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7163A - 空調機 - Google Patents

空調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7163A
TW201947163A TW107146769A TW107146769A TW201947163A TW 201947163 A TW201947163 A TW 201947163A TW 107146769 A TW107146769 A TW 107146769A TW 107146769 A TW107146769 A TW 107146769A TW 201947163 A TW201947163 A TW 2019471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orque
wind direction
fan
down wi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4380B (zh
Inventor
鈴木紘太
加藤智大
蔡佳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3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7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1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考慮到風扇清掃部的耐久性之高可靠性的空調機。空調機(100)具備:室內熱交換器(15);室內風扇(16);風扇清掃部(24);上下風向板(23);及使上下風向板(23)轉動的第1驅動部。風扇清掃部(24)具有:與室內風扇(16)之軸方向平行的軸部(24a);設置於軸部(24a)的刷子(24b);及使軸部(24a)及刷子(24b)轉動的第2驅動部。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Description

空調機
本發明關於空調機。
作為對空調機的室內風扇進行清掃之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具備「將風扇之灰塵除去的風扇清掃裝置」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專利第404675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專利文獻1,如上述搬記載針對室內風扇進行清掃之構成,但未記載針對考慮到風扇清掃裝置的馬達或齒輪的耐久性之構成。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考慮到風扇清掃部的耐久性之高可靠性的空調機。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空調機,其特徵為具備:熱交換器;風扇;風扇清掃部,對上述風扇進行清掃;上下風向板,對伴隨上述風扇之驅動而吹出的空氣之上下方向之風向進行調整;及第1驅動部,使上述上下風向板轉動;上述風扇清掃部具有:與上述風扇的軸方向平行的軸部;設置於上述軸部的刷子;及使上述軸部及上述刷子轉動的第2驅動部;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上述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以提供考慮到風扇清掃部的耐久性之高可靠性的空調機。
≪實施形態≫ <空調機之構成>   圖1係實施形態的空調機100的冷媒回路Q之構成圖。   又,圖1之實線箭頭表示暖氣運轉時的冷媒之流向。   又,圖1之虛線箭頭表示冷房運轉時的冷媒之流向。   空調機100係進行暖氣運轉或冷房運轉等之空調之機器。如圖1所示,空調機100具備:壓縮機11;室外熱交換器12;室外風扇13;及膨脹閥14。又,除上述構成之外,空調機100具備:室內熱交換器15(熱交換器);室內風扇16(風扇);及四方閥17。
壓縮機11,係將低溫低壓之氣體冷媒進行壓縮,並作為高溫高壓之氣體冷媒予以吐出的機器,具有驅動源亦即壓縮機馬達11a。   室外熱交換器12,係在流通於其傳熱管(未圖示)之冷媒與;從室外風扇13送入的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
室外風扇13係將外氣送入室外熱交換器12的風扇。室外風扇13,具有驅動源亦即室外風扇馬達13a,配置於室外熱交換器12之附近。   膨脹閥14係將經由「冷凝器」(室外熱交換器12與室內熱交換器15之一方)冷凝過的冷媒進行減壓的閥。又,經由膨脹閥14減壓的冷媒係被導入「蒸發器」(室外熱交換器12與室內熱交換器15之另一方)。
室內熱交換器15係在流通於其傳熱管g(參照圖2)之冷媒與從室內風扇16送入的室內空氣(空調對象空間之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室內熱交換器15具有:在與相鄰的其他翼片f之間隔開規定間隔而配置的多個翼片f(參照圖2),及貫穿該等翼片f的多個傳熱管g(參照圖2)。
室內風扇16,係將室內空氣送入室內熱交換器15的風扇,具有驅動源亦即室內風扇馬達16c(參照圖7)。該室內風扇16例如為圓筒狀之橫流風扇(Cross-flow fan),配置於室內熱交換器15之附近。
四方閥17係對應於空調機100之運轉模式對冷媒之流路進行切換的閥。例如在冷氣運轉時(參照圖1之虛線箭頭),在透過四方閥17依序將壓縮機11、室外熱交換器12(冷凝器)、膨脹閥14、及室內熱交換器15(蒸發器)連接而成的冷媒回路Q中,按製冷循環使冷媒進行循環。
另一方面,在暖氣運轉時(參照圖1之實線箭頭),在透過四方閥17依序將壓縮機11、室內熱交換器15(冷凝器)、膨脹閥14、及室外熱交換器12(蒸發器)連接而成的冷媒回路Q中,按製冷循環使冷媒進行循環。
亦即,在冷媒依序透過壓縮機11、「冷凝器」、膨脹閥14、及「蒸發器」進行循環的冷媒回路Q中,上述「冷凝器」及「蒸發器」之一方為室外熱交換器12,另一方為室內熱交換器15。
又,圖1所示例中,壓縮機11、室外熱交換器12、室外風扇13、膨脹閥14、及四方閥17設置於室外機Uo。另一方面,室內熱交換器15及室內風扇16設置於室內機Ui。
圖2為室內機Ui之縱剖面圖。   又,圖2中示出風扇清掃部24從室內風扇16退避之狀態。室內機Ui中,除上述室內熱交換器15或室內風扇16之外,還具備盛水盤18、框體底座19、過濾器20a、20b、前面板21。進一步,室內機Ui還具備左右風向板22、上下風向板23、及風扇清掃部24。
盛水盤18係接收室內熱交換器15之冷凝水者,配置於室內熱交換器15之下側。   室內風扇16,除驅動源亦即室內風扇馬達16c(參照圖7)之外,具有多個風扇葉片16a、及供作為設置該等風扇葉片16a的間隔板16b(亦參照圖3)。
框體底座19係供作為設置室內熱交換器15或室內風扇16等機器的框體。   過濾器20a、20b係從通向室內熱交換器15的空氣中補抓灰塵者。一方之過濾器20a配置於室內熱交換器15之前側,另一方之過濾器20b配置於室內熱交換器15之上側。
