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9624A -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 Google Patents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9624A
TW202009624A TW108128308A TW108128308A TW202009624A TW 202009624 A TW202009624 A TW 202009624A TW 108128308 A TW108128308 A TW 108128308A TW 108128308 A TW108128308 A TW 108128308A TW 202009624 A TW202009624 A TW 2020096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ontrol
control device
fluid
valv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8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0495B (zh
Inventor
丹野竜太郎
篠原努
鈴木裕也
木曽秀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9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9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49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7/0617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 G05D7/0623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t value given to the control ele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 F16K31/122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one side of the piston being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25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 F16K37/0033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a reed re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25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 F16K37/0041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valve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arranged to be deformed against a flat seat
    • F16K7/16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arranged to be deformed against a flat seat the diaphragm be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e.g. by screw-spindle or ca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1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7/0126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plunger associated with one or more spring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7/0617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 G05D7/0629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 G05D7/067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by action on flow sources
    • G05D7/0682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by action on flow sources using a plurality of flow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1/00Fluid-delivery valves, e.g. self-closing valves
    • F16K21/04Self-closing valves, i.e. closing automatically after operation
    • F16K21/18Self-closing valves, i.e. closing automatically after operation closed when a rising liquid reaches a predetermined level
    • F16K21/185Self-closing valves, i.e. closing automatically after operation closed when a rising liquid reaches a predetermined level with electrical or magnetical means, e.g. with magnetic floats, for sensing the liquid level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如何精密地監視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或流體控制裝置全體。解決課題的手段為一種集合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A而成之流體控制裝置G,流體控制機器A具有: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記憶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識別資訊記憶部71;以及以各流體控制機器A各不相同的時序將識別資訊記憶部71中記憶的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所取得的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之通訊處理部72。

Description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精密地監視具有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的流體供給線路全體之技術。
在供給半導體製程中使用的製程流體(process fluid)之流體供給線路(line)上,會用到自動閥等流體控制機器。
近年來,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層沉積)等高精細化的半導體製程之使用,使得對於流體供給線路也要求要比以往更能夠微細地控制製程流體。用來滿足高精細化的半導體製程的要求之方案,係已提出可更精密地監視例如閥的狀態之流體控制機器。
