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1233A - 利用紗線選擇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 Google Patents

利用紗線選擇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1233A
TW201631233A TW104142818A TW104142818A TW201631233A TW 201631233 A TW201631233 A TW 201631233A TW 104142818 A TW104142818 A TW 104142818A TW 104142818 A TW104142818 A TW 104142818A TW 201631233 A TW201631233 A TW 2016312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abric
pattern
front side
knit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2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3030B (zh
Inventor
裘漢 凡威登
Original Assignee
拉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拉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拉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3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30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8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 D04B15/60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with thread-clamping or -sever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9/38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stitch patter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6Bed linen
    • D10B2503/062Fitted bed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雙面平針織物、一種用於製作雙面平針織物之方法及用於製作一雙面平針織物之一圓編機的使用。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背景下材料的高效使用及改良的產率。

Description

利用紗線選擇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雙面平針織物、一種用於製作雙面平針織物之方法、一種用於針織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圓編機及用於製作雙面平針織物之圓編機的使用。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藉由利用紗線選擇之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背景下材料的高效使用及改良的產率。
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也被稱作雙面平針針織品)係當前在圓編機上針織之經典針織織物。雙面平針圓編機大致具備一針筒及一針盤,其中針盤定位在針筒正上方。通常,針筒及針盤各具備針。通常,針筒的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美觀」正面,且針盤的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技術」背面。填充或嵌入線通常插入於針織品之正面與背面之間以為織物增加體積。這在雙面平針針織品被用作床墊布時特別有用。
通常,在先前技術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使用多種紗線。此等紗線可能係例如彩色、美觀的紗線,但是亦可為用於它們的特定機械性質(例如它們的彈性、抗靜電能力及吸濕能力)的機械紗線。為了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各種區域中製作色彩變化及機械性質的變化,並非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或背面的所有位置針織所有紗線。在其中未在織物之「美觀」正面上針織一特定紗線之該等區域中,紗線未必針織在織物之背面上,或紗線浮動並且視需要與嵌入紗線一起插入於 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
但是,將此等紗線插入於正面與背面之間具有此等浮動紗線尤其在它們跨大的距離浮動時難以控制的缺陷。為了克服此挑戰,此等紗線可如上所述錨固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不可見、技術背面上之「技術」圖案中。此技術描述於EP1975294中。但是,若紗線係昂貴的,且若昂貴紗線僅針織在正面上之小圖案中,則紗線之大部分被浪費,此係因為僅小部分的紗線可見。本發明在不損失品質的情況下提供此挑戰之成本節省的解決方案。
雖然已知在特定圖案前插入一圖案紗線,及在圖案完成後切割該紗線之普通技術(被稱作疊紗(plating))用於單面平針針織織物(諸如襪子),但是據吾等所知,該技術尚未用於製作雙面平針織物。雖然諸如送紗器之紗線選擇器在圓編領域中眾所周知,但是據吾等所知它們從未被用在雙面提花圓編機上以選擇及取消選擇將針織在雙面平針織物上之一圖案中的紗線。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該織物(100)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織物(100)包括一或多根基紗(308),其等實質上針織在背面(500)上,針織在正面(600)上之幾個連接點除外;-該織物(100)包括一或多根圖案紗線(302、304或306);該方法之特徵為:-在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上述圖案紗線,該圖案單元(400)使用各自圖案紗線(302、304或306)製作。
-隨後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在圖案單元後切斷該圖案紗線。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用於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該織物(100)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織物(100)包括一或多根基紗(308),其等實質上針織在背面(500)上,針織在正面(600)上之幾個連接點除外;-該織物(100)包括一或多根圖案紗線(302、304或306);-該織物(100)在具有一針筒(C)及一針盤(D)之一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其中針筒(C)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正面(F),且針盤(D)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背面(B);該方法之特徵為:-在使用上述圖案紗線(302、304或306)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紗線(302、304或306),且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100)之背面上將各自圖案紗線(302、304或306)針織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在圖案單元(400)後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該圖案紗線達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圖案紗線(302、304或306)。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用於在一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該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該織物包括針織在織物之背面上及/或正面上之一或多根機械紗線;該方法之特徵為: -在使用機械紗線(310)製作之一機械單元(900)或一機械圖案前的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上述各自機械紗線;-在機械單元(900)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使用上述數目之針腳將該機械紗線(310)與用於製作前一機械單元之一第二紗線(例如,另一機械紗線或一基紗)針織在一起;-在織物之背面上及/或正面上在機械單元(900)中針織該機械紗線(310);-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0)製作之機械單元(900)後,在織物之背面上將各自機械紗線與用於製作後一機械單元(902)之紗線(例如,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機械紗線(310)。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該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該織物包括針織在正面上及背面上之一或多根基紗;-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圖案紗線;其特徵為:-在使用圖案紗線製作之一圖案單元起始前的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紗線,且在圖案單元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將該圖案紗線針織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在一圖案單元中針織該圖案紗線;-在一圖案單元後在織物之背面上將該圖案紗線針織達一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圖案紗線。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具備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中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適於針織如本文中描述之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此一針織機包括一針筒及一針盤,其等具有針,該等針各單獨由一電子圖案控制機構(亦被稱作提花機構)驅動,其中針筒之針被提供用於針織織物之正面,且針盤之針被提供用於針織織物之背面。該針織機更特別適於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該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基紗,其等可針織在正面上及背面上;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圖案紗線;其中在使用圖案紗線製作之一圖案單元起始前的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插入各自紗線,且在圖案單元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該圖案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其中隨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在圖案單元中針織該圖案紗線;其中在圖案單元後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該圖案紗線達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其中隨後切斷圖案紗線;該機器之特特徵為:-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包括一種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具備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適於針織如本文中描述之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且更特別適於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 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基紗(308),其等針織在背面(500)上,針織在正面(600)上之一些連接點(240、242)除外;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圖案紗線(302、304、306);其中在使用一上述圖案紗線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各自紗線(302、304、306);其中隨後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其中在圖案單元後切斷該圖案紗線;其特徵在於:-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本發明因此在下列項目中提供:項目1: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織物(100)之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織物(100)之背面(500);-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方法包括下列額外步驟:-在使用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各自圖案紗線(302);-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0)後切斷圖案紗線(302)。