前面板21係以覆蓋前側之過濾器20a的方式設置的面板,以下端為軸可以沿前側轉動。另外,亦可以構成為前面板21不轉動。
左右風向板22,係對伴隨著室內風扇16之驅動而吹出的空氣之左右方向之風向進行調整的板狀構件。左右風向板22配置於吹出風路h3,透過左右風向板用馬達25(參照圖7)可於左右方向轉動。
上下風向板23,係對伴隨著室內風扇16之驅動而吹出的空氣之上下方向之風向進行調整的板狀構件。上下風向板23配置於空氣吹出口h4,透過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參照圖7)可於上下方向轉動。
經由空氣吸入口h1、h2吸入的空氣,係和流通於室內熱交換器15之傳熱管g之冷媒進行熱交換,熱交換後的空氣被導入吹出風路h3。流通於該吹出風路h3之空氣,係透過左右風向板22及上下風向板23被導引向規定方向,進一步經由空氣吹出口h4吹出至室內。
又,通向空氣吸入口h1、h2的灰塵之大多數被過濾器20a、20b捕集。但是,細的灰塵通過過濾器20a、20b而附著於室內風扇16之情況存在,因此較好是對室內風扇16進行定期的清掃。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以下說明的風扇清掃部24進行室內風扇16之清掃。
圖2所示風扇清掃部24,係對室內風扇16進行清掃者,配置於室內熱交換器15與室內風扇16之間。
圖3係將室內機Ui之一部切掉的立體圖。   風扇清掃部24,除圖3所示軸部24a或刷子24b之外,還具備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第2馬達,參照圖4)。
軸部24a係和室內風扇16之軸方向平行的棒狀之構件,其兩端被軸支。   刷子24b,係將附著於風扇葉片16a之灰塵刮掉者,被設置於軸部24a。   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參照圖4),係使軸部24a及刷子24b轉動(移動)的驅動源。作為這樣的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例如可以使用步進馬達。步進馬達具有可以規定之旋轉角正確進行定位之特長。
在室內風扇16之清掃時,係使室內風扇16逆旋轉之後,以刷子24b接觸室內風扇16的方式使軸部24a轉動 (參照圖8)。室內風扇16之清掃結束後,軸部24a再度轉動,刷子24b成為從室內風扇16分離之狀態(參照圖2)。又,在室內風扇16之清掃時,於軸部24a之轉動後使室內風扇16逆旋轉亦可。
圖4係空調機具備的風扇清掃部24之說明圖。   風扇清掃部24中,除上述軸部24a或刷子24b、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外,還具備齒輪24d、24e、24f(第2齒輪)、固定部24g、24h、及碰觸部24i、24j(第2定位元件)。
齒輪24d、24e、24f,係按規定之齒輪比(減速比)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的扭矩傳遞至軸部24a者。齒輪24d連結於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旋轉子(未圖示)。齒輪24f設置於軸部24a之一端側(圖4之紙面左側)。齒輪24e與上述齒輪24d,齒輪24f齒合。
又,圖4所示例中,使軸部24a及刷子24b轉動的「第2驅動部」,係構成為包含: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將該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的扭矩傳遞至軸部24a的齒輪24d、24e、24f。
一對固定部24g、24h,係將齒輪24d、24e、24f軸支、或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或碰觸部24i進行固定者。   碰觸部24i,係使用於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用的元件,被固定於固定部24g之規定部位。   另一方的碰觸部24j亦是用於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的元件,被設置於軸部24a之一端側(圖4之紙面左側)。
例如在空調運轉之開始時,風扇清掃用馬達24c被驅動,碰觸部24j與軸部24a一體轉動,並與另一方的碰觸部24i碰觸。
又,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例如步進馬達),係依據開迴路控制進行驅動,因此在控制部30(參照圖7)側無法把握其旋轉角。因此,例如在開始空調運轉時,為了碰觸到碰觸部24i、24j,控制部30將充分的驅動脈衝輸出至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在進行了上述碰觸之後,以使刷子24b按規定之轉動角進行定位的方式,從控制部30對風扇清掃用馬達24c輸出規定之驅動脈衝。進一步,藉由伴隨對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通電引起的保磁力,其後刷子24b亦被保持於規定之轉動角。
又,碰觸部24i、24j之進行碰觸的時序,不限定於空調運轉之開始時。例如在室內風扇16之清掃之開始時或結束時,進行上述碰觸亦可。
圖5係包含空調機具備的上下風向板23、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及齒輪28a、28b之說明圖。   圖5所示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第1馬達),係使上下風向板23轉動的馬達。作為這樣的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例如可以使用步進馬達。
齒輪28a、28b(第1齒輪),係按規定之齒輪比(減速比)將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的扭矩傳遞至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軸23a者。一方之齒輪28a連結於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旋轉子(未圖示)。另一方之齒輪28b設置於轉動軸23a之一端側(圖5之紙面左側)。另外,齒輪28a、28b相互齒合。
又,圖5所示例中,使上下風向板23轉動的「第1驅動部」,係構成為包含: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及將該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的扭矩傳遞至上下風向板23的齒輪28a、28b。   圖5所示一對固定部29a,29b,係將齒輪28a、28b軸支或將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固定者。
