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5043A -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5043A
TW202035043A TW109101733A TW109101733A TW202035043A TW 202035043 A TW202035043 A TW 202035043A TW 109101733 A TW109101733 A TW 109101733A TW 109101733 A TW109101733 A TW 109101733A TW 202035043 A TW202035043 A TW 2020350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processing
wire electrode
metal wire
mach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1478B (zh
Inventor
大久保晃佑
藤元明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4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6Control of the travel curve of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 B23H7/065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6Control of the travel curve of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14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 B23H7/20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for programme-control, e.g. adap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26Apparatus for moving or positioning electrode relatively to workpiece; Mounting of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26Apparatus for moving or positioning electrode relatively to workpiece; Mounting of electrode
    • B23H7/32Maintaining desired spacing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e.g. by means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19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or contouring control systems, e.g. to control position from one programmed point to another or to control movement along a programmed continuous path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3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art programming, e.g. entry of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as taken from a technical drawing, combining this with machining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control information, named part programme, for the NC machine
    • G05B19/40931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art programming, e.g. entry of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as taken from a technical drawing, combining this with machining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control information, named part programme, for the NC machine concerning programming of ge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600/00Machining conditions
    • B23H2600/10Switching of machining conditions during machining
    • B23H2600/12Switching from rough cutting to finish machin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301Optimisation of sequence of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043EDM machine, wire cut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221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erosion, ecm, chem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包含判定部(54)及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該判定部判定依序具有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退出路徑(62)之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作為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於判定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A作為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不使金屬線電極(16)沿著第1路徑(64)的退出路徑(62)及第2路徑(66)之接近路徑(60’)移動,而使金屬線電極(16)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

Description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於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13-173212號揭示有可執行使金屬線電極從加工開始點往工件(被加工物)靠近之接近動作、及使金屬線電極從工件退避至加工開始點之退出動作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進行上述接近動作及退出動作之一般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無法在接近動作中及退出動作中之時間帶的大部分或全部,對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因而,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13-173212號所揭示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在至被加工物之加工完畢為止的期間,執行接近動作及退出動作之次數多時,至放電加工完畢為止所需之時間長。
是故,本發明之目的係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於依據設定有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的加工程式,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被加工物相對移動,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所包含的加工路徑相對移動時,使該金屬線電極與該加工物之間產生放電,藉此,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並包含判定部及金屬線移動控制部,該判定部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靠近的接近路徑、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的第1路徑及第2路徑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之該第1路徑的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用以編輯加工程式,該加工程式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有之金屬線電極對被加工物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