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0148A - 透明積層薄膜 - Google Patents

透明積層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0148A
TW201640148A TW105110445A TW105110445A TW201640148A TW 201640148 A TW201640148 A TW 201640148A TW 105110445 A TW105110445 A TW 105110445A TW 105110445 A TW105110445 A TW 105110445A TW 201640148 A TW201640148 A TW 2016401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acrylate
meth
particle diameter
laminated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4451B (zh
Inventor
Shota Shimosugi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40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4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9Particle size larger than 1000 n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an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6Anti-reflective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組合塗層和基材層以調製透明積層薄膜,該塗層包含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的粒徑分布的粒子,且在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此透明積層薄膜其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優異且防眩性也優異。前述塗層包含粒徑6μm以上且小於12.5μm的小粒子、和粒徑超過12.5μm且為20μm以下的大粒子,且小粒子的平均粒徑可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前述塗層可進一步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熱塑性彈性體。

Description

透明積層薄膜
本發明涉及可利用作為可用筆輸入的觸控面板顯示器或手寫板(pen tablet)等的輸入面的薄膜之透明積層薄膜。
伴隨作為人機界面的電子顯示器的進步,對話型的輸入系統得到普及,其中將觸控面板(座標輸入裝置)與顯示器一體化的裝置被廣泛用於ATM(現金自動櫃員機)、商品管理、外勤工作(outwork)(外交、銷售)、導引顯示、娛樂機器等。液晶顯示器等之輕量‧薄型顯示器,由於能夠不使用鍵盤(keyboardless)而發揮其特長,因此在行動機器中使用觸控面板的情況亦逐漸增加。觸控面板係利用手指或筆等輸入手段按壓既定位置,藉此對電腦等輸入既定資訊等的裝置,根據位置檢測的方法,能分類成光學方式、超音波方式、電容方式、電阻膜方式等。這些方式當中,電容方式係利用電容的變化,進行位置檢測的方式,但近年來,從功能性優異之點,採用ITO柵極(ITO grid)方式的投影型電容方式觸控面板被採用在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電子紙、平板型個人電腦(PC)、手寫板、遊戲機等行動機器上而受到廣泛的 關注。電容方式觸控面板當中,近年來,利用筆作為輸入手段的筆輸入型觸摸面板也得到普及,在智慧型手機、電子紙、平板型PC、手寫板、遊戲機、PC等中的利用也逐漸增加。於觸控面板的顯示器的表面,根據用途,係利用硬塗薄膜、抗牛頓環薄膜、軟質薄膜等。再者,近年來,作為電腦用的指向裝置(pointing device),利用筆輸入的手寫板也得到普及,包含前述觸控面板在內,被稱為筆輸入裝置。此外,已開發在顯示面板的像素數為高畫質(full high vision)電視4倍的高解析度電視(4K電視)的顯示器中搭載觸控面板的電視、或者在建築領域或醫療領域中所利用的高解析度的筆輸入裝置,於這些裝置,也要求高度透明性。再者,這些裝置中,隨著筆輸入裝置在各種用途上得到普及,對於筆輸入的書寫感覺也要求高度的功能,同時根據用途,也要求防眩性,但難以兼顧防眩性等的光學特性和書寫感覺。
國際公開2006/88204號小冊子(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光學積層體,其係具備光透射性基材、和在此光透射性基材上所形成的防眩層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前述防眩層的最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前述防眩層係以包含樹脂和微粒子的防眩層用組成物形成,前述樹脂和前述微粒子的折射率差n為0.05~0.2,前述防眩層的凹凸的平均間隔Sm為100~600μm,平均傾斜角θa為0.1~1.2°,平均粗糙度Rz超過0.2μm且為1μm以下。
然而,此文獻中,沒有記載觸控面板及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中之任一者。再者,即使將此積層體 應用於觸控面板也不能提升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
日本特開2010-153298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觸控面板用積層薄膜,其係作為用手指觸摸之際的觸感優異的觸控面板用的透明導電性積層薄膜,而在包含聚酯薄膜的基材的單面積層硬塗層,在另一面積層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透明導電層之積層薄膜,其中,硬塗層的區域表面平均粗糙度為0.08~0.30μm,KES表面摩擦特性值的平均摩擦係數MIU為0.13~0.17,摩擦係數的變動MMD為0.006~0.015。
然而,此文獻中也沒有記載筆輸入的觸控面板,也未對筆輸入的書寫感覺有所記載。再者,即使將此積層薄膜應用於觸控面板,書寫感覺也不充分,例如,與如鉛筆的書寫感覺相差甚遠。
日本特開2014-97649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揭示一種透明薄膜,其係作為表面之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經改善的筆輸入型觸控面板的顯示器中所使用的透明薄膜,為包含透明基材薄膜、和在此透明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所形成的塗層之透明薄膜,其根據JIS K7136的總光線透射率(total light transmittance)為85%以上,且前述塗層具有根據JIS B0610的滾圓波紋度曲線最大高度(maximum height of rolling circle waviness profile)(WEM)為15μm以上的表面形狀。
然而,此透明薄膜也不能兼顧防眩性和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06/88204號小冊子(請求項1、段落[0085][0086])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53298號公報(請求項1、段落[0001][0004][0006])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97649號公報(請求項1、段落[0001][0013])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優異且防眩性也優異的透明積層薄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硬度高、耐擦傷性也優異的透明積層薄膜。
本發明人,為了達成前述課題銳意檢討的結果,發現藉由將包含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的粒徑分布的粒子,且在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的塗層與基材層組合,能夠兼顧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和防眩性,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係包含「基材層」、和「包含粒子的塗層」的透明積層薄膜,前述粒子的粒徑分布係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且在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比塗層 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前述粒子的粒徑分布可在7~30μm(特別是8~27μm)的粒徑區域內具有第1波峰和第2波峰。在前述第2波峰的粒徑可比在前述第1波峰的粒徑大1μm以上(特別是2μm以上)。前述第1波峰的高度可為前述第2波峰的高度的1~10倍左右。
