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4323A - 緊固件 - Google Patents

緊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4323A
TW201734323A TW105133051A TW105133051A TW201734323A TW 201734323 A TW201734323 A TW 201734323A TW 105133051 A TW105133051 A TW 105133051A TW 105133051 A TW105133051 A TW 105133051A TW 201734323 A TW201734323 A TW 2017343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ortion
holding
rod
portions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9779B (zh
Inventor
Minoru Kochi
Original Assignee
Toa Intersyste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 Intersystem Inc filed Critical Toa Intersyste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73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9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97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04Clamping or clipping connections
    • F16B7/044Clamping or clipping connections for rods or tubes being in angled relationsh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2Supports for plants; Trellis for strawberries or the like
    • A01G9/122Stakes
    • A01G9/124Means for holding stakes upright in, on, or beside p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緊固件,無關並行狀態、交叉狀態可以確實地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本發明的緊固件(1),是具備藉由與棒狀體嵌合來保持該棒狀體的保持部(2),其根數是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同數,並且將該各保持部(2)環狀地配設,該保持部(2),具有:第一保持部(2A)、及與該第一保持部鄰接配設的第二保持部(2B)、及將該相鄰接的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環狀地連繋的單數或是複數中間保持部(2C),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上述第二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上述中間保持部是複數的情況時將相鄰接的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另一方面,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第二保持部非連結,而可以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確實地捆紮。

Description

緊固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將園藝用的支柱和帳篷的支柱等的複數棒狀體交叉地捆紮的緊固件者。
習知,將二根棒狀體交叉地捆紮的緊固件,已知如下述專利文獻1、2。
下述專利文獻1、2的緊固件,其中任一,皆具備與棒狀體的周面嵌合的一對的保持部,將該一對的保持部可相互轉動地連結的構成,對於一方的棒狀體將另一方的棒狀體朝所期的角度傾斜就可以將二根棒狀體交叉地捆紮。
但是下述專利文獻1、2的緊固件皆完全沒有考慮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同時捆紮,當然無法將三根棒狀體交叉地捆紮。
且可以將三根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已知如下述專利文獻3。
下述專利文獻3的緊固件,是具有正三角筒及在該正三角筒的三個外面各別可旋轉地連結的三個保持 部的構成,藉由將各保持部嵌合在三根棒狀體的各周面,就可以由所期的交叉狀態將三根棒狀體捆紮。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2236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6790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325058號公報
如已述,如上述專利文獻1、2的緊固件,只能同時捆紮二根棒狀體的緊固件,當然無法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交叉地捆紮。
且上述專利文獻3的緊固件雖可以將三根棒狀體捆紮,但必須是在正三角筒的各外面設置保持部的構成,而具有構成成為複雜的問題點,並且將四根和五根的棒狀體捆紮也是困難的。
本發明的緊固件,是為了有效解決既述的習知的緊固件所抱持的問題點而開發者,無關並行狀態、交叉狀態可以確實地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
