja) 2023-01-19
AU2020349274A1 (en) 2021-09-30
EP3982201A1 (en) 2022-04-13
ES2950816T3 (es) 2023-10-13
US20220050404A1 (en) 2022-02-17
WO2021054483A1 (ja) 2021-03-25
AU2020349274B2 (en) 2023-09-07
EP3982200B1 (en) 2023-07-19
EP3982202C0 (en) 2023-07-19
TWI798587B (zh) 2023-04-11
CA3133628A1 (en) 2021-03-25
EP3982201B1 (en) 2023-07-26
EP3982201C0 (en) 2023-07-26
KR20210147048A (ko) 2021-12-06
BR112021021583A2 (pt) 2022-04-12
CA3191649A1 (en) 2021-03-25
US20230367239A1 (en) 2023-11-16
PL3982200T3 (pl) 2024-01-03
JP2021185407A (ja) 2021-12-09
ES2952219T3 (es) 2023-10-30
CA3191660A1 (en) 2021-03-25
EP3951508A4 (en) 2023-01-18
PL3982201T3 (pl) 2024-01-29
AU2023219829A1 (en) 2023-09-07
ES2952326T3 (es) 2023-10-31
CL2021003203A1 (es) 2022-09-09
JP7183229B2 (ja) 2022-12-05
CO2021017687A2 (es) 2022-01-17
CA3191639A1 (en) 2021-03-25
EP3951508A1 (en) 2022-02-09
PL3982202T3 (pl) 2024-01-22
CN113785246A (zh) 2021-12-10
EP3982200C0 (en) 2023-07-19
MX2021014272A (es)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12567A (zh) 碳粉匣及畫像形成裝置
JP4685179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27743B2 (en) Powd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103056A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显影剂供给装置
US961257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3120193A1 (en) Nozzle receiv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34309B1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384711A1 (en)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982952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feeding member and pump for discharging pump
JP4105275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4553061B1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3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CN116940903A (zh) 调色剂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70B (zh) 显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021132A (ja)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475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30683A (ja) 現像剤/トナー供給・回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