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3841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3841A
TW201813841A TW105131818A TW105131818A TW201813841A TW 201813841 A TW201813841 A TW 201813841A TW 105131818 A TW105131818 A TW 105131818A TW 105131818 A TW105131818 A TW 105131818A TW 201813841 A TW201813841 A TW 2018138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vehicle
lamp housing
headlight
la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6360B (zh
Inventor
林三評
沈明澤
蔡政廷
廖崇本
林義傑
謝金育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1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63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63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3841A/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左燈外殼包含:左燈外殼突出部;左燈外殼上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左側部更上方,且延伸至後方;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更下方,且延伸至後方。右燈外殼包含:右燈外殼突出部;右燈外殼上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右側部更上方,且延伸至後方;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更下方,且延伸至後方。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及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各者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上述頭燈外殼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上述頭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尤其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前部。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種之速克達型車輛。速克達型車輛包含頭管及配置於頭管之前方之前外殼。於前外殼配置有頭燈及左右之方向燈。 於頭燈之左方配置有左方向燈。於頭燈之右方配置有右方向燈。頭燈與左右之方向燈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之高度。 頭燈包含光源、及配置於光源之前方之頭燈外殼。自光源發出之光係通過具有透光性之頭燈外殼射向前方。頭燈外殼係以自前外殼向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左右之方向燈分別包含光源、及分別配置於各自光源之前方之方向燈外殼。自光源發出之光係通過具有透光性之左右之方向燈外殼射向前方。於車輛前視時,左右之方向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頭燈外殼。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100155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發明人期望於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之位置觀察上述左右之燈時,可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即,本發明人期望不僅自車輛之左方可輕易觀察到左燈,於自右方觀察上述左燈時,亦可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燈。又,本發明人期望不僅自車輛之右方可輕易觀察到右燈,自左方觀察上述右燈時,亦可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右燈。 然而,於專利文獻1中,左右之燈(左右之方向燈)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與頭燈相比配置於更後方。此外,左右之燈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與頭燈相同之高度。 因此,例如圖16所示之跨坐型車輛901般,當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965時,可自較小之角度之視角(視角A)觀察到右燈965。然而,當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965時,若自較大角度之視角(視角B)觀察,則右燈965會被前外殼902或頭燈945遮擋。其結果,將無法容易地自較大角度之視角(視角B)觀察到右燈965。同樣地,當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時,若自較大角度之視角觀察,則左燈965被前外殼902或頭燈945遮擋。其結果,將無法容易地自較大角度之視角觀察到左燈965。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發明人為了解決該問題,考慮到將左右之燈配置於較前方。 藉由使左右之燈向較前方移動突出,左右之燈可避免被前外殼或頭燈遮擋,從而自其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被輕易觀察。然而,左右之燈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與頭燈相同之高度。此外,左右之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頭燈外殼。因此,若將左右之燈配置於較前方,則左右之燈會被光量大之頭燈之光所照射。換言之,若使左燈突出至前方,則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之前緣會與頭燈外殼之照射光重疊。又,若使右燈突出至前方,則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之前緣會與頭燈外殼之照射光重疊。如此一來,於車輛側視時,左右之燈之前緣與背景之頭燈外殼之明暗之對比度和使左右之燈之前緣與前外殼重疊之構成相比,明暗之對比度變弱,從而設計上難以強調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 因此,發明人期望於車輛側視時強調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 於是,發明人藉由將頭燈設為扁平,並且使左右之燈上下變長,而形成於側視時在車輛上下方向上不與頭燈外殼重疊之「非重疊部分」。於相對於頭燈外殼於上下方向上分離之該「非重疊部分」中,相對於頭燈外殼之明暗之對比度變強。 又,藉由使左右之燈於車輛上下方向變長,而於左右之燈,可使於側視時在車輛上下方向上不與頭燈重疊之「非重疊部分」上下變大。藉此,即便使左右之燈向更前方移動突出,「重疊部分」即左右之燈中之側視時與頭燈重疊之部分亦於其上下被「非重疊部分」所夾著。因此,「重疊部分」於視覺上容易被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故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得以被強調。然而,若單純僅使移動至車輛前方之左右之燈上下變長,則將導致左右之燈重量化,且亦無法避免支撐左右之燈之前外殼之大型化。 鑒於上述問題,發明人提出如下想法。 詳細而言,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包括頭管、前外殼、頭燈、左燈、及右燈。前外殼係配置於頭管之前方。頭燈係配置於前外殼。左燈係配置於前外殼,且配置於頭燈之左方。右燈係配置於前外殼,且配置於頭燈之右方。頭燈包含發出光之頭燈光源、及配置於頭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頭燈外殼。左燈包含發出光之左燈光源、及配置於左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左燈外殼。右燈包含發出光之右燈光源、及配置於右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右燈外殼。左燈外殼包含左燈外殼突出部、左燈外殼上延長部、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左燈外殼突出部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左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左側部更上方。左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左側部更下方。右燈外殼包含右燈外殼突出部、右燈外殼上延長部、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右燈外殼突出部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右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右側部更上方。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右側部更下方。頭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左燈外殼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延伸至後方,且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延伸至後方。右燈外殼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延伸至後方,且上述右燈外殼下延長部延伸至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左右之燈以與頭燈為相同高度之部分突出至前方之方式形成。藉此,即便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又,於左右之燈中,燈外殼上延長部係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左、右側部之更上方,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左、右側部之更下方。又,頭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藉此,因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較長,且頭燈扁平,故可使與頭燈外殼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不重疊之「非重疊部分」變大。因此,於「非重疊部分」中,相對於頭燈外殼之明暗之對比度變強。又,即便使左右之燈移動突出至較前方,「重疊部分」於其上下亦被「非重疊部分」所夾著。因此,左右之燈外殼中之「重疊部分」於視覺上容易被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故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得以被強調。 又,左燈外殼之左燈外殼上延長部與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及右燈外殼之右燈外殼上延長部與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延伸至後方。根據該構成,與單純使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變長之情形相比,若使左右之燈除了於上下方向上變長外,於前後方向上亦變長,則可使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上小型化。而且,與單純使前後方向上具有某種程度之厚度之左右之燈上下地變長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實現輕量化。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至少可達成以下之優異效果。(1)即便自頭燈之左右所配置之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2)可避免左右之燈之高重量化或大型化。(3)可強調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 較佳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係左燈外殼突出部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左側部之左緣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頭燈外殼之前緣位於更靠車輛後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係右燈外殼突出部較頭燈外殼之右側部之右緣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頭燈外殼之前緣位於更靠車輛後方。 於該情形時,即便使左右之燈移動突出至較前方,於側視時,頭燈外殼之至少一部分亦不會被左右燈外殼遮擋。 較佳為,於前外殼分別形成有配置左燈之左燈用開口部、及配置右燈之右燈用開口部。