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0133A -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0133A
TW201930133A TW107147322A TW107147322A TW201930133A TW 201930133 A TW201930133 A TW 201930133A TW 107147322 A TW107147322 A TW 107147322A TW 107147322 A TW107147322 A TW 107147322A TW 201930133 A TW201930133 A TW 2019301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range
ratio
stat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7971B (zh
Inventor
謝花聡
高山仁志
本元泰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0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9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2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generated by humans or anim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M6/50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detectors or sensors,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6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wheels
    • B60L2240/46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8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transmissions
    • B60L2240/486Operating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50/00Driver interactions
    • B60L2250/18Driver interactions by enquiring driving sty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一種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用於控制具備曲柄及驅動輪之人力驅動車輛的電動組件,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輸入至前述曲柄的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1比率,係前述驅動輪之旋轉速度相對於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的比率;該第2比率,係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力的比率,並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前述第1範圍。

Description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作為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是已知的。專利文獻1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以使人力驅動車輛之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成為既定關係的方式進行控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1040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因應於各種條件人力驅動車輛之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之較佳關係會不同,但上述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並未考慮此點。   本發明之目的,係為了提供一種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依照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用於控制具備曲柄及驅動輪之人力驅動車輛的電動組件,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輸入至前述曲柄的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1比率,係前述驅動輪之旋轉速度相對於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的比率;該第2比率,係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力的比率,並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前述第1範圍。   依照上述第1態樣,由於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第1範圍,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於依照前述第1態樣之第2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從第2範圍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   依照上述第2態樣,可使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成為適合曲柄之旋轉速度。
於依照前述第1或第2態樣之第3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並因應於前述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依照上述第3態樣,可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及第2控制狀態當中之適合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的控制狀態。
於依照前述第2態樣之第4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並因應於前述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於前述第1控制狀態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於前述第2控制狀態中,前述控制部,係即使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第2比率。   依照上述第4態樣,可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及第2控制狀態當中之適合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的控制狀態。
於依照前述第2或第4態樣之第5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增大。   依照上述第5態樣,藉由在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第2範圍的情況將第1比率增大,使曲柄之旋轉速度容易變化成第2範圍內。
於依照前述第2、第4、及第5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6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減小。   依照上述第6態樣,藉由在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第2範圍的情況將第1比率減小,使曲柄之旋轉速度容易變化成第2範圍內。
於依照前述第2及第4~第6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7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增大。   依照上述第7態樣,藉由在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第2範圍的情況將第2比率增大,可使輔助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增加,使人力驅動車輛容易加速。
於依照前述第2及第4~第7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8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減小。   依照上述第8態樣,藉由在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第2範圍的情況將第2比率減小,可使輔助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減少,使人力驅動車輛容易減速。
依照本發明之第9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用於控制具備曲柄及驅動輪之人力驅動車輛的電動組件,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輸入至前述曲柄的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1比率,係前述驅動輪之旋轉速度相對於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的比率、該第2比率,係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力的比率;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並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依照上述第9態樣,可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及第2控制狀態當中之適合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的控制狀態。
於依照前述第1~第9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0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高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減小。   依照上述第10態樣,藉由在人力驅動力高於第1範圍的情況將第1比率減小,使騎士之旋轉曲柄軸的負荷減少。因此,使人力驅動力容易變化成第1範圍內。
於依照前述第1~第10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1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低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增大。   依照上述第11態樣,藉由在人力驅動力低於第1範圍的情況將第1比率增大,使騎士之旋轉曲柄軸的負荷增加。因此,使人力驅動力容易變化成第1範圍內。
於依照前述第1~第11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2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高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增大。   依照上述第12態樣,藉由在人力驅動力高於第1範圍的情況將第2比率增大,使輔助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增加。因此,使人力驅動力容易變化成第1範圍內。
於依照前述第1~第12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3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低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減小。   依照上述第13態樣,藉由在人力驅動力高於第1範圍的情況將第2比率減小,使輔助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減少。因此,使人力驅動力容易變化成第1範圍內。
於依照第1~第13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4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控制部,係選擇至少一部分不同的複數個範圍中的1個作為前述第1範圍,藉此變更前述第1範圍。   依照上述第14態樣,藉由從複數個範圍中選擇第1範圍,可簡單地變更第1範圍。
