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4546A - 使滑件移動至止擋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使滑件移動至止擋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4546A
TW201714546A TW105134137A TW105134137A TW201714546A TW 201714546 A TW201714546 A TW 201714546A TW 105134137 A TW105134137 A TW 105134137A TW 105134137 A TW105134137 A TW 105134137A TW 201714546 A TW201714546 A TW 2017145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zipper
stopper
stop
ta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2524B (zh
Inventor
Yoshihiro Demur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14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524B/zh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意義在於,藉由更簡單的結構及方法使被搬送之拉鏈之滑件停止。本發明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搬送步驟,使滑件(50)通過拉鏈鏈齒排(L20),對與該拉鏈鏈齒排(L20)相鄰地設有一個以上止擋(60)之拉鏈(90、100)進行搬送;以及移動步驟,將止動件(220)與安裝在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處之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該滑件(50)設置在上述拉鏈(90、100)上。

Description

使滑件移動至止擋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使滑件移動至止擋之方法及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58-17000號)中揭示:如該文獻之圖1所示,藉由擋塊34自左右夾著滑件4,從而在滑件4在鏈條移動中時將滑件4提拉至止擋6。 專利文獻2(中國專利第101637327號說明書)與專利文獻1同樣地揭示至藉由擋塊自左右夾著滑件這一點。
本申請發明人新發現了藉由更簡單之結構及方法使被搬送之拉鏈鏈條之滑件停止的意義。 本發明之一態樣所涉及之、用於使滑件移動至止擋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對拉鏈(90、100)進行搬送之步驟,在上述拉鏈(90、100)中,滑件(50)通過拉鏈鏈齒排(L20),並且與該拉鏈鏈齒排(L20)相鄰地設有一個以上止擋(60);及 將止動件220與安裝在該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處之拉片57的基部58相卡合,對應該拉鏈90、100之搬送將該滑件50移動至該止擋60之步驟,該滑件50設置於該拉鏈90、100。 幾種情況下,止擋(60)係前止擋及後止擋中之一個。 幾種情況下,藉由將該止動件220與該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解除該滑件50基於該滑件50之卡止爪54m之動作而卡止在該拉鏈90、100之拉鏈鏈條40上之狀態。 幾種情況下,當該滑件50到達該止擋60時,該止動件220沿該拉鏈90、100之搬送方向的順方向樞轉,從而解除該止動件220與該拉片57之基部58的卡合。 幾種情況下,該止動件220根據彈性部件230之作用自動復位至樞轉前之原始位置。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所涉及之裝置,該裝置200具備用於使拉鏈90、100之滑件50移動至止擋60之止動件220。該止動件220以與安裝在該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處之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之方式構成。 幾種情況下,該止動件220設置為能夠沿該拉鏈90、100之搬送方向的順方向樞轉。 幾種情況下,該止動件220具有一對隔開設置之接觸部222,該對接觸部(222)隔開設置,以便將該拉片安裝部56夾入其間,各個接觸部222與該基部58接觸。 各個接觸部22包括部分地收納該基部58之凹部225。 根據本發明之示例側面,能夠藉由更簡單之結構及方法使被搬送之拉鏈鏈條之滑件停止。