圖6係室內機Ui之空氣吹出口h4之附近之說明圖。   又,圖6中將圖示簡化,前側・後側之上下風向板23、23(參照圖2)之中,僅示出前側之上下風向板23。又,圖6中將圖2中省略圖示的轉動軸23a或碰觸部51a、51b(第1定位元件)亦示出。
室內機Ui,除上述各構成之外,還具備圖6所示碰觸部51a、51b。   碰觸部51a係使用於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參照圖5)之定位的元件,被固定於室內機Ui之規定位置。   另一方的碰觸部51b係使用於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參照圖5)之定位的部位,圖6所示例中為上下風向板23之端部(與碰觸部51a碰觸之側之端部)。又,碰觸部51b亦可以設置為和上下風向板23不同之元件。
例如在空調運轉之開始時,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參照圖5)被驅動,位於上下風向板23之端部的碰觸部51b以轉動軸23a為中心而轉動,該碰觸部51b碰觸到另一方的碰觸部51a。據此,透過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例如步進馬達)使上下風向板23適當且正確地轉動。
圖7係空調機100之功能方塊圖。   圖7所示室內機Ui,除上述構成之外,還具備遙控傳送/接收部27、及室內控制電路31。   遙控傳送/接收部27係在與遙控40之間處理規定之資訊。
雖未圖示,室內控制電路31係構成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各種介面等之電子電路。從ROM讀出記憶的程式並於RAM展開,CPU執行各種處理。
如圖7所示,室內控制電路31具備記憶部31a及室內控制部31b。   於記憶部31a,除規定之程式之外,還記憶有透過遙控傳送/接收部27接收到的資料,或各種感測器(未圖示)之檢測值等。
室內控制部31b,係依據記憶於記憶部31a的資料,對室內風扇馬達16c、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左右風向板用馬達25、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等進行控制。
室外機Uo,除上述構成之外,還具備室外控制電路32。雖未圖示,室外控制電路32構成為包含CPU、ROM、RAM、及各種介面等之電子電路,透過通信線連接於室內控制電路31。如圖7所示,室外控制電路32具備記憶部32a、及室外控制部32b。
於記憶部32a,除規定之程式之外,還記憶有從室內控制電路31接收到的資料等。室外控制部32b係依據記憶於記憶部32a的資料,對壓縮機馬達11a、室外風扇馬達13a、膨脹閥14等進行控制。又,將室內控制電路31及室外控制電路32統合稱為「控制部30」。
圖8係室內風扇16之清掃中之狀態之說明圖。   又,圖8中省略碰觸部24i、24j等(參照圖4)之圖示。   在進行室內風扇16之清掃時,控制部30(參照圖7) 使室內風扇16以和通常之空調運轉時逆向的方式旋轉。並且,控制部30使刷子24b以軸部24a為中心轉動,使刷子24b接觸室內風扇16。
若這樣地使室內風扇16逆旋轉,則刷子24b伴隨著風扇葉片16a之移動而彎曲,以輕輕掠過風扇葉片16a之背面的方式刷子24b被按壓。附著於風扇葉片16a的灰塵j被刷子24b刮掉。
如圖8所示,從室內風扇16刮掉的灰塵j,通過室內熱交換器15與室內風扇16之間之隙間被導入盛水盤18。據此,可以將室內風扇16保持於清潔的狀態。又,可以防止下次之空調運轉中灰塵j被吹入室內。
當室內風扇16之清掃結束後,控制部30(參照圖7)對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參照圖4)輸出規定之驅動脈衝,據此,風扇清掃部24從室內風扇16退避。在風扇清掃部24之退避狀態中,例如刷子24b之前端成為面對室內熱交換器15之狀態(參照圖2)。據此,在之後之空調運轉中,即使室內風扇16高速旋轉之情況下,基於刷子24b不與風扇葉片16a接觸,因此可以抑制噪音,另外,可以防止風扇葉片16a之破損。   以下,說明上下風向板23與風扇清掃部24之關係 (適當地參照圖4、圖5)。
上下風向板23係表面平滑的薄板狀之樹脂製構件,表面幾乎不附著水滴或塵埃。因此,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所要的扭矩,多數情況下與空調機100(參照圖1)之安裝時幾乎無變化。
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風扇清掃部24具備軸部24a或刷子24b。因此,基於室內機Ui(參照圖2)之內部之溫濕度,有可能在刷子24b之毛之隙間滯留水分或灰塵,或伴隨著結露而在軸部24a附著水分。另外,軸部24a為金屬製,因此伴隨著室內機Ui之內部之溫度變化引發熱膨脹或熱收縮使其軸方向之長度變化。例如高溫時軸部24a熱膨脹,其長度稍微變長。伴隨著此,齒輪24f朝軸方向被按壓,因此旋轉齒輪24f時之阻力大於低溫時。
上下風向板23與風扇清掃部24,在相對於室內風扇16(參照圖2)之軸方向平行延伸之點,或空氣流通於其附近之點具有共通性。但是,上下風向板23及風扇清掃部24,基於其構造或構成材料之差異,導致轉動所要的扭矩,風扇清掃部24比起上下風向板23更容易變化。
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將上述「第2驅動部」(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及齒輪24d、24e、24f:參照圖4)的扭矩之餘裕度,設定成為大於「第1驅動部」(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及齒輪28a、28b:參照圖5)的扭矩之餘裕度。
又,使上下風向板23轉動的「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表示在設置有空調機100之初期狀態中,相對於「第1驅動部」之最大限的扭矩,實際產生的扭矩之余裕之程度之值。具體說明如下,「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指將「第1驅動部」可以輸出之最大限的扭矩,除以設置有空調機100之初期狀態中的「第1驅動部」之實際的扭矩而得之值。
同樣地,使軸部24a及刷子24b轉動的「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指在設置有空調機100之初期狀態中,將「第2驅動部」可以輸出之最大限的扭矩除以設置有空調機100之初期狀態中的「第2驅動部」之實際的扭矩而得之值。
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般,「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因此,即使水分或灰塵附著於刷子24b、伴隨著溫度變化引發軸部24a之熱膨脹、或刷子24b變形,導致軸部24a或刷子24b之轉動所要的扭矩大幅變化之情況下,藉由「第2驅動部」亦可以使軸部24a及刷子24b適當地轉動。據此,可以不受灰塵之附著等之影響,藉由風扇清掃部24適當地進行室內風扇16之清掃。
