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5650A -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 Google Patents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5650A
TW202045650A TW109108001A TW109108001A TW202045650A TW 202045650 A TW202045650 A TW 202045650A TW 109108001 A TW109108001 A TW 109108001A TW 109108001 A TW109108001 A TW 109108001A TW 202045650 A TW202045650 A TW 2020456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adhesive film
circuit connection
light
thermosetting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當友美子
工藤直
伊藤彰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6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5Heat-activ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6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material in insulating or poorly conductive material, e.g. conductive rub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包括:第一接著劑層2、及積層於該第一接著劑層2上的第二接著劑層3,第一接著劑層2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光硬化物,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熱聚合起始劑及導電粒子4,第二接著劑層3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

Description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先前,為了進行電路連接而使用各種接著材料。例如,作為用於液晶顯示器與帶載封裝體(tape carrier package,TCP)的連接、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與TCP的連接、或FPC與印刷配線板的連接的接著材料,一直使用接著劑中分散有導電粒子且具有各向異性導電性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於使用具有各向異性導電性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精密電子設備的領域中,推進電路的高密度化,電極寬度及電極間隔變得極窄。因此,於微小電極上效率良好地捕捉導電粒子來獲得高連接可靠性未必容易。
對此,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使導電粒子偏向存在於各向異性導電性接著片的單側,將導電粒子彼此隔開的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5/54388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的方法中,電路連接時導電粒子流動,因此導電粒子在電極間凝聚,有可能發生短路。另外,隨著導電粒子的流動而出現的導電粒子的疏密分佈不僅使絕緣特性降低,亦有可能產生連接電阻值的偏差,尚有改良的餘地。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時發生的導電粒子的流動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使用該接著劑膜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包括該接著劑膜的接著劑膜收容組。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包括:第一接著劑層、及積層於該第一接著劑層上的第二接著劑層,第一接著劑層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光硬化物,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熱聚合起始劑及導電粒子,第二接著劑層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
根據所述方面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可抑制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時發生的導電粒子的流動。根據此種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可降低電路連接結構體的相向的電極間的連接電阻,進而,即便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例如85℃、85%RH)亦可維持低的連接電阻。即,根據該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可提升電路連接結構體的連接可靠性。
但是,對於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要求於電路構件的連接後,即便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例如85℃、85%RH)長期使用電路連接結構體的情況下,亦不會自電路構件剝離。根據所述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有亦可抑制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使用電路連接結構體時發生的電路構件與由接著劑膜所形成的電路連接部的界面處的剝離的傾向。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包括:準備步驟,準備第一接著劑層;以及積層步驟,於第一接著劑層上積層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第二接著劑層,準備步驟包括藉由對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照射光而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獲得第一接著劑層的步驟,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熱聚合起始劑及導電粒子。根據該方法,可獲得可抑制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時發生的導電粒子的流動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聚合性化合物可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磷酸酯結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化1]
Figure 02_image001
[式(1)中,n表示1~3的整數,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熱硬化性組成物可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光聚合起始劑可具有下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 [化2]
Figure 02_image003
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可為肟酯結構、雙咪唑結構或吖啶結構。
光聚合起始劑可含有具有下述式(VI)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 [化3]
Figure 02_image005
[式(VI)中,R11 、R12 及R13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20的烷基、或包含芳香族系烴基的有機基]
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可為導電粒子的平均粒徑的0.1倍~0.8倍。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包括:使以上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介於具有第一電極的第一電路構件、與具有第二電極的第二電路構件之間,將第一電路構件及第二電路構件熱壓接,而使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彼此電性連接的步驟。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接著劑膜收容組包括:以上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收容該接著劑膜的收容構件,且收容構件具有使得能夠自外部視認收容構件的內部的視認部,視認部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射率為10%以下。
但是,一般而言,使用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環境是被稱為無塵室(clean room)且以一定水準管理室內的溫度、濕度、清潔度的房間,且當自生產現場出貨時,將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收容至包裝袋等收容構件中,以免直接暴露於外部氣體而因灰塵及濕氣導致品質下降。通常,於該收容構件設置有視認部,所述視認部是由透明的材料形成,以便自收容構件的外部亦可確認貼附於內部的接著劑膜上的製品名、批號、有效期等各種資訊。
然而,根據本發明者等人的研究得知,當在收容於現有的收容構件來進行保管或搬運後使用以上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時,有時無法獲得接著劑膜的所述效果。基於此種研究結果,本發明者等人進一步進行研究,結果得知,當使用可與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光聚合起始劑反應的化合物作為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時,於接著劑膜的保管中及搬運中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減小。因此,基於藉由源自第一接著劑層中殘留的光聚合起始劑的自由基而進行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這一推測,本發明者等人進一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藉由製成包括所述特定的收容構件的接著劑膜收容組,可抑制保管時或搬運時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可維持接著劑膜的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
即,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的接著劑膜收容組,當使用可與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光聚合起始劑反應的化合物作為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時,可抑制接著劑膜的保管時或搬運時的該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可維持接著劑膜的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抑制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時發生的導電粒子的流動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另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用此種接著劑膜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另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包括此種接著劑膜的接著劑膜收容組。
以下,視情況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再者,本說明書中,使用「~」所表示的數值範圍表示包含「~」的前後所記載的數值分別作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範圍。另外,個別記載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能夠任意地組合。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與其所對應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者。「(甲基)丙烯醯基」等其他類似的表述亦同樣。另外,所謂「(聚)」是指詞頭「聚」存在的情況及不存在的情況兩者。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圖1是表示一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示意剖面圖。如圖1所示,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以下亦簡稱為「接著劑膜1」)包括第一接著劑層2、及積層於第一接著劑層2上的第二接著劑層3。