參照圖1至圖10,對本發明之非限定之實施方式例進行說明。所揭示之一個以上實施方式以及實施方式中所包括之各個特徵並非各自獨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各個實施方式以及/或者各個特徵進行組合而無需過度說明。進而,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可理解藉由組合各個實施方式以及/或者各個特徵得到之相乘效果。原則上省略實施方式之間以及特徵之間的重複說明。附圖以記述發明為主要目的,為製圖方便而進行簡化。 將圖3中部分地示出之拉鏈100供給至圖1中示出之滑件移動裝置200以及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中。藉由滑件移動裝置200實現將滑件移動至止擋。經由間隔部80連接多個拉鏈90以形成拉鏈100。在本說明書中,將拉鏈100稱作長拉鏈100,將拉鏈100中包括之各個拉鏈90稱作短拉鏈90。亦可取代長拉鏈100命名為母拉鏈,取代短拉鏈90命名為子拉鏈。為慎重起見,有時亦將長拉鏈100及短拉鏈90簡單統稱為拉鏈。 此外,圖3中示出之短拉鏈91、92之個數僅為示例。幾種情況下,長拉鏈100中包括應被分離之10條以上、100條以上、1000條以上或者10000條以上的短拉鏈90。 長拉鏈100具備在多條短拉鏈90中共用之左右一對鏈帶10。長拉鏈100在其長度方向上隔著規定間隔具有間隔部80。各個短拉鏈90在長拉鏈100之長度方向上配至於相鄰的間隔部80之間。藉由切斷間隔部80中之鏈帶10,自長拉鏈100中取出多個短拉鏈90。間隔部80係指在長拉鏈之長度方向之規定範圍內不存在拉鏈鏈齒20的區域。並非限定於此,可藉由選擇性地除掉設置於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的拉鏈鏈齒20而形成間隔部80。間隔部80包括在鏈帶之相向側緣之間沿長拉鏈之長度方向連續延伸的間隙。此外,拉鏈鏈齒20為金屬鏈齒、樹脂鏈齒、線圈鏈齒、或者其任意組合之其中一個。鏈帶10為紡織品或編織品。 各個短拉鏈90包括設置於各個鏈帶10之相向側緣之拉鏈鏈齒排L20、以及插通左右之拉鏈鏈齒排L20之滑件50。拉鏈鏈齒排L20藉由在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每隔規定間隔安裝之多個拉鏈鏈齒20而構成。進而,各個短拉鏈90包括與拉鏈鏈齒排L20相鄰設置之止擋60。在圖示例子中,各個短拉鏈90包括用於阻止滑件前進之前止擋61、以及用於阻止滑件50後退之後止擋62。前止擋61被分割為分別設置於左右各個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上的左側前止擋及右側前止擋。但是,在其他例子中,與圖示例子之後止擋62同樣地,前止擋61以限制左右之鏈帶10之方式設置。 止擋60除了圖示之簡單止擋以外,還包含結構相對複雜之可分離嵌插件。一般的可分離嵌插件包括設置於一方之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上的插銷部,以及設置於另一方之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上的座部。座部具有以與卡合於座部之插銷部並行之方式延伸的座棒部。這樣,止擋60之具體結構任意。 藉由滑件50之前進,閉合左右之拉鏈齒鏈帶30。藉由滑件50之後退,打開左右之拉鏈齒鏈帶30。滑件50例如係由樹脂或金屬製造。拉鏈齒鏈帶30係包含鏈帶10、以及鏈帶10之相向側緣部安裝拉鏈鏈齒20而形成的。當左右之拉鏈齒鏈帶30閉合時,安裝於左右之鏈帶10之拉鏈鏈齒20嚙合。另外,當左右之拉鏈齒鏈帶30打開時,安裝於左右之鏈帶10之拉鏈鏈齒20分離。拉鏈鏈條40係至少部分拉鏈鏈齒20彼此相嚙合或者彼此不相嚙合之左右一對拉鏈齒鏈帶30。拉鏈齒鏈帶30及拉鏈鏈條40不論係設在長拉鏈100之範圍內進行說明、或者係設在各個短拉鏈90之範圍內進行說明,皆係為了說明而供參照。 一旦長拉鏈100以及短拉鏈90藉由圖1及圖2所示之滑件移動裝置200,滑件50即被移動至前止擋61。 滑件移動裝置200藉由選擇性地阻止自上游側朝下游側搬送之長拉鏈100以及短拉鏈90之滑件50之移動的方式而進行動作(工作)。也就是,滑件移動裝置200在阻止滑件50之移動之過程中,繼續拉鏈鏈條40之搬送。因此,在長拉鏈100及短拉鏈90中,位於前止擋61及後止擋62之間的滑件50被移動至前止擋61。 根據圖3及圖4之對比,示出了滑件50自前止擋61與後止擋62之中間位置移動至前止擋61之狀態。藉由滑件50朝前止擋61之移動,左右之拉鏈齒鏈帶30完全閉合。在一例中,滑件50到達前止擋61時,前止擋61之全部或者部分收納在滑件50內。在其他例子中,滑件50到達前止擋61時,前止擋61並未收納在滑件50內,而僅僅係前止擋61與滑件50接觸。 在幾個實施方式中,圖1所示之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對滑件50之位置進行偵測,以判定長拉鏈100之切斷位置。