以此方式,在不損失針織織物之品質的情況下達成昂貴圖案紗線之節省。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或「雙面平針針 織品」被定義為在一圓編機上針織之一針織織物,其中圓編機具備一針筒及位於針筒正上方之一針盤。針筒及針盤兩者具備針。針筒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正面。針盤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背面。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包括一或多根紗線,其等被針織在針織織物之正面上及針織織物之背面上,因此形成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之一連接。通常,例如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用作床墊布時,在針盤與針筒之間添加填充線以為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增加體積,但這並非強制性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基紗」指的是通常用作織物或針織織物之技術背面之紗線。它們係堅韌的線,其等形成針織織物之基礎,且在其等之上記錄圖案。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接結紗」指的是經插入以錨固鬆散線之一紗線。通常,接結紗比正常基紗或圖案紗線稍薄,且與此等紗線針織在一起以加固連續圖案中兩種類型紗線之間之過渡區。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針腳」亦可指花針針腳(法語:「une charge」)。花針針腳可特別用於將圖案紗線錨固在一針織織物之背面上。但是,藉由花針針腳之錨固不如藉由針腳之錨固高效;花針針腳不如針腳牢固。這可例如藉由在使用花針針腳時使用與使用針腳用於錨固相比更大數目之錨固點而補救。
術語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被理解為係指在正常使用期間可為使用者所見之針織織物之美觀側。
術語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背面」被理解為係指在正常使用期間不被使用者看見,但賦予織物期望機械性質之針織織物之技術側。
術語「圖案單元」被理解為意指一塊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其中一特定圖案紗線被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術語「圖案紗線」指的是用於在針織織物中形成一圖案之一紗線。這可為一彩色圖案或具有不同品質、具有不同感覺或不同厚度之一圖案。通常,圖案紗線係相對昂 貴品質之一紗線。若在若干態樣及技術方案中提及一個圖案單元,則這明顯不排除織物中之進一步相同或不同圖案單元的存在。
術語「圖案單元」亦包含術語「機械單元」,其形成用賦予織物特定機械性質之一機械紗線製作之一圖案。
術語「機械紗線」被理解為意指賦予針織織物一特定機械性質之一紗線。實例係彈性、抗靜電或吸濕紗線。圖案單元或機械單元因此亦可由賦予針織織物不同性質之紗線製成,例如,用於針織抗靜電圖案單元之抗靜電或吸濕紗線或用於床墊布之特定區域中之吸濕紗線。一個針織織物可包括不同圖案單元。圖案單元及/或機械單元可交替及/或重複。
術語「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被理解為意指適於針織雙面平針織物且包括一單針選擇機構之一圓編機。
項目2: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織物(100)之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織物(100)之背面(500);-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額外包括以下步驟:-在使用一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各自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圖案紗線(304);-在使用圖案紗線(304)製作之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
以此方式,在不損失針織織物之品質的情況下達成昂貴圖案紗 線之節省。
項目3: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織物(100)之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織物(100)之背面(500);-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僅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使用一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使第一圖案紗線(302)在非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區域中浮動於織物之正面(600)與背面(500)之間,特定言之,該等區域為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前之一第二圖案單元(401)及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後之一第三圖案單元(402);或-在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第一圖案單元(400)前插入第一圖案紗線(302),在正面上在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在該第一圖案單元後切斷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第二圖案單元(401)前插入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第二圖案單元(401)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在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100)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第三圖案單元 (402)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第三圖案單元(402)後切斷第二圖案紗線(304);-依與第一圖案紗線(302)相同之方式針織一第三圖案紗線(306)。
以此方式,在不損失針織織物之品質的情況下達成昂貴圖案紗線之節省。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紗線藉由基紗固定在織物中。由於單面提花圓編機不允許針盤中針之自動選擇,故圖案紗線無法藉由織物之背面上之幾個針腳固定。藉由稍微增大圖案紗線之末端的長度(例如從1cm至大約2.5cm或5cm),此等末端將藉由與織物之其餘部分的摩擦力固定在針織織物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一基紗(308)藉由織物之正面上之一或多個針腳(240)將圖案紗線(302、304、306)具體固定在一圖案單元(400)之起始及結束處。此概念之一特定實施例繪示在圖7中且在已在本文件結尾處添加之特定實施例之一者中描述。
項目4:如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此外,在針筒(C)上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將一接結紗(312)與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在一起。
以此方式,在不損失針織織物之品質的情況下達成昂貴圖案紗線之節省。
將接結紗與圖案紗線針織在一起之針腳的長度及鬆散端以及數目藉由機械錨固之成本與強度之間的評估判定。
大量針腳增加機械錨固之強度,且亦增加成本。一般而言,相對較低數目之連接針腳係較佳(例如,少於五個針腳),此係因為這已經依低成本提供充分機械錨固。但是,在錨固(例如)非常光滑的紗線時,更大數目之針腳可能係最佳的。
長的鬆散端亦可有利於機械錨固。但是,亦需進行機械錨固之 成本及強度之一評估。此外,存在在使用高對比色彩的情況下,鬆散端從針織織物之正面顯露之風險。因此較佳在高對比色彩之情況中使用相對較短末端。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本發明描述如項目1至3中一項之方法,其中此外,在針筒(C)上,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將一接結紗(312)與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在一起。
替代地,接結紗(312)可在圖案單元中完全與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因此獲得如項目4之方法,其特徵為:-在一圖案單元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一接結紗;-在圖案單元起始前,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與在圖案單元起始前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紗線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在圖案單元起始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與在織物之正面上在該圖案單元中針織之紗線針織在一起;-在圖案單元結束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與在該圖案單元結束後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紗線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切斷接結紗;使得接結紗之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藉由針織將圖案紗線及接結紗連接在一起目前藉由疊紗技術(法語:vanisage)完成。以此方式,將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上之圖案單元連接至彼此。以類似方式,不同機械單元之機械紗線可藉由接結紗連接至彼此。
以此方式,用於製作鄰近圖案單元之紗線在各自圖案單元之間之過渡處被高效錨固至彼此。
項目5: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 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接結紗(312),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織物(100)之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織物(100)之背面(500);-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一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接結紗(312);-在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一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針織在前一圖案單元(401)中;-在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切斷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後,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在前一圖案單元(401)中;-在第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一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4)在第一圖案單元結束後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切斷接結紗(312),使得接結紗(312)之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項目6: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具有一正面 (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基紗(308)、一第一圖案紗線(302)及視需要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該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具有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中針筒(C)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正面(F),且針盤(D)之針旨在用於針織織物之背面(B),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基紗(308),其中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在於:-在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位置處插入各自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100)之背面上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0)後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第一圖案紗線(302);-視需要,以類似方式在如上文針對第一圖案紗線(302)描述般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及第三圖案紗線(306)製作之圖案單元中及周圍針織此等各自紗線。
以此方式,例如與EP1975294中描述之方法相比,節省大量昂貴的圖案紗線,此係因為僅在一圖案單元中及在一圖案單元之緊鄰周圍針織昂貴紗線。
如在本文中描述之方法中提及切斷接結紗及圖案紗線或機械紗線可藉由任何切割裝置實現。較佳地,此等切割裝置由一夾箝單元及 一切割單元構成,該夾箝單元固持待切割之紗線且該切割單元切割紗線。實例從圓編機之領域已知。
藉由所謂的紗線選擇機構或紗線選擇器(亦被稱作送紗器或導紗器)實現接結紗、圖案紗線或機械紗線之插入。此等指狀裝置以使得紗線可由針盤的針握持用於針織之方式及在合適時間將紗線引入至針織系統中。此程序亦被稱作送線。實例從圓編機之領域大致已知。
在下文段落中,針對圖案紗線及機械紗線繪示切割系統及紗線選擇器之操作。該操作在作了適當修正後對於接結紗而言係相同的。作為一非限制實例,將圖案紗線或機械紗線之切割裝置及紗線選擇器的操作相對於彼此調整如下:
1)藉由各自紗線選擇器在圖案單元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將圖案紗線或機械紗線饋送至針,在此之後首先藉由針盤的針在織物的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在此之後藉由針筒上之針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紗線以形成圖案單元,且最後,再次藉由針盤之針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亦可藉由夾箝單元或切割裝置輔助藉由紗線選擇器提供或饋送紗線,該夾箝單元或切割裝置可在將紗線插入時夾箝紗線,且隨後一旦紗線已被針盤的針捕獲便立即釋放紗線。
2)隨後紗線由紗線選擇器帶至切割裝置,且紗線由夾箝單元夾箝並且由切割單元切斷。通常,這產生具有大約0.1cm至5cm,較佳0.5cm至2.5cm且最佳大約1cm之長度之一鬆散端,其插入於正面與背面之針織織物之間。
項目7:如項目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針織程序使用包括超過12根針之至少一圖案單元。
藉由使用超過12根針,可針織大的圖案單元。
項目8:如項目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織物係一非正 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被針織在織物的正面上。
