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2184A -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 Google Patents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2184A
TW201732184A TW106102544A TW106102544A TW201732184A TW 201732184 A TW201732184 A TW 201732184A TW 106102544 A TW106102544 A TW 106102544A TW 106102544 A TW106102544 A TW 106102544A TW 201732184 A TW201732184 A TW 2017321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joint
pipe
connection structure
f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2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sayoshi OHKOSHI
Yukihiro KON
Original Assignee
Senju Sprink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ju Sprink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ju Sprinkl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32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218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5/00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 A62C35/58Pipe-line systems
    • A62C35/68Details, e.g. of pipes or valv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對設置於消防設備之可撓性管或接頭等配管構件施加過負載之情形時防止破損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本發明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包括:第1管接頭1,呈管狀且設置於與供水裝置相連之供水配管;以及第2管接頭2,呈管狀且具備與前述第1管接頭1之連接構造;於前述第2管接頭2之內部設置有筒狀之連結部30,連結部30之一端於前述第2管接頭2之內部與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3連接。

Description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消防設備用之管接頭之連接構造。
灑水器設備係設置於大樓或購物中心等處,由貯存用以消滅火災之水之貯水槽、噴灑水之灑水頭、將貯水槽與灑水頭連接之消防設備配管、以及用以將貯水槽之水送至灑水頭之泵等設備構成。於消防設備配管之內部中填充有經加壓之水。
灑水頭主要設置於天花板面或倉庫等無天花板之建築物中的屋頂之正下方等較高之位置。因此,從貯水槽向灑水頭送水之消防設備配管鋪設於室內之較高之位置,因而作業人員要搭乘高空作業車向較高之位置移動,且一面向上一面進行連接配管構件之作業。故消防設備配管之施工為腳步不穩之高空作業而對作業人員之負擔較大。
消防設備配管利用多口接頭而使連接到貯水槽之主配管分支,並透過金屬製可撓性配管或樹脂管等可撓性管而與灑水頭連接。可撓性管與多口接頭之連接部之口徑尺寸主要使用16A~25A,連接構造為管用楔形螺紋構造,於螺紋部捲繞密封帶後,施加既定之轉矩而使之螺合,藉此密封帶沒入於螺紋牙之間從而獲得密封性。
然而,若由對作業不熟練的人員進行上述作業,則有時會發生洩漏。洩漏之部位成為作業重新進行而作業效率降低之主要因素。而且, 上述作業中,為了施加既定之轉矩而使之螺合需要使用專用工具。更具體說明,係使用金屬製扳鉗或扳子作為專用工具,使用該金屬製之重工具向設置於頭上之多口接頭連接可撓性管之作業對作業人員之負擔較大。
近年來,藉由使用未使用螺紋之迅速管接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而可實現作業之效率化及作業人員之負擔減輕。然而,於使用上述接頭,因接合不良而管自接頭脫落之情形時,有大量之水放出至室內而產生水的損失賠償之虞。因此,亦認為使用前述螺紋連接構造為施工不良中之水的損失風險少之方法。
另一方面,關於自可撓性管與多口接頭之連接後直至設置天花板基材之間的步驟,係於消防設備配管之周圍設置纜線或照明、導管等。因此,為了不會成為該等設置之障礙而將可撓性管以捲繞成線圈狀之狀態與消防設備配管連接,於天花板基材之設置後拉長可撓性管而於天花板基材之既定位置固定設置灑水頭。上述中,若於纜線或照明等施工時物體誤碰撞到可撓性管,或者於將可撓性管捲繞時或拉長而固定於天花板基材時,對可撓性管或接頭等配管構件施加過負載,則有可撓性管或可撓性管與接頭之連接部分破損而發生洩漏之虞。或者,有未引起洩漏之程度地發生破損之部位,之後會於產生異常升壓或水錘時因來自內部流體之衝擊而發生洩漏之虞。