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左燈用開口部更靠車輛前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右燈用開口部更靠車輛前方。 於該情形時,左右之燈外殼具有較前外殼更突出之構成。藉此,左右之燈係至少一部分不被前外殼遮擋。因此,即便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較佳為,頭燈外殼係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側部,且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側部。 於該情形時,頭燈外殼具有朝向前方突出之構成。藉此,即便左右之燈位於較前方,於側視時,頭燈外殼亦不易被左右燈外殼遮擋。 較佳為,於前外殼形成有配置頭燈之頭燈用開口部。於側視時,頭燈係將頭燈外殼配置於較連結頭燈用開口部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假想直線更靠車輛後方。 於該情形時,頭燈係以自前外殼凹陷之方式配置,因此於頭燈與前外殼之間形成有階差部。藉此,可形成因階差部所產生之較暗之區域。因此,左右之燈之相對於頭燈外殼之明暗之對比度進一步變強。因此,可進一步自配置於頭燈之左右之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較佳為,於前外殼中,與左燈外殼之左側部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左燈外殼之右側部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與右燈外殼之右側部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右燈外殼之左側部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 於該情形時,可較大地確保左燈外殼之左側部與右燈外殼之右側部之露出面積。因此,於左右之側視時,亦可確保左右之燈之視認性。 較佳為,於前視時,左燈外殼、頭燈外殼、及右燈外殼係呈H字狀地配置。 於該情形時,因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較長,且頭燈扁平,故可使側視時與頭燈在車輛上下方向上不重疊之「非重疊部分」變大。 較佳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 於該情形時,左右之燈係前緣之傾斜較頭燈更平緩。藉此,可使左右之燈之前後之尺寸更大。因此,亦可進一步確保左右之燈之側面視認性。 較佳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與頭燈外殼之上端部為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上端部更上方。左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與頭燈外殼之下端部為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下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與頭燈外殼之上端部為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上端部更上方。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與頭燈外殼之下端部為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下方。 於該情形時,藉由較頭燈外殼之上端部位於更上方之「非重疊部分」(即「左燈外殼上延長部與右燈外殼上延長部」)與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位於更下方之「非重疊部分」(即「左燈外殼下延長部與右燈外殼下延長部」)間之形狀差,而在視覺上容易將「重疊部分」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因此可進一步提昇強調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之效果。因此,可進一步自配置於頭燈之左右之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較佳為,於左燈外殼上延長部配置有左位置燈之光源。於左燈外殼下延長部配置左燈之光源。於右燈外殼上延長部配置右位置燈之光源。於右燈外殼下延長部配置右方向燈之光源。 於該情形時,藉由將發光方式不同之位置燈與方向燈分別配置於燈外殼上延長部與燈外殼下延長部,而可進一步提昇視覺上容易將「重疊部分」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之效果。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較佳為,左方向燈配置於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低之位置。右方向燈配置於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低之位置。 於該情形時,左右之方向燈係配置於較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低之位置,因此可使頭燈之光對左右之方向燈之影響變小。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較佳為,左方向燈包含作為左方向燈之光源之左方向燈光源及左方向燈反射器。於側視時,左方向燈光源及上述左方向燈反射器位於較左燈用開口部之前緣更後方。右方向燈包含作為右方向燈之光源之右方向燈光源及右方向燈反射器,且於側視時,右方向燈光源及右方向燈反射器位於較右燈用開口部之前緣更後方。 於該情形時,左右之方向燈係方向燈光源與方向燈反射器位於較上述左右之燈用開口部之前緣更後方,因此可將自頭燈之光接收之光抑制得較小。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較佳為,於前外殼,與左燈外殼之左側部接觸之緣部係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左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左側下緣部。於前外殼中,與右燈外殼之右側部接觸之緣部係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右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右側下緣部。 於該情形時,左右之燈外殼係於側視時成迴旋鏢狀,因此即便自左右之燈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除此之外,與單純地僅使於前後方向上具有某種程度之厚度之左右之燈上下地變長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實現輕量化。 較佳為,左燈外殼之左燈外殼上延長部係其上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左側部更上方且更後方。左燈外殼之左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其下端位於較頭燈之左側部更下方且更後方。右燈外殼之右燈外殼上延長部係其上端位於較頭燈外殼之右側部更上方且更後方。右燈外殼之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其位於下端較頭燈之右側部更下方且更後方。 於該情形時,相對於頭燈,「非重疊部分」之整體於前後方向遠離,因此可使相對於頭燈之明暗之對比度進一步變強。又,與單純地僅使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變長之情形相比,若使左右之燈不僅於上下方向變長,而且亦於前後方向變長,則可使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一面參照隨附圖式所示之一實施例,一面詳細地對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 於以下之說明中,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分別係指自騎乘於跨坐型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再者,下述圖1~15中之「前」、「後」、「左」、「右」、「上」、及「下」之文字標記分別表示「前方」、「後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 圖1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以虛線表示隱藏於車體外殼之車體框架2。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構造之局部放大左側視圖。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構造之局部放大右側視圖。圖4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構造之局部放大前視圖。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構造之局部放大俯視圖。圖7(a)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Α-A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圖7(b)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B-B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圖7(c)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圖8(a)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D-D線之剖面之左燈50之剖視圖。圖8(b)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E-E線之剖面之右燈52之剖視圖。圖9係自上方觀察圖5之F-F線之剖面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構造之剖視圖。圖10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4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1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4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2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7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3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7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4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8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5係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85度角之方向之視角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圖16係表示先前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車輛整體〉 於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1中,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21。更詳細而言,車體框架2包括頭管21、下框架部22、底框架部23、及後框架部24。如圖1所示,車體外殼30包含前外殼31、側外殼32L、32R、護腿板33、後外殼34、及底外殼35。 頭管21係插入轉向機構3之轉向軸5且可旋動地將其支持,且朝向車輛前方向斜下方延伸。下框架部22連接於頭管21並朝向車輛後方向斜下方延伸,且位於較前輪6更後方。底框架部23連接於下框架部22之下部並朝向後方延伸。後框架部24連接於底框架部23之後部並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且自下方支持座部8。 於轉向機構3之上部,設置有供騎乘者操作之把手7。於轉向機構3之下部設置有前叉4。前輪6係配設於前叉4之下端,藉此可旋轉地被支持於轉向機構3之下部。藉由騎乘者操作把手7,前輪6可於車寬方向之中央以相對於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心線向左右偏向之方式旋動。前叉4包含懸架機構,藉由懸架機構之伸縮而吸收衝擊。伴隨前叉4之懸架機構之伸縮,前輪6相對於把手7於上下方向移動。於前輪6之上方配置有前擋泥板11。前擋泥板11覆蓋前輪6之上方。 於車體框架2之後框架部24可上下擺動地支持有單元擺動式動力單元12。於動力單元12之上方,能以座部8之前端部之鉸鏈銷(未圖示)為中心相對於收納箱(未圖示)開關地安裝有上述座部8。騎乘者係以騎坐於座部8之騎坐部並將腳放置於置腳部之上表面之姿勢,操縱轉向機構3而駕駛跨坐型車輛1。 動力單元12係如下構造者,即,例如包括引擎(未圖示);及自引擎之車寬方向之外方向車輛後方延伸且配置於傳動箱13之中之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並將引擎與傳動箱13一體化。引擎係將氣缸軸朝向大致水平前方而搭載。引擎為空冷式之單氣缸四衝程之引擎。但引擎之型式並無特別限定。引擎亦可為水冷式,亦可為多氣缸引擎。於傳動箱13之後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持有以引擎之驅動力驅動之後輪10。於傳動箱13之上方,配置有將供給至引擎之外部氣體進行過濾之空氣清潔器AC。引擎與傳動箱13亦可不一體化,而形成為分體之構造。如圖1所示,傳動箱13係設置於車體左方。但傳動箱13亦可設置於車體右方。 <前外殼> 前外殼31係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前外殼31係配置於前輪6之上方。