的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並包含判定部及程式編輯部,該判定部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靠近的接近路徑、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的第1路徑及第2路徑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程式編輯部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發明之再一態樣係一種對被加工物沿著加工路徑相對移動時,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的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並包含判定步驟及移動步驟,該判定步驟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靠近的接近路徑、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的第1路徑及第2路徑是否依序被指定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移動步驟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發明之又一態樣係一種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其用以編輯加工程式,該加工程式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有之金屬線電極對被加工物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的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並包含判定步驟及編輯步驟,該判定步驟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靠近的接近路徑、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的第1路徑及第2路徑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編輯步驟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根據本發明,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縮短。
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應可從參照附加之圖式而說明的以下實施形態之說明輕易了解。
就本發明,舉較佳之實施形態為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於以下詳細地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結構例之立體圖。此外,以下之說明的各軸之方向誠如圖1。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包含本體12。本體12具有供給朝向被加工物14(參照圖3)之金屬線電極16的供給系統18a、回收通過被加工物14之金屬線電極16的回收系統18b、及儲存加工液之槽20。
供給系統18a具有金屬線捲軸22、制動塊24、制動馬達26、轉矩馬達28、張力檢測部30及上部金屬線導件32。於金屬線捲軸22捲繞金屬線電極16,並以轉矩馬達28賦予轉矩。制動塊24對金屬線電極16賦予因摩擦產生之制動力,並且以制動馬達26賦予制動轉矩。張力檢測部30檢測金屬線電極16之張力的大小。上部金屬線導件32配置於槽20之內側,而在被加工物14之上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6。
回收系統18b具有壓輪34、進給輥36、金屬線回收箱38、及下部金屬線導件40。壓輪34及進給輥36係為了挾持及搬送金屬線電極16而設,所搬送之金屬線電極16以金屬線回收箱38回收。下部金屬線導件40配置於槽20之內側,而在被加工物14之下方引導金屬線電極16。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可藉供給系統18a及回收系統18b將金屬線電極16沿著Z軸方向搬送。又,供給系統18a及回收系統18b各自具有之上部金屬線導件32與下部金屬線導件40分別連接於圖中未示之伺服馬達。藉此,可使上部金屬線導件32及下部金屬線導件40分別沿著與X軸方向平行之U軸方向及與Y軸方向平行之V軸方向移動。
於槽20之內側備有支撐被加工物14之台T(參照圖2)。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藉使台T移動,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為實現此,於台T連接至少三個伺服馬達X、Y、Z。三個伺服馬達X、Y、Z分別用以使台T沿著X軸、Y軸、及Z軸各軸移動。
在實施放電加工之前,於被加工物14之預定位置設孔42(參照圖3)。在俯視時(XY座標系)之孔42的內側之區域,藉例如使用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操作員的指定,預先決定稱為「加工開始點44」之點。加工開始點44係要對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時,將金屬線電極16連結於上部金屬線導件32與下部金屬線導件40之間的位置。
連結金屬線電極16,使連結之金屬線電極16靠近被加工物14時對在金屬線電極16與被加工物14形成之間隙施加電壓。藉此,在加工液中產生放電,而對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此時,藉使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可將被加工物14進行三維加工。
圖2係簡易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6的結構之方塊圖。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包含控制裝置46。本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6係控制上述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之相對移動、及根據加工條件之放電加工的控制之裝置。控制裝置46具有讀取設定有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的加工程式A之處理器48、記憶有加工程式A之記憶體50。又,處理器48具有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判定部54、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作為處理部。
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係根據加工條件控制放電加工之處理部。加工條件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指包含金屬線電極16之電性或物理性控制條件、抑或加工液的噴射條件之放電加工控制內容界定用控制參數的組合。舉例而言,實施放電加工時,對在金屬線電極16與被加工物14形成之間隙施加的電壓之大小可為加工條件所含之控制參數中的一個。加工條件可由例如操作員藉由圖中未示之CNC預先指定並記憶於記憶體50。又,加工條件亦可使處理器48在設定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線的加工程式A之外另外讀入用以設定加工條件之程式。
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係基本上依據從加工程式A讀取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使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之處理部。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藉將例如依據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內容的指令發送至連接了台T之伺服馬達X、Y、Z,而使台T移動。藉此,本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可依據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使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因而,藉一面以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控制金屬線電極16之相對移動,一面以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控制放電加工,可實現上述被加工物14之三維加工。
判定部54係用以判定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之結構的處理部。關於判定部54進行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之判定的細節、及關於按該判定之結果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運作的細節,另外後述。
