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0670A -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0670A
TW201720670A TW105137214A TW105137214A TW201720670A TW 201720670 A TW201720670 A TW 201720670A TW 105137214 A TW105137214 A TW 105137214A TW 105137214 A TW105137214 A TW 105137214A TW 201720670 A TW201720670 A TW 2017206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late
printing
substrate
plate
squeege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7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1150B (zh
Inventor
Jun Ito
Hidenobu Watanabe
Nobuyuki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2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1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95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curved surfa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16Printing tables
    • B41F15/18Supports for workpieces
    • B41F15/30Supports for workpieces for articles with curved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B41F15/38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cur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B41F15/42Inking units comprising squeegees or do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B41F15/42Inking units comprising squeegees or doctors
    • B41F15/423Driving means for reciprocating squeeg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40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e.g. golf balls, candles, wine c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0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organic plastics, horn or simila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4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glass or ceramic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8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wooden surfaces, leather, or linole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 B41N1/248Mechanical details, e.g. fixation holes, reinforcement or guiding means; Perforation lines; Ink holding means; Visually or otherwise detectable marking means; Stencil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926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ceramic, glass, porcelain or quartz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印刷版具備具有開口圖案之絲網版、及固定上述絲網版之框體。絲網版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且以可相對於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框體。

Description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已知有對具有曲面形狀之彎曲基材進行絲網印刷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於專利文獻1,記載有於曲面形狀之被印刷面上部配置絲網版,並以刮墨板按壓絲網版,而印刷被印刷面之方法。又,於專利文獻2,揭示一種曲面絲網印刷裝置,其以絲網版於被印刷面恆定朝向切線方向之方式,將絲網版對應於被印刷面之曲率旋轉驅動。 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印刷方法中,絲網版係由不鏽鋼等金屬材料、包含尼龍或聚酯等之樹脂材料而成之網眼材料構成。於專利文獻1中,雖未記載該絲網版以何種方法固定,但通常絲網版係將其周緣藉由接著等固定於框體。 於絲網版由不鏽鋼等金屬材料構成之情形時,由於較絲網版由樹脂材料構成之情形時更硬,故即使與被印刷物之間隙較小亦可實現良好之脫版。因此,適於高精度之印刷。但,於使絲網版之形狀以與具有曲面形狀之被印刷物之形狀匹配之方式彎曲之情形時,必須設置可吸收絲網版與被印刷物之形狀誤差之程度之間隙。然而,於由金屬材料構成之絲網版之情形時,因如上所述,絲網版較硬,故無法將與被印刷物之間隙設定為較大,因此,無法確保可吸收上述形狀誤差之間隙。 另一方面,於絲網版由包含尼龍或聚酯等之合成樹脂構成之情形時,絲網版較柔軟,而可將絲網版與被印刷物之間隙與金屬材料之情形相比擴大。因此,於使絲網版之形狀以與被印刷物之形狀匹配之方式彎曲之情形時,可設置可吸收絲網版與被印刷物之形狀誤差之程度之間隙。然而,由於絲網版較柔軟,故無法獲得用以維持彎曲之狀態之張力。 又,於專利文獻2記載之曲面絲網印刷裝置中,於被印刷面為凸曲面之情形時可以沿該凸曲面之方式旋轉驅動絲網版。但,於被印刷面為凹曲面之情形時無法應對。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8561535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677150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對具有彎曲部之被印刷面精確地進行印刷之印刷版、印刷裝置、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係藉由下述之構成達成。 (1)一種印刷版,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具有開口圖案之絲網版、及固定上述絲網版之框體者,且 上述絲網版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2)如(1)之印刷版,其中上述印刷版進而具備:固定構件,其連接於上述絲網版之周緣,且其周緣固定於上述框體;且 藉由將上述固定構件之拉伸強度設定為小於上述絲網版之拉伸強度,而將上述絲網版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3)如(2)之印刷版,其中上述固定構件包含樹脂材料。 (4)如(2)或(3)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包含金屬材料。 (5)如(1)~(4)中任一者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具備至少1個平面部。 (6)如(1)~(4)中任一者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之整個面彎曲。 (7)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載置台,其載置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之基材; 如(1)~(6)中任一者之印刷版,其配置於上述載置台之上方;及 刮墨板,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經由上述絲網版之上述開口圖案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印刷材料。 (8)如(7)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之至少1個彎曲部為凹曲部。 (9)如(7)或(8)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墨板驅動機構,其以上述被印刷面與上述刮墨板所成之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上述基材及上述載置台相對移動。 (10)如(7)~(9)中任一者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墨板驅動機構,其以上述刮墨板對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上述基材及上述載置台相對移動。 (11)如(9)或(10)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刮墨板驅動機構具備可使上述刮墨板旋轉之旋轉軸。 (12)如(7)~(11)中任一者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刀,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 (13)如(11)或(12)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印刷版具有:引導構件,其具有支持上述旋轉軸方向兩端之引導面; 上述刮墨板係一面使設置於該旋轉軸方向兩端之凸輪從動件與上述引導面進行滾動接觸一面進行上述相對移動。 (14)如(13)之印刷裝置,其具備:按壓構件,其與上述引導構件相向設置,且於該按壓構件與上述引導面之間形成有引導上述凸輪從動件之間隙。 (15)如(7)~(14)中任一者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載置台具有支持上述基材之中央部之載置台本體、及支持上述基材之端部之退避組塊,且上述退避組塊係對上述載置台本體相對地升降移動。 (16)如(7)~(15)中任一者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基材係玻璃板。 (17)一種基材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及形成於上述被印刷面之印刷層之基材之製造方法,且具備: 印刷版,其具備具有開口圖案之絲網版、及固定上述絲網版之框體,且配置於上述基材之上方,及 刮墨板,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 上述絲網版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且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藉由上述刮墨板,經由上述絲網版之開口圖案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印刷材料。 (18)如(17)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時,以上述被印刷面與上述刮墨板所成之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相對移動。 (19)如(17)或(18)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時,以上述刮墨板對於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相對移動。 (20)如(17)~(19)中任一者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刮刀,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 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之前,藉由上述刮刀,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 (21)如(20)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時,以上述刮刀相對於上述絲網版之接觸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刀與上述絲網版相對移動。 (22)如(20)或(21)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時,以上述刮刀對於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刀與上述絲網版相對移動。 (23)一種基材,其特徵在於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及形成於上述被印刷面之印刷層,且上述彎曲部之彎曲深度為10 mm以上。 (24)如(23)之基材,其中上述至少1個彎曲部為凹曲形狀。 (25)如(23)或(24)之基材,其中上述印刷層之厚度偏差相對於平均厚度為±10%。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對具有彎曲部之被印刷面精確地進行印刷。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印刷版、印刷裝置、及基材之製造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第1構成例> 圖1係第1構成例之印刷裝置100,且係顯示刮刀旋轉及位移而於絲網版上塗開印刷材料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印刷裝置100具備載置具有被印刷面11之基材10之載置台3、配置於載置台3之上方之印刷版20、於印刷版20上移動之刮刀6及後述之刮墨板。以後,將基材10之壁厚方向(圖1之上下方向)稱為Z方向,將與Z方向垂直且刮刀6移動之方向稱為Y方向,將正交於Z方向及Y方向之方向稱為X方向。 (基材) 基材10具有被印刷面11(上表面)、與對向於被印刷面11之下表面12。本構成例之基材10雖為被印刷面11及下表面12相互平行,但並非必須平行。基材10係具有三維地彎曲之形狀之彎曲基材,於被印刷面11之至少一部分具有彎曲部。所謂「彎曲部」,意指其平均曲率半徑非無限大之部分,具體而言,意指曲率半徑為1000 mm以下之部位。另,基材10亦可為基材10之整個面彎曲之形狀。 本構成之基材10具有自Y方向一端朝向另一端且與XY面平行之第一平面部10a、連接於第一平面部10a且向Z方向(圖中上方)彎曲之彎曲部10b、及連接於彎曲部10b且延伸至Y方向另一端(圖中右方)之間之第二平面部10c。且,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以對應於第一平面部10a、彎曲部10b、及第二平面部10c之方式,具有與XY面平行之第一平面部11a、連接於第一平面部11a且向Z方向(圖中上方)彎曲之彎曲部11b、及連接於彎曲部11b且延伸至Y方向另一端(圖中右方)之間之第二平面部11c。 圖2係模式性顯示基材10之外觀之立體圖,圖3係圖2之III-III線剖視圖。 此處,將具有第一平面部10a、彎曲部10b、及第二平面部10c之基材10之X方向尺寸設為a,Y方向尺寸設為b,壁厚設為t。又,如圖3所示,將基材10彎曲之方向(於本例中為Z方向)之基材10之兩端間之距離設為彎曲深度h。彎曲深度h較佳為5 mm以上500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上300 mm以下,進而更佳為20 mm以上300 mm以下,最佳為10 mm以上100 mm以下。 另,於被印刷面11,只要形成至少一個彎曲部11b即可,彎曲部11b之位置、數量、及形狀等並不限定。例如,彎曲部11b亦可為被印刷面11成為凸面之凸曲形狀,而非圖1所示般之被印刷面11成為凹面之凹曲形狀。 又,如圖3所示,將於被印刷面11之第一平面部11a與第二平面部11c之各面之延長線交叉之交點形成之角度設為「開角γ」。該基材10之開角γ較佳為45°以上315°以下,更佳為90°以上270°以下(180°之情況除外)。 