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0581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0581B
TWI750581B TW109103887A TW109103887A TWI750581B TW I750581 B TWI750581 B TW I750581B TW 109103887 A TW109103887 A TW 109103887A TW 109103887 A TW109103887 A TW 109103887A TW I750581 B TWI750581 B TW I7505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ght
viewed
turn signal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3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0542A (zh
Inventor
謝金育
廖崇本
彭建澄
陳彥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3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05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0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0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58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及識別性,並且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於跨坐型車輛中,具備:包含頭燈發光部及頭燈燈罩部之配置於上前外殼部之頭燈單元、包含左方向燈發光部及左方向燈燈罩部之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之左方向燈部、及包含右方向燈發光部及右方向燈燈罩部之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之右方向燈部。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且分別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右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左方。於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下端配置於較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左、右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右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較左、右方向燈部之左、右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左方。頭燈單元所包含之左位置燈部包含:連接於頭燈發光部之左側部且包含左位置燈光源之左位置燈發光部、及左位置燈燈罩部。頭燈單元所包含之右位置燈部包含:連接於頭燈發光部之右側部且包含右位置燈光源之右位置燈發光部、及右位置燈燈罩部。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尤其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前部。
如圖6~7所示,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901具有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之頭管921。且具有配置於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921之轉向機構903之下端部,並分別配置於前輪907之左右側之一對前叉部904。一對前叉部904及前輪907係藉由騎乘者操作把手908使其等旋動。前外殼部910配置於頭管921之前方。前外殼部910包含上前外殼部911、左下前外殼部912、及右下前外殼部913。上前外殼部911係於車輛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左下前外殼部912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904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且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911。右下前外殼部913係形成為與左下前外殼部912對稱,故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904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且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911。
頭燈單元930配置於上前外殼部911。左方向燈部941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912。右方向燈部942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913。
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941之上端及右方向燈部942之上端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930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H'更靠下方處。
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941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93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處,右方向燈部942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93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處。
專利文獻1:台灣專利I615309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901中,因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與頭燈單元930分離配置,故可確保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之識別性。且因車輛前視時之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之可視認部分較大,故亦可確保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之視認性。且於車輛前視時,因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配置於靠近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處,故可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另一方面,至此,雖可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發明人考慮了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90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分別配置於前叉部904之左方及右方,且於車輛側視時,皆係以至少一部分與前叉部904重疊之方式配置。因此,於此情形,為了使前叉部904以不與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干涉之方式旋動,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皆須確保與前叉部904間之車寬方向上之距離。是故,對進一步提升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具有其極限。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狀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及識別性,並且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發明人首先為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針對左、右方向燈部之配置位置進行檢討之結果,考慮了將左、右方向燈部之各者以車輛側視時與前叉部不重疊之方式進行配置。
詳言之,如圖6所示,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90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皆係整體配置在較通過頭燈單元930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H'更靠下方處。如圖7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941係以其後端部與前叉部904重疊之方式,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912之下緣部。另雖未圖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942係與左下前外殼部912對稱地形成,故係以其後端部與前叉部904重疊之方式,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913之下緣部。
與此相對,為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發明人係如圖8(a)所示,考慮了將左方向燈部沿左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朝向較前方且上方移動,並將右方向燈部沿右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朝向較前方且上方移動。於此情形,如圖8(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移動後之左方向燈部941’之上端及右方向燈部942’之上端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燈單元930之下端更靠上方處。若如此配置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於使前叉部904旋動時,因前叉部904不與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干涉,故左方向燈部941’及右方向燈部942’無確保與前叉部904間之車寬方向上之距離之必要。是故,前述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具有其極限之問題將可消除。
然而,左、右方向燈部之各者若於車輛側視時,與前叉部不重疊地配置於較前方且上方處,則存在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降低之擔憂。詳言之,若將左方向燈部沿左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朝向更前方且上方移動,並將右方向燈部沿右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朝向更前方且上方移動,則如圖8(a)所示,左、右方向燈部之前端部之側面視時之下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變小。亦即,左、右方向燈部之前端部之下表面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變小,故其前視時之視認角度亦變小。其結果,導致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變小。
另一方面,發明人針對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降低之問題,注意到僅需增大左、右方向燈部即可解決。亦即,僅需將左、右方向燈部形成較大,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即能增大。藉此,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
然而,如將左、右方向燈部形成較大,則存在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降低之擔憂。詳言之,為將左、右方向燈部形成較大,以使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車輛上下方向上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上方處,且使左方向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處之方式,形成左方向燈部。而且,以使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車輛上下方向上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上方處,且使右方向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處之方式,形成右方向燈部。於此情形,雖可將左、右方向燈部形成較大,然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因其等與頭燈單元間之車寬方向之距離變小,故變得容易受頭燈單元之頭燈發光部影響。其結果,存在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降低之擔憂。
