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6098A -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6098A
TW201916098A TW107127760A TW107127760A TW201916098A TW 201916098 A TW201916098 A TW 201916098A TW 107127760 A TW107127760 A TW 107127760A TW 107127760 A TW107127760 A TW 107127760A TW 201916098 A TW201916098 A TW 2019160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rocessing chamber
atmosphere
exhaust pip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7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4595B (zh
Inventor
池永和幸
松崎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5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4Gas supply means
    • H01J37/32449Gas control, e.g. control of the gas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7/0617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15Workpiece holder
    • H01J37/32724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16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16Pressure
    • H01J37/32834Exhaus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6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 H01L21/67069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drying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2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 H01J2237/33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cessing
    • H01J2237/332Coating
    • H01J2237/3321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2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 H01J2237/33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cessing
    • H01J2237/334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2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 H01J2237/33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cessing
    • H01J2237/335Clea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電漿處理裝置具有對晶圓(4)進行電漿處理之處理室(7),經由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用配管(10)而減壓處理室(7)之DP(11),和將處理室(7)之真空度排氣成高真空度之TMP(12),和載置晶圓(4)之平台(6)。並且,具有將被溫度調節之平台(6)之熱傳達至晶圓(4)之導熱氣體之流路亦即He排氣用配管(80)、於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時,對排氣用配管(1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供給氣體之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控制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之控制裝置(150),控制裝置(150)被設置成與排氣用配管(10)連通。

Description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在半導體裝置或平面面板顯示器等之製造工程中,為了形成期待之圖案,使用電漿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或電漿蝕刻等之加工技術。在進行如此之加工的電漿處理裝置中,將半導體晶圓等之被處理體(被處理基板)載置在被配置在處理室內之平台上。被設置在平台上之被處理體藉由被供給至平台和被處理體之間的導熱氣體而被溫度控制。例如,將Ar、O2 、N2 、CHF3 、CH4 、C5 F8 、C4 F8 、CF4 、SF6 、NF3 、HBr、Cl2 、BCl3 等之處理氣體供給至處理室。處理室內之壓力藉由組合渦輪分子泵和乾式泵之排氣手段,和調整例如閥之開口度之壓力調整手段,調整成期待之壓力。於處理室到達至期待之壓力之後,施加電漿生成用之源高頻電力而使處理氣體電漿化。藉由對被處理體施加射入離子控制用之偏壓高頻電力而對被處理體進行期待之成膜或蝕刻。作為蝕刻條件之參數之一例,具有氣體種類、壓力、源高頻電力、偏壓高頻電力、平台溫度之冷媒溫度或加熱器溫度等。藉由被處理體之加工尺寸之微細化,蝕刻工程中之處理圖案之尺寸精度(CD:Critical Dimension)被要求高精度。再者,成為裝置性能之劣化及良率下降之原因的鹼金屬或重金屬之污染量,及附著於被處理體上之異物尺寸之容許值變嚴格。
電漿處理裝置係藉由不鏽鋼合金及鋁合金等之金屬基材、石英或氧化鋁等之陶瓷基材而構成。為了抑制成為污染或異物之原因的處理氣體、電漿對基材表面蝕刻及腐蝕,在基材表面形成耐酸鋁皮膜、氧化鋁熔射皮膜、Y2 O3 熔射皮膜等之保護膜。
在電漿處理裝置中,當進行電漿處理時,在處理室之內面附著反應生成物。反應生成物朝處理室之內面的附著,因引起電漿中之自由基狀態的變動,故成為上述CD變動之原因。為了將上述CD之精度維持一定,在量產工程中,於被處理體之電漿處理前或電漿處理後進行電漿清洗,藉由除去附著於處理室之內面的反應生成物,將處理室之內面之表面狀態維持一定。並且,藉由抑制電漿中之自由基狀態之變動,謀求製程性能之安定化。
例如,如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7767584號說明書)記載般,有藉由在每次被處理體之處理,於反應器內壁形成塗佈膜,抑制反應器內壁之狀態及電漿中之自由基狀態之變動,減少對製程性能的影響之方法。
但是,有即使實施如此之安定化處理,上述CD、異物、污染亦偏離管理值之情形。在此情況下,雖然進行用以使裝置狀態返回至正常之時效處理或虛擬處理,但是即使實施如此之處理,亦未復原至正常的狀態之情況下,實施隨著電漿處理裝置之大氣開放的濕洗。
於如此之濕洗之時,例如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244686號公報)記載般,為了抑制在處理室內之大氣開放時,大氣中之水分、異物或用於試料台之設置面之洗淨的純水,侵入至被設置在試料台之供給導熱氣體之配管的內部,有對供給導熱氣體之配管供給被加熱之氮氣的方法。記載有依此可以抑制濕洗後之抽真空時產生的逸出氣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7767584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24468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2揭示為了抑制濕洗後抽真空時產生的逸出氣體,對供給導熱氣體之配管供給被加熱之氮氣,抑制於濕洗時,大氣中之水分、異物或用於洗淨之純水侵入至配管內之方法中,針對由於附著於排氣導熱氣體之配管的反應生成物吸濕之水分而引起的逸出氣體並無任何考量。
電漿處理中,因供給導熱氣體,故導熱氣體之供給用配管之內面成為潔淨狀態。另外,在電漿處理中,於排氣導熱氣體之排氣用配管的內面附著反應生成物。若藉由本案發明者進行的實驗時,證明在實施濕洗之情況下,即使對供給導熱氣體之潔淨的配管供給被加熱的氮氣,減少抽真空時之逸出氣體的效果亦小。而且,在實施表示電漿處理裝置之真空度之狀態的漏氣率確認後,證明即使漏氣率滿足管理值,亦無充分減少處理室內之水分。
依電漿處理使用之處理氣體和被處理體上之蝕刻的膜種不同,所生成的反應生成物之種類不同。例如,若蝕刻之膜種含有鈦(Ti),處理氣體為氟系之氣體時,生成TiFX 般之氟化物。再者,處理氣體若為氯系之氣體時,生成TiClX 般之氯化物。除此之外,若為Br系之氣體則生成溴化物,若為O2 氣體則生成氧化物這樣的反應生成物。如此之反應生成物具有吸濕性為眾知。
