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6170A - 氣體控制系統、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偵測方法以及記憶媒體 - Google Patents

氣體控制系統、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偵測方法以及記憶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6170A
TW201816170A TW106126206A TW106126206A TW201816170A TW 201816170 A TW201816170 A TW 201816170A TW 106126206 A TW106126206 A TW 106126206A TW 106126206 A TW106126206 A TW 106126206A TW 201816170 A TW201816170 A TW 2018161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low rate
carrier gas
control
ta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7780B (zh
Inventor
西里洋
南雅和
坂口有平
Original Assignee
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7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 C23C16/4481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by evaporation using carrier gas in contact with the source materi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6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7/0617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 G05D7/0629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 G05D7/0635Control of flow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gulator means by action on thrott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在對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以對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的氣體控制系統中,避免長時間置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下。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10內導入載氣,並將該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10予以導出,其包括:流量控制部71,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10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10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以及控制極限偵測部72,偵測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該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該流量控制部71對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Description

氣體控制系統以及具備該系統的成膜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氣體(gas)控制系統以及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
作為對在半導體製造製程(process)的成膜處理中所使用的材料氣體進行搬送的氣體控制系統,有如下所述者,其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般,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tank)中導入載氣(carrier gas),將該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作為混合氣體而導出,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吸光度進行測定,對該測定吸光度與預定的目標吸光度進行比較,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以控制材料氣體的供給量。
此外,近年來,作為成膜處理中所使用的材料,使用氣化速度比以往的材料慢,且氣化時獲得的材料氣體的量非常少的低蒸氣壓的材料,但在藉由所述以往的氣體控制系統來對使此種低蒸氣壓材料氣化而生成的材料氣體進行搬送時,存在如下所述的問題。
在說明所述問題時,首先,將在所述以往的氣體控制系統,即,僅利用載氣來搬送材料氣體的氣體控制系統中,使載氣的流量增加時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變化示於圖5的圖表(graph)。根據該圖表可知,在載氣的流量達到極限流量之前,隨著載氣的流量增加,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亦單調增加,但在載氣的流量達到極限流量之後,隨著載氣的流量增加,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單調減少。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因素是:在槽罐中經氣化的材料的氣化速度跟不上通過槽罐的載氣的流量。
另外,所述現象在成膜處理中所使用的任何材料中皆有可能引起,但以往的材料在氣化時獲得的材料氣體的量多,即使將載氣的流量控制為遠少於極限流量的流量,亦可充分確保效率良好地實施成膜處理所需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因此所述現象並不會成為問題,但對於所述低蒸氣壓材料而言,在氣化時獲得的材料氣體的量非常少,必須將載氣的流量控制在極限流量附近,以儘可能確保效率良好地實施成膜處理所需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因此所述現象成為問題。
