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5273A - 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衣機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5273A
TW201905273A TW106136270A TW106136270A TW201905273A TW 201905273 A TW201905273 A TW 201905273A TW 106136270 A TW106136270 A TW 106136270A TW 106136270 A TW106136270 A TW 106136270A TW 201905273 A TW201905273 A TW 2019052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irring
washing machine
detergent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9426B (zh
Inventor
三角勝
山本正史
Original Assignee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5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9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94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100),具有:容器狀的攪拌部(21),收容洗衣劑,用以攪拌來自供水裝置的水與洗衣劑以產生混合液;一個或多個流入路徑,使來自供水裝置的水流入攪拌部(21)內;以及一個或多個流出口(23),使在攪拌部(21)內產生的混合液往洗衣槽內流出。在流入路徑的流入口(22)的水的噴出方向被設定成在攪拌部(21)內形成旋繞水流。藉此,提供洗衣機,該洗衣機在洗衣劑投入裝置所具備的攪拌部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且投入洗衣槽,藉此在洗滌步驟不需設定使洗衣劑溶解於洗滌水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

Description

洗衣機
本發明關於洗衣機,主要關於具備將洗衣劑投入洗衣槽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機。
以往,作為洗衣機,有具備使投入的洗衣劑與注入的水一起流入洗衣槽內的洗衣劑投入裝置者。
在此種洗衣機,為了使洗衣劑成分作用於洗滌物的髒污,必需使粉末洗衣劑等充分溶解於洗衣槽內的洗滌水。粉末洗衣劑的溶解不充分時,無法獲得充分的洗淨功能。因此,為了獲得充分的洗淨功能,其對應為,藉由增加洗滌步驟的時間等促進洗衣劑溶解。
例如,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洗衣機,藉由在注水路徑設置多個小的注水孔,對粉末洗衣劑灑水,水逐漸累積且粉末洗衣劑藉由水勢在逐漸累積的水中攪拌後,粉末洗衣劑溶解於水。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577257號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洗衣機,在水壓不穩定的地域,水的噴出力降低,無法獲得所期望的攪拌力,會產生粉末洗衣劑的溶渣造成的孔或狹縫的堵塞而排水不良,會有粉末洗衣劑無法充分供應至洗衣槽而洗淨功能降低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洗衣機,該洗衣機在洗衣劑投入裝置所具備的攪拌部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且投入洗衣槽,藉此在洗滌步驟不需設定使洗衣劑溶解於洗滌水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
本發明一形態的洗衣機,具備:洗衣槽,進行洗淨衣物的洗滌動作;供水裝置,將水供應至該洗衣槽內;以及洗衣劑投入裝置,將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與洗衣劑混合後的混合液供應至該洗衣槽內;該洗衣劑投入裝置,具有:容器狀的攪拌部,收容該洗衣劑,用以攪拌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與該洗衣劑以產生該混合液;一個或多個流入路徑,使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流入該攪拌部內;以及一個或多個流出口,使在該攪拌部內產生的該混合液往該洗衣槽內流出;在該流入路徑的流入口的水的噴出方向被設定成在該攪拌部內形成旋繞水流。
從上述說明可知,根據本發明,提供洗衣機,該洗衣機在洗衣劑投入裝置所具備的攪拌部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且投入洗衣槽,藉此在洗滌步驟不需設定使洗衣劑溶解於洗滌水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
以下,使用圖示的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洗衣機。此外,圖式中,相同參照符號表示相同部分或相當部分。另外,長度、寬度、厚度、深度等圖式上的尺寸,為了圖式的明確與簡化,從實際的尺寸適當地變更,並不表示實際上的相對尺寸。
(第一實施形態) 圖1是作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外觀的立體圖。
本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如圖1所示,具備金屬或合成樹脂製的本體殼101、開閉水槽102與洗衣槽103(圖2所示)的開口的上蓋104、在本體殼101上面選擇指示輸入運轉動作且顯示運轉狀態的操作顯示部105。另外,上述縱型洗衣機具備配置在本體殼101內的上面側且前面側的洗衣劑投入裝置100。此洗衣劑投入裝置100被在本體殼101上面設成可開閉的蓋體106覆蓋。
另外,圖2表示從側方觀看上述縱型洗衣機的縱剖面圖。
如圖2所示,金屬或合成樹脂製的本體殼101形成為長方體形狀,其上面及底面為開口部。在本體殼101的上面開口部固定有設有操作顯示板105等的合成樹脂製的上面板111。在本體殼101的底面開口部固定有合成樹脂製的基座112。
用以將洗滌物投入上述縱型洗衣機內的洗滌物投入口101a設在上面板111。將開閉該洗滌物投入口101a的上蓋104於縱型洗衣機內側可轉動地支撐在上面板111。使上蓋104上下轉動以開閉洗滌物投入口101a。
另外,在本體殼101內配置有洗衣槽103與收納該洗衣槽103的水槽102。洗衣槽103儲存使洗衣劑溶解的水或洗滌用水。水槽102及洗衣槽103為上側開口的有底筒狀的杯狀,分別與中心軸垂直,以水槽102為外側且洗衣槽103為內側的方式同軸配置。
在洗衣槽103的上部開口部的緣安裝有環狀的平衡器140,該環狀的平衡器140在為了使洗滌物90脫水而使洗衣槽103高速旋轉時抑制振動。另外,在洗衣槽103內的底面可旋轉地配置有攪拌翼120。
