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3840A - 傾斜式車輛 - Google Patents

傾斜式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3840A
TW201733840A TW106105421A TW106105421A TW201733840A TW 201733840 A TW201733840 A TW 201733840A TW 106105421 A TW106105421 A TW 106105421A TW 106105421 A TW106105421 A TW 106105421A TW 201733840 A TW201733840 A TW 2017338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ght source
body frame
reflecto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5983B (zh
Inventor
佐佐木薫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3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5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5983B/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傾斜式車輛,其具備2個前輪與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可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 頭燈81具有包含相互左右鄰接而配置之LED101、102、103之上光源100A、包含LED104、105之下光源100B、包含反射器要素91、92、93之上反射器90A、及包含反射器要素94、95之下反射器90B。於車輛前視下,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1,小於上光源100A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2。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上光源100A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3,等於下光源100B之右端與上光源100A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4。

Description

傾斜式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傾斜式車輛,其具備2個前輪與頭燈,於右迴轉時向右方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左方傾斜。
一直以來,已知一種傾斜式車輛,其具備2個前輪與頭燈,於右迴轉時向右方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左方傾斜。例如,於美國設計547,242號公報、及「Catalogo parti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中,記載有此種傾斜式車輛。 於上述各文獻中所記載之傾斜式車輛中,頭燈配置於相對較高處。因此,自頭燈照射之光之軸線與地面所成之角度、和觀察地面時之騎乘者之視線與地面所成之角度之差變小。例如,於傾斜式車輛之前方之地面上存在有突起物之情形時,藉由自頭燈照射之光照射突起物而於該突起物之前方產生影子。騎乘者藉由視認該影子而可容易地辨識存在有突起物。然而,於上述兩角度之差較小之情形時,突起物本身雖可容易地辨識,但與上述兩角度之差較大之情形相比,難以視認到突起物之影子。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認為若為具備2個前輪之傾斜式車輛,則藉由將頭燈配置於車輛之寬度方向之中央,而能夠一方面確保前輪之行程量一方面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然而,本案發明者努力研究之結果得知,於具備2個前輪之能夠傾斜之傾斜式車輛中,在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之情形時會產生如下新課題。 為了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具備2個前輪之優點,一方面使車輛前部之尤其是車輛之寬度方向尺寸小型化,2個前輪彼此之間隔(即,輪距)較佳為儘可能窄。然而,於輪距較窄之能夠傾斜之傾斜式車輛中,在使車體框架傾斜時,一前輪、前輪懸架裝置、及/或操舵裝置朝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抬升,並且靠近車寬方向之中央。因此,若欲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則擔心於使車體框架傾斜時,頭燈與前輪、前輪懸架裝置、及/或操舵裝置之干涉。若為了避免此種干涉而減小頭燈之尺寸,則難以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傾斜式車輛,其具備2個前輪與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可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傾斜式車輛係於右迴轉時向右方傾斜,於左迴轉時向左方傾斜之傾斜式車輛。該傾斜式車輛具備:車體框架,其具有頭管;轉向軸,其能夠旋轉地支持於上述頭管;左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中央線之左方;右前輪,其配置於車輛中央線之右方;左前輪支持構件,其支持上述左前輪且使之能夠旋轉;右前輪支持構件,其支持上述右前輪且使之能夠旋轉;左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左前輪支持構件且使之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操舵軸線旋轉;右側構件,其支持上述右前輪支持構件且使之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操舵軸線旋轉;連桿機構,其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連桿軸線旋轉地連結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且根據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之相對位置變化;前外殼,其固定於上述車體框架,且將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轉向軸及上述連桿機構更靠前方;及頭燈,其安裝於上述前外殼,至少一部分位於車輛中央線上,且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上述頭燈具有:上光源,其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下光源,其包含車輛前視下配置於較上述上光源更靠下方之1個或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上反射器,其包含對應於上述上光源之上述發光體而設置、且將上述上光源之上述發光體之光朝前方反射之複數個反射器要素;及下反射器,其包含對應於上述下光源之上述發光體而設置、且將上述下光源之上述發光體之光朝前方反射之1個或複數個反射器要素。上述上反射器之相鄰之反射器要素相互左右鄰接而配置。在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於車輛前視下,上述下光源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小於上述上光源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上述下光源之左端與上述上光源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等於上述下光源之右端與上述上光源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 再者,於上述之「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之頭燈」,在連桿機構以越趨向下方則越位於前方之方式相對於鉛垂線傾斜之情形時,亦包含車輛俯視下頭燈與連桿機構重疊之情形。