此時,若滑件50之位置不判定,則上述之切斷位置會產生變動。 如圖1所示,滑件移動裝置200設置在拉鏈搬送方向上游側。在本說明書中,有時不會對長拉鏈100之搬送方向及短拉鏈90之搬送方向進行區別,而僅僅將其稱作拉鏈搬送方向。滑件移動裝置200具備引導部件210、一個以上之止動件220以及一個以上彈性部件230。引導部件210形成為對長拉鏈100之搬送進行引導。在一例中,引導部件210具有供左右之嚙合或非嚙合之拉鏈鏈齒排L20藉由之引導槽。該引導槽沿長拉鏈100之搬送方向延伸。 在引導部件210上以及在引導部件210上進行搬送之長拉鏈100上,設有一個以上止動件220。圖1及圖2示出了沿長拉鏈100之搬送方向進行設置之上游側之第一止動件221以及下游側之第二止動件226。參照後述之說明即可理解,藉由設置多個止動件220,能夠更可靠地使滑件50移動至前止擋61。即使設置了多個止動件220,亦不會大幅增加滑件50移動至前止擋61之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 藉由圖2能夠更佳地理解,止動件220被樞軸支承,可沿拉鏈搬送方向之順方向、即朝著下游側樞轉(旋轉運動,Pivot)。止動件220可在實線表示之第一位置與虛線表示之第二位置之間樞轉。例如,止動件220可樞轉地設置在拉鏈移動裝置200之殼體或者載台上。止動件220在使滑件50移動至前止擋61為止之期間位於第一位置。對應於滑件50到達前止擋61,止動件220自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樞轉。止動件220位於第一位置的時候,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而被迫停止。此時,滑件50不能通過止動件220之正下方。止動件220位於第二位置之時候,解除止動件220對滑件50之阻止。此時,滑件50能夠通過止動件220之正下方。 止動件220具備卡合在滑件50之下端部220k,以及與下端部220k相反一側之上端部220m。根據彈性部件230對於止動件220之上端部220m的作用,確保止動件220自第二位置自動復位至第一位置。在圖示例子中,彈性部件230為沿拉鏈搬送方向延伸之彈簧。彈簧之一端固定於拉鏈移動裝置200之殼體,彈簧之另一端連接至止動件220之上端部220m。根據止動件220自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樞轉,彈簧自第一長度伸長至第二長度,並發揮自第二長度返回第一長度之恢復力。當移動至前止擋61之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之後,止動件220根據彈性部件230之作用自第二位置朝第一位置樞轉並復位。 將包括滑件50移動至前止擋61之短拉鏈90的長拉鏈100,自滑件移動裝置200供給至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以將長拉鏈100之間隔部80所在部分之左右之鏈帶10切斷的方式動作(工作)。 圖示例子所涉及之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具備:用於停止拉鏈鏈條搬送之搬送停止機構310,以及用於切斷左右之鏈帶10的切斷機構320。搬送停止機構310具備插入部,該插入部插入至長拉鏈100中相鄰短拉鏈90之間的間隔部80之間隙中。例如,搬送停止機構310可根據外部控制在初始位置與停止位置之間樞轉。 在長拉鏈100之搬送過程中,搬送停止機構310被自初始位置樞轉至停止位置,插入部插入至相鄰短拉鏈90之間的間隔部80之間隙中。插入之後,繼續進行長拉鏈100之搬送。因此,經過一定之時間之後,插入部與下游側之短拉鏈90之後止擋62相碰撞。由此,偵測出停止長拉鏈100之搬送之時機。根據該碰撞之偵測,後述之全部供給輥420中之、至少拉鏈切斷裝置300之供給輥420之旋轉被停止。若搬送停止機構310被自停止位置樞轉至初始位置,則可進行長拉鏈100之搬送。在幾個實施方式中,搬送停止機構310之控制與供給輥420之控制同步。 根據搬送停止機構310之插入部與短拉鏈90之後止擋62的碰撞位置,判定切斷機構320對於長拉鏈100之切斷位置。在一個例子中,切斷機構320在插入有搬送停止機構310之插入部之間隔部80所在的部分切斷左右之鏈帶10。在其他例子中,切斷機構320在與插入有搬送停止機構310之插入部之間隔部80不同的間隔部80、例如相比於插入有插入部之間隔部80緊靠下游側之間隔部80所在的部分切斷左右之鏈帶10。切斷機構320例如為具有鋒利刀刃之刀具。刀具沿鉛垂方向下方落下,在該過程中切斷鏈帶10。 如圖1所示,在滑件移動裝置200之上游側、滑件移動裝置200之內部、以及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之內部,設有包含加壓輥410以及供給輥420之輥對。供給輥420根據由未圖示之驅動源、例如電機供給之動力而旋轉,由此將長拉鏈100或短拉鏈90朝下游側搬送。加壓輥410自未圖示之施力機構、例如彈簧、氣缸等受到施加力,由此對長拉鏈100或短拉鏈90施加壓力。