(第一接著劑層) 第一接著劑層2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光硬化物)。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A)聚合性化合物(以下亦稱為「(A)成分」)、(B)光聚合起始劑(以下亦稱為「(B)成分」)、(C)熱聚合起始劑(以下亦稱為「(C)成分」)及(D)導電粒子4(以下亦稱為「(D)成分」)。
第一接著劑層2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獲得:藉由對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照射光能量而使(A)成分聚合,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光硬化)。即,第一接著劑層2包含導電粒子4、及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光硬化而成的接著劑成分5。接著劑成分5中至少包含(A)成分的聚合物。接著劑成分5可含有未反應的(A)成分、(B)成分,亦可不含。
[(A)成分:聚合性化合物] (A)成分例如為藉由光聚合起始劑因光(例如紫外光)的照射產生的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而聚合的化合物。(A)成分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者。作為(A)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
(A)成分具有至少一個聚合性基。就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進一步提升、連接可靠性更優異的觀點而言,聚合性基較佳為藉由自由基而進行反應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即,(A)成分較佳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烯基、伸烯基、(甲基)丙烯醯基、馬來醯亞胺基等。關於(A)成分所具有的聚合性基的數量,就聚合後容易獲得用以降低連接電阻而所需的物性及交聯密度的觀點而言,可為兩個以上,就抑制聚合時的硬化收縮的觀點而言,可為10個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A)成分所具有的聚合性基的數量可為2個~10個。就光照射後可獲得均勻且穩定的膜(第一接著劑層)的方面而言,較佳為抑制聚合時的硬化收縮。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取得交聯密度與硬化收縮的平衡,除使用聚合性基的數量為所述範圍內的聚合性化合物之外,亦可追加使用聚合性基的數量為所述範圍外的聚合性化合物。
作為(A)成分的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馬來醯亞胺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苯乙烯衍生物、丙烯醯胺衍生物、納迪克醯亞胺(nadiimide)衍生物、天然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基橡膠、腈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丙烯腈-丁二烯橡膠、羧基化腈橡膠等。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舉: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矽酮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乙酯、2-(2-乙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磷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丙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改質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改質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基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三環癸烷二丙烯酸酯、2-羥基-1,3-二丙烯醯氧基丙烷、2,2-雙[4-(丙烯醯氧基甲氧基)苯基]丙烷、2,2-雙[4-(丙烯醯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甲基)丙烯醯氧基二乙基磷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等。
作為馬來醯亞胺化合物,可列舉:1-甲基-2,4-雙馬來醯亞胺苯、N,N'-間苯雙馬來醯亞胺、N,N'-對苯雙馬來醯亞胺、N,N'-間甲苯雙馬來醯亞胺、N,N'-4,4-聯苯雙馬來醯亞胺、N,N'-4,4-(3,3'-二甲基-聯苯)雙馬來醯亞胺、N,N'-4,4-(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雙馬來醯亞胺、N,N'-4,4-(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雙馬來醯亞胺、N,N'-4,4-二苯基甲烷雙馬來醯亞胺、N,N'-4,4-二苯基丙烷雙馬來醯亞胺、N,N'-4,4-二苯基醚雙馬來醯亞胺、N,N'-3,3-二苯基碸雙馬來醯亞胺、2,2-雙(4-(4-馬來醯亞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3-第二丁基-4-8(4-馬來醯亞胺苯氧基)苯基)丙烷、1,1-雙(4-(4-馬來醯亞胺苯氧基)苯基)癸烷、4,4'-亞環己基-雙(1-(4-馬來醯亞胺苯氧基)-2-環己基)苯、2,2'-雙(4-(4-馬來醯亞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等。
作為乙烯基醚化合物,可列舉: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環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
作為烯丙基化合物,可列舉1,3-二烯丙基鄰苯二甲酸酯、1,2-二烯丙基鄰苯二甲酸酯、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等。
就硬化反應速度與硬化後的物性的平衡優異的觀點而言,(A)成分較佳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就兼具用以降低連接電阻的凝聚力與用以提升接著力的伸長率、獲得更優異的接著特性的觀點而言,(A)成分可為(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另外,就提升凝聚力、進一步降低連接電阻的觀點而言,(A)成分可為具有二環戊二烯骨架等高Tg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就取得交聯密度與硬化收縮的平衡、進一步降低連接電阻、提升連接可靠性的觀點而言,(A)成分可為於丙烯酸樹脂、苯氧基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等熱塑性樹脂的末端或側鏈導入有乙烯基、烯丙基、(甲基)丙烯醯基等聚合性基的化合物(例如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該情況下,就交聯密度與硬化收縮的平衡優異的觀點而言,(A)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3000以上,可為5000以上,可為1萬以上。另外,就與其他成分的相容性優異的觀點而言,(A)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100萬以下,可為50萬以下,可為25萬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A)成分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3000~100萬,可為5000~50萬,可為1萬~25萬。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是指依照實施例中記載的條件,藉由凝膠滲透層析儀(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GPC),且使用由標準聚苯乙烯所得的校準曲線而測定出的值。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成分較佳為包含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磷酸酯結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該情況下,對於無機物(金屬等)的表面的接著強度提升,因此適於電極彼此(例如電路電極彼此)的接著。 [化4]
Figure 02_image007
式(1)中,n表示1~3的整數,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所述具有磷酸酯結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藉由使無水磷酸與(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反應而獲得。作為具有磷酸酯結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二(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等。
就容易獲得用以降低連接電阻、提升連接可靠性而所需的交聯密度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A)成分的含量可為5質量%以上,可為10質量%以上,可為20質量%以上。就抑制聚合時的硬化收縮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A)成分的含量可為90質量%以下,可為80質量%以下,可為70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A)成分的含量可為5質量%~90質量%,可為10質量%~80質量%,可為20質量%~70質量%。
[(B)成分:光聚合起始劑] (B)成分為藉由包含150 nm~750 nm的範圍內的波長的光、較佳為包含254 nm~405 nm的範圍內的波長的光、進而佳為包含365 nm的波長的光(例如紫外光)的照射而產生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的光聚合起始劑(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或光陰離子聚合起始劑)。就低溫短時間下的硬化更容易的觀點而言,(B)成分較佳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B)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
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藉由光而分解,從而產生游離自由基。即,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藉由賦予來自外部的光能量而產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具有肟酯結構、雙咪唑結構、吖啶結構、α-胺基苯烷基酮結構、胺基二苯甲酮結構、N-苯基甘胺酸結構、醯基氧化膦結構、苯偶醯二甲基縮酮結構、α-羥基苯烷基酮結構等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
作為(B)成分,就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及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具有下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可具有多個下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 [化5]
Figure 02_image009
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可為肟酯結構、雙咪唑結構或吖啶結構。即,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可含有具有選自由肟酯結構、雙咪唑結構及吖啶結構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結構作為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該些中,就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及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具有肟酯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
