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3922A -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 Google Patents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3922A
TW202103922A TW109116231A TW109116231A TW202103922A TW 202103922 A TW202103922 A TW 202103922A TW 109116231 A TW109116231 A TW 109116231A TW 109116231 A TW109116231 A TW 109116231A TW 202103922 A TW202103922 A TW 2021039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roup
polarized light
polarizing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6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興一
吉田昇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寶來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寶來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寶來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9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4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sun-prot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attenuating light intensity, e.g. comprising rotatable 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04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1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with pattern for identification or with cosmetic or therapeu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2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16Laminated or compound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元件,其積層有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偏光發光元件與吸收及/或反射可見區的光之非發光偏光元件。

Description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本發明係關於眼用器具用的具有偏光機能之元件等。
在墨鏡或護目鏡等所謂眼用器具中,為了賦予高的防眩性而使用已賦予偏光機能之偏光鏡片。偏光鏡片中所使用之偏光元件,一般係使用使屬於二色性色素之碘及/或二色性染料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膜而成者。於此偏光元件之兩面貼合透明的保護基材而作為偏光板,並施加彎曲加工而作為偏光鏡片。並且,以使耐衝撃性提升或作為視力矯正用鏡片作為目的,施加彎曲加工後,以射出成型而內鋪設有聚碳酸酯系樹脂或聚醯胺系樹脂之射出偏光鏡片亦廣泛地被使用。
一般係進行對鏡片加工賦予設計性,市面上有販賣在鏡片施加有漸層之墨鏡,或在鏡片的表面施加有鏡面塗層之墨鏡。再者,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以賦予偏光鏡機能為目的而組合使用反射型偏光性膜與著色吸收型偏光性膜之技術。又,在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附加由膽固醇型液晶膜所構成的鏡面層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51489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6/002582號
目前為止在眼用器具用途中以阻斷外光之目的而言,僅能賦予吸收或反射光之機能。並且相對於此,無法賦予所謂發光之機能。此係由於若墨鏡本身發光則會有損於本來之防眩機能。本發明為了賦予眼用器具新穎之機能與設計性,而以提供兼具發光性與防眩性之偏光元件為目的。
本發明者們為了解決前述課題而反覆深入進行研究之結果,發現具有以下構成之光學元件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係關於以下之內容,但不限定於此。
[發明1]
一種光學元件,係積層有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偏光發光元件與吸收及/或反射可見區的光之非發光偏光元件。
[發明2]
如發明1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偏光軸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之偏光軸為正交。
[發明3]
如發明1或2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係隔著接著層而積層。
[發明4]
如發明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係隔著支持體而積層。
[發明5]
一種偏光板,係在發明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之至少單側具備基材。
[發明6]
如發明5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在偏光發光元件側所具備之基材,對於偏光發光所需要的光之波長的透射率為50%以上。
[發明7]
一種眼用器具用鏡片,係具備發明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或發明5或6所述之偏光板,並且,以偏光發光元件成為外側之方式配置。
[發明8]
一種眼用器具,係具備發明7所述之眼用器具用鏡片。
經由本發明可提供兼具發光性與防眩性之偏光元件。
1:偏光發光元件
2:非發光偏光元件
3:本發明之光學元件
4:支持體
5:使偏光發光所需要之波長的光透射之支持體
6:本發明之偏光板
7:本發明之偏光板
8:本發明之偏光板
9: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
10:注射樹脂
11: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
12:經著色之三乙醯纖維素膜
13:積層體
圖1為本發明之光學元件之構成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光學元件之其它形態之構成圖。
圖3為本發明之偏光板之構成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之偏光板之一形態之構成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之偏光板之一形態之構成圖。
圖6為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之構成圖。
圖7為表示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之其他形態之構成圖。
圖8為比較例中所製作之積層體之構成圖。
