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7076A - 動力傳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動力傳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7076A
TW201937076A TW107143667A TW107143667A TW201937076A TW 201937076 A TW201937076 A TW 201937076A TW 107143667 A TW107143667 A TW 107143667A TW 107143667 A TW107143667 A TW 107143667A TW 201937076 A TW201937076 A TW 2019370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utch
pressure
rotation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0322B (zh
Inventor
西川純一
吉本克
恒香 曾
小澤嘉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F C 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F C 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F C 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7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7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03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16D2013/565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with means for releasing the clutch pressure in case of back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動力傳送裝置,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在包括可壓接離合器板或釋放壓接力的施壓組件(5)、在離合器板壓接的方向對施壓組件(5)施力的離合器彈簧(10)、由組裝於施壓組件(5)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的承接組件(11)、以及當輸出組件的轉動超過輸入組件的轉動數時,進行離合器板的壓接力降低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具有予以限制藉由推桿(9)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間的隔距(t)之轉動限制部(8a)。

Description

動力傳送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可任意地將輸入組件的轉動力向輸出組件傳送或截斷的動力傳送裝置。
一般而言,兩輪機動車所具備的動力傳送裝置是用以任意地向變速器及驅動輪進行傳送或截斷引擎的驅動力的裝置,其具有與引擎側連結的輸入組件、與變速器及驅動輪側連結的輸出組件、與輸出組件連結的離合器組件、以及可壓接離合器板(驅動側離合器板及被動側離合器板)或釋放壓接力的施壓組件,而構成為藉由壓接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以進行動力的傳送,藉由釋放其壓接力以截斷該動力的傳送。
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動力傳送裝置構成為將承接組件組裝在施壓組件,藉由容納在此承接組件的離合器彈簧(施力手段)使該施壓組件向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壓接的方向施力。在所述的承接組件內,形成有一邊的凸輪面,並且與該一邊的凸輪面相對的另一邊的凸輪面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藉由這些凸輪面,當輸出組件的轉動超過輸入組件的轉動數時,如果施壓組件及離合器組件相對地轉動,則構成有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以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降低。
也就是,當輸出組件的轉動超過輸入組件的轉動數時,如果施壓組件及離合器組件相對地轉動,一邊的凸輪面及另一邊的凸輪面相互滑動而使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作用,使承接組件相對於施壓組件在軸向上移動。因此,由於影響施壓組件的離合器彈簧的施加力降低,所以降低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國際公開2016/02455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上述習知的動力傳送裝置中,當駕駛者藉由操作離合器桿等以相對於離合器組件隔開施壓組件並關閉離合器(釋放離合器板的壓接力)時,具有施壓組件相對於離合器組件轉動,使得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凸輪面和另一邊的凸輪面抵接而導致承接組件擱置的可能性。
在此種狀態下,當再次啟動離合器(壓接離合器板)時,由於一邊的凸輪面和另一邊的凸輪面間的楔形效應而會有承接組件難以返回原來的位置的情況發生,引起離合器啟動時的反應變遲鈍而產生因空轉所造成的操作性的不協調感的問題。另外,此種不良狀況並不限於具備施壓組件和獨立形式的承接組件的裝置,即使是在施壓組件一體形成有一邊的凸輪面的裝置也同樣會發生。
有鑑於此種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藉由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以提升其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的動力傳送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第一技術方案記載的發明,其包括:與輸入組件的轉動一起轉動,組裝有複數個驅動側離合器板的離合器殼體;組裝有與所述離合器殼體的驅動側離合器板交替形成的複數個被動側離合器板,並且與輸出組件連結的離合器組件;組裝於所述離合器組件,伴隨著往相對於離合器組件的軸向移動,可使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進行壓接或釋放壓接力的施壓組件;在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壓接的方向,對所述施壓組件施力的施力手段;通過駕駛者的操作而作動,藉由抵抗所述施力手段的施加力移動所述施壓組件,可釋放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的作動手段;以及由當所述輸出組件的轉動超過輸入組件的轉動數,所述施壓組件及所述離合器組件相對地轉動時,由進行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降低的一對凸輪面所組成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藉由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或壓接力的釋放,可將輸入到輸入組件的轉動力,傳送至輸出組件或截斷,在該動力傳送裝置中,具有予以限制藉由所述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所述施壓組件相對於所述離合器組件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所述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間的隔距的轉動限制部。