進而,基材10亦可如圖4所示般,設為被印刷面11僅包含一個彎曲部11b之構成。該基材10之彎曲深度h為連結基材10之Z方向下端部P1、P2之線段、與平行於該線段之基材10底部(凹曲面之外側面)之切線之距離。又,若將與連結上述P1、P2之線段平行之線與基材10底部(凹曲面之內側面)相切之點設為切點O,則該基材10之開角γ設為以自切點O連結Z方向下端部P1、P2之各線段形成之角度。 另,基材10之X方向尺寸a、Y方向尺寸b、及壁厚t並不特別限定。較佳於基材10全域設為大致固定之壁厚t。又,壁厚t既可部分地變化,亦可於基材10全域變化。 作為基材10,可列舉玻璃、陶瓷、樹脂、木材、金屬等之板,尤其是作為玻璃板,除無色透明之非晶玻璃以外,可列舉結晶化玻璃或有色玻璃等。作為彎曲基材之玻璃板可使用於各種用途,但尤其是搭載於汽車、電車、船舶、飛機等運輸機,可較好地使用。又,若將基材10使用於儀錶板、抬頭顯示器(HUD:Head Up Display)、操縱盤、中央控制器、排擋柄等運輸機之內裝零件,則可對該內裝零件賦予高度的樣式性或高級感,而可提高運輸機之內裝之設計性。 (載置台) 如圖1所示,於載置台3之上表面4,形成有與基材10大致相同形狀之槽5。基材10係於載置於該槽5之狀態下,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自載置台3之上表面4向Z方向上方略微突出。該基材10之突出有防止絲網版30接觸到載置台3之上表面4等,而防止基材10受到印刷材料污染之效果。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自載置台3之上表面4之突出量較佳為0.1~1 mm,更佳為0.1~0.5 mm以下,進而更佳為0.1~0.2 mm。 載置台3包含碳或樹脂等。作為樹脂,可例示電木(Bakelite)(註冊商標)、聚醚醚酮(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註冊商標)、氯乙烯、CELCON(聚甲醛)(註冊商標)等。亦可對該等樹脂施加用以賦予導電性之導電膜等之表面處理,或是混合碳等導電性賦予材料。載置台3(至少載置台3之上表面4)之體積電阻率較佳為109 Ωm以下,更佳為107 Ωm~108 Ωm。若體積電阻率處於上述範圍,則可抑制於印刷時產生之靜電,而提高絲網版30(後述)自被印刷面11之脫版性。進而,墨水等印刷材料之快乾性佳,不會污染絲網版30,從而可提高印刷精度。又,由於可減少靜電,故不會吸引塵埃等異物,可形成良好之印刷層。 基材10對載置台3之固定方法並不限於對上述之槽5之嵌合,亦可利用真空吸附,或者可併用兩者。 圖5係載置台3之俯視圖。如圖1及圖5所示,於載置台3之上表面4之槽5,開口出複數個真空孔7,各真空孔7於Z方向延伸,連接於未圖示之真空裝置(例如真空泵等)。若藉由真空裝置自真空孔7吸引外部空氣,則基材10被真空吸附於載置台3。另,圖1所示之載置台3表示併用基材10之對槽5之嵌合與真空吸附之兩者之構成例。 又,於載置台3之上表面,於供基材10之緣部(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基材10之一邊)通過之位置,形成凹陷9。基材10之緣部之下表面12面向該凹陷9之開口而配置。凹陷9係為了於基材10之印刷後放入手或刮片等使基材10浮起,不接觸被印刷面11而將基材10自基座3卸除而設置。因此,凹陷9具有可插入手或刮片等之大小,且於本構成中,沿基材10之一邊形成。 進而,亦可設置突出抵接於載置台3之構件以使基材10於XY面內等不易移動。藉此,固定基材10之端面,而即使實施印刷步驟,基材10亦不易移動,從而提高印刷精度。 (印刷版) 於載置台3之Z方向上方,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配置實施絲網印刷之印刷版20。 圖6係印刷版20之立體圖。 印刷版20具備具有開口圖案31之絲網版30、供絲網版30固定於其內部之框體40、及內周部連接於絲網版30之周緣且外周部固定於框體之固定構件50。 框體40具有隨著自Y方向左方端朝向右方端向Z方向上方傾斜延伸設置之四邊形狀之上框41。上框41具有位於Y方向左方端部之第一上框片41a、連接於第1上框片41a之X方向兩端部且延伸至Y方向右方端部之第二上框片41b、第三上框片41c、及連接第二上框片41b、第三上框片41c之Y方向右方端部彼此之第四上框片41d。 於第一上框片41a、第二上框片41b、第三上框片41c之下表面之內周側(絲網版30側),形成以對於該等第一上框片41a、第二上框片41b、第三上框片41c成為垂直之方式於Z方向下方延伸之第一側壁42a、第二側壁42b、第三側壁42c。第一側壁42a之X方向兩端部連接於第二側壁42b、第三側壁42c。又,該等第一側壁42a、第二側壁42b、第三側壁42c之下表面43a、43c(第二側壁42b之下表面未圖示)成為沿著圖1所示之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及載置台3之上表面4之面。 如圖1所示,第一上框片41a由夾具44夾持上下表面。夾具44係夾持第一上框片41a之側之相反側之支持部連接於在Z方向延伸之支持棒45。且,夾具44被支持為可以對支持棒45之連接點P為中心於YZ平面旋轉。 第四上框片41d雖未固定,但其下表面支持於在Z方向延伸之高度調整支持棒46之上端部。高度調整支持棒46調整印刷版20(絲網版30、框體40、及固定構件50)之高度,而調整絲網版30與基材10之間隔S。 印刷版20於利用絲網版30印刷後,以連接點P為中心向自基材10離開之方向(圖中為逆時針旋轉)旋轉而退避。且,將已印刷之基材10自載置台3卸除,且可將接著印刷之基材10設置於載置台3。 絲網版30係固定於框體40之內周側,且設為對應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及載置台3之上表面之形狀。即,絲網版30係對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及載置台3之上表面4介隔大致固定之間隔S配置,且與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及載置台3之上表面4平行地配置。即,與基材10具有第一平面部10a、彎曲部10b、及第二平面部10c同樣,絲網版30亦具有相同之形狀。即,絲網版30具有與XY面平行之第一平面部30a、連接於第一平面部30a且隨著朝向Y方向右方端部向Z方向上方傾斜延伸設置之彎曲部30b、及連接於該彎曲部30b且隨著朝向Y方向右方端部向Z方向上方傾斜延伸設置之第二平面部30c。另,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之間隔S亦可非固定。又,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亦可不平行。另,於基材10之整個面為彎曲之形狀之情形時,絲網版30亦成為整個面彎曲之形狀。 如圖6所示,絲網版30之開口圖案31係由遍及第一平面部30a、彎曲部30b、及第二平面部30c形成之複數個開口構成。設置開口圖案31之位置或形狀等並未特別限定,為任意。 絲網版30介隔固定構件50固定於框體40之內面。更具體而言,於絲網版30之周緣,藉由接著劑等連接固定構件50。固定構件50係與絲網版30同樣,相對於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介隔大致固定之間隔S配置,且與該等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平行地配置。且,固定構件50之周緣係藉由接著劑等固定於框體40之內面。更詳細而言,固定構件50之周緣中,Y方向左方端部固定於第一側壁42a之內面之Z方向下端部。固定構件50之Y方向右方端部固定於第四上框片41d之下表面之Y方向右方端部。固定構件50之X方向兩端部分別固定於第二、第三側壁42b、42c之內面之Z方向下端部。另,固定構件50、與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之間隔S亦可非固定。又,固定構件50、與被印刷面11及上表面4亦可不平行。 此處,絲網版30較佳使用金屬材料構成。其原因在於,為僅以該絲網版30之張力維持絲網版30之彎曲形狀,必需較高之拉伸強度。作為金屬材料,可列舉不鏽鋼等。進而,絲網版30較佳使用形成有被膜之金屬材料構成。其原因在於,可較僅包含金屬材料之絲網版30提高拉伸強度。作為被膜,雖可列舉鎳等具有耐腐蝕性或疏液性之金屬被膜、氟樹脂被膜等,但具有耐腐蝕性或疏液性之金屬被覆較佳。 又,為吸收各自具有彎曲部之框體40、基材10、及載置台3之加工、成型精度之誤差,而必須將間隔S擴大至某種程度。於該情形時,於印刷時必須使絲網版30自原先之形狀大幅度位移。因此,將絲網版30對框體40固定之固定構件50較佳包含容易拉伸之樹脂材料。作為樹脂材料,可列舉特多龍(tetoron)(註冊商標)、尼龍、聚酯、橡膠等。 (刮刀與刮墨板) 如圖1所示,印刷裝置100於絲網版30之Z方向上方具備刮刀6。又,如圖7所示,印刷裝置100具備向刮刀6之移動方向之相反方向移動,且一面按壓絲網版30一面印刷之刮墨板8。