即,例如,在所述以往的氣體控制系統中,當在載氣的流量少於極限流量的狀態下,欲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以使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增加時,當載氣的流量達到極限流量附近時,會發生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的增加量相對於載氣流量的增加量而極端下降的第1狀況,進而,當載氣的流量達到極限流量以上時,會發生儘管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卻減少的第2狀況。另一方面,當在載氣的流量多於極限流量的狀態下,欲使載氣的流量減少以使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減少時,會發生儘管使載氣的流量減少,但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卻增加的第3狀況。
若如所述第1狀況至所述第3狀況般,無法藉由載氣的流量控制而依照規定性能來對材料氣體進行流量控制的狀況即控制極限狀況長時間持續,則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將變得不穩定而對成膜處理造成不良影響。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平4-354131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課題在於:在調節載氣的流量以對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的氣體控制系統中,避免長時間置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下。 [解決問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的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所述氣體控制系統的特徵在於包括:流量控制部,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以及控制極限偵測部,偵測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流量控制部對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如圖5所示,在載氣的流量充分小於極限流量的狀態下,當使載氣的流量增加時,材料氣體的流量會以大致成比例的方式而增加,但所述控制極限狀況表示載氣的流量與材料氣體的流量不處於此種關係的狀況,具體而言,表示所述第1狀況至所述第3狀況。另外,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會根據材料氣體、載氣或稀釋氣體的組成等各種因素而發生變動。
若為此種結構,則當對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時,可迅速偵測出成為所述控制極限狀況的情況,藉此,可避免長期置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下。
而且,作為用於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的具體結構,只要更包括:流量關係資料記憶部,預先記憶有流量關係資料,所述流量關係資料表示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流量與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所述控制極限偵測部參照所述流量關係資料來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即可,更具體而言,只要所述流量關係資料中所記憶的流量關係具有一峰值(peak),所述峰值是從伴隨載氣的流量增加而材料氣體的流量增加的單調增加,變化為伴隨載氣的流量增加而材料氣體的流量減少的單調減少,所述控制極限偵測部在被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流量超過所述峰值時,至少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即可。
所述流量關係資料只要表示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流量與從該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則並無限定,例如既可為圖5所示的表示載氣流量與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的映射資料(map data),亦可為表示載氣流量與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的關係式。
若為此種結構,則藉由自流量關係資料預先獲取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載氣流量的上限值,從而當因藉由流量控制部來調節載氣的流量而該載氣的流量超過所述上限值時,可立即偵測出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情況。
而且,作為用於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的另一具體結構,只要更包括:測定部,測定流量指標值,所述流量指標值是直接或間接表示所述材料氣體的流量的值,在儘管所述流量控制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所述流量指標值所表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仍未增加至預計以上的情況下,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即可,更具體而言,只要在儘管所述流量控制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所述流量指標值所表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卻下降的情況下,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即可。而且,作為另一更具體的結構,只要在儘管所述流量控制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流量指標值所表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僅增加至較之若隨著載氣流量的增加而以大致成比例的方式增加當獲得的值為小的值(例如所述當獲得的值的1/2以下、1/3以下或1/4以下等的值)的情況下,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即可。此時,可藉由響應性較之期望值下降來偵測。