第二技術方案記載的發明,其在第一技術方案記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具備:由組裝於所述施壓組件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所述施壓組件側的所述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可將該施加力傳送至所述施壓組件的承接組件,且所述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凸輪面是形成在所述承接組件,並且另一邊的凸輪面則形成在所述離合器組件。
第三技術方案記載的發明,其在第一技術方案或第二技術方案記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具有:固定於所述離合器組件,組裝有所述施力手段的固定組件,並且所述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所述固定組件的預定部位。
第四技術方案記載的發明,其在第一技術方案或第二技術方案記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所述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所述施壓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形成在藉由所述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所述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部是與所述離合器組件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
第五技術方案記載的發明,其在第一技術方案或第二技術方案記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所述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所述離合器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藉由所述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所述施壓組件是與形成在所述離合器組件的轉動限制部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
〔發明效果〕
根據第一技術方案的發明,由於具有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相對於離合器組件的轉動,而可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間的隔距之轉動限制部,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根據第二技術方案的發明,由於具備由組裝於施壓組件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施壓組件側的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可將該施加力傳送至施壓組件之承接組件,再者,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凸輪面是形成在承接組件,並且另一邊的凸輪面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可以避免承接組件擱置在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凸輪面,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根據第三技術方案的發明,由於具有固定於離合器組件,組裝有施力手段之固定組件,並且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固定組件的預定部位,所以在現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透過更換成具有轉動限制部的固定組件,通過駕駛者可以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根據第四技術方案的發明,由於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施壓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形成在藉由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部是與離合器組件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所以藉由部分變更施壓組件的形狀,通過駕駛者可以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根據第五技術方案的發明,由於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離合器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藉由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是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的轉動限制部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所以藉由部分變更離合器組件的形狀,通過駕駛者可以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以下,將參閱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具體的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是配設於兩輪車等車輛並用以任意地向變速器或者驅動輪側進行傳送或截斷引擎的驅動力的裝置,如第1圖所示,主要是由形成有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離合器殼體2、與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連結的離合器組件4、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圖中右端側的施壓組件5、連結在離合器殼體2側的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連結在離合器組件4側的被動側離合器板7、固定組件8、推桿9、作為施力手段的離合器彈簧10、以及承接組件11所構成。另外,圖中符號S表示減震器,並且符號D則表示滾珠軸承。
齒輪1是當傳送自引擎的驅動力(轉動力)輸入時,可以旋轉軸3為中心進行轉動,借助鉚釘等與離合器殼體2連結。此離合器殼體2是由同圖右端側開口的圓筒狀的外殼組件所組成,於其內周壁組裝有複數個驅動側離合器板6。所述驅動側離合器板6個別是由形成為略圓環狀的板材所組成,並且藉由與形成在離合器殼體2的內周面的花鍵嵌合,以構成為與該離合器殼體2的轉動一起轉動,且可滑動在軸向(第1圖中的左右向)。
離合器組件4是由配設在離合器殼體2內的組件所組成者,如第5圖~第7圖所示,構成為具有旋轉軸3可貫通的中央孔4a、形成有花鍵的外周壁4b、可插入螺栓B的螺栓孔4c、形成有螺栓孔4c的凸座部4d。在中央孔4a的內周面及旋轉軸3的外周面各自形成有花鍵,藉由花鍵嵌合旋轉軸3於中央孔4a而連結,當離合器組件4轉動時,旋轉軸3亦轉動。此外,於形成在外周壁4b的花鍵,嵌入並組裝成被動側離合器板7。
更具體而言,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外周壁4b的花鍵是橫跨其外周壁4b中的接近整個外周而由一體地形成的凹凸形狀所構成,藉由構成花鍵的凹溝與被動側離合器板7嵌合,而構成為容許被動側離合器板7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的軸向的移動,並且限制了轉動方向的移動,而可與該離合器組件4一起轉動者。
所述的被動側離合器板7是與驅動側離合器板6交替地疊層形成,使的相鄰的各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被動側離合器板7能被壓接或釋放壓接力。也就是,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被動側離合器板7容許朝往離合器組件4的軸向的滑動,並以施壓組件5朝第1圖中的左向推壓即被壓接,而呈離合器殼體2的轉動力經由離合器組件4而被傳送至旋轉軸3的狀態,當藉由施壓組件5的推壓解除時,即釋放該壓接力,使得離合器組件4不追隨離合器殼體2的轉動而停止,並且不朝往旋轉軸3傳送轉動力。