又,刷子24b和上下風向板23都是越接近水平方向,越受重力之影響,轉動所必要的扭矩變大。因此較好是,將水平方向或刷子24b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刷子24b朝上方向轉動時之「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設定成為大於水平方向或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上下風向板23朝上方向轉動時之「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據此,尤其是即使在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容易被施加負載之狀況下,亦可以充分確保扭矩之餘裕度。
另外,即使在刷子24b接觸室內熱交換器15之狀態(刷子24b之毛進入翼片f之間之隙間的狀態)下,軸部24a或刷子24b之轉動所要的扭矩變大。因此,較好是將刷子24b接觸室內熱交換器15之狀態下使刷子24b轉動時之「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設定成為大於在水平方向或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上下風向板23朝上方向轉動時之「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據此,尤其是即使在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容易被施加負載之狀況下,亦可以充分確保扭矩之餘裕度。
又,亦可以將風扇清掃部24的碰觸部24i、24j相互碰觸時之「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設定成為大於上下風向板23的碰觸部51a、51b相互碰觸時之「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據此,尤其是即使在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容易被施加負載之狀況下,亦可以充分確保扭矩之餘裕度。
又,與多片之上下風向板23對應而設置多個「第1驅動部」之構成中,較好是將「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設定成為比起多個「第1驅動部」之中扭矩之餘裕度最大者更大。例如與6片之上下風向板23一對一對應的6個「第1驅動部」(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等)之中,規定之一個的扭矩之餘裕度為最大。相比於該規定之一個,將「第2驅動部」(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等)的扭矩之餘裕度設為更大。
據此,可以充分確保「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亦即,在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所要的扭矩,伴隨著水分或灰塵之附著於刷子24b或軸部24a之熱膨脹等而發生變化之情況下,扭矩之餘裕度比較大的「第2驅動部」亦可以圓滑對應上述變化。因此,不受溫度變化或灰塵之附著之影響,可以使軸部24a及刷子24b適當地轉動。
又,較好是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為同種類之馬達。據此,例如可以將和已使用之比較廉價的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為同種類之步進馬達,使用作為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因此,可以減少空調機100之製造成本。
又,較好是,和風扇清掃部24之齒輪24d、24e、24f有關的第2速度傳動比α2,經由和上下風向板23之齒輪28a、28b有關的第1速度傳動比α1(α2>α1)。   上述「第1速度傳動比α1」,係指將與上下風向板23(參照圖5)之轉動軸23a連結的齒輪28b之齒數,除以與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旋轉子(未圖示)連結的另一齒輪28a之齒數而得之值。
又,「第2速度傳動比α2」,係指將與風扇清掃部24(參照圖4)之軸部24a連結的齒輪24f之齒數,除以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旋轉子(未圖示)連結的另一齒輪24d之齒數而得之值。   例如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為同種類之步進馬達之情況下,基於上述各速度傳動比之大小關係(α2>α1),可以藉由比起上下風向板23更大的扭矩使風扇清掃部24轉動。因此,即使水分或灰塵附著於刷子24b、或者伴隨著溫度變化而使軸部24a熱膨脹之情況下,亦可以使風扇清掃部24適當地轉動。
又,較好是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與風扇清掃用馬達24c為同種類之馬達,而且,上述「第2驅動部」之第2速度傳動比不同於「第1驅動部」之第1速度傳動比。據此,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及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可以使用同種類之馬達,並且可以在設計階段適當地調整「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又,較好是風扇清掃部24之齒輪24d、24e、24f之個數(本實施形態中為3個)多於每一片上下風向板23之齒輪28a、28b之個數(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據此,在上述各速度傳動比之大小關係(α2>α1)成立的構成中,相互齒合的各對之齒輪的齒輪比(齒數之比率)可以較小。又,可以依據各齒輪的個數及齒數,適當地調整「第1驅動部」或「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大小。
圖9表示風扇清掃部24的碰觸部24i、24j相互碰觸的狀態之說明圖。   又,圖9之二點虛線示出刷子24b接觸風扇葉片16a之狀態。   較好是,上述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用的固定側的碰觸部24i,比起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定位用的固定側的碰觸部51a(參照圖6),在定位時本身碰觸方向(參照圖6之白色箭頭M、圖9之白色箭頭N)之厚度較厚。
