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8119A -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8119A
TW201638119A TW105108025A TW105108025A TW201638119A TW 201638119 A TW201638119 A TW 201638119A TW 105108025 A TW105108025 A TW 105108025A TW 105108025 A TW105108025 A TW 105108025A TW 201638119 A TW201638119 A TW 2016381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film
thickness
polarizing
casting d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2620B (zh
Inventor
Kazuya YUYAMA
Seiichirou Hayakawa
Syouichi Satou
Toshiyuki Edazaw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638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6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6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 rotating dr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Compositions of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L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獲得厚度變動少、偏光特性優異之偏光薄膜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並提供一種偏光薄膜。該聚乙烯醇系薄膜,係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徵為: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Description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本發明關於一種聚乙烯醇系薄膜。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可獲得厚度變動少、偏光特性優異之偏光薄膜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及該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與偏光薄膜、偏光板。
以往,聚乙烯醇系薄膜係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溶解於水等溶劑而製備原液後,利用溶液流延法(澆鑄法)製膜,並使用金屬加熱輥等進行乾燥而製造。如此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作為透明性、染色性優異之薄膜被利用在多種用途,其有用的用途之一可列舉偏光薄膜。該偏光薄膜作為液晶顯示器之基本構成要素使用,近年要求高等級且高可靠性之機器及其使用正擴大中。
該等中,伴隨液晶電視等的畫面大型化,需要比起以往產品更上一層之平坦性優異,且寬幅長條薄型之偏光薄膜及成為其原捲之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由於厚度變動而不平坦時,偏光薄膜的厚度變動亦變大,偏光性能之面內均勻性不充分,於組裝成之液晶胞產生應力而引起液晶胞本身的變形、耐久性的降低。就針對此類問題的對策而言,例如,有人提出了將TD方向(寬度方向)之厚度變動為0.5μm/mm以下之聚乙烯醇系薄膜用於偏光薄膜的製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又,為了抑制厚度變動,有人提出了將聚乙烯醇系薄膜使用處於特定位置關係之模具與金屬輥進行製膜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172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14435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吾人等認為上述專利文獻1中,雖然TD方向之厚度變動為每長度lmm 0.5μm以下,但至多為長度lmm中之變動值,於特別是如全寬為2m以上之寬幅薄膜的情況下,該變動值會大幅增加。進一步於如全長2km以上之長條薄膜的情況下,該TD方向之厚度變動會進一步變大。 又,若只減小TD方向之厚度變動,在從聚乙烯醇系薄膜輥將薄膜捲出而製造偏光薄膜時,由於MD方向(流動方向:長邊方向)之厚度變動,當進行諸如染色、延伸、硼酸處理之各步驟時難以均勻地處理,會有於偏光薄膜之面內偏光度變得不均勻的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2之實施例中,雖然薄膜之TD方向之厚度變動為1.5μm,但薄膜的厚度為75μm之厚,難以因應偏光薄膜的薄型化,為60μm以下之薄型化時,會有不能確保足夠的厚度精度的問題。此外,薄膜的厚度為30μm時,若薄膜之厚度變動為1.5μm的話,厚度變動係數為0.8%左右。 又,與上述專利文獻1的情況相同,若只減小TD方向之厚度變動,在從聚乙烯醇系薄膜輥將薄膜捲出而製造偏光薄膜時,由於MD方向之厚度變動,當進行諸如染色、延伸、硼酸處理之各步驟時難以均勻地處理,會有於偏光薄膜之面內偏光度變得不均勻的問題。