因此,發明人針對即便一面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增大左、右方向燈部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亦可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之新手法,進行銳意研究。詳言之,發明人考慮將左右之位置燈配置於頭燈單元,利用左右之位置燈之光來視覺性弱化來自頭燈單元之頭燈發光部之光,而想到了以下之本發明。 <1>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具備:前輪、頭管、一對前叉部、前外殼部、頭燈單元、左方向燈部、及右方向燈部。頭管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一對前叉部配置於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之轉向機構之下端部,且分別配置於前輪之左右側。前外殼部包含上前外殼部、左下前外殼部、及右下前外殼部。上前外殼部配置於頭管之前方,且車輛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左下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且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右下前外殼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右方,且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頭燈單元包含頭燈發光部及頭燈燈罩部,且該頭燈單元配置於上前外殼部。頭燈發光部包含頭燈光源。頭燈燈罩部使自頭燈發光部之頭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左方向燈部包含左方向燈發光部及左方向燈燈罩部,且該左方向燈部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左方向燈發光部包含左方向燈光源。左方向燈燈罩部使自左方向燈發光部之左方向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右方向燈部包含右方向燈發光部及右方向燈燈罩部,且該右方向燈部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右方向燈發光部包含右方向燈光源。右方向燈燈罩部使自右方向燈發光部之右方向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之下端配置於較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左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之下端配置於較上述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右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頭燈單元進而包含左位置燈部及右位置燈部。左位置燈部包含左位置燈發光部及左位置燈燈罩部。左位置燈發光部連接於頭燈發光部之左側部且包含左位置燈光源。左位置燈燈罩部使自左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較左方向燈部之左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右位置燈部包含右位置燈發光部及右位置燈燈罩部。右位置燈發光部連接於頭燈發光部之右側部且包含右位置燈光源。右位置燈燈罩部使自右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較右方向燈部之右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
詳言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各者皆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上方處。且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之下端係分別配置於較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左、右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藉此,於使前叉部旋動時,因前叉部不與左、右方向燈部干渉,故左、右方向燈部無確保與前叉部間之車幅方向之距離之必要。因此,能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且如前所述,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皆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且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藉此,可使左、右方向燈部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設置較大。是故,即便因左、右方向燈部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移動,而使其等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變小,亦可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
進而,頭燈單元包含有左位置燈部及右位置燈部。將左位置燈部以使其位於較左方向燈部之左端更靠右方,且連接於頭燈單元之頭燈發光部之左側部之方式配置於頭燈單元。將右位置燈部以使其位於較右方向燈部之右端更靠左方,且連接於頭燈單元之頭燈發光部之右側部之方式配置於頭燈單元。
如於頭燈發光部之周邊配置左、右位置燈部,則可藉由左、右位置燈部之光,降低頭燈發光部與其周邊間之明暗對比,故可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是故,左、右方向燈部之發光變得難以受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影響。
詳言之,如調整物品與其環境間之明暗對比,則會引起明暗之錯視,此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為通常知識。例如,如圖9(a)所示,具有亮度相同之兩灰色圓,該兩灰色圓與背景之灰色之亮度為相同。惟左邊之灰色圓係被白色圓所包圍,右邊之灰色圓係被黑色圓所包圍,故會引起左邊之灰色圓之亮度較右邊之灰色圓更暗之錯視。
本發明即利用此種錯視原理來視覺性地弱化頭燈單元之光。例如,圖9(b)、圖9(c)所示之跨坐型車輛皆為於右方向燈部發光,左方向燈部不發光之狀態下,使頭燈發光部點亮者。如圖9(b)所示,於頭燈單元不配置有左、右位置燈部之情形,因頭燈發光部係於全暗之環境被點亮,故頭燈發光部之點亮所致之視覺性明暗差較大。是故,頭燈發光部之發光在視覺上很醒目。
相對於此,本發明係如圖9(c)所示,利用配置於頭燈單元之左、右位置燈部之點亮,可使頭燈單元之燈室稍稍明亮。與於全暗之環境使頭燈點亮相比,於較亮之環境中使頭燈發光部點亮之情形,因頭燈發光部之點亮所引起之視覺性明暗差較小,故頭燈發光部之發光在視覺上變得不醒目。藉此,可視覺性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強光。
且使左、右位置燈部之各者與頭燈發光部連接之情形,頭燈單元之亮度係自頭燈發光部朝向左右之位置燈逐漸變弱。藉此,左、右位置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並無明顯界線。亦即,左、右位置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並未形成鮮明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強光之功效。
是故,左、右方向燈部即便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處,亦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之影響。其結果,可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如此,可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及識別性,並且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2>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較左位置燈部之下端更靠上方處。左方向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位於較左位置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更靠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較右位置燈部之下端更靠上方處。右方向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位於較右位置燈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更靠左方處。
於此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且左、右方向燈部可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更靠近頭燈單元之位置。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3>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頭燈發光部包含頭燈反射器。左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右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頭燈反射器、左位置燈反射器、及右位置燈反射器為一體形成。
於此情形,將自左位置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左位置燈反射器及將自右位置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右位置燈反射器皆係與將自頭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頭燈反射器連接。藉此,可進一步避免左、右位置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強光之功效。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4>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頭燈發光部包含頭燈反射器。左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右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頭燈反射器、左位置燈反射器、及右位置燈反射器為分體形成。左位置燈反射器係連接於頭燈反射器之左側部。右位置燈反射器係連接於頭燈反射器之右側部。
於此情形,將自左位置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左位置燈反射器及將自右位置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右位置燈反射器皆係與將自頭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頭燈反射器連接。藉此,可進一步避免左、右位置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強光之功效。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之識別性。 <5>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之前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之下端更靠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之前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之下端更靠前方處。
於此情形,左方向燈部可沿左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更朝向前方且上方移動,右方向燈部可沿右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更朝向前方且上方移動。藉此,可於使前叉部旋動時,進一步避免前叉部與左、右方向燈部間之干涉。是故,可進一步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且可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 <6>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左端更靠後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右端更靠後方。
於此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 <7>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具有三角形之形狀,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具有三角形之形狀。
於此情形,與於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呈沿著左、右下前外殼部之下緣部所形成之扁平狀之情形相比,於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具有三角形之形狀之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朝向車輛後方且上方延伸形成較大。藉此,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 <8>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與左方向燈部間配置有車體外殼,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與右方向燈部間配置有車體外殼。
於此情形,即便左、右方向燈部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靠近頭燈單元之位置,因其等與頭燈單元之間配置有車體外殼,故可更進一步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之影響。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9>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與左位置燈反射器間之連接部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與右位置燈反射器間之連接部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
於此情形,左、右位置燈發光部所發出之光之一部分能朝向頭燈發光部之方向行進。藉此,因頭燈發光部之點亮所致之視覺性明暗差可進一步設為較小,故可更進一步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強光。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10>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之右端係較頭燈單元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之下端更靠右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之左端係較頭燈單元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之下端更靠左方。
於此情形,左、右方向燈部可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較靠近頭燈單元之位置。藉此,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視認性,並且進一步抑制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11>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中之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間配置有左位置燈發光部,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中之較通過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間配置有右位置燈發光部。