在有關於判定部54的詳細說明之前,就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處理器48讀取的加工程式A,進一步說明。加工程式A可以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作成。以下,舉操作員以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作成用以施行俯視時將被加工物14挖成矩形之放電加工的加工程式A之情形為例來說明。又,假設操作員於挖被加工物14時,以粗糙地切斷被加工物14之放電加工粗略地形成外形後,進一步對被加工物14之粗糙表面施行修整放電加工。
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被加工物14的平面圖。
操作員將如圖3般呈大約矩形之形狀的加工路徑58設定於加工程式A。在此設定之加工路徑58用以施行粗略地形成被加工物14之外形的放電加工。加工路徑58具有以複數之線段區分的複數之區間。
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於操作員設定加工路徑58時,自動地將用以使金屬線電極16從加工開始點44往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設定作為該加工路徑58之上游的路徑。又,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自動地將用以使金屬線電極16從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退避至加工開始點44之退出路徑62設定作為加工路徑58之下游的路徑。藉此,可將依序具有接近路徑60、操作員所期的加工路徑58、退出路徑62之「第1路徑64」設定於加工程式A。此外,在圖3之例中,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及終點P2在同一座標上。因而,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在圖3之例中,以相互重疊之方式設定。
又,操作員接在第1路徑64之後,將呈大約矩形之形狀的加工路徑58’以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設定於加工程式A。在此設定之加工路徑58’以不同於第1路徑64時之加工條件,對被加工物14施行修整放電加工。加工路徑58’與加工路徑58同樣地具有以複數之線段區分的複數之區間。
當操作員設定加工路徑58’時,與第1路徑64時同樣地,自動地將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分別設定為加工路徑58’之上游及下游。藉此,依序具有接近路徑60’、操作員所期之加工路徑58’、及退出路徑62’之「第2路徑66」以接續第1路徑64之方式設定於加工程式A。此外,在圖3之例中,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及終點P4在同一座標上。因而,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在圖3之例中,以相互重疊之方式設定。
在加工程式A,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與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的Y座標相同,X座標則是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設定在與加工開始點44距離分開∆x之位置(參照圖3之提示框)。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及加工路徑58’之終點P4亦是相同,加工路徑58’之終點P4設定在與加工開始點44距離分開∆x之位置。因而,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一部分重疊於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且於X軸方向長∆x。又,加工路徑58’呈比加工路徑58大一圈∆x量之大約矩形形狀。
根據如以上進行而作成之加工程式A,金屬線電路16首先沿著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及退出路徑62,進行對被加工物14之相對移動。接著,金屬線電極16沿著接近電路60’、加工路徑58’及退出路徑62’,進行對被加工物14之相對移動。又,操作員使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控制加工路徑58及加工路徑58’各自之放電加工的實施。藉此,操作員可將被加工物14加工成所期形狀。
惟,照著上述加工程式A,使金屬線電極16相對移動時,在未沿著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及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的時間點,不實施對被加工物14之放電加工。換言之,在金屬線電極16沿著接近路徑60、退出路徑62、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相動移動之時間帶,不實施放電加工。
在對被加工物14之放電加工的時間效率之觀點上,不實施放電加工之時間宜儘量短。然而,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即使操作員未意識到,亦自動地將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分別設定為加工路徑58之上游及下游。因而,不易從以一般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作成的加工程式A之內容排除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接近路徑60’及退出路徑62’亦相同。當至少考慮若不使金屬線電極16靠近被加工物14,放電加工之實施本身便不易時,第1路徑64之接近路徑60可謂不易排除。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處理之流程的一部分之流程圖。
是故,在本實施形態,處理器48讀入加工程式A時(步驟S1),以上述判定部54判定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步驟S2)。具體而言,判定部54判定具有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退出路徑62之第1路徑64是否設定於加工程式A。又,判定部54判定具有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退出路徑62’之第2路徑66是否以接續已判定之第1路徑64的方式設定於加工程式A。接著,判定部54於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A時(判定結果:是),要求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將該加工程式A部分變更讀取來執行。
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接受來自判定部54之要求,將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部分變更讀取來執行(步驟S3)。具體而言,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於判定部54有加工程式A之變更讀取的要求時,不使金屬線電極16沿著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退出路徑62及接近路徑60’相對移動。然後,使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金屬線電極16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此外,若判定部54無加工程式A之變更讀取的要求時,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可照著加工程式A使金屬線電極16相對移動(步驟S4)。
圖5係簡易顯示在圖4之步驟S3遷移的金屬線電極16之樣態的平面圖。
當執行步驟S3時,金屬線電極16不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退出路徑62,而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結束點70(圖5之箭頭)。藉此,金屬線電極16不經過退出路徑62及接近路徑60’,而可從第1路徑64之放電加工結束後立即開始第2路徑66之放電加工。遷移開始點68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的終點P2。又,遷移結束點70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由操作員預先設定於在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且為加工程式A之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之下游的位置之點。遷移結束點70亦可在位於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的預定範圍內變更。在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的預定範圍內係指例如加工路徑58’具有之複數的區間(線段)中包含起點P3之區間內。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般,金屬線電極16從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往在加工路徑58’上且為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的下游之遷移結束點70,像俯視時描繪弧形般以曲線方式遷移。藉此,使金屬線電極16遷移至加工路徑58’上時,比起使金屬線電極16沿著與被加工物14之表面垂直相交的方向(在本實施形態為X軸方向)靠近之情形,可抑制於被加工物14之表面形成條痕。