詳述的話,藉由本發明的緊固件,是將三根 以上的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具備與棒狀體嵌合來保持該棒狀體的保持部,其根數是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同數,並且將該各保持部環狀地配設,該保持部,具有:第一保持部、及與該第一保持部鄰接配設的第二保持部、及將該相鄰接的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環狀地連繋的單數或是複數中間保持部,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上述第二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上述中間保持部是複數的情況時將相鄰接的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另一方面,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第二保持部非連結,而可以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確實地捆紮。又,在本發明中「將各保持部環狀地配設」是指在一個保持部將二個其他的保持部鄰接地配設,整體將三個以上的保持部環狀地配設。
較佳是,將上述保持部由在周壁具有缺口部的剖面C字狀的筒體或是圓筒體或是角筒體構成,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橫跨其部分長度確實地保持。又,本發明的「剖面C字狀」是顯示在周壁的一部分具有缺口部的筒體的剖面形狀。且,「角筒體」是包含三角筒體、四角筒體等的剖面多角形的全部的筒體。
且在由上述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保持部彼此的連結中,在與至少一方的保持部的上述缺口部相面對的周壁進行連結,使保持部彼此的連結成為容易。
且將全部的保持部以由上述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保持部所構成,藉由將該各保持部所具有的缺 口部等間隔地配置,使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及各保持部的嵌合平順。
依據本發明的緊固件的話,無關並行狀態、交叉狀態皆可以確實地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特別是交叉狀態的情況時可以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各由所期的角度交叉地捆紮。
1‧‧‧緊固件
2‧‧‧保持部
2a‧‧‧連結用孔
2b‧‧‧螺栓插通用孔
2c‧‧‧固定用孔
2A‧‧‧第一保持部
2B‧‧‧第二保持部
2C‧‧‧中間保持部
3‧‧‧缺口部
4‧‧‧連結銷
5‧‧‧導引片
6‧‧‧推片
6a‧‧‧固定用孔
7‧‧‧固定螺栓
7a‧‧‧軸部
8‧‧‧螺栓溝形成用板
8a‧‧‧固定用孔
8b‧‧‧螺紋孔
9‧‧‧推壓用螺栓
9a‧‧‧軸部
9b‧‧‧螺紋孔
10‧‧‧固定銷
S、S1、S2、S3、S4‧‧‧捆紮對象的棒狀體
[第1圖]實施例1的緊固件的立體圖。
[第2圖]實施例1的緊固件的俯視圖。
[第3圖]顯示以實施例1的緊固件將三根棒狀體在交叉狀態下捆紮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4圖]顯示實施例1的緊固件的連結例的其他例的俯視圖。
[第5圖]顯示將保持部由剖面C字狀的環體構成的例的立體圖。
[第6圖]顯示將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設在不同層的例的圖,(A)是立體圖,(B)是俯視圖,(C)是側面圖。
[第7圖]實施例2的緊固件的立體圖。
[第8圖]實施例2的緊固件的俯視圖。
[第9圖]顯示以實施例2的緊固件將四根棒狀體在交 叉狀態下捆紮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10圖]顯示在保持部設置徑調整手段的例的保持部的分解立體圖。
[第11圖](A)是顯示在第10圖例示的保持部的俯視圖,(B)是顯示在第10圖例示的保持部及大徑的棒狀體的嵌合的俯視圖,(C)是顯示在第10圖例示的保持部及小徑的棒狀體的嵌合的俯視圖。
[第12圖]例示具有五個以上保持部的本發明的緊固件的俯視圖。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緊固件的最適合的實施例依據第1圖至第12圖說明。
<各實施例的基本構成>
如第1圖、第7圖等所示,本發明的緊固件1的基本構成,是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具備與棒狀體嵌合來保持該棒狀體的保持部2,其根數是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同數量,將該各保持部2環狀地配設。即,也如第2圖、第8圖所示,從俯視看,具備:將二個其他的保持部2與一個保持部2鄰接地配設,整體將三個以上的保持部2環狀地配設的構成。
<各實施例的保持部的連結構成>
且如第2圖、第8圖所示,上述保持部2,具有;第一保持部2A、及與該第一保持部2A鄰接配設的第二保持部2B、及將該相鄰接的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環狀地連繋的單數或是複數中間保持部2C,將上述第一保持部2A及上述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上述第二保持部2B及上述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上述中間保持部2C是複數情況時將相鄰接的上述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的構成。另一方面,將上述第一保持部2A及上述第二保持部2B非連結,即不連結的構成。在此「轉動」是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各別為了交叉而傾斜用的轉動,藉由該轉動使被保持於各保持部的棒狀體交叉,例如使三根棒狀體成為三腳狀的方式將上部彼此交叉,將該交叉的上部彼此由本發明的緊固件1捆紮。
對於具有上述基本構成及上述連結構成的本發明的緊固件1,將具有單數的中間保持部2C的構成的緊固件1作為「實施例1」,將具有複數中間保持部2C的構成的緊固件1作為「實施例2」,如以下詳述。
[實施例1]