前述塗層包含粒徑6μm以上且小於12.5μm的小粒子、和粒徑12.5~20μm的大粒子,且小粒子的平均粒徑可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前述小粒子和前述大粒子的重量比例可為小粒子/大粒子=10/1~1/1左右。
前述塗層可進一步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熱塑性彈性體。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其總光線透射率可為85%以上。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可為防眩薄膜。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可配設在筆輸入裝置的顯示器的表面。前述顯示器可為反射型顯示器。
本發明中,由於組合塗層和基材層,該塗層包含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的粒徑分布的粒子,且在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峰值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因此若配設在筆輸入裝置的顯示器的表面,便能兼顧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例如,如鉛筆對紙的書寫感覺)和防眩性。再者,若使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前述塗層的黏合劑成分,則也能使硬度和耐擦傷性提升。
[第1圖]第1圖係顯示實施例1中使用的粒子的粒徑分布(度數分布)的曲線圖(graph)。
[第2圖]第2圖係顯示實施例3中使用的粒子的粒徑分布(度數分布)的曲線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係配設在筆輸入裝置的顯示器的表面用的薄膜,且包含基材層和塗層。
[基材層]
基材層若以透明材料形成即可,能根據用途來選擇,可為玻璃等無機材料,但從強度或成形性等之點,泛用有機材料。作為有機材料,可為硬化性樹脂,但從成形性等之點,較佳為熱塑性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例如,可舉出:聚烯烴、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聚縮醛、聚酯(包含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碸系樹脂、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氟樹脂、纖維素衍生物等。這些熱塑性樹脂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若以透明樹脂形成熱塑性樹脂,則能在觸控面板的顯示器等要求透明性的筆輸入裝置中使用。
這些熱塑性樹脂當中,較佳為環狀聚烯烴、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雙酚A型聚碳酸酯、纖維素酯等,特佳為纖維素酯、聚酯。
作為纖維素酯,可舉出:纖維素三乙酸酯(TAC)等的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的纖維素乙酸酯C3-4醯化物等。作為聚酯,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的聚伸烷基芳香酯等。
此等當中,從諸特性的平衡優異之點,較佳為PET或PEN等的聚C2-4伸烷基芳香酯,從耐熱性之點,特佳為PEN等的聚C2-4伸烷基萘二甲酸酯樹脂。再者,以有機材料所形成的基材層可為經雙軸延伸的薄膜。
基材層在以有機材料形成的情況下,在不損害透明性的範圍內,可根據需要而包含慣用的添加劑,例如,硬化劑或交聯劑、其他的樹脂成分、穩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耐光穩定劑、熱穩定劑等)、填充劑、著色劑、結晶成核劑、塑化劑、阻燃劑、阻燃助劑、抗靜電劑、分散劑、界面活性劑、蠟、抗菌劑等。這些添加劑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添加劑的比例,例如,相對於整體基材層為0.01~10重量%(特別是0.1~5重量%)左右。又,基材層可包含粒狀填充劑,但從能抑制內部霧度之點,較佳為不包含粒狀填充劑(微粒子),較佳為也不包含尺寸比光的波長大的其他添加劑。
基材層的平均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從處理性等之點,可為10μm以上,例如為12~500μm,較佳為20~300μm,更佳為30~200μm左右。
[塗層]
塗層通常被積層在基材層的至少一面(特別是一面) ,包含具有既定的粒徑分布的粒子。
(粒子的粒徑分布)
粒子包含具有複數個波峰的粒徑分布的粒子,粒子具有這樣的波峰,同時前述粒子在塗層的表面突出,藉此能兼顧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和防眩性。
詳細而言,粒子的粒徑分布若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即可,較佳為在7~30μm(較佳為8~27μm,更佳為8.5~20μm)左右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度數分布的波峰),例如,小粒徑側的第1波峰(度數波峰)和大粒徑側的第2波峰(度數波峰)。前述書寫感覺和防眩性存在取捨(trade off)的關係,因此就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波峰為1個而言,為若波峰變大則防眩性降低,另一方面,若波峰變小則書寫感覺降低的關係,不能兼顧兩特性。
在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相當於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或對應於前述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例如,第1波峰的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粒子不存在的區域)的平均厚度大,具體而言,可比前述平均厚度大0.1μm以上(例如0.1~5μm),較佳為例如大0.3~4μm,較佳為大0.5~3μm,更佳為大0.8~2μm(特別是0.9~1.5μm)左右。在前述粒徑為塗層的平坦部的厚度以下的情況下,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粒徑分布的複數個波峰較佳為分開既定的間隔,例如,在具有前述第1波峰和前述第2波峰的情況下,第2波峰(或波峰位置)可比第1波峰(或波峰位置)大(分 開)1μm以上(特別是2μm以上),較佳為例如大2~15μm,較佳為大2.5~10μm,更佳為大3~8μm(特別是4~6μm)左右。若波峰間的間隔過近,則有難以兼顧前述書寫感覺和防眩性之虞。
再者,第1波峰的高度,例如,為第2波峰的高度的1~10倍,較佳為2~9倍,更佳為3~8倍(特別是4~6倍)左右。若第1波峰的高度相對過高,則有前述書寫感覺降低之虞,相反地,若過低,則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特別是,粒子可包含粒徑6μm以上且小於12.5μm(特別是8~12μm)的小粒子、和粒徑12.5~20μm(特別是13~18μm)的大粒子。前述小粒子的平均粒徑(個數平均一次粒徑)若在6μm以上且小於12.5μm的範圍內即可,例如為6.5~12μm,較佳為7~11.5μm,更佳為9~11μm左右。前述大粒子的平均粒徑(個數平均一次粒徑)若在12.5~20μm的範圍內即可,例如為13~19μm,較佳為13.5~18μm,更佳為14~16μm左右。若組合具有這樣的粒徑的小粒子和大粒子,便能高度兼顧前述書寫感覺和防眩性。
於包含這樣的小粒子及大粒子的粒子,較佳為小粒子的平均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具體而言,可比前述平均厚度大0.1μm以上(例如0.1~5μm),較佳為例如大0.3~4μm,較佳為大0.5~3μm,更佳為大0.8~2μm(特別是0.9~1.5μm)左右。在小粒子的平均粒徑為塗層的平坦部的厚度以下的情況下,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前述小粒子和前述大粒子的重量比例,例如,可為小粒子/大粒子=10/1~1/1,較佳為8/1~1.5/1,更佳為6/1~2/1(特別是5/1~3/1)左右。若小粒子的比例過多,則有書寫感覺降低之虞,若過少,則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前述小粒子及大粒子的合計比例可為相對於整體粒子為50重量%以上,例如為60~100重量%,較佳為80~100重量%,更佳為90~100重量%左右。
整體粒子的平均粒徑(個數平均一次粒徑),例如為8~20μm,較佳為9~15μm,更佳為9.5~13μm(特別是10~12μm)左右。若平均粒徑過小,則有書寫感覺降低之虞,若過大,則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整體粒子的最大粒徑,例如為50μm以下,較佳為40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下(特別是27μm以下)左右。若最大粒徑過大,則有書寫感覺降低之虞。
又,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粒徑分布、平均粒徑及最大粒徑能使用根據JIS B9916的光遮蔽式液中粒子計數器來測定,詳細而言,能以後述的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測定。
