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3024A -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 Google Patents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3024A
TW201823024A TW106136044A TW106136044A TW201823024A TW 201823024 A TW201823024 A TW 201823024A TW 106136044 A TW106136044 A TW 106136044A TW 106136044 A TW106136044 A TW 106136044A TW 201823024 A TW201823024 A TW 2018230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cording medium
state
reversible recording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1048B (zh
Inventor
栗原研一
大石雄紀
貝野由利子
首藤綾
平井暢一
淺岡聰子
高橋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3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0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28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or layers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s, microcapsules, bleachable dyes or heat- decomposable compounds, e.g. gas- liberating
    • B41M5/282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or layers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s, microcapsules, bleachable dyes or heat- decomposable compounds, e.g. gas- liberating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7Therm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28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or layers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s, microcapsules, bleachable dyes or heat- decomposable compounds, e.g. gas- libe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05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with reversible electron-donor electron-acceptor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a polymeric layer, which may be particulate and which is deformed or structurally changed with modification of its' properties, e.g. of its' optical hydrophobic-hydrophilic, solubility or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to-heat conver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or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2Multiple imag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包含: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Description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例如可記錄及抹除圖像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具備其之外裝構件。
於使用隱色素之可逆性記錄層中,無色透明之狀態與有色透明之狀態可逆地變化。但隱色素中不存在可進行白色顯示者。因此,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於支持基板與記錄層之間設置有白色之反射層的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如上所述,於使用隱色素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中,藉由於記錄層之下側設置白色之反射層,而進行白色顯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74584號公報
然而,想到視用途而於白色以外之基材上設置可逆性記錄層之情況。於此情形時,有因基材之顏色而可顯示之色域受到限定之虞。因此,期望開發可擴大可顯示之色域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期望提供一種可擴大可顯示之色域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具備: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外裝構件係至少於支持基材之一面上設置上述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而成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及一實施形態之外裝構件中,設置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藉此,可抑制由形成第1層及第2層之基材產生之對顯色之影響。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及一實施形態之外裝構件,由於與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一併設置有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故而可抑制由基材產生之對顯色之影響,擴大可顯示之色域。 再者,記載於此之效果並不一定受到限定,可為記載於本發明中之任一效果。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再者,以下之說明係本發明之一具體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態樣。說明順序如下所示。 1.第1實施形態(具有顯色狀態下可分別顯示白色及其他顏色之2層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例) 1-1.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 1-2.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 1-3.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記錄及抹除方法 1-4.作用、效果 2.變化例1(並列配置顯色狀態下可顯示其他顏色之2層而成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例) 3.第2實施形態(積層顯色狀態下可顯示其他顏色之複數層而成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例) 3-1.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 3-2.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記錄及抹除方法 3-3.作用、效果 4.變化例2(可藉由1層記錄層顯示多色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例) 5.