如第1圖、第2圖所示,實施例1的緊固件1是具有既述的基本構成及保持部2的連結構成,將三根棒狀體捆紮者。因此,三個保持部2,具體而言具有:單數的第一保持部2A、單數的第二保持部2B及單數的中間保 持部2C,將該第一保持部2A及上述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將上述第二保持部2B及上述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另一方面,將上述第一保持部2A及上述第二保持部2B作成非連結。
且本實施例中的全部的保持部2(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是由在周壁的一部分具有缺口部3的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從該缺口部3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收容的構成。藉由此構成可以將保持部2的內周面容易地嵌合在棒狀體的外周面,並且可以橫跨棒狀體的部分長度地確實地嵌合,可以確實地將棒狀體保持。且,如第5圖所示,由剖面C字狀的環體構成保持部2,也可任意地對應實施。
較佳是從上述缺口部3的緣部將導引片5延設,藉由該導引片5容易將棒狀體的周面朝保持部2內導引將該保持部2的內周面及棒狀體的外周面嵌合。
接著,說明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的連結、及該中間保持部2C及第二保持部2B的連結、以及該第一保持部2A及該第二保持部2B的非連結。
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的連結,是將第一保持部2A的周壁及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對接,在該對接地周壁彼此的接線上將該周壁彼此藉由夾箍用銷、盲鉚等的連結銷4軸支地連結。由此將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可相互轉動地連結。較佳是將由連結銷4所產生的連結在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的 高度方向中的中央的高度進行,使上述相互轉動變圓滑。
進一步如上述使連結的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的雙方的周壁及第二保持部2B的周壁接觸的方式配置該第二保持部2B,在該第二保持部2B的周壁及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的接線上將該周壁彼此藉由上述連結銷4軸支地連結,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也可相互轉動地連結。此連結,較佳是將由連結銷4所產生的連結在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的高度方向中的中央的高度進行,使上述相互轉動變圓滑。
又,第1圖中的2a是在各保持部2(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中間保持部2C)穿設形成的連結用孔,在該各保持部2的連結用孔2a貫插上述連結銷4,將該連結銷4的軸部先端夾箍擴徑地進行上述連結。
且如本實施例,每將由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保持部2彼此連結,較佳是如第2圖所示,在與至少一方的保持部2的缺口部3相面對的周面進行連結。例如,如第2圖所示,在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的連結中,將與第一保持部2A的缺口部3相面對的周壁、及與中間保持部2C的缺口部3相面對的周壁對接地連結,在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的連結中,將與一方的保持部2也就是第二保持部2B的缺口部3相面對的周壁及相面對於其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對接地連結。如此藉由連結,連結作業成為容易。
或是與上述連結構成相異,如第4圖所示, 藉由將各保持部2所具有的缺口部3等間隔地環狀地配置,就容易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各別朝各保持部2內導引,可以使各棒狀體及各保持部2的嵌合平順。
在本實施例中,如已述,將第一保持部2A及中間保持部2C連結,藉由將同中間保持部2C及第二保持部2B連結,將三個保持部2、即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環狀地配設且只有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間作成非連結。換言之,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鄰接地配設,將該第一保持部2A及該第二保持部2B與中間保持部2C環狀地連繋的構成。
然後,如第3圖所示,可以由上述構成的本實施例的緊固件1將捆紮對象的三根棒狀體S1、S2、S3在交叉狀態下捆紮。
詳述的話,將棒狀體S1保持的第一保持部2A及將棒狀體S3保持的中間保持部2C是相互轉動將該棒狀體S1及該棒狀體S3確實地交叉地捆紮,並且將棒狀體S2保持的第二保持部2B及將棒狀體S3保持的中間保持部2C是相互轉動將該棒狀體S2及該棒狀體S3確實地交叉地捆紮。另一方面,藉由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未被連結的構成(非連結構成),使該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上下方向分離的方式移動,如上述對於第一保持部2A使中間保持部2C轉動,就可以對於該轉動的中間保持部2C使第二保持部2B轉動,可以將三根 棒狀體S1、S2、S3由所期的角度交叉地捆紮。
且如第1圖、第2圖所示的狀態,將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的全部平行的話,可以將三根棒狀體S1、S2、S3在平行狀態下成束地捆紮,並且從該狀態如上述將各保持部2轉動的話,可以容易朝第3圖所示的交叉狀態下的捆紮變化。