另外,在本體殼101內的水槽102下側安裝有具有離合制動機構131與驅動馬達132的驅動單元130。驅動單元130是驅動裝置的一例。
另外,在離合制動機構131的旋轉軸131a前端安裝有攪拌翼120。
另外,上述縱型洗衣機具備配置在本體殼101內的上側且後面側的供水閥180。此供水閥180配置在供水配管170。以上述供水配管170與供水閥180構成供水裝置。
使上述供水閥180為開啟狀態時,自來水經由供水閥180供應至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粉末洗衣劑與水的混合液從洗衣劑投入裝置100(圖1所示)供應至洗衣槽103內。
(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構成) 圖3表示上述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立體圖,圖4表示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俯視圖,圖5表示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分解立體圖。
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如圖3~圖5所示,由供水單元1、可拆裝地收容於供水單元1內的洗衣劑盒2、可拆裝地收容於供水單元1內的柔軟劑投入部3構成。
上述洗衣劑盒2具有收容洗衣劑的容器狀的攪拌部21。以此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與底27與內側壁28形成環狀流路。水流在此環狀流路旋繞。在上述攪拌部21的底設置朝向上方突出的圓錐梯形的凸部20,藉此凸部20的外周側為內側壁28。
另外, 在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設有使自來水流入攪拌部21內的流入口22。另外,在攪拌部21的中央部且較內側壁28更內側設有流出口23。此流出口23在凸部20的上部設成凹陷狀,在此流出口23a的底部中央具有貫通孔23a。
另外,供水單元1具備上部開口的箱體1a、設在該箱體1a的一方側面且與供水配管170的下游端連接的流入路徑11、設在該箱體1a的另一方側面的下側且用以對洗衣槽103(圖2所示)內供應水與洗衣劑的混合液的投入口13。另外,流入路徑11構成為與攪拌部21的流入口22連通。
另外,在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設有分支路徑24,在分支路徑24前端具有排水筒30(圖10、圖11所示)。藉由在此排水筒30覆蓋罩零件4設有虹吸結構。上述分支路徑24的底,從攪拌部21的環狀流路朝向前端側的排水筒30逐漸變低地傾斜。
在供水單元1內搭載有箱型的柔軟劑投入部3。此柔軟劑投入部3在側面設有第二流入口31,該第二流入口31與連接於供水閥180(圖2所示)的第二流入路徑12連通。
在上述柔軟劑投入部3的底具有第二排水筒(未圖示),藉由在此第二排水筒覆蓋罩零件5設有虹吸結構。柔軟劑投入部3的底面,朝向第二排水筒逐漸變低地傾斜。
(攪拌部內的水流的主流) 圖6是以示意方式說明在上述攪拌部21的水流的圖,圖6的上段為俯視圖,下段為以示意方式描繪橫剖面圖的圖式。
從流入口22流入的水沿著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旋繞,水位逐漸上升,在水位超過內側壁28的高度時從中央的流出口23流出。在水位到達內側壁28的高度前,流入的水不直接被排出,在攪拌部21內旋繞獲得攪拌力。
(攪拌部內的水流的二次流動) 圖7是以示意方式說明在攪拌部21的水流的剖面圖。由於在水面附近黏性作用較弱,因此水流快且遠心力(箭頭R1)大,在底面附近因黏性的影響,水流慢且遠心力(箭頭R2)小,產生往垂直方向循環的二次流動。詳細而言,遠心力在攪拌部21的底較小,可朝內流動,在內側壁28上升,在水面可朝外流動,沿著外側壁26往下循環。藉由此二次流動,進一步促進攪拌。
(洗衣劑投入) 攪拌部21兼作為洗衣劑投入部,攪拌部21的容量配合所需洗衣劑量選擇。圖8及圖9表示粉末洗衣劑的投入例。
如圖8所示,在水流旋繞的部分圈狀投入的例子,從流入口22流入的水從底面一邊打散粉末一邊攪拌。藉由上述二次流動的作用,垂直方向的循環流動使攪拌力增加,且粉末洗衣劑順著二次流動,在攪拌部21不殘留地往流出口23流去。
另外,如圖9所示,在從攪拌部21的中央部往前方附近投入的例子,粉末洗衣劑與水流旋繞的部分來到流出口23周圍,雖然一部分會落到流入口22,但藉由來自流出口23的水流沒問題地往供水單元1流去。
(粉末洗衣劑的結塊) 粉末洗衣劑溶解於水時有時會結塊。塊狀的粉末洗衣劑尺寸大,因此遠心力作用且浮在水面,因此不會立刻流向流出口23。承受水流的攪拌力,結塊逐漸崩解,從溶解者依序流出。此處,結塊是指只有表面溶解於水而水不易滲透至內部不易溶解的狀態的粉末洗衣劑的塊體。
(分支路徑) 圖10是說明從攪拌部21分支的路徑的圖。從攪拌部21分支的較細分支路徑24,藉由水流入而水流入分支路徑24。
分支路徑24設成不妨礙旋繞的主流,在其前端設有在排水筒30覆蓋罩零件4的虹吸結構。再者,藉由使分支路徑24的底面朝向虹吸結構逐漸變低地傾斜,攪拌部21的攪拌力不會降低,可排出攪拌部21內的所有的水。
以上述排水筒30與罩零件4構成的虹吸結構是排水輔助部的一例。
圖11是上述洗衣劑盒2的俯視圖,在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具備分支路徑24。在此分支路徑24前端連接虹吸用的排水筒30,在排水筒30覆蓋罩零件4構成虹吸結構。
上述分支路徑24從流入口22近旁分支,設成往與攪拌部21內的旋繞水流的主流相反方向分支。設成往與攪拌部21內的旋繞水流的主流相反方向分支的路徑,可防止未溶解的粉末洗衣劑流入分支路徑24。
(流入口) 流入的水量,一般而言為每分鐘0.5~1.5公升,在流量少的每分鐘0.5公升也必需充分攪拌,且在每分鐘1.5公升必需使自攪拌部21的溢出、粉末洗衣劑不會被攪拌、粉末洗衣劑不會流出等問題不會產生。在主流較弱的部分,粉末洗衣劑的堆積不會分散,會有粉末洗衣劑黏在底面或側面的情形,尤其是在流入的水量每分鐘0.5公升時容易產生。
流入口22附近,水流十分強勁,但隨著在攪拌部21內旋繞水勢逐漸消失,在流入口22前方(旋繞水流的上游側)流速變最慢,在流入口22附近流速回復。為了獲得所需流速,流入口22的直徑配合攪拌作用適當地選擇。
圖12是說明洗衣劑盒2的流入口22在鉛垂方向的設置角度的圖,是從圖11所示的XII-XII線觀察的剖面圖。來自流入口22的水的噴出方向相對於水平方向往下方傾斜,水從流入口22朝向攪拌部21底面噴出。
在此流入路徑11的流入口22的水的噴出方向設定成在遠離流入口22的位置碰撞攪拌部21底面的角度,在水流弱處送出快速的水流,能打散粉末洗衣劑。另外,在流入口22的水的噴出方向設定成在攪拌部21內形成旋繞水流。
另外,圖13是說明流入口22的設置的圖,是從圖12所示的XIII-XIII線觀察的剖面圖。
第一實施形態中,流入路徑11的中心線形成為與外側壁26大致相接。來自流入口22的水與外側壁26的圓相接般地流入,因此可將水勢的減少抑制在最小限度。
(流出口) 流出口23位於高於內側壁28的位置。從流入口22流入的水與粉末洗衣劑一邊攪拌,攪拌部21內的水位一邊上升,從流出口23流出。從此流出口23往供水單元1(圖3所示)流出的洗滌水,藉由投入口13(圖3所示)供應至洗衣槽103(圖2所示)。
