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6673A -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6673A
TW201716673A TW105129299A TW105129299A TW201716673A TW 201716673 A TW201716673 A TW 201716673A TW 105129299 A TW105129299 A TW 105129299A TW 105129299 A TW105129299 A TW 105129299A TW 201716673 A TW201716673 A TW 2017166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side frame
hanging
groove
suspen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8492B (zh
Inventor
山田寿一郎
加藤成貴
Original Assignee
Ihi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Ihi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6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6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4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7/00Construction or assembling of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employing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situ or off the site
    • E04H7/02Containers for fluids or gases; Supports therefor
    • E04H7/18Containers for fluids or gases; Supports therefor mainly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具備以下的步驟:將被吊側架台(80)安裝於抬升體(60),將千斤頂本體(19a)連結於被吊側架台(80),並且將吊側架台(70)安裝於PC壁(2),將千斤頂桿(19b)透過座板(19c)而連結於吊側架台(70);以及在藉由千斤頂本體(19a)之動作而透過被吊側架台(80)來使抬升體(60)上升,且使已上升之抬升體(60)透過保持構件而被保持於PC壁(2)之後,將吊側架台(70)從PC壁(2)卸下,並且將吊側架台(70)與千斤頂桿(19b)及座板(19c)一體地從千斤頂本體(19a)吊起,以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

Description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本案係基於2015年9月11日在日本所提出申請的特願2015-179735號而主張優先權,且將該內容援用於此。
具有內槽和外槽的雙層殼體結構之圓筒型槽,係被用於LNG(液化天然氣)或LPG(液化石油氣)等低溫液體之貯藏。在專利文獻1中,已有揭示一種具有金屬製之內槽和混凝土製之外槽的圓筒型槽。
在專利文獻1中,已有揭示一種為了謀求圓筒型槽之工期縮短,而同時對金屬製之內槽和混凝土製之外槽施工的手法。具體而言,係使千斤頂架台豎設於外槽之底部,且使舉升裝置支承於預定高度(參照專利文獻1之第4圖(b))。然後,在進行外槽之側壁工程時,在外槽之底部上組裝內槽屋頂和外槽屋頂,接著,一邊利用上述舉升裝置使內槽屋頂和外槽屋頂上升,一邊將內槽側板從最上層往最下層依順序地安裝於內槽屋頂,藉此實現金屬製之內槽和混凝土製之外槽的同時施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62924號公報
可是,在上述先前技術中,係在將內槽側板透過關節部而裝配於內槽屋頂之後,將內槽側板當作被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來舉升組裝途中之抬升體(包含內槽屋頂、關節部及內槽側板等)。但是,內槽側板當中之尤其是最上層的內槽側板,大多是設計成能支承內槽屋頂之重量程度的強度,此在支承包含內槽屋頂等在內的抬升體之合計重量的情況下恐有壓曲之虞慮。另一方面,僅是加厚內槽側板的板厚,將對槽的結構造成白白浪費。
於是,本案發明人等想出了以下的方法:不用變更被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而是將設定於外槽之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重新安放於上方,藉此來舉升抬升體。依據該方法,由於不用變更被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所以只要將被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設定於可以確保能夠支承抬升體之強度的部位(例如關節部等),以後就沒有內槽側板之壓曲等的虞慮。
