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7250A -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7250A
TW201827250A TW106145150A TW106145150A TW201827250A TW 201827250 A TW201827250 A TW 201827250A TW 106145150 A TW106145150 A TW 106145150A TW 106145150 A TW106145150 A TW 106145150A TW 201827250 A TW201827250 A TW 2018272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filling
intaglio
prin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貴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891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23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210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68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7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2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縮短使用平板狀之凹版對平板狀之基材進行印刷所需之時間、亦即節拍時間,並藉由下述之印刷方法解決上述課題。 該印刷方法具備:充填工序,其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形成於平板狀之凹版之表面的凹部;受理工序,其使充填於凹部之印刷材料受理至轉印部;及轉印工序,其將轉印部所受理之印刷材料轉印至平板狀之基材;且執行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而進行將印刷材料印刷在第1基材之第1印刷動作,並且在與對第1基材之轉印工序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充填工序之後,執行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而進行將印刷材料印刷在與第1基材不同之第2基材之第2印刷動作。

Description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平板狀之凹版將配線圖案等印刷在平板狀之基材、所謂之單片式(sheet to sheet,亦稱單張式)方式之印刷技術。 相關申請案之相互參照 以下所示之日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內之揭示內容,作為參考而將其全部內容納入本說明書中: 日本專利申請案2015-189139(2015年9月28日申請) 日本專利申請案2015-221052(2015年11月11日申請)。
近年來,業界嘗試利用凹版印刷進行電子電路基板及觸控面板基板等之裝置之電極圖案之形成。例如在日本特開2015-112755號公報中,記載有一種進行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的凹版印刷裝置。在該裝置中,利用刮刀使供給至平板狀凹版之表面的墨水平整化、且將多餘之墨水刮取並使墨水充填至凹部(充填工序)。而且,在將平板狀凹版之墨水受理至將橡皮布捲繞在橡皮布滾筒之轉印器件(受理工序)之後,使轉印器件上之墨水轉印在被印刷物(轉印工序)。
在上述之印刷裝置中,使用同一凹版之印刷動作被重複進行複數次。因此,為了確保優異之生產效率,需要縮短節拍時間、且需要使墨水朝凹版之充填穩定化。然而,為了實現高度之印刷品質及印刷精度等,最佳之動作速度係由所使用之墨水及橡皮布材質、圖案形狀等之要素來決定。因此,以縮短各工序所需之時間之方式來實現各印刷動作之節拍時間之縮短化事實上並不可行。 另外,在上述之印刷裝置中,在使平板狀凹版之墨水受理至轉印器件之後,存在墨水之一部分殘存於平板狀凹版之凹部之情形。若此殘存墨水乾燥,則平板狀凹版之凹部之表觀上之深度變淺,而成為下次以後之印刷品質降低之原因。 此處,用於防止殘存於圖案之墨水下層部分之乾燥的技術,在日本特開2000-141594號公報中有揭示。在日本特開2000-141594號公報中,記載有在受理工序之後使上墨機構動作而開始上墨之技術。藉此,即便藉由在受理工序後之版之橡皮布已滾過的圖案區域上墨,而轉印材被受理至橡皮布,但版面之圖案部成為全部由墨水組合物覆蓋之狀態,並維持原樣而保存至下次印刷時。換言之,在日本特開2000-141594號公報所示之手法中,在受理工序之後,將施塗器或簾狀塗佈器用作上墨機構,以防止殘存於圖案之墨水下層部分的乾燥。然而,伴隨著近年來圖案之細微化,存在下述情形:即利用該等上墨機構無法將墨水供給至圖案深部,而無法防止殘存於圖案之墨水下層部分之乾燥。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使用平板狀之凹版對平板狀之基材進行印刷之生產效率的印刷技術。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藉由節拍時間之縮短化而提高生產效率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該印刷方法之特徵在於具備:充填工序,其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形成於平板狀之凹版之表面的凹部;受理工序,其將充填於凹部之印刷材料受理至轉印部;及轉印工序,其將轉印部所受理之印刷材料轉印在平板狀之基材;且執行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進行將印刷材料印刷在第1基材之第1印刷動作,並且在與對第1基材之轉印工序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充填工序之後,執行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進行將印刷材料印刷在與第1基材不同之第2基材之第2印刷動作。又,該印刷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凹版保持部,其將於表面形成有凹部之平板狀之凹版予以保持;供給部,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凹版保持部所保持之凹版之表面;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凹版之表面的印刷材料充填至凹部;基材保持部,其保持基材;轉印部,其受理被充填至凹部的印刷材料,並將所受理之印刷材料轉印至基材保持部所保持之基材;基材搬送部,其使基材保持部相對於轉印部移動而搬送基材;凹版搬送部,其使凹版保持部相對於轉印部、供給部及充填部移動而搬送凹版;及控制部,其控制保持第1基材之基材搬送部而將第1基材搬送至受理印刷材料之轉印部並將印刷材料轉印至第1基材,而且以至少一部分與其並行之方式,控制將供給有印刷材料之凹版予以保持的凹版搬送部而將凹版搬送至充填部並將用於印刷在與第1基材不同之第2基材的印刷材料充填至凹版之凹部。 並且,上述所謂「以至少一部分(與其)並行之方式」規定了轉印工序與充填工序之關係,其中該轉印工序係將受理至轉印部之印刷材料轉印在第1基材,該充填工序係將用於印刷第2基材之印刷材料充填至凹版之凹部,且包含以下之態樣 • 在上述轉印工序進行中上述充填工序終了此一態樣、 • 在上述充填工序進行中上述轉印工序終了此一態樣、 • 在一定期間內上述轉印工序與上述充填工序同時地進行此一態樣、 • 上述轉印工序之一部分與上述充填工序之一部分同時地進行此一態樣。 又,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藉由防止墨水乾燥來提高生產效率之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該印刷方法之特徵在於具備:充填工序,其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形成於平板狀之凹版之表面的凹部;受理工序,其將充填至凹部之印刷材料受理至轉印部;轉印工序,其一邊使平板狀之基材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轉印部之第1位置朝與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一邊使基材表面抵接於轉印部,而將轉印部所受理之印刷材料轉印在基材;及供給工序,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之凹版之表面;且充填工序具有:正式充填工序,其藉由一邊使凹版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轉印部之第2位置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一邊使配設於轉印部與第2位置之間的第1刀與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印刷材料從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凹部;臨暫性充填工序,其使配置於轉印部之第2方向側之第2刀滑接於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之凹版之表面並將利用供給工序被供給之印刷材料在凹版之表面平整化;及搬送工序,其在臨暫性充填工序後使凹版朝第1方向相對地移動並使其位於第2位置;並且在搬送工序後執行正式充填工序。又,該印刷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凹版保持部,其將於表面形成有凹部之平板狀之凹版予以保持;供給部,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保持在凹版保持部之凹版之表面;臨暫性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凹版之表面的印刷材料臨暫性充填至凹部;正式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凹版之表面之印刷材料從凹版之上表面除去且正式充填至凹部;基材保持部,其保持基材;轉印部,其受理被充填至凹部之印刷材料,並將所受理之印刷材料轉印在基材保持部所保持之基材;基材搬送部,其使基材保持部相對於轉印部相對地移動而搬送基材;及凹版搬送部,其使凹版保持部相對於轉印部、供給部、臨暫性充填部及正式充填部相對地移動而搬送凹版;且正式充填部位於轉印部之第1方向側之位置,臨暫性充填部位於與轉印部之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側之位置,供給部位於轉印部與臨暫性充填部之間。 根據如此般構成之發明之一態樣,各印刷動作係藉由將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以此順序執行而進行,但第1印刷動作之轉印工序(對第1基材之轉印工序)與第2印刷動作之充填工序(用於印刷在第2基材之印刷材料的充填工序)係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被執行。因此,可縮短節拍時間而提高生產效率。 並且,根據如此般構成之發明之另一態樣,由於可將利用位於轉印部與臨暫性充填部之間的供給部而供給之印刷材料利用臨暫性充填部臨暫性充填至凹部,故可防止殘存於凹部之印刷材料之乾燥而提高生產效率。 上述之本發明之各態樣所具有之複數個構成要素並非全部為必須者,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為了達成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針對前述複數個構成要素之一部分之構成要素,可適宜地進行其變更、削除、與新的其他構成要素之替換、限定內容之一部分之削除。