反應生成物附著於主要生成電漿之處理室之內面,但是也附著於離電漿生成部較遠之處,例如被連接於處理室之真空排氣用之配管之內面或連接有檢測處理室之壓力之壓力計的配管之內面,附著於如此之處的反應生成物,難以被電漿清洗除去。在如此具有吸濕性之反應生成物附著於被連接於處理室之配管之內面的狀態下,實施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時,反應生成物會吸濕。即是,對供給導熱氣體之潔淨配管中,供給被加熱之氮氣之方法中,雖然可以抑制大氣中之水分朝供給用配管之內面吸著,但是難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般之被連接於處理室的配管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之吸濕,成為於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引起之逸出氣體的原因。
如上述般,不管真空排氣時是否可以充分地減少水分之狀態,因漏氣率滿足管理值,故成為能夠供給處理氣體的狀態。在如此之狀態下供給處理氣體時,處理氣體和水分反應,成為構成處理室之基材或配管腐蝕的原因。依此,產生異物或污染,成為被處理體之圖案缺陷或裝置性能之劣化的原因,良率變惡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減少在電漿處理裝置之濕洗中,於處理室之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逸出氣體之情形的技術。
本發明之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穎特徵從本說明書之記載及附件圖示顯然可知。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在本案所揭示之發明中,若簡單說明代表性概要,則如下所述。
與本發明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具備:被處理體被電漿處理之處理室;排氣用配管,其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試料台,其係載置上述被處理體;導熱氣體排氣部,其係將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的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的導熱氣體經由上述排氣用配管而予以排氣;和第1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1氣體。並且,具備控制裝置,其係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與本發明有關之其他電漿處理裝置具備:被處理體被電漿處理之處理室;排氣用配管,其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試料台,其係載置上述被處理體之試料台;導熱氣體排氣部,其係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的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的導熱氣體經由上述排氣用配管而予以排氣;和第1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1氣體。並且,具備控制裝置,其係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於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前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
再者,與本發明有關之大氣開放方法屬於將對被處理體進行電漿處理之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的大氣開放方法,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第1氣體。而且,上述排氣用配管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的配管,並且連接排出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之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的導熱氣體之配管,上述第1氣體係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氣體。 [發明之效果]
在本案所揭示之發明中,若簡單說明藉由代表性實施型態所取得之效果時,則如下所述。
可以減少電漿處理裝置之濕洗中於處理室之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之情形,可以抑制異物或污染之產生。再者,能夠提升製品之良率。
針對本發眀之各實施型態,一面參考圖面一面予以說明。 (實施型態1)
圖1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
當使用圖1針對本實施型態1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構成予以說明時,生成電漿15而對成為被處理基板(被處理體)之半導體晶圓(之後,單稱為晶圓)4進行電漿處理之處理室7,設置有用以載置晶圓4之試料台亦即平台6。平台6具備有調節其溫度之加熱器(無圖示)或冷媒流路(無圖示),和供給導熱氣體亦即He(氦)至平台6和晶圓4之間的He供給用配管(第1配管)60。而且,在He供給用配管60設置有閥61,在供給He之情況下,開啟閥61,停止He之供給之情況下,關閉閥61。用以排氣被供給至平台6和晶圓4之間的He之He排氣用配管(第2配管)80,被連接於用以對處理室7內進行真空排氣之排氣用配管10。
再者,具備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之氣體供給源95,氣體供給源95經閥91連接於氣體供給用配管90。氣體供給用配管90被連接於排氣用配管10和處理室7之連接部,和截斷真空和大氣之閥17及閥19之間。而且,閥91之開關動作藉由控制裝置150被控制。
再者,電漿處理裝置具備對處理室7供給處理氣體之處理氣體供給部亦即處理氣體供給源52,和經由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用配管10而減壓處理室7,並且為了將被溫度調節之平台6的熱予以導熱,將被供給至晶圓4之背面的導熱氣體經由排氣用配管10而予以排氣之導熱氣體排氣部,和將上述導熱氣體供給至平台6之導熱氣體供給部。
即是,上述導熱氣體排氣部與連通排氣用配管10,和用以將上述導熱氣體供給至平台6之He供給用配管(第1配管)60之He排氣用配管(第2配管)80連接。並且,電漿處理裝置具備將處理室7內之真空度排氣成高真空度之渦輪分子泵12。
再者,電漿處理裝置具備供給用以沖洗排氣用配管1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1氣體(例如N2 氣體或乾氣體)之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而且,控制裝置150在進行隨著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之處理室7的濕洗之情況下,控制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以使在從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處理室7之排氣之期間,對排氣用配管1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另外,控制裝置150被設置成與排氣用配管10或He排氣用配管80之各一部分(例如,圖1所示之P部)連通。
再者,在平台6連接有在電漿處理中用以對晶圓4施加高頻電壓之阻抗匹配器13和高頻電源14。
再者,為了保持處理室7之真空,在處理室7之上部具備陶瓷板3,在陶瓷板3之下方具備在欲形成間隙8之位置設置複數貫通孔9之陶瓷板2。另外,處理氣體藉由處理氣體供給源52被供給,並且以氣體流量控制手段(無圖示)進行流量控制,開啟被設置在處理氣體供給用配管50之閥51而經由間隙8從貫通孔9均勻地被供給至處理室7。
再者,處理室7連接有配管70,經由配管70具備用以檢測高真空之壓力的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壓力檢測部)75,和用以檢測低真空之壓力的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壓力檢測部)76。並且,在各壓力檢測手段和處理室7之間分別具備閥71和閥72。另外,從大氣壓至特定壓力,使用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從特定壓力至高真空,使用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在電漿處理中,藉由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檢測處理室7內之壓力。