同樣地,較好是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用的移動側的碰觸部24j,比起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定位用的移動側的碰觸部51b(參照圖6),在定位時本身碰觸方向(參照圖6之白色箭頭M、圖9之白色箭頭N)之厚度較厚。
如上述般,構成為風扇清掃部24比起上下風向板23可以更大的扭矩轉動。因此,例如多數情況下,從風扇清掃部24的碰觸部24i、24j之一方向另一方作用之力,成為大於上下風向板23轉動時從碰觸部51a、51b之一方向另一方作用之力。
例如可以將碰觸部24i、24j之厚度設為3mm,將碰觸部51a、51b之厚度設為2mm。據此,碰觸部24i、24j之強度高於碰觸部51a、51b之強度,因此,尤其是可以抑制碰觸部24i、24j之破損。又,碰觸部24i、24j,51a、51b之厚度不限定於上述值。
又,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用的碰觸部24i、24j,比起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定位用的碰觸部51a、51b(參照圖6),以高強度之材料構成為較好。例如構成碰觸部24i、24j的材料,可以是AB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及苯乙烯之共聚合合成樹脂)。另一方面,構成碰觸部51a、51b的材料可以是PS樹脂(聚苯乙烯)。據此,碰觸部24i、24j之強度高於高碰觸部51a、51b之強度,因此不容易破損。又,上述ABS樹脂或PS樹脂僅為一例,並非用來限定者。
<效果>   依據本實施形態,包含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包含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據此,即使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所要的扭矩之變化較大之情況下,亦可以使彼等適當地轉動。因此,可以提供考慮到風扇清掃部24的耐久性的高可靠性的空調機100。
另外,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使用的齒輪24d、24e、24f(參照圖4)之第2速度傳動比α2,大於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使用的齒輪28a、28b(參照圖5)之第1速度傳動比α1。據此,例如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及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使用同種類之馬達之情況下,亦可以用較大的扭矩使風扇清掃部24轉動。
≪變形例≫   以上,依據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之空調機100,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等記載者,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實施形態中說明之例,係風扇清掃部24的碰觸部24i、24j(參照圖9)之厚度比起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用的碰觸部51a、51b(參照圖6)之厚度更厚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以下使用圖10說明其之一例。
圖10表示於變形例之空調機中,風扇清掃部24A的碰觸部24Ai、24j相互碰觸的狀態之說明圖。   圖10所示例中,風扇清掃部24A之固定側的碰觸部24Ai具備補強用之筋部A1。在這樣的構成中,較好是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定位使用的碰觸部51a(參照圖6),進行定位時在本身碰觸面之相反側不具有筋部,另一方面,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之定位使用的碰觸部24Ai,進行定位時在本身碰觸面之相反側具有筋部A1。   據此,即使風扇清掃部24A比起上下風向板23以更大的扭矩轉動之情況下,風扇清掃部24A的碰觸部24Ai亦不容易破損,因此可以達成其長壽命化。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空調機100之安裝後進行之動作(室內風扇16之清掃等),但不限定於此。例如風扇清掃用馬達24c具有比起室內風扇16之通常之清掃時以更大的旋轉速度進行驅動的「測試模式」亦可。據此,比起通常之清掃時,「測試模式」中使軸部24a及刷子24b轉動的扭矩變小,因此在空調機100之出廠前之檢測階段,容易發現軸部24a及刷子24b未能適當地轉動之不良品。   又,藉由設置上述「測試模式」,在對風扇清掃部24是否正常動作進行測試時,可以縮短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所要的時間。因此,可以縮短空調機100之出廠前之檢測所要的時間,進而可以提高空調機100之生產效率。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以風扇清掃部24之以軸部24a為中心使刷子24b轉動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例如使風扇清掃部24平行移動之構成亦可。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風扇清掃部24具備刷子24b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亦即,只要是可以對室內風扇16進行清掃的構件即可,可以取代刷子24b改使用海綿等。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在空氣之通流方向中,於室內風扇16之上流側配置風扇清掃部24的例,但不限定於此。例如在室內風扇16之下流側配置風扇清掃部24亦可。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及風扇清掃用馬達24c使用同種類之馬達之情況,但彼等為不同種類之馬達亦可。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在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軸23a(參照圖5)之一端附近設置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例如在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軸23a之兩端附近分別設置上下風向板用馬達26亦可。又,針對風扇清掃部24亦同樣。在這樣的構成中,「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依據設置於軸部24a之兩端附近的各扭矩之和算出。   