如圖2所示,前外殼31包括前部外殼311、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及上部外殼313。 前部外殼311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之中央。前部外殼311係配置於前輪6之上方。如圖4所示,前部外殼311於前視時向車寬方向之左右延伸。前部外殼311係以於側視時自前方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如圖4所示,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係配置於前部外殼311之車寬方向之外方。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係以其等之主要構成左右對稱之方式形成。如圖2所示,左側部外殼312L包含前端部312L0、上前緣312L1、下前緣312L2、及後緣312L3。如圖3所示,右側部外殼312R包含前端部312R0、上前緣312R1、下前緣312R2、及後緣312R3。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前端部312L0、312R0分別配置於側視時與下述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大致相同之高度。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上前緣312L1、312R1係於側視時自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車輛後方且上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分別連接於前部外殼311之左緣311L及右緣311R。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下前緣312L2、312R2於側視時自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車輛後方且下方延伸,且分別連接於側外殼32L、32R之前緣32L1、32R1。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後緣312L3、312R3於側視時自車輛前方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且下端分別連接於側外殼32L、32R之後緣32L2、32R2。具體而言,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包含:側部外殼上傾斜部312La、312Ra,其等係以較前端部312L0、312R0位於更上方,且朝向車輛後方且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及側部外殼下傾斜部312Lb、312Rb,其等係以較前端部312L0、312R0位於更下方,且朝向車輛後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即,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係以於側視時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車輛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如圖4所示,前部外殼311之上緣311U係以隨著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前進而朝向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即,前部外殼311之上緣311U係於前視時以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下方凹曲之方式形成。上部外殼313係配置於較前部外殼311之上緣311U更上方。 於前外殼31,形成有頭燈用開口部31O1。詳細而言,頭燈用開口部31O1係以至少一部分位於與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前端部312L0、312R0相同之高度之方式形成於前外殼31之前部外殼311之下部。頭燈40係配置於前外殼31之頭燈用開口部31O1。 如圖5所示,頭燈用開口部31O1包含上端部31O1U、下端部31O1D、左端部31O1L、及右端部31O1R。 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係以隨著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藉此,於俯視時,上端部31O1U以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車輛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下端部31O1D係以隨著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藉此,於俯視時,下端部31O1D以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車輛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於俯視時,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下端部31O1D較上端部31O1U位於更前方。 於前外殼31分別形成有左燈用開口部31O2及右燈用開口部31O3。詳細而言,如圖4所示,於前視時,於前外殼31中,左燈用開口部31O2設置於前部外殼311與左側部外殼312L之間。如圖4所示,於前視時,於前外殼31,右燈用開口部31O3設置於前部外殼311與右側部外殼312R之間。左燈50係配置於左燈用開口部31O2。右燈52係配置於右燈用開口部31O3。 <側外殼> 如圖2所示,側外殼32L包含前緣32L1及後緣32L2。如圖3所示,側外殼32R包含前緣32R1及後緣32R2。側外殼32L、32R之前緣32L1、32R1係上端連接於前外殼31之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下前緣312L2、312R2。側外殼32L、32R之前緣32L1、32R1係以朝向車輛後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側外殼32L、32R之後緣32L2、32R2係上端連接於前外殼31之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後緣312L3、312R3。側外殼32L、32R之後緣32L2、32R2係以朝向車輛後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即,側外殼32L、32R係分別自前外殼31之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下端部312LD、312RD朝向車輛後方且下方延伸,連接於底外殼35。 藉此,包含前外殼31之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與側外殼32L、32R之車體外殼係於車輛側視時成為向車輛前方凹曲之形狀。即,於車輛側視時具有迴旋鏢形狀。又,側外殼32L、32R包含於側視時位於前輪6之後方之部分。另外,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與側外殼32L、32R既可分體,亦可一體成形。 <護腿板> 如圖1所示,護腿板33係以自左右方及後方覆蓋頭管21及下框架部22之方式配置。如圖2所示,護腿板33係左緣連接於前外殼31之左側部外殼312L之後緣312L3及側外殼32L之後緣32L2。如圖3所示,護腿板33係右緣連接於前外殼31之右側部外殼312R之後緣312R3及側外殼32R之後緣32R2。 <後外殼> 如圖1所示,後外殼34係配設於座部8之下方且收納箱之周圍。後外殼34覆蓋後框架部24之周圍。 <底外殼> 如圖1所示,於護腿板33與後外殼34之間,設置有底外殼35。底外殼35覆蓋底框架部23之周圍。於底外殼35之上表面,配設有置腳部即低底板之腳踏板351以供騎乘者擱腳。腳踏板351係配置於較座部8更下方且更前方。腳踏板351係自其與護腿板33之下端之連接部大致水平地朝向後方延伸,且與後外殼34之下端連接。藉此,於車輛側視時,於護腿板33與後外殼34之間且腳踏板351之上方,形成有左右方向上開放之置腳空間。 <頭燈> 頭燈40係配置於前外殼31。具體而言,如上所述,頭燈40係配置於前外殼31之頭燈用開口部31O1。頭燈40係配置於前外殼31之前部外殼311之下部中所形成之頭燈用開口部31O1。 頭燈40包含發出光之頭燈光源40S。頭燈40包含配置於頭燈光源40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頭燈外殼41。 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頭燈40更包含反射器40Rf。反射器40Rf包含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之車輛上下方向上之中央部相同之高度。 如圖5所示,頭燈光源40S包含與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分別對應而配置之中央頭燈光源40S1、左頭燈光源40S2、及右頭燈光源40S3。中央頭燈光源40S1發出之光係用於遠光。左頭燈光源40S2及右頭燈光源40S3發出之光係用於近光。頭燈光源40S例如為白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光源。又,頭燈外殼41係由透明或有色透明之樹脂等形成。 其次,對頭燈40之內部構造進行說明。 又,如圖7(a)所示,左反射器40Rf2係以使左頭燈光源40S2發出之光朝向車體前方反射之方式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靠車體內部。又,如圖7(b)所示,右反射器40Rf3係以使右頭燈光源40S3發出之光朝向車體前方反射之方式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靠車體內部。又,如圖7(c)所示,中央反射器40Rf1係以使中央頭燈光源40S1發出之光朝向車體前方反射之方式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靠車體內部。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如圖7(a)~7(c)所示,頭燈光源40S(中央頭燈光源40S1、左頭燈光源40S2、及右頭燈光源40S3)分別係以於頭燈40內部之後方朝下,且位於與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大致相同之高度之方式配置。 如圖5所示,頭燈外殼41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又,頭燈外殼41之形狀係於前視時為大致向下之箭頭狀之形狀。更詳細而言,於前視時,頭燈外殼41之上緣與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左右兩側方且上方延伸,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及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向下方且內方延伸。 如圖5所示,頭燈外殼41係當以通過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且沿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面將其剖開時,將其左方之部分設為左側部41L,且將其右方之部分設為右側部41R。 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及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係朝向前方延伸而形成。頭燈外殼41係以左側部41L自其左緣41L1朝向前方延伸,右側部41R自其右緣41R1朝向前方延伸,且於頭燈外殼41之車寬方向上之中央,與左側部41L連接之方式形成。即,如圖9所示,於自上方觀察圖5之F-F線之剖面時,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右側部41R係以隨著自頭燈外殼41之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向車寬方向之外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藉此,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頭燈外殼41以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車輛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又,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頭燈外殼41中之沿車寬方向擴展之前緣41F係以較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位於更前方,且較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下端部31O1D位於更後方之方式形成。 如圖7(c)所示,頭燈外殼41之前端41FO係位於較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更前方,且位於較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下端部31O1D更後方。又,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頭燈40係將頭燈外殼41配置於較連結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與下端部31O1D之假想直線X更靠車輛後方。藉此,於側視時,頭燈40以自前外殼31凹陷之方式配置。 <左燈、右燈> 如圖4所示,左燈50係配置於前外殼31,且配置於頭燈40之左方。右燈52係配置於前外殼31,且配置於頭燈40之右方。具體而言,如上所述,左燈50係配置於左燈用開口部31O2。右燈52係配置於右燈用開口部31O3。藉此,於前視時,左燈50與右燈52係分別於車輛之左、右方配置於前外殼31。 