再者,也有具備用以檢測中真空之壓力的中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及閥之情況,也有藉由中真空壓力檢測手段檢測電漿處理中之壓力的情形。
而且,為了控制處理室7之壓力,在處理室7具備壓力調整機構亦即壓力調整手段16,和排氣手段亦即渦輪分子泵(TMP:Turbo Molecular Pump)12。再者,在與乾式泵(DP:Dry Pump)11之間設置有閥18。在此,DP11為上述導熱氣體排氣部。
再者,壓力調整手段16也兼作閥之機能使用。被連接於排氣用配管10之閥17和閥19之中,閥17係用以將處理室7以DP11從大氣壓緩慢排氣成真空之慢速排氣用之閥,閥19係用以利用DP11高速排氣之主排氣用之閥。
晶圓4係藉由無圖示之搬運裝置被搬運至處理室7內,被載置於平台6上。在平台6內設置靜電吸附用之電極(無圖示),被載置於平台6之晶圓4藉由對電極施加電壓而被保持。從導熱氣體供給部亦即He供給源62對晶圓4和平台6之間供給He(導熱氣體),經由He將平台6之熱傳達至晶圓4,依此調節晶圓4之溫度。
再者,在處理室7之周圍,具備輸出微波之磁控振盪器20,和用以使微波傳播至處理室7之波導管21。再者,在處理室7之上方和側方具備磁場產生手段亦即螺線管線圈22和螺線管線圈23。從磁控振盪器20被振盪之微波,在波導管21內傳播,經由陶瓷板3及陶瓷板2而被放射至處理室7。藉由以微波所產生之電場和螺線管線圈22、螺線管線圈23所生成之磁場的相互作用,產生電子迴旋諧振(ECR: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依此生成電漿15。
在處理室7內生成電漿15,對被載置於平台6之晶圓4施加高頻電壓,依此沿著被形成在晶圓4上之處理圖案而進行蝕刻處理。藉由該蝕刻處理,在處理室7內附著反應生成物。再者,例如,在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配管亦即排氣用配管10或He排氣用配管80之內面,也附著些許反應生成物。圖5表示反應生成物之一例。藉由參考文獻可知該些反應生成物具有吸濕性(參考文獻:改訂4版、化學便覽基礎編1,日本化學會編)。
上述蝕刻處理之結束後,停止微波、磁場、高頻電壓及處理氣體之供給,進行處理室7之高真空排氣。此時,被供給至晶圓4和平台6之間的He,關閉閥61之後,開啟閥81,經由He排氣用配管80和排氣用配管10被排氣至處理室7內。作為另外之方法,He係在關閉閥61和閥81之狀態下,開啟閥82,以DP11一次排氣之後,關閉閥82而開啟閥81。依此,處理室7經由He排氣用配管80和排氣用配管10而被排氣成高真空。
於高真空排氣後取出晶圓4,進行處理室7內之電漿清洗。電漿清洗即使在將虛擬之晶圓4載置於平台6上之後實施亦可,即使不使用虛擬之晶圓4而實施亦可。
另外,附著於處理室7內之反應生成物可以藉由電漿清洗除去,但是例如,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用配管10,或被連接於排氣用配管10之He排氣用配管80之內面的電漿清洗有困難。因此,即使在一次之蝕刻處理中附著的反應生成物僅有些許,在重複處理之後,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逐漸增加。但是,如此之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係難以用目視確認的程度。
接著,圖2表示開始從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濕洗至結束之順序的一例。首先,為了判斷電漿處理裝置之狀態是否正常,實施蝕刻率、CD形狀、異物、污染等之檢查(S100)。檢查之結果,在即使各種數值中之一個偏離管理值之情況下,雖然進行用以使電漿處理裝置之狀態復原至正常之時效處理或虛擬處理,但是即使實施如此之處理亦未復原至正常狀態之情況下,實施伴隨著電漿處理裝置之大氣開放的濕洗。
於開始濕洗之前,進行裝置關閉作業(S101)。在裝置關閉作業(S101)中,實施用以除去附著於處理室7內之反應生成物或吸附的氣體分子之電漿清洗等。再者,為了排氣處理氣體供給用配管50內之殘留氣體,亦實施重複N2 等之氣體的供給和排氣的沖洗排氣等。裝置關閉作業(S101)結束之後的電漿處理裝置係閥31、閥51、閥61、閥81、閥82、閥17、閥19、閥91、閥72關閉之狀態。
接著,實施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S102)。在此,因停止真空排氣,故關閉壓力調整手段16、閥71,開啟閥72。之後,開啟閥31,從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供給源35,經由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配管30而對處理室7內供給氣體。此時,藉由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檢測處理室7之壓力,在成為大氣壓之時點,關閉閥31。
在此,圖9係表示本案發明者進行比較研究之比較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的剖面圖。在圖9所示之比較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中,因不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而拆卸構成處理室7例如陶瓷板3,故大氣到達至排氣用配管10。配置有電漿處理裝置之無塵室為溫度和濕度被管理之空間,無塵室中之濕度成為30~50%。如上述般,因排氣用配管10之內面附著反應生成物,故藉由大氣中之水分,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
於是,在圖1所示之本實施型態1之電漿處理裝置中,處理室7內成為大氣壓之後,拆卸陶瓷板(構成處理室7之零件)3之前,開啟閥91,從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之氣體供給源95經由氣體供給用配管90,至少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第1氣體)(S103)。另外,氣體供給源95和氣體供給源35為相同亦可,即使為不同者亦可。藉由於處理室7內混入大氣之前,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即使在拆卸陶瓷板(零件)3之後(S104),亦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或其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再者,因即使拆卸陶瓷板3之後,對排氣用配管10持續供給氣體,故拆卸構成處理室7之零件後,至安裝潔淨之零件(S105)之期間,亦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而且,在安裝構成處理室7之陶瓷板3等之各種零件,大氣混入至處理室7內之虞消失之時點,關閉閥91而停止供給至排氣用配管10之氣體(S106)。依此,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之反應生成物之水分的吸濕。
接著,實施處理室7內之真空排氣(S107)。在真空排氣(S107)中,關閉閥18,開啟慢速排氣用之閥17。藉由開啟閥17而利用DP11經由排氣用配管10將處理室7內從大氣壓緩慢地(第1速度)真空排氣,可以抑制因急劇壓力變動或氣流之紊亂引起的異物飛揚或水分凝聚等。當處理室7內之壓力到達至特定壓力時,關閉閥17,開啟主排氣用之閥19。藉由開啟閥19而以高速(較第1速度快之第2速度)進行排氣,可以謀求真空排氣時間之短縮。至處理室7內之壓力到達特定壓力例如100Pa,經由閥19藉由DP11進行真空排氣。當處理室7內之壓力到達至100Pa時,關閉閥72而開啟閥71,藉由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壓力檢測部)75檢測處理室7內之壓力。再者,關閉閥19而開啟閥18之後,開啟壓力調整手段16,藉由TMP12對處理室7內進行高真空排氣。
於高真空排氣後,確認處理室7內之漏氣率(S108),若無法滿足特定管理值時,再次實施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S102)。若漏氣率可以滿足管理值時,實施製品動工用之裝置起動作業(S109)。在裝置起動作業(S109)中,實施電漿處理裝置之溫度調節或時效處理或虛擬處理等。之後,實施蝕刻率、CD形狀、異物、污染等之起動檢查(S110)。檢查之結果,若無法滿足特定管理值時,實施時效處理或虛擬處理等之裝置起動作業(S111)及起動檢查(S112)。若檢查結果滿足所有特定管理值時,開始製品之動工(S113)。
在此,針對本實施型態1之特徵亦即大氣開放中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之效果進行研究的結果予以敘述。在本實驗中,模擬實際之濕洗而將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時間設為4小時,於大氣開放後,測量正在進行以TMP12使處理室7內真空排氣之水分量。