在習知日本特開平11-319380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第3636107號,揭示使用在洗衣劑投入箱內攪拌水與洗衣劑的攪拌翼使洗衣劑溶解於水的洗衣機。在上述日本特開平11-319380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第3636107號,需要攪拌翼及驅動攪拌翼的動力,會有攪拌翼因堆積的洗衣劑產生旋轉不良的情形,攪拌翼需要定期維護,有零件成本變高或耗電增加的問題。
另外,在日本特開2017-312號公報,揭示藉由水流碰撞設在注水路徑的多個突起形狀使洗滌水發泡的洗衣機。在上述日本特開2017-312號公報,需要設置複雜的路徑或在該路徑設置多個銷或肋部,會有構造變複雜的問題。
相對於此,根據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藉由從流入路徑11的流入口22噴出的水勢可產生在容器狀的攪拌部21內旋繞的水流,藉由此旋繞水流,投入攪拌部21內的洗衣劑(主要為粉末洗衣劑)藉由攪拌作用高效率溶解。藉此,能以簡單的構成,在攪拌部21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後,經由流出口23投入洗衣槽103。因此,可減少洗衣劑的溶渣,防止洗淨功能降低,在洗滌步驟不設定使洗衣劑溶解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另外,不使用攪拌葉片或其驅動部等攪拌機構即能以簡單構成使洗衣劑溶解於水。
另外,藉由在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外側壁26形成有流入口22,可產生沿著外側壁26的水流,可順勢打散投入攪拌部21內的粉末洗衣劑的堆積,且獲得促進粉末洗衣劑的溶解的高攪拌力。另外,藉由在較流入口22高的位置設置流出口23,在從流出口23開始流出前,水遍及攪拌部21整體,可攪拌投入攪拌部21內的所有洗衣劑。
另外,在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底設置朝向上方突出的圓錐梯形的凸部20,藉此可容易形成水流旋繞的環狀流路。
另外,藉由在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內形成環狀流路,流路集中,旋繞水流勢增加,可進一步提高攪拌力。另外,在上述攪拌部21的環狀流路,因水的黏性的作用,產生在水面與底面的流速差形成的二次流動,藉由此往垂直方向循環的二次流動,可進一步提高攪拌力。
另外,藉由在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中央側設置流出口23,能僅使在攪拌部21充分溶解的洗衣劑從流出口23流出。隨機投入的粉末洗衣劑雖然藉由旋繞的主流及二次流動被攪拌,但洗衣劑藉由二次流動逐漸往中央側集中,送往位於攪拌部21的中央側的流出口23,藉此可將所有洗衣劑投入洗衣槽103,且防止洗衣劑的溶渣。另外,塊狀的粉末洗衣劑藉由遠心力在攪拌部21內的流路的外側旋繞,以攪拌作用消除結塊,在溶解或成為粉末粒的階段往流出口23流出。
此外,也可以替代設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中央側的流出口23,在攪拌部21的側壁且上側設置流出口(參照第三實施形態)。
再者,也可以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中央側設置流出口,且在攪拌部21的側壁的上側設置流出口。藉此,能僅使在攪拌部21充分溶解的洗衣劑從中央的流出口流出,另一方面,在來自流入口22的水的流入量多時從攪拌部21的側壁且上側的流出口流出,藉此可防止自攪拌部21的溢出。
另外,藉由形成從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的側壁分支且連接於排水輔助部(4, 30)的一個分支路徑24,從攪拌部21的側壁流入分支路徑24,藉由作為排水輔助部的一例的虹吸結構(4, 30),將未從流出口23排出的剩餘的水排出,可將供應至攪拌部21內的水全部排出。
另外,由於未將虹吸結構配置在攪拌部21內的水流旋繞的區域,因此可不妨礙旋繞水流的主流,攪拌力不降低,且也可以對應液體洗衣劑。
圖14~圖16是流入口22的設置位置不同的變形例。圖14是與流入口22A相連的流入路徑11的中心線配置在外側壁26的切線外側者。另外,圖15是與流入口22B相連的流入路徑11的中心線配置在外側壁26的切線內側者。另外,圖16是與流入口22C相連的流入路徑11的中心線進一步配置在外側壁26的切線內側者。
如圖14、圖15所示,隨著流入路徑11的中心線往外側,流入口22A, 22B的開口變廣,因此藉由圖13般設成流入口22的徑變小的形狀,噴出方向不取決於水量而穩定。具有環狀流路的攪拌部21的情形,流入口22必需配置成不會碰撞內側壁28。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雖具備以圓錐梯形的側面為外側壁26的攪拌部21,但攪拌部的外側壁的形狀並不限於此,例如也可為以角錐梯形的側面或圓柱側面等作為外側壁的攪拌部,只要是可形成旋繞水流的容器狀攪拌部即可。
(第二實施形態) 圖17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本第二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流出口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17中,2011為流入路徑,2017為攪拌部2021內的底,2028為攪拌部2021的內側壁。
如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圖7所示的攪拌部21,在設在攪拌部21的底的凸部20的中央設有流出口23,相對於此,第二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中,如圖17所示,設在攪拌部2021的底的低凸部2020較流入口2022低。因此,設在低凸部2020的中央的流出口2023位於較流入口2022低的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的縱型洗衣機,在攪拌部2021,藉由從流入路徑2011的流入口2022噴出的水勢可產生在容器狀的攪拌部2021內旋繞的水流,藉由此旋繞水流,投入攪拌部2021內的洗衣劑(主要為粉末洗衣劑)藉由攪拌作用高效率溶解。藉此,能以簡單的構成,在攪拌部2021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後,投入洗衣槽103(圖2所示)。因此,可減少洗衣劑的溶渣,防止洗淨功能降低,在洗滌步驟不設定使洗衣劑溶解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
另外,藉由在上述攪拌部2021的外側壁2026形成有流入口2022,可產生沿著外側壁2026的快速水流,可順勢打散投入攪拌部2021內的粉末洗衣劑的堆積,且獲得促進粉末洗衣劑的溶解的高攪拌力。
另外,藉由在上述攪拌部2021的中央側設置流出口2023,能僅使在攪拌部2021充分溶解的洗衣劑從流出口2023流出。隨機投入的粉末洗衣劑被旋繞水流攪拌,逐漸送往位於攪拌部2021的中央側的流出口2023,藉此可將所有洗衣劑投入洗衣槽103,且防止洗衣劑的溶渣。另外,塊狀的粉末洗衣劑藉由遠心力在攪拌部2021內的流路的外側旋繞,以攪拌作用消除結塊,在溶解或成為粉末粒的階段往流出口2023流出。