於依照前述第14態樣之第15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進一步包含用來變更前述第1範圍的操作部。   依照上述第15態樣,騎士可藉由操作部來變更第1範圍。
於依照前述第1~第14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6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騎士的狀態,係包含前述騎士的姿勢及前述騎士的生理資訊之至少一者。   依照上述第16態樣,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騎士的生理資訊之至少一者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於依照前述第1~第16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7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進一步包含偵測前述騎士的狀態的第1偵測部。   依照上述第17態樣,藉由第1偵測部可適當偵測騎士的狀態。
於依照前述第1~第17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8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係包含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傾斜、前述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坡度、以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   依照上述第18態樣,可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的傾斜、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坡度、以及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於依照前述第1~第18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19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進一步包含偵測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的第2偵測部。   依照上述第19態樣,藉由第2偵測部可適當偵測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
於依照前述第1~第19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20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進一步包含儲存前述第1範圍的記憶部。   依照上述第20態樣,可藉由記憶部來儲存第1範圍。
於依照前述第1~第20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21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電動組件,係包含變更前述第1比率的變速機。   依照上述第21態樣,藉由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控制變速機,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於依照前述第1~第21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第22態樣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中,前述電動組件,係包含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的馬達。   依照上述第22態樣,藉由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控制馬達,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可使人力驅動力與曲柄之旋轉速度的關係成為適合騎士的關係。
(實施形態)   參照第1圖,針對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50進行說明。以下,將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50簡記為控制裝置50。控制裝置50係設置於人力驅動車輛10。人力驅動車輛10,係至少可藉由人力驅動力驅動的車輛。人力驅動車輛10,例如包含自行車。人力驅動車輛10,係車輪的數量並無限定,例如也包含單輪車及具有3輪以上的車輪的車輛。自行車,例如包含登山車、公路車、公共自行車、載貨自行車、及斜躺自行車。以下,於實施形態中,將人力驅動車輛10作為自行車進行說明。
人力驅動車輛10係具備曲柄12及驅動輪14。人力驅動車輛10係進一步包含框架16。人力驅動力H係輸入至曲柄12。曲柄12,係包含曲柄軸12A及曲柄臂12B,該曲柄軸12A,係可相對於框架16進行旋轉;該曲柄臂12B,係分別設置於曲柄軸12A之軸方向的兩端部。於各曲柄臂12B係連結腳踏板18。驅動輪14係藉由使曲柄12旋轉而驅動。驅動輪14係被支承於框架16。曲柄12與驅動輪14係藉由驅動機構20連結。驅動機構20係包含與曲柄軸12A結合的第1旋轉體22。曲柄軸12A與第1旋轉體22,亦可透過第1單向離合器結合。第1單向離合器,係構成為在曲柄12前轉的情況,使第1旋轉體22進行前轉,在曲柄12後轉的情況,不讓第1旋轉體22後轉。第1旋轉體22,係包含鏈輪、帶輪或斜齒輪。驅動機構20係進一步包含連結構件26及第2旋轉體24。連結構件26係將第1旋轉體22的旋轉力傳遞至第2旋轉體24。連結構件26,例如,包含鏈條、皮帶或軸。
第2旋轉體24係連結於驅動輪14。第2旋轉體24,係包含鏈輪、帶輪或斜齒輪。較佳係於第2旋轉體24與驅動輪14之間設置第2單向離合器。第2單向離合器,係構成為在第2旋轉體24前轉的情況,使驅動輪14進行前轉,在第2旋轉體24後轉的情況,不讓驅動輪14後轉。
人力驅動車輛10係包含前輪及後輪。於框架16係透過前叉16A安裝前輪。於前叉16A係透過龍頭16B連結把手16C。於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係將後輪作為驅動輪14進行說明,但也可以是前輪為驅動輪14。
人力驅動車輛用控制系統30,係包含電動組件32、電池34、及控制裝置50。電動組件32,係包含第1電動組件32A及第2電動組件32B。於一例中,電動組件32係包含變速機36。於一例中,電動組件32係包含馬達40。
第1電動組件32A係包含變速機36及致動器38。變速機36,係將驅動輪16之旋轉速度相對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第1比率R進行變更。變速機36,係構成為可將第1比率R階段性地變更。第1比率R,例如,較佳係可2~24階段變更。致動器38係使變速機36執行變速動作。變速機36,係藉由控制裝置50的控制部52控制。致動器38,係與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致動器38,例如,係藉由電力線通訊(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而可與控制部52通訊。致動器38,係因應於來自控制部52的控制訊號使變速機36執行變速動作。變速機36,係包含內裝變速機及外裝變速機(變速器)之至少一者。
第2電動組件32B係包含馬達40及驅動電路42。馬達40及驅動電路42,較佳係設置於相同的殼體41。殼體41係設置於框架16。驅動電路42,係控制從電池34供給至馬達40的電力。驅動電路42,係與控制裝置50的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驅動電路42,例如,係藉由串列通訊而可與控制部52通訊。驅動電路42,係因應於來自控制部52的控制訊號驅動馬達40。馬達40係輔助人力驅動車輛10的推進。馬達40係包含電馬達。馬達40,係設置成對從腳踏板18至後輪的人力驅動力H之傳遞路徑或是前輪傳遞旋轉。馬達40,係設置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框架16、後輪或前輪。於一例中,馬達40係與從曲柄軸12A至第1旋轉體22之動力傳遞路徑結合。較佳係於馬達40與曲柄軸12A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上設置單向離合器,該單向離合器,係在使曲柄軸12A朝人力驅動車輛10前進的方向旋轉的情況,避免馬達40藉由曲柄12的旋轉力而旋轉。於設置馬達40及驅動電路42的殼體,亦可設置馬達40及驅動電路42以外的構造,例如,亦可設置將馬達40的旋轉減速並輸出的減速機。
電池34係包含1或複數個電池單元。電池單元係包含充電池。電池34,係設置於人力驅動車輛10,並將電力供給至與電池34藉由有線電連接的其他電機零件,例如,馬達40、致動器38、及控制裝置50。電池34,係與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電池34,例如,係可藉由PLC與控制部52通訊。電池34,係可安裝於框架16的外部,亦可至少一部分被收容於框架16的內部。
控制裝置50係包含控制部52。於一例中,控制裝置50,係進一步包含記憶部54、第1偵測部56、第2偵測部58、曲柄旋轉感測器60、車速感測器62、轉矩感測器64、及操作部66。
第2圖所示之曲柄旋轉感測器60,係偵測曲柄12之旋轉速度N。曲柄旋轉感測器60係安裝於殼體,該殼體係設置人力驅動車輛10的框架16或馬達40。曲柄旋轉感測器60,係包含將因應於磁場的強度的訊號輸出的磁性感測器而構成。於周方向上磁場的強度會變化之環狀的磁鐵,係設置於曲柄軸12A或從曲柄軸12A至第1旋轉體22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曲柄旋轉感測器60,係與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曲柄旋轉感測器60,係將因應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2。
曲柄旋轉感測器60,亦可設置於從曲柄軸12A至第1旋轉體22的人力驅動力的傳遞路徑上與曲柄軸12A一體旋轉的構件。例如,曲柄旋轉感測器60,在從曲柄軸12A與第1旋轉體22之間無設置單向離合器的情況,亦可設置於第1旋轉體22。
車速感測器62係偵測車輪之旋轉速度。車速感測器62,係藉由有線或無線與控制部52電連接。車速感測器62,係與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車速感測器62,係將因應於車輪之旋轉速度的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2。控制部52,係根據車輪之旋轉速度演算人力驅動車輛10的車速V。控制部52,係若車速V成為既定值以上,則停止馬達40。既定值,係例如時速25Km或時速45Km。車速感測器62,較佳係包含構成磁簧開關的磁性體簧片或霍爾元件。車速感測器62,亦可設為安裝於框架16的後下叉,用於偵測安裝於後輪的磁鐵的構造,亦可設為設置於前叉16A,用於偵測安裝於前輪的磁鐵的構造。
轉矩感測器64係設置於殼體,該殼體係設置馬達40。轉矩感測器64,係偵測輸入至曲柄12的人力驅動力H。轉矩感測器64,例如,係設置於動力傳遞路徑上之第1單向離合器的上游側。轉矩感測器64,係包含應變感測器或磁應變感測器等。應變感測器係包含應變計。在轉矩感測器64包含應變感測器的情況,應變感測器係設置於動力傳遞路徑所包含的旋轉體的外周部。轉矩感測器64,亦可包含無線或有線的通訊部。轉矩感測器64的通訊部,係構成為可與控制部52通訊。
第1偵測部56係偵測騎士的狀態。騎士的狀態,係包含騎士的姿勢及騎士的生理資訊之至少一者。第1偵測部56,係包含曲柄旋轉感測器60、車速感測器62、轉矩感測器64、第1感測器、第2感測器、第3感測器、第4感測器、第5感測器、第6感測器、及第7感測器之至少1者。
在第1偵測部56包含曲柄旋轉感測器60的情況,控制部52,係藉由曲柄旋轉感測器60所偵測的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而偵測騎士的狀態。例如,騎士的狀態係包含騎士的疲勞度。騎士疲勞的情況,相較於不疲勞的情況,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降低。控制部52,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成為未達既定值的情況,判定騎士的疲勞度變大。旋轉速度N,係包含既定時間之平均值、既定時間之移動平均值、及既定時間之最大值、連續值及間歇值之至少1者。
在第1偵測部56包含車速感測器62的情況,控制部52,係藉由車速感測器62所偵測的車速V而偵測騎士的狀態。例如,騎士的狀態係包含騎士的疲勞度。騎士疲勞的情況,相較於不疲勞的情況,車速V降低。控制部52,係在車速V成為未達既定車速的情況,判定騎士的疲勞度變大。車速V,係包含既定時間之平均值、既定時間之移動平均值、及既定時間之最大值、連續值及間歇值之至少1者。
在第1偵測部56包含轉矩感測器64的情況,控制部52,係藉由轉矩感測器64所偵測的人力驅動力H而偵測騎士的狀態。例如,騎士的狀態係包含騎士的姿勢。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賦予曲柄12的力大。控制部52,係藉由轉矩感測器64所偵測的賦予曲柄12的力的大小而判定騎士的姿勢。例如,控制部52,係在人力驅動力H的轉矩從未達第1轉矩變成第1轉矩以上的情況,判定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控制部52,係在人力驅動力H的轉矩從第1轉矩以上變成未達第1轉矩的情況,判定騎士的姿勢從立騎變化成坐騎。控制部52,在人力驅動力H的轉矩從與第1轉矩不同的第3轉矩變成未達第3轉矩的情況,亦可判定騎士的姿勢從立騎變化成坐騎。
