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0626A - 具有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设备的织造机以及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设备的织造机以及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0626A
CN108350626A CN201680065724.1A CN201680065724A CN108350626A CN 108350626 A CN108350626 A CN 108350626A CN 201680065724 A CN201680065724 A CN 201680065724A CN 108350626 A CN108350626 A CN 108350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weft
weaving
machin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5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0626B (zh
Inventor
M.吉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DAUR DONIL GmbH
Lindauer Dorni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INDAUR DONI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DAUR DONIL GmbH filed Critical LINDAUR DONI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350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0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12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single picks of weft thread are inserted, i.e. with shedding between each pick
    • D03D47/125Weft hol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03D47/38Weft pattern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70Devices for cutting weft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用于将纬线(1、2)保持和进给到具有驱动装置(25、29)的织造机的夹持器(6)中的设备和方法,利用该驱动装置,用于纬线(1、2)的夹具(11、12)在运动路径(35、36)上分别移动到进给位置(16、19)、传送位置(17、20)和准备位置(18、21)。每个夹具的运动路径(35、36)包括自身容纳的形状。在这方面,夹具(11、12)中的至少一个从其准备位置(18、21)到其进给位置(16、19)的运动开始发生在从筘(9)的打纬运动的开始直至先前引入的纬线(1、2)打击织造机的打纬线(10)为止的时间段中。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设备的织造 机以及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造机,其具有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造机的织机梭口中的设备。此外提出相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织造机中,存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各种不同的纬线借助于夹持器从织造机的插入侧交替地插入到织造机的由经线形成的织机梭口中。为了保持准备就绪状态,在现有技术辅助织边线(所谓的捕获织边)或用于纬线的单独的线夹具中,在织造机的插入侧上使用在相应的织造循环中不参与引纬的纬线。使用单独的线夹具代替捕获织边具有产生较少的线浪费的优点,因为在织造织物的插入侧上不存在辅助织边线,然后该辅助织边线将必须在进一步利用织造织物之前去除。另外已知的是,在引纬之前借助于驱动装置将上述纱夹具连同夹持在其中的相应的纬线一起进给到夹持器,使得进给的线端能够被夹持器抓持住,并且然后插入织机梭口中。通过使用此类进给或呈现线夹具,实现线浪费的进一步减少,因为保持直立或向外突出超过成品织物两侧上的织物边缘的纬线的线端比没有进给或呈现线夹具的布置中的线端短。
此种方法例如由EP 902109 A1示出。该设备与压电夹具一起工作,借助于该压电夹具,纬线交替地竖直定位并通过枢转驱动装置进给到夹持器。另外,EP 1367159 A2、EP644286 A、DE 1937134和DE 3524727 A1示出用于将纬线保持并进给到织造机的夹持器的设备或方法。
EP 0240075 A2最后描述在织造机的插入侧上彼此相邻布置的进给夹具的系统。这些进给夹具中的每一个可借助于其自身的驱动装置分别被送至三个不同的位置A、B和C。这三个位置分别是准备就绪或准备位置(A)、供给或进给位置(B)和传递或传送位置(C)。
现代织造机可以超过每分钟600次引纬的织造速度进行操作。在这些速度下,只有很少的时间可用于上述进给夹具的运动。在EP 0240075 A2中,公开用于操作对应的设备的方法,其中,对于进给夹具从准备位置到进给位置的运动,只有最后一根纬线被打纬抵靠织造机的交织点的打纬和夹持器针对下一次随后的引纬的运动的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可用。
织造机的织造循环通常被分成360度角。这对应于织造机的主驱动轴的一次旋转。如果假定夹持器织造机的典型运动序列和每分钟600次引纬的速度,那么最后插入的纬线抵靠交织点的打纬(=0度机器角度)和由夹持器抓持新的纬线(大约60度至70度机器角度)之间的时间仅相当于大约0.01秒。已经发现,此时间不足以使纬线端夹持在其中的巨大的线夹具通过当今可用的驱动装置从准备位置进入进给位置。
另一个问题在于,通过在织造机的插入侧上独立驱动进给夹具,不能排除在织造循环中彼此跟随的两根纬线的不允许交叉。此种交叉可发生在新插入的纬线(其借助于其进给夹具移动到进给位置)在其途中穿过紧接先前插入的纬线的路径时,该先前插入的纬线在引纬之后由织造筘沿朝向织造织物的交织点的方向输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设备的织造机和方法,利用具有该设备的织造机和该方法可获得更多的时间来使进给夹具从准备位置离开运动到进给位置,并且避免纬线在插入侧上的交叉。
发明内容
此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设备的织造机和方法来实现。
织造机配备有用于将纬线保持并进给到织造机的夹持器的设备。此外,具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以及具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被分别分配给夹具,使得这两个夹具可在运动路径上彼此独立地移动到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这三个位置在织机梭口的外部或在织造机的织物边缘的旁边布置在织造机的插入侧上。在这点上,夹具的相应的进给位置位于夹持器的运行路径和织造筘的向外延伸的打纬线之间的区域中。在这点上,打纬线是在将纬线打纬抵靠织造织物的交织点时织造筘在织造机的经线方向上的最前位置。
现在选择进给位置使得夹具的该位置中的相应的纬线在织造机上的纬线供应装置或另外的引导机构与相关联的夹具之间以这样的方式延伸,使得其可在夹持器插入运动到织机梭口中期间被夹持器抓持。根据打纬线的位置并且还根据夹持器的实施例,在这点上,进给位置在织造机中可高于或低于夹持器的运行路径或打纬线。夹具的相应的进给位置越靠近夹持器,在将纬线插入织造织物的另一侧期间由夹持器拾取的纬线端就越短。
进给夹具的传送位置用于在借助于织造筘沿朝向织造机的打纬线或织造织物的交织点的方向执行输送纬线之后,允许通过夹持器插入织机梭口中的纬线由相应的相关联夹具再次接收。此后,带有纬线的夹具可再次被送至准备位置。夹具的相应的传送位置位于织造机的向外延伸的打纬线的区域中。在这点上,它们被布置成如此靠近打纬线或织物边缘,使得由织造筘沿朝向打纬线的方向移动的纬线的传送由相应的夹具支撑或协助。
在准备位置,夹持的纬线由进给夹具保持准备好足够长的时间,直至夹持的纬线再次排成一行或其下一轮根据织造图案的要求插入织机梭口中。在引纬之前,其中夹持有纬线的进给夹具被送至靠近织机的夹持器的进给位置。