此點,在專利文獻1中所提出的是具備形成有第1流路及第2流路之本體(body)、以及讓第1流路與第2流路之間連通或加以阻斷的閥體之閥,其中,本體係具有:具有位於閥體側之第1面、及位於第1面的相反側之第2面之基部;具有與第2面形成段差部之第3面之第1連結部;以及具有與第1面形成段差部之第4面之第2連結部,第1流路係具有第1-1流路及第1-2流路,第1-1流路的第1-1口(port)係在第3面開口,第1-2 流路的第1-3口係與第1-1流路的第1-2口連通,且向著閥體而開口,第1-2流路的第1-4口係在第4面開口,且第1流路與前述第2流路可透過第1-3口而相連通,第1連結部係與別的閥的本體之相當於第2連結部的部分連結,第1-1流路係與別的閥的本體之相當於第1-2流路的流路連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223533號公報
然而,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各流體控制機器會受到別的流體控制機器的開關動作、流量變化等影響。因此,只單獨控制或監視各流體控制機器的方式並無法滿足近年來的高精細化的半導體製程的要求。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精密地監視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全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面向之流體控制裝置,係為集合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而成者,其中,前述流體控制機器係具有: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記憶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識別 資訊記憶手段;以及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前述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之通訊處理手段。
又,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可還具有:根據前述動作資訊,判別前述流體控制機器是否異常之判別處理手段,前述通訊處理手段可為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流體控制機器是否異常之判別結果發送至外部終端機。
又,前述通訊處理手段還可為以預定的週期發送前述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或是否異常之判別結果給預定的資訊處理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面向之流體控制機器,係為複數個集合而構成流體控制裝置者,該流體控制機器具有: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記憶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識別資訊記憶手段;以及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前述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之通訊處理手段。
又,本發明的又另一個面向之動作解析系統,係為就各個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或各個由複數個流體供給線路所構成的流體控制裝置解析其動作者,該動作解析系統具有:將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本身的識別資訊相關聯並加以記憶之機器資訊記憶手段;從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取得前述機器本身的識別資訊以及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手段;以及根據前述機器本身的識別資訊,參照前述機器資訊記憶手段,辨識出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並且根據構成該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從前 述流體供給線路全體或前述流體控制裝置全體的動作解析出各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或狀態之解析處理手段。
根據本發明,可精密地監視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全體。
1‧‧‧閥本體
2‧‧‧閥蓋部
3‧‧‧罩蓋部
4‧‧‧致動器部
6‧‧‧外部終端機
7‧‧‧處理模組
8‧‧‧處理模組
11‧‧‧基台部
12‧‧‧圓筒部
12a‧‧‧凹部
12b‧‧‧槽孔
21‧‧‧閥座
22‧‧‧膜片
23‧‧‧膜片按壓件
24‧‧‧閥蓋
24a‧‧‧凹部
25‧‧‧閥蓋嵌件
25b‧‧‧開口部
25c‧‧‧螺絲孔
25d‧‧‧螺絲
25e‧‧‧貫通孔
25f‧‧‧螺栓
31‧‧‧罩蓋
32‧‧‧蓋板
31c‧‧‧螺絲孔
32a‧‧‧缺口部
32b‧‧‧貫通孔
33‧‧‧蓋板
33a、33b‧‧‧貫通孔
41‧‧‧致動器本體
42‧‧‧致動器蓋
42a‧‧‧開口部
43‧‧‧活塞
44‧‧‧彈簧
43a‧‧‧開口部
51‧‧‧撓性纜線
52‧‧‧電路基板
53‧‧‧連接器
61‧‧‧機器資訊記憶部
62‧‧‧判別處理部
63‧‧‧修正處理部
64‧‧‧通訊處理部
65‧‧‧解析處理部
71‧‧‧識別資訊記憶部
72‧‧‧通訊處理部
74‧‧‧通訊處理部
81‧‧‧識別資訊記憶部
82‧‧‧判別處理部
83‧‧‧修正處理部
84‧‧‧通訊處理部
111‧‧‧流入路
112‧‧‧閥室
113‧‧‧流出路
231‧‧‧基體部
231a‧‧‧條狀溝槽
232‧‧‧擴徑部
241‧‧‧隔板部
241a‧‧‧貫穿插孔
241b‧‧‧螺絲孔
241‧‧‧貫通孔
241d‧‧‧連通孔
431‧‧‧擴徑部
432‧‧‧驅動壓導入路
A‧‧‧流體控制機器
F(F1,F2,F3)‧‧‧流量控制裝置
G‧‧‧流體控制裝置
L1,L2,L3‧‧‧流體供給線路
M1‧‧‧磁鐵
M2‧‧‧磁性體
O41、O42‧‧‧O形環
P‧‧‧壓力感測器
S1‧‧‧驅動壓導入室
S2‧‧‧封閉空間
V(V11~V14,V21~24,V31~34)‧‧‧閥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的連接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構成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a)外觀斜視圖、(b)平面圖。
第3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內部構造之A-A斷面圖,(a)顯示閥閉狀態,(b)顯示閥開狀態。
第4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內部構造之B-B斷面圖,(a)顯示閥閉狀態,(b)顯示閥開狀態。
第5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之分解斜視圖。
第6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之分解斜視圖。
第7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之分解斜視圖。
第8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及外部終端機所具備的功能之功能方塊圖。
第9圖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及外部終端機所具備的功能之功能方塊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及動作解析系統進行說明。
如第1圖所示,流體控制裝置G係具備有三個本實施形態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