應用例 6.實施例 <1.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可逆性記錄媒體1)之剖面構成者。可逆性記錄媒體1係例如於支持基體11上配置可使記錄狀態及抹除狀態可逆地變化之記錄層12而成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記錄層12具有積層2層(第1層13及第2層14)而成之構成。第1層13及第2層14介隔隔熱層15依序積層。第1層13係可使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記錄層,第2層14係可使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記錄層。再者,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可逆性記錄媒體1之剖面構成者,有與實際尺寸、形狀不同之情況。 (1-1.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 支持基體11係用以支持記錄層12者。支持基體11由耐熱性優異且平面方向之尺寸穩定性優異之材料構成。支持基體11可具有透光性及非透光性之任一特性。支持基體11可為例如晶圓等具有剛性之基板,亦可由具有可撓性之薄層玻璃、膜或者紙等構成。藉由使用可撓性基板作為支持基體11,可實現可撓(可彎折)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作為支持基體11之構成材料,例如,可列舉:無機材料、金屬材料或塑膠等高分子材料等。具體而言,作為無機材料,例如,可列舉:矽(Si)、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化鋁(AlOX )等。氧化矽包含玻璃或旋塗玻璃(SOG)等。作為金屬材料,例如,可列舉:鋁(Al)、鎳(Ni)或不鏽鋼等,作為高分子材料,例如,可列舉: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或聚乙醚酮(PEEK)、聚氯乙烯(PVC)以及該等之共聚物等。 記錄層12如上所述,具有第1層13與第2層14隔著隔熱層15自支持基體11側依序積層而成之構成。第1層13及第2層14能夠分別藉由熱而可逆地記錄及抹除資訊,第1層13係無彩色狀態(顯色狀態、記錄狀態)及透明狀態(消色狀態、抹除狀態)可逆地變化者,於顯色狀態下,較佳為呈現白色或接近白色之顏色。第2層14係有彩色狀態(記錄狀態)及透明狀態(抹除狀態)可逆地變化者。第1層13及第2層14分別使用可進行穩定之反覆記錄之可控制消色狀態及顯色狀態的材料而構成。例如,第1層13係由低分子材料與高分子材料構成。第2層14係由包含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減色劑及光熱轉換材料之例如高分子材料形成。 第1層13係於顯色狀態下呈現例如白色者。第1層13於呈現白色之狀態下,發揮作為例如具有30%以上之光反射率之反射層之作用。又,第1層13於透明狀態下,例如具有70%以上之透光率。第1層13藉由於顯色狀態下變成白色層(反射層),可抑制由支持基體11產生之對顯色之影響,可擴大利用第2層14產生之可顯示之色域。第1層13之積層方向之膜厚(以下簡稱為厚度)例如為7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 用於第1層13之低分子材料例如較佳為使用分子量150以上且700以下之有機低分子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脂肪酸等長鏈低分子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山萮酸、二十四碳酸、二十烷二酸等。於該等中,理想為將低熔點之高級脂肪酸(例如山萮酸)與高熔點之二元酸(例如二十烷二酸)組合使用。原因在於:藉由將具有互不相同之熔點之長鏈低分子化合物組合使用,可擴大透明化溫度範圍、提高抹除處理速度。 用於第1層13之光熱轉換材料係吸收特定之波長區域(例如近紅外線區域)之光而發熱者。作為光熱轉換材料,較佳為使用於波長700 nm以上且2000 nm以下之範圍內具有吸收峰,且於可見光範圍內基本無吸收之近紅外線吸收色素。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具有酞菁骨架之化合物(酞菁系染料)、具有方酸鎓骨架之化合物(方酸鎓系染料)、及例如無機化合物等。作為無機化合物,可列舉:二硫錯合物等金屬錯合物、二亞銨鹽、銨鹽、無機化合物等。作為無機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石墨、碳黑、金屬粉末粒子、四氧化三鈷、氧化鐵、氧化鉻、氧化銅、鈦黑、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等金屬氧化物、氮化鈮等金屬氮化物、碳化鉭等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各種磁性粉末等。此外,亦可使用具有優異之耐光性及耐熱性之具有花青骨架的化合物(花青系染料)。再者,此處,所謂優異之耐光性,係指於雷射照射時不分解。所謂優異之耐熱性,例如,係指於與高分子材料一併成膜,於例如150℃下保管30分鐘時,吸收光譜之最大吸收峰值不產生20%以上之變化。作為此種具有花青骨架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分子內具有SbF6 、PF6 、BF4 、ClO4 、CF3 SO3 及(CF3 SO3 )2 N中之任一相對離子與包含五員環或六員環之次甲基鏈中之至少一者之化合物。再者,用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具有花青骨架之化合物較佳為具備上述相對離子之任一者及次甲基鏈內有五員環及六員環等環狀結構之兩者,若具備至少一者,則可保證充分之耐光性及耐熱性。 用於第1層13之高分子材料較佳為容易使低分子材料及光熱轉換材料均勻地分散者。作為高分子材料,較佳為使用熱硬化性樹脂及熱塑性樹脂等高分子基質材料。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基纖維素、聚苯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苯氧樹脂、聚酯、芳香族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氯乙烯與乙酸乙烯酯之共聚物、丙烯酸系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系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羥基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及澱粉等。 第1層13係分別包含上述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減色劑及光熱轉換材料至少各1種而構成。又,第1層13亦可除上述材料以外亦包含例如硬化劑、增感劑、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第2層14係於顯色狀態下,呈現有彩色,例如於下述第2實施形態等中列舉之深紅色或青色、黃色者。第2層14之厚度例如為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 用於第2層14之呈色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隱色素。作為隱色素,例如可列舉既有之感熱紙用染料。具體而言,作為一例,可列舉下述式(1)所表示之分子內包含例如具有電子給予性之基的化合物。 [化1]用於第2層14之顯色劑/減色劑例如係用以使無色之呈色性化合物顯色、或使呈現特定之顏色之呈色性化合物消色者。顯色劑/減色劑例如可列舉:苯酚衍生物、水楊酸衍生物及脲衍生物等。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具有水楊酸骨架且分子內包含具有電子接受性之基的化合物。 [化2](X為-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CONHNHCONH-中之任一者;R為碳數25以上且34以下之直鏈狀之烴基) 用於第2層14之光熱轉換材料係例如吸收近紅外線區域之特定之波長區域之光而發熱者。作為光熱轉換材料,較佳為使用於例如波長700 nm以上且2000 nm以下之範圍內具有吸收峰,且於可見光範圍內基本無吸收之近紅外線吸收色素,可使用與上述第1層13相同之材料。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具有酞菁骨架之化合物(酞菁系染料)、具有方酸鎓骨架之化合物(方酸鎓系染料)、及例如無機化合物等。作為無機化合物,可列舉:二硫錯合物等金屬錯合物、二亞銨鹽、銨鹽、無機化合物等。