(第三實施形態) 圖18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本第三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流出口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18中,3011為流入路徑,3027為攪拌部3021內的底,3123為導引來自流出口3023的混合液的流出路徑。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的攪拌部21,在設在容器狀的攪拌部21的底的凸部20的中央設有流出口23,相對於此,第三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中,如圖18所示,在攪拌部3021的外側壁3026且較流入口3022高的位置設有流出口3023。
上述縱型洗衣機中,配合到達水位的高度,在外側壁3026設置流出口3023,藉此可獲得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攪拌性能。
另外,在攪拌部3021內旋繞的水流,外側壁3026的流速快,內側壁3028側的水位變低,另一方面,外側壁3026側變高,水面傾斜。因此,藉由在外側壁3026的上部預先設置流出口3023,在來自流入口3022的水的流入量多時,可從流出口3023排出,防止自攪拌部3021內溢出。
上述第三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在第一實施形態的攪拌部21的中央側設有流出口23的構成具有的效果外,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相同的效果。
(第四實施形態) 圖19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本第四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流入口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19中,4011為流入路徑,4026為攪拌部4021的外側壁,4027為攪拌部4021內的底,4028為攪拌部4021的內側壁。
如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圖7所示的攪拌部21,在較容器狀的攪拌部21的凸部20的流出口23低的位置設有流入口22,相對於此,第四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中,如圖19所示,在攪拌部4021的外側壁4026且較凸部4020的流出口4023高的位置設有流入口4022。
上述第四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在較第一實施形態的流入口22高的位置設有流出口23的構成具有的效果外,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相同的效果。
(第五實施形態) 圖20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五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圖。本第五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沒有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分支路徑與虹吸結構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20中,5020為設在容器狀的攪拌部5021的底的凸部,5026為攪拌部5021的外側壁,5028為攪拌部5021的內側壁。
(液體洗衣劑) 圖20是說明液體洗衣劑的使用。使用液體洗衣劑時,由於濃度高的洗衣劑有可能引起洗滌物的變色或脫色,因此以水稀釋後供水,不直接投入洗衣槽103(圖2所示)。
第五實施形態中,在將液體洗衣劑投入容器狀的攪拌部5021內時,設定成洗衣劑水位不會到達流出口5023的高度。再者,設定成洗衣劑水位較流入口5022下方。長期間使用時會有洗衣劑固著的情形,會有堵塞流入口5022內部或堵塞造成攪拌不良的情形。
(虹吸結構) 上述第五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中,為了使來自流入路徑5011的水與洗衣劑被攪拌後的洗滌水從攪拌部5021內全部流出,使用虹吸結構。圖20所示的虹吸結構配置在攪拌部5021的底5027。設在攪拌部5021的底的排水筒5030的前端的排出口5030a為較液體洗衣劑的水位高的位置。在此排水筒5030覆蓋罩零件5004構成虹吸結構。
藉由此虹吸結構,液體洗衣劑一次性儲存在攪拌部5021內。之後,水從流入口5022流入,液體洗衣劑被稀釋,水位上升,藉此,水從排水筒5030的排出口5030a溢出,攪拌部5021內的所有水藉由虹吸效應被排出。
上述第五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在第一實施形態的分支路徑24的構成具有的效果外,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相同的效果。
(第六實施形態) 圖21是作為本發明第六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劑盒6002的俯視圖。本第六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凸部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21中,6023為流出口,6023a為貫通孔,6024為分支路徑,6026為攪拌部6021的外側壁,6027為攪拌部6021內的底,6028為攪拌部6021的內側壁。 上述第六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中,如圖21所示,俯視時,相對於容器狀的攪拌部6021的中心O1,攪拌部6021的凸部6020的中心O2位於流入口6022附近且往旋繞水流的上游側偏移的位置。
藉此,在形成在攪拌部6021內的環狀流路旋繞的水流中,能使流速弱的低速區域(流入口6022附近且旋繞水流的上游側)的流路剖面積變窄,使流速增加,抑制旋繞水流的速度不均,可防止粉末洗衣劑在旋繞水流的低速區域滯留或攪拌力降低,進行穩定的攪拌。
上述第六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相同的效果。
(第七實施形態) 圖22是作為本發明第七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劑盒7002的立體圖,圖23是洗衣劑盒7002的俯視圖,圖24是從圖23的XXIV-XXIV線觀看的洗衣劑盒7002的剖面圖。本第七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凸部及旁通路徑外,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構成相同,援引圖1、圖2。此外,圖22~圖24中,7023為流出口,7023a為貫通孔, 7027為攪拌部7021內的底。
