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0021A - 雙軸承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雙軸承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0021A
TW202000021A TW108112645A TW108112645A TW202000021A TW 202000021 A TW202000021 A TW 202000021A TW 108112645 A TW108112645 A TW 108112645A TW 108112645 A TW108112645 A TW 108112645A TW 202000021 A TW202000021 A TW 2020000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haft support
support portion
cam
d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3144B (zh
Inventor
大古瀬広樹
丸岡平周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0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0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1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01K89/01921Frame disassembly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01K89/0193Frame details with bearing feat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針對雙軸承捲線器,能夠從捲線器本體的框架容易將覆蓋構件取下。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本發明之雙軸承捲線器(100),係具備:捲線器本體(2)、捲筒軸(3)、操作構件(20)及凸輪機構(30)。捲線器本體(2)係具有:框架(6);設在框架(6)的一側方之第2側蓋(7b);及固定於第2側蓋(7b)的內側且支承於框架(6)之軸支承部(10)。 捲筒軸(3)係一端支承於軸支承部(10)。操作構件(20)係可與軸支承部(10)一體地朝捲筒軸(3)的軸方向移動,在軸支承部(10)裝設於框架(6)的第1位置與軸支承部(10)從框架(6)脫離的第2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裝設於軸支承部(10)。凸輪機構(30)係因應操作構件(20)的轉動,使軸支承部(10)朝軸方向移動,將軸支承部(10)從框架(6)進行裝卸。

Description

雙軸承捲線器
本發明係關於釣魚用捲線器,特別是關於雙軸承捲線器。
以往以來,覆蓋捲線器本體的側面之覆蓋構件可裝卸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之框架的雙軸承捲線器為眾所皆知(參照專利文獻1)。在覆蓋構件,固定有用來支承捲筒軸的一端之支承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24677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以往的雙軸承捲線器,當從框架取下覆蓋構件時,需要操作轉動構件,解除框架與支承構件之卡合後,以手動,將覆蓋構件朝從框架分離的方向移動。且,支承構件係以高精度嵌合於框架,因此,當使覆蓋構件移動時,必須使覆蓋構件朝與捲筒軸的軸方向平行地移動,此操作需要養成習慣。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雙軸承捲線器,能夠從捲線器本體的框架容易取下覆蓋構件。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係具備:捲線器本體、捲筒軸、操作構件及凸輪機構。捲線器本體係具有:框架;設在框架的一側方之覆蓋構件;及固定於覆蓋構件的內側且支承於框架之軸支承部。捲筒軸係一端支承於軸支承部。操作構件係可與軸支承部一體地朝捲筒軸的軸方向移動,在軸支承部裝設於框架的第1位置與軸支承部從框架脫離的第2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裝設於軸支承部。凸輪機構係因應操作構件的轉動,使軸支承部朝軸方向移動,將軸支承部從框架進行裝卸。
在此雙軸承捲線器,藉由凸輪機構,因應操作構件的轉動,使軸支承部與操作構件一同朝軸方向移動,藉此,軸支承部對捲線器本體的框架進行裝卸。藉此,例如即使在軸支承部以高精度嵌合於框架之情況,僅將操作構件進行轉動操作,就能使軸支承部從框架脫離,因此,容易從框架取下覆蓋構件。
理想為凸輪機構係具有:設在框架及前述操作構件中的其中一方之1個以上的凸輪;和設在框架及操作構件中的另一方,卡合於凸輪之1個以上的凸輪從動件。
理想為凸輪係具有沿著周方向形成之凸輪溝,該凸輪溝是具有伴隨操作構件之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的移動,使軸支承部朝從前述框架分離的方向移動之傾斜部,凸輪從動件係具有卡合於凸輪溝之突起部。
理想為操作構件係具有從框架及覆蓋構件中的至少一方朝徑方向露出之操作部,框架及覆蓋構件中的至少一方係具有導引部,其用來導引伴隨操作部的轉動操作之操作部的移動。在此情況,因藉由導引部導引操作構件的操作部之移動,所以,當將操作構件的操作部進行轉動操作,可防止操作部對捲線器本體傾斜。
理想為框架係具有供軸支承部嵌合的開口部,軸支承部係具有嵌合於開口部的嵌合部,還具有裝設於軸支承部的嵌合部之外周的彈性構件。在此情況,能夠將軸支承部不會晃動地嵌合於框架。
理想為還具有擺動軸,該擺動軸係當操作構件位於第2位置時,可將覆蓋構件對框架可擺動地支承。在此情況,當使操作構件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轉動而使軸支承部從框架脫離時,因覆蓋構件支承於擺動軸,所以,可防止覆蓋構件及軸支承部的掉落。