然而,在該方法中,因是重新安放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故而當是一般的LNG槽之大小等時,例如就有必要重新安放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三次左右。因此,在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上需要極大的時 間。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點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縮短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所需時間的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係一種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具有:在外槽之內側,藉由舉升裝置使抬升體上升,且將內槽側板熔接(welding,亦稱銲接)於已上升的抬升體之下側並組裝內槽的步驟者。舉升裝置係具備千斤頂本體及千斤頂桿,該千斤頂桿係藉由千斤頂本體之動作而對於千斤頂本體相對地上下移動。又,該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係具有:千斤頂設置步驟,係將被吊側架台安裝於抬升體,並且將吊側架台安裝於外槽,將千斤頂本體連結於被吊側架台及吊側架台之其中任一方,將千斤頂桿透過座板(facing plate)而連結於被吊側架台及吊側架台之另一方;以及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係在藉由千斤頂本體之動作而藉由被吊側架台來使抬升體上升,且使已上升之抬升體透過保持構件而被保持於外槽之後,將吊側架台從外槽卸下,並且將吊側架台與千斤頂本體或是千斤頂桿及座板一體地吊起,以將吊側架台對外槽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
依據本發明,係將被吊側架台安裝於抬升體,同時將吊側架台安裝於外槽,並將千斤頂本體連結於 被吊側架台及吊側架台之其中任一方,將千斤頂桿藉由座板而連結於被吊側架台及吊側架台之另一方,且在該狀態下使千斤頂本體動作,藉此使抬升體上升。在使抬升體上升之後,使抬升體藉由保持構件而保持於外槽,且除掉施加於舉升裝置的懸吊荷重,進行吊側架台之重新安放作業。在進行該重新安放作業時,將吊側架台與千斤頂本體或是千斤頂桿及座板一體地吊起,以將吊側架台對外槽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依據該手法,不用將吊側架台和千斤頂本體或是千斤頂桿解體,就可以將吊側架台對外槽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而可以大幅地縮短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所需的時間。
1‧‧‧基礎底板
2‧‧‧PC壁(外槽)
3‧‧‧基礎部
4‧‧‧內槽錨箍
5‧‧‧鷹架
6‧‧‧底部襯套
7‧‧‧屋頂架台
8‧‧‧工程口
9‧‧‧內槽側板
9a‧‧‧第一構造物
9b‧‧‧第二構造物
10‧‧‧門型架台
10a‧‧‧腳部
11‧‧‧關節板(關節部)
12‧‧‧構成構件
13‧‧‧環形部
14‧‧‧內槽屋頂
15‧‧‧內外槽間
19‧‧‧舉升裝置
19a‧‧‧千斤頂本體
19a1‧‧‧連結桿
19b‧‧‧千斤頂桿
19c‧‧‧座板
19c1、74a、80b1、91a‧‧‧插通孔
22‧‧‧外槽屋頂
23‧‧‧升降階梯
24‧‧‧屋頂階梯
25‧‧‧泵筒
30‧‧‧內槽
39‧‧‧底部抗冷熱緩和材料
40‧‧‧泡沫玻璃
44‧‧‧保冷材料
50‧‧‧圓筒型槽
60‧‧‧抬升體
70‧‧‧吊側架台
71‧‧‧支承部
72‧‧‧上表面
73‧‧‧安裝用螺栓(緊固構件)
74‧‧‧安裝部
80‧‧‧被吊側架台
80a‧‧‧支承板
80b‧‧‧被吊板
80b2‧‧‧連結孔
80c‧‧‧補強板
81‧‧‧安裝用螺栓(第二緊固構件)
82、102‧‧‧連結板
90‧‧‧安裝單元
91‧‧‧安裝板
92‧‧‧基底部
93、93a‧‧‧錨
100‧‧‧模板
101‧‧‧把持板
101a‧‧‧插通孔
102a‧‧‧缺口部
102a1‧‧‧定位用溝槽
102a2‧‧‧熔接用溝槽
102b‧‧‧抵接部
103‧‧‧保持用螺栓
110‧‧‧保持構件
111‧‧‧千斤頂間架台
112‧‧‧保持架台
113‧‧‧保持塊體
X‧‧‧環形區域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一步驟的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二步驟(千斤頂設置步驟)的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吊側架台之側視圖。