如圖22、圖23所示,在攪拌部7021的外側壁7026設有具有排水筒7030的旁通路徑7025。藉由在此排水筒7030覆蓋罩零件7004設有虹吸結構。上述旁通路徑7025具有設成攪拌部7021內的旋繞水流的一部分流入的第一路徑7025a、連接於第一路徑7025a的下游端的圓柱狀的第二路徑7025b、及上游端連接於第二路徑7025b且下游端在流入口7022附近且上游側開口的第三路徑7025c。
另外,如圖24所示,容器狀的攪拌部7021的內側壁7028(凸部7020)為二段結構。其目的在於,使攪拌部7021的底面側變窄,水面側變廣,並不一定要二段結構。如此,藉由使攪拌部7021的底面側變窄,底附近的流速變快,容易打散粉末洗衣劑。
另外,圖25是洗衣劑盒7002的俯視圖,圖26是從圖25的XXVI-XXVI線觀看的洗衣劑盒7002的剖面圖。
另外,圖27是洗衣劑盒7002的俯視圖,圖28是從圖27的XXVIII-XXVIII線觀看的洗衣劑盒7002的剖面圖。
(旁通路徑) 圖29是說明使攪拌部7021的水流分支後再次返回攪拌部7021的旁通路徑7025的圖。藉由旁通路徑7025而從攪拌部7021內的主流分支的水流,可成為承受主流的流勢經由旁通路徑7025迂迴的較快速的分支水流。從流入口7022流入的水在攪拌部7021與洗衣劑攪拌時,在旁通路徑7025產生分支水流,即使溶解前的粉末洗衣劑混入旁通路徑7025內也可以再次返回攪拌部7021,藉此被再次攪拌。
上述旁通路徑7025的第一路徑7025a設成與水流的旋繞方向且外側壁702相接時,水容易流入,再次返回攪拌部7021的第三路徑7025c也可設成在與主流的合流部與外側壁7026相接。
另外,藉由產生相對於從虹吸結構排出的速度充分快速的分支水流,可防止未溶解的粉末洗衣劑往虹吸結構內部侵入而造成內部堵塞,可在迂迴的旁通路徑7025途中的第二路徑7025b配置虹吸結構。此處,虹吸結構以排水筒7030與覆蓋該排水筒7030的罩零件(未圖示)構成。
另外,如圖25~圖28所示,旁通路徑7025的第一路徑7025a的上游端的開口設在攪拌部7021內的底7027的上側。溶解前的粉末洗衣劑往攪拌部7021內的旋繞水流下側下沉,因此不易混入流入旁通路徑7025的分支水流,可有效抑制粉末洗衣劑滯留在旁通路徑7025內。
相對於此,上述旁通路徑7025的第三路徑7025c的底傾斜成從攪拌部7021的環狀流路朝向前端側的排水筒7030逐漸變低。因此,從此旁通路徑7025的第三路徑7025c排水,可將供應至攪拌部7021內的水全部排出。
根據上述縱型洗衣機,藉由形成從攪拌部7021的外側壁7026分支後再次在攪拌部7021內合流的旁通路徑7025,可形成流速較快的分支流動。在此旁通路徑7025中具備作為排水輔助部的一例的虹吸結構,可防止旁通路徑7025及虹吸結構附近的粉末洗衣劑的堆積。
上述第七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除了第一實施形態的分支路徑24的構成具有的效果外,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縱型洗衣機相同的效果。
上述第七實施形態中,雖形成有一個從攪拌部7021的側壁分支後再次在攪拌部7021內合流的旁通路徑7025,但也可以形成多個從攪拌部7021的側壁分支後再次在攪拌部7021內合流的旁通路徑。
上述第一~第七實施形態中,說明不具備乾燥功能的縱型洗衣機,但本發明也可適用於具備乾燥功能的縱型洗衣乾燥機。
另外,上述第一~第七實施形態中,說明縱型洗衣機,但本發明也可適用於筒式洗衣機或筒式洗衣乾燥機等。
針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第一~第七實施形態,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並實施。例如,也可以將適當組合上述第一~第七實施形態記載的內容者作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
總結本發明及實施形態,則如下所述。
本發明一形態的洗衣機,具備:洗衣槽103,進行洗淨衣物的洗滌動作;供水裝置(170, 180),將水供應至該洗衣槽103內;以及洗衣劑投入裝置100,將來自該供水裝置(170, 180)的水與洗衣劑混合後的混合液供應至該洗衣槽103內;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具有:容器狀的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收容該洗衣劑,用以攪拌來自該供水裝置(170, 180)的水與該洗衣劑以產生該混合液;一個或多個流入路徑11, 2011, 3011, 4011, 5011,使來自該供水裝置(170, 180)的水流入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以及一個或多個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使在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產生的該混合液往該洗衣槽103內流出;在該流入路徑11, 2011, 3011, 4011, 5011的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的水的噴出方向被設定成在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形成旋繞水流。
根據上述構成,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藉由從流入路徑11, 2011, 3011, 4011, 5011的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噴出的水勢可產生在容器狀的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旋繞的水流,藉由此旋繞水流,投入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洗衣劑(主要為粉末洗衣劑)藉由攪拌作用高效率溶解。藉此,能以簡單的構成,在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藉由旋繞水流使洗衣劑溶解於水後,經由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投入洗衣槽103。因此,可減少洗衣劑的溶渣,防止洗淨功能降低,在洗滌步驟不設定使洗衣劑溶解的時間即可提升洗淨功能。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中,該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設在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側壁26, 2026, 3026, 4026, 5026, 6026, 7026或底,且該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設在較該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高的位置。