另外,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為了達成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將上述之本發明之一態樣所包含之技術性特徵之一部分或全部與上述之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所包含之技術性特徵之一部分或全部予以組合,而形成為本發明之獨立之一個方式。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1實施方式之構成的立體圖。印刷裝置1之主要之構成具備:基台2、版載台單元10、版對準單元20、墨水充填單元30、滾筒單元40、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工件對準單元60、工件載台單元70、使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移動之搬送單元80、及控制單元90。在該印刷裝置1中,藉由控制部90根據預先安裝之程式控制印刷裝置1之各部分而進行下述工序:充填工序,其將墨水充填至設置於平板狀之凹版3之凹部(圖2、3中之符號3a);受理工序,其將凹版3之墨水受理至滾筒單元40;及轉印工序,其將所受理之墨水轉印在平板狀之工件4。藉此,由凹版3之凹部規定之圖案被印刷於工件4。 基台2如圖1所示般係在水平方向Y上延設。在基台2之上面,沿Y方向延設有:一對直動引導件81、配設於該等直動引導件81之間的線性馬達等之直動驅動部82、及未圖示之線性標度尺。又,在直動引導件81及直動驅動部82處,設置有2個搬送載台83、84,其等接受直動驅動部82之驅動而在Y方向上直線移動。在該等2個搬送載台中之一側之搬送載台83上搭載有版載台單元10,在另一側之搬送載台84上搭載有工件載台單元70。藉此,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能夠以彼此獨立之方式在水平方向Y上往復移動。在本說明書中,在圖1及稍後所說明之各圖中,為了明確化裝置各部之配置關係,而將搬送載台83、84之搬送方向Y中朝向版載台單元10之方向稱為「Y1」,且將朝向工件載台單元70之方向稱為「Y2」。又,將與水平方向Y正交之水平方向稱為「X方向」。並且,將水平方向X中朝向裝置正面之方向稱為「X1」,且將朝向裝置背面之方向稱為「X2」。此外,將鉛垂方向稱為「Z方向」。 版載台單元10具有:支持台11,其配置於搬送載台83之上表面;及版載台12,其安裝於支持台11之上表面,並在其上表面保持凹版3。因此,藉由直動驅動部82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搬送載台83在Y方向上移動,可使版載台12所保持之凹版3在Y方向上搬送。 另一方面,工件載台單元70具有:位置調整機構71,其配置於搬送載台84之上表面;工件載台72,其安裝於位置調整機構71之上表面,且在其上表面處保持工件4。該位置調整機構71具有相對於搬送載台84在X方向及θ1方向(繞鉛垂軸之旋轉方向)上驅動工件載台72之機能。因此,藉由直動驅動部82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搬送載台84在Y方向上移動,且藉由位置調整機構71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工件載台72在X方向及θ1方向上移動,而可使工件載台72所保持之工件4在X方向、Y方向及θ1方向上定位。 在基台2之上面,在Y方向之大致中央部配置有滾筒單元40。該滾筒單元40在該中央部之X方向之兩端部設置有利用升降機構41在鉛垂方向Z上可升降之升降台42。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對升降台42係設置於較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移動之空間(以下稱為「載台移動空間」)更靠X方向外側處。藉此,可避免與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之干擾。 以將如此般彼此隔開而配置之一對升降台42橋接之方式配置有轉印滾筒43。該轉印滾筒43係於繞在X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旋轉自如之圓筒形狀之橡皮布滾筒的外周面裝著橡皮布而成者,若旋轉驅動馬達(圖4中之符號44)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被驅動,則該轉印滾筒43會繞旋轉軸之旋轉方向θ2旋轉。又,若自控制單元90對升降機構41之升降馬達(圖4中之符號45)賦予升降指令,則相應於此升降馬達作動而轉印滾筒43與升降台42一起一體地升降。藉此,在鉛垂方向Z上之轉印滾筒43之位置被高精度地調整。 在上述滾筒單元40之Y1方向側及Y2方向側,分別相鄰而配置有墨水充填單元3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其等之中之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在較上述載台移動空間更靠X方向外側處,自基台2之上表面豎立設置有柱構件51、51。並且,以將柱構件51、51之上端部彼此連結之方式設置有樑構件52,以自上方跨於上述載台移動空間上之方式形成有拱形狀之支持部53。而且,對支持部53安裝有狹縫噴嘴及刮刀。 圖2係顯示構成墨水供給充填單元之狹縫噴嘴及刮刀部的圖。狹縫噴嘴54係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之長條狀之噴出口541的噴嘴,且將該噴出口541以朝向鉛垂下方之狀態而配置。並且,狹縫噴嘴54係與供給液狀或黏性狀之印刷材料(以下稱為「墨水」)的墨水供給部55相連接。因此,若保持凹版3之版載台單元10在Y2方向上朝狹縫噴嘴54之鉛垂正下方位置搬送,且與其相同步墨水供給部55將墨水供給至狹縫噴嘴54,則墨水會自狹縫噴嘴54之噴出口541朝下方噴出,而在版載台單元10所保持之凹版3之上表面形成墨水積留部分(圖5A中之符號IK)。 在該狹縫噴嘴54之Y2方向側,相鄰地配置有刮刀部56。該刮刀部56具有不銹鋼鋼板製之刀562,該刀562具有在X方向上延設之前端561。在該刀562之表背兩面之中以朝向Y1方向之面為腹面、以朝向Y2方向之面為背面,相對於該背面配置有支撐刀563。而且,將該等刀562及支撐刀563夾入板狀構件564、565之間而一體化構成。在如此般構成之刮刀部56上,連接有升降機構57,藉由升降機構57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升降指令而作動,使刮刀部56在鉛垂方向Z上升降而對凹版3之上表面3b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藉此,刮刀部56之前端561按壓凹版3之上表面3b(形成有凹部3a之面)之壓力(以下稱為「按壓壓力」)被調整,而可控制自狹縫噴嘴54供給至凹版3之上表面3b之墨水在凹版3之凹部3a充填的量及充填狀況等。 墨水充填單元30除了未設置狹縫噴嘴此點之外,與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相同地構成。換言之,如圖1所示般,在X方向上較上述載台移動空間更靠外側處從基台2之上面豎立設置有柱構件31、31,且以將該柱構件31、31之上端部彼此連結之方式設置有樑構件32。藉此,以自上方跨於上述載台移動空間上之方式形成有拱形狀之支持部33。而且,對支持部33安裝有如下述般構成之刮刀部。 圖3係顯示構成墨水充填單元之刮刀部的圖。刮刀部36具有:不銹鋼鋼板製之刀362,其具有在X方向上延設之前端361;及支撐刀363,其相對於Y2方向側之面(背面)配置。而且,將該等刀362及支撐刀363夾入板狀構件364、365之間而一體化構成。在如此般構成之刮刀部36上,連接有升降機構37,藉由升降機構37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升降指令而作動,使刮刀部36在鉛垂方向Z上升降而對凹版3之上表面3b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藉此,刮刀部36對凹版3之上表面3b之按壓壓力被調整,而可控制自狹縫噴嘴供給至凹版3之上表面3b之墨水在凹版3之凹部3a內進行充填的量及充填狀況等。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稍後所詳細描述般,以刮刀部36之按壓壓力較刮刀部56之按壓壓力為大之方式來控制刮刀部36、56在鉛垂方向Z上之高度位置。 返回圖1,繼續說明印刷裝置1之構成。在上述墨水充填單元30之Y1方向側配置有版對準單元20。在該版對準單元20處亦然,在基台2之上面設置有與墨水充填單元3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相同之拱形狀之支持部23。換言之,以將4根柱構件21、21之頂部彼此連結之方式設置樑構件22。而且,2個對準攝影機24、25相對於於樑構件22分別經由位置調整機構26、27而被安裝。位置調整機構26具有相對於樑構件22在X方向及Z方向上驅動對準攝影機24之機能。因此,藉由位置調整機構26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對準攝影機24在X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可對版載台12所保持之凹版3之一部分進行高精度地攝像。 又,另外一個位置調整機構27具有相對於樑構件22在X方向及Z方向上驅動對準攝影機25之機能。因此,藉由位置調整機構27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對準攝影機25在X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可對與對準攝影機24所拍攝之區域不同之凹版3之上表面區域高精度地攝像。另外,如此般所拍攝之2個圖像被傳送至控制單元90並被保存於記憶體(圖4中之符號92)。 此外,在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之Y2方向側配置有工件對準單元60。在該工件對準單元60中,橋式起重機狀之支持部61、62係以在X2方向側遠離工件載台單元70之載台移動空間之方式、在基台2之上面分別在Y方向上移動自如地配置。相對於一個支持部61之樑構件63而在X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自如地安裝有對準攝影機64。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對準攝影機64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65。該位置調整機構65具有藉由將支持對準攝影機64之支持部61相對於基台2在Y方向上驅動而在Y方向上定位對準攝影機64的驅動部、與將對準攝影機64相對於支持部61之樑構件63在X方向及Z方向上驅動而定位的驅動部。因此,藉由位置調整機構65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對準攝影機64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可對工件載台72所保持之工件4之一部分高精度地攝像。 又,相對於另一個支持部62之樑構件66在X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自如地安裝有對準攝影機67。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對準攝影機67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68。該位置調整機構68具有藉由將支持對準攝影機67之支持部62相對於基台2在Y方向上驅動而在Y方向上定位對準攝影機67之驅動部、與將對準攝影機67相對於支持部62之樑構件66在X方向及Z方向上驅動而定位之驅動部。因此,藉由位置調整機構65相應於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使對準攝影機64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動,而可與此前所說明之對準攝影機64相同地,對與利用對準攝影機64所拍攝之部位不同的工件4之部位高精度地攝像。另外,如此般所拍攝之2個圖像亦被傳送至控制單元90並被保存於記憶體(圖4中之符號92)。 圖4係顯示圖1之印刷裝置之電氣構成之方塊圖。