第4圖係第3圖之箭頭A圖。
第5圖係第3圖之箭頭B圖。
第6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用以將複數個安裝板安裝於基底部的模板(template)之側視圖。
第6B圖係第6A圖所示的模板之俯視圖。
第6C圖係第6A圖所示的模板之前視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被吊側架台之側視圖。
第8圖係第7圖之箭頭C圖。
第9圖係第7圖之箭頭D圖。
第10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中的吊側架台之重新安放作業的示意圖。
第10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中的吊側架台之重新安放作業的示意圖。
第11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中的吊側架台之重新安放作業的示意圖。
第11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中的吊側架台之重新安放作業的示意圖。
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三步驟的示意圖。
第1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四步驟的示意圖。
第1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五步驟的示意圖。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舉升裝置之撤去步驟的示意圖。
第1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六步驟的示意圖。
以下,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加以說明。在以下之說明中,係例示貯藏LNG的地上式之PC(預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雙層殼體貯槽,作為圓筒型槽。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一步驟的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在本手法中,首先是進行大致圓板狀之基礎底板1的工程。在基礎底板1之外周緣部,係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設置用以組裝PC壁2(外槽)的基礎部3。又,沿著基礎部3之內側設置內槽錨箍(anchor strap)4。又,在基礎部3上灌注PC壁2。在灌注PC壁2時,在內側與外側之雙方設置鷹架5,且設置未圖示的模框。
其次,在基礎底板1上鋪設底部襯墊(liner)6。又,在基礎底板1之中央部組裝屋頂架台7。又,在PC壁2之基端部形成用以逐片搬入內槽側板9的工程口8。又,沿著PC壁2之基端部的內側,設置複數個內槽側板組裝用的門型架台10。門型架台10係以橫跨環形區域X的方式所設置,該環形區域X係指能供組合有複數個內槽側板9所成的圓筒狀之內槽最終卸放於基礎底板1上的區域。
其次,在門型架台10之下方的環形區域X暫時設置珍珠岩混凝土塊(pearlite concrete block)或構造用輕量混凝土塊等之環形部13(參照第2圖)的構成構件12。又,在門型架台10上載置內槽側板9,且熔接沿著圓周方 向相鄰的內槽側板9彼此,使整體以成為圓筒狀的方式連結。又,在內槽側板9之上端部裝配關節板11(關節部)。
另外,對內槽側板9之裝配作業,亦可在後面所述的千斤頂設置步驟之後才進行(亦即,在內槽側板9前先組裝關節板11)。又,在屋頂架台7上組裝內槽屋頂14。然後,在內槽屋頂14之外周緣部裝配關節板11。關節板11係以在內槽屋頂14之外周緣部朝向下方彎曲的方式所形成,且將其下端緣部連接於最上層的內槽側板9之上端緣部。
其次,在PC壁2之內側,係為了吊起包含內槽屋頂14、關節板11及內槽側板9的抬升體60,而設置舉升裝置19。舉升裝置19係以與抬升體60之最大重量相應的數目來設置複數個。複數個舉升裝置19係配置於內外槽間15(PC壁2與內槽側板9之間),且進行抬升體60之舉升。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二步驟(千斤頂設置步驟)的示意圖。
舉升裝置19係具有:千斤頂本體19a;以及千斤頂桿19b,藉由千斤頂本體19a之動作而對千斤頂本體19a相對地上下移動。千斤頂本體19a,例如是穿心式千斤頂,且具有:活塞筒(未圖示),利用油壓來動作;以及筒夾台(未圖示),用以保持利用活塞筒而上下移動的千斤頂桿19b。千斤頂桿19b,例如是多段桿,且具有能夠保持筒夾台的複數個段溝槽。