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側壁26, 2026, 3026, 4026, 5026, 6026, 7026(或底)形成有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可產生沿著側壁26, 2026, 3026, 4026, 5026, 6026, 7026(或底)的快速水流,可順勢打散投入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粉末洗衣劑的堆積,且獲得促進粉末洗衣劑的溶解的高攪拌力。另外,藉由在較流入口22, 2022, 3022, 4022, 5022, 6022, 7022高的位置設置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在從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開始流出前,水遍及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整體,可攪拌投入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所有洗衣劑。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底設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凸部20, 3020, 4020, 5020, 6020, 7020。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底設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凸部20, 3020, 4020, 5020, 6020, 7020,可容易形成水流旋繞的環狀流路。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設在該攪拌部6021的底的該凸部6020的中心位於俯視時相對於該攪拌部6021的中心偏移的位置。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設在攪拌部6021的底的凸部6020的中心位於俯視時相對於攪拌部6021的中心偏移的位置,例如,在形成的環狀流路旋繞的水流中,能使流速弱的低速區域的流路剖面積變窄,使流速增加,可防止粉末洗衣劑在旋繞水流的低速區域滯留或攪拌力降低。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形成有供水流旋繞的環狀流路。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形成環狀流路,流路集中,旋繞水流勢增加,可進一步提高攪拌力。
另外,在形成在上述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環狀流路,因水的黏性的作用,產生在水面與底面的流速差形成的二次流動,藉由此往垂直方向循環的流動,可進一步提高攪拌力。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中央側設有該流出口23, 2023, 4023, 5023, 6023, 7023。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中央側設置流出口23, 2023, 4023, 5023, 6023, 7023,能僅使在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充分溶解的洗衣劑從流出口23, 2023, 4023, 5023, 6023, 7023流出。隨機投入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粉末洗衣劑藉由旋繞的主流及二次流動被攪拌,但洗衣劑藉由二次流動逐漸往中央側集中,送往位於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中央側的流出口23, 2023, 4023, 5023, 6023, 7023,藉此可將所有洗衣劑投入洗衣槽103,且防止洗衣劑的溶渣。另外,塊狀的粉末洗衣劑藉由遠心力在攪拌部21, 2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流路的外側旋繞,以攪拌作用消除結塊,在溶解或成為粉末粒的階段往流出口23, 2023, 4023, 5023, 6023, 7023流出。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3021的側壁3026且上側設有該流出口3023。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3021的側壁3026且上側設有流出口3023,在來自流入口3022的水的流入量多時從攪拌部3021的側壁且上側的流出口3023流出,藉此可防止自攪拌部3021的溢出。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的該攪拌部的中央側及該攪拌部的側壁的上側分別設有該流出口。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在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中央側設置流出口,能僅使在攪拌部充分溶解的洗衣劑從流出口流出,再者,藉由在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側壁且上側設置流出口,在來自流入口的水的流入量多時從攪拌部的側壁且上側的流出口流出,藉此可防止自攪拌部的溢出。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形成有從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側壁26, 2026, 3026, 4026, 5026, 6026, 7026分支後連接於排水輔助部(4, 30, 5004, 5030, 6030, 7004, 7030)的一個或多個分支路徑24, 6024。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形成從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的側壁26, 2026, 3026, 4026, 5026, 6026, 7026分支且連接於排水輔助部(4, 30, 5004, 5030, 6030, 7004, 7030)的一個或多個分支路徑24, 6024,從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流入分支路徑24, 6024,藉由具備連接於分支路徑24, 6024的排水輔助部(4, 30, 5004, 5030, 6030, 7004, 7030),將未從流出口23, 2023, 3023, 4023, 5023, 6023, 7023排出的剩餘的水排出,可將供應至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水全部排出。此處,排水輔助部是利用例如虹吸結構的排水口。
另外,由於未將虹吸結構等排水輔助部(4, 30, 5004, 5030, 6030, 7004, 7030)配置在攪拌部21, 2021, 3021, 4021, 5021, 6021, 7021內的水流旋繞的區域,因此可不妨礙旋繞水流,攪拌力不降低,且也可以對應液體洗衣劑。
