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662A -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 Google Patents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662A
TW202110662A TW109131145A TW109131145A TW202110662A TW 202110662 A TW202110662 A TW 202110662A TW 109131145 A TW109131145 A TW 109131145A TW 109131145 A TW109131145 A TW 109131145A TW 202110662 A TW202110662 A TW 2021106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upply unit
discharge port
recording head
ink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2845B (zh
Inventor
中野信行
山本昌宏
西川貴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8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 A61J3/007Marking table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36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tablets, pills, or like smal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k Jet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可抑制由氣泡引起的印字缺漏等印字不良的產生。墨水供給單元(墨水供給部)包括記錄頭、墨水包保持部及墨水配管。記錄頭具有噴出面,此噴出面排列有噴出墨水滴的多個墨水噴嘴。墨水包保持部可保持將供給於記錄頭的墨水封入軟包材而成的墨水包。墨水包保持部包括筒狀的排出口,排出口向記錄頭排出墨水包內的墨水。墨水配管為圓筒狀,一端連接於記錄頭,另一端連接於排出口。排出口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地配置。排出口的前端部隨著遠離墨水包而朝向鉛垂下方。

Description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以往,以噴墨(ink-jet)方式在記錄介質的表面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所具備的墨水供給部已為人所知。這種墨水供給部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噴墨打印機(ink-jet printer)包括:墨水供給用針(3),向記錄頭(2)側供給墨水;以及墨水容器(1),收納墨水,通過將墨水供給用針(3)穿刺墨水容器(1),從而從墨水容器(1)向記錄頭(2)側供給墨水。墨水容器(1)由軟包材形成,可將墨水供給用針(3)直接穿刺所述墨水容器(1)而從墨水容器(1)向記錄頭(2)側供給墨水。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2-347259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噴墨打印機中,當墨水容器內的墨水的餘量變少等而裝卸墨水容器時,可想到有時氣泡混入墨水供給用針。若氣泡混入墨水供給用針,則難以利用脫氣過濾器等進行脫氣,可能因所述氣泡而產生印字缺漏等印刷不良。
本發明是鑒於以上的情況而成,其目的在於抑制由氣泡引起的印字缺漏等印字不良的產生。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如上,接下來,對解決所述問題的技術手段加以說明。
本案的第一觀點提供一種墨水供給部,是以噴墨方式在記錄介質的表面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所具備。所述墨水供給部包括記錄頭、墨水包(ink pouch)保持部及墨水配管。所述記錄頭具有噴出面,此噴出面排列有噴出墨水滴的多個墨水噴嘴。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可保持將供給於所述記錄頭的墨水封入軟包材而成的墨水包。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包括向所述記錄頭排出所述墨水包內的墨水的、筒狀的排出口。所述墨水配管為圓筒狀,一端連接於所述記錄頭,另一端連接於所述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地配置。所述排出口的前端部隨著遠離所述墨水包而朝向鉛垂下方。
本案的第二觀點根據第一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墨水配管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排出口的所述前端部連接成一條直線。
本案的第三觀點根據第一觀點或第二觀點的墨水供給部所述,其中,作為所述墨水配管的中途部的、內部流路轉換方向的彎折部位於較所述排出口更靠鉛垂下方側。
本案的第四觀點根據第三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彎折部位於所述墨水配管中最靠鉛垂下方側。
本案的第五觀點根據第三觀點或第四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排出口位於較所述記錄頭的所述噴出面更靠鉛垂下方側。
本案的第六觀點根據第三觀點至第五觀點中任一項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從下方承接所述墨水包的載置底面。
本案的第七觀點根據第六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從所述載置底面向鉛垂上方延伸的一對側面。所述墨水包由所述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