在該印刷裝置1之控制單元90中設置有:CPU 91,其執行預先設定之處理程式而控制各部分之動作;記憶體92,其用於記憶保存利用CPU 91所執行之處理程式、及處理過程中所生成之資料等;及操作顯示部93,其用於將處理之進行狀況或異常之發生等根據需要報知使用者且受理來自使用者之輸入。如是,藉由CPU 91遵循處理程式而控制裝置各部分,來執行以下詳細敘述之墨水供給工序、正式充填工序、受理工序、轉印工序及臨暫性充填工序等。並且,所謂「臨暫性充填」,如稍後所詳細敘述般意味著在凹版3之上表面3b之整體或一部分處在將墨水殘留為薄之程度下將墨水粗略地平整化且將墨水充填至凹部3a,所謂「正式充填」意味著刮取凹版3之上表面3b上之墨水且將墨水充填至凹部3a。 圖5A至圖5C係示意性顯示利用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所執行之印刷動作的圖。該等圖式中之符號DP1、RP/TP、IP、DR2分別意味下述位置: DP1:利用刮刀部36進行正式充填之正式充填位置; RP/TP:利用轉印滾筒43進行受理及轉印之受理轉印位置; IP:自狹縫噴嘴54供給墨水之墨水供給位置; DP2:利用刮刀部56進行臨暫性充填之臨暫性充填位置。另外,線狀陰影部分意味著墨水已正式充填至凹版3之凹部3a,而另一方面點狀陰影部分意味著墨水已臨暫性充填至凹版3之凹部3a。 此處,針對下述印刷動作予以詳細敘述,即:以下之印刷準備動作已經完成,在成為可開始第1片之印刷動作之準備完成狀態此一前提下自第1片起至第3片為止之印刷動作。該印刷準備動作,係指利用搬送單元80將版載台單元10定位於與凹版供給回收裝置(省略圖示)之間進行凹版3之交接的裝載/卸載位置,且將自凹版供給回收裝置搬入之凹版3保持在版載台12。又,利用搬送單元80將工件載台單元70定位於與工件供給回收裝置(圖示省略)之間進行工件4之交接的裝載/卸載位置,且將自工件供給回收裝置搬入之印刷前之工件4保持在工件載台72。另外,完成基於由版對準單元20獲得之凹版3之圖像、與由工件對準單元60獲得之工件4之圖像而將工件4相對於凹版3進行位置對齊即所謂之對準動作。進而,如於圖5A之上段所示意性地顯示般,刮刀部36、56及轉印滾筒43分別自正式充填位置、受理轉印位置及臨暫性充填位置退避至上方。 若第1片之印刷動作一開始,則執行圖5A至圖5C所示之工序。以下,就每一步驟詳細敘述利用印刷裝置1進行之印刷動作。 步驟S101:墨水供給工序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將凹版3之上表面3b以朝向上方之水平姿勢予以保持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並定位於墨水供給位置IP。更詳細而言,如圖5A所示般,在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狹縫噴嘴54之噴出口541之鉛垂正下方之時點,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繼之,墨水自墨水供給部55供給至狹縫噴嘴54,並噴出至凹版3之上表面3b。藉此,在凹版3之Y2方向側上表面端部處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墨水供給工序)。 步驟S102: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載持墨水積留部分IK一邊朝Y1方向移動,在墨水積留部分IK超過正式充填位置DP1之時點,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繼之,刮刀部36下降並將前端361(圖3)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上。 步驟S103:第1片之正式充填工序 在保持刮刀部36之前端361抵接於凹版3之上表面3b之狀態下,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此時,墨水積留部分IK由刮刀部36被刮取且墨水被充填至凹部3a。此處,由於刮刀部36之按壓壓力設定為比較強,故在刮刀部36通過後墨水不會殘留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而墨水僅被充填至凹部3a(正式充填工序)。繼之,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並使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移動至受理轉印位置RP/TP。 步驟S104:第1片之受理工序與第2片之臨暫性充填工序 轉印滾筒43下降並定位於受理轉印位置RP/TP且轉印滾筒43在圖5A之紙面處以順時針旋轉(以下將如此之旋轉稱為「正向旋轉」)。並且,與該正向旋轉動作同步,版載台單元10一邊保持已接受正式充填工序之凹版3,一邊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而朝Y2方向移動。在該通過時被充填至凹部3a之墨水被轉印於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並被受理(受理工序)。該受理工序將持續至凹版3完全地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為止。 且說如圖5A所示般,由於受理轉印位置RP/TP與墨水供給位置IP之距離較凹版3之搬送方向Y之長度為短,故在受理工序持續期間,凹版3之上表面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墨水供給位置IP。因此,為了進行第2片之印刷動作,而在該到達時機進行墨水供給,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在如此之本實施方式中,第1片之受理工序與第2片之墨水供給工序係並行地進行,在凹版3處並存有第1片之印刷用墨水與第2片之印刷用墨水。 此處,雖然在凹版3之上表面3b中接受受理工序之表面區域,墨水之大部分自凹部3a轉移至轉印滾筒43,但是仍存在一部分墨水殘留在凹版3之情形。若保持原樣擱置至下次之墨水供給為止,則存在殘留墨水中之溶媒成分揮發而以固體狀態附著在凹版3處之情形。若使用如此之附著有乾燥墨水之凹版3繼續印刷動作,則會有招致印刷不良之虞。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執行所謂之臨暫性充填工序,其係利用被定位於臨暫性充填位置DP2之刮刀部56將作為第2片之印刷用墨水而形成之墨水積留部分IK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整體粗略地平整化。 圖6A係顯示臨暫性充填工序之圖。在該臨暫性充填工序中,對朝Y2方向移動之凹版3之上表面3b,刮刀部56之前端561係設定為與上述之正式充填時之按壓壓力相比為弱。因此,墨水積留部分IK之墨水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薄薄地擴展,藉此凹版3之上表面3b被墨水覆蓋。因此,可有效地抑制乾燥墨水之產生,而可謀求印刷品質之提高。 步驟S105: 藉由凹版3整體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而第1片之受理工序完成。響應於此,轉印滾筒43停止旋轉且退避至上方。繼之,藉由凹版3整體通過臨暫性充填位置DP2,用於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臨暫性充填工序完成。響應於此,刮刀部56退避至上方且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在此時點,如圖5B所示般,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位於滾筒單元40之Y2方向側之位置。 又,如圖6A所示般,在尚未利用刮刀部56之前端561平整化、而供給有墨水積留部分IK之區域,墨水未從墨水積留部分IK被充填至凹版3之凹部3a。此係起因於作為墨水而使用之印刷材料之黏性為高、或凹部3a之X方向或Y方向之寬度(亦即線寬度)為窄之故。如此般,若僅憑藉自狹縫噴嘴54供給墨水,則由於不能將墨水充分地充填至凹部3a之內部,而在凹部3a內存在有空氣,因此存在殘留於凹部3a內之墨水中的溶媒成分朝空氣中揮發而以固體狀態附著在凹版3上而有招致印刷不良之虞。 相對於此,在第1實施方式中,藉由將刮刀部56配置在狹縫噴嘴54之Y2側,而可確實地將墨水充填至凹部3a內。藉此,可有效地抑制乾燥墨水之產生,而可謀求印刷品質之提高。 步驟S106~S109:第1片之轉印工序與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 其次,將第1片之轉印工序及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並行地進行。版載台單元10一邊保持已接受臨暫性充填工序之凹版3一邊朝Y1方向移動,在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正式充填位置DP1之時點停止移動。繼之,刮刀部36下降並將前端361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上(步驟S106)。藉此,正式充填工序開始。如此之正式充填工序如圖5B所示般,係在凹版3之中心位置被定位於自受理轉印位置RP/TP起朝Y1方向離開距離L2之位置(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位置」)P2之狀態下開始,進而藉由凹版3朝Y2方向被搬送而正式充填工序持續進行。 另一方面,追隨版載台單元10之朝Y1方向之移動,工件載台72原樣保持印刷前之工件4且朝Y1方向移動,且在工件4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時點停止移動。繼之,轉印滾筒43在旋轉定位後下降,而定位在受理轉印位置RP/TP,以使所受理墨水之前頭位置位於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中最低處之最低點而朝向工件4之Y2方向側端部(步驟S107)。藉此,第1片之轉印工序開始。如此之轉印工序如圖5B所示般,係在工件4之中心位置被定位於自受理轉印位置RP/TP起朝Y1方向離開距離L1之位置(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位置」)P1之狀態下開始,進而藉由工件4朝Y2方向被搬送而轉印工序持續進行。 並且,本實施方式係以下述方式構成,即受理轉印位置RP/TP與正式充填位置DP1之距離L3與凹工件4之搬送方向Y之長度相比為長。因此,上述步驟S106、S107係並行地進行。當然,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之移動態樣並非限定於此,只要工件載台單元70與版載台單元10不會追撞,可為任意。 若轉印工序一開始,則轉印滾筒43之正向旋轉動作與工件載台單元70朝Y2方向之移動動作同步地執行,藉此,在受理轉印位置RP/TP處受理至轉印滾筒43之墨水被依次轉印至工件4。在工件4整體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時點,由凹版3之凹部3a規定之墨水圖案PT被印刷至工件4之上表面4a(步驟S108)。如此般執行第1片之轉印工序,而第1片之印刷動作完成。 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係利用刮刀部36與上述轉印工序並行地被執行。圖6B係顯示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正式充填步驟的圖。該正式充填工序與步驟S103所執行之內容不同之點僅為臨暫性充填工序已被執行,且墨水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整體被平整化,除此以外之構成為相同。亦即如圖6B所示般,對朝Y2方向移動之凹版3之上表面3b,刮刀部36之前端361設定為與上述之臨暫性充填時之按壓相比為強。因此,附著於上表面3b中除了凹部3a以外之表面區域的墨水被刮刀部36刮取,墨水自該表面區域消失,與其相對,在凹部3a處墨水被充滿。 在正式充填工序中,刮刀部36之前端361從與臨暫性充填工序在同一方向(Y2方向)上行進之凹版3,以與刮刀部56之前端561為同一方向(Y1方向)刮取墨水。所刮取之多餘墨水係利用搭載於版載台單元10之圖示省略之墨水回收機構而被回收,由於前端361與前端561之任一者皆朝凹版3之Y1方向側排出多餘墨水,故在凹版3之Y1方向側設置1個墨水回收機構即可,因而藉由採用上述構成可抑制墨水回收機構之大型化。 