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931A - 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 Google Patents

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4931A
TW201804931A TW106108474A TW106108474A TW201804931A TW 201804931 A TW201804931 A TW 201804931A TW 106108474 A TW106108474 A TW 106108474A TW 106108474 A TW106108474 A TW 106108474A TW 201804931 A TW201804931 A TW 2018049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wireless
section
switch
targe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8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0525B (zh
Inventor
梅川道
Original Assignee
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0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05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之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電動拉鏈系統10之特徵在於具備:拉鏈鏈條1,其包含一對拉鏈鏈布2及由分別固定於各拉鏈鏈布2之複數個鏈齒3所構成之鏈齒排30;滑件6,其至少具備電源60、控制部80及輸出部90,且相對於拉鏈鏈條1移動,上述控制部80包含接收無線信號之接收部81,上述輸出部90包含驅動電動馬達之驅動部91及將驅動力傳遞至鏈齒排30之傳遞部92;及無線輸入部170、270,其等利用無線對滑件6傳送指示信號。

Description

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電動使滑件移動之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先前,揭示有一種利用電動使滑件移動之電動滑件(專利文獻1~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2001-269203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2009-077947號 專利文獻3:中國實用新型登錄2925174號 專利文獻4:中國實用新型登錄204742860號 專利文獻5:美國第2015/0082582號公開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對於專利文獻1~4中所記載之電動滑件,關於電動馬達或齒輪傳遞機構之機械構成進行了記載,但如下等為了實用化而必須改良之不良情況仍較多,即:並非應對自動控制等更複雜之動作者;必須逐一利用手動接通電源;電池用盡後必須更換;或無法於馬達停止時使滑件確實地停止於停止位置。 專利文獻5中所記載之電動滑件雖為使用有利用光學式感測器檢測並控制拉鏈之齒之數量之感測器者,但無法解決所有上述不良情況。 本發明係用以解決上述不良情況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之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特徵在於具備: 拉鏈鏈條,其包含一對拉鏈鏈布及由分別固定於上述各拉鏈鏈布之複數個鏈齒所構成之鏈齒排; 滑件,其至少具備電源、控制部及輸出部,且相對於上述拉鏈鏈條移動,上述控制部包含接收無線信號之接收部,上述輸出部包含驅動電動馬達之驅動部、及將驅動力傳遞至上述鏈齒排之傳遞部;及 無線輸入部,其利用無線對上述滑件傳送指示信號。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至少具有: 閉鎖開關,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朝上述拉鏈鏈條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 打開開關,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朝上述拉鏈鏈條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輸入使上述滑件移動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部。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功能選擇部, 上述功能選擇部可自至少2種模式中選擇1種模式, 上述至少2種模式係指如下之任一組合,即: 於手動操作上述無線輸入部之期間使上述滑件移動之手動模式、與使上述滑件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 或, 使上述滑件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與輸入特定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模式。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顯示上述滑件之當前位置之位置顯示部。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係觸控面板式之行動通信終端。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之特徵在於: 其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上述滑件, 上述無線輸入部至少具有: 閉鎖開關,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朝上述拉鏈鏈條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 打開開關,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朝上述拉鏈鏈條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 停止開關;且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係產生與上述閉鎖開關、上述打開開關及上述停止開關之操作時間對應之無線信號。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之特徵在於: 其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上述滑件,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輸入使上述滑件移動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部,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係產生與上述目標位置輸入部之設定值對應之無線信號。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無線輸入部具有開始按鈕,該開始按鈕於已設定目標位置之後,使上述滑件開始朝目標位置移動, 上述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係產生與上述開始按鈕之操作狀況對應之無線信號。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之特徵在於: 其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 上述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之閉鎖開關、打開開關之操作狀況傳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上述滑件之驅動部之驅動信號。