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5529A - 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5529A
TW201545529A TW103118518A TW103118518A TW201545529A TW 201545529 A TW201545529 A TW 201545529A TW 103118518 A TW103118518 A TW 103118518A TW 103118518 A TW103118518 A TW 103118518A TW 201545529 A TW201545529 A TW 2015455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service
user
rtc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1601B (zh
Inventor
Chao-Chun Huang
Yi-Kai Chiang
Chung-Shih Tang
Jih-Wei Tsai
Chin-Ywu Twu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18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160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27432.6A priority patent/CN1046018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5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5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1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1601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主張一種智慧導引服務模式:當用戶撥打電話服務時,可讓智慧終端成為發話話機的觸控顯示螢幕,並透過其觸控顯示螢幕來進行資訊操作或控制通話,用以達成各式各樣的新型態的電話加值瀏覽應用。其主要之功能元件為:(一)SIP應用伺服器;(二)RTC伺服器與用戶終端;(三)智慧導引提示IVR媒體伺服器;(四)智慧導引資訊內容伺服器;(五)IVR伺服器。本發明實施時,主要包含下列步驟:(1)於智慧終端安裝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並完成關聯電話設定;(2)使用步驟(1)中的關聯電話發話,若服務判斷用戶具有智慧導引能力,將提示用戶啟用;(3)於步驟(1)的智慧終端上,顯示通話相關之視覺化資訊,可透過觸控界面來進行服務操作、及呼叫行為控制;(4)當通話結束時,步驟(1)智慧終端上的智慧導引應用也將同時結束。

Description

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核心技術為利用NGN IMS環境下的SIP機制與Internet環境下的RTC機制,來進行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整合,進而實施本發明主張之智慧導引服務之系統及方法。
特別是關於一種於NGN IMS網路環境下利用SIP應用伺服器與RTC及時協作伺服器來進行ICT整合服務,提供用戶使用語音通訊時,可透過按下指定之雙音多頻Dual-tone multi-frequency signaling(DTMF)電話按鍵,便可在此話機所對應之RTC用戶終端設備上啟動對應的應用程式,並於其上透過觸控進行資訊瀏覽或是通話控制的應用之系統及方法。
如一實施例:當用戶撥打支援智慧導引企業客服電話時,若選擇啟動智慧導引服務,則可於智慧終端畫面中,自動顯示出各部門之客服分類清單,資訊清楚且一覽無遺,此時可點選其上之任一選項或按鈕,而點選的當下,此通呼叫接通用戶指定之客服號碼。
目前電話系統皆採用互動式語音應答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IVR)方法來進行操作,當電話用戶撥打運營商所指定之號碼,就可根據語音操作進行自動化的電話查詢服務,進入系統後可根據語音指示,透過DTMF鍵入適當的選項或個人資料後,可聽取預錄之信息,或經由系統程式組合數據,以語音方式讀出特定的資料。
故考慮到下述習用情況:當一實施例的語音選單 內容豐富,因此分支多,亦或是需要用戶輸入之資料量多或複雜時,舊有之習用系統其操作模式將會變得耗時且無效率,甚至於是考驗用戶的記憶能力。在行動上網的智慧終端大鳴大放之時代,若只透過電話的IVR互動來呈現服務的資訊與互動,無形中浪費了智慧終端的強大資訊能力。