例如,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坐騎的情況,賦予腳踏板的力大。控制部52,係藉由轉矩感測器64所偵測的賦予腳踏板的力的大小而判定騎士的姿勢。控制部52,例如,在賦予腳踏板的力的大小與曲柄12之旋轉角度滿足既定的關係的情況,亦可判定騎士正在立騎。控制部52,若賦予腳踏板的力的大小成為既定值以上,亦可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在第1偵測部56包含轉矩感測器64的情況,控制部52,亦可藉由轉矩感測器64所偵測的人力驅動力H而偵測騎士的疲勞度。騎士疲勞的情況,相較於不疲勞的情況,人力驅動力H降低。控制部52,係在人力驅動力H成為未達既定值的情況,判定騎士的疲勞度變大。人力驅動力H,係包含既定時間之平均值、既定時間之移動平均值、及既定時間之最大值、連續值及間歇值之至少1者。
第1感測器係偵測賦予車架16的力。第1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框架16,用於偵測框架16的應變。第1感測器,係將因應於賦予框架16的力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框架16的應變大。控制部52,係藉由第1感測器所偵測的框架16的應變的大小而判定騎士的姿勢。第1感測器,例如包含應變感測器。控制部52,例如,若框架16的應變量成為既定值以上,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第1感測器,亦可不設置於框架16,而設置於例如前叉16A。
第2感測器係偵測賦予座墊的力。第2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座墊,用於偵測騎士施加於座墊的荷重。第2感測器,係將因應於賦予座墊的力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賦予座墊的力小。控制部52,係藉由第2感測器所偵測的賦予座墊的力的大小而判定騎士的姿勢。第2感測器,例如包含壓力感測器或應變感測器。控制部52,例如,若騎士施加於座墊的荷重成為未達既定值,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第3感測器係偵測賦予座桿的力。第3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座桿,用於偵測騎士施加於座桿的荷重。第3感測器,係將因應於賦予座桿的力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賦予座桿的力小。控制部52,係藉由第3感測器所偵測的賦予座桿的力的大小判定騎士的姿勢。第3感測器,例如包含應變感測器。控制部52,例如,若座桿的荷重成為未達既定值,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第4感測器係偵測賦予把手16C的力。第4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把手16C,用於偵測騎士施加於把手16C的荷重。第4感測器,係將因應於賦予把手16C的力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賦予把手16C的力大。控制部52,係藉由第4感測器所偵測的賦予把手16C的力的大小而判定騎士的姿勢。第4感測器,例如包含應變感測器。控制部52,例如,若把手16C的荷重成為既定值以上,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第4感測器,亦可不設置於把手16C,而設置於例如龍頭16B。
第4感測器係包含攝像機。第4感測器係搭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第4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把手16C,用於偵測把手16C後方的影像。第4感測器,係將騎士的影像資料及映像資料之至少一者輸出。控制部52,係藉由第4感測器所取得的騎士的影像資料及映像資料之至少一者而判定騎士的姿勢。控制部52,例如,若將騎士的影像資料與既定的影像資料進行比較,相似度成為既定值以上,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第5感測器係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傾斜。第5感測器,例如包含傾斜感測器。傾斜感測器,例如包含陀螺儀感測器及加速度感測器之至少一者。第5感測器,例如,設置於框架16或殼體41,用於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傾斜。第5感測器係將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傾斜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框架16的捲輪方向之移動量變大。控制部52,係藉由第5感測器所偵測的人力驅動車輛10的捲輪方向的傾斜而判定騎士的姿勢。控制部52,例如,若框架16的捲輪方向的傾斜於既定時間內反覆成為既定值以上、成為未達既定值,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第6感測器係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加速度。第6感測器,例如包含加速度感測器。第6感測器,例如,設置於框架16或殼體41,用於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加速度。第6感測器係將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之捲輪方向的加速度的訊號輸出。騎士的姿勢為立騎的情況,相較於騎士的姿勢為坐騎的情況,框架16的捲輪方向之加速度變大。控制部52,係藉由第6感測器所偵測的人力驅動車輛10的捲輪方向的加速度而判定騎士的姿勢。控制部52,例如,若框架16的捲輪方向的加速度於既定時間內反覆成為既定值以上、成為未達既定值,則判定騎士正在立騎。
例如,騎士的狀態係包含騎士的生理狀態。第7感測器係偵測騎士的身體狀態。第7感測器,例如,係偵測騎士的心跳數。第7感測器,例如,構成為可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把手16C或騎士的身體。第7感測器,係將因應於騎士的心跳數的訊號輸出。在第7感測器構成為可安裝於騎士的身體的情況,第7感測器,亦可藉由無線將因應於騎士的心跳數的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2。第7感測器亦可偵測騎士的血流。
表1,係顯示騎士的狀態與偵測騎士的狀態的第1偵測部56之組合的例子。
【表1】
騎士的身體狀況,在睡眠時間充分時、春及秋等舒適的季節時、天氣好時、及休假或休假前一天等時,成為良好的狀態。此外,騎士的身體狀況,在睡眠時間不足時、宿醉時、感冒等罹患疾病時、及因壓力等焦躁時,成為不良的狀態。自律神經的功能、腦的活性度、唾液中的澱粉酶活性度、及吐氣中的醇濃度,係可成為騎士的身體狀況的指標。另外,唾液中的澱粉酶活性係可成為壓力的指標。吐氣中的醇濃度,係可成為宿醉的指標。
騎士的心情會隨著時段而變化。夜晚由於黑暗,相較於明亮的白天,心情有低落的傾向。亮度及時刻,係可成為因時段變化之騎士的心情的指標。
騎士的疲勞度,在工作後時、加班後時、空腹時、及連續長時間運動時,成為高的狀態。此外,騎士的疲勞度,在因運動開始而亢奮時、跑步者的愉悅感等之躁動狀態時、獲得充分休養後時、及攝取足夠的營養時,成為低的狀態。血壓的變動、自律身經的功能、肌肉的活性度、吐氣中的氧濃度、腦波、人力驅動力的平均值、人力驅動力的移動平均值、人力驅動力的最大值、人力驅動力的連續值、人力驅動力的間歇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平均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移動平均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連續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間歇值、及心跳數,係可成為騎士的疲勞度的指標。另外,吐氣中的氧濃度,係可使用於判定是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之哪一種,並可使從無氧運動到有氧運動的變化成為因運動的開始而心情亢奮的情況的指標。腦波,係可成為躁動狀態、憂鬱狀態、及興奮狀態的指標。在人力驅動力的平均值、人力驅動力的移動平均值、人力驅動力的最大值、人力驅動力的連續值、及人力驅動力的間歇值降低的情況,係可成為疲勞度高的狀態的指標。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平均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移動平均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連續值、及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間歇值降低的情況,係可成為疲勞度高的指標。
騎士的精神狀態,在快樂時、開心時、亢奮時、比賽時等具有適度的緊張感時、及想要分出勝負時,成為正的狀態。此外,騎士的精神狀態,在負面時、鬱悶時、沒心情時、及有心事時,成為負的狀態。自律神經的功能、血壓的變動、精神活動狀態、及腦的血流量,係可成為騎士的精神狀態的指標。
騎士的個別狀態,係因應於性別、年齡、體重、體脂肪量、身高、肌力、血壓、血流、及運動經驗而異。肌肉量、背部肌力、體重、體脂肪量、血壓、及脈搏,係可成為騎士的個別狀態的指標。另外,肌肉量、背部肌力、體重、體脂肪量、血壓、及脈搏,係可成為性別及年齡的指標。
騎士的心情會因行駛狀態而變化。在下坡行駛時,及高速行駛時,騎士的心情有上昇的傾向。車速、人力驅動車輛10的加速度、人力驅動車輛10的姿勢、道路坡度、人力驅動力H、及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係可成為因行駛狀態變化之騎士的心情的指標。
亦可將作為第1偵測部56例示的感測器中之複數個感測器組合來偵測騎士的狀態。此外,亦可將複數種騎士的狀態組合而成的複合性狀態作為騎士的狀態。
第2偵測部58係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係包含人力驅動車輛10的傾斜、人力驅動車輛10行駛的路面的坡度、以及人力驅動車輛10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第1偵測部56,係包含曲柄旋轉感測器60、車速感測器62、轉矩感測器64、第4感測器、第5感測器、第6感測器、第8感測器、及通訊裝置之至少1者。
第8感測器係包含攝像機。第8感測器係搭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第8感測器,例如,係設置於把手,用於偵測路面的影像。控制部52,係藉由第8感測器所取得的路面的拍攝資料而判定路面的狀態。路面的狀態,例如,係包含路面的凹凸及摩擦係數之至少1者。
通訊裝置,係包含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機,且可構成為連接網際網路。通訊裝置,係從GPS及網際網路,取得人力驅動車輛10行駛的路面的坡度、及路面的狀態之至少一者。通訊裝置,亦可不連接網際網路,於此情況中,係具有儲存地圖資料的記憶部。
表2,係顯示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與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的第2偵測部58之組合的例子。
【表2】
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係包含行駛環境。行駛環境,係包含氣溫、濕度、高度、風及氣候。氣溫、氣溫變化、氣溫域、濕度、風速、順風、逆風、體溫、體溫變化、發汗量、皮膚的電位、及皮膚的電阻,係可成為行駛環境的指標。另外,體溫及體溫變化,係可成為氣溫、氣溫變化、濕度、及風之至少一個的指標。發汗量、皮膚的電位、及皮膚的電阻,係可成為氣候的指標。溫度計及濕度計,亦可用於偵測騎士的衣服內部的溫度及濕度。風速感測器亦可用於偵測穿過騎士的衣服內部的風量。
路面的狀態,係包含泥濘的路面、因雨等濕潤的路面、乾燥的路面、鋪設路、塵土、積雪的路面、有落葉的路面、顯礁的路面、及小石頭多的路面。人力驅動車輛10的加速度、輪胎的空氣壓、輪胎的溫度、路面影像、人力驅動車輛的速度、人力驅動車輛的舉動、人力驅動車輛的移動方向、及濕度,係可成為路面狀態的指標。
亦可將作為第2偵測部58例示的感測器中之複數個感測器組合來偵測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此外,亦可將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組合而成的複合性狀態作為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
控制部52,係包含執行預先設定的控制程式的演算處理裝置。演算處理裝置,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控制部52亦可包含1或複數個微電腦。於記憶部54,係儲存使用於各種控制程式及各種控制處理的資訊。記憶部54,例如包含不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不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包含ROM(Read Only Memory)、硬碟、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控制部52及記憶部54,例如,係設置於設置馬達40的殼體41。