如圖5、8(a)所示,左燈50包含發出光之左燈光源50S、及配置於左燈光源50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左燈外殼51。又,於左燈光源50S與左燈外殼51之間包含左內殼501。如圖5、8(b)所示,右燈52包含發出光之右燈光源52S、及配置於右燈光源52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右燈外殼53。又,於右燈光源52S與燈外殼53之間包含右內殼521。左燈外殼51與右燈外殼53係由透明或有色透明之樹脂等所形成。更佳為,對左燈外殼51及右燈外殼53之表面之一部分或全部施加皺褶加工,以可使來自背面側之照射光擴散。藉此,於使配置於較左燈外殼51及右燈外殼53靠車輛內部之光源(左、右燈光源50S、52S等)點亮時,左燈外殼51及右燈外殼53可獲得經皺褶加工後之表面整體為發光體之外觀。藉此,可將自配置於較左燈外殼51及右燈外殼53靠車輛內部之光源出射之光之照度分佈均勻化。 左燈外殼51包含左燈外殼突出部51A、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如圖5所示,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係自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上方。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係自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下方。如圖2所示,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之部分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突出至前方。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延伸至後方。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延伸至後方。 詳細而言,左燈外殼突出部51A包含位於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至下端部41D之高度之範圍內的前端部51O。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較其前端部51O更上方之部分隨著向上方前進而延伸至後方,且與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連接。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較其前端部51O更下方之部分隨著向下方前進而延伸至後方,且與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連接。 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係其上端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上方且更後方。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係其下端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下方且更後方。 因此,左燈外殼51係以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突出至前方之方式形成。即,左燈外殼51於車輛側視時呈向車輛前方凹曲之形狀。即,左燈外殼51於車輛側視時具有迴旋鏢形狀。即,左燈外殼51呈以與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之上端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之下端相比,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位於較前方之方式凹曲的形狀。 更佳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係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大致相同之位置。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位於與下端部41D大致相同之高度。即,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更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下方。 又,右燈外殼53包含右燈外殼突出部53A、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如圖4所示,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係自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上方。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自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下方。如圖3所示,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如圖3所示,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之部分自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突出至前方。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延伸至後方。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延伸至後方。 詳細而言,右燈外殼突出部53A包含位於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至下端部41D之高度之範圍內的前端部53O。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較其前端部53O更上方之部分隨著向上方前進而延伸至後方,且與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連接。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較其前端部53O更下方之部分隨著向下方前進而延伸至後方,且與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連接。 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係其上端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更上方且更後方。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係其下端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L更下方且更後方。 因此,右燈外殼53係以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突出至前方之方式形成。即,右燈外殼53係於車輛側視時呈向車輛前方凹曲之形狀。即,右燈外殼53於車輛側視時具有迴旋鏢形狀。即,右燈外殼53呈以與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之上端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之下端相比,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位於較前方之方式凹曲的形狀。 更佳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係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大致相同之位置。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位於與下端部41D大致相同之高度。即,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之41上端部41U更上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下方。 如圖8(a)所示,左燈外殼51包含沿車輛上下方向延伸之前緣51F。如圖8(b)所示,右燈外殼53包含沿車輛上下方向延伸之前緣53F。如圖6所示,左燈外殼51於以通過其前緣51F沿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面將其剖開時,將較前緣51F更左方之部分設為左側部51L,將較前緣51F更右方之部分設為右側部51R。右燈外殼53於以通過其前緣53F沿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面將其剖開時,將較前緣53F更左方之部分設為左側部53L,將較前緣53F更右方之部分設為右側部53R。 左燈外殼51係以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及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朝向前方延伸且向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詳細而言,如圖9所示,自上方觀察以通過頭燈外殼41之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且沿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面將左燈外殼51剖開所得的剖面時,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係以隨著自左燈外殼51之前緣51F向左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係以隨著自左燈外殼51之前緣51F向右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燈外殼51係自左側部外殼312L之上前緣312L1及前外殼31之與左燈外殼51接觸之緣部31L1突出至前方。左燈外殼51係自前外殼31之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L2突出至前方。 右燈外殼53係以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及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朝向前方延伸且向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詳細而言,如圖9所示,於自上方觀察以通過頭燈外殼41之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且沿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面將右燈外殼53剖開所得的剖面時,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係以隨著自右燈外殼53之前緣53F向右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係以隨著自右燈外殼53之前緣53F向左方前進而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燈外殼53自右側部外殼312R之上前緣312R1及前外殼31之與右燈外殼53接觸之緣部31R1突出至前方。右燈外殼53自前外殼31之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R2突出至前方。 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前外殼31之左側部外殼312L之前端部312L0更前方。於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位於與前端部312L0大致相同之高度。 又,於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緣51F係較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更上方之部分位於較前外殼31之左側部外殼312L之上前緣312L1更靠車輛前方,且較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更下方之部分較前外殼31之左側部外殼312L之下前緣312L2位於更靠車輛前方。 又,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前外殼31之右側部外殼312R之前端部312R0更前方。於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之前端部51O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位於與前端部312R0大致相同之高度。 又,於側視時,右燈外殼53之前緣53F係較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更上方之部分位於較前外殼31之右側部外殼312R之上前緣312R1更靠車輛前方,且較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之前端部53O更下方之部分位於較前外殼31之右側部外殼312R之下前緣312R2更靠車輛更前方。 藉此,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左燈用開口部31O2更靠車輛前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右燈用開口部31O3更靠車輛前方。 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於前外殼31中,與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接觸之緣部(即、左側部外殼312L之上前緣312L1與下前緣312L2)位於較與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接觸之緣部31L1更靠車輛後方。