若依據本發明,在雙軸承捲線器,能夠從捲線器本體的框架容易將覆蓋構件取下。
[全體結構] 在以下的說明,當進行釣魚時,將釣線被不斷放出的方向稱為前、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後。又,左右係指從後方觀看雙軸承捲線器100時之左右。又,將捲筒軸3(參照圖2)延伸的方向稱為「軸方向」、與捲筒軸3正交的方向稱為「徑方向」、捲筒軸3的軸周圍的方向稱為「周方向」。
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100係可將釣線朝前方不斷送出。如圖1至圖3所示,雙軸承捲線器100係具備有捲線器本體2、捲筒軸3、捲筒4、把手5、操作構件20及凸輪機構30(參照圖5)。又,雙軸承捲線器100,理想為還具備導引部40、彈性構件50及擺動軸60。
[捲線器本體2] 捲線器本體2係具有框架6、第1側蓋7a、第2側蓋7b(覆蓋構件的一例)、前蓋8、拇指座9及軸支承部10。
框架6具有:第1側板6a、第2側板6b及複數個連結部6c。
第1側板6a係配置於框架6的右側。第2側板6b係與第1側板6a在軸方向隔著間隔,配置於框架6的左側。第2側板6b係如圖2所示,具有朝軸方向開口的圓形開口部6d。在開口部6d,嵌合有軸支承部10之後述的嵌合部10b。複數個連結部6c係朝軸方向延伸,將第1側板6a與第2側板6b連結。
第1側蓋7a係設在框架6的右側方,覆蓋框架6的第1側板6a的右側方。第2側蓋7b係設在框架6的左側方,覆蓋框架6的第2側板6b的左側方。第2側蓋7b係經由軸支承部10,可裝卸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2的框架6。
前蓋8係配置於框架6的前部,螺絲固定於框架6。拇指座9係配置成覆蓋框架6的上部,螺絲固定於框架6。
軸支承部10係如圖2所示,固定於第2側蓋7b的內側,並支承於框架6。軸支承部10係可與第2側蓋7b一體地移動且可裝卸地裝設於框架6。軸支承部10係藉由複數個螺絲構件12固定於第2側蓋7b。
軸支承部10係為有底筒狀的構件,具有軸承收容部10a、嵌合部10b及轉動支承部10c。
軸承收容部10a係從軸支承部10的底部朝軸方向呈筒狀突出而形成。在軸承收容部10a的內部,收容有支承捲筒軸3的一端之軸承14。在軸承收容部10a的徑方向外側,設有因應捲筒4的旋轉,對捲筒4進行制動之制動機構15。
嵌合部10b係外周面呈圓筒狀,嵌合於第2側板6b之開口部6d。嵌合部10b係具有用來裝設彈性構件50的裝設溝10d。裝設溝10d呈環狀,朝徑方向內側凹陷而形成。
轉動支承部10c呈圓筒狀,設在嵌合部10b的左側。轉動支承部10c係在軸方向,與第2側蓋7b鄰接配置。轉動支承部10c係將操作構件20可轉動地支承。轉動支承部10c的外徑係形成為較嵌合部10b的外徑更小徑。
[捲筒軸3] 捲筒軸3係使捲線器本體2朝軸方向延伸,可旋轉地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捲筒軸3的一端係如圖2所示,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的軸支承部10。詳細而言,捲筒軸3的一端係經由配置於軸支承部10的軸承收容部10a之軸承14,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捲筒軸3的另一端係經由配置於捲線器本體2的未圖示的軸承,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
[捲筒4] 捲筒4是在第1側板6a與第2側板6b之間,可旋轉地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捲筒4係固定在捲筒軸3,與捲筒軸3一體地旋轉。
[把手5] 如圖1所示,把手5係在第1側蓋7a側,可旋轉地設在捲線器本體2。把手5的旋轉是經由未圖示的旋轉傳達機構傳達至捲筒4。由於旋轉傳達機構係與以往相同的結構,故,在此省略說明。
[操作構件20] 操作構件20係可與軸支承部10一體朝軸方向移動,可轉動地裝設於軸支承部10。詳細而言,操作構件20係挾持於第2側蓋7b與軸支承部10之嵌合部10b,軸方向之移動被限制。操作構件20係可轉動地支承於軸支承部10的轉動支承部10c。操作構件20的旋轉軸心係構成為與捲筒軸3之旋轉軸心同心。
操作構件20係可在如圖4所示的第1位置與如圖5所示的第2位置之間進行轉動。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1位置時,軸支承部10裝設於框架6。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2位置時,軸支承部10從框架6脫離。
操作構件20係具有環狀部20a、和操作部20b。環狀部20a係可轉動地裝設於軸支承部10的轉動支承部10c。
操作部20b係從框架6及第2側蓋7b中的至少一方朝徑方向露出。在本實施形態,操作部20b係如圖2及圖3所示,從框架6及第2側蓋7b雙方朝徑方向外側露出。操作部20b呈槓桿狀,從環狀部20a的外周面朝徑方向外側突出而形成。操作部20b係為了將操作構件20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進行轉動操作而設置。
[凸輪機構30] 凸輪機構30係因應操作構件20的轉動,使軸支承部10朝軸方向移動,將軸支承部10從框架6進行裝卸。
凸輪機構30係具有:設在框架6及操作構件20中的其中一方之1個以上的凸輪31;和設在框架6及操作構件20中的另一方,卡合於凸輪31之1個以上的凸輪從動件32。在本實施形態,1個以上的凸輪31設在框架6,1個以上的凸輪從動件32設在操作構件20。又,在本實施形態,凸輪31及凸輪從動件32各設有2個。
凸輪31各自在周方向隔著間隔,螺絲固定於框架6之第2側板6b。凸輪31係延伸成圓弧狀,配置成內周與操作構件20的外周相對向。
圖6係從徑方向內側觀看凸輪31的圖。凸輪31係第1平坦部31a和凸輪溝31b。第1平坦部31a係沿著周方向平坦地形成於凸輪31的一端。第1平坦部31a之軸方向外側開放。
凸輪溝31b係沿著周方向形成。詳細而言,凸輪溝31b係從第1平坦部31a進一步朝周方向延伸,自內周側朝徑方向外側凹陷而形成。凸輪溝31b係具有第1傾斜部31c(傾斜部的一例)和第2平坦部31d。