此處,所謂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係也稱為氣體單元(gas unit)之流體控制裝置(G)的構成單位之一,係由製程流體流通的路徑、及配設於該路徑上的一群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係可控制製程流體,獨立地處理被處理體之最小的構成單位。流體控制裝置通常係將複數個該流體供給線路並列設置而構成。
另外,以下的說明中所謂的「外部」或「線路外」,係指並非構成流體控制裝置或流體供給線路的部分或機構,外部或線路外的機構係包含:供給流體控制裝置之驅動所需的電力之電力供給源或供給驅動壓之驅動壓供給源、構成為可與流體控制裝置通訊之終端機或裝置等。
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是使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以不會洩漏流體的方式相連通而構成者,流體控制機器係由閥(V11~V14,V21~V24,V31~V34)、流量控制裝置(F1~F3)所構成。
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閥(V11~V14,V21~V24,V31~V34)統稱為閥V,將流量控制裝置(F1~F3)統稱為流量控制裝置F。以及,有時採取都是用來控制流體的這樣的上位概念,將閥V及流量控制裝置F統稱為流體控制機器A。
●閥V
閥V係為膜片閥(diaphragm valve)等在流體控制裝置G的氣體線路中使用的閥,係複數個集合而與其他的流體控制機器A一起構成流體控制裝置G。
在該閥V,於預定的部位安裝有壓力感測器P(第3圖等所示,詳後述)、磁感測器等來作為取得閥V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感測器所檢出的資料可發送至與閥V連接之外部終端機6。
第2圖顯示如此的閥V的一例。閥V係為空氣作動式的直動式膜片閥(direct diaphragm valve),且如第3圖~第5圖所示,具備有閥本體1、閥蓋(bonnet)部2、罩蓋部3、以及致動器部4。
閥本體1係如第3圖~第5圖所示,由形成有流路之基台部11、以及設於基台部11上之大致圓筒形狀的圓筒部12所構成。
基台部11從平面圖上看呈矩形,在利用複數個閥V來構成單元化的流體控制裝置G之情況,基台部11係為設置在基座或回路板(manifold block)上的部分。
圓筒部12係用以來配設閥蓋部2之側的端面開口之中空形狀,中空的內部係構成用來收容閥蓋部2之凹部12a。
在此圓筒部12設有:在軸心方向具有長度,且在用來配設閥蓋部2之側(與基台部11相反側)的一端開口,而且從外側貫通到凹部12a側之槽孔(slit)12b。通過該槽孔12b,將從閥蓋嵌件(bonnet wall)25延伸出的撓性纜線(flexible cable)51從內側拉出到外側。
在凹部12a的下方及基台部11內形成有供流體流入之流入路111及供流體流出之流出路113、以及與該流入路111及流出路113連通之閥室112。流入路111、流出路113、及閥室112係一體構成為流體可流通的流路。
閥蓋部2係如第3圖~第6圖所示,配設成收容在閥本體1的凹部12a內之狀態。此閥蓋部2係具備有閥座(seat)21、膜片22、膜片按壓件23、閥蓋24、以及閥蓋嵌件25。
環狀的閥座21係設於閥室112之流入路111的開口部周緣。藉由膜片22抵接於閥座21或離開閥座21,可阻斷流入路111與流出路113間的流通、或讓流體從流入路111流到流出路113。
膜片22係由不銹鋼、鎳-鈷系合金等金屬所構成,而且中心部膨出成凸狀之球殼狀的部件,將流路與致動器部4進行動作的空間相隔離。此膜片22在未受到膜片按壓件23按壓的狀態,係如第3圖(b)及第4圖 (b)所示離開閥座21,流入路111與流出路113為相連通之狀態。另一方面,在受到膜片按壓件23按壓之狀態,則是如第3圖(a)及第4圖(a)所示,膜片22的中央部會變形而抵接於閥座21,成為阻斷流入路111與流出路113之狀態。
膜片按壓件23係設於膜片22的上側,與活塞43的上下動連動而按壓膜片22的中央部。
此膜片按壓件23係由大致呈圓柱狀的基體部231、以及在與膜片22抵接之側的一端側擴徑而形成的擴徑部232所構成。
在基體部231,形成有在軸心方向具有長度,且在與擴徑部232相反側的一端開口之有底的條狀溝槽231a。在此條狀溝槽231a,鎖入閥蓋嵌件25的螺絲孔25c之螺絲25d的軸棒部分以可滑動的方式嵌合於其中。條狀溝槽231a與螺絲25d係構成限制膜片按壓件23的圓周方向的轉動之轉動限制手段,因此膜片按壓件23可與活塞43連動而上下動,惟圓周方向之轉動係受到限制。
另外,在基體部231,安裝有構成磁感測器之磁鐵M1。此磁鐵M1與安裝於閥蓋嵌件25之磁性體M2一起構成後述的磁感測器。在本實施例中,磁鐵M1係安裝於基體部231之與條狀溝槽231a相反的一側,但只要在與磁性體M2一起構成磁感測器上沒有任何問題的話,也可安裝在基體部231上的其他位置。
閥蓋24係形成為大致呈圓筒狀,收容在閥本體1的凹部12a內。
膜片22係被夾在閥蓋24的下端部與閥本體1之間,此部分形成膜片22與閥本體1之間的密封(seal)。
在閥蓋24的內部設有大致呈圓盤狀的隔板部241,隔板部241的中心部形成有供膜片按壓件23插穿過之貫穿插孔241a。
在隔板部241的上方,且形成於要配設致動器部4之側之凹部24a,係可供閥蓋嵌件25收容在其中。在隔板部241及閥蓋嵌件25,在相對應的位置各自設有螺絲孔241b及貫通孔25e,以利用螺栓25f將閥蓋嵌件25鎖到閥蓋24上。
閥蓋24的隔板部241係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形成於隔板部24之貫穿插孔241a的內周面與膜片按壓件23之間裝設有O形環O2。藉此,確保由隔板部241、膜片22、及膜片按壓件23所隔成的封閉空間S2的氣密性。
在閥蓋24的隔板部241,還設有與安裝於閥蓋嵌件25之壓力感測器P連通之連通孔241d。使壓力感測器P透過連通孔241d而進行感測,就可量測由隔板部241、膜片22、及膜片按壓件所隔成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
又,在閥蓋24的側面設有貫通孔241c,貫通孔241c係用來將從收容於內側之閥蓋嵌件25導出的撓性纜線51拉出到外側。
閥蓋嵌件25係配設於閥蓋24內之部件。此閥蓋嵌件25係構成為將略厚的大致圓盤狀的材料挖成從平面圖看大致呈C字形的形狀。在此閥蓋嵌件25的中心,設有供膜片按壓件23的基體部231插穿過之貫穿插 孔25a。另外,設有使貫穿插孔25a往閥蓋嵌件25的半徑方向外側開口之開口部25b。
在閥蓋嵌件25的厚度部分的預定的位置,形成有從貫穿插孔25a貫通到半徑方向外側之車有螺牙的螺絲孔25c。從外側將螺絲25d鎖入到該螺絲孔25c,鎖入的螺絲25d的軸心部分會在貫穿插孔25a側冒出頭,而可滑動地嵌合於插穿過貫穿插孔25a之膜片按壓件23的條狀溝槽231a內。
閥蓋嵌件25在與閥蓋24的螺絲孔241b對應的位置設有貫通孔25e。在將閥蓋嵌件25配設於閥蓋24的隔板部241上之狀態將螺栓25f穿過貫通孔25e而鎖到螺絲孔241b上,藉此將閥蓋嵌件25固定於閥蓋24內。
閥蓋嵌件25的外周面之中,在開口部25b附近安裝有以橫擋住開口部25b的形態固定之平板狀的磁性體M2。此磁性體M2與安裝於膜片按壓件23之磁鐵M1一起構成後述的磁感測器。
罩蓋(cover)部3係如第2圖及第7圖所示,構成將致動器本體41及閥本體1夾壓住將兩者保持成一體,以及將電路基板52及設於電路基板52之連接器(connector)53固定至閥V之固定手段。
該罩蓋部3係具備有罩蓋(cover)31及平板狀的蓋板(plate)32,33。
罩蓋31係形成為大致呈U字形,供致動器本體41及閥本體1的端部嵌入其內側。
在罩蓋31的兩側面,在與致動器本體41嵌入的位置對應之處設有螺絲孔31a。因此,在將閥本體1嵌入於內側之狀態將螺絲31b鎖入螺絲孔 31a,且當螺絲31b的前端抵接至閥本體1時,可將閥本體1夾持固定在罩蓋31的內側。
另外,在罩蓋31的厚度部分設有螺絲孔31c。將螺絲31d穿過蓋板32,33的貫通孔32b,33b後鎖到該螺絲孔31c,就將蓋板32,33安裝至罩蓋31。
蓋板32,33係在將致動器本體41及閥本體1的端部嵌入到罩蓋31的內側之狀態利用螺絲與罩蓋31相固定,在固定之後的狀態,將致動器本體41及閥本體1夾壓保持在其與罩蓋31之間。
在該蓋板32的下方形成有舌片狀的缺口部32a,撓性纜線51通過此缺口部32a而拉出到設有連接器53之電路基板52。