控制部52,係控制人力驅動車輛10的電動組件32。控制部52,係將輔助人力動車輛10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的第2比率A進行變更。控制部52,係控制馬達40,使馬達40所致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成為第2比率A。控制部52,係構成為可將第2比率A階段性地變更。第2比率A,例如,較佳係可2~10階段變更。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馬達40所致之輔助力的轉矩相對於輸入至人力驅動車輛10之人力驅動力H的轉矩之比率記載為第2比率A。在馬達40的輸出透過減速機輸入至人力驅動路徑的情況,係將減速機的輸出作為馬達40所致之輔助力。
控制部52,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於第1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人力驅動力H從既定範圍W變成既定範圍W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至少一者。既定範圍W,係藉由關於人力驅動力H的第1範圍W1與關於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第2範圍W2所規定。於第1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人力驅動力H從第1範圍W1變成第1範圍W1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至少一者。於第1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第2範圍W2變成第2範圍W2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至少一者。
於第2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即使人力驅動力從既定範圍W變成既定範圍W外,也不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於第2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即使人力驅動力H從第1範圍W1變成第1範圍W1外,也不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於第2控制狀態中,控制部52,係即使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第2範圍W2變成第2範圍W2外,也不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
記憶部54係儲存第1範圍W1。記憶部54較佳係儲存複數個第1範圍W1。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第1範圍W1,係分別包含人力驅動力H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為不同的範圍。記憶部54係儲存第2範圍W2。記憶部54較佳係儲存複數個第2範圍W2。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第2範圍W2,係分別包含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為不同的範圍。記憶部54,係可各別儲存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亦可藉由儲存包含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的既定範圍W,而儲存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在記憶部54儲存既定範圍W的情況,記憶部54,較佳係儲存複數個既定範圍W。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既定範圍W,係分別包含人力驅動力H的範圍及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之至少一者的範圍之至少一部分為不同的範圍。既定範圍W,例如係作為對應關係儲存。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輸入至曲柄12的人力驅動力H從第1範圍W1變成第1範圍W1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至少一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輸入至曲柄12的人力驅動力H從第2範圍W2變成第2範圍W2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兩者。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1比率R減小。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1比率R增大。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2比率A增大。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2比率A減小。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第2範圍W2變成第2範圍W2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至少一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若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第2範圍W2變成第2範圍W2外,則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兩者。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1比率R增大。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低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1比率R減小。
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2比率A增大。控制部52,係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低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2比率A減小。
參照第3圖,針對在第1控制狀態的情況進行之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的變更處理進行說明。控制部52,係若對控制部52從電池34供給電力,則會開始處理並轉移至第3圖所示的流程之步驟S11。控制部52,係只要供給電力,則於每個既定週期執行從步驟S11起的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1中,判定是否為第1控制狀態。控制部52,係在判定為非第1控制狀態的情況,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1中,若判定為第1控制狀態,則轉移至步驟S12。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2中,判定參數是否為既定範圍W外。例如,在人力驅動力H為第1範圍W1外的情況,及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為第2範圍W2外的情況,控制部52係判定參數為既定範圍W外。在記憶部54儲存有既定範圍W的對應關係的情況,控制部52,亦可在人力驅動力H與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座標為既定範圍W外的情況,判定參數為既定範圍W外。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2中,若判定參數為非既定範圍W外,則結束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2中,在判定參數為既定範圍外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13。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3中,執行第1處理,並轉移至步驟S14。控制部52,係於步驟S14中,執行第2處理,並結束處理。
參照第4圖,針對在第1控制狀態的情況進行之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的變更處理之第1處理的子程序進行說明。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1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是否高於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在判定人力驅動力H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2。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2中,判定第1比率R是否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控制部52,係在判定第1比率R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3。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3中,使變速機36動作將第1比率R減小,並轉移至步驟S24。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2中,在判定第1比率R不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23的處理,而是轉移至步驟S24。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4中,判定第2比率A是否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控制部52,係在判定第2比率A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5。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5中,將第2比率A增大,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4中,在判定第2比率A不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25的處理,而是結束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1中,在判定人力驅動力H不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6。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6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是否低於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在判定人力驅動力H不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在判定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7。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7中,判定第1比率R是否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7中,在判定第1比率R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28。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8中,使變速機36動作將第1比率R增大,並轉移至步驟S29。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7中,在判定第1比率R不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28的處理,而是轉移至步驟S29。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29中,判定第2比率A是否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控制部52,係在判定第2比率A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30。控制部52,係於步驟S30中,將第2比率減小,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30中,在判定第2比率A不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30的處理,而是結束處理。