於此情形,即便藉由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而使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進一步變大,同時將左、右方向燈部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處,亦可藉由將左、右位置燈部配置於左、右方向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藉此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之影響,故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12>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外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外方處。
於此情形,即便藉由使左、右方向燈部盡可能地形成較大,使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進一步變大,同時將左、右方向燈部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處,亦可藉由將左、右位置燈部配置於左、右方向燈部與頭燈發光部間,藉此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之光之影響,故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之識別性。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跨坐型車輛1係速克達型車輛。但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其它跨坐型車輛。又,並不限於機車,亦可為三輪機車。
於以下之說明中,前方、後方、左方、右方分別表示自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之騎乘者角度觀察之前方、後方、左方、右方。前後方向與車輛前後方向相同,左右方向與車輛左右方向上相同。又,圖式中之箭頭F方向與箭頭B方向表示前方與後方,箭頭U方向與箭頭D方向表示上方與下方,箭頭L方向與箭頭R方向表示左方與右方。 《車輛整體》
首先,參照圖1~3對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之整體構造進行概述。圖1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左側視圖,圖2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右側視圖,圖3(a)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視圖,圖3(b)係跨坐型車輛1之一部分之放大車輛前視圖。再者,於圖1、2、3(a)、3(b)中,以虛線表示出車體框架2、前叉部4、及頭管10等之一部分之車輛內部構造、以及頭燈單元20、左方向燈部30、右方向燈部40之內部。
如圖1、2、3(a)、3(b)所示,跨坐型車輛1具有底架型之車體框架2。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具有頭管10。頭管10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轉向機構3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0。於轉向機構3之下端部,設置有左右一對前叉部4。即,左右一對前叉部4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0。且左右一對前叉部4配置於前輪7之左右側。頭管10及轉向機構3向斜前下方延伸。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可左右旋動地支持前叉部4,該車體框架2之側視時之中央部支持有單元擺動式之動力單元5。於該動力單元5之上方,配置有座部6。左右一對前叉部4向斜前下方延伸,且於下端可旋轉地支持有前輪7。前叉部4之上端安裝於上述轉向機構3。於轉向機構3之上端,配置有把手8。於動力單元5之後端部,配置有後輪9,該後輪9可旋轉地支持於該動力單元5之後端部,且係藉由該動力單元5之驅動力而驅動。
而且,跨坐型車輛1包括:配置於頭管10之前方之前外殼部11、配置於前外殼部11之頭燈單元20、左方向燈部30、及右方向燈部40。前外殼部11包含上前外殼部11U、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
而且,頭管10及轉向機構3等分別被上前外殼部11U、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自前方、左方、及右方覆蓋。且頭管10及轉向機構3等被護腿板14自後方覆蓋。把手8被前把手外殼12自前方覆蓋,且被後把手外殼13自後方覆蓋。 《前外殼部11》
如前所述,前外殼部11包含上前外殼部11U、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如圖1~2所示,上前外殼部11U配置於前輪7之上方且頭管10之前方。於車輛左、右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1U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如圖3(a)所示,上前外殼部11U包含左緣11UL、及右緣11UR。又,上前外殼部11U包含開口部11UO。頭燈單元20配置於開口部11UO。開口部11UO包含上緣11UOU、左緣11UOL、及右緣11UOR。
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上緣11UOU係於車輛前視時,以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外方逐漸往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上緣11UOU係形成為自車輛前方朝向後方,向上方延伸。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上緣11UOU係形成為自車輛前方朝向後方,向上方延伸。
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左緣11UOL係形成為自車輛下方朝向上方,向左方延伸,且其上端與上緣11UOU之左端連接。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左緣11UOL係形成為自車輛前方朝向後方,向上方延伸。且於車輛左側視時,左緣11UOL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上緣11UOU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
且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右緣11UOR係形成為自車輛下方朝向上方,向右方延伸,且其上端與上緣11UOU之右端連接。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右緣11UOR係形成為自車輛前方朝向後方,向上方延伸。且於車輛右側視時,右緣11UOR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上緣11UOU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面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左緣11UL係以朝向斜後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面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右緣11UR係以朝向斜後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係配置於較上前外殼部11U更靠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係配置於較上前外殼部11U更靠右方處。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左方。於車輛前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右方。
如圖1所示,左下前外殼部11LD係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詳言之,左下前外殼部11LD係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而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之左緣11UL。左下前外殼部11LD包含與護腿板14連接之後緣11LD1。於車輛左側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後緣11LD1係形成為自車輛下方朝向上方,向前方延伸後再向後方延伸。亦即,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後緣11LD1於車輛左側視時呈「く字形狀」。且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下緣11LD2係因應前輪7之形狀,以下述方式形成:首先自其下端朝向上方延伸,接著自車輛後方朝向車輛前方,以急陡梯度向上方延伸後再以平緩梯度向上方延伸。
如圖3(a)所示,左下前外殼部11LD包含開口部11LDO。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配置有左方向燈部30。如圖1所示,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包含前緣11LDO1、及後緣11LDO2。於車輛左側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自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下緣11LD2之前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以自後緣11LDO2之上端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且於車輛左側視時,後緣11LDO2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前緣11L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左側視時,後緣11LDO2之下端係位於較前緣11LDO1之下端更靠下方。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以自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下緣11LD2之前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自後緣11LDO2之上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且於車輛前視時,後緣11LDO2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前緣11L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前視時,後緣11LDO2之下端係位於較前緣11LDO1之下端更靠下方。
如圖2所示,右下前外殼部11RD係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詳言之,右下前外殼部11RD係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之右緣11UR。右下前外殼部11RD包含與護腿板14連接之後緣11RD1。於車輛右側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後緣11RD1係形成為自車輛下方朝向上方,向前方延伸後再向後方延伸。亦即,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後緣11RD1於車輛右側視時呈「逆く字形狀」。且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下緣11RD2係因應前輪7之形狀,以下述方式形成:首先自其下端朝向上方延伸,接著自車輛後方朝向車輛前方,以急陡梯度向上方延伸後再以平緩梯度向上方延伸。
如圖3(a)所示,右下前外殼部11RD包含開口部11RDO。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配置有右方向燈部40。如圖2所示,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包含前緣11RDO1、及後緣11RDO2。於車輛右側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自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下緣11RD2之前端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以自後緣11RDO2之上端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且於車輛右側視時,後緣11RDO2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前緣11R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右側視時,後緣11RDO2之下端係位於較前緣11RDO1之下端更靠下方。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以自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下緣11RD2之前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上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自後緣11RDO2之上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且於車輛前視時,後緣11RDO2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前緣11R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前視時,後緣11RDO2之下端係位於較前緣11RDO1之下端更靠下方。
如圖1所示,左下前外殼部11LD係包含:於車輛左側視時,位於較開口部11LDO更靠前方之前端部11LDF。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前端部11LDF係與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左緣11UOL之下端連接。於車輛左側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前端部11LDF係位於較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上緣11UOU之下端更靠下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端部11LDF之下緣11LDF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係較左下前外殼部11LD中之與前叉部4重疊之部分之下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更小。