第1傾斜部31c係傾斜形成為伴隨操作構件20之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的移動,使軸支承部10朝從框架6分離的方向移動。換言之,第1傾斜部31c係傾斜形成為伴隨操作構件20之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的移動,使軸支承部10朝接近框架6之方向移動。
第2平坦部31d係從第1傾斜部31c進一步朝周方向延伸,沿著周方向平坦地形成。
凸輪從動件32係具有卡合於凸輪31的凸輪溝31b之突起部32a。突起部32係在與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不同的位置,朝徑方向外側突出而形成。
突起部32a係如圖6所示,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1位置時,卡合於凸輪溝31b之第2平坦部31d。突起部32a係當操作構件20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動時,自凸輪溝31b的第2平坦部31d通過凸輪溝31b之第1傾斜部31c,移動至凸輪31的第1平坦部31a。另外,當操作構件20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移動時,突起部32a自凸輪31的第1平坦部31a通過凸輪溝31b之第1傾斜部31c,移動至凸輪溝31b的第2平坦部31d。突起部32a係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2位置時,與凸輪溝31b之卡合被解除。如此,藉由突起部32a卡合於凸輪溝31b而朝軸方向移動,軸支承部10與設有突起部32a之操作構件20一同朝軸方向移動。
[作用] 在前述結構之雙軸承捲線器100,藉由將操作構件20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進行轉動操作,以凸輪機構30,使軸支承部10與操作構件20一同朝從框架6分離的方向移動,使軸支承部10從框架6脫離。藉此,當從框架6使軸支承部10脫離時,不需要藉由手動,使軸支承部10朝軸方向移動。又,即使在軸支承部10以高精度嵌合於框架6之情況,也能使軸支承部10容易從框架6脫離,因此,容易從框架6取下第2側蓋7b。
又,當將軸支承部10裝設於框架6時,使軸支承部10及第2側蓋7b對框架6位於預定的位置,將操作構件20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轉動。藉此,藉由凸輪機構30,使軸支承部10朝接近框架6的方向移動,將軸支承部10裝設於框架6。因此,藉由將操作構件20進行轉動操作,能夠容易將軸支承部10裝設至框架6。
[導引部40] 導引部40係設在框架6及第2側蓋7b中的至少一方。導引部40係用來導引伴隨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的轉動操作之操作部20b的移動。在本實施形態,導引部40係如圖3至圖5所示,形成於框架6的第2側板6b。導引部40係以沿著凸輪31的形狀之形狀構成,沿著周方向形成於第2側板6b的開口部6d之下部側面。
導引部40係具有第2傾斜面40a、第1平坦面40b及第2平坦面40c。第2傾斜面40a係形成為與凸輪溝31b的第1傾斜部31c相對應,例如,傾斜角度及周方向的長度形成為與凸輪溝31b的第1傾斜部31c的傾斜角度及周方向之長度相等。
第2傾斜面40a係傾斜形成為伴隨操作構件20之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的移動,導引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之從捲筒4分離的方向之移動。換言之,第2傾斜面40a係傾斜形成為伴隨操作構件20之從第2位置朝第1位置的移動,導引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之接近捲筒4的方向之移動。
第1平坦面40b係從第2傾斜面40a的一端朝周方向平坦地延伸,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1位置時,在軸方向上,支承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
第2平坦面40c係從第2傾斜面40a的另一端朝周方向平坦地延伸,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2位置時,在軸方向上,支承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
如此,藉由設置導引部40,當將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進行轉動操作時,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支承於導引部40。藉此,當將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進行轉動操作,可防止操作部20b對捲線器本體2傾斜。
[彈性構件50] 彈性構件50係如圖2所示,裝設於軸支承部10的嵌合部10b之外周。在本實施形態,彈性構件50係裝設於軸支承部10的裝設溝10d。彈性構件50係為由可彈性變形的樹脂等所構成之彈性體,例如O型環。藉由在框架6與軸支承部10之間配置彈性構件50,能夠將軸支承部10不會晃動地支嵌合於框架6的開口部6d。又,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將操作構件20進行轉動操作,能將軸支承部10從框架6進行裝卸,因此,即使在設置彈性構件50而使軸支承部10與框架6之嵌合變得強固之情況,亦可容易將軸支承部10從框架6進行裝卸。
[擺動軸60] 擺動軸60係如圖7所示,當操作構件20位於第2位置時,可將第2側蓋7b對框架6可擺動地支承。擺動軸60係可旋轉且可朝軸方向移動地支承於捲線器本體2。藉此,當使操作構件20從第1位置朝第2位置轉動而使軸支承部10從框架6脫離時,可防止第2側蓋7b及軸支承部10掉落。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係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在不超出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範圍可進行各種變更。特別是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複數個實施形態,可因應需要,加以任意組合。