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之特徵在於: 其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 上述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將根據利用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之目標位置輸入部所設定之值發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使上述滑件之控制部之記憶部記憶之信號。 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之開始按鈕之操作狀況發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使滑件之驅動部開始驅動之信號。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滑件6及電動拉鏈系統10進行具體說明。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前視圖。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滑件6之圖1中之II-II側剖視圖。 第1實施形態之拉鏈系統10包括:一對拉鏈鏈布2、2;複數個鏈齒3,其等係沿著各拉鏈鏈布2之對向之導電部21隔開特定之間隔而形成;止擋4、5,其等係於由複數個鏈齒3形成之鏈齒排30之末端,固定於拉鏈鏈布2之導電部21;及滑件6,其係藉由沿著鏈齒3移動,而使鏈齒3嚙合或分離。鏈齒排30係於拉鏈鏈條1之前後方向具有末端。止擋具有:前止擋4,其配置於鏈齒排30之前端;及後止擋5,其配置於鏈齒排30之後端。再者,鏈齒3及止擋係包含樹脂材料。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拉鏈鏈條1中,將拉鏈鏈布2之長度方向設為前後方向(F-B方向),以箭頭F、B表示。又,將拉鏈鏈布2之寬度方向設為左右方向(L-R方向),以箭頭L、R表示。進而,將拉鏈鏈布2之正背方向設為上下方向(U-D方向),以箭頭U、D表示。 拉鏈鏈條1具有左右一對拉鏈鏈布2及複數個鏈齒3,該等複數個鏈齒3係沿拉鏈鏈布2之長度方向隔開特定之間隔,而固定於各拉鏈鏈布2之對向之導電部21。再者,滑件6係沿著鏈齒3於拉鏈鏈條1之前後方向移動,藉此,可使鏈齒3嚙合或分離。 拉鏈鏈布2具有導電部21,該導電部21係自拉鏈鏈布2之上下表面隆起,並且沿拉鏈鏈布2之前後方向延伸。鏈齒3安裝於拉鏈鏈布2之導電部21。拉鏈鏈布2將作為拉鏈安裝於衣服或包袋等時人眼看到之側設為上表面2a側,將其相反側設為下表面2b側。再者,該實施形態係以可使用導電部21自外部供電之例進行說明,但若無需來自外部之供電,則亦可無需導電部21,而設為普通之拉鏈鏈布之芯繩之構造。 前止擋4分別配置於一對拉鏈鏈布2之各鏈齒排30之前端。後止擋5於一對拉鏈鏈布2之各鏈齒排30之後端僅配置一個。後止擋5係以各拉鏈鏈布2不會隨著鏈齒3之分離而分離之方式連結各拉鏈鏈布2。再者,後止擋5並不限定於圖示例。例如,後止擋5亦可具有:未圖示之插入銷,其固定於一拉鏈鏈布2之鏈齒排30之後端;及筒,其固定於另一拉鏈鏈布2之鏈齒排30之後端,且具備插入銷可插入之未圖示之孔。於此情形時,各拉鏈鏈布2可隨著鏈齒3之分離而分離。滑件6可於前止擋4與後止擋5之間,於拉鏈鏈條1之前後方向移動。 滑件6之主體61係利用引導柱63連結上翼板61、下翼板62、上翼板61之前方F側及下翼板62之前方F側而構成。於上翼板61及下翼板62之後方B側,於左右方向之側緣,分別突設有引導拉鏈鏈齒3之未圖示之上翼凸緣。於上翼板61與下翼板62之間,於主體61之前方側,於引導柱63之左右兩側形成有導入口64且於主體61之後端形成有嚙合口65,且自導入口64連通至嚙合口65而形成有引導拉鏈鏈齒3之導槽66。 圖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方塊圖。 滑件6具有控制單元7。控制單元7具有電源60、輸入部70、控制部80及輸出部90。滑件6亦具有作為用以接收無線信號之無線接收機之功能及作用,該無線信號係用以使拉鏈開閉。再者,電源60較佳為可充電之電池,於未使用導電部21之情形時,亦可為可更換之拋棄式電池。於使電源60為可充電之電池之情形時,能夠一面以下述供電方式充電一面使用。 輸入部70具有電源開關71、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停止開關74、閉鎖感知感測器75、打開感知感測器76及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 電源開關71係使自控制單元7內之電源60開始通電之開關,且由按鈕式開關或滑動式開關等形成。閉鎖開關72係使滑件6朝閉鎖方向移動之開關,且由按鈕式開關或滑動式開關等形成。例如,藉由使閉鎖開關72接通(ON),而使驅動部91驅動,從而使滑件6朝閉鎖方向移動。打開開關73係使滑件6朝打開方向移動之開關,且由按鈕式開關或滑動式開關等形成。例如,藉由使打開開關73接通(ON)而使驅動部91驅動,從而使滑件6朝打開方向移動。如圖1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係由沿移動之方向具有頂點之三角形之按鈕式開關形成。 停止開關74係使滑件6之移動停止之開關,且由按鈕式開關或滑動式開關等形成。例如,藉由使停止開關74接通(ON),而使驅動部91停止,從而使滑件6之移動停止。如圖1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停止開關74係由閉鎖開關72與打開開關73之間之圓形之按鈕式開關形成。於滑動式開關之情形時,只要以如下方式形成便可,即,於開關位於中央之情形時使滑件6停止,於位於閉鎖方向之情形時使滑件6朝閉鎖方向移動,於位於打開方向之情形時使滑件6朝打開方向移動。 閉鎖感知感測器75及打開感知感測器76係感知滑件6已到達止擋4、5之感測器。如圖1所示,於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為,閉鎖感知感測器75感知滑件6與前止擋4接觸之情況,打開感知感測器76感知滑件6與後止擋5接觸之情況。亦可藉由光學式感測器等而感知滑件6已到達止擋4、5。 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係藉由變更驅動部91之驅動速度而變更滑件6之移動速度之開關。第1實施形態之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係藉由旋轉而調節驅動速度之轉盤式。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亦可為滑動式、按鈕式之開關。 輸出部90具有驅動部91、傳遞部92及鎖定部93。驅動部91係藉由傳遞部92產生之旋轉力而使滑件6移動。鎖定部93係以於滑件6停止時滑件6不移動之方式鎖定。關於驅動部91及傳遞部92,由於如先前技術之專利文獻1~5中所記載般之各種形態為人熟知,故而此處簡化地進行圖示。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驅動部91及傳遞部92之配置位置終究為一例,只要為將傳遞部92之旋轉力轉換為滑件6之前進力者便可。例如,本發明應理解為包含以專利文獻1~5中所記載之構成、及自其等於機械設計上能想到之各種傳遞部之構成來實施者。 於第1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使用馬達作為驅動部91,使作為傳遞部92之齒輪旋轉。再者,傳遞部92包含已設定為適當之減速比之減速機。旋轉之齒輪可旋轉地支持於滑件6。當使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接通(ON)時,驅動部91驅動。繼而,齒輪一面與鏈齒3嚙合一面旋轉移動,藉此,滑件6移動。 其後,當使停止開關74接通(ON)時,驅動部91停止。較佳為,對驅動部91附加轉矩限制器功能,於驅動部91之轉矩超過閾值之情形時,驅動部91停止。 於第1實施形態中,鎖定部93係以可於相鄰之鏈齒3之間進退之方式,相對於滑件6可移動地被支持。鎖定部93於停止開關74接通(ON)而驅動部91停止,且滑件6停止之後,移動至鏈齒3之間。而且,藉由使鎖定部93插入至鏈齒3之間,滑件6被鎖定於其所處部位。其後,於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接通(ON)之情形時只要解除鎖定便可。再者,亦可於閉鎖感知感測器75及打開感知感測器76接通(ON)而驅動部91停止,且滑件6停止之後,使鎖定部93作動。又,較佳為於鎖定部93設置有於對滑件6無電源供給之情形時可利用手動操作解除鎖定之機構。 鎖定部93構成為可利用螺線管等致動器而移動。例如,鎖定部93亦可以如下方式設定,即,被彈簧等彈壓於鏈齒3之間,藉由使致動器作動而自鏈齒3之間拔出。