作為無機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石墨、碳黑、金屬粉末粒子、四氧化三鈷、氧化鐵、氧化鉻、氧化銅、鈦黑、ITO等金屬氧化物、氮化鈮等金屬氮化物、碳化鉭等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各種磁性粉末等。此外,亦可使用分子內具有SbF6 、PF6 、BF4 、ClO4 、CF3 SO3 及(CF3 SO3 )2 N中之任一相對離子與包含五員環或六員環之次甲基鏈之至少一者的具有花青骨架之化合物(花青系染料)。再者,用於第1層13及第2層14之光熱轉換材料於互不相同之波長範圍內具有吸收峰,較佳為下層(接近支持基體11之層)於長波長側具有吸收峰。 用於第2層14之高分子材料與上述第1層13中之高分子材料同樣地,較佳為容易使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減色劑及光熱轉換材料均勻地分散者。作為高分子材料,例如可列舉熱硬化性樹脂及熱塑性樹脂。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基纖維素、聚苯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苯氧樹脂、聚酯、芳香族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系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系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羥基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及澱粉等。 第2層14係分別包含上述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減色劑及光熱轉換材料至少各1種而構成。第2層14亦可除上述材料以外亦包含例如增感劑或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隔熱層15例如係使用一般之具有透光性之高分子材料而構成。作為具體之材料,例如,可列舉: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基纖維素、聚苯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苯氧樹脂、聚酯、芳香族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系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系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羥基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澱粉等。再者,隔熱層15例如亦可包含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又,隔熱層15亦可使用具有透光性之無機材料而形成。例如,若使用多孔質之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碳、或該等之複合體等,則熱導率變低、隔熱效果較高而較佳。隔熱層15例如可藉由溶膠-凝膠法而形成。 隔熱層15之厚度較佳為例如3以上且100 μm以下,更佳為例如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原因在於:若隔熱層15之厚度過薄,則無法獲得充分之隔熱效果,若過厚,則對可逆性記錄媒體2整體進行均一加熱時,導熱性劣化,或透光性降低。 於記錄層12上(具體而言於第2層14上),較佳為形成例如保護層16。保護層16係用以保護記錄層12之表面者,例如係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形成。保護層16之厚度為例如0.1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 (1-2.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例如可使用塗佈法製造。再者,以下所說明之製造方法為一例,亦可使用其他方法製造。 首先,使作為高分子材料之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溶解於溶劑(例如甲基乙基酮)。向該溶液中添加作為低分子材料之山萮酸及二十烷二酸、光熱轉換材料、作為硬化劑之異氰酸酯化合物,並使其等分散,從而製備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A。繼而,將該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A以例如10 μm之厚度塗佈於支持基體11上,以例如65℃使其乾燥。藉此形成第1層13。 繼而,於第1層13上以例如20 μm之厚度塗佈例如聚乙烯醇水溶液後,使其乾燥,形成隔熱層15。 其次,使作為高分子材料之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溶解於溶劑(例如甲基乙基酮)。向該溶液中添加呈色性化合物(例如隱色素)、顯色劑/減色劑(例如水楊酸衍生物)及光熱轉換材料(例如花青系染料)並使其等分散,製備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B。繼而,將該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B以例如3 μm之厚度塗佈於支持基體11上,以例如70℃使其乾燥,形成第2層14。 繼而,於第2層14上以例如10 μm之厚度塗佈例如丙烯酸系樹脂後,使其乾燥,形成保護層16。藉由以上,完成圖1所示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 再者,記錄層12亦可使用除上述塗佈以外之方法而形成。例如,亦可預先塗佈於另一基材上,並將膜經由例如接著膜貼附於支持基體11上而形成記錄層12。或者,亦可將支持基體11浸漬於塗料中而形成記錄層12。 (1-3.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記錄及抹除方法) 於可逆性記錄媒體1中,例如,可按以下之方式進行記錄及抹除。 首先,以呈色性化合物消色之程度之溫度對記錄層12進行加熱,預先形成消色狀態。其次,向記錄層12之所需位置例如藉由半導體雷射等照射波長及輸出經製備之近紅外線。藉此,記錄層12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於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呈色反應(顯色反應),照射部分顯色。 另一方面,於使顯色部分消色之情形時,以達消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近紅外線。藉此,記錄層12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於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消色反應,照射部分之顯色消失,記錄被抹除。又,於將形成於記錄層12之全部記錄一次抹除之情形時,以消色之程度之溫度對可逆性記錄媒體1進行加熱。藉此,將記錄於記錄層12之資訊一次抹除。其後,藉由進行上述操作,可進行對記錄層12之反覆記錄。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中,以第1層13及第2層14所含之呈色性化合物消色之程度之溫度(例如120℃)進行加熱,預先形成消色狀態。於該消色狀態下,例如,向所需位置照射僅使第1層13顯色之例如第1層13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所吸收之波長980 nm的雷射光(例如輸出3 W)。藉此,第1層13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第1層13所含之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呈色反應(顯色反應),於照射部分顯示第1層13之顏色(白色)(參照圖2區域B)。又,雖圖2中未示出,但藉由照射例如波長890 nm(例如輸出3 W)之雷射光,第2層14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可僅使第2層14顯色。於如區域A般使第1層13及第2層14一併顯色之情形時,分別照射波長980 nm及波長890 nm之雷射光。 如上所述,藉由調整近紅外線之波長及輸出並對記錄層12進行照射,可如圖2所示般進行有色顯示(區域A)、白色顯示(區域B)及支持基體11之顏色(區域C)之顯示。再者,於圖2中,省略隔熱層15及保護層16。 再者,只要不進行上述近紅外線之照射或加熱等顯色反應及消色反應,則保持顯色狀態及消色狀態。 (1-4.