作為具有肟酯結構的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具有下述式(VI)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 [化6]
Figure 02_image011
式(VI)中,R11 、R12 及R13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20的烷基、或包含芳香族系烴基的有機基。
作為具有肟酯結構的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1-苯基-1,2-丁二酮-2-(鄰甲氧基羰基)肟、1-苯基-1,2-丙二酮-2-(鄰甲氧基羰基)肟、1-苯基-1,2-丙二酮-2-(鄰乙氧基羰基)肟、1-苯基-1,2-丙二酮-2-鄰苯甲醯基肟、1,3-二苯基丙三酮-2-(鄰乙氧基羰基)肟、1-苯基-3-乙氧基丙三酮-2-(鄰苯甲醯基)肟、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鄰苯甲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鄰乙醯基肟)等。
作為具有雙咪唑結構的化合物,可列舉:2-(鄰氯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鄰氯苯基)-4,5-二(間甲氧基苯基)咪唑二聚物、2-(鄰氟苯基)-4,5-苯基咪唑二聚物、2-(鄰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對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4-二(對甲氧基苯基)-5-苯基咪唑二聚物、2-(2,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等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
作為具有吖啶結構的化合物,可列舉9-苯基吖啶、1,7-雙(9,9'-吖啶基)庚烷等。
就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具有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3質量%以上,進而佳為0.45質量%以上,特佳為0.55質量%以上,極佳為0.85質量%以上。就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具有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較佳為1.2質量%以下,更佳為0.9質量%以下,進而佳為0.6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具有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1.2質量%,更佳為0.3質量%~1.2質量%,進而佳為0.45質量%~0.9質量%,特佳為0.45質量%~0.6質量%。
就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B)成分的含量(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的合計)較佳為0.3質量%以上,更佳為0.45質量%以上,進而佳為0.55質量%以上,特佳為0.85質量%以上。就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B)成分的含量較佳為1.2質量%以下,更佳為0.9質量%以下,進而佳為0.6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B)成分的含量較佳為0.3質量%~1.2質量%,更佳為0.45質量%~0.9質量%,進而佳為0.45質量%~0.6質量%。
[(C)成分:熱聚合起始劑] (C)成分可為藉由熱而產生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的熱聚合起始劑(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熱陽離子聚合起始劑或熱陰離子聚合起始劑),就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進一步提升、連接可靠性更優異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C)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
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藉由熱而分解,從而產生游離自由基。即,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藉由賦予來自外部的熱能量而產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作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自現有已知的有機過氧化物及偶氮化合物中任意地選擇。作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就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及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有機過氧化物,就穩定性、反應性及相容性的觀點而言,更佳為一分鐘半衰期溫度為90℃~175℃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80~1000的有機過氧化物。藉由一分鐘半衰期溫度處於該範圍,儲存穩定性更優異,自由基聚合性亦足夠高,可於短時間內硬化。
作為(C)成分的具體例,可列舉:過氧化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過氧化二碳酸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過氧化新癸酸枯基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新癸酸-1-環己基-1-甲基乙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己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三甲基乙酸第三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2,5-二甲基-2,5-二(2-乙基己醯基過氧化)己烷、過氧化-2-乙基己酸-第三己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第三丁酯、過氧化新庚酸第三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第三戊酯、過氧化六氫鄰苯二甲酸二-第三丁酯、過氧化-3,5,5-三甲基己酸第三戊酯、過氧化新癸酸-3-羥基-1,1-二甲基丁基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戊酯、過氧化二(3-甲基苯甲醯)、過氧化二苯甲醯、過氧化二(4-甲基苯甲醯)、過氧化異丙基單碳酸第三己酯、過氧化馬來酸第三丁酯、過氧化-3,5,5-三甲基己酸第三丁酯、過氧化月桂酸第三丁酯、2,5-二甲基-2,5-二(3-甲基苯甲醯基過氧化)己烷、過氧化-2-乙基己基單碳酸第三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第三己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醯基過氧化)己烷、過氧化苯甲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三甲基己二酸二丁酯、過氧化正辛酸第三戊酯、過氧化異壬酸第三戊酯、過氧化苯甲酸第三戊酯等有機過氧化物;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1,1'-偶氮雙(1-乙醯氧基-1-苯基乙烷)、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4,4'-偶氮雙(4-氰基戊酸)、1,1'-偶氮雙(1-環己烷甲腈)等偶氮化合物等。
就快速硬化性優異的觀點、以及導電粒子的流動抑制效果及剝離的抑制效果進一步提升的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C)成分的含量可為0.1質量%以上,可為0.5質量%以上,可為1質量%以上。就適用期(pot life)的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的總質量基準計、或者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C)成分的含量可為20質量%以下,可為10質量%以下,可為5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C)成分的含量可為0.1質量%~20質量%,可為0.5質量%~10質量%,可為1質量%~5質量%。再者,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的(C)成分的含量可與所述範圍相同。
[(D)成分:導電粒子] (D)成分若為具有導電性的粒子則並無特別限制,可為包含Au、Ag、Ni、Cu、焊料等金屬的金屬粒子;包含導電性碳的導電性碳粒子等。(D)成分亦可為包括核及被覆核的被覆層的被覆導電粒子,所述核包含非導電性的玻璃、陶瓷、塑膠(聚苯乙烯等)等,所述被覆層包含所述金屬或導電性碳。該些中,可較佳地使用包括如下核及被覆核的被覆層的被覆導電粒子,所述核包含由熱熔融性金屬形成的金屬粒子或塑膠,所述被覆層包含金屬或導電性碳。該情況下,容易藉由加熱或加壓而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變形,因此當將電極彼此電性連接時,可增加電極與(D)成分的接觸面積,而使電極間的導電性進一步提升。
(D)成分可為包括所述金屬粒子、導電性碳粒子或被覆導電粒子以及絕緣層的絕緣被覆導電粒子,所述絕緣層包含樹脂等絕緣材料,且被覆該粒子的表面。若(D)成分為絕緣被覆導電粒子,則即便於(D)成分的含量多的情況下,亦會因粒子的表面被樹脂被覆而可抑制由(D)成分彼此的接觸引發短路,另外,亦可提升相鄰電極電路間的絕緣性。(D)成分可單獨使用以上所述的各種導電粒子的一種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D)成分的最大粒徑需要較電極的最小間隔(相鄰電極間的最短距離)更小。就分散性及導電性優異的觀點而言,(D)成分的最大粒徑可為1.0 μm以上,可為2.0 μm以上,可為2.5 μm以上。就分散性及導電性優異的觀點而言,(D)成分的最大粒徑可為50 μm以下,可為30 μm以下,可為20 μm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D)成分的最大粒徑可為1.0 μm~50 μm,可為2.0 μm~30 μm,可為2.5 μm~20 μm。本說明書中,對任意的300個(pcs)導電粒子,藉由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觀察進行粒徑的測定,將所獲得的最大值設為(D)成分的最大粒徑。再者,於(D)成分具有突起等並非球形的情況下,(D)成分的粒徑設為與SEM的圖像中的導電粒子外切的圓的直徑。
就分散性及導電性優異的觀點而言,(D)成分的平均粒徑可為1.0 μm以上,可為2.0 μm以上,可為2.5 μm以上。就分散性及導電性優異的觀點而言,(D)成分的平均粒徑可為50 μm以下,可為30 μm以下,可為20 μm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D)成分的平均粒徑可為1.0 μm~50 μm,可為2.0 μm~30 μm,可為2.5 μm~20 μm。本說明書中,對任意的300個(pcs)導電粒子,藉由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的觀察進行粒徑的測定,將所獲得的粒徑的平均值設為平均粒徑。
第一接著劑層2中,較佳為(D)成分均勻地分散。就容易獲得穩定的連接電阻的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D)成分的粒子密度可為100 pcs/mm2 以上,可為1000 pcs/mm2 以上,可為2000 pcs/mm2 以上。就提升相鄰電極間的絕緣性的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D)成分的粒子密度可為100000 pcs/mm2 以下,可為50000 pcs/mm2 以下,可為10000 pcs/mm2 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D)成分的粒子密度可為100 pcs/mm2 ~100000 pcs/mm2 ,可為1000 pcs/mm2 ~50000 pcs/mm2 ,可為2000 pcs/mm2 ~10000 pcs/mm2
就可進一步提升導電性的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總體積基準計,(D)成分的含量可為0.1體積%以上,可為1體積%以上,可為5體積%以上。就容易抑制短路的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總體積基準計,(D)成分的含量可為50體積%以下,可為30體積%以下,可為20體積%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總體積基準計,(D)成分的含量可為0.1體積%~50體積%,可為1體積%~30體積%,可為5體積%~20體積%。再者,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體積為基準的(D)成分的含量可與所述範圍相同。