且在本實施例中,如第6圖所示,將中間保持部2C高背地形成,並且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薄型地形成,如第6圖(A)、第6圖(C)所示,將上述高背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上部及上述薄型的第一保持部2A的周壁連結,將同高背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下部及上述薄型的第二保持部2B的周壁連結的構成,也可任意地對應實施。此構成的情況,從俯視看,如第6圖(B)所示,也具備將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各別鄰接且環狀地配設的構成,尤其是可以防止相鄰接的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的干涉。
[實施例2]
如第7圖、第8圖所示,實施例2的緊固件1是具有既述的基本構成及保持部2的連結構成,將四根棒狀體捆紮者。因此,四個保持部2,具體而言具有:單數的第一保持部2A、單數的第二保持部2B及一對(複數)的中間保持部2C,將第一保持部2A及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第二保持部2B及另一方的中間 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將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作成非連結。
且本實施例中的全部的保持部2(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中間保持部2C),是由圓筒體所構成的構成。此構成可以更確實地將棒狀體保持。且,具體而言雖無圖示,可以對應捆紮對象的棒狀體的外周面形狀由角筒體,例如三角筒體和四角筒體、五角筒體等的多角筒體將保持部2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也如第8圖所示,將第一保持部2A的周壁及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對接,在該對接地周壁彼此的接線上將該周壁彼此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連結銷4軸支地連結,將第一保持部2A及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可相互轉動地連結。
且將與第一保持部2A相鄰接的第二保持部2B的周壁及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對接,在該對接地周壁彼此的接線上將該周壁彼此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連結銷4軸支地連結,將第二保持部2B及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可相互轉動地連結。又,在本實施例中,也與實施例1同樣地,在上述各保持部2的連結用孔2a貫插上述連結銷4,將該連結銷4的軸部先端夾箍擴徑地進行上述連結。
進一步將如上述與第一保持部2A連結的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及如上述與第二保持部2B連 結的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的周壁對接,將這些周壁由連結銷4連結,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也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又,在本實施例中,也與實施例1同樣地,保持部2彼此的連結是在各保持部2的高度方向中的中央的高度進行,使上述各相互轉動變圓滑。
在本實施例中,如已述,藉由將第一保持部2A及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的一方連結,將第二保持部2B及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的另一方連結,並且將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彼此連結,將四個保持部2、即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環狀地配設且只有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間作成非連結。換言之,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鄰接地配設,將該第一保持部2A及該第二保持部2B由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作成環狀地連繋的構成。
然後,如第9圖所示,可以由上述說明的構成的本實施例的緊固件1將捆紮對象的四根棒狀體S1、S2、S3、S4在交叉狀態下捆紮。
詳述的話,使將棒狀體S1保持的第一保持部2A及將棒狀體S4保持的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相互轉動並將該棒狀體S1及該棒狀體S4確實地交叉地捆紮,使該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及將棒狀體S3保持的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相互轉動並將該棒狀體S4及該棒狀體S3確實地交叉地捆紮。此外,使該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及將棒狀體S2保持的第二保持部2B相互轉動並將該棒狀體 S3及該棒狀體S2確實地交叉地捆紮。
另一方面,藉由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未被連結的構成(非連結構成),使該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上下方向分離的方式移動,就可以如上述對於第一保持部2A使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轉動,對於該轉動的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使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轉動,進一步對於該轉動的另一方的中間保持部2C使第二保持部2B轉動,可以將四根棒狀體S1、S2、S3、S4由所期的角度交叉地捆紮。