另外,圖3為表示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渦輪分子泵中之排氣時間和水分量之關係之一例的曲線圖。即是,圖3係表示在比較例(使用圖9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情況)和本實施型態1(使用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情況)中,以四極質譜儀(QMS: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測量藉由TMP12的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Mass No.18)的結果。圖3之縱軸係使以QMS所測量之水(H2 O)之離子電流值規格化的值,橫軸係開始藉由TMP12的真空排氣後的經過時間。圖3所示之3-1係於濕洗時,在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中,不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及He排氣用配管80各供給氣體之時的結果。圖3所示之3-2係僅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之時的結果。圖3所示之3-3係同時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及He排氣用配管80各供給氣體之時的結果。在本實施型態1中,雖然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具有特徵,但是從圖3之3-2和圖3之3-3之結果的差,可以確認藉由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抑制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的效果。
從圖3之結果,可知在大氣開放中不供給氣體之情況(圖3之3-1)和大氣開放中僅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之情況(圖3之3-2),在真空排氣中減少的水分量幾乎相等。即是,如上述比較例般,表示即使在大氣開放中對配管內面為潔淨狀態之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減少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之效果亦小。另外,在大氣開放中僅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之情況(圖3之3-2),和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以及He排氣用配管80同時供給氣體之情況(圖3之3-3),比較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時,可知在開始藉由TMP12之排氣後,所有的經過時間,圖3之3-3之水分量可以減少25~30%。因從圖3之3-1和圖3之3-2之結果,證明即使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減少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的效果亦小,故藉由圖3之結果,表示藉由在大氣開放中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可取得減少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的效果。即是,因藉由在大氣開放中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之反應生成物之吸濕,故可以說能減少真空排氣中之水分量。另外,即使在大氣開放中僅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當然亦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用配管10之反應生成物之吸濕。
接著,圖4係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有關之漏氣率之曲線圖,詳細而言,表示供給處理氣體,滿足能夠蝕刻處理之特定管理值之時的漏氣率。該漏氣率係從開始藉由TMP12之真空排氣4小時後之結果。圖4之縱軸係使漏氣率規格化之值。圖4所示之4-1係於濕洗時,在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中,不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及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之時的結果。圖4所示之4-3係同時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及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之時的結果。另外,圖4之4-1雖然並非與比較例相同僅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之時之漏氣率之結果,但是從圖3之結果,推測與圖4之4-1之結果,和僅對He供給用配管60供給氣體之時之漏氣率之結果相等之結果。
從圖4之結果,可知滿足開始藉由TMP12之真空排氣4小時後之規定管理值之漏氣率,在大氣開放中無氣體供給之情況,和同時對He供給用配管60和排氣用配管10以及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之情況幾乎相等。在圖3之結果中,因不管4小時後之水分量具有30%程度之差,漏氣率滿足管理值,故即使在比較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中,亦能夠在處理室7內之水分無法充分減少之狀態供給處理氣體。其結果,在比較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中,當供給處理氣體時,處理氣體和水分反應而成為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腐蝕之原因。
在本實施型態1之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中,因漏氣率滿足管理值,同時處理室7內之水分也可以充分減少,故即使供給處理氣體,亦不會引起處理氣體和水分之反應,因此可以防止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的腐蝕。
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型態1中,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可以抑制藉由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附著於配管之反應生成物由於大氣之混入而吸濕的情形,故可以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再者,由於真空排氣時之水分的減少,即使供給處理氣體亦可以防止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腐蝕,可以抑制異物或污染之產生。依此,可以抑制圖案缺陷或裝置性能之劣化,可以提升製品的良率。
另外,在本實施型態1中,在伴隨著大氣開放之濕洗中,雖然針對僅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第1氣體)之情況予以敘述,但是即使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第2配管)80供給氣體當然亦可。例如,在圖2之電漿處理裝置之處理順序中,S103和S106之排氣用配管係表示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之雙方的情況。如此一來,因藉由對排氣用配管10和He排氣用配管80供給氣體,在雙方之配管,分別可以抑制附著之反應生成物由於大氣之混入而吸濕之情形,故可以更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另外,在本實施型態1中,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雖然針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之情況予以敘述,但是即使具備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及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之配管70亦可以適用本發明。 (實施型態2)
在本實施型態2中,說明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對具備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及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之配管70,適用本發明之情況。
圖6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說明在伴隨著圖6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對配管70供給氣體之情況。另外,在圖6中,賦予與圖1相同之符號的構成因具備與在實施型態1中說明的內容相同之機能,故省略其說明。