本發明之光學元件具備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偏光發光元件與吸收及/或反射可見區的光之非發光偏光元件的積層體。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非發光偏光元件,有吸收可見光的偏光之吸收型偏光元件與反射可見光的偏光之反射型偏光元件。吸收型偏光元件一般係使屬於二色性色素之碘及/或二色性染料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膜而構成,可使用通常被用於偏光墨鏡或液晶顯示器中之偏光板所使用者。反射型偏光元件可列舉例如表面具有微細凹凸之線柵型偏光元件、積層有多數個雙折射相異的膜之雙折射干渉型偏光元件及使用膽固醇型液晶之偏光元件等。非發光偏光元件在作成眼用器具時會配置於眼球側,故為了防止在佩戴時由於從縫隙入射的光反射導致感到眩目,以使用吸收型偏光元件者為較佳。
吸收型偏光元件亦可反射一部分可見光之偏光,反射型偏光元件亦可吸收一部分可見光之偏光。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偏光發光元件,係指使可利用光(較佳係包含紫外光的光)的吸收而偏光發光之至少1種的偏光發光色素配向而成 之偏光發光元件。由於藉由偏光元件之吸收效率提升故以所發光之光的偏光度高者為較佳,在所吸收之光的波長區域中偏光發光色素所顯示的偏光作用最高之波長中,可藉由以下述式(I)所算出之有序參數的值(OPD)來顯示前述變更度的程度,較佳係0.50至1.00,更佳係0.81至0.95。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05-1
上述式(I)中的Ky係表示在偏光發光元件中在相對於顯示最高的光的吸收之軸為正交方位偏光的光入射時之光透射率。另一方面,Kz係表示在偏光發光元件中在相對於顯示最高的光的吸收之軸為平行方位偏光的光入射時之光透射率。
可利用光的吸收而偏光發光之偏光發光色素一般係屬於螢光色素或燐光發光色素,惟具體而言,係意指可吸收特定的光並利用該光而轉換為發光能量之色素。就此種色素而言,可使用螢光色素、燐光發光色素中的任一種,惟較合適係使用螢光色素。又,該色素在吸收的光波長與發光的光波長呈現相異的情形很多,有時又稱作為波長轉換色素。如此一來,偏光發光元件中所含有之至少1種的偏光發光色素係以具有螢光發光特性者為較佳,尤其,以具有藉由吸收紫外線區至近紫外線可見區的光而能夠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螢光發光特性者為更佳。
又,偏光發光色素係藉由配向於基材,而如同二色性色素般在基材配向之軸與其正交軸具有光吸收異向性,顯現光的吸收異向性,亦即顯現偏光機能。
著眼於顯現偏光機能之偏光發光色素的各波長透射率,將在已使偏光發光色素配向之偏光發光元件中在相對於顯示最高的光的吸收之軸為平行方位偏光的光入射時之光透射率(亦即,在光的透射量少的軸之透射率)作為Kz,另一方面,將在已使偏光發光色素配向之偏光發光元件中在相對於顯示最高吸收之軸為正交方位偏光的光入射時之光透射率(亦即,在光的透射量多的軸之透射率)作為Ky。然後,藉由將此等Ky、Kz代入上述式(I)中,可算出有序參數,亦即算出配向秩序度。
有序參數的值(配向秩序度)一般而言係作為用於計測液晶等物質的配向之指標而使用,有序參數的值顯示越高的數值,則表示偏光發光元件具有越高之配向秩序。一般而言,有序參數的值之算式,係表示如下述式(II)(參照「顯示器材料與機能性色素(CMC出版,中澄博行監修,2004年,p65)」),將數式(II)轉換時,可推導出下述式(III)。藉由進一步將此式(III)轉換,可將有序參數的值(OPD)以上述式(I)表示。式(II)以及式(III)中,APARA係相對於已配向之偏光發光色素的吸收軸為平行方向的吸光度,ACROSS係相對於已配向之色素的吸收軸為正交方向的吸光度。各別的吸光度係根據Log(A)所算出。式(III)中,以Log(A)所算出之各別的吸光度中,藉由將根據Ky以及Kz所得到之吸光度代入而推導出式(I)。根據式(I),來控制可利用光的吸收而偏光發光的色素之配向秩序度,藉此可得到顯示具有高對比值的偏光發光之偏光發光元件。雖然有序參數的值越高越 佳,但在生產方面,為了得到安定且顯示具有高對比的偏光發光之發光偏光板,有序參數的值之上限值係以設定為0.95更佳。具體而言,有序參數的值較佳可控制為0.50至1.00之範圍,更佳可控制為0.81至0.95之範圍,再佳可控制為0.85至0.94之範圍。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07-2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07-3
藉由使用1種或複數種偏光發光色素並使其被包含、配向於基材中,而可得到顯示偏光發光之偏光發光元件。此種偏光發光元件藉由調整偏光發光色素之調配比例,而顯示各式各樣之發光色。例如,藉由根據JIS Z 8781-4:2013所測定之色相a*的銫對值為5以下並且色相b*的絶對值為5以下,由偏光發光元件顯示之發光色為白色。依據JIS Z 8781-4:2013的基準之色相a*值以及色相b*值係一般作為顯示光之色相之指標所使用的值。
<偏光發光色素>
偏光發光色素較佳為具有二苯乙烯骨架或聯苯骨架作為基本骨架之化合物或其鹽。具有此種基本骨架之偏光發光色素,以顯示螢光發光特性的同時,並且有序參數的值控制於0.50至1.00的範圍之方式配向於基材中, 藉此相較於其他的偏光發光色素,可發出具有更高偏光度的光,亦即,可發出具有高對比的光。作為偏光發光色素的基本骨架之二苯乙烯骨架以及聯苯骨架,各骨架本身顯示螢光發光特性,並且,藉由使其配向於基材而具有顯示高的二色性之作用。此種作用係起因於二苯乙烯骨架以及聯苯骨架之各基本骨架的結構,故基本骨架結構中亦可進一步鍵結有任意的取代基。惟於基本骨架結構中取代偶氮基時,為了得到期望之發光光量,其取代位置變得重要。偏光發光色素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併用。
如上所述,偏光發光色素較佳係具有藉由吸收紫外線區至近紫外線可見區的光而能夠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螢光發光特性。具體而言,基材中含有偏光發光色素後,藉由照射紫外線區至近紫外線可見區的光,在可見區(一般為380至780nm)例如400至700nm的波長區域中,顯示0.04μW/cm2以上的發光強度之偏光發光者較佳,顯示0.05μW/cm2以上的發光強度之偏光發光者更佳,顯示0.1μW/cm2以上的發光強度之偏光發光者再佳。此外,一般而言紫外光係意指400nm以下波長區域的光,但430nm以下波長區域的光就人類的視感度而言即顯著地低。因此,紫外線區至近紫外線可見區的光可定義為人類的肉眼所無法看見的光,例如,偏光發光色素吸收的光較佳為300至430nm波長區域的光。藉由使用偏光發光色素,可得到可吸收肉眼所無法看見的光而偏光發光之偏光發光元件。
(a)具有二苯乙烯骨架之偏光發光色素
具有二苯乙烯骨架之偏光發光色素較佳為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09-4
上述式(1)中,L以及M,例如,各自獨立地選自由硝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醯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萘并三唑基、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碳原子數1至20)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乙烯基、可具有取代基之醯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脲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所構成的群組,但不限定於此等。式(1)所示之具有二苯乙烯骨架之化合物顯示螢光發光,又,藉由配向可得到二色性。發光特性係起因於二苯乙烯骨架,故L以及M之各基可鍵結之取代基並沒有特別限定,可為任意之取代基。取代基較佳係不具有偶氮基。
就前述各「取代基」而言,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以下之基:胺基;硝基;氰基;羥基;磺酸基;磷酸基;羧基;甲基羧基、乙基羧基等羧基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原子;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萘氧基等芳氧基;甲基、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十二基、異丙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環己基、環戊基等C1-C20烷基;