再者,在凸座部4d的突端側中,如第2圖~第4圖所示,藉由插入至螺栓孔4c的螺栓B以固定固定組件8,在其固定組件8中,組裝有作為施力手段的離合器彈簧10。具體而言,固定組件8是由圓環狀的金屬製組件所組成,借助螺栓B而固定在凸座部4d的突端,承接組件11位在在螺栓B間而可抵接並組裝離合器彈簧10的另一端部。
離合器彈簧10在容納於承接組件11的狀態中,是由一端抵接在承接組件11的底面側(具體而言,後述的承接部11b),並且另一端則抵接並組裝在固定組件8的線圈彈簧所組成,可使施壓組件5時常在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壓接的方向(亦即,在令施壓組件5接近離合器組件4的方向)施力。另外,離合器彈簧10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施力手段。
施壓組件5是能夠移動在離合器組件4的軸向(第1圖中的左右向),同時組裝在該離合器組件4的第1圖中的右端側的位置,伴隨朝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的軸向移動,可壓接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或釋放壓接力。更具體而言,如第8圖~第11圖所示,施壓組件5是構成為具有可壓接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被動側離合器板7的凸緣部5a、用以組裝承接組件11的安裝孔5b、貫通孔5c以及中央孔5d。
其中,在施壓組件5的中央孔5d內,如第1圖所示,經由滾珠軸承D而組裝有受推壓組件E。此受推壓組件E是組裝在旋轉軸3的突端側,並能夠追隨推桿9而移動。因而,由於當駕駛者藉由操作未圖示的離合器桿等操作手段,使推桿9朝同圖中的右向突出時,受推壓組件E朝同方向移動,所以使施壓組件5抵抗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而變得可朝第1圖中的右向(遠離離合器組件4的方向)移動。
然而,當施壓組件5往右向移動時,則釋放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而使輸入到齒輪1及離合器殼體2的轉動力不傳送至離合器組件4及旋轉軸3而被截斷(離合器關閉)。此外,當不通過駕駛者進行操作手段的操作時,藉由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以讓施壓組件5朝第1圖中的左向移動,使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被壓接,所以輸入到齒輪1及離合器殼體2的轉動力可以傳送至離合器組件4及旋轉軸3(離合器啟動)。
也就是,施壓組件5是構成為伴隨朝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的軸向移動,可以壓接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或釋放壓接力。此外,如上所述,藉由通過駕駛者的操作而作動,以使施壓組件5抵抗離合器彈簧10(施力手段)的施加力而移動,而可釋放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的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構成了本發明的「作動手段」。
再者,安裝孔5b是於施壓組件5中呈同心圓狀且複數個(3個)等間距地形成,在這些安裝孔5b的各孔中組裝有承接組件11。組裝在所述施壓組件5的安裝孔5b的承接組件11與離合器彈簧10的一端抵接而可承接其施加力,並且該施壓組件5是採獨立形式的組件。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涉及的承接組件11,如第12圖~第15圖所示,是由具有容納離合器彈簧10的凹部11a、形成在該凹部11a內以與離合器彈簧10的一端部抵接而承接施加力的承接部11b、以及抵接在施壓組件5而可將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傳送至該施壓組件5的凸緣部11c的杯狀的組件所組成。
其中,凸緣部11c是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開口側,當在安裝孔5b組裝承接組件11,將會抵接至該安裝孔5b的開口緣部。然而,在安裝孔5b組裝承接組件11後,藉由組裝成在凹部11a內容納離合器彈簧10並使其一端部抵接至承接部11b的狀態,使得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經由承接組件11的凸緣部11c傳送至施壓組件5側,因而依其所傳送的施加力可壓接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
再者,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具有當輸入到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轉動力可傳送至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的狀態,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可增加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的壓接輔助用凸輪、以及當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轉動數,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便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另外,構成壓接輔助用凸輪及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第六凸輪面C6),是加上陰影(網目線)繪製。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壓接輔助用凸輪,如第4圖、第18圖所示,是分別在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形成相對峙的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所構成。也就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及施壓組件5之際,藉由使得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三凸輪面C3(參閱第11圖)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四凸輪面C4(參閱第7圖)相對峙的狀態,輸入到齒輪1的轉動力可傳送至旋轉軸3的狀態時,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藉由由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施壓組件5朝第18圖中的α方向移動,而接近離合器組件4,因而增加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如第4圖、第19圖所示,是分別在承接組件11及離合器組件4形成相對峙的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構成。也就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施壓組件5及承接組件11之際,藉由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底部側面的第一凸輪面C1(參閱第13圖、第14圖)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二凸輪面C2(參閱第6圖)相對峙的狀態,當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齒輪1的轉動數時,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藉由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承接組件11朝第19圖中的β方向移動,而藉由降低傳送至施壓組件5的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以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另外,所謂壓接力降低是指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相互滑移而造成轉動力的傳送容量被降低的狀態。