即,並不限於頭燈之後端位於較連桿機構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情形,其係指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各位置,頭燈位於連桿機構之前方。換言之,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於與水平面平行之各剖面,頭燈位於連桿機構之前方。 於頭燈之發光體僅為1個情形時,頭燈之反射器必須以使該發光體與反射器之各部分之距離儘可能均勻之方式形成為以發光體為中心之球面狀。然而,根據上述傾斜式車輛,頭燈具備複數個發光體、及與各個發光體對應之複數個反射器要素。因此,頭燈整體之光源及反射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大。於上述傾斜式車輛中,利用光源及反射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將頭燈之光源分割為上光源與下光源。又,至少上光源具有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進而,於車輛前視下,下光源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小於上光源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下光源之左端與上光源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等於下光源之右端與上光源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將上反射器之相鄰之反射器要素以相互左右鄰接之方式配置。藉由此種配置而可避免頭燈與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干涉、頭燈與左前輪支持構件及右前輪支持構件之干涉、頭燈與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之干涉、及/或頭燈與連桿機構之干涉,並且可將頭燈配置於相對較低位置。因此,根據上述傾斜式車輛,可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一態樣,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之上述上光源之左端係配置於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左前輪支持構件之右端更靠右方,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之上述上光源之右端係配置於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右前輪支持構件之左端更靠左方。 根據上述態樣,容易獲得上述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光源配置於較上述上光源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可將頭燈之下光源配置於更前方。從而容易避免頭燈之下光源與左前輪支持構件及右前輪支持構件之干涉、頭燈之下光源與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之干涉、及/或頭燈之下光源與連桿機構干涉。因此,一方面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一方面容易地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反射器之前端位於較上述上反射器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容易獲得上述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光源於車輛側視下配置於較上述左前輪之車輪軸線及上述右前輪之車輪軸線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容易獲得上述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上光源包含排列於左右之N個(此處,N為2以上之自然數)發光體,上述下光源包含N-1個發光體。 根據上述態樣,可容易地實現頭燈之發光體及反射器之上述配置。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下光源之上述發光體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上光源之相鄰之2個發光體之間。 根據上述態樣,可容易地實現頭燈之發光體及反射器之上述配置。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傾斜式車輛進而具備:左位置燈,其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之上述上光源之左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及右位置燈,其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之上述上光源之右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 根據上述態樣,可使位於上述傾斜式車輛周圍之行人等容易地辨識上述傾斜式車輛之大小。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之另一態樣,上述連桿機構具有:上橫向構件,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能夠分別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連桿軸線旋轉地連結;及下橫向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且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能夠分別繞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連桿軸線旋轉地連結。上述上反射器之下端位於較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上端更靠下方。 根據上述態樣,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可縮小輪距且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並且可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傾斜式車輛,其具備2個前輪與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可確保頭燈之反射器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配置於較低位置。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係跨坐型三輪車輛,具備2個前輪20L及20R與1個後輪21。傾斜式車輛1係於右迴轉時向右方傾斜、且於左迴轉時向左方傾斜之車輛。詳細而言如圖3所示,傾斜式車輛1係如下車輛,即,車體框架13能夠相對於地面傾斜,且伴隨車體框架13之傾斜,左前輪20L及右前輪20R於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變化。 本說明書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所謂「前」、「後」、「左」、「右」、「上」、「下」分別係指傾斜式車輛1以無轉舵狀態靜止於水平面上時,自乘坐於座部3之騎乘者4觀察之前、後、左、右、上、下。圖式中之符號F、Re、L、R、U、D分別表示前、後、左、右、上、下。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係指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於無轉舵且車體框架13直立之狀態下,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別與傾斜式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一致。然而,於轉舵狀態或車體框架13傾斜之狀態下,有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別與傾斜式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不同之情形。