在圖6所示之本實施型態2之電漿處理裝置中,處理室7連接配管70,在該配管70連接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和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另外,配管70具備供給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之氣體供給源95。氣體供給源95經由閥93而被連接於氣體供給用配管92。氣體供給用配管92被連接於配管70和處理室7之連接部,和截斷真空和大氣之閥71之間(例如,圖2所示之Q部)。並且,在配管70連通設置有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係供給用以沖洗檢測處理室7之壓力的壓力檢測部和處理室7連通用之配管7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2氣體。上述第2氣體例如N2 或乾氣體等。而且,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藉由控制裝置150被控制。依此,閥93之開關動作藉由控制裝置150被控制。在此,控制裝置150在進行隨著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之處理室7的濕洗之情況下,控制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以使在從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處理室7之排氣之期間,對配管7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2氣體。另外,即使氣體供給源95與在實施型態1敘述之氣體供給源95相同亦可,即使為不同亦可。
藉由蝕刻處理,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配管70之內面附著些許反應生成物。因配管70之內面與排氣用配管10或He排氣用配管80之內面相同難以電漿清洗,因此重複蝕刻處理後,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逐漸增加。但是,如此之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係難以用目視確認的程度。
當在如此之狀態下,實施伴隨著大氣開放的處理室7之濕洗時,在拆卸例如陶瓷板(零件)3之時,大氣到達至配管70。如上述般,因配管70之內面附著反應生成物,故藉由大氣中之水分,附著於配管7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
在本實施型態2中,於使處理室7內成為大氣壓之後,拆卸陶瓷板3之前,開啟閥93,從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供給源95經由氣體供給用配管92,對配管70供給氣體。而且,藉由於處理室7內混入大氣之前,對配管70供給氣體,即使在拆卸陶瓷板(零件)3之後,亦可以抑制附著於配管7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再者,因即使拆卸陶瓷板3之後,對配管70持續供給氣體,故拆卸構成處理室7之陶瓷板3等之零件後,至安裝潔淨之零件之期間,亦可以抑制附著於配管7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之後,在安裝構成處理室7之陶瓷板3等之各種零件,大氣混入至處理室7內之虞消失之時點,關閉閥93而停止供給至配管70之氣體。依此,可以抑制附著於配管70之反應生成物之水分的吸濕。
如此一來,即使在本實施型態2中說明的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具備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5或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76等之壓力檢測部的配管70中,在伴隨著大氣開放之濕洗中,藉由對配管70供給氣體,可以抑制附著於配管70之反應生成物藉由大氣之混入而吸濕之情形。依此,可以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再者,由於真空排氣時之水分的減少,即使供給處理氣體亦可以防止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腐蝕,可以抑制異物或污染之產生。依此,可以抑制圖案缺陷或裝置性能之劣化,可以提升製品的良率。
另外,在本實施型態2中,雖然針對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對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具備上述壓力檢測部的配管70供給氣體之情況予以敘述,但是即使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配管30亦可以適用本發明。 (實施型態3)
在本實施型態3中,說明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對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配管30,適用本發明之情況。
圖7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3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
說明在伴隨著圖7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對排氣配管30供給氣體之情況。另外,在圖7中,賦予與圖1相同之符號的構成因具備與在實施型態1中說明的內容相同之機能,故省略其說明。
在圖7所示之本實施型態3之電漿處理裝置,處理室7連接排氣配管30,該排氣配管30具備供給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的氣體供給源95。氣體供給源95經由閥96而被連接於氣體供給用配管94。而且,氣體供給用配管94被連接於排氣配管30和處理室7之連接部,和截斷真空和大氣之閥31之間(例如,圖7所示之R部)。並且,在排氣配管30連通設置有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係供給用以沖洗為了將處理室7大氣開放而被供給至處理室7內之氣體的供給用配管亦即排氣配管3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3氣體。上述第3氣體例如N2 或乾氣體等。而且,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藉由控制裝置150被控制。依此,閥96之開關動作藉由控制裝置150被控制。在此,控制裝置150在進行隨著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之處理室7的濕洗之情況下,控制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以使在從處理室7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處理室7之排氣之期間,對排氣配管30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3氣體。另外,即使氣體供給源95與在實施型態1及實施型態2中敘述之氣體供給源95相同亦可,即使為不同亦可。
藉由蝕刻處理,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配管30之內面附著些許反應生成物。因排氣配管30之內面與排氣用配管10、He排氣用配管80、配管70之內面相同難以電漿清洗,因此重複蝕刻處理後,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逐漸增加。但是,如此之反應生成物之附著量係難以用目視確認的程度。
當在如此之狀態下,實施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時,在拆卸例如陶瓷板(零件)3之時,大氣到達至排氣配管30。如上述般,因排氣配管30之內面附著反應生成物,故藉由大氣中之水分,附著於排氣配管3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
在此,在本實施型態3中,於使處理室7內成為大氣壓之後,拆卸陶瓷板3之前,開啟閥96,從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供給源95經由氣體供給用配管94,對排氣配管30供給氣體。藉由於處理室7內混入大氣之前,對排氣配管30供給氣體,即使在拆卸陶瓷板3之後,亦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配管3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的情形。再者,因即使拆卸陶瓷板3之後,對排氣配管30持續供給氣體,故拆卸構成處理室7之陶瓷板3等之零件後,至安裝潔淨之零件之期間,亦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配管30之內面之反應生成物吸濕大氣中之水分的情形。之後,在安裝構成處理室7之陶瓷板3等之各種零件,大氣混入至處理室7內之虞消失之時點,關閉閥96而停止供給至排氣配管30之氣體。依此,可以抑制附著於排氣配管30之反應生成物吸濕水分的情形。