該等刮刀6與刮墨板8係以絲網版30上之前進方向前方成為銳角之接觸角度α、β被按壓於絲網版30,且各者個別地驅動。 刮刀6將印刷材料於絲網版30之上表面塗開,而於開口圖案31內填充印刷材料。 刮墨板8藉由一面按壓絲網版30之上表面一面旋轉及位移,而將填充於開口圖案31內之印刷材料擠出,從而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轉印圖案。 印刷裝置100以將印刷版20(絲網版30、固定構件50、及框體40)、基材10、及載置台3不位移而固定之狀態,藉由使刮刀6旋轉及位移而實施印刷材料之塗開步驟。又,同樣,使刮墨板8旋轉及位移而實施印刷材料之擠出步驟。藉由於擠出步驟前實施塗開步驟,而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均勻地形成印刷材料。 刮刀6與刮墨板8連接於雖省略圖示,但具有相互相同之構成之刮刀驅動機構與刮墨板驅動機構。即,各驅動機構係具備於旋轉驅動支持刮刀6或刮墨板8之軸體之旋轉機構、與使該軸體於YZ面內移動之移動機構。作為旋轉機構或移動機構,可為例如藉由馬達驅動使刮刀6及刮墨板8旋轉、移動之機構等適當之機構。 (印刷順序) 以上所說明之印刷裝置100係按以下之順序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印刷印刷材料。 首先,以使印刷版20之一端部被夾具44夾持之狀態,使印刷版20自圖1所示之狀態以連接點P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而自載置台3上退避。 其次,將基材10嵌合於載置台3之槽5內而載置。然後,藉由未圖示之真空泵對真空孔7進行吸引,而於槽5內真空吸附基材10。 如上述般將基材10設置於載置台3之後,使退避後之印刷版20以連接點P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至第四上框片41d之下表面抵接於高度調整支持棒46之上表面。藉此,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與絲網版30之間形成間隔S。 然後,使刮刀6自絲網版30之圖1之右方側之第二平面部30c通過彎曲部30b移動至第一平面部30a之左方端部之與固定構件50之連接部附近。此時,預先於刮刀6之移動方向上游側供給印刷材料,而藉由刮刀6於絲網版30之整體塗開。 於塗開該印刷材料之塗開步驟中,以刮刀6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接觸角度α成為固定之方式,使刮刀6旋轉及位移。藉此,可於被印刷面11均勻地塗開印刷材料,而可均勻地印刷。又,以刮刀6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按壓力成為固定之方式,使刮刀6旋轉及位移。藉此,亦可均勻地塗開印刷材料,而可均勻地印刷。 其次,如圖7所示,使刮墨板8自絲網版30之左方側之第一平面部30a通過彎曲部30b移動至第二平面部30c之左方端部之與固定構件50之連接部附近。 於將該印刷材料經由開口圖案31擠出至被印刷面11之擠出步驟中,以被印刷面11與刮墨板8之前端部所成之接觸角度β成為固定之方式,使刮墨板8旋轉及位移。藉此,由於將印刷材料自絲網版30均勻地擠出,故可均勻地印刷被印刷面11。又,以刮墨板8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按壓力成為固定之方式,使刮墨板8旋轉及位移。藉此,由於可均勻地塗開印刷材料,故可均勻地印刷。 另,雖於圖7中未圖示,但實際上,藉由刮墨板8按壓之絲網版30係絲網版30相對於框體40相對移動,而向Z方向下方位移。然後,通過圖6所示之絲網版30之開口圖案31將印刷材料轉印至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藉此,於基材10之被印刷面11形成所需圖案之印刷層。 使塗開步驟之刮刀6、與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相對移動之方法並未限定。無論為應用哪一方法之情形,將刮刀6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接觸角度α設為固定之方面與將刮刀6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按壓力設為固定之方面均相同。另,於構造上,難以將接觸角度α設為完全固定,而容許些微之變化。較佳控制成以所需之接觸角度α為基準於±30%之變化。 又,於擠出步驟中亦同樣,使刮墨板8、與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相對移動之方法並未限定。無論為應用哪一方法之情形,將刮墨板8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接觸角度β設為固定之方面與將刮墨板8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按壓力設為固定之方面均相同。另,於構造上,難以將接觸角度β或按壓力設為完全固定,而容許些微之變化。較佳控制成以所需之接觸角度β或按壓力為基準於±30%之變化。 本構成之絲網版30藉由適當設定固定構件50及絲網版30之材料或面積等,而將固定構件50之拉伸強度設定為小於絲網版30之拉伸強度。更具體而言,固定構件50之拉伸強度較佳為絲網版30之拉伸強度之4/5倍以下,更佳為3/5倍以下,進而更佳為1/5倍以下。藉此,將絲網版30以可相對於框體40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框體40。另,包含尼龍或聚酯等樹脂材料之固定構件50之拉伸強度約為400~800 N/mm2 ,包含不鏽鋼等金屬材料之絲網版30之拉伸強度約為1000~4000 N/mm2 。 於將包含金屬材料之絲網版30不介隔包含樹脂材料之固定構件50而直接固定於框體40之情形時,因包含金屬材料之絲網版30剛性較高,故由刮墨板將絲網版30壓入之量成為極少量(例如0.1 mm左右)。於該情形時,可實施將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之間隔S設定為極小之所謂零間隙方式之印刷。於零間隙方式之印刷中,雖將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之間隔S設為固定極為重要,但因本實施形態之被印刷面11具有彎曲部11b,故難以將為極小值之上述間隔S設定為固定。 因此,如本構成之印刷版20般,將絲網版30介隔固定構件50固定於框體40,而將絲網版30以可相對於框體40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支持。藉此,對高剛性之絲網版30賦予固定構件50之伸縮性,而可將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之間隔S設為較大。其結果,可抵消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之形狀誤差。進而,因絲網版30之剛性維持為較高,故可僅以絲網版30之張力維持彎曲部30b之形狀。即,本構成之印刷版20因兼具高剛性之金屬絲網版之特徵、與對形狀變化較寬容之樹脂絲網版之良好特徵,故即使對複雜形狀之被印刷面11亦可精度良好地印刷。 於本構成之印刷版20中,絲網版30與被印刷面11之間隔S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於間隔S為1 mm以上之情形時,脫版變得良好。又,間隔S較佳為15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下。於間隔S為15 mm以下之情形時,因將絲網版30藉由刮墨板8壓入,故容易印刷,而脫版亦變得良好。 又,本構成之印刷裝置100適於印刷難以於印刷之後成型之基材10之情形、尤其是使用玻璃板作為基材10之情形。於使用丙烯酸等熱塑性樹脂作為基材10之情形時,可於印刷平板狀之樹脂之後進行彎曲部等之成型。其原因在於,成型溫度較低溫,而藉由印刷獲得之印刷層不易受損。另一方面,於使用如玻璃般成型溫度成為高溫之基材10之情形時,若印刷平板狀之玻璃板之後成型彎曲部等,則由於已形成之印刷層曝露於高溫中,故印刷層受損。基於以上,對必須於彎曲部等之成型後才進行印刷之基材10,應用本構成之印刷裝置100尤其有益。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100尤其是可印刷於被印刷面11具有至少一個彎曲部11b,且彎曲深度成為10 mm以上之基材10之方面優異。於對此種基材10,使用先前之平板狀之絲網版進行印刷之情形時,基材10與平板狀之絲網版緩衝,而無法形成厚度均勻且外觀優異之印刷層。根據本構成,即使為彎曲深度較深之基材10,亦可形成均質之印刷層。 又,本構成之印刷裝置100尤其是可印刷於被印刷面11具有至少一個以上凹曲形狀之彎曲部11b,且彎曲深度成為10 mm以上之基材10之方面優異。