又,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厚度變動大而不平坦時,會難以捲取於輥,在保存及輸送中薄膜吸濕時,起伏增大,而會有不得不在偏光薄膜製造前毀掉大部分薄膜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於該等背景下,旨在提供一種可獲得厚度變動少、偏光特性優異之偏光薄膜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及該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與偏光薄膜、偏光板。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們鑒於該等情況而進行努力研究的結果,著眼於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膜厚,發現藉由控制其變動係數使其變小,可獲得偏光特性優異之偏光薄膜,而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之第1要旨關於一種聚乙烯醇系薄膜,係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徵為: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又,本發明之第2要旨關於一種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slit die)吐出至旋轉的澆鑄滾筒(cast drum)上而製膜,並連續地乾燥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徵為: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進一步,本發明之第3要旨關於一種偏光薄膜,係由該聚乙烯醇系薄膜構成。 且,本發明之第4要旨關於一種偏光板,係於該偏光薄膜之至少單面設置保護薄膜而成。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由於具有優異的厚度精度,可獲得偏光特性優異之偏光薄膜,尤其作為薄型且長條之偏光薄膜的原捲使用較佳,可獲得偏光度在面內均勻之偏光薄膜。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係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徵為: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此處,上述變動係數係藉由以下的方法而求得。 <測定方法> 首先,測定聚乙烯醇系薄膜之任意處的厚度。 ・流動方向(MD方向)的測定係使用KEYENCE公司製「光譜干涉型膜厚計SI-T80」以0.3mm級距針對寬度方向(TD方向)之中央部與兩端部的3個地方分別測定6萬點。 ・TD方向的測定係使用山文電氣公司製「連續膜厚計TOF-5R01」,針對MD方向之前端部、中央部、終端部的3個地方分別測定4000點。 然後,針對上述厚度之測定值,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標準偏差。
[數1] 標準偏差(S.D.)=√ (Σ (xi-x)2 /(n-1)) x :平均值 xi:第i點的值 n:樣品數
最後根據以下的公式計算變動係數。 變動係數(C.V.)=100×S.D./x
此外,本發明中「薄膜整面」係指針對全長、全寬的測定,具體而言,在MD方向係指中央部與兩端部之最少3個地方,在TD方向也是中央部與兩端部之最少3個地方。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根據上述方法而得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係必要,0.7%以下較佳,0.5%以下特佳,0.4%以下更佳。厚度之變動係數大於1%的話,偏光薄膜的性能惡化,不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又,上述厚度之變動係數的下限值通常為0.01%,0.05%較佳,0.1%特佳。
如上述之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宜為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吐出至旋轉的澆鑄滾筒上而製膜,並連續地乾燥而製得者較佳。
就該聚乙烯醇系樹脂而言,通常使用未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即,將使乙酸乙烯酯聚合而獲得之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製得的樹脂。必要時,亦可使用將乙酸乙烯酯和少量(例如10莫耳%以下,5莫耳%以下較佳)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之成分的共聚物皂化而獲得的樹脂。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之成分,例如,可列舉不飽和羧酸(例如,包括鹽、酯、醯胺、腈等)、碳數2~30之烯烴類(例如,乙烯、丙烯、 正丁烯、異丁烯等)、乙烯醚類、不飽和磺酸鹽等。又,亦可使用將皂化後之羥基進行化學修飾而獲得的改性聚乙烯醇系樹脂。
又,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使用於側鏈具有1,2-二醇結構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該於側鏈具有1,2-二醇結構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例如,可藉由(i)將乙酸乙烯酯與3,4-二乙醯氧基-1-丁烯之共聚物皂化的方法、(ii)將乙酸乙烯酯與碳酸乙烯基亞乙酯之共聚物皂化及脫羧的方法、(iii)將乙酸乙烯酯與2,2-二烷基-4-乙烯基-1,3-二氧環戊烷之共聚物皂化及脫縮酮化的方法、(iv)將乙酸乙烯酯與甘油單烯丙醚之共聚物皂化的方法等而獲得。
聚乙烯醇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宜為10萬~30萬較佳,11萬~28萬特佳,12萬~26萬更佳。該重量平均分子量過小的話,會有將聚乙烯醇系樹脂形成光學薄膜時難以獲得充分的光學性能的傾向;過大的話,會有將聚乙烯醇系薄膜製成偏光薄膜時的延伸變得困難的傾向。此外,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利用GPC-MALS法而測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平均皂化度,通常宜為98莫耳%以上較佳,99莫耳%以上特佳,99.5莫耳%以上更佳,99.8莫耳%以上尤佳。該平均皂化度過小的話,會有將聚乙烯醇系薄膜形成偏光薄膜時不能獲得充分的光學性能的傾向。 此處,本發明中之平均皂化度係依照JIS K 6726而測定。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倂用改性物質、重量平均分子量、平均皂化度等不同之2種以上。