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於使用隱色素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中,由於無可進行白色顯示之隱色素,故而一般於支持基板與記錄層之間設置白色之反射層。例如,於積分卡等中,不形成反射層,而使用白色之基材,並將記錄層設為透明之狀態,藉此進行白色顯示。如上所述,若為積分卡等用途,則藉由選擇白色之基材,可進行白色顯示及視認性良好之色相(例如藍或黑等)顯示。 然而,有視用途而使用白色以外之基材之情況。於此情形時,產生難以再現隱色素之本來之色調,進而,無法進行白色顯示之問題。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中,設置可使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13、以及可使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14,並積層該等而構成記錄層12。藉此,例如,於將第1層之顯示色設為白色之情形時,藉由使第1層13顯色,使第2層14消色,可進行白色顯示。又,藉由使第1層13與第2層14一併顯色,而第1層13成為反射層,可不受基材之顏色之影響,顯示第2層14所含之呈色性化合物之顏色。即,提高顏色再現性。 以上,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中,由於將記錄層12設為積層可使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13、以及可使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14而成之構成,故而無論支持基體11之顏色如何,均例如可進行白色顯示,提高顏色再現性。又,藉由使第1層13及第2層14消色,亦可進行支持基體11本身之顏色顯示。因此,可提供可顯示之色域廣泛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其次,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及變化例1、2進行說明。以下對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元件標附同一符號,適當省略其說明。 <2.變化例1> 圖3係立體地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可逆性記錄媒體2)之構成者。可逆性記錄媒體2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具有於支持基體11上介隔隔熱層15將可使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13、以及可使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24依序積層作為記錄層22之構成。於本變化例中,第2層24具有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之例如2層24A、24B,且於其等層24A及層24B並列配設於隔熱層15上之方面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再者,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可逆性記錄媒體2之構成者,有與實際尺寸、形狀不同之情況。又,於圖3中,省略保護層16。 藉由如上所述,形成包含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呈色性化合物之複數層(此處為2層24A、24B)作為第2層24,並將其等例如並列配置,可提供一種除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效果以外,可進行多色顯示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3.第2實施形態>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可逆性記錄媒體3)之剖面構成者。可逆性記錄媒體3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具有於支持基體11上積層可使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13、以及可使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34而成之記錄層32。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層34具有積層顯色狀態下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之複數層(此處為3層34M、34C、34Y)而成之構成。再者,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可逆性記錄媒體3之剖面構成者,有與實際尺寸、形狀不同之情形。 (3-1.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3中,第2層34如上所述,具有自第1層13側起例如依序將層34M、34C、34Y之3層積層而成之構成。於第1層13與層34M之間、層34M與層34C之間、層34C與層34Y之間分別設置有隔熱層35、35、37。 層34M、層34C及層34Y係由包含呈色性化合物、與呈色性化合物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吸收特定之波長區域之光而發熱之光熱轉換材料的例如高分子材料形成。顯色劑/減色劑如上所述係例如用以使無色之呈色性化合物顯色、或使呈現特定之顏色之呈色性化合物消色者,層34M、層34C及層34Y係使用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者。顯色劑/減色劑如上所述,自苯酚衍生物、水楊酸衍生物及脲衍生物等選擇,層34M、層34C及層34Y係選擇與用於各層之各呈色性化合物對應者。光熱轉換材料如上所述,自酞菁系染料、花青系染料、金屬錯合物染料及二亞銨系染料等選擇,層34M、層34C及層34Y係使用吸收互不相同之波長區域之光而發熱者。 具體而言,層34M係例如包含發出深紅色之呈色性化合物、與此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例如吸收波長λ1 之紅外線而呈色之光熱轉換材料而構成。層34C係例如包含呈現青色之呈色性化合物、與此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例如吸收波長λ2 之紅外線而發熱之光熱轉換材料而構成。層34Y係例如包含呈現黃色之呈色性化合物、與此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例如吸收波長λ3 之紅外線而發熱之光熱轉換材料而構成。藉此,可獲得可進行全彩顯示之顯示媒體。 再者,光熱轉換材料較佳為選擇例如於波長700 nm以上且2000 nm以下之範圍內光吸收帶狹小,且相互不重疊之材料之組合。進而較佳為選擇與用於第1層13之光熱轉換材料相互不重疊之材料。藉此,可選擇性地使第1層13、層34M、層34C及層34Y中所需之層顯色或消色。 層34M、層34C及層34Y之厚度較佳為例如分別為1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更佳為例如2 μm以上且15 μm以下。原因在於:若各層34M、34C、34Y之厚度未達1 μm,則有無法獲得充分之顯色濃度之虞。又,原因在於:於各層34M、34C、34Y之厚度厚於20 μm之情形時,各層34M、34C、34Y之熱利用量變大,有顯色性或消色性劣化之虞。 又,層34M、層34C及層34Y與上述記錄層12同樣地,除上述材料以外,亦可包含例如增感劑或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隔熱層35、35、37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使用例如一般之具有透光性之高分子材料而構成。作為具體之材料,例如,可列舉: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基纖維素、聚苯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苯氧樹脂、聚酯、芳香族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系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系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羥基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澱粉等。再者,隔熱層35、35、37亦可包含例如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又,隔熱層35、35、37亦可使用具有透光性之無機材料而形成。