再者,亦可不設置鎖定部93。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流程。 第1實施形態之圖3所示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部80之控制係自使電源開關71接通(ON)時開始。 首先,於步驟1中,判定閉鎖開關72是否已接通(ON)(ST1)。於步驟1中,於閉鎖開關72已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2。於步驟1中,於閉鎖開關72未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3。 於步驟2中,於確認驅動速度並解除鎖定部93之鎖定之後,將驅動部91朝閉鎖方向驅動(ST2)。其後,進入至步驟5。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鎖定部93之解除。 於步驟3中,判定打開開關73是否已接通(ON)(ST3)。於步驟3中,於打開開關73已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4。於步驟3中,於打開開關73未接通(ON)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1。 於步驟4中,於確認驅動速度並解除鎖定部93之鎖定之後,將驅動部91朝打開方向驅動(ST4)。其後,進入至步驟5。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鎖定部93之解除。 於步驟5中,判定是否存在停止指示(ST5)。停止指示係表示於第1實施形態中,停止開關74、閉鎖感知感測器75或打開感知感測器76已接通(ON)之情形。停止開關74係判定是否已由操作者使開關接通(ON)。閉鎖感知感測器75或打開感知感測器76係判定滑件6是否已到達止擋4、5。 於步驟5中,於存在停止指示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6。於步驟5中,於無停止指示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5。即,使驅動部91驅動直至存在停止指示為止。 於步驟6中,基於停止指示而使驅動部91停止(ST6)。藉由使驅動部91停止,而使滑件6停止。於停止開關74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於其所處部位停止。於閉鎖感知感測器75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以與前止擋4接觸之狀態停止。於打開感知感測器76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以與後止擋5接觸之狀態停止。 其次,於步驟7中,鎖定部93移動,而將滑件6之移動鎖定(ST7)。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步驟7。 如此,藉由控制電動拉鏈,可檢測滑件6之狀態,並根據該狀態而控制滑件6,從而可使其適當地作動。又,藉由與設置於鏈齒排30之閉鎖側端部之前止擋4接觸而感知鏈齒排30之閉鎖,並藉由與設置於鏈齒排30之打開側端部之後止擋5接觸而感知鏈齒排30之打開,故而可適當地感知鏈齒排30之閉鎖完成及打開完成而使滑件6停止。 進而,於設置有鎖定部93之情形時,以於滑件6停止後,滑件6不會相對於拉鏈鏈條1移動之方式鎖定,故而可使滑件6穩定地停止於所期望之位置,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無線輸入部170。無線輸入部170係作為無線傳送機而發揮功能者,該無線傳送機係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6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滑件6。 無線輸入部170具有電源開關71、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停止開關74及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無線輸入部170具有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及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係產生與停止開關74之操作狀況對應之無線信號。無線輸入部170係藉由無線而將各信號傳送至滑件6之控制部80。控制部80具有接收來自無線輸入部170之信號之接收部81。控制部80具有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係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170之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及停止開關74之操作狀況傳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滑件6之驅動部91之驅動信號。利用各開關之滑件6之作動內容與利用之前所說明之輸入部70之作動內容相同。 再者,作為無線輸入部270,亦可使用觸控面板式之行動通信終端,更具體而言,亦可使用如智慧型手機般之行動通信終端。此情形時,較佳為藉由專用之應用而使其動作。於此情形時,亦可使如圖9中記載為無線輸入部270般之按鈕排列顯示於行動通信終端之畫面。 如此,由於具有無線輸入部170,故而即便為遠離滑件6之位置,亦可控制滑件6。 圖6係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前視圖。 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之拉鏈鏈條1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而省略說明。 圖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方塊圖。 滑件6具有控制單元7。控制單元7具有輸入部70、控制部80及輸出部90。 輸入部70具有電源開關71、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停止開關74、閉鎖感知感測器75、打開感知感測器76、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目標位置輸入部78及位置感測器79。輸出部90具有驅動部91、傳遞部92、鎖定部93及位置顯示部94。再者,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控制單元7,除目標位置輸入部78、位置感測器79及位置顯示部94以外,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而省略除目標位置輸入部78、位置感測器79及位置顯示部94以外之說明。 再者,於將前止擋部4及後止擋部5之位置預先記憶為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上限及下限之情形時,亦可不使用閉鎖感知感測器75及打開感知感測器76。於此情形時,較佳為對驅動部91附加轉矩限制器功能,於驅動部91之轉矩超過閾值之情形時,使驅動部91停止。 目標位置輸入部78係輸入欲使滑件6移動之目標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6所示,由沿移動之方向具有頂點之三角形之按鈕式開關形成。可藉由按壓按鈕而設定目標位置。目標位置係以鏈齒3之數量、距離當前之滑件6之位置之距離、距離前止擋4或後止擋5之距離、時間等為基準單位而設定。 位置感測器79係檢測滑件6之位置。滑件6之位置係藉由如下方法等而檢測,即,對鏈齒3接觸式或光學式地進行偵測並計數之方法、偵測距離前止擋4或後止擋5之距離之方法、或於特定之部位設置被檢測部並檢測該被檢測部之方法。 位置顯示部94係顯示藉由目標位置輸入部78而輸入之目標位置及藉由位置感測器79而檢測出之滑件6之位置等。例如,第2實施形態之位置顯示部94係將藉由目標位置輸入部78而輸入之「9999」顯示於目標位置SV之位置,並將藉由位置感測器79而檢測出之「1234」顯示於當前值PV之位置。 圖8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流程。 第2實施形態之圖7所示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控制部80之控制係自使電源開關71接通(ON)時開始。 