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於前外殼31中,與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接觸之緣部(即、右側部外殼312R之上前緣312R1與下前緣312R2)位於較與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接觸之緣部31R1更靠車輛後方。 又,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於前外殼31中,與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接觸之緣部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左側上緣部(即、左側部外殼312L之上前緣312L1)、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左側下緣部(即、左側部外殼312L之下前緣312L2)。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於前外殼31中,與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接觸之緣部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右側上緣部(即、右側部外殼312R之上前緣312R1)、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右側下緣部(即、右側部外殼312R之下前緣312R2)。 又,如圖10所示,於前外殼31中,與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接觸之緣部31R1係至少於與頭燈外殼40相同高度之範圍內,位於較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R2更前方,且其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R2。藉此,如圖3所示,於前外殼31中,與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接觸之緣部31R1係以至少一部分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向更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又,如圖11所示,於前外殼31中,與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接觸之緣部31L1至少於與頭燈外殼40相同高度之範圍內,位於較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L2更前方,且其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與頭燈外殼40接觸之緣部31L2。藉此,如圖2所示,於前外殼31中,與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接觸之緣部31L1係以至少一部分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向更前方突出之方式形成。 又,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左燈外殼51係具有至少一部分較左燈用開口部31O2向車輛更前方突出之形狀。於俯視時,右燈外殼53係具有至少一部分較右燈用開口部31O3向車輛更前方突出之形狀。於俯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端部51O與右燈外殼53之前端部53O之各者位於較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下端部31O1D之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更靠車輛後方。於俯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端部51O與右燈外殼53之前端部53O之各者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與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之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大致相同之位置。 如圖5所示,於前視時,左燈外殼51、頭燈外殼41、及右燈外殼53係呈H字狀地配置。 如圖6所示,於俯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端部51O與右燈外殼53之前端部53O之各者係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前端部41FO更靠車輛後方。 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左燈外殼51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更靠車輛前方,且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更靠車輛後方。又,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右燈外殼53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更靠車輛前方,且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更靠車輛後方。 詳細而言,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更靠車輛前方。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更靠車輛後方。 又,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更靠車輛前方。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於車輛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更靠車輛後方。 又,如圖2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緣51F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又,如圖3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之前緣53F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 更佳為,左燈50包含左位置燈54及左方向燈60。右燈52包含右位置燈56及右方向燈61。 詳細而言,如圖5所示,於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配置有左位置燈54之光源54S。於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配置有左方向燈60之光源60S。於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配置有右位置燈56之光源56S。於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配置有右方向燈61之光源61S。 更佳為,於前視時,左位置燈54之左位置燈光源54S係沿上下方向直線排列地配置。於前視時,右位置燈56之右位置燈光源56S係沿上下方向直線排列地配置。此處,複數個光源「沿上下方向直線排列地配置」未必僅限於將複數個光源沿鉛垂方向排列,只要將複數個光源沿於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於±30°之範圍內傾斜之方向排列即可。 又,如圖2及圖3所示,於側視時,左位置燈光源54S與右位置燈光源56S係分別以隨著自車輛前方向後方前進而朝向上方延伸之方式配置。更佳為,於側視時,左位置燈光源54S與右位置燈光源56S係分別以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大致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較後方且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之更上方延伸之方式配置。再者,左位置燈光源54S與右位置燈光源56S係例如使用複數個LED光源。 又,左方向燈60包含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如圖5所示,左方向燈60係配置於較左位置燈光源54S之更下方。左方向燈光源60S發出之光係藉由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而朝向車體前方反射。右方向燈61包含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右方向燈61係配置於較右位置燈光源56S之更下方。右方向燈光源61S發出之光係藉由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而朝向車體前方反射。又,左方向燈光源60S與右方向燈光源61S係例如使用LED光源。 如圖5所示,於前視時,左方向燈60係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低之位置。右方向燈61係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低之位置。 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左方向燈60係位於較前外殼31之左燈用開口部31O2之前緣更後方。即,於側視時,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係位於較前外殼31之左燈用開口部31O2之前緣更後方。詳細而言,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係與前外殼31之左側部外殼312L之下傾斜部312Lb重疊。如圖2所示,於側視時,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位於較左側部外殼312L之下前緣312L2更後方。 又,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右方向燈61位於較前外殼31之右燈用開口部31O3之前緣更後方。即,於側視時,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位於較前外殼31之右燈用開口部31O3之前緣更後方。詳細而言,於側視時,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係與前外殼31之右側部外殼312R之下傾斜部312Rb重疊。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位於較右側部外殼312R之下前緣312R2更後方。 其次,對左、右燈50、52之視認範圍進行說明。 圖10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45度之方向之視角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右燈外殼53中,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0所示,右燈外殼53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右燈外殼53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0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右燈52。 圖11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45度之方向之視角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左燈外殼51中,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1所示,左燈外殼51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左燈外殼51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1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燈50。 圖12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75度之方向之視角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右燈外殼53中,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2所示,右燈外殼53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右燈外殼53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2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右燈52。 圖13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75度之方向之視角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左燈外殼51中,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3所示,左燈外殼51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左燈外殼51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3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燈50。 