在本實施型態3中,雖然表示排氣配管30具備閥96、氣體供給用配管94而供給氣體之情況的裝置構成,但是,即使對排氣配管30供給從氣體供給源35被供給之N2 氣體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亦可。
在此,圖8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3有關之變形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的剖面圖。在圖8所示之變形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中,從氣體供給源35被供給之氣體,係用以使處理室7變成大氣的氣體,雖然供給大流量的氣體,但是若如圖8所示般,與閥31並列設置閥32,在閥32和氣體供給源35之間設置質量流量控制器36即可。
即是,於從氣體供給源35對排氣配管30供給N2 氣體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之情況,在關閉閥31之狀態下,開啟閥32,設定藉由質量流量控制器36供給之流量,依此可以防止大流量之氣體被供給至排氣配管30。
如此一來,即使在本實施型態3及變形例中說明之連接於處理室7之排氣配管30中,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可以抑制藉由對排氣配管30供給氣體,附著於排氣配管30之反應生成物由於大氣之混入而吸濕的情形,故可以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再者,由於真空排氣時之水分的減少,即使供給處理氣體亦可以防止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腐蝕,可以抑制異物或污染之產生。依此,可以抑制圖案缺陷或裝置性能之劣化,可以提升製品的良率。
以上,與實施型態1~3有關之電漿蝕刻裝置及其濕洗方法,係在伴隨著大氣開放之濕洗中,因藉由對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配管供給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可以抑制附著於配管之反應生成物藉由大氣之混入而吸濕之情形,故可以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再者,由於真空排氣時之水分的減少,即使供給處理氣體亦可以防止構成處理室7之基材或配管腐蝕,可以抑制異物或污染之產生。依此,可以抑制圖案缺陷或裝置性能之劣化,可以提升製品的良率。
以上,雖然根據發明之實施型態具體說明本發明者創作出之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發明之實施型態,只要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當然可做各種變更。
並且,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型態,包含各種變形例。例如,為了容易理解說明本發明,詳細說明了上述實施型態,不一定限定於具備所說明的所有構成者。
再者,可將某實施型態之構成之一部分置換成其他實施型態之構成,再者,亦可在某實施型態之構成追加其他實施型態之構成。再者,針對各實施型態之構成之一部分,可進行其他構成之追加、刪除、置換。另外,為了更容易理解本發明,記載於圖面之各構件或相對性的尺寸被簡化、理想化,在安裝上為更複雜的形狀。
再者,本發明雖然係以在濕洗中,對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配管供給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抑制附著於配管之內面的反應生成物之吸濕為特徵,但是He供給用配管60或處理氣體供給用配管50亦可以適用本發明。即是,在濕洗中,藉由對He供給用配管60或處理氣體供給用配管50供給氣體,可以抑制大氣中之水分吸附於配管之內面。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電子迴旋諧振型電漿處理裝置,例如即使對於感應耦合型電漿(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處理裝置、電容耦合型電漿(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CCP)處理裝置等亦可適用。並且,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或檢查之領域,亦可適用於平面面板顯示器之製造,或使用電漿之處理裝置等之各種領域。
再者,在上述實施型態1~3中,分別以在各電漿處理裝置中,設置有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之情況,設置有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和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之情況,設置有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和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和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之情況為一例進行說明。而且,針對排氣用配管10、He排氣用配管80、配管70或排氣配管30之各被曝露於大氣之處供給氣體之情況進行說明。
但是,在上述實施型態1~3之各電漿處理裝置中,即使例如設置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和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亦可。而且,在此情況下,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和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即使為分開設置的不同之氣體供給機構亦可,或是為相同之氣體供給機構亦可。並且,在設置有第1氣體供給機構141和第2氣體供給機構142和第3氣體供給機構143之情況下,該些即使為相同之氣體供給機構亦可。再者,在上述實施型態1~3中,雖然針對在伴隨著大氣開放的濕洗中,於對被連接於處理室7之配管供給N2 或乾氣體等之氣體之時,在從大氣開放後至開始處理室7之排氣之期間,對排氣用配管10供給氣體之情況進行說明,但是即使在從大氣開放前至開始處理室7之排氣的期間,對上述配管供給氣體亦可。即是,如圖10所示之變形例之濕洗之順序所示般,於處理室之大氣開放S103之前開始對排氣用配管供給氣體(S102)。依此,因從大氣開放前對上述配管供給氣體,故可以更減少真空排氣時由於水分而產生的逸出氣體。   再者,在上述實施型態1~3中,雖然針對伴隨著濕洗的大氣開放之情況予以說明,但是除濕洗之外,於電漿處理中檢測出異常而停止裝置,電漿處理時之反應生成物殘存在處理室內這樣的狀態下,需要使處理室大氣開放之情況等,當然也可適用與上述實施型態1~3有關的發明。
2‧‧‧陶瓷板
3‧‧‧陶瓷板(零件)
4‧‧‧晶圓(被處理體、被處理基板)
6‧‧‧平台
7‧‧‧處理室
8‧‧‧間隙
9‧‧‧貫通孔
10‧‧‧排氣用配管
11‧‧‧乾式泵(DP、導熱氣體排氣部)
12‧‧‧渦輪分子泵(TMP)
13‧‧‧阻抗匹配器
14‧‧‧高頻電源
15‧‧‧電漿
16‧‧‧壓力調整手段
17、18、19‧‧‧閥
20‧‧‧磁控振盪器
21‧‧‧波導管
22‧‧‧螺線管線圈
23‧‧‧螺線管線圈
30‧‧‧排氣配管
31、32‧‧‧閥
35‧‧‧氣體供給源
36‧‧‧質量流量控制器
50‧‧‧處理氣體供給用配管
51‧‧‧閥
52‧‧‧處理氣體供給源
60‧‧‧He供給用配管(第1配管)
61‧‧‧閥
62‧‧‧He供給源
70‧‧‧配管
71、72‧‧‧閥
75‧‧‧高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壓力檢測部)
76‧‧‧低真空壓力檢測手段(壓力檢測部)
80‧‧‧He排氣用配管(第2配管)
81、82‧‧‧閥
90‧‧‧氣體供給用配管
91‧‧‧閥
92‧‧‧氣體供給用配管
93‧‧‧閥
94‧‧‧氣體供給用配管
95‧‧‧氣體供給源
96‧‧‧閥
141‧‧‧第1氣體供給機構
142‧‧‧第2氣體供給機構
143‧‧‧第3氣體供給機構
150‧‧‧控制裝置