參照第5圖,針對在第1控制狀態的情況進行之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的變更處理之第2處理的子程序進行說明。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1中,判定曲柄12之旋轉速度N是否高於第2範圍W2。控制部52,係在判定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2。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2中,判定第1比率R是否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控制部52,係在判定第1比率R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3。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3中,使變速機36動作將第1比率R增大,並轉移至步驟S44。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2中,在判定第1比率R不小於最大的第1比率R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43的處理,而是轉移至步驟S44。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4中,判定第2比率A是否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控制部52,在判定第2比率A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5。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5中,將第2比率A增大,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4中,在判定第2比率A不小於最大的第2比率A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45的處理,而是結束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1中,在判定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不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6。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6中,判定曲柄12之旋轉速度N是否低於第2範圍W2。控制部52,係在判定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不低於第2範圍W2的情況,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在判定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7。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7中,判定第1比率R是否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7中,在判定第1比率R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48。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8中,使變速機36動作將第1比率R減小,並轉移至步驟S49。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7中,在判定第1比率R不大於最小的第1比率R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48的處理,而是轉移至步驟S49。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49中,判定第2比率A是否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控制部52,係在判定第2比率A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50。控制部52,係於步驟S50中,將第2比率A減小,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50中,在判定第2比率A不大於最小的第2比率A的情況,不進行步驟S50的處理,而是結束處理。
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既定範圍W。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既定範圍W。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第1範圍W1。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第2範圍W2。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第2範圍W2。
控制部52,係選擇至少一部分不同的複數個既定範圍W中的1個作為既定範圍W,藉此變更既定範圍W。控制部52,係選擇至少一部分不同的複數個範圍中的1個作為第1範圍W1,藉此變更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選擇至少一部分不同的複數個範圍中的1個作為第2範圍W2,藉此變更第2範圍W2。
參照第6圖,針對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既定範圍W的處理進行說明。控制部52,係若對控制部52從電池34供給電力,則會開始處理並轉移至第6圖所示的流程之步驟S61。控制部52,係只要供給電力,則於每個既定週期執行從步驟S61起的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61中,判定騎士的狀態是否有變化。控制部52,係在判定騎士的狀態無變化的情況,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在判定騎士的狀態有變化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62。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62中,變更第1範圍W1,並轉移至步驟S63。控制部52,係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第1範圍W1中選擇因應於騎士現在的狀態的第1範圍W1,藉此變更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於步驟S63中,變更第2範圍W2,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第2範圍W2中選擇因應於騎士現在的狀態的第2範圍W2,藉此變更第2範圍W2。控制部52,係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既定範圍W中選擇因應於騎士現在的狀態的既定範圍W,藉此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於此情況中,步驟S62及步驟S63的處理係藉由1個處理進行。
第7圖,係顯示藉由第6圖變更的既定範圍W之變化的例子。   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變更成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B。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B變更成既定範圍WA。既定範圍WB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小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小值,且既定範圍WB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大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大值。既定範圍WB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小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小值,且既定範圍WB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於此例中,騎士立騎的情況,係比坐騎的情況更可以使人力驅動力H變大且使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變大的方式使曲柄12旋轉,因此可將人力驅動車輛10加速。
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變更成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C。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C變更成既定範圍WA。既定範圍WC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小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小值,且既定範圍WC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大值大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1範圍W1之人力驅動力H的最大值。既定範圍WC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小值小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小值,且既定範圍WC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小於既定範圍WA所包含的第2範圍W2之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最大值。於此例中,騎士立騎的情況,係比坐騎的情況更可以使人力驅動力H變大且使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變小的方式使曲柄12旋轉,因此可在上坡等之行駛負荷高的情況使人力驅動車輛10適當地行駛。
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高之值變化成更低之值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變更成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C。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低之值變化成更高之值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C變更成既定範圍WA。於此例中,在騎士想要降低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行駛的情況,藉由降低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而可以使人力驅動力H變大且使曲柄12之旋轉速度N變小的方式使曲柄12旋轉,因此可形成因應於騎士所期望的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行駛狀態。
例如,在騎士的疲勞度低的狀態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設定為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B。在騎士的疲勞度高的狀態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設定為第7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在騎士的疲勞度從低的狀態變化成高的狀態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B設定成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在騎士的疲勞度從高的狀態變化成低的狀態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設定成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B。於此例中,在騎士的疲勞度低的情況,相較於疲勞度高的情況,由於形成曲柄之旋轉速度N及人力驅動力H為低的狀態,而可減低騎士的負荷。