本案的第八觀點根據第六觀點或第七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載置底面為隨著接近所述排出口而逐漸向鉛垂下方下降的傾斜平面狀。
本案的第九觀點根據第五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相較於鉛垂方向而在水平方向更長的形狀。
本案的第十觀點根據第一觀點至第九觀點中任一項的墨水供給部,還包括:支撐構件,在一端部支撐所述記錄頭,並且在另一端部支撐所述墨水包保持部。
本案的第十一觀點根據第十觀點的墨水供給部,其中,包含所述記錄頭、所述墨水包保持部、所述墨水配管及所述支撐構件的單元可相對於所述印刷裝置的其他結構而一體地裝卸。
本案的第十二觀點提供一種印刷裝置,包括第一觀點至第十一觀點中任一項的墨水供給部。
本案的第十三觀點提供一種錠劑印刷裝置,包括第一觀點至第十一觀點中任一項的墨水供給部,以噴墨方式在作為所述記錄介質的錠劑的表面進行印刷。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案的第一觀點~第十三觀點,可抑制由氣泡引起的印字缺漏等印字不良的產生。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一觀點,在墨水包的裝卸時在排出口的附近混入的氣泡容易通過排出口向墨水包的內部散逸。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二觀點,在墨水包的裝卸時在排出口的附近混入的氣泡相較於墨水配管的內部而更容易經由排出口向墨水包的內部散逸。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三觀點,在墨水包的裝卸時在排出口的附近混入的氣泡更容易向墨水包的內部散逸。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四觀點,在墨水包的裝卸時在排出口的附近混入的氣泡進一步更容易向墨水包的內部散逸。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五觀點,例如通過以噴出面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與封入墨水包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的差成為規定的允許範圍(理想的水頭差)的方式,來設定排出口與噴出面在鉛垂方向的位置關係,從而可適當地保持墨水噴嘴內的彎液面。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七觀點,通過利用載置底面從下方承接墨水包,並且利用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墨水包,從而容易使墨水包的水平方向的厚度隨著墨水被消耗而緩慢變薄。由此,即便墨水被消耗,墨水包內的墨水的液面位置也不大變動。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八觀點,可促進墨水包內的墨水向排出口側的移動,因而不易產生下述事態,即:當墨水包內的墨水殘留變少時,殘存的墨水在鉛垂方向被分斷等。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九觀點,可於噴出面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與封入墨水包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的差成為規定的允許範圍(理想的水頭差)的區域,搭載大容量的墨水。其結果為,可將用於補充墨水等的、印刷處理的中斷頻率抑制得更少,可連續地進行印刷。而且,也可降低伴隨墨水包的裝卸而氣泡混入的可能性。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十觀點,容易以墨水包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與噴出面在鉛垂方向的位置的差保持於允許範圍內的方式,配置成預先經定位的狀態。
尤其根據本案的第十一觀點,可將噴出面的位置、墨水包保持部的位置、墨水配管的位置在鉛垂方向的相對關係經適當設定的狀態的墨水供給部單元化而操作。因此,通過對不同種類的每種墨水預先準備這種單元,從而可通過裝卸更換單元而分別使用多種墨水來印刷。
以下,一方面參照圖式一方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以下的說明中,將搬送多個錠劑的方向稱為“搬送方向”,將相對於搬送方向而垂直且水平的方向稱為“寬度方向”。
<1.錠劑印刷裝置的總體結構>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錠劑印刷裝置(印刷裝置)1的結構的圖。所述錠劑印刷裝置1為一邊搬送作為醫藥品的多個錠劑9,一邊在各錠劑9的表面印刷製品名、製品編碼、公司名、商標等圖像的裝置。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錠劑印刷裝置1包括錠劑搬送機構10、印刷部20、乾燥機構30及控制部40。
錠劑搬送機構10為一邊保持多個錠劑9一邊進行搬送的機構。錠劑搬送機構10具有一對滑輪11、及架設於一對滑輪11之間的環狀的搬送帶12。投入錠劑印刷裝置1的多個錠劑9是由包含振動進料器或搬送滾筒等的搬入機構91等間隔地排列,並且供給於搬送帶12的外周面。一對滑輪11中的一個通過從搬送用馬達13所得的動力而旋轉。由此,搬送帶12向圖1中的箭頭方向轉動。此時,一對滑輪11的另一個伴隨搬送帶12的轉動而從動旋轉。
圖2為錠劑搬送機構10的局部立體圖。如圖2所示,在搬送帶12設有多個吸附孔14。多個吸附孔14沿搬送方向及寬度方向等間隔地排列。而且,如圖1所示,錠劑搬送機構10具有從搬送帶12的內側的空間吸出氣體的抽吸機構15。若使抽吸機構15運行,則搬送帶12的內側的空間成為較大氣壓更低的負壓。多個錠劑9因所述負壓而吸附保持於吸附孔14。
這樣,錠劑搬送機構10一邊將多個錠劑9以一定的間隔保持於多個吸附孔14,一邊通過搬送帶12的轉動來搬送多個錠劑9。在後述的四個記錄頭21的下方,多個錠劑9沿水平方向被搬送。
而且,如圖1所示,錠劑搬送機構10在搬送帶12的內側具有吹氣機構16。若使吹氣機構16運行,則搬送帶12的多個吸附孔14中僅與搬出機構92相向的吸附孔14成為較大氣壓更高的正壓。由此,所述吸附孔14的錠劑9的吸附被解除,將錠劑9從搬送帶12交付給搬出機構92。搬出機構92例如通過其他搬送帶將從搬送帶12交付來的錠劑9向錠劑印刷裝置1的外部搬出。