該正式充填工序持續至凹版3整體在Y2方向上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為止,在該持續過程中如圖5B所示般,在凹版3處併存有正式充填區域(線狀陰影部分)與臨暫性充填區域(點狀陰影部分)。另外,若凹版3整體一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則刮刀部36退避至上方。 步驟S110:第1片之印刷完畢之工件4之搬出準備 若對工件4之圖案PT之印刷一完成,則工件載台單元70一邊保持該工件4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並移動至工件用之裝載/卸載位置。 步驟S111、S112:第2片之受理工序與第3片之墨水供給及臨暫性充填工序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完成正式充填工序之時點,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所載持之第1片之印刷用墨水已經轉印至工件4之上表面4a。因此,版載台單元10保持原樣繼續朝Y2方向移動,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受理轉印位置RP/TP,第2片之受理工序開始(步驟S111)。進而藉由與轉印滾筒43之旋轉同步而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與上述步驟S104相同地,充填於凹部3a之墨水被轉印在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並被受理(步驟S112)。該受理工序將持續至凹版3完全地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為止,該受理工序一完成,則轉印滾筒43退避至上方。繼之,藉由凹版3整體通過臨暫性充填位置DP2,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臨暫性充填工序完成。響應於此,刮刀部56退避至上方且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在該時點,版載台單元10及工件載台單元70位於滾筒單元40之Y2方向側之位置。 步驟S113、S114:工件之替換 如上述般與進行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及受理工序並行地,省略圖示之工件供給回收裝置接近在工件用之裝載/卸載位置待命之工件載台單元70,而進行工件4之替換。換言之,藉由工件供給回收裝置,印刷有圖案PT之第1片工件4自工件載台單元70被搬出(步驟S113)後,第2片之工件4被搬入工件載台單元70(步驟S114)。 步驟S115以後: 上述步驟以後,可藉由重複進行與步驟S106~S114相同之步驟(在圖5C中圖示有步驟S116~S123)而進行第3片、第4片、…之印刷。另外,在圖5C中示意性記載有將第2片與第3片之印刷動作並行地進行之動作。 如以上所述般,在第1實施方式中,為了印刷1片工件4要進行正式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但對第n(其中n為1以上之自然數)片工件4之轉印工序與對第(n+1)片之凹版3的正式充填工序係並行地進行。因此,進行複數片之印刷時之印刷裝置1的節拍時間相應地縮短將轉印工序與正式充填工序並行地執行之份額。其結果為,可大幅度提高印刷裝置1之生產效率。並且,上述「第n片工件」及「第(n+1)片工件」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基材」及「第2基材」,對第n片工件之印刷動作及對第(n+1)片工件之印刷動作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印刷動作」及「第2印刷動作」。又,墨水相當於本發明之「印刷材料」之一例,工件4相當於本發明之「基材」之一例。又,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凹版保持部」及「基材保持部」之一例。又,刀362、56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刀」及「第2刀」之一例。又,轉印滾筒43相當於本發明之「轉印部」之一例。又,藉由支持版載台單元10之搬送載台83利用直動驅動部82被移動而搬送凹版3,因而直動驅動部82及搬送載台83係作為本發明之「凹版搬送部」而發揮機能。又,藉由支持工件載台單元70之搬送載台84利用直動驅動部82被移動而搬送工件(基材)4,因而直動驅動部82及搬送載台84係作為本發明之「基材搬送部」而發揮機能。又,控制單元90相當於本發明之「控制部」之一例。另外,方向Y1及方向Y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方向」及「第2方向」。針對該等情形在以下之實施方式中亦相同。 並且,由於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設置了臨暫性充填工序,故可有效地防止在凹版3處之墨水乾燥。其結果為可提高印刷品質。特別是在臨暫性充填工序中,藉由利用刮刀部56之前端561將自狹縫噴嘴54供給之墨水之墨水積留部分IK粗略地平整化,可使墨水確實地充填至凹版3之凹部3a內,而可更有效地防止在凹版3處之墨水乾燥。 又,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將第n片之受理工序與對第(n+1)片之凹版3之臨暫性充填工序並行地進行。因此,藉由將受理工序與臨暫性充填工序並行地執行,與逐次執行第n片之受理工序與第(n+1)片之臨暫性充填工序之情形相比亦可縮短節拍時間。又,如此般藉由在受理工序之後即刻進行墨水供給工序及臨暫性充填工序,可更有效地防止在凹版3處之墨水乾燥以使對凹版3之墨水之充填穩定化而可大幅度地提高印刷裝置1之生產效率。在如此之第1實施方式中,狹縫噴嘴54相當於本發明之「供給部」之一例。又,刮刀部3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正式充填部」而發揮機能,另一方面,刮刀部5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臨暫性充填部」而發揮機能。 此外,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係在滾筒單元40之Y2方向側進行墨水供給,但墨水供給位置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在滾筒單元40之Y1方向側進行(第2實施方式)。另外,亦可在滾筒單元40之Y1方向側進一步設置墨水供給位置,而在正式充填工序前追加進行墨水供給(第3實施方式)。以下,一邊參照圖7A至圖7C參照一邊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方式,其後,一邊參照圖5A至圖5C以及圖8一邊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方式。 圖7A至圖7C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2實施方式的圖。該第2實施方式與第1實施方式較大之不同點在於:於墨水充填單元30追加有墨水供給用之狹縫噴嘴34而在實質上作為墨水供給充填單元發揮機能此點、省略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此點、省略臨暫性充填工序此點。並且,由於其他構成基本上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故賦予相同構成以相同符號而省略構成說明。 在第2實施方式中,如圖7A之上段部分所示般,在刮刀部36之Y1方向側相鄰而配置有狹縫噴嘴34。該狹縫噴嘴34除了在配設位置不同此點以外,與第1實施方式之狹縫噴嘴54為相同。亦即,狹縫噴嘴34係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之長條狀之噴出口341的噴嘴,且將該噴出口341以朝向鉛垂下方之狀態而配置。並且,狹縫噴嘴34與省略圖示之墨水供給部相連接,藉由將自墨水供給部供給之墨水從墨水噴出口341朝向下方噴出而在版載台單元10所保持之凹版3之上表面3b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 其次,一邊參照圖7A至圖7C一邊詳細敘述第2實施方式之印刷動作。此處,針對下述印刷動作予以詳細敘述,即: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上述印刷準備動作已經完成,在成為可開始第1片之印刷動作之準備完成狀態此一前提下自第1片起至第3片為止之印刷動作。 若第1片之印刷動作一開始,則執行圖7A至圖7C所示之工序。以下、針對每一步驟詳細敘述利用印刷裝置1所進行之印刷動作。 步驟S201:墨水供給工序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將凹版3之上表面3b以朝向上方之水平姿勢予以保持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並定位於墨水供給位置IP。更詳細而言,如圖7A所示般,在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狹縫噴嘴34之噴出口341之鉛垂正下方之時點,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繼之,墨水自墨水供給部(圖示省略)被供給至狹縫噴嘴34,並噴出至凹版3之上表面3b。藉此,在凹版3之Y2方向側上表面端部處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 步驟S202、S203:第1片之正式充填工序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載持墨水積留部分IK一邊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且刮刀部36下降而將前端361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步驟S202)。繼之,在保持刮刀部36之前端361抵接於凹版3之上表面3b之狀態下,版載台單元10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步驟S203)。此時,墨水積留部分IK藉由刮刀部36被刮取且墨水被充填至凹部3a。此處,與第1實施方式之正式充填工序相同地,刮刀部36之按壓力設定為比較強,而在刮刀部36通過後墨水不會殘留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而墨水僅被充填至凹部3a(正式充填工序)。繼之,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並使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移動至受理轉印位置RP/TP。 步驟S204:第1片之受理工序 轉印滾筒43下降並定位於受理轉印位置RP/TP且轉印滾筒43正向旋轉。並且,與該正向旋轉動作同步,版載台單元10一邊保持已接受正式充填工序之凹版3一邊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而朝Y2方向移動。在該通過時被充填至凹部3a之墨水被轉印於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並被受理(受理工序)。 步驟S205: 上述之受理工序將持續至凹版3完全地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為止,在通過時點,轉印滾筒43之正向旋轉停止且轉印滾筒43退避至上方。又,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之移動停止。 步驟S206~S211:第1片之轉印工序與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將墨水藉由上述受理工序被去除之凹版3予以保持一邊朝Y1方向移動,與步驟S201相同地,執行凹版3相對於墨水供給位置IP之定位、與在凹版3之Y2方向側上表面端部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如此般,執行第2片之印刷動作用之墨水供給(步驟S206)。 