藉由加壓輥410及供給輥420之協同動作,實現適當地對長拉鏈100或短拉鏈90進行搬送。 此外,由圖7(a)可知,滑件50具有上翼板51、下翼板52、連接上翼板51及下翼板52之連接柱53、拉片安裝部56、以及拉片57。滑件50在上翼板51與下翼板52之間,具有拉鏈鏈齒排L20可通過之鏈齒通道50m。滑件50之本體部包含上翼板51、下翼板52、連接柱53以及拉片安裝部56。拉片57包含安裝於拉片安裝部56之基部58、以及由滑件50之操作者抓持的被抓持部59。基部58係拉片57之環狀部分。亦可將基部58稱作環狀基部。 在圖7(a)所示之例子中,滑件50係帶有自動停止功能之滑件,但亦不一定限於此。在拉片安裝部56與上翼板51之間設有被施力部件54與施力部件55,該被施力部件54具有自上翼板51之開口部OP51突出以及退出的卡止爪54m,該施力部件55以使卡止爪54m自開口部OP51突出之方式對被施力部件54施力。被施力部件54自拉片57之基部58受力以克服施力部件55之施力,使自開口部OP51突出至鏈齒通道50m內之卡止爪54m收納在開口部OP51內。由此,卡止爪54m被迫自鏈齒通道50m退出。 由圖5以及圖6可知,滑件移動裝置200之止動件220以與安裝於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之拉片57的基部58相卡合的方式構成。滑件50之拉片57為多品種之製品,具備各種形狀。但是,拉片57之基部58在多品種間具有類似的傾向。因此,當止動件220選擇性地卡合至拉片57之基部58時,在多品種之拉片57之間可共用止動件220。進一步,這種情況下,滑件50之尺寸改變亦不會產生影響。也就是,在大尺寸之滑件及小尺寸之滑件之間也可共用止動件220。 幾種情況下,止動件220以在允許基部58對於拉片安裝部56之相對移動之狀態下與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的方式構成。進而,在幾種情況下,止動件220只與拉片57之基部58接觸,而不與拉片安裝部56接觸。促進了止動件220在多品種之拉片57以及不同尺寸之滑件50之間的共用。如後所述,帶有自動停止功能之滑件50的移動亦變得更為簡單。 如圖5所示,止動件220具有與自上游側朝下游側搬送之滑件50相卡合的下端部220k。下端部220k具有一對接觸部222,該一對接觸部222在左右隔開設置,以將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夾入其間。各個接觸部222與拉片57之基部58、更具體為與基部58之外周部相接觸。各個接觸部222係設有凹部225之柱狀部分,該凹部225部分地收納拉片57之基部58。如圖6所示,左側之接觸部222之凹部225收納拉片57之基部58之左側部分。右側之接觸部222之凹部225收納拉片57之基部58之右側部分。 在柱狀之接觸部222之間,設有用於收納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之收納空間229。收納空間229之左右寬度W229設定為大於拉片安裝部56之左右寬度W56。拉片安裝部56之左右寬度W56根據滑件50之大小而變動。收納空間229之左右寬度W229以能夠吸收拉片安裝部56之左右寬度W56的變動方式設定。 左右方向係根據被搬送之長拉鏈100而判定的。左右方向與長拉鏈100之搬送方向正交,與被搬送之長拉鏈100所包括之鏈帶10平行。 柱狀接觸部222之凹部22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之第一面223,以及設置在第一面223之左右方向外側之第二面224。凹部225之第一面223為與拉鏈搬送方向交叉及正交之平坦面。凹部225之第二面224為沿自下游側往上游側之拉鏈搬送方向朝左右方向外側延伸的傾斜面。凹部225之第一面223與拉片57之基部58接觸。凹部225之第二面224用於限制拉片57朝左右方向外側之移動。 長拉鏈100之搬送過程中,某個短拉鏈90之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之下端部220k而被迫停止。此時,下端部220k之一對接觸部222之凹部225之第一面223,分別與位於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左右之拉片57之基部58的外周部接觸。滑件50具有伴隨著長拉鏈100之搬送朝下游側移動的慣性力。但是,該慣性力並未大至抗衡彈性部件230之力量以使止動件220自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的程度。因此,繼續搬送長拉鏈100之過程中,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而停止。 圖7中示出之帶有自動停止功能之滑件50的情況下,藉由將止動件220與滑件50之拉片57的基部58相卡合,解除滑件50基於滑件50之卡止爪54m之動作而卡止在拉鏈鏈條40上之狀態。