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3254A -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3254A
TW201723254A TW105128063A TW105128063A TW201723254A TW 201723254 A TW201723254 A TW 201723254A TW 105128063 A TW105128063 A TW 105128063A TW 105128063 A TW105128063 A TW 105128063A TW 201723254 A TW201723254 A TW 2017232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weft
loom
weft yarn
clamp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瑪庫斯 齊倫
Original Assignee
林道爾多尼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道爾多尼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林道爾多尼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3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25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12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single picks of weft thread are inserted, i.e. with shedding between each pick
    • D03D47/125Weft hol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03D47/38Weft pattern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70Devices for cutting weft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1、2)至織布機之片梭(6)的裝置及方法,該織布機具有驅動機(25、29),利用該等驅動機,用於該等緯紗(1、2)之夾具(11、12)在運動路徑(35、36)上分別移動至供應位置(16、19)、移送位置(17、20)及預備位置(18、21)中。每一夾具之該運動路徑(35、36)包含自身閉合的形狀。就此而言,該等夾具(11、12)中之至少一者離開其預備位置(18、21)進入其供應位置(16、19)中之運動開始處於一時間段中,該時間段自梭織筘(9)之打緯運動之開始延伸直至相對該織布機之打緯線(10)將該先前輸入緯紗(1、2)打緯。

Description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織布機,其具有用於在該織布機之梭道裡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此外,提出一相對應方法。
在織布機中,先前技術存在已知的裝置及方法,其中各種不同的緯紗交替地自織布機之輸入側藉助於片梭輸入至織布機中藉由經紗形成的梭道中。為在織布機之輸入側上保持在各別梭織循環中未參與投緯的緯紗處於就緒,在先前技術中,使用用於緯紗的輔助織邊紗(所謂鉤織邊)或單獨夾紗器。使用單獨夾紗器代替鉤織邊具有以下優點:產生較少紗線浪費,因為在梭織物之輸入側上不存在輔助織邊紗,該等輔助織邊紗將隨後必須在進一步利用梭織物之前移除。進一步已知的是,將其中夾持有各別緯紗的上述夾紗器供應至片梭,之後藉助於驅動機投緯,以使得供應紗端部可藉由片梭抓緊並隨後輸入梭道中。經由使用此種供應或呈遞夾紗器,達成紗線浪費之進一步減少,因為緯紗的保持向外支撐或突出超過成品織物兩側上的織物邊緣的紗端部短於在不具有供應或呈遞夾紗器的佈置中的情況。
此種方法例如由EP 902109 A1展示。此裝置利用壓電夾具 來工作,緯紗藉助於該等壓電夾具交替地垂直定位且利用樞軸驅動機供應至片梭。此外,EP 1367159 A2、EP 644286 A、DE 1937134及DE 3524727 A1展示用於將緯紗保持及供應至織布機之片梭的裝置或方法。
EP 0240057 A2最終描述供應夾具之系統,該等夾具彼此接近地佈置在織布機之輸入側上。此等供應夾具中之每一者可藉助於其自身驅動機分別送入三個不同位置A、B及C中。此等位置分別為就緒或預備位置(A)、供應中或供應位置(B)及移送中或移送位置(C)。
現代織布機可利用每分鐘大於600次投緯之梭織速度來操作。在此等速度下,供應夾具之上述運動只有極少的可利用時間。在EP 0240075 A2中,揭示一種用於相對應裝置之操作的方法,其中對供應夾具自預備位置運動至供應位置中而言,只有相對織布機之交織點經打緯的上一緯紗之打緯與用於下一後續投緯的片梭運動開始之間的彼時間才是可利用的。
織布機之梭織循環典型地分為360角度。此相對應於織布機之主動軸之一個旋轉。若假定片梭織布機之典型運動序列及600次投緯每分鐘之速度,則上一輸入緯紗相對交織點(=0度機器角)之打緯與藉由片梭(以大致60至70度機器角)抓緊新緯紗之間的時間合計僅為約0.01秒。已發現,此時間不足以利用先進可利用的驅動機將夾持有緯紗端部的大塊夾紗器自預備位置送至供應位置中。
存在的另一問題在於:利用供應夾具於織布機之輸入側上的獨立驅動,無法排除在梭織循環中跟隨彼此的兩個緯紗之不允許交叉。此種交叉可在緯紗重新輸入時發生,所述緯紗在其交叉先前緊接輸入緯紗之 路徑的路線上藉助於其供應夾具移動至供應位置,在投緯之後,其藉由梭織筘在朝向梭織物之交織點的方向上輸送。
本發明之目標將為提供具有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其中對供應夾具運動出預備位置進入供應位置中而言可利用的時間更多,且其中避免緯紗於輸入側上之交叉。
此目標藉由具有根據獨立申請專利範圍之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而達成。
該織布機配備用於將緯紗保持及供應至織布機之片梭的裝置。另外,利用第一及第二夾具以及利用分別分配給夾具之第一及第二驅動機,以使得兩個夾具可獨立於彼此在運動路徑上分別移動至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中。此等三個位置係佈置在梭織輸入側上處於梭道外部或在織布機之織物邊緣旁。就此而言,夾具之各別供應位置位於片梭之運行路徑與梭織筘之向外延伸打緯線之間的區域中。就此而言,打緯線是在將緯紗相對梭織物之交織點打緯時在織布機之經方向上梭織筘之最朝前位置。
供應位置現經選擇來以使得在夾具之此位置中的各別緯紗在織布機上的緯紗供應或其他引導機構與相關聯夾具之間以一方式延伸,此方式使得各別緯紗可在片梭向梭道中之輸入運動期間藉由片梭抓緊。取決於打緯線之位置且亦取決於片梭之實施例,就此而言,供應位置可在織布機中定位成比片梭或打緯線之運行路徑更高或更低。夾具之各別供應位置定位得離片梭愈近,在將此緯紗輸入至梭織物之另一側期間藉由片梭攜 帶的緯紗端部將愈短。
供應夾具之移送位置用於允許藉由片梭輸入梭道中之緯紗得以再次藉由各別相關聯夾具在藉助於梭織筘在朝向織布機之打緯線或梭織物之交織點的方向上進行緯紗之輸送之後接管。其後,具緯紗之夾具可再次送入預備位置。夾具之各別移送位置位於織布機之向外延伸打緯線之區域中。就此而言,該等位置如此佈置來接近於打緯線或織物邊緣,以使得藉由梭織筘在朝向打緯線之方向上移動的緯紗之移送藉由各別夾具支援或輔助。
在預備位置中,所夾持緯紗藉由供應夾具十分長期地保持預備直至其接下來會再次處於線路中或具有待輸入梭道中之下一輪換位(turn),此取決於梭織圖案之需求。在投緯之前,其中夾持有緯紗之供應夾具經送入接近於織布機之片梭的供應位置中。