首先,於步驟11中,自目標位置輸入部78輸入目標位置(ST11)。所輸入之目標位置係顯示於位置顯示部94。 其次,於步驟12中,判定閉鎖開關72是否已接通(ON)(ST12)。於步驟12中,於閉鎖開關72已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13。於步驟12中,於閉鎖開關72未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14。 於步驟13中,於確認驅動速度並解除鎖定部93之鎖定之後,將驅動部91朝閉鎖方向驅動(ST13)。其後,進入至步驟15。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鎖定部93之解除。 於步驟14中,判定打開開關73是否已接通(ON)(ST14)。於步驟14中,於打開開關73已接通(ON)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15。於步驟14中,於打開開關73未接通(ON)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12。 於步驟15中,於確認驅動速度,並解除鎖定部93之鎖定之後,將驅動部91朝打開方向驅動(ST15)。其後,進入至步驟16。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鎖定部93之解除。 於步驟16中,判定是否存在停止指示(ST16)。停止指示係表示於第2實施形態中,停止開關74、閉鎖感知感測器75或打開感知感測器76已接通(ON)之情形。停止開關74係判定是否已由操作者使開關接通(ON)。閉鎖感知感測器75或打開感知感測器76係判定滑件6是否已到達前止擋4或後止擋5。 於步驟16中,於存在停止指示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21。於步驟16中,於無停止指示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17。 於步驟17中,判定滑件6是否已到達距離目標位置特定距離內(ST17)。關於是否已到達距離目標位置特定距離內之判定,只要判定自位置感測器79所檢測出之滑件6之位置至被輸入至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目標位置為止之距離是否短於預先規定之特定距離便可。 於步驟17中,於判定為滑件6已到達距離目標位置特定距離內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18。於步驟17中,於判定為滑件6未到達距離目標位置特定距離內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16。 於步驟18中,使滑件6之移動速度減速(ST18)。關於滑件6之減速,只要使用使驅動部91之旋轉減速之方法或設置未圖示之變速部而使自驅動部91傳遞至傳遞部92之轉速變速之方法等便可。 於步驟19中,判定是否存在停止指示(ST19)。停止指示係以與步驟16相同之方式進行判定。 於步驟19中,於存在停止指示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21。於步驟19中,於無停止指示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20。 於步驟20中,判定滑件6是否已到達目標位置(ST20)。關於是否已到達目標位置之判定,只要判定自位置感測器79所檢測出之滑件6之位置至被輸入至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目標位置為止之距離是否成為0便可。 於步驟20中,於判定為滑件6已到達目標位置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21。於步驟20中,於判定為滑件6未到達目標位置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19。 於步驟21中,基於停止指示而使驅動部91停止(ST21)。藉由使驅動部91停止,而使滑件6停止。於停止開關74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於其所處部位停止。於閉鎖感知感測器75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以與前止擋4接觸之狀態停止。於打開感知感測器76已接通(ON)之情形時,滑件6以與後止擋5接觸之狀態停止。 其次,於步驟22中,使鎖定部93移動,而將滑件6之移動鎖定(ST22)。再者,於未設置鎖定部93之情形時,不執行步驟22。 如此,藉由控制電動拉鏈,可檢測滑件6之狀態,並根據該狀態而控制滑件6,從而可使其適當地作動。又,可使滑件6停止於所期望之位置,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進而,於滑件6已到達距離目標位置特定距離內之情形時,使滑件6之移動速度減速,故而可抑制急遽之速度變化,而可減少故障。 進而,於設置有鎖定部93之情形時,以於滑件6停止之後,滑件6不會相對於拉鏈鏈條1移動之方式鎖定,故而可使滑件6穩定地停止於所期望之位置,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又,由於具有顯示藉由目標位置輸入部78而輸入之目標位置及藉由位置感測器79而檢測出之滑件6之位置的位置顯示部94,故而可瞬時判斷滑件6相對於目標位置之位置。 圖9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無線輸入部270。 無線輸入部270包含於控制單元7,且與滑件6同樣地具有電源開關71、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停止開關74、驅動速度變更開關77、目標位置輸入部78及位置顯示部94。然而,於第2實施形態中,兼用作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以及目標位置輸入部78。 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與目標位置輸入部78係於手動控制與自動控制方面功能不同。於手動控制之情形時,作為閉鎖開關72及打開開關73而發揮功能,藉由按壓開關而使滑件6朝閉鎖方向或打開方向移動,藉由按壓停止開關74而使滑件6停止。於自動控制之情形時,作為目標位置輸入部78而發揮功能,藉由按壓開關而輸入目標位置,且藉由按壓停止開關74而重設目標位置。 無線輸入部270與設置於滑件6之控制單元7之輸入部70不同,具有功能選擇部271、開始按鈕273、停止按鈕274及手動自動切換顯示部95。 功能選擇部271係切換利用手動操作使滑件6移動之手動模式、使滑件6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輸入特定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模式、及其他模式(故障診斷模式、利用聲音之操作說明模式等)之按鈕。再者,所謂自動模式既可為如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1實施形態般之行程結束時之自動停止控制,亦可為如第2實施形態般之目標位置停止控制,亦可為其等之組合。又,所謂手動模式係指於利用手按壓如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般之操作之指令開關時滑件6移動之模式。例如,於已選擇目標值輸入模式之情形時,可藉由按壓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按鈕,而設定鏈齒3之數量、距離當前之滑件6之位置之距離、距離前止擋4或後止擋5之距離、及時間等目標位置。所選擇之內容較佳為以圖9之位置顯示部94所示之字符串及數字串之方式顯示。再者,若無需變更目標值,則可預先於記憶部85輸入目標值,藉此亦可無需目標值輸入模式。又,於已選擇手動模式、自動模式之情形時,所選擇之內容較佳為使圖9之手動自動切換顯示部95所示之手動或自動之字符部分點亮。 開始按鈕273係於在自動模式之情形時設定目標位置後,使滑件6之移動開始之開關。停止按鈕274係進行緊急時之停止之開關。 無線輸入部270係藉由無線而將各信號傳送至滑件6之控制部80。無線輸入部270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3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371係產生與利用目標位置輸入部78所決定之設定值對應之無線信號。