若為此種結構,則使載氣的流量增加後,參考其規定期間後的材料氣體的流量變動,來偵測為控制極限狀況,因此在適用於反饋(feedback)控制的情況下,亦可準確地偵測控制極限狀況。即,在反饋控制中,例如,在材料氣體的流量下降的狀況下,即使為了使該流量上升而使載氣的流量增加,材料氣體的流量亦不一定會立即開始上升,如此,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的情況下,有時直至其效果反映至材料氣體的流量增加為止需要一定程度的期間,但即使在此種情況下,由於使載氣的流量增加後,參考其規定期間後的材料氣體的流量變動,因此,藉由調節該規定期間的長度,可準確地僅偵測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情況。
而且,在具備用於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的另一具體結構的氣體控制系統中,所述流量控制部亦可對由所述測定部所測定的測定流量指標值與預定的目標流量指標值進行比較,並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以使測定流量指標值接近目標流量指標值。此時,作為所述測定部,若採用不會使夾著該測定部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混合氣體產生壓力差者,具體而言,若採用不使閥(valve)介隔者,則可使混合氣體的流量穩定。另外,作為測定部,只要使用利用紅外線吸收法的測定器即可。
所述流量指標值既可為直接表示材料氣體流量的值即材料氣體的流量其自身,而且,亦可為間接表示材料氣體流量的值即材料氣體的分壓。另外,間接表示材料氣體流量的值並不限定於材料氣體的分壓,只要是追隨於材料氣體的流量而變動的值即可。
而且,所述各氣體控制系統中,亦可將在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進一步加入有稀釋氣體的氣體作為混合氣體,所述流量控制部對加入至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進行調節,藉此來控制所述混合氣體的流量,更具體而言,所述流量控制部亦可對載氣流量及稀釋氣體流量中的任一者或兩者進行調節,以使混合氣體的測定總流量接近預定的混合氣體的目標總流量,所述混合氣體的測定總流量是基於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與加入至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而算出。若為此種結構,則可藉由稀釋氣體的流量變動來抵消伴隨載氣流量的變動而產生的混合氣體流量的變動,藉此,可使混合氣體的流量穩定。
而且,本發明的成膜裝置是藉由所述任一個氣體控制系統,將混合氣體供給至成膜室。
在所述氣體控制系統中偵測控制極限狀況的偵測方法亦是本發明之一。即,本發明的偵測控制極限狀況的偵測方法是對氣體控制系統中的材料氣體流量的控制極限狀況進行偵測,所述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所述偵測方法中,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且對控制極限狀況進行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用於所述氣體控制系統的程式亦為本發明之一。即,本發明的程式是用於氣體控制系統的程式,所述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且所述程式用於使電腦發揮下述功能,即: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且偵測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發明的效果]
根據如此般構成的本發明,在使載氣的流量變動的情況下,可迅速掌握成為所述控制極限狀況的情況,藉此,可防止長時間置於所述控制限制狀態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氣體控制系統。
本實施形態的氣體控制系統例如被用於在半導體製造製程中所使用的成膜裝置中,以穩定的流量來供給材料氣體。更具體而言,供給混合氣體,所述混合氣體是將在槽罐內使低蒸氣壓材料(例如氯化鋁、氯化鎢等鹵素(halogen)系材料)氣化而成的材料氣體與載氣(氬等惰性氣體)一同從該槽罐予以導出,並在從該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加入有稀釋氣體(氬等的惰性氣體)。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氣體控制系統100具有:槽罐10,收容材料;載氣導入路徑20,對槽罐10的液相空間導入載氣;導出路徑21,從槽罐10的氣相空間導出材料氣體及載氣;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向導出路徑21中導入稀釋氣體;載氣流量調節部30,設置於載氣導入路徑20中;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設置於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中;壓力測定部50及分壓測定部60(測定部),設置於導出路徑21中;以及資訊處理裝置70,具備流量控制部71及控制極限偵測部72。另外,雖未圖示,但載氣導入路徑20的起始端連接於載氣供給機構,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起始端連接於稀釋氣體供給機構,導出路徑21的末端連接於供給混合氣體的成膜室,藉此,構成成膜裝置。
槽罐10可藉由加熱器(heater)11來對所收容的材料進行加熱,藉由溫度計12來監測槽罐10內的溫度,以將槽罐10內的溫度保持為預定的設定溫度。
載氣流量調節部30對導入槽罐10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是所謂的質量流量控制器(Mass Flow Controller,MFC)。載氣流量調節部30大體上具備:流量計31,對流經載氣導入路徑20的載氣的流量進行測定;以及閥32,設置於載氣導入路徑20中的較流量計31為下游側,調節開度,以對導入槽罐10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且載氣流量調節部30對從流量控制部71發送的設定流量與由流量計31所測定的測定流量進行比較,並調節閥32的開閉以使兩流量一致,且進行調節,以使從流量控制部71發送的設定流量的載氣流至載氣導入路徑20。
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對導入至導出路徑21的稀釋氣體的流量進行調節,是所謂的MFC(質量流量控制器)。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大體上具備:流量計41,對流經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稀釋氣體的流量進行測定;以及閥42,設置於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中的較流量計41為下游側,調節開度以對匯流至導出路徑21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且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對從流量控制部71發送的設定流量與由流量計41所測定的測定流量進行比較,並調節閥42的開閉以使兩流量一致,且進行調節,以使從流量控制部71發送的設定流量的稀釋氣體流至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