例如,在因人力驅動車輛10之行駛狀態變化的心情從通常以下的狀態變化成高的狀態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7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C設定成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A。於此例中,在藉由使人力驅動車輛10高速行駛而使騎士的心情亢奮的情況,由於形成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為高的狀態,而可更提高人力驅動車輛10之車速V,並可形成因應於騎士的亢奮感覺的行駛狀態。
控制部52,係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第1控制狀態及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控制部52,例如,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從第2控制狀態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在騎士的姿勢從立騎變化成坐騎的情況,從第1控制狀態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在立騎的情況,騎士不易進行用以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的操作,因此藉由在立騎的情況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可提昇騎士的便利性。控制部52,例如,係在騎士的心跳數從未達既定值變成既定值以上的情況,從第2控制狀態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在騎士的心跳數從既定值以上變成未達既定值的情況,從第1控制狀態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藉由在騎士的心跳數高的情況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可形成預先設定之適合騎士的狀態的行駛狀態,因此可提昇騎士的便利性。
控制部52,例如,係因應於行駛負荷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控制部52,例如,係在行駛負荷從未達既定值變成既定值以上的情況,從第2控制狀態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在行駛負荷從既定值以上變成未達既定值的情況,從第1控制狀態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行駛負荷,例如,係包含行駛的路面之傾斜角度、風速、及路面狀態。
參照第8圖,針對切換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的處理進行說明。控制部52,係若對控制部52從電池34供給電力,則會開始處理,並轉移至第8圖所示的流程之步驟S71。控制部52,係只要供給電力,則於每個既定週期執行從步驟S71起的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1中,判定是否為第1控制狀態。控制部52,係若判定為第1控制狀態,則轉移至步驟S72。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2中,判定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的條件是否成立。控制部52,係因應於第1偵測部56及第2偵測部58之至少一者的輸出,判定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的條件是否成立。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的條件,係在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成為既定的狀態的情況成立。控制部52,係若判定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的條件不成立,則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若判定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的條件成立,則轉移至步驟S73。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3中,切換成第2控制狀態,並結束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1中,若判定為第1控制狀態,則轉移至步驟S74。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4中,判定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的條件是否成立。控制部52,係因應於第1偵測部56及第2偵測部58之至少一者的輸出,判定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的條件是否成立。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的條件,係在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成為既定的狀態的情況成立。控制部52,係若判定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的條件不成立,則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若判定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的條件成立,則轉移至步驟S75。控制部52,係於步驟S75中,切換成第1控制狀態,並結束處理。
如第2圖所示般,人力驅動車輛10亦可包含操作部66。操作部66係可由騎士操作。操作部66係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把手16C。操作部66,例如包含操作構件、感測器、以及電路,該感測器係偵測操作構件的功能;該電路係因應於感測器的輸出訊號,與控制部52進行通訊。操作部66,係與控制部52藉由有線或無線可通訊地連接。操作部66,例如,係可藉由PLC與控制部52通訊。藉由騎士操作操作部66,操作部66,係將輸出訊號發送至控制部52。操作部66較佳係包含1個以上的操作構件。各操作部66,例如,係包含按鈕開關、槓桿式開關、或觸控面板。
控制部52,係藉由用以變更第1範圍W1的操作部66被操作而變更第1範圍W1。操作部66亦可構成為變更第2範圍W2。操作部66,亦可包含變更第1範圍W1的操作部66,與變更第2範圍W2的操作部66。操作部66,亦可包含將第1範圍W1提高的操作部66,與將第1範圍W1降低的操作部66。操作部66,亦可包含將第2範圍W2提高的操作部66,與將第2範圍W2降低的操作部66。在1個操作部66構成為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兩者的情況,亦可構成為藉由操作部66操作,而使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一者提高,且使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另一者降低。操作部66,亦可構成為藉由變更既定範圍W,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一者。控制部52,亦可構成為若操作部66被操作,則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既定範圍W中,因應於預先設定的順序選擇1個既定範圍W。
參照第9圖,針對藉由操作部66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一者的處理進行說明。控制部52,係若對控制部52從電池34供給電力,則會開始處理,並轉移至第9圖所示的流程之步驟S81。控制部52,係只要供給電力,則於每個既定週期執行從步驟S81起的處理。
控制部52,係於步驟S81中,判定操作部66是否被操作。控制部52,係在判定操作部66被操作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82。控制部52,係於步驟S82中,變更第1範圍W1,並轉移至步驟S83。控制部52,例如,係在對操作部66進行用以提高第1範圍W1的操作的情況,將第1範圍W1提高。控制部52,例如,係在對操作部66進行用以降低第1範圍W1的操作的情況,將第1範圍W1降低。控制部52,係於步驟S83中,變更第2範圍W2,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例如,係在對操作部66進行用以提高第2範圍W2的操作的情況,將第2範圍W2提高。控制部52,例如,係在對操作部66進行用以降低第2範圍W2的操作的情況,將第2範圍W2降低。
(變形例)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的說明,係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可採用的形態之例示,並非意圖限制該形態。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例如,係可採用以下所示之上述實施形態的變形例,及不相互矛盾之至少2個變形例組合而成的形態。於以下之變形例中,針對與實施形態的形態共通的部分,係標示與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控制部52,亦可於第6圖之處理中,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僅變更第1範圍W1。例如,亦可如第10圖所示般於第6圖之處理中省略步驟S63。於此情況中,亦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於第11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D與第11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E之間切換既定範圍。
・控制部52,亦可於第6圖之處理中,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僅變更第2範圍W2。例如,亦可從第6圖之處理中省略步驟S62。
・控制部52,亦可在操作部66被操作的情況,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一者。例如,控制部52係進行第12圖所示之處理。控制部52,係於步驟S91中,判定操作部66是否被操作,並從操作部66輸入操作訊號。控制部52,係在判定操作部66未被操作的情況,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在判定操作部66被操作的情況,轉移至步驟S92。控制部52,係於步驟S92中,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變更第1範圍W1,並轉移至步驟S93。控制部52,係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第1範圍W1中選擇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現在的行駛狀態的第1範圍W1,藉此變更第1範圍W1。控制部52,係於步驟S93中,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變更第2範圍W2,並結束處理。控制部52,係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第2範圍W2中選擇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現在的行駛狀態的第2範圍W2,藉此變更第2範圍W2。控制部52,亦可由儲存於記憶部54的既定範圍W中選擇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的既定範圍W,藉此變更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於此情況中,步驟S92及步驟S93的處理係藉由1個處理進行。
・亦可將第2比率A設為馬達40所致之輔助力的功率(瓦特)相對於輸入至人力驅動車輛10之人力驅動力H的功率(瓦特)的比率。人力驅動力H的功率,係藉由人力驅動力H與曲柄12之旋轉速度N的乘積所算出。於此情況中,亦可使既定範圍W的對應關係如第13圖所示般。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13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F變更成第13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G。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G變更成既定範圍WH。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高之值變化成更低之值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13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F變更成第13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H。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低之值變化成更高之值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H變更成既定範圍WF。