夹具的相应的准备位置位于相应的传送位置和相应的进给位置上方的区域中。在这点上,假定织造平面以通常典型的方式布置,使得织机梭口由经线的基本竖直运动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织造机的特征在于,夹具的驱动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具体实施和布置在织造机上,使得:
每个夹具的运动路径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
每个夹具可借助于相关联的驱动装置移动到沿相应的运动路径相继布置的三个预定位置;这些预定位置为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
相应的夹具可从这三个位置中的最后一个(准备位置)移动到三个位置中的第一个(进给位置)而不由此进入中间定位的第二位置(传送位置)。
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夹具,使得在交替插入两根纬线期间,避免这两根纬线在插入侧上不允许交叉。所述的运动路径的布置另外实现先决条件,使得其中下一根待插入纬线的端部夹持在其中的这两个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可在织造循环中非常早地开始从此夹具的相应的准备位置离开沿朝向其相应的进给位置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由于运动路径的闭合形状,一个夹具从其准备位置运动离开到其进给位置是可能的,而该夹具从而不进入其传送位置。通过驱动装置和夹具的类似或相同类型的构造,以及通过织造机上的对应的布置,可实现一个夹具在从其准备位置运动到其进给位置期间也不进入另一夹具的传送位置附近或接近该传送位置。
当驱动装置以这样的方式构造或配置,使得第一夹具的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位于第一运动平面中,而第二夹具的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位于不同于第一运动平面的第二运动平面中时,产生一个可能的结构有利的实施例。
为了能够选择性地利用更多或更少的纬线,以模块化方式构造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设备是合适或明智的。一种有利的模块化构造导致驱动装置与相关联的夹具的分别布置在其自身壳体或承载板上。从而实现的是,类似或相同类型的驱动装置模块、壳体模块和夹具模块可根据数量和要求而不同地布置在织造机上。
当夹具的运动路径在其中延伸的运动平面相对于织造机的经线方向弯曲或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位于织造机的水平面中)时,也产生有利的布置。这导致的结果是,当沿纬线方向观看时,夹具的相应的进给位置比接纳传送位置更远离织造机的中部。从而,处于进给位置的纬线在其进入织机梭口的途中已经很早就被夹持器抓持。术语纬线方向定义织造机上平行于织机梭口中纬线延伸的方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模块、壳体模块和夹具模块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织造机上,使得夹具的运动平面相对于彼此弯曲或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位于织造机的沿纬线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中。通过模块的此扇形布置,可实现的是,夹具的进给位置彼此非常靠近或者甚至在织造机中的相同位置处。对于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两者而言,这对于小且均匀长的纬线废料都是有利的。当在织造机上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的纬线和两个以上具有对应的驱动装置的夹具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原则上,也有可能的是在夹具的各种进给位置之间提供更大或更小的间隔距离。通过所述模块的扇形布置,夹具相对于织造机的传送位置也可全部被送至相同的几何位置。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由此对于先前插入的纬线的每次传送存在相同的几何关系或条件。通过以所述方式的扇形布置,在各种不同夹具的准备位置之间产生沿纬线方向看去彼此间隔的距离。
为了最佳地利用织造机上的设备的可用空间,此外合适或明智的是以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偏移的方式布置具有用于夹具的驱动装置的壳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织造机的有利的实施例中,存在调节机构,利用该调节机构,下一根待插入的纬线的端部夹持在其中的夹具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期间从相应的准备位置到进给位置中的运动开始是可调节的。例如,此调节机构可为用于夹具的驱动装置的可编程控制装置,其调节或编程经由织造机的操作控制台上的输入菜单来实现。
此外,织造机包括用于切割插入的纬线的机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原则上已知的。为此,通常在夹具的插入侧织物边缘和传送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布置纬线切割机或纬线剪。
可用的夹具及其驱动装置优选地以类似的方式构造,使得其可模块化地布置在织造机上。用于将纬线保持并进给到织造机的夹持器的此类模块包括壳体或承载板以及用于纬线的夹具。此外,存在驱动装置,利用该驱动装置,夹具可沿运动路径移动到各种不同的位置。模块的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该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以这样的方式具体实施,使得夹具的运动路径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此形状例如为圆形或椭圆形。由于运动路径的闭合形状,可能使夹具进入沿运动路径相继布置的三个位置,并且可能使夹具从这三个位置中的最后一个进入这三个位置中的第一个,而不从而进入中间定位的第二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特征产生优点,因为一个夹具沿其从准备位置到进给位置的运动路径可沿不包括传送位置的运动路径的一个区段进行。因此,利用几个此类模块在织造机上的对应的布置,夹具中的每个在其从准备位置到进给位置的途中在不延伸到不同夹具的传送位置附近的运动路径上移动。从而两个交替插入的纬线之间的交叉的危险变小。这导致的结果是,在先前插入的纬线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打纬之前,一个夹具从其准备位置离开到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已经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马达和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的驱动装置,该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具有可由马达驱动的曲柄。此外,存在推杆或连接杆,其与曲柄连接并且可滑动地支撑在滑动接头中。滑动接头被支撑在相对于模块壳体的旋转点中。最后,提供用于纬线的夹具,由此夹具最适合地布置在推杆的点或尖端处。原则上,其它类型的驱动装置或传动装置也是可能的,利用这些驱动装置或传动装置,可实现移动的夹具的运动路径的所述闭合形状。例如,可想到利用彼此独立操作的线性马达来移动壳体和推杆。在本示例中,一个夹具的运动路径在平面中延伸。然而,实现空间弯曲运动路径的传动装置或驱动装置在技术上也是可能的。
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的马达例如可为步进马达,其运动开始和运动速度可经由对应的控制单元自由编程或调节。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夹具沿相关联的运动路径相继到预定位置中的运动是在马达的旋转方向恒定或均匀的情况下实现的。然而,如果同一纬线在两个紧接着的连续的织造循环中被相继插入两次,则马达的旋转方向也可反向,使得一个夹具例如从传送位置直接再次移动到进给位置。
最合适地,夹具布置在推杆或连接杆的点或尖端处,该推杆或连接杆被具体实施为针状,并且形成已在上文描述的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的一部分。夹具可例如被具体实施或配置为弹簧片状金属夹具,利用闭合的装有弹簧的夹具,相应的纬线被夹持在该弹簧片状金属夹具中,或者被拉出。然而,尤其有利的是使用主动可控夹具。为此,例如考虑压电夹具,该压电夹具为电控制夹具(例如,如在EP 902109 A1中的那样),或气动或电磁控制夹具,或这些操作原理的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在推杆内包括具有气动活塞的气动缸。此外,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与气动活塞连接。模块的夹具以这样的方式与活塞杆连接,使得夹具可通过操作气动缸来打开或闭合。