印刷部20為以噴墨方式在由搬送帶12所搬送的錠劑9的表面記錄圖像的部位。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印刷部20具有四個記錄頭21。各記錄頭21包含於後述的墨水供給單元50。四個記錄頭21位於搬送帶12的上方,沿著錠劑9的搬送方向配置成一列。四個記錄頭21向錠劑9的表面噴出互不相同的顏色(例如青色、品紅、黃色及黑色的各色)的墨水滴。於是,通過由所述各色所形成的單色圖像的重合,而在錠劑9的表面記錄多色圖像。此外,關於從各記錄頭21噴出的墨水,使用由日本藥典、食品衛生法等所認可的原料製造的可食性墨水。
圖3為一個記錄頭21的仰視圖。圖3中,以雙點劃線來表示搬送帶12、及保持於搬送帶12的多個錠劑9。如圖3中放大表示,在作為記錄頭21的下表面的噴出面210,設有可噴出墨水滴的多個墨水噴嘴211。本實施方式中,在記錄頭21的下表面,沿搬送方向及寬度方向二維地排列有多個墨水噴嘴211。各墨水噴嘴211沿寬度方向錯開位置地排列。這樣,若將多個墨水噴嘴211二維地配置,則可使各墨水噴嘴的寬度方向的位置相互接近。但是,多個墨水噴嘴211也可沿著寬度方向排列成一列。
關於從墨水噴嘴211噴出墨水滴的方式,例如可使用所謂壓電方式,即:通過對壓電元件施加電壓使其變形,從而對墨水噴嘴211內的墨水進行加壓而噴出。但是,墨水滴的噴出方式也可為所謂熱式,即:對加熱器進行通電而使墨水噴嘴211內的墨水加熱膨脹,由此進行噴出。
乾燥機構30是使附著於錠劑9的表面的墨水乾燥的機構。乾燥機構30設於搬送帶12的周圍的、較印刷部20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對於乾燥機構30,例如可使用熱風供給機構,此熱風供給機構向由搬送帶12所搬送的錠劑9吹附經加熱的氣體(熱風)。附著於錠劑9的表面的墨水通過熱風而乾燥,固定於錠劑9的表面。
控制部40為用於對錠劑印刷裝置1內的各部進行運行控制的部件。控制部40包含具有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處理器、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存儲器、及硬盤驅動器等存儲部的計算機。在控制部的存儲部內,安裝有用於執行印刷處理的計算機程序。控制部40與所述搬送用馬達13、抽吸機構15、吹氣機構16、四個記錄頭21、乾燥機構30、搬入機構91及搬出機構92分別可通信地連接。而且,控制部40與後述的上下移動機構62及水平移動機構64也可通信地連接。控制部40將存儲於所述存儲部的計算機程序或數據暫時讀出至存儲器,基於計算機程序而處理器進行運算處理,由此通過硬件與軟件的協作來對所述各部進行運行控制。由此,進行對多個錠劑9的印刷處理。
<2.關於印刷部的詳細>
圖4為從圖1中的中空箭頭V的位置觀察的印刷部20的側面圖。如圖4所示,所述錠劑印刷裝置1的內部空間分為印刷區域A1與維護區域A2。印刷區域A1為一邊利用所述錠劑搬送機構10搬送錠劑9,一邊對錠劑9進行印刷的區域。維護區域A2為在印刷前或印刷後使記錄頭21待機,或清洗記錄頭21的噴出面210,或更換後述的墨水供給單元50的區域。在印刷區域A1與維護區域A2之間,設有將兩區域隔開的隔離壁95。隔離壁95與錠劑9的搬送方向平行且相對於水平面垂直地擴展。
如上文所述,印刷部20具有四個記錄頭21。而且,如圖4所示,印刷部20針對每個記錄頭21具有墨水供給單元(墨水供給部)50。此外,記錄頭21自身也包含於墨水供給單元50。而且,印刷部20具有與各記錄頭21(墨水供給單元50)對應的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60、及與各記錄頭21對應的四個清洗單元71。
<2-1.關於墨水供給單元>
墨水供給單元50對印刷部20供給墨水。也如上文所述,墨水供給單元50是針對各記錄頭21而設置。墨水供給單元50除了記錄頭21以外,還具有墨水包保持部51、支撐構件53及墨水配管54。
墨水包保持部51為可保持墨水包110的固持器(holder),所述墨水包110是將供給於記錄頭21的墨水封入軟包材而成。墨水包保持部51可經由後述的墨水配管54而連接於記錄頭21。詳細而言,墨水包保持部51是通過第一側面部512與第二側面部513在搬送方向重合並由螺杆等緊固構件相互結合從而構成。
第一側面部512為相對於搬送方向垂直地擴展的矩形的板狀。第一側面部512是以矩形的長邊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的姿勢配置。第一側面部512的矩形的長邊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優選5°以上且15°以下,更優選8°以上且12°以下,進一步優選10°。
第二側面部513為可相對於第一側面部512在搬送方向重合的構件。第二側面部513的外形與第一側面部512的外形大致相同。即,第二側面部513的外形為矩形狀。但是,第二側面部513在除外緣部以外的區域,具有向遠離第一側面部512的方向凹陷的凹部513a。此外,嚴格地說,第二側面部513在外緣部具有後述的排出口514。凹部513a順著後述的墨水包110的形狀。另一方面,第一側面部512為可被覆凹部513a的蓋狀。
第一側面部512的與第二側面部513相向的面為本實施方式的“一對側面”中的一個。而且,第二側面部513的與第一側面部512相向的面為本實施方式的“一對側面”中的另一個。
第二側面部513具有載置底面513d。詳細來說,第二側面部513的凹部513a的下方側的面(底面)為載置底面513d。載置底面513d為從下方側承接收容於墨水包保持部51的墨水包110的、板狀的部分。載置底面513d為隨著接近後述的排出口514而逐漸向鉛垂下方下降的傾斜平面狀。載置底面513d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優選5°以上且15°以下,更優選8°以上且12°以下,進而優選10°。載置底面513d為在搬送方向薄的形狀。
通過在將墨水包110收容於凹部513a的狀態下,對第二側面部513在搬送方向重合第一側面部512,並以螺杆等緊固構件相互結合,從而可將墨水包110保持於墨水包保持部51內。
排出口514為將凹部513a的寬度方向其中一側(靠近記錄頭21的一側)的側面、與墨水包保持部51的外部連接的筒狀的通路。本實施方式的排出口514沿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的方向延伸。排出口514的一端(基端部)連接於凹部513a的寬度方向其中一側的側面。排出口514的另一端部(前端部)隨著遠離凹部513a而朝向鉛垂下方。即,排出口514相對於水平面而傾斜向下延伸。