由此可見,上述習用方式若要拿來提供高頻寬之 串流服務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習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項缺點, 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件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習用方 法的不足,提供一種融合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讓用戶除了原有的語音IVR電話應用外,增加新的觸控智慧模式選擇。
係在NGN IMS網路環境下建立一種利用SIP應用 伺服器與RTC及時協作伺服器來進行ICT整合,提供用戶打電話使用語音通訊時,透過語音提示來按下指定之智慧導引DTMF按鍵,便可在此話機所對應之RTC用戶終端設備上啟動客戶端的應用程式,可於其上透過觸控操作來進行資訊瀏覽或是通話控制的一種應用系統及方法。
此外,若用戶僅使用一般話機撥打服務號碼而無 RTC用戶終端配合時,該服務號碼之智慧導引語音提示與功能將不會出現,此通話將使用先前技術(IVR)來無縫銜接原有系統,提供用戶原有之服務體驗。
本發明實施後,可利用智慧終端的新形態瀏覽方 式來開創更多元化的電話加值服務。
達成上述發明目的之一種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需要下列之系統功能元件:
(一)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應用伺服器:用於管理電話號碼之服務邏輯以及通訊信號控制。
(二)Real Time Collaboration(RTC)即時協作伺服器:搭配執行於智慧裝置上的用戶終端,可管理用戶設備之連線狀態,並透過訊息推播(push notification)功能來聯繫用戶。
(三)智慧導引提示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IVR)媒體伺服器:提供智慧導引所需之電話服務互動內容。
(四)智慧導引資訊內容伺服器:提供智慧導引所需之資訊服務內容之相關功能、該資訊服務內容可根據服務性質所需,組合各式多媒體資訊來而呈現。此功能元件本質上 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網頁資訊系統,故其呈現內容除基本文字說明外,尚可搭配視頻、音頻、圖像、動畫,各種多媒體資訊來呈現或加強服務所需的效果與功能、譬如:一個介紹飯店房型的資訊內容,除了文字與圖像說明外,還可提供影片介紹飯店特色,或是會議廳使用實況等,讓用戶能有更愉快的服務體驗。
(五)IVR伺服器:提供原有電話服務之相關功能。
本發明整合了電信與資訊領域之功能元件,完成一種嶄新的服務方法;於電信網路中使用了IMS環境下的功能元件(一)SIP應用伺服器與功能元件(三)智慧導引媒體伺服器,來處理通話信號及用戶輸入之電話雙音多頻(DTMF)信號傳遞;同步整合了資訊領域之功能元件(二)RTC伺服器,在電話服務應答的當下,即時檢查該用戶電話號碼對應的RTC用戶終端是否上線,若符合則啟動智慧導引服務模式;並根據用戶撥打的服務號碼,來決定顯示之服務內容,進而讓用戶能夠在智慧終端螢幕上,透過觸控方式來瀏覽資訊、與控制呼叫。
本發明方法著重於使用電信領域功能元件(一)與資訊領域之功能元件(二)來完成資通訊整合,並利用(三)、(四)、(五)功能元件來提供服務內容,將其宣告為智慧導引服務,詳細內容如下列步驟:(1)用戶預先於智慧裝置下載並安裝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使用該程式設定電話號碼關聯,完成一種功能元件(二)之用戶終端;(2)使用步驟(1)中的關聯電話來撥打電話服務時,該呼叫透過功能元件(一)處理,同時比對功能元件(二)伺服器 中之號碼與用戶終端關聯資訊,若測得該RTC用戶終端為上線狀態,則功能元件(一)判定本通呼叫具有智慧導引能力,將呼叫透過功能元件(三)來進行互動,用戶於電話語音聽到IVR提示用戶是否啟用智慧導引模式;(3)用戶使用話機的雙音多頻(DTMF)按鍵來啟用智慧導引模式,此動作將由功能元件(三)接收後通知功能元件(一),由功能元件(一)處理此需求之所需服務資訊後,通知功能元件(二)的伺服器來聯繫該關連號碼的用戶終端,並於該用戶終端上呈現功能元件(四)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達成於智慧裝置螢幕上自動顯示視覺化資訊內容,用戶可透過觸控界面來輸入服務所需資訊,以及進行電話信號控制等操作;(4)當用戶掛斷電話時,信號透過功能元件(一)、(二)同步處理,用戶智慧裝置顯示的智慧導引畫面也將同時結束。
除此之外,為了提高本發明方法的相容性,若用 戶無行動網路環境或不具有智慧終端時,用戶撥打服務號碼將不會啟動智慧導引服務模式,取而代之則是導入該號碼對應之習用IVR服務系統,讓用戶僅透過IVR互動方式來使用既有服務。
本發明一種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與習用IVR技術比較時,除了涵蓋習用技術外,更提供了創新服務方法:
1. 本發明透過SIP應用伺服器,可根據用戶選擇或狀態來彈性切換服務模式,無縫銜接本發明主張之智慧導引服務模式與IVR服務模式。
2. 本發明透過RTC應用伺服器配合RTC用戶終端, 可即時判斷註冊用戶狀態;並於RTC用戶終端程式中,整合其終端設備上作業系統之推播(push notification)服務功能,進而完成即時資訊通知之方法。
3. 本發明透過電信網路端的SIP伺服器與網際網路端的RTC伺服器雙系統進行ICT緊密整合,可提供一種用戶撥打電話即可存取網際網路資訊服務之模型。
4. 本發明打破了習用IVR服務的限制,除了原有的語音互動選單模式,升級為智慧導引模式後,提供了視覺觸控能力,所見即所得,除了提供用戶一覽無遺的資訊外,更可透過觸控點選功能來選取或輸入各式表單,符合各式資訊應用服務的需求。
5. 本發明為一新形態之電話服務號碼,其內容應用除IVR服務外,由於本發明方法的改善,提供之視覺互動,可導入複雜度更高、使用簡易之電話與資訊應用。
100、200‧‧‧IVR媒體伺服器
101、201‧‧‧電話網路
102、202‧‧‧NGN及IMS網路
103、203‧‧‧智慧導引提示之IVR媒體伺服器
104、204‧‧‧SIP應用伺服器
105、205‧‧‧RTC即時協作伺服器
106、206‧‧‧網際網路
107、207‧‧‧智慧導引資訊伺服器
108‧‧‧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
208‧‧‧無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
209‧‧‧用戶話機
S301~S308‧‧‧服務驗證步驟流程
D401~S407‧‧‧服務執行步驟流程
請參閱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其附圖,將可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附圖為:圖1為本發明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具電話功能智慧導引架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無電話功能智慧導引架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服務驗證步驟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服務執行步驟流程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但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具電話功能智慧導引架構示意圖:一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並在其上執行一支援智慧導引之RTC用戶終端程式,該程式透過網際網路106之連線能力來與智慧導引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同步;當撥打智慧導引服務電話時,該電話信號透過電話網路102轉送至,並透過NGN及IMS網路102的網路設定將此通呼叫交由智慧導引SIP應用伺服器104處理;SIP應用伺服器104於通話建立時,詢問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來判斷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是否具有上線之RTC終端,根據其狀態來決定服務模式,如下述兩點:
1. 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之RTC終端為上線狀態,SIP應用伺服器104將此呼叫受話端導往智慧導引提示之IVR媒體伺服器103,讓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用戶於指定時間內,可透過智慧導引提示IVR於呼叫通話中提示的雙音多頻(DTMF)按鍵來啟動智慧導引模式,智慧導引提示 之IVR媒體伺服器103接收到用戶電話輸入時,通知SIP應用伺服器104智慧導引模式啟用,SIP應用伺服器104將此呼叫服務號碼對應之智慧導引資訊伺服器107的URL位置發送給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此時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透過網際網路106通知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的RTC用戶終端程式108,並於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的RTC用戶終端程式108中經由網際網路106存取智慧導引資訊伺服器107所提供之資訊頁面,達成智慧導引服務內容呈現。
