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1690A -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1690A
TW201731690A TW105141696A TW105141696A TW201731690A TW 201731690 A TW201731690 A TW 201731690A TW 105141696 A TW105141696 A TW 105141696A TW 105141696 A TW105141696 A TW 105141696A TW 201731690 A TW201731690 A TW 2017316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og
fouling
active energy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1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kihisa Mizuno
Shogo Sakamoto
Shinobu Hara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31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1690A/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防霧防污積層體,其具有基材、及於該基材之至少一者的面上具有第一層及第二層,其中 該第一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該第二層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 該第二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係90°以上。

Description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防霧性及防污性,且更具有反射防止機能,可使用於汽車用途、光學用途等之廣範圍,且成形加工為容易的防霧防污積層體、使用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於各種物品,為了裝飾及保護其表面,已有於其表面貼附樹脂薄膜、玻璃等。 然而,裝飾及保護物品表面的樹脂薄膜、玻璃等會因產生霧化及弄髒而造成物品的可辨視性及美觀的降低。 因此,為了防止此種物品的可辨視性及美觀的降低,已有對前述樹脂薄膜及玻璃施予防霧處理及防污處理。
例如,已提議設置防霧性有機硬塗層的樹脂成形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例如,已提議由含有由複數之單體所形成的無規共聚物及多官能封閉異氰酸酯化合物的防霧塗料組成物所構成的防霧性塗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又,例如,已提議具有防污性的成型用硬塗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又,例如,已提議兼具防霧性、防污性的光學物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 又,例如,已提議使兼具防霧性、防污性、硬塗性的塗膜層形成之硬塗板(hard coat sheet)(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
另一方面,附於物品表面上的薄膜,已被要求有作為光學機能之反射防止機能。 例如,已提議含有特定之硬化膜作為低折射率層的反射防止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
然而,現狀係兼具防霧性、防污性、及反射防止機能的積層體為未知,且正冀求此種積層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8970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12-70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11-131408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3/005710號小冊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76066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5061967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以解決歷來的前述諸問題,以達成以下目的作為課題。即,本發明係以提供具有優異防霧性及防污性,且於反射防止機能亦為優異的防霧防污積層體、使用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物品、及其製造方法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就用以解決前述課題的手段而言,係如以下所述。即, <1>    一種防霧防污積層體,其特徵為具有基材、及於前述基材之至少一者的面上具有第一層及第二層, 前述第一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前述第二層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 前述第二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係90°以上。 <2>    如前述<1>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於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二層之間,具有與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相異的第三層。 <3>    如前述<1>至<2>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前述第二層之動摩擦係數係0.4以下。 <4>    如前述<1>至<3>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視感反射率係3.0%以下。 <5>    如前述<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前述第二層係含有撥水性分子結構。 <6>    如前述<1>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前述第二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7>    如前述<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前述第一層所含有的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聚氧伸烷基(polyoxyalkylene)鏈。 <8>一種物品,其特徵為於表面具有如前述<1>至<7>中任一項記載之防霧防污積層體。 <9>  一種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如前述<8>記載之物品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下列步驟: 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加熱的加熱步驟, 將經加熱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為所冀望的形狀的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 對成形為所冀望的形狀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基材側射出成形材料,而成形前述成形材料的射出成形步驟。 <10> 如前述<9>記載之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加熱步驟中的加熱係藉由紅外線加熱來進行。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可解決歷來中的前述諸問題,達成前述目的,具有優異防霧性及防污性且於反射防止機能亦為優異的防霧防污積層體、使用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防霧防污積層體) 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至少具有基材、第一層及第二層,更因應必要具有其他的構件。 於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中之前述第一層係被配置於靠近前述基材的位置。
<基材> 就前述基材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樹脂製基材、無機製基材等。
就前述樹脂製基材之材質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三乙醯基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聚酯(TPE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l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醯亞胺(polyimide,PI)、聚醯胺(polyamide,PA)、芳族聚醯胺(aramid)、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聚碸(polysulfon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二乙醯纖維素(diacetyl cellulos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丙烯酸樹脂(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環氧樹脂、尿素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三聚氰胺樹脂、酚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環烯烴共聚物(cyclo-olefin copolymer,COC)、PC/PMMA積層體、添加橡膠的PMMA等。 前述樹脂製基材係例如,三乙醯纖維素或聚碳酸酯所構成的偏光片。
就前述無機基材之材質而言,可列舉例如,金屬氧化物(例如,石英、藍寶石、玻璃等)、金屬(例如,鐵、鉻、鎳、鉬、鈮、銅、鈦、鋁、鋅、矽、鎂、錳等)、合金(例如,前述金屬之組合等)等。
前述基材係具有透明性者為較佳。
就前述基材之形狀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薄膜狀者為較佳。 前述樹脂製基材為薄膜狀的情形,就前述樹脂製基材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5μm~1,000μm為較佳,50μm~500μm為更佳。 前述無機基材為薄膜狀的情形,就前述無機基材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0.1mm~100mm為較佳。 其中,於本說明書,使用「~」所指定的數値範圍係包含下限値及上限値的範圍。即,「5μm~1,000μm」係與「5μm以上1,000μm以下」同意義。
於前述基材之表面可印刷文字、花樣、圖形等。
為了於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加工時,提升前述基材與成形材料的黏合性,或為了保護前述文字、前述花樣、及前述圖形免於成形加工時之成形材料的流動壓力的傷害,於前述基材之表面,可設置黏合劑(binder)層。就前述黏合劑層之材質而言,除了可使用丙烯酸系、胺基甲酸酯系、聚酯系、聚醯胺系、伸乙基丁醇(ethylene butyl alcohol)系、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共聚物系等之各種黏合劑之外,可使用各種接合劑。又,前述黏合劑層係可設置2層以上。使用的黏合劑係可選擇具有適合成形材料的感熱性、感壓性者。
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被積層於前述樹脂製基材之單面的情形,前述第一層及與前述第二層側為相反側之前述樹脂製基材之表面可具有皺褶圖樣。藉由如此作法,於層合複數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時之成塊(blocking)被防止,且於後步驟之處理性提升,可效率更佳地製造物品。 前述皺褶圖樣係可藉由例如,壓花加工(emboss processing)而形成。 其中,成塊係於指層合複數片之際,各片之分離變困難。
<第一層> 前述第一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就前述第一層而言,於製造為容易的點,樹脂製的層為較佳。 就前述第一層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含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者為較佳。