另一方面,追隨版載台單元10之朝Y1方向之移動,工件載台72原樣保持印刷前之工件4且朝Y1方向移動,並在工件4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時點停止移動(步驟S207)。繼之,轉印滾筒43在旋轉定位後下降,而定位在受理轉印位置RP/TP,以使所受理墨水之前頭位置位於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中最低處之最低點而朝向工件4之Y2方向側端部。藉此,第1片之轉印工序開始。 如此般若轉印工序一開始,則與第1實施方式之步驟S108相同地,轉印滾筒43之正向旋轉動作與工件載台單元70朝Y2方向之移動動作同步地執行,藉此,在受理轉印位置RP/TP處受理至轉印滾筒43之墨水被依次轉印至工件4(步驟S208)。在工件4整體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時點,由凹版3之凹部3a規定之墨水圖案PT被印刷至工件4之上表面4a(步驟S209)。如此般執行第1片之轉印工序而第1片之印刷動作完成。 與上述轉印工序並行地,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利用刮刀部36被執行。換言之,與第1片之正式充填工序(步驟S202、S203)相同地,版載台單元10一邊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載持墨水積留部分IK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且刮刀部36下降而將前端361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步驟S210)。繼之,在保持刮刀部36之前端361抵接於凹版3之上表面3b之狀態下,版載台單元10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步驟S211)。此時,墨水積留部分IK藉由刮刀部36被刮取且墨水被充填至凹部3a。此處,與第1實施方式之正式充填工序相同地,刮刀部36之按壓力設定為比較強,而在刮刀部36通過後墨水不會殘留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而墨水僅被充填至凹部3a(正式充填工序)。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正式充填工序持續至凹版3整體在Y2方向上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為止,在該持續過程中如圖7B所示般,在凹版3處正式充填區域(線狀陰影部分)在凹版3之Y1方向側端部逐漸擴展。另外,若凹版3整體一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則刮刀部36退避至上方。 步驟S212:第1片之印刷完畢工件4之搬出準備 若對工件4之圖案PT之印刷一完成,則工件載台單元70一邊保持該工件4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並移動至工件用之裝載/卸載位置。 步驟S213、S214:第2片之受理工序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完成正式充填工序之時點,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所載持之第1片之印刷用墨水已經轉印至工件4之上表面4a。因此,版載台單元10保持原樣繼續朝Y2方向移動,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受理轉印位置RP/TP,第2片之受理工序開始(步驟S213)。進而藉由版載台單元10與轉印滾筒43之旋轉同步而朝Y2方向移動,與上述步驟S104相同地,被充填至凹部3a之墨水被轉印在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並被受理(步驟S214)。該受理工序將持續至凹版3完全地通過受理轉印位置RP/TP為止,若該受理工序一完成,則轉印滾筒43退避至上方。 步驟S215、S216: 如上述般與進行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及受理工序並行地,省略圖示之工件供給回收裝置接近在工件用之裝載/卸載位置待命之工件載台單元70,並進行工件4之替換。換言之,藉由工件供給回收裝置,印刷有圖案PT之第1片工件4自工件載台單元70被搬出(步驟S215),之後,第2片工件4被搬入工件載台單元70(步驟S216)。 步驟S217以後: 上述步驟以後,可藉由重複進行與步驟S206~S216相同之步驟(在圖7C中圖示有步驟S217~S226)而進行第3片、第4片、…之印刷。另外,在圖7C中示意性記載有將第2片與第3片之印刷動作並行地進行之動作。 如以上所述般,在第2實施方式中,為了印刷1片工件4要進行正式充填工序、受理工序及轉印工序,但對第n片工件4之轉印工序與對第(n+1)片之凹版3的正式充填工序係並行地進行。因此,可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之作用效果。亦即,可將進行複數片之印刷時之印刷裝置1的節拍時間相應地縮短將轉印工序與正式充填工序並行地執行之份額,從而可大幅度提高印刷裝置1之生產效率。在如此之第2實施方式中,狹縫噴嘴34相當於本發明之「供給部」之一例。又,刮刀部3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而發揮機能。 其次說明第3實施方式。圖8係顯示追加安裝於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3實施方式之墨水供給充填單元之構成的立體圖。在第3實施方式中,替代墨水充填單元30而設置有墨水供給充填單元30A。該墨水供給充填單元30A如圖8所示般係在墨水充填單元30追加墨水供給用之狹縫噴嘴34者,在刮刀部36之Y1方向側相鄰而配置有狹縫噴嘴34。該狹縫噴嘴34除了在配設位置不同此點以外與第1實施方式之狹縫噴嘴54(參照圖2)相同。亦即,狹縫噴嘴34係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之長條狀之噴出口341的噴嘴,且將該噴出口341以朝向鉛垂下方之狀態而配置。並且,狹縫噴嘴34與墨水供給部35連接,藉由將自墨水供給部35供給之墨水從墨水噴出口34朝向下方噴出而在版載台單元10所保持之凹版3之上表面3b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 其次說明第3實施方式之印刷動作。由於第3實施方式在下述點,即:在正式充填工序前於刮刀部36之Y1方向側處形成有墨水積留部分IK此點上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其他係執行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印刷動作,故參照圖5A至圖5C予以說明,針對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內容適當省略說明。 步驟S101:正式充填前墨水供給工序 第1片之印刷動作開始之前的印刷準備動作係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執行。繼之,版載台單元10一邊將凹版3之上表面3b以朝向上方之水平姿勢予以保持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並定位在位於較正式充填位置DP1更靠Y1方向側之位置的墨水供給位置。更詳細而言,在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狹縫噴嘴34之噴出口341之鉛垂正下方之時點,版載台單元10停止移動。繼之,墨水自墨水供給部供給至狹縫噴嘴54,並噴出至凹版3之上表面3b。藉此,在凹版3之Y2方向側上表面端部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正式充填前墨水供給工序)。 步驟S102、S103: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載持墨水積留部分IK一邊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且刮刀部36下降而將前端361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步驟S102)。繼之,在保持刮刀部36之前端361抵接於凹版3之上表面3b之狀態下,版載台單元10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步驟S103)。此時,墨水積留部分IK藉由刮刀部36被刮取且墨水被充填至凹部3a。此處,與第1實施方式之正式充填工序相同地,刮刀部36之按壓壓力設定為比較強,而在刮刀部36通過後墨水不會殘留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而墨水僅被充填至凹部3a(正式充填工序)。繼之,版載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並使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移動至受理轉印位置RP/TP。 步驟S104、S105: 第1片之受理工序、及第2片之臨暫性充填工序係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執行。 步驟S106: 版載台單元10一邊將藉由上述受理工序墨水被去除之凹版3予以保持一邊朝Y1方向移動,與步驟S101相同地,執行位於較凹版3之DP1更靠Y1方向側之位置之狹縫噴嘴34朝正下方之墨水供給位置之定位,與在已進行臨暫性充填之凹版3之Y2方向側上表面端部形成來自狹縫噴嘴34之墨水積留部分IK。如此般,執行第2片之印刷動作用之墨水供給(步驟S106)。 步驟S107、S108: 工件4之相對於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定位(S107)及對工件4之上表面4a之墨水圖案PT之印刷(S108)係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執行。如此般執行第1片之轉印工序,而第1片之印刷動作完成。 與上述轉印工序並行地,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利用刮刀部36被執行。換言之,與第1片之正式充填工序(步驟S102、S103)相同地,版載台單元10一邊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處載持墨水積留部分IK一邊朝Y2方向移動,且刮刀部36下降而將前端361按壓在凹版3之上表面3b(步驟S106)。繼之,在保持刮刀部36之前端361抵接於凹版3之上表面3b之狀態下,版載台單元10進一步朝Y2方向移動(步驟S109)。此時,墨水積留部分IK藉由刮刀部36被刮取且墨水被充填至凹部3a。此處,與第1實施方式之正式充填工序相同地,刮刀部36之按壓壓力係設定為比較強,而在刮刀部36通過後墨水不會殘留在凹版3之上表面3b,而墨水僅被充填至凹部3a(正式充填工序)。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正式充填工序持續至凹版3整體在Y2方向上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為止,在該持續過程中如圖5B所示般,在凹版3處正式充填區域(線狀陰影部分)在凹版3之Y1方向側端部逐漸擴展。另外,若凹版3整體一通過正式充填位置DP1,則刮刀部36退避至上方。 如此般,第3實施方式之 正式充填工序藉由對已利用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進行臨暫性充填之凹版3,進一步從狹縫噴嘴34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並利用刮刀部36將其按壓而可確實地將墨水充填至凹部3a。 步驟S110以後: 步驟S110以後,除了步驟S116、S119之第3片之正式充填工序以外,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執行。步驟S116、S119之第3片之正式充填工序,與上述之第2片之正式充填工序(步驟S106、S109)相同地,藉由在已臨暫性充填之凹版3處利用狹縫噴嘴34形成墨水積留部分IK,利用刮刀部36按壓而將墨水充填至凹部3a。 