例如,若使用多孔質之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碳、或該等複合體等,則熱導率變低,隔熱效果較高而較佳。隔熱層35、35、37可藉由例如溶膠-凝膠法而形成。 隔熱層35、35、37之厚度較佳為例如3以上且100 μm以下,更佳為例如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原因在於:若隔熱層35、35、37之厚度過薄,則無法獲得充分之隔熱效果,若過厚,則對可逆性記錄媒體3整體進行均一加熱時,導熱性劣化,或透光性降低。 (3-2.可逆性記錄媒體之記錄及抹除方法)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3中,例如,可按以下之方式進行記錄及抹除。再者,此處記錄層32係以積層呈現白色之第1層13、呈現深紅色之層34M、呈現青色之層34C、及呈現黃色之層34Y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再者,呈現白色之第1層13設為包含吸收波長λ4 之紅外線而呈色之光熱轉換材料而構成者。 首先,以記錄層32(第1層13及第2層34(層34M、層34C及層34Y))消色之程度之溫度,例如120℃之溫度進行加熱,預先形成消色狀態。其次,向記錄層32之任意之部分例如藉由半導體雷射等照射波長及輸出經任意選擇之紅外線。此處,於使層34M顯色之情形時,以層34M達到顯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波長λ1 之紅外線。藉此,層34M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於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呈色反應(顯色反應),於照射部分發出青色。同樣地,於使層34C顯色之情形時,以層34C達到顯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波長λ2 之紅外線。於使層34Y顯色之情形時,以層34Y達到顯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波長λ3 之紅外線。於使第1層13顯色之情形時,以第1層13達到顯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波長λ4 之紅外線。藉此,層34C、層34Y及第1層13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分別發熱,於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呈色反應,於照射部分分別發出深紅色及黃色或者白色。如上所述,藉由向任意部分照射對應波長之紅外線,可進行資訊(例如全彩之圖像)之記錄。 另一方面,於使按上述方式顯色之第1層13、層34M、層34C及層34Y分別消色之情形時,以達到消色溫度之程度之能量照射與各層13、34M、34C、34Y對應之波長之紅外線。藉此,第1層13、層34M、層34C及層34Y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發熱,於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減色劑之間產生消色反應,照射部分之顯色消失,記錄被抹除。又,將形成於記錄層32之全部記錄一次抹除之情形時,藉由以第1層13、層34M、層34C及層34Y全部消色之程度之溫度,例如120℃對記錄層32進行加熱,而將記錄於記錄層32之資訊一次抹除。其後,藉由進行上述操作,可進行對記錄層32之反覆記錄。 (3-3.作用、效果) 於本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3中,作為第2層34,例如形成分別包含呈現黃色、深紅色或青色之呈色性化合物、與各者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具有互不相同之吸收波長之光熱轉換材料的3層(層34M、層34C及層34Y),並使該等積層於第1層13上。藉此,可提供一種除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之效果以外,可顯示之色域廣泛、可進行全彩之記錄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4.變化例2> 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記錄層32之第2層34,示出具有形成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層(層34M、層34C及層34Y)並將該等積層而成之多層結構之例,但例如即便為單層結構,亦可實現可進行全彩顯示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圖5中,例如製作分別包含呈現互不相同之顏色(例如青色(C)、深紅色(M)及黃色(Y))之呈色性化合物、與各呈色性化合物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吸收互不相同之波長區域之光而發熱之光熱轉換材料的3種微膠囊44C、44M、44Y,並將其等混合而形成記錄層42之第2層44。該第2層44例如可藉由使上述微膠囊44C、44M、44Y分散於作為例如上述第2層14之構成材料而列舉之高分子材料中,並塗佈於支持基體11上而形成。再者,內包有上述材料之微膠囊例如較佳為使用構成上述隔熱層15之材料。 <5.應用例> 其次,對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以及變化例1、2中所說明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可逆性記錄媒體1~4)之應用例進行說明。但以下說明之電子機器之構成僅為一例,其構成可進行適當變更。上述可逆性記錄媒體1~4可應用於各種電子機器或者服飾品之一部分,例如,可應用於作為所謂可穿戴終端之例如鐘錶(手錶)、包、衣服、帽子、眼鏡及鞋等服飾品之一部分,該電子機器等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又,不僅電子機器或服飾品,例如,亦可應用於作為外裝構件之建造物之牆壁等內裝或外裝、桌子等傢俱之外裝等。 (應用例1) 圖6A及圖6B表示帶重寫功能之積體電路(IC)卡之外觀。該IC卡中,卡之正面為印字面110,例如係貼附片狀之可逆性記錄媒體1等而構成。IC卡藉由於印字面110配置可逆性記錄媒體1等,可如圖6A及圖6B所示,適當地於印字面進行寫入及其覆寫以及抹除。 (應用例2) 圖7A表示智慧型手機之正面之外觀構成,圖7B表示圖7A所示之智慧型手機之背面之外觀構成。該智慧型手機例如具備:顯示部210及非顯示部220、以及殼體230。於背面側之殼體230之例如一面上設置有例如可逆性記錄媒體1等作為殼體230之外裝構件,藉此,如圖7B所示,可顯示各種各樣之顏色花紋。再者,此處,雖舉出智慧型手機為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應用於筆記型個人電腦(PC)或平板PC等。 (應用例3) 圖8A及圖8B表示包之外觀。該包具有例如收納部310及提手320,例如,於收納部310安裝有例如可逆性記錄媒體1。於收納部310藉由例如可逆性記錄媒體1顯示各種各樣之文字或圖案。又,藉由於提手320部分安裝可逆性記錄媒體1等,可顯示各種各樣之顏色花紋,可如圖8A之例至圖8B之例般變更收納部310之設計。可實現即便於時尚用途中亦有用之電子裝置。 (應用例4) 圖9表示可記錄例如娛樂公園中例如遊樂設施之搭乘歷程或排程資訊等之腕帶之一構成例。該腕帶具有帶部411、412及資訊記錄部420。帶部411、412構成為具有例如帶形狀,且端部(未圖示)可相互連接。於資訊記錄部420上貼附有例如可逆性記錄媒體1等,除上述遊樂設施之搭乘歷程MH2或排程資訊IS(IS1~IS3)之外,記錄有例如資訊編碼CD。於娛樂公園中,入場者藉由將腕帶舉至設置於遊樂設施搭乘預約點等各處之寫入裝置,可記錄上述資訊。 搭乘歷程標記MH1表示娛樂公園中配戴有腕帶之入場者搭乘過之遊樂設施之數量。於該例中,搭乘遊樂設施越多,則記錄越多星形標記作為搭乘歷程標記MH1。再者,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根據入場者搭乘之遊樂設施之數量,使標記之顏色發生變化。 排程資訊IS於該例中表示入場者之排程。於該例中,記錄包括入場者所預約之活動、或娛樂公園中將要舉辦之活動在內之全部活動之資訊作為排程資訊IS1~IS3。具體而言,於該例中,記錄入場者進行過搭乘預約之遊樂設施名稱(遊樂設施201)、及其搭乘預定時刻作為排程資訊IS1。又,記錄遊行等公園內之活動、及其開始預定時刻作為排程資訊IS2。又,記錄入場者5預先預約之餐廳、及其用餐預定時刻作為排程資訊IS3。 資訊編碼CD中例如記錄有用以識別腕帶之識別資訊IID、或網站資訊IWS。 <6.