而且,專利文獻2中,作為配管之連接部位之鬆動防止件,於連接部分設置帶71(參照圖9)。帶71呈C字型,藉由彈性變形而將卡止狹縫72嵌入卡止凸緣部74,但因帶71之端73、73之間隔窄,故於誤將帶71嵌入可撓性配管75之情形時,有不脫落而卡留於該處之虞。尤其於消 防設備配管中,因與地面或天花板大致平行地設置配管,故帶71不會因自重而移動,且不易脫落,因而有作業人員或檢查人員無法察覺之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1754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164277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鑒於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對可撓性管或接頭等配管構件施加過負載之情形時防止破損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亦即,提供一種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係設置於消防設備,且包括:第1管接頭,呈管狀且設置於與供水裝置相連之供水配管;以及第2管接頭,呈管狀且具備與前述第1管接頭之連接構造;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設置有筒狀之連結部,連結部之一端於前述第2管接頭之內部與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連接。
第2管接頭透過連結部而與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連接,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可撓性管)與連結部之連接部配置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 因而可保護連接部不受外力影響。而且,於第1管接頭與第2管接頭之連接完成之狀態下連結部能夠空轉,於將可撓性管彎曲或拉長時對與連結部之連接部施加扭轉或彎曲之過負載之情形時,因連結部相對於第2管接頭空轉,故可避免扭轉引起之過負載。
進而,於第2管接頭之內周與可撓性管之外周之間具有間隙,為不會對可撓性管與連結部之連接部施加過負載之構成。具體而言,藉由第2管接頭之內周端限制撓性管彎曲之範圍,因而防止對可撓性管施加過負載。而且,亦可向前述間隙插通緩衝材而構成。作為緩衝材可使用橡膠或柔軟樹脂。或者,亦可對連接有可撓性管之側之第2管接頭之端部施加橡膠塗層。
作為第2管接頭與連結部之具體構造,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設置有第1階,與第1階卡合之第2階設置於連結部,於第1階與前述第2階接觸或接近之狀態下,與第2管接頭之端卡合之扣環設置於連結部之外周。藉此,於將第2管接頭連接於第1管接頭時,可不使連結部旋轉而僅使第2管接頭旋轉,於如前述般第1管接頭與第2管接頭連接之狀態下連結部能夠空轉。
第1管接頭與第2管接頭之連接構造利用螺紋構造而連接。而且,除此以外,亦可藉由C字型之卡合構件維持連接狀態,該C字型之卡合構件具備將設置於第1管接頭之外周之階部與設置於第2管接頭之外周之階部卡合之卡合部。
連結部之另一端能夠構成為自第2管接頭向第1管接頭側突出,並插通至第1管接頭之內部。進而,亦可於連結部之另一端設置有止 水構件。藉此,可節省如習知般捲繞密封帶之功夫。
一般使用O型環等環狀止水構件來作為上述止水構件,將連結部壓入至第1管接頭而擠壓止水構件時所產生的摩擦阻力,成為作業人員之負擔而為作業效率降低之一個主要因素。為了減輕該負擔而利用螺紋之旋入引起之連結部之移動來擠壓止水構件,藉此減輕作業人員之負擔。而且,於設置複數個止水構件之情形時,藉由設置尺寸不同之止水構件使擠壓止水構件所需之連結部之移動量縮短,由此可縮短螺紋長度。
藉由設為上述構成,於自第1管接頭卸下第2管接頭時即便止水構件為離開密封面之狀態,公螺紋與母螺紋亦螺合,因而即便於配管內部之流體已加壓之狀態下亦可防止因流體之壓力使公配管構件脫管。
如以上說明般根據本發明,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與連結部之連接部配置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利用第2管接頭保護該連接部,因而可實現於對可撓性管或接頭等配管構件施加過負載之情形時可防止破損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T1、T2、T3‧‧‧管接頭
1、63‧‧‧多口接頭
2‧‧‧可撓性接頭
3‧‧‧可撓性管
11‧‧‧連接口
12、23‧‧‧階部
13‧‧‧環狀槽
14、64‧‧‧母螺紋
15‧‧‧密封面
21、65‧‧‧公螺紋
22、66‧‧‧抓持部
30‧‧‧連結部
31、32‧‧‧O型環
35‧‧‧間隙
38‧‧‧緩衝材
40‧‧‧指示器
41‧‧‧環
42(42a、42b)‧‧‧保持部
51‧‧‧母接頭
52‧‧‧公接頭
53‧‧‧卡合構件
61‧‧‧螺紋接管
62‧‧‧蓋形螺母