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含有選自由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所構成的群組之1至3個的雜原子作為環構成原子之5員環或6員環之雜環基等芳基;甲基羰基、乙基羰基、正丁基-羰基等C1-C20烷基羰基;苯基羰基、聯苯基羰基、萘基羰基等芳基羰基;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 基磺醯基、正丁基-磺醯基等C1-C20烷基磺醯基;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等芳基磺醯基。
此等取代基亦可具有進一步的取代基,就前述進一步的取代基而言亦可列舉上述之取代基。又,此種的取代鏈的數量沒有限定。例如,之後所例示之化合物例1-5具有胺基作為取代基,胺基具有三嗪基作為取代基,三嗪基具有2個胺基作為取代基,其中1個胺基具有苯基作為取代基,苯基具有磺酸基作為取代基,另1個胺基具有胺基作為取代基,該胺基具有2個乙基作為取代基,這兩個乙基具有羥基作為取代基。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而言,例如,可列舉以下者:
非取代的胺基;
甲基胺基、乙基胺基、正丁基胺基、三級丁基胺基、正己基胺基、十二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正丁基胺基、乙基甲基胺基、乙基己基胺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胺基;
苯基胺基、二苯基胺基、萘基胺基、N-苯基-N-萘基胺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胺基;
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正丁基-羰基胺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羰基胺基;
苯基羰基胺基、聯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羰基胺基;
甲基磺醯基胺基、乙基磺醯基胺基、丙基磺醯基胺基、正丁基-磺醯基胺基等C1-C20烷基磺醯基胺基;
苯基磺醯基胺基、萘基磺醯基胺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磺醯基胺基。
此等胺基之中,以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羰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羰基胺基、C1-C20烷基磺醯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磺醯基胺基較佳。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醯胺基而言,可列舉例如N-甲基-羰基醯胺基(-CONHCH3)、N-乙基-羰基醯胺基(-CONHC2H5)、N-苯基-羰基醯胺基(-CONHC6H5)等。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的C1-C20烷基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十二基等直鏈狀之C1-C12烷基;異丙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等分支鏈狀之C3-C10烷基;環己基、環戊基等環狀之C3-C7烷基等。此等之中,以直鏈狀或分支鏈狀之烷基較佳,以直鏈狀之烷基更佳。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乙烯基而言,可列舉例如乙烯基、苯乙烯基、具有烷基之乙烯基、具有烷氧基之乙烯基、二乙烯基、戊二烯基等。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醯胺基而言,可列舉例如乙醯胺基(-NHCOCH3)、苯甲醯胺基(-NHCOC6H5)等。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脲基而言,可列舉例如單烷基脲基、二烷基脲基、單芳基脲基、二芳基脲基等。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的芳基而言,可列舉例如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等,較佳為C6-C12芳基。芳基亦可為5員環或6員環的雜環基,該5員環或6員環的雜環基含有選自由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所構成的群組之1至3個的雜原子作為環構成原子。此種之雜環基之中,以含有選自氮原子以及硫原子之原子作為環構成原子之雜環基較佳。
就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羰基、乙基羰基、正丁基-羰基、苯基羰基等。
就式(1)所示之化合物而言,可列舉例如Kayaphor Series(日本化藥公司製)、Whitex RP等Whitex Series(住友化學公司製)等,又,雖於下述中例示式(1)所示之化合物,但不限定於此等。
[化合物例1]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5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6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7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8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9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3-10
就具有二苯乙烯骨架之其他化合物而言,較佳為下述式(2)或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藉由使用此等化合物,可得到進行更加鮮明的白色發光之偏光發光元件。再者,下述式(2)以及式(3)所示之化合物亦顯示起因於二苯乙烯骨架之螢光發光,又,藉由使其配向可得到二色性。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4-11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4-12
上述式(2)中,X係表示硝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係與上述式(1)中的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有相同的定義。此等之中,X較佳為硝基、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羰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羰基胺基、C1-C20烷基磺醯基胺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磺醯基胺基,尤其,更佳為硝基。
上述式(2)中,R係表示氫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氟原子等鹵原子,羥基、羧基、硝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烷氧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係與上述式(1)中的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有相同的定義。就可具有取代基之烷氧基而言,較佳為甲氧基或乙氧基等。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係與上述式(1)中的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有相同的定義,較佳為甲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二乙基胺基或苯基胺基等。此等之中,R較佳為氫原子或C1-C20烷基,在R為C1-C20烷基時,較佳為甲基。R可鍵結於萘并三唑環中的萘環的任意的碳,惟在將與三唑環縮合之碳原子作為1位及2位時,較佳係鍵結於3位、5位或8位。