圖14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85度之方向之視角(接近左側視之視角)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右燈外殼53中,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4所示,右燈外殼53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右燈外殼53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4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右燈52。 圖15表示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成85度之方向之視角(接近右側視之視角) 所觀察的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如上所述,於左燈外殼51中,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藉此,如圖15所示,左燈外殼51具有於與頭燈外殼41為相同高度之範圍內,較頭燈外殼41及前外殼31向更前方突出之構成。因此,可避免左燈外殼51被前外殼31或頭燈40遮擋。藉此,即便自如圖15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燈50。 因此,於本實施例中,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右燈52之視認角度之上限係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為85度。又,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左燈50之視認角度之上限係相對於車輛前後方向為85度。即,自左、右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車輛前方觀察左、右燈50、52時,只要為與車輛前後方向成85度以下之角度之方向之視角,則可輕易觀察到左、右燈50、52。 <實施例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包括頭管21、前外殼31、頭燈40、左燈50、及右燈52。前外殼31係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頭燈40係配置於前外殼31。左燈50係配置於前外殼31,且於車輛前視時配置於頭燈40之左方。右燈52係配置於前外殼31,且於車輛前視時配置於頭燈40之右方。頭燈40包含發出光之頭燈光源40S、及配置於頭燈光源40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頭燈外殼41。左燈50包含發出光之左燈光源50S、及配置於左燈光源50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左燈外殼51。右燈52包含發出光之右燈光源52S、及配置於右燈光源52S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右燈外殼53。左燈外殼51包含左燈外殼突出部51A、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左燈外殼突出部51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自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上方。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自左燈外殼突出部51A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下方。右燈外殼53包含右燈外殼突出部53A、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右燈外殼突出部53A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自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朝向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更上方。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自右燈外殼突出部53A朝向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更下方。頭燈外殼41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延伸至後方,且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延伸至後方。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延伸至後方,且上述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延伸至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中,左右之燈50、52係以與頭燈40為相同高度之部分突出至前方之方式形成。藉此,即便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 又,於左右之燈50、52中,左右之燈外殼上延長部51B、53B係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右側部41L、41R更上方,且左右之燈外殼下延長部51C、53C係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左、右側部41L、41R更下方。又,頭燈外殼41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藉此,因左右之燈50、52於上下方向上較長,且頭燈40扁平,故可使與頭燈外殼41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不重疊之「非重疊部分」變大。因此,於「非重疊部分」中,相對於頭燈外殼41之明暗之對比度變強。又,即便使左右之燈50、52移動突出至較前方,「重疊部分」於其上下亦被「非重疊部分」所夾著。因此,左右之燈外殼51、53中之「重疊部分」於視覺上容易被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故左右之燈50、52之前緣之輪廓得以被強調。 又,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與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及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與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係延伸至後方。藉由該構成,與單純使左右之燈50、52於上下方向上變長之情形相比,若可使左右之燈50、52除了於上下方向上變長外,於前後方向亦變長,則可使左右之燈50、52於上下方向上小型化。而且,與單純使於前後方向上具有某種程度之厚度之左右之燈上下變長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實現輕量化。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至少可達成以下之優異效果。(1) 即便自頭燈40之左右所配置之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2)可避免左右之燈50、52之高重量化或大型化。(3)可確保左右之燈50、52之前緣之輪廓。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係左燈外殼突出部51A較上述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位於更靠車輛後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係右燈外殼突出部53A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之右緣41R1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位於更靠車輛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即便使左右之燈50、52移動突出至較前方,於側視時,頭燈外殼41之至少一部分亦不會被左右燈外殼51、53遮擋。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前外殼31分別形成有配置左燈50之左燈用開口部31O2、及配置右燈52之右燈用開口部31O3。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左燈用開口部31O2更靠車輛前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右燈用開口部31O3更靠車輛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左右之燈外殼51、53具有較前外殼31更突出之構成。藉此,左右之燈50、52係至少一部分不會被前外殼31遮擋。因此,即便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50、52。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頭燈外殼41係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側部41L,且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側部41R。 根據上述態樣,頭燈外殼41具有朝向前方突出之構成。藉此,即便左右之燈50、52位於較前方,於側視時,頭燈外殼41亦不易被左右燈外殼51、53遮擋。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前外殼31形成有配置頭燈40之頭燈用開口部31O1。於側視時,頭燈40係將頭燈外殼41配置於較連結頭燈用開口部31O1之上端部31O1U與下端部31O1D之假想直線更靠車輛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頭燈40係以自前外殼31凹陷之方式配置,因此於頭燈40與前外殼31之間形成有階差部。藉此,可形成因階差部所產生之較暗之區域。因此,左右之燈之相對於頭燈外殼之明暗之對比度進一步變強。因此,可進一步自配置於頭燈40之左右之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前外殼31中,與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左燈外殼51之右側部51R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與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右燈外殼53之左側部53L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可較大地確保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與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之露出面積。因此,於左右之側視時,亦可確保左右之燈50、52之視認性。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前視時,左燈外殼51、頭燈外殼41、及右燈外殼53配置為H字狀。 根據上述態樣,因左右之燈50、52於上下方向上較長,且頭燈40扁平,故可使於側視時與頭燈40於車輛上下方向上不重疊之「非重疊部分」變大。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51之前緣51F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53之前緣53F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41之前緣41Fs。 根據上述態樣,左右之燈50、52係前緣51F、53F之傾斜較頭燈40更平緩。藉此,可使左右之燈50、52之前後之尺寸變大。因此,亦可進一步確保左右之燈50、52之側面視認性。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更上方。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下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更上方。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係自與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下方。 根據上述態樣,藉由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位於更上方之「非重疊部分」(即「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與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與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位於更下方之「非重疊部分」(即「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與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間之形狀差,而在視覺上容易將「重疊部分」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因此可進一步提昇強調左右之燈之前緣之輪廓之效果。因此,可進一步自配置於頭燈40之左右之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上述左右之燈。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配置有左位置燈54之光源54S。