此外,提出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在织造机的织机梭口中的方法。此方法尤其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织造机及其实施例的操作,如本文所述。
为了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存在至少两根纬线和用于将纬线插入由经线形成的织机梭口中的至少一个夹持器。纬线的插入是从织造机的插入侧实现的。纬线优选地交替地在不同的连续织造循环中插入。用于保持纬线并将纬线进给到夹持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夹具和一个第二夹具是可用的。当然,该方法也可转移到具有多于两根纬线的应用,该多于两根的纬线然后通过对应较大数量的夹具被保持并进给到夹持器。借助于各自分别分配到夹具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夹具在相关联的运动路径上彼此独立地分别移动到三个不同的位置,即,分别移动到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
此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切割插入纬线的机构存在于织造机上以用于实施该方法。为此,通常在夹具的插入侧织物边缘和传送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布置纬线切割机或纬线剪。
织造机的织造循环通常在织造机的驱动轴的360度旋转角度上进行。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连续织造循环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将其中夹持有第一纬线的端部的第一夹具从第一夹具的准备位置离开移动到第一夹具的进给位置;
由夹持器抓持第一纬线;
将第一纬线插入织机梭口中;
将第一夹具移动到第一夹具的传送位置中;
借助于织造筘的打纬运动将第一纬线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打纬;
由第一夹具接收第一纬线;
切割第一纬线使得产生新的第一纬线端;
将其中夹持有第一纬线的新端部的第一夹具从第一夹具的传送位置离开移动到第一夹具的准备位置中;
将其中夹持有第二纬线的端部的第二夹具从第二夹具的准备位置离开移动到第二夹具的进给位置中;
由夹持器抓持第二纬线;
将第二纬线插入到织机梭口中;
将第二夹具移动到第二夹具的传送位置中;
借助于织造筘的打纬运动将第二纬线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打纬;
由第二夹具接收第二纬线;
切割第二纬线使得产生新的第二纬线端;
将其中夹持有第二纬线的新的端部的第二夹具从第二夹具的传送位置离开移动到第二夹具的准备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施或执行该方法,夹具的驱动装置以这样的方式被实施和布置在织造机上,使得每个夹具的运动路径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并且使得每个夹具借助于相关联的驱动装置移动到沿相应的运动路径相继布置的三个位置,即,进给位置、传送位置和准备位置。此外,在实施该方法时,夹具中的每个在其运动路径上从相应的准备位置移动到进给位置而不由此进入中间定位的传送位置。根据本发明,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内,两个夹具中的至少一个从其准备位置离开运动到其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存在于从织造筘的打纬运动的开始延伸直至先前插入的纬线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打纬的时间段内。
所述时间序列或进程通过夹具的各自相互独立的驱动装置而成为可能。这些驱动装置被致动,使得具有下一根待插入的纬线的夹具不随着其朝向夹持器的运动而等待,直至已经实现先前插入的纬线的打纬、传送和切割为止。相反,具有下一根待插入的纬线的夹具的运动在织造循环中已经比现有技术中可能的更早开始。
通过这种更早的运动开始,织造循环中的较长的时间段可用于夹具从准备位置到进给位置的运动。从而,增加最大可能的织造速度(每分钟引纬),在该速度下仍然确保夹具的适当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织造机的操作中,保持准备好的纬线通常从夹具的准备位置开始沿朝向布置在织造机外部的纬线供应装置的方向延伸。线的延伸或路径沿直线延伸,该直线在夹持器上方穿过夹持器的插入侧运行路径。在这点上,保持准备好的纬线通常通过一系列导线器或线眼沿朝向纬线供应装置的方向延伸,该导线器或线眼类似地布置在沿纬线方向紧邻彼此偏移的夹持器后面。所述导线器或线眼可为织造机上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设备的一部分,其功能通常在于根据织造图案选择当前要被插入的纬线,并将该纬线移动到夹持器的运动路径中,使得夹持器能够抓持纬线并将其移动到织机梭口中。这通常通过所述线眼从夹持器的插入侧运动路径的上方(当沿经线方向看时)和后方的位置离开基本上竖直地运动到位于较低的位置而发生。
在用于保持并进给纬线的夹具从相应的准备位置离开到相应的进给位置的运动中,现在从相应的夹具的当前位置开始沿朝向线眼或纬线供应装置的方向出现纬线的各种不同延伸路径。根据待在连续的织造循环中交替插入的纬线的运动序列,从相应的夹具在运动序列中的当前位置开始、沿朝向线眼或导线器的方向、沿朝向织造机的纬线供应装置的方向,在各种不同纬线的线延伸路径之间产生交叉点。
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原则上由织造图案规定的两个不同的运动序列A)和B)可彼此区分。在A)和B)两种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的所谓的第一夹具是布置成比第二夹具更靠近织造机的中部或中心或者也更靠近插入侧织物边缘的夹具。该夹具的准备位置因此在纬线方向上彼此偏移布置。这类似地或相应地也适用于两根以上纬线与两个以上夹具的使用。
情况A)
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在下一织造循环中待插入的纬线是所谓的第一纬线。这指的是通过在本文中被指定为第一夹具的夹具从相应的准备位置离开被送至相应的进给位置的纬线。
情况B)
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在下一织造循环中待插入的纬线是所谓的第二纬线。这指的是通过在本文中被指定为第二夹具的夹具从相应的准备位置离开被送至相应的进给位置的纬线。
夹具的运动现在必须在情况A)以及情况B)两者中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上述运动学和几何上必需的线交叉不能导致织造过程中的干涉。如上所述,织造机的织造循环在织造机的驱动轴的360度旋转角度上进行。现在调节或编程每个夹具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中从其准备位置离开到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使得避免由相应的夹具夹持的纬线与紧接先前插入的其它纬线在该插入的纬线由织造筘输送到织造机的打纬线期间交叉。
为此,在情况A)中,合适的是,调节或编程第一夹具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中从其准备位置离开到其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使得在第二纬线在由织造筘沿朝向交织点的方向输送期间已经移动到夹持在第一夹具中的第一纬线下方并经过其之后,第一纬线首先穿过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二纬线的运动路径。
织造机上的几何关系和织造筘的运动类型可为非常不同的或变化的。这些参数确定夹具的运动开始。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合适的实施例中,在情况A)中,第一夹具从其准备位置到其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发生在织造循环中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抵靠织造织物的交织点或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打纬之前的20度之前直至0度之间的范围内。