蓋板33係以將電路基板52裝在其與蓋板32之間的狀態用螺絲固定至蓋板32及罩蓋31,將電路基板52夾壓保持在其與蓋板32之間。
在該蓋板33,於中央部設有大致呈矩形之貫通孔33a,設於電路基板52之連接器53從該貫通孔33a穿出到外側。
此處,基台部11係形成為從平面圖上看呈矩形,罩蓋部3則是如第2圖(b)所示,使連接器53朝向矩形的基台部11的對角線方向而固定至閥V。將連接器53固定成朝向如此的方向係基於以下的理由。亦即,在利用複數個閥V構成單元化的流體控制裝置G之情況,因為高度積體化的要求,所以最好儘可能使相鄰的矩形的基台部11的方向都一致使其間沒有間隙地將閥V配設在基盤或迴路板上。然而,如此配設而使各閥V集合之情況,會變得難以將端子等連接到連接器53。因此,藉由使連接器53朝向基台部11的對角線方向,與使之朝向配設於旁邊的閥V的方向之情況相 比較,較可得到較廣的進行連接的空間。因此,將端子等連接到連接器53會較容易,且會防止由於端子等的彎折或扭轉所造成的斷線等的不良情形,也可防止由於端子等觸碰到閥V導致閥V的動作異常之不良狀況。
致動器部4係配設於閥蓋部2上。
此致動器部4係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具備有致動器本體41、致動器蓋42、活塞43、以及彈簧44。此外,在第5圖中,將致動器部4的內部構造省略了,但其內部構造係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
致動器本體41係裝設在活塞43與閥蓋24之間。
此致動器本體41係如第5圖所示形成為大致呈圓柱狀,其中心部沿著長度方向設有活塞43及膜片按壓件23可插穿過之貫穿插孔41a。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活塞43與膜片按壓件23在貫穿插孔41a內相抵接,膜片按壓件23與活塞43的上下動連動而上下動。
在配設活塞43之側的上端面,形成有由環狀的突條所構成的周壁411,在周壁411的內側的平坦的水平面與活塞43的擴徑部431的下端面之間,形成有供用來導入驅動壓之驅動壓導入室S1。
在致動器本體41之配設活塞43之側的外周面上,車有公螺牙,在致動器蓋42的內周面車有母螺牙,藉由公螺牙與母螺牙之螺合將致動器本體41安裝於致動器蓋42的一端。
致動器本體41的長度方向的中心部係形成為在斷面圖上看呈大致六角形,該斷面呈六角形的部分與閥本體1的上端部分係利用罩蓋31之夾壓而成一體。
致動器蓋42係為下端部開口之蓋子狀的部件,內部收容活塞43及彈簧44。
在致動器蓋42的上端面,設有與活塞43的驅動壓導入路432連通的開口部42a。
致動器蓋42的下端部係鎖接固定於致動器本體41的上部。
活塞43係隨著驅動壓的供給及停止而上下動,透過膜片按壓件23而使膜片22與閥座21分離或抵接。
此活塞43的軸心方向大致中央係擴徑成為圓盤狀,該處構成擴徑部431。活塞43在擴徑部431的上面側受到彈簧44往下的彈壓力。在擴徑部431的下端側,形成驅動壓會供給進去的驅動壓導入室S1。
在活塞43的內部,設有形成於上端面之開口部43a、以及用來與形成於擴徑部431的下端側之驅動壓導入室S1連通之驅動壓導入路432。活塞43的開口部43a係連通到致動器蓋42的開口部42a,用來從外部將驅動壓導入之導入管連接至開口部42a,藉此將驅動壓供給至驅動壓導入室S1。
在活塞43的擴徑部431的外周面上,安裝有O形環O41,此O形環O41進行活塞43的擴徑部431的外周面與致動器本體41的周壁411之間的密封。另外,在活塞43的下端側也安裝有O形環O42,此O形環O42進行活塞43的外周面與致動器本體41的貫穿插孔41a的內周面之間的密封。利用此等O形環O41,O42,形成與活塞43內的驅動壓導入路432連通之驅動壓導入室S1,且確保該驅動壓導入室S1的氣密性。
彈簧44係捲繞在活塞43的外周面上,抵接於活塞43的擴徑部431的上表面而將活塞43向下方,亦即向將膜片22壓下去的方向彈壓。
在此,針對隨著驅動壓的供給及停止而進行之閥的開閉動作進行說明。當從連接至開口部42a之導入管(省略圖示)將空氣供入,空氣就經由活塞43內的驅動壓導入路432而導入到驅動壓導入室S1。隨著空氣之導入,抵抗彈簧44的彈壓力而將活塞43往上頂。因此,膜片22會從閥座21離開而成為閥開的狀態,流體可流通。
另一方面,當不再將空氣導入至驅動壓導入室S1,彈簧44的彈壓力就會將活塞43往下壓。因此,膜片22會抵接於閥座21而成為閥閉的狀態,將流體的流通阻斷。
閥V係具備有壓力感測器P、以及由磁鐵M1及磁性體M2所構成的磁感測器,來作為構成動作資訊取得機構之感測器,所謂的動作資訊取得機構係指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機構。
壓力感測器P係如第4圖所示,安裝於閥蓋嵌件25的下面的流路側,透過連通孔241d而與由膜片22、閥蓋24的隔板部241、及膜片按壓件23所隔成的封閉空間S2連通。此壓力感測器P係由檢測壓力變化之感壓元件、將感壓元件所檢測的壓力的檢出值轉換為電氣訊號之轉換元件等所構成。因此壓力感測器P可檢測出由膜片22、閥蓋24的隔板部241、及膜片按壓件23所隔成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
在壓力感測器P通到連通孔241d之處裝設有密封圈(packing)26,以維持氣密狀態。
壓力感測器P可為檢測出表壓(gauge pressure)或大氣壓的任一者之感測器,只要判別處理部62(參照第8圖,詳後述)按照各種情況設定所參照的閾值即可。
在閥蓋嵌件25的開口部25b安裝有磁性體M2,此磁性體M2與安裝於膜片按壓件23之磁鐵M1一起構成磁感測器。
利用此磁感測器,可如以下所述偵測閥的開閉動作。亦即,相對於磁鐵M1係隨著膜片按壓件23的上下動而上下動,磁性體M2係與閥蓋嵌件25及閥蓋24一起固定在閥本體1內。因而,可根據隨著膜片按壓件23的上下動而上下動之磁鐵M1、與位置固定之磁性體M2之間發生的磁場的變化,來偵測膜片按壓件23的動作,進而得知閥的開閉動作。
磁感測器係具有平面線圈、振盪電路、及累計電路,隨著與位於對向位置的磁鐵M1之距離變化,振盪頻率會變化。累計電路將該頻率予以轉換然後求出累計值,藉此不僅可知道閥V的開閉狀態,而且可計測閥開時的開度。
此外,本實施形態雖然是採用磁感測器,但不限於此,在別的實施形態中,亦可採用光學式的位置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
壓力感測器P及磁感測器分別有具有可撓性的通訊用的撓性纜線51的一端與之連接(在磁感測器方面,詳細地說係連接到磁性體M2),撓性纜線51的另一端係連接到設於閥V1的外側之電路基板52。在本例中,在電路基板52係構成有進行資訊的收發之處理模組7(參照第8圖,詳後述),因此,可將從壓力感測器P及磁感測器取得的動作資訊發送到連接至連接器53之外部終端機6。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撓性纜線51及電路基板52係採用撓性基板(FPC),使得撓性纜線51、電路基板52、及連接器53構成為一體。藉由在撓性纜線51及電路基板52採用撓性基板,就可利用部件間的間隙作為配線路徑,結果,相較於使用被覆線之情況,可使閥V1本身小型化。
又,處理模組7可獨立於電路基板52之外而設在閥V1內,亦可構成為壓力感測器P或磁感測器的一部分。
此外,連接器53的種類及形狀可按照各種規格而適當地設計。
動作資訊取得機構除了利用上述的壓力感測器P及磁感測器而實現之外,亦可採用檢測驅動壓之驅動壓感測器、測定流路內的温度之温度感測器、偵測活塞43或膜片按壓件23的動作之限位開關(limit switch)等來加以實現。
●動作解析系統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流體控制裝置G的動作解析系統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流體控制裝置G之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A,係形成為並列連接至外部終端機6之匯流排(bus)型連接構造。外部終端機6收集從其下屬的流體控制機器A供給來的動作資訊,監視各個閥V及流量控制裝置F的動作。此外,也可藉由識別各流體控制機器A是構成哪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流體控制裝置G,來將各流體供給線 路L1,L2,L3、或是流體控制裝置G作為一個單位解析其動作、或偵測是否有異常。