根據本發明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藉由結合期望設計將背面用作技術側及將正面用作美觀側,可製作複數個效果。因此,例如,可藉由在背面上針織相對高張力之彈性紗線及在正面上針織相對低張力的非彈性紗線而形成具有凸紋織物之一區域。
項目9: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被針織之織物之正面(F)之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在床墊布中,凸紋織物當前被用於製作裝飾圖案。此外,凸紋織物之一區域中之相對大的圍封空間使其觸感柔軟並且確保改進的透氣性。
項目10: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紗線之鬆散端(830、832)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圖案紗線之鬆散端需具有最小長度(例如大約0.1cm)以確保紗線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相比之下,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例如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在織物的正面上。具有較佳0.5cm至2.5cm,較佳大約1cm之長度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的良好折衷。
項目11: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
此等填充線賦予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的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空間體積,其使織物觸感更奢華且使它稍微更柔軟。此外,它有利於織物的透氣性質並且賦予織物凸紋效果。
項目12: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將紗線之鬆散端(830、832)插入於針織織物之背面(500)與正面(600)之間。
以此方式定位鬆散端(820、822)在不期望鬆散端(820、822)從織 物(100)之背面(500)突出時可能係有利的。例如,當背面(500)經歷大剪切負載時,情況可能係如此。若此一剪切負載作用在鬆散端(820、822)上,則織物(100)可變得受損。
此外,鬆散端以此方式在成品織物之正面或背面上大致不可見或幾乎不可見。
出人意料地,本發明者已發現根據本發明之方法高度適用於針織床墊布: 項目13:本發明因此涵蓋如項目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用於針織一床墊布。
項目14:本發明進一步涵蓋藉由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之一織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織物包括超過兩根圖案紗線。
例如,藉由使用具有不同色彩之數根紗線,例如可在織物中製作彩色圖案。
項目15:一種用於在一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基紗(308)、一機械紗線(310)及一圖案紗線(302);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在織物之正面(600)上針織圖案紗線(302);-在使用機械紗線(312)製作之一機械單元(9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機械紗線;-在機械單元(900)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用上述數目之針腳將機械紗線(362)與基紗(308)針織在一起;-在織物之背面上在機械單元(900)中針織機械紗線(312),其中機械紗線(312)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除外; -在使用機械紗線(312)製作之機械單元(900)後,在織物之背面上將各自機械紗線與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機械紗線(312)。
藉由在織物之背面上使用機械紗線,例如可引入彈性變化。僅局部針織機械紗線可導致大的成本節省,此係因為例如僅在床墊布之精確界定位置中需要此等紗線。因此,可在一精確界定區域中提供機械紗線以支撐例如肩部或臀部。使用此一系統,一基紗與針盤上之一機械紗線交替,其中兩根紗線一起完成一根線並且在例如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中重疊。
項目16:如項目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用一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其中:-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圖案單元(400)後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達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隨後切斷第二圖案紗線(304)。
以此方式,例如與諸如例如EP1975294中描述之已知方法相比,節省大量昂貴的圖案紗線,此係因為僅在一圖案單元中及在一圖案單元之緊鄰周圍針織昂貴的圖案紗線。
項目17:如項目15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針織程序使 用一圖案單元及/或一機械單元,其包括超過12根針,使得可針織大的設計。
項目18:如項目15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針織在織物的正面上。
根據本發明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藉由結合期望設計將背面用作技術側及將正面用作美觀側,可製作複數個效果。因此,例如,可藉由在背面上針織受張力之一彈性紗線及在正面上針織未受張力之一非彈性紗線而形成凸紋織物之一區域。
項目19:如項目15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織物之正面(F)之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在床墊布中,凸紋織物可用於形成一裝飾圖案。此外,凸紋織物之一區域中之相對大的圍封空間使它觸感柔軟並且確保改進的透氣性。
項目20:如項目15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機械紗線之鬆散端需具有大約0.1cm之最小長度,以確保紗線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另一方面,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即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大約1cm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之一良好折衷。
圖案紗線之鬆散端亦需具有大約0.1cm之最小長度,以確保紗線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另一方面,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即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大約1cm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之一良好折衷。
項目21:如項目15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
此等填充線賦予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的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空間體 積,其使織物觸感更奢華且使它稍微更柔軟。此外,它有利於織物的透氣性質並且賦予織物凸紋效果。
項目22:如技術方案15至21中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將鬆散端插入於針織織物之背面與正面之間。
以此方式定位鬆散端(820、822)在不期望鬆散端(820、822)從織物(100)之背面(500)突出時可能係有利的。例如,當背面(500)經歷大剪切負載時,情況可能係如此。若此一剪切負載作用在鬆散端(820、822)上,則織物(100)可變得受損。
此外,鬆散端以此方式在成品織物之正面或背面上大致不可見或幾乎不可見。
項目23:如項目15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用於針織一床墊布。
項目24:一種織物,其藉由如項目15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織物包括超過一根圖案紗線及/或超過一根機械紗線。
藉由使用數根機械紗線,可製作一織物,其中背面上之不同區域具有不同機械性質。因此,例如,可獲得一織物,其中背面之彈性在不同位置間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被用作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的填充線。
此等填充線賦予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的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空間體積,其使織物觸感更奢華且亦使它稍微更柔軟。此外,它有利於織物之隔熱性質。
項目25: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 -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其中圖案紗線(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圖案紗線(302),其中:-在使用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1)起始前插入圖案紗線(302);-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使用該紗線(400)製作之圖案單元中針織圖案紗線(302);-在使用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302)。
項目26: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圖案紗線(304),其中:-在使用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各自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圖案紗線(304);-在使用圖案紗線(304)製作之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
項目27: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 (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中:-僅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其中第一圖案紗線(302):-在非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區域中浮動於織物之正面(600)與背面(500)之間,特定言之,該等區域為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前之一第二圖案單元(401)及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後之一第三圖案單元(402);或-在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第一圖案單元(400)前插入,在正面上在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及在第一圖案單元後切斷;-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第一圖案單元(401)前插入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第二圖案單元(401)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在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及在背面(500)上在第三圖案單元(402)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第三圖案單元(402)後切斷第二圖案紗線(304);-依與第一圖案紗線(302)相同之方式針織第三圖案紗線(306)。
項目28:如項目25至2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其中此外,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將一接結紗(312)與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在一起。
項目29: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背 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接結紗(312);其中-在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接結紗(312);-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一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切斷第一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後,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上在該圖案單元中針織;-在圖案單元(400)結束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將接結紗(312)與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圖案單元(400)結束後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隨後切斷接結紗(312)及第一圖案紗線(302),使得接結紗(312)及第一圖案紗線(302)之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項目30: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 -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及視需要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特徵為:-在使用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圖案紗線(302),且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100)之背面上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織物之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在一圖案單元(400)後在織物(100)之背面(500)上針織第一圖案紗線(302)達圖案單元(400)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第一圖案紗線(302);-視需要依類似於針對第一圖案紗線(302)描述之方式之一方式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及第三圖案紗線(306)製作之圖案單元中及周圍針織該等各自紗線。