於「於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中,並不限於與前後方向平行之軸線,亦包含相對於前後方向於-45°~+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同樣地,於「於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於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中,分別包含相對於上下方向於-45°~+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相對於左右方向於-45°~+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於以下之說明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關於傾斜式車輛1之構件及部位之位置及形狀等,係指傾斜式車輛1於未載物之狀態(即,騎乘者未乘坐、且燃料箱未裝燃料之狀態)下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靜止於水平面上時之位置及形狀等。 如圖1及圖4所示,傾斜式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13、左前輪20L、右前輪20R、後輪21、對左前輪20L及右前輪20R操舵之操舵機構23、配合於車體框架13之傾斜而使左前輪20L及右前輪20R傾斜之連桿機構25、騎乘者4乘坐之座部3、及產生用以驅動後輪21之驅動力之動力單元2。如圖2所示,傾斜式車輛1具備前外殼80、頭燈81、位置燈82L、82R、及閃光器83L、83R。於以下之說明中,首先對傾斜式車輛1之車體構成進行說明,其後,對頭燈81、位置燈82L、82R、及閃光器83L、83R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車體框架13具有頭管10。於頭管10之左方配置有左側構件34L。於頭管10之右方配置有右側構件34R。又,如圖1所示,車體框架13具有連接於頭管10、且於車輛側視下自頭管10向後方延伸之主框架12。 頭管10於車輛側視下朝後斜上方延伸。如圖4所示,頭管10於車輛前視下於上下方向延伸。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形成為管狀,且與頭管10平行地配置。 主框架12之構成並未特別限定,但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主框架12具有左框架24L及右框架24R。左框架24L配置於車輛中央線CL之左方,右框架24R配置於車輛中央線CL之右方。再者,所謂「車輛中央線CL」係指與頭管10之中心軸線10c(參照圖4)交叉、且沿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線。左框架24L及右框架24R分別連接於頭管10。 如圖1所示,左框架24L具有左下框架18L、左上框架16L、及連接左下框架18L與左上框架16L之左連接框架22L。左下框架18L及左上框架16L分別連接於頭管10。此處,左上框架16L連接於頭管10中之較連接有左下框架18L之部分更靠上方之部分。 右框架24R具有以車輛中央線CL為分界而相對於左框架24L左右對稱之形狀,且配置成左右對稱。除此之外與左框架24L相同,故省略右框架24R之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傾斜式車輛1具備供乘坐於座部3之騎乘者之左腳、右腳分別擱置之左腳擱置台70L、右腳擱置台70R。再者,圖1係傾斜式車輛1之左側視圖,故並未直接圖示右腳擱置台70R,但於以車輛中央線CL為分界而與左腳擱置台70L對稱之位置設置有右腳擱置台70R。左腳擱置台70L、右腳擱置台70R分別配置於車輛中央線CL之左方、右方。又,左腳擱置台70L及右腳擱置台70R配置於較頭管10更靠後方、較座部3之至少一部分更靠前方、且較上述頭管10及座部3更靠下方。 傾斜式車輛1具備覆蓋車體框架13之至少一部分之車體外殼74。車體外殼74具有中央通道72,其位於左腳擱置台70L之右方、右腳擱置台70R之左方、且較左腳擱置台70L及右腳擱置台70R更靠上方。圖示雖省略,但中央通道72之與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垂直之剖面形成為向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凸出之形狀。 如圖4所示,連桿機構25連結頭管10、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連桿機構25係以配合於頭管10之傾斜而使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傾斜之方式構成。連桿機構25具備第1橫向構件41、及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41更靠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下方之第2橫向構件42。再者,以下,有將第1橫向構件41稱為上橫向構件41之情形,且有將第2橫向構件42稱為下橫向構件42之情形。 第1橫向構件41於左右方向延伸。第1橫向構件41配置於頭管10之前方。然而,第1橫向構件41亦可配置於頭管10之後方。第1橫向構件41能夠分別相對於頭管10、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繞於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連桿軸線H1旋轉地連結。 第2橫向構件42於左右方向延伸。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橫向構件42具有配置於頭管10之前方之前橫向構件42a、及配置於頭管10之後方之後橫向構件42b(參照圖6)。然而,第2橫向構件42亦可僅由前橫向構件42a構成,還可僅由後橫向構件42b構成。第2橫向構件42能夠分別相對於頭管10、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繞於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連桿軸線H2旋轉地連結。再者,下連桿軸線H2位於較上連桿軸線H1更靠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如圖4所示,操舵機構23具備轉向軸14、把手15、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右前輪支持構件30R、及連接桿50。 轉向軸14插入至頭管10,且能夠旋轉地支持於頭管10。轉向軸14能夠繞於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央操舵軸線V2C旋轉地設置於頭管10。再者,於車輛前視下,中央操舵軸線V2C與車輛中央線CL一致。轉向軸14之上部14a位於頭管10之上方,轉向軸14之下部14b位於頭管10之下方。 把手15固定於轉向軸14之上部14a。把手15於左右方向延伸。把手15具有由騎乘者之右手握持之右握把15R、及由左手握持之左握把15L。 左前輪支持構件30L能夠繞於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操舵軸線V2L旋轉地設置於左側構件34L。於左前輪支持構件30L,能夠繞於車體框架13之左右方向延伸之車輪軸線H3旋轉地支持有左前輪20L。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具有能夠繞車輪軸線H3旋轉地支持有左前輪20L之左叉32L、及能夠繞左操舵軸線V2L旋轉地支持於左側構件34L之左軸35L、及連接左叉32L與左軸35L之左支架36L。 左軸35L係以能夠繞左操舵軸線V2L旋轉之方式插入至左側構件34L。左叉32L配置於較左軸35L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再者,所謂車寬方向之內側係指靠近車輛中央線CL之側,所謂車寬方向之外側係指遠離車輛中央線CL之側。如圖6所示,左叉32L具備套筒(telescopic)式緩衝器48、及與套筒式緩衝器48平行地配置之防旋轉構件60。套筒式緩衝器48具有外管44、及能夠滑動地插入至外管44之內管46。防旋轉構件60係防止套筒式緩衝器48之外管44與內管46之相對旋轉之構件。防旋轉構件60配置於套筒式緩衝器48之前方。然而,防旋轉構件60亦可配置於套筒式緩衝器48之後方。防旋轉構件60之構成並未特別限定,但於本實施形態中,防旋轉構件60具備外管62、及能夠滑動地插入至外管62之內管64。 套筒式緩衝器48之內管46及防旋轉構件60之內管64固定於左支架36L。如圖4所示,左支架36L具備固定有左軸35L之左軸固定部37L、固定有左叉32L(詳細而言為內管46及64)之固定部39L、及連結有連接桿50之左連結部40L。 如圖4所示,右軸35R、右叉32R、右支架36R分別具有以車輛中央線CL為分界而與左軸35L、左叉32L、左支架36L左右對稱之形狀,且配置成左右對稱。