再者,本實施形態涉及的承接組件11,如圖14所示,是在第一凸輪面C1的相反側形成有第五凸輪面C5,並且與該第五凸輪面C5對峙的第六凸輪面C6(參閱第11圖)形成在施壓組件5。也就是,在承接組件11的底部兩側面,分別形成有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五凸輪面C5,並且藉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和第五凸輪面C5及第六凸輪面C6即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
然而,在組裝離合器組件4、施壓組件5及承接組件11之際,藉由使得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第一凸輪面C1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二凸輪面C2相對峙,且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第五凸輪面C5與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六凸輪面C6相對峙的狀態,當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齒輪1的轉動數,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藉由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和由第五凸輪面C5及第六凸輪面C6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承接組件11朝第19圖中的β方向移動,以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
因此,當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發揮功能之際,承接組件11將會承接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和由第五凸輪面C5及第六凸輪面C6所生成的凸輪作用兩者。另外,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雖然是構成為除了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還具有第五凸輪面C5及第六凸輪面C6,但也可以是僅具有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者。
在此,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具備轉動限制部8a,該轉動限制部8a限制藉由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參閱第20圖)。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涉及的轉動限制部8a,如第16圖、第17圖所示,是將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折彎加工所形成。
也就是,使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作動而讓施壓組件5移動並使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被釋放(離合器關閉)時,如第20圖所示,該施壓組件5與轉動限制部8a干涉,朝其方向的該施壓組件5的移動將受限制,由於能維持住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一凸輪面C1和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所以於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時,構成為可避免因施壓組件5轉動而導致承接組件11擱置於第二凸輪面C2的狀況。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限制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和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相接近的方向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的轉動限制部8a,所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備由組裝在施壓組件5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施壓組件5側中的離合器彈簧10(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可將其施加力傳送至施壓組件5之承接組件11,再者,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是形成在承接組件11,並且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所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以避免承接組件11擱置在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二凸輪面C2,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再者,由於本實施形態涉及的轉動限制部8a是形成在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特別是將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折彎加工一體形成),所以在現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透過更換成具有轉動限制部8a的固定組件8,可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其次,對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是配設於兩輪車等車輛,用以任意地對變速器或者驅動輪側傳送或截斷引擎的驅動力,主要是由形成有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離合器殼體2、與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連結的離合器組件4、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圖中右端側的施壓組件5、連結在離合器殼體2側的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連結在離合器組件4側的被動側離合器板7、固定組件8、推桿9、作為施力手段的離合器彈簧10、以及承接組件11所構成。另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壓接輔助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及施壓組件5之際,藉由使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三凸輪面C3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四凸輪面C4相對峙的狀態,在輸入到齒輪1的轉動力可傳送至旋轉軸3的狀態下,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施壓組件5朝第23圖中的α方向移動,而接近離合器組件4,以增加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施壓組件5及承接組件11之際,藉由使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底部側面的第一凸輪面C1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二凸輪面C2相對峙的狀態,在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齒輪1的轉動數,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承接組件11朝第24圖中的β方向移動,而降低傳送至施壓組件5的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以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