作為粒子的形狀,可舉出:球狀、橢圓體狀、多角體形(多角錘狀、立方體狀、長方體狀等)、板狀、棒狀、不定形狀等。這些形狀當中,從前述書寫感優異之點,較佳為沒有銳角部的形狀,例如,較佳為球狀或橢圓體狀,特佳為真球狀或近似真球狀。
(粒子的材質)
具有這樣的粒徑分布的粒子的材質沒有特別的限定,可為無機粒子,也可為有機粒子。
作為無機粒子,例如,可舉出:金屬單體、金屬氧化物、金屬硫酸鹽、金屬矽酸鹽、金屬磷酸鹽、金屬碳酸鹽、金屬氫氧化物、矽化合物、氟化合物、天然礦物等。無機粒子可利用偶合劑(鈦偶合劑、矽烷偶合劑)予以表面處理。這些無機粒子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無機粒子當中,從透明性等之點,較佳為氧化鈦等金屬氧化物粒子、氧化矽等矽化合物粒子、氟化鎂等氟化合物粒子等,從能實現低反射化或低霧度化之點,特佳為矽石(silica)粒子。
作為有機粒子,例如,可舉出以(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縮醛樹脂等熱塑性樹脂、交聯聚烯烴樹脂、交聯(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交聯聚苯乙烯系樹脂、交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等交聯熱塑性樹脂、環氧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所形成的粒子等。這些有機粒子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有機粒子當中,泛用聚醯胺粒子等熱塑性樹脂粒子或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交聯聚苯乙烯系粒子、交聯聚胺基甲酸酯粒子等交聯熱塑性樹脂粒子等。
此等當中,於塗層,從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優異之點,較佳為有機粒子,從透明性等光學特性和機械強度的平衡優異之點,特佳為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作為構成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的聚( 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舉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特別是C2-6烷基)作為主成分(50~100重量%,較佳為70~100重量%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樹脂等。作為交聯劑,能利用慣用的交聯劑,例如,能利用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鍵的化合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C2-10伸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2官能乙烯基化合物、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等)等。交聯劑的比例可為全部單體中的0.1~10莫耳%(特別是1~5莫耳%)左右。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粒子,為了使塗層的滑動性提高,可為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等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粒子。此外,可使用交聯聚丙烯酸烷基酯粒子而提高塗層的柔軟性。
從能提高透明性之點,粒子的折射率例如可為1.4~1.6,較佳為1.41~1.58,更佳為1.42~1.55(特別是1.45~1.53)左右。
粒子較佳為具有既定的硬度,使用微小壓縮試驗機壓縮10%時的強度(S10強度)為0.1~10kgf/mm2左右,較佳為0.5~8kgf/mm2,更佳為1~5kgf/mm2(特別是1.5~3kgf/mm2)左右。
粒子的比例相對於整體塗層,例如為0.5~20重量%,較佳為1~10重量%,更佳為2~8重量%(特別是3~5重量%)左右。若粒子的比例過少,則有前述書寫感覺 及防眩性降低之虞,若過多,則有書寫感覺降低,塗層的強度降低之虞。
(黏合劑成分)
塗層可包含固定前述粒子用的黏合劑成分。作為黏合劑成分,若能固定前述粒子即可,可為無機黏合劑成分、有機黏合劑成分中之任一者,但從能牢固地固定微粒子之點,較佳為有機黏合劑成分。再者,在有機黏合劑成分中,從製膜性優異、能牢固地固定粒子,耐擦傷性等膜強度也優異之點,特佳為至少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有機黏合劑成分。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不含有胺基甲酸酯鍵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若具有複數個(甲基)丙烯醯基即可,能大致分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能例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烷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多伸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類的C2-4環氧烷(alkylene oxide)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金剛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交聯環式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3官能以上(3~8官能左右)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例如,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 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參(2-羥乙基)異三聚氰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的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的4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的5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的6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在這些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中,多元醇也可為環氧烷(例如,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等的C2-4環氧烷)的加成物。環氧烷的平均加成莫耳數能從相對於多元醇1莫耳例如為0~30莫耳(特別是1~10莫耳)左右的範圍內選擇。
這些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當中,從能牢固地固定粒子,且能提高塗層表面的耐擦傷性及平坦部的滑動性之點,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例如,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以上,較佳為4~8官能,更佳為5~7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
(B)軟質黏合劑成分
有機黏合劑成分,為了改善塗層的柔軟性或製膜性,進一步提升前述書寫感覺或機械強度,除了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外,還可包含軟質黏合劑成分。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軟質黏合劑成分[特別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熱塑性彈性體]的重量比例,能從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軟質黏合劑成 分=99/1~30/70左右的範圍內選擇,例如為97/3~50/50,較佳為95/5~60/40,更佳為90/10~70/30(特別是85/15~75/25)左右。若軟質黏合劑成分的比例過少,則看不到改質效果,若過多,則有書寫感覺降低之虞。
軟質黏合劑成分能利用慣用的軟質樹脂或彈性體等,較佳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B1)及/或熱塑性彈性體(B2)。