在情况B)中,有利的是具体实施或配置该方法,使得第二夹具的运动在织造循环的阶段中已更早开始,而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仍由织造筘沿朝向交织点的方向移动。这是通过这样的调节或编程而发生的,使得在第一纬线在由织造筘沿朝向交织点的方向输送期间已经移动到夹持在第二夹具中的第二纬线上方并经过其之后,第二纬线首先穿过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的运动路径。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实施例中,在情况B)中,第二夹具从其准备位置离开到其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发生在织造循环中最后插入的第一纬线打纬之前的60度至20度的范围内。
由于准备位置、进给位置和传送位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执行中,在某些情况下,在纬线经由颜色选择器的线眼从相应的夹具直至纬线供应装置的路线中产生各种不同的线长度。在纬线路线或路径中通过线眼的反向激活或通过附加的主动驱动偏转元件(例如几个偏转辊),可补偿纬线路线或路径中所述的不同的线长度。对应的线取回器或定位器例如在DE 3524727 A1中描述。
根据纬线的类型,其还可适合于在传送位置通过附加措施支撑或协助由相关联的夹具传送或接收打纬纬线。这可为夹具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通过该运动,例如钩状具体实施的开口夹具可抓持横向呈现的纬线。然而,其也可为横向布置在织造筘上的导线元件,并且该导线元件将纬线的横向突出的线端压入在打纬运动期间准备好的夹具中。此类元件公开在例如EP 0240075 A1中。对于此类功能,也可想到打纬线区域中单独的主动驱动的导线器。
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织造机的可能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织造机的插入侧的示意性局部视图,具有从正面沿经线方向的观看方向;
图2是根据图1的织造机的视图,然而具有从顶部剖面A-A观看的观看方向;
图3是根据图1的织造机的视图,然而具有沿纬线方向、剖面B-B观看的观看方向;
图4是根据图2的织造机的放大图,然而夹具和夹持器的位置不同;
图5是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模块的示意图,示出观看方向沿纬线方向的运动路径、处于准备位置的夹具;
图6是根据图5的模块的示意图,夹具处于进给位置;
图7是根据图5的模块的示意图,夹具处于传送位置;
图8是根据图2的放大图,其中示出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运动路径;
图9是根据图1的织造机的视图,然而具有从顶部到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设备上的观看方向;
图10是根据图2的织造机的视图,然而第一夹具处于传送位置,第二夹具处于到进给位置的途中;
图11是根据图10的织造机的视图,然而具有沿根据图1中的剖面B-B的纬线方向观看的观看方向;
图12是具有气动缸和夹具的推杆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织造机插入侧的示意性局部视图。几根纬线(在本示例中为两根纬线1、2)被从不同的供应缠线管3牵拉。纬线1、2借助于用于选择纬线(或纬线颜色)的设备4和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设备5被交替地送至夹持器6的运动线中,并且纬线1、2通过此夹持器6插入织机梭口7中。织机梭口7以已知的方式由经线8形成。在引纬之后,插入的纬线2通过织造筘9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10或抵靠织造织物13的交织点。从而,纬线2进入夹具12的区域中,夹具12在传送位置20将纬线2拾取。接下来,纬线2借助于切割装置15在夹具12和织物边缘14之间被切割。从而产生两段纬线2。一段保留在织造织物13中,并与织造织物13一起沿朝向未示出的牵拉设备的方向输送。具有纬线2的另一段或线端的夹具12被送至传送位置20上方的准备位置21(图1至图3中未示出)。一旦相关纬线2被重新插入织机梭口7中,此纬线2的线端借助于夹具12被送至靠近夹持器6的进给位置19。同时,用于选择纬线的设备4(例如颜色选择器)的线眼22向下移动。以这种方式,纬线2进入夹持器6的路径并且可被夹持器6抓持。
图1至图3示出其中第一纬线1的线端由第一夹具11保持在织造平面上方的第一准备位置18的情况。第一夹具11布置在第一推杆或连接杆23的尖端,该第一推杆或连接杆23支撑在第一壳体24中并且在第一壳体24内与第一驱动装置25连接,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第一纬线1沿其路径从纬线供应装置3(例如,从缠纱线管,并且可能另外通过预卷绕装置)经由颜色选择器4的眼22延伸到第一夹具11。
在根据图1至图3的例示中,第二纬线2在紧接先前被夹持器6插入之后位于织机梭口7中。其示出织造筘9如何使插入的第二纬线2沿朝向织造机的打纬线10的方向移动。在织机梭口7的外部,第二纬线2类似于第一纬线1从纬线供应装置3开始经由颜色选择器4的下降的眼22延伸到织机梭口7。在打纬线10的延伸区域中,第二夹具12位于其传送位置20。第二夹具12布置在第二推杆27的尖端上,该第二推杆27支撑在第二壳体28中并且在第二壳体28内与第二驱动装置29连接。具有用于夹具11、12的驱动装置25、29的两个壳体24、28原则上被具体实施为类似或具有相同类型,并且在本情况中镜像对称地布置并且相对于彼此偏移。
从图1至图3中的位置开始,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中的过程的进一步进程中,接下来第二纬线2抵靠织造机的打纬线10被输送,从而抵靠织造织物13的交织点被打纬。在这点上,第二纬线2下降到保持在第一夹具11中的第一纬线1的下方并经过其。从此刻起去除或避免图2中所示的两根纬线1、2的交叉。从而,路径被清除以用于第一纬线1与第一夹具11的运动,该运动现在沿朝向第一夹具11的进给位置16的方向(参见图4)开始。打纬的第二纬线2在打纬期间被引入或引导到第二夹具12中。在本情况中,为此目的,夹具12气动地打开。下面将进一步描述如何具体实施夹具11、12的控制(图12)。
还可能通过夹具12的向上运动来支撑或协助将纬线2引入处于传送位置20的夹具12中。从而纬线2被夹具12抓持。还可想到的是将纬线2主动压入处于传送位置20的夹具12中的附加导线元件。同样类似地适用于由夹具11传送纬线1的序列或进程。
在第二纬线2被第二夹具12抓持之后,此夹具闭合。接下来,第二纬线2由具体实施为纬线剪的切割装置15在第二夹具12和插入侧织物边缘14之间切割。因此,具有第二纬线2的新的端部的第二夹具12被送至第二夹具12的准备位置21(参见图4)。在此过程中,颜色选择器4的相关联的眼22被提升。仍然在由第二夹具12拾取第二纬线2的过程中,具有第一纬线1的第一夹具11从其准备位置18移动离开到进给位置16。从而颜色选择器4的相关联的眼22同时向下移动。夹持器6开始沿朝向织机梭口7的方向运动,从而抓持第一纬线1。在夹持器6抓持第一纬线1的时刻,第一夹具11气动打开。控制机构被构造成与第二夹具12类似或具有相同类型,并且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现在将第一纬线1插入织机梭口7中。此情况在图4中示出。所示的第一夹具11的进给位置16靠近夹持器6。相反,第二夹具12的准备位置21大致位于打纬线10和夹持器6之间的中部,尽管在进给位置19上方和传送位置20上方。下面借助于图5至图8进一步描述各种不同的预定位置的定位。
图1至图4还示出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夹持器6由安装在织造机上的导轨30引导到织机梭口7的外部。夹持器6固定在夹持器杆或剑杆32上,夹持器6经由该夹持器杆或剑杆32被向前推入织机梭口7中并被拉回。根据夹持器6是由夹持器杆32驱动还是由夹持器条带或带驱动,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夹持器和导轨30。在夹持器6沿朝向织机梭口7的方向运动期间,夹持器6抓持横向呈现的纬线1。为此目的,夹持器6配备有夹具元件31,该夹具元件31由未示出的控制元件主动致动。当然,作为夹持器6上的夹具元件31,简单的装有弹簧的夹持器夹具也是可能的,其不需要主动打开以便能够拾取线。此类夹持器夹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还已知的是用于在每个织造循环中将夹持器6向前移动到织机梭口7中并再次向后移动的元件。在本示例中,刚性夹持器杆32用于该目的,然而也可使用柔性条带或带。夹持器杆32或对应的夹持器条带或带由传动装置以反向方式驱动,此类传动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因此不再进一步示出。