在此,本實施形態涉及的施壓組件5,如第21圖、第22圖所示,是在其預定部位一體形成有轉動限制部5e。由於所述的轉動限制部5e是予以限制藉由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而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參閱第25圖)者,如第22圖所示,使施壓組件5的預定部位形成為朝該施壓組件5的轉動方向突出。
也就是,使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作動而讓施壓組件5移動,當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被釋放(離合器關閉)時,如第25圖所示,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部5e與離合器組件4的凸座部4d干涉而限制朝其方向的該施壓組件5的移動,由於維持住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一凸輪面C1和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所以於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時,構成為可避免因施壓組件5轉動而導致承接組件11擱置於第二凸輪面C2的狀況。另外,與轉動限制部5e干涉的部位並不限於離合器組件4的凸座部4d,也可以是其他的部位(亦包含各自新形成的部位)。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和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相接近的方向的轉動),而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之的轉動限制部5e,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備由組裝在施壓組件5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施壓組件5側中的離合器彈簧10(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可將其施加力傳送至施壓組件5之承接組件11,再者,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是形成在承接組件11,並且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以避免承接組件11擱置在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二凸輪面C2,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再者,由於本實施形態涉及的轉動限制部5e是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預定部位,並且形成在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部5e與離合器組件4的凸座部4d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5的轉動,所以藉由部分變更施壓組件5的形狀,可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其次,對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是配設於兩輪車等車輛,用以任意地對變速器或者驅動輪側傳送或截斷引擎的驅動力,主要是由形成有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離合器殼體2、與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連結的離合器組件4、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圖中右端側的施壓組件5、連結在離合器殼體2側的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連結在離合器組件4側的被動側離合器板7、固定組件8、推桿9、作為施力手段的離合器彈簧10、以及承接組件11所構成。另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壓接輔助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及施壓組件5之際,在藉由使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三凸輪面C3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四凸輪面C4相對峙的狀態,使得輸入到齒輪1的轉動力可傳送至旋轉軸3的狀態時,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施壓組件5朝第28圖中的α方向移動,而接近離合器組件4,以增加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施壓組件5及承接組件11之際,藉由使形成在承接組件11的底部側面的第一凸輪面C1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二凸輪面C2相對峙的狀態,當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齒輪1的轉動數,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承接組件11朝第29圖中的β方向移動,而藉由降低傳送至施壓組件5的離合器彈簧10的施加力,以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
在此,本實施形態涉及的離合器組件4,如第26圖、第27圖所示,是在其預定部位一體形成有轉動限制部4e。由於所述的轉動限制部4e是予以限制藉由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參閱第30圖),因此如第27圖所示,使離合器組件4的預定部位(本實施形態中為凸座部4d中的預定部位)形成為朝該施壓組件5的轉動方向突出。
也就是,使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作動而讓施壓組件5移動,使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被釋放(離合器關閉),如第30圖所示,施壓組件5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轉動限制部4e干涉,將限制朝其方向的該施壓組件5的移動,由於維持住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一凸輪面C1和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所以於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時,構成為可避免因施壓組件5轉動而導致承接組件11擱置於第二凸輪面C2的狀況。另外,與轉動限制部4e干涉的部位也可以是在施壓組件5中各自新形成的部位。