於使用先前之平版上之絲網版進行印刷之情形時,難以對彎曲深度為10 mm以上之凹曲部進行均勻之印刷。但是,根據本構成,即使對彎曲深度較深之基材10亦可形成均質之印刷層。 且,所形成之印刷層之厚度偏差相對於印刷層之平均厚度可控制在     ±10%。印刷層之厚度偏差較佳為±7%,更佳為±5%。因可將印刷版20相對於基材10保持大致固定之間隔S,故對彎曲深度較深之基材亦可形成均勻之印刷層。 <第2構成例> 其次,說明第2構成例之印刷裝置。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200具有在不使刮刀6或刮墨板8位移而固定之狀態下,藉由使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旋轉及位移,而實施塗開步驟與擠出步驟之功能。其他構成與圖1、圖7所示之印刷裝置100相同。 (移動機構) 印刷裝置200例如具有圖8所示般之移動機構60,作為在不使刮刀6或刮墨板8位移而固定之狀態下,使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旋轉及位移之機構。 該移動機構60係於上述之塗開步驟或擠出步驟中,驅動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 該移動機構60具備規定垂直平面(YZ平面)之基台61、及於水平方向固定於基台61上之一對線性導軌62。於線性導軌62上,可於水平方向(Y方向)移動地配設水平移動台63。水平移動台63藉由固定於基台61之以水平驅動馬達64驅動之滾珠螺桿機構65等而可於水平方向移動。 於水平移動台63上,配設有以垂直驅動馬達66驅動、且以一對線性導軌67引導而可於垂直方向(Z方向)移動之垂直移動台68。於垂直移動台68上,配設有以擺動驅動馬達69驅動而以與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正交之軸為中心能夠於θ方向旋轉之擺動台70。擺動台70形成為大致L字形,且於自擺動台70之上部向圖中近前側突出之突出部71,固定可載置基材10之載置台3(參照圖1)。 另,水平移動台63、垂直移動台68、擺動台70只要分別為於水平方向移動、於垂直方向移動、旋轉之機構,則不限定於藉由馬達與滾珠螺桿機構之組合進行之移動或旋轉,亦可由其他水平移動機構、其他垂直移動機構、其他擺動驅動機構構成。 圖9(a)、(b)、(c)係顯示藉由本構成之印刷裝置200之擠出步驟,而使載置台、基材、及印刷版旋轉及位移之狀況之步驟說明圖。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200係以將基材10支持於載置台3之狀態,藉由圖8所示之移動機構60驅動載置台3。刮墨板8藉由自圖9(a)所示之初始狀態,如圖9(b)所示般使載置台3向圖中左方移動,而於絲網版30上移動。然後,如圖9(c)所示,藉由移動機構60使載置台3傾斜,而使刮墨板8自絲網版30之彎曲部30b移動至第二平面部30c。 如此,本構成之印刷裝置200形成為藉由移動機構60使載置台3相對於固定之刮墨板8移動、旋轉之構成。因此,與使刮墨板8移動、旋轉之構成相比,於藉由刮墨板8之印刷材料之擠出時不易產生振動等。又,可將印刷層之厚度設為均勻,而可提高印刷品質。 除上述以外,亦可藉由使刮刀6或刮墨板8旋轉及位移,進而使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旋轉及位移,而實施上述之塗開步驟與擠出步驟。於該情形時,使塗開步驟與擠出步驟之刮刀6或刮墨板8、與印刷版20、基材10及載置台3相對移動之方法並未限定。無論為應用哪一方法之情形,將被印刷面11與刮刀6所成之接觸角度α、被印刷面與刮墨板8所成之接觸角度β分別設為固定之方面與將刮刀6及刮墨板8對絲網版30之上表面之按壓力設為固定之方面均相同。 <第3構成例> 其次,說明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 於圖10顯示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300之刮墨板旋轉及位移而印刷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另,於以後之說明中,對與圖1、圖7所示者相同之構件或部位,藉由賦予相同之符號,而省略或簡化其說明。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300係印刷具有彎曲部10b之形狀係沿著X方向變化之扭曲之基材10A者。另,此處所言之「扭曲」表示彎曲部之曲率半徑未必固定,開角未必固定,而藉此獲得之形狀。具體而言,對圖11之基材10A觀察於與YZ平面平行之面與X軸成為垂直般之切斷面之情形時,具有不同之曲率半徑與開角。 圖11係模式性顯示具有扭曲之基材10A之外觀之立體圖。 基材10A之被印刷面11以對應於第一平面部10a、彎曲部10b、及第二平面部10c之方式,具有與XY面平行之第一平面部11a、連接於第一平面部11a之彎曲部11b、及連接於彎曲部11b之第二平面部11c。 彎曲部11b係於X方向一端部即圖11之近前側,被印刷面11具有曲率半徑R1之彎曲形狀,於X方向另一端部即圖11之裏側,被印刷面11具有小於曲率半徑R1之曲率半徑R2之彎曲形狀。該彎曲部11b係沿著X方向曲率半徑自R1向R2連續變化之形狀,例如形成為對平板板材附加扭曲而曲折所得之形狀。 圖12係印刷圖11所示般之具有扭曲之基材10之印刷版之立體圖。 該情形之印刷版20A具備具有開口圖案31之絲網版30A、與將絲網版30A介隔固定構件50A固定之框體40A。 絲網版30A係開口圖案31由遍及第一平面部30a、彎曲部30b、及第二平面部30c形成之複數個開口構成。該絲網版30A之彎曲部30b係以沿著X方向曲率半徑自R1向R2連續變化之方式構成。 圖13係圖12之XIII-XIII線剖視圖,圖14係圖12之XIV-XIV線剖視圖。絲網版30A之彎曲部30b係以圖13、圖14所示之X方向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曲率半徑成為R1、R2之方式,沿著X方向曲率半徑不同。另,於圖示例中,為使絲網版30A之厚度誇大,而顯示絲網版30A之下表面(與印刷版之對向面)之曲率半徑。但,實際之版厚極薄,於絲網版30A之表背面成為實質上相同之曲率半徑。 圖15係圖12所示之絲網版30A之俯視視圖。 此處,圖12、圖15所示之虛擬線L1、L2、L3於分別自X方向側面觀看基材10A之彎曲部10b之被印刷面之X方向兩端部之情形時,可形成與被印刷面之切線垂直之法線方向一致之連結端部彼此之直線。因此,具有於一條虛擬線上,法線方向全部一致之相同方向之被印刷面。即,虛擬線L1、L2、L3係使刮墨板8旋轉、直進時之刮墨板8之前端部介隔絲網版30A接觸之接觸線。虛擬線L1表示第一平面部30a與彎曲部30b之邊界,虛擬線L3表示彎曲部30b與第二平面部30c之邊界。虛擬線L2係虛擬線L1與L2之中間之線,於虛擬線L2線上法線方向成為相同方向。 於使用該印刷版20A使刮墨板8壓抵於絲網版30A並移動時,於絲網版30A之第一平面部30a之區域,將刮墨板8設為長度方向與X方向平行。然後,若刮墨板8到達彎曲部30b,則使刮墨板8傾斜,而自與虛擬線L1平行之狀態,逐漸傾斜成與虛擬線L2平行。然後,於到達虛擬線L2時,使刮墨板8之長度方向與虛擬線L2一致。進而,進行刮墨板8之移動而於到達虛擬線L3時,使刮墨板8之長度方向與虛擬線L3一致。 即,伴隨刮墨板8之移動,使刮墨板8於圖15所示之XY面內連續旋轉,而使刮墨板8介隔絲網版30A所壓抵之基材10A之表面(圖10所示之被印刷面11)始終朝向相同之法線方向。藉此,於具有扭曲成分之形狀之基材10A之被印刷面11,可始終以相同之方向壓抵刮墨板8。其結果,被印刷面11與刮墨板8之前端部所成之接觸角度β成為固定,而將印刷材料對被印刷面11均勻地擠出,完成良好之印刷。因此,可獲得均質且美觀亦優異之印刷狀態。 刮墨板8係如上所述般,連接於由未圖示之馬達等構成之刮墨板驅動機構,而藉由刮墨板驅動機構之驅動,伴隨圖10所示之Y方向移動變更成所需之角度或位置。 刮墨板8之自X方向之傾斜角並不限於隨著自虛擬線L1至L3伴隨Y方向移動連續變化。既可最初自設為與虛擬線L3平行之狀態,於Y方向移動,亦可於到達虛擬線L1之前使刮墨板8自與虛擬線L1平行之狀態靠近虛擬線L2、L3。 亦可為使上述之刮墨板8之旋轉與移動更確實地發揮功能,而於本構成之印刷版20A,設置圖10所示之引導構件81。 引導構件81形成於印刷版20A之框體之第二側壁42b及第三側壁42c。引導構件81之上表面形成有與設置於刮墨板8之長度方向(X方向)即旋轉軸方向兩端之凸輪從動件85滾動接觸之引導面83。引導面83係沿刮墨板8之YZ面內之移動路徑形成,凸輪從動件85沿引導面83轉動,而引導刮墨板8。 凸輪從動件85與引導面83藉由將至少任一者於彼此之滾動接觸面設置橡膠等柔軟材料,而可振動較少地順暢進行移動動作。另,凸輪從動件85亦可以滾軸或銷構成。 根據本構成,對刮墨板8與旋轉機構及移動機構一起藉由引導構件81之引導面83與凸輪從動件85之轉動,而提高刮墨板8之角度維持性、及對絲網版30A之按壓力維持性。 於圖16顯示本構成之印刷裝置300之要部剖視圖。 