又,較好是透過多個「第1驅動部」對1片上下風向板23進行驅動,「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驅動1片上下風向板23的多個「第1驅動部」之各扭矩之餘裕度之合計。據此,可以充分確保「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可以使軸部24a或刷子24b適當地轉動。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在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用設置有2個齒輪28a、28b(參照圖5),另一方面,在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用設置有3個齒輪24d、24e、24f(參照圖4)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亦即,齒輪的個數可以適當地變更。例如上下風向板23之轉動用之齒輪的個數可以多於軸部24a及刷子24b之轉動用之齒輪的個數。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在室內風扇16之清掃中使室內風扇16逆旋轉之例,但不限定於此。亦即,在室內風扇16之清掃中使室內風扇16正旋轉亦可。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第2驅動部」之第2速度傳動比α2大於「第1驅動部」之第1速度傳動比α1之情況(α2>α1),但不限定於此。例如第2速度傳動比α2為第1速度傳動比α1以下(α2≦α1)亦可。
又,實施形態中說明室內機Ui(參照圖1)及室外機Uo(參照同圖)各設置一台之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亦即,設置並聯連接的多台室內機亦可,又,亦可設置並聯連接的多台室外機。   又,實施形態的構成,除了房間空調(Room Air Conditioning)之外,亦可以適用各式種類之空調機。
又,實施形態之說明係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詳細記載者,未必限定於具備說明之全部構成者。又,針對實施形態的構成之一部分,可以追加・削除・替換其他之構成。   又,上述機構或構成示出說明上必要者,製品上未必限定於示出全部之機構或構成。
100‧‧‧空調機
11‧‧‧壓縮機
12‧‧‧室外熱交換器
13‧‧‧室外風扇
14‧‧‧膨脹閥
15‧‧‧室內熱交換器(熱交換器)
16‧‧‧室內風扇(風扇)
17‧‧‧四方閥
22‧‧‧左右風向板
23‧‧‧上下風向板
23a‧‧‧轉動軸
24,24A‧‧‧風扇清掃部
24a‧‧‧軸部
24b‧‧‧刷子
24c‧‧‧風扇清掃用馬達(第2驅動部,第2馬達)
24d、24e、24f‧‧‧齒輪(第2驅動部,第2齒輪)
24g、24h‧‧‧固定部
24i,24Ai、24j‧‧‧碰觸部(第2定位元件)
25‧‧‧左右風向板用馬達
26‧‧‧上下風向板用馬達(第1驅動部,第1馬達)
28a、28b‧‧‧齒輪(第1驅動部,第1齒輪)
30‧‧‧控制部
51a、51b‧‧‧碰觸部(第1定位元件)
A1‧‧‧筋部
Q‧‧‧冷媒回路
[圖1]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之冷媒回路之構成圖。   [圖2]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具備的室內機的縱剖面圖。   [圖3] 將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具備的室內機的一部切掉了的立體圖。   [圖4]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具備的風扇清掃部之說明圖。   [圖5]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具備的包含上下風向板、上下風向板用馬達、及齒輪之說明圖。   [圖6]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具備的室內機的空氣吹出口之附近之說明圖。   [圖7] 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之功能方塊圖。   [圖8] 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的室內風扇的清掃中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9] 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空調機中,風扇清掃部的碰觸部相互碰觸的狀態之說明圖。   [圖10] 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之空調機中,風扇清掃部的碰觸部相互碰觸的狀態之說明圖。

Claims (11)

  1. 一種空調機,係具備:   熱交換器;   風扇;   風扇清掃部,對上述風扇進行清掃;   上下風向板,對伴隨上述風扇之驅動而吹出的空氣之上下方向之風向進行調整;及   第1驅動部,使上述上下風向板轉動;   上述風扇清掃部具有:與上述風扇的軸方向平行的軸部;設置於上述軸部的刷子;及使上述軸部及上述刷子轉動的第2驅動部;   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大於上述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在水平方向或上述刷子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上述刷子朝上方向轉動時之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大於在水平方向或上述上下風向板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上述上下風向板朝上方向轉動時之上述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在上述刷子接觸上述熱交換器之狀態下轉動上述刷子時之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大於在水平方向或上述上下風向板之轉動範圍之中最接近水平方向之角度中使上述上下風向板朝上方向轉動時之上述第1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與多片上述上下風向板對應地設置有多個上述第1驅動部,   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較多個上述第1驅動部之中扭矩之餘裕度最大者更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藉由多個上述第1驅動部對1片上述上下風向板進行驅動,   