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和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相接近的方向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之轉動限制部4e,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備由組裝在施壓組件5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施壓組件5側中的離合器彈簧10(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可將其施加力傳送至施壓組件5之承接組件11,再者,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是形成在承接組件11,並且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以避免承接組件11擱置在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二凸輪面C2,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再者,由於本實施形態的轉動限制部4e是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預定部位,並且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轉動限制部4e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5的轉動,所以藉由部分變更離合器組件4的形狀,可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其次,對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是配設於兩輪車等車輛,用以任意地對變速器或者驅動輪側傳送或截斷引擎的驅動力,主要是由形成有作為輸入組件的齒輪1的離合器殼體2、與作為輸出組件的旋轉軸3連結的離合器組件4、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圖中右端側的施壓組件5、連結在離合器殼體2側的驅動側離合器板6及連結在離合器組件4側的被動側離合器板7、固定組件8、推桿9、以及作為施力手段的離合器彈簧10所構成。另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詳細說明。然而,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並未具有第一實施形態至三實施形態中具備的承接組件11。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壓接輔助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及施壓組件5之際,藉由使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三凸輪面C3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四凸輪面C4相對峙的狀態,在輸入到齒輪1的轉動力可傳送至旋轉軸3的狀態,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施壓組件5朝第33圖中的α方向移動,而接近離合器組件4,以增加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
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是於組裝離合器組件4及施壓組件5之際,藉由使形成在施壓組件5的第一凸輪面C1與形成在離合器組件4的第二凸輪面C2相對峙的狀態,當旋轉軸3的轉動超過齒輪1的轉動數,施壓組件5及離合器組件4相對地轉動時,構成為藉由由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所生成的凸輪作用,使得施壓組件5朝第34圖中的β方向移動,進行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降低。
在此,本實施形態涉及的固定組件8,如第16圖、第17圖所示,是在其預定部位一體形成有轉動限制部8a。由於所述的轉動限制部8a是予以限制藉由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而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參閱第35圖),因此如第32圖所示,是將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折彎加工所形成。
也就是,使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作動手段)作動而讓施壓組件5移動,而使驅動側離合器板6和被動側離合器板7間的壓接力被釋放(離合器關閉)時,如第35圖所示,該施壓組件5與轉動限制部8a干涉,將限制朝其方向的該施壓組件5的移動,由於維持住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第一凸輪面C1和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t,所以於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時,構成為可避免因施壓組件5轉動而導致第一凸輪面C1擱置於第二凸輪面C2的狀況。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和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相接近的方向的轉動),而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之轉動限制部8a,所以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可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再者,由於本實施形態涉及的轉動限制部8a是形成在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特別是將固定組件8的預定部位折彎加工一體形成),所以在現有的動力傳送裝置中,透過更換成具有轉動限制部8a的固定組件8,可以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以上,雖已針對本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例如,未具有壓接輔助用凸輪(第三凸輪面C3及第四凸輪面C4)亦可適用。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具備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推桿9及受推壓組件E)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5相對於離合器組件4進行的轉動(一邊的第一凸輪面C1和另一邊的第二凸輪面C2相接近的方向的轉動),可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第一凸輪面C1及第二凸輪面C2)間的隔距之轉動限制部(8a、4e、5e),即可藉由通過駕駛者進行離合器關閉時的施壓組件5的轉動限制,以提升之後的離合器啟動時的響應性而能夠提升操作性。
此外,承接組件11所組裝的數量或各個的形狀等可以任意設定,並且如第四實施形態,還能夠適用於未具備承接組件11者。另外,本發明的動力傳送裝置除了兩輪機動車以外,還能夠適用於汽車、三輪或四輪越野車、或者是通用機等各種的多片離合器型動力傳送裝置。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只要是具有予以限制藉由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施壓組件相對於離合器組件進行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間的隔距之轉動限制部的動力傳送裝置,無論外觀形狀不同或附加有其他功能者等皆可適用。
1‧‧‧齒輪
2‧‧‧離合器殼體
3‧‧‧旋轉軸
4‧‧‧離合器組件
4a‧‧‧中央孔
4b‧‧‧外周壁
4c‧‧‧螺栓孔
4d‧‧‧凸座部
4e‧‧‧轉動限制部
5‧‧‧施壓組件
5a‧‧‧凸緣部
5b‧‧‧安裝孔
5c‧‧‧貫通孔
5d‧‧‧中央孔
5e‧‧‧轉動限制部
6‧‧‧驅動側離合器板
7‧‧‧被動側離合器板
8‧‧‧固定組件
8a‧‧‧轉動限制部
9‧‧‧推桿
10‧‧‧離合器彈簧
11‧‧‧承接組件
11a‧‧‧凹部
11b‧‧‧承接部
11c‧‧‧凸緣部
B‧‧‧螺栓
C1‧‧‧第一凸輪面
C2‧‧‧第二凸輪面
C3‧‧‧第三凸輪面
C4‧‧‧第四凸輪面
C5‧‧‧第五凸輪面
C6‧‧‧第六凸輪面
D‧‧‧滾珠軸承