如圖2所示,右下前外殼部11RD係包含:於車輛右側視時,位於較開口部11RDO更靠前方之前端部11RDF。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前端部11RDF係與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右緣11UOR之下端連接。於車輛右側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前端部11RDF係位於較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上緣11UOU之下端更靠下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端部11RDF之下緣11RDFD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係較右下前外殼部11RD中之與前叉部4重疊之部分之下緣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更小。 《頭燈單元20》
如圖3(a)所示,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1U。如前所述,頭燈單元20係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如圖3(b)所示,頭燈單元20係包含頭燈發光部201、及頭燈燈罩部202。頭燈燈罩部202使自頭燈發光部201之頭燈光源(未圖示)發出之光透射。頭燈發光部201包含頭燈反射器201R。詳言之,頭燈發光部201包含頭燈反射器201R、及頭燈光源(未圖示)。頭燈光源係以車輛前視時無法看到之方式配置於頭燈反射器201R之上緣部。此外,頭燈光源可為晶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然不限於此,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
且如圖3(b)所示,頭燈單元20包含左位置燈部203、及右位置燈部204。
左位置燈部203包含: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及使左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之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詳言之,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左位置燈光源(未圖示)。左位置燈光源係以車輛前視時無法看到之方式配置於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之上緣部。此外,左位置燈光源可為晶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然不限於此,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
右位置燈部204包含: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及使右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之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詳言之,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及右位置燈光源(未圖示)。右位置燈光源係以車輛前視時無法看到之方式配置於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之上緣部。此外,右位置燈光源可為晶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然不限於此,亦可為燈泡等其他光源。
圖4係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圖5係自上方觀察圖4之Α-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如圖4所示,頭燈發光部201包含:左頭燈發光部2011、及右頭燈發光部2012。如圖5所示,頭燈反射器201R包含:左頭燈反射器2011R、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
詳言之,左頭燈發光部2011包含:左頭燈光源、及左頭燈反射器2011R。右頭燈發光部2012包含:右頭燈光源、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亦即,於頭燈發光部201包含有左頭燈光源、右頭燈光源、左頭燈反射器2011R、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
如圖4所示,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係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左側部。詳言之,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係連接於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左側部。更詳細而言,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係以使其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之右側部與左頭燈發光部2011之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左側部連接之方式,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左側部。
此處,所謂「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係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左側部」係指「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之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之右側部」以與「頭燈發光部201之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左側部」抵接之方式配置。
如圖4所示,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係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右側部。詳言之,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係連接於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右側部。更詳細而言,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係以使其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之左側部與右頭燈發光部2012之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右側部連接之方式,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右側部。
此處,所謂「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係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右側部」係指「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之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之左側部」以與「頭燈發光部201之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右側部」抵接之方式配置。
亦即,頭燈反射器201R(左頭燈反射器2011R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為分體形成。
如圖4、5所示,頭燈燈罩部202、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及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為一體形成。
如圖5所示,頭燈燈罩部202係配置於左頭燈反射器2011R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前方,且形成為自車寬方向上之中央部朝向外方,向後方延伸。
如圖5所示,頭燈燈罩部202之左端係連接於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之右端。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係配置於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之前方,以自頭燈燈罩部202之左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如圖5所示,頭燈燈罩部202之右端係連接於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之左端。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係配置於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之前方,以自頭燈燈罩部202之右端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如圖4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頭燈反射器201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係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朝向右方,向下方延伸。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左頭燈反射器201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係其上端較下端位於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且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
且如圖4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頭燈反射器2012R與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係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朝向左方,向下方延伸。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右頭燈反射器2012R與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係其上端較下端位於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且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 《左方向燈部30、右方向燈部40》
左方向燈部30係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11LD。詳言之,如上所述,如圖3(a)所示,左方向燈部30係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如圖3(b)所示,左方向燈部30包含:包含左方向燈光源301S之左方向燈發光部301、及左方向燈燈罩部302。左方向燈燈罩部302使自左方向燈發光部301之左方向燈光源301S發出之光透射。左方向燈部30包含自開口部11LDO露出之左表面30L、及朝向下方配置之下表面30D。如圖1所示,左方向燈部30之下表面30D係以自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下緣11LD2之前端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延伸,並連接於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前端部11LDF之下緣11LDFD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具有三角形之形狀。詳言之,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具有三角形之形狀。且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具有三角形之形狀。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之可視認部分係較左方向燈部30之下表面30D更大。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之可視認部分係較左方向燈部30之下表面30D更大。