使用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製備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並將該水溶液流延至旋轉的澆鑄滾筒(滾筒型輥),利用澆鑄法製膜並乾燥,可藉此連續地製造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例如,可藉由以下的步驟而製造。 (A)利用澆鑄法將薄膜製膜。 (B)將已製膜之薄膜加熱並乾燥。 (C)將乾燥後的薄膜切開後,捲取於輥。
以下,對上述步驟(A)進行說明。 步驟(A)中,宜將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利用水等溶劑予以洗淨,並使用離心分離機等進行脫水,而形成含水率50重量%以下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濕餅塊較佳。含水率過大的話,會有難以形成所期望之水溶液濃度的傾向。 將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濕餅塊溶解於溫水或熱水而製備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
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製備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已加熱之多軸擠壓機製備,又,亦可於具備上下循環流產生型攪拌翼之溶解槽加入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濕餅塊,並於槽中吹入水蒸氣,溶解並製備所期望濃度之水溶液。
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中,除聚乙烯醇系樹脂以外,視需要含有甘油、二甘油、 三甘油、乙二醇、 三乙二醇、聚乙二醇、 三羥甲基丙烷等一般所使用之塑化劑;非離子性、陰離子性、或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的話,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膜性的方面為較佳。
如此獲得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樹脂濃度宜為15~60重量%較佳,17~55重量%特佳,20~50重量%更佳。該樹脂濃度過低的話,由於乾燥負荷變大而會有生產能力降低的傾向,過高的話,黏度變得過高而會有難以均勻地溶解的傾向。
然後,將所獲得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進行消泡處理。就消泡方法而言,可列舉靜置消泡、利用多軸擠壓機所為之消泡等方法。多軸擠壓機只要是具有通氣孔之多軸擠壓機即可,並無特別限定,通常使用具有通氣孔之雙軸擠壓機。
消泡處理後,將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逐次定量地導入T型狹縫模,並吐出及流延至旋轉的澆鑄滾筒上,利用澆鑄法製膜。
T型狹縫模出口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溫度宜為80~100℃較佳,85~98℃特佳。 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溫度過低的話會有流動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起泡的傾向。
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黏度,在吐出時宜為50~200Pa·s較佳,70~150Pa·s特佳。 該水溶液的黏度過低的話會有流動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流延變得困難的傾向。
從T型狹縫模吐出至澆鑄滾筒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吐出速度宜為0.5~5m/分較佳,0.8~4m/分特佳,1~3m/分更佳。 該吐出速度過慢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過快的話會有流延變得困難的傾向。
又,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吐出口直至到達澆鑄滾筒表面的飛行時間宜為0.1~0.7秒較佳,考量後述拉伸應力及壓縮應力的緩和的方面,為0.2~0.6秒特佳,考量可避免後述起因於環境之形狀變形的方面,為0.2~0.4秒更佳。 該飛行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有厚度變動增大的傾向。
該飛行時間可藉由調節從T型狹縫模1的吐出速度、從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之表面(接地點P)的距離A、T型狹縫模1的唇部開度、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黏度等而調節(參照圖1)。
本發明中,為了減小所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厚度變動,宜設定使伴隨應力釋放之形狀變形緩和的時間、及極力避免起因於環境之形狀變形的時間較佳。
關於前者,例如,當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3從上方垂直吐出至旋轉的澆鑄滾筒2的頂點時,剛吐出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3在澆鑄滾筒側R產生拉伸應力,在自由面側S產生壓縮應力(參照圖2)。水溶液於短時間內接地至澆鑄滾筒2的話,兩應力差會造成厚度變動,但即使是黏度相對較高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3,若設定適當的應力緩和時間,便可減小對於厚度變動的影響。本發明之飛行時間的下限值,可考慮該應力緩和的時間而進行設定。