項目31:如項目25至3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至少一圖案單元,該至少一圖案單元使用超過12根針製作,使它可針織大的圖案。
項目32:如項目25至31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該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針織在織物的正面上。根據本發明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藉由結合期望設計將背面用作技術側及將正面用作美觀側,可製作複數個效果。因此,例如,可藉由在背面上針織相對高張力之彈性紗線及在正面上針織相對低張力之非彈性紗線而形成凸紋織物之一區域。
項目33:如項目25至32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被針織之織物之 正面(F)之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在床墊布中,凸紋織物當前被用於製作裝飾圖案。此外,凸紋織物之一區域中之相對大的圍封空間使其觸感柔軟並且確保改進的透氣性。
項目34:如項目25至33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紗線之鬆散端(830、832)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圖案紗線之鬆散端需具有大約0.1cm之最小長度,以確保紗線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另一方面,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即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大約1cm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之一良好折衷。
項目35:如項目25至34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此等填充線賦予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的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空間體積,其使織物觸感更奢華且使它稍微更柔軟。此外,它有利於織物的透氣性質並且賦予織物凸紋效果。
項目36:如項目25至35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將紗線之鬆散端(830、832)插入於織物之背面(500)與正面(600)之間。以此方式定位鬆散端(820、822)在不期望鬆散端(820、822)從織物(100)之背面(500)突出時可能係有利的。例如,當背面(500)經歷大剪切負載時,情況可能係如此。若此一剪切負載作用在鬆散端(820、822)上,則織物(100)可變得受損。
此外,鬆散端以此方式在成品織物之正面或背面上大致不可見或幾乎不可見。
項目37:一種床墊布,其包括如項目25至36中任一項之織物。
項目38:一種用於製作如項目25至37中任一項之織物之方法。
項目39:一種在一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之織物:-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 -其包括一基紗(308)、一機械紗線(310)、一圖案紗線(302);其特徵為:-在織物之正面(600)上針織圖案紗線(302);-在使用機械紗線(312)製作之一機械單元(9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機械紗線;-在機械單元(900)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將機械紗線(362)與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在織物之背面上在機械單元(900)中針織機械紗線(312),其中機械紗線(312)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之連接點除外;-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2)製作之機械單元(900)後,在織物之背面上將各自機械紗線與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機械紗線(312)。
藉由在織物之背面上使用機械紗線,例如可引入彈性變化。僅局部針織機械紗線可導致大的成本節省,此係因為例如僅在床墊布之精確界定位置中需要此等紗線。因此,可在一精確界定區域中提供機械紗線以支撐例如肩部或臀部。使用此一系統,一基紗與針盤上之一機械紗線交替,其中兩根紗線一起完成一根線並且在例如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中重疊。
項目40:如項目39之織物,其包括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其中:-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在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達上述數目之針腳; -隨後在織物之正面上在圖案單元(400)中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在圖案單元(400)後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第二圖案紗線(304)達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隨後切斷第二圖案紗線(304)。
項目41:如項目39至40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圖案單元及/或一機械單元,其由超過12根針組成,使得可針織大的設計。
項目42:如項目39至41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針織在織物的正面上。根據本發明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藉由結合期望設計將背面用作技術側及將正面用作美觀側,可製作複數個效果。因此,例如,可藉由在背面上針織相對高張力之彈性紗線及在正面上針織相對低張力的非彈性紗線而形成凸紋織物之一區域。
項目43:如項目39至42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織物之正面(F)之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在床墊布中,凸紋織物當前被用於製作裝飾圖案。此外,凸紋織物之一區域中之相對大的圍封空間使其觸感柔軟並且確保改進的透氣性。
項目44:如項目39至43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機械紗線之鬆散端需具有大約0.1cm之最小長度,以確保紗線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另一方面,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即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大約1cm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之一良好折衷。
圖案紗線之鬆散端亦需具有大約0.1cm之最小長度,以確保紗線 被充分錨固在織物中。另一方面,紗線之鬆散端最佳不太長(即小於大約5cm)以防止浪費紗線並且防止任何事物顯露。大約1cm之鬆散端係錨固與防止任何事物顯露或浪費紗線之間之一良好折衷。
項目45:如項目39至44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此等填充線為賦予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的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空間體積,其使織物觸感更奢華且使它稍微更柔軟。此外,它有利於織物的透氣性質並且賦予織物凸紋效果。
項目46:如項目39至45中任一項之織物,其特徵為將鬆散端插入於針織織物之背面與正面之間。以此方式定位鬆散端(820、822)在不期望鬆散端(820、822)從織物(100)之背面(500)突出時可能係有利的。例如,當背面(500)經歷大剪切負載時,情況可能係如此。若此一剪切負載作用在鬆散端(820、822)上,則織物(100)可變得受損。
此外,鬆散端以此方式在成品織物之正面或背面上大致不可見或幾乎不可見。
項目47:一種床墊布,其包括如項目39至46中任一項之織物。
項目48:一種用於製作如項目39至47中任一項之織物之方法。
項目49:在一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涵蓋一種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具備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中該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適於針織如項目24或30至3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或根據項目15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且其中:-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 -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在根據本發明之此態樣之一圓編機上,可以高效方式針織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項目50:在一更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涵蓋一種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具備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適於針織如項目14、25至29或31至3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或根據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且其中:-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在項目49或50之一特定實施例中,該紗線選擇器能夠在針盤之任何隨機位置處引入、饋送及切割一或多根紗線。此暗示在針盤之任何隨機位置處,針盤針將能夠在該隨機位置中臨時縮回以允許紗線選擇器送線,或紗線選擇器將能夠在針盤針附近臨時移動以將紗線饋送至該隨機位置。
在根據本發明之此態樣之一圓編機上,可以一高效方式針織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根據項目49及50,紗線選擇器可包括一送線、夾箝及切割單元。
此使得可在圖案單元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針腳處由各自紗線選擇器將圖案紗線或機械紗線饋送至 針,-在此之後,首先藉由針盤之針,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在此之後,藉由針筒之針,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紗線以形成圖案單元,且最終,-在此之後,再次藉由針盤之針,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亦可藉由夾箝單元輔助藉由紗線選擇器提供或饋送紗線,該夾箝單元可在將紗線插入之前夾箝紗線,且隨後一旦紗線已被針盤的針捕獲便立即釋放紗線;-隨後紗線由紗線選擇器帶至切割裝置,且紗線可例如由夾箝單元夾箝並且由切割單元切斷。通常,這產生具有大約0.1cm至5cm,較佳0.5cm至2.5cm且最佳大約1cm之長度之一鬆散端,其插入於正面與背面之針織織物之間。
雖然不常見,但是在其中使用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之方法態樣14至22中之任一項、由此製作之織物或在態樣23、28、37至45中任一項中描述之織物中,織物之正面可替代地在針盤上針織且背面可在針盤上針織。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完全類似於上述態樣之一方式修改各自態樣,其中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在針盤上插入、針織及/或切斷,且其中類似於上述態樣,基紗(308)及/或機械紗線(310)實質上在針筒上插入、針織及/或切斷。圓編機之旋轉方向不受限,而是為簡明起見在本文中描述之所有實例及實施例中展示為逆時針(針織圖案從左至右延伸)。類似地,若需要,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修改操作及針織圖案,使得圓編機能夠順時針旋轉。
001‧‧‧系統
002‧‧‧系統
003‧‧‧系統
004‧‧‧系統
100‧‧‧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110‧‧‧針織圖案
111‧‧‧針織圖案
112‧‧‧針織圖案
113‧‧‧針織圖案
114‧‧‧針織圖案
117‧‧‧針織圖案
118‧‧‧針織圖案
119‧‧‧針織圖案
140‧‧‧針織圖案
220‧‧‧針腳
230‧‧‧針腳
240‧‧‧連接點
241‧‧‧連接點
242‧‧‧連接點
300‧‧‧紗線
302‧‧‧第一圖案紗線
302a‧‧‧圖案紗線
302b‧‧‧圖案紗線
304‧‧‧第二圖案紗線
306‧‧‧第三圖案紗線
306a‧‧‧圖案紗線
306b‧‧‧圖案紗線
308‧‧‧基紗
310‧‧‧機械紗線
312‧‧‧機械紗線
400‧‧‧第一圖案單元
401‧‧‧第二圖案單元
402‧‧‧第三圖案單元
480‧‧‧圖案單元
481‧‧‧圖案單元
482‧‧‧圖案單元
483‧‧‧圖案單元
484‧‧‧圖案單元
485‧‧‧圖案單元
486‧‧‧圖案單元
500‧‧‧背面
600‧‧‧正面
700‧‧‧內側
710‧‧‧填充線
820‧‧‧鬆散端
822‧‧‧鬆散端
830‧‧‧鬆散端
831‧‧‧鬆散端
832‧‧‧鬆散端
833‧‧‧鬆散端
900‧‧‧機械單元
902‧‧‧機械單元
B‧‧‧背面
C‧‧‧針筒
D‧‧‧針盤
F‧‧‧正面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特定實施例。
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0)之一特定實 施例,該針織圖案(110)包括四根不同紗線(300),該等紗線在具有4個針織系統(001至004)之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
圖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1)之一特定實施例,該針織圖案(111)包括三根不同紗線(308、310、302),其中針織圖案(111)包括用於製作一機械單元(900)之指令。