另外,在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中,形成有一個或多個從該洗衣劑投入裝置100的該攪拌部7021的側壁7026分支後再次在該攪拌部7021內合流的旁通路徑7025;該旁通路徑7025連接於排水輔助部(7004, 7030)。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藉由形成使攪拌部7021的水流分支後再次返回攪拌部7021般迂迴的旁通路徑7025,可形成流速較快的分支流動。在此旁通路徑7025中具備排水輔助部(7004, 7030),可防止旁通路徑7025及排水輔助部(7004, 7030)附近的粉末洗衣劑的堆積。此處,排水輔助部是利用例如虹吸結構的排水口。
本申請主張2017年6月29日在日本申請的特願2017-127691的優先權,將上述日本申請記載的所有記載內容援引於此說明書。
1‧‧‧供水單元
2,6002,7002‧‧‧洗衣劑盒
3‧‧‧柔軟劑投入部
4,5004,7004‧‧‧罩零件
11,2011,3011,4011,5011‧‧‧流入路徑
12‧‧‧第二流入路徑
13‧‧‧投入口
20,3020,4020,5020,6020,7020‧‧‧凸部
21,2021,3021,4021,5021,6021,7021‧‧‧攪拌部
22,2022,3022,4022,5022,6022,7022‧‧‧流入口
23,2023,3023,4023,5023,6023,7023‧‧‧流出口
24,6024‧‧‧分支路徑
26,2026,3026,4026,5026,6026,7026‧‧‧外側壁
27,2027,3027,4027,5027,6027,7027‧‧‧底
28,2028,3028,4028,5028,6028,7028‧‧‧內側壁
30,5030,6030,7030‧‧‧排水筒
31‧‧‧第二流入口
101‧‧‧本體殼
102‧‧‧水槽
103‧‧‧洗衣槽
104‧‧‧上蓋
105‧‧‧操作顯示部
111‧‧‧上面板
112‧‧‧基座
120‧‧‧攪拌翼
130‧‧‧驅動單元
131‧‧‧離合制動機構
132‧‧‧驅動馬達
140‧‧‧平衡器
170‧‧‧供水配管
180‧‧‧供水閥
100‧‧‧洗衣劑投入裝置
2020‧‧‧低凸部
7025‧‧‧旁通路徑
7025a‧‧‧第一路徑
7025b‧‧‧第二路徑
7025c‧‧‧第三路徑
圖1是作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立體圖。 圖2是從側方觀察上述縱型洗衣機的縱剖面圖。 圖3是上述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俯視圖。 圖5是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說明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水流的示意圖。 圖7是說明上述攪拌部的水流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說明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粉末洗衣劑投入的圖。 圖9是說明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粉末洗衣劑投入的圖。 圖10是說明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分支路徑的虹吸結構的圖。 圖11是上述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劑盒的俯視圖。 圖12是從圖11的XII-XII線觀看的剖面圖。 圖13是從圖12的XIII-XIII線觀看的剖面圖。 圖14是說明變形例的攪拌部的流入口的位置的圖。 圖15是說明變形例的攪拌部的流入口的位置的圖。 圖16是說明變形例的攪拌部的流入口的位置的圖。 圖17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 圖18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 圖19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示意圖。 圖20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第五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攪拌部的圖。 圖21是作為本發明第六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劑盒的俯視圖。 圖22是作為本發明第七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一例的縱型洗衣機的洗衣劑投入裝置的洗衣劑盒的立體圖。 圖23是上述洗衣劑盒的俯視圖。 圖24是從圖23的XXIV-XXIV線觀看的洗衣劑盒的剖面圖。 圖25是上述攪拌部的俯視圖。 圖26是從圖25的XXVI-XXVI線觀看的洗衣劑盒的剖面圖。 圖27是上述洗衣劑盒的俯視圖。 圖28是從圖27的XXVIII-XXVIII線觀看的洗衣劑盒的剖面圖。 圖29是說明旁通路徑的虹吸結構的圖。

Claims (7)

  1. 一種洗衣機,具備: 洗衣槽,進行洗淨衣物的洗滌動作; 供水裝置,將水供應至該洗衣槽內;以及 洗衣劑投入裝置,將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與洗衣劑混合後的混合液供應至該洗衣槽內; 該洗衣劑投入裝置,具有: 容器狀的攪拌部,收容該洗衣劑,用以攪拌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與該洗衣劑以產生該混合液; 一個或多個流入路徑,使來自該供水裝置的水流入該攪拌部內;以及 一個或多個流出口,使在該攪拌部內產生的該混合液往該洗衣槽內流出; 在該流入路徑的流入口的水的噴出方向被設定成在該攪拌部內形成旋繞水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洗衣機,其中,該洗衣劑投入裝置中,該流入口設在該攪拌部的側壁或底,且該流出口設在較該流入口高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洗衣機,其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的該攪拌部的底設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凸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洗衣機,其中,設在該攪拌部的底的該凸部的中心位於俯視時相對於該攪拌部的中心偏移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的洗衣機,其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的該攪拌部內形成有供水流旋繞的環狀流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的洗衣機,其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的該攪拌部的中央側設有該流出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的洗衣機,其中,在該洗衣劑投入裝置的該攪拌部的中央側及該攪拌部的側壁的上側分別設有該流出口。