也就是,藉由比較圖7(a)、(b)可知,止動件220與拉片57之基部58接觸時,藉由拉片57之基部58將被施力部件54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上游側推壓,被施力部件54克服施力部件55之施力而移位,由此將自上翼板51之開口部OP51突出之被施力部件54的卡止爪54m收納在上翼板51之開口部OP51中。 圖8藉由雙點鏈線概略並部分地示出了與拉鏈鏈齒20相卡合之卡止爪54m。圖8藉由實線概略並部分地示出了與拉鏈鏈齒20非卡合之卡止爪54m。如圖8所示,由於止動件220與滑件50之拉片57的基部58相卡合,導致卡止爪54m之移位,伴隨著卡止爪54m之移位,卡止爪54m自與拉鏈鏈齒20之卡合狀態變為與拉鏈鏈齒20之非卡合狀態。卡止爪54m與拉鏈鏈齒20變為非卡合之後,滑件50能夠在拉鏈鏈條40上順暢地移動。卡止爪54m與拉鏈鏈齒20之卡合狀態,亦可理解為卡止爪54m進入了相鄰拉鏈鏈齒20之間的空間之狀態。 卡止爪54m與拉鏈鏈齒20相卡合時,滑件50在拉鏈鏈條40上處於卡止狀態。也就是,即使想要使滑件50在拉鏈鏈條40上移動,由於卡止爪54m與拉鏈鏈齒20之卡合及接觸,會阻止或限制滑件50在拉鏈鏈條40上之移動。滑件50在拉鏈鏈條40上之卡止狀態,等同於滑件50在拉鏈鏈條40上之移動限制狀態或移動阻止狀態。 當保持卡止爪54m自上翼板51之開口部OP51突出的狀態並持續搬送長拉鏈100時,滑件50之卡止爪54m可能會被拉鏈鏈齒20卡住。這種情況下,藉由卡止爪54m與拉鏈鏈齒20之卡合,能夠阻礙長拉鏈100之搬送。或者,在長拉鏈100之搬送過程中,由於卡止爪54m對拉鏈鏈齒20表面之刮擦,會導致拉鏈鏈齒20表面產生刮痕。在幾個實施方式中,在拉鏈鏈齒20之表面形成有著色層,該著色層可能部分地被除去。在所揭示之實施方式中,止動件220與拉片57之基部58接觸之後,卡止爪54m被收納在上翼板51之開口部OP51中,並且自鏈齒通道50m中退出。因此,可避免或者減輕本段中提到之問題。 繼續通過止動件220停止滑件50之過程中,長拉鏈100之搬送繼續,設置有停止中之滑件50之短拉鏈90之前止擋61進入至停止中之滑件50內。如圖9所示,左右之前止擋61與連接柱53、以及連接在上翼板51或下翼板52之左右側緣部之法蘭部512相接觸。此時,前止擋61被夾在連接柱53與法蘭部512之間。長拉鏈100之搬送力克服止動件220對滑件50之停止力,止動件220自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藉由該止動件220之樞轉解除了止動件220對滑件50之停止,從而允許滑件50朝下游側移動。 如開頭該,滑件移動裝置200設有兩個止動件220。即使上游側之止動件220由於某種原因而未按意圖發揮作用,亦可藉由下游側之止動件220、即藉由上述之第二止動件226之正常動作,使滑件50移動至前止擋61。 此外,在幾個例子中,省略了兩個柱狀接觸部222中之一個。在幾個例子中,構成為首先接觸拉片57之基部58,之後再接觸拉片安裝部56。當接觸部222接觸拉片安裝部56之前,允許拉片57之基部58對於拉片安裝部56之相對移動。因此,在該情況下,可得到與本發明之幾個實施方式同樣之效果。 下面,對各個裝置之動作進行補充說明。藉由加壓輥410以及供給輥420之動作,對上述之長拉鏈100進行搬送。在該搬送步驟中,滑件50位於前止擋61與後止擋62之間。滑件50之拉片57朝拉鏈搬送方向之上游側倒伏。 當某條短拉鏈90之滑件50即將通過第一位置之止動件220之正下方時,該滑件50之拉片57之基部58與止動件220之下端部220k之一對接觸部222相接觸。由此,在繼續搬送長拉鏈100之過程中,通過止動件220之下端部220k阻止滑件50之搬送。根據長拉鏈100之搬送之進行,停止中之滑件50相對地移動至短拉鏈90之前止擋61。即,在該移動過程中,前止擋61與停止中之滑件50接近,並與滑件50相接觸。 前止擋61與滑件50相接觸之後,滑件50藉由前止擋61被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下游側推壓。止動件220亦經由滑件50藉由前止擋61被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下游側推壓。換言之,長拉鏈100之搬送力經由前止擋61及滑件50傳遞至止動件220。止動件220接受該傳遞之搬送力,自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樞轉。若止動件220之樞轉角度變大,止動件220之接觸部222不再與拉片57之基部58相接觸。由此,允許滑件50在止動件220之正下方通過。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之正下方之後,長拉鏈100之搬送力不會傳遞至止動件220,止動件220根據彈性部件230之作用自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這樣,準備了藉由滑件50形成完全封閉狀態之短拉鏈90。 接著,拉鏈鏈條切斷裝置300對藉由滑件50形成完全封閉狀態之短拉鏈90之滑件50的位置進行偵測。接著,該裝置將搬送停止機構310之插入部插入至位於偵測出之滑件50之上游側之某間隔部80中。