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371亦為具有如下功能者,即,不僅對應於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設定值而產生無線信號,亦對應於無線輸入部270所具有之全部開關及按鈕之操作而產生無線信號。控制部80具有接收來自無線輸入部270之信號之接收部81。又,控制部80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3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372係將與利用目標位置輸入部78所設定之值對應之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記憶於滑件6之控制部80之記憶部85之信號。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372亦為具有如下功能者,即,將自無線輸入部270傳送而來的全部無線信號轉換為滑件6之控制所需之電氣信號。 再者,作為無線輸入部270,亦可使用觸控面板式之行動通信終端,更具體而言,亦可使用如智慧型手機般之行動通信終端。此情形時,較佳為藉由專用之應用而使其動作。於此情形時,亦可使如圖9中記載為無線輸入部270般之按鈕排列顯示於行動通信終端之畫面。 如此,由於具有無線輸入部270,故而即便為遠離滑件6之位置,亦可控制滑件6。又,可適當地識別滑件6之狀態。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所使用之自外部之供電方式進行說明。 圖10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可使用之供電方式。 於圖10所示之供電方式中,由導電性之材料形成各拉鏈鏈布2之對向之導電部21。於導電部21,自DC(Direct Current,直流)5~24 V之外部電源100流入電流。電流係自導電部21經由傳遞部92、電源60及電源開關71而流向控制部80及驅動部91。於第1例中,傳遞部92係由導電性之齒輪形成。而且,驅動部91可使傳遞部92旋轉,而使滑件6移動。 如此,藉由利用拉鏈鏈布2之導電部21進行供電,可有效地利用空間且穩定地供給電力。又,由於與導電部21電性連接之接觸部113兼作為由驅動部91驅動之傳遞部92,故而可削減零件件數。 圖11係表示圖10所示之供電方式中使用有外部電池單元101之例。 亦可代替圖10所示之供電方式之來自外部電源之電力供給,而如圖11所示般使用外部電池單元101。外部電池單元101係於收納電池104之盒體102形成有單元側連接器103。又,於拉鏈鏈條1之後止擋5,形成有可與連接器103連接之後止擋側連接器5a。因此,藉由將外部電池單元101之單元側連接器103連接於後止擋側連接器5a,可與圖10所示之例同樣地,使電流經由傳遞部92及電源開關71而流向控制部80及驅動部91。 如此,藉由使用外部電池單元101,可簡單地供給電力。 圖12係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拉鏈鏈條1具有防水功能之情形時可使用之供電方式。圖13係表示具有防水功能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前視圖。圖14係表示具有防水功能之電動拉鏈系統10之接觸部113。 於拉鏈鏈條1具有防水功能之情形時,於各拉鏈鏈布2及鏈齒3之與滑件6相反之側具有樹脂塗層部111。又,於拉鏈鏈布2,沿著鏈齒排30設置有導電部112。進而,於滑件6,設置有與導電部112接觸之接觸部113。接觸部113包含於控制單元7,且藉由與導電部112接觸,而將自圖10所示之外部電源100或圖11所示之外部電池單元101供給之電力經由電源60、電源開關71供給至控制部80及驅動部91。即,導電部112與接觸部113包含於用以對電源60供給電力之供電機構。再者,該實施形態係以將可充電之電源60搭載於滑件6之例進行說明,亦可不搭載電源60,而使自外部供給之電力經由電源開關71供給至控制部80及驅動部91。 接觸部113係藉由自接觸部本體113a延伸之接點113b而與導電部112接觸。接點113b係由可撓性及導電性之某種材料形成。接點113b較自接觸部本體113a至導電部112為止之距離稍長地形成。因此,如圖14所示,於滑件6移動之期間,接點113b亦可與導電部112接觸。 如此,即便於拉鏈鏈條1具有防水功能之情形時,亦可穩定地供給電力。 再者,關於圖10所示之例,傳導部92兼具接觸部113之功能。即,圖10所示之例係藉由傳導部92與導電部112接觸,而將自圖10所示之外部電源100或圖11所示之電池單元101供給之電力經由電源開關71供給至控制部80及驅動部91。因此,傳導部92構成接觸部。 圖15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可使用之另一供電方式。 圖15所示之例係於滑件6之控制單元7設置有太陽電池板120作為電源60者。太陽電池板120較佳為設置於在滑件6之上方容易照到光之位置。 如此,藉由使用太陽電池板120作為外部供電機構,可一面將電源60充電,一面對驅動部91供給電力,可有效地利用空間且穩定地供給電力。 以上,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具備:拉鏈鏈條1,其包含一對拉鏈鏈布2及由分別固定於各拉鏈鏈布2之複數個鏈齒3所構成之鏈齒排30;滑件6,其至少具備電源60、控制部80及輸出部90,且相對於拉鏈鏈條1移動,該控制部80包含接收無線信號之接收部81;該輸出部90包含驅動電動馬達之驅動部91及將驅動力傳遞至鏈齒排30之傳遞部92;及無線輸入部170、270,其等利用無線對滑件6傳送指示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無線輸入部170、270至少具有:閉鎖開關72,其用以發送用於使滑件6朝拉鏈鏈條1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打開開關73,其用以發送用於使滑件6朝拉鏈鏈條1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即便為遠離滑件6之位置,亦可控制滑件6之開閉。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無線輸入部270具有目標位置輸入部78,該目標位置輸入部78係輸入使滑件6移動之目標位置。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可使滑件6停止於所期望之位置,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無線輸入部270具有功能選擇部271,功能選擇部271可自至少2種模式中選擇1種模式,至少2種模式係指如下之任一組合,即:於手動操作無線輸入部270之期間使滑件6移動之手動模式、與使滑件6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或,使滑件6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與輸入特定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模式。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利用者可根據狀況而適當選擇模式,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無線輸入部270具有顯示滑件6之當前位置之位置顯示部94。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可瞬時判斷滑件6相對於目標位置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中,無線輸入部170、270係觸控面板式之行動通信終端。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可利用既有之終端而容易地操作。 