(B1)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除了改善塗層的柔軟性或製膜性以外,主要為了使機械強度提升,可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組合。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為使聚異氰酸酯類(或是藉由聚異氰酸酯類與多元醇類的反應生成,具有游離的異氰酸酯基的胺基甲酸酯預聚物)與具有活性氫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等)反應所得到的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聚異氰酸酯類,例如,能例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脂環族聚異氰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芳香族聚異氰酸酯、聚異氰酸酯的衍生物等。
作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舉出: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的C2-16烷二異氰酸酯等。作為脂環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舉出: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4,4’-亞甲基雙(環己基異氰酸酯)、氫化伸茬基二異氰酸酯、降莰烷二異氰酸酯等 。作為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舉出:伸茬基二異氰酸酯(XDI)、四甲基伸茬基二異氰酸酯等。作為芳香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舉出:伸苯基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1,5-naphthalene diisocyanate)(N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TDI)、4,4’-甲苯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異氰酸酯等。作為聚異氰酸酯的衍生物,例如,可舉出:二聚物或三聚物等的多聚物、縮二脲(biuret)、脲甲酸酯(allophanate)、碳二亞胺(carbodiimide)、異氰酸酯二聚體(uretdione)等。這些聚異氰酸酯類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這些聚異氰酸酯類當中,從耐熱性或耐久性等之點,較佳為無黃變型的二異氰酸酯或其衍生物,例如,HDI等的脂肪族二異氰酸酯、IPDI、氫化XDI等的脂環族二異氰酸酯等的無黃變性二異氰酸酯或其衍生物,特佳為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的三聚物(trimer,具有異三聚氰酸酯環的三聚物等)。這些聚異氰酸酯類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作為前述多元醇類,通常是使用聚合物多元醇類。前述聚合物多元醇類中,包含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的聚合物多元醇等。
前述聚酯多元醇,例如,可為多元羧酸(或其酸酐)與多元醇的反應生成物、使內酯類對引發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反應生成物。
作為多元羧酸,能例示:二羧酸類[例如,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等)、脂環族二羧酸或其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氯橋酸(HET acid)酐等)、脂肪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酐)等的C4-20烷二羧酸(酐)等)等]、或是這些二羧酸類的烷基酯等。這些多元羧酸當中,較佳為脂肪族二羧酸或其酸酐(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的C6-20烷二羧酸等)。這些多元羧酸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作為多元醇,例如,可舉出:脂肪族二醇[烷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三亞甲基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等的C2-22烷二醇)等]、脂環族二醇(1,4-環己烷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的環烷二醇類、氫化雙酚A等的氫化雙酚類、或是此等的C2-4環氧烷加成物等)、芳香族二醇(伸茬基二醇等的芳香脂肪族二醇、雙酚A、雙酚S、雙酚F等的雙酚類、或是此等的C2-4環氧烷加成物等)等的二醇類等。這些多元醇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多元醇當中,從穩定性等之點,較佳為脂肪族二醇、脂環族二醇。
作為內酯類,例如,可舉出:丁內酯、戊內酯、己內酯、庚內酯(enantholactone)等的C3-10內酯等。這些內酯類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內酯類當中,較佳為戊內酯或己內酯等的C4-8內酯。
作為針對內酯類的引發劑,例如,可舉出:水、環氧乙烷(oxirane)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 聚乙二醇、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等)、低分子量多元醇(乙二醇等的烷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雙酚A等)、具有胺基的化合物(例如,乙二胺、六亞甲基二胺、肼、茬二胺(xylene diamine)、異佛酮二胺等的二胺化合物等)等。這些引發劑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作為前述聚醚多元醇,例如,可舉出:前述環氧乙烷化合物的開環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三亞甲基醚二醇、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等的聚(C2-4伸烷基二醇)等]、雙酚A或氫化雙酚A的環氧烷加成物等。這些聚醚多元醇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作為前述聚醚酯多元醇,例如,可舉出「前述二羧酸(脂環族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等)或此等的二烷基酯」和「前述聚醚多元醇」的聚合物之聚醚酯多元醇等。
作為前述聚碳酸酯多元醇,例如,可舉出「二醇(從乙二醇、1,4-丁二醇等的烷二醇;二乙二醇等的(聚)氧基伸烷基二醇;1,4-環己烷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氫化雙酚A等的脂環族二醇;雙酚A等的雙酚類、雙酚類的環氧烷加成物等的芳香族二醇所選出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的二醇)」與「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伸乙酯、碳酸二苯酯等)或光氣(phosgene)等」之聚合物等。
這些聚合物多元醇當中,泛用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從耐久性優異、具有柔 軟性之點,特佳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
作為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例如,可舉出:前述聚異氰酸酯類的多聚物、前述聚異氰酸酯類的縮二脲改質多聚物、前述聚異氰酸酯類與前述多元醇類的加合物(adduct)、對於前述多元醇類使過量的前述聚異氰酸酯類反應所得到的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等。這些預聚物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較佳的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例如,可為前述聚異氰酸酯類的多聚物(三聚物、五聚物、七聚物等)、前述聚異氰酸酯類的縮二脲多聚物(縮二脲改質體)、前述聚異氰酸酯類與多元醇類(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的三醇類)的加合物、前述二異氰酸酯與聚酯多元醇的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前述二異氰酸酯與聚醚多元醇的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特別是前述二異氰酸酯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的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等。
作為具有活性氫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舉出: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羥基C2-6烷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甲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羥基烷氧基C2-6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1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醯基的數量,若為2個以上即可,從機械強度等之點,例如為2~8個,較佳為2~6個,更佳為2~4個(特別是3~4個)左右。