对于本发明,也不重要的是,夹持器6是否通过织机梭口7在织造织物13的整个宽度上输送纬线1、2,或者纬线1、2是否在织造机的中部从送纬夹持器传送到取纬夹持器,以便通过织机梭口7在剩余的路径上被取纬夹持器拾取。
图5至图7以示意性方式示出用于将第一纬线1保持并进给到织造机的夹持器6的模块33的细节。图5至图7分别通过保持纬线1并将其带至夹持器6的夹具11的位置而彼此区别。
如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提供的,用于分别保持和进给纬线1、2的各个模块33、34基本上以类似或相同类型的方式构造,尽管目前被布置成成对镜像对称地偏移在织造机上。
夹具11位于模块33中可竖直滑动的推杆23的底端。此推杆23是驱动装置25的一部分,该驱动装置25使夹具11在运动路径35上进入不同的位置16、17、18。驱动装置25目前以滑块曲柄机构或曲柄和杆驱动装置的方式具体实施。驱动装置25的几个部分容纳在壳体24中。驱动装置25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24中的滑动接头37、曲柄38和可旋转地支撑在曲柄38上并可滑动地支撑在滑动接头37上的推杆或连接杆23。承载夹具11的推杆23可在滑动接头37中滑动。滑动接头37可围绕旋转点39相对于壳体24旋转。压缩空气40可经由滑动接头37供应,借助于该压缩空气,可致动推杆23内部中的小气动缸41(参见图12)。在推杆23的上端处,推杆23在旋转接头42中固定到滑块曲柄机构的曲柄38。曲柄38由马达43旋转驱动。
用于保持和进给第一纬线1的模块33与电子控制单元44连接,该电子控制单元44用于夹具11的驱动装置25并用于致动用于打开夹具11的气动装置。用于夹具11的该电子控制单元44与织造机的未示出的控制器和织造机外部的压缩空气源连接。数据可在织造机的控制器和夹具11的控制器之间交换。这些数据还包括例如关于织造循环中各种不同运动部件的瞬时位置以及关于织造机的旋转速度的信息。此外,用于调节或编程夹具11的控制单元44的装置存在于夹具11的控制单元44上或存在于织造机的控制器上。经由这些装置,还实现夹具11从离开其预定位置17至19中的一个到不同的预定位置17至19的运动开始或起始的规范。此外,利用这些用于调节夹具11的装置,还可规定在织造循环中打开和闭合夹具11的时间点。驱动装置25的旋转方向或夹具11在其运动路径35上的运动方向也可经由控制单元44和用于调节或编程夹具11的装置来指定。
驱动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模块33的马达43安装在壳体24的外部,并经由未示出的轴与壳体24内部中的曲柄38连接。夹具11的细节在图12中示出,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该描述也相应地或类似地适用于与第二夹具12相同类型的模块。
此外,在图5至图7中可认识到,在马达43沿箭头方向旋转期间,固定有夹具11的推杆23的尖端穿过闭合运动路径35。夹具11的上述限定位置:准备位置18、进给位置16和传送位置17,位于此运动路径35上。这三者都位于一个运动平面中。因此,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运动路径35类似于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长轴线的平面椭圆。原则上,当然也可想到夹具11的具有其它形状的运动路径35的其它驱动装置25。重要的是夹具11的三个预定位置16至18或夹具12的19至21,以及这些位置相对于彼此和相对于剩余织造机的相对定位,如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所述。
图8示出具有用于驱动两个夹具11、12的两个模块33、34的设备5的本椭圆运动路径35、36的布置。该视图类似于图2,尽管被放大了。纬线1、2在图8中未示出。在图8中,两个夹具11、12分别在运动路径35、36上在以下三个预定位置中示出:
16 第一夹具的进给位置
17 第一夹具的传送位置
18 第一夹具的准备位置
19 第二夹具的进给位置
20 第二夹具的传送位置
21 第二夹具的准备位置
在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中,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两个模块33、34以扇形方式相对于彼此偏斜或倾斜。运动平面彼此弯曲或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位于织造机的沿纬线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中。如图8中所示,从而实现两个夹具11、12的两个椭圆运动路径35、36的纵向轴线趋于向上延伸而彼此分开。从而,两个夹具11、12的准备位置18、21在纬线方向上距彼此的间隔距离比两个夹具11、12的进给位置16、19更大。进给位置16、19又在纬线方向上具有与两个传送位置17、20相似的距彼此的间隔距离。图8和图9另外示出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模块33、34被布置成使得两个夹具11、12相对于织造机的经线方向的运动平面弯曲或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位于织造机的水平面内。这导致的结果是,夹具11、12的进给位置16距织物边缘14的间隔距离大于传送位置17、20距织物边缘14的间隔距离。
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在下一织造循环中待插入的纬线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是所谓的第一纬线1的情况(参见上述情况A)。也就是说,接下来,第一纬线1将由第一夹具11从准备位置18离开送至进给位置16。为了区分用于保持和进给第一纬线或第二纬线的两种可能的序列或进程,本文中术语“第一夹具”或“第二夹具”的定义是,第一夹具11的准备位置18被布置成比第二夹具12的准备位置21更靠近插入侧织物边缘14。夹具11、12的准备位置18、21因此被布置成在纬线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纬线1、2到颜色选择器4的线眼或导线器22的分配实现成类似于纬线1、2到夹具的分配。也就是说,用于第二纬线2的眼或导线器22距织物边缘14的间隔距离大于用于第一纬线的眼22距织物边缘14的间隔距离。
现在在织造循环中控制夹具11、12的运动,使得线1、2的线交叉不导致织造过程中的干涉,线交叉是运动学上必需的并且在上文中进一步描述。为此目的,目前根据情况A)的序列或进程,第一夹具11在织造机的织造循环中从其准备位置1离开到其进给位置16的运动开始被调节或编程,使得该运动开始发生在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二纬线2抵靠交织点的打纬之前大约10度。从而实现,在第二纬线2在由织造筘9沿朝向打纬线10的方向输送期间已经移动到夹持在第一夹具11中的第一纬线1下方并经过其之后,第一纬线1首先穿过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二纬线2的路线或路径(参见图2和图3)。
在本示例中,对于根据情况A)的序列或进程,然而,如果几何关系、织造机的旋转速度或夹持器和/或织造筘运动的类型需要的话,也可为第一夹具11的运动开始调节或设定其它值。原则上,对于本布置,当然也可能调节性地设定一个夹具从其准备位置离开到进给位置的运动开始,这仅发生在紧接先前插入的纬线打纬之后。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优点仅部分可实现。
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序列或进程,其在上文中被称为情况B)。这是在下一织造循环中待插入的纬线在本发明的范围或上下文中是所谓的第二纬线2的情况。也就是说,其涉及纬线2的插入,该纬线2被夹具(本文中被称为第二夹具12)从其准备位置21离开送至进给位置19,并且在那里由夹持器夹持,而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1通过织造筘9输送并通过织造筘9抵靠打纬线10打纬。根据图10和图11的方法的序列或进程(情况B)被配置为使得第二夹具12从准备位置21离开到进给位置19的运动在织造循环阶段中的已更早开始,而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1仍由织造筘9沿朝向交织点的方向移动。序列或进程被调节性地设定成使得,在第一纬线1在由织造筘9沿朝向打纬线10的方向输送期间已经移动到夹持在第二夹具12中的第二纬线2上方并经过其之后,第二纬线2首先穿过紧接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1的路径(参见图10和图11)。这通过控制器44的此类调节或编程发生,第二夹具12在织造循环中从其准备位置21离开到其进给位置19的运动开始例如发生在先前插入的第一纬线1打纬之前40度。如果适用,可需要通过颜色选择器4的一个或两个眼22与纬线1和2的竖直运动来支撑或协助两根纬线相对于彼此的这些相对运动。另外,在根据图10和图11的序列或进程中(情况B),如果几何关系、织造机的旋转速度或夹持器和/或织造筘运动的类型需要此,可为第二夹具12的运动开始调节性地设定其它值。