壓力測定部50為壓力感測器(sensor),較導出路徑21的連接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位置而設置於下游側,對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的壓力進行測定。
分壓測定部60為吸光式的分壓感測器,較導出路徑21的連接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位置而設置於下游側,對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進行測定。具體而言,分壓測定部60是使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通過流通槽(flow cell)61,夾著該流通槽61而在其中一側設置光源62,並且在另一側設置受光部63,使從光源62照射的光通過流經流通槽61的混合氣體後由受光部63接收,基於由受光部63所接收的光的強度,來測定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對應於流量指標值。
資訊處理裝置70是通用或專用的電腦,於記憶體(memory)中保存規定的程式,依照該程式來使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其周邊機器協同動作,藉此來發揮作為流量控制部71及控制極限偵測部72的功能。流量控制部71參照從分壓測定部60獲取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向兩流量調節部30、40發送所需的設定流量,對載氣及稀釋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以使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接近預定的目標流量。另外,在流量控制部71中,具備可輸入各種資訊的觸控面板(touch panel)等輸入部73。而且,控制極限偵測部72連接於流量控制部71,參照從流量控制部71獲取的與每個週期的流量控制相關的資訊以及在該流量控制前後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測定分壓,來偵測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情況,並輸出該意旨,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流量控制部71對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另外,在控制極限偵測部72中,具備可顯示警告的顯示部74。
接下來,基於圖2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氣體控制系統的動作流程。
首先,對於流量控制部71,利用輸入部73來分別輸入對於成膜處理為最佳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目標濃度、載氣及稀釋氣體的初始設定流量(步驟S1)。另外,較佳的是,所述各初始設定流量是從映射資料(參照圖5)導出最佳流量,所述映射資料表示在成膜處理之前先獲取的導入槽罐10的載氣流量、與從槽罐10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的關係。若利用映射資料來決定載氣及稀釋氣體的初始設定流量,則可在使氣體控制系統運行時,使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迅速上升至最佳流量。另外,映射資料亦可在事前使用同一組成的材料及同一氣體控制系統來獲取,而且,當使用同一組成的材料及同一氣體控制系統來連續實施成膜處理時,亦可利用在先前的成膜處理中獲取的映射資料。另外,由控制極限偵測部72所偵測的控制極限狀況是基於從所述輸入部73輸入的載氣及稀釋氣體的初始設定流量而定。
接下來,流量控制部71對載氣流量調節部30發送載氣的初始設定流量,並且對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發送稀釋氣體的初始設定流量。藉此,載氣流量調節部30將流入載氣導入路徑20的載氣的流量調節為初始設定流量,並且,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將流入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稀釋氣體的流量調節為初始設定流量,其結果,在氣體控制系統100內,各氣體開始流通(步驟S2)。
接下來,當混合氣體通過壓力測定部50及分壓測定部60時,以固定週期(步驟S3),壓力測定部50對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的壓力進行測定,並且,分壓測定部60對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進行測定(步驟S4)。
接下來,流量控制部71接收由壓力測定部50所測定的測定壓力及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測定分壓(測定流量指標值),並使用測定壓力及目標濃度,藉由式(1)來算出假定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為目標濃度時所需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目標分壓(目標流量指標值)(步驟S5)。另外,P vapor set為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目標分壓,C為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目標濃度,P total為混合氣體的壓力。
接下來,流量控制部71對測定分壓與目標分壓進行比較(步驟S6),當測定分壓小於目標分壓時,將使流經載氣導入路徑20的載氣流量增加的設定流量發送至載氣流量調節部30,並且,將使流經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稀釋氣體的流量減少的設定流量發送至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藉此,為使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接近最佳流量,實施如下所述的流量上升控制,即:載氣流量調節部30將流入載氣導入路徑20中的載氣的流量調節為所述設定流量,並且,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將流入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調節為所述設定流量(步驟S7)。另一方面,當測定分壓大於目標分壓時,將使流經載氣導入路徑20的載氣流量減少的設定流量發送至載氣流量調節部30,並且將使流經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稀釋氣體的流量增加的設定流量發送至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藉此,為使流經導出路徑21的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接近最佳流量,實施如下所述的流量下降控制,即,載氣流量調節部30將流入載氣導入路徑20中的載氣的流量調節為所述設定流量,並且,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將流入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調節為所述設定流量(步驟S8)。