上述式(2)中,n係0至3的整數,較佳為1。又,上述式(2)中,-(SO3H)可鍵結於萘并三唑環中的萘環的任意的碳原子。關於-(SO3H)之在萘環中的位置,在將與三唑環縮合之碳原子作為1位、2位時,若是n=1之情形,該位置較佳為4位、6位或7位,若是n=2之情形,該位置較佳為5位與7位,以及6位與8位,若是n=3之情形,該位置較佳為3位、6位與8位的組合。此等之中,尤佳係R為氫原子,並且n為1或2。
式(3)中,Y係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乙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此等之中,較佳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再佳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萘基,尤佳為就取代基而言經胺基與磺酸基取代之萘基。
式(3)中,Z係與上述式(2)中的X有相同的定義,且係表示硝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較佳為硝基。
具有聯苯骨架之化合物,較佳為下述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5-13
上述式(4)中,P及Q各別獨立地表示硝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醯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萘并三唑基、可具有取代基之C1-C20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乙烯基、可具有取代基之醯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脲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羰基,但 不限定於此等。為了使具有聯苯骨架之前述化合物之螢光發光變大,P及/或Q較佳為不具有偶氮基。
上述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下述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6-14
上述式(5)中,j係獨立地表示0至2的整數。又,關於-(SO3H)所鍵結之位置,在將與-CH=CH-鍵結之碳原子作為1位之情形,該位置較佳為2位、4位、6位,尤佳為4位。
上述式(5)中,R1、R2、R3及R4各別獨立地為氫原子、C1-C4烷基、C1-C4烷氧基、芳烷氧基、烯氧基、C1-C4烷基磺醯基、C6-C20芳基磺醯基、甲醯胺基、磺醯胺基、羧基烷基。R1至R4所鍵結之位置,沒有特別限定,惟在將與乙烯基鍵結之碳原子作為1位之情形,該位置較佳為2位、4位、6位,尤佳為4位。
就C1-C4烷基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環丁基等。
就C1-C4烷氧基而言,可列舉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正丁氧基、二級丁氧基、三級丁氧基、環丁氧基等。
就芳烷氧基而言,可列舉例如C7-C18芳烷氧基等。
就烯氧基而言,可列舉例如C1-C18烯氧基等。
就C1-C4烷基磺醯基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正丁基磺醯基、二級丁基磺醯基、三級丁基磺醯基、環丁基磺醯基等。
就C6-C20芳基磺醯基而言,可列舉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聯苯基磺醯基等。
上述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用公知的方法製作,例如可藉由使4-硝基苯甲醛-2-磺酸與磷酸酯縮合,接著將硝基還原而進行合成。
就式(5)所示之化合物之具體例而言,可列舉例如日本特開平4-22616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下述化合物。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7-15
式(1)至(5)所示之化合物的鹽,係意指上述各式所示之各化合物之游離酸與無機陽離子或有機陽離子共同形成鹽之狀態。就無機陽離子而言,可列舉例如鹼金屬(例如鋰、鈉、鉀等)的各陽離子,或銨(NH4 +)等。又,就有機陽離子而言,可列舉例如下述式(D)所表示之有機銨等。
Figure 109116231-A0202-12-0017-16
式(D)中,Z1至Z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羥基烷基或羥基烷氧基烷基,並且,Z1至Z4之至少1個為氫原子以外之基。
就Z1至Z4之具體例而言,可列舉例如以下之基:
甲基、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C1-C6烷基,較佳為C1-C4烷基;
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3-羥基丙基、2-羥基丙基、4-羥基丁基、3-羥基丁基、2-羥基丁基等羥基C1-C6烷基,較佳為羥基C1-C4烷基;以及
羥基乙氧基甲基、2-羥基乙氧基乙基、3-羥基乙氧基丙基、3-羥基乙氧基丁基、2-羥基乙氧基丁基等羥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較佳為羥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
此等無機陽離子或有機陽離子之中,以鋰、鈉、鉀、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單異丙醇胺、二異丙醇胺、三異丙醇胺、銨等之各陽離子更佳,以鋰、銨或鈉之各無機陽離子尤佳。
具有如上述結構之偏光發光色素由於分子中不具有偶氮基,故可抑制起因於偶氮鍵之光的吸收。尤其,具有二苯乙烯骨架之化合物藉由紫外光的照射顯示發光作用,又,藉由二苯乙烯骨架之強碳-碳雙鍵的存在而分子安定。因此,使用具有如此特定結構之偏光發光色素之偏光發光元件可吸收光並利用其能量,而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
(其他之色素)
顯示上述特性之偏光發光元件在不阻礙偏光發光元件之偏光性能的範圍內,亦可進一步含有與上述偏光發光色素相異的至少1種螢光染料及/或有機染料。就所併用之螢光染料而言,可列舉例如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5、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8、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12、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30、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33、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350、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360、C.I.Fluorescent Brightener 365等。
就有機染料而言,可列舉例如C.I.Direct.Yellow 12、C.I.Direct.Yellow 28、C.I.Direct.Yellow 44、C.I.Direct.Orange 26、C.I.Direct.Orange 39、C.I.Direct.Orange 71、C.I.Direct.Orange 107、C.I.Direct.Red 2、C.I.Direct.Red 31、C.I.Direct.Red 79、C.I.Direct.Red 81、C.I.Direct.Red 247、C.I.Direct.Blue 69、C.I.Direct.Blue 78、C.I.Direct.Green 80、以及C.I.Direct.Green 59等。此等有機染料可為游離酸,或者可為鹼金屬鹽(例如Li鹽、Na鹽、K鹽)、銨鹽或胺類之鹽。
<基材>