就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而言,若為親水性之分子結構,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親水性之有機分子結構等,具體而言,可列舉聚氧烷基鏈、聚氧伸烷基鏈等。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例如,於製作前述第一層之際,藉由使用後述的親水性單體,可導入至前述第一層中。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親水性單體(以下,有時稱為「親水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更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
--親水性單體-- 就前述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親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具有聚氧伸烷基鏈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四級銨鹽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三級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磺酸基的單體、含有羧酸基的單體、含有磷酸基的單體、含有膦酸基的單體等。此等可為單官能單體,亦可為多官能單體。 就前述聚氧伸烷基鏈而言,可列舉例如,聚氧乙烯(polyoxyethylene)鏈、聚氧丙烯(polyoxypropylene)鏈等。此等之中,尤以聚氧乙烯鏈於親水性優異的點為較佳。 其中,於本發明,(甲基)丙烯酸酯係意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基((meth) acryloyl)、(甲基)丙烯酸基(meth)acryl)亦相同的。
就前述親水性單體而言,例如,藉由多元醇(聚醇或含有多羥基的化合物)、與選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彼等之衍生物所組成的群組的化合物之反應而獲得的單或聚丙烯酸酯、或單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就前述多元醇而言,可列舉例如,二元醇、三元醇、四元醇以上的醇等。就前述二元醇而言,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數平均分子量為300~1,000之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2’-硫二乙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就前述三元醇而言,可列舉例如,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五丙三醇、丙三醇、1,2,4-丁烷三醇、1,2,6-己烷三醇等。就前述四元醇以上之醇而言,可列舉例如,季戊四醇、二丙三醇、二季戊四醇等。
就前述具有聚氧伸烷基鏈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列舉例如,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丙三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肆(甲基)丙烯酸酯等。就前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列舉例如,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就前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聚乙二醇單元之分子量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300~1,000等。就前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使用市售品。就前述市售品而言,可列舉例如,MEPM-1000(第一工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由可兼具第一層之適度的硬度與親水性的觀點,此等中尤以乙氧基化丙三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為較佳。
就前述含有四級銨鹽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銨((meth)acryloyloxy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meth)acryloyloxyeth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二甲基環氧丙基氯化銨((meth)acryloyloxyethyl dimethyl glycid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甲基硫酸銨((meth)acryloyloxy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methyl sulfate)、(甲基)丙烯醯氧基二甲基乙基乙基硫酸銨((meth)acryloyloxyethyl dimethylethyl ammonium ethyl sulfate)、(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銨-p-甲苯磺酸酯((meth)acryloyloxyethyl trimethyl ammonium-p-toluenesulfonat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銨((meth)acrylamide 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meth)acrylamide prop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二甲基環氧丙基氯化銨((meth)acrylamide propyl dimethyl glycidyl ammonium chlorid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三甲基甲基硫酸銨((meth)acrylamide 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methyl sulfat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二甲基乙基乙基硫酸銨((meth)acrylamide propyl dimethylethyl ammonium ethyl sulfate)、(甲基)丙烯醯胺丙基三甲基銨-p-甲苯磺酸酯((meth)acrylamide 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p-toluenesulfonate)等。
就前述含有三級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列舉例如,N,N-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dimethylaminopropyl (meth)acrylamide)、二乙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diethylaminopropyl (meth)acrylamide)、1,2,2,6,6-五甲基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1,2,2,6,6-pentamethylpiperidyl (meth)acrylate)、2,2,6,6-四甲基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2,2,6,6-tetramethylpiperidyl (meth)acrylate)等。
就前述含有磺酸基的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乙烯基磺酸(vinylsulfonic acid)、烯丙基磺酸(allylsulfonic acid)、乙烯基甲苯磺酸(vinyltoluenesulfonic acid)、苯乙烯磺酸(styrene sulfonic acid)、含有磺酸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前述含有磺酸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例如,(甲基)丙烯酸磺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磺酸丙酯、2-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末端磺酸變性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亦可形成鹽。就前述鹽而言,可列舉例如,鈉鹽、鉀鹽、銨鹽等。
就前述含有羧酸基的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
就前述含有磷酸基的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具有磷酸酯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前述親水性單體係多官能的親水性單體者為較佳。
就前述親水性單體之分子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200以上為較佳。
前述親水性單體可為市售品。就前述市售品而言,可列舉例如,SR9035(Sartomer公司製、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前述親水性單體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係60質量%以上為較佳,60質量%~99.9質量%為更佳,63質量%~95質量%為進一步更佳,65質量%~90質量%為特佳。又,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含有揮發成分(例如,有機溶劑)的情形,前述含量係相對於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不揮發成分的含量。
--光聚合起始劑-- 就前述光聚合起始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酸產生劑、雙疊氮化合物(bisazide)、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examethoxymethyl melamine)、四甲氧基甘脲(tetramethoxy glycoluri)等。 就前述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乙氧基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膦氧化物(ethoxy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雙(2,6-二甲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bis(2,6-dimethylbenzoyl)-2,4,4-trimethylpentyl phosphine oxide)、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bis(2,4,6-trimethylbenzoyl)-2,4,4-trimethylpentyl phosphine oxide)、雙(2,6-二氯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bis(2,6-dichlorobenzoyl)-2,4,4-trimethylpentyl phosphine oxide)、1-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1,2-二苯基乙烷二酮、甲基苯基乙醛酸酯等。
就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前述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0.1質量%~10質量%為較佳,0.5質量%~8質量%為更佳,1質量%~5質量%為特佳。又,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含有揮發成分(例如,有機溶劑)的情形,前述含量係相對於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不揮發成分的含量。
--其他成分-- 就前述其他成分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異三聚氰酸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填充劑等。 此等係用於調整前述第一層之延伸率、硬度等而使用。
就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脂肪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之中尤以脂肪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為較佳。