右軸35R之構成與左軸35L之構成相同,右叉32R之構成與左叉32L之構成相同,右支架36R之構成與左支架36L之構成相同,故省略其等之詳細說明。右叉32R亦具備套筒式緩衝器48與防旋轉構件60。 連接桿50係使轉向軸14之繞中央操舵軸線V2C之旋轉、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之繞左操舵軸線V2L之旋轉、及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繞右操舵軸線V2R之旋轉同步者。連接桿50能夠分別相對於轉向軸14、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及右前輪支持構件30R,繞於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V1旋轉地連結。 如圖6所示,前外殼80固定於車體框架13。前外殼8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轉向軸14及連桿機構25更靠前方。於車輛側視下,前外殼80之上緣以越趨向前方則越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前外殼80之前端80f位於較左前輪20L及右前輪20R之車輪軸線H3更靠前方。於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80係與車體外殼74分開,且連接於車體外殼74。然而,亦可使前外殼80之一部分或全部與車體外殼74一體化。 如圖2所示,於前外殼80上安裝有頭燈81、左位置燈82L、右位置燈82R、左閃光器83L、及右閃光器83R。然而,左位置燈82L、右位置燈82R、左閃光器83L、及右閃光器83R亦可安裝於除前外殼80以外之構件上。 頭燈81係主要發揮如下功能之照明燈,即,於夜間等周圍較暗時照亮傾斜式車輛1之前方以使駕駛者容易觀察路面。頭燈81配置於較連桿機構25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頭燈81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車輛中央線CL上。頭燈81之左端位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左方,頭燈81之右端位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右方。圖7係頭燈81之放大前視圖。頭燈81具備複數個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及與該等LED之各者對應而設置之複數個反射器要素。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頭燈81具備5個LED101、102、103、104、105及5個反射器要素91、92、93、94、95。 LED101、102、103排列於左右。LED104、105排列於左右。LED101、102、103安裝於基板51,LED104、105安裝於基板52。基板52配置於較基板51更靠下方。LED104、105配置於較LED101、102、103更靠下方。LED101、102、103構成上光源100A。上光源100A包含排列於左右之3個LED101、102、103。LED104、105構成下光源100B。下光源100B包含排列於左右之2個LED104、105。LED104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LED101與LED102之間。LED105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LED102與LED103之間。於本實施形態中,LED101、102、103配置於同一高度。LED104、105配置於同一高度。然而,LED101、102、103亦可於上下方向上相互錯開。LED104、105亦可於上下方向上相互錯開。 於車輛前視下,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1,小於上光源100A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2。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上光源100A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3,等於下光源100B之右端與上光源100A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4。即,LED105之左端與LED104之右端之間之尺寸L1,小於LED103之左端與LED101之右端之間之尺寸L2。LED105之左端與LED103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3,等於LED104之右端與LED101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4。如圖2所示,於車輛前視下,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LED之上光源100A之左端,配置於較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之右端更靠右方。即,LED103之左端配置於較左叉32L之右端更靠右方。於車輛前視下,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LED之上光源100A之右端,配置於較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左端更靠左方。即,LED101之右端配置於較右叉32R之左端更靠左方。 如圖8所示,下光源100B配置於較上光源100A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LED104、105配置於較LED101、102、103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於本實施形態中,LED101、102、103之於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位置相同,但其等亦可不同。又,LED104、105之於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位置相同,但其等亦可不同。 上光源100A及下光源100B係以朝下方照射光之方式配置。LED101、102、103、104、105係以朝下方照射光之方式配置。圖7所示,反射器要素91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LED101之下方。反射器要素91係以將LED101之光朝前方反射之方式構成。同樣地,反射器要素92、93、94、95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LED102、103、104、105之下方。反射器要素92、93、94、95分別以將LED102、103、104、105之光朝前方反射之方式構成。如圖8所示,反射器要素91、92、93、94、95係以越趨向下方則越朝向前方之方式傾斜。 如圖7所示,反射器要素91、92、93係相互左右鄰接而配置。此處,所謂「左右鄰接而配置」係指左右相鄰之2個反射器要素之間隔小於各反射器要素之左右方向之尺寸。左右相鄰之2個反射器要素之間隔例如亦可為任一個反射器要素之左右方向之尺寸之1/2以下,其間隔並未特別限定。此處,反射器要素91與反射器要素92之間隔、及反射器要素92與反射器要素93之間隔均為零。即,反射器要素91與反射器要素92連續,反射器要素92與反射器要素93連續。反射器要素94與反射器要素95相互左右鄰接而配置。此處,反射器要素94與反射器要素95之間隔為零,反射器要素94與反射器要素95連續。 反射器要素94、95配置於較反射器要素91、92、93更靠下方。反射器要素91、92、93構成上反射器90A。反射器要素94、95構成下反射器90B。如圖9中模式性所示,由上反射器90A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1、與由下反射器90B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2不同。於本實施形態中,由下反射器90B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2位於較由上反射器90A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1更靠前方。上光源100A單獨點亮。另一方面,下光源100B與上光源100A一同點亮。上光源100A及上反射器90A形成所謂近光。下光源100B及下反射器90B形成所謂遠光。然而,亦可上光源100A及上反射器90A形成遠光,且下光源100B及下反射器90B形成近光。