上述第2驅動部的扭矩之餘裕度,係大於對1片上述上下風向板進行驅動的多個上述第1驅動部之各扭矩之餘裕度之合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1驅動部具有:第1馬達;及多個第1齒輪,將上述第1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上下風向板;   上述第2驅動部具有:第2馬達;及多個第2齒輪,將上述第2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軸部;   關於速度傳動比,上述第2驅動部之第2速度傳動比,係大於上述第1驅動部之第1速度傳動比,   上述第1速度傳動比,係將與上述上下風向板之轉動軸連結的上述第1齒輪的齒數,除以與上述第1馬達之旋轉子連結的另一上述第1齒輪的齒數而得之值,   上述第2速度傳動比,係將與上述風扇清掃部之上述軸部連結的上述第2齒輪的齒數,除以與上述第2馬達之旋轉子連結的另一上述第2齒輪的齒數而得之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2齒輪的個數,係多於每一片上述上下風向板之上述第1齒輪的個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1驅動部具有:第1馬達;及多個第1齒輪,將上述第1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上下風向板;   上述第2驅動部具有:第2馬達;及多個第2齒輪,將上述第2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軸部;   上述第1馬達及上述第2馬達分別為步進馬達,   具備:   上述第1馬達之定位用的第1定位元件;及   上述第2馬達之定位用的第2定位元件;   相較於上述第1定位元件,上述第2定位元件在進行定位時本身在碰觸方向之厚度較厚,或者,相較於上述第1定位元件,上述第2定位元件係由強度較高的材料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1驅動部具有:第1馬達;及多個第1齒輪,將上述第1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上下風向板;   上述第2驅動部具有:第2馬達;及多個第2齒輪,將上述第2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軸部;   上述第1馬達及上述第2馬達分別為步進馬達;   具備:   上述第1馬達之定位用的第1定位元件;及   上述第2馬達之定位用的第2定位元件;   上述第1定位元件,在進行定位時在本身碰觸面之相反側不具有筋部,   上述第2定位元件,在進行定位時在本身碰觸面之相反側具有筋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1驅動部具有:第1馬達;及多個第1齒輪,將上述第1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上下風向板;   上述第2驅動部具有:第2馬達;及多個第2齒輪,將上述第2馬達的扭矩傳遞至上述軸部;   上述第1馬達與上述第2馬達為同種類之馬達,而且,上述第2驅動部之第2速度傳動比與上述第1驅動部之第1速度傳動比不同,   上述第1速度傳動比,係將與上述上下風向板之轉動軸連結的上述第1齒輪的齒數,除以與上述第1馬達之旋轉子連結的另一上述第1齒輪的齒數而得之值,   上述第2速度傳動比,係將與上述風扇清掃部之上述軸部連結的上述第2齒輪的齒數,除以與上述第2馬達之旋轉子連結的另一上述第2齒輪的齒數而得之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一項之空調機,其中   上述第2馬達具有,相較於上述風扇的通常之清掃時以更大的旋轉速度進行驅動的測試模式。
TW107146769A 2018-05-14 2018-12-24 空調機 TWI674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8/018516 2018-05-14
??PCT/JP2018/018516 2018-05-14
PCT/JP2018/018516 WO2019220491A1 (ja) 2018-05-14 2018-05-14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4380B TWI674380B (zh) 2019-10-11
TW201947163A true TW201947163A (zh) 2019-12-16

Family

ID=6366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769A TWI674380B (zh) 2018-05-14 2018-12-24 空調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397604B1 (zh)
CN (1) CN110785610B (zh)
ES (1) ES2731198A1 (zh)
FR (1) FR3081045B1 (zh)
TW (1) TWI674380B (zh)
WO (1) WO2019220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5298A1 (ja) * 2018-10-12 2020-04-16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1871765B2 (en) 2020-12-31 2024-01-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US20220202247A1 (en) 2020-12-31 2022-06-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USD983603S1 (en) 2020-12-31 2023-04-18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Blade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US11925298B2 (en) 2020-12-31 2024-03-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US11154163B1 (en) 2020-12-31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USD985334S1 (en) 2020-12-31 2023-05-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Nested bowl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US11641978B2 (en) 2020-12-31 2023-05-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USD985331S1 (en) 2020-12-31 2023-05-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ousing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7249A (ja) * 2001-03-09 2002-09-18 Sharp Corp 流体送り装置