E‧‧‧受推壓組件
S‧‧‧減震器
t‧‧‧隔距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的整體縱剖面圖。
第2圖是表示卸除了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離合器殼體等狀態的立體圖。
第3圖是表示卸除了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離合器殼體等狀態的平面圖。
第4圖是第3圖中的IV-IV線截面的中斷視圖。
第5圖是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離合器組件的立體圖。
第6圖是表示同一離合器組件的平面圖。
第7圖是表示同一離合器組件的後視圖。
第8圖是從一側觀察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施壓組件的立體圖。
第9圖是從另一側觀察同一施壓組件的立體圖。
第10圖是表示同一施壓組件的內面圖。
第11圖是表示同一施壓組件的平面圖。
第12圖是從一側觀察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承接組件的立體圖。
第13圖是從另一側觀察同一承接組件的立體圖。
第14圖是表示同一承接組件的平面圖及後視圖。
第15圖是第14圖中的XV-XV線的剖面圖。
第16圖是從一側觀察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固定組件的立體圖。
第17圖是從另一側觀察同一固定組件的立體圖。
第18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加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19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20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關閉時)的展開圖。
第21圖是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卸除了離合器殼體等狀態的平面圖。
第22圖是第21圖中的XXII-XXII線截面的中斷視圖。
第23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加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24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25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關閉時)的展開圖。
第26圖是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卸除了離合器殼體等狀態的平面圖。
第27圖是第26圖中的XXVII-XXVII線截面的中斷視圖。
第28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加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29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30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關閉時)的展開圖。
第31圖是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涉及的動力傳送裝置中卸除了離合器殼體等狀態的平面圖。
第32圖是第31圖中的XXXII-XXXII線截面的中斷視圖。
第33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加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34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啟動時)的展開圖。
第35圖是用以表示同一動力傳送裝置中的凸輪面(車輛減速及離合器關閉時)的展開圖。

Claims (5)

  1. 一種動力傳送裝置,其包含: 一離合器殼體,隨著一輸入組件的轉動一起轉動,組裝有複數個驅動側離合器板; 一離合器組件,組裝有與該離合器殼體的驅動側離合器板交替地形成的複數個被動側離合器板,並且與一輸出組件連結; 一施壓組件,組裝於該離合器組件,伴隨朝相對於離合器組件的軸向移動,能使該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該被動側離合器板壓接或釋放壓接力; 一施力手段,在該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該被動側離合器板壓接的方向,對該施壓組件施力; 一作動手段,通過駕駛者的操作而作動,藉由抵抗該施力手段的施加力移動該施壓組件,而能釋放該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該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以及 一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當該輸出組件的轉動超過該輸入組件的轉動數,該施壓組件及該離合器組件相對地轉動時,由進行該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該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力降低的一對凸輪面所組成, 藉由該驅動側離合器板和該被動側離合器板間的壓接或壓接力的釋放,能將對該輸出組件傳送或截斷該輸入組件的轉動力, 在該動力傳送裝置中,具有一轉動限制部,予以限制藉由該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該施壓組件相對於該離合器組件進行的轉動,而能夠維持構成該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對凸輪面間的隔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力傳送裝置,其具備: 一承接組件,由組裝於該施壓組件的獨立形式的組件所組成,承接該施壓組件側中的該施力手段的施加力,並且能將該施加力傳送至該施壓組件,且該反力矩限制器用凸輪的一邊的凸輪面是形成在該承接組件,並且另一邊的凸輪面是形成在該離合器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動力傳送裝置,其具有固定於該離合器組件,組裝有該施力手段之一固定組件,並且該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該固定組件的預定部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動力傳送裝置,其中該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該施壓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形成在藉由該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該施壓組件的該轉動限制部是與該離合器組件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動力傳送裝置,其中該轉動限制部是形成在該離合器組件的預定部位,並且藉由該作動手段的作動所移動的該施壓組件是與形成在該離合器組件的該轉動限制部干涉以限制該施壓組件的轉動。
TW107143667A 2018-01-11 2018-12-05 動力傳送裝置 TWI790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2703A JP7217588B2 (ja) 2018-01-11 2018-01-11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8-002703 2018-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7076A true TW201937076A (zh) 2019-09-16
TWI790322B TWI790322B (zh) 2023-01-21

Family