以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流體控制裝置G作為一個單位之偵測是否異常之偵測手段,係例如設置有別於通常的動作之診斷模式,然後適當地控制各流體控制機器A的開閉,並測定在預定位置的壓力。藉由從該壓力的測定值檢測出若是將預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關閉的話不應檢測到的壓力、或是從該壓力的測定值無法檢測到若是將預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打開的話應該檢測到的壓力,可診斷出流體控制機器A之異常。另外,也可藉由將隨著流體控制機器A的開閉狀態的切換而在預定位置的壓力降低特性,與在正常的狀態之壓力降低特性相對比,來診斷出閥座洩漏等流體控制機器A的不良狀況。
第8圖顯示將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的動作資訊都集中送到外部終端機6,而且可在該外部終端機6偵測流體控制機器A是否有異常之情況的功能構成的一例。利用第8圖,來說明由流體控制機器A及與該流體控制機器A連接成可相通訊之外部終端機6進行異常偵測處理的情況,作為動作解析的處理的一例。
在本例中,流體控制機器A所具備的處理模組7係包括識別資訊記憶部71及通訊處理部72。此外,在閥V之情況,處理模組7係由例如設於電路基板52上的演算電路及記憶體所構成。
識別資訊記憶部71係為記憶每個流體控制機器A或處理模組7所發行的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記憶部。
本身的識別資訊係各流體控制機器A或處理模組7唯一的資訊,可藉由參照此本身的識別資訊,從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A中識別出特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
通訊處理部72係為用來進行將資料發送至通過連接器53連接上來的外部終端機6之處理之功能部。在閥V之情況,處理模組7係構成為可利用撓性纜線51而與作為動作資訊取得機構之壓力感測器P及磁感測器協同動作,可一旦從該壓力感測器P及磁感測器取得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資訊,就利用通訊處理部72將該取得的動作資訊連同本身的識別資訊一起發送至外部終端機6。
就本實施形態之閥V而言,外部終端機6係以通過連接器53之有線連接的方式進行與閥V之資料的收發,但亦可採用無線LAN、Bluetooth(註冊商標)、紅外線通訊、或Zigbee(註冊商標)等構成,透過無線通訊來進行資料之收發。在流量控制裝置F的方面也一樣,可使之為具備有線或無線任一種通訊手段之裝置。
另外,通訊處理部72可按照每一小時或每一天等任意設定的預定的週期進行動作資訊之發送。
此點係因為在根據閥V的動作資訊之異常偵測中,要在流體有微量的漏出發生的瞬間就加以偵測很難,但若經過數天就會升壓而可偵測。另一方面,因為封閉空間S2為氣密的空間,即使發生微小的漏出也不易立刻造成問題。因此,即使以預定的週期進行發送也不會有問題。再者,在如此的以預定的週期進行資訊的發送之情況,可減低消耗的電力。
通訊處理部72亦可按各流體控制機器A各不相同的時序,將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6。採用按各流體控制機器A各不相同的時序發送之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藉由例如由外部終端機6對於各流體控制機器A,以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及順序要求其將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發送過來而實現。另外,也可從根據預定的計算式而產生的亂數來決定出隨機的順序,然後按照該順序要求預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將其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發送過來,等到從該預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取得其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後再向下一個流體控制機器A要求發送其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又,流體控制機器A本身亦可從預先設定的一定期間之中隨機地決定預定的日期時間,並在該預定的日期時間將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6。
如此,可避免封包(package)衝突之問題,與同時間一起發送之情況相比,也可防止瞬時的處理的過負荷。另外,在以無線方式確立通訊之情況,與同時間一起發送之情況不同,利用於資料發送之無線的頻道(channel)無須按各流體控制機器A而變化,所以無需準備很多頻道。又,在利用Bluetooth(註冊商標)實現流體控制機器A與外部終端機6的連接手段之情況,同時連接台數有限制(通常為7台),此時可藉由變化發送的時序來使用比同時連接台數多之數目的流體控制機器A。
又,本身的識別資訊及動作資訊的發送時序,除了可按各流體控制機器A而進行之外,亦可按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按各流體控制裝置G而進行。
外部終端機6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構成從流體控制機器A取得動作資訊,而且根據該動作資訊來偵測流體控制機器A的異常之異常偵測裝置。具體地針對閥V的情況來說,係構成特別是偵測因為流體從流路漏出到封閉空間S2等而發生的異常之異常偵測裝置。
該外部終端機6係為所謂個人電腦、可進行資料的收發、處理之可攜式終端機等,係藉由CPU、CPU所執行的電腦程式、記憶電腦程式及預定的資料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ROM(Read Only Memory)、及硬碟等的外部記憶裝置等硬體資源而構成,因而具備有包括機器資訊記憶部61、判別處理部62、修正處理部63及通訊處理部64之功能部。
機器資訊記憶部61係記憶各流體控制機器A的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記憶部。在機器資訊記憶部61中,各流體控制機器A的本身的識別資訊係與構成相同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流體控制裝置G之別的流體控制機器A的識別資訊相關聯。因此,不僅可將一個流體控制機器A與其他的流體控制機器A相區別,而且可識別出與該一個流體控制機器A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流體控制裝置G之流體控制機器A。
判別處理部62係根據從流體控制機器A接收來的動作資訊,判別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是否有異常。具體而言,係將動作資訊與參照用表格(table)等中保持的預定的閾值相比較。若為閥V的話,係藉由將參照用表格等中保持的預定的閾值、與壓力感測器P所檢測出的壓力的檢測值相比較,來進行判別是否是由於流體漏出到封閉空間S2所引起的閥V的異常之處理。亦即,以通常使用時在閥V的閥門的開閉下想定的封閉 空間S2內的壓力的極限值作為預定的閾值。然後,在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檢測值超過該閾值之情況,判別為閥V發生了異常。如此的判別的合理性係基於:流體因膜片22的破損等而漏出到封閉空間S2導致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上升的結果,或者由於流路內的減壓導致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減低的結果,都可看作是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檢測值超過閾值的原因。
在本例中,判別處理部62係與修正處理部63一起構成解析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之解析處理部。