圖1係顯示消防設備配管之設置狀態之圖式。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之剖面圖。
圖3係圖2之連接前之剖面圖。
圖4係多口接頭之外觀圖。
圖5(a)係指示器之外觀圖。圖5(b)係自(a)之箭頭A方向觀察 之外觀圖。
圖6係第2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7係圖5之卡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8係第3實施形態之連接前之剖面圖。
圖9係顯示習知之接頭構造之外觀圖。
第1實施形態(圖1~圖5)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1連接於圖1所示之消防設備配管。圖1中圖示有消防設備之供水配管P至灑水頭S為止之配管形態。供水配管P與未圖示之水源及泵連接。於圖中所示之供水配管P連接有多口接頭1之上端之連接口,於設置於多口接頭1之側面之複數個連接口11透過可撓性接頭2及可撓性管3而連接有灑水頭S。
灑水頭S係前端自天花板C露出於室內側而設置。天花板C藉由天花板基材5支承,灑水頭S亦利用金屬件6而固定設置於天花板基材5。雖未圖示,但於供水配管P或可撓性管3之周圍及天花板基材5之上方設置有導管或配線、照明設備。
圖1中可撓性管3成為拉長之狀態,於將灑水頭S固定設置於天花板基材5前之階段捲繞成線圈狀。可撓性管3由彎曲自如之金屬製蛇腹管或樹脂管構成。
第1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1如圖2~圖4所示,由多口接頭1(第1管接頭)及可撓性接頭2(第2管接頭)構成。多口接頭1為管狀,上端與供水配管P連接,於側面之2~6處設置有連接口11。本實施形態中 連接口11呈放射狀設置於4處,連接口11上連接有可撓性接頭2。
於連接口11之端面設置有凸緣狀之階部12。與階部12鄰接而刻設有環狀槽13。於連接口11之內部螺刻母螺紋14。於較母螺紋14更深處為密封面15,後述之O型環31、32配置於密封面。
於多口接頭1之外周設置有突出部17,突出部17與環狀槽13鄰接。突出部17之外徑大於後述之環41之內周徑,從而無法供環41嵌入。而且,肋狀之突出部18於多口接頭1之外周上設置有複數個,肋狀之突出部18設置於自突出部17至相鄰之連接口11之突出部17之間。同樣地,自連接口11朝向多口接頭1之上端側設置有肋狀之突出部18。
可撓性接頭2呈管狀,一端螺刻有能夠與母螺紋14螺合之公螺紋21。另一端為抓持部22,外周剖面形狀呈六邊形或八邊形。公螺紋21與抓持部22之間設置有凸緣狀之階部23,於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螺合之狀態下階部12、23之端面接觸。階部23之外徑與階部12之外徑相等。而且,階部23之外徑大於公螺紋21或抓持部22之外徑。階部23之公螺紋21側之端面成為與階部12之接觸面。
於可撓性接頭2之內部收容有呈筒狀之連結部30。於連結部30之前端,設置有作為止水構件之尺寸不同之2個O型環31、32且與前述密封面15接觸。設置有該O型環31、32之側之端自可撓性接頭2突出地設置,相反側之端與可撓性管3連接。於可撓性管3之末端連接有灑水頭S。連結部30與可撓性管3之連接部分34收容於可撓性接頭2之內部而受到保護以不受外力影響。
圖中,可撓性管3為金屬製之可撓性配管,藉由焊接與連結 部30接合。而且,於可撓性接頭2之內周與可撓性管3之外周之間形成有間隙35,該間隙35成為可撓性管3之可動區域。因此,於將多口接頭1與可撓性接頭2連接前之階段或連接完成後之階段,即便於對可撓性管3施加過度之扭轉或彎曲等負載之情形時亦可限制可動區域,從而防止連接部分34之破損。
連結部30之另一端側為凸緣36,凸緣36能夠與形成並設置於可撓性接頭2之內側之階25卡合。階25形成至可撓性接頭2之公螺紋21側之端面。而且,於連結部30之中間部分之外周設置有扣環37,扣環37卡止於階25,從而卡止可撓性接頭2之公螺紋21之前端部。利用該等構造防止連結部30自可撓性接頭2脫落,並且構成為可撓性接頭2能夠相對於連結部30空轉。而且,於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緊固後,連結部30能夠相對於可撓性接頭2空轉。
上述中,為了保護可撓性管3不受到過負載影響,可於間隙35設置緩衝材38(圖中以虛線圖示)。緩衝材38之材質為橡膠或柔軟樹脂,能夠容易地變形。而且,緩衝材38呈剖面形狀為C字型之筒狀。藉此,緩衝材38之側面開設有缺損之部分而使緩衝材38之內周面蓋在可撓性管3之外周面後,可使緩衝材38插通至間隙35。此時,若使緩衝材38之外周徑稍小於間隙35之內周徑,則可使緩衝材38順暢地插通至間隙35。
作為緩衝材38之變形例,若自圓筒構件之一端至另一端切出切口而構成,則可獲得與前述剖面形狀為C字型之緩衝材38相同之效果。而且,亦可將作為緩衝材之複數個構件,例如複數個棒狀構件嵌入至間隙或將板狀之橡膠板以捲繞於可撓性管3之方式插通至間隙35而構成。
或者,藉由對抓持部22施加橡膠塗層,可保護可撓性管3不受到過負載影響。此外,於使可撓性接頭2螺合於母螺紋14時,亦具有抓持部22之防滑之效果。
圖2為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螺合之狀態,該狀態時可使指示器40卡合於階部12、23。指示器40於呈C字型之2個環41、41之間設置有保持部42,該保持部42按壓保持階部12、23之側面26。