且在本實施例中,也如第7圖、第8圖所示的狀態,將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及一對的中間保持部2C的全部成為平行的話,可以將四根棒狀體S1、S2、S3、S4在平行狀態下成束地捆紮,並且從該狀態如上述將各保持部2轉動的話,可以容易朝在第8圖所示的交叉狀態下的捆紮變化。
且在本實施例中,如第10圖、第11圖所示,為了適切地嵌合在捆紮對象的棒狀體S的外周面,可以在保持部2設置由剖面L字狀的推片6及推壓用螺栓9所構成的徑調整手段。
詳述的話,如第10圖所示,首先透過螺栓溝形成用板8安裝推壓用螺栓9。即,貫插在該螺栓溝形成用板8穿設形成的固定用孔8a及在保持部2的周壁穿設形成的固定用孔2c的固定銷10的軸部先端將螺栓溝形成用板8夾箍擴徑地固定在保持部2,將推壓用螺栓9的軸 部9a螺合於被設在該固定的螺栓溝形成用板8的螺紋孔8b。又,上述螺栓溝形成用板8若是保持部2的周壁厚,且在該周壁可以設置直接與推壓用螺栓9的軸部9a螺合的螺紋孔的情況時可以省略。
接著,將剖面L字狀的推片6安裝在推壓用螺栓9的軸部9a的先端部。即,將推片6的角部的山側抵接在開口於推壓用螺栓9的軸部9a先端部的螺紋孔9b,從該推片6的角部的谷側通過在同角部被穿設形成的固定用孔6a將固定螺栓7的軸部7a插入將該軸部7a螺合於上述螺紋孔9b,如第11圖(A)所示,將上述推片6安裝在上述推壓用螺栓9的軸部9a先端部。由此,可以將推壓用螺栓9進退動作並將安裝於該推壓用螺栓9的推片6進退動作。
因此,設有上述徑調整手段的保持部2,是如第11圖(B)、(C)所示,可以透過上述徑調整手段適切地嵌合於徑不同的棒狀體S的外周面。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發明的緊固件1的話,無關交叉狀態、平行狀態,可以確實地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保持且捆紮。因此,將本發明的緊固件1使用於園藝用支柱的捆紮、和帳篷等的戶外用品的支柱等的捆紮的話,可以迅速地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由交叉狀態立設,並且可以由平行狀態收納。
且在實施例1中說明了將三根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1,在實施例2中說明了將四根棒狀體捆紮的緊固 件1,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當然將五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1也可以。例如,如第12圖所示,將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由四個中間保持部2C環狀地連繫將六根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1也可以。此情況不用說第一保持部2A及第二保持部2B當然也是作成非連結。
又,在各實施例中,保持部2(第一保持部2A、第二保持部2B、中間保持部2C)是由金屬製或是合成樹脂製成形,達成確實的保形,可以健全地嵌合在棒狀體的構成較佳。
且在各實施例中,當然全部的保持部2是由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構成、全部的保持部2是由圓筒狀的筒體所構成的構成、全部的保持部2是由角筒狀所構成的構成以外,將各保持部2的筒形狀各別相異的構成或是只有將一部分的保持部2作成不同的筒形狀的構成也可任意地對應實施。且,將全部的保持部2由環體(剖面C字狀或是剖面環狀)構成也可以。
且保持部2彼此的連結,是可以將連結的兩保持部2可相互轉動地軸支連結的話,不限定於連結銷4,使用螺栓及螺帽等的其他的連結構件連結也可以。
又,預先在保持部2的周壁由60度間隔將三個連結用孔2a穿設形成,並且以該60度間隔的三個連結用孔2a的正中的孔為基準由90度間隔將2個連結用孔2a穿設形成,將計五個連結用孔2a穿設形成好的話,將該保持部2由三個保持部2構成緊固件1的情況、由四個保 持部2構成緊固件1的情況、或是由六個保持部2構成緊固件1的情況的其中任一的情況時皆可以供使用。且,其他的個數,例如由五個、七個等的保持部2構成緊固件1的情況時,是計算正五角形、正七角形等的內角,將連結用孔2a穿設形成。
1‧‧‧緊固件
2‧‧‧保持部
2a‧‧‧連結用孔
2A‧‧‧第一保持部
2B‧‧‧第二保持部
2C‧‧‧中間保持部
3‧‧‧缺口部
4‧‧‧連結銷
5‧‧‧導引片

Claims (4)

  1. 一種緊固件,是將三根以上的棒狀體捆紮的緊固件,其特徵為:具備與棒狀體嵌合來且保持該棒狀體的保持部,其根數是與捆紮對象的棒狀體同數量,並且將該各保持部環狀地配設,該保持部,具有:第一保持部、及與該第一保持部鄰接配設的第二保持部、及將該相鄰接的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環狀地連繋的單數或是複數中間保持部,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將上述第二保持部及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並且上述中間保持部是複數的情況時將相鄰接的上述中間保持部彼此可轉動地連結,另一方面,將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第二保持部作成非連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緊固件,其中,上述保持部是由在周壁具有缺口部的剖面C字狀的筒體或是圓筒體或是角筒體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緊固件,其中,由上述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保持部彼此的連結,是在與至少一方的保持部的上述缺口部相面對的周壁進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緊固件,其中,將全部的保持部以由上述剖面C字狀的筒體所構成的保持部所構成,將該各保持部所具有的缺口部等間隔地配置。