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可於使金屬線電極16遷移至遷移結束點70後,使金屬線電極16沿著遷移結束點70之下游的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惟,此時,當如本實施形態般,遷移結束點70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之下游時,金屬線電極16不會沿著遷移結束點70之上游的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此時,不實施本應在從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至遷移結束點70之間施行的放電加工。
是故,在本實施形態中,從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遷移結束點70之期間實施放電加工取代不在遷移結束點70之上游的加工路徑58’實施放電加工。此時之加工條件(遷移加工條件)可由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算出。在本實施形態中,依據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及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算出遷移加工條件。此外,此時,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與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皆預先記憶於記憶體50。
宜將遷移加工條件算出及設定成隨著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從加工路徑58之加工條件逐漸變化成加工路徑58’之加工條件。藉此,在從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遷移結束點70之期間,可將加工條件分別不同之加工路徑58與加工路徑58’聯結來實施放電加工。
如此,根據上述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可判定設定於一般之加工程式A的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按該判定之結果,將金屬線電極16之相對移動控制成進行有效率之相對移動。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此外,在第1實施形態中,於判定部54判定加工程式A後(步驟S2),立即使金屬線電極16移動(步驟S3或步驟S4)。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運作的流程不限於此。舉例而言,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亦可於判定部54判定加工程式A後,等候執行步驟S3或步驟S4直到操作員藉由CNC發出指示為止。
[變形例] 以上,說明了第1實施形態作為本發明之一例,上述實施形態當然可添加各式各樣之變更或改良。從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可清楚明白該種添加了變更或改良之形態亦可包含在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變形例1) 圖6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1遷移的金屬線電極16之樣態的平面圖。
遷移開始點68不限第1實施形態,在位於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的預定範圍內,可由操作員預先決定。在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的預定範圍係指例如加工路徑58具有之複數的區間(線段)中包含終點P2之區域內。於圖6顯示於在加工路徑58上且為終點P2之上游設定遷移開始點68時的金屬線電極16之遷移的樣態之一例。
(變形例2) 圖7A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2遷移的金屬線電極16之樣態(其一)的平面圖。圖7B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2遷移的金屬線電極16之樣態(其二)的平面圖。
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使金屬線電極16以曲線方式遷移至加工路徑58’上。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亦可如圖7A或圖7B般,使金屬線電極16以直線方式遷移至加工路徑58’上(圖7A及圖7B中之箭頭)。藉此,可期待時間效率比曲線方式之遷移更提高。尤其如圖7A般,對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斜角遷移時,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時同樣地抑制於被加工物14之表面形成條痕。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就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第2實施形態係有關於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此外,以下,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要件,附上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符號,而適宜省略其說明。
圖8係簡易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的結構之方塊圖。
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係用以編輯設定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之加工程式A的裝置。本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包含控制部74、顯示部76、操作部78。控制部74具有處理器80及記憶體82,可執行運算處理。控制部74之處理器80具有編輯加工程式A之程式編輯部84、判定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之結構的判定部86作為處理部。顯示部76係連接於例如控制部74之液晶畫面,適宜顯示控制部74之運算結果等。操作部78係連接於例如控制部74之鍵盤,適宜受理操作員對控制部74之要求。
圖9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的處理之流程的一部分之流程圖。
程式編輯部84除了按操作員之要求,新作成加工程式A外,還可按操作員之要求變更既有之加工程式A的內容。以下,舉例說明操作員要將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加工程式A讀入至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來編輯時的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之運作。
加工程式A預先記憶於例如記憶體82,而被讀入至程式編輯部84(步驟S11)。之後,操作員可藉由操作部78,對加工程式A進行例如追加接續加工路徑58、加工路徑58’之路徑等的編輯(步驟S12)。此外,在本例,未對原本已設定之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特別進行變更等。
設定於所編輯之加工程式A的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以上述判定部86於操作員之編輯作業結束後判定(步驟S13)。具體而言,判定部86判定具有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退出路徑62之第1路徑64是否設定於加工程式A。又,判定部86判定具有接近路徑60’、加工路徑58’、及退出路徑62’之第2路徑66是否以接續已判定之第1路徑64的方式設定於加工程式A。接著,判定部86於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A時(判定結果:是),要求程式編輯部84自動編輯該加工程式A。
程式編輯部84接受來自判定部86之要求,將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金屬線電極16的移動路徑部分編輯(步驟S14)。具體而言,程式編輯部84於判定部86有要求時,將設定於加工程式A之退出路徑62及接近路徑60’刪除或無效化。然後,設定金屬線電極16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結束點70之路徑(遷移路徑)取代退出路徑62及接近路徑60’。遷移開始點68及遷移結束點70分別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從加工路徑58上及加工路徑58’上各自之預定範圍內設定。舉例而言,可將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作為遷移開始點68,將加工路徑58’之起點P3作為遷移結束點70。
遷移路徑俯視時之形狀可為直線,亦可為曲線。已自動編輯之加工程式A以例如可外部輸出之狀態記憶於記憶體82(步驟S15)。此外,若判定部86無加工程式A之自動編輯的要求時(步驟S13:否),程式編輯部84可直接以操作員所編輯之內容的狀態將加工程式A記憶於記憶體82。