該澆鑄滾筒的直徑宜為2~5m較佳,2.4~4.5m特佳,2.8~4m更佳。 該直徑過小的話會有乾燥長不足而難以達到速度的傾向,過大的話會有輸送性降低的傾向。
該澆鑄滾筒的寬度宜為2m以上較佳,3m以上特佳,4m以上更佳,5~6m尤佳。 澆鑄滾筒的寬度過小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
該澆鑄滾筒的旋轉速度宜為3~50m/分較佳,4~40m/分特佳,5~35m/分更佳。 該旋轉速度過慢的話會有生產性降低的傾向,過快的話會有乾燥不充分的傾向。
該澆鑄滾筒的表面溫度宜為40~99℃較佳,60~97℃特佳。 該表面溫度過低的話會有乾燥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起泡的傾向。
然後,對上述步驟(B)進行說明。步驟(B)係將已製膜之薄膜進行加熱並乾燥的步驟。
澆鑄滾筒中已製膜之薄膜的乾燥,係藉由使膜的表面與背面交替接觸多個熱輥而進行。熱輥的表面溫度通常為40~150℃,50~140℃較佳。該表面溫度過低的話會有乾燥不良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乾燥過度而導致起伏等外觀不良的傾向。 又,關於熱輥,例如,宜為已對表面進行硬鉻鍍敷處理或鏡面處理之直徑0.2~2m的輥,且通常使用2~30根、較佳10~25根而進行乾燥較佳。
本發明中,利用熱輥之乾燥後,宜對薄膜進行熱處理較佳。熱處理溫度宜為60~150℃較佳,70~140℃特佳。熱處理溫度過低的話,會有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耐水性降低等,而成為相位差擺盪的原因的傾向,過高的話會有偏光薄膜製造時的延伸性降低的傾向。該熱處理方法,例如,可列舉接觸高溫熱輥的方法、利用浮動式乾燥機而進行的方法等。
進行乾燥、視需要之熱處理後之薄膜,經過上述步驟(C)而成為產品(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步驟(C)係將薄膜的兩端切開而捲取於輥的步驟。
此外,到此為止,對製備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並將該水溶液流延至旋轉的澆鑄滾筒(滾筒型輥),利用澆鑄法製膜並乾燥,而製造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方法進行了說明,亦可將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流延至樹脂薄膜上、或金屬帶上,並製膜、乾燥。
如此可獲得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厚度為5~60μm係必要,考量薄型化的方面,為5~50μm特佳,5~30μm更佳,考量避免破裂的方面,為10~30μm尤佳。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寬度為2m以上係必要,考量大面積化的方面,為3m以上特佳,考量避免破裂的方面,為4~6m更佳。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長度為2km以上係必要,考量大面積化的方面,為3km以上特佳,4km以上更佳。 此外,薄膜之長度的上限,考量避免破裂的方面,宜為50km以下較佳,40km以下特佳,30km以下更佳。
如上述般,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而薄膜之流動方向(MD方向)之厚度之變動係數,考量偏光薄膜之偏光性能的方面,宜為0.7%以下較佳,0.6%以下特佳,0.5%以下更佳。 又,寬度方向(TD方向)之厚度之變動係數,考量偏光薄膜之偏光性能的方面,宜為0.7%以下較佳,0.6%以下特佳,0.5%以下更佳。 此處,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厚度薄時,於偏光薄膜製造中在流動方向偏光度容易變得不均勻,原捲之流動方向(MD方向)之厚度精度變得重要。
對本發明之厚度變動係數進行詳細說明。
薄膜之厚度變動係數,取決於澆鑄滾筒的平滑性、澆鑄滾筒的均勻旋轉、T型狹縫模狹縫之開口部的均勻性、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的吐出精度、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朝向澆鑄滾筒的吐出角度、直至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接地至澆鑄滾筒的時間與距離、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與澆鑄滾筒的穩定接觸、澆鑄滾筒或之後之熱輥中的乾燥條件等。 其中,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與澆鑄滾筒的穩定接觸係重要,若接觸線(觸線)在MD方向前後移動的話,會在薄膜的MD方向產生厚度變動。又,若接觸線在TD方向晃動的話,會在薄膜的TD方向產生厚度變動。為了使該觸線穩定化,調整以下之[I]~[V]的方法係有效且較佳。
[I]「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之表面(接地點P)的飛行距離A(參照圖1)。」 該飛行距離A越長,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越容易受到澆鑄滾筒2之旋轉或環境氣流的影響,故從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的距離盡可能接近為較理想。 本發明中,從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之表面(接地點P)的最短距離B宜為2mm以下較佳,1.5mm以下特佳,lmm以下更佳。該最短距離B過大的話,會有薄膜之厚度變動增大的傾向。