排出口514具有順著後述的墨水包110的包口110a的形狀。在排出口514,可收容墨水包110的包口110a。排出口514延伸的方向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優選5°以上且15°以下,更優選8°以上且12°以下,進一步優選10°。排出口514配置於載置底面513d的附近。
墨水配管54具有圓筒狀的管道在多處彎曲那樣的形狀。墨水配管54的一端連接於記錄頭21。墨水配管54的另一端連接於排出口514的前端部。更具體而言,墨水配管54具有第一配管541、接頭部542及第二配管543。
第一配管541為連續的圓筒狀的管道在兩處垂直地彎折,總體沿寬度方向延伸。第一配管541的一端連接於記錄頭21。第一配管541的另一端連接於接頭部542的一端。接頭部542變換墨水配管54的延伸方向。接頭部542的一端連接於第一配管541的另一端。接頭部542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配管543的一端。
第二配管543為連續的圓筒狀的管道在一處垂直地彎折,總體以L字狀延伸。第二配管543的長邊側的前端(一端)連接於接頭部542的另一端。第二配管543的短邊側的前端(另一端)連接於排出口514的前端部。在沿搬送方向觀察時,排出口514與第二配管543的短邊成一直線地延伸。此處,排出口514位於較第二配管543的短邊更靠鉛垂方向上方側。
第二配管543的長邊與短邊的連接處形成本實施方式的“彎折部543a”。彎折部543a為第二配管543的內部流路變換方向的部位。在沿搬送方向觀察時,彎折部543a位於較排出口514更靠鉛垂下方側。
包含第一配管541、接頭部542及第二配管543的墨水配管54可向記錄頭21供給保持於墨水包保持部51的墨水包110內的墨水。
支撐構件53為相對於搬送方向而垂直的板狀,具有在寬度方向長的形狀。在支撐構件53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支撐記錄頭21。在支撐構件53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支撐墨水包保持部51。詳細來說,以記錄頭21的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與封入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的差成為規定的允許範圍的方式,對記錄頭21及墨水包保持部51進行定位並固定於支撐構件53。換句話說,將墨水包110安裝於墨水包保持部51時,以墨水包110內的液面位置、與噴出面210中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水頭差成為可在各墨水噴嘴211內保持適當的彎液面(meniscus)的程度的水頭差的方式,通過支撐構件53來決定記錄頭21與墨水包保持部51在鉛垂方向的相對位置。
記錄頭21、墨水包保持部51、支撐構件53及墨水配管54作為墨水供給單元50而單元化。即,墨水供給單元50可相對於錠劑印刷裝置1的其他結構而一體地裝卸。具體來說,包含記錄頭21、墨水包保持部51、支撐構件53及墨水配管54的墨水供給單元50是通過沿寬度方向滑動移動從而裝卸。本實施方式中,針對不同種類的每種墨水,預先準備這種墨水供給單元50。由此,通過裝卸更換墨水供給單元50,從而可分別使用多種墨水來印刷。
<2-2.關於墨水包>
墨水包110為保持於所述墨水包保持部51的墨水供給源。圖5為表示墨水包110的結構的側面圖。
墨水包110是將經脫氣的墨水封入軟包材而成。墨水包110的沿搬送方向觀察時的外形為大致矩形狀。墨水包110具有在搬送方向薄的扁平的形狀。墨水包110的表面與背面可沿接近、遠離的方向容易地變形。以將墨水包110安裝於墨水包保持部51時的姿勢觀察時,在墨水包110的鉛垂下方側的端部,設有注出(排出)內部的墨水的包口110a。以將墨水包110安裝於墨水包保持部51時的姿勢觀察時,墨水包110的鉛垂下方側的邊110b為隨著接近包口110a而逐漸向鉛垂下方下降的傾斜狀。墨水包110的邊110b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斜率與載置底面513d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斜率一致。
<2-3.關於墨水供給單元的移動機構>
回到圖4。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60為使墨水供給單元50在印刷區域A1與維護區域A2之間移動的機構。換句話說,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60為使記錄頭21以續運(on-carriage)式從印刷區域A1移動至維護區域A2的機構。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60具有臂61、上下移動機構62、移動平臺63及水平移動機構64。臂61為沿寬度方向延伸的構件。記錄頭21固定於臂61的前端。
上下移動機構62按照來自控制部40的指令,使臂61上下移動。若使上下移動機構62運行,則如圖4中的箭頭D1那樣,包含臂61及記錄頭21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一體地上下移動。由此,可根據進行印刷的錠劑9的厚度,來調整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而且,在維護區域A2中,通過利用上下移動機構62使記錄頭21下降,從而也可使清洗單元71作用於記錄頭21的噴出面210。由此,可清洗噴出面210而進行維護。
上下移動機構62由移動平臺63支撐。水平移動機構64使移動平臺63沿寬度方向移動。由此,移動平臺63、上下移動機構62、臂61及墨水供給單元50成一體,如圖4中的箭頭D2那樣沿寬度方向移動。關於水平移動機構64及上下移動機構62,例如可使用將馬達的旋轉運動經由滾珠螺杆變換為直線運動的機構。但是,水平移動機構64及上下移動機構62也可由直線馬達或氣缸等其他機構來實現。
在以上那樣的結構的錠劑印刷裝置1中,墨水供給單元50是通過將記錄頭21及支撐構件53安裝於臂61,從而搭載於印刷部20。由此,可在利用水平移動機構64使記錄頭21從搬送帶12的上方的位置沿寬度方向移動至距離最遠的位置的狀態下,進行墨水包110對墨水包保持部51的安裝。由此,可在沿寬度方向遠離搬送帶12的位置,充分確保操作員進行安裝作業的空間。
墨水包110於墨水包保持部51的安裝是如以下那樣進行。即,首先操作員通過卸除緊固構件,從而從墨水包保持部51卸除第一側面部512。接下來,操作員一邊將墨水包110的包口110a插入至排出口514而設為經連接的狀態,一邊將墨水包110嵌入至第二側面部513的凹部513a。此時,墨水包110的鉛垂下方側的邊110b由載置底面513d從下方接住。於此狀態下,操作員將緊固構件再次緊固,由此將第二側面部513相對於第一側面部512安裝。由此,墨水包110成為由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的狀態。