ID=6721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667A TWI790322B (zh) 2018-01-11 2018-12-05 動力傳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9799B2 (zh)
EP (2) EP3739231B1 (zh)
JP (1) JP7217588B2 (zh)
CN (1) CN111615595B (zh)
TW (1) TWI790322B (zh)
WO (1) WO2019139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4792B2 (ja) * 2017-07-27 2021-06-30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6903020B2 (ja) * 2018-01-11 2021-07-14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8097B2 (ja) * 1994-09-29 2003-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摩擦クラッチ
JP3378100B2 (ja) * 1994-10-28 2003-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構造
JP4252026B2 (ja) * 2004-11-09 2009-04-0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64170B2 (ja) * 2005-07-14 2009-11-11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021719A (ja) * 2009-07-17 2011-02-03 Exedy Corp 自動二輪車用クラッチ装置
JP5502507B2 (ja) * 2010-01-27 2014-05-2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5995439B2 (ja) * 2011-12-28 2016-09-21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5272089B1 (ja) * 2012-03-09 2013-08-28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JP5854900B2 (ja) 2012-03-16 2016-02-09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5998571B2 (ja) * 2012-03-28 2016-09-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四輪駆動車
FR2990899B1 (fr) * 2012-05-24 2015-07-24 Poclain Hydraulics Ind Appareil hydraulique comprenant un assemblage amélioré d'une machine hydraulique et d'un embrayage.
CN202746439U (zh) * 2012-09-14 2013-02-20 李德军 星型摩擦离合器
US20140158489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Tai-Her Yang Clutch actuated by inertia mass and friction damping
DE102013000975A1 (de) * 2013-01-22 2014-07-24 Licos Trucktec Gmbh "Reibschaltkupplung"
DE102014203954A1 (de) * 2013-03-15 2014-09-1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JP5626936B1 (ja) * 2013-06-03 2014-11-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鞍乗型車両
JP6295690B2 (ja) * 2014-02-04 2018-03-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トルクリミッターを有するクラッチ
CN106715944B8 (zh) * 2014-08-12 2019-09-2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JP6104959B2 (ja) * 2015-02-09 2017-03-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
JP6501354B2 (ja) * 2015-05-12 2019-04-17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車両用動力伝達システム
JP6801956B2 (ja) * 2015-12-04 2020-12-16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US10161426B2 (en) * 2016-03-25 2018-1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clutch system
JP6710709B2 (ja) * 2018-01-10 2020-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板式摩擦クラ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9045A1 (ja) 2019-07-18
EP3739231A1 (en) 2020-11-18
JP2019120393A (ja) 2019-07-22
TWI790322B (zh) 2023-01-21
US11149799B2 (en) 2021-10-19
EP3739231A4 (en) 2021-09-29
JP7217588B2 (ja) 2023-02-03
US20200340537A1 (en) 2020-10-29
EP4310355A3 (en) 2024-04-10
EP4310355A2 (en) 2024-01-24
CN111615595B (zh) 2022-07-26
EP3739231B1 (en) 2023-12-06
CN111615595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0087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JP5995439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EP2778457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5502507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445230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TWI769277B (zh) 動力傳遞裝置
WO2017131038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TWI790321B (zh) 動力傳輸裝置
JP434439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TW201937076A (zh) 動力傳送裝置
JP422346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4364170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24032853A (ja) 動力伝達装置
WO2020116506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4669359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012795A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22173521A (ja) 動力伝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