亦可使由上反射器90A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1位於較由下反射器90B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2更靠前方。再者,圖9係用以說明之模式圖,區域R1及R2之實際位置與圖9中圖示之位置不同。 圖6所示,上反射器90A之上端90At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上端41t更靠下方。上反射器90A之上端90At於上下方向上可位於與上橫向構件41之下端41b相同之位置,亦可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下端41b更靠上方,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下端41b更靠下方。上反射器90A之下端90Ab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上反射器90A之下端90Ab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下端42bb更靠上方。下反射器90B之上端90Bt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下反射器90B之下端90Bb於上下方向上可位於與下橫向構件42之下端42bb相同之位置,亦可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下端42bb更靠上方,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下端42bb更靠下方。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反射器90A之上端90At可為上反射器90A之後端,上反射器90A之下端90Ab可為上反射器90A之前端。下反射器90B之上端90Bt可為下反射器90B之後端,下反射器90B之下端90Bb可為下反射器90B之前端。上反射器90A之後端90At位於較車輪軸線H3更靠後方。再者,圖6所示之直線V10係通過車軸軸線H3之鉛垂線。上反射器90A之前端90Ab位於較車輪軸線H3更靠前方。下反射器90B之後端90Bt亦可位於較車輪軸線H3更靠後方,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較車輪軸線H3更靠前方。下反射器90B之前端90Bb位於較車輪軸線H3更靠前方。下反射器90B之前端90Bb位於較上反射器90A之前端90Ab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上光源100A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上端41t更靠下方。上光源100A亦可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下端41b更靠上方,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較上橫向構件41之下端41b更靠下方。又,上光源100A亦可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上方,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下光源100B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下光源100B位於較下橫向構件42之下端42bb更靠上方。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光源100A於傾斜式車輛1之側視下配置於較車軸軸線H3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上光源100A於傾斜式車輛1之側視下,可與垂直通過車輪軸線H3之直線V10重疊,亦可位於較車軸軸線H3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下光源100B於傾斜式車輛1之側視下配置於較車軸軸線H3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下光源100B於傾斜式車輛1之側視下,可與垂直通過車輪軸線H3之直線V10重疊,亦可位於較車軸軸線H3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後方。 再者,上光源100A、下光源100B、上反射器90A、及下反射器90B之上述配置僅為例示,並非特別限定。 如圖8所示,於上光源100A、下光源100B、上反射器90A、及下反射器90B之前方,配置有透明之外透鏡85。外透鏡85形成為沿前外殼80之表面之形狀。外透鏡85於車輛側視下以越趨向前方則越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 如圖2所示,左位置燈82L配置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左方,右位置燈82R配置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右方。左位置燈82L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LED之上光源100A之左端(換言之,LED103之左端)更靠車體框架13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右位置燈82R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LED之上光源100A之右端(換言之,LED101之右端)更靠車體框架13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位置燈82L、82R係發揮使位於傾斜式車輛1周圍之其他車輛或行人等辨識傾斜式車輛1之大小(車寬等)之作用的照明燈。於本實施形態中,左位置燈82L及右位置燈82R配置於較頭燈81更靠上方。然而,左位置燈82L之至少一部分及右位置燈82R之至少一部分於上下方向上亦可配置於與頭燈81相同之位置。左位置燈82L之至少一部分及右位置燈82R之至少一部分於左右方向上亦可配置於與頭燈81相同之位置。然而,於本實施形態,左位置燈82L配置於較頭燈81更靠左方,右位置燈82R配置於較頭燈81更靠右方。左位置燈82L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之右端更靠左方。左位置燈82L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左叉32L之右端更靠左方。再者,左位置燈82L之整體亦可配置於較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之右端更靠左方。同樣地,右位置燈82R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左端更靠右方。右位置燈82R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右叉32R之左端更靠右方。再者,右位置燈82R之整體亦可配置於較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左端更靠右方。 閃光器83L、83R係發揮如下作用之照明燈,即,藉由於向右轉彎或左轉彎時閃爍而向傾斜式車輛1周圍之其他車輛或行人等發出向右轉彎或左轉彎之信號。如圖2所示,左閃光器83L配置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左方,右閃光器83R配置於較車輛中央線CL更靠右方。於本實施形態中,左閃光器83L及右閃光器83R配置於較頭燈81更靠上方。然而,左閃光器83L之至少一部分及右閃光器83R之至少一部分於上下方向上亦可配置於與頭燈81相同之位置。 圖示雖省略,但左位置燈82L、右位置燈82R、左閃光器83L、及右閃光器83R具備發光體及反射器。發光體之種類並未特別限定。作為發光體,可使用燈泡(Electric Light Bulb)、LED等。 以上為頭燈81、位置燈82L、82R、及閃光器83L、83R之構成。 於具備發光體及反射器之頭燈中,於發光體僅為1個之情形時,為了使發光體與反射器之各部分之距離儘可能均勻,反射器必須形成為以發光體為中心之球面狀。然而,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頭燈81具備複數個發光體101~105、及與各個發光體101~105對應之複數個反射器要素91~95。因此,光源及反射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大。於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中,利用該較高之自由度將頭燈81之光源分割為上光源100A與下光源100B。