2. 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之RTC終端為離線或是未註冊,SIP應用伺服器104將此呼叫受話端透過NGN及IMS網路102經由電話網路102,導往IVR媒體伺服器100。讓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使用IVR應用服務。
最後,當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108掛斷電話時,該呼叫結束信號透過NGN及IMS網路102與電話網路102傳遞給SIP應用伺服器104,SIP應用伺服器104進行使用中(智慧導引提示之IVR媒體伺服器103或是IVR媒體伺服器100)的呼叫資源釋放,且在結束呼叫的同時,通知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同步進行使用中智慧導引資訊伺服器107的資訊資源釋放,RTC即時協作伺服器105要求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108結束目前的智慧導引服務內容顯示。
請參閱圖2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無電話功能智慧導引架構示意 圖,;與圖1之主要差異在於智慧終端是否具有行動電話之能力,故圖1中之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108與圖1b中之無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208加上用戶話機209具有相同效力,於服務應用階段時,電信通話功能使用用戶話機209達成,而智慧導引資訊則透過無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208之智慧終端來呈現。
請參閱圖3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 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服務驗證步驟流程圖,係一種智慧導引服務電話號碼關聯與驗證流程:當用戶透過智慧終端設備所對應之軟體市集,下載並安裝智慧導引RTC終端程式S301;安裝完成後,執行智慧導引RTC終端程式時,用戶須進行電話號碼關聯設定S302,RTC終端程式同時判斷使用之智慧終端是否具有電話能力S303,若判斷該終端具有電話能力,RTC終端直接使用智慧終端之電話號碼進行關聯性認證S304,接著RTC終端程式檢查驗證簡訊S305,若成功收到內容正確之驗證簡訊時,則完成該智慧終端的電話號碼關聯認證S308,若判斷該終端不具有電話能力,RTC終端要求用戶自行輸入電話號碼,並提示用戶使用該輸入號碼撥打一指定之驗證電話‘S306,並於指定的時間內,判斷用戶是否使用輸入的號碼撥打該指定驗證電話S307,若成功收到該驗證電話時,則完成該智慧終端的指定電話號碼關聯認證S308。
請參閱圖4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 慧導引服務系統及方法之服務執行步驟流程圖,係一種撥打智慧導引服務號碼之方法執行流程: 當用戶使用電話,撥打支援智慧導引方法之服務 號碼時S401,於接通電話前,先判斷該發話用戶RTC終端程式的上線狀態S402,若判斷該發話用戶RTC終端為上線時,通話導入智慧導引提示IVR服務S403,並於一段時間內,要求用戶輸入指定之雙音多頻(DTMF)按鍵S404,若用戶成功輸入時,將於發話號碼關聯之智慧終端上,自動顯示用戶撥打服務號碼之視覺化資訊內容,同時也可透過觸控界面來輸入服務所需資訊,以及進行電話信號控制S406;若用戶於S404階段未輸入指定之雙音多頻(DTMF)按鍵,此通呼叫將會導入服務號碼所對應的IVR服務S405,若判斷該發話用戶RTC終端未上線時,此通呼叫將會導入服務號碼所對應的IVR服務S405,當用戶掛斷電話時,同步結束本通話相關之呼叫資源,其中包含智慧導引視覺化資訊內容S407。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00‧‧‧IVR媒體伺服器
101‧‧‧電話網路
102‧‧‧NGN及IMS網路
103‧‧‧智慧導引提示之IVR媒體伺服器
104‧‧‧SIP應用伺服器
105‧‧‧RTC即時協作伺服器
106‧‧‧網際網路
107‧‧‧智慧導引資訊伺服器
108‧‧‧具有行動電話功能之智慧終端之RTC用戶終端程式

Claims (18)