實施例> 其次,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製成具有上述第2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之10種可逆性記錄媒體(實驗例1~10)作為樣本,並分別對其光學特性進行評價。 (實驗例1) 首先,製備第1層(白色層)用之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A,形成第1層。將氯乙烯系共聚物(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製造,M110)26重量份溶解於溶劑(甲基乙基酮(MEK))210質量份。向其中加入山萮酸6重量份及二十烷二酸4重量份,向玻璃瓶中加入直徑1 mm之陶瓷珠,使用搖擺研磨機分散2小時,製備均一之分散液。繼而,向所得之分散液中添加光熱轉換材料(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IR-915)0.1質量份、異氰酸酯化合物(Nippon Polyurethan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ORONATE2298-90T)4質量份,製備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A。 其次,於白色之支持基體上塗佈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A,加熱使其乾燥後,進而於65℃環境下保存24小時使樹脂交聯。藉此,設置厚度10 μm之第1層。第1層於波長980 nm之光下之吸光度為0.2。 繼而,於第1層上塗佈聚乙烯醇水溶液並乾燥,形成膜厚20 μm之隔熱層。 其次,製備第2層深紅色層用之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B1,形成深紅色層。首先,向溶劑(甲基乙基酮(MEK))8.8 g中,添加下述式(3)所表示之隱色素(RED-DCF)0.23 g、下述式(4)所表示之顯色劑/減色劑(水楊酸烷基酯)0.4 g、酞菁系光熱轉換材料A 0.01 g及聚合物(MB1008,聚(氯乙烯-共聚-乙酸乙烯酯(9:1)))0.8 g,使用搖擺研磨機分散2小時,製備均一之分散液(塗料A)。藉由線棒塗佈器將塗料A塗佈於支持基板上,以70℃實施加熱乾燥處理5分鐘,形成厚度3 μm之深紅色層。深紅色層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於波長915 nm之光下之吸光度為0.16。深紅色層之吸光度係於厚度50 μm之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上形成深紅色層,藉由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V-770(日本分光(股)製造)進行積分球測定,並減去基板等之吸收而求得。 [化3]繼而,於深紅色層上塗佈聚乙烯醇水溶液並乾燥,形成膜厚20 μm之隔熱層。 其次,製備第2層青色層用之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B2,形成青色層。首先,向溶劑(甲基乙基酮(MEK))8.8 g添加下述式(5)所表示之隱色素(H3035)0.2 g、上述式(4)所表示之顯色劑/減色劑(水楊酸烷基酯)0.4 g、酞菁系光熱轉換材料B 0.01 g及聚合物(MB1008,聚(氯乙烯-共聚-乙酸乙烯酯(9:1)))0.8 g,使用搖擺研磨機分散2小時,製備均一之分散液(塗料B)。藉由線棒塗佈器將塗料B塗佈於支持基板上,以70℃實施加熱乾燥處理5分鐘,形成厚度3 μm之青色層。使用與上述相同之方法,測定青色層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於波長860 nm之光下之吸光度,該值為0.2。 [化4]繼而,於青色層上塗佈聚乙烯醇水溶液並乾燥,形成膜厚20 μm之隔熱層。 其次,製備第2層黃色層用之可逆性記錄媒體用塗料B3,形成黃色層。首先,向溶劑(甲基乙基酮(MEK))8.8 g中,添加下述式(6)所表示之隱色素(TPY-7)0.15 g、上述式(4)所表示之顯色劑/減色劑(水楊酸烷基酯)0.4g、酞菁系光熱轉換材料C 0.01 g及聚合物(MB1008,聚(氯乙烯-共聚-乙酸乙烯酯(9:1)))0.8 g,使用搖擺研磨機分散2小時,製備均一之分散液(塗料C)。藉由線棒塗佈器將塗料C塗佈於支持基板上,以70℃實施加熱乾燥處理5分鐘,形成厚度5 μm之黃色層。使用與上述相同之方法,測定黃色層所含之光熱轉換材料於波長760 nm之光下之吸光度,該值為0.22。 [化5]最後,於青色層上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形成厚度約2 μm之保護層,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1)。 (實驗例2) 於實驗例2中,使用經著色成銀色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作為支持基體,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2)。 (實驗例3) 於實驗例3中,使用經著色成紅色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作為支持基體,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3)。 (實驗例4) 於實驗例4中,使用經著色成藍色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作為支持基體,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4)。 (實驗例5) 於實驗例5中,使用經著色成黑色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作為支持基體,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5)。 (實驗例6) 於實驗例6中,省略第1層(白色層)及白色層上之隔熱層,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6)。 (實驗例7) 於實驗例7中,省略第1層(白色層)及白色層上之隔熱層,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2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7)。 (實驗例8) 於實驗例8中,省略第1層(白色層)及白色層上之隔熱層,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3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8)。 (實驗例9) 於實驗例9中,省略第1層(白色層)及白色層上之隔熱層,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4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9)。 (實驗例10) 於實驗例10中,省略第1層(白色層)及白色層上之隔熱層,除此以外,使用與實驗例5相同之方法製作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實驗例10)。 (光學特性之評價方法) 首先,測定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之支持基體之反射濃度(O.D.)及各層之顯色後之反射濃度。反射濃度之測定係使用X-Rite公司製造之eXact進行。各狀態下之色度測定亦使用該裝置,算出L a b 。其次,對構成可逆性多色記錄媒體之各層,測定各層單獨對於記錄用雷射光之各波長之吸光度。進而,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吸收曲線。其結果,各層之記錄用雷射光之該波長下之各層單獨之吸光度為0.2~0.22。再者,吸收曲線係將各層分別形成於吸光度測定用透明PET膜上進行評價。 [表1] 表1係彙總實驗例1~10中之光學特性之結果者。於實驗例1~6中,無論支持基體之顏色,深紅色層、青色層、黃色層均獲得與各層對應之L a b 。又,藉由使白色層透明,可表現支持基體之色調。相對於此,於未設置白色層之實驗例7~10中,支持基體之色調成為反射層,無法再現用於深紅色層、青色層、黃色層之隱色素之色調。 由以上可知,藉由於支持基體上設置可使白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白色層),並於該白色層上設置可使有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層,可分別獨立地對支持基體之色調、以及白色及有色層之色調進行控制而使其顯色。 以上,列舉第1、第2實施形態及變化例1、2以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等中說明之態樣,可進行各種變化。