偏光發光元件可藉由使偏光發光色素配向而得。配向之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藉由使基材含有偏光發光色素,並連同基材一起進行配向而配向偏光發光色素之方法。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基材,若可含有偏光發光色素並且能進行配向即沒有特別限制。就如此的基材而言,例如,以吸附偏光發光色素並且含有可藉由硼衍生物等而交聯之親水性高分子者較佳,以將該親水性高分子進行製膜而得之親水性高分子膜更佳。親水性高分子沒有特別限制,例如以聚乙烯醇系樹脂、澱粉系樹脂較佳。由偏光發光色素的染色性、加工性以及交聯性等的觀點來看,親水性高分子較佳係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或其衍生物,更佳係含有聚乙烯醇。就聚乙烯醇系樹脂或其衍生物而言,可列舉例如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將聚乙烯醇或其衍 生物中的任一者經乙烯、丙烯等烯烴或巴豆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順丁烯二酸等不飽和羧酸等所改質的樹脂等。此等之中,由偏光發光色素的吸附性以及配向性的點來看,基材係以由聚乙烯醇或一部分經酯化之聚乙烯醇衍生物所製作之膜較佳。
以下例示說明關於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基材而製作本發明之偏光發光元件的方法。就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基材而言,例如,可使用市售品,亦可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進行製膜而進行製作。聚乙烯醇系樹脂之製膜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將含水聚乙烯醇熔融擠壓的方法、流延製膜法、濕式製膜法、凝膠製膜法(將聚乙烯醇水溶液暫時冷卻凝膠化後將溶劑抽出除去)、澆鑄製膜法(使聚乙烯醇水溶液於基盤上流動並進行乾燥)以及藉由將此等組合而成的方法等公知的製膜方法。基材的厚度可進行適宜地設計,通常為10至100μm,較佳為20至80μm。
(膨潤步驟)
在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情形,為了容易地進行偏光發光色素的吸附,有時會進行膨潤處理。膨潤處理較佳係藉由將上述基材以浸漬於20至50℃的膨潤液中30秒至10分鐘的方式進行,膨潤液較佳為水。由膨潤液所導致的基材的延伸倍率較佳係調整為1.00至1.50倍,更佳係調整為1.10至1.35倍。
(染色步驟)
使在上述膨潤步驟中實施膨潤處理所得到之基材浸漬而含有以及吸附至少1種的偏光發光色素。染色步驟只要為使基材浸漬而含有及吸附偏光發光色素之方法即沒有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使基材浸漬於含有偏光發光 色素之染色溶液的方法、使該染色溶液塗布並吸附於基材的方法等。此等之中,以使其浸漬於含有偏光發光色素之染色溶液的方法較佳。染色溶液中的偏光發光色素之濃度只要偏光發光色素可充分地吸附於基材中即沒有特別限定,例如,於染色溶液中較佳為0.0001至1質量%,更佳為0.001至0.5質量%。
染色步驟中的染色溶液之溫度較佳為5至80℃,更佳為20至50℃,尤佳為40至50℃。將基材浸漬於染色溶液之時間在控制偏光發光元件所顯示的有序參數的值時實屬重要。為了將有序參數的值控制於期望的範圍內,將基材浸漬於染色溶液之時間較佳係調節在6至20分鐘之間,更佳係7至10分鐘之間。
染色溶液中所含有的偏光發光色素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併用。上述偏光發光色素由於其發光色會根據化合物而有所不同,故可藉由使基材中含有1種以上上述偏光發光色素,以使產生的發光色呈現各式各樣的顏色之方式進行適宜調整。又,可視需要而進一步使染色溶液含有與偏光發光色素相異的1種以上有機染料及/或螢光染料。
併用螢光染料及/或有機染料時,為了進行期望的偏光元件之色調整,可選擇欲調配的染料,並調整調配比率等。螢光染料或有機染料的調配比例沒有特別限定,惟一般而言,較佳係相對於偏光元件100質量份,此等螢光染料以及/或有機染料的總量在0.01至10質量份的範圍內使用。
又,除了上述各染料之外,亦可視需要而進一步併用染色助劑。就染色助劑而言,可列舉例如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硫酸鈉(芒 硝)、無水硫酸鈉及三聚磷酸鈉等,較佳為硫酸鈉。染色助劑之含有量可依照根據所使用之二色性色素的染色性之上述浸漬時間、染色時的溫度等而任意地進行調整,惟染色溶液中該染色助劑之含有量較佳為0.0001至10質量%,更佳為0.0001至2質量%。
上述染色步驟後,為了將在該染色步驟中於基材表面所附著之染色溶液除去,可任意地實施預備洗淨步驟。藉由實施預備洗淨步驟,可抑制殘存於基材表面之偏光發光色素轉移到接下來進行處理的溶液中。預備洗淨步驟中就洗淨液而言一般係使用水。洗淨方法較佳係將經染色之基材浸漬於洗淨液中,另一方面,亦可藉由將洗淨液塗佈於該基材而進行洗淨。洗淨時間沒有特別限定,惟較佳為1至300秒,更佳為1至60秒。此預備洗淨步驟中的洗淨液之溫度,必須為構成基材之材料不會進行溶解之溫度,一般而言係以5至40℃施加洗淨處理。此外,即使不進行預備洗淨步驟,也不會對偏光元件之性能造成甚大的影響,因此預備洗淨步驟亦可省略。
(交聯步驟)
染色步驟或預備洗淨步驟之後,可使基材中含有交聯劑。使基材中含有交聯劑的方法較佳係使基材浸漬於含有交聯劑之處理溶液中,另一方面,亦可將該處理溶液塗佈或塗覆於基材。就處理溶液中的交聯劑而言,例如,使用含有硼化合物之溶液。就硼化合物而言,可列舉例如硼酸、硼砂、氧化硼,氫氧化硼等無機化合物,屬於硼酸之烯基硼酸、芳基硼酸、烷基硼酸、硼酸酯、三氟硼酸鹽或其鹽等,較佳為硼酸、硼砂,尤佳為硼酸。處理溶液中的溶劑沒有特別限制,惟較佳為水。處理溶液中的硼衍生物之濃 度較佳為0.1至15質量%,更佳為0.1至10質量%。處理溶液之溫度較佳為30至80℃,更佳為40至75℃。又,此交聯步驟之處理時間較佳為30秒至10分鐘,更佳為1至6分鐘。藉由交聯步驟所得到之偏光發光元件顯示高的對比。此為由以往的技術中以改善耐水性或光透射性為目的所使用之硼化合物的機能而言完全無法預期之優異的作用。又,交聯步驟中亦可視需要而在含有陽離子、陽離子系高分子化合物之水溶液中,進一步併行固定染料處理。陽離子係指由鈉、鉀、鈣、鎂、鋁、鐵、鋇等金屬而來之離子,較佳為使用2價之離子。就具體例而言可列舉由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氯化鋇等而來之陽離子。藉由進行固定染料處理,基材中的偏光發光色素可固定化。此時,就陽離子系高分子化合物而言,可使用例如二氰系之二氰胺與福馬林聚合縮合物、多胺系之二氰二胺/二乙三胺縮聚物、聚陽離子系之表氯醇/二甲基胺加成聚合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二氧化離子共聚合物、二烯丙基胺鹽聚合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聚合物、烯丙基胺鹽的聚合物、丙烯酸二烷基胺基乙基酯四級鹽聚合物等。
(延伸步驟)
進行上述交聯步驟後,實施延伸步驟。延伸步驟係藉由將基材在一定的方向單軸延伸而進行。延伸方法可為濕式延伸法或乾式延伸法中的任一者。基材之延伸倍率在控制有序參數的值時亦實屬重要。為了將偏光發光元件所顯示之有序參數的值控制於期望的範圍內,基材的延伸倍率較佳為3.3倍以上,更佳為3.3至8.0倍,再佳為3.5至6.0倍,尤佳為4.0至5.0倍。
上述濕式延伸法中,較佳為在水、水溶性有機溶劑或其混合溶液中將基材延伸。更佳為在含有至少1種交聯劑之溶液中將基材一邊浸漬一邊進行延伸處理。交聯劑可使用例如上述交聯步驟中的硼化合物,較佳為可在交聯步驟所使用之處理溶液中進行延伸處理。延伸溫度較佳為40至60℃,更佳為45至58℃。延伸時間通常為30秒至20分鐘,較佳為2至7分鐘。濕式延伸步驟可以實施單階段的延伸,亦可以實施二階段以上的多段延伸。此外,延伸處理亦可任意地在染色步驟前進行,此種情形,可在染色的時間點與偏光發光色素的配向一同進行。
上述乾式延伸法中,在延伸媒體為空氣媒體之情形,較佳係在空氣媒體的溫度為常溫至180℃將基材延伸。又,較佳係濕度為20至95%RH的環境中。就基材的加熱方法而言,可列舉例如輥間區間延伸法、輥加熱延伸法、熱壓延伸法以及紅外線加熱延伸法等,但不限定於此等延伸方法。乾式延伸步驟可以實施單階段的延伸,亦可以實施二階段以上的多段延伸。乾式延伸步驟中,可使含有偏光發光色素之基材一邊含有硼衍生物一邊進行延伸,或亦可使基材含有硼化合物後進行延伸,但較佳為使基材含有硼化合物後進行延伸處理。適用硼衍生物之溫度較佳為40至90℃,更佳為50至75℃。硼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1至10%,更佳為3至8%。乾式延伸之處理時間較佳為1至15分鐘,更佳為2至12分鐘,再佳為3至10分鐘。