就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10質量%~45質量%為較佳,15質量%~40質量%為更佳,20質量%~35質量%為特佳。又,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含有揮發成分(例如,有機溶劑)的情形,前述含量係相對於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不揮發成分的含量。
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含有調平劑(leveling agent)以使平滑性提升。 就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前述調平劑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0.0001質量%~5質量%為較佳。又,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含有揮發分(例如,有機溶劑)的情形,前述含量係相對於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不揮發分的含量。
於使用時,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使用有機溶劑來稀釋而使用。就前述有機溶劑而言,可列舉例如,芳香族系溶媒、醇系溶媒、酯系溶媒、酮系溶媒、二醇醚系溶媒、二醇醚酯系溶媒、氯系溶媒、醚系溶媒、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二甲基乙醯胺等。
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硬化。就前述活性能量射線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電子束、紫外線、紅外線、雷射光線、可見光線、游離輻射線(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微波、高頻波等。
就前述第一層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2μm~100μm為較佳,4μm~50μm為更佳,10μm~30μm為特佳。前述平均厚度為較佳範圍內時,防霧性優異,干涉不均被降低,又於生產性優異的點為有利。前述平均厚度為特佳範圍內時,可使干涉不均更降低。
<第二層> 前述第二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為90°以上。 前述第二層係至少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更因應必要而含有其他成分。 前述第二層係例如,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 前述第二層係含有撥水性分子結構者為較佳。前述撥水性分子結構係有助於提高純水接觸角的同時,亦有助於反射防止機能的提升。 前述第二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者為較佳。前述第二層藉由具有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而提升防霧性。
就前述撥水性分子結構而言,只要為撥水性之分子結構即可,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撥水性之有機分子結構等,具體而言,可列舉氟烷基、氟烷基醚基、二甲基矽氧烷基等。前述撥水性分子結構係例如,製作前述第二層之際,藉由使用後述的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撥水性單體(以下,有時稱為「撥水性單體」),可導致入至前述第二層中。
就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而言,只要為親水性之分子結構即可,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親水性之有機分子結構等,具體而言,可列舉聚氧烷基(polyoxyalkyl)、聚氧伸烷基(polyoxyalkylene)等。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例如,製作前述第二層之際,藉由使用後述的親水性單體,可導入至前述第二層中。
前述第二層之表面係平滑者為較佳。其中,表面為平滑係指於表面不具有意圖形成的凸部或凹部。例如,於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形成前述第二層之際(形成前述硬化物之際),未於表現形成物理性的加工所致的微細凸部或凹部者為較佳。 藉由前述第二層於表面不具有微細的凸部或凹部,萬能筆(magic ink)、指紋、汗、化妝品(粉底、UV保護劑等)等之水性髒污及/或油性髒污難以附著。又,例如即使有彼等之髒污附著的情形亦可以衛生紙等容易地去除,可獲得防霧特性之持續性為優異的物品。
-純水接觸角- 前述第二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係90°以上,100°以上為較佳,110°以上為更佳,115°以上為特佳。就前述純水接觸角之上限値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170°等。 前述純水接觸角係可使用例如,為接觸角計的PCA-1(協和界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藉由下述條件測定。 將蒸餾水置入塑膠注射器中,於其尖端裝上不鏽鋼製之針,將其滴下於評價面上。 ・水之滴下量:2μL ・測定溫度:25℃ 將滴下水而經過5秒後之接觸角,於前述第二層表面之任意10處加以測定,將其平均値作為純水接觸角。
<<十六烷接觸角>> 前述第二層之表面的十六烷接觸角係30°以上為較佳,60°以上為更佳,70°以上為進一步較佳,80°以上為特佳。就前述十六烷接觸角之上限値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150°等。 前述十六烷接觸角為上述較佳範圍內時,即使表面有附著指紋、皮脂、汗、淚、化妝品的情形,於可簡單地擦拭,且維持優異的防霧性的觀點為有利的。 前述十六烷接觸角係可使用為接觸角計的PCA-1(協和界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藉由下述條件來測定。 ・將十六烷置入塑膠注射器中,於其尖端裝上塗覆鐵佛龍(Teflon)的不鏽鋼製之針,將其滴下於評價面上。 ・十六烷之滴下量:1μL ・測定溫度:25℃ 將滴下十六烷而經過20秒後之接觸角,於第二層表面之任意10處加以測定,將其平均値作為十六烷接觸角。
純水接觸角為上述範圍內,且十六烷接觸角為上述範圍內時,即使有附著萬能筆、指紋、汗、化妝品(粉底、UV保護劑等)等之水性髒污及/或油性髒污的情形,可防止彼等之髒污浸透至第一層,因此,藉由衛生紙等地擦拭,可容易地去擦拭的同時,防霧性回到髒污附著前的狀態。
-動摩擦係數- 前述第二層之動摩擦係數係0.4以下為較佳。據此,可降低擦拭所致的物理的壓力,並提升耐傷性。又,以衛生紙等之髒污的擦拭性提升。 前述動摩擦係數係可藉由例如以下之方法來測定。 使用Triboster TS501(商品名;協和界面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定。以雙面膠帶將BEMCOT(註冊商標) M-3II(商品名;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貼附於面接觸子,以測定荷重50g/cm2 、測定速度1.7mm/s、測定距離20mm,12次測定而獲得其平均值,於任意5處重複進行,將獲得的5個平均値作為動摩擦係數。
-低折射率填充劑- 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而言,若為低折射率之填充劑,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其中,「低折射率」係意指較一般的塑膠之折射率1.50~1.70更低的折射率。 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折射率而言,可列舉1.10~1.40等。
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材質而言,可列舉例如,氟化鎂、氟化鋰、氟化鈣、氟化鋁、二氧化矽等。 又,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結構而言,可列舉實心粒子、中空粒子、多孔質粒子等。 此等中,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而言,中空二氧化矽、多孔質二氧化矽為較佳。
就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平均粒徑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10nm~200nm為較佳,10nm~100nm為更佳。
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表面係以於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或環氧基的有機系分散劑作表面處理者為較佳。於此情形,於含有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步驟中有機系分散劑與周圍之單體共聚合,因獲得的硬化物包含低折射率填充劑而全體為一體化,而塗膜強度或可撓性提升。
就前述第二層中的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5質量%~80質量%為較佳。前述含量低於5質量%時,有時無法獲得充分的反射防止機能,超過80質量%時,有時會降低耐傷性或加工性。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前述第二層為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的情形,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撥水性單體、及聚合起始劑,較佳為含有親水性單體,更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
就前述親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親水性單體。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聚合起始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聚合起始劑。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其他成分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其他成分。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撥水性單體-- 就前述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撥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與氟及矽之至少任一者的單體。就此種撥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具有氟及矽之至少任一者的(甲基)丙烯酸酯,更者,可列舉例如,氟化(甲基)丙烯酸酯、矽酮(甲基)丙烯酸酯(silicone (meth)acrylate)等,更具體而言,可列舉具有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氟烷基醚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二甲基矽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就前述撥水性單體而言,進一步可列舉被分類為以下之(1)~(5)的撥水性單體。 (1)四氟乙烯、六氟丙烯、3,3,3-三氟丙烯、氯三氟乙烯等之氟烯烴類; (2)烷基全氟乙烯基醚類或者烷氧基烷基全氟乙烯基醚類; (3)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全氟(丁基乙烯基醚)、全氟(異丁基乙烯基醚)等之全氟(烷基乙烯基醚)類; (4)全氟(丙氧基丙基乙烯基醚)等之全氟(烷氧基烷基乙烯基醚)類; (5)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七氟癸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有氟的(甲基)丙烯酸酯類 前述撥水性單體係與前述親水性單體相溶者為較佳。
前述撥水性單體亦可為市售品。 就前述氟化(甲基)丙烯酸酯之市售品而言,可列舉例如,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KY-1200系列、DIC股份有限公司製MEGAFAC RS系列、Daikin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Optzuru DAC等。 就前述矽酮(甲基)丙烯酸酯之市售品而言,可列舉例如,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X-22-164系列、Evonik公司製TEGO Rad系列等。