如以上所述般,在第3實施方式中由於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設置臨暫性充填工序,故可有效地防止在凹版3處之墨水乾燥。其結果為可提高印刷品質。特別是在臨暫性充填工序中,藉由利用刮刀部56之前端561將自狹縫噴嘴54供給之墨水之墨水積留部分IK粗略地平整化,可使墨水確實地充填至凹版3之凹部3a內,而可更有效地防止在凹版3處之墨水乾燥。其結果為,可使墨水朝凹版3之充填穩定化並可大幅度地提高印刷裝置1之生產效率。在如此之第3實施方式中,狹縫噴嘴54相當於本發明之「供給部」之一例。又,狹縫噴嘴34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供給部」之一例。又,刮刀部3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正式充填部」而發揮機能,另一方面,刮刀部5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臨暫性充填部」而發揮機能。 另外,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除了上述之實施方式以外還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如圖5B、圖5C、圖7B、圖7C所示般,在自第n片之轉印工序轉移至第(n+1)片之受理工序期間,維持使轉印滾筒43下降之狀態,但亦可採用下述方式之構成,即:在完成轉印工序之時點使轉印滾筒43退避至上方、而在進行受理工序之際使轉印滾筒43下降而位於受理轉印位置RP/TP之位置。 又,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係由狹縫噴嘴54與刮刀部56構成墨水供給充填單元,在第2實施方式中係由狹縫噴嘴34與刮刀部36構成墨水供給充填單元,在第3實施方式中係由狹縫噴嘴34、54與刮刀部36、56構成2組墨水供給充填單元,但亦可將狹縫噴嘴與刮刀部個別地設置。 又,在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中相對於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設置之墨水充填單元30、滾筒單元4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接受直動驅動部82之驅動而在Y方向上直線移動。然而,有關本發明之實施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設置,而設置使墨水充填單元30、滾筒單元4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在Y方向上移動之機構;還可採用下述構成,即: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與墨水充填單元30、滾筒單元4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此二者在Y方向上移動。亦即,只要係相對於墨水充填單元30、滾筒單元40及墨水供給充填單元50,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為相對地移動之構成皆可,第1實施方式至第3實施方式係其一個方式。 又,作為印刷材料例示墨水,可包含例如有機EL用聚合物墨水、用於電極配線之含有銅或銀等奈米金屬墨水等。又,作為被轉印有印刷材料之工件(基材),包含有機EL顯示器用之基板、用於觸控面板或印刷配線之基板等。然而,針對本發明之「印刷材料」及「基材」並非限定於上述者,可應用於各種印刷材料及基材。 如以上所說明般,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墨水相當於本發明之「印刷材料」之一例,工件4相當於本發明之「基材」之一例。又,版載台12及工件載台7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凹版保持部」及「基材保持部」之一例。又,狹縫噴嘴54相當於本發明之「供給部」之一例。又,狹縫噴嘴34相當於本發明之「供給部」、「第2供給部」之一例。又,刀362、56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刀」及「第2刀」之一例,刮刀部3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正式充填部」發揮機能,刮刀部56係作為本發明之「充填部」及「臨暫性充填部」發揮機能。又,升降機構37、57係作為本發明之「第1升降機構」及「第2升降機構」發揮機能。又,轉印滾筒43相當於本發明之「轉印部」之一例。又,藉由支持版載台單元10之搬送載台83利用直動驅動部82移動而搬送凹版3,直動驅動部82及搬送載台83作為本發明之「凹版搬送部」而發揮機能。又,藉由支持工件載台單元70之搬送載台84利用直動驅動部82移動而搬送工件(基材)4,直動驅動部82及搬送載台84作為本發明之「基材搬送部」而發揮機能。又,控制單元90相當於本發明之「控制部」之一例。另外,方向Y1及方向Y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方向」及「第2方向」。 以上,如例示具體之實施方式而說明般,本發明可採用下述構成:例如將轉印工序作為一邊將基材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轉印部之第1位置朝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基材之表面抵接於轉印部的工序;充填工序具有正式充填工序,其藉由一邊將凹版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轉印部之第2位置朝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配設於轉印部與第2位置之間的第1刀與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印刷材料自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凹部;並且第2位置較第1位置更靠第1方向側,將轉印工序中基材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與充填工序中凹版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 又,亦可採用下述構成:自轉印部起至第1刀之距離較第1方向之基材之長度為長,而將轉印工序中基材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與充填工序中凹版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並行地進行。 又,亦可採用下述構成:進一步具備供給工序,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搬送而來之凹版之表面;充填工序進一步具有臨暫性充填工序,其使配置於轉印部之第2方向側之第2刀與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搬送而來之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利用供給工序被供給之印刷材料在凹版之表面平整化地充填;及搬送工序,其在臨暫性充填工序後將凹版朝第1方向搬送並使其位於第2位置;且在搬送工序後執行正式充填工序。 亦可採用下述構成,即:將第1印刷動作之受理工序與第2印刷動作之臨暫性充填工序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 進而亦可採用下述構成,即:進一步具備供給工序,其在充填工序之前在第1刀之第1方向側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凹版之表面。 又,亦可採用下述方式之構成:正式充填部在位於轉印部之第1方向側之特定位置與轉印部之間配設第1刀,且藉由將第1刀滑接於自特定位置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凹版之表面,而自凹版之表面刮取印刷材料且將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凹部;供給部係配設在轉印部之第2方向側,而將印刷材料供給至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凹版之表面;臨暫性充填部係在供給部之第2方向側配設第2刀,並藉由將第2刀滑接於自轉印部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且利用供給部供給有印刷材料之凹版之表面,而將印刷材料在凹版之表面平整化。如此般,由於臨暫性充填部具有第2刀,因此可將利用供給部供給之印刷材料更確實地臨暫性充填至凹部,而可更確實地防止殘存於凹部之印刷材料之乾燥。 又,亦可採用下述方式之構成,即具備:第1升降機構,其使第1刀對凹版之表面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第2升降機構,其使第2刀對凹版之表面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及控制部,其控制第1升降機構及第2升降機構;且控制部將利用第1升降機構進行之第1刀與凹版之表面按壓時之按壓壓力,與利用第2升降機構進行之第2刀與凹版之表面按壓時之按壓壓力相比設定為更強。 又,亦可採用下述方式之構成:進一步具備第2供給部,其配設於第1刀之第1方向側;且第2供給部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從較第2供給部更靠第1方向側處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凹版之表面;正式充填部藉由將第1刀滑接於自特定位置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凹版之表面,而自凹版之表面刮取由供給部及第2供給部供給之印刷材料且將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凹部。該情形下,對已利用第2刀進行臨暫性充填之凹版之表面,可進一步自第2供給部供給印刷材料,並利用第1刀將其正式充填,藉此,可確實地將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凹部。 又,可行的是,將正式充填工序中第1刀對凹版之表面之按壓壓力與臨暫性充填工序中第2刀對凹版之表面之按壓壓力相比設定為強。 又,亦可採用下述方式之構成:進一步具備第2供給工序,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凹版之表面,該凹版在搬送工序後自第2位置朝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並位於較第1刀更靠第1方向側之位置,且在第2供給工序後執行正式充填工序。該情形下,對已利用第2刀進行臨暫性充填工序之凹版之表面,進一步藉由第2供給工序供給印刷材料,其後,藉由利用第1刀執行正式充填工序而可確實地將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凹部。 以上,係根據特定之實施例說明了本發明,但本說明並非意圖以限定之意思被解釋者。參照本發明之說明,如同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被揭示之實施方式之各種變化例對精通此項技術者而言應是不言可喻。因此可認為,附加之專利申請之範圍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真正範圍之範圍內包含該變化例或實施方式者。
1‧‧‧印刷裝置
2‧‧‧基台
3‧‧‧凹版
3a‧‧‧(凹版之)凹部
3b‧‧‧(凹版之)上表面
4‧‧‧工件(基材)
4a‧‧‧(工件之)上表面
10‧‧‧版載台單元
11‧‧‧支持台
12‧‧‧版載台(凹版保持部)
20‧‧‧版對準單元
21‧‧‧柱構件
22‧‧‧樑構件
23‧‧‧支持部
24‧‧‧對準攝影機
25‧‧‧對準攝影機
26‧‧‧位置調整機構
27‧‧‧位置調整機構
30‧‧‧墨水充填單元
30A‧‧‧墨水供給充填單元
31‧‧‧柱構件
32‧‧‧樑構件
33‧‧‧支持部