JP200630812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Corona Corp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付き機器
JP4405442B2 (ja) * 2005-07-26 2010-01-2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ピニオン付きモータ
JP4951972B2 (ja) * 2006-01-10 2012-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ファンユニット
JP2008002767A (ja) * 2006-06-23 2008-01-10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8051430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046755B2 (ja) * 2006-10-27 2008-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WO2008062876A1 (ja) * 2006-11-24 2010-03-0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8134004A (ja) * 2006-11-28 2008-06-12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931566B2 (ja) * 2006-11-30 2012-05-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8231445B2 (en) * 2007-07-20 2012-07-31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tonation damage resistance in ductwork
JP2011075170A (ja) * 2009-09-30 2011-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1761311B1 (ko) * 2010-09-02 2017-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터보팬
CN103924582B (zh) * 2014-03-20 2016-03-30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定位件
CN103956837B (zh) * 2014-05-19 2016-05-1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电机定子铁芯固定结构的固定方法
MA40693A (fr) * 2014-06-24 2017-05-02 Amirhossein Eshtiaghi Appareil et procédé d'extraction d'énergie
CN204611953U (zh) * 2015-03-23 2015-09-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CN106247581A (zh) * 2016-08-12 2016-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6931615A (zh) * 2017-03-22 2017-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449126A (zh) * 2017-08-18 2017-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壁挂机
CN207673792U (zh) * 2017-10-13 2018-07-3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强度大传动比线齿轮传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610A (zh) 2020-02-11
TWI674380B (zh) 2019-10-11
FR3081045B1 (fr) 2022-07-15
JP6397604B1 (ja) 2018-09-26
CN110785610B (zh) 2021-05-04
WO2019220491A1 (ja) 2019-11-21
JPWO2019220491A1 (ja) 2020-06-11
FR3081045A1 (fr) 2019-11-15
ES2731198A1 (es)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380B (zh) 空調機
CN111684212B (zh) 空调机
TWI707090B (zh) 空調機
JP6541923B1 (ja) 空気調和機
TWI655399B (zh) 空調機
JPWO2019116590A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3148304A (ja) 空気調和機
TWI650490B (zh) 空調機
JP6448496B2 (ja) 換気装置
JP6685473B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2122674A (ja) 多室型空気調和機
CN109564025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TW202001161A (zh) 空調機
TWI778420B (zh) 空調機
JP6698221B1 (ja) 空気調和機
JP6847212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04987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7245933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546904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9200041A (ja) 空気調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