(a)在前述實施形態,以覆蓋捲線器本體2的左側方之第2側蓋7b作為覆蓋構件的一例進行了說明,但亦能以覆蓋捲線器本體2的右側方之第1側蓋7a作為覆蓋構件加以構成。在此情況,把手5係設在第2側蓋7b側。
(b)在前述實施形態,導引部40設在框架6,但,導引部40亦可設在第2側蓋7b,亦可在框架6與第2側蓋7b雙方,以導引操作構件20的操作部20b之移動的方式構成導引部40。
2‧‧‧捲線器本體 3‧‧‧捲筒軸 6‧‧‧框架 6d‧‧‧開口部 7b‧‧‧第2側蓋(覆蓋構件的一例) 10‧‧‧軸支承部 10b‧‧‧嵌合部 20‧‧‧操作構件 20b‧‧‧操作部 30‧‧‧凸輪機構 31‧‧‧凸輪 31b‧‧‧凸輪溝 31c‧‧‧第1傾斜部(傾斜部的一例) 32‧‧‧凸輪從動件 32a‧‧‧突起部 40‧‧‧導引部 50‧‧‧彈性構件 60‧‧‧擺動軸 100‧‧‧雙軸承捲線器
圖1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所採用的雙軸承捲線器之平面圖。 圖2係圖1的II-II線斷面圖。 圖3係雙軸承捲線器的部分底面圖。 圖4係從左側觀看當操作構件位於第1位置時的第2側板之斜視圖。 圖5係從左側觀看當操作構件位於第2位置時的第2側板之斜視圖。 圖6係從徑方向內側觀看凸輪的圖。 圖7係顯示將覆蓋構件已經從捲線器本體取下的狀態之平面圖。
6‧‧‧框架
7b‧‧‧第2側蓋(覆蓋構件的一例)
10‧‧‧軸支承部
20‧‧‧操作構件
20b‧‧‧操作部
30‧‧‧凸輪機構
31‧‧‧凸輪
31a‧‧‧第1平坦部
31b‧‧‧凸輪溝
32‧‧‧凸輪從動件
32a‧‧‧突起部
40‧‧‧導引部
40a‧‧‧第2傾斜面
40b‧‧‧第1平坦面

Claims (6)

  1.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其特徵為具備:捲線器本體,其具有框架、設在前述框架的一側方之覆蓋構件;及固定於前述覆蓋構件的內側且支承於前述框架之軸支承部; 捲筒軸,其一端支承於前述軸支承部; 操作構件,其可與前述軸支承部一體地朝前述捲筒軸的軸方向移動,在前述軸支承部裝設於前述框架的第1位置與前述軸支承部從前述框架脫離的第2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裝設於前述軸支承部;及 凸輪機構,其係因應前述操作構件的轉動,使前述軸支承部朝軸方向移動,將前述軸支承部從前述框架進行裝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凸輪機構係具有:設在前述框架及前述操作構件中的其中一方之1個以上的凸輪;和設在前述框架及前述操作構件中的另一方,卡合於前述凸輪之1個以上的凸輪從動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前述凸輪係具有沿著周方向形成之凸輪溝,該凸輪溝是具有伴隨前述操作構件之從前述第1位置朝前述第2位置的移動,使前述軸支承部朝從前述框架分離的方向移動之傾斜部, 前述凸輪從動件係具有卡合於前述凸輪溝之突起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前述操作構件係具有操作部,該操作部係從前述框架及前述覆蓋構件中的至少一方朝徑方向露出, 前述框架及前述覆蓋構件中的至少一方,係具有用來導引伴隨前述操作部的轉動操作之前述操作部的移動之導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前述框架係具有供前述軸支承部嵌合的開口部, 前述軸支承部係具有嵌合於前述開口部之嵌合部, 還具有裝設於前述軸支承部的前述嵌合部的外周之彈性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還具有擺動軸,該擺動軸係當前述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位置時,可將前述覆蓋構件對前述框架可擺動地支承。
TW108112645A 2018-06-21 2019-04-11 雙軸承捲線器 TWI783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7834 2018-06-21
JP2018117834A JP7049940B2 (ja) 2018-06-21 2018-06-21 両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021A true TW202000021A (zh) 2020-01-01
TWI783144B TWI783144B (zh) 2022-11-11

Family

ID=68968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2645A TWI783144B (zh) 2018-06-21 2019-04-11 雙軸承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8302B2 (zh)
JP (1) JP7049940B2 (zh)
KR (1) KR102611462B1 (zh)
CN (1) CN110622926B (zh)
MY (1) MY196282A (zh)
TW (1) TWI7831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4820B2 (ja) * 2019-12-24 2024-01-30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釣り用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2095Y2 (ja) * 1992-01-28 1998-05-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0245314A (ja) 1999-02-25 2000-09-12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TW462872B (en) * 1999-07-26 2001-11-11 Shimano Kk Centrifugal braking apparatus of double-bearing reel