於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配置有左方向燈60之光源60S。於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配置有右位置燈56之光源56S。於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配置有右方向燈61之光源61S。 根據上述態樣,藉由將發光方式不同之左右之位置燈54、56與左右之方向燈60、61分別配置於左右之燈外殼上延長部51B、53B與左右之燈外殼下延長部51C、53C,而可進一步提昇視覺上容易將「重疊部分」辨識為與「非重疊部分」連續之部分之效果。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更容易看見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左方向燈60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低之位置。右方向燈61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低之位置。 根據上述態樣,因左右之方向燈60、61係配置於較頭燈外殼41之下端部41D更低之位置,因此可使頭燈40之光對左右之方向燈60、61之影響變小。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左方向燈60包含作為左方向燈60之光源之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於側視時,左方向燈光源60S及左方向燈反射器60Rf位於較左燈用開口部31O2之前緣更後方。右方向燈61包含作為右方向燈61之光源之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於側視時,右方向燈光源61S及右方向燈反射器61Rf位於較右燈用開口部31O3之前緣更後方。 根據上述態樣,左右之方向燈60、61係左右之方向燈光源60S、61S與方向燈反射器60Rf、61Rf位於較上述左右之燈用開口部31O2、31O3之前緣更後方,因此可將自頭燈40之光接收之光抑制得較小。因此,可進一步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係於前外殼31,與左燈外殼51之左側部51L接觸之緣部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左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左側下緣部。於前外殼31中,與右燈外殼53之右側部53R接觸之緣部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右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右側下緣部。 根據上述態樣,因左右之燈外殼51、53係於側視時成為迴旋鏢狀,因此即便自左右之燈50、52各者之相反側且與車輛之前後方向成較大角度之方向之視角,亦可輕易觀察到左右之燈50、52,除此之外,與單純僅使於前後方向上具有某種程度之厚度之左右之燈上下變長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實現輕量化。 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上延長部51B係其上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41之左側部41L更上方且更後方。左燈外殼51之左燈外殼下延長部51C係其下端位於較頭燈40之左側部41L更下方且更後方。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上延長部53B係其上端位於較頭燈外殼41之右側部41R更上方且更後方。右燈外殼53之右燈外殼下延長部53C係其下端位於較頭燈40之右側部41R更下方且更後方。藉由該構成,相對於頭燈40,「非重疊部分」之整體於前後方向上遠離,因此可使相對於頭燈40之明暗之對比度進一步變強。又,與單純僅使左右之燈於上下方向上變長之情形相比,若使左右之燈50、52不僅於上下方向上變長,而且亦於前後方向變長,則可使左右之燈50、52於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業者可基於上述本發明之示範,進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各種設計變更。因此,本發明之應保護之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進行之不脫離本發明之各種設計變更。 例如,本發明之車體框架之接合方法可藉由焊接等而連接,可藉由螺栓等而固定、亦可藉由鑄造而一體製造。又,車體框架並不限定於管構件,亦可為鑄造框架,且其剖面並不限定於圓形狀,亦可為角形狀。 前外殼31之構成並不限定於實施例,亦可由複數個外殼構件形成,該外殼構件之分割位置並不限定於實施例。 前外殼31、側外殼32L、32R、護腿板33、後外殼34、及底外殼35等車體外殼為外觀構件,可分別以塑膠等材料適當形成。各外殼構件為藉由射出成形之一體成形製品,但亦可包含複數片構件。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前外殼31,前部外殼311與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與上部外殼313為分體,但亦可一體化。於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中,側部外殼上傾斜部312La、312Ra與側部外殼下傾斜部下傾斜表面部312Lb、312Rb既可一體成形,亦可分體。再者,雖於圖2~3中係以虛線表示前部外殼311與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之連接部,但前部外殼311與左右之側部外殼312L、312R既可為分體,亦可一體成形。又,該等構件亦可分別包含複數個構件。車體外殼整體上左右對稱無論就外觀上或製造上而言均較佳。 又,頭燈40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頭燈光源40S並不限定於白色LED光源,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再者,頭燈光源40S之構成並不限於包含3個頭燈光源40S1~40S3之態樣,亦可為僅包含1個頭燈光源之態樣,亦可為包含2個或4個以上之頭燈光源之態樣。遠光及近光之選擇亦不限定於上述態樣,可根據各種狀況而適當設計。又,頭燈光源40S亦可不配置於與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大致相同之高度之位置,而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位於更上方、或較頭燈外殼41之上端部41U位於更下方。又,頭燈光源40S亦可並非朝下配置,而亦能以朝向前方發光之方式配置。 又,左位置燈54與右位置燈56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上文所敍述實施例。左位置燈54之光源54S與右位置燈56之光源56S並不限定於LED光源,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又,左位置燈54之光源54S與右位置燈56之光源56S不限於分別包含複數個光源者,亦可為包含1個光源者。 又,左方向燈60及右方向燈61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左方向燈光源60S與右方向燈光源61S並不限定於LED光源,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進而,亦可將左方向燈60與左位置燈54分體設置,且將右方向燈61與右位置燈56分體設置。 又,頭燈外殼41並不限定於實施例,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大致向上之箭頭狀或大致倒梯形等形狀。此處,「頭燈外殼41為大致向上之箭頭狀」係指於前視時,頭燈外殼41以自上緣與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左右兩側方且下方延伸,且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及右側部41R之右側緣41R1向下方且內方延伸之方式構成。又,「頭燈外殼41為大致倒梯形」係指頭燈外殼41以上緣與下緣以維持各自之高度之方式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左右兩方延伸,且左側部41L之左緣41L1與右側部41R之右側緣41R1向下方且內方延伸之方式構成。 又,於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並不限定於包含2個車輪,亦可包含3個以上車輪。例如亦可包含2個前輪與1個後輪。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運動型、或輕型等其他機車。或者,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車輛))等四輪越野車等其他車輛。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機構
4‧‧‧前叉
5‧‧‧轉向軸
6‧‧‧前輪
7‧‧‧把手
8‧‧‧座部
10‧‧‧後輪
11‧‧‧前擋泥板
12‧‧‧動力單元
13‧‧‧傳動箱
21‧‧‧頭管
22‧‧‧下框架部
23‧‧‧底框架部
24‧‧‧後框架部
30‧‧‧車體外殼
31‧‧‧前外殼
31O1‧‧‧頭燈用開口部
31O1U‧‧‧上端部
31O1D‧‧‧下端部
31O1L‧‧‧左端部
31O1R‧‧‧右端部
31O2‧‧‧左燈用開口部
31O3‧‧‧右燈用開口部
32L‧‧‧側外殼
32L1‧‧‧前緣
32L2‧‧‧後緣
32R‧‧‧側外殼
32R1‧‧‧前緣
32R2‧‧‧後緣
33‧‧‧護腿板
34‧‧‧後外殼
35‧‧‧底外殼
40‧‧‧頭燈
40Rf‧‧‧反射器
40Rf1‧‧‧中央反射器
40Rf2‧‧‧左反射器
40Rf3‧‧‧右反射器
40S‧‧‧頭燈光源
40S1‧‧‧中央頭燈光源
40S2‧‧‧左頭燈光源
40S3‧‧‧右頭燈光源
41‧‧‧頭燈外殼
41D‧‧‧下端部
41FO‧‧‧前端部
41Fs‧‧‧前緣
41L‧‧‧左側部
41L1‧‧‧左緣
41R‧‧‧右側部
41R1‧‧‧右緣
41U‧‧‧上端部
50‧‧‧左燈
50S‧‧‧左燈光源
51‧‧‧左燈外殼
51A‧‧‧左燈外殼突出部
51B‧‧‧左燈外殼上延長部
51C‧‧‧左燈外殼下延長部
51F‧‧‧前緣
51L‧‧‧左側部
51O‧‧‧前端部
51R‧‧‧右側部
52‧‧‧右燈
52S‧‧‧右燈光源
53‧‧‧右燈外殼
53A‧‧‧右燈外殼突出部
53B‧‧‧右燈外殼上延長部
53C‧‧‧右燈外殼下延長部
53F‧‧‧前緣
53L‧‧‧左側部
53O‧‧‧前端部
53R‧‧‧右側部
54‧‧‧左位置燈
54S‧‧‧光源
56‧‧‧右位置燈
56S‧‧‧光源
60‧‧‧左方向燈
60Rf‧‧‧左方向燈反射器
60S‧‧‧光源
61‧‧‧右方向燈
61Rf‧‧‧右方向燈反射器
61S‧‧‧光源
302La‧‧‧側部外殼上傾斜部
302Ra‧‧‧側部外殼上傾斜部
302Lb‧‧‧側部外殼下傾斜部下傾斜表面部
302Rb‧‧‧側部外殼下傾斜部下傾斜表面部
311‧‧‧前部外殼
311U‧‧‧上緣
312L‧‧‧側部外殼
312L0‧‧‧前端部
312L1‧‧‧上前緣
312L2‧‧‧下前緣
312L3‧‧‧後緣
312La‧‧‧側部外殼上傾斜部
312Lb‧‧‧側部外殼下傾斜部
312LD‧‧‧下端部
312R‧‧‧側部外殼
312R0‧‧‧前端部
312R1‧‧‧上前緣
312R2‧‧‧下前緣
312R3‧‧‧後緣
312Ra‧‧‧側部外殼上傾斜部
312Rb‧‧‧側部外殼下傾斜部
312RD‧‧‧下端部
313‧‧‧上部外殼
351‧‧‧腳踏板
501‧‧‧左內殼
521‧‧‧右內殼
902‧‧‧前外殼
945‧‧‧頭燈
965‧‧‧右燈、左燈
AC‧‧‧空氣清潔器
圖1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右側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前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俯視圖。 圖7(a)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Α-A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 圖7(b)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B-B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 圖7(c)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線之剖面之頭燈40之剖視圖。 圖8(a)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D-D線之剖面之左燈50之剖視圖。 圖8(b)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E-E線之剖面之右燈52之剖視圖。 圖9係自上方觀察圖5之F-F線之剖面的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之構造之剖視圖。 圖10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4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1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4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2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7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3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7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4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左方觀察右燈52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8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5係表示於自車輛前方且右方觀察左燈50時,自與車輛前後方向形成85度之方向之視角觀察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之圖。 