夾具之各別預備位置位於各別移送位置上方及各別供應位置上方之區域中。就此而言,假定梭織平面以大體上典型方式佈置,以使得藉由經紗之基本上垂直運動而形成梭道。
根據本發明之織布機的特徵在於:夾具之驅動機係以一方式體現且佈置於織布機上,此方式使得每一夾具之運動路徑包含其自身封閉的形狀;每一夾具可藉助於相關聯驅動機移動至沿各別運動路徑彼此相繼佈置的三個預定義位置中;此等預定義位置為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各別夾具可自此等三個位置中之最後一個(預備位置)移動至三個位置中之第一個(供應位置)中藉此不會進入中間定位的第二位置(移送位置)中。
經由此等特徵,有可能以一方式控制夾具,以使得在兩個緯 紗之交替輸入期間,避免在輸入側上兩個緯紗之不允許交叉。運動路徑之所述佈置另外達成先決條件以使得兩個夾具中夾持有接著待輸入緯紗之端部的至少一個可在梭織循環中之極早期開始在朝向各別供應位置之方向上運動出此夾具之各別預備位置。此結果是因為:歸因於運動路徑之封閉形狀,一個夾具運動出其預備位置進入其供應位置中是可能的,而無需此夾具藉此進入其移送位置中。經由驅動機及夾具之類似或相同種類構造且經由在織布機上之相對應佈置,可隨後達成的是:一個夾具在自其預備位置運動至其供應位置中期間亦不進入另一夾具之移送位置之鄰近處或接近處。
一種可能的結構上有利的實施例得到的是:當驅動機一方式構造或配置時,此方式使得第一夾具之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位於第一運動平面中,而第二夾具之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位於不同於第一運動平面之第二運動平面中。
為能夠選擇性地利用更多或更少緯紗,適合或敏感的是以模組化方式構造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裝置。一種有利的模組化構造得到的是:具相關聯夾具之驅動機分別佈置在其自身外殼或載板上。藉此達成的是:驅動機、外殼及夾具之類似或相同種類的模組取決於數量及需求而不同地佈置在織布機上。
當夾具之運動路徑相對於織布機之經方向延伸所處的運動平面彎曲或成角達位於織布機之水平面中的一角度時,亦產生有利的佈置。此導致以下結果:如在緯方向上所見,夾具之各別供應位置定位成比接收移送位置更遠離織布機之中間部。藉此,供應位置中之緯紗在極早期 已藉由片梭在其進入梭道中之路程上抓緊。術語緯方向定義在織布機上與緯紗於梭道中延伸平行的方向。
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機、外殼及夾具之模組係以一方式佈置在織布機上,此方式使得夾具之運動平面相對於彼此彎曲或成角達位於織布機之垂直平面中於緯方向上延伸的角度。經由模組之此扇形佈置,可達成的是:夾具之供應位置定位成彼此極為接近或甚至處於織布機中之同一位置處。對於小的以及均勻長度緯紗浪費(即第一緯紗以及第二緯紗兩者)來說,此為有利的。當多於兩個不同緯紗及多於兩個具相對應驅動機之夾具用於織布機上時,此在相當大程度上為真實情況。然而,原則上,亦有可能在夾具之各種供應位置之間提供較大或較小間隔距離。經由模組之所述扇形佈置,夾具相對於織布機之移送位置亦可全部達到相同幾何位置。此為尤其有利的,因為藉此對前一輸入緯紗之每一移送而言存在相同幾何關係或條件。經由呈所述方式的扇形佈置,如在緯方向上所見的彼此的間隔距離在各種不同夾具之預備位置之間產生。
為最佳地利用用於織布機上之裝置的可利用空間,此外適合或敏感的是以相對於彼此鏡像對稱偏移的方式來佈置具用於夾具之驅動機的外殼。
在根據本發明之織布機之有利實施例中,存在調整機構,利用該調整機構可在織布機之梭織循環期間調整其中夾持有接著待輸入緯紗之端部的夾具自各別預備位置至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此調整機構可例如為用於夾具之驅動機的可程式化控制設備,該可程式化控制設備之調整或程式化係經由織布機之操作者控制台上的輸入菜單來達成。
此外,織布機包含用於切割輸入緯紗之機構,此原則上為熟練技藝人士所知。出於彼目的,典型地將緯紗切割器或緯紗剪佈置在夾具之輸入側織物邊緣與移送位置之間的區域中。
可利用夾具及其驅動機較佳地以類似方式構造,以使得其可模組化地在織布機上。用於將緯紗保持及供應至織布機之片梭的此種模組包括外殼或載板,以及用於緯紗之夾具。此外,存在驅動機,夾具利用該驅動機沿運動路徑可移動至不同位置中。該模組的特徵在於,驅動機包括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其以一方式體現,此方式以使得夾具之運動路徑包含自身封閉的形狀。此形狀例如為圓形或橢圓形。歸因於運動路徑之封閉形狀,有可能將夾具送入沿運動路徑相繼地佈置的三個位置中,且使夾具自此等三個位置中之最後一個送入此等三個位置中之第一個中,而藉此不會進入中間定位的第二位置中。相對於先前技術,此特徵產生優點,因為沿其運動路徑自預備位置進入供應位置中之一個夾具可沿運動路徑中不包括移送位置之一區段而來。利用若干此種模組於織布機上之相對應佈置,因此夾具中之每一者在運動路徑上於其自預備位置至供應位置之路程上移動,該運動路徑不延伸至不同夾具之移送位置之接近處中。藉此,兩個替代輸入緯紗之間的交叉危險變得較小。此導致的結果是:一個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可已發生在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打緯先前輸入緯紗之前。
根據本發明的模組之一個實施例包括具馬達之驅動機及具藉由馬達可驅動的曲柄之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此外,存在推桿或連接桿,其與曲柄連接且可滑動地支撐在滑動接頭中。滑動接頭係支撐在相對 於模組之外殼的旋轉點中。最後,提供用於緯紗之夾具,藉以夾具係佈置成最適合處於推桿之點或尖端處。原則上,其他類型的驅動機或傳輸系亦為可能的,藉以可達成移動夾具之運動路徑之所描述閉合形狀。例如,可設想利用線性馬達來移動外殼及推桿,該等線性馬達彼此獨立地操作。在本發明實例中,夾具之運動路徑在平面中延伸。然而,藉以實現空間曲線運動路徑之傳輸系或驅動機亦在技術上為可能的。
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之馬達可例如為步進馬達,該步進馬達之運動開始及運動速度可自由地程式化或可經由相對應控制單元來調整。在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中利用馬達之恆定或均勻旋轉方向而達成沿相關聯運動路徑的夾具相繼地進入預定義位置中之運動。然而,若相同緯紗在兩個直接連續梭織循環中彼此相接地輸入兩次,則馬達之旋轉方向亦可反向,以使得夾具例如自移送位置直接再次移動至供應位置中。
最適合地,夾具佈置在推桿或連接桿之點或尖端處,該點或尖端係體現為針狀且形成上文已描述的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之一部分。夾具可例如體現或配置為彈簧片-金屬夾具,各別緯紗係利用閉合彈簧加載夾具夾在該彈簧片-金屬夾具中,或被拉出。然而,尤其有利的是使用主動可控制夾具。對此而言,例如考慮壓電夾具,其為電氣控制夾具(例如,如EP 902109 A1中一樣),或氣動或電磁控制夾具或此等操作原理之組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模組包含氣壓缸,該氣壓缸具有在推桿內的氣動活塞。此外,提供與氣動活塞連接的活塞桿。模組之夾具以一方式與活塞連接,此方式以使得該夾具可藉由操作氣壓缸而打開或關閉。
此外,建議用於在織布機之梭道裡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 方法。此方法尤其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織布機之操作,該織布機之實施例如本文所述。