而且,控制極限偵測部72在步驟S4與步驟S5之間,實施如下所述的動作。詳述之,首先,判斷在前週期中是否實施了流量上升控制(步驟S40),當判斷為在前週期中實施了流量上升控制時,對即將實施該流量上升控制之前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前週期的測定分壓、與剛實施該流量上升控制之後由分壓測定部所測定的當前週期的測定分壓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已成為前週期的測定分壓大於當前週期的測定分壓的所述第2狀況(步驟S41),當判斷為已成為所述第2狀況時,判斷該第2狀況是否已連續產生了n次(步驟S42),若已連續產生了n次,則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步驟S43),且於顯示部74顯示警告(步驟S44)。另一方面,若在步驟S40中判斷為在前週期中未實施流量上升控制,則判斷是否在前週期中實施了流量下降控制(步驟S45),若判斷為在前週期中實施了流量下降控制,則對即將實施該流量下降控制之前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前週期的測定分壓、與剛實施該流量下降控制之後由分壓測定部所測定的當前週期的測定分壓進行比較,判斷是否成為前週期的測定分壓小於當前週期的測定分壓的所述第3狀況(步驟S46),若判斷為已成為所述第3狀況,則判斷該第3狀況是否已連續產生了m次(步驟S47),若已連續產生了m次,則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步驟S43),且於顯示部74顯示警告(步驟S44)。
另外,當在步驟S44中於顯示部74顯示警告之後,既可使氣體控制系統自動停止,亦可由對顯示部74所顯示的警告進行了確認的作業員手動停止氣體控制系統,以免相同的狀況進一步持續。而且,也可取代步驟S4與步驟S5之間的動作或者除該動作以外,實施如下所述的動作:若儘管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例如x週期後,x為預定的整數),測定分壓僅增加至較之若隨著載氣流量的增加而以大致成比例的方式增加當獲得的值為小的值(例如所述當獲得的值的1/2以下、1/3以下或1/4以下等的值),則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另一方面,若儘管使載氣的流量減少,但在其規定期間後(例如y週期後,y為預定的整數),測定分壓僅減少至較之若隨著載氣流量的減少而以成大致比例的方式減少當獲得的值為大的值(例如所述當獲得的值的1/2以上、1/3以上或1/4以上等的值),則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
另外,於步驟1中,亦可利用輸入部91來對流量控制部71輸入對於成膜處理為最佳的混合氣體的目標總流量,且在步驟S7及步驟S8的流量控制中,當使載氣及稀釋氣體的流量增減時,以混合氣體的流量達到目標總流量的方式來決定載氣及稀釋氣體的設定流量。
具體而言,利用流量控制部71,來接收由壓力測定部50所測定的測定壓力及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測定分壓,並且接收在測定出該些測定值時由載氣流量調節部所設定的載氣的設定流量、及由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所設定的稀釋氣體的設定流量,於步驟S7及步驟S8的流量控制中,使用測定壓力、測定分壓、載氣的設定流量及稀釋氣體的設定流量,藉由式(2)來算出混合氣體的算出總流量,以該混合氣體的算出總流量達到預定的混合氣體的目標總流量的方式,來決定載氣及稀釋氣體的設定流量。另外,Q total為混合氣體的算出總流量,Qc為載氣的設定流量,Qd為稀釋氣體的設定流量,P vapor ir為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測定分壓,P total為混合氣體的壓力(總壓)。
本實施形態中,當實施流量控制時,使載氣的流量與稀釋氣體的流量均進行增減,但亦可僅使其中任一個流量增減而實施流量控制。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在每個固定週期判斷是否已成為第2狀況及第3狀況,在任一狀況連續了n次、m次(n週期、m週期)的情況下,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但亦可監測是否已成為第2狀況或第3狀況,在任一狀況持續了t小時的情況下,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而且,本實施形態中,採用分壓測定部來作為測定部,將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分壓作為流量指標值,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採用濃度感測器,將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濃度作為流量指標值,還可使用對間接表示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流量的值進行測定的其他感測器。
<其他實施形態>
例如,除了連接有流量關係資料記憶部以外,具有與圖1所示的氣體控制系統100相同的結構,且依照圖3所示的流程圖的流程來動作的氣體控制系統亦包含於本發明中,所述流量關係資料記憶部針對控制極限偵測部而預先記憶有映射資料(流量關係資料),該映射資料(流量關係資料)表示導入槽罐10的載氣流量、與從槽罐10導出的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
所述氣體控制系統中,由圖3可知的是,步驟S1、步驟S4及步驟S4與步驟S5之間的動作不同於氣體控制系統100的動作。詳述之,所述氣體控制系統中,於步驟S1中,輸入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目標濃度、載氣及稀釋氣體的初始設定流量,並且參照流量關係資料記憶部中所記憶的映射資料,來獲取載氣的極限流量。繼而,於步驟S4中,獲取由壓力測定部50所測定的測定壓力及由分壓測定部60所測定的測定分壓,並且從載氣流量調節部30獲取測定出所述測定壓力及測定分壓時的載氣流量。然後,在步驟S4與步驟S5之間實施下述動作。即,判斷載氣的流量是否超過極限流量(步驟S140),若判斷為超過極限流量,則判斷載氣的流量是否已連續l週期超過極限流量(步驟S141),若判斷為已連結l週期超過極限流量,則判斷為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步驟S142),且於顯示部74顯示警告(步驟S143)。