就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前述撥水性單體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超過0.018質量%為較佳,超過0.018質量%且低於5.0質量%為較佳,0.075質量%~3.0質量%為更佳,0.18質量%~1.5質量%為特佳。前述含量為5.0質量%以上時,雖硬化物之撥水性優異,但玻璃轉移溫度變低、變太軟,而耐磨耗性有時會降低。又,於前述第二層中存有許多前述撥水性單體之反應物的結果,呼氣防霧性有降低的情形。又,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含有揮發分(例如,有機溶劑)的情形,前述含量係相對於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不揮發分的含量。
就前述第二層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由可降低視感反射率為低的並提高反射防止機能的觀點,10nm~200nm為較佳,10nm~100nm為更佳。
<其他構件> 就前述其他構件而言,可列舉第三層、第四層、定錨(anchor)層、保護層等。
-第三層- 就前述第三層而言,若為被配置於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二層之間,若為與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二層相異的層,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藉由設置前述第三層,而提升耐傷性。 其中,就與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相異的層而言,可列舉例如,較前述第一層為薄,且較前述第二層為厚的層等。
前述第三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係65°以下為較佳。藉由如此進行,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三層之黏合性提升的同時,獲得的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耐傷性更為提升。
就前述第三層而言,由製造為容易的觀點,樹脂製之層為較佳。 前述第三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者為較佳。前述第三層中的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分子量1000以下者為較佳。前述第三層中的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藉由分子量1000以下之低分子量,提升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三層之黏合性。 就前述第三層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含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者為較佳。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例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親水性單體(以下,有時稱為「親水性單體」)、光聚合起始劑,更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
就前述親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親水性單體。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聚合起始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聚合起始劑。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前述其他成分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其他成分。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第三層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0.5μm~5μm為較佳,0.5μm~3μm為更佳,0.5μm~2μm為特佳。
-第四層- 就前述第四層而言,若為被配置於前述第一層與前述第二層之間,且含有高折射率填充劑的層,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含有前述第四層於可抑制視感反射率為低值且提高反射防止機能的觀點係較佳。
就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而言,若為較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之折射率更高的填充劑,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就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之折射率而言,1.60以上為較佳,1.70~2.50為較佳。
就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之材質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可列舉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錫、氧化銦錫、銻摻雜氧化錫、五氧化銻、氧化鋁、氧化鋅等。 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係實心粒子為較佳。
就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之平均粒徑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10nm~200nm為較佳,10nm~100nm為更佳。
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之表面係以於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或環氧基的有機系分散劑作表面處理者為較佳。於此情形,於含有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步驟中有機系分散劑與周圍之單體共聚合,因獲得的硬化物包含高折射率填充劑而全體為一體化,而塗膜強度或可撓性提升。
就前述第四層中的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之含量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5質量%~80質量%為較佳。前述含量低於5質量%時,有時無法獲得充分的反射防止機能,超過80質量%時,有時耐傷性或加工性會降低。
前述第四層由使防霧性提升的觀點,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者為較佳。 就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而言,若為親水性之分子結構,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親水性之有機分子結構等,具體而言,可列舉聚氧烷基鏈、聚氧伸烷基鏈等。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例如,製作前述第四層之際,藉由使用前述之親水性單體,可導入至前述第四層中。
就前述第四層之形成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將至少含有前述高折射率填充劑及聚合起始劑,較佳含有親水性單體,進一步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前述第一層上,接著,藉由使活性能量線照射而硬化所形成的方法等。
就前述親水性單體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親水性單體。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聚合起始劑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聚合起始劑。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其他成分而言,可列舉例如,前述第一層之説明中的前述其他成分。較佳態樣亦為相同的。
就前述第四層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由可抑制視感反射率為低的且提高反射防止機能的觀點,10nm~200nm為較佳,10nm~100nm為更佳。
-定錨層- 前述定錨層係配置於前述基材與前述第一層之間的層。 藉由配置前述定錨層,可提升前述基材與前述第一層之黏合性。 為了防止干涉不均,前述定錨層之折射率係接近前述第一層之折射率者為較佳。因此,前述定錨層之折射率係前述防霧層之折射率的±0.10以內為較佳,±0.05以內為更佳。或者,前述定錨層之折射率係於前述第一層之折射率與前述基材之折射率之間者為較佳。
前述定錨層係可例如藉由塗佈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即,前述定錨層係例如,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藉由活性能量射線而硬化的硬化物。就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言,可列舉例如,至少含有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光聚合起始劑,更因應必要,含有其他成分的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就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前述光聚合起始劑而言,可各自列舉例如,於前述第一層之説明所例示的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前述光聚合起始劑。就前述塗佈之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線棒塗佈、刮刀塗佈、旋轉塗佈、反向滾轉塗佈(reverse roll coating)、模具塗佈、噴霧塗佈、輥塗佈、凹版印刷塗佈、微凹版印刷塗佈、唇口塗佈(lip coating)、氣刀塗佈、簾幕式塗佈、刮刀式塗佈(comma coat)法、浸漬法等。
前述基材為無機基材的情形,就前述定錨層之材料而言,可列舉例如,矽烷偶合劑、鈦酸酯偶合劑、鋁酸酯偶合劑等。此等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為較佳。 就前述基材為無機基材的情形之前述定錨層之形成方法而言,可列舉例如,將溶解前述材料的溶液塗佈於前述無機基材上,使溶媒乾燥後,將加熱處理以指定時間進行的方法等。 就前述溶液所使用的溶媒而言,選擇將前述材料溶解者。例如,可使用選自水、醇(例如,甲醇、乙醇、n-丙醇、i-丙醇、n-丁醇、i-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等)、環己酮(anone)(例如,環己酮、環戊酮)、醯胺(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DMF)、硫醚(例如,二甲基亞碸:DMSO)等的至少一種類以上。 就塗佈之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使用周知的塗佈法。就周知的塗佈法而言,可列舉例如,微凹版塗佈法、線棒塗佈法、直接凹版塗佈法、模塗法、浸漬法、噴塗法、逆轉輥塗佈法、簾式塗佈法、逗號塗佈(comma coat)法、刮刀塗佈法、旋塗法、凸版印刷、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凹版印刷、膠板印刷、絲網印刷、噴墨印刷。 就加熱溫度而言,例如,為80℃以上200℃以下。加熱時間係例如,1分鐘以上12小時以內。
就前述定錨層之平均厚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0.01μm~10μm為較佳,0.1μm~5μm為更佳,0.3μm~3μm為特佳。
又,於前述定錨層亦可賦予反射率減少或抗靜電之機能。
-保護層- 前述保護層係保護前述第二層之表面(純水接觸角為90°以上的表面)的層。 前述保護層係於使用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而製造後述的物品時保護前述表面。 前述保護層係被配置於前述第二層之前述表面上。
就前述保護層之材質而言,可列舉例如,與前述定錨層相同的材質。