[II]「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1朝向澆鑄滾筒2之吐出方向D(參照圖3)。」 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上方吐出直至接地至澆鑄滾筒2,由於重力產生滴液的話,觸線容易混亂。例如,澆鑄滾筒2在接地點P處的切線與吐出方向D平行時,吐出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由於重力下滴而難以順暢地接地。 本發明中,從T型狹縫模1朝向澆鑄滾筒2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的方向)D、和連接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與澆鑄滾筒2之中心軸C之平面E形成的角度θ宜為40°以下較佳,1~30°特佳,2~20°更佳,3~10°尤佳。該角度θ過大的話,會有薄膜之厚度變動增大的傾向。
[III]「氣刀及/或氣室。」 係樹脂之擠壓成形中用於使觸線強制穩定化的一般方法。就氣刀或氣室而言,可使用公知的方法。
[IV]「T型狹縫模的水平度。」 由於製膜而得之薄膜的寬度為2m以上,故T型狹縫模的寬度亦為2m以上。該等情況下不能無視重力的影響, T型狹縫模使用高剛性的材質,同時為了使於寬度方向之T型狹縫模中央部不發生彎曲,將其吊起的方法係有效。 本發明中,宜以1根以上之懸吊件將T型狹縫模吊起較佳,具體而言,T型狹縫模之寬度方向中央部之由於重力所致之彎曲宜為0.3mm以下較佳,0.2mm以下特佳,0.lmm以下更佳。為了減小該彎曲量,可列舉增加懸吊件的根數,變更吊起位置等方法。
[V]「澆鑄滾筒之空間上的位移量。」 當然,澆鑄滾筒似在空間上搖晃時,來自T型狹縫模之吐出液不能穩定地接地。本發明中,旋轉的澆鑄滾筒之向上下、前後(MD方向)、左右(TD方向)的搖晃分別宜為±50μm以下較佳,±40μm以下特佳,±30μm以下更佳。該搖晃過大的話,會有薄膜之厚度變動增大的傾向。為了減小澆鑄滾筒的搖晃,可列舉諸如減小澆鑄滾筒的重量,提高馬達旋轉精度的方法。
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厚度精度優異,可適當用作光學用之聚乙烯醇系薄膜,進一步用作偏光膜用之原捲特佳。
以下,對使用本發明之聚乙烯醇系薄膜而獲得之偏光膜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偏光膜,係將上述聚乙烯醇系薄膜從輥捲出並於水平方向移送,經由膨潤、染色、硼酸交聯、延伸、洗淨、乾燥等步驟而製造。
膨潤步驟係於染色步驟之前實施。藉由膨潤步驟,除可將聚乙烯醇系薄膜表面的污漬洗淨外,藉由使聚乙烯醇系薄膜膨潤,還具有防止染色不均等的效果。膨潤步驟中,就處理液而言,通常使用水。該處理液只要主成分是水即可,亦可加入少量碘化合物、界面活性劑等添加物、醇等。膨潤浴的溫度通常為10~45℃左右,於膨潤浴的浸漬時間通常為0.1~10分鐘左右。
染色步驟係藉由使薄膜接觸含有碘或二色性染料之液體而進行。通常使用碘-碘化鉀之水溶液,且碘的濃度為0.1~2g/L,碘化鉀的濃度為1~100g/L較適宜。染色時間為30~500秒左右較實用。處理浴的溫度宜為5~50℃較佳。水溶液中除水溶劑以外,亦可含有少量與水相溶之有機溶劑。
硼酸交聯步驟係使用硼酸或硼砂等硼化合物而進行。硼化合物,以水溶液或水-有機溶劑混合液的形態及10~100g/L左右的濃度使用,使碘化鉀共存於液體中的話,在偏光性能的穩定化的方面為較佳。處理時的溫度宜為30~70℃左右,處理時間宜為0.1~20分鐘左右較佳,又,必要時亦可於處理中進行延伸操作。
延伸步驟宜在單軸方向延伸3~10倍,3.5~6倍較佳。此時,即使在延伸方向之直角方向進行些許的延伸(防止寬度方向之收縮的程度、或該程度以上的延伸)亦無妨。延伸時的溫度宜為40~170℃較佳。進一步,只要將延伸倍率最終設定為上述範圍即可,延伸操作不僅在單一階段實施,在製造步驟之任意範圍的階段中實施即可。
洗淨步驟,例如,藉由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於水或碘化鉀等碘化物水溶液而進行,可除去薄膜表面所產生的析出物。使用碘化鉀水溶液時的碘化鉀濃度可為1~80g/L左右。洗淨處理時的溫度通常為 5~50℃,10~45℃較佳。處理時間通常為 1~300秒,10~240秒較佳。此外,水洗淨與利用碘化鉀水溶液之洗淨,宜可適當組合進行。
乾燥步驟,只要是在大氣中於40~80℃進行1~10分鐘即可。
又,偏光薄膜之偏光度宜為99.5%以上較佳,99.8%以上更佳。偏光度過低的話,會有不能確保液晶顯示器之對比度的傾向。 此外,偏光度一般係由在將2片偏光薄膜重合以使其配向方向成為同一方向的狀態下於波長λ所測得之光線透射率(H11 )、及在將2片偏光薄膜重合以使配向方向成為相互垂直之方向的狀態下於波長λ所測得之光線透射率(H1 ),根據下式算出。 [(H11 -H1 )/(H11 +H1 )]1/2
進一步,本發明之偏光薄膜之單體透射率宜為42%以上較佳。該單體透射率過低的話,會有不能達成液晶顯示器之高亮度化的傾向。 單體透射率,係使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偏光薄膜單體之光線透射率而獲得的值。
如此,可獲得本發明之偏光薄膜,而本發明之偏光薄膜適合於染色不均較少之偏光板的製造。 以下,對本發明之偏光板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在其單面或雙面介由黏接劑貼合光學上等向性之樹脂薄膜作為保護薄膜而形成偏光板。作為保護薄膜,例如,可列舉三乙酸纖維素、二乙酸纖維素、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烯烴聚合物、環烯烴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醚碸、聚伸芳基酯、聚-4-甲基戊烯、聚伸苯醚等的薄膜或片材。
貼合方法可利用公知的手法進行,例如,將液狀的黏接劑組成物均勻地塗布於偏光膜、保護薄膜、或該兩者後,使兩者貼合並壓接,藉由加熱或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進行。
又,為了薄膜化,亦可在偏光薄膜之單面或雙面塗布胺甲酸乙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尿素樹脂等硬化性樹脂以替代上述保護薄膜,並進行硬化而形成偏光板。