為實施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存在至少兩個緯紗及至少一個片梭用於將緯紗輸入藉由經紗形成的梭道中。緯紗之輸入係自織布機之輸入側達成。緯紗較佳地在不同連續梭織循環中交替輸入。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至片梭之至少一個第一夾具及一個第二夾具為可利用的。當然,該方法亦可轉移至利用大於兩個緯紗之應用,該等緯紗隨後藉由相對應較大數量之夾具來保持及供應至片梭。藉助於各自分別分配給夾具的第一驅動機及第二驅動機,夾具獨立於彼此在相關聯運動路徑上移動至分別三個不同位置中,即,移動至分別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
此外,用於切割輸入緯紗之機構(如熟練技藝人士所知)係存在於用於實施方法之織布機上。出於彼目的,典型地將緯紗切割器或緯紗剪佈置在夾具之輸入側織物邊緣與移送位置之間的區域中。
典型地在織布機之驅動軸之360度旋轉角上實施織布機之梭織循環。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進行中,連續梭織循環包括以下方法步驟:將夾持有第一緯紗之端部的第一夾具移動出第一夾具之預備位置進入第一夾具之供應位置中;藉由片梭抓緊第一緯紗;將第一緯紗輸入至梭道中;移動第一夾具至第一夾具之移送位置中;藉助於梭織筘之打緯運動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將第一緯紗打緯; 藉由第一夾具接管第一緯紗;切割第一緯紗以使得新的第一緯紗端部產生;將夾持有第一緯紗之新端部的第一夾具移動出第一夾具之移送位置進入第一夾具之預備位置中;將夾持有第二緯紗之端部的第二夾具移動出第二夾具之預備位置進入第二夾具之供應位置;藉由片梭抓緊第二緯紗;將第二緯紗輸入至梭道中;移動第二夾具至第二夾具之移送位置中;藉助於梭織筘之打緯運動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將第二緯紗打緯;藉由第二夾具接管第二緯紗;切割第二緯紗以使得新的第二緯紗端部產生;將夾持有第二緯紗之新端部的第二夾具移動出第二夾具之移送位置進入第二夾具之預備位置中。
根據本發明,為實施或進行方法,夾具之驅動機係以一方式體現及佈置在織布機上,此方式以使得每一夾具之運動路徑包含自身閉合的形狀,且使得每一夾具藉助於相關聯驅動機移動至沿各別運動路徑相繼地佈置的三個位置,即供應位置、移送位置及預備位置中。在實施該方法中,此外,夾具中之每一者在其運動路徑上自各別預備位置移動至供應位置中,而不會藉此進入中間定位的移送位置中。根據本發明,兩個夾具中之至少一者在織布機之梭織循環內運動出其預備位置進入其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處於一時間段中,該時間段自梭織筘之打緯運動之開始延伸直至 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將先前輸入緯紗打緯。
藉由夾具之分別相互地獨立驅動機而使得所述時間序列或進程成為可能。此等驅動機經致動以使得具接著待輸入緯紗之夾具不等待其朝向片梭之運動直至已達成先前輸入緯紗之打緯、移送及切割。實情為,具接著待輸入緯紗之夾具之運動已在梭織循環中比在先前技術中此運動可能時更早地開始。
經由此早期運動開始,梭織循環中之較長時間段可利用於夾具自預備位置至供應位置之運動。藉此,仍確保夾具之適當功能的最大可能梭織速度(每分鐘投緯)增加。
在根據本發明之織布機之操作中,保持預備的緯紗典型地在朝向佈置於織布機外部的緯紗供應之方向上自夾具之預備位置開始延伸。紗線之延伸或路徑沿直線延伸,該等直線在片梭上方跨於片梭之輸入側運行路徑。就此而言,保持預備的緯紗大體上在朝向緯紗供應之方向上經由一系列導紗器或導紗眼延伸,該等導紗器或導紗眼係佈置在片梭後方並類似於緯方向上緊接彼此偏移。所提及導紗器或導紗眼可為先前技術中織布機上已知的裝置之一部分,該裝置之功能大體上由以下組成:選擇當前取決於梭織圖案輸入的緯紗,且移動此緯紗至片梭之運動路徑中以使得片梭可抓緊緯紗且使緯紗移動至梭道中。此大體上係經由所提及導紗眼之基本上垂直運動發生而離開片梭之輸入側運動路徑上方及-如經方向上所見-後方的位置而進入位於較低處的位置中。
在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夾具運動出各別預備位置至各別供應位置中,現在緯紗在朝嚮導紗眼或緯紗供應之方向上之各種不同的延 伸路徑自各別夾具之當前位置開始。取決於待在連續梭織循環中交替地輸入的緯紗之運動序列,各種不同緯紗之紗線延伸路徑之間產生交叉點,該等紗線延伸路徑開始於各別夾具於朝嚮導紗眼或導紗器之方向上、於朝向織布機之緯紗供應之方向上的運動序列中之當前位置。
在實施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原則上,藉由梭織圖案規定的不同運動序列A)及B)可彼此不同。在狀況A)及B)中,在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所謂第一夾具為佈置得比第二夾具更接近於織布機之中間部或中心或亦更接近於輸入側織物邊緣之夾具。夾具之預備位置因此佈置得在緯方向上彼此偏移。此類似地或因此亦適用於將大於兩個緯紗與大於兩個夾具一起使用。
狀況A)
待在下一梭織循環中輸入的緯紗在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為所謂的第一緯紗。此即係指藉由本文指定為第一夾具之夾具送出各別預備位置進入各別供應位置中的緯紗。
狀況B)
待在下一梭織循環中輸入的緯紗在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為所謂的第二緯紗。此即係指藉由本文指定為第二夾具之夾具送出各別預備位置進入各別供應位置中的緯紗。
夾具之運動現在必須在狀況A)以及狀況B)兩者中以一方式控制,此方式以使得上述運動學上及幾何學上必需的紗線交叉無法導致梭織製程中之干擾。如上文所提及,在織布機之驅動軸之360度旋轉角上發生織布機之梭織循環。每一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織布機之梭織循環中 之供應位置中的運動開始現在得以調整或程式化,以使得避免在藉由梭織筘將此輸入緯紗輸送至織布機之打緯線期間藉由具直接先前輸入的其他緯紗之各別夾具夾持的緯紗之交叉。
為在狀況A)中達到此目的,適合的是:在織布機之梭織循環中第一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其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得以調整或程式化,以使得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二緯紗已在藉由梭織筘於朝向交織點之方向上輸送期間,在下方移動經過夾持在第一夾具中之第一緯紗之後,該第一緯紗首先跨於此第二緯紗之運動路徑。
織布機上之幾何關係及梭織筘之運動類型可極為不同或有所改變。此等參數決定夾具之運動開始。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適合實施例中,在狀況A)中,第一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其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在梭織循環中、在相對梭織物之交織點或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打緯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之前的20度至多該打緯之前的0度之間的範圍中發生。