圖1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為表示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濕洗之順序之一例的流程。   圖3為表示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渦輪分子泵中之排氣時間和水分量之關係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4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有關之漏氣率的曲線圖。   圖5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有關之反應生成物之一例的資料圖。   圖6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7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3有關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8為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型態3有關之變形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的構成的剖面圖。   圖9為表示比較例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示意性構成的剖面圖。   圖10為表示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變形例之濕洗之順序的流程。

Claims (10)

  1.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被處理體被電漿處理的處理室;   排氣用配管,其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   試料台,其係載置上述被處理體;   導熱氣體排氣部,其係將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之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的導熱氣體經由上述排氣用配管而予以排氣;   第1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1氣體;   控制裝置,其係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進一步具備第2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檢測上述處理室之壓力的壓力檢測部和上述處理室連通用之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2氣體,   上述控制裝置係控制上述第2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2氣體。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進一步具備第3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為了使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而被供給至上述處理室內之氣體的供給用配管亦即排氣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3氣體,   上述控制裝置係控制上述第3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3氣體。
  4.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進一步具備第3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為了使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而被供給至上述處理室內之氣體的供給用配管亦即排氣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3氣體,   上述控制裝置係控制上述第3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3氣體。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及上述第3氣體供給機構為相同的氣體供給機構。
  6.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上述第2氣體供給機構及上述第3氣體供給機構為相同的氣體供給機構。
  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導熱氣體排氣部具備使上述排氣用配管和用以對上述試料台供給上述導熱氣體之第1配管連通的第2配管,   上述控制裝置係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及上述第2配管中各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
  8.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被處理體被電漿處理的處理室;   排氣用配管,其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   試料台,其係載置上述被處理體;   導熱氣體排氣部,其係將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之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的導熱氣體經由上述排氣用配管而予以排氣;   第1氣體供給機構,其係供給用以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第1氣體;   控制裝置,其係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前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上述導熱氣體排氣部具備使上述排氣用配管和用以對上述試料台供給上述導熱氣體之第1配管連通的第2配管,   上述控制裝置係控制上述第1氣體供給機構,以使在將上述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之情況下,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前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上述排氣用配管及上述第2配管中各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上述第1氣體。
  10. 一種大氣開放方法,其係屬於將被處理體被電漿處理的處理室予以大氣開放的大氣開放方法,其特徵在於,   在從上述處理室之大氣開放後至開始上述處理室之排氣之期間,對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持續供給第1氣體,   上述排氣用配管係用以減壓大氣壓之上述處理室的配管,並且連接排出為了導熱被溫度調節之上述試料台之熱而被供給至上述被處理體之背面之導熱氣體的配管,   上述第1氣體係沖洗上述排氣用配管中被曝露於大氣之處的氣體。
TW107127760A 2017-09-14 2018-08-09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TWI704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3240 WO2019053836A1 (ja) 2017-09-14 2017-09-14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ウェッ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PCT/JP2017/033240 2017-09-14
WOPCT/JP2017/033240 2017-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098A true TW201916098A (zh) 2019-04-16
TWI704595B TWI704595B (zh) 2020-09-11

Family

ID=6563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7760A TWI704595B (zh) 2017-09-14 2018-08-09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TW109117132A TWI750669B (zh) 2017-09-14 2018-08-09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132A TWI750669B (zh) 2017-09-14 2018-08-09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886106B2 (zh)
JP (2) JP6648208B2 (zh)
KR (2) KR102106381B1 (zh)
TW (2) TWI704595B (zh)
WO (1) WO20190538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475B (zh) * 2017-10-06 2022-03-0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抑制粒子產生之方法及真空裝置
TW202324639A (zh) * 2019-05-28 2023-06-16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基板處理裝置及程式