(洗淨步驟)
實施上述延伸步驟後,由於有時在基材的表面會有交聯劑的析出或異物附著,故可進行將基材的表面洗淨之洗淨步驟。洗淨時間較佳為1秒至 5分鐘。洗淨方法較佳係將基材浸漬於洗淨液中,另一方面,亦可藉由將洗淨液塗佈或塗覆於基材而進行洗淨。就洗淨液而言較佳為水。洗淨處理可以單階段實施,亦可以二階段以上的多段處理實施。洗淨步驟的洗淨液之溫度雖沒有特別限定,惟通常為5至50℃,較佳為10至40℃,亦可為常溫。
就上述各步驟中所使用之溶液或處理液的溶劑而言,除了上述水以外,其他還可列舉例如:二甲基亞碸;N-甲基吡咯啶酮;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或三羥甲基丙烷等醇類;乙二胺以及二乙三胺等胺類等。該溶液或處理液的溶劑不限定於此等,惟較佳為水。又,此等溶液或處理液之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乾燥步驟)
上述洗淨步驟之後,進行基材的乾燥步驟。乾燥處理可藉由自然乾燥來進行,然而為了使乾燥效率更高,可由藉由輥所進行之壓縮或藉由氣刀或吸水輥等而將表面水分除去等來進行,再者亦可進行送風乾燥。乾燥處理之溫度較佳為20至100℃,更佳為60至100℃。乾燥時間較佳為30秒至20分鐘,更佳為5至10分鐘。
藉由上述之製造方法,可製作本發明的偏光發光元件,所得到之偏光發光元件具有高耐久性,同時顯示具有高的偏光度(對比)之偏光發光。
除了上述之製造方法以外,亦可預先製作含有偏光發光色素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未經染色步驟而進行膨潤、延伸、洗淨、交聯、乾燥的各步驟來製作本發明之偏光發光元件。
藉由以上所例示之製造方法,可製作本發明之偏光發光元件,所得到之偏光發光元件具有高耐久性,同時顯示具有高的偏光度(對比)之偏光發光。
偏光發光元件係利用由光的吸收,尤其紫外線區的光的吸收所得之能量而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為了使此偏光發光之明度的差異更提升,偏光發光較佳具有高的偏光度(對比)。由從偏光發光元件發光的光為可見區的偏光的觀點而言,在隔著對可見區的光具有偏光機能之一般的偏光板而觀察偏光發光元件之情形,藉由改變該偏光板的軸的角度,可辨識偏光發光與非發光。偏光發光元件所發光之偏光的偏光度例如為70%以上,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再佳為95%以上,尤佳為99%以上。又,對比越高越佳,偏光度越高顯示越高的傾向。在偏光發光元件不吸收可見區的光而是使其透射之情形,偏光發光元件之可見區的光之透射率,在視感度校正透射率中,例如為60%以上,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80%以上,再佳為85%以上,尤佳為90%以上。如此的偏光發光元件具有高偏光度,故在非發光狀態中可見區的光的吸收變小,藉此可得到透明度高的偏光發光元件。
藉由將如此進行所得到之偏光發光元件與非發光偏光元件進行積層,可得到本發明之光學元件。圖1表示將偏光發光元件1與非發光偏光元件2進行積層所得之本發明之光學元件3。
非發光偏光元件2為吸收型偏光元件時,較佳係以使吸收型偏光元件之偏光軸與偏光發光元件1之發光偏光軸正交之方式進行積層。此係意指以使吸收型偏光元件之吸收軸與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偏光軸成為平行之方式進行積層。又,非發光偏光元件2為反射型偏光元件時,較佳係以使反射型偏光元件之透射偏光軸與偏光發光元件1之發光偏光軸正交之方式進行積層。此係意指以使反射型偏光元件之反射偏光軸與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偏光軸成為平行之方式進行積層。雖然圖1及其後之圖式中都省略接著層,但進行積層時可使用接著劑、黏著劑、電漿接合處理等各種的接著手段。就接著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在聚乙烯醇或改質聚乙烯醇的水溶液等中視需要而添加有乙二醛等交聯劑之水溶性接著劑,或環氧系、胺酯系、丙烯酸系熱硬化之胺酯系接著劑等熱硬化型接著劑,或含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與光聚合開始劑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等,只要光可透射並可得到期望的接著力即沒有特別限制。又,就黏著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在由丙烯酸或複數的丙烯酸酯的共聚合物所構成之丙烯酸聚合物中使用異氰酸酯等硬化劑使其交聯而形成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或由聚矽氧樹脂所構成之聚矽氧黏著劑等。再者,亦可使用:使偏光元件表面藉由在非活性氣體中的大氣壓電漿處理進行活性化,進行積層並使其接著之電漿接合處理。
又,如圖2中所示,將偏光發光元件1與非發光偏光元件2進行積層時,亦可在此等之間隔著支持體4。基材只要呈現光可透射之程度的透明即沒有特別限制,但由色調性或設計性的觀點而言若是意圖性地不著色,則以盡可能透明為佳,在400nm至700nm的可見光透射率為80%至100%,更佳為85%至98%,再佳為90%至95%左右。支持體之材 質沒有特別限制,可列舉玻璃、樹脂等。就樹脂而言,可使用例如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樹脂、丙烯酸樹脂、耐綸樹脂、聚烯烴樹脂等各種樹脂。由此等樹脂所構成之支持體中可視需要而添加可塑劑、填料等各種的添加材。此支持體可使用1層或2層以上。又,此支持體可與非發光偏光元件或偏光發光元件之各者或任一者以接著劑或黏著劑等進行貼合,若與偏光元件就實用上具有充分的密著性則亦可不隔著接著劑而直接進行積層。接著劑或黏著劑沒有特別限制,但較佳係使用水溶性接著劑、熱硬化型接著劑、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或丙烯酸系的黏著劑等。
本發明之光學元件為了保護表面,可在光學元件的單側具備支持體,或將光學元件的兩側以支持體夾持。具備支持體或進行夾持之手段沒有特別限制,但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時,較佳係使用水溶性接著劑、熱硬化型接著劑、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或丙烯酸系黏著劑等。又,就支持體的材質而言,可使用玻璃、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樹脂、丙烯酸樹脂、耐綸樹脂、聚烯烴樹脂等各種樹脂素材。對於在偏光發光元件側所配置之支持體以及接著劑,以不妨礙偏光發光元件的發光之方式,在該元件所吸收的光之波長之基材或接著劑層的透射率較佳為50至100%,更佳為70至98%,再佳為80至95%左右。本發明中的支持體較佳係不吸收偏光發光元件的吸收波長的光。例如,由於支持體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之情形多,故在偏光發光元件的吸收波長為350至380nm的紫外線之情形,較佳係使用不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之支持體。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偏光板6,其中,本發明之光學元件3係被支持體4與使偏光發光所需要之波長的光透射之支持體5夾持。又,如圖4所示,亦可設為本發明之偏光板7的構成,其 中,在偏光發光元件1與非發光偏光元件2之間存在有支持體4,此等被支持體4與支持體5夾持。如圖5所示,亦可設為本發明之偏光板8的構成,其中,將偏光發光元件1以支持體4、5夾持,另一方面將非發光偏光元件2以支持體4、5夾持,各別進行積層。
就將本發明之光學元件以支持體夾持而製作本發明之偏光板的方法而言,例如,在如上述方式所製作之非發光偏光元件以及發光偏光元件的單面,使用接著等而將支持體貼合。然後,將各者以偏光元件彼此相向的方式使用接著劑等貼合即可。