千斤頂本體19a係與安裝於抬升體60的被吊側架台80連結。又,千斤頂活塞桿19b係透過座板19c來與安裝於PC壁2的吊側架台70連結。在此狀態下,當以千斤頂活塞桿19b對千斤頂本體19a相對地朝向下方移動的方式使千斤頂本體19a動作時,千斤頂本體19a就對固定於PC壁2側的千斤頂活塞桿19b相對地朝向上方移動。因千斤頂本體19a係連結於被吊側架台80,故而抬升體60會透過被吊側架台80而上升。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吊側架台70之側視圖。第4圖係第3圖之箭頭A圖。第5圖係第3圖之箭頭B圖。
如第5圖所示,吊側架台70係具備一對支承部71。如第4圖所示,一對支承部71係透過座板19c來支承千斤頂桿19b。在一對支承部71之間,係形成有比千斤頂桿19b之直徑更大且比座板19c之直徑更小的間隙。
在一對支承部71之間係能供千斤頂桿19b穿通,又如第5圖所示,在一對支承部71之上表面72係架設有座板19c。座板19c係具有複數個插通孔19c1,且透過插通於插通孔19c1的螺栓等緊固構件(未圖示),鎖固於一對支承部71之上表面72。因此,一對支承部71係能隔著座板19c而被一體化。又,因在座板19c係連結有千斤頂活塞桿19b,故而一對支承部71(吊側架台70)、座板19c及千斤頂活塞桿19b能一體化。另外,座板19c,例如亦可利用熔接來固定於一對支承部71之上表面72。
一對支承部71係具備:安裝部74,係形成有可供安裝用螺栓73(緊固構件)插通的插通孔74a。安裝部74係在一個支承部71設置有二個。如第3圖所示,安裝部74係具有朝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板形狀,且以在上下方向複數個安裝用螺栓73分別水平地插通的方式所構成。安裝用螺栓73係以能承受從千斤頂活塞桿19b所接受的荷重(懸吊荷重)之數目來設置(參照第4圖)。
在PC壁2係設置有:安裝單元90,係能藉由複數個安裝用螺栓73將上述構成的吊側架台70安裝成裝卸自如。如第5圖所示,安裝單元90係具備:複數個安裝板91,係形成有可供安裝用螺栓73插通的插通孔91a。安裝板91係配置於一對支承部71之各自的左右,且合計設置有四個。在安裝板91之間係形成有能夠使支承部71朝向上下方向通過的間隙。
複數個安裝板91係熔接於PC壁2上所設置的基底部92。基底部92係透過已埋設於PC壁2的複數個錨93而牢固地固定於PC壁2。在基底部92之上部,係透過吊側架台70而施加有力矩荷重。因此,如第3圖所示,複數個錨93當中之位於最上方的錨93a,係形成比其他的錨93更粗更長。
第6A圖至第6C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用以將複數個安裝板91安裝於基底部92的模板100。第6A圖為側視圖,第6B圖為俯視圖,第6C圖為前視圖。
模板100係用以一邊使四個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的位置一致,一邊固定於基底部92的構件。模板100係具備:一對把持板101;連結板102,係架設於一對把持板101之間,用以將一對把持板101一體化;以及保持用螺栓103,用以將四個安裝板91保持於一對把持板101之間。
一對把持板101係朝向上下方向延伸的L字狀之角材,且如第6B圖所示,成為能夠把持左右屈曲而延伸之部位的構成。如第6A圖所示,在一對把持板101係形成有能夠供保持用螺栓103插通的複數個插通孔101a。插通孔101a係以與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相同的大小且相同的間距(pitch)所形成。
如第6B圖所示,連結板102係具有進行複數個安裝板91之左右方向之定位的複數個缺口部102a。缺口部102a係具有:定位用溝槽102a1,係以安裝板91之寬度所形成;以及熔接用溝槽102a2,係確保用以熔接安裝板91的空間。熔接用溝槽102a2係形成半圓形,且寬度形成比定位用溝槽102a1更寬。又,連結板102係具有:複數個抵接部102b,係抵接於基底部92,且進行深度方向之定位。
如第6B圖所示,保持用螺栓103,係插通於藉由連結板102所定位的複數個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保持用螺栓103係以與安裝用螺栓73相同的粗細、長度所形成。如第6C圖所示,保持用螺栓103,例如插通有上、中、下的三根。用螺帽來鎖緊朝向一對把持板101 之左右突出的保持用螺栓103之端部,藉此使複數個安裝板91保持為一體。
安裝單元90係在千斤頂設置步驟及後面所述的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之前,事先設置於PC壁2(安裝單元設置步驟)。具體而言,使用上述構成的模板100,將複數個安裝板91保持為一體。其次,將保持於模板100的複數個安裝板91熔接於基底部92。因在複數個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係插通有保持用螺栓103,故而可以一邊使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的位置一致,一邊固定於基底部92。
其次,針對被吊側架台80之構成加以說明。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被吊側架台80之側視圖。第8圖係第7圖之箭頭C圖。第9圖係第7圖之箭頭D圖。