修正處理部63係依據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所檢測出的空氣的壓力及外部温度等,來修正判別處理部62判別是否有流體漏出到封閉空間S2所要參照的預定的閾值。
亦即,若是為閥V的情況,為了使閥V開閉而使空氣的壓力變化,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就會隨著活塞43的上下動而變化。因此修正處理部63要將預定的閾值修正成讓判別處理部62能夠區別該空氣的壓力所造成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與由於閥V的異常所引起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而能夠判別出閥V的異常。具體而言,在將空氣導入的情況時,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會減小所以將閾值修正為較低的值,在將空氣排出的情況時,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會上升所以將閾值修正為較高的值。如此,判別處理部62就可排除隨著空氣的壓力變化之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變化,判別出由於流體的漏出等閥V的異常所引起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
此處,若是採用驅動壓感測器作為動作資訊取得機構,則即使在閥V的開閉動作中,也可判別出起因於流體的漏出等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變化。亦即,透過實驗求出從驅動壓轉換到必要的修正值之適當的轉移函數,利用該轉移函數也可修正活塞43在移動的瞬間的封閉空間S2內的過渡的壓力變化。
同時,可在根據驅動壓感測器的檢測值預期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會上升,但壓力感測器P的檢測值並未上升之情況,判斷出是活塞43或壓力感測器P故障了。
再者,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也會因外部温度而變化。因此修正處理部63將預定的閾值修正為讓判別處理部62能夠區別該外部温度所造成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與由於閥V的異常所引起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而判別出閥V的異常。具體而言,係隨著外部温度之上昇而將閾值修正為較高的值,隨著外部温度之下降而將閾值修正為較低的值。如此,判別處理部62就可排除隨著外部溫度的變化之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變化,判別出由於流體的漏出等閥V的異常所引起的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的變化。
通訊處理部64係為與流體控制機器A進行資料的收發之功能部。通訊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在本實施形態中,通訊處理部64係透過連接器53與閥V連接,從該連接的閥V接收動作資訊。
外部終端機6從流體控制機器A接收的資訊,係適當地按照來自流體控制機器A的管理者或監視者等所利用的終端機之要求,而提供給該監視者等所利用的終端機。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外部終端機6係直接與流體控制機器A進行資料通訊,但不限於此,亦可適當地透過進行資料收發的中繼之中繼裝置來進行通訊。
根據以上的動作解析系統,各流體控制機器A都具有本身的識別資訊,因而在密集地將多數個流體控制機器A集合而成之流體控制裝置G,不用將流體控制機器A從線路上拆下就可個別地識別而診斷其動作狀態。而且,不僅可就每個流體控制機器A解析其動作資訊,而且可精密地監視線路全體。
又,因為將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資訊匯集到外部終端機6,所以流體控制機器A的監視者等可毫無負擔地監視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狀況。
再者,關於閥V,係在檢測出封閉空間S2內的壓力後,藉由比較預定的閾值與檢測值來偵測是否有異常,所以即使是發生了封閉空間S2內變為負壓之異常的情況也可偵測。
又,線路全體的動作的解析有助於流體供給線路L1,L2,L3的精密的監視,此係因為例如,即使在構成流體供給線路L1之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A之中一部分的流體控制機器A進行開閉動作,其餘的流體控制機器A未進行開閉動作之情況,其餘的流體控制機器A也會受到該一部分的流體控制機器A的開閉動作的影響之緣故。
又,如此的線路全體的動作資訊的解析結果可進行例如資料探勘(data mining)而利用於流體供給線路L1,L2,L3之異常的有無之判別及異常之預測等。具體而言,因為可掌握在線路全體中之流體控制機器A的動作時間、預定的流體控制機器A實際進行開閉動作的次數及受到其 他流體控制機器A的開閉動作的影響的時間等,所以可根據線路全體的動作時間來判定維護及部品更換的時間,或比較同一線路上的每個流體控制機器A的開閉速度來偵測是否有異常。
又,另一個例子係如第9圖所示,可使流體控制機器A進行異常之偵測,使異常判別的結果匯集至外部終端機6,然後使外部終端機6根據結果來進行動作解析。
亦即,流體控制機器A所具備的處理模組8係具有包括識別資訊記憶部81、判別處理部82、修正處理部83、及通訊處理部84之功能部,各個功能部分別為具有與上述的識別資訊記憶部71、判別處理部62、修正處理部63、通訊處理部74一樣的功能之功能部。
另一方面,外部終端機6係具有機器資訊記憶部61、通訊處理部64、以及解析處理部65。
判別處理部82、修正處理部83係與上述的判別處理部62及修正處理部63一樣,根據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所取得的動作資訊,判別有無異常,並將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判別結果發送至外部終端機6。此外,流體控制機器A亦可不僅將異常的判別結果,也將動作資訊一併發送至外部終端機6。
接收到結果及資訊之外部終端機6可根據該本身的識別資訊而知道是哪個流體控制機器A及掌握其是否有異常。另外,利用解析處理部65也可根據從各流體控制機器A接收來的異常的判別結果及動作資訊,參照機器資訊記憶部61中記憶的各流體控制機器A的本身的識別資訊,來將各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或流體控制裝置G作為一個單位解析其動作。
又,在以上的本實施形態中,可在流體控制機器A設有在判別流體控制機器A有異常之際用發出有異常的警告之手段。具體而言,可利用例如可用眼睛看的燈號來構成。此點在後述的其他實施形態也都一樣。
又,還可安裝温度感測器(省略圖示)、限位開關(省略圖示)等來作為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温度感測器係為量測例如流體的温度之感測器,可設置於流路的附近量測該處的温度,將該設置處的温度視作為在流路內流通的流體的温度。又,在閥V之情況,限位開關係固定於例如活塞43的附近,隨著活塞43的上下動而切換開關。藉此,可偵測閥V的開閉次數及開閉頻度、開閉速度等。
又,動作資訊取得機構的安裝位置並沒有限制,也有依據其功能而將之安裝在驅動壓供給路上或電氣配線上等流體控制機器A外的情形。
又,在以上的本實施形態中,可將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之閥V、流量控制裝置F相連接成可收發資訊,然後將構成該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之閥V內的動作資訊取得機構所取得的資訊都匯集到流量控制裝置F,再連同流量控制裝置F的動作資訊一起發送到設於線路外的預定的資訊處理裝置。
又,外部終端機6可與感測器及演算裝置連接而不僅只收集流量控制裝置F的動作資訊,也主動發出預定的指示訊號而控制各流體控制機器A。