・在將第2比率A設為馬達40所致之輸出的功率相對於輸入至人力驅動車輛10之人力驅動力H的功率的比率的情況中,在第6圖的處理中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僅變更第1範圍W1的情況,亦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於第14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I與第14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J之間切換既定範圍。
・可使藉由第6圖、第9圖、及其變形例的處理變更的既定範圍W,在變更後與變更前並無重複的部分。例如,在將第2比率A設為馬達40所致之輸出的功率相對於輸入至人力驅動車輛10之人力驅動力H的功率的比率的情況,亦可使既定範圍W如第15圖般。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15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K變更成第15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L。例如,在騎士的姿勢從坐騎變化成立騎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L變更成既定範圍WK。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高之值變化成更低之值的情況,控制部52,係將既定範圍W由第15圖中實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K變更成第15圖中二點鏈線所示的既定範圍WM。例如,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從比既定值更低之值變化成更高之值的情況,將既定範圍W由既定範圍WM變更成既定範圍WK。
・記憶部54,亦可構成為可變更儲存於記憶部54的既定範圍W、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1者。於此情況中,例如,控制部52,係藉由來自於設置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操作裝置及外部裝置之至少一者的輸入訊號,變更既定範圍W、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1者。例如,控制部52,係若騎士的狀態及身體資訊等之資訊被輸入至設置於人力驅動車輛10的操作裝置及外部裝置之至少一者,則因應於所輸入的資訊,變更儲存於記憶部54的既定範圍W、第1範圍W1、及第2範圍W2之至少1者。
・於第6圖、第9圖、及其變形例之處理中,控制部52,亦可不藉由選擇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既定範圍W中的1個而變更既定範圍W,而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既定範圍W所包含的範圍。於第6圖、第9圖、及其變形例之處理中,控制部52,亦可不藉由選擇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第1範圍W1中的1個而變更第1範圍W1,而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第1範圍W1所包含的範圍。於第6圖、第9圖、及其變形例之處理中,控制部52,亦可不藉由選擇儲存於記憶部54的複數個第2範圍W2中的1個而變更第2範圍W2,而是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人力驅動車輛10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第2範圍W2所包含的範圍。
・控制部52,亦可於第1控制狀態中,僅變更第1比率R及第2比率A之一者。於第1控制狀態中,亦可在僅變更第1比率R的情況,從人力驅動車輛10中省略馬達40。於第1控制狀態中,亦可在僅變更第2比率A的情況,從人力驅動車輛10中省略變速機36,亦可使變速機36成為藉由金屬線操作的變速機。
・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1比率R減小。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低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1比率R增大。
・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高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2比率A減小。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曲柄12之旋轉速度N低於第2範圍W2的情況將第2比率A增大。
・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1比率R增大。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1比率R減小。
・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高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2比率A減小。控制部52,亦可將電動組件32控制成:在人力驅動力H低於第1範圍W1的情況將第2比率A增大。
・亦可從第4圖及第5圖的流程中省略一部分的處理群。例如,將第4圖的流程之步驟S22、S23、S27、S28作為第1處理群,將步驟S24、S25、S29、S30作為第2處理群。將第5圖的流程之步驟S42、S43、S47、S48作為第3處理群,將步驟S44、S45、S49、S50作為第4處理群。於此情況中,亦可於各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中,省略第1處理群及第2處理群中之一者,且省略第3處理群及第4處理群之一者。
・控制部52,亦可構成為在第2控制狀態下不動作。   ・亦可更換第4圖的流程之步驟S22、S23與步驟S24、S25的順序。亦可更換第4圖的流程之步驟S27、S28與步驟S29、S30的順序。亦可更換第5圖的流程之步驟S42、S43與步驟S44、S45的順序。亦可更換第4圖的流程之步驟S47、S48與步驟S49、S50的順序。
10‧‧‧人力驅動車輛
12‧‧‧曲柄
14‧‧‧驅動輪
32‧‧‧電動組件
36‧‧‧變速機
40‧‧‧馬達
50‧‧‧控制裝置
52‧‧‧控制部
54‧‧‧記憶部
56‧‧‧第1偵測部
58‧‧‧第2偵測部
66‧‧‧操作部
[第1圖]係包含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的人力驅動車輛之側視圖。   [第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的電構造之方塊圖。   [第3圖]係藉由第2圖控制部執行之在第1控制狀態的情況進行之第1比率及第2比率的變更處理之流程。   [第4圖]係第3圖之第1處理的子程序之流程。   [第5圖]係第3圖之第2處理的子程序之流程。   [第6圖]係藉由第2圖控制部執行之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既定範圍的處理之流程。   [第7圖]係儲存於第2圖之記憶部的第1範圍及第2範圍之對應關係。   [第8圖]係藉由第2圖之控制部執行之切換控制狀態的處理之流程。   [第9圖]係藉由第2圖之控制部執行之藉由操作部之操作變更既定範圍的處理之流程。   [第10圖]係第1變形例之因應於騎士的狀態變更既定範圍的處理之流程。   [第11圖]係第2變形例之儲存於記憶部的第1範圍及第2範圍之對應關係。   [第12圖]係第3變形例之藉由控制部執行之因應於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變更既定範圍的處理之流程。   [第13圖]係第4變形例之儲存於記憶部的第1範圍及第2範圍之對應關係。   [第14圖]係第5變形例之儲存於記憶部的第1範圍及第2範圍之對應關係。   [第15圖]係第6變形例之儲存於記憶部的第1範圍及第2範圍之對應關係。

Claims (22)

  1. 一種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用於控制具備曲柄及驅動輪之人力驅動車輛的電動組件,   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輸入至前述曲柄的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1比率,係前述驅動輪之旋轉速度相對於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的比率;該第2比率,係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力的比率,   並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變更前述第1範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從第2範圍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   並因應於前述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前述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   並因應於前述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於前述第1控制狀態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則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   於前述第2控制狀態中,前述控制部,係即使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變成前述第2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第2比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增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減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高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增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低於前述第2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減小。
  9. 一種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係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用於控制具備曲柄及驅動輪之人力驅動車輛的電動組件,   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可將第1控制狀態與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該第1控制狀態,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若輸入至前述曲柄的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則變更第1比率及第2比率之至少一者,該第1比率,係前述驅動輪之旋轉速度相對於前述曲柄之旋轉速度的比率、該第2比率,係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之驅動力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力的比率;該第2控制狀態,係即使前述人力驅動力從第1範圍變成前述第1範圍外,也不變更前述第1比率及前述第2比率,   並因應於騎士的狀態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之至少一者將前述第1控制狀態及前述第2控制狀態進行切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高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減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低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1比率增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高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增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電動組件控制成:在前述人力驅動力低於前述第1範圍的情況將前述第2比率減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控制部,係選擇至少一部分不同的複數個範圍中的1個作為前述第1範圍,藉此變更前述第1範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進一步包含用來變更前述第1範圍的操作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騎士的狀態,係包含前述騎士的姿勢及前述騎士的生理資訊之至少一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進一步包含偵測前述騎士的狀態的第1偵測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係包含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傾斜、前述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坡度、以及前述人力驅動車輛行駛的路面的狀態之至少1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進一步包含偵測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行駛狀態的第2偵測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係進一步包含儲存前述第1範圍的記憶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電動組件,係包含變更前述第1比率的變速機。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及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電動組件,係包含輔助前述人力驅動車輛的推進的馬達。