接著,該裝置將插入部與後止擋62之碰撞作為觸發,停止長拉鏈100之搬送。接著,該裝置在間隔部80所在之位置切斷長拉鏈100左右之鏈帶10。由此,自長拉鏈100中取出短拉鏈90。 此外,在滑件移動裝置200中,除了用於搬送長拉鏈100之一對輥以外,不包括能動部件。滑件移動裝置200相對於長拉鏈100僅僅被動地進行動作。實現了滑件移動裝置200之簡單結構。 圖10示出了拉片57之基部58之外形形狀與上述情況不同時亦可使用上述止動件220。此外,自圖10所示之拉片57之基部58穿過拉片安裝部56這一點看,亦可將其稱作環狀基部。也就是,若穿過拉片安裝部56,則亦滿足本申請中定義之環狀基部。本申請中定義之環狀基部可不具備圓形之外形,亦可具備矩形之外形或者其以外之外形。環狀基部上設有之開口之形狀亦可設想為圓形、橢圓形、矩形等各種形狀。 雖然未特別圖示說明,上述之滑件移動裝置200亦可用於打開上述之短拉鏈90。與上述情況相同,在短拉鏈90之滑件50之拉片57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上游側倒伏之狀態下,搬送長拉鏈100。與上述情況不同,在長拉鏈100之搬送過程中,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被迫停止,後止擋62接近滑件50,並與滑件50碰撞。止動件220藉由該後止擋62經由拉片50被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下游側推壓,並沿拉鏈搬送方向之順方向樞轉。這樣,允許移動至後止擋62之滑件50通過止動件220之正下方。 根據上述說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各個實施方式添加各種變更。權利要求書中之符號係用於參考,而非出於限定性解釋權利要求範圍之目的而進行參照。
10‧‧‧鏈帶
20‧‧‧拉鏈鏈齒
30‧‧‧拉鏈齒鏈帶
40‧‧‧拉鏈鏈條
50‧‧‧滑件
50m‧‧‧鏈齒通道
51‧‧‧上翼板
52‧‧‧下翼板
53‧‧‧連接柱
54‧‧‧被施力部件
54m‧‧‧卡止爪
55‧‧‧施力部件
56‧‧‧拉片安裝部
57‧‧‧拉片
58‧‧‧基部
59‧‧‧被抓持部
60‧‧‧止擋
61‧‧‧前止擋
62‧‧‧後止擋
80‧‧‧間隔部
90‧‧‧短拉鏈
91‧‧‧短拉鏈
92‧‧‧短拉鏈
100‧‧‧長拉鏈
200‧‧‧拉鏈移動裝置
210‧‧‧引導部件
220‧‧‧止動件
220k‧‧‧下端部
220m‧‧‧上端部
221‧‧‧第一止動件
222‧‧‧接觸部
223‧‧‧第一面
224‧‧‧第二面
225‧‧‧凹部
226‧‧‧第二止動件
229‧‧‧收納空間
300‧‧‧拉鏈鏈條切斷裝置
310‧‧‧搬送停止機構
320‧‧‧切斷機構
410‧‧‧加壓輥
420‧‧‧供給輥
512‧‧‧法蘭部
L20‧‧‧拉鏈鏈齒排
OP51‧‧‧開口部
W229‧‧‧左右寬度
W56‧‧‧左右寬度
圖1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以及拉鏈鏈條切斷裝置的概略示意圖。滑件移動裝置設置在拉鏈搬送方向之上游側。拉鏈鏈條切斷裝置設置在拉鏈搬送方向之下游側。 圖2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的概略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前之拉鏈鏈條的概略主視示意圖。滑件之拉片朝著拉鏈搬送方向之上游側倒伏。 圖4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位於下游側之滑件移動後之拉鏈鏈條的概略主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之止動件的概略立體圖。自拉鏈鏈條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斜下方斜視觀察止動件之下端部。 圖6為示出了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之止動件卡合在滑件之狀態的概略示意圖。僅以概略剖面對止動件進行表示。 圖7(a)、(b)為示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之止動件卡合在滑件而由此解除了滑件在拉鏈鏈條上之卡止狀態的概略剖面示意圖。 圖8為示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之止動件卡合在滑件,卡合於拉鏈鏈齒之卡止爪發生移位變成與拉鏈鏈齒非卡合狀態的概略剖面示意圖。 圖9為藉由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移動至了前止擋之滑件的概略示意圖。僅以概略剖面對滑件進行表示。 圖10為示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滑件移動裝置之止動件卡合在其他形狀之拉片之狀態的概略示意圖。僅以概略剖面對止動件進行表示。
100‧‧‧長拉鏈