又,關於上述的本實施形態,雖然說明的是流體控制裝置G由三個流體供給線路L1,L2,L3所構成,但本發明之適用並不受到線路的數目的限制。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受上述的實施形態所限定,只要是本技術領域的業者,都可在未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之範圍內進行構成、手段或功能的各種變更、追加等。
6‧‧‧外部終端機
7‧‧‧處理模組
61‧‧‧機器資訊記憶部
62‧‧‧判別處理部
63‧‧‧修正處理部
64‧‧‧通訊處理部
71‧‧‧識別資訊記憶部
72‧‧‧通訊處理部
A‧‧‧流體控制機器

Claims (5)

  1. 一種流體控制裝置,係集合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而成者,其中,前述流體控制機器係具有: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記憶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識別資訊記憶手段;以及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前述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之通訊處理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流體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流體控制機器還具有:根據前述動作資訊,判別前述流體控制機器是否異常之判別處理手段,且前述通訊處理手段係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流體控制機器是否異常之判別結果發送至外部終端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流體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通訊處理手段還以預定的週期發送前述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或是否異常之判別結果給預定的資訊處理裝置。
  4. 一種流體控制機器,係複數個集合而構成流體控制裝置者,該流體控制機器係具有:取得機器內的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機構;記憶本身的識別資訊之識別資訊記憶手段;以及 以各個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各不相同的時序將前述本身的識別資訊連同前述動作資訊發送至外部終端機之通訊處理手段。
  5. 一種動作解析系統,係就各個由複數個流體控制機器所構成的流體供給線路、或各個由複數個流體供給線路所構成的流體控制裝置解析其動作者,該動作解析系統係具有:將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本身的識別資訊相關聯並加以記憶之機器資訊記憶手段;從前述流體控制機器,取得前述機器本身的識別資訊以及動作資訊之動作資訊取得手段;以及根據前述機器本身的識別資訊,參照前述機器資訊記憶手段,辨識出構成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並且根據構成該同一個流體供給線路或同一個流體控制裝置之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從前述流體供給線路全體或前述流體控制裝置全體的動作解析出各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或狀態之解析處理手段。
TW108128308A 2018-08-10 2019-08-08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TWI7504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1588 2018-08-10
JP2018151588 2018-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9624A true TW202009624A (zh) 2020-03-01
TWI750495B TWI750495B (zh) 2021-12-21

Family

ID=69414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8308A TWI750495B (zh) 2018-08-10 2019-08-08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0308B2 (zh)
JP (1) JPWO2020031629A1 (zh)
KR (1) KR102502198B1 (zh)
CN (1) CN112189171A (zh)
IL (1) IL280505A (zh)
TW (1) TWI750495B (zh)
WO (1) WO2020031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0820B1 (ko) * 2023-05-03 2024-04-26 주식회사 디와이시스템 인버터 부스터 펌프 시스템용 제어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908U (ja) 1983-07-22 1985-02-16 株式会社 内外工芸社 合わせボタン
US4838310A (en) * 1988-03-28 1989-06-13 Motorola, Inc. Hydroelectrically powered, remotely controlled irrigation system
JPH0475288U (zh) 1990-11-14 1992-06-30
JPH1193916A (ja) * 1997-09-19 1999-04-06 Koganei Corp 流体圧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ステム機器
JP2002082712A (ja) * 2000-09-11 2002-03-22 Jst Mfg Co Ltd リモート検査システム
US6810308B2 (en) * 2002-06-24 2004-10-26 Mks Instrumen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ss flow controller with network access to diagnostics
US6997642B2 (en) * 2003-02-12 2006-02-14 Subair Systems, Llc Golf cour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JP2005073131A (ja) * 2003-08-27 2005-03-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遠方監視装置
US7216659B2 (en) * 2004-06-30 2007-05-15 Great Stuff, Inc. Low power system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of an environment and irrigation control
US20060000509A1 (en) * 2004-07-01 2006-01-05 Pozniak Peter M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US7349746B2 (en) * 2004-09-10 2008-03-25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normal event detec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continuous industrial processes