TW107147322A 2017-12-28 2018-12-27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TWI817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405 2017-12-28
JP2017253405A JP7298989B2 (ja) 2017-12-28 2017-12-28 人力駆動車両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133A true TW201930133A (zh) 2019-08-01
TWI817971B TWI817971B (zh) 2023-10-11

Family

ID=6681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322A TWI817971B (zh) 2017-12-28 2018-12-27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7472B2 (zh)
JP (1) JP7298989B2 (zh)
CN (1) CN109969329B (zh)
DE (1) DE102018222452A1 (zh)
TW (1) TWI817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3004B2 (ja) * 2018-03-29 2021-01-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コンポーネント
US11014630B2 (en) * 2018-03-29 2021-05-25 Shimano Inc.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7324694B2 (ja) 2019-11-25 2023-08-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判別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US11592346B2 (en) * 2020-02-26 2023-02-28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ulti-range load cell
JP2022073187A (ja) * 2020-10-30 2022-05-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CN114684321B (zh) * 2020-12-25 2024-06-04 株式会社岛野 人力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TWI838241B (zh) * 2023-05-05 2024-04-01 達瑞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針對電動助力自行車之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9929A (en) * 1990-04-16 1993-04-06 Stites William J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US5599244A (en) * 1995-08-14 1997-02-04 Ethington; Russell 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er for velocipedes
US6047230A (en) * 1997-02-27 2000-04-04 Spencer; Marc D.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JP2000038187A (ja) * 1998-07-23 2000-02-08 Bridgestone Cycle Co 補助動力付自転車用自動変速装置
JP2000344176A (ja) 1999-06-07 2000-12-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CN201161662Y (zh) * 2007-09-21 2008-12-10 徐建泉 可变速助力车
FR2938233B1 (fr) * 2008-11-07 2011-08-26 Bruno Garin Procede de gestion de l'effort d'un utilisateur d'un vehicule a propulsion humaine et vehicule adapte a ce procede
JP2011025876A (ja) * 2009-07-29 2011-02-10 Alps Electric Co Ltd 自転車
EP2464559A4 (en) * 2009-08-10 2014-10-15 Evantage Ltd MOTORIZED BICYCLE COMPRISING A TRAINING MODE
TW201247481A (en) * 2011-05-23 2012-12-01 J D Components Co Ltd Bicycle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with adjustment based on rider's physiological status
CN102501938B (zh) * 2011-11-08 2013-04-10 潘若望 锂电池驱动的助力式自行车
ITMI20120260A1 (it) * 2012-02-22 2013-08-23 Milano Politecnico Bicicletta a pedalata assistita e metodo per il controllo di una bicicletta a pedalata assistita
JP6012376B2 (ja) * 2012-09-28 2016-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補助力制御装置
JP6218172B2 (ja) * 2012-12-17 2017-10-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電動補助自転車
US9243692B2 (en) * 2013-02-19 2016-01-26 Sram, Llc Electric bicycle transmission
JP6005110B2 (ja) * 2013-10-29 2016-10-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CA2943454C (en) 2014-04-04 2022-08-23 Superpedestrian,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ally motorized vehicles
JP5941120B2 (ja) 2014-10-31 2016-06-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KR20160060816A (ko) * 2014-11-20 2016-05-31 주식회사 만도 전기 자전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845133B2 (en) * 2015-04-16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bike motor using sensed air speed
US10507885B2 (en) * 2016-05-18 2019-12-17 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 Bicycle system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ereof
JP6735158B2 (ja) 2016-06-14 2020-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9329A (zh) 2019-07-05
DE102018222452A1 (de) 2019-07-04
JP7298989B2 (ja) 2023-06-27
CN109969329B (zh) 2021-06-01
US11407472B2 (en) 2022-08-09
US20190202525A1 (en) 2019-07-04
TWI817971B (zh) 2023-10-11
JP2019119246A (ja) 201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7971B (zh) 人力驅動車輛之控制裝置
US20180009503A1 (en) Electric power-assisted bicycle and drive system therefor
US11130548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6863921B2 (ja)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US20200148298A1 (en) Variable stem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TWI831960B (zh)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JP7266987B2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方法
JP6990618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TW201002571A (en) Assisting powe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TW523479B (en) Front wheel driving power-assisted bicycle
JP2020083042A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H06107267A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2020001578A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2020128185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US11358678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JP7497214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125889B2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7344673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2020029147A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駆動システム
JP2020172169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7344684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059077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TWI850222B (zh) 人力驅動車輛用控制裝置
JP7457458B2 (ja) 出力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7164740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