就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延伸率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10%以上為較佳,10%~200%為更佳,40%~150%為特佳。前述延伸率低於10%時,有成形加工變困難的情形。前述延伸率為前述特佳範圍內時,於成形加工性為優異的點為有利的。 前述延伸率係可藉由例如以下之方法而求得。 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作成長度10.5cm×寬度2.5cm的條狀而作為測定試料。將獲得的測定試料之拉伸延伸率以拉伸試驗機(Autograph AG-5kNXplus、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測定條件:拉伸速度=100mm/min;夾具間距離=8cm)。於前述延伸率之測定,依前述樹脂製基材的品種而測定溫度相異,前述延伸率係於前述樹脂製基材之軟化點附近或軟化點以上之溫度來測定。具體而言,係10℃~250℃之間。例如,前述樹脂製基材係聚碳酸酯或PC/PMMA積層體的情形,於150℃測定者為較佳。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係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面內中的X方向與Y方向的加熱收縮率差為小者較佳。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前述X方向與前述Y方向係於例如防霧防污積層體為輥狀的情形,相當於輥的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於成形時之加熱步驟所使用的加熱溫度,防霧防污積層體中的X方向的加熱收縮率與Y方向的加熱收縮率之差為5%以內者為較佳。於此範圍外時,於成形加工時,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會產生剝離或裂痕,有引起於樹脂製基材的表面被印刷的前述文字、前述花樣、前述圖形等之變形或位置偏移,而有成形加工變困難的情形。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視感反射率係3.0%以下為較佳。前述視感反射率超過3.0%時,有時無法獲得充分的反射防止機能。 前述視感反射率係可藉由例如以下之方法來測定。 與防霧防污積層體之第二層的相反側上貼合黑色的乙烯膠帶(Nichiban股份有限公司製VT-50),使用絕對反射率測定單元以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V-560測定自第二層側為5°之正反射率光譜,算出視感反射率。此於任意3處所進行,獲得其平均値。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係特別適合於熱彎曲用薄膜、模內成型(in-mold molding)用薄膜、插入成型(insert molding)用薄膜、表面加飾成型用薄膜。
就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後述的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為較佳。
其中,使用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一例。 圖1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1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具有樹脂製基材11、依序積層於樹脂製基材11上的第一層1、及第二層2。第二層2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2A。又,於第二層2,低表面能量成分係於表面局部存在化。
圖2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其他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2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具有樹脂製基材11、依序積層於樹脂製基材11上的第一層1、第三層3、及第二層2。第二層2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2A。又,於第二層2,低表面能量成分係於表面局部存在化。藉由第三層3,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的耐傷性提升。
圖3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其他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3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具有樹脂製基材11、依序積層於樹脂製基材11上的第一層1、第四層4、及第二層2。第二層2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2A。又,於第二層2,低表面能量成分係於表面局部存在化。第四層4係含有高折射率填充劑4A。
<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係至少包含第一未硬化層形成步驟、第一層形成步驟、第二未硬化層形成步驟、及第二層形成步驟,更因應必要,包含其他步驟。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係製造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方法。
<<第一未硬化層形成步驟>> 就前述第一未硬化層形成步驟而言,若為於基材上塗佈第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第一未硬化層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就前述基材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説明所例示的前述基材等。 就前述第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前述第一層的説明所例示的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
前述第一未硬化層係藉由於前述基材上塗佈前述第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因應必要進行乾燥而形成。前述第一未硬化層可為固體膜,亦可為藉由於前述第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所含有的低分子量之硬化性成分而具有流動性的膜。
就前述塗佈之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線棒塗佈、刮刀塗佈、旋轉塗佈、反向滾轉塗佈、模具塗佈、噴霧塗佈、輥塗佈、凹版印刷塗佈、微凹版印刷塗佈、唇口塗佈、氣刀塗佈、簾幕式塗佈、刮刀式塗佈法、浸漬法等。
前述第一未硬化層並未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故未硬化。
於前述第一未硬化層形成步驟,可於形成有定錨層的前述基材之前述定錨層上塗佈前述第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前述第一未硬化層。 就前述定錨層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説明所例示的前述定錨層等。
<<第一層形成步驟>> 就前述第一層形成步驟而言,若為對前述第一未硬化層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前述第一未硬化層硬化,而形成第一層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前述第一活性能量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藉由具有前述親水性單體,於獲得的第一層中,有親水性成分(吸水性成分)存在。藉由此種作法,水蒸氣變得容易被捕捉於第一層中。其結果,可獲得更優異的防霧性。
-活性能量線- 就前述活性能量射線而言,只要為使前述第一未硬化層硬化的活性能量射線,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説明所例示的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等。
<<第二未硬化層形成步驟>> 就前述第二未硬化層形成步驟而言,只要於前述第一層上塗佈第二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第二未硬化層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就前述第二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而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的前述第二層之説明所例示的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
前述第二未硬化層係藉由於前述第一層上塗佈前述第二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因應必要進行乾燥而形成。前述第二未硬化層可為固體膜,亦可為藉由於前述第二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所含有的低分子量之硬化性成分而具有流動性的膜。
就前述塗佈之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線棒塗佈、刮刀塗佈、旋轉塗佈、反向滾轉塗佈、模具塗佈、噴霧塗佈、輥塗佈、凹版印刷塗佈、微凹版印刷塗佈、唇口塗佈、氣刀塗佈、簾幕式塗佈、刮刀式塗佈法、浸漬法等。
前述第二未硬化層並未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故未硬化。
<<第二層形成步驟>> 就前述第二層形成步驟而言,若為對前述第二未硬化層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前述第二未硬化層硬化,而形成第二層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形成前述第二層之際,通常,並未進行用以於表面形成微細凸部或凹部的物理性的加工。
前述第二活性能量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藉由具有前述撥水性單體、及前述親水性單體,於獲得的第二層,低表面能量成分局限化於表面,於前述第二層中,存有親水性成分(吸水性成分)。藉由此種作法,水滴係於前述第二層之表面被撥水化,且水蒸氣變得容易被捕捉於第二層中。其結果,獲得更優異的防霧性。 再者,藉由前述第二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於獲得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獲得來自前述低折射率填充劑的反射防止機能。
(物品) 本發明之物品係於表面具有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更因應必要具有其他構件。 就前述物品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玻璃窗、冷藏・冷凍陳列櫃、汽車的窗戶等之窗材、浴室內之鏡、汽車側鏡等之鏡、浴室之地板與牆壁、太陽能電池板、防盜監視攝影機等。 又,前述物品可為眼鏡、護目鏡、安全帽、透鏡、微透鏡陣列、汽車之頭燈罩、前面板(front panel)、側面板(side panel)、後面板(rear panel)等。此等係藉由模內成型、嵌入成形、表面加飾成型而形成者為較佳。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係可形成於前述物品之表面的一部分,亦可形成於全部面。
就前述物品之製造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後述的本發明之物品之製造方法為較佳。
(物品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物品之製造方法係至少包含加熱步驟、及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更因應必要,包含射出成形步驟或流延(cast)成形步驟等之其他步驟。 前述物品之製造方法係本發明之前述物品之製造方法。
<加熱步驟> 就前述加熱步驟而言,只要為加熱防霧防污積層體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
就前述加熱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紅外線加熱或對高溫環境的暴露為較佳。 就前述加熱之溫度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但於前述樹脂製基材之玻璃轉移溫度附近或玻璃轉移溫度以上為較佳。 就前述加熱的時間而言,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 就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而言,只要將經加熱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為所欲形狀的步驟,則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使與指定的模具黏合,藉由空氣壓,而成形為所欲形狀的步驟等。
<射出成形步驟>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之後,因應必要,可進行射出成形步驟。 就前述射出成形步驟而言,只要為將成形材料射出至成形為所欲形狀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基材側,而將前述成形材料加以成形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就前述成形材料而言,可列舉例如,樹脂等。就前述樹脂而言,可列舉例如,烯烴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AB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S樹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聚苯醚・聚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變性聚苯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碸、聚苯硫醚、聚苯醚、聚醚醯亞胺、聚醯亞胺、聚醯胺、液晶聚酯、聚烯丙基系耐熱樹脂、各種複合樹脂、各種變性樹脂等。