當執行在步驟S14自動編輯之加工程式A時,金屬線電極16不從第1路徑64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退出路徑62,而遷移至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上的遷移結束點70。藉此,金屬線電極16不經過退出路徑62及接近路徑60’,而可從第1路徑64之放電加工結束後立即開始第2路徑66之放電加工。
根據上述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可判定設定於操作員所編輯之加工程式A的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按該判定之結果,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進行有效率之相對移動。結果,藉使用所編輯之加工程式A,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從實施形態獲得之發明] 可從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掌握之發明記載於以下。
>第1發明>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於依據設定有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的加工程式(A),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16)沿著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所包含的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時,使該金屬線電極(16)與該加工物(14)之間產生放電,藉此,對該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並包含判定部(54)及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該判定部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58)、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44)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於該判定部(54)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16)沿著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之該第1路徑(64)的該退出路徑(62)及該第2路徑(66)之該接近路徑(60’)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該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
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亦可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該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上以直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上。藉此,可期待時間效率比曲線方式之遷移更提高。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亦可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該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上以曲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上。藉此,可抑制於被加工物(14)之表面形成線痕。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亦可於該判定部(54)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該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在位於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終點(P2)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的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在位於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的遷移結束點(70)。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該遷移開始點(68)亦可比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終點(P2)靠近該第1路徑(64)之上游側。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又,藉使遷移開始點(68)與遷移結束點(70)之距離長,可使金屬線電極(16)易對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斜角遷移。
該遷移結束點(70)亦可比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靠近該第2路徑(66)之下游側。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又,藉使遷移開始點(68)與遷移結束點(70)之距離長,可使金屬線電極(16)易對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斜角遷移。
亦可更包含根據加工條件,控制該放電加工之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該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依據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該加工條件及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該加工條件,算出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的期間之該加工條件亦即遷移加工條件,於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的期間,對該被加工物(14)施行根據所算出之該遷移加工條件的該放電加工。藉此,在從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遷移結束點(70)之期間,可將加工路徑(58)與加工路徑(58’)聯結來實施放電加工。
該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亦可將該遷移加工條件算出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逐漸變化成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加工條件。藉此,在從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遷移結束點(70)之期間,可將加工條件分別不同之加工路徑(58)與加工路徑(58’)聯結來實施放電加工。
>第2發明> 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其用以編輯加工程式(A),該加工程式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之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58)的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並包含判定部(86)及程式編輯部(84),該判定部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58)、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44)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程式編輯部於該判定部(86)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16)沿著該第1路徑(64)之該退出路徑(62)及該第2路徑(66)之該接近路徑(60’)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
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該程式編輯部(84)亦可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上以直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上。藉此,可期待時間效率比曲線方式之遷移更提高。
該程式編輯部(84)亦可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上以曲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上。藉此,可抑制於被加工物(14)之表面形成線痕。