圖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2)之一特定實施例,該針織圖案(112)包括四根不同紗線(308、302、304、306),該等紗線在兩個系統(001、002)上針織。
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3)中之一圖案單元之起始之一特定實施例,該圖案單元包括四根不同紗線(308、302、312、304),該等紗線在兩個系統上針織。
圖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若干不同特定實施例之一組合。
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中之一圖案單元之起始之一特定實施例,該圖案單元包括三根不同紗線(308、302、304),該等紗線在兩個系統上針織。
圖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7)之一特定實施例,該針織圖案(117)包括四根紗線(300),該等紗線在四個系統上針織。
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8)之一特定實施例,該針織圖案(118)包括四根紗線(302、304、306、308),該等紗線在四個系統上針織。
圖1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9)之一特定實施例,該針織圖案(119)包括四根紗線(300),該等紗線在四個系統上針織。
本文中如在下文使用,單數形式「一(a、an)」、「該」包含單數 及複數,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示。
如下文使用之術語「包括(comprise、comprises)」與「包含」(including、include)或「含有」(contain、contains)同義,且係包含性或開放的,且不排除額外未提及部分、元件或方法步驟。術語「包括(comprise、comprises)」包含術語「含有」。
藉由數字範圍例舉數值包括此等範圍中之所有值及分數,以及所述的端點。
如在提及一可量測值(諸如一參數、一量、一時間週期及類似者)時使用之術語「大約」旨在包含與指定值之間+/-10%或更小,較佳+/-5%或更小,更佳+/-1%或更小及進一步更佳+/-0.1%或更小的變動,前提是變動適用於本文中揭示之發明。應暸解,亦已揭示術語「大約」本身所指之值。
在此描述中引述之所有引用在此被視為以引用的方式完整併入。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發明中揭示之所有術語(包含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賦予它們的含義。為了進一步指導,定義被包含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描述中使用之術語。
本發明提供方法以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特定言之雙面平針針織床墊布)之領域中在不損失品質的情況下達成成本節省。本發明此外提供藉由此方式製作之一織物及此一方法中一雙面平針(較佳雙面提花)圓編機的使用。
因此,本發明例如提供一種用於針織一雙面平針織物之方法,其中在一圖案單元前之幾個針腳中將昂貴、美觀的圖案紗線插入至一針織織物中。例如,使用幾個針腳在圖案單元起始前將此等圖案紗線錨固在織物之背面上。在一圖案單元中,隨後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昂貴的圖案紗線,且在圖案單元後,在被切斷前,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 昂貴的圖案紗線達幾個針腳用於錨固。圖案紗線之鬆散端較佳僅為大約一釐米長,因此消除任何事物顯露之風險。此外,與如例如在EP1975294中描述之方法相比節省大量昂貴的圖案紗線,此係因為僅在一圖案單元中及在一圖案單元之緊鄰周圍針織昂貴的圖案紗線。
一類似方法藉由僅在一機械單元(或圖案)前的幾個針腳插入機械紗線,且在機械單元後的幾個針腳切斷機械紗線而節省機械紗線。
通常,任何內嵌線或填充線(內嵌紗線或填充紗線)覆蓋經切斷圖案紗線之鬆散端,此係因為該等鬆散端係錨固在織物之背面上。因此,任何事物在織物之其中鬆散端已插入於織物之正面與背面之間之區域中顯露之任何風險被消除。
為完整起見,應注意在先前技術中,使用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嵌花技術用於僅在一織物之一特定位置中針織紗線。從該意義來講,本技術係具有與本發明相同的目的的技術。但是,嵌花技術需要昂貴得多的機器,此係因為該機器需在針織程序期間順時針及逆時針旋轉(復位針織)。由於此涉及方向的不斷變化,故針織程序以慢得多的速度進行,導致與本發明相比較低的產率。最後,使用嵌花技術,設計自由度與根據本發明之針織技術相比亦受更多限制。特定言之,藉由嵌花技術製作不對稱設計並不容易。
在後續段落中,針對圖案紗線及機械紗線繪示切割裝置及紗線選擇器之操作。操作在作了適當修正後類似地適用於接結紗。為了描述切割裝置及紗線選擇器之操作,下文經由非限制實例描述一雙面提花圓編機上之圖案及/或機械紗線的選擇。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暸解此等系統亦可安裝在一單面提花圓編機上,在該情況中,根據針對如本文中描述之此設備之方法修改操作。
1)藉由各自紗線選擇器在各自圖案單元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將待選擇之圖案紗線 或機械紗線饋送至針,在此之後首先藉由針盤上的針,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藉由針筒之針,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紗線以製作圖案單元,且最後,再次藉由針盤之針,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紗線達上述數目之針腳。亦可藉由切割裝置之夾箝單元輔助藉由紗線選擇器提供或饋送紗線,該切割裝置之夾箝單元可夾箝紗線用於插入,且接著一旦紗線已被針盤的針攜載便立即釋放紗線。
2)當紗線已超出各自圖案單元時,隨後待切斷的紗線由紗線選擇器帶至切割裝置,且紗線由夾箝單元夾箝並且由切割單元切斷。通常,在此情況中形成具有大約0.1cm至5cm,較佳0.5cm至2.5cm且最佳大約1cm之長度之一鬆散端,其在正面與背面之針織織物之間隱藏起來。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如圖1中繪示之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具有一背面(500)及一正面(600),其等由一或多根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藉由一基紗(308),在針筒(C)上針織織物(100)之正面(600),且在針盤(D)上針織織物(100)之背面(500)。在織物(100)之正面(600)與織物(100)之背面(500)之間,存在一圍封空間,織物(100)之內側(700)。織物(100)之內側(700)視需要含有填充線(710),其等旨在賦予織物(100)體積。此改良織物(100)之透氣性,且使織物(100)之觸感更柔軟。在圖案單元(220)前之幾個針腳在織物之背面上插入用於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針織一圖案單元(400)之紗線(302、304、306)。在織物之背面上針織在圖案單元(400)後方之幾個針腳後將用於在織物(100)之正面(600)上針織一圖案單元(400)之圖案紗線(302、304、306)切斷。以使得形成鬆散端(820、822)的方式插入且切斷此等紗線(302、304、306)。此等鬆散端(820、822)定位及/或固定在織物(100)之內側(700)上,使得它們位於填充線(710)與織物(100)之背面(500)之間。
以此方式定位鬆散端(820、822)在不期望鬆散端(820、822)從織物(100)之背面(500)突出時可能係有利的。例如,當背面(500)經歷大剪切負載時,情況可能係如此。若此一剪切負載作用在鬆散端(820、822)上,則織物(100)可變得受損。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一種用於針織根據本發明之一雙面平針織物之方法以及針織織物本身,如以圖2中之針織圖案(110)之形式表示。針織圖案(110)包括用於在一雙面提花、雙面平針圓編機之針盤(D)及針筒(C)上針織四根紗線(300)之指令。在針盤(D)上針織織物之背面,且在針筒(C)上針織織物之正面。將紗線(300)細分為兩種類型的紗線。僅在織物(100)之背面上針織基紗(308),一圖案單元(400)中織物(100)之背面(500)與正面(600)之間之連接點(240)除外。在此實例中,將圖案單元(400)設計為一凸紋織物。僅在織物之正面上針織圖案紗線(302、304、306),鄰近於針織在織物之背面上之一圖案單元(400)之若干(例如三個)針腳(220、230)除外。此幾個針腳(220、230)充當織物(100)之正面與背面之間之錨固點。圖案紗線(302、304、306)恰在使用(該等)各自紗線針織之其等之各自圖案單元(400)前藉由一紗線選擇機構插入,且它們恰在各自圖案單元(400)後藉由一切割裝置切斷。此導致鬆散端(830、832)。恰在圖案單元(400)前及後插入及切斷圖案紗線(302、304、306)具有各種正面效應。首先,使用較少圖案紗線,導致材料及成本的大量節省。第二,防止可能在圖案紗線(302、304、306)在圖案單元(400)之間的長距離內浮動的情況下發生的顯露效應。第三,可製作更輕質同時保持相同品質的針織織物。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如圖3中繪示之一針織圖案(111)。針織圖案(111)包括用於針織三根紗線(308、310、302)之指令。兩根紗線(一根基紗(308)及一機械紗線(310))交替針織在背面上 (連接點除外),且具有不同彈性。因此,製作在特定區域(機械單元)中具有彈性且在另一區域中無彈性或彈性程度較小之一織物。在針盤(D)上針織基紗(308)根據已知的雙面平針技術起始。機械紗線(310)在機械單元(900)前之幾個針腳插入,且與基紗(308)一起在針盤上針織達幾個針腳,在此之後切斷基紗。在機械單元(900)結束前的幾個針腳,基紗再次插入且在針盤上與機械紗線(310)針織在一起,在此之後切斷機械紗線。隨後,在針盤上用基紗繼續針織。以此方式,在針盤上之針織織物中形成一連續線,該連續線交替含有一基紗或一機械紗線,且僅重疊達數個針腳。兩根紗線(308、310)亦包括鬆散端(831、833),其等在正面與背面之間隱藏起來。例如,針織織物之正面在針筒(C)上與圖案紗線(302、304、306)同時針織。此程序可與其中插入且切斷圖案紗線以形成如上所述之圖案之一技術組合。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織物包括在兩個系統(001、002)上針織之一針織圖案(112),其用於針織三根或更多根紗線(308、302、304、306)。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之針盤(D)上在一第一系統中針織一基紗(308),其中織物之正面及背面藉由基紗(308)連接至彼此之連接點(240)除外。在圓編機之針筒(C)上針織一第一圖案紗線(302)及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圖4)。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1)中針織且紗線(304)在後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在其中針織圖案紗線(304)之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各自紗線。在前一圖案單元(401)結束時切斷圖案紗線(302)。在連續圖案單元(400及401)之間之過渡區域中,藉由紗線(302及304)將一接結紗(312)針織在一起以藉由一疊紗技術(法語:vanisage)形成雙面針織。接結紗可視需要為比圖案紗線更薄的紗線。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較薄」意指扎線(312)具有較佳比與扎線針織在一起的圖案紗線(302、304)之直徑更小之一直徑。亦可使用具有與圖案紗線(302、304)大致相同的直徑之一扎線(312)。以此 方式,圖案紗線(302、304)機械錨固在兩個圖案單元(401及400)之間之過渡部處。一類似系統可用於一進一步圖案紗線(306),一後續圖案單元(402)與該進一步圖案紗線(306)針織在一起。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圖案單元(其表示為圖5中之針織圖案(113))之起始。針織圖案包括四根不同紗線(308、302、304、306),其等在兩個系統上針織。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背面上。圖案紗線(302)針織在正面上,恰在藉由一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之一圖案單元之前。圖案紗線(302)及(304)藉由一接結紗(312)錨固至彼此,該接結紗(312)在使用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圖案單元起始前與第一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達若干針腳,例如,三個針腳。在使用圖案紗線(304)製作之圖案單元之第一針腳期間接結紗(312)亦與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針腳之數目明顯不限於本文中所述之針腳之數目,而是亦可為例如1、2、3、4、5或更多個針腳,諸如例如1至10、1至20或1至50個針腳。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繪示不同的上述態樣及實施例之一組合。在此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如圖6中繪示之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40)。藉由四個系統(001、002、003、004)針織織物。在系統(001)上,在針盤上針織一基紗(308),在針筒上針織之連接點除外。在系統(002、003、004)中,針織美觀的圖案紗線(302a、302b、304、306a、306b),其等主要針織在正面上,在針盤上針織之錨固點除外。針織圖案(140)包括用於藉由不同紗線(302a、302b、304、306a、306b)針織不同圖案單元(480、481、482、483、484、485、486)之指令。圖案單元(480)使用圖案紗線(302a)製作,且包括使用基紗(308)製作之一錨固點(240)。圖案紗線(302a)未在圖案單元(480)後切斷,但仍浮動在針筒與針盤之間以在圖案單元(482)中由針筒的針 再次拾取。圖案單元(481)使用紗線(306a)製作。圖案紗線(306a)僅藉由插入紗線後的幾個(例如兩個)針腳,及在切割圖案紗線(306a)前的幾個(例如兩個)針腳固定在針盤上。圖案單元(482)使用圖案紗線(302a)製作,且包括使用基紗(308)製作之一連接點。圖案紗線(302a)在圖案單元(482)後在針盤上針織達幾個(例如兩個)針腳且隨後被切斷。圖案單元(483)使用圖案紗線(306b)製作。圖案紗線(306b)在圖案單元(483)前插入,在圖案單元(483)前及後在針盤上針織達幾個(例如兩個)針腳,且隨後被切斷。圖案單元(484)使用圖案紗線(302b)製作。圖案紗線(302b)在圖案單元(484)前插入,且在圖案單元(484)前在針盤上針織達幾個(例如兩個)針腳。在圖案單元(484)後,圖案紗線(302b)浮動在針筒與針盤之間,盤上的連接點除外。圖案單元(485)使用一第三圖案紗線(304)製作。第三圖案紗線(304)在圖案單元(485)前插入,在圖案單元(485)前及後在針盤上針織達幾個(例如兩個)針腳,且在圖案單元(485)後浮動於針筒與針盤之間或可被切斷。圖案單元(486)使用圖案紗線(302b)製作。在此實例中,圖案紗線302a及302b係相同紗線之不同部分。第二圖案紗線306a及306b亦係相同紗線之不同部分。