圖16係表示先前之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Claims (14)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 頭管; 前外殼,其係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 頭燈,其係配置於上述前外殼; 左燈,其係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且配置於上述頭燈之左方;及 右燈,其係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且配置於上述頭燈之右方; 上述頭燈包含發出光之頭燈光源、及配置於上述頭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頭燈外殼, 上述左燈包含發出光之左燈光源、及配置於上述左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左燈外殼, 上述右燈包含發出光之右燈光源、及配置於上述右燈光源之前方且具有透光性之右燈外殼, 上述左燈外殼包含:左燈外殼突出部,其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上述頭燈外殼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左燈外殼上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左側部更上方;及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更下方; 上述右燈外殼包含:右燈外殼突出部,其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上述頭燈外殼相同之高度,並且突出至前方;右燈外殼上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右側部更上方;及右燈外殼下延長部,其係自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更下方; 上述頭燈外殼係上下方向之長度小於左右方向之寬度, 上述左燈外殼係上述左燈外殼上延長部延伸至後方,且上述左燈外殼下延長部延伸至後方, 上述右燈外殼係上述右燈外殼上延長部延伸至後方,且上述右燈外殼下延長部延伸至後方。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燈外殼係上述左燈外殼突出部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之左緣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位於更靠車輛後方,且 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燈外殼係上述右燈外殼突出部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之右緣位於更靠車輛前方,且較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位於更靠車輛後方。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前外殼分別形成有配置上述左燈之左燈用開口部、及配置上述右燈之右燈用開口部,且 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燈外殼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左燈用開口部更靠車輛前方, 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燈外殼係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右燈用開口部更靠車輛前方。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頭燈外殼係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上述左側部,且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上述右側部。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前外殼形成有配置上述頭燈之頭燈用開口部,且 於側視時,上述頭燈係將上述頭燈外殼配置於較連結上述頭燈用開口部之上端部與下端部之假想直線更靠車輛後方。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前外殼中,與上述左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上述左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且與上述右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接觸之緣部位於較與上述右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接觸之緣部更靠車輛後方。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前視時,上述左燈外殼、上述頭燈外殼、及上述右燈外殼係呈H字狀地配置。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燈外殼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且 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燈外殼之前緣之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小於上述頭燈外殼之前緣。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與上述頭燈外殼之上端部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端部更上方,且上述左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與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相同高度之位置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下方,且 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燈外殼上延長部係自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端部更上方,且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自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至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下方。
  10.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左燈外殼上延長部配置有左位置燈之光源,於上述左燈外殼下延長部配置有左方向燈之光源,且 於上述右燈外殼上延長部配置有右位置燈之光源,於上述右燈外殼下延長部配置有右方向燈之光源。
  11. 如請求項10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方向燈係配置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低之位置,且 上述右方向燈係配置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下端部更低之位置。
  12. 如請求項10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方向燈包含作為上述左方向燈之光源之左方向燈光源及左方向燈反射器,且於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光源及上述左方向燈反射器位於較上述左燈用開口部之前緣更後方, 上述右方向燈包含作為上述右方向燈之光源之右方向燈光源及右方向燈反射器,且於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光源及上述右方向燈反射器位於較上述右燈用開口部之前緣更後方。
  1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前外殼,與上述左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接觸之緣部係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左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左側下緣部,且與上述右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接觸之緣部係包含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右側上緣部、及自車輛上下方向之中心部朝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之右側下緣部。
  1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燈外殼之上述左燈外殼上延長部係其上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更上方且更後方, 上述左燈外殼之上述左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其下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左側部更下方且更後方, 上述右燈外殼之上述右燈外殼上延長部係其上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更上方且更後方, 上述右燈外殼之上述右燈外殼下延長部係其下端位於較上述頭燈外殼之上述右側部更下方且更後方。
TW105131818A 2016-09-30 2016-09-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616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818A TWI616360B (zh) 2016-09-30 2016-09-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818A TWI616360B (zh) 2016-09-30 2016-09-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6360B TWI616360B (zh) 2018-03-01
TW201813841A true TW201813841A (zh) 2018-04-16

Family

ID=62189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818A TWI616360B (zh) 2016-09-30 2016-09-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63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5566B2 (en) * 2007-09-18 2012-08-0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type vehicle
JP5969785B2 (ja) * 2012-03-21 2016-08-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6360B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8356B2 (en) Structure of tail light for motorcycle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CN107878618B (zh) 跨乘型车辆
TWI532623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1063109A (ja) 自動二輪車用後部灯火器構造
TWI465364B (zh) 跨坐型車輛
TWI635983B (zh) 傾斜式車輛
CN105818906B (zh) 速克达型车辆
TWI600567B (zh) Straddle-type vehicles
TWI580602B (zh) Speed ​​Keda vehicles
CN110316289B (zh) 跨坐型车辆
TW201813841A (zh) 跨坐型車輛
TWI570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5818907B (zh) 跨乘型车辆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CN107878621B (zh) 跨乘型车辆
TWI438113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57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4184800A (ja) 鞍乗型車両用リアライト
TWI495580B (zh) 跨坐型車輛
TWI583585B (zh)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673194B (zh) 跨坐型車輛
TWI624395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5780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