絲網版30A係介隔固定構件50A支持於框體40A。於該絲網版30A之設計中,彎曲部30b之曲率半徑r2較佳比基材10A之被印刷面之彎曲部11b之曲率半徑r1小。基材10A之彎曲部11b之曲率半徑之中心O1 、與絲網版30A之彎曲部30b之曲率半徑之中心O2 未必須一致。又,絲網版30A與基材10A之重合方向之間隔較佳自印刷開始部之間隙朝向印刷方向逐漸變窄。即,若將印刷開始時點之距離設為d1 ,將彎曲部附近之距離設為d2 ,則成為d1 >d2 。 根據上述構成,脫版變得良好,而可期待印刷之品質提高、精度提高。 <第4構成例> 其次,說明第4構成例之印刷裝置。 圖17係顯示第4構成例之印刷裝置400之刮墨板旋轉及位移而印刷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400除於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300設置與引導構件81之引導面83相向之按壓構件87以外,為與印刷裝置300相同之構成。 按壓構件87具有與引導構件81之引導面83平行之引導面89,且引導面83與引導面89之間隙設定為與凸輪從動件85之外徑大致相同之寬度W。 於引導構件81之引導面83、與按壓構件87之引導面89之間,插入刮墨板8之凸輪從動件85。因此,刮墨板8係凸輪從動件85於引導面83、89間一面轉動一面移動。 根據本構成之印刷裝置400,凸輪從動件85被夾在引導面83、89間,而使伴隨刮墨板8移動之抖動變小,從而印刷品質提高。 又,亦可替代設置按壓構件87,而於第二側壁42b、第三側壁42c形成供刮墨板8之長度方向兩端之凸輪從動件85(或滾軸、銷)轉動之槽。 另,上述之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300與第4構成例之印刷裝置400雖均針對刮墨板8之構成予以顯示,但對刮刀6亦可應用相同之構成,且可獲得相同之作用效果。又,於刮墨板8用、與刮刀6用,可設為分別形成個別之移動路徑之構成。 另,於本構成中,絲網版30A與基材10A之重合方向之間隔亦較佳自印刷開始部之間隙朝向印刷方向逐漸變窄。 <第5構成例> 其次,說明第5構成例之印刷裝置。 圖18係顯示第5構成例之印刷裝置500之其他載置台之構成例之要部剖視圖。 本構成之印刷裝置500係替代設置上述之各構成例之載置台3之凹陷9(例如參照圖1),而於載置台3A設置退避機構。 載置台3A係將支持基材10之端部之部分與載置台本體3a分開,而設為相對於載置台本體3a升降自如之退避組塊3b、3c。 退避組塊3b支持與上述之載置台3之凹陷9對面之基材10之端部,且藉由未圖示之升降用馬達等,相對於支持基材10之中央部之載置台本體3a下降。同樣,退避組塊3c亦支持基材10之端部,且相對於載置台本體3a下降。 若退避組塊3b、3c自載置台本體3a下降,則支持於載置台本體3a之基材10之端部變成自載置台本體3a之端部91、93突出之狀態。因此,於解除真空吸附後,該基材10之突出之部分被向上方抬升,而可自載置台本體3a簡單地卸除基材10。 根據本構成之印刷裝置500,可將基材10之卸除作業自動化,而可效率良好地回收樣品。 另,於圖示例中,雖顯示退避組塊3b自載置台本體3a下降之構成,但亦可設為載置台本體3a自退避組塊3b上升之構成。即,退避組塊3b、3c只要為對於載置台本體3a相對地升降移動之機構即可。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將實施形態之各構成相互組合、或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說明書之記載以及周知之技術加以變更或應用亦為本發明所預料,而涵蓋於申請保護之範圍內。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5年11月18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5-226120、及2016年8月8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6-155999者,其等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3‧‧‧載置台
3A‧‧‧載置台
3a‧‧‧載置台本體
3b‧‧‧退避組塊
3c‧‧‧退避組塊
4‧‧‧上表面
5‧‧‧槽
6‧‧‧刮刀
7‧‧‧真空孔
8‧‧‧刮墨板
9‧‧‧凹陷
10‧‧‧基材
10A‧‧‧基材
10a‧‧‧第一平面部
10b‧‧‧彎曲部
10c‧‧‧第二平面部
11‧‧‧被印刷面
11a‧‧‧第一平面部
11b‧‧‧彎曲部
11c‧‧‧第二平面部
12‧‧‧下表面
20‧‧‧印刷版
20A‧‧‧印刷版
30‧‧‧絲網版
30A‧‧‧絲網版
30a‧‧‧第一平面部
30b‧‧‧彎曲部
30c‧‧‧第二平面部
31‧‧‧開口圖案
40‧‧‧框體
40A‧‧‧框體
41‧‧‧上框
41a‧‧‧第一上框片(上框片)
41b‧‧‧第二上框片(上框片)
41c‧‧‧第三上框片(上框片)
41d‧‧‧第四上框片(上框片)
42a‧‧‧第一側壁(側壁)
42b‧‧‧第二側壁(側壁)
42c‧‧‧第三側壁(側壁)
43a‧‧‧下表面
43c‧‧‧下表面
44‧‧‧夾具
45‧‧‧支持棒
46‧‧‧高度調整支持棒
50‧‧‧固定構件
50A‧‧‧固定構件
60‧‧‧移動機構
61‧‧‧基台
62‧‧‧線性導軌
63‧‧‧水平移動台
64‧‧‧水平驅動馬達
65‧‧‧滾珠螺桿機構
66‧‧‧垂直驅動馬達
67‧‧‧線性導軌
68‧‧‧垂直移動台
69‧‧‧擺動驅動馬達
70‧‧‧擺動台
71‧‧‧突出部
81‧‧‧引導構件
83‧‧‧引導面
85‧‧‧凸輪從動件
87‧‧‧按壓構件
89‧‧‧引導面
91‧‧‧端部
93‧‧‧端部
100‧‧‧印刷裝置
200‧‧‧印刷裝置
300‧‧‧印刷裝置
400‧‧‧印刷裝置
500‧‧‧印刷裝置
a‧‧‧X方向尺寸
b‧‧‧Y方向尺寸
d1‧‧‧ 距離
d2‧‧‧ 距離
h‧‧‧彎曲深度
III-III‧‧‧線
L1‧‧‧虛擬線
L2‧‧‧虛擬線
L3‧‧‧虛擬線
O‧‧‧切點
O1‧‧‧ 中心
O2‧‧‧ 中心
P‧‧‧連接點
P1‧‧‧Z方向下端部
P2‧‧‧Z方向下端部
R1‧‧‧曲率半徑
r1‧‧‧曲率半徑
R2‧‧‧曲率半徑
r2‧‧‧曲率半徑
S‧‧‧間隔
t‧‧‧壁厚
W‧‧‧寬度
X‧‧‧方向
XIII-XIII‧‧‧線
XIV-XIV‧‧‧線
Y‧‧‧方向
Z‧‧‧方向
α‧‧‧接觸角度
β‧‧‧接觸角度
γ‧‧‧開角
θ‧‧‧方向
圖1係第1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且係顯示刮刀旋轉及位移而擴展印刷材料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圖2係模式性顯示基材之外觀之立體圖。 圖3係圖2之III-III線剖視圖。 圖4係被印刷面僅包含一個彎曲部之基材之剖視圖。 圖5係載置台之俯視圖。 圖6係印刷版之立體圖。 圖7係第1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且係顯示刮墨板旋轉及位移而印刷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圖8係第2構成例之印刷裝置具備之移動機構之構成圖。 圖9(a)、(b)、(c)係顯示藉由利用第2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之擠出步驟,而載置台、基材、及印刷版旋轉及位移之狀況之步驟說明圖。 圖10係顯示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之刮墨板旋轉及位移而印刷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圖11係模式性顯示具有扭曲之基材之外觀之立體圖。 圖12係印刷圖11所示般之具有扭曲之基材之印刷版之立體圖。 圖13係圖12之XIII-XIII線剖視圖。 圖14係圖12之XIV-XIV線剖視圖。 圖15係圖12所示之絲網版之俯視視圖。 圖16係第3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之要部剖視圖。 圖17係顯示第4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之刮墨板旋轉及位移而印刷之狀況之要部剖視圖。 圖18係顯示第5構成例之印刷裝置之另一載置台之構成例之要部剖視圖。
10‧‧‧基材
10a‧‧‧第一平面部
10b‧‧‧彎曲部
10c‧‧‧第二平面部
11‧‧‧被印刷面
11a‧‧‧第一平面部
11b‧‧‧彎曲部
11c‧‧‧第二平面部
h‧‧‧彎曲深度
t‧‧‧壁厚
Y‧‧‧方向
Z‧‧‧方向
γ‧‧‧開角

Claims (25)