例如,無需具備上述實施形態等中所說明之全部構成元件,亦可進而包含其他構成元件。又,上述構成元件之材料或厚度為一例,並不限定於所記載者。 進而,於上述變化例2中,示出使用微膠囊進行單層結構下之全彩顯示之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藉由纖維狀之三維立體結構物進行。此處所使用之纖維例如較佳為具有所謂芯鞘結構,其包含:芯部,其含有呈現所需顏色之呈色性化合物、 與此對應之顯色劑/減色劑及光熱轉換材料;及鞘部,其被覆該芯部且由隔熱材料構成。藉由使用具有芯鞘結構,且包含分別呈現不同顏色之呈色性化合物之複數種纖維形成三維立體結構物,可製作可進行全彩顯示之可逆性記錄媒體。 進而,又,於上述實施形態等中,示出使用雷射進行各記錄層之顯色及消色之例,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使用熱印頭進行。 再者,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終究為例示,並無限定,又,亦可有其他效果。 再者,本發明亦可取如下構成。 (1) 一種可逆性記錄媒體,其具備: 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 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2) 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於無彩色狀態下具有30%以上之光反射率。 (3) 如上述(1)至()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於透明狀態下具有70%以上之透光率。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與上述第2層相互積層。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具有於有彩色狀態下色相互不相同之複數層,且 上述複數層分別配設於同一面上。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具有於有彩色狀態下色相互不相同之複數層,且 上述複數層相互積層。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具有支持基材,且 於上述支持基材上依序積層有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係包含高分子基質材料及分子量150以上且700以下之有機低分子化合物而構成。 (9) 如上述(8)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進而包含光熱轉換劑。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係包含具有電子給予性之呈色性化合物及電子接受性化合物而構成。 (11) 如上述(10)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進而包含光熱轉換劑。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之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以及上述第2層之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於互不相同之溫度下變化。 (13) 一種外裝構件,其至少具有於支持基材上設置有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一面,且 上述可逆性記錄媒體具備: 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 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作為記錄狀態及抹除狀態可逆地變化之記錄層。 本申請係以於日本特許廳在2016年11月18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編號2016-225534號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者,並藉由參照將該申請之全部內容引用於本申請中。 業者可根據設計上之要求或其他因素,想到各種修正、組合、次組合、及變更,但應理解該等包含於隨附之請求之範圍或其等效物之範圍。
1‧‧‧可逆性記錄媒體
2‧‧‧可逆性記錄媒體
3‧‧‧可逆性記錄媒體
4‧‧‧可逆性記錄媒體
11‧‧‧支持基體
12‧‧‧記錄層
13‧‧‧第1層
14‧‧‧第2層
15‧‧‧隔熱層
16‧‧‧保護層
17‧‧‧保護層
22‧‧‧記錄層
24‧‧‧第2層
24A‧‧‧層
24B‧‧‧層
32‧‧‧記錄層
34‧‧‧第2層
34C‧‧‧層
34M‧‧‧層
34Y‧‧‧層
35‧‧‧隔熱層
36‧‧‧隔熱層
37‧‧‧隔熱層
42‧‧‧記錄層
44‧‧‧第2層
44C‧‧‧微膠囊
44M‧‧‧微膠囊
44Y‧‧‧微膠囊
110‧‧‧印字面
210‧‧‧顯示部
220‧‧‧非顯示部
230‧‧‧殼體
310‧‧‧收納部
320‧‧‧提手
411‧‧‧帶部
412‧‧‧帶部
420‧‧‧資訊記錄部
CD‧‧‧資訊編碼
IS1‧‧‧排程資訊
IS2‧‧‧排程資訊
IS3‧‧‧排程資訊
MH1‧‧‧搭乘歷程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之一例的剖視圖。 圖2係對圖1所示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中之顯示形態進行說明的模式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之一例的剖視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2之可逆性記錄媒體之構成之一例的剖視圖。 圖6A係表示應用例1之外觀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6B係表示應用例1之外觀之另一例的立體圖。 圖7A係表示應用例2之外觀(正面側)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7B係表示應用例2之外觀(背面側)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8A係表示應用例3之外觀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8B係表示應用例3之外觀之另一例的立體圖。 圖9係表示應用例4之一構成例之說明圖。

Claims (13)

  1. 一種可逆性記錄媒體,其包含: 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 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2.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於無彩色狀態下具有30%以上之光反射率。
  3.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於透明狀態下具有70%以上之透光率。
  4.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與上述第2層相互積層。
  5.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具有於有彩色狀態下色相互不相同之複數層,且 上述複數層分別配設於同一面上。
  6.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具有於有彩色狀態下色相互不相同之複數層,且 上述複數層相互積層。
  7.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具有支持基材,且 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依序積層於上述支持基材上。
  8.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係包含高分子基質材料及分子量150以上且700以下之有機低分子化合物而構成。
  9. 如請求項8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進而包含光熱轉換劑。
  10.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係包含具有電子給予性之呈色性化合物及電子接受性化合物而構成。
  11. 如請求項10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2層進而包含光熱轉換劑。