在狀況B)中,適合的是:體現或配置該方法以使得第二夾具之運動已在梭織循環之階段早期開始,而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靜止藉由梭織筘在朝向交織點之方向上移動。此舉係經由一調整或程式化來發生,此調整或程式化使得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已在藉由梭織筘於朝向交織點之方向上輸送期間已在上方移動經過第二夾具中夾持的第二緯紗之後,該第二緯紗首先跨於此第一緯紗之運動路徑。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有利實施例中,在狀況B)中,因此第二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其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在梭織循環中、在上一輸入的第一緯紗之打緯之前的60度與20 度範圍內發生。
歸因於預備位置、供應位置及移送位置之間的不同間隔距離,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進行中,在某些情況下,各種不同的紗線長度在緯紗自各別夾具經由有色選擇器之導紗眼送至緯紗供應的過程中出現。經由導紗眼之計數器導向活化或經由在緯紗之行程或路徑中之另外主動驅動偏轉元件-例如若干偏轉輥,可補償緯紗之行程或路徑中的所描述不同紗線長度。例如,在DE 3524727 A1中描述相對應紗線擷取器或定位器。
取決於緯紗之類型,其亦可適合於藉由另外的措施支援或幫助在移送位置中藉由相關聯夾具移送或接管打緯緯紗。此舉可為夾具在垂直方向上之運動,例如,鉤狀體現的打開夾具可藉由該運動抓緊橫向存在的緯紗。然而,亦可為導紗器元件,該等導紗器元件側向地佈置在梭織筘上之,且在打緯運動期間將緯紗之側向突出紗線端部按壓至直立預備的夾具中。例如,在EP 0240075 A1揭示此種元件。對此種功能而言,亦可設想在打緯線之區域內的單獨主動驅動導紗器。
在下文中,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織布機之可能實施例。
1‧‧‧第一緯紗
2‧‧‧第二緯紗
3‧‧‧緯紗供應
4‧‧‧用於選擇緯紗之裝置
5‧‧‧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裝置
6‧‧‧片梭
7‧‧‧梭道
8‧‧‧經紗
9‧‧‧梭織筘
10‧‧‧打緯線或交織點
11,11'‧‧‧第一夾具或夾片
12‧‧‧第二夾具或夾片
13‧‧‧梭織物
14‧‧‧織物邊緣
15‧‧‧切割設備
16‧‧‧第一夾具之供應位置
17‧‧‧第一夾具之移送位置
18‧‧‧第一夾具之預備位置
19‧‧‧第二夾具之供應位置
20‧‧‧第二夾具之移送位置
21‧‧‧第二夾具之預備位置
22‧‧‧用於選擇緯紗之裝置之導紗眼
23‧‧‧第一推桿或連接桿
24‧‧‧第一外殼
25‧‧‧第一驅動機
27‧‧‧第二推桿或連接桿
28‧‧‧第二外殼
29‧‧‧第二驅動機
30‧‧‧用於片梭之導軌
31‧‧‧片梭之夾具元件
32‧‧‧片梭桿或劍桿
33‧‧‧用於保持及供應第一緯紗之模組
34‧‧‧用於保持及供應第二緯紗之模組
35‧‧‧第一夾具之運動路徑
36‧‧‧第二夾具之運動路徑
37‧‧‧滑動接頭
38‧‧‧曲柄
39‧‧‧外殼中滑動接頭之旋轉點
40‧‧‧壓縮空氣
41‧‧‧氣壓缸
42‧‧‧曲柄之旋轉接頭
43‧‧‧馬達
44‧‧‧用於夾具之控制單元
45‧‧‧氣壓缸之活塞
46‧‧‧活塞桿
47‧‧‧活塞上之彈簧
48‧‧‧用於壓縮空氣之開口
圖1 織布機之輸入側之示意性局部視圖,其中檢視方向係在經方向上來自前方;圖2 根據圖1之織布機之視圖,然而,檢視方向來自頂部,截面A-A;圖3 根據圖1之織布機之視圖,然而,檢視方向係在緯方向上,截面B-B; 圖4 根據圖2之織布機之放大圖,然而,具有夾具及片梭之不同位置;圖5 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模組之示意圖,運動路徑之圖解,其中檢視方向係在緯方向上,夾具處於預備位置中;圖6 根據圖5之模組之示意圖,夾具處於供應位置中;圖7 根據圖5之模組之示意圖,夾具處於移送位置中;圖8 根據圖2之放大圖,對第一夾具及第二夾具之運動路徑之圖解;圖9 根據圖1之織布機之視圖,然而,檢視方向來自頂部直至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裝置上;圖10 根據圖2之織布機之視圖,然而,第一夾具處於移送位置中,第二夾具在去往供應位置之路程上;圖11 根據圖10之織布機之視圖,然而,檢視方向係在緯方向上,根據圖1中之截面B-B;圖12 具氣壓缸及夾具之推桿之詳圖。
圖1-3展示織布機之輸入側之示意性局部視圖。若干緯紗-在本發明實例中為兩個緯紗1、2-自不同供應捲線軸3抽出。緯紗1、2藉助於用於選擇緯紗-或緯顏色之裝置4及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裝置5而交替地送入片梭6之運動線路中,且藉由此片梭輸入梭道7中。梭道7係以已知方式藉由經紗8形成。在投緯之後,輸入的緯紗2藉由梭織筘9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10或相對梭織物13之交織點產生。藉此,緯紗2進入夾具12之區域中,該夾具將該緯紗向上帶入移送位置20中。接著,藉助於切 割設備15在夾具12與織物邊緣14之間切割緯紗2。藉此,緯紗2之兩個區段產生。一個區段保留在梭織物13中且隨梭織物一起在朝向未展示的抽出裝置的方向上輸送。具緯紗2之其他區段或紗線端部之夾具12送入移送位置20上方的預備位置21中-在圖1至3中未展示。一旦切合的緯紗2重新輸入梭道7中,緯紗2之紗線端部即藉助於夾具12送入片梭6附近的供應位置19中。同時,用於選擇緯紗之裝置4(例如顏色選擇器)之導紗眼22向下移動。以此方式,緯紗2進入片梭6之路徑中且可藉由該片梭抓緊。
圖1至3展示其中第一緯紗1之紗線端部藉由第一夾具11保持在梭織平面上方處於第一預備位置18中之情形。第一夾具11係佈置在第一推桿或連接桿23之尖端處,該第一推桿或連接桿係支撐於第一外殼24中且在第一外殼24內與第一驅動機25連接,該第一驅動機將在下文詳細說明。第一緯紗1沿其路徑自緯紗供應3-例如自捲紗軸且可能地另外經由預捲筒設備-經由顏色選擇器4之眼孔22延伸至第一夾具11。
在根據圖1至3之圖解中,在第二緯紗2為藉由片梭6直接先前輸入之後,該第二緯紗位於梭道7中。圖中例示梭織筘9如何在朝向織布機之打緯線10的方向上移動輸入的第二緯紗2。在梭道7外部,第二緯紗2自緯紗供應3-類似於第一緯紗1-經由顏色選擇器4之降低的眼孔22開始延伸至梭道7。在打緯線10之延伸的區域內,第二夾具12位於其移送位置20中。第二夾具12係佈置在第二推桿27之尖端上,該第二推桿係支撐在第二外殼28中且與第二外殼28內的第二驅動機29連接。具用於夾具11、12之驅動機25、29的兩個外殼24、28原則上類似地體現或具有相同類型,且在本發明狀況下,係佈置成彼此鏡像對稱且相對於彼此偏移。
自圖1至3中之位置起始,在織布機之梭織循環中製程之進一步進程中,下一第二緯紗2係相對織布機之打緯線10輸送且藉此相對梭織物13之交織點打緯。就此而言,第二緯紗2沒入下方且經過保持在第一夾具11中之第一緯紗1。圖2中例示的兩個緯紗1、2之交叉自此瞬時起得以移除或避免。藉此,路徑第一緯紗1利用第一夾具11之運動而言通暢,該運動現在在朝向第一夾具11之供應位置16(參見圖4)之方向上開始。經打緯第二緯紗2在打緯期間引入或引導至第二夾具12中。在本發明狀況下,為達此目的,使夾具12氣動地打開。將在下文進一步描述如何控制夾具11、12(圖12)。
亦有可能藉由夾具12之向上運動而支援或幫助緯紗2至夾具12中的移送位置20中之引入。藉此,緯紗2藉由夾具12抓緊。亦可設想另外的導紗器元件,該等導紗器元件將緯紗2主動地按壓至夾具12中的移送位置20中。此舉類似地適用於緯紗1藉由夾具11之移送的序列或進程。
在第二緯紗2已藉由第二夾具12抓緊之後,此夾具閉合。接著,藉由體現為緯紗剪之切割設備15在第二夾具12與輸入側織物邊緣14之間切割第二緯紗2。此後,具第二緯紗2之新端部的第二夾具12係送入第二夾具12之預備位置21中(參見圖4)。顏色選擇器4之相關聯眼孔22在此製程中升舉。仍然在第二緯紗2藉由第二夾具12之向上帶送期間,具第一緯紗1之第一夾具移動出其預備位置18進入供應位置16中。藉此,顏色選擇器4之相關聯眼孔22同時向下移動。片梭6在朝向梭道7之方向上開始其運動,且藉此抓緊第一緯紗1。在當片梭6抓緊第一緯紗1之瞬時,第一夾具11氣動地打開。控制機構係類似地構造或具有與用於第二夾具12 者相同的類型且將在下文進一步詳細說明。現在,將第一緯紗1輸入梭道7中。此情形係例示於圖4中。第一夾具11之所例示供應位置16定位成接近片梭6。對比而言,第二夾具12之預備位置21大致處於打緯線10與片梭6之間的中間部-儘管處於供應位置19上方及移送位置20上方。各種不同預定義位置之位置在下文藉助於圖5至8進一步描述。