該程式編輯部(84)亦可於該判定部(86)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在位於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終點(P2)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之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在位於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且包含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之遷移結束點(70)。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該程式編輯部(84)亦可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將該遷移開始點(68)設定於比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的終點(P2)靠近該第1路徑(64)之上游側。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又,藉使遷移開始點(68)與遷移結束點(70)之距離長,可使金屬線電極(16)易對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斜角遷移。
該程式編輯部(84)亦可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將該遷移結束點(70)設定於比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的起點(P3)靠近該第2路徑(66)之下游側。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又,藉使遷移開始點(68)與遷移結束點(70)之距離長,可使金屬線電極(16)易對第2路徑(66)之加工路徑(58’)斜角遷移。
>第3發明> 一種對被加工物(14)沿著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時,對該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的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方法,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並包含判定步驟及移動步驟,該判定步驟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58)、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44)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被指定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移動步驟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16)沿著該第1路徑(64)之該退出路徑(62)及該第2路徑(66)之該接近路徑(60’)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16)對該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
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第4發明> 一種加工程式(A)之編輯方法,其用以編輯加工程式(A),該加工程式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之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14)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58)的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並包含判定步驟及編輯步驟,該判定步驟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58)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58)、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加工路徑(58)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44)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該編輯步驟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64)及該第2路徑(66)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A)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16)沿著該第1路徑(64)之該退出路徑(62)及該第2路徑(66)之該接近路徑(60’)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16)從該第1路徑(64)之該加工路徑(58)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66)之該加工路徑(58’)上。
藉此,可縮短以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行之放電加工所需的時間。
1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12:本體 14:被加工物 16:金屬線電極 18a:供給系統 18b:回收系統 20:槽 22:金屬線捲軸 24:制動塊 26:制動馬達 28:轉矩馬達 30:張力檢測部 32:上部金屬線導件 34:壓輪 36:進給輥 38:金屬線回收箱 40:下部金屬線導件 42:孔 44:加工開始點 46:控制裝置 48:(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處理器 5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記憶體 52:金屬線放電控制部 54:(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判定部 56:金屬線移動控制部 58:(第1路徑之)加工路徑 58’:(第2路徑之)加工路徑 60:(第1路徑之)接近路徑 60’:(第2路徑之)接近路徑 62:(第1路徑之)退出路徑 62’:(第2路徑之)退出路徑 64:第1路徑 66:第2路徑 68:遷移開始點 70:遷移結束點 72:加工程式編輯裝置 74:控制部 76:顯示部 78:操作部 80:(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之)處理器 82:(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之)記憶體 84:程式編輯部 86:(加工程式編輯裝置之)判定部 A:加工程式 P1:加工路徑58之起點 P2:加工路徑58之終點 P3:加工路徑58’之起點 P4:加工路徑58’之終點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11:步驟 S12:步驟 S13:步驟 S14:步驟 S15:步驟 T:台 U:方向 V:方向 X:(X軸)伺服馬達(圖2) Y:(Y軸)伺服馬達(圖2) Z:(Z軸)伺服馬達(圖2) X:方向(圖1、圖3、圖5、圖6、圖7) Y:方向(圖1、圖3、圖5、圖6、圖7) Z:方向(圖1)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結構例之立體圖。 圖2係簡易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的結構之方塊圖。 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被加工物的平面圖。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處理之流程的一部分之流程圖。 圖5係簡易顯示在圖4之步驟S3遷移的金屬線電極之樣態的平面圖。 圖6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1遷移的金屬線電極之樣態的平面圖。 圖7A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2遷移的金屬線電極之樣態(其一)的平面圖。圖7B係簡易顯示在變形例2遷移的金屬線電極之樣態(其二)的平面圖。 圖8係簡易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的結構之方塊圖。 圖9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的處理之流程的一部分之流程圖。
14:被加工物
16:金屬線電極
58:(第1路徑之)加工路徑
58’:(第2路徑之)加工路徑
62:(第1路徑之)退出路徑
68:遷移開始點
70:遷移結束點
P2:加工路徑58之終點
P3:加工路徑58’之起點
X:方向