右方向燈部40係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11RD。詳言之,如上所述,如圖3(a)所示,右方向燈部40係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如圖3(b)所示,右方向燈部40包含:包含右方向燈光源401S之右方向燈發光部401、及右方向燈燈罩部402。右方向燈燈罩部402使自右方向燈發光部401之右方向燈光源401S發出之光透射。右方向燈部40包含自開口部11RDO露出之右表面40R、及朝向下方配置之下表面40D。如圖2所示,右方向燈部40之下表面40D係以自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下緣11RD2之前端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延伸,並連接於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前端部11RDF之下緣11RDFD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具有三角形之形狀。詳言之,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具有三角形之形狀。且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具有三角形之形狀。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之可視認部分係較右方向燈部40之下表面40D更大。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之可視認部分係較右方向燈部40之下表面40D更大。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光源301S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假想水平線H1通過頭燈反射器201R之下端。詳言之,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假想水平線H1通過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下端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下端。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處。且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且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光源301S係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L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光源401S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處。且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左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鉛直線S2更靠右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前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右方處。且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光源401S係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左方處。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2更上方。詳言之,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2更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下表面30D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2更下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2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2更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左側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2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2更上方處之方式形成。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後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係以自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前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鉛直線S1更靠後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左側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前方處延伸橫跨至較假想鉛直線S1更靠後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後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下表面30D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前方處。
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上方處。詳言之,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上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下表面40D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下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3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右側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以自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下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水平線H3更靠上方處之方式形成。
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後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係以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前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鉛直線S2更靠後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右側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係以自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前方處延伸跨越至較假想鉛直線S2更靠後方處之方式形成。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後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下表面40D係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時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前方處。
如圖3(b)所示,將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且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右方處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30L_Area1。將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且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左方處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30L_Area2。將左方向燈部30之左表面30L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30L_Area3。於此情況,各面積之大小關係為30L_Area1> 30L_Area2> 30L_Area3。
如圖3(b)所示,將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且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左方處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40R_Area1。將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下方,且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右方處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40R_Area2。將右方向燈部40之右表面40R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之部分之前視時之面積設為面積40R_Area3。於此情況,各面積之大小關係為40R_Area1> 40R_Area2> 40R_Area3。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前端30F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20L之下端20LD更靠前方處。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前端30F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20L之下端20LD更靠右方處。
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前端40F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20R之下端20RD更靠前方處。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前端40F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20R之下端20RD更靠左方處。
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左緣11UOL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開口部11LDO之前緣11L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20與左方向燈部30間配置有車體外殼。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及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各者之一部分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頭燈單元20與左方向燈部30間。
如圖3(a)所示,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之開口部11UO之右緣11UOR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較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開口部11RDO之前緣11RDO1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更大。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20與右方向燈部40間配置有車體外殼。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上前外殼部11U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各者之一部分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頭燈單元20與右方向燈部40間。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下端30DD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左方向燈部30之下端3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左方向燈部30之下端3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左側視時,配置左方向燈部30之開口部11LDO之後緣11LDO2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更靠車輛前方處。
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下端40DD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右方向燈部40之下端4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右方向燈部40之下端4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配置右方向燈部40之開口部11RDO之後緣11RDO2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更靠車輛前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203配置於較左方向燈部30之左端(即上端30U)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204配置於較右方向燈部40之右端(即上端40U)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左位置燈部203之下端203D更靠上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即前端30F)係位於較左位置燈部203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更靠右方處。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即前端30F)係位於較左位置燈部203之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之左端203ARL更靠右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位於較右位置燈部204之下端204D更靠上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即前端40F)係位於較右位置燈部204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更靠左方處。詳言之,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即前端40F)係位於較右位置燈部204之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之右端204ARR更靠左方處。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201間配置有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中位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201間配置有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
如圖3(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20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之假想水平線H4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內端(即前端30F)之假想鉛直線S3更靠外方(即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20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之假想水平線H4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40之內端(即前端40F)之假想鉛直線S4更靠外方(即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處。