圖1至4亦展示: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中之片梭6藉由安裝在織布機上之導軌30引導至梭道7外部。片梭6係緊固至片梭桿或劍桿32上,片梭6經由該片梭桿或劍桿向前推入梭道7並拉回。取決於片梭6是否藉由片梭桿32或劍桿帶或皮帶驅動,亦可使用其他形式之片梭及導軌30。在片梭6在朝向梭道7之方向上運動期間,該片梭抓緊橫向存在的緯紗1。為達此目的,片梭6配備有夾具元件31,該等夾具元件藉由未例示控制元件主動地致動。當然,作為片梭6上之夾具元件31,簡單的彈簧加載片梭夾具亦為可能的,其不需要主動地打開以便能夠向上帶送紗線。此種片梭夾具為熟練技藝人士所知。亦已知的是,用於將片梭6向前移動至梭道7中且在每一梭織循環中再次返回的元件。在本發明實例中,剛性片梭桿32係用於彼目的-然而,亦可利用彈性帶或皮帶。片梭桿32或相對應劍桿帶或皮帶係以反向方式藉由傳輸系驅動-此種傳輸系為熟練技藝人士所知且因此未進一步例示。
對本發明而言,以下亦不是重要的:片梭6是否在梭織物13之全部寬度上輸送緯紗1、2傳過梭道7,或緯紗1、2是否在織布機之中間部自帶入片梭移送至帶出片梭以便在路程之剩餘部分上帶著緯紗傳過梭道7。
圖5至7以示意性方式展示用於保持及供應第一緯紗1至織布機之片梭6的模組33之細節。圖5至7係藉由保持緯紗1且將其送至片梭6之夾具11的位置來分別與彼此區分。
如在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提供的用於分別保持及供應緯紗1、2之個別模組33、34係基本上以類似或相同類型的方式構造,儘管當前係在織布機上成對、鏡像對稱地偏移佈置。
夾具11位於模組33中處於垂直可滑動推桿23之底端處。此推桿23為驅動機25之一部分,其在運動路徑35上將夾具11送至各種不同位置16、17、18。驅動機25當前以滑塊曲柄機構或曲柄桿驅動機方式體現。驅動機25之若干部分係容納於外殼24。驅動機25包括滑動接頭37,其可旋轉地支撐在外殼24中;曲柄38及推桿或連接桿23,其可旋轉地支撐在曲柄38上及可滑動地支撐在滑動接頭37上。攜帶夾具11之推桿23在滑動接頭37中可滑動。滑動接頭37可繞旋轉點39相對於外殼24旋轉。壓縮空氣40可經由滑動接頭37供應,藉助於該壓縮空氣,可致動推桿23之內部中的小氣壓缸41(參見圖12)。在推桿23之上端部處,該推桿係緊固至滑塊曲柄機構之曲柄38處於旋轉接頭42中。曲柄38藉由馬達43可旋轉地驅動。
用於保持及供應第一緯紗1之模組33係與電子控制單元44連接,該電子控制單元用於夾具11之驅動機25及用於氣動件之致動以用於打開夾具11。用於夾具11之電子控制單元44係與織布機之未例示控制器及與織布機外部的壓縮空氣源連接。資料可在織布機之控制器與夾具11之控制器之間交換。此等資料亦包括例如關於梭織循環中各種不同移動部分 之瞬時位置以及關於織布機之旋轉速度的資訊。此外,用於調整或程式化用於夾具11之控制單元44的設備存在於用於夾具11之控制單元44上或織布機之控制器上。經由此等設備,亦達成對夾具11離開其預定義位置17至19中之一者進入不同預定義位置17至19中之運動開始或起始的指定。此外,利用用於調整夾具11之此等設備,亦可規定在梭織循環中用於打開及閉合夾具11之時間點。亦可經由控制單元44及用於調整或程式化夾具11之設備指定驅動機25之旋轉方向或夾具11在其運動路徑35上之運動方向。
驅動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模組33的馬達43係安裝在外殼24外部且經由未例示軸與曲柄38在外殼24之內部中連接。圖12中例示夾具11之細節,該圖將在下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說明書亦因此或類似地適用於具第二夾具12之相同種類模組。
在圖5至7中,此外可認識到,在馬達43於箭頭之方向上旋轉期間,緊固有夾具11之推桿23之尖端延伸穿過閉合運動路徑35。夾具11之上文定義位置:預備位置18、供應位置16及移送位置17位於此運動路徑35上。所有三者皆位於一個運動平面中。因此,在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中,運動路徑35類似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較長軸的平面橢圓。原則上,當然亦可設想夾具11之其他驅動機25,其具有其他形狀之運動路徑35。重要的是,夾具11之三個預定義位置16至18或夾具12之三個預定義位置19至21及此等位置相對於彼此及相對於織布機剩餘部分之相對位置,如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所述。
圖8展示用於裝置5之本發明橢圓運動路徑35、36之佈置, 該裝置具有用於驅動兩個夾具11、12之兩個模組33、34。該視圖係類似於圖2-儘管係放大的。緯紗1、2未在圖8中例示。在圖8中,兩個夾具11、12分別例示在運動路徑35、36上的三個預定義位置中:
在本文所述的實施例中,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兩個模組33、34係以扇形方式相對於彼此傾斜或歪斜。運動平面在彼此之間彎曲或成角度達一角度,該角度位於在緯方向上延伸的織布機之垂直平面中。如在圖8中可見,藉此達成的是,兩個夾具11、12之兩個橢圓運動路徑35、36之縱軸趨向於彼此分開地向上延伸。藉此,兩個夾具11、12之預備位置18、21比夾具11、12之供應位置16、19在緯方向上互相具有更大間隔距離。供應位置16、19又在緯方向上與兩個移送位置17、20具有互相類似的間隔距離。圖8及9進一步展示: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之模組33、34經佈置以使得兩個夾具11、12相對於織布機之經方向的運動平面經彎曲或成角度達位於織布機之水平面中的一角度。此導致的結果是,夾具11、12之供應位置16比移送位置17、20具有離織物邊緣14更大的間隔距離。
圖1、2、3及4展示針對以下狀況之情形:待在下一梭織循環中輸入的緯紗為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的所謂第一緯紗1(參見上文狀況A)。亦即,接著將藉由第一夾具11將第一緯紗1送出預備位置18進入供應位置16中。為在用於保持及供應第一緯紗或第二緯紗之兩個可能序列序列 或進程之間進行區分,在本文中定義術語「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原因在於:第一夾具11之預備位置18係佈置成比第二夾具12之預備位置21更接近於輸入側織物邊緣14。夾具11、12之預備位置18、21因此佈置成在緯方上相對於彼此偏移。類似於緯紗1、2至夾具之分配而達成緯紗1、2至顏色選擇器4之導紗眼或導紗器22之分配。亦即,用於第二緯紗2之眼孔或導紗器22比第一緯紗之眼孔22具有離織物邊緣14更大的間隔距離。
夾具11、12之運動現在在梭織循環中得以控制,以使得紗線1、2之紗線交叉無法導致在梭織製程中之干擾,該紗線交叉在運動學上為必需的且在上文進一步描述。為達此目的,當前根據狀況A)之序列或進程,第一夾具11在織布機之梭織循環中離開其預備位置18進入其供應位置16中之運動開始得以調整或程式化,以使得運動開始在相對交織點打緯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二緯紗2之前的大致10度處發生。藉此,達成的是,在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二緯紗2已在藉由梭織筘9於朝向打緯線10之方向上輸送期間,在下方移動經過夾持在第一夾具11中之第一緯紗1之後,該第一緯紗1首先跨於此第二緯紗2之行程或路徑(參見圖2及3)。