於是,通過來自墨水包110的水壓,經由墨水配管54對各墨水噴嘴211供給墨水。此時,墨水供給單元50中,噴出面210的位置、與墨水包保持部51的位置在鉛垂方向的相對關係經適當設定。具體來說,以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較保持於墨水包保持部51的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重心位置高規定量的方式設定。因此,墨水滴不可能從噴出面210滴落。即,在各墨水噴嘴211中,保持適當的彎液面。而且,噴出面210的位置、與墨水包保持部51的位置在鉛垂方向的相對關係經適當設定,因而墨水從記錄頭21向墨水包110倒流的可能性也少。
根據所述那樣的結構,本實施方式的錠劑印刷裝置1中,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與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的差保持於允許範圍,因而即便不在墨水配管54的中途設置泵等,也可利用水頭差向墨水噴嘴211供給墨水。
在進行印刷時,利用水平移動機構64將記錄頭21設為配置於搬送帶12的上方的位置的狀態,根據來自控制部40的指令對所述壓電元件施加電壓,由此使墨水滴從墨水噴嘴211噴出。
此處,若因進行印刷而墨水噴嘴211中墨水滴被消耗,則墨水包110的水平方向的厚度逐漸變薄。詳細來說,在墨水包110的上部,成為軟包材的表面與背面逐漸接近的狀態,由此墨水的消耗量越增加則墨水包110的水平方向的厚度越變薄。因此,即便墨水被消耗,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液面位置也不會大幅度地變動。即,假設使用通常的墨水罐作為墨水供給源的情況下,隨著墨水被消耗而墨水罐內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直線下降,但在如本實施方式那樣使用墨水包110作為墨水供給源的情況下,墨水的液面位置的下降速度變得緩慢。因此,即便進行印刷處理,也可將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液面與噴出面210的水頭差長期保持於允許範圍內。其結果為,也可不將印刷處理頻繁中斷以補充墨水等,有效率地進行印刷。
尤其本實施方式中,安裝於墨水包保持部51的墨水包110的鉛垂下方側的邊110b成為隨著接近包口110a而向鉛垂下方側下降的形狀。詳細來說,墨水包110朝向下方而成為尖細的形狀,越朝向下端部,蓄積的墨水的量越變少。因此,與使用下端部並非尖細形狀的墨水包的情況相比較,墨水的殘存量相同時的墨水的液面位置變高。因此,可進一步延長使墨水的液面位置維持於所述水頭差成為允許範圍的高度的時間。因此,即便進行印刷處理,也可長期適當保持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液面、與噴出面210的水頭差。而且,利用邊110b及載置底面513d的形狀,可促進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向排出口514側的移動。圖5中,以中空箭頭來表示墨水移動的方向。因此,不易產生下述事態,即:當墨水包110內的墨水殘留變少時,殘存的墨水在鉛垂方向被分斷等。
若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餘量變少,則可藉由與所述同樣的方法,裝卸墨水包保持部51的第一側面部512而更換為新的墨水包110。
此外,以往在墨水包內的墨水的餘量變少等而裝卸墨水包時,有時氣泡混入墨水配管。若大的氣泡混入墨水配管,則難以利用脫氣過濾器等進行脫氣,可能因所述氣泡而產生印字缺漏等印刷不良。於此方面,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排出口514的傾斜率、或排出口514與第二配管543的位置關係變得適當,從而阻止氣泡混入墨水配管54。
具體而言,排出口514與第二配管543的短邊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的傾斜直線狀連接,而且排出口514配置於更高的位置。因此,在墨水包110的裝卸時混入的氣泡流向排出口514的基端部側,而非第二配管543側。即,排出口514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較成為墨水配管54在鉛垂方向的最下點的、彎折部543a在鉛垂方向的位置更高。因此,比重較墨水更輕的氣泡自然流向排出口514。
<3.總結>
如以上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錠劑印刷裝置(印刷裝置)1所具備的墨水供給單元(墨水供給部)50包括記錄頭21、墨水包保持部51及墨水配管54。墨水包保持部51包括向記錄頭21排出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筒狀的排出口514。排出口514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地配置。排出口514的前端部隨著遠離墨水包110而朝向鉛垂下方。由此,在墨水包110的裝卸時在排出口514的附近混入的氣泡容易通過排出口514向墨水包110的內部散逸。因此,可抑制由氣泡引起的印字缺漏等印刷不良的產生。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墨水配管54(第二配管543)的另一端與排出口514的前端部連接成一條直線。由此,在墨水包110的裝卸時在排出口514的附近混入的氣泡相較於墨水配管54的內部而更容易經由排出口514向墨水包110的內部散逸。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作為墨水配管54的中途部的、內部流路變換方向的彎折部543a位於較排出口514更靠鉛垂下方側。由此,在墨水包110的裝卸時在排出口514的附近混入的氣泡更容易向墨水包110的內部散逸。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彎折部543a位於墨水配管54中最靠鉛垂下方側。由此,在墨水包110的裝卸時在排出口514的附近混入的氣泡進一步更容易向墨水包110的內部散逸。