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170、270,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6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滑件6,無線輸入部170、270至少具有:閉鎖開關72,其用以發送用於使滑件6朝拉鏈鏈條1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打開開關73,其用以發送用於使滑件6朝拉鏈鏈條1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停止開關74;且無線輸入部170、270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2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271係產生與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及停止開關74之操作時間對應之無線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6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滑件6,無線輸入部270具有輸入使滑件6移動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部78,無線輸入部270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產生與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設定值對應之無線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於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中,無線輸入部270具有開始按鈕273,該開始按鈕273於已設定目標位置之後,使滑件6開始朝目標位置移動,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係產生與開始按鈕273之操作狀況對應之無線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無線傳送機,可使滑件6迅速且正確地作動,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本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170、270之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之操作狀況傳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滑件6之驅動部91之驅動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本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將根據利用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之目標位置輸入部78所設定之值發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使滑件6之控制部80之記憶部85記憶之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可根據電動滑件之狀態而適當地作動。 於本實施形態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中,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之開始按鈕273之操作狀況發送而來之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使滑件6之驅動部91開始驅動之信號。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10,可使滑件6迅速且正確地作動,從而可使其方便且易於使用。 再者,對本發明之各種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該等實施形態,使各實施形態之構成適當組合而構成之實施形態亦成為本發明之範疇。
1‧‧‧拉鏈鏈條
2‧‧‧拉鏈鏈布
3‧‧‧鏈齒
4‧‧‧前止擋
5‧‧‧後止擋
5a‧‧‧後止擋側連接器
6‧‧‧滑件(無線接收機)
7‧‧‧控制單元
10‧‧‧電動拉鏈系統
21‧‧‧導電部
30‧‧‧鏈齒排
60‧‧‧電源
61‧‧‧主體
61‧‧‧上翼板
62‧‧‧下翼板
63‧‧‧引導柱
64‧‧‧導入口
65‧‧‧嚙合口
66‧‧‧導槽
70‧‧‧輸入部
71‧‧‧電源開關
72‧‧‧閉鎖開關
73‧‧‧打開開關
74‧‧‧停止開關
75‧‧‧閉鎖感知感測器
76‧‧‧打開感知感測器
77‧‧‧驅動速度變更開關
78‧‧‧目標位置輸入部
79‧‧‧位置感測器
80‧‧‧控制部
81‧‧‧接收部
85‧‧‧記憶部
90‧‧‧輸出部
91‧‧‧驅動部
92‧‧‧傳遞部(接觸部)
93‧‧‧鎖定部
94‧‧‧位置顯示部
95‧‧‧手動自動切換顯示部
100‧‧‧外部電源
101‧‧‧外部電池單元
102‧‧‧盒體
103‧‧‧單元側連接器
104‧‧‧電池
111‧‧‧樹脂塗層部
112‧‧‧導電部
113‧‧‧接觸部
113a‧‧‧接觸部本體
113b‧‧‧接點
170‧‧‧無線輸入部(無線傳送機)
171‧‧‧無線輸入部(無線傳送機)
172‧‧‧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
270‧‧‧無線輸入部(無線傳送機)
271‧‧‧功能選擇部
273‧‧‧開始按鈕
274‧‧‧停止按鈕
371‧‧‧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
372‧‧‧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
B‧‧‧箭頭
D‧‧‧箭頭
F‧‧‧箭頭
L‧‧‧箭頭
PV‧‧‧當前值
R‧‧‧箭頭
ST1‧‧‧步驟
ST2‧‧‧步驟
ST3‧‧‧步驟
ST4‧‧‧步驟
ST5‧‧‧步驟
ST6‧‧‧步驟
ST7‧‧‧步驟
ST11‧‧‧步驟
ST12‧‧‧步驟
ST13‧‧‧步驟
ST14‧‧‧步驟
ST15‧‧‧步驟
ST16‧‧‧步驟
ST17‧‧‧步驟
ST18‧‧‧步驟
ST19‧‧‧步驟
ST20‧‧‧步驟
ST21‧‧‧步驟
ST22‧‧‧步驟
SV‧‧‧目標位置
U‧‧‧箭頭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前視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滑件之圖1中之II-II側剖視圖。 圖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控制方塊圖。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控制流程。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無線輸入部。 圖6係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控制方塊圖。 圖8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控制流程。 圖9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無線輸入部。 圖10係表示可用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供電方式。 圖11係表示於圖10所示之供電方式中使用有外部電池單元之例。 圖12係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拉鏈鏈條具有防水功能之情形時可使用之供電方式。 圖13係表示具有防水功能之電動拉鏈系統之前視圖。 圖14係表示具有防水功能之電動拉鏈系統之接觸部。 圖15係表示可用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拉鏈系統之其他供電方式。
1‧‧‧拉鏈鏈條
2‧‧‧拉鏈鏈布
3‧‧‧鏈齒
4‧‧‧前止擋
5‧‧‧後止擋
6‧‧‧滑件(無線接收機)
7‧‧‧控制單元
10‧‧‧電動拉鏈系統
21‧‧‧導電部
30‧‧‧鏈齒排
71‧‧‧電源開關
72‧‧‧閉鎖開關
73‧‧‧打開開關
74‧‧‧停止開關
75‧‧‧閉鎖感知感測器
76‧‧‧打開感知感測器
77‧‧‧驅動速度變更開關
B‧‧‧箭頭
F‧‧‧箭頭
L‧‧‧箭頭
R‧‧‧箭頭

Claims (12)