如圖5(a)所示,環41之內緣為U字狀,環41之前端43、43大致平行地形成,環41之內徑為圖4所示之環狀槽13之直徑d4以上。藉由使前端43、43大致平行地形成,而成為指示器40無法卡留於外徑小於環狀槽13之直徑d4之部位之構成。
環41、41之間隔如圖2所示,與階部12、23之相向之端面彼此接觸時之厚度t大致相同或稍大地形成。由此,當作業人員於母螺紋14與公螺紋21之螺合後,將指示器40安裝於階部12、23時,於環41之前端43與階部12、23發生干涉而環41、41未嵌入階部12、23之情形時,可識別出螺紋之緊固不足。另一方面,若於母螺紋14與公螺紋21處於緊固狀態時於階部12、23之位置安裝指示器40,則環41之前端43插通至環狀槽13而避免了與本體1之干涉。
而且,保持部42設置有:設置於距離環41之前端43最遠之位置之保持部42a,及設置於保持部42a與前端43之間之2個保持部42b。保持部42b以夾著階部12、23之側面26之方式相向地設置。而且,保持部42b之前端43側為與前端43相向之平面42c。圖5(a)中藉由3個保持部(42a、42b、42b)按壓保持兩點鏈線所示之階部12、23之側面26。保持部 42b之前端43側之端稍微向內側彎曲,阻止保持於保持部42之內側之階部12、23脫落。而且,環41、41防止因振動或外力造成保持部42自階部12、23之側面位移。
指示器40能夠僅與階部12、23連接地構成,於階部12、23之附近設置有指示器40之非安裝部。更具體說明,於在抓持部22安裝指示器40之情形時,環41之內徑大於與階部23鄰接之抓持部22之外徑,因而若將保持部42a朝下則無法將指示器40安裝於抓持部22。於將保持部42a朝上之情形時,存在將指示器40載置並設置於抓持部22之上之可能性,但由於會因稍微之振動而使指示器40脫落,故無法以長期穩定之狀態將指示器40設置於抓持部。使指示器40載置於可撓性配管F之情形亦相同,指示器40會不穩定而脫落。
另一方面,於欲將指示器40安裝於多口接頭1之外周部之情形時,設置於多口接頭1之外周部之突出部17妨礙指示器40之設置。更具體說明,與環狀槽13鄰接設置之突出部17之外徑大於環41之內徑,因此,若欲於突出部17安裝指示器40則環41之前端43與突出部17會發生干涉。
而且,若欲於設置肋狀之突出部18之部位安裝指示器40,則突出部18與環41之前端43會發生干涉,因而無法將指示器40安裝於多口接頭1之外周部。如此,因環41與保持部42造成指示器40僅可安裝於階部12、23之位置,且於階部12、23接觸之狀態時可安裝,因而藉由安裝指示器40,即便在分離之處亦可容易地判斷出母螺紋14與公螺紋21處於緊固狀態。
以下,除已說明之內容外,對本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於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之緊固完成時,設置於多口接頭1(第1管接頭)之端部之第1階部12之端面、與設置於可撓性接頭2(第2管接頭)之外周之第2階部23之端面成為接觸之狀態。藉此,作業人員可透過目視輕易地確認螺紋之緊固狀態是否足夠。而且,即便於緊固後對配管之連接狀態進行檢查之階段,亦可根據階部12、23之接觸狀態來判斷合格與否。
上述中,具備按壓保持接觸狀態之階部12、23之側面之指示器40。指示器40於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彼此緊固,作為止水構件之O型環被適度擠壓之狀態時能夠卡合於階部12、23。於螺紋之緊固不足之情形時,構成為2個階部12、23之間分離,因而指示器40無法卡合於階部12、23。於指示器40安裝於2個階部12、23之狀態時,可容易地確認止水構件發揮功能而保持密閉狀態,並且螺紋處於緊固狀態。
而且,圖1中於藉由室內之改裝等變更灑水頭S之設置部位之情形時,有對可撓性管3施加扭轉或彎曲之力之虞,但因連接有可撓性管3之連結部30於可撓性接頭2之內部空轉,故可避免因扭轉引起之對可撓性管3之過負載及破損。進而,由於可撓性接頭2不會因可撓性管3之扭轉而旋轉,故可防止公螺紋21與母螺紋14鬆動。相對於彎曲之力,間隙35限制可撓性管3之可動區域,或於間隙35之內部設置緩衝材38,藉此可防止可撓性管3之破損。而且,利用該等構成防止對連結部30與可撓性管3之連接部位施加過負載。
第2實施形態(圖6~圖7)
圖6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2由母接頭51(第1管接頭)與公接頭52(第2管接頭)構成。另外,對於構造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部位附上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說明。管接頭T2為由卡合構件53保持母接頭51與公接頭52之構成。
母接頭51呈管狀,於端面設置有凸緣狀之階部12,內部為密封面15。母接頭51可換成第1實施形態之多口接頭1之連接口11之構成而使用。公接頭52呈管狀且一端設置有凸緣狀之階部23,另一端為抓持部22。於公接頭52之內部設置有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大致相同之連結部30。
卡合構件53如圖7所示為環之一部分缺損之C字型,使金屬板彎曲而構成。卡合構件53之前端55、55向外側彎曲,於距離前端55最遠之位置設置有向外部突出之基部56。前端55與基部56之間穿設有狹縫57,向該狹縫57中插通接觸狀態之階部12、23而得以保持階部12、23使其不會分離。