然而,在本發明實例中,對根據狀況A)之序列或進程而言,亦可針對第一夾具11之運動開始而調整或設定其他值,若此為幾何關係、織布機之旋轉速度或片梭之類型-及/或梭織筘運動所必需的話。原則上,當然亦可能利用本發明佈置來調整性地設定一個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進入供應位置中之運動開始,此僅在直接先前輸入的緯紗之打緯之後才發生。然而,根據本發明之優點則只可部分地達成。
在圖10及11中,例示涉及上文狀況B)之序列或進程。亦 即如下狀況,其中待在下一梭織循環中輸入的緯紗為本發明之範疇或情景中的所謂第二緯紗2。亦即,其涉及緯紗2之輸入,此輸入係藉由本文稱為第二夾具12之夾具離開其預備位置21進入供應位置19中而產生,且藉由片梭抓緊,而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1藉由梭織筘9相對打緯線10輸送或打緯。根據圖10及11(狀況B)之方法之序列或進程經配置以使得第二夾具12離開預備位置21進入供應位置19中之運動已在梭織循環之階段早期開始,而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1仍藉由梭織筘9在朝向交織點之方向上移動。序列或進程經調整性設定以使得在直接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1已在藉由梭織筘9於朝向打緯線10之方向上輸送期間,在上方移動經過夾持在第二夾具12中之第二緯紗2之後,該第二緯紗2首先跨於此第一緯紗1之路徑(參見圖10及11)。此係經由控制器44之一調整或程式化而發生,此調整或程式化使得第二夾具12在梭織循環中離開其預備位置21進入其供應位置19中之運動開始例如在先前輸入的第一緯紗1之打緯之前的40度處發生。若可適用,則可為必要的是,藉由具緯紗1及2之顏色選擇器4之一個或兩個眼孔22的垂直運動而支援或幫助兩個緯紗相對於彼此之此等相對運動。此外,在根據圖10及11之序列或進程中(狀況B),可針對第二夾具12之運動開始而調整性地設定其他值,若幾何關係、織布機之旋轉速度或片梭之類型-及/或梭織筘運動必需此設定的話。
在放大圖中,圖12展示第一夾具11以及具滑動接頭37及氣壓缸41之推桿23之細節。此圖解亦類似地或因此用於第二夾具12。推桿23係可滑動地支撐在滑動接頭37之縱向上。滑動接頭37具有旋轉點39,該滑動接頭經由該旋轉點可旋轉地支撐在外殼24中。在推桿23之內部中, 該推桿含有氣壓缸41,該氣壓缸藉由其上側上的壓縮空氣40受作用。藉由壓縮空氣40,活塞45連同活塞桿46及其上緊固的夾具11一起而向下按壓。藉此,處於推桿23之尖端上的夾具11為打開的(夾具11')。在經由未例示氣動閥切斷壓縮空氣40之後,活塞45連同活塞桿46一起向上按壓-夾具11藉由彈簧47之力而閉合。壓縮空氣40經由推桿23之開口48導向至氣壓缸41中。開口48具有狹長孔之形狀,該狹長孔經定位以使得處於供應位置16及移送位置17中之夾具11可得以氣動地打開及閉合。
1‧‧‧第一緯紗
2‧‧‧第二緯紗
3‧‧‧緯紗供應
6‧‧‧片梭
8‧‧‧經紗
9‧‧‧梭織筘
10‧‧‧打緯線或交織點
11‧‧‧第一夾具或夾片
12‧‧‧第二夾具或夾片
13‧‧‧梭織物
14‧‧‧織物邊緣
15‧‧‧切割設備
18‧‧‧第一夾具之預備位置
20‧‧‧第二夾具之移送位置
22‧‧‧用於選擇緯紗之裝置之導紗眼
30‧‧‧用於片梭之導軌
31‧‧‧片梭之夾具元件
32‧‧‧片梭桿或劍桿

Claims (10)

  1. 一種織布機,其具有用於保持及供應緯紗(1、2)至該織布機之一片梭(6)的一裝置(5),該裝置具有用於夾持該等緯紗(1、2)之一第一及一第二夾具(11、12)以及分別具有用於該兩個夾具中之每一者的一個驅動機(25、29),利用該驅動機,兩個夾具(11、12)沿運動路徑(35、36)彼此獨立地可移動至分別一供應位置(16、19)、一移送位置(17、20)及一預備位置(18、21),其中此等三個位置係佈置在該織布機之一輸入側上,且其中該等夾具(11、12)之該等各別供應位置(16、19)係佈置於該片梭(6)之一運行路徑與該織布機之一梭織筘(9)之一打緯線(10)的一延伸範圍之間的一區域中,且其中該等夾具(11、12)之該等各別移送位置(17、20)係佈置在該打緯線(10)之該延伸範圍之一區域中,且其中該等夾具之該等各別預備位置(18、21)係佈置在該各別供應位置及該移送位置(16、19;17、20)上方的一區域中,其特徵在於,該等夾具之該等驅動機(25、29)係以一方式體現及佈置在該織布機上,此方式以使得每一夾具之該運動路徑(35、36)包含自身閉合的一形狀,其中每一夾具(11、12)藉助於該相關聯驅動機(25、29)可移動至沿該各別運動路徑(35、36)相繼地佈置的該等三個位置中,即該供應位置(16、19)、該移送位置(17、20)及該預備位置(18、21),且特徵在於,該各別夾具(11、12)自其預備位置(18、21)可移動至其供應位置(16、19),而不會藉此進入其中間定位的移送位置(17、20)中。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一裝置(5)之織布機,其中該等夾具之該等驅動機(25、29)係以一方式配置,此方式以使得該等夾具之該等運動路徑(35、36)分別在運動平面中延伸。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織布機,其中每一夾具之該驅動機(25、29)係分別佈置在一自身外殼或一載板(24、28)上。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織布機,其中具驅動機(25、29)、外殼(24、28)及夾具(11、12)之模組(33、34)係以一方式佈置在該織布機上,此方式使得該等夾具(35、36)相對於該織布機之該經方向之該等運動平面彎曲達位於該織布機之一水平面中的一角度。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織布機,其中具驅動機(25、29)、外殼(24、28)及夾具(11、12)之模組(33、34)係以一方式佈置在該緯方向上,此方式使得該等夾具(35、36)彼此之間的該等運動平面彎曲達位於在該緯方向上延伸的該織布機之一垂直平面中的一角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一項之織布機,其中存在電子調整機構或程式化機構,利用該電子調整機構或程式化機構可調整或可程式化在該梭織循環中該等夾具(11、12)自其各別預備位置(18、21)至其各別供應位置(16、19)中之該運動開始。
  7. 一種用於保持及供應一緯紗(1、2)至一織布機之片梭(6)的模組(33、34),該織布機具有一外殼或一載板(24、28),以及用於該緯紗(1、2)之一夾具以及一驅動機(25、29),利用該驅動機,該夾具(11、12)沿一運動路徑(35、36)可移動至各種不同位置(16-18、19-21)中,其特徵在於該驅動機(25、29)包括一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該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係以一方式體現,此方式以使得該夾具之該運動路徑(35、36)包含自身閉合的一形狀,以使得藉助於該驅動機,該夾具(11、12)可移動至沿該運動路徑(35、36)相繼地佈置的三個位置(16-18、19-21)中,且該夾具(11、12)可自此等三個位置中 之最後一者移動至此等三個位置中之第一者中,而不會藉此進入該中間定位的第二位置中。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模組(33、34),其中該驅動機(25、29)包括一馬達(43),且其中該有接頭傳輸或連鎖機構包含一曲柄(38),該曲柄可藉由該馬達(43)驅動,此外,具有一推桿(23、27),該推桿與該曲柄(38)連接且可滑動地支撐在一滑動接頭(37)中,其中該滑動接頭(37)係支撐在相對於該模組(33、34)之該外殼(24、28)的一旋轉點(39)中,此外,具有用於該緯紗之一夾具(11、12),其中該夾具(11、12)係安裝在該推桿(23、27)上。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模組(33、34),其中該推桿(23、27)包括一氣壓缸(41),該氣壓缸具有一氣動活塞(45)且具有一活塞桿(46),其中該夾具(11、12)以一方式與該活塞桿(46)連接,此方式以使得該夾具(11、12)可藉由致動該氣壓缸(41)打開及閉合。