  1. 一種電動拉鏈系統(10),其特徵在於具備: 拉鏈鏈條(1),其包含一對拉鏈鏈布(2)及由分別固定於上述各拉鏈鏈布(2)之複數個鏈齒(3)所構成之鏈齒排(30); 滑件(6),其至少具備電源(60)、控制部(80)及輸出部(90),且相對於上述拉鏈鏈條(1)移動,上述控制部(80)包含接收無線信號之接收部(81),上述輸出部(90)包含驅動電動馬達之驅動部(91)、及將驅動力傳遞至上述鏈齒排(30)之傳遞部(92);及 無線輸入部(170、270),其等利用無線對上述滑件(6)傳送指示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170、270)至少具有: 閉鎖開關(72),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6)朝上述拉鏈鏈條(1)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 打開開關(73),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6)朝上述拉鏈鏈條(1)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
  3. 如請求項1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輸入使上述滑件(6)移動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部(78)。
  4. 如請求項2或3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功能選擇部(271), 上述功能選擇部(271)可自至少2種模式中選擇1種模式, 上述至少2種模式係指如下之任一組合,即: 於手動操作上述無線輸入部(270)之期間使上述滑件(6)移動之手動模式、與使上述滑件(6)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 或, 使上述滑件(6)自動地移動至特定之目標位置為止並停止之自動模式、與輸入特定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模式。
  5. 如請求項1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顯示上述滑件(6)之當前位置之位置顯示部(94)。
  6. 如請求項2或3之電動拉鏈系統(10),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170、270)係觸控面板式之行動通信終端。
  7. 一種無線傳送機,其特徵在於: 其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170、270),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6)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上述滑件(6), 上述無線輸入部(170、270)至少具有: 閉鎖開關(72),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6)朝上述拉鏈鏈條(1)閉鎖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 打開開關(73),其用以發送用於使上述滑件(6)朝上述拉鏈鏈條(1)打開之方向移動之無線信號;及 停止開關(74);且 上述無線輸入部(170、270)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2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171、271)產生與上述閉鎖開關(72)、上述打開開關(73)、及上述停止開關(74)之操作時間對應之無線信號。
  8. 一種無線傳送機,其特徵在於: 其係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用以對用於開閉拉鏈之滑件(6)傳送無線信號而自遠距離控制上述滑件(6), 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輸入使上述滑件(6)移動之目標位置之目標位置輸入部(78), 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該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產生與上述目標位置輸入部(78)之設定值對應之無線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無線傳送機,其中上述無線輸入部(270)具有開始按鈕(273),該開始按鈕(273)於已設定目標位置之後,使上述滑件(6)開始朝目標位置移動, 上述第1無線信號轉換部(271)係產生與上述開始按鈕(273)之操作狀況對應之無線信號。
  10. 一種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其特徵在於: 其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 上述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172)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170、270)之閉鎖開關(72)、打開開關(73)之操作狀況傳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上述滑件(6)之驅動部(91)之驅動信號。
  11. 一種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其特徵在於: 其係用以接收用於開閉拉鏈之無線信號者,且 上述無線接收機具有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該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將根據利用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之目標位置輸入部(78)所設定之值發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使上述滑件(6)之控制部(80)之記憶部(85)記憶之信號。
  12. 如請求項11之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6),其中上述第2無線信號轉換部(272)將根據作為無線傳送機之無線輸入部(270)之開始按鈕(273)之操作狀況發送而來的無線信號轉換為用以使滑件(6)之驅動部(91)開始驅動之信號。
TW106108474A 2016-08-12 2017-03-15 Electric zipper system,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slider as wireless receiver TWI620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3744 WO2018029851A1 (ja) 2016-08-12 2016-08-12 電動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受信機としてのスライダー
??PCT/JP2016/073744 2016-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931A true TW201804931A (zh) 2018-02-16
TWI620525B TWI620525B (zh) 2018-04-11

Family

ID=6116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8474A TWI620525B (zh) 2016-08-12 2017-03-15 Electric zipper system,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slider as wireless receiv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5002B2 (zh)
JP (1) JP6734379B2 (zh)
CN (1) CN109561751B (zh)
DE (1) DE112016007145B4 (zh)
TW (1) TWI620525B (zh)
WO (1) WO2018029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04879B4 (de) 2020-04-17 2022-01-27 Neven Dolos Reißverschluss, Schieber für einen Reißverschlus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Reißverschlusses