於將管接頭T2連接時,使自公接頭52突出設置之連結部30插通至母接頭52。於公接頭52之階部23之端面與母接頭51之階部12之端面接觸之狀態下,使卡合構件53卡合於階部12、23。具體而言,若使卡合構件54之前端55、55按壓至階部12、23之側面,則以基部56為支點而前端55、55向彼此離開之方向打開。進而,若將卡合構件53向階部12、23之方向按壓,則階部12、23嵌入狹縫57中並且前端55、55透過彈性而恢復為原來之形狀。卡合構件53之內周面與母接頭51及公接頭52之側面接近而配置,利用狹縫57夾持階部12、23。藉此,維持母接頭51與公接 頭52之連接狀態。
第2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2較佳為配管口徑稍小於第1實施形態之管接頭者,或用於內部流體之壓力低之部位。更具體而言,配管口徑為16A以下,可用於與自來水管設備直接連結之部位。
第3實施形態(圖8)
圖8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3由螺紋接管61(第1管接頭)及蓋形螺母62(第2管接頭)構成。另外,對構造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部位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管接頭T3將第1實施形態之管接頭T1之公螺紋與母螺紋置換,使第1管接頭由螺紋接管構成。
螺紋接管61為管狀,圖中右側之端利用楔形螺紋構造而與多口接頭63連接。螺紋接管61亦可以預先連接於多口接頭63之狀態設置於供水配管P。螺紋接管61與多口接頭63利用楔形螺紋連接,因而於螺紋部捲繞密封帶或者塗佈液體密封後螺合。左側之端螺刻有能夠與蓋形螺母62之母螺紋64螺合之公螺紋65,其內周為密封面15。螺紋接管61之中間為外周剖面形狀呈六邊形或八邊形之抓持部66。
蓋形螺母62為管狀,圖中右側之端之內周螺刻有母螺紋64。左側之端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抓持部22。蓋形螺母62之內部設置有與第1實施形態大致相同構成之連結部30。第3實施形態中,於母螺紋64之內側配置有作為止水構件之O型環31、32,藉此,雖然連結部30以較短長度構成,但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地使O型環31、32自第1管接頭突出而設置。而且,接頭T3亦可於間隙35中嵌入由橡膠等柔軟材質構成之環構件67而構成。作為環構件67,亦可使用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之緩 衝材38。
1‧‧‧多口接頭
2‧‧‧可撓性接頭
3‧‧‧可撓性管
11‧‧‧連接口
12、23‧‧‧階部
13‧‧‧環狀槽
14‧‧‧母螺紋
21‧‧‧公螺紋
22‧‧‧抓持部
25‧‧‧階
26‧‧‧側面
30‧‧‧連結部
31、32‧‧‧O型環
34‧‧‧連接部分
35‧‧‧間隙
36‧‧‧凸緣
37‧‧‧扣環
38‧‧‧緩衝材
40‧‧‧指示器
41‧‧‧環
42、42a‧‧‧保持部
t‧‧‧厚度
T1‧‧‧管接頭

Claims (13)

  1. 一種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係設置於消防設備之配管,且包括:第1管接頭,呈管狀且設置於與供水裝置相連之供水配管;以及第2管接頭,呈管狀且具備與前述第1管接頭之連接構造;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設置有筒狀之連結部,連結部之一端於前述第2管接頭之內部與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之外周與第2管接頭之內周之間設置有間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第1管接頭與第2管接頭之連接完成之狀態下連結部能夠空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連結部之外周面設置有扣環,扣環卡止於設置在第2管接頭之內側之階。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第2管接頭之內部設置有第1階,與第1階卡合之第2階設置於連結部,於第1階與前述第2階接觸或接近之狀態下與第2管接頭之端卡合之扣環設置於連結部之外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第1管接頭與第2管接頭藉由螺紋構造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具有C字型之卡合構件,該C字型之卡合構件具備將設置於第1管接頭之外周之階部與設置於第2管接頭之外周之階部卡合之卡合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連結部之另一端自第2管接頭向第1管接頭側突出,並插通至第1管接頭之內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連結部之另一端設置有止水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第1管接頭設置有母螺紋,於第2管接頭設置有能夠與母螺紋螺合之公螺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於第2管接頭中,對設置有灑水頭之配管所連接之側之端部施加橡膠塗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間隙中插通有緩衝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其中,連接有前述灑水頭之配管為金屬製之蛇腹管或樹脂管。