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排出口514位於較記錄頭21的噴出面210更靠鉛垂下方側。由此,例如通過以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較封入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高規定量的方式,來設定排出口514與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關係,從而可適當地保持墨水噴嘴內的彎液面。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包保持部51具有從載置底面513d向鉛垂上方延伸的一對側面。墨水包110由所述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由此,利用載置底面513d從下方承接墨水包110,並且利用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所述墨水包110。這樣一來,容易使墨水包110的水平方向的厚度隨著墨水被消耗而逐漸變薄。由此,即便墨水被消耗,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液面位置也不大變動。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載置底面513d為隨著接近排出口514而逐漸向鉛垂下方下降的傾斜平面狀。由此,可促進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向排出口514側的移動,因而不易產生下述事態,即:在墨水包110內的墨水的餘量變少時,殘存的墨水在鉛垂方向被分斷等。
而且,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墨水包保持部51具有相較於鉛垂方向而在水平方向更長的形狀。由此,可於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與封入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的差成為規定的允許範圍(理想的水頭差)的區域,搭載大容量的墨水。其結果為,可將用於補充墨水等的、印刷處理的中斷頻率抑制得更少,可連續地進行印刷。
進而,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還包括:支撐構件53,在一端部支撐記錄頭21,並且在另一端部支撐墨水包保持部51。由此,容易以墨水包110內的墨水在鉛垂方向的液面位置、與噴出面210在鉛垂方向的位置的差保持於允許範圍內的方式,配置成預先經定位的狀態。
進而,本實施方式的墨水供給單元50中,包含記錄頭21、墨水包保持部51、墨水配管54及支撐構件53的單元可相對於錠劑印刷裝置1的其他結構而一體地裝卸。由此,可將噴出面210的位置、墨水包保持部51的位置及墨水配管54的位置在鉛垂方向的相對關係經適當地設定的狀態的墨水供給單元50單元化而操作。因此,例如通過針對不同種類的每種墨水預先準備這種單元,從而可通過裝卸更換單元而分別使用多種墨水來印刷。
<4.關於變形例>
以上,對本發明的合適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所述實施方式,只要不偏離其主旨,則可對所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變更。
所述實施方式中,墨水包110在沿搬送方向觀察時呈矩形狀,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將墨水包的形狀設為沿搬送方向觀察時為梯形狀或三角形狀等。
所述實施方式中,設為在墨水包保持部51可安裝規定形狀(容量)的墨水包110,但不限定於此。也可取而代之,而在墨水包保持部51選擇性地安裝不同容量的墨水包。
所述實施方式中,設為僅在墨水包保持部51的第二側面部513設有收容墨水包110的凹部513a,但不限於此。也可取而代之,而在墨水包保持部51的第一側面部512及第二側面部513兩者設有收容墨水包110的凹部。
而且,也可將所述實施方式或變形例中出現的各元件在不產生矛盾的範圍內適當組合。
1:錠劑印刷裝置(印刷裝置) 9:錠劑 10:錠劑搬送機構 11:滑輪 12:搬送帶 13:搬送用馬達 14:吸附孔 15:抽吸機構 16:吹氣機構 20:印刷部 21:記錄頭 30:乾燥機構 40:控制部 50:墨水供給單元(墨水供給部) 51:墨水包保持部 53:支撐構件 54:墨水配管 60: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 61:臂 62:上下移動機構 63:移動平臺 64:水平移動機構 71:清洗單元 91:搬入機構 92:搬出機構 95:隔離壁 110:墨水包 110a:包口 110b:邊 210:噴出面 211:墨水噴嘴 512:第一側面部 513:第二側面部 513a:凹部 513d:載置底面 514:排出口 541:第一配管 542:接頭部 543:第二配管 543a:彎折部 A1:印刷區域 A2:維護區域 D1、D2:箭頭 V:中空箭頭
圖1為表示錠劑印刷裝置的概略結構的圖。 圖2為錠劑搬送機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3為記錄頭的仰視圖。 圖4為墨水供給部的側面圖。 圖5為墨水包的側面圖。
9:錠劑
10:錠劑搬送機構
12:搬送帶
20:印刷部
21:記錄頭
50:墨水供給單元(墨水供給部)
51:墨水包保持部
53:支撐構件
54:墨水配管
60:墨水供給單元移動機構
61:臂
62:上下移動機構
63:移動平臺
64:水平移動機構
71:清洗單元
95:隔離壁
210:噴出面
512:第一側面部
513:第二側面部
513a:凹部
513d:載置底面
514:排出口
541:第一配管
542:接頭部
543:第二配管
543a:彎折部
A1:印刷區域
A2:維護區域
D1、D2:箭頭

Claims (13)