在放大视图中,图12示出第一夹具11以及具有滑动接头37和气动缸41的推杆23的细节。该例示类似地或相应地也适用于第二夹具12。推杆23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支撑在滑动接头37中。滑动接头37具有旋转点39,滑动接头37经由该旋转点39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24中。推杆23在其内部包含气动缸41,该气动缸41在其上侧通过压缩空气40起作用。通过压缩空气40,活塞45与活塞杆46以及固定在活塞杆46上的夹具11一起被向下按压。从而,推杆23的尖端上的夹具11被打开(夹具11’)。当经由未示出的气动阀断开压缩空气40时,活塞45与活塞杆46一起被弹簧47的力向上压,夹具11闭合。压缩空气40经由推杆23中的开口48被引导至气动缸41中。开口48具有细长孔的形状,该细长孔被定位成使得处于进给位置16和处于传送位置17中的夹具11可气动地打开和闭合。
附图标记
1 第一纬线
2 第二纬线
3 纬线供应装置
4 用于选择纬线的设备
5 用于保持和进给纬线的设备
6 夹持器
7 织机梭口
8 经线
9 织造筘
10 打纬线或交织点
11,11’ 第一夹具或夹子
12 第二夹具或夹子
13 织造织物
14 织物边缘
15 切割装置
16 第一夹具的进给位置
17 第一夹具的传送位置
18 第一夹具的准备位置
19 第二夹具的进给位置
20 第二夹具的传送位置
21 第二夹具的准备位置
22 用于选择纬线的设备的线眼
23 第一推杆或连接杆
24 第一壳体
25 第一驱动装置
27 第二推杆或连接杆
28 第二壳体
29 第二驱动装置
30 夹持器的导轨
31 夹持器的夹具元件
32 夹持器杆或剑杆
33 用于保持和进给第一纬线的模块
34 用于保持和进给第二纬线的模块
35 第一夹具的运动路径
36 第二夹具的运动路径
37 滑动接头
38 曲柄
39 滑动接头在壳体中的旋转点
40 压缩空气
41 气动缸
42 曲柄旋转接头
43 马达
44 夹具的控制单元
45 气动缸的活塞
46 活塞杆
47 活塞上的弹簧
48 压缩空气开口

Claims (10)

1.一种织造机,具有用于保持纬线(1、2)并将纬线(1、2)进给到所述织造机的夹持器(6)的设备(5),所述设备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纬线(1、2)的第一夹具(11)和第二夹具(12),以及对于所述两个夹具中的每个分别具有一个驱动装置(25、29),利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两个夹具(11、12)可分别沿运动路径(35、36)彼此独立地移动到进给位置(16、19)、传送位置(17、20)和准备位置(18、21),其中,这三个位置布置在所述织造机的插入侧上,并且其中,所述夹具(11、12)的所述相应的进给位置(16、19)布置在所述夹持器(6)的运行路径与所述织造机的织造筘(9)的打纬线(10)的延伸部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夹具(11、12)的所述相应的传送位置(17、20)布置在所述打纬线(10)的所述延伸部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夹具的所述相应的准备位置(18、21)布置在所述相应的进给位置(16、19)和所述传送位置(17、20)上方的区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所述驱动装置(25、29)以这样的方式具体实施和布置在所述织造机上,使得每个夹具的所述运动路径(35、36)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其中每个夹具(11、12)可借助于所述相关的驱动装置(25、29)移动到沿所述相应的运动路径(35、36)相继布置的所述三个位置,即,所述进给位置(16、19)、所述传送位置(17、20)和所述准备位置(18、21),并且所述相应的夹具(11、12)可从其准备位置(18、21)移动到其进给位置(16、19),而不由此进入其中间定位的传送位置(17、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设备(5)的织造机,其中所述夹具的所述驱动装置(25、29)以这样的方式配置使得所述夹具的所述运动路径(35、36)分别在运动平面中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造机,其中每个夹具的所述驱动装置(25、29)分别布置在自身壳体或承载板(24、2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造机,其中具有驱动装置(25、29)、壳体(24、28)和夹具(11、12)的模块(33、34)以这种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织造机上,使得所述夹具(35、36)相对于所述织造机的所述经线方向的所述运动平面以位于所述织造机的水平面内的角度弯曲。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织造机,其中具有驱动装置(25、29)、壳体(24、28)和夹具(11、12)的模块(33、34)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织造机上,使得所述夹具(35、36)彼此的所述运动平面以位于所述织造机的竖直平面中的角度弯曲,所述竖直平面在所述纬线方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机,其中存在电子调节机构或编程机构,利用所述电子调节机构或编程机构,所述夹具(11、12)在所述织造机的所述织造循环中从其相应的准备位置(18、21)到其相应的进给位置(16、19)的运动开始是可调节的或可编程的。
7.一种模块(33、34),用于保持纬线(1、2)并将纬线(1、2)进给到织造机的夹持器(6),所述模块(33、34)具有壳体或承载板(24、28),以及具有用于所述纬线(1、2)的夹具(11,12),还具有驱动装置(25、29),利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夹具(11、12)可沿运动路径(35、36)移动到各种不同的位置(16-18、19-2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5、29)包括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所述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以这样的方式具体实施,使得所述夹具的所述运动路径(35、36)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使得所述夹具(11、12)可借助于所述驱动装置移动到沿所述运动路径(35、36)相继布置的三个位置(16-18、19-21),并且所述夹具(11、12)可从这三个位置中的最后一个移动到这三个位置中的第一个,而不由此进入中间定位的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33、34),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5、29)包括马达(43),并且其中所述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包括曲柄(38),所述曲柄可由所述马达(43)驱动,此外所述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还包括推杆(23、27),所述推杆与所述曲柄(38)连接并且所述推杆可滑动地支撑在滑动接头(37)中,其中所述滑动接头(37)被支撑在相对于所述模块(33、34)的所述壳体(24、28)的旋转点(39)中,此外所述连结的传动装置或连杆机构还具有用于所述纬线的夹具(11、12),其中所述夹具(11、12)安装在所述推杆(23、27)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33、34),其中所述推杆(23、27)包括具有气动活塞(45)和活塞杆(46)的气动缸(41),其中所述夹具(11、12)与所述活塞杆(46)以这样的方式连接,使得所述夹具(11、12)可通过致动所述气动缸(41)而打开和闭合。