又,至少上光源100A具有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3。進而,於車輛前視下,使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1,小於上光源100A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2。使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上光源100A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3,等於下光源100B之右端與上光源100A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4。又,以使上反射器90A之反射器要素91~93相互左右鄰接之方式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藉由此種配置而可避免頭燈81與左前輪20L及右前輪20R之干涉、頭燈81與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及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干涉、頭燈81與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之干涉、及/或頭燈81與連桿機構25之干涉,並且可將頭燈81配置於相對較低位置(參照圖3)。因此,根據上述傾斜式車輛1,能夠確保頭燈81之反射器90A、90B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81配置於較低位置。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如圖8所示,利用光源及反射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大而將下光源100B配置於較上光源100A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因此,可將頭燈81之下光源100B配置於更靠前方。藉此,容易避免下光源100B與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及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干涉、下光源100B與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之干涉、及/或下光源100B與連桿機構25之干涉。因此,能夠確保頭燈81之反射器90A、90B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81配置於較低位置。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下反射器90B之前端90Bb位於較上反射器90A之前端90Ab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因此,可將下反射器90B配置於更靠前方。藉此,容易避免下反射器90B與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及與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干涉、下反射器90B與左側構件34L及右側構件34R之干涉、及/或下反射器90B與連桿機構25之干涉。因此,能夠確保頭燈81之反射器90A、90B之面積,並且可兼顧縮小輪距與將頭燈81配置於較低位置。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下光源100B之LED之個數較上光源100A之LED之個數少1個。下反射器90B之反射器要素之個數較上反射器90A之反射器要素之個數少1個。因此,可容易地實現頭燈81之發光體及反射器要素之較佳之配置,即實現如下配置:可縮小輪距且將頭燈81配置於較低位置,並且可確保反射器90A、90B之面積。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如圖9所示,頭燈81之上反射器90A及下反射器90B係以使由上反射器90A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1、與由下反射器90B反射之光照射之區域R2不同之方式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將上光源100A用作近光用之光源,且將上反射器90A用作近光用之反射器。可將下光源100B用作遠光用之光源,且將下反射器90B用作遠光用之反射器。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上反射器90A之下端90Ab位於較連桿機構25之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頭燈81配置於相對較低位置。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1,可如此般將頭燈81配置於較低位置,並且可縮小輪距且確保頭燈81之反射器90A、90B之面積。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當然本發明亦能夠以其他各種形態而實施,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LED101~105為發光體之一例,但頭燈81之發光體並不限定於LED。發光體亦可為燈泡等。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上光源100A包含3個LED101、102、103,下光源100B包含2個LED104、105。然而,上光源100A具備之LED之數量並不限於3個,下光源100B具備之LED之數量並不限於2個。亦可上光源100A包含2個LED,且下光源100B包含1個LED。又,亦可上光源100A包含4個以上之LED,且下光源100B包含3個以上之LED。再者,反射器要素係對應於發光體而設置,故關於反射器要素亦相同。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車輛前視下,反射器要素91及92於左右連續,反射器要素92及93於左右連續,反射器要素94及95於左右連續。然而,於車輛前視下,只要反射器要素91與反射器要素92之間隔小於各反射器要素91、92之左右方向之尺寸,則反射器要素91與反射器要素92亦可相互隔開。同樣地,於車輛前視下,只要反射器要素92與反射器要素93之間隔小於各反射器要素92、93之左右方向之尺寸,則反射器要素92與反射器要素93亦可相互隔開。於車輛前視下,只要反射器要素94與反射器要素95之間隔小於各反射器要素94、95之左右方向之尺寸,則反射器要素94與反射器要素95亦可相互隔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轉向軸14係由1根軸構成,但轉向軸14亦可由複數根軸構成。例如,轉向軸14具備固定有把手15之第1軸、配置於第1軸之前方之第2軸、及連接第1軸與第2軸之連接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將連接桿50配置於較頭管10之中心軸線10c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但連接桿50亦可配置於較頭管10之中心軸線10c更靠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車體外殼74具有中央通道72,但中央通道72並非必須。車體外殼74亦可不具有中央通道72。 動力單元2之構成並無任何限定。動力單元2例如可具備內燃機,亦可具備電動馬達。 此處所用之用語及表達係為了說明而使用,並非為了限定性地解釋而使用。必須認識到並不排除此處所示且所敍述之特徵項之任何均等物,且亦容許本發明提出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實現。該揭示應看作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在理解其等實施形態並非意欲將本發明限定於此處記載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前提下,將實施形態記載於此。並不限定於此處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根據該揭示而由業者能夠識別之包含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改良及/或變更在內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項應根據該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而廣泛地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審查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