[其他成分] 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可更含有(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熱塑性樹脂、偶合劑、填充材及熱硬化性樹脂。該些成分亦可含有於第一接著劑層2中。
作為熱塑性樹脂,例如可列舉:苯氧基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橡膠等。於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熱塑性樹脂的情況下,可容易地形成第一接著劑層。另外,於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熱塑性樹脂的情況下,可緩和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時產生的第一接著劑層的應力。另外,於熱塑性樹脂具有羥基等官能基的情況下,第一接著劑層的接著性容易提升。關於熱塑性樹脂的含量,例如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可為5質量%以上,且可為80質量%以下,可為5質量%~80質量%。
作為偶合劑,可列舉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巰基、胺基、咪唑基、環氧基等有機官能基的矽烷偶合劑;四烷氧基矽烷等矽烷化合物;四烷氧基鈦酸酯衍生物、聚二烷基鈦酸酯衍生物等。於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偶合劑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提升接著性。關於偶合劑的含量,例如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可為0.1質量%以上,且可為20質量%以下,可為0.1質量%~20質量%。
作為填充材,例如可列舉非導電性的填料(例如非導電粒子)。於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填充材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期待連接可靠性的提升。填充材可為無機填料及有機填料的任一者。作為無機填料,例如可列舉二氧化矽微粒子、氧化鋁微粒子、二氧化矽-氧化鋁微粒子、二氧化鈦微粒子、氧化鋯微粒子等金屬氧化物微粒子;氮化物微粒子等無機微粒子。作為有機填料,例如可列舉矽酮微粒子、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微粒子、丙烯酸-矽酮微粒子、聚醯胺微粒子、聚醯亞胺微粒子等有機微粒子。該些微粒子可具有均勻的結構,亦可具有核-殼型結構。填充材的最大直徑較佳為小於導電粒子4的最小粒徑。關於填充材的含量,例如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體積為基準,可為1體積%以上,且可為30體積%以下,可為1體積%~30體積%。
熱硬化性樹脂為藉由熱而硬化的樹脂,具有至少一個熱硬化性基。熱硬化性樹脂例如為藉由熱而與硬化劑反應並因此而進行交聯的化合物。作為熱硬化性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
就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進一步提升、連接可靠性更優異的觀點而言,熱硬化性基例如可為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等。
作為熱硬化性樹脂的具體例,可列舉作為表氯醇與雙酚A、雙酚F、雙酚AD等的反應產物的雙酚型環氧樹脂;作為表氯醇與苯酚酚醛清漆、甲酚酚醛清漆等的反應產物的環氧酚醛清漆樹脂;具有含萘環的骨架的萘系環氧樹脂;縮水甘油胺、縮水甘油醚等一分子內具有兩個以上的縮水甘油基的各種環氧化合物等環氧樹脂。
以第一接著劑層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熱硬化性樹脂的含量可為30質量%以上,且可為70質量%以下,可為30質量%~70質量%。
於第一接著劑層包含熱硬化性樹脂的情況下,第一接著劑層可更含有用於使熱硬化性樹脂硬化的硬化劑。作為硬化劑,只要為藉由熱而產生陽離子種的硬化劑,則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目的而適當選擇。作為硬化劑,例如可列舉鋶鹽、錪鹽等。關於硬化劑的含量,例如相對於熱硬化性樹脂100質量份,可為0.1質量份以上,且可為50質量份以下,可為0.1質量份~50質量份。
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亦可含有軟化劑、促進劑、劣化抑制劑、著色劑、阻燃劑、觸變劑等其他添加劑。以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導電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計量為基準,該些添加劑的含量例如可為0.1質量%~10質量%。該些添加劑亦可含有於第一接著劑層2中。
第一接著劑層2亦可包含未反應的(B)成分。推測:當將本實施形態的接著劑膜1收容於現有的收容構件來進行保管及搬運時,於第一接著劑層2中殘留未反應的(B)成分,因而於保管中及搬運中,第二接著劑層3中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一部分硬化,接著劑膜1的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減小。因此,於第一接著劑層2包含(B)成分的情況下,藉由將接著劑膜1收容於後述的收容構件,可防止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的減小。
就容易在相向的電極間捕捉導電粒子4、可進一步降低連接電阻的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可為導電粒子4的平均粒徑的0.1倍以上,可為0.2倍以上,可為0.3倍以上。就於熱壓接時導電粒子夾於相向的電極間時,導電粒子更容易壓壞,可進一步降低連接電阻的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可為導電粒子4的平均粒徑的0.8倍以下,可為0.7倍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可為導電粒子4的平均粒徑的0.1倍~0.8倍,可為0.2倍~0.8倍,可為0.3倍~0.7倍。再者,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是指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4、導電粒子4的隔開部分的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
於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與導電粒子4的平均粒徑滿足如上所述的關係的情況下,例如,如圖1所示,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導電粒子4的一部分可自第一接著劑層2突出至第二接著劑層3側。該情況下,第一接著劑層2與第二接著劑層3的邊界S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4、導電粒子4的隔開部分。亦可藉由以沿著導電粒子的表面的方式於導電粒子上存在邊界S,而在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導電粒子4不自第一接著劑層2突出至第二接著劑層3側的情況下,滿足所述關係。導電粒子4可不在第一接著劑層2的與第二接著劑層3側為相反側的表面2a露出,相反側的表面2a為平坦面。
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與導電粒子4的最大粒徑的關係可與所述相同。例如,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可為導電粒子4的最大粒徑的0.1倍~0.8倍,可為0.2倍~0.8倍,可為0.3倍~0.7倍。
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可根據所接著的電路構件的電極高度等而適當設定。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例如可為0.5 μm以上,且可為20 μm以下,可為0.5 μm~20 μm。再者,於導電粒子4的一部分自第一接著劑層2的表面露出(例如突出至第二接著劑層3側)的情況下,自第一接著劑層2的與第二接著劑層3側為相反側的表面2a至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4、導電粒子4的隔開部分的第一接著劑層2與第二接著劑層3的邊界S為止的最短距離(圖1中以d1表示的距離)為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導電粒子4的露出部分不包含於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中。導電粒子4的露出部分的長度例如可為0.1 μm以上,且可為20 μm以下,可為0.1 μm~20 μm。
接著劑層的厚度可藉由以下方法進行測定。首先,利用兩片玻璃(厚度:1 mm左右)夾入接著劑膜。繼而,利用包含雙酚A型環氧樹脂(商品名:JER811,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0 g及硬化劑(商品名:艾波忙特(Epomount)硬化劑,立發科技(Refine Te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 g的樹脂組成物進行澆鑄。然後,使用研磨機進行剖面研磨,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商品名:SE-8020,日立高科技(Hitachi High-tech sci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測定各接著劑層的厚度。
(第二接著劑層) 第二接著劑層3例如包含含有(a)聚合性化合物(以下亦稱為(a)成分)及(b)熱聚合起始劑(以下亦稱為(b)成分)的熱硬化性組成物。構成第二接著劑層3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為電路連接時能夠流動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例如為未硬化的熱硬化性組成物。
[(a)成分:聚合性化合物] (a)成分例如為藉由熱聚合起始劑因熱產生的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而聚合的化合物。作為(a)成分,可使用作為(A)成分而例示的化合物。就低溫短時間下的連接容易、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進一步提升、連接可靠性更優異的觀點而言,(a)成分較佳為具有藉由自由基而反應的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成分中的較佳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例子及較佳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組合與(A)成分相同。於(a)成分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且第一接著劑層中的(B)成分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情況下,藉由將接著劑膜收容於後述的收容構件,而有顯著抑制接著劑膜的保管時或搬運時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的傾向。
(a)成分可為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的任一者。作為(a)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a)成分可與(A)成分相同亦可不同。
就容易獲得用以降低連接電阻、提升連接可靠性而所需的交聯密度的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a)成分的含量可為10質量%以上,可為20質量%以上,可為30質量%以上。就可抑制聚合時的硬化收縮,可獲得良好的可靠性的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a)成分的含量可為90質量%以下,可為80質量%以下,可為70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a)成分的含量可為10質量%~90質量%,可為20質量%~80質量%,可為30質量%~70質量%。
[(b)成分:熱聚合起始劑] 作為(b)成分,可使用與(C)成分相同的熱聚合起始劑。作為(b)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化合物,亦可組合使用多種化合物。(b)成分較佳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成分中較佳的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例子與(C)成分相同。