替代地,第一圖案紗線、第二圖案紗線及第三圖案紗線在各情況中亦可由不同類型(色彩、形式、厚度、光潔度……)之圖案紗線構成。針腳之數目明顯不限於本文中所述之針腳之數目,而是可為例如1、2、3、4、5或更多個針腳,諸如例如1至10、1至20或1至50個針腳。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根據本發明之一織物(100)之一圖案單元(其表示為圖7中之針織圖案(114))之起始。針織圖案包括三根不同紗線(308、302、304),其等在兩個系統上針織。基紗(308)針織在織物之背面上,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之間之過渡部處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在該第一區域中,圖案紗線(302)針織 在織物之正面上,在該第二區域中,紗線(304)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連接點(241、242)確保紗線(302)及紗線(304)被錨固。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用於藉由四根紗線(300)針織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7),該四根紗線(300)藉由四個系統針織。第一基紗(308)僅在針盤(D)上針織,連接點(240、242)除外。一第二圖案紗線(302)僅在針筒(C)上在使用該第二紗線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圖案紗線(302)在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且在圖案單元(400)結束後切斷。另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在針筒(C)及針盤(D)兩者上在前一圖案單元及後一圖案單元(分別為401及402)中針織。在圖案單元(400)中,第二圖案紗線(304)僅在針盤(D)上針織。一進一步圖案紗線(306)可依與第三紗線(302)相同的方式針織,但係在另一針織系統上(參看圖8)。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用於藉由至少2根紗線(300)針織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8),該至少2根紗線(300)藉由至少2個針織系統針織。第一基紗(308)僅在針盤(D)上針織,連接點(240、241)除外。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在使用該各自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此圖案紗線(304)在織物之正面(600)及背面(500)兩者上在各自圖案單元(400)中針織,且在圖案單元後切斷(參看圖9)。第二圖案紗線(302)及視需要第三圖案紗線(306)僅針織在織物之正面上,前提是使用三個或四個針織系統。
在一進一步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用於藉由四根紗線(300)針織一織物(100)之一針織圖案(119),該四根紗線(300)藉由四個針織系統針織。基紗(308)僅在針盤(D)上針織,連接點(240、242)除外。圖案紗線(302)僅在針筒(C)上在使用此第二紗線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此圖案單元之前係一第一圖案單元(401)且之後係一第三圖案單元(402)。圖案紗線(302)在非使用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前一 (第一)圖案單元(401)及後一(第三)圖案單元(402)中浮動於織物之正面(600)與背面(500)之間。替代地,圖案紗線(302)可在圖案單元(400)前插入且可在第一圖案單元(401)後切斷,類似於圖8中描述之實施例。另一圖案紗線(304)在例如第一圖案單元(401)起始時插入,且在第三圖案單元(402)結束後切斷,且在針筒(C)及針盤(D)兩者上在前一圖案單元及後一圖案單元(分別為401及402)中針織。在第一圖案單元(400)中,第三紗線(304)僅在針盤(D)上針織。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可依與第三紗線(302)相同的方式在另一針織系統上針織(參看圖10)。
100‧‧‧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400‧‧‧第一圖案單元
401‧‧‧第二圖案單元
402‧‧‧第三圖案單元
500‧‧‧背面
600‧‧‧正面
700‧‧‧內側
710‧‧‧填充線
820‧‧‧鬆散端
822‧‧‧鬆散端
B‧‧‧背面
F‧‧‧正面

Claims (50)

  1.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方法包括下列額外步驟:在使用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該各自圖案紗線(302);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302);在該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圖案紗線(302)。
  2.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額外包括以下步驟:在使用一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該各自紗線(304); 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及該背面(500)兩者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304);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4)製作之該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
  3.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中:僅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使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非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區域中浮動於該織物之該正面(600)與該背面(500)之間,特定言之,該等區域為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前之一第二圖案單元(401)及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後之一第三圖案單元(402);或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該第一圖案單元(400)前插入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正面上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在該第一圖案單元後切斷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使用一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該第二圖案單元(401)前 插入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及該背面(500)兩者上在該第二圖案單元(401)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及在該背面(500)上在該第三圖案單元(402)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第三圖案單元(402)後切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依與該第一圖案紗線(302)相同之方式針織一第三圖案紗線(306)。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此外,在該針筒(C)上,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將一接結紗(312)與該等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在一起。
  5.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接結紗(312),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機器之針筒(C)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且在該機器之針盤(D)上針織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一基紗(308),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一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接結紗(312);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一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 針腳,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在一前一圖案單元(401)中針織;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切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後,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在該前一圖案單元(401)中針織;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一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一圖案紗線(304)在該第一圖案單元結束後針織(400)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切斷該接結紗(312),使得該接結紗(312)之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6.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之方法,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基紗(308)、一第一圖案紗線(302)及視需要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該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具有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中該針筒(C)之針旨在用於針織該織物之該正面(F),且該針盤(D)之針旨在用於針織該織物之該背面(B),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該基紗(308),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為: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 位置處插入各自第一圖案紗線(302),且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上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圖案單元(400)後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視需要,以類似方式在該等圖案單元中及周圍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及該第三圖案紗線(306),該等圖案單元使用如針對該第一圖案紗線(302)描述之此等各自紗線進行製作。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針織程序使用包括超過12根針之至少一圖案單元。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被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被針織之該織物之該正面(F)之該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紗線之該等鬆散端(830、832)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該正面與該背面之間。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紗線之該等鬆散端(830、832)插入於該針織織物之該背面(500)與該正面(600)之間。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用於針織一床墊布。
  14. 一種織物,其藉由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
  15. 一種用於在一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一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且包括一基紗(308)、一機械紗線(310)及一圖案紗線(302);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針織該圖案紗線(302);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2)製作之一機械單元(9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各自機械紗線;在該機械單元(9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以上述數目之針腳將該機械紗線(362)與該基紗(308)針織在一起;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在該機械單元(900)中針織該機械紗線(312),其中該機械紗線(312)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除外;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2)製作之該機械單元(900)後,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將該各自機械紗線與該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機械紗線(312)。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用一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其中:在使用該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各自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達上述數目之針腳; 隨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圖案單元(400)後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達該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隨後切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