  1. 一種墨水供給部,由以噴墨方式在記錄介質的表面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所具備,且包括: 記錄頭,具有噴出面,所述噴出面排列有噴出墨水滴的多個墨水噴嘴; 墨水包保持部,能夠保持將供給於所述記錄頭的墨水封入軟包材而成的墨水包,且包括筒狀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向所述記錄頭排出所述墨水包內的墨水;以及 墨水配管,為圓筒狀,一端連接於所述記錄頭,另一端連接於所述排出口, 所述排出口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地配置, 所述排出口的前端部隨著遠離所述墨水包而朝向鉛垂下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墨水配管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排出口的所述前端部連接成一條直線。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將內部流路轉換方向的彎折部,作為所述墨水配管的中途部,位於較所述排出口更靠鉛垂下方側。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彎折部位於所述墨水配管中最靠鉛垂下方側。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排出口位於較所述記錄頭的所述噴出面更靠鉛垂下方側。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從下方承接所述墨水包的載置底面。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從所述載置底面向鉛垂上方延伸的一對側面, 所述墨水包由所述一對側面從兩側夾持。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載置底面為隨著接近所述排出口而逐漸向鉛垂下方下降的傾斜平面狀。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所述墨水包保持部具有相較於鉛垂方向而在水平方向更長的形狀。
  10.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供給部,還包括: 支撐構件,在一端部支撐所述記錄頭,在另一端部支撐所述墨水包保持部。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供給部,其中, 包含所述記錄頭、所述墨水包保持部、所述墨水配管及所述支撐構件的單元能夠相對於所述印刷裝置的其他結構而一體地裝卸。
  12. 一種印刷裝置,包括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供給部。
  13. 一種錠劑印刷裝置,包括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供給部,以噴墨方式對作為所述記錄介質的錠劑的表面進行印刷。
TW109131145A 2019-09-13 2020-09-10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TWI742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7575 2019-09-13
JP2019167575A JP7326081B2 (ja) 2019-09-13 2019-09-13 インク供給部、印刷装置、および錠剤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662A true TW202110662A (zh) 2021-03-16
TWI742845B TWI742845B (zh) 2021-10-11

Family

ID=7486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1145A TWI742845B (zh) 2019-09-13 2020-09-10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326081B2 (zh)
KR (1) KR20210031835A (zh)
CN (1) CN112497923B (zh)
TW (1) TWI7428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4570A (ja) * 1983-05-10 1984-11-1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カ−トリツジのインク残量検知装置
JPS60141243U (ja) * 1984-02-29 1985-09-19 コニカ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2714181B2 (ja) * 1989-09-22 1998-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ヘツド及び着脱可能な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ユニツト
JP3768725B2 (ja) 1998-06-15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50711B2 (ja) 2001-05-25 2011-03-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901019B2 (ja) 2002-06-04 2007-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22704A (ja) 2002-10-07 2004-04-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5074627A (ja) * 2003-08-29 2005-03-24 Sii Printek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10369B2 (ja) 2005-02-24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9517B2 (ja) * 2005-09-29 2010-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941334B2 (ja) * 2008-01-30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71837B2 (ja) * 2009-07-24 2013-08-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091433A (ja) * 2010-10-28 2012-05-17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5949337B2 (ja) * 2012-08-31 2016-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