另外,所述氣體控制系統中,作為判斷是否已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指標,採用了載氣的極限流量,但作為該指標,亦可採用相對於載氣流量的增加量而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流量的增加量極端下降的、極限流量附近的流量。
而且,例如,如圖4所示,氣體控制系統200亦包含於本發明中,該氣體控制系統200去除了所述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100所具有的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僅利用經由載氣導入路徑20而導入槽罐10內的載氣,來對在槽罐內使材料氣化而生成的材料氣體進行搬送。另外,氣體控制系統200除了從所述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100去除了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及設置於稀釋氣體導入路徑22的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以外,具備與氣體控制系統100同樣的結構。因而,壓力測定部50及分壓測定部60的測定對象成為包含從槽罐10經由導出路徑21而導出的載氣及材料氣體的混合氣體。根據該實施形態,必須僅利用載氣流量的增減來實施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濃度控制,因此與所述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100相比,載氣流量成為控制極限狀況的可能性高,本發明的偵測功能的重要性增大。
另外,所述各實施形態中,偵測出控制極限狀況之後,於顯示部顯示警告,但亦可設置揚聲器(speaker)來發出警告聲。
而且,所述各實施形態中,對起泡器(bubbler)式(起泡(bubbling)式)的氣體控制系統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氣體控制系統亦可適用於直接液體注入(direct liquid injection,DLI)方式者,該DLI方式是以液體狀態來搬送材料,並在使用點(use point)(例如成膜室)附近使其氣化而進行流量控制的方式。此時,只要在使用點附近配置槽罐,向該槽罐內導入載氣,並將在該槽罐內氣化的材料氣體與載氣一同從該槽罐中導出即可。
而且,所述各實施形態中,作為載氣流量調節部30及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40,使用在流量計31、41的下游側配置有閥32、42者,但亦可使用在流量計31、41的上游側配置有閥32、42者。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於對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以對混合氣體中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的氣體控制系統中,避免長時間置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下。
100、200‧‧‧氣體控制系統
10‧‧‧槽罐
11‧‧‧加熱器
12‧‧‧溫度計
20‧‧‧載氣導入路徑
21‧‧‧導出路徑
22‧‧‧稀釋氣體導入路徑
30‧‧‧載氣流量調節部
31、41‧‧‧流量計
32、42‧‧‧閥
40‧‧‧稀釋氣體流量調節部
50‧‧‧壓力測定部
60‧‧‧分壓測定部
61‧‧‧流通槽
62‧‧‧光源
63‧‧‧受光部
70‧‧‧資訊處理裝置
71‧‧‧流量控制部
72‧‧‧控制極限偵測部
73‧‧‧輸入部
74‧‧‧顯示部
S1~S8、S40~S47、S140~S143‧‧‧步驟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的動作流程的流程圖。 圖3是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的動作流程的流程圖。 圖4是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中的氣體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5是表示在僅使用載氣來作為搬送材料氣體的氣體的氣體控制系統中,使載氣的流量增加時的材料氣體的流量變化的圖表。

Claims (12)

  1. 一種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所述氣體控制系統的特徵在於包括: 流量控制部,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以及 控制極限偵測部,偵測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所述意旨,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流量控制部對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更包括: 流量關係資料記憶部,預先記憶有流量關係資料,所述流量關係資料表示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流量與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流量的關係, 所述控制極限偵測部參照所述流量關係資料來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流量關係資料中所記憶的流量關係具有一峰值,所述峰值是從伴隨載氣的流量增加而材料氣體的流量增加的單調增加,變化為伴隨載氣的流量增加而材料氣體的流量減少的單調減少, 所述控制極限偵測部在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流量超過所述峰值時,至少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更包括: 測定部,測定流量指標值,所述流量指標值是直接或間接表示所述材料氣體的流量的值, 在儘管所述流量控制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所述流量指標值所表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仍未增加至預計以上的情況下,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在儘管所述流量控制部使載氣的流量增加,但在其規定期間後,所述流量指標值所表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卻下降的情況下,偵測為處於所述控制極限狀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流量控制部對由所述測定部所測定的測定流量指標值與預定的目標流量指標值進行比較,並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以使測定流量指標值接近目標流量指標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測定部不會使夾著所述測定部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混合氣體產生壓力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將在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進一步加入有稀釋氣體的氣體作為混合氣體, 