根據本發明所獲得之偏光薄膜、偏光板,厚度變動係數優異,無染色不均且偏光性能之面內均勻性亦優異,可理想地使用於攜帶式資訊終端機、個人電腦、電視、投影機、標示牌、電子桌上計算機、電子時鐘、文字處理機、電子紙、遊戲機、攝影機、照相機、相簿、溫度計、音響、汽車或機械類之測量儀器類等的液晶顯示裝置、太陽眼鏡、防眩眼鏡、立體眼鏡、穿戴式顯示器、顯示元件(CRT、LCD、有機EL、電子紙等)用反射減少層、光通信設備、醫療設備、建築材料、玩具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地說明,但只要不超出其要旨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此外,示例中「份」、「%」意指重量基準。 各物性係如下述般求得。
(1)厚度 測定聚乙烯醇系薄膜之MD方向與TD方向的厚度。 ・流動方向(MD方向)的測定係使用KEYENCE公司製「光譜干涉型膜厚計SI-T80」以0.3mm級距針對寬度方向(TD方向)之中央部與兩端部(距兩端20cm內側)的3個地方分別測定6萬點。 ・TD方向的測定係使用山文電氣公司製「連續膜厚計TOF-5R01」,針對MD方向之前端部、中央部、終端部的3個地方分別測定4000點。
(2)厚度變動係數 利用上述厚度之測定值,根據下列公式算出。
[數2] 變動係數(C.V.)=100×S.D./x 「標準偏差(S.D.)=√(Σ(xi-x)2 /(n-1)) x :平均值 xi:第i點的值 n:樣品數」
(3)偏光度(%) 從所獲得之偏光薄膜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切出延伸方向200mm×寬度方向40mm的條形樣品,並使用大塚電子公司製「RETS-1100A」在延伸方向以10mm節距測定10點的偏光度。
<實施例1> (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製造) 加入重量平均分子量142,000、皂化度99.8莫耳%之聚乙烯醇系樹脂1000kg、水2000kg、作為塑化劑之甘油100kg,邊攪拌邊升溫至150℃,進行濃度調整至樹脂濃度25%,獲得溶解均勻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然後,將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供給雙軸擠壓機並消泡後,使水溶液溫度成為95℃,以吐出速度2.5m/分從T型狹縫模吐出口流延至旋轉的澆鑄滾筒而製膜。從T型狹縫模吐出口至澆鑄滾筒表面的最短距離為2mm,從T型狹縫模朝向澆鑄滾筒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的方向)、和連接T型狹縫模吐出口與澆鑄滾筒中心軸之平面形成的角度為15°(參照表1。)。 然後,將獲得之薄膜從澆鑄滾筒剝離,進行利用熱輥之乾燥與利用浮動式乾燥機之熱處理。然後,將兩端部切開以使寬度成為4m,獲得聚乙烯醇系薄膜。 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的特性顯示於表2中。
然後,使用上述所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依以下之要領得到偏光薄膜,並進行下列評價。評價結果顯示於表3中。
(偏光薄膜的製造) 將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邊浸漬於水溫25℃之水槽中邊延伸至1.7倍。然後邊浸漬於由碘0.5g/L、碘化鉀30 g /L組成之28℃水溶液中邊延伸至1.6倍,之後浸漬於硼酸40g/L、碘化鉀30g/L之組成之水溶液中(55℃),同時邊進行單軸延伸至2.1倍邊進行硼酸處理。然後,以碘化鉀水溶液進行洗淨,並乾燥得到總延伸倍率5.8倍之偏光薄膜。獲得之偏光薄膜的偏光特性顯示於表3中。
<實施例2、3、5~7、比較例1~4> 除將實施例1中之薄膜製膜的條件如表1所示般進行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進行,得到聚乙烯醇系薄膜,進一步,與實施例1同樣得到偏光薄膜。 針對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及偏光薄膜,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價。評價結果顯示於表2及表3中。
<實施例4> 將實施例1中之薄膜製膜的條件如表1所示般進行變更,進一步於水溶液吐出時在水溶液之觸線上部設置氣刀(高度5mm、角度90°),以空氣壓力10kPa從氣刀吐出空氣而使觸線穩定化,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進行,得到聚乙烯醇系薄膜,進一步,與實施例1同樣得到偏光薄膜。 針對獲得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及偏光薄膜,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價。評價結果顯示於表2及表3中。
【表1】
【表2】
【表3】
實施例1~7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儘管為薄型寬幅長條,MD方向、TD方向之任一者的厚度變動係數皆為1%以下,因而所獲得之偏光薄膜的偏光度在面內均勻,反觀比較例1~4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厚度之變動係數大,所獲得之偏光薄膜的偏光度在面內不均勻。 又,發現藉由調節從T型狹縫模吐出口至澆鑄滾筒表面的最短距離(mm)、從T型狹縫模朝向澆鑄滾筒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的方向)和連接T型狹縫模吐出口與澆鑄滾筒中心軸之平面形成的角度(°)、及氣刀的使用等,可製造厚度變動係數小的聚乙烯醇系薄膜。
上述實施例中顯示了本發明之具體形態,但上述實施例僅限於例示,並非作限定性解釋。對於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各種明顯的變形仍意欲包括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產業上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所獲得之偏光薄膜、偏光板,厚度變動係數優異,偏光性能之面內均勻性亦優異,可理想地使用於攜帶式資訊終端機、個人電腦、電視、投影機、標示牌、電子桌上計算機、電子時鐘、文字處理機、電子紙、遊戲機、攝影機、照相機、相簿、溫度計、音響、汽車或機械類之測量儀器類等的液晶顯示裝置、太陽眼鏡、防眩眼鏡、立體眼鏡、穿戴式顯示器、顯示元件(CRT、LCD、有機EL、電子紙等)用反射減少層、光通信設備、醫療設備、建築材料、玩具等。