就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進一步提升、連接可靠性更優異的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b)成分的含量可為0.1質量%以上,可為0.5質量%以上,可為1質量%以上。就適用期的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b)成分的含量可為30質量%以下,可為20質量%以下,可為10質量%以下。就該些觀點而言,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基準計,(b)成分的含量可為0.1質量%~30質量%,可為0.5質量%~20質量%,可為1質量%~10質量%。
[其他成分] 熱硬化性組成物可更含有(a)成分及(b)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熱塑性樹脂、偶合劑、填充材、軟化劑、促進劑、劣化抑制劑、著色劑、阻燃劑、觸變劑等。其他成分的詳細情況與第一接著劑層2中的其他成分的詳細情況相同。
熱硬化性組成物亦可含有以上所述的熱硬化性樹脂來代替(a)成分及(b)成分,或者在(a)成分及(b)成分之外含有以上所述的熱硬化性樹脂。該情況下,熱硬化性組成物亦可含有用於將以上所述的熱硬化性樹脂硬化的硬化劑。於使用熱硬化性樹脂來代替(a)成分及(b)成分的情況下,關於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熱硬化性樹脂的含量,例如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為基準,可為20質量%以上,且可為80質量%以下,可為20質量%~80質量%。於在(a)成分及(b)成分之外使用熱硬化性樹脂的情況下,關於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熱硬化性樹脂的含量,例如以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總質量為基準,可為20質量%以上,且可為80質量%以下,可為20質量%~80質量%。硬化劑的含量可與作為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硬化劑的含量所記載的範圍相同。
關於第二接著劑層3中的導電粒子4的含量,例如以第二接著劑層的總質量基準計,可為1質量%以下,亦可為0質量%。第二接著劑層3較佳為不含導電粒子4。
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d2可根據所接著的電路構件的電極高度等而適當設定。就可充分填充電極間的空間而將電極密封,獲得更良好的連接可靠性的觀點而言,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d2可為5 μm以上,且可為200 μm以下,可為5 μm~200 μm。再者,於導電粒子4的一部分自第一接著劑層2的表面露出(例如突出至第二接著劑層3側)的情況下,自第二接著劑層3的與第一接著劑層2側為相反側的表面3a至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4、導電粒子4的隔開部分的第一接著劑層2與第二接著劑層3的邊界S為止的距離(圖1中以d2表示的距離)為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
就可充分填充電極間的空間而將電極密封,獲得更良好的可靠性的觀點而言,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相對於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d2的比(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d2)可為1以上,且可為100以下。
接著劑膜1的厚度(構成接著劑膜1的所有層的厚度的合計;圖1中,第一接著劑層2的厚度d1及第二接著劑層3的厚度d2的合計)例如可為5 μm以上,且可為200 μm以下,可為5 μm~200 μm。
接著劑膜1中,導電粒子4分散於第一接著劑層2中。因此,接著劑膜1為具有各向異性導電性的各向異性導電性接著劑膜。接著劑膜1用於介於具有第一電極的第一電路構件、與具有第二電極的第二電路構件之間,將第一電路構件及第二電路構件熱壓接,而使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彼此電性連接。
根據接著劑膜1,可抑制於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時發生的導電粒子的流動。另外,根據接著劑膜1,有可抑制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使用電路連接結構體時發生的電路構件與由接著劑膜所形成的電路連接部的界面處的剝離的傾向。
以上,對本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
例如,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可為包含第一接著劑層及第二接著劑層的兩層者,亦可為包括第一接著劑層及第二接著劑層以外的層(例如第三接著劑層)的包含三層以上的層者。第三接著劑層可為具有與以上關於第一接著劑層或第二接著劑層而所述的組成相同的組成的層,可為具有與以上關於第一接著劑層或第二接著劑層而所述的厚度相同的厚度的層。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例如可於第一接著劑層的與第二接著劑層為相反側的表面上更包括第三接著劑層。即,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例如是以第二接著劑層、第一接著劑層及第三接著劑層的順序積層而成。該情況下,第三接著劑層例如與第二接著劑層同樣地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
另外,所述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為具有各向異性導電性的各向異性導電性接著劑膜,但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亦可為不具有各向異性導電性的導電性接著劑膜。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的製造方法例如包括:準備以上所述的第一接著劑層2的準備步驟(第一準備步驟);以及於第一接著劑層2上積層以上所述的第二接著劑層3的積層步驟。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的製造方法亦可更包括:準備第二接著劑層3的準備步驟(第二準備步驟)。
於第一準備步驟中,例如,於基材上形成第一接著劑層2而獲得第一接著劑膜,藉此準備第一接著劑層2。具體而言,首先將(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成分、以及視需要而添加的其他成分加入有機溶媒中,藉由攪拌混合、混煉等進行溶解或分散而製備清漆組成物(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清漆)。然後,於實施了脫模處理的基材上,使用刮刀塗佈機、輥塗機、敷料器、缺角輪塗佈機、模塗機等來塗佈清漆組成物後,藉由加熱而使有機溶媒揮發,從而於基材上形成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繼而,藉由對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照射光而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光硬化),從而於基材上形成第一接著劑層2(硬化步驟)。藉此,獲得第一接著劑膜。
作為清漆組成物的製備中使用的有機溶媒,較佳為具有可將各成分均勻地溶解或分散的特性者,例如可列舉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該些有機溶媒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而使用。製備清漆組成物時的攪拌混合及混煉例如可使用攪拌機、磨碎機、三輥、球磨機、珠磨機或均質機來進行。
作為基材,只要為具有可耐受使有機溶媒揮發時的加熱條件的耐熱性者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包含延伸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O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間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烯烴、聚乙酸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醯胺、聚醯亞胺、纖維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合成橡膠系、液晶聚合物等的基材(例如膜)。
使有機溶媒自塗佈於基材的清漆組成物揮發時的加熱條件較佳為設為有機溶媒充分揮發的條件。加熱條件例如可為40℃以上且120℃以下、0.1分鐘以上且10分鐘以下。
硬化步驟中的光的照射中,較佳為使用波長150 nm~750 nm的範圍內的照射光(例如紫外光)。光的照射例如可使用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氙氣燈、金屬鹵化物燈、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等來進行。光的照射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波長365 nm的光的累計光量計可為100 mJ/cm2 以上,可為200 mJ/cm2 以上,可為300 mJ/cm2 以上。光的照射量例如以波長365 nm的光的累計光量計可為10000 mJ/cm2 以下,可為5000 mJ/cm2 以下,可為3000 mJ/cm2 以下。
於第二準備步驟中,除使用(a)成分及(b)成分以及視需要而添加的其他成分、及不進行光照射以外,與第一準備步驟同樣地於基材上形成第二接著劑層3而獲得第二接著劑膜,藉此準備第二接著劑層3。
於積層步驟中,可藉由將第一接著劑膜與第二接著劑膜貼合而於第一接著劑層2上積層第二接著劑層3,亦可藉由於第一接著劑層2上塗佈使用(a)成分及(b)成分以及視需要而添加的其他成分而獲得的清漆組成物(熱硬化性組成物的清漆),使有機溶媒揮發而於第一接著劑層2上積層第二接著劑層3。積層步驟亦可於第一準備步驟的中途進行。例如,亦可於形成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後,進行積層步驟,獲得包括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第一接著劑層2的前驅物)及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第二接著劑層3)的積層體。該情況下,可藉由對所獲得的積層體照射光而使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硬化,完成第一準備步驟。
作為使第一接著劑膜與第二接著劑膜貼合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加熱壓製、輥層壓、真空層壓等方法。層壓例如可於0℃~8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電路連接結構體及其製造方法> 以下,對使用以上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作為電路連接材料的電路連接結構體及其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圖2是表示一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示意剖面圖。如圖2所示,電路連接結構體10包括:具有第一電路基板11及形成於第一電路基板11的主面11a上的第一電極12的第一電路構件13;具有第二電路基板14及形成於第二電路基板14的主面14a上的第二電極15的第二電路構件16;以及配置於第一電路構件13及第二電路構件16之間,將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彼此電性連接的電路連接部17。
第一電路構件13及第二電路構件16彼此可相同亦可不同。第一電路構件13及第二電路構件16可為形成有電極的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印刷配線板、陶瓷配線板、可撓性配線板、半導體矽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晶片等。第一電路基板11及第二電路基板14可由半導體、玻璃、陶瓷等無機物,聚醯亞胺、聚碳酸酯等有機物,玻璃/環氧等複合物等形成。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可由金、銀、錫、釕、銠、鈀、鋨、銥、鉑、銅、鋁、鉬、鈦、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銦鎵鋅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等形成。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可為電路電極,亦可為凸塊(bump)電極。可為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的至少一者為凸塊電極。圖2中,第二電極15為凸塊電極。