Y: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於依據設定有金屬線電極(16)之移動路徑的加工程式(A),一面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在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所包含的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時,令該金屬線電極與該加工物之間產生放電,藉此方式而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包含: 判定部(54),其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此順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及 金屬線移動控制部(56),其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之該第1路徑的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2. 如請求項1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上以直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上。
  3. 如請求項1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上以曲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金屬線移動控制部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成該金屬線電極從在位於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且包含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終點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的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在位於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且包含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起點(P3)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的遷移結束點(70)。
  5. 如請求項4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遷移開始點比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終點更靠近該第1路徑之上游側。
  6. 如請求項4或5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遷移結束點比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起點更靠近該第2路徑之下游側。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更包含: 金屬線放電控制部(52),其根據加工條件,控制該放電加工; 該金屬線放電控制部依據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該加工條件及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該加工條件,算出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的期間之該加工條件亦即遷移加工條件,於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的期間,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根據所算出之該遷移加工條件的該放電加工。
  8. 如請求項7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其中, 該金屬線放電控制部算出該遷移加工條件,俾由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加工條件逐漸變化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加工條件。
  9. 一種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用以編輯加工程式(A),該加工程式(A)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之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58)的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編輯裝置(72)並包含: 判定部(86),其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及 程式編輯部(84),其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設定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10. 如請求項9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程式編輯部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上以直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上。
  11. 如請求項9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程式編輯部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上以曲線方式遷移至該第2路徑上。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程式編輯部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於該判定部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已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該金屬線電極從在位於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且包含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終點(P2)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之遷移開始點(68),遷移至在位於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且包含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起點之預定範圍內預先決定之遷移結束點(70)。
  13. 如請求項12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程式編輯部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將該遷移開始點設定於比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終點更靠近該第1路徑之上游側。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加工程式編輯裝置,其中, 該程式編輯部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將該遷移結束點設定於比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的起點(P3)更靠近該第2路徑之下游側。
  15. 一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其係在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沿著加工路徑(58)相對移動時,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的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並包含: 判定步驟,其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被指定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及 移動步驟,其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加工程式(A)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對該被加工物相對移動以令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16. 一種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用以編輯加工程式(A),該加工程式(A)設定包含一面使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所具有之金屬線電極(16)對被加工物(14)相對移動,一面對該被加工物施行放電加工時之加工路徑(58)的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該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並包含: 判定步驟,其判定依序具有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預先決定之加工開始點(44)往該加工路徑之起點(P1)靠近的接近路徑(60)、該加工路徑、及用以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加工路徑之終點(P2)退避至該加工開始點之退出路徑(62)的第1路徑(64)及第2路徑(66)是否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及 編輯步驟,其於在該判定步驟判定該第1路徑及該第2路徑依序設定於該加工程式作為該金屬線電極之移動路徑時,將該加工程式編輯成:不使該金屬線電極沿著該第1路徑之該退出路徑及該第2路徑之該接近路徑移動,而使該金屬線電極從該第1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遷移至該第2路徑之該加工路徑上。