如第7圖所示,被吊側架台80係透過安裝用螺栓81(第二緊固構件)而裝卸自如地安裝於關節板11。被吊側架台80係由與關節板11相同的材料所形成,例如是由包含9%左右之鎳的低溫材料作為材料所形成。
如第7圖所示,被吊側架台80係具備:一對支承板80a,係形成側面觀察呈大致三角形狀;以及俯視觀察大致成矩形狀之被吊板80b,其如第9圖所示,被夾持於一對支承板80a之間。如第7圖所示,一對支承板80a係使對應於關節板11之彎曲形狀而彎曲形成的一邊部,透過複數個連結板82並利用安裝用螺栓81來螺固於 關節板11。連結板82係採用能供複數個安裝用螺栓81緊固的目板(comber board),且如第9圖所示,配置於一對支承板80a之兩側。
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被吊板80b係藉由熔接等而固定於一對支承板80a之間。如第7圖所示,被吊板80b係由上下一對所形成,且在其上下間連結有補強板80c。如第9圖所示,在被吊板80b係形成有:可供千斤頂桿19b插通的插通孔80b1;以及連結千斤頂本體19a的連結孔80b2。如第7圖所示,千斤頂桿19b係能夠透過插通孔80b1而對千斤頂本體19a相對地上下移動,千斤頂本體19a係成為將連結桿19a1穿通至連結孔80b2,並將被吊板80b從下側往上撐的構成。
在上述構成的吊側架台70及被吊側架台80設置舉升裝置19之後,除去第1圖所示的屋頂架台7,藉由舉升裝置19來吊起抬升體60,且使內槽側板9上升。在藉由舉升裝置19使抬升體60上升達相當於內槽側板9之上下寬度後,將下一層的內槽側板9搬入藉由該舉升而在內槽側板9之下部所形成的空間。在將所搬入的內槽側板9沿著槽圓周方向連結之後,將其上端和抬升體60之下端(內槽側板9)熔接。如此,在以千斤頂活塞桿19b對千斤頂本體19a能夠相對移動距離(1衝程(stroke))量,交替地重複藉由舉升裝置19而致使的內槽側板9之上升,和下一層的內槽側板9對已上升的內槽側板9之下側之熔接,然後進行將吊側架台70之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的重新安放作 業(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
第10A圖、第10B圖、第11A圖及第11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中的吊側架台70之重新安放作業的示意圖。另外,第10A圖及第11A圖係顯示側視圖,第10B圖及第11B圖係顯示從正面觀察PC壁2之壁面的示意圖。
如第10B圖所示,在槽圓周方向相鄰的舉升裝置19之間,係設置有保持抬升體60的保持構件110。保持構件110係包含:千斤頂間架台111,係配置於舉升裝置19之間;以及一對保持架台112,係具有能夠供千斤頂間架台111上下通過的間隙。千斤頂間架台111係固定於抬升體60之例如關節板11等。又,一對保持架台112係固定於PC壁2。
千斤頂間架台111係在抬升體60已上升千斤頂桿19b之上述1衝程量時,通過一對保持架台112之間隙並到達其上方。之後,如第11圖所示,跨過一對保持架台112之上面而配置保持塊體(block)113,且在其上方載置千斤頂間架台111,藉此使抬升體60保持於PC壁2。在使抬升體60透過保持構件110而保持於PC壁2之後,接著將吊側架台70從安裝單元90卸下。
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吊側架台70係藉由安裝單元90而安裝於PC壁2。因安裝單元90係藉由安裝用螺栓73將吊側架台70安裝成裝卸自如,故而可以藉由卸下已螺合於安裝用螺栓73之端部的螺帽,而輕易地卸 下吊側架台70。在將吊側架台70從PC壁2卸下之後,如第11A圖及第11B圖所示,將吊側架台70與千斤頂桿19b及座板19c一體地從千斤頂本體19a吊起,以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
具體而言,解除千斤頂本體19a中之對千斤頂桿19b的夾握,且吊起吊側架台70。吊側架台70係與座板19c、千斤頂桿19b一體化,而可不用解體地將吊側架台70、座板19c及千斤頂桿19b吊起。在被卸下後的安裝單元90之上方,係設置有下一個安裝單元90。因安裝單元90係具備能夠供吊側架台70朝向上下方向通過的複數個安裝板91(參照第4圖等),故吊側架台70不會干涉到複數個安裝板91。因此,例如,沒有必要將吊側架台70之懸吊位置變更至槽徑方向,就可以直接朝向上方吊起。
其次,將已吊起的吊側架台70透過安裝用螺栓73安裝於上方的安裝單元90。安裝單元90係透過第6A圖至第6C圖所示的模板100而安裝於PC壁2。因模板100係可以藉由保持用螺栓103而經由插通孔91a將複數個安裝板91保持為一體,故可以同時進行複數個插通孔91a之位置對準。因此,安裝螺栓73容易插通於複數個安裝板91之插通孔91a,而可容易進行吊側架台70之安裝作業。