特別是,從耐候性等的穩定性及柔軟性優良之點,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脂肪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脂環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例如,也可為使用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的聚酯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通常是以異氰酸酯基與活性氫原子成為大致相同的當量(等量)的比例(異氰酸酯基/活性氫原子(莫耳比)=0.8/1~1.2/1左右)組合聚異氰酸酯類與具有活性氫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來製造。又,對於這些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製造方法,能參考日本特開2008-74891號公報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也可為利用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的多元醇類所得到的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從使前述書寫感覺提升之點,在凝膠滲透層析法(GPC)中,以聚苯乙烯換算,可為500以上,例如可為500~10000,較佳為600~9000,更佳為700~8000(特別是1000~5000)左右。若分子量過小,則改質效果降低,若分子量過大,則有製膜性或處理性降低之虞。
(B2)熱塑性彈性體
熱塑性彈性體,除了改善塗層的柔軟性或製膜性以外,主要為了使前述書寫感覺提升,可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組合。
作為熱塑性彈性體,可為苯乙烯系彈性體、烯徑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醯胺系彈性體等,但從接著性或可撓性等之點,較佳為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能藉由聚異氰酸酯類、多元醇類、和根據需要的鏈伸長劑(或鏈延長劑)的反應得到。
作為聚異氰酸酯類,能使用於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B1)項目所例示的聚異氰酸酯類等,例如,能較佳地使用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等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氫化伸茬基二異氰酸酯(氫化XDI)等脂環族二異氰酸酯等無黃變性二異氰酸酯或其衍生物,特別是,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的三聚物(trimer,具有異三聚氰酸酯環的三聚物等)等。
作為多元醇類,能使用於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B1)項目所例示的多元醇類等,通常,泛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
作為鏈伸長劑,能使用慣用的鏈伸長劑,例如,能較佳地利用二醇類(乙二醇、1,4-丁二醇等烷二醇等)、二胺類(四亞甲基二胺、六亞甲基二胺等)等。
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可為包含「包含短鏈二醇類與二異氰酸酯類的聚胺基甲酸酯的硬鏈段(hard segemnt)(硬嵌段(hard block))」和「包含聚合物二醇(聚酯二醇、聚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與二異氰酸酯類的聚胺基甲酸酯的軟鏈段(soft segment)(軟嵌段(soft block))」的彈性體。此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通常 根據構成軟鏈段的聚合物二醇的種類,而分類成聚酯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聚醚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聚碳酸酯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等。
這些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當中,從柔軟性或穩定性等之點,較佳為聚酯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或聚醚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特別是使用了無黃變性的二異氰酸酯的聚酯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
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可以聚矽氧成分予以改質。聚矽氧成分可包含在彈性體中,也可作為共聚物排入彈性體中。聚矽氧成分通常係以有機矽氧烷單元[-Si(-R)2-O-](基R表示取代基)形成,作為以基R所表示的取代基,可舉出:烷基(甲基等)、芳基(苯基等)、環烷基等。聚矽氧成分的比例係相對於聚矽氧改質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整體為60重量%以下左右,例如為0.1~50重量%,較佳為1~40重量%,更佳為2~30重量%(特別是3~20重量%)左右。
熱塑性彈性體(特別是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在GPC中,以聚苯乙烯換算,例如可為10,000~500,000,較佳為20,000~300,000,更佳為30,000~100,000左右。
(C)纖維素衍生物
有機黏合劑成分,為了使塗層的柔軟性或製膜性改善,除了前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軟質黏合劑以外,還可包含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衍生物,在軟質黏合劑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情況下特別有效。纖 維素衍生物包含纖維素酯類、纖維素醚類、纖維素胺基甲酸酯(carbamate)類。
作為纖維素酯類,例如,能例示:脂肪族有機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纖維素三乙酸酯等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丙酸酯、纖維素丁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纖維素C2-6醯化物等)、芳香族有機酸酯(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纖維素苯甲酸酯等纖維素C7-12芳香族羧酸酯)、無機酸酯類(例如,磷酸纖維素、硫酸纖維素等)等。纖維素酯類可為醋酸‧硝酸纖維素酯等的混合酸酯。
作為纖維素醚類,例如,能例示:氰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等羥基C2-4烷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C1-6烷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或其鹽、苄基纖維素、乙醯基烷基纖維素等。作為纖維素胺基甲酸酯類,例如,能例示:纖維素苯基胺基甲酸酯等。
這些纖維素衍生物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纖維素衍生物當中,較佳為纖維素酯類,特佳為纖維素二乙酸酯、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丙酸酯、纖維素丁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纖維素C2-6醯化物。其中,從對溶劑的溶解性高,易於調製塗敷液之點,較佳為纖維素二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纖維素C2-4醯化物(特別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纖維素乙酸酯C3-4醯化物)。
纖維素衍生物(C)的比例係相對於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及軟質黏合劑成分(B)的總量100重量份為0.1~30重量份,較佳為1~20重量份,更佳為3~15重量份(特別是5~10重量份)左右。若纖維素衍生物的比例過少,則改質效果小,若過多,則有塗層的強度降低之虞。
(D)其他添加劑