使用如此進行所得的夾持本發明之光學元件而得之本發明之偏光板,藉由進行鏡片加工,可得到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係指含有將本發明之偏光板彎曲加工為鏡片形狀的狀態之物品。圖6係表示將本發明之偏光板6彎曲加工所得到之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9。就製作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的方法而言,例如,將本發明之偏光板使用彎曲加工機加工為期望之曲面形狀,進一步切割為期望的形狀。並且,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必須以使偏光發光元件側最終成為凸面的方式進行配置。其次,進行嵌入成形時,以偏光發光元件最終成為凸面側的方式進行嵌入成形。此時所注射之樹脂適合選擇聚碳酸酯或聚醯胺等。再者,可在凸面側施加硬塗或防污處理等,藉由切削、研磨成期望之形狀而加工完成鏡片形狀。圖7係表示使用如此的嵌入成形樹脂10並如上述般加工為鏡片形狀而成之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11之一個形態(省略硬塗或防污處理層)。
再者,藉由將本發明之眼用器具用鏡片裝設於墨鏡或護目鏡之框架,可得到本發明之眼用器具。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實施例1
(偏光發光元件之製作)
將厚度75μm之聚乙烯醇膜(KURARAY公司製VF-PS#7500)浸漬於40℃的溫水中3分鐘而使膜膨潤。將膨潤而得之膜浸漬於含有化合物例5-1所述之4,4’-雙-(磺酸基苯乙烯基)聯苯二鈉水溶液(BASF公司製Tinopal NFW Liquid)0.05份、芒硝1.0份、水1000份之45℃水溶液中10分鐘。將所得到之膜在50℃浸漬於3%硼酸水溶液中5分鐘並延伸為5.0倍。將延伸而得的膜直接保持在緊繃狀態並以常溫的水進行水洗20秒鐘,乾燥而得到偏光發光元件。將所得到之偏光發光元件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製:U-4100)進行測定後,吸收峰為370nm,視感度校正單體透射率(Ys)為92.3%,有序參數的值(OPD)為0.886。
(支持體之積層)
就支持體而言,將在370nm之透射率為90%的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富士軟片公司製ZRD-60)的兩面使用1.5N的氫氧化鈉水溶液在35℃處理10分鐘,進行水洗,然後在70℃乾燥10分鐘。將經由氫氧化鈉處理之三乙醯纖維素膜,隔著含有4%聚乙烯醇樹脂(Japan Vam &Poval公司製NH-26)之水溶液而積層於上述所製作之偏光發光元件的單面,並在 偏光元件的另一側的面貼合保護膜(Sun A.Kaken製NSA-33T),藉由在60℃乾燥10分鐘,得到於單面具有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的偏光發光元件。
(吸收型偏光元件與支持體之積層)
除了作為吸收型偏光元件而使用單體透射率Ys=29%,透射色相a*=0.64,透射色相b*=1.03,視感度校正偏光度Py=99.9%之染料系偏光元件(Polatechno製Grey-30),並且作為基材而使用在370nm之透射率為0.5%以下之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之三乙醯纖維素膜(TacBright公司製Tacphan P980GL)以外,藉由與上述同樣的操作,得到於單面具有吸收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之吸收型偏光元件。
(將本發明之光學元件以支持體夾持而成之偏光板的製作)
將上述之於單面具有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之偏光發光元件與於單面具有幾乎不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之吸收型偏光元件各別的保護膜剝離後,隔著含有4%聚乙烯醇樹脂(Japan Vam & Poval公司製NH-26)之水溶液,以各別的偏光元件相向的方式(剝離了保護膜的面彼此相向的方式),並且,以使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軸方向與吸收型偏光元件之吸收軸方向成為平行的方式進行配置並積層,藉由在60℃乾燥10分鐘,得到如圖3所示之本發明之光學元件被支持體夾持之本發明之偏光板6。
實施例2
代替吸收型偏光板,使用在550nm之偏光透射率=96.1%,偏光反射率=0.21%之線柵型偏光元件(Polatechno製PFU01C)作為反射型偏光片,與實施例1中所製作之於單面具有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之偏光發 光元件,以使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軸方向與反射型偏光片之反射軸方向成為平行的方式進行配置並使用黏著劑貼合,得到本發明之偏光板。
(實施例1的評估)
對本發明之偏光板,晴天時的太陽光曝曬至偏光發光元件側時,偏光發光層係顯示藍白色發光。在此狀態下由吸收型偏光元件側以該偏光元件的吸收軸相對於地面呈水平的方式觀察周圍,但未感覺到眩光(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又,於由水面而來之太陽光的反射光很強的場所,以使偏光發光元件成為水面側之方式進行配置,再者以使偏光發光軸與水面幾乎為平行並且吸收型偏光元件之透射軸成為正交(吸收軸與偏光發光元件的發光軸平行)之位置進行水面觀察後,偏光發光元件強烈發光,但由吸收型偏光片側進行水面觀察後,未感覺到眩光,而且水面的反射大幅地輕減,具有良好的辨識性(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
(實施例2的評估)
將本發明之偏光板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後,顯示比實施例1更強的發光。在此狀態下由反射型偏光片側以該偏光片的反射軸相對於地面呈水平的方式觀察周圍,但未感覺到眩光(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又,於由水面而來之太陽光的反射光很強的場所,以使偏光發光元件成為水面側之方式進行配置,再者以使偏光發光軸與水面幾乎為平行並且反射型偏光元件之透射軸成為正交(反射軸與偏光發光元件的發光軸平行)之位置進行水面觀察後,偏光發光元件強烈發光,但由反射型偏光片側進行水面觀察後,未感覺到眩光,而且水面的反射大幅地輕減,具有良好的辨識性(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
比較例
除了使用單體透射率Ys=30%,透射色相a*=1.65,透射色相b*=-4.63之經著色之三乙醯纖維素膜(IHI公司製13SG80S-LH)代替吸收型偏光板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操作,得到如圖8所示之偏光發光元件被透射紫外線之三乙醯纖維素膜與經著色之三乙醯纖維素膜12所夾持之積層體13。
(比較例之積層體的評估)
將積層體在與實施例1同樣的環境下進行觀察後,晴天時的太陽光曝曬至偏光發光元件側時,偏光發光層顯示藍白色發光。在此狀態下由經著色之三乙醯纖維素膜側觀察周圍,感覺到眩光(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又,於由水面而來之太陽光的反射光很強的場所,以使偏光發光元件成為水面側之方式進行配置,再者以使偏光發光軸與水面幾乎為平行的位置,由經著色之三乙醯纖維素膜側進行水面觀察,但感覺到眩光,辨識性不良(根據10名監測人員所得到之統一見解)。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藉由使用本發明之眼用器具,可由發光的程度來推定在戶外之紫外線強度,而可作為判斷是否應該佩戴墨鏡之指標。再者,藉由外光中所含有之紫外線區至近紫外線可見區的光,可使偏光發光元件發光,可賦予以往不存在之設計性。而且,由於發光的光成為偏光,故發光的光藉由所積層的非發光偏光元件而被反射及/或吸收。因此可維持作為偏光墨鏡之機能。
1:偏光發光元件
2:非發光偏光元件
3:本發明之光學元件

Claims (8)

  1. 一種光學元件,係積層有偏光發光可見區的光之偏光發光元件與吸收及/或反射可見區的光之非發光偏光元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之發光偏光軸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之偏光軸為正交。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係隔著接著層而積層。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偏光發光元件與非發光偏光元件係隔著支持體而積層。