如此,依據本手法,將吊側架台70與千斤頂桿19b及座板19c一體地吊起,而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藉此不用將吊側架台70和千斤頂桿19b解體,就可以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 位置變更至上方,而可以大幅地縮短花在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的時間。在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之後,再次交替地重複藉由舉升裝置19而致使的內槽側板9之上升,和下一層的內槽側板9對已上升的內槽側板9之下側之熔接。
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三步驟的示意圖。
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係進行數次,最終使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變更至第12圖所示的PC壁2之上端部。如此,一邊重新安放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一邊交替地重複藉由舉升裝置19而致使的內槽側板9之上升,和下一層的內槽側板9對已上升的內槽側板9之下側之熔接,而從最上層開始依順序地連結內槽側板9,以組裝除了內槽側板9之最下層以外的第一構造物9a。
又,在本步驟中,係在門型架台10之下方同時進行環形部13之保冷工程。
在完成環形部13之保冷工程之後,如第12圖所示,將已配置於比環形部13更靠槽內側的腳部10a換裝於環形部13上。藉由如此的換裝,因在比環形部13更靠槽內側沒有干涉物,故可以進行基礎底板1上之中央部的保冷工程。在中央部之保冷工程中,係在底部抗冷熱緩和材料39之上方載置泡沫玻璃40。然後,在其上方依順序地再一次鋪設未圖示的珍珠岩混凝土塊和未圖示的內槽底板。
第1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 法之第四步驟的示意圖。
如第13圖所示,在本手法中,係將內槽側板9之最下層,與第一構造物9a個別地地組裝於環形部13上。在門型架台10解體後,將內槽側板9之最下層載置於環形部13上,然後熔接沿著圓周方向相鄰的內槽側板9彼此,並予以連接成整體成為圓筒狀,而組裝第二構造物9b。在組裝第二構造物9b之後,安裝已設置於基礎底板1的內槽錨箍4。
又,如第13圖所示,在內槽屋頂14上組裝外槽屋頂22。外槽屋頂22係用未圖示的連結材來與內槽屋頂14連結,而與內槽屋頂14一體地組裝。又,在PC壁2之外部設置升降階梯23。又,將泵筒25搬入PC壁2之內側。
第1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五步驟的示意圖。
其次,如第14圖所示,在本手法中,係將第一構造物9a抬下(jack down),將第一構造物9a之下端部卸放至第二構造物9b之上端部,熔接第一構造物9a和第二構造物9b,而組裝內槽30。在本手法中,係從藉由舉升裝置19進行之內槽30的組裝中,將內槽30的最下層之組裝予以分離,先進行內槽30的最下層之第二構造物9b對環形部13上的固定(參照第13圖)。從而,在本手法中,例如需花上一個月左右之內槽30對環形部13上的固定並不成為關鍵過程(critical bath),而可以比習知手法更謀求工期的縮短化。
在完成內槽30之後,外槽屋頂22係解除藉由未圖示的連結材而致使之與內槽屋頂14的連結,且安置於被組裝至最上層為止的PC壁2之上端部。又,在外槽屋頂22設置屋頂階梯24。又,設置泵筒25。
之後,卸下被吊側架台80並撤去舉升裝置19,之後,進行PC壁2之張緊工程。然後,在工程口8閉鎖後,進行注水以實施耐壓、氣密試驗。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舉升裝置19之撤去步驟的示意圖。
在本手法中,雖然是將外槽屋頂22(抬升體60)安置於PC壁2之後,撤去舉升裝置19,但是該時,會解除安裝用螺栓81(參照第7圖)之緊固,而卸下連結板82,並且將被吊側架台80從關節板11卸下(被吊側架台卸下步驟)。因被吊側架台80是一種與關節板11相同的低溫材料故價格高。如此,藉由卸下被吊側架台80,就可以使被吊側架台80資產化,而在其他的工程中亦可以重複使用。又,因是藉由螺栓、螺帽所進行的安裝,故沒有必要進行在習知之熔接之形態的情況下所需的氣體切斷等,且可以謀求撤去作業之縮短化。
第1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建構方法之第六步驟的示意圖。
最後,如第16圖所示,在內外槽間15配置保冷材料44,又,亦在內槽屋頂14與外槽屋頂22之間配置保冷材料44並進行保冷工程,之後,經由塗裝工程、配管保冷工 程而建構圓筒型槽50。