10.一种用于将纬线(1、2)保持、进给和插入在织造机的织机梭口(7)中的方法,其中存在至少两根纬线(1、2)和用于插入所述纬线(1、2)的至少一个夹持器(6),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具(11)和至少一个第二夹具(12),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5)和至少一个第二驱动装置(29),利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夹具在不同的运动路径(35、36)上彼此独立地移动到不同的位置(16-18、19-21),此外还具有用于切割所述插入的纬线(1、2)的机构(15),其中所述织造机的连续织造循环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将其中夹持有第一纬线(1)的端部的所述第一夹具(11)从所述第一夹具的准备位置(18)离开移动到所述第一夹具的进给位置(16);
由所述夹持器(6)抓持所述第一纬线(1);
将所述第一纬线(1)插入所述织机梭口(7)中;
将所述第一夹具(11)移动到所述第一夹具的传送位置(17);
借助于织造筘(9)的打纬运动将所述第一纬线(1)抵靠所述织造机的打纬线(10)打纬;
由所述第一夹具(11)接收所述第一纬线(1);
切割所述第一纬线(1)使得产生新的第一纬线端;
将其中夹持有所述第一纬线(1)的所述新端部的所述第一夹具(11)从所述第一夹具的所述传送位置(17)离开移动到所述第一夹具的所述准备位置(18);
将其中夹持有第二纬线(2)的端部的所述第二夹具(12)从所述第二夹具的准备位置(21)离开移动到所述第二夹具的进给位置(19);
由所述夹持器(6)抓持所述第二纬线(2);
将所述第二纬线(2)插入到所述织机梭口(7)中;
将所述第二夹具(12)移动到所述第二夹具的传送位置(20);
借助于所述织造筘(9)的打纬运动将所述第二纬线(2)抵靠所述织造机的所述打纬线(10)打纬;
由所述第二夹具(12)接收所述第二纬线(2);
切割所述第二纬线(2)使得产生新的第二纬线端;
将其中夹持有所述第二纬线(2)的所述新的端部的所述第二夹具(12)从所述第二夹具的所述传送位置(20)离开移动到所述第二夹具的所述准备位置(21);
其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所述驱动装置(25、29)以这样的方式具体实施和布置在所述织造机上,使得每个夹具的所述运动路径(35、36)包括自身闭合的形状,并且每个夹具(11、12)借助于所述相关的驱动装置(25、29)移动到沿所述相应的运动路径(35、36)相继布置的三个位置,即,所述进给位置(16、19)、所述传送位置(17、20)和所述准备位置(18、21),并且所述相应的夹具(11、12)从所述准备位置(18、21)移动到所述进给位置(16、19),而不由此进入所述中间定位的传送位置(17、20),其中,在所述织造机的所述织造循环中,所述两个夹具(11、12)中的至少一个从其准备位置(18、21)离开运动到其进给位置(16、19)的所述运动开始存在于从所述织造筘(9)的所述打纬运动的开始延伸直至先前插入的纬线(1、2)抵靠所述织造机的所述打纬线(10)打纬为止的时间段内。
CN201680065724.1A 2015-09-10 2016-08-29 织造机及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其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Active CN108350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7356.9A DE102015217356B3 (de) 2015-09-10 2015-09-10 Web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alten, Zubringen und Eintragen von Schussfäden in ein Webfach
DE102015217356.9 2015-09-10
PCT/EP2016/070280 WO2017042039A1 (de) 2015-09-10 2016-08-29 Web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alten, zubringen und eintragen von schussfäden in ein webfac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0626A true CN108350626A (zh) 2018-07-31
CN108350626B CN108350626B (zh) 2020-06-05

Family

ID=5685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5724.1A Active CN108350626B (zh) 2015-09-10 2016-08-29 织造机及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其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2745B2 (zh)
EP (1) EP3347513B1 (zh)
JP (1) JP6682622B2 (zh)
KR (1) KR20180048693A (zh)
CN (1) CN108350626B (zh)
AU (1) AU2016318569A1 (zh)
CA (1) CA2996462A1 (zh)
DE (1) DE102015217356B3 (zh)
RU (1) RU2018112569A (zh)
TW (1) TW201723254A (zh)
WO (1) WO20170420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8107A (zh) * 2019-11-11 2022-07-22 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气系统的壁挂箱及其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2294A1 (en) * 2017-11-22 2019-05-31 Kurkute Sanjay Single needle rotary weft presenter
IT201800003084A1 (it) * 2018-02-27 2019-08-27 Itema Spa Dispositivo di taglio dei fili di trama in un telaio tessile a pinze senza formazione di falsa cimossa
DE102018211537A1 (de) 2018-07-11 2020-01-16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Schussfadeneintrag an einer Webmaschine und Webmaschine
CN110004571B (zh) * 2019-04-12 2022-01-07 江门市泰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网面接缝机
IT201900014982A1 (it) * 2019-08-23 2021-02-23 Santex Rimar Group S R L Dispositivo per il risparmio della trama in macchine per tessere
WO2021132737A1 (ko) * 2019-12-23 2021-07-01 코오롱플라스틱 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복합재 직물시트의 제조방법, 이를 사용하는 제조장치 및 이로 제조된 직물시트
EP3859066B1 (en) * 2020-02-03 2024-01-24 STÄUBLI BAYREUTH GmbH Weaving method and weft selector for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0075A2 (en) * 1986-04-03 1987-10-07 Picanol N.V. Process for clamping, fastening and presentation of weft threads in gripper weaving looms and device used to this end.
EP0902109A1 (de) * 1997-09-11 1999-03-17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Steuerbare Schussfadenzubringer- und -klemmvorrichtung und Vorrichtungsanordnung zum Minimieren des Schussfadenabfalles bei der Gewebeherstellung auf Webmaschinen, insbesondere auf Greiferwebmaschinen
BE1012989A3 (nl) * 1998-05-20 2001-07-03 Picanol Nv Kleminrichting voor een grijperweefmachine.