34‧‧‧狹縫噴嘴(供給部、第2供給部)
35‧‧‧墨水供給部
36‧‧‧刮刀部(充填部、正式充填部)
37‧‧‧升降機構
40‧‧‧滾筒單元
41‧‧‧升降機構
42‧‧‧升降台
43‧‧‧轉印滾筒(轉印部)
44‧‧‧旋轉驅動馬達
45‧‧‧升降馬達
50‧‧‧墨水供給充填單元
51‧‧‧柱構件
52‧‧‧樑構件
53‧‧‧支持部
54‧‧‧狹縫噴嘴(供給部)
55‧‧‧墨水供給部
56‧‧‧刮刀部(充填部、臨暫性充填部)
57‧‧‧升降機構
60‧‧‧工件對準單元
61‧‧‧支持部
62‧‧‧支持部
63‧‧‧樑構件
64‧‧‧對準攝影機
65‧‧‧位置調整機構
66‧‧‧樑構件
67‧‧‧對準攝影機
68‧‧‧位置調整機構
70‧‧‧工件載台單元
71‧‧‧位置調整機構
72‧‧‧工件載台(基材保持部)
80‧‧‧搬送單元
81‧‧‧直動引導件
82‧‧‧直動驅動部
83‧‧‧搬送載台
84‧‧‧搬送載台
90‧‧‧控制單元
91‧‧‧CPU
92‧‧‧記憶體
93‧‧‧操作顯示部
341‧‧‧噴出口/墨水噴出口
361‧‧‧前端
362‧‧‧刀
363‧‧‧支撐刀
364‧‧‧板狀構件
365‧‧‧板狀構件
541‧‧‧噴出口
561‧‧‧前端
562‧‧‧刀
563‧‧‧支撐刀
564‧‧‧板狀構件
565‧‧‧板狀構件
DP1‧‧‧正式充填位置
DP2‧‧‧臨暫性充填位置
IK‧‧‧墨水積留部分
IP‧‧‧墨水供給位置
L1‧‧‧距離
L2‧‧‧距離
L3‧‧‧距離
P1‧‧‧第1位置
P2‧‧‧第2位置
PT‧‧‧墨水圖案/圖案
RP/TP‧‧‧受理轉印位置
S105~S123‧‧‧步驟
S201~S226‧‧‧步驟
X1‧‧‧方向
X2‧‧‧方向
Y1‧‧‧方向(第1方向)
Y2‧‧‧方向(第2方向)
Z‧‧‧方向(鉛垂方向)
θ1‧‧‧方向(旋轉方向)
θ2‧‧‧旋轉方向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1實施方式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2係顯示構成墨水供給充填單元之狹縫噴嘴及刮刀部的圖。 圖3係顯示構成墨水充填單元之刮刀部的圖。 圖4係顯示圖1之印刷裝置之電氣構成的方塊圖。 圖5A係示意性顯示利用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執行之印刷動作的圖。 圖5B係示意性顯示利用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執行之印刷動作的圖。 圖5C係示意性顯示利用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執行之印刷動作的圖。 圖6A係顯示臨暫性充填工序之圖。 圖6B係顯示第2片之印刷動作中之正式充填工序的圖。 圖7A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2實施方式的圖。 圖7B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2實施方式的圖。 圖7C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2實施方式的圖。 圖8係顯示追加安裝於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3實施方式之墨水供給充填單元之構成的立體圖。

Claims (12)

  1. 一種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具備: 充填工序,其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形成於平板狀之凹版之表面的凹部; 受理工序,其使充填於前述凹部之前述印刷材料受理至轉印部;及 轉印工序,其將前述轉印部所受理之前述印刷材料轉印至平板狀之基材;且 執行前述充填工序、前述受理工序及前述轉印工序進行將前述印刷材料印刷在第1基材之第1印刷動作,並且 在與對前述第1基材之前述轉印工序於至少一部分並行地進行前述充填工序之後,執行前述受理工序及前述轉印工序進行將前述印刷材料印刷在與前述第1基材不同之第2基材之第2印刷動作, 前述轉印工序係一邊將前述基材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1位置朝與前述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前述基材之表面抵接於前述轉印部的工序,且 前述充填工序具有正式充填工序,其藉由一邊將前述凹版從在前述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2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配設於前述轉印部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的第1刀與前述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前述印刷材料充填至前述凹部,並且 前述第2位置較前述第1位置更靠前述第1方向側, 將前述轉印工序中前述基材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與前述充填工序中前述凹版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 自前述轉印部直至前述第1刀為止的距離較前述第1方向上之前述基材之長度更長,且 將前述轉印工序中前述基材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與前述充填工序中前述凹版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並行地進行。
  2. 如請求項1之印刷方法,其中進一步具備 供給工序,其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上搬送而來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且 前述充填工序進一步具有: 臨暫性充填工序,其使配置於前述轉印部之前述第2方向側之第2刀滑接於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搬送而來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並將利用前述供給工序供給之前述印刷材料在前述凹版之表面平整化;及 搬送工序,其在前述臨暫性充填工序後將前述凹版朝前述第1方向搬送並使其位於前述第2位置;並且 在前述搬送工序後執行前述正式充填工序。
  3. 如請求項2之印刷方法,其中 將前述第1印刷動作之前述受理工序與前述第2印刷動作之前述臨暫性充填工序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
  4. 如請求項1之印刷方法,其中進一步具備 供給工序,其在前述充填工序之前在前述第1刀之前述第1方向側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前述凹版之表面。
  5. 一種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具備: 充填工序,其將印刷材料充填至形成於平板狀之凹版之表面的凹部; 受理工序,其使充填於前述凹部之前述印刷材料受理至轉印部; 轉印工序,其一邊使平板狀之基材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1位置朝與前述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一邊使前述基材之表面抵接於前述轉印部,而將前述轉印部所受理之前述印刷材料轉印至前述基材;及 供給工序,其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且 前述充填工序具有: 正式充填工序,其藉由一邊將前述凹版從在前述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2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一邊使配設於前述轉印部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的第1刀與前述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前述印刷材料充填至前述凹部, 臨暫性充填工序,其使配置於前述轉印部之前述第2方向側之第2刀滑接於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使利用前述供給工序供給之前述印刷材料在前述凹版之表面平整化;及 搬送工序,其在前述臨暫性充填工序後使前述凹版朝前述第1方向相對地移動並使其位於前述第2位置;並且 在前述搬送工序後執行前述正式充填工序。
  6. 如請求項5之印刷方法,其中 前述正式充填工序中前述第1刀對前述凹版之表面之按壓壓力與前述臨暫性充填工序中前述第2刀對前述凹版之表面之按壓壓力相比為強。
  7. 如請求項6之印刷方法,其中進一步具備 第2供給工序,其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前述凹版之表面,該凹版在前述搬送工序後、自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而來並位於較前述第1刀更靠前述第1方向側之位置,且 在前述第2供給工序後執行前述正式充填工序。
  8. 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凹版保持部,其保持在表面形成有凹部之平板狀之凹版; 供給部,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前述凹版保持部所保持之前述凹版之表面; 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前述凹版之表面的前述印刷材料充填至前述凹部; 基材保持部,其保持基材; 轉印部,其受理被充填至前述凹部之前述印刷材料,並將所受理之前述印刷材料轉印在前述基材保持部所保持之前述基材; 基材搬送部,其使前述基材保持部相對於前述轉印部移動而搬送前述基材; 凹版搬送部,其使前述凹版保持部相對於前述轉印部、前述供給部及前述充填部移動而搬送前述凹版;及 控制部,其控制保持第1基材之前述基材搬送部而將前述第1基材搬送至受理前述印刷材料之前述轉印部並將前述印刷材料轉印至前述第1基材,而且以至少一部分與前述動作並行之方式,控制將供給有前述印刷材料之前述凹版予以保持之凹版搬送部而將前述凹版搬送至前述充填部並將用於印刷於與前述第1基材不同之第2基材的印刷材料充填至前述凹版之凹部, 前述轉印工序係一邊將前述基材從在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1位置朝與前述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前述基材之表面抵接於前述轉印部的工序,且 前述充填工序具有正式充填工序,其藉由一邊將前述凹版從在前述第1方向上遠離前述轉印部之第2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搬送,一邊使配設於前述轉印部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的第1刀與前述凹版之表面滑接,而將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前述印刷材料充填至前述凹部,並且 前述第2位置較前述第1位置更靠前述第1方向側, 將前述轉印工序中前述基材之朝第2方向之搬送與前述充填工序中前述凹版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以至少一部分並行之方式進行, 自前述轉印部直至前述第1刀為止的距離較前述第1方向上之前述基材之長度更長,且 將前述轉印工序中前述基材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與前述充填工序中前述凹版之朝前述第2方向之搬送並行地進行。