上述的本實施形態,係一種圓筒型槽50的建構方法,具有在PC壁2之內側,藉由舉升裝置19使抬升體60上升,且將內槽側板9熔接於已上升的抬升體60之下側而組裝內槽30的步驟者。舉升裝置19係具備千斤頂本體19a及千斤頂桿19b,該千斤頂桿19b係藉由千斤頂本體19a之動作而對千斤頂本體19a相對地上下移動。又,該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係具有:千斤頂設置步驟,係將被吊側架台80安裝於抬升體60,且將千斤頂本體19a連結於被吊側架台80,並且將吊側架台70安裝於PC壁2,將千斤頂活塞桿19b透過座板19c而連結於被吊側架台70;以及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係在藉由千斤頂本體19a之動作而藉由被吊側架台80來使抬升體60上升,且使已上升之抬升體60藉由保持構件110而保持於PC壁2之後,將吊側架台70從PC壁2卸下,並且將吊側架台70與千斤頂桿19b及座板19c一體地從千斤頂本體19a吊起,以將吊側架台70對PC壁2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藉由採用上述手法,就可以縮短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所需的時間。
以上,雖然已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針對本發明之較佳的實施形態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並未被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上面所述之實施形態中所示的各構成構件之諸多形狀或組合等係為一例,其能夠在未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基於設計要求等而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已說明將被吊側架台80安裝於抬升體60,將千斤頂本體19a連結於被吊側架台80,並且將吊側架台70安裝於PC壁2,將千斤頂桿19b藉由座板19c而連結於吊側架台70,但是本發明並未被限定於該手法。例如,亦可將千斤頂桿19b藉由座板19c而連結於被吊側架台80,並且將千斤頂本體19a連結於吊側架台70。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可以提供一種能夠縮短吊側的千斤頂支承點之重新安放作業所需的時間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2‧‧‧PC壁(外槽)
9‧‧‧內槽側板
11‧‧‧關節板(關節部)
19‧‧‧舉升裝置
19a‧‧‧千斤頂本體
19b‧‧‧千斤頂活塞桿
19c‧‧‧座板
60‧‧‧抬升體
70‧‧‧吊側架台
80‧‧‧被吊側架台
90‧‧‧安裝單元

Claims (7)

  1. 一種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係具有:在外槽之內側,藉由舉升裝置使抬升體上升,且將內槽側板熔接於前述已上升的前述抬升體之下側而組裝內槽的步驟,該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的特徵在於:前述舉升裝置係具備千斤頂本體及千斤頂桿,該千斤頂桿係藉由前述千斤頂本體之動作而對千斤頂本體相對地上下移動;前述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係具有:千斤頂設置步驟,係將被吊側架台安裝於前述抬升體,並且將吊側架台安裝於前述外槽,將前述千斤頂本體連結於前述被吊側架台及前述吊側架台之其中任一方,將前述千斤頂桿透過座板而連結於前述被吊側架台及前述吊側架台之另一方;以及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係在藉由前述千斤頂本體之動作並透過前述被吊側架台來使前述抬升體上升,且使前述已上升之前述抬升體透過保持構件而被保持於前述外槽之後,將前述吊側架台從前述外槽卸下,並且將前述吊側架台與前述千斤頂本體、或是前述千斤頂桿及前述座板一體地吊起,以將前述吊側架台對前述外槽的安裝位置變更至上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具有:安裝單元設置步驟,係將安裝單元設置於前述外槽,該安裝單元係藉由緊固構件而裝卸自如地安裝有前 述吊側架台;在前述千斤頂設置步驟及前述吊側架台安裝位置變更步驟中,係透過前述安裝單元將前述吊側架台安裝於前述外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中,前述安裝單元係具備複數個安裝板,該複數個安裝板係形成有可供前述緊固構件插通的插通孔;在前述安裝單元設置步驟中,係使用透過前述插通孔將前述複數個安裝板保持為一體的模板,來將前述安裝單元設置於前述外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中,前述抬升體係包含內槽屋頂及關節部,該關節部係在前述內槽屋頂之外周緣部以朝向下方彎曲的方式形成;前述被吊側架台係藉由第二緊固構件對前述關節部安裝成裝卸自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具有:被吊側架台卸下步驟,係在將前述抬升體安設於前述外槽之後,解除前述第二緊固構件之緊固,且將前述被吊側架台從前述關節部卸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中,前述被吊側架台係由與前述關節部相同的材料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其 中,前述被吊側架台係由與前述關節部相同的材料形成。