CN101200836A (zh) * 2006-11-15 2008-06-18 圣豪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引纬设备、设有该设备的地毯织机及其引纬失误处理方法
CN104302822A (zh) * 2011-07-12 2015-01-21 必佳乐公司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356720A1 (es) * 1968-07-31 1970-02-16 Camarasa Honge Maquina selectora de hilos para labores de tejeduria y o- tras aplicaciones textiles.
DE3243628C2 (de) * 1982-11-25 1985-01-24 Lindauer Dornier Gmbh, 8990 Lindau Schützenlose Webmaschine mit Schußfadeneintrag durch ins Webfach vorgeschobene und wieder zurückgezogene Greifer
DE3524727A1 (de) * 1985-07-11 1987-01-22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zum schussfadeneintrag bei schuetzenlosen webmaschinen durch ins webfach vorgeschobene und wieder zurueckgezogene, mit klemmvorrichtungen fuer den schussfaden ausgeruestete greifer
FR2592402B1 (fr) * 1985-12-31 1988-03-18 Alsacienne Constr Mat Tex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insertion des fils de trame (duites) dans la foule d'un metier a tisser.
DE3812960A1 (de) * 1987-10-06 1989-04-20 Textilma Ag Greiferwebmaschine
BE1001855A3 (nl) * 1988-06-29 1990-03-20 Picanol Nv Pneumatische draadklem voor een kanteninlegapparaat bij weefmachines.
DE59306205D1 (de) * 1993-09-20 1997-05-22 Rueti Ag Maschf Anordnung zum Vorlegen von Schussfäden
DE4424271C1 (de) * 1994-07-09 1995-06-29 Dornier Gmbh Lindauer Luftwebmaschinen mit Kantenniederhalter
DE19806953C2 (de) * 1998-02-19 2000-03-02 Dornier Gmbh Lindauer Schneideinrichtung in Webmaschinen
DE19852794B4 (de) * 1998-11-16 2004-03-25 Lindauer Dornier Gmbh Steuerbare Schussfadenzubringer- und -klemmvorrichtung für Webmaschinen
DE20107885U1 (de) * 2001-05-10 2001-10-11 Dornier Gmbh Lindauer Halteeinrichtung für die Enden von Schussfäden bei einer Luftdüsenwebmaschine
DE10115172C1 (de) * 2001-06-08 2002-12-19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s Schussfadeneintrags in Luftdüsenwebmaschinen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s Verfahrens
DE10213639C1 (de) * 2002-03-27 2003-12-18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bringen eines geklemmten Schussfadens zu einem Bringergreifer einer Webmaschine
DE102004036996B3 (de) * 2004-07-30 2005-12-01 Lindauer Dornier Gmbh Duesen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mit einer Klemmeinrichtung im Mischrohr
DE102005022955A1 (de) * 2005-05-19 2006-11-23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nach einem Startvorgang einer 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eingetragenen Schussfadens
DE102006025265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lden einer Gewebekante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DE102006025968B3 (de) * 2006-06-02 2007-11-29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zum Klemmen eines Schussfadens in einer Düsen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Luftdüsenwebmaschine, Klemmeinrichtung und Düsenwebmaschine
DE102010044127B3 (de) * 2010-11-18 2011-12-29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Greiferkopf zum Eintrag von Schussfäden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sowie eine Greiferwebmaschine mit einem derartigen Greiferkop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0075A2 (en) * 1986-04-03 1987-10-07 Picanol N.V. Process for clamping, fastening and presentation of weft threads in gripper weaving looms and device used to this end.
EP0902109A1 (de) * 1997-09-11 1999-03-17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Steuerbare Schussfadenzubringer- und -klemmvorrichtung und Vorrichtungsanordnung zum Minimieren des Schussfadenabfalles bei der Gewebeherstellung auf Webmaschinen, insbesondere auf Greiferwebmaschinen
BE1012989A3 (nl) * 1998-05-20 2001-07-03 Picanol Nv Kleminrichting voor een grijperweefmachine.
CN101200836A (zh) * 2006-11-15 2008-06-18 圣豪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引纬设备、设有该设备的地毯织机及其引纬失误处理方法
CN104302822A (zh) * 2011-07-12 2015-01-21 必佳乐公司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8107A (zh) * 2019-11-11 2022-07-22 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气系统的壁挂箱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48693A (ko) 2018-05-10
US10472745B2 (en) 2019-11-12
JP6682622B2 (ja) 2020-04-15
CN108350626B (zh) 2020-06-05
CA2996462A1 (en) 2017-03-16
JP2018530681A (ja) 2018-10-18
US20180291538A1 (en) 2018-10-11
EP3347513B1 (de) 2019-08-14
AU2016318569A1 (en) 2018-03-15
RU2018112569A (ru) 2019-10-10
WO2017042039A1 (de) 2017-03-16
EP3347513A1 (de) 2018-07-18
DE102015217356B3 (de) 2016-10-20
TW201723254A (zh) 2017-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0626A (zh) 具有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设备的织造机以及用于将纬线保持、进给和插入织机梭口中的方法
CN102844482B (zh) 用于制造带有附加纬面花纹的织物的方法和织机
JP2011231450A (ja) 3次元製織のための織機およびその製織方法
US7073537B2 (en) Loom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gauze material
CN105658856B (zh) 送纬剑杆头、送纬剑杆、剑杆式织机 及织机引入纬纱方法
US7487804B2 (en) Method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with variable pile height
CN109208158A (zh) 在片梭织机中不使用假边的纬纱操作装置
CN105274712A (zh) 一种剑杆织机纬纱选择装置
CN104302822B (zh)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US6014992A (en) Mechanical loom with pneumatic weft thread insertion with synchronized clamp cutter and reed
CN113279119A (zh) 织造方法、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选纬器和包含该选纬器的织机
JP2000154444A (ja) 織機の制御可能なよこ糸クランプ・提出装置
US4655263A (en)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weft threads to the clamps of gripper rods in shuttleless looms
US3249127A (en) Needle loom
JP2006518421A (ja) 平織及び絡み織で織物を製織する方法及び方法の実施のための織機
US7694697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elvedge on a gripper weaving machine
ES2200164T3 (es) Maquina tejedora con entrada neumatica del hilo de trama.
CN210215721U (zh) 一种纬纱分离装置
US5082030A (en) Pneumatic threading-in tubes for repairing warp yarn breaks in a weaving machine
JP4339001B2 (ja) 織機における挟み付けたよこ糸の送り込みグリッパへの供給方法および供給装置
CN113337940A (zh) 用于织造多层织物的编织织机和方法
CN102459733A (zh) 用于在剑杆织机上引入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CZ290564B6 (cs) Vzduchový tkací stroj se zařízením k ovládání přifukovacích trysek
US9915015B2 (en)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for a weft thread
JP2668579B2 (ja) 給糸カッターの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