JP6111748B2 (ja) * 2013-03-0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収容容器、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297428B2 (ja) * 2014-06-27 2018-03-20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錠剤印刷装置および錠剤印刷方法
JP6395471B2 (ja) 2014-06-27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6077345A (ja) 2014-10-10 2016-05-16 第一実業株式会社 錠剤印刷装置
JP2016101751A (ja) 2014-11-13 2016-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2016137676A (ja) 2015-01-29 2016-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レイ、液体収容体
JP6817720B2 (ja) * 2016-05-20 2021-01-20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錠剤印刷装置
JP6753695B2 (ja) * 2016-05-20 2020-09-09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乾燥ユニットおよび錠剤印刷装置
JP6697324B2 (ja) * 2016-05-26 2020-05-20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ノズル清掃装置、塗布装置およびノズル清掃方法
JP6780321B2 (ja) * 2016-06-28 202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8083701A (ja) * 2016-11-25 2018-05-3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8089906A (ja) 2016-12-06 2018-06-14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702222B2 (ja) * 2017-02-15 2020-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318362B2 (ja) 2019-06-27 2023-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7923A (zh) 2021-03-16
TWI742845B (zh) 2021-10-11
KR20210031835A (ko) 2021-03-23
CN112497923B (zh) 2022-07-05
JP2021041678A (ja) 2021-03-18
JP7326081B2 (ja) 2023-08-15
JP2023133499A (ja)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7720B2 (ja) 錠剤印刷装置
JP52718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8156209A1 (ja)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238700A1 (en) Head unit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TWI742845B (zh) 墨水供給部、印刷裝置及錠劑印刷裝置
JP418655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34801B2 (ja) 液体供給体の製造方法
US7108358B2 (en) Pressure buffer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19768B2 (ja) インク供給部、印刷装置、錠剤印刷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パウチ
JP3126938U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キャップ装置
JP5742205B2 (ja) インク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93752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718989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303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248543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463145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TWI761036B (zh) 片劑印刷裝置及片劑印刷裝置的維護方法
JP2018171742A (ja) 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2570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4045921A (ja) 印刷装置
JP2023142057A (ja)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78793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312020A (zh) 记录装置和保持容器
JP2018122481A (ja) 液体吐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