所述流量控制部對加入至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進行調節,藉此來控制所述混合氣體的流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流量控制部對載氣流量及稀釋氣體流量中的任一者或兩者進行調節,以使混合氣體的測定總流量接近預定的混合氣體的目標總流量,所述混合氣體的測定總流量是基於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與加入至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及載氣中的稀釋氣體的流量而算出。
  10. 一種成膜裝置,其藉由如所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體控制系統,將混合氣體供給至成膜室。
  11. 一種偵測方法,其對氣體控制系統中的材料氣體流量的控制極限狀況進行偵測,所述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所述偵測方法中, 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 對控制極限狀況進行偵測,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12. 一種記憶媒體,其記憶有氣體控制系統用程式,所述氣體控制系統向收容有材料的槽罐中導入載氣,並將所述材料氣化後的材料氣體與所述載氣一同從所述槽罐予以導出,所述記憶媒體的特徵在於, 所述氣體控制系統用程式使電腦發揮下述功能,即: 藉由對導入所述槽罐的載氣的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對從所述槽罐導出的材料氣體的流量進行控制, 偵測控制極限狀況,並輸出該意旨,所述控制極限狀況是無法藉由所述載氣的流量調節來確保所述材料氣體的規定性能下的流量控制的狀況。
TW106126206A 2016-08-05 2017-08-03 氣體控制系統、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偵測方法以及記憶媒體 TWI737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4928 2016-08-05
JP2016154928 2016-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170A true TW201816170A (zh) 2018-05-01
TWI737780B TWI737780B (zh) 2021-09-01

Family

ID=6107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206A TWI737780B (zh) 2016-08-05 2017-08-03 氣體控制系統、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偵測方法以及記憶媒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7462B2 (zh)
JP (1) JP6959921B2 (zh)
KR (1) KR102493037B1 (zh)
CN (1) CN109715851B (zh)
TW (1) TWI737780B (zh)
WO (1) WO20180257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2125A (ja) * 2018-12-03 2020-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JP7281285B2 (ja) * 2019-01-28 2023-05-25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濃度制御装置、及び、ゼロ点調整方法、濃度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EP3786321A3 (de) * 2019-08-27 2021-03-17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icht und damit versehenes substrat
DE102020116271A1 (de) * 2020-06-19 2021-12-23 Apeva S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dampfen eines organischen Pulv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5131A (ja) 1991-05-22 1992-12-0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装置
JPH04354131A (ja) 1991-05-30 1992-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製造装置
US6986471B1 (en) * 2002-01-08 2006-01-17 Flame Spray Industries, Inc. Rotary plasma spr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coating utilizing particle kinetics
JP3973605B2 (ja) * 2002-07-10 2007-09-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原料供給装置、成膜方法
JP3945385B2 (ja) * 2002-11-15 2007-07-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フローセンサ及び流量計測方法
JP2006222133A (ja) 2005-02-08 2006-08-24 Hitachi Cable Ltd 原料ガス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6324532A (ja) * 2005-05-20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薄膜堆積方法および薄膜堆積装置
US20080141937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vapor delivery system
JP2008218760A (ja) 2007-03-06 2008-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
US7975718B2 (en) * 2007-04-16 2011-07-12 Applied Materials, Inc. In-situ monitor of injection valve