JP6948428B2 (ja) * 2019-05-28 2021-10-13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78357B2 (ja) 2020-06-17 2023-11-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ガス供給配管のパージ方法
CN111672808B (zh) * 2020-06-18 2021-09-10 上海广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cp等离子体刻蚀用清洗机构
KR102600534B1 (ko) 2021-11-02 2023-11-10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JPWO2023228232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8952B2 (ja) * 1988-08-04 1998-06-25 忠弘 大見 金属酸化処理装置及び金属酸化処理方法
JPH05245360A (ja) * 1992-03-09 1993-09-24 Hitachi Ltd 真空処理装置
EP0648861A1 (en) * 1993-10-15 1995-04-19 Applied Materials,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7231034A (ja) * 1994-02-17 1995-08-29 Hitachi Ltd 板状物の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922440B2 (ja) * 1994-02-21 1999-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圧機器の大気開放方法
JPH0963963A (ja) * 1995-08-23 1997-03-07 Hitachi Ltd 半導体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基板処理方法
JPH09232296A (ja) 1996-02-23 1997-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H10125652A (ja) * 1996-10-16 1998-05-15 Fujitsu Ltd 半導体製造装置
JPH11244686A (ja) * 1998-03-04 1999-09-14 Hitachi Ltd 真空処理装置
JP2003201565A (ja) * 2002-01-08 2003-07-18 Canon Inc 堆積膜形成装置および堆積膜形成方法
US7204913B1 (en) * 2002-06-28 2007-04-17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In-situ pre-coating of plasma etch chamber for improved productivity and chamber condition control
JP4798981B2 (ja) * 2004-10-28 2011-10-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装置の制御を行うプログラム
JP4628807B2 (ja) * 2005-01-28 2011-02-0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真空処理装置および真空処理方法
KR20070017851A (ko) * 2005-08-08 2007-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제조설비
JP5224567B2 (ja) * 2005-11-21 2013-07-0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208020A (ja) * 2006-02-02 2007-08-16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製造方法
JP4914119B2 (ja) * 2006-05-31 2012-04-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10192513A (ja) * 2009-02-16 2010-09-0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6203476B2 (ja) * 2011-03-08 2017-09-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温度制御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9207689B2 (en) 2011-03-08 2015-12-08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3147709A (ja) * 2012-01-20 2013-08-01 Canon Inc 堆積膜形成方法
JP6202720B2 (ja) * 2013-03-29 2017-09-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JP6548484B2 (ja) * 2015-07-01 2019-07-2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排気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30587A (ko) 2019-03-22
KR102106381B1 (ko) 2020-05-06
US20190080888A1 (en) 2019-03-14
JP6648208B2 (ja) 2020-02-14
US10886106B2 (en) 2021-01-05
TWI750669B (zh) 2021-12-21
TW202040634A (zh) 2020-11-01
JP2019054234A (ja) 2019-04-04
KR102240623B1 (ko) 2021-04-14
TWI704595B (zh) 2020-09-11
JP2020065079A (ja) 2020-04-23
KR20200067776A (ko) 2020-06-12
US20210074515A1 (en) 2021-03-11
JP6876158B2 (ja) 2021-05-26
WO2019053836A1 (ja)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595B (zh) 電漿處理裝置及大氣開放方法
JP4801045B2 (ja) ドライクリーニングプロセスのプラズマ処理システムからチャンバ残渣を除去する方法
JP4854317B2 (ja) 基板処理方法
KR101720670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그 클리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JP2006148095A (ja) 六フッ化硫黄リモートプラズマ源洗浄
JP5548028B2 (ja) 堆積チャンバのリモー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KR101953149B1 (ko) 플라스마 처리 방법
KR102538188B1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의 세정 방법
US11183374B2 (en) Wastag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21197489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ガス供給配管のパージ方法
US6545245B2 (en) Method for dry cleaning metal etching chamber
TW201937597A (zh) 清洗方法及電漿處理裝置
JP2010192513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3727312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JP6938672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I785987B (zh) 電漿處理裝置的檢查方法
JP2007184285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JP2009260091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シーズニング方法
KR20150000814A (ko)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및 진공 처리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