1‧‧‧T型狹縫模
1a‧‧‧T型狹縫模之吐出口
2‧‧‧澆鑄滾筒
3‧‧‧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
A‧‧‧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之表面(接地點P)的飛行距離
B‧‧‧從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至澆鑄滾筒2之表面(接地點P)的最短距離
C‧‧‧澆鑄滾筒2之中心軸
D‧‧‧從T型狹縫模1朝向澆鑄滾筒2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的方向)
E‧‧‧連接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與澆鑄滾筒2之中心軸C之平面
P‧‧‧接地點
R‧‧‧澆鑄滾筒側
S‧‧‧自由面側
θ‧‧‧從T型狹縫模1朝向澆鑄滾筒2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的方向)D、和連接T型狹縫模1之吐出口1a與澆鑄滾筒2之中心軸C之平面E形成的角度
[圖1]係表示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吐出口朝向澆鑄滾筒表面之吐出狀態(飛行時間)的說明圖。 [圖2]係表示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之朝向澆鑄滾筒表面之著陸狀態的說明圖。 [圖3]係表示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朝向澆鑄滾筒之吐出方向的說明圖。

Claims (8)

  1. 一種聚乙烯醇系薄膜,係厚度5~60μm、寬度2m以上、長度2km以上之聚乙烯醇系薄膜; 其特徵為: 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乙烯醇系薄膜,其中,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厚度為30μm以下,且聚乙烯醇系薄膜之流動方向(MD方向)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0.7%以下。
  3. 一種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從T型狹縫模(slit die)吐出至旋轉的澆鑄滾筒(cast drum)上而製膜,並連續地乾燥而獲得聚乙烯醇系薄膜; 其特徵為: 薄膜整面之厚度之變動係數為1%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從T型狹縫模至澆鑄滾筒之滾筒表面的最短距離為2m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從T型狹縫模朝向澆鑄滾筒之吐出方向(面向T型狹縫模內部之唇面(lip surface)的方向)、和連接T型狹縫模吐出口與澆鑄滾筒中心軸之平面形成的角度為40°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水溶液接地至澆鑄滾筒之觸線(touch line)藉由氣刀穩定化。
  7. 一種偏光薄膜,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乙烯醇系薄膜構成。
  8. 一種偏光板,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偏光薄膜之至少單面設置保護薄膜而成。
TW105108025A 2015-03-17 2016-03-16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TWI712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3815 2015-03-17
JP2015-053815 2015-03-17
JP2015084864 2015-04-17
JP2015-084864 2015-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119A true TW201638119A (zh) 2016-11-01
TWI712620B TWI712620B (zh) 2020-12-11

Family

ID=5692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025A TWI712620B (zh) 2015-03-17 2016-03-16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61860B1 (zh)
CN (1) CN107107404B (zh)
TW (1) TWI712620B (zh)
WO (1) WO2016148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1694A (zh) * 2017-09-13 2017-12-15 安徽鼎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a薄膜的成膜制备工艺
CN114834027A (zh) * 2022-03-22 2022-08-02 重庆光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聚乙烯醇薄膜挤出成型的模具、光学级聚乙烯醇薄膜和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89023A (zh) * 2022-06-02 2022-08-12 重庆光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偏光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2842A (ja) * 1999-01-08 2000-07-25 Toray Ind Inc 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0202904A (ja) 1999-01-13 2000-07-25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3516397B2 (ja) 2000-05-12 2004-04-05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JP4498589B2 (ja) * 2000-11-16 2010-07-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フィルムの製造法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