JP5461786B2 (ja) * 2008-04-01 2014-04-02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気化器を備えたガス供給装置
JP4961381B2 (ja) * 2008-04-14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419276B2 (ja) 2009-12-24 2014-02-19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材料ガス濃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材料ガス濃度制御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6005334B2 (ja) 2010-12-24 2016-10-12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材料ガス制御システム
JP5506655B2 (ja) 2010-12-28 2014-05-28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材料ガス制御装置、材料ガス制御方法、材料ガス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材料ガス制御システム
US8997775B2 (en) * 2011-05-24 2015-04-07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Vapor delivery device,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6017359B2 (ja) 2013-03-28 2016-10-2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JP2015190035A (ja) 2014-03-28 2015-11-0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機構およびガス供給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成膜装置および成膜方法
US9951423B2 (en) 2014-10-07 2018-04-24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entrained vapor
JP6477075B2 (ja) * 2015-03-17 2019-03-0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原料ガス供給装置及び成膜装置
US10138555B2 (en) * 2015-10-13 2018-11-27 Horiba Stec, Co., Ltd. Gas control system and program for gas control system
JP6565645B2 (ja) * 2015-12-02 2019-08-2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原料ガス供給装置、原料ガス供給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914063B2 (ja) * 2017-03-10 2021-08-04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ガス制御システム、該ガス制御システムを備えた成膜装置、該ガス制御システム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及びガス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25713A1 (ja) 2018-02-08
KR20190034223A (ko) 2019-04-01
CN109715851B (zh) 2021-07-09
JP6959921B2 (ja) 2021-11-05
TWI737780B (zh) 2021-09-01
US10927462B2 (en) 2021-02-23
US20190161863A1 (en) 2019-05-30
CN109715851A (zh) 2019-05-03
JPWO2018025713A1 (ja) 2019-05-30
KR102493037B1 (ko)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16170A (zh) 氣體控制系統、具備該氣體控制系統的成膜裝置、偵測方法以及記憶媒體
TWI511184B (zh) 材料氣體控制裝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式及控制系統
TWI518745B (zh) 材料氣體濃度控制系統及材料氣體濃度控制系統用程式
JP5647083B2 (ja) 原料濃度検出機構を備えた原料気化供給装置
TWI754728B (zh) 氣體控制系統、成膜裝置、存儲介質和氣體控制方法
JP5177140B2 (ja) 多重モード制御アルゴリズム
US11631596B2 (en) Concent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source consumption quanti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a program for a concent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is recorded
TW201714207A (zh) 氣體控制系統以及氣體控制系統用程式
EP2241810B1 (en) Flow rate control device
TWI791709B (zh) 濃度控制裝置、氣體控制系統、成膜裝置、濃度控制方法及濃度控制裝置用程式記錄媒體
TWI650533B (zh) 濃度檢測方法及壓力式流量控制裝置
TW201743155A (zh) 流量控制裝置和存儲有流量控制裝置用程式的存儲介質
JP2020133001A (ja) 気化装置、成膜装置、濃度制御機構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濃度制御方法
JP7131561B2 (ja) 質量流量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当該システムを含む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気化器
US11698649B2 (en) Vaporization system and concentration control module used in the same
JP2004199245A (ja) 流量制御方法および流量制御装置
JPH034929A (ja) 気化方式によるガス発生装置
JP2018065713A (ja) 光ファイバ母材製造用ガス供給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