塗層可包含其他黏合劑成分。作為其他黏合劑成分,例如,可包含: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icyclopenta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dicyclopente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dicyclopentenyl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莰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酯等的交聯環式(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他的乙烯系化合物[苯乙烯或乙烯基吡咯啶酮等]、2官能以上的寡聚物或樹脂[(甲基)丙烯酸環氧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矽氧(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他熱塑性樹脂、水溶性高分子等。
其他黏合劑成分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其他黏合劑成分的比例係相對於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及軟質黏合劑成分(B)的總量100重量份為50重量份以下,例如為0.1~30重量份(特別是1~10重量份)左右。
塗層,在黏合劑成分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情況下,可包含聚合引發劑。聚合引發劑可為熱聚合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醯等的過氧化物等的熱自由基產生劑),也可為光聚合引發劑(光自由基產生劑)。較佳的聚合引發劑為光聚合引發劑。作為光聚合引發劑,例如,能例示:苯乙酮類或是丙醯苯類、苄基類、苯偶姻類、二苯甲酮類、9-氧硫(thioxanthone)類、醯基膦氧化物類等。光聚合引發劑中,可包含慣用的光增感劑或光聚合促進劑(例如,三級胺類等)。光聚合引發劑的比例相對於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100重量份可為0.1~20重量份,較佳為0.5~10重量份,更佳為1~8重量份(特別是1~5重量份)左右。
塗層,可根據需要,進一步包含慣用的添加劑,例如,其他粒子、穩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耐光穩定劑、熱穩定劑等)、界面活性劑或分散劑、抗靜電劑、塑化劑、黏度調整劑、增黏劑、消泡劑、阻燃劑、阻燃助劑、填充劑、耐衝擊改良劑、交聯劑、偶合劑、著色劑、潤滑劑、蠟、防腐劑、抗菌劑等。這些添加劑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黏合劑成分可為熱硬化性組成物,但也可為能在短時間內硬化的光硬化性化合物,例如,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EB硬化性化合物。特別是,實用上有利的組成物是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
(塗層的厚度)
塗層的平坦部(沒有粒子存在的區域)的平均厚度係與粒子的第1波峰或小粒子的平均粒徑存在如前所述的關係,若粒子在塗層的表面突出,便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為3~25μm,較佳為5~20μm,更佳為7~15μm(特別是8~10μm)左右。又,塗層的平均厚度,例如,能使用光學式膜厚計,作為任意10個地方的平均值而測定。
[透明積層薄膜]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係透明性等的光學特性優異,在100μm厚度時,根據JIS K7361的總光線透射率可為70%以上(例如70~100%),例如為80%以上(例如80~99%),較佳為85%以上(例如85~98%),更佳為88~97%(例如90~95%)左右。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在100μm厚度時,例如,根據JIS K7136的霧度,例如為5~40%,較佳為10~30%,更佳為15~25%(特別是18~22%)左右。若霧度過大,則透明性或可見度降低,若過小,則有防眩性降低之虞。
透明積層薄膜,可進一步具有其他功能層,例如,透明導電層、抗牛頓環層、防眩層、光散射層、抗反射層、偏光層、相位差層等的功能層。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係配設在各種顯示裝置的顯示器,其中,由於利用筆輸入的書寫感覺優異,因此能利用於筆輸入型觸控面板的顯示器或手寫板等的筆輸入裝置,較佳為以位於顯示器的最表面的方式配設。特別是,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由於透明性及書寫 感覺優異,因此適合各種筆輸入型觸控面板(特別是採用ITO柵極方式的投影型電容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器。此外,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由於防眩性也優異,因此對反射型顯示器為有用的,輕量且攜帶性優異,對於在戶外使用的機會亦多的終端顯示器(小型個人電腦等)、或必須減輕對眼睛的負擔的商業或教育用途的終端顯示器特別有用。
筆輸入裝置中所使用的筆(接觸頭)的筆尖,若以塑膠或金屬等的硬質材料形成即可,通常以塑膠形成。作為塑膠,例如,從強度或耐久性等之點,例如,可舉出:聚乙烯系樹脂、聚縮醛樹脂、芳香族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醚樹脂、聚苯硫醚樹脂、聚碸系樹脂等。這些樹脂能單獨使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樹脂可包含彈性體等其他樹脂,也可包含纖維等的填充劑。此等當中,從輕量且強度高、耐磨耗性等耐久性或滑動性也優異之點,較佳為聚甲醛等聚縮醛樹脂。筆尖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定,但通常為曲面形狀(R狀)。筆尖的平均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能從例如0.1~10mm左右的範圍內選擇,較佳為0.3~8mm,更佳為0.3~5mm左右,但通常為0.5~3mm(特別是0.6~2mm)左右。
[透明積層薄膜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沒有特別的限定,能藉由慣用的方法製造,例如,能經由在基材層上塗布形成塗層用的硬化性組成物的塗布步驟、將塗布的硬化性組成物 硬化的硬化步驟來製造。
在塗布步驟中,作為塗布方法,可舉出慣用的方法,例如,輥塗布機、氣刀塗布機、刮刀塗布機、桿塗布機、反向塗布機(reverse coater)、棒塗布機、缺角輪塗布機(comma coater)、浸漬‧擠壓塗布機、模塗布機、凹版塗布機、微凹版塗布機、絲網塗布法、浸漬法、噴霧法、旋轉器法等。這些方法當中,泛用棒塗布法或凹版塗布法等。又,若有需要,硬化性組成物也可經過複數次塗布。
形成塗層用的硬化性組成物,從塗敷性等之點,較佳為包含溶媒。溶媒能根據黏合劑成分的種類及溶解性來選擇,若為能至少均勻地溶解固體成分的溶媒即可。作為那樣的溶媒,例如,可舉出:酮類、醚類、烴類、酯類、水、醇類、賽珞蘇類、亞碸類、醯胺類等。這些溶媒能單獨使用或是組合二種以上使用,也可為混合溶媒。這些溶媒當中,泛用異丙醇等醇類、甲苯等芳香族烴類等。硬化性組成物的固體成分濃度,例如為1~90重量%,較佳為10~80重量%,更佳為30~70重量%左右。
塗布後的硬化性組成物,在包含溶媒的情況下,可在硬化處理之前,根據需求,利用乾燥來除去溶媒。除去溶媒的方法,可為自然乾燥,也可為加熱乾燥。加熱溫度,例如,可在40~150℃,較佳為50~120℃,更佳為60~10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
硬化步驟中,硬化性組成物可根據聚合引發 劑的種類進行加熱以使其硬化,但通常能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來硬化。作為活性能量線,例如,能利用放射線(伽傌線、X線等)、紫外線、可見光線、電子束(EB)等,通常大多為紫外線、電子束。
作為光源,例如,在紫外線的情況下,能使用深紫外線(Deep UV)燈、低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鹵素燈、雷射光源(氦-鎘雷射、準分子雷射等光源)等。照射光量(照射能量)係根據塗膜的厚度而不同,但可為例如50~10000mJ/cm2,較佳為70~7000mJ/cm2,更佳為100~5000mJ/cm2左右。
在電子束的情況下,能利用藉由電子束照射裝置等曝光源,照射電子束的方法。照射量(劑量)係根據塗膜的厚度而不同,但例如為1~200kGy(戈雷(Gray)),較佳為5~150kGy,更佳為10~100kGy(特別是20~80kGy)左右。加速電壓例如為10~1000kV,較佳為50~500kV,更佳為100~300kV左右。
又,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若需要,也可在非活性氣體(例如,氮氣、氬氣、氦氣等)環境中進行。
為了提升塗層對基材層的黏附性,可將基材層供於表面處理。作為表面處理,可舉出慣用的表面處理,例如,電暈放電處理、火焰處理、電漿處理、臭氧或紫外線照射處理等。基材層其表面可經易接著處理。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這些實施例。藉由以下的項目評價在實施 例和比較例所得到的透明積層薄膜。
[粒子的粒徑分布]