200‧‧‧拉鏈移動裝置
210‧‧‧引導部件
220‧‧‧止動件
221‧‧‧第一止動件
226‧‧‧第二止動件
230‧‧‧彈性部件
300‧‧‧拉鏈鏈條切斷裝置
310‧‧‧搬送停止機構
320‧‧‧切斷機構
410‧‧‧加壓輥
420‧‧‧供給輥

Claims (7)

  1. 一種使滑件移動至止擋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 對拉鏈(90、100)進行搬送之步驟,在上述拉鏈(90、100)中,滑件(50)通過拉鏈鏈齒排(L20),並且與該拉鏈鏈齒排(L20)相鄰地設有一個以上之止擋(60);及 將止動件(220)與安裝在該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之拉片(57)的基部(58)相卡合,對應上述拉鏈(90、100)之搬送將該滑件(50)移動至該止擋(60)之步驟,該滑件(50)設置於上述拉鏈(90、100)。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 藉由該止動件(220)與該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解除該滑件(50)基於該滑件(50)之卡止爪(54m)之動作而卡止在上述拉鏈(90、100)之拉鏈鏈條(40)上之狀態。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 當該滑件(50)到達該止擋(60)時,該止動件(220)沿上述拉鏈(90、100)之搬送方向的順方向樞轉,從而解除該止動件(220)與該拉片(57)之基部(58)的卡合。
  4. 一種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200)具備用於使拉鏈(90、100)之滑件(50)移動至止擋(60)之止動件(220), 該止動件(220)以與安裝在該滑件(50)之拉片安裝部(56)之拉片(57)之基部(58)相卡合的方式構成。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 該止動件(220)設置為能夠沿上述拉鏈(90、100)之搬送方向的順方向樞轉。
  6. 如請求項4或5之裝置,其中 該止動件(220)具有一對接觸部(222),該一對接觸部(222)隔開設置,以便將該拉片安裝部(56)夾入其間,各個接觸部(222)與該基部(58)相接觸。
  7.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 各個接觸部(222)包括部分地收納該基部(58)之凹部(225)。
TW105134137A 2015-10-29 2016-10-21 A method of moving a slider to a stop and a slider moving device TWI602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4100.3A CN106617515B (zh) 2015-10-29 2015-10-29 用于使拉头移动到止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546A true TW201714546A (zh) 2017-05-01
TWI602524B TWI602524B (zh) 2017-10-21

Family

ID=5883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137A TWI602524B (zh) 2015-10-29 2016-10-21 A method of moving a slider to a stop and a slider mov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7515B (zh)
TW (1) TWI6025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1846A (zh) * 2019-01-21 2019-03-26 合肥恒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加固便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0515U (ja) * 1984-05-11 1985-11-3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引寄装置
CN2291814Y (zh) * 1997-06-16 1998-09-23 郑荣元 拉链制造机的跳寸装置
US6733622B2 (en) * 2002-04-01 2004-05-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ally stomping slider end stops on zipper