  1. 一種印刷版,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具有開口圖案之絲網版、及固定上述絲網版之框體者,且 上述絲網版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2. 如請求項1之印刷版,其中上述印刷版進而具備:固定構件,其連接於上述絲網版之周緣,且其周緣固定於上述框體;且 藉由將上述固定構件之拉伸強度設定為小於上述絲網版之拉伸強度,而將上述絲網版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3. 如請求項2之印刷版,其中上述固定構件包含樹脂材料。
  4. 如請求項2或3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包含金屬材料。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具備至少1個平面部。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印刷版,其中上述絲網版之整個面彎曲。
  7. 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載置台,其載置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之基材;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印刷版,其配置於上述載置台之上方;及 刮墨板,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經由上述絲網版之上述開口圖案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印刷材料。
  8. 如請求項7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之至少1個彎曲部為凹曲部。
  9. 如請求項7或8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墨板驅動機構,其以上述被印刷面與上述刮墨板所成之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上述基材及上述載置台相對移動。
  10.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墨板驅動機構,其以上述刮墨板對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上述基材及上述載置台相對移動。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刮墨板驅動機構具備可使上述刮墨板旋轉之旋轉軸。
  12. 如請求項7至11中任一項之印刷裝置,其具備:刮刀,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印刷版具有:引導構件,其具有支持上述旋轉軸方向兩端之引導面; 上述刮墨板係一面使設置於該旋轉軸方向兩端之凸輪從動件與上述引導面進行滾動接觸、一面進行上述相對移動。
  14. 如請求項13之印刷裝置,其具備:按壓構件,其與上述引導構件相向設置,且於該按壓構件與上述引導面之間形成引導上述凸輪從動件之間隙。
  15. 如請求項7至14中任一項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載置台具有支持上述基材之中央部之載置台本體、及支持上述基材之端部之退避組塊,上述退避組塊係對上述載置台本體相對地升降移動。
  16. 如請求項7至15中任一項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基材係玻璃板。
  17. 一種基材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及形成於上述被印刷面之印刷層之基材之製造方法,且具備: 印刷版,其具備具有開口圖案之絲網版、及固定上述絲網版之框體,且配置於上述基材之上方,及 刮墨板,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 上述絲網版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且以可相對於上述框體進行相對移動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體; 藉由上述刮墨板,經由上述絲網版之開口圖案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印刷材料。
  18. 如請求項17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時,以上述被印刷面與上述刮墨板所成之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相對移動。
  19. 如請求項17或18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時,以上述刮墨板對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墨板、與上述絲網版及上述基材相對移動。
  20. 如請求項17至19中任一項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刮刀,其配置於上述印刷版之上述絲網版之上方;且 於向上述被印刷面擠出上述印刷材料之前,藉由上述刮刀,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
  21. 如請求項20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時,以上述刮刀相對於上述絲網版之接觸角度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刀與上述絲網版相對移動。
  22. 如請求項20或21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將上述印刷材料於上述絲網版上塗開時,以上述刮刀對上述絲網版之按壓力為一定之方式,使上述刮刀與上述絲網版相對移動。
  23. 一種基材,其特徵在於具備具有至少1個彎曲部之被印刷面、及形成於上述被印刷面之印刷層,且上述彎曲部之彎曲深度為10 mm以上。
  24. 如請求項23之基材,其中上述至少1個彎曲部為凹曲形狀。
  25. 如請求項23或24之基材,其中上述印刷層之厚度偏差相對於平均厚度為     ±10%。
TW105137214A 2015-11-18 2016-11-15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TWI701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6120 2015-11-18
JP2015226120 2015-11-18
JP2016155999 2016-08-08
JP??2016-155999 2016-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670A true TW201720670A (zh) 2017-06-16
TWI701150B TWI701150B (zh) 2020-08-11

Family

ID=5871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7214A TWI701150B (zh) 2015-11-18 2016-11-15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76731B2 (zh)
JP (1) JP6540822B2 (zh)
CN (2) CN211106185U (zh)
DE (1) DE112016005300B4 (zh)
TW (1) TWI701150B (zh)
WO (1) WO20170861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18174A1 (en) * 2015-07-17 2017-01-18 AGC Glass Europe Center console for vehicle
JP2019018384A (ja) * 2017-07-12 2019-02-07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WO2019031206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6955716B2 (ja) * 2017-08-10 2021-10-27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6959636B2 (ja) * 2017-08-22 2021-11-02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WO2019074800A1 (en) * 2017-10-09 2019-04-18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FIXING AND PRINTING CURVED SUBSTRATES