使用根據JIS B9916的光遮蔽式液中粒子計數器之光遮蔽型自動微粒子測定裝置(Rion(股)製「液中粒子計數器KL-04A」)進行測定。
[塗層(平坦部)的厚度]
使用光學式膜厚計,測定任意10個地方,算出平均值。
[霧度及總光線透射率]
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股)製,商品名「NDH-5000W」),根據JIS K7361,測定總光線透射率,根據JIS K7136,測定霧度。又,霧度的測定係以塗層成為受光器側的方式配置以進行測定。
[防眩性]
顯示面中的防眩性係藉由以下的方法評價。首先,製作以光學黏著劑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到的透明積層薄膜的基材薄膜側貼附在黑壓克力板(acrylic plate)的評價樣品。接下來,在三波長型白色螢光燈下,使螢光燈的反射像映在透明積層薄膜,藉由以下的基準評價其映入的狀況。
○:反射像的輪廓模糊而無法辨識
×:能辨識反射像的輪廓。
[鉛筆硬度]
根據JIS K5400,以荷重7.4N測定鉛筆硬度。
[SW耐久性]
使用具備以鋼絲絨#1000覆蓋的直徑1.0cm的棍棒的鋼絲絨耐久性試驗機,在一定荷重(100g荷重)下對塗層的表面進行10次來回(速度10cm/s)摩擦後,以光學黏著劑將透明積層薄膜貼附在黑色壓克力板,在裝備了3波長螢光管的螢光燈下觀察表面的狀態,確認傷痕的條數,藉由以下的基準進行評價。
○:看不到傷痕
△:看到1~2條傷痕
×:看到3條以上的傷痕。
[書寫感覺]
8名受驗者係以攜帶型遊戲機的Nintendo DS(註冊商標)用觸控筆評價書寫感覺,藉由以下的基準進行判定。
○:5名以上評價為類似鉛筆對紙的書寫感覺,書寫感覺良好
×:4名以下評價為類似鉛筆對紙的書寫感覺,書寫感覺良好。
[材料]
透明PET基材薄膜:東洋紡(股)製「A4300」,厚度100μm
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系UV硬化單體(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AICEL-ALLNEX(股)製「DPHA」
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多官能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Miwon Specialty Chemical(股)製「PU3210」
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大日精化工業(股)製「DAIALLOMER EX002」
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Eastman公司製「CAP」
丙烯酸粒子(5μm):東洋紡(股)製「FH-S005」,平均粒徑5μm,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丙烯酸粒子(8μm):積水化成品工業(股)製「SSX-108」,平均粒徑8μm,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丙烯酸粒子(10μm):東洋紡(股)製「FH-S010」,平均粒徑10μm,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丙烯酸粒子(15μm):東洋紡(股)製「FH-S015」,平均粒徑15μm,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丙烯酸粒子(20μm):積水化成品工業(股)製「SSX-120」,平均粒徑20μm,交聯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
引發劑A:光聚合引發劑,BASF JAPAN(股)製「IRGACURE 184」
引發劑B:光聚合引發劑,BASF JAPAN(股)製「IRGACURE 907」。
實施例1~6及比較例1~6
在甲基乙基酮、甲氧基丙醇及1-丁醇的混合溶媒[甲基乙基酮/甲氧基丙醇/1-丁醇=4/3/3(容積比)]中,以表1所示的比例掺合所組合的樹脂成分及粒子、和相對於多官能丙烯酸酯80重量份為1.0重量份的引發劑A及1.0重 量份的引發劑B,調製材料的合計濃度為30重量%的液狀組成物。
實施例7~8
在醋酸乙酯及異丙醇的混合溶媒[醋酸乙酯/異丙醇=6/4(容積比)]中,以表1所示的比例掺合所組合的樹脂成分及粒子、和相對於多官能丙烯酸酯80重量份為2.5重量份的引發劑A及2.5重量份的引發劑B,調製材料的合計濃度為25重量%的液狀組成物。
又,將在實施例1及3使用的粒子的粒徑分布顯示在第1及2圖,任一者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皆具有2個波峰。
使用這些液狀組成物,根據目的膜厚,使用線棒#12~#36澆鑄(casting)在透明PET基材薄膜上後,在80℃的烘箱內放置1分鐘後,使塗膜通過紫外線照射裝置(USHIO電機(股)製,高壓水銀燈,紫外線照射量:500mJ/cm2),進行紫外線硬化處理,使塗敷膜硬化而形成塗層。
將評價所得到的透明積層薄膜的霧度、總光線透射率、防眩性、鉛筆硬度、SW耐久性、書寫感覺的結果顯示在表1。
[表1]
由表1的結果可知,實施例的透明積層薄膜係光學特性優異,具有防眩性,同時耐擦傷性及書寫感覺也優異。相對於此,比較例的透明積層薄膜無法同時滿足前述特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透明積層薄膜,在用筆輸入的各種裝置,例如,PC、電視、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電子紙、遊戲機、行動機器、時鐘、計算機等的電氣‧電子或精密機器的顯示部中,能利用於與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電漿顯示器裝置、有機或是無機EL顯示裝置等)組合使用的筆輸入型觸控面板(特別是採用ITO柵極方式的投影型電容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器)、手寫板等的電腦用指向裝置等。其中,由於防眩性優異,因此對反射型顯示器為有用的,特別是輕量且攜帶性優異,對於在戶外使用的機會亦多的終端顯示器(小型個人電腦等)、或必須減輕對眼睛的負擔的商業或教育用途的終端顯示器為有用的。

Claims (11)

  1. 一種透明積層薄膜,其係包含基材層、和包含粒子的塗層之透明積層薄膜,該粒子的粒徑分布係在6μm以上的粒徑區域內具有複數個波峰,且在該複數個波峰的粒徑當中,最小的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
  2. 如請求項1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粒子的粒徑分布係在7~30μm的粒徑區域內具有第1波峰和第2波峰,且在第2波峰的粒徑比在第1波峰的粒徑大1μm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粒子的粒徑分布係在8~27μm的粒徑區域內具有第1波峰和第2波峰,且在第2波峰的粒徑比在第1波峰的粒徑大2μm以上。
  4. 如請求項2或3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第1波峰的高度係第2波峰的高度的1~10倍。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塗層包含粒徑6μm以上且小於12.5μm的小粒子、和粒徑12.5~20μm的大粒子,且小粒子的平均粒徑比塗層的平坦部的平均厚度大。
  6. 如請求項5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小粒子和大粒子的重量比例係小粒子/大粒子=10/1~1/1。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塗層進一步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熱塑性彈性體。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透明積層薄膜,其總光線透射率(total light transmittance)為85%以上。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係防眩薄膜。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係配設在筆輸入裝置的顯示器的表面。
  11. 如請求項10之透明積層薄膜,其中顯示器係反射型顯示器。
TW105110445A 2015-04-02 2016-04-01 Transparent laminated film TWI664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6297 2015-04-02
JP2015076297A JP6258248B2 (ja) 2015-04-02 2015-04-02 透明積層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148A true TW201640148A (zh) 2016-11-16
TWI664451B TWI664451B (zh) 2019-07-01

Family

ID=5700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0445A TWI664451B (zh) 2015-04-02 2016-04-01 Transparent laminated fil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37755A1 (zh)
EP (1) EP3278974B1 (zh)