如圖1所示,於車輛左側視時,左位置燈部20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之假想水平線H5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前端30F之假想鉛直線S3更靠後方處。如圖2所示,於車輛右側視時,右位置燈部20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之假想水平線H6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右方向燈部40之前端40F之假想鉛直線S4更靠後方處。 《實施型態之效果》 <1>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具備:前輪7、頭管10、一對前叉部4、前外殼部11、頭燈單元20、左方向燈部30、及右方向燈部40。頭管10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一對前叉部4配置於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10之轉向機構3之下端部,且分別配置於前輪7之左右側。前外殼部11包含上前外殼部11U、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上前外殼部11U配置於頭管10之前方,且車輛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且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叉部4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右方,且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頭燈單元20包含頭燈發光部201及頭燈燈罩部202,且該頭燈單元20配置於上前外殼部11U。頭燈發光部201包含頭燈光源。頭燈燈罩部202使自頭燈發光部201之頭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左方向燈部30包含左方向燈發光部301及左方向燈燈罩部302,且該左方向燈部30配置於左下前外殼部11LD。左方向燈發光部301包含左方向燈光源301S。左方向燈燈罩部302使自左方向燈發光部301之左方向燈光源301S發出之光透射。右方向燈部40包含右方向燈發光部401及右方向燈燈罩部402,且該右方向燈部40配置於右下前外殼部11RD。右方向燈發光部401包含右方向燈光源401S。右方向燈燈罩部402使自右方向燈發光部401之右方向燈光源401S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下端30DD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左方向燈部30之下端3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下端40DD配置於較上述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右方向燈部40之下端4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頭燈單元20進而包含左位置燈部203及右位置燈部204。左位置燈部203包含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及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左側部且包含左位置燈光源。左位置燈燈罩部203B使自左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203係配置於較左方向燈部30之左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右位置燈部204包含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及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連接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右側部且包含右位置燈光源。右位置燈燈罩部204B使自右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204係配置於較右方向燈部40之右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
詳言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係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各者皆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靠上方處。且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下端30DD、40DD係分別配置於較前叉部4之延伸線A中與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下端30DD、40DD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藉此,於使前叉部4旋動時,因前叉部4不與左、右方向燈部30、40干渉,故左、右方向燈部30、40無確保與前叉部4間之車幅方向之距離之必要。因此,能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且如前所述,於車輛前視時,左、右方向燈部30、40皆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上方。且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之假想鉛直線S1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右方向燈部4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之假想鉛直線S2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藉此,可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設置較大。是故,即便因左、右方向燈部30、40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移動,而使其等之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變小,亦可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
進而,頭燈單元20包含有左位置燈部203及右位置燈部204。將左位置燈部203以使其位於較左方向燈部30之左端更靠右方,且連接於頭燈單元20之頭燈發光部201之左側部之方式配置於頭燈單元20。將右位置燈部204以使其位於較右方向燈部40之右端更靠左方,且連接於頭燈單元20之頭燈發光部201之右側部之方式配置於頭燈單元20。
如於頭燈發光部201之周邊配置左、右位置燈部203、204,則可藉由左、右位置燈部203、204之光,降低頭燈發光部201與其周邊間之明暗對比,故可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是故,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發光變得難以受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影響。
且使左、右位置燈部203、204之各者與頭燈發光部201連接之情形,頭燈單元20之亮度係自頭燈發光部201朝向左右之位置燈逐漸變弱。藉此,左、右位置燈部203、204與頭燈發光部201間並無明顯界線。亦即,左、右位置燈部203、204與頭燈發光部201間並未形成鮮明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強光之功效。
是故,左、右方向燈部30、40即便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201處,亦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之影響。其結果,可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如此,可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1,其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及識別性,並且進一步提升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抑制。 <2>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位於較左位置燈部203之下端203D更靠上方處。左方向燈部3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位於較左位置燈部203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更靠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位於較右位置燈部204之下端204D更靠上方處。右方向燈部4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位於較右位置燈部204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更靠左方處。
於此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且左、右方向燈部30、40可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更靠近頭燈單元20之位置。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3>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頭燈發光部201包含頭燈反射器201R。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頭燈反射器201R、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為一體形成。
於此情形,將自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將自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皆係與將自頭燈發光部201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頭燈反射器201R連接。藉此,可進一步避免左、右位置燈部203、204與頭燈發光部201間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強光之功效。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4>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頭燈發光部201包含頭燈反射器201R。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頭燈反射器201R、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為分體形成。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係連接於頭燈反射器201R之左側部。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係連接於頭燈反射器201R之右側部。
於此情形,將自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將自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皆係與將自頭燈發光部201所發出之光向前方反射之頭燈反射器201R連接。藉此,可進一步避免左、右位置燈部203、204與頭燈發光部201間之明暗差,故可更進一步提升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強光之功效。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5>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前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20L之下端20LD更靠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前端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20R之下端20RD更靠前方處。
於此情形,左方向燈部30可沿左下前外殼部11LD之下緣部更朝向前方且上方移動,右方向燈部40可沿右下前外殼部11RD之下緣部更朝向前方且上方移動。藉此,可於使前叉部4旋動時,進一步避免前叉部4與左、右方向燈部30、40間之干涉。是故,可進一步抑制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且可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 <6>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更靠後方,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係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更靠後方。
於此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形成較大,故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 <7>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具有三角形之形狀,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具有三角形之形狀。
於此情形,與於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30、40呈沿著左、右下前外殼部11LD、11RD之下緣部所形成之扁平狀之情形相比,於車輛側視時,左、右方向燈部30、40具有三角形之形狀之情形,可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朝向車輛後方且上方延伸形成較大。藉此,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將進一步變大,是故,可進一步確保自車輛前方之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 <8>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20與左方向燈部30間配置有車體外殼,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頭燈單元20與右方向燈部40間配置有車體外殼。