JP3747430B2 (ja) 1999-10-19 2006-02-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JP4313902B2 (ja) * 1999-08-04 2009-08-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JP2006246776A (ja) 2005-03-10 2006-09-21 Okuma Fishing Tackle Co Ltd 釣り用両軸受リール
KR200426604Y1 (ko) 2006-04-20 2006-09-19 주식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낚시용 양 베어링형 릴의 사이드 커버 착탈장치
CN101253854B (zh) * 2008-04-02 2011-12-21 宁波羚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第二煞车装置的钓鱼卷线器
JP5124435B2 (ja) * 2008-12-16 2013-01-2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5350881B2 (ja) * 2009-05-15 2013-11-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6166558B2 (ja) * 2013-03-13 2017-07-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198537B2 (ja) *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198538B2 (ja)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227353B2 (ja) * 2013-09-27 2017-11-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ローラクラッチ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543041B2 (ja) * 2015-02-12 2019-07-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JP6559036B2 (ja) * 2015-10-06 2019-08-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653582B2 (ja) * 2016-01-19 2020-02-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9940B2 (ja) 2022-04-07
CN110622926B (zh) 2022-10-28
MY196282A (en) 2023-03-24
US10588302B2 (en) 2020-03-17
CN110622926A (zh) 2019-12-31
TWI783144B (zh) 2022-11-11
KR102611462B1 (ko) 2023-12-08
JP2019216668A (ja) 2019-12-26
KR20190143787A (ko) 2019-12-31
US20190387726A1 (en)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655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592656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2014176301A5 (zh)
JP2013146201A5 (zh)
TWI684403B (zh) 雙軸承捲線器
KR20150039091A (ko) 양 베어링 릴
TW202000021A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6227353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ローラクラッチ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966418B2 (en) Fishing reel
JP6284306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TWI755516B (zh) 雙軸承捲線器
TWI785109B (zh) 雙軸承捲線器
US10028495B2 (en) Dual-bearing reel
TWI766087B (zh) 捲線器
JP620931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その駆動軸
US10856536B2 (en) Dual-bearing reel
TWI760559B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2013146202A5 (zh)
JP7166095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88634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20010603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3925920B2 (ja) 魚釣用リ−ル
JP2010142121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19000047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9115278A (ja) 両軸受リ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