US11723441B1 (en) * 2022-04-15 2023-08-1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Advanced sealing-interface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0955A (en) * 1933-09-02 1934-11-13 Hookless Fastener Co Automatic slider moving device
US4603327A (en) * 1983-12-12 1986-07-29 Leonard Obie P Garment with fastener alarm
US4755802A (en) * 1986-05-09 1988-07-05 Felix Urbanczyk Handbag, briefcase and luggage alarm
JPH01313002A (ja) 1988-06-14 1989-12-18 Hitachi Zosen Sangyo Kk ファスナの自動開閉装置
JPH10108A (ja) 1996-06-17 1998-01-06 Takashi Fudeta モーターで駆動するファスナー
AT405119B (de) 1996-06-28 1999-05-25 Poschik Roland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des schiebers eines reissverschlusses, sowie reissverschluss
JPH10155291A (ja) * 1996-11-19 1998-06-09 Hitachi Ltd モ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US6026546A (en) * 1997-03-28 2000-02-22 Lund & Company Figurines attached to a zipper
JP2000189218A (ja) 1998-12-25 2000-07-11 Tomokatsu Narukawa 電動ファスナ―
JP3433221B2 (ja) 2000-03-27 2003-08-0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自動ファスナ
JP2002125722A (ja) * 2000-10-27 2002-05-08 Kiyoshi Nakamura ファスナー開閉器、レール付きファスナー及びファスナー開閉方法
WO2005018366A1 (ja) * 2003-08-22 2005-03-03 Ykk Corporation ファスナー及び同ファスナーを被着した被着体
US7304600B2 (en) * 2004-12-16 2007-12-04 Media Lab Europe (In Voluntary Liquidation) Bluetooth remote controller using zipper interface
US20060193122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Mo-Hsin Chang Light-emitting zipper head
US20060196017A1 (en) * 2005-03-03 2006-09-07 Turner Heidi L Current directing zipper head
US20070271743A1 (en) * 2006-05-25 2007-11-29 Iris Co., Ltd Zipper having its tab or slide incorporating an RFID device
CN2925174Y (zh) 2006-06-17 2007-07-2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拉头
JP5326240B2 (ja) 2007-08-24 2013-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ーブボード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
JP4620098B2 (ja) 2007-09-26 2011-01-26 有限会社松本鉄工所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の自動開閉装置
CN201869904U (zh) * 2010-01-11 2011-06-22 杨明渝 主动式拉链
CN105052037A (zh) * 2012-10-19 2015-11-11 安尼克·莱韦斯克 与闭合机构共同使用的磁性启动电路
US9622550B2 (en) 2013-09-22 2017-04-1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obotic zipper
CN204742860U (zh) 2015-06-01 2015-11-1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拉链头
CN105840037B (zh) * 2016-05-23 2017-10-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窗户与窗帘控制系统与方法
JP6963368B2 (ja) * 2016-08-12 2021-11-10 Ykk株式会社 電動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29851A1 (ja) 2019-03-07
DE112016007145T5 (de) 2019-04-25
CN109561751A (zh) 2019-04-02
DE112016007145B4 (de) 2023-05-17
JP6734379B2 (ja) 2020-08-05
US20190174877A1 (en) 2019-06-13
US10835002B2 (en) 2020-11-17
TWI620525B (zh) 2018-04-11
WO2018029851A1 (ja) 2018-02-15
CN109561751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3191B (zh) 电动拉链系统
JP2543239Y2 (ja)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TW201804931A (zh) 電動拉鏈系統、無線傳送機及作為無線接收機之滑件
KR101233770B1 (ko) 파노라마 선루프용 롤러 블라인드 장치
TWI616154B (zh) Electric zipper system and electric zipper control method
KR100664983B1 (ko) 자동/반자동/수동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7713192B (zh) 电动拉链系统
CN112623066B (zh) 一种牵引式驱动装置及足式机器人
CN105120548B (zh) 抽屉式微波炉
US20170183893A1 (en) Vehicle door operating device
KR20130086477A (ko) 창문 개폐장치
CN109881988B (zh) 具有应急开锁结构的锁具
JP2010208497A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EP3369639B1 (en) Railcar door apparatus and the railcar equipped therewith
KR20180088177A (ko) 원격제어에 의한 스위치 구동장치
CN210422194U (zh) 具有应急开锁结构的锁具
JPH0810540Y2 (ja) オートマチック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0425791C (zh) 指纹执手锁双锁芯联动机构
JP3595924B2 (ja) 電動式開閉体における制御装置
JP4189720B2 (ja) ドア連結装置
JP3851117B2 (ja) 車両用開閉扉の自動開閉装置
CN110056254B (zh) 改进结构的电动锁体
CN211788713U (zh) 万能式断路器
JPH024744B2 (zh)
KR20180064141A (ko) 자동 개폐형 도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