  9. 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凹版保持部,其保持在表面形成有凹部之平板狀之凹版; 供給部,其將印刷材料供給至前述凹版保持部所保持之前述凹版之表面; 臨暫性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前述凹版之表面之前述印刷材料臨暫性充填至前述凹部; 正式充填部,其將供給至前述凹版之表面之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上表面除去,並正式充填至前述凹部; 基材保持部,其保持基材; 轉印部,其受理被充填至前述凹部之前述印刷材料,並將所受理之前述印刷材料轉印至前述基材保持部所保持之前述基材; 基材搬送部,其使前述基材保持部相對於前述轉印部相對地移動而搬送前述基材;及 凹版搬送部,其使前述凹版保持部相對於前述轉印部、前述供給部、前述臨暫性充填部及前述正式充填部相對地移動而搬送前述凹版;且 前述正式充填部位於前述轉印部之第1方向側之位置, 前述臨暫性充填部位於與前述轉印部之前述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側之位置, 前述供給部位於前述轉印部與前述臨暫性充填部之間。
  10. 如請求項9之印刷裝置,其中 前述正式充填部在位於前述轉印部之前述第1方向側之位置的特定位置與前述轉印部之間配設第1刀,藉由將前述第1刀滑接於自前述特定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前述凹版之表面,而將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前述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前述凹部,且 前述供給部配設於前述轉印部之前述第2方向側,而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並且 前述臨暫性充填部在前述供給部之前述第2方向側配設第2刀,藉由將前述第2刀滑接於自前述轉印部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並利用前述供給部供給有前述印刷材料之前述凹版之表面,而使前述印刷材料在前述凹版之表面平整化。
  11. 如請求項10之印刷裝置,其中具備 第1升降機構,其使前述第1刀對前述凹版之表面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 第2升降機構,其使前述第2刀對前述凹版之表面予以按壓或使其隔開; 控制部,其控制前述第1升降機構及前述第2升降機構;且 前述控制部將利用前述第1升降機構進行之前述第1刀與前述凹版之表面之按壓時的按壓壓力,與利用前述第2升降機構進行之前述第2刀與前述凹版之表面之按壓時的按壓壓力相比設定為強。
  12. 如請求項11之印刷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 第2供給部,其配設在前述第1刀之前述第1方向側,且 前述第2供給部將前述印刷材料供給至自較前述第2供給部更靠前述第1方向側處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前述凹版之表面,並且 前述正式充填部藉由將前述第1刀滑接於自前述特定位置朝前述第2方向相對地移動之前述凹版之表面而將利用前述供給部及前述第2供給部供給之前述印刷材料自前述凹版之表面刮取,且將前述印刷材料正式充填至前述凹部。
TW106145150A 2015-09-28 2016-07-15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TW2018272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9139A JP6552357B2 (ja) 2015-09-28 2015-09-28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5-189139 2015-09-28
JP2015-221052 2015-11-11
JP2015221052A JP6546835B2 (ja) 2015-11-11 2015-11-11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50A true TW201827250A (zh) 2018-08-01

Family

ID=5842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150A TW201827250A (zh) 2015-09-28 2016-07-15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TW105122453A TWI614147B (zh) 2015-09-28 2016-07-15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2453A TWI614147B (zh) 2015-09-28 2016-07-15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5258A (zh)
TW (2) TW201827250A (zh)
WO (1) WO20170565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8718A (ja) * 1994-05-26 1995-12-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凹版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3122349B2 (ja) * 1995-09-05 2001-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41590A (ja) * 1998-11-09 2000-05-23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0141594A (ja) * 1998-11-17 2000-05-23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246863A (ja) * 1999-02-25 2000-09-12 Canon Inc インキ供給方法及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2001326448A (ja) * 2000-05-16 2001-11-22 Ougi Shokai:Kk プリント基板上の回路パターンを形成する際のエッチング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205470A (ja) * 2005-01-26 2006-08-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単色印刷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KR100782378B1 (ko) * 2006-02-14 2007-12-07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패턴 형성장치 및 방법
JP200822151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US20110225799A1 (en) * 2010-03-18 2011-09-22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5552902B2 (ja) * 2010-05-20 2014-07-16 株式会社Ihi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6112501B2 (ja) * 2012-10-05 2017-04-12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WO2014112557A1 (ja) * 2013-01-17 2014-07-24 Dic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グラビア版
JP2015112755A (ja) * 2013-12-10 2015-06-22 央紀 南波 凹版印刷装置
JP6233807B2 (ja) * 2014-02-26 2017-11-22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機の運転方法
JP5934820B1 (ja) * 2015-03-17 2016-06-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ドクターブレード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868A (zh) 2017-04-01
TWI614147B (zh) 2018-02-11
CN107735258A (zh) 2018-02-23
WO2017056564A1 (ja)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229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部品実装ライン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6167991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方法
KR102373280B1 (ko) 스텐실 셔틀 어셈블리를 갖춘 스텐실 프린터
TW201519723A (zh) 用於印刷小縱橫比特徵結構之方法及設備
TWI632070B (zh) 刀清潔裝置、刀清潔方法、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KR20110126581A (ko) 스크린 인쇄기 및 스크린 인쇄기의 클리닝 방법
KR20130004038A (ko) 스크린 인쇄 시스템 및 스크린 인쇄 시스템의 마스크의 클리닝 방법
KR101673225B1 (ko) 롤 타입 패드를 이용한 전극 인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극 인쇄방법
JP2010129866A (ja) 導電性ボール搭載装置
TWI688213B (zh) 用於模板印刷機的雙重作用模板擦拭器組件
TW201806785A (zh) 凹版、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及圖案載體
JP6968750B2 (ja) マスク清掃装置、印刷機、マスク清掃方法
US9370924B1 (en) Dual action stencil wiper assembly for stencil printer
JP654683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TWI614147B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JP2013166315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におけるマスク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485852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6224475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TW201733814A (zh) 轉印裝置、轉印方法、及壓印輔助構件
JP6552357B2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95768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KR101244251B1 (ko) 롤투롤 인쇄장치
WO2022176152A1 (ja) 印刷作業機、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0125716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KR20150077295A (ko) 패턴 형성 방법, 패턴 인쇄 방법, 패턴 형성 시스템 및 패턴 인쇄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