  10. 一種用於在一織布機之一梭道(7)裡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1、2)之方法,其中存在至少兩個緯紗(1、2)及至少一個片梭(6)用於該等緯紗(1、2)之該輸入,以及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夾具及一個第二夾具(11、12)以及具有至少一個第一驅動機及一個第二驅動機(25、29),利用該等驅動機,該等夾具在不同運動路徑(35、36)上彼此獨立地移動至不同位置(16-18、19-21)中,此外,具有用於切割該輸入緯紗(1、2)之機構(15),其中該織布機之連續梭織循環包括以下方法步驟:將夾持有第一緯紗(1)之一端部的該第一夾具(11)移動出該第一夾具之一預備位置(18)進入該第一夾具之一供應位置(16);藉由該片梭(6)抓緊該第一緯紗(1); 將該第一緯紗(1)輸入至該梭道(7)中;移動該第一夾具(11)至該第一夾具之一移送位置(17)中;藉助於一梭織筘(9)之一打緯運動相對該織布機之一打緯線(10)將該第一緯紗(1)打緯;藉由該第一夾具(11)接管該第一緯紗;切割該第一緯紗(1)以使得一新的第一緯紗端部產生;將夾持有該第一緯紗(1)之該新端部的該第一夾具(11)移動出該第一夾具之該移送位置(17)進入該第一夾具之該預備位置(18);將夾持有一第二緯紗(2)之一端部的該第二夾具(12)移動出該第二夾具之一預備位置進入該第二夾具之一供應位置(19);藉由該片梭(6)抓緊該第二緯紗(2);將該第二緯紗(2)輸入至該梭道(7)中;移動該第二夾具(12)至該第二夾具之一移送位置(20)中;藉助於該梭織筘(9)之一打緯運動相對該織布機之該打緯線(10)將該第二緯紗(2)打緯;藉由該第二夾具(12)接管該第二緯紗(2);切割該第二緯紗(2)以使得一新的第二緯紗端部產生;將夾持有該第二緯紗(2)之該新端部的該第二夾具(12)移動出該第二夾具之該移送位置(20)進入該第二夾具之該預備位置(21);其中該方法之特徵在於,該等夾具之該等驅動機(25、29)係以一方式體現及佈置在該織布機上,此方式以使得每一夾具之該運動路徑(35、36)包含自身閉合的一形狀,其中每一夾具(11、12)藉助於該相關聯的驅動機(25、29) 移動至沿該各別運動路徑(35、36)相繼地佈置的該等三個位置中,即該供應位置(16、19)、該移送位置(17、20)及該預備位置(18、21),且特徵在於,該各別夾具(11、12)自該預備位置(18、21)移動至該供應位置(16、19),而不會藉此進入該中間定位的移送位置(17、20)中,其中該兩個夾具(11、12)中之至少一者在該織布機之該梭織循環內運動出其預備位置(18、21)進入其供應位置(16、19)中之該運動開始處於一時間段中,該時間段自該梭織筘(9)之該打緯運動之該開始延伸直至相對該織布機之該打緯線(10)將該先前輸入緯紗(1、2)打緯。
TW105128063A 2015-09-10 2016-08-31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TW2017232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7356.9A DE102015217356B3 (de) 2015-09-10 2015-09-10 Web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alten, Zubringen und Eintragen von Schussfäden in ein Webfac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254A true TW201723254A (zh) 2017-07-01

Family

ID=5685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063A TW201723254A (zh) 2015-09-10 2016-08-31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2745B2 (zh)
EP (1) EP3347513B1 (zh)
JP (1) JP6682622B2 (zh)
KR (1) KR20180048693A (zh)
CN (1) CN108350626B (zh)
AU (1) AU2016318569A1 (zh)
CA (1) CA2996462A1 (zh)
DE (1) DE102015217356B3 (zh)
RU (1) RU2018112569A (zh)
TW (1) TW201723254A (zh)
WO (1) WO20170420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2294A1 (en) * 2017-11-22 2019-05-31 Kurkute Sanjay Single needle rotary weft presenter
IT201800003084A1 (it) * 2018-02-27 2019-08-27 Itema Spa Dispositivo di taglio dei fili di trama in un telaio tessile a pinze senza formazione di falsa cimossa
DE102018211537A1 (de) 2018-07-11 2020-01-16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Schussfadeneintrag an einer Webmaschine und Webmaschine
CN110004571B (zh) * 2019-04-12 2022-01-07 江门市泰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网面接缝机
IT201900014982A1 (it) * 2019-08-23 2021-02-23 Santex Rimar Group S R L Dispositivo per il risparmio della trama in macchine per tessere
IT201900020715A1 (it) * 2019-11-11 2021-05-11 Nir Srl Scatola da parete per impianti elettrici e relativo metodo di installazione
WO2021132737A1 (ko) * 2019-12-23 2021-07-01 코오롱플라스틱 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복합재 직물시트의 제조방법, 이를 사용하는 제조장치 및 이로 제조된 직물시트
EP3859066B1 (en) * 2020-02-03 2024-01-24 STÄUBLI BAYREUTH GmbH Weaving method and weft selector for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356720A1 (es) * 1968-07-31 1970-02-16 Camarasa Honge Maquina selectora de hilos para labores de tejeduria y o- tras aplicaciones textiles.