JP (1) JP6258248B2 (zh)
KR (1) KR102555138B1 (zh)
CN (1) CN107405865B (zh)
TW (1) TWI664451B (zh)
WO (1) WO20161582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863B (zh) * 2016-12-14 2020-10-11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書寫感之薄膜
TWI722469B (zh) * 2018-07-03 2021-03-21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筆輸入裝置用表面材料及筆輸入裝置
TWI724747B (zh) * 2019-01-14 2021-04-1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5220B2 (ja) * 2016-11-16 2018-06-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書き味向上フィルム
CN113717422B (zh) * 2016-11-16 2023-06-09 琳得科株式会社 书写感改善膜
CN111492023A (zh) * 2017-12-18 2020-08-04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防表面反射涂料和防表面反射涂膜
EP3898854B1 (en) * 2018-12-21 2024-04-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Low specular reflectance surfac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US11118070B2 (en) * 2018-12-21 2021-09-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Low specular reflectance surface
US10793727B2 (en) 2018-12-21 2020-10-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atte paint composition
US20200199379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forming a low specular reflectance surface
JP6885502B1 (ja) * 2020-09-23 2021-06-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27394B (zh) * 2020-11-12 2023-03-14 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高耐磨、低闪点的防眩光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0985A (ja) * 1996-02-23 1997-09-05 Kimoto & Co Ltd タブレット用オーバーレイシート
JP3688136B2 (ja) * 1998-09-24 2005-08-24 尾池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KR100727796B1 (ko) * 1999-08-31 2007-06-14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전기 전도성 적층체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터치 패널
JP4115979B2 (ja) 2004-09-24 2008-07-09 株式会社東芝 非鉛系はんだ材
JP4943091B2 (ja) * 2005-09-12 2012-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1339261B (zh) * 2008-07-11 2010-09-15 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JP5526542B2 (ja) 2008-12-26 2014-06-18 東洋紡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フィルム
CN201483977U (zh) * 2009-08-31 2010-05-26 沈阳木本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书写板
JP5604899B2 (ja) * 2010-02-18 2014-10-15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性積層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積層シート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JP5463972B2 (ja) * 2010-03-10 2014-04-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ハードコート基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92533A (ja) * 2011-03-15 2012-10-11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多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918701B2 (ja) 2012-10-17 2016-05-1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透明フィル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CN105142925A (zh) * 2013-04-26 2015-12-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转印材料、带有转印层的基材及触摸屏、它们的制造方法、及信息显示装置
JP6199605B2 (ja) * 2013-05-27 2017-09-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巻回体
CN103345012B (zh) * 2013-07-31 2015-07-22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71011B1 (ko) * 2015-06-02 2019-04-22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하드 코트 필름, 화상 표시 소자의 전면판, 저항막식 터치 패널,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863B (zh) * 2016-12-14 2020-10-11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書寫感之薄膜
TWI722469B (zh) * 2018-07-03 2021-03-21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筆輸入裝置用表面材料及筆輸入裝置
TWI724747B (zh) * 2019-01-14 2021-04-1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8974A4 (en) 2018-12-05
JP2016196112A (ja) 2016-11-24
KR102555138B1 (ko) 2023-07-13
TWI664451B (zh) 2019-07-01
KR20170133432A (ko) 2017-12-05
US20180037755A1 (en) 2018-02-08
CN107405865A (zh) 2017-11-28
JP6258248B2 (ja) 2018-01-10
EP3278974A1 (en) 2018-02-07
WO2016158269A1 (ja) 2016-10-06
EP3278974B1 (en) 2021-03-03
CN107405865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4451B (zh) Transparent laminated film
TWI660844B (zh) Transparent laminated film for pen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81995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JP5918701B2 (ja) 透明フィル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TWI634011B (zh) Transparent laminated film
JP6196164B2 (ja)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
JP2014092657A (ja) マルチ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