  17. 如請求項15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針織程序使用包括超過12根針之一圖案單元及/或一機械單元。
  18. 如請求項15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被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
  19.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織物之該正面(F)之該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20. 如請求項15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21. 如請求項15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該正面與該背面之間。
  22. 如請求項15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該等鬆散端插入於該針織織物之該背面與該正面之間。
  23. 如請求項15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用於針織一床墊布。
  24. 一種織物,其藉由如請求項15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
  25. 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其中該圖案紗線(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 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圖案紗線(302),其中: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1)起始前插入該圖案紗線(302);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2)製作之該圖案單元中針織該紗線(400);-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2)製作之該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302)。
  26. 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圖案紗線(304),其中: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插入該各自紗線(304);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及該背面(500)兩者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圖案紗線(304);在使用該圖案紗線(304)製作之該圖案單元(400)後切斷該紗線。
  27. 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240、242)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 (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中:僅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其中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非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區域中浮動於該織物之該正面(600)與該背面(500)之間,特定言之,該等區域為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前之一第二圖案單元(401)及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之後之一第三圖案單元(402);或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該第一圖案單元(400)前插入,在該正面上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及在該第一圖案單元後切斷;在使用該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該第一圖案單元(401)前插入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及該背面(500)兩者上在該第二圖案單元(401)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在該第一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及在該背面(500)上在該第三圖案單元(402)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第三圖案單元(402)後切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依與該第一圖案紗線(302)相同之方式針織該第三圖案紗線(306)。
  28. 如請求項25至2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其中此外,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將一接結紗(312)與該等各自圖案紗線(302、304、306)針織在一起。
  29. 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 其中該織物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中該織物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特徵為:該織物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接結紗(312);其中:在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接結紗(312);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一圖案紗線(302)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在圖案單元(400)起始時插入該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切斷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後,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在該圖案單元中針織;在該圖案單元(400)結束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將該接結紗(312)與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圖案單元(400)結束後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隨後切斷該接結紗(312)及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使得該接結紗(312)及該第一圖案紗線(302)之該等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30. 一種雙面平針針織織物(100): 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包括一基紗(308),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其中該基紗(308)針織在該織物(100)之該正面(600)上之連接點(240)除外;其包括一第一圖案紗線(302)、及視需要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及一第三圖案紗線(306);其特徵為:在使用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各自圖案紗線(302),且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上針織該各自圖案紗線(302)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在該織物(100)之該背面(500)上在一圖案單元(400)後針織該第一圖案紗線(302)達一圖案單元(400)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切斷該第一圖案紗線(302);視需要,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及該第三圖案紗線(306)依類似於針對該第一圖案紗線(302)描述之方式之一方式在使用該等各自紗線製作之該等圖案單元中及周圍予以針織。
  31. 如請求項25至30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包括使用超過12根針製造之至少一圖案單元。
  32. 如請求項25至31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被針織在該織物的該正面上。
  33. 如請求項25至32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被針織之該織物之該正面(F)之該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34. 如請求項25至33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紗線之該等鬆散端(830、832)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35. 如請求項25至34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包括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該正面與該背面之間。
  36. 如請求項25至35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將紗線之該等鬆散端(830、832)插入於該織物之該背面(500)與該正面(600)之間。
  37. 一種床墊布,其包括如請求項25至36中任一項之織物。
  38. 一種用於製作如請求項25至37中任一項之織物之方法。
  39. 一種在一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上針織之織物:其具有一正面(600)及一背面(500);其包括一基紗(308)、一機械紗線(310)、一圖案紗線(302);其特徵為:該圖案紗線(302)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600)上;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2)製作之一機械單元(9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各自機械紗線;在該機械單元(9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將該機械紗線(362)與該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上述數目之針腳;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在該機械單元(900)中針織該機械紗線(312),其中該機械紗線(312)針織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之連接點除外;在使用該機械紗線(312)製作之該機械單元(900)後,在該織 物之該背面上將該各自機械紗線與該基紗(308)針織在一起達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及隨後將該機械紗線(312)切斷。
  40. 如請求項39之織物,其包括一第二圖案紗線(304),其中:在使用該第二圖案紗線(304)製作之一圖案單元(400)起始前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之一位置處插入該各自第二圖案紗線(304),且在該圖案單元(400)起始前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達上述數目之針腳;隨後在該織物之該正面上在該圖案單元(400)中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在該圖案單元(400)後在該織物之該背面上針織該第二圖案紗線(304)達該圖案單元結束後之1至50,較佳1至20,更佳1至10且最佳1、2或3個針腳;隨後切斷該第二圖案紗線(304)。
  41. 如請求項39至40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包括由超過12根針組成之一圖案單元及/或一機械單元。
  42. 如請求項39至41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係一非正反面可用的單面針織織物,其中期望設計被針織在該織物的該正面上。
  43. 如請求項39至42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之該正面(F)之該設計包括凸紋織物之至少一區域。
  44. 如請求項39至43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等鬆散端為0.1cm至5cm長,較佳0.5cm至2.5cm長且最佳大約1cm長。
  45. 如請求項39至44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具備一或多根填充線,其等插入於該織物之該正面與該背面之間。
  46. 如請求項39至45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將該等鬆散端插入於該針織織物之該背面與該正面之間。
  47. 一種床墊布,其包括如請求項39至46中任一項之織物。
  48. 一種用於製作如請求項39至47中任一項之織物之方法。
  49. 一種雙面平針、雙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一針筒(C)及一針盤(D),各具備一針選擇器(例如,一提花),其具備用於該針盤上的針之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適於針織如請求項24或30至3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或根據請求項15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及其中: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50. 一種雙面平針、單面提花圓編機,其包括具備一針選擇器(例如,提花)之一針筒(C)及一針盤(D),其具備用於該針盤上的針之一或多個紗線選擇機構,其適於針織如請求項14、25至29或31至37中任一項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或根據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製作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且其中:各紗線選擇機構具備一紗線切割裝置;各紗線選擇機構經結構設計以能夠在該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中之任何位置處執行一紗線更換。