TW106102544A 2016-02-02 2017-01-24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TW201732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2987 WO2017134736A1 (ja) 2016-02-02 2016-02-02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2184A true TW201732184A (zh) 2017-09-16

Family

ID=59499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2544A TW201732184A (zh) 2016-02-02 2017-01-24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32184A (zh)
WO (1) WO20171347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2893U (zh) * 1986-12-05 1988-06-15
JPH0434591U (zh) * 1990-07-17 1992-03-23
JP2580950Y2 (ja) * 1992-12-01 1998-09-17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送給用パイプの連結構造
JP3072507B2 (ja) * 1997-06-17 2000-07-31 東亜高級継手バルブ製造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巻出し管
JP4087480B2 (ja) * 1997-09-22 2008-05-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ホ−ス用継手
JP6446629B2 (ja) * 2014-03-18 2019-01-09 丸一株式会社 管体の接続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34736A1 (ja)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5421U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WO2017217479A1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JP2011247335A (ja) ホースコネクタ
TW201732184A (zh) 消防設備配管之連接構造
JP6733096B2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及び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KR20170112620A (ko) 패킹의 기밀성을 높인 신축배관
JP3219452U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JP3226914U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JP3233135U (ja) 消火設備用管継手
JP2018050653A (ja) 消火設備用管継手
JP2018183578A (ja) 消火設備用管継手
JP2018183577A (ja) 消火設備用管継手
JP6853935B2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JP3217571U (ja) ハウジング形管継手
WO2018186132A1 (ja) 給水配管用プラグ
KR20230014378A (ko) 플러그 타입 스프링클러 헤드 조립체
JP2017086189A (ja) 消火設備配管の接続構造
JPH0763636A (ja) 配管の管端閉塞用治具および管端閉塞方法
JPH0632887U (ja) 管継手
JP6727529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用継手
KR200394036Y1 (ko) 소방용 연결소켓
JP2020074831A (ja) 消火設備用管継手
JP2005147164A (ja) 給水配管継手および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KR200469975Y1 (ko) 사이트글라스 유니온 결합구조
JP2019080774A (ja) 消火栓弁と配管の接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