TW109101733A 2019-01-24 2020-01-17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TWI751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9902A JP6885974B2 (ja) 2019-01-24 2019-01-24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ワイヤ電極の移動方法、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の編集方法
JP2019-009902 2019-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5043A true TW202035043A (zh) 2020-10-01
TWI751478B TWI751478B (zh) 2022-01-01

Family

ID=6918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733A TWI751478B (zh) 2019-01-24 2020-01-17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2734B2 (zh)
EP (1) EP3685947A1 (zh)
JP (1) JP6885974B2 (zh)
KR (1) KR102550278B1 (zh)
CN (1) CN111468791B (zh)
TW (1) TWI751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8647B2 (ja) * 2019-03-12 2021-07-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
JP7173921B2 (ja) * 2019-05-10 2022-11-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6990C2 (de) * 1995-05-09 1998-09-17 Agie Ag Ind Elektronik Verfahren zum funkenerosiven Nachschneiden mittels drahtförmiger Elektrode und hierfür ausgelegte Funkenerosionsmaschine
JPH09155645A (ja) * 1995-12-12 1997-06-17 Fanuc Ltd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ncデータ作成方法
JP2948797B2 (ja) * 1998-02-26 1999-09-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用加工順序編集方法及び装置
JP4772142B2 (ja) 2009-10-16 2011-09-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による仕上げ加工方法
JP5369205B2 (ja) 2012-02-27 2013-12-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切込み加工時、逃げ加工時の加工傷を低減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WO2013161043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04334303B (zh) 2012-04-27 2016-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工程序生成装置、加工程序生成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5815663B2 (ja) * 2013-12-26 2015-11-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用のキー溝加工用加工経路生成装置
JP6017522B2 (ja) 2014-12-09 2016-11-0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交換機能を有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用制御装置
EP3287223B1 (en) * 2016-07-28 2021-01-13 Fanuc Corporatio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ethod
JP7364358B2 (ja) * 2019-05-20 2023-10-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478B (zh) 2022-01-01
JP6885974B2 (ja) 2021-06-16
CN111468791B (zh) 2024-04-23
CN111468791A (zh) 2020-07-31
KR20200092258A (ko) 2020-08-03
US20200238413A1 (en) 2020-07-30
EP3685947A1 (en) 2020-07-29
US11642734B2 (en) 2023-05-09
JP2020116680A (ja) 2020-08-06
KR102550278B1 (ko)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35043A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加工程式編輯裝置、金屬線電極之移動方法及加工程式之編輯方法
US11577332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machining program editor
JP2013190854A (ja) プログラム指令によって加工経路の補正を行う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6866295B2 (ja) 薄帯状シートに対して高精度なレーザ切断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3166196A (ja) 歪み取り加工を行う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US11163290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axial feed control method
TW200800473A (en) Mov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027834B2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における位置決め方法
US11998997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machining program editor
JP5037895B2 (ja) 放電加工装置および放電加工方法
JPH0253526A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
CN112783094A (zh) 程序编辑装置、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程序编辑方法
JPH0442133B2 (zh)
JPH0724645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2005199358A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方法、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制御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
JPS5981045A (ja) 多工程ならい制御方式
JP6145336B2 (ja) 自動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3547618B2 (ja) 放電加工装置および放電加工方法、並びに放電加工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584366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テーパ加工方法
JPS60259362A (ja) 閉領域ソフトウエア電位線做い装置
JPH0892869A (ja) 裁断機及び裁断方法
JPH04256548A (ja) 数値制御情報作成方法
JPH01205966A (ja) 研削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8126299A (ja) 板材加工システム
JPH07115176B2 (ja) 自動溶接装置における隅肉継手の立板端面位置検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