就前述射出之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與指定之模具黏合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基材側,流入經熔融的前述成形材料的方法等。
<流延成形步驟> 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之後,因應必要,可進行流延成形步驟。 就前述流延成形步驟而言,只要為於成形為所欲形狀的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基材側,流入使溶解於溶液的樹脂材料,且使前述樹脂材料固化而成形的步驟,則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
前述物品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模內成型裝置、嵌入成形裝置、表面加飾成型裝置來進行為較佳。
本文中,使用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物品之製造方法的一例。其製造方法係使用模內成型裝置的製造方法。 首先,將防霧防污積層體500加熱。加熱係紅外線加熱、或向高溫環境的暴露為較佳。 接著,如圖4A所示,將經加熱的防霧防污積層體500配置於第一模具501與第二模具502之間的指定位置。此時,防霧防污積層體500之樹脂製基材朝向第一模具501、第二層朝向第二模具502的方式配置。於圖4A,第一模具501為固定型,第二模具502為可動型。
於第一模具501與第二模具502之間配置防霧防污積層體500後,將第一模具501與第二模具502加以合模。接著,以開孔於第二模具502的凹面的吸引穴504將防霧防污積層體500吸引,而於第二模具502的凹面裝配防霧防污積層體500。據此,凹面有防霧防污積層體500被成形。又,此時,亦可以圖未呈示的薄膜加壓機構將防霧防污積層體500的外周圍固定並定位。之後,修剪防霧防污積層體500不要的部位(圖4B)。 又,於第二模具502不具有吸引穴504,而於第一模具501具有壓縮空氣孔(圖未呈示)的情形,藉由自第一模具501之壓縮空氣孔將壓縮空氣送至防霧防污積層體500,而將防霧防污積層體500裝配於第二模具502的凹面。
接著,自第一模具501的進模口505,向防霧防污積層體500之樹脂製基材,射出熔融的成形材料506,而注入至將第一模具501與第二模具502合模形成的凹部內(圖4C)。據此,熔融的成形材料506被填充至凹部內(圖4D)。再者,熔融的成形材料506之填充結束後,將熔融的成形材料506冷卻至指定的溫度而固化。
之後,移動第二模具502,將第一模具501與第二模具502開模(圖4E)。據此,防霧防污積層體500形成於成形材料506的表面,且獲得模內成型為所欲形狀的物品507。 最後,自第一模具501擠出頂出銷(ejector pin)508,而取出獲得的物品507。
使用前述表面加飾成型裝置的情形之製造方法係如下述。其係將防霧防污積層體直接加飾於成形材料的表面的步驟,就其一例而言,可列舉TOM(三次元表面加飾法,Three dimension Overlay Method)工法。下述説明使用前述TOM工法的本發明之物品之製造方法的一例。 首先,於藉由被固定於固定架的防霧防污積層體所分隔的裝置內的兩個空間,藉由真空幫浦等將空氣吸引,將前述兩空間內抽真空。 此時,事先將射出成形的成形材料設置於單側之空間。同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加熱防霧防污積層體至軟化的指定溫度。於防霧防污積層體被加熱軟化的時間點,藉由將大氣送入至裝置內無成形材料側之空間,而於真空環境下,使防霧防污積層體緊密地貼合於成形材料之立體形狀。因應必要,可進一步併用來自送入大氣側的壓縮空氣加壓。防霧防污積層體黏合於成形體後,將獲得的加飾成形品自固定架移出。真空成形通常於80℃~200℃左右進行,較佳於110℃~160℃左右。
表面加飾成型之際,為了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與前述成形材料黏合,可於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之第二層的面為相反側的面設置黏合層。就前述黏合層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系黏合劑、熱熔黏合劑等。就前述黏合層之形成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於前述基材上形成前述第一層及前述第二層後,於與前述基材之前述第二層側的相反側上塗佈黏合層用塗佈液,而形成前述黏合層的方法等。又,亦可於剝離片上塗佈黏合層用塗佈液而形成前述黏合層後,層合前述基材與前述剝離片上之前述黏合層,而於前述基材上積層前述黏合層。
於此,使用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物品之一例。 圖5~圖8係本發明之物品之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5之物品具有成形材料506、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及第二層213,於成形材料506上,依序積層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及第二層213。 例如此物品係可藉由嵌入成形來製造。
圖6之物品係具有成形材料506、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第二層213、及硬塗層600,依序於成形材料506上積層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第二層213。又,於與成形材料506之樹脂製基材211側相反的側上,形成硬塗層600。 例如,此物品係可於製造圖5之物品後,於第二層213上形成保護層後,藉由將成形材料506浸漬於硬塗液後,之後使乾燥、硬化,而於成形材料506之表面上形成硬塗層600,進而剝離保護層而製造。又,第二層213為平滑面,純水接觸角為前述範圍內,且十六烷接觸角為前述範圍的情形,因第二層213排斥硬塗液,即使未形成保護層,於第二層213上未形成硬塗層,因僅於與成形材料506之樹脂製基材211側的相對側形成硬塗層600,故生產性優異。
圖7之物品係具有成形材料506、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及第二層213,於成形材料506之兩側上,依序積層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及第二層213。
圖8之物品係具有成形材料506、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第二層213、及光學薄膜601,於成形材料506上依序積層樹脂製基材211、第一層212、及第二層213。於與成形材料506之樹脂製基材211側的相反側上,形成光學薄膜601。就光學薄膜601而言,可列舉例如,硬塗薄膜、反射防止薄膜、防眩薄膜、偏光薄膜等。 圖7或圖8所示的物品,例如,可藉由雙重嵌入成形來製造。雙重嵌入成形係成形雙面積層薄膜一體化品的方法,例如,可使用特開平03-114718號公報記載的方法等來進行。
(防污方法) <防污方法> 與本發明有關之防污方法係藉由積層本發明之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於物品表面而防止前述物品的髒污。
就前述物品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玻璃窗、冷藏・冷凍陳列櫃、汽車的窗戶等之窗材、浴室內之鏡、汽車側鏡等之鏡子、浴室之地板及牆壁、太陽能電池板、防盜監視攝影機等。 又,前述物品可為眼鏡、護目鏡、安全帽、透鏡、微透鏡陣列、汽車之頭燈罩、前面板、側面板、後面板等。此等係藉由模內成型、嵌入成形而形成者為較佳。
就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積層於前述物品之表面的方法而言,並未特別限制,可因應目的加以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貼附於前述物品之表面的方法等。又,亦可藉由本發明之前述物品之製造方法而將前述防霧防污積層體積層於前述物品之表面。 [實施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但本發明並未受此等實施例任何限定。
首先,以下呈示各種評價方法。
<層厚> 將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剖面以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4700(商品名;Hitachi 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觀察而測量層厚。於任意5處測定,將其平均値作為層厚。
<呼氣防霧性> 於25℃37%RH之環境下,對第二層之表面,自該表面離法線方向5cm的距離吐一大口氣1次。之後,立即以目視觀察表面,並以下述評價基準加以評價。 〔評價基準〕 ◎:於第二層表面外觀完全無變化。 ○:於第二層表面的一部分確認有白色霧化、水膜形成等之外觀變化。 ×:於第二層表面全面性地認有白色霧化、水膜形成等之外觀變化。
<純水接觸角> 純水接觸角係使用為接觸角計的PCA-1(協和界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以下述條件測定。 ・將蒸餾水置入塑膠注射器,於其前端裝配不鏽鋼製的針頭,而滴下至評價面。 ・水的滴下量:2μL ・測定溫度:25℃ 滴下水而將經過5秒後的接觸角,於第二層表面的任意10處加以測定,將其平均値作為純水接觸角。
<十六烷接觸角> 十六烷接觸角係使用為接觸角計的PCA-1(協和界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以下述條件測定。 ・將十六烷置入塑膠注射器,於其前端裝配塗佈鐵氟龍的不鏽鋼製的針頭,而滴下至評價面。 ・十六烷的滴下量:1μL ・測定溫度:25℃ 滴下十六烷而經過20秒後的接觸角,於第二層表面的任意10處加以測定,將其平均値作為十六烷接觸角。
<動摩擦係數> 使用Triboster TS501(商品名;協和界面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定。以雙面膠帶將BEMCOT(註冊商標) M-3II(商品名;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貼附於面接觸子,以測定荷重50g/cm2 、測定速度1.7mm/s、測定距離20mm,12次測定而獲得其平均値。於任意5處重複此等,將獲得的5個値之平均値作為動摩擦係數。
<髒污附著性> 以Sharpie PROFESSIONAL(黑色油性魔術筆,商品名、Newell Rubbermaid公司製)將第二層的表面弄髒,以目視觀察表面,並以下述評價基準加以評價。 〔評價基準〕 ○:排斥油性魔術筆而成為滴狀或線狀。 ×:不排斥油性魔術筆而塗上附著。
<髒污擦除性> 以Sharpie PROFESSIONAL(黑色油性魔術筆,商品名、Newell Rubbermaid公司製)將第二層的表面弄髒後,將其以衛生紙(Kamisyoji股份有限公司製、Ellemoi)畫圓的方式擦拭10次後,以目視觀察表面,並以下述評價基準加以評價。 〔評價基準〕 ○:無髒污。 ×:髒污殘留。
<耐傷性> 將鋼絲絨(商品名:Bonstar、計數:#0000)設置於第二層之表面,以荷重400gf/13mmφ作10次復滑動(滑動行程:3cm、滑動速度:6cm/s)後,以下述評價基準加以評價。 〔評價基準〕 ○:外觀及呼氣防霧性無變化。 ×:外觀有擦傷或白濁等之變化,及/或呼氣防霧性劣化。 惟,實施例3、4、比較例3~5,以荷重500gf/13mmφ進行試驗。
<視感反射率> 與防霧防污積層體之第二層的相反側上貼合黑色的乙烯膠帶(Nichiban股份有限公司製VT-50),使用絕對反射率測定單元以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V-560測定自第二層側為5°之正反射率光譜,算出視感反射率。此於任意3處所進行,獲得其平均値。
<成型加工> 藉由紅外線照射將製作的防霧防污積層體於130℃加熱60秒鐘後,藉由真空壓空成型,使凹面成為第二層的方式,成型為φ80mm之6彎曲透鏡狀(curved lens狀)。之後,以湯姆森刀片(Thomson blade)刺穿φ80mm之6彎曲透鏡狀防霧防污積層體。將其設置於嵌入成型用模具,填充熔融的聚碳酸酯後,冷卻至聚碳酸酯固化。之後,打開模具,獲得凹面為第二層之6彎曲透鏡。
<<成型加工後之呼氣防霧性>> 於25℃37%RH的環境下,對6彎曲透鏡的第二層之表面,自透鏡中心部離法線方向5cm的距離,吐一大口氣一次後,立即以目視觀察表面,並以下述評價基準加以評價。 〔評價基準〕 ◎:第二層表面完全無外觀變化。 ○: 於第二層表面之一部分,確認有白色霧化、水膜形成等之外觀變化。 ×:第二層表面全面性地為白色霧化、水膜形成等之外觀變化。
(實施例1) <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作> 使用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FE-2000(PC基材、平均厚度180μm)作為樹脂製基材。
其次,將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乾燥及硬化後之平均厚度成為10μm的方式,塗佈於前述樹脂製基材上。塗佈後,於60℃之烘箱中使乾燥2分鐘。使用金屬鹵化物燈,於氮氣環境下,以照射量600mJ/cm2 照射紫外線,而使硬化,獲得第一層。