JP2006277306A (ja) * 2005-03-29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プラント監視システム、プラント監視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ト制御装置
JP4547369B2 (ja) 2006-11-29 2010-09-22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薬液供給装置
US7886766B2 (en) * 2006-12-27 2011-02-15 Eltav Wireless Monitoring Lt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valves
CN101410767B (zh) * 2007-03-29 2012-07-18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阀组的调节器模块
CN102449569B (zh) * 2009-05-29 2014-02-26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用于控制数字液压控制器的方法
US7920983B1 (en) * 2010-03-04 2011-04-05 TaKaDu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resources in a water utility network
CN103502902B (zh) * 2011-05-10 2015-12-02 株式会社富士金 带有流量监测器的压力式流量控制装置、使用该装置的流体供给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监测流量异常时的处置方法
JP6022908B2 (ja) 2012-01-16 2016-11-0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及びバルブ動作確認方法
US20130299000A1 (en) * 2012-05-08 2013-11-14 Logimesh IP,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efficient by-product disposal based on by-product quality
CN203906949U (zh) * 2012-11-29 2014-10-29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位置变换器和阀控制器
US9558220B2 (en) * 2013-03-04 2017-01-3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JP6314366B2 (ja) * 2013-03-05 2018-04-25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状態監視装置
US9658628B2 (en) * 2013-03-15 2017-05-23 Schneider Electric Buildings, Llc Advanced valve actuator with true flow feedback
JP5934412B2 (ja) * 2014-06-20 2016-06-15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中継器
JP6588237B2 (ja) 2015-05-29 2019-10-09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バルブおよび流体制御装置
JP6775288B2 (ja) 2015-10-08 2020-10-28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弁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327475B2 (en) * 2016-05-09 2022-05-10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vehicle data
US9934671B1 (en) * 2016-10-24 2018-04-03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Valve service detection through data analysis
WO2018079586A1 (ja) 2016-10-26 2018-05-03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量調整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流体制御装置
US11226257B2 (en) 2017-02-20 2022-01-18 Fujikin Inc. Anomaly detection device for fluid controller,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 anamoly detection method, and fluid control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39787A (ko) 2020-12-14
TWI750495B (zh) 2021-12-21
US11960308B2 (en) 2024-04-16
IL280505A (en) 2021-03-25
KR102502198B1 (ko) 2023-02-21
US20210303008A1 (en) 2021-09-30
CN112189171A (zh) 2021-01-05
WO2020031629A1 (ja) 2020-02-13
JPWO2020031629A1 (ja)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58281A1 (en) Valve, Abnormality Diagnosis Method of Valve
KR102230283B1 (ko) 유체 제어기의 이상 검지 장치, 이상 검지 시스템, 이상 검지 방법 및 유체 제어기 유닛
TWI741342B (zh) 流體控制機器之動作分析系統、流體控制機器之動作分析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TWI740189B (zh) 流體控制機器,流體控制機器的異常檢測方法、異常檢測裝置及異常檢測系統
KR102395620B1 (ko) 유체 제어 기기
TW202009624A (zh)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機器及動作解析系統
JPWO2020012828A1 (ja) 流体制御機器
JP2022016571A (ja) 流体制御機器
JP7265251B2 (ja) 流体制御機器の動作分析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機器の動作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376919B2 (ja) 流体制御機器の選定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機器の選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325112B2 (ja) 情報提供装置、流体制御機器、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766386B (zh) 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收集系統、流體控制機器、流體控制機器的動作資訊收集方法及電腦程式
JP2021135864A (ja) インセンティブ付与システム、インセンティブ付与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