於此情形,即便左、右方向燈部30、40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靠近頭燈單元20之位置,因其等與頭燈單元20之間配置有車體外殼,故可更進一步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之影響。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9>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
於此情形,左、右位置燈發光部203A、204A所發出之光之一部分能朝向頭燈發光部201之方向行進。藉此,因頭燈發光部201之點亮所致之視覺性明暗差可進一步設為較小,故可更進一步視覺性地弱化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強光。藉此,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10>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右端係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20L之下端20LD更靠右方,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左端係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20R之下端20RD更靠左方。
於此情形,左、右方向燈部30、40可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較靠近頭燈單元20之位置。藉此,能夠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視認性,並且進一步抑制對車寬方向上之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11>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方向燈部30中之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201間配置有左位置燈發光部203A,於車輛前視時,右方向燈部40中之較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更高之部分與頭燈發光部201間配置有右位置燈發光部204A。
於此情形,即便藉由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形成較大,而使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進一步變大,同時將左、右方向燈部30、40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201處,亦可藉由將左、右位置燈部203、204配置於左、右方向燈部30、40與頭燈發光部201間,藉此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之影響,故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12>
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中,於車輛前視時,左位置燈部203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之假想水平線H4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左方向燈部30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S3更靠外方處。於車輛前視時,右位置燈部204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之假想水平線H4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右方向燈部40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S4更靠外方處。
於此情形,即便藉由使左、右方向燈部30、40盡可能地形成較大,使於車輛前視時之自車輛前方之可視認部分進一步變大,同時將左、右方向燈部30、40配置於鄰近光較強之頭燈發光部201處,亦可藉由將左、右位置燈部203、204配置於左、右方向燈部30、40與頭燈發光部201間,藉此可降低來自頭燈發光部201之光之影響,故可進一步確保左、右方向燈部30、40之識別性。 《變化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而可於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本發明之前提下,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前外殼部11、前把手外殼12、後把手外殼13、護腿板14等車體外殼為外觀構件,分別可利用塑膠等材料適宜地形成。各外殼構件為利用射出成形之一體成形製品,但亦可由複數片構件構成。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前外殼部11中,上前外殼部11U、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右下前外殼部11RD可為分體而成,亦可為一體化而成。車體外殼自外觀及製造方面而言均為整體左右對稱地表現者較佳。且該等外殼構件之切割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
前外殼部11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僅需包含配置有頭燈單元20之上前外殼部11U、配置有左方向燈部30之左下前外殼部11LD、及配置有右方向燈部40之右下前外殼部11RD即可,左、右下前外殼部11LD、11RD並不限於以分別連接於上前外殼部11U之左、右緣11UL、11UR之方式形成,例如,亦可為於左、右下前外殼部11LD、11RD與上前外殼部11U間配置有其他外殼部。
頭燈單元20僅需包含頭燈發光部201、配置於頭燈發光部201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之左位置燈部203、及配置於頭燈發光部201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之右位置燈部204,頭燈發光部201並不限於以左頭燈發光部2011及右頭燈發光部2012之兩發光部所構成,例如,亦可為單一發光部所構成者,或亦可為三個以上之發光部所構成。
頭燈反射器201R、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及右位置燈反射器204AR可為分體形成,亦可為一體形成。
於頭燈單元20中,左頭燈反射器201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係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朝向右方,向下方延伸。然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朝向左方,向下方延伸,亦可形成為於車輛上下方向上延伸。且於頭燈單元20中,右頭燈反射器2012R與右位置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係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朝向左方,向下方延伸。然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形成為自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朝向右方,向下方延伸,亦可形成為於車輛上下方向上延伸。且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左位置燈反射器203AR間之連接部20C1並不限於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例如,亦可為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於車輛前視時,頭燈反射器201R與右位置反射器204AR間之連接部20C2並不限於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例如,亦可為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
於車輛左側視時,左方向燈部30之上端30U僅需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處即可,並不限定於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更靠後方處,亦可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端20LL更靠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右方向燈部40之上端40U僅需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更靠上方處,並不限定於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更靠後方處,亦可位於較頭燈單元20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端20RR更靠前方處。且左、右方向燈部為車輛側視時具有三角形之形狀,然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呈矩形、橢圓形、或其它形狀。
於車輛前視時,通過頭燈單元20之下端20D之假想水平線H1係亦通過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下端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下端。然不限於此,亦可形成為例如不通過左頭燈反射器2011R之下端及右頭燈反射器2012R之下端。
又,於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並不限於具有2個車輪,亦可具有3個以上車輪。例如,亦可具有2個前輪與1個後輪。跨坐型車輛並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運動型機車、或附踏板之輕型機車等其他機車。或者,跨坐型車輛並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車輛)等四輪越野車等其他車輛。再者,於對電動車輛應用之情形時,動力單元並非引擎,而為馬達。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機構 4:前叉部 5:動力單元 6:座部 7:前輪 8:把手 9:後輪 10:頭管 11:前外殼部 11U:上前外殼部 11UL:左緣 11UR:右緣 11UO:開口部 11UOU:上緣 11UOL:左緣 11UOR:右緣 11LD:左下前外殼部 11LD1:後緣 11LD2:前下緣 11LDO:開口部 11LDO1:前緣 11LDO2:後緣 11LDF:前端部 11LDFD:下緣 11RD:右下前外殼部 11RD1:後緣 11RD2:前下緣 11RDO:開口部 11RDO1:前緣 11RDO2:後緣 11RDF:前端部 11RDFD:下緣 12:前把手外殼 13:後把手外殼 14:護腿板 20:頭燈單元 20D:下端 20L:左緣 20LL:左端 20LD:下端 20R:右緣 20RR:右端 20RD:下端 20C1:連接部 20C2:連接部 201:頭燈發光部 2010R:頭燈反射器 2011:左頭燈發光部 2011R:左頭燈反射器 2012:右頭燈發光部 2012R:右頭燈反射器 202:頭燈燈罩部 203:左位置燈部 203A:左位置燈發光部 203AR:左位置燈反射器 203ARL:左端 203B:左位置燈燈罩部 203D:下端 204:右位置燈部 204A:右位置燈發光部 204AR:右位置燈反射器 203ARR:右端 204B:右位置燈燈罩部 204D:下端 30:左方向燈部 30L:左表面 30D:下表面 30U:上端 30DD:下端 30F:前端 301:左方向燈發光部 301S:左方向燈光源 302:左方向燈燈罩部 40:右方向燈部 40R:右表面 40D:下表面 40U:上端 40F:前端 40DD:下端 401:右方向燈發光部 401S:右方向燈光源 402:右方向燈燈罩部 901:跨坐型車輛 903:轉向機構 904:前叉部 907:前輪 908:把手 910:前外殼部 911:上前外殼部 912:左下前外殼部 913:右下前外殼部 921:頭管 930:頭燈單元 941:左方向燈部 941’:左方向燈部 942:右方向燈部 942’:右方向燈部 H1:假想水平線 H2:假想水平線 H3:假想水平線 H4:假想水平線 H5:假想水平線 H6:假想水平線 S1:假想鉛直線 S2:假想鉛直線 S3:假想鉛直線 S4:假想鉛直線 A:前叉部之延伸線 H':假想水平線 S1':假想鉛直線 S2':假想鉛直線
圖1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左側視圖。 圖2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右側視圖。 圖3(a)係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視圖。 圖3(b)係跨坐型車輛1之一部分之放大車輛前視圖。 圖4係頭燈單元20之前視圖。 圖5係自上方觀察圖4之Α-A線之剖面之剖視圖。 圖6係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901之車輛前視圖。 圖7係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901之前部之車輛左側視圖。 圖8(a)係顯示針對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901之前部,將左、右方向燈部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移動之狀態之車輛左側面圖。 圖8(b)係顯示針對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901,將左、右方向燈部朝向車輛前方且上方移動之狀態之車輛前視圖。 圖9(a)係用以說明本發明所利用之因明暗對比所致之錯視原理之圖。 圖9(b)係用以說明因全暗環境中頭燈發光部之點亮所致之視覺性明暗差之圖。 圖9(c)係用以說明於使配置於頭燈單元之左、右位置燈點亮之情況,因頭燈發光部之點亮所致之視覺性明暗差之圖。
11LDO:開口部
11LDO1:前緣
11LDO2:後緣
11RDO:開口部
11RDO1:前緣
11RDO2:後緣
20:頭燈單元
20D:下端
20L:左緣
20LL:左端
20LD:下端
20R:右緣
20RR:右端
20RD:下端
201:頭燈發光部
201R:頭燈反射器
202:頭燈燈罩部
203:左位置燈部
203A:左位置燈發光部
203AR:左位置燈反射器
203ARL:左端
203B:左位置燈燈罩部
203D:下端
204:右位置燈部
204A:右位置燈發光部
204AR:右位置燈反射器
203ARR:右端
204B:右位置燈燈罩部
204D:下端
30:左方向燈部
30L:左表面
30D:下表面
30U:上端
30F:前端
301:左方向燈發光部
301S:左方向燈光源
302:左方向燈燈罩部
40:右方向燈部
40R:右表面
40D:下表面
40U:上端
40F:前端
401:右方向燈發光部
401S:右方向燈光源
402:右方向燈燈罩部
H1:假想水平線
H4:假想水平線
S1:假想鉛直線
S2:假想鉛直線
S3:假想鉛直線
S4:假想鉛直線