-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SR9035(Sartomer公司製)                                                 34.5質量份 ・EBECRYL 40(DAICEL-ALLNEX 股份有限公司製)     14.8質量份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1.5質量份 ・異丙基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49.2質量份
其次,將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乾燥及硬化後之平均厚度成為100nm的方式,塗佈於前述第一層上。塗佈後,於60℃之烘箱中使乾燥2分鐘。使用金屬鹵化物燈,於氮氣環境下,以照射量600mJ/cm2 照射紫外線,而使硬化,獲得具有反射防止機能的防霧防污積層體。
-第二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Sururia 1110(日揮觸媒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                2.50質量% ・Optzuru DAC-HP(Daikin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0.05質量% ・SR9035(Sartomer公司製)                                                0.34質量% ・EBECRYL40(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 0.15質量%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0.02質量% ・IPA(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96.94質量%
其中,上述各材料的詳細內容係如以下所示。 Sururia 1110:中空二氧化矽漿料IPA分散液、固體成分濃度20.5質量%  SR9035: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EBECRYL40: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  Optzuru DAC-HP:氟化(甲基)丙烯酸酯
對於獲得的防霧防污積層體,進行上述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於實施例1,除了不形成第二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積層體。
於獲得的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又,於比較例1之評價,上述評價項目中之「第二層」係準用「第一層」。又,「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準用「積層體」。
(實施例2) 除了使用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第二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而獲得防霧防污積層體。 對於獲得的防霧防污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第二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OPSTAR TU2205(JSR股份有限公司製)                         12.45質量% ・Optzuru DAC-HP(Daikin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0.05質量% ・第三丁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85.5質量% ・二丙酮醇(關東化學)                                                        2.0質量%
其中,OPSTAR TU2205之詳細內容係如以下。 OPSTAR TU2205:包含氟聚合物、低折射率填充劑的MIBK分散液、固體成分濃度10質量%。
(比較例2) 於實施例1,除了使用下述之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作為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積層體。比較例2之積層體係不含有第一層為親水性分子結構。
對於獲得的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又,於比較例2之評價,上述評價項目中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準用「積層體」。
-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A-TMMT(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49.3質量份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1.5質量份 ・異丙基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49.2質量份
A-TMMT: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表1]
實施例1及實施例2之防霧防污積層體除了具有防霧性及防污性之外,亦具備反射防止機能。 比較例1之積層體因不具有第二層,故防污性與反射防止機能並不充分。 比較例2之積層體因第一層不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故防霧性並不充分。
(實施例3) <防霧防污積層體之製作> 使用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FE-2000(PC基材、平均厚度180μm)作為樹脂製基材。
其次,將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乾燥及硬化後之厚度成為10μm的方式,塗佈於前述樹脂製基材上。塗佈後,於60℃之烘箱中使乾燥2分鐘。使用金屬鹵化物燈,於氮氣環境下,以照射量600mJ/cm2 照射紫外線,而使硬化,獲得第一層。
-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SR9035(Sartomer公司製)                                                34.5質量% ・EBECRYL 40(DAICEL-ALLNEX 股份有限公司製)     14.8質量%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1.5質量% ・異丙基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49.2質量%
其次,將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乾燥及硬化後之厚度成為1μm的方式,塗佈於前述第一層上。塗佈後,於60℃之烘箱中使乾燥2分鐘。使用金屬鹵化物燈,於氮氣環境下,以照射量600mJ/cm2 照射紫外線,而使硬化,獲得第三層。
-第三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A600(新中村化學工業製)                                  24.9質量% ・M-313(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                    24.9質量% ・Lucirin TPO(BASF公司製)                                       0.5質量% ・異丙基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49.7質量%
A600: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 M-313:異三聚氰酸EO變性二及三丙烯酸酯
其次,將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乾燥、硬化後之厚度成為100nm的方式,塗佈於前述第三層上。塗佈後,於60℃的烘箱使乾燥2分鐘。使用金屬鹵化物燈,於氮氣環境下,以照射量600mJ/cm2 照射紫外線,而使硬化,獲得具有反射防止機能的防霧防污積層體。
-第二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Sururia 1110(日揮觸媒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                2.50質量% ・Optzuru DAC-HP(Daikin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0.05質量% ・SR9035(Sartomer公司製)                                                0.34質量% ・EBECRYL40(DAICEL-ALLNEX 股份有限公司製)      0.15質量%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0.02質量% ・IPA(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96.94質量%
對於獲得的防霧防污積層體,進行上述之評價。將結果示於表2。 惟,於耐傷性試驗,將荷重作為500gf/13mmφ而進行試驗。
(實施例4) 使用下述組成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第二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而獲得防霧防污積層體。 對於獲得的防霧防污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3同樣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第二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OPSTAR TU2205(JSR股份有限公司製)                         12.3質量% ・第三丁醇(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85.7質量% ・二丙酮醇(關東化學)                                                        2.0質量%
(比較例3) 於實施例3,除了未形成第一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積層體。
對於獲得的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又,於比較例3之評價,上述評價項目中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準用「積層體」。
(比較例4) 於實施例3,除了使用下述之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作為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5μm之第一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積層體。比較例4之積層體係第一層不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對於獲得的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又,於比較例4之評價,上述評價項目中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準用「積層體」。
-第一層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計100質量%)- ・A-DPH(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39.4質量% ・ Viscoat #300(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9.8質量% ・Irgacure 184D(BASF公司製)                                                1.5質量% ・2-丁酮(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49.3質量%
A-DPH: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Viscoat #300:季戊四醇與丙烯酸之縮合物
(比較例5) 於實施例3,除了未形成第二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積層體。
對於獲得的積層體,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又,於比較例5之評價,上述評價項目中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準用「積層體」。
[表2]