1‧‧‧傾斜式車輛
2‧‧‧動力單元
3‧‧‧座部
4‧‧‧騎乘者
10‧‧‧頭管
10c‧‧‧中心軸線
12‧‧‧主框架
13‧‧‧車體框架
14‧‧‧轉向軸
14a‧‧‧上部
14b‧‧‧下部
15‧‧‧把手
15L‧‧‧左握把
15R‧‧‧右握把
16L‧‧‧左上框架
18L‧‧‧左下框架
20L‧‧‧左前輪
20R‧‧‧右前輪
21‧‧‧後輪
22L‧‧‧左連接框架
23‧‧‧操舵機構
24L‧‧‧左框架
24R‧‧‧右框架
25‧‧‧連桿機構
30L‧‧‧左前輪支持構件
30R‧‧‧右前輪支持構件
32L‧‧‧左叉
32R‧‧‧右叉
34L‧‧‧左側構件
34R‧‧‧右側構件
35L‧‧‧左軸
35R‧‧‧右軸
36L‧‧‧左支架
36R‧‧‧右支架
37L‧‧‧左軸固定部
39L‧‧‧固定部
40L‧‧‧左連結部
41‧‧‧上橫向構件
41b‧‧‧下端
41t‧‧‧上端
42‧‧‧下橫向構件
42a‧‧‧前橫向構件
42b‧‧‧後橫向構件
42bb‧‧‧下端
42t‧‧‧上端
44‧‧‧外管
46‧‧‧內管
48‧‧‧套筒式緩衝器
50‧‧‧連接桿
51‧‧‧基板
52‧‧‧基板
60‧‧‧防旋轉構件
62‧‧‧外管
64‧‧‧內管
70L‧‧‧左腳擱置台
70R‧‧‧右腳擱置台
72‧‧‧中央通道
74‧‧‧車體外殼
80‧‧‧前外殼
80f‧‧‧前端
81‧‧‧頭燈
82L‧‧‧位置燈
82R‧‧‧位置燈
83L‧‧‧閃光器
83R‧‧‧閃光器
85‧‧‧外透鏡
90A‧‧‧上反射器
90Ab‧‧‧下端
90At‧‧‧上端
90B‧‧‧下反射器
90Bb‧‧‧前端
90Bt‧‧‧後端
91‧‧‧反射器要素
92‧‧‧反射器要素
93‧‧‧反射器要素
94‧‧‧反射器要素
95‧‧‧反射器要素
100A‧‧‧上光源
100B‧‧‧下光源
101‧‧‧LED(發光體)
102‧‧‧LED(發光體)
103‧‧‧LED(發光體)
104‧‧‧LED(發光體)
105‧‧‧LED(發光體)
CL‧‧‧車輛中央線
D‧‧‧下
F‧‧‧前
H1‧‧‧上連桿軸線
H2‧‧‧下連桿軸線
H3‧‧‧車輪軸線
L‧‧‧左
L1‧‧‧尺寸
L2‧‧‧尺寸
L3‧‧‧距離
L4‧‧‧距離
R‧‧‧右
R1‧‧‧區域
R2‧‧‧區域
Re‧‧‧後
U‧‧‧上
V1‧‧‧軸線
V2C‧‧‧中央操舵軸線
V2L‧‧‧左操舵軸線
V2R‧‧‧右操舵軸線
V10‧‧‧直線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傾斜式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上述傾斜式車輛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圖3係左轉彎時之上述傾斜式車輛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圖4係上述傾斜式車輛之操舵機構之前視圖。 圖5係上述傾斜式車輛之一部分之俯視圖。 圖6係上述傾斜式車輛之一部分之部分側視圖。 圖7係頭燈之前視圖。 圖8係頭燈之圖7之Ⅷ-Ⅷ線剖視圖。 圖9係模式性表示頭燈之照射區域之說明圖。
51‧‧‧基板
52‧‧‧基板
81‧‧‧頭燈
90A‧‧‧上反射器
90B‧‧‧下反射器
91‧‧‧反射器要素
92‧‧‧反射器要素
93‧‧‧反射器要素
94‧‧‧反射器要素
95‧‧‧反射器要素
100A‧‧‧上光源
100B‧‧‧下光源
101‧‧‧LED(發光體)
102‧‧‧LED(發光體)
103‧‧‧LED(發光體)
104‧‧‧LED(發光體)
105‧‧‧LED(發光體)
L1‧‧‧尺寸
L2‧‧‧尺寸
L3‧‧‧距離
L4‧‧‧距離

Claims (9)

  1. 一種傾斜式車輛,其係於右迴轉時向右方傾斜,於左迴轉時向左方傾斜者,且具備: 車體框架(13),其具有頭管(10); 轉向軸(14),其能夠旋轉地支持於上述頭管(10); 左前輪(20L),其配置於車輛中央線(CL)之左方; 右前輪(20R),其配置於車輛中央線(CL)之右方; 左前輪支持構件(30L),其支持上述左前輪(20L)且使之能夠旋轉; 右前輪支持構件(30R),其支持上述右前輪(20R)且使之能夠旋轉; 左側構件(34L),其支持上述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且使之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操舵軸線(V2L)旋轉; 右側構件(34R),其支持上述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且使之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操舵軸線(V2R)旋轉; 連桿機構(25),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13)、上述左側構件(34L)、及上述右側構件(34R),能夠繞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連桿軸線(H1、H2)旋轉地連結,且配合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傾斜而使上述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上述左前輪(20L)及上述右前輪(20R)之相對位置變化; 前外殼(80),其固定於上述車體框架(13),且將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轉向軸(14)及上述連桿機構(25)更靠前方;及 頭燈(81),其安裝於上述前外殼(80),至少一部分位於車輛中央線(CL)上,且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25)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上述頭燈(81)具有:上光源(100A),其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2、103);下光源(100B),其包含車輛前視下配置於較上述上光源(100A)更靠下方之1個或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4、105);上反射器(90A),其包含對應於上述上光源(100A)之上述發光體(101、102、103)而設置、且將上述上光源(100A)之上述發光體(101、102、103)之光朝前方反射之複數個反射器要素(91、92、93);及下反射器(90B),其包含對應於上述下光源(100B)之上述發光體(104、105)而設置、且將上述下光源(100B)之上述發光體(104、105)之光朝前方反射之1個或複數個反射器要素(94、95); 上述上反射器(90A)之相鄰之反射器要素(91、92、93)相互左右鄰接而配置, 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於車輛前視下,上述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1),小於上述上光源(100A)之左端與右端之間之尺寸(L2),上述下光源(100B)之左端與上述上光源(100A)之左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3),等於上述下光源(100B)之右端與上述上光源(100A)之右端之間之水平方向之距離(L4)。
  2.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2、103)之上述上光源(100A)之左端係配置於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左前輪支持構件(30L)之右端更靠右方,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2、103)之上述上光源(100A)之右端係配置於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右前輪支持構件(30R)之左端更靠左方。
  3.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光源(100B)配置於較上述上光源(100A)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4.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反射器(90B)之前端位於較上述上反射器(90A)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5.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傾斜式車輛以直立且無轉舵狀態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上述下光源(100B)配置於於車輛側視下較上述左前輪(20L)之車輪軸線(H3)及上述右前輪(20R)之車輪軸線(H3)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之前方。