Claims (12)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前輪;頭管,其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一對前叉部,其等配置於可旋動地支持於上述頭管之轉向機構之下端部,且分別配置於上述前輪之左右側;前外殼部,其包含:上前外殼部,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且車輛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左下前外殼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前叉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且於車輛左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述上前外殼部;及右下前外殼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前叉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右方,且於車輛右側視時,朝向前方且上方延伸,連接於上述上前外殼部;頭燈單元,其包含:頭燈發光部,其包含頭燈光源;及頭燈燈罩部,其使自上述頭燈發光部之上述頭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且該頭燈單元配置於上述上前外殼部;左方向燈部,其包含:左方向燈發光部,其包含左方向燈光源;及左方向燈燈罩部,其使自上述左方向燈光源之上述左方向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且該左方向燈部配置於上述左下前外殼部;及右方向燈部,其包含:右方向燈發光部,其包含右方向燈光源;及右方向燈燈罩部,其使自上述右方向燈光源之上述右方向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且該右方向燈部配置於上述右下前外殼部;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 配置於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下端配置於較上述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下端配置於較上述前叉部之延伸線中與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下端同高處更靠車輛前方處;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左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右方;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右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左方;上述頭燈單元進而包含:左位置燈部、及右位置燈部;上述左位置燈部包含:左位置燈發光部,其連接於上述頭燈發光部之左側部且包含左位置燈光源;及左位置燈燈罩部,其使自上述左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較上述左方向燈部之左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上述右位置燈部包含:右位置燈發光部,其連接於上述頭燈發光部之右側部且包含右位置燈光源;及右位置燈燈罩部,其使自上述右位置燈光源發出之光透射;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較上述右方向燈部之右端更靠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較上述左位置燈部之下端更靠上方處,且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上述左方向燈部之右端位於較上述左位置燈部之左端更靠右方處,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位於較上述右位置燈部之下端更靠上方處,且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上述右方向燈部之左端位於較上述右位置燈部之右端更靠左方處。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頭燈發光部包含頭燈反射器,上述左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上述右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上述頭燈反射器、上述左位置燈反射器、及上述右位置燈反射器為一體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頭燈發光部包含頭燈反射器,上述左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左位置燈反射器,上述右位置燈發光部包含右位置燈反射器,上述頭燈反射器、上述左位置燈反射器、及上述右位置燈反射器為分體形成,上述左位置燈反射器係連接於上述頭燈反射器之左側部,上述右位置燈反射器係連接於上述頭燈反射器之右側部。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前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之下端更靠前方處,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前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中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之下端更靠前方處。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左端更靠後方,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係位於較上述頭燈單元之前視時之左右方向之右端更靠後方。
  7. 如請求項2或6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側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具有三角形之形狀, 於車輛右側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具有三角形之形狀。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述頭燈單元與上述左方向燈部間配置有車體外殼,於車輛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述頭燈單元與上述右方向燈部間配置有車體外殼。
  9. 如請求項3或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頭燈反射器與上述左位置燈反射器間之連接部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左方凹入之形狀,於車輛前視時,上述頭燈反射器與上述右位置燈反射器間之連接部呈朝向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凹入之形狀。
  10.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之右端係較上述頭燈單元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左緣之下端更靠右方,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之左端係較上述頭燈單元之車輛前視所見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右緣之下端更靠左方。
  11.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方向燈部中之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高之部分與上述頭燈發光部間配置有上述左位置燈發光部, 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方向燈部中之較通過上述頭燈單元之下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高之部分與上述頭燈發光部間配置有上述右位置燈發光部。
  1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左位置燈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上述左方向燈部之上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上述左方向燈部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外方處,於車輛前視時,上述右位置燈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通過上述右方向燈部之上端之假想水平線更靠下方處,且配置於較通過上述右方向燈部之內端之假想鉛直線更靠外方處。
TW109103887A 2020-02-07 2020-02-07 跨坐型車輛 TWI750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3887A TWI750581B (zh) 2020-02-07 2020-02-07 跨坐型車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3887A TWI750581B (zh) 2020-02-07 2020-02-07 跨坐型車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542A TW202130542A (zh) 2021-08-16
TWI750581B true TWI750581B (zh) 2021-12-21

Family

ID=7828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3887A TWI750581B (zh) 2020-02-07 2020-02-07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05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6361B (en) * 2003-10-14 2006-06-11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bike
TWI285167B (en) * 2005-04-18 2007-08-11 Honda Motor Co Ltd Lighting system for vehicle
US7695173B2 (en) * 2007-03-30 2010-04-13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front lighting apparatus structure
US8328399B2 (en) * 2010-01-08 2012-12-11 Honda Motor Co., Ltd. Turn signal devic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3963880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TWI581990B (zh) * 2013-01-30 2017-05-1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6361B (en) * 2003-10-14 2006-06-11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bike
TWI285167B (en) * 2005-04-18 2007-08-11 Honda Motor Co Ltd Lighting system for vehicle
US7695173B2 (en) * 2007-03-30 2010-04-13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front lighting apparatus structure
US8328399B2 (en) * 2010-01-08 2012-12-11 Honda Motor Co., Ltd. Turn signal devic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3963880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TWI581990B (zh) * 2013-01-30 2017-05-1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542A (zh) 2021-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7736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前照灯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EP3000699B1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TWI397480B (zh) The tail light of the vehicle
TW201348053A (zh) 跨坐型車輛
CN107878618B (zh) 跨乘型车辆
JP2009181913A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TWI750581B (zh) 跨坐型車輛
WO2009118998A1 (ja) 鞍乗型車両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2012151015A (ja) ヘッドライト
JP609653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器
CN113815753B (zh) 跨坐型车辆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JP5504016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TWI58199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438113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83585B (zh)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6627874A (zh)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JP632123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器
JP2015123786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構造
TWI673194B (zh) 跨坐型車輛
TW201832968A (zh) 跨坐型車輛
EP3437967B1 (en) Headlight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JP437672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灯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