TW106136270A 2017-06-29 2017-10-20 washing machine TWI669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7691 2017-06-29
JP2017127691 2017-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5273A true TW201905273A (zh) 2019-02-01
TWI669426B TWI669426B (zh) 2019-08-21

Family

ID=6474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270A TWI669426B (zh) 2017-06-29 2017-10-20 wash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89514B2 (zh)
CN (1) CN110799692B (zh)
TW (1) TWI669426B (zh)
WO (1) WO2019003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9883B2 (en) 2019-01-21 2020-11-10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ter delivery nozzles for chemistry dispens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2488U (ja) * 1982-11-22 1984-06-04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等の石けん溶解装置
JP3138073B2 (ja) * 1992-07-20 2001-02-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洗剤供給装置
JP2000185194A (ja) 1998-12-22 2000-07-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剤投入装置および洗濯機用給水装置
KR20040024246A (ko) * 2002-09-13 2004-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세제공급장치
KR100715541B1 (ko) 2005-12-27 200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KR20100011255A (ko) 2008-07-24 2010-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제용해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세탁기
KR101010680B1 (ko) 2008-11-17 2011-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JP5519603B2 (ja) 2011-08-30 2014-06-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041245B2 (ja) * 2014-03-31 2016-1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機
WO2015178657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KR20150135043A (ko) * 2014-05-22 2015-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JP5887397B2 (ja) * 2014-12-22 2016-03-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9677214B2 (en) * 2015-01-07 2017-06-13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Fluid additive dispenser for a washing machine appliance
JP6278926B2 (ja) 2015-04-24 2018-02-14 株式会社ミツワ 粉洗剤液体混合装置及び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3460A1 (ja) 2019-01-03
CN110799692B (zh) 2021-12-28
CN110799692A (zh) 2020-02-14
JP7089514B2 (ja) 2022-06-22
JPWO2019003460A1 (ja) 2020-04-30
TWI669426B (zh)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8380B2 (en) Washing machine
CA2949780C (en) Washing machine
KR20120053579A (ko) 세제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세탁기
TWI713764B (zh) 洗衣機
JP2018126201A (ja) 洗濯機
CN105986418A (zh) 一种粉末絮凝剂或洗衣粉的混合投料装置
WO2018123493A1 (ja) 洗濯機
TWI669426B (zh) washing machine
JP2015100596A (ja) 洗濯機
JP2002355494A (ja) 洗濯機
JP3691277B2 (ja) 洗剤溶解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洗濯機
JP2006198292A (ja) 洗剤溶解装置
JP5555616B2 (ja) 洗濯機
TWI798512B (zh) 洗衣機
KR20190113458A (ko)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미세 기포 발생기
JPH0768081A (ja) 洗濯機の洗剤投入装置
TWI713765B (zh) 洗衣機
WO2015151456A1 (ja) 洗濯機
TWI791788B (zh) 洗滌劑盒及使用其的洗衣機
JP7394288B2 (ja) 洗濯機
KR20190045555A (ko) 세제공급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JP6767624B2 (ja) 洗濯機
JP6735444B2 (ja) 洗濯機
JP6767622B2 (ja) 洗濯機
JP2018068331A (ja) 洗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