  6.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上光源(100A)包含排列於左右之N個(此處,N為2以上之自然數)發光體(101、102、103), 上述下光源(100B)包含N-1個發光體(104、105)。
  7. 如請求項6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下光源(100B)之上述發光體(104、105)係配置於於左右方向上於上述上光源(100A)之相鄰之2個發光體(101、102、103)之間。
  8.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進而具備: 左位置燈(82L),其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2、103)之上述上光源(100A)之左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及 右位置燈(82R),其配置於較包含車輛前視下排列於左右之複數個發光體(101、102、103)之上述上光源(100A)之右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左右方向之右方。
  9. 如請求項1之傾斜式車輛,其中上述連桿機構(25)具有: 上橫向構件(41),其能夠分別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13)、上述左側構件(34L)、及上述右側構件(34R),繞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連桿軸線(H1)旋轉地連結;及 下橫向構件(42),其配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41)更靠上述車體框架(13)之上下方向之下方,且能夠分別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13)、上述左側構件(34L)、及上述右側構件(34R),繞於上述車體框架(13)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連桿軸線(H2)旋轉地連結; 上述上反射器(90A)之下端(90Ab)位於較上述下橫向構件(42)之上端(42t)更靠下方。
TW106105421A 2016-03-18 2017-02-18 傾斜式車輛 TWI635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5046 2016-03-18
JP2016055046 2016-03-18
JP2016237442A JP6293857B2 (ja) 2016-03-18 2016-12-07 リーン車両
JP??2016-237442 2016-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840A true TW201733840A (zh) 2017-10-01
TWI635983B TWI635983B (zh) 2018-09-21

Family

ID=5997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421A TWI635983B (zh) 2016-03-18 2017-02-18 傾斜式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93857B2 (zh)
ES (1) ES2733306T3 (zh)
TW (1) TWI6359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389A (zh) * 2020-03-09 2020-05-12 吕榕志 平行四边形轴对称上下运动变形自回正平衡优化机构
CN111169575A (zh) * 2020-03-09 2020-05-19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非独立悬架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30395A (ja) * 2020-02-20 2021-09-0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4671A (ja) * 1998-05-28 1999-12-07 Abanteku:Kk カート兼用自転車
ITMI20031108A1 (it) * 2003-06-03 2004-12-04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JP200618212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9073224A (ja) * 2007-09-18 2009-04-09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122537B2 (ja) * 2009-08-20 2013-01-1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前輪操舵装置及び三輪車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EP2923933B1 (en) * 2012-12-21 2018-10-0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TWI581990B (zh) * 2013-01-30 2017-05-1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389A (zh) * 2020-03-09 2020-05-12 吕榕志 平行四边形轴对称上下运动变形自回正平衡优化机构
CN111169575A (zh) * 2020-03-09 2020-05-19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非独立悬架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3857B2 (ja) 2018-03-14
TWI635983B (zh) 2018-09-21
ES2733306T3 (es) 2019-11-28
JP2017171275A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JP6109297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前照灯
TWI635983B (zh) 傾斜式車輛
EP3000699B1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TW201325972A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6120793A (ja) 鞍乗型車両
EP3300996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586913B (zh) 車輛用頭燈構造
EP3115286B1 (en) Straddled vehicle
EP3219546B1 (en) Leaning vehicle
TWI570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438113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600567B (zh) Straddle-type vehicles
JP200709531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666446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TWI750581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1192415A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TWI516402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201813841A (zh) 跨坐型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