電路連接部17包含以上所述的接著劑膜1的硬化物。電路連接部17例如包括:第一區域18,位於第一電路構件13與第二電路構件16彼此相向的方向(以下「相向方向」)上的第一電路構件13側,包含以上所述的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導電粒子4以外的成分的硬化物;第二區域19,位於相向方向上的第二電路構件16側,包含以上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以及導電粒子4,至少介於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之間來將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彼此電性連接。電路連接部亦可並非如第一區域18及第二區域19般具有兩個區域,例如亦可包含以上所述的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導電粒子4以外的成分的硬化物與以上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混合存在的硬化物。
圖3是表示電路連接結構體10的製造方法的示意剖面圖。如圖3所示,電路連接結構體10的製造方法例如包括以下步驟:使以上所述的接著劑膜1介於具有第一電極12的第一電路構件13、與具有第二電極15的第二電路構件16之間,將第一電路構件13及第二電路構件16熱壓接,而使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彼此電性連接。
具體而言,如圖3的(a)所示,首先,準備具有第一電路基板11及形成於第一電路基板11的主面11a上的第一電極12的第一電路構件13、以及具有第二電路基板14及形成於第二電路基板14的主面14a上的第二電極15的第二電路構件16。
其次,以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極15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第一電路構件13與第二電路構件16,於第一電路構件13與第二電路構件16之間配置接著劑膜1。例如,如圖3的(a)所示,以第一接著劑層2側與第一電路構件13的安裝面11a相向的方式,將接著劑膜1層壓於第一電路構件13上。其次,以第一電路基板11上的第一電極12與第二電路基板14上的第二電極15彼此相向的方式,於層壓有接著劑膜1的第一電路構件13上配置第二電路構件16。
並且,如圖3的(b)所示,一邊將第一電路構件13、接著劑膜1及第二電路構件16加熱一邊於厚度方向上對第一電路構件13與第二電路構件16進行加壓,藉此而將第一電路構件13與第二電路構件16彼此熱壓接。此時,如圖3的(b)中箭頭所示,第二接著劑層3由於包含能夠流動的未硬化的熱硬化性組成物,而以填埋第二電極15、第二電極15間的空隙的方式流動,並且藉由所述加熱而硬化。藉此,第一電極12及第二電極15介隔導電粒子4而彼此電性連接,另外,第一電路構件13及第二電路構件16彼此接著,獲得圖2所示的電路連接結構體10。於本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結構體10的製造方法中,由於第一接著劑層2為預先硬化的層,因此將導電粒子4固定於第一接著劑層2中,另外,第一接著劑層2於所述熱壓接時幾乎不流動,而在相向的電極間有效率地捕捉導電粒子,因此相向的電極12及電極15間的連接電阻降低。因此,獲得連接可靠性優異的電路連接結構體。
<接著劑膜收容組> 圖4是表示一實施形態的接著劑膜收容組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接著劑膜收容組20包括: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1、捲繞有該接著劑膜1的卷軸21、及收容接著劑膜1及卷軸21的收容構件22。
如圖4所示,接著劑膜1例如為帶狀。帶狀的接著劑膜1例如是藉由將片狀的整幅片材以根據用途的寬度裁斷為長條狀而製作。可於接著劑膜1的其中一個面上設置基材。作為基材,可使用以上所述的PET膜等基材。
卷軸21包括:具有用來捲繞接著劑膜1的卷芯23的第一側板24、以及以夾隔卷芯23而與第一側板24相向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側板25。
第一側板24例如是包含塑膠的圓板,於第一側板24的中央部分設置有剖面圓形的開口部。
第一側板24具有的卷芯23為捲繞接著劑膜1的部分。卷芯23例如包含塑膠,形成為厚度與接著劑膜1的寬度相同的圓環狀。卷芯23以包圍第一側板24的開口部的方式固定於第一側板24的內側面。另外,於卷軸21的中央部設置有作為供捲繞裝置或輸出裝置(未圖示)的旋轉軸插入的部分的軸孔26。當於該軸孔26中塞入捲繞裝置或輸出裝置的旋轉軸的狀態下驅動旋轉軸時,卷軸21便會旋轉而不會空轉。亦可於軸孔26中嵌入收容乾燥劑的乾燥劑收容容器。
第二側板25與第一側板24同樣地,例如是包含塑膠的圓板,於第二側板25的中央部分設置有與第一側板24的開口部直徑相同的剖面圓形的開口部。
收容構件22例如呈袋狀,收容接著劑膜1及卷軸21。收容構件22具有用於將接著劑膜1及卷軸21收容(插入)至收容構件22的內部的插入口27。
收容構件22具有使得能夠自外部視認收容構件22的內部的視認部28。圖4所示的收容構件22是以收容構件22的整體成為視認部28的方式構成。
視認部28具有對可見光的透射性。例如,當以波長450 nm~750 nm的範圍測定視認部28對光的透射率時,於波長450 nm~750 nm之間存在至少一個光的透射率的平均值為30%以上且波長寬度為50 nm的區域。視認部28對光的透射率可藉由製作將視認部28截取為規定大小的試樣,並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試樣對光的透射率而獲得。收容構件22具有此種視認部28,因而自收容構件22的外部亦可確認到收容構件22內部的例如貼附於卷軸21的製品名、批號、有效期等各種資訊。藉此,可期待防止混入錯誤的製品、及分類作業變得效率良好。
視認部28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射率為10%以下。視認部28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過為10%以下,因此可抑制由自收容構件22的外部入射至內部的光及第一接著劑層2中殘留的光聚合起始劑所引起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結果,可維持接著劑膜1的連接電阻的降低效果,於將接著劑膜1用於電路構件彼此的連接時,可降低相向的電極間的連接電阻。就進一步抑制自光聚合起始劑產生自由基的觀點而言,視認部28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射率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佳為1%以下,特佳為0.1%以下。
就同樣的觀點而言,視認部28對能夠自所述光聚合起始劑((B)成分)產生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的波長區域下的光的透射率的最大值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佳為1%以下,特佳為0.1%以下。具體而言,視認部28對波長254 nm~405 nm的光的透射率的最大值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佳為1%以下,特佳為0.1%以下。
視認部28(收容構件22)例如是由厚度10 μm~5000 μm的片材所形成。該片材包括視認部28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射率為10%以下的材料。此種材料可包含一種成分,亦可包含多種成分。作為該材料,例如可列舉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聚醯胺、玻璃等。該些材料亦可包含紫外線吸收劑。視認部28亦可具有藉由積層透光性不同的多個層而形成的積層結構。該情況下,構成視認部28的各層可包含以上所述的材料。
為了防止收容時空氣自外部侵入,例如可藉由利用密封機等進行封口而將插入口27密閉。該情況下,較佳為於封閉插入口27前預先將收容構件22內的空氣抽吸去除。可期待自收容的初始階段起收容構件22內的濕氣變少,且防止空氣自外部進入。另外,藉由收容構件22的內表面與卷軸21密接,可防止因搬運時的振動使收容構件22的內表面與卷軸21的表面摩擦而產生異物,並且可防止對卷軸21的側板24、側板25的外側面的刮傷。
所述實施形態中,收容構件是以收容構件的整體成為視認部的方式構成,於另一實施形態中,收容構件亦可於收容構件的一部分具有視認部。例如,收容構件可於收容構件的側面的大致中央具有矩形形狀的視認部。該情況下,收容構件的視認部以外的部分例如可呈黑色,以便不透射紫外光及可見光。
另外,所述實施形態中,收容構件的形狀為袋狀,收容構件例如亦可為箱狀。收容構件較佳為帶有用於開封的切痕。該情況下,使用時的開封作業變容易。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實施例。
<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A1)的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具有氯化鈣乾燥管的回流冷卻管、及氮氣導入管的反應容器中,歷時3小時均勻地滴加聚(1,6-己二醇碳酸酯)(商品名:杜南醇(Duranol)T5652,旭化成化學(Asahi Kasei 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2500質量份(2.50 mol)、及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製造)666質量份(3.00 mol)。繼而,向反應容器中充分地導入氮氣後,將反應容器內加熱至70℃~75℃來進行反應。其次,向反應容器中添加對苯二酚單甲基醚(西格瑪奧德里奇公司製造)0.53質量份(4.3 mmol)、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里奇公司製造)5.53質量份(8.8 mmol)後,加入丙烯酸2-羥基乙酯(西格瑪奧德里奇公司製造)238質量份(2.05 mol),於空氣環境下以70℃反應6小時。藉此而獲得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A1)。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5000。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是依照下述條件,藉由凝膠滲透層析儀(GPC),且使用由標準聚苯乙烯所得的校準曲線而測定。 (測定條件) 裝置:東曹(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GPC-8020 檢測器: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RI-8020 管柱: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Gelpack GLA160S+GLA150S 試樣濃度:120 mg/3 mL 溶媒:四氫呋喃 注入量:60 μL 壓力:2.94×106 Pa(30 kgf/cm2 ) 流量:1.00 mL/min
<導電粒子的製作> 於聚苯乙烯粒子的表面上,以層的厚度為0.2 μm的方式形成包含鎳的層。以所述方式獲得平均粒徑為4 μm、最大粒徑為4.5 μm、比重為2.5的導電粒子。
<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的製備方法>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器、真空發生裝置及氮氣導入管的帶有加熱器的不鏽鋼製高壓釜中,投入間苯二甲酸48質量份及新戊二醇37質量份,進而,投入作為觸媒的四丁氧基鈦酸酯0.02質量份。繼而,於氮氣流下升溫至220℃,直接攪拌8小時。然後,減壓至大氣壓(760 mmHg),冷卻至室溫。藉此,析出白色的沈澱物。繼而,取出白色的沈澱物,水洗後,藉由進行真空乾燥而獲得聚酯多元醇。將所獲得的聚酯多元醇充分乾燥後,溶解於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MEK)中,投入至安裝有攪拌機、滴液漏斗、回流冷卻機及氮氣導入管的四口燒瓶中。另外,投入相對於聚酯多元醇100質量份成為0.05質量份的量的月桂酸二丁基錫作為觸媒,將相對於聚酯多元醇100質量份成為50質量份的量的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溶解於MEK中並利用滴液漏斗進行投入,於80℃下攪拌4小時,藉此獲得作為目標的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
<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清漆(清漆組成物)的製備> 將以下所示的成分以表1所示的調配量(質量份)混合,製備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1~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8的清漆。