  5. 一種偏光板,係在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之至少單側具備基材。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在偏光發光元件側所具備之基材,對於偏光發光所需要的光之波長的透射率為50%以上。
  7. 一種眼用器具用鏡片,係具備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或請求項5或6所述之偏光板,並且,以偏光發光元件成為外側之方式進行配置。
  8. 一種眼用器具,係具備請求項7所述之眼用器具用鏡片。
TW109116231A 2019-05-17 2020-05-15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TW2021039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3752 2019-05-17
JP2019-093752 2019-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922A true TW202103922A (zh) 2021-02-01

Family

ID=7345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6231A TW202103922A (zh) 2019-05-17 2020-05-15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9315A1 (zh)
EP (1) EP3971636A4 (zh)
JP (1) JP7442517B2 (zh)
TW (1) TW202103922A (zh)
WO (1) WO2020235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6784A1 (ja) * 2021-03-18 2022-09-2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それを用いたアイウェア
CN116964498A (zh) * 2021-03-18 2023-10-27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
WO2023286744A1 (ja) * 2021-07-16 2023-01-1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レンズ及びアイウェ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9309A1 (de) 1990-06-16 1991-12-19 Bayer Ag Neue lichtpolarisierende filme oder folien und farbstoffe zu ihrer herstellung
TWI559024B (zh) 2011-10-03 2016-11-2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olarized glasses
JP6220213B2 (ja) * 2013-10-04 2017-10-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偏光部材、眼鏡レンズ、及び模様入りサングラス
CN106461848B (zh) 2014-07-01 2019-04-16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使用了该光学膜的光学叠层体
WO2019022212A1 (ja) * 2017-07-28 2019-01-3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偏光発光素子、偏光発光板、表示装置及び偏光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200057713A (ko) * 2017-09-20 2020-05-26 니폰 가야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시스템 및 표시 장치
JP2019056904A (ja) * 2017-09-20 2019-04-1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面状偏光発光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235413A1 (zh) 2020-11-26
JP7442517B2 (ja) 2024-03-04
US20220229315A1 (en) 2022-07-21
WO2020235413A1 (ja) 2020-11-26
EP3971636A4 (en) 2023-06-14
CN113795784A (zh) 2021-12-14
EP3971636A1 (en)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7889B2 (ja) 偏光発光素子、偏光発光板、表示装置及び偏光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17335B2 (ja) 高透過率を有する無彩色な染料系偏光素子及び偏光板
TW202103922A (zh) 光學元件或偏光板以及使用該等的眼用器具
CN111133347B (zh) 光学系统及显示装置
JP6317333B2 (ja) 無彩色な偏光素子、及び偏光板
JP2019056904A (ja) 面状偏光発光素子
JP7429105B2 (ja) 偏光発光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JP7197471B2 (ja) 偏光素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1215332A1 (ja) 光学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7336964B2 (ja) 光学制御システム
CN113795784B (zh) 光学元件以及使用这些的眼用器具
WO2021166907A1 (ja) 光学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JP7479136B2 (ja) 偏光発光素子、偏光発光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202111088A (zh) 發光性化合物或其鹽,以及使用該化合物而得之偏光發光元件、偏光發光板及顯示裝置
TWI826705B (zh) 發光性化合物或其鹽,以及含有該化合物之偏光發光元件、偏光發光板及顯示裝置
TWI825331B (zh) 發光性化合物或其鹽,以及含有該化合物之偏光發光元件、偏光發光板及顯示裝置
JP7411361B2 (ja) 光の反射を抑制する偏光発光光源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21106798A1 (ja) 偏光発光素子、偏光発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7288298B2 (ja) 表示装置
CN114026199B (zh) 含有水溶性香豆素系化合物或其盐的偏光发光膜、偏光发光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86744A1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レンズ及びアイウェア
JP7406458B2 (ja) 水溶性ペリレン系二色性蛍光染料、又はその塩を用いた偏光機能を有する偏光発光膜、偏光発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7452969B2 (ja) 偏光発光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TW202111087A (zh) 使用發光性化合物或其鹽而得之偏光發光元件、偏光發光板及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