實施例3及實施例4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係除了具有防霧性及防污性,亦具備反射防止機能。再者,藉由於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設置第三層,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相比,耐傷性更為優異。 比較例3之積層體因不具有第一層,防霧性並不充分。 比較例4之積層體因第一層不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防霧性並不充分。 比較例5之積層體因不具有第二層,防污性與反射防止機能並不充分。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可貼合於玻璃窗、冷藏・冷凍陳列櫃、汽車之窗戶等之窗材、浴室內之鏡子、汽車側鏡等之鏡子、浴室的地板及牆壁、太陽能電池板表面、防盜監視攝影機等來使用。又,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因成形加工為容易,故可利用模內成型、嵌入成形,而使用於眼鏡、護目鏡、安全帽、透鏡、微透鏡陣列、汽車之頭燈罩、前面板、側面板、後面板等。
1‧‧‧第一層
2‧‧‧第二層
2A‧‧‧低折射率填充劑
3‧‧‧第三層
4‧‧‧第四層
4A‧‧‧高折射率填充劑
11‧‧‧樹脂製基材
211‧‧‧樹脂製基材
212‧‧‧第一層
213‧‧‧第二層
500‧‧‧防霧防污積層體
501‧‧‧第一模具
502‧‧‧第二模具
504‧‧‧吸引穴
505‧‧‧進模口
506‧‧‧成形材料
507‧‧‧物品
508‧‧‧頂出銷
600‧‧‧硬塗層
601‧‧‧光學薄膜
[圖1]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2]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其他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3]係本發明之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其他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4A]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4B]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4C]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4D]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4E]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4F]係為用以說明藉由模內成型來製造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的步驟圖。 [圖5]係為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其1)。 [圖6]係為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其2)。 [圖7]係為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其3)。 [圖8]係為本發明之物品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其4)。
1‧‧‧第一層
2‧‧‧第二層
2A‧‧‧低折射率填充劑
11‧‧‧樹脂製基材

Claims (10)

  1. 一種防霧防污積層體,其特徵為具有基材、於該基材之至少一者的面上具有第一層、及第二層, 其中該第一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該第二層係含有低折射率填充劑, 該第二層之表面的純水接觸角為90°以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於該第一層與該第二層之間,具有與該第一層及該第二層相異的第三層。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該第二層之動摩擦係數係0.4以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視感反射率係3.0%以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該第二層係含有撥水性分子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該第二層係含有親水性分子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其中該第一層所含有的前述親水性分子結構係聚氧伸烷基鏈。
  8. 一種物品,其特徵為於表面具有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防霧防污積層體。
  9. 一種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如請求項8所述之物品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 將該防霧防污積層體的加熱步驟; 將經加熱的該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為所冀望的形狀的防霧防污積層體成形步驟; 對成形為所冀望的形狀的該防霧防污積層體之基材側射出成形材料,而成形該成形材料的射出成形步驟。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加熱步驟中的加熱係藉由紅外線加熱而進行。
TW105141696A 2015-12-18 2016-12-16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TW2017316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6864 2015-12-18
JP2016089429A JP7161836B2 (ja) 2015-12-18 2016-04-27 防曇防汚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1690A true TW201731690A (zh) 2017-09-16

Family

ID=5923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1696A TW201731690A (zh) 2015-12-18 2016-12-16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1836B2 (zh)
TW (1) TW20173169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5837B2 (ja) * 2017-09-12 2022-12-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撥油性積層体
JP6929175B2 (ja) * 2017-09-19 2021-09-01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立体成型物の製造方法
JP6522841B6 (ja) * 2018-09-27 2019-07-17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撥液性フィルムまたは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
JP6683983B2 (ja) * 2018-09-27 2020-04-22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撥液性の膜
WO2020111128A1 (ja) 2018-11-30 2020-06-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防曇塗料用組成物
TW202206271A (zh) * 2020-06-30 2022-02-16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積層體、影像顯示裝置、雙面抗反射積層體、及臉部用透明防護裝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7697A (en) 1987-03-27 1998-01-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Dry paint transfer product having high DOI automotive paint coat
JPH02175784A (ja) * 1988-12-28 1990-07-09 Toray Ind Inc 防曇性物品
CN1754108A (zh) 2003-02-06 2006-03-29 Sdc技术-亚洲株式会社 制造已经受低反射处理的制品的方法,形成低反射层的溶液和经受低反射处理的制品
JP2006044195A (ja) * 2004-08-09 2006-02-1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硬化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US20070292679A1 (en) 2006-06-14 2007-12-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rticle having an antistatic fluorochemical surface layer
JP5767583B2 (ja) 2009-07-29 2015-08-1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471730B2 (ja) * 2010-03-31 2014-04-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シート
WO2012147527A1 (ja) 2011-04-26 2012-11-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52652B1 (ko) 2011-07-06 2018-04-26 도카이 옵티컬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방담성 광학물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29025B2 (ja) * 2013-01-23 2014-11-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親水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防汚用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1836B2 (ja) 2022-10-27
JP2017114106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9012B (zh) 防霧積層體、含有防霧積層體的物品、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防霧方法
JP6375360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防曇防汚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汚方法
TW201731690A (zh) 防霧防污積層體、物品、及其製造方法
JP6298191B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防曇防汚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物品、並びに防曇方法
TW201636645A (zh) 防霧防污層積體、及其製造方法、物品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防污方法
US10987899B2 (en) Active energy ray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roduct
WO2016175054A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防曇防汚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汚方法
WO2017073262A1 (ja) 防曇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曇方法
JP6518374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物品
WO2017104612A1 (ja) 防曇防汚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68294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防曇防汚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物品、並びに防曇方法
JP2024033400A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成形体
JP2017080992A (ja) 防曇防汚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