TW105129299A 2015-09-11 2016-09-09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TWI598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9735A JP2017053183A (ja) 2015-09-11 2015-09-11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6673A true TW201716673A (zh) 2017-05-16
TWI598492B TWI598492B (zh) 2017-09-11

Family

ID=5823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299A TWI598492B (zh) 2015-09-11 2016-09-09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53183A (zh)
TW (1) TWI598492B (zh)
WO (1) WO20170436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7118B2 (ja) * 2017-10-24 2022-03-01 株式会社Ihiプラント タンク用ジャッキサポート及び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2527B2 (ja) * 2011-04-01 2015-06-10 株式会社Ihi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53183A (ja) 2017-03-16
TWI598492B (zh) 2017-09-11
WO2017043622A1 (ja)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86664C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ylindrical tank
JP5732527B2 (ja)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TWI577866B (zh)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CA2915584C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ylindrical tank
TWI598492B (zh)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JP3179138U (ja) 脚頭部施工用足場支保工
TWI597410B (zh) 圓筒型槽的構築方法
JP2015010360A (ja)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JP2018066232A (ja) 埋込金物及び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TWI502119B (zh) 圓筒型儲槽之構築方法
JP2019078051A (ja) タンク及び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TWI620861B (zh) 圓筒型槽之建構方法
TWI675956B (zh) 頂部支撐件
TW201512504A (zh)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JP2015010358A (ja)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TWI564462B (zh)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JP2019070293A (ja) タンクの構築方法及びタンク
JP7269833B2 (ja) 足場組立方法および足場組立システム
JP7027118B2 (ja) タンク用ジャッキサポート及び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TWI608153B (zh) 圓筒型槽的建構方法
TW201632701A (zh) 舉升系統之同步方法及圓筒型槽之建構方法
JP6192900B2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据付け工法
TW201907081A (zh) 頂部支持結構、頂部支持系統以及槽體之構築方法
JP2006089964A (ja) 構造物の据付方法および構造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