TW105133051A 2016-03-16 2016-10-13 fastener TWI639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2885A JP6050539B1 (ja) 2016-03-16 2016-03-16 留め具
JP2016-052885 2016-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323A true TW201734323A (zh) 2017-10-01
TWI639779B TWI639779B (zh) 2018-11-01

Family

ID=5757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051A TWI639779B (zh) 2016-03-16 2016-10-13 fasten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50539B1 (zh)
KR (1) KR101906961B1 (zh)
TW (1) TWI6397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800010351A1 (it) * 2018-11-15 2020-05-15 Carretta Tessitura S N C Di Carretta Gian Mario & C Sistema di collegamento particolarmente adatto per reti di protezione ad uso agricolo e copertura di protezione utilizzante tale sistema di collegamento
CN113356908B (zh) * 2021-06-03 2024-04-16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锚固抗浮型锚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8605U (ja) * 1984-05-09 1985-11-27 株式会社 和光製作所 支柱の連結具
JP4223695B2 (ja) 2000-03-31 2009-02-12 積水樹脂株式会社 園芸支柱用交差留め具
JP2001349310A (ja) * 2000-06-07 2001-12-21 Yukio Harada パイプ用結合装置
JP2003178605A (ja) * 2001-12-12 2003-06-2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を用いた光源装置
JP2003325058A (ja) 2002-05-14 2003-11-18 Kazuhiro Kurokawa 支柱留具
JP2004033075A (ja) 2002-07-02 2004-02-05 Toshio Fukazawa 農園芸用支持枠及び該支持枠における連結具
JP2006067905A (ja) 2004-09-02 2006-03-16 Tomeo Yano 保持具
CN201650954U (zh) * 2010-04-19 2010-11-24 李书峰 一种旋转扣件
JP2011239514A (ja) 2010-05-07 2011-11-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固定クリ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9779B (zh) 2018-11-01
JP2017163910A (ja) 2017-09-21
KR101906961B1 (ko) 2018-10-11
JP6050539B1 (ja) 2016-12-21
KR20170107883A (ko)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7201B1 (en) A tube connector
US5864998A (en) Modular structural members
CA3053999C (en) Rebar coupler
TW201734323A (zh) 緊固件
EP0193525A1 (en) Shaft-mounted snap lock assembly
JP2005133796A (ja) パイプ継手
DE19528362C2 (de) Stangenkupplung, insbesondere Eckverbindungskupplung für Hohlprofilstangen
DE4337612A1 (de)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CN206641108U (zh) 方框柱销铰链式树苗木支撑装置
KR200481641Y1 (ko) 와이어 로프 조임 고정구
EP0646222A1 (de)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stab- und/oder plattenförmigen bauteilen
EP0874112B1 (de) Einschlagbodenhülse für einen Zaunpfahl
JPH10225794A (ja) 溶接母材変形防止治具
CN217961297U (zh) 一种高自由度木质拼接玩具
KR20140093388A (ko) 내진용 철근 커플링 장치
DE102018131652B3 (de) Adapter und Adaptersystem für eine Rohrschelle
JP2006322156A (ja) 接触し合うパイプ同志の交叉部結束金具
EP0253674A2 (en) An improvement of the C type clamp (11)
JP3668207B2 (ja) 建築用軸組接合具
WO2012129598A1 (en) Connector
DE862874C (de) Schachtel und Zuschnitte fuer dieselbe
KR102013028B1 (ko) 모듈식 가구 조립체
US11252939B2 (en) Multi-aperture plate fastening
JPH0439923Y2 (zh)
JP2001200596A (ja) 鋼管の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