JP5099997B2 (ja) * 2004-12-21 2012-12-19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膜
US7595019B2 (en) 2005-03-01 2009-09-2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of making an ion transport membrane oxygen separation device
JP4710418B2 (ja) * 2005-05-27 2011-06-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968669B2 (ja) * 2005-07-28 2012-07-04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膜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膜、偏光板
WO2010071094A1 (ja) * 2008-12-18 2010-06-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404A (zh) 2017-08-29
WO2016148160A1 (ja) 2016-09-22
CN107107404B (zh) 2021-07-13
KR102461860B1 (ko) 2022-11-01
TWI712620B (zh) 2020-12-11
KR20170129096A (ko)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4782B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與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偏光膜
CN107533176B (zh) 偏光膜制造用聚乙烯醇系树脂、和其制造方法、聚乙烯醇系薄膜和其制造方法、偏光膜、聚乙烯醇系树脂
JP6743502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771278B (zh)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TW201815915A (zh) 偏光膜用聚乙烯醇系薄膜與其製造方法及利用該偏光膜用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偏光膜
JP2018001747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
JP2020166291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膜
TW201638119A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薄膜及偏光板
TWI789390B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偏光膜、偏光板及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
JP6878778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7405806B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偏光膜
JP2016203623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及び偏光膜
JP6759690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膜
JP6740857B2 (ja)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750261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TW201817576A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與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偏光膜
JP7192198B2 (ja) 偏光膜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偏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05969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偏光膜
WO2019131716A1 (ja) 偏光膜製造用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偏光膜、ならびに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水溶液
TWI772409B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偏光膜、偏光板及聚乙烯醇系薄膜之製造方法
JP6750262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730252A (zh) 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JP2022148527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30250A (zh)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