  12. 如請求項1之可逆性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1層之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與上述第2層之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於互不相同之溫度下變化。
  13. 一種外裝構件,其至少具有於支持基材上設置有可逆性記錄媒體之一面,且 上述可逆性記錄媒體包含: 無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1層、以及 有彩色狀態及透明狀態可逆地變化之第2層 作為記錄狀態及抹除狀態可逆地變化之記錄層。
TW106136044A 2016-11-18 2017-10-20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TWI741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5534 2016-11-18
JP??2016-225534 2016-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024A true TW201823024A (zh) 2018-07-01
TWI741048B TWI741048B (zh) 2021-10-01

Family

ID=6214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044A TWI741048B (zh) 2016-11-18 2017-10-20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4109B2 (zh)
EP (1) EP3543031B1 (zh)
JP (1) JP7115311B2 (zh)
KR (1) KR102432682B1 (zh)
CN (1) CN109996682B (zh)
DE (1) DE112017005832T5 (zh)
TW (1) TWI741048B (zh)
WO (1) WO2018092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8003155T5 (de) 2017-06-20 2020-03-19 Sony Corporation Reversibles aufzeichnungsmedium
US20210316563A1 (en) * 2018-06-29 2021-10-14 Sony Corporation Reversi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exterior member
JP7388359B2 (ja) * 2018-08-31 2023-11-29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感熱性記録媒体および外装部材
KR102627156B1 (ko) * 2023-06-21 2024-01-23 (주)디지탈센스 키오스크를 이용한 재인쇄 가능한 출입증 발급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2135B2 (ja) * 1989-01-25 2001-07-23 株式会社 きもと 熱転写フィルム及び熱転写フィルムを用いた熱転写方法
JPH03216378A (ja) * 1990-01-22 1991-09-24 Hashimoto Hiroaki 転写カラー装飾フィルム
JPH11232692A (ja) * 1998-02-10 1999-08-27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49231B2 (ja) * 1998-04-08 2008-02-20 小林クリエイト株式会社 リライトカード
JP4307631B2 (ja) * 1999-06-02 2009-08-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隠蔽性情報記録媒体
EP1195423A4 (en) * 2000-02-03 2003-07-23 Tokyo Magnetic Printing LIQUID CRYSTAL TYPE REVERSIBLE INFORMATION DISPLAY AGENT AND NON-CONTACT IC CARD USING THIS
JP2003266941A (ja) 2002-03-15 2003-09-25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と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4074584A (ja) 2002-08-19 2004-03-11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CN100528596C (zh) * 2003-03-20 2009-08-19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性热敏记录介质
JP2005066936A (ja) 2003-08-21 2005-03-17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5228471B2 (ja) 2006-12-26 2013-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10195035A (ja) * 2009-01-30 2010-09-09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処理方法
JP5146350B2 (ja) 2009-02-16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8598074B2 (en) * 2010-02-23 2013-12-03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U2012352206B2 (en) * 2011-12-15 2015-04-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 personalized security article and methods of authenticating a security article and verifying a bearer of a security article
JP6472332B2 (ja) 2015-06-02 2019-02-20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ウエーハの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682A (zh) 2019-07-09
KR20190084967A (ko) 2019-07-17
US11104109B2 (en) 2021-08-31
TWI741048B (zh) 2021-10-01
EP3543031B1 (en) 2023-11-29
EP3543031A4 (en) 2020-01-29
KR102432682B1 (ko) 2022-08-12
US20190270290A1 (en) 2019-09-05
JP7115311B2 (ja) 2022-08-09
DE112017005832T5 (de) 2019-08-08
EP3543031A1 (en) 2019-09-25
CN109996682B (zh) 2021-09-03
JPWO2018092455A1 (ja) 2019-10-17
WO2018092455A1 (ja)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1048B (zh) 可逆性記錄媒體及外裝構件
CN112334318B (zh) 可逆记录介质和外装构件
JP2022000354A (ja) 可逆性記録媒体、外装部材、icカード、鞄およびリストバンド
KR102485749B1 (ko) 가역성 기록 매체 및 가역성 기록 매체용 도료 및 외장 부재
WO2021187385A1 (ja) 記録媒体および外装部材
JP7167942B2 (ja) 記録媒体および外装部材ならびに記録媒体への記録方法
CN112351891B (zh) 可逆记录介质和外装构件
JP7024789B2 (ja) 立体構造物
WO2023281843A1 (ja) 記録媒体、カードおよび冊子
JP6984654B2 (ja) 立体構造物および立体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WO2021177301A1 (ja) 記録媒体および外装部材
CN111278657A (zh) 热敏记录介质和外装构件
JP4470469B2 (ja)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