DE3243628C2 (de) * 1982-11-25 1985-01-24 Lindauer Dornier Gmbh, 8990 Lindau Schützenlose Webmaschine mit Schußfadeneintrag durch ins Webfach vorgeschobene und wieder zurückgezogene Greifer
DE3524727A1 (de) * 1985-07-11 1987-01-22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zum schussfadeneintrag bei schuetzenlosen webmaschinen durch ins webfach vorgeschobene und wieder zurueckgezogene, mit klemmvorrichtungen fuer den schussfaden ausgeruestete greifer
FR2592402B1 (fr) * 1985-12-31 1988-03-18 Alsacienne Constr Mat Tex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insertion des fils de trame (duites) dans la foule d'un metier a tisser.
NL8600857A (nl) * 1986-04-03 1987-11-02 Picanol Nv Werkwijze voor het klemmen, vasthouden en presenteren van inslagdraden bij grijperweefmachines en inrichting hiertoe aangewend.
DE3812960A1 (de) * 1987-10-06 1989-04-20 Textilma Ag Greiferwebmaschine
BE1001855A3 (nl) * 1988-06-29 1990-03-20 Picanol Nv Pneumatische draadklem voor een kanteninlegapparaat bij weefmachines.
EP0644286B1 (de) * 1993-09-20 1997-04-16 Sulzer RàœTi Ag Anordnung zum Vorlegen von Schussfäden
DE4424271C1 (de) * 1994-07-09 1995-06-29 Dornier Gmbh Lindauer Luftwebmaschinen mit Kantenniederhalter
ES2176866T3 (es) * 1997-09-11 2002-12-01 Dornier Gmbh Lindauer Dispositivo controlable de aportacion y de sujecion del hilo de trama y sistema para reducir al minimo los desechos de hilos de trama en la fabricacion de tejidos sobre telares, ante todo sobre los telares de garras.
DE19806953C2 (de) * 1998-02-19 2000-03-02 Dornier Gmbh Lindauer Schneideinrichtung in Webmaschinen
BE1012989A3 (nl) * 1998-05-20 2001-07-03 Picanol Nv Kleminrichting voor een grijperweefmachine.
DE19852794B4 (de) * 1998-11-16 2004-03-25 Lindauer Dornier Gmbh Steuerbare Schussfadenzubringer- und -klemmvorrichtung für Webmaschinen
DE20107885U1 (de) * 2001-05-10 2001-10-11 Dornier Gmbh Lindauer Halteeinrichtung für die Enden von Schussfäden bei einer Luftdüsenwebmaschine
DE10115172C1 (de) * 2001-06-08 2002-12-19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s Schussfadeneintrags in Luftdüsenwebmaschinen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s Verfahrens
DE10213639C1 (de) * 2002-03-27 2003-12-18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bringen eines geklemmten Schussfadens zu einem Bringergreifer einer Webmaschine
DE102004036996B3 (de) * 2004-07-30 2005-12-01 Lindauer Dornier Gmbh Duesen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mit einer Klemmeinrichtung im Mischrohr
DE102005022955A1 (de) * 2005-05-19 2006-11-23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nach einem Startvorgang einer 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eingetragenen Schussfadens
DE102006025265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lden einer Gewebekante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DE102006025968B3 (de) * 2006-06-02 2007-11-29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zum Klemmen eines Schussfadens in einer Düsen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Klemmeinrichtung und Düsenwebmaschine
FR2908426B1 (fr) * 2006-11-15 2009-05-29 Schonherr Textilmaschb Gmbh Dispositif d'insertion de trame,metier a tisser pour tapis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un defaut d'insertion de trame dans un tel metier
DE102010044127B3 (de) * 2010-11-18 2011-12-29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Greiferkopf zum Eintrag von Schussfäden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sowie eine Greiferwebmaschine mit einem derartigen Greiferkopf
BE1019807A3 (nl) * 2011-07-12 2012-12-04 Picano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klemmen van een inslagdra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72745B2 (en) 2019-11-12
EP3347513B1 (de) 2019-08-14
CA2996462A1 (en) 2017-03-16
KR20180048693A (ko) 2018-05-10
AU2016318569A1 (en) 2018-03-15
RU2018112569A (ru) 2019-10-10
EP3347513A1 (de) 2018-07-18
JP2018530681A (ja) 2018-10-18
CN108350626B (zh) 2020-06-05
US20180291538A1 (en) 2018-10-11
DE102015217356B3 (de) 2016-10-20
CN108350626A (zh) 2018-07-31
JP6682622B2 (ja) 2020-04-15
WO2017042039A1 (de)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3254A (zh) 具有一用於在梭道裏保持、供應及輸入緯紗的裝置及方法的織布機
JP5819097B2 (ja) 3次元製織のための織機およびその製織方法
TW201031778A (en) Mobile drawing-in unit
CN105658856B (zh) 送纬剑杆头、送纬剑杆、剑杆式织机 及织机引入纬纱方法
JP2941798B2 (ja) 制御可能なよこ糸給糸把持装置及び織機特にグリッパ織機で製織するときのよこ糸屑を最小にするための装置
EP0236601B2 (en) Automatic seaming machine for fabric belts
CN109208158B (zh) 在片梭织机中不使用假边的纬纱操作装置
JPH11513445A (ja) 空気式緯糸挿入機構を具えた織機
US11486066B2 (en) Weaving loom and method for weaving a multilayer fabric
US7694697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elvedge on a gripper weaving machine
EP3775342B1 (en) Distance fabric,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distance fabric and a weav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3249127A (en) Needle loom
JP4339001B2 (ja) 織機における挟み付けたよこ糸の送り込みグリッパへの供給方法および供給装置
US9915015B2 (en)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for a weft thread
US4655263A (en)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weft threads to the clamps of gripper rods in shuttleless looms
US7740030B2 (en)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weaving machine with a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elvedge
CN210215721U (zh) 一种纬纱分离装置
JP6113912B2 (ja) 追加の緯糸エフェクトを有する織機で緯糸端部を挿入す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