CN100508820C (zh) * 2007-01-30 2009-07-08 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 用于拉链装配线的拉头移动装置
CN201011891Y (zh) * 2007-01-30 2008-01-30 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 用于拉链装配线的拉头移动装置
CN101637327B (zh) * 2008-07-28 2011-10-26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链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拉链上止机
TWM407653U (en) * 2011-03-04 2011-07-21 Ching-Jen Tsai Zipper head with stopping function
CN102934869B (zh) * 2011-08-15 2015-04-29 Ykk株式会社 拉头移动装置
CN102860638B (zh) * 2012-09-29 2015-04-08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闭口注塑机的合链装置及其合链方法
CN104270987B (zh) * 2012-12-19 2017-06-30 Ykk株式会社 拉链拉头组合机的锁针组合装置
WO2015092868A1 (ja) * 2013-12-17 2015-06-2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組立装置
CN105163622B (zh) * 2014-03-14 2018-04-03 Ykk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1846A (zh) * 2019-01-21 2019-03-26 合肥恒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加固便携机
CN109521846B (zh) * 2019-01-21 2023-10-20 中科恒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加固便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2524B (zh) 2017-10-21
CN106617515A (zh) 2017-05-10
CN106617515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4958B (zh) zipper
US20130232736A1 (en) Slide Fastener
US10136899B2 (en) Clamp for use with a cutting device
TWI433653B (zh) zipper
US20160324273A1 (en) Slide Fastener
TWI602524B (zh) A method of moving a slider to a stop and a slider moving device
TWI556762B (zh) Zipper closure and zipper
TW201540455A (zh) 切斷裝置
TW201813542A (zh) 拉鏈用之可分離式止擋之旋轉機構及包含其之拉鏈
TW201446175A (zh) 拉鏈及其使用方法
TW201737833A (zh) 拉鍊製造裝置和拉鍊的製造方法
TW201350042A (zh) 拉鏈用滑件
TW201000044A (en) Slide fastener opener
TWI678983B (zh) 拉鏈
TWI681731B (zh) 連續拉鍊牙鏈鏈帶加工機
TWI565430B (zh) A zipper head assembl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ress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zipper head
TWI517802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zipper
TWI655916B (zh) zipper
TWI508681B (zh) 滑件組裝機
TW201707602A (zh) 拉鍊組裝裝置的滑動件保持裝置
TWI459912B (zh) zipper
TWI527530B (zh) 滑件組裝機
TW202002841A (zh) 拉鏈的製造方法、組裝機、拉片轉動單元及拉鏈製造系統
TWI448257B (zh) zipper
TWI536925B (zh) Zipper with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