(聚合性化合物) A1:二環戊二烯型二丙烯酸酯(商品名:DCP-A,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A2:如上所述般合成的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A1) A3: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商品名:萊特酯(Light Ester)P-2M,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光聚合起始劑) B1: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O-苯甲醯基肟)](商品名:豔佳固(Irgacure)(註冊商標)OXE01,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 B2: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鄰乙醯基肟)(商品名:豔佳固(Irgacure)(註冊商標)OXE02,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 (熱聚合起始劑) C1:過氧化苯甲醯(商品名:耐帕(NYPER)BMT-K4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導電粒子) D1:如上所述般製作的導電粒子 (熱塑性樹脂) E1:如上所述般合成的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 (偶合劑) F1: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商品名:KBM503,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填充材) G1:二氧化矽微粒子(商品名:R104,日本艾羅技(AEROSI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平均粒徑(一次粒徑):12 nm) (溶劑) H1:甲基乙基酮
[表1]
  1 2 3 4 5 6 7 8
組成 (質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A1 5 5 5 5 5 5 5 5
A2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A3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光聚合起始劑 B1 0.5 - - - - - 1.25 -
B2 - 0.5 0.4 0.3 0.75 1 - -
熱聚合起始劑 C1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導電粒子 D1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熱塑性樹脂 E1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偶合劑 F1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填充材 G1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溶劑 H1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熱硬化性組成物的清漆(清漆組成物)的製備> 作為聚合性化合物a1~聚合性化合物a3、熱聚合起始劑b1、偶合劑f1、填充材g1及溶劑h1,使用與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A1~聚合性化合物A3、熱聚合起始劑C1、偶合劑F1、填充材G1及溶劑H1相同者,熱塑性樹脂e1使用以下所示的成分,將該些成分以表2所示的調配量(質量份)混合,製備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清漆。 (熱塑性樹脂) e1:苯氧基樹脂(商品名:PKHC,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公司製造)
[表2]
  1
組成 (質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a1 5
a2 27.5
a3 1.5
熱聚合起始劑 b1 2.5
熱塑性樹脂 e1 35
偶合劑 f1 1.0
填充材 g1 2.5
溶劑 h1 150
(實施例1) [第一接著劑膜的製作] 使用塗敷裝置將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清漆塗佈於厚度50 μm的PET膜上。繼而,進行70℃、3分鐘的熱風乾燥,於PET膜上形成包含厚度(乾燥後的厚度)為4 μm的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層。此處的厚度使用接觸式厚度計進行測定。再者,若使用接觸式厚度計則反映導電粒子的大小,測定存在導電粒子的區域的厚度。因此,於積層第二接著劑層,製作兩層構成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之後,藉由後述的方法,測定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的隔開部分的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
其次,對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層,使用金屬鹵化物燈以累計光量為1500 mJ/cm2 的方式進行光照射,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藉此,使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1硬化,形成第一接著劑層。藉由以上操作,獲得於PET膜上具備第一接著劑層的第一接著劑膜(存在導電粒子的區域的厚度:4 μm)。此時的導電粒子密度約為7000 pcs/mm2
[第二接著劑膜的製作] 使用塗敷裝置將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清漆塗佈於厚度50 μm的PET膜上。繼而,進行70℃、3分鐘的熱風乾燥,於PET膜上形成厚度為8 μm的第二接著劑層(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1的層)。藉由以上操作,獲得於PET膜上具備第二接著劑層的第二接著劑膜。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作] 將第一接著劑膜與第二接著劑膜以各自的接著劑層相向的方式配置,與作為基材的PET膜一併於40℃下進行加熱,同時利用輥層壓機進行層壓。藉此,製作第一接著劑層與第二接著劑層積層而成的兩層構成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藉由以下方法來測定所製作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首先,利用兩片玻璃(厚度:1 mm左右)夾入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利用包含雙酚A型環氧樹脂(商品名:JER811,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0 g及硬化劑(商品名:艾波忙特(Epomount)硬化劑、立發科技(Refine Te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 g的樹脂組成物進行澆鑄。然後,使用研磨機進行剖面研磨,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商品名:SE-8020,日立高科技(Hitachi High-tech sci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測定位於相鄰的導電粒子的隔開部分的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為2 μm。
[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作] 介隔所製作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對間距25 μm的COF(弗萊克斯得(FLEXSEED)公司製造)、及玻璃基板上具備包含非晶氧化銦錫(ITO)的薄膜電極(高度:1200 Å)的帶有薄膜電極的玻璃基板(吉奧馬(Geomatec)公司製造),使用熱壓接裝置(加熱方式:接觸加熱(contact heat)型,太陽機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以170℃、6 MPa下4秒鐘的條件進行加熱加壓,跨及寬度1 mm進行連接,製作電路連接結構體(連接結構體)。再者,於連接時,以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中的第一接著劑層側的表面與玻璃基板相向的方式將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配置於玻璃基板上。
<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評價> [粒子流動性評價] 對於所獲得的電路連接結構體,使用顯微鏡(商品名:伊克利普斯(ECLIPSE)L200,尼康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來評價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樹脂滲出部分的粒子流動狀態。具體而言,利用顯微鏡自玻璃基板側觀察所製作的電路連接結構體,分三個階段來評價較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寬度更向外側滲出的部分的粒子狀態。將粒子幾乎不移動,滲出部分沒有粒子的狀態評價為1,將粒子稍微移動但未觀察到粒子彼此的連結的狀態評價為2,將粒子流動且觀察到粒子彼此的連結的狀態評價為3。
[連接電阻值評價] 對於所獲得的電路連接結構體,藉由萬用電表來測定剛剛連接後以及高溫高濕試驗後的相向的電極間的連接電阻值。高溫高濕試驗是藉由於85℃、85%RH的恆溫恆濕槽中放置200小時來進行。連接電阻值是作為16處的相向的電極間的電阻的平均值而求出。
[剝離評價] 使用顯微鏡(商品名:伊克利普斯(ECLIPSE)L200,尼康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來評價高溫高濕試驗後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電路連接部有無剝離。具體而言,利用顯微鏡自玻璃基板側觀察如上所述般製作的電路連接結構體,分三個階段來評價玻璃基板與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剝離狀態。求出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整體的面積中,自玻璃基板剝離的比例,將幾乎沒有發生剝離(剝離部分的比例小於整體的5%以下)者評價為A,將發生少量剝離(剝離部分的比例為整體的5%以上且小於20%)者評價為B,將發生剝離(剝離部分的比例為整體的20%以上)者評價為C。
(實施例2~實施例7及比較例1) 作為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使用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2~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8,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電路連接結構體,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進行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評價。將結果示於表3及表4中。
[表3]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 1 2 3 4
連接電阻(Ω) 剛剛連接後 1.9 1.8 1.7 1.8
高溫高濕試驗後 2.5 2.3 2.4 2.4
粒子流動性 1 1 1 2
剝離 A A A A
[表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比較例1
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 5 6 7 8
連接電阻(Ω) 剛剛連接後 1.7 1.8 1.6 1.6
高溫高濕試驗後 2.6 2.5 2.9 2.4
粒子流動性 1 1 1 3
剝離 A B C A
1: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2:第一接著劑層 2a:第一接著劑層的與第二接著劑層側為相反側的表面 3:第二接著劑層 3a:第二接著劑層的與第一接著劑層側為相反側的表面 4:導電粒子 5:接著劑成分 10:電路連接結構體 11:第一電路基板 11a:第一電路基板的主面(安裝面) 12:電路電極(第一電極) 13:第一電路構件 14:第二電路基板 14a:第二電路基板的主面 15:凸塊電極(第二電極) 16:第二電路構件 17:電路連接部 18:第一區域 19:第二區域 20:接著劑膜收容組 21:卷軸 22:收容構件 23:卷芯 24:第一側板 25:第二側板 26:軸孔 27:插入口 28:視認部 d1: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距離) d2:第二接著劑層的厚度(距離) S:第一接著劑層與第二接著劑層的邊界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示意剖面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示意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接著劑膜收容組的立體圖。
1: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
2:第一接著劑層
2a:第一接著劑層的與第二接著劑層側為相反側的表面
3:第二接著劑層
3a:第二接著劑層的與第一接著劑層側為相反側的表面
4:導電粒子
5:接著劑成分
d1: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距離)
d2:第二接著劑層的厚度(距離)