CN107757165A (zh) * 2017-10-27 2018-03-06 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玻璃丝网印刷工艺
CN110722873B (zh) * 2019-11-27 2021-10-26 浙江林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杯丝印加墨装置
CN115666950A (zh) * 2020-06-17 2023-01-31 微技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WO2022013999A1 (ja) * 2020-07-16 2022-01-20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113103737B (zh) * 2021-03-17 2022-06-21 东莞市和冠纸品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
CN113351530B (zh) * 2021-05-20 2022-08-12 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干擦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5378A (en) * 1936-09-09 1938-01-11 Solar Lab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spherical and other articles having curved surfaces by a stenciling process
JPS5224446B2 (zh) * 1971-12-04 1977-07-01
JP3318906B2 (ja) * 1994-03-23 2002-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陰極線管の蛍光面作製方法、装置および陰極線管
JPH09109364A (ja) * 1995-10-16 1997-04-28 Shinya Tomit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版枠
JP3677150B2 (ja) 1998-05-18 2005-07-27 ニューロング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曲面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6474047B1 (en) * 1999-03-15 2002-11-05 Abb Automation, Inc. Robotic end effector with counter-rotating fingers
JP2000330292A (ja) * 1999-05-20 2000-11-30 Sony Corp 印刷用スクリーン
US6834582B2 (en) * 2001-06-21 2004-12-28 Exatec, Llc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curved substrate
US7182019B2 (en) * 2004-01-23 2007-02-27 Exatec, Llc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DE102005006732A1 (de) 2005-02-02 2006-08-10 Thieme Gmbh & Co. Kg Siebdruckvorrichtung
JP4473212B2 (ja) * 2005-12-21 2010-06-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電極形成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器具
JP4862504B2 (ja) 2006-06-09 2012-0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61535B2 (en) 2010-02-27 2013-10-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creen printing on 3D glass articles
JP6308022B2 (ja) 2014-05-27 2018-04-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録画装置
JP2016155999A (ja) 2015-02-24 2016-09-0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6185U (zh) 2020-07-28
US10576731B2 (en) 2020-03-03
JP6540822B2 (ja) 2019-07-10
US20180264799A1 (en) 2018-09-20
WO2017086137A1 (ja) 2017-05-26
CN208867735U (zh) 2019-05-17
TWI701150B (zh) 2020-08-11
US20200156364A1 (en) 2020-05-21
DE112016005300T5 (de) 2018-08-02
JPWO2017086137A1 (ja) 2018-08-30
DE112016005300B4 (de)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0670A (zh) 印刷版、印刷裝置、基材及基材之製造方法
TWI701157B (zh) 曲面絲網印刷裝置、曲面絲網印刷方法、及具有印刷層之基材之製造方法
US11020957B2 (en) Producing method of base member provided with printed layer and base member provided with printed layer
US20080121124A1 (en) Screen Printer
TWI314670B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fine pattern on substrate
US1094068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ent plate with printed layer
US201200427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substrate
JP6564648B2 (ja) ノズルおよび塗布装置
JP5247088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スキージ
CN111391488A (zh) 刮刀、印刷器具和基板的印刷方法
JP2011177977A (ja) 印刷用摺動部材および印刷装置
JP7220404B2 (ja) 画像中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94653A (ja) 塗布装置
KR20200065585A (ko) 그라비아 오프셋 인쇄 시스템
JPH0722442A (ja) 倣い機構
KR102192868B1 (ko) 그라비아 오프셋 인쇄용 이송 장치
KR101000943B1 (ko) 스크라이빙 유닛 및 그 유닛을 구비한 스크라이빙 장치
JP2006281519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6112620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ターンの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方法
JP2004122678A (ja) スキージとスキージ支持体
JP2016036989A (ja) ブレード機構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6203518A (ja) 平板状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当該ブランケットを用いた転写方法
KR20140022649A (ko) 유리판용 백패드 부착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