TW104142818A 2014-12-19 2015-12-18 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床墊布、針織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針織床墊布之方法、及圓編機 TWI743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4/5133 2014-12-19
BE2014/5133A BE1022320B1 (nl) 2014-12-19 2014-12-19 Dubbel-jersey gebreide stof met garenselecti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1233A true TW201631233A (zh) 2016-09-01
TWI743030B TWI743030B (zh) 2021-10-21

Family

ID=5273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2818A TWI743030B (zh) 2014-12-19 2015-12-18 雙面平針針織織物、床墊布、針織雙面平針針織織物之方法、針織床墊布之方法、及圓編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2558B2 (zh)
EP (1) EP3234238A1 (zh)
KR (1) KR102501846B1 (zh)
CN (1) CN107223169B (zh)
BE (1) BE1022320B1 (zh)
BR (1) BR112017012959B1 (zh)
CA (1) CA2971274C (zh)
MX (1) MX2017007783A (zh)
TW (1) TWI743030B (zh)
WO (1) WO20160972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2320B1 (nl) * 2014-12-19 2016-03-16 Lava, Besloten Vennootschap Met Beperkte Aansprakelijkheid Dubbel-jersey gebreide stof met garenselectie
EP3441510A1 (en) * 2017-08-11 2019-02-13 Terrot GmbH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ouble knit fabric on a circular double jersey knitting machine
CN108894033A (zh) * 2018-05-30 2018-11-27 李建强 一种隐形针织运动面料
EP3640383B1 (de) * 2018-10-16 2022-11-30 medi GmbH & Co. KG Gestrickteil
CN110863287A (zh) * 2019-12-26 2020-03-06 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US20220018046A1 (en) * 2020-07-20 2022-01-20 TanMeOn GmbH Uv-a and uv-b permeable fabric
US11708651B2 (en) * 2021-05-05 2023-07-25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and forming weft-knitted fabric with varying thickness by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weft-knitted fabric thereof
CN114000251B (zh) * 2021-11-05 2023-01-1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侧缝仿手缝装饰线的编织方法及其组织和织物
CN114351339B (zh) * 2022-01-11 2022-09-06 泉州领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面毛绒互换编织工艺
JP7379623B1 (ja) 2022-09-07 2023-11-14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 ダブルニット編地およびダブルニット編地を生産する方法
KR102669637B1 (ko) * 2023-12-26 2024-05-27 나종현 더블 자카드에서 무봉제 니트 편직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69856A (en) * 1925-05-22 1930-07-01 Scott & Williams Inc Spliced knit fabric and method of knitting the same
GB727394A (en) * 1950-11-06 1955-03-30 Kendall & Co Improvements in the toes of stockings and the like and a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roducing them
US3006173A (en) * 1956-03-27 1961-10-31 Floyd R Shoaf Yarn clamping and cutting means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2961858A (en) * 1956-12-17 1960-11-29 Wildman Jacquard Co Yarn feeder and clamp and cutter for knitting machine
GB1451897A (en) * 1973-01-10 1976-10-06 Iws Nominee Co Ltd Knitting
FR2343846A1 (fr) * 1976-03-08 1977-10-07 Asa Sa Dispositif de coupe et de retenue du fil pour metier a tricoter circulaire
GB1583348A (en) * 1976-12-01 1981-01-28 Wildt Mellor Bromley Ltd Method of knitting
JPS61266650A (ja) * 1985-05-17 1986-11-26 栄レ−ス株式会社 ピコツトを有する編組レ−スの製法
ES2006232A6 (es) * 1987-12-04 1989-04-16 Jumberca Sa Sistema para listar en una maquina circular de genero de punto.
US5422153A (en) * 1993-06-25 1995-06-06 Marumiya Shoko Co., Ltd. Weft knitted composite fabric
DE19511949B4 (de) * 1995-03-31 2009-10-1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ickmaschine und Fadenwechselvorrichtung
DE19535087B4 (de) * 1995-09-21 2007-03-2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undstrickmaschine
US5896758A (en) * 1997-04-17 1999-04-27 Malden Mills Industr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knit spacer fabric for footwear and backpacks
ES2153261B1 (es) * 1997-10-07 2001-08-16 Jumberca Sa Maquina tejedora circular para generos de punto.
GB0220181D0 (en) * 2002-08-30 2002-10-09 Monarch Knitting Machinery Uk Weft knitted spacer fabrics
US7611999B2 (en) * 2002-11-16 2009-11-03 Mcmurray Brian Decorative faced multi-layer weft knit spacer fabric, method,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KR100495781B1 (ko) * 2003-09-08 2005-06-16 중앙섬유기계 주식회사 양두 환편기 원사변환장치
CN100547138C (zh) * 2005-10-31 2009-10-07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针织机的变色装置
CN2853837Y (zh) * 2005-11-15 2007-01-03 立挺企业有限公司 圆编针织机的换色机构
CN200981914Y (zh) * 2006-11-13 2007-11-28 王来成 改进的提花圆型针织机
EP1975294B2 (en) 2007-03-27 2021-03-10 Lava BVBA Method for knitting a double jersey knit fabric on a double jacquar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TWM383000U (en) 2009-11-09 2010-06-21 rong-hao Hong Improved structure for color-selection control of color changer
US7845196B1 (en) * 2010-04-07 2010-12-07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integrated multiple yarn changing apparatus
DE102011000398B3 (de) * 2011-01-28 2012-04-26 Terrot Gmbh Strickware mit Lochstruktur,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Funktionstextilie
WO2012162540A1 (en) * 2011-05-24 2012-11-29 Lee David E Knitted fabric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BE1022320B1 (nl) * 2014-12-19 2016-03-16 Lava, Besloten Vennootschap Met Beperkte Aansprakelijkheid Dubbel-jersey gebreide stof met garenselecti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71274C (en) 2023-07-11
CN107223169A (zh) 2017-09-29
CA2971274A1 (en) 2016-06-23
KR102501846B1 (ko) 2023-02-20
CN107223169B (zh) 2021-03-12
KR20170097128A (ko) 2017-08-25
MX2017007783A (es) 2018-02-26
BR112017012959B1 (pt) 2022-02-01
TWI743030B (zh) 2021-10-21
BE1022320B1 (nl) 2016-03-16
EP3234238A1 (en) 2017-10-25
WO2016097267A1 (en) 2016-06-23
US20170362751A1 (en) 2017-12-21
US10662558B2 (en) 2020-05-26
BR112017012959A2 (pt)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1233A (zh) 利用紗線選擇之雙面平針針織織物
WO2005092199A1 (en) Knitted lace construction
TW200840709A (en) Stitchbonded fabric with a substrate having diverse regional properties
JP2005213706A (ja) プレーティングによるワイドリブ組織の編成方法
TWI774641B (zh) 單面針織物提花花紋的編織方法及藉由該編織方法獲得之複合織物
US10753018B2 (en) Double-sided fabric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double-sided fabric
WO2004035440A3 (en) Method for forming chenille yarns and the chenille yarns produced thereby
KR101449912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JP2008075190A (ja) 立体編地および該立体編地を用いた積層体
JP5695859B2 (ja) 隣接する編地部の接合方法、および編地
KR101158529B1 (ko) 위사 삽입 방식에 의한 천테이프 원단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천테이프
CN210394719U (zh) 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
KR101455976B1 (ko) 파일직물의 편직방법
JP2010013748A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5414593B2 (ja) マルチレイヤ編地の編成方法とその編地及び構造体
EP3263755B1 (en) Double-sided fabric comprising a stitched sack having an interlayer stacked with continuous cord material to from an area of high thickness
CN102639773A (zh) 须边地毯的制造方法及按此方法制造的织物和地毯
EP3255187B1 (en) Double-sided fabric stacked with continuous linear material in predetermined stitching section
JP2007077548A (ja) リブ編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80686U (ja) 立毛編地及びその編地を生産するダブルニードルバー経編機
JP2006506550A (ja) 内部接続要素を有するブリスター布
KR20160137086A (ko) 연속 공정으로 편직물에 홀을 형성하는 편직방법과 이를 통해 제작된 편직물
JPWO2019130782A1 (ja) 編地、衣類及び編地の製造方法
JP2004019040A (ja) ダブルニードル列経編機によるパイル経編地の製法
JP2004091987A (ja) パイル付き立体経編地の製造方法及び立体経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