S:第一接著劑層與第二接著劑層的邊界

Claims (14)

  1. 一種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包括:第一接著劑層;以及第二接著劑層,積層於所述第一接著劑層上, 所述第一接著劑層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光硬化物,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熱聚合起始劑及導電粒子, 所述第二接著劑層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磷酸酯結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13
    式(1)中,n表示1~3的整數,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光聚合起始劑具有下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
    Figure 03_image015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式(I)所表示的結構為肟酯結構、雙咪唑結構或吖啶結構。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光聚合起始劑含有具有下述式(VI)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17
    式(VI)中,R11 、R12 及R13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20的烷基、或包含芳香族系烴基的有機基。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其中所述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為所述導電粒子的平均粒徑的0.1倍~0.8倍。
  9. 一種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包括: 準備步驟,準備第一接著劑層;以及 積層步驟,於所述第一接著劑層上積層包含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第二接著劑層, 所述準備步驟包括藉由對包含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層照射光而使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獲得所述第一接著劑層的步驟,所述光及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熱聚合起始劑及導電粒子。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11. 如請求項9或請求項10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熱硬化性組成物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12. 如請求項9至請求項11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著劑層的厚度為所述導電粒子的平均粒徑的0.1倍~0.8倍。
  13. 一種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包括:使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介於具有第一電極的第一電路構件、與具有第二電極的第二電路構件之間,將所述第一電路構件及所述第二電路構件熱壓接,而使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彼此電性連接的步驟。
  14. 一種接著劑膜收容組,包括: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收容所述接著劑膜的收容構件,且 所述收容構件具有使得能夠自外部視認所述收容構件的內部的視認部, 所述視認部對波長365 nm的光的透射率為10%以下。
TW109108001A 2019-03-13 2020-03-11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TW2020456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6430 2019-03-13
JP2019046430 2019-03-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650A true TW202045650A (zh) 2020-12-16

Family

ID=7242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001A TW202045650A (zh) 2019-03-13 2020-03-11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184583A1 (zh)
KR (1) KR20210141953A (zh)
CN (1) CN113613892A (zh)
TW (1) TW202045650A (zh)
WO (1) WO20201845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68406A (ko) * 2020-09-15 2023-05-17 가부시끼가이샤 레조낙 회로 접속용 접착제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회로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WO2022102573A1 (ja) * 2020-11-10 2022-05-19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107273A (ko) * 2020-11-12 2023-07-1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레조낙 회로 접속용 접착제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접속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23136221A1 (ja) * 2022-01-12 2023-07-20 Tdk株式会社 配線体、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2249B1 (en) * 1999-08-25 2004-07-13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Wiring-connecting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ircuit board with the same
CN100537689C (zh) 2003-12-04 2009-09-09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各向异性的导电粘合片材及连接结构体
JP4880533B2 (ja) * 2007-07-03 2012-02-22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異方性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接合体
JP5293779B2 (ja) * 2010-07-20 2013-09-18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回路接続構造体、半導体装置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296486B1 (ko) * 2010-07-26 2013-08-13 히타치가세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 접속 구조체,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접착제 조성물의 용도
KR101829504B1 (ko) * 2010-12-27 2018-02-14 히타치가세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건조제 수용기 및 접착 테이프용 릴
KR20120080385A (ko) * 2011-01-07 2012-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턴 형성용 접착 필름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접착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패키징 방법
JP2014149918A (ja) * 2011-06-06 2014-08-21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フィルム状回路接続材料及び回路接続構造体
WO2013024544A1 (ja) * 2011-08-18 2013-02-21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材リール
CN202481529U (zh) * 2012-02-06 2012-10-10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带包装结构
JP6056700B2 (ja) * 2012-08-03 2017-01-1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90659A1 (ja) * 2015-11-25 2017-06-0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組成物及び構造体
JP2017135065A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接続方法、及び接合体
JP7172991B2 (ja) * 2017-03-29 2022-11-16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及び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892A (zh) 2021-11-05
JPWO2020184583A1 (zh) 2020-09-17
WO2020184583A1 (ja) 2020-09-17
KR20210141953A (ko)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31317B1 (ko) 회로 접속용 접착제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회로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접착제 필름 수용 세트
TW202045650A (zh)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TW202039764A (zh)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TWI808990B (zh)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及接著劑膜收容套組
KR102533475B1 (ko) 회로 접속용 접착제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회로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접착제 필름 수용 세트
TWI805614B (zh) 接著劑膜收容套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22059647A1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020338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TW202045665A (zh)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TW202045664A (zh) 電路連接用接著劑膜及其製造方法、電路連接結構體的製造方法以及接著劑膜收容組
JP2022098985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039384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048791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134038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並びに、回路接続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33758A (ja)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フィルム、回路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路接続構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