  1. 一種融合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係提供一種電信通話與資訊的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整合服務,融合了電話通信及智慧終端的觸控操作,來進行電話服務的資訊內容操作,其中係包含:a. 會話發起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應用伺服器,係提供電話服務邏輯與呼叫控制介接,決定服務的展現方式,於IT領域與元件實時協同即時協作伺服器互動,於CT領域與互動式語音應答媒體伺服器、資訊內容伺服器互動;b. 該實時協同(Real Time Collaboration,RTC)即時協作伺服器,係提供該RTC用戶終端控制及功能介接,管理用戶設備之連線狀態,並透過訊息推播(push notification)來聯繫用戶;c. 智慧導引提示該互動式語音應答(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IVR)媒體伺服器,係提供該智慧導引所需之電話服務互動內容;d. 智慧導引資訊內容伺服器,係為網頁伺服器系統,以提供該智慧導引所需之資訊服務內容、該資訊服務內容係根據服務性質所需,組合各式多媒體資訊;e. IVR伺服器,係提供既有之電話服務互動內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IP多媒體子系統,係指 電話服務號碼建置於新一代電信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及該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環境下,運用該IMS網路的觸發機制,將服務需求導往該SIP應用伺服器,進行服務處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智慧終端,係泛指各種具有上網與觸控螢幕之智慧型行動裝置,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之設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智慧終端之技術,其所支持之該智慧導引服務、必須透過專用軟體來執行,其中該軟體係為運行於智慧終端上之APP程式,並為一獨立之應用軟體,或其他軟體的附屬之模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會話發起協議應用伺服器,主要係用於管理IMS號碼之服務邏輯與呼叫的通訊信號控制,其透過SIP與HTTP雙介面,與該RTC即時協作伺服器、和智慧導引提示IVR媒體伺服器交互運作後,決定服務之流程,並採用智慧導引或IVR媒體伺服器,當電話呼叫接入該會話發起協議應用伺服器時,經由該實時協同即時協作伺服器查詢該RTC用戶終端上線狀態後進行回報,根據其回報結果,將通話導向智慧導引IVR媒體伺服器、或IVR媒體伺服器,而當用戶啟用智慧導引服務時,該會話發起協議應用伺服器再根據撥打之服務號碼決定功能元件智慧導引資訊內容伺服器的URL位置,並將此資訊提供給RTC伺服器,於RTC用戶終端呈現出該指定URL 位置之資訊內容,若用戶無RTC用戶終端、有RTC用戶終端但是未上線、或是不啟用智慧導引服務,這三種狀態時,該會話發起協議應用伺服器則是將呼叫導往IVR媒體伺服器後,進行電話語音服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實時協同即時協作伺服器,係搭配執行於智慧裝置上的RTC用戶終端程式後,該RTC即時協作伺服器透過以XML為基礎的開放式即時通訊(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XMPP)協定來掌控用戶的上線狀態,且根據需求自動於該用戶終端上呈現指定之資訊頁面,該實時協同即時協作伺服器係接收SIP應用伺服器的HTTP介面查詢用戶上線狀態需求後,回報該用戶狀態,或是接收SIP應用伺服器指定之服務URL,接著透過推播功能聯繫RTC用戶終端,來呈現該指定服務畫面,同時也提供SIP應用伺服器當通話結束時,一併結束RTC終端服務畫面之需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智慧導引提示互動式語音應答媒體伺服器,係為一特化之媒體伺服器,接收SIP通信信號,提供用戶IVR操作之雙音多頻信號(Dual-Tone Multi-Frequency,DTMF)之信息回報,其主要係用於通話中,提供用戶操作之IVR,當該互動式語音應答收到用戶輸入的DTMF時,其透過HTTP介面回報該會話發起協議應用伺服器、該SIP應用伺服器啟動智慧導引服務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智慧導引資訊內容伺服 器,係為提供網頁內容的應用伺服器,其提供HTTP介面來取得指定URL內的該智慧導引資訊服務內容,該RTC即時協作伺服器將會要求其RTC用戶終端來存取指定之URL,進而於用戶終端上呈現該資訊服務內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系統,其中該IVR伺服器,係為提供原服務號碼的電話服務,並為接收電話通信信號,接通後提供用戶IVR操作互動。
  10. 一種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智慧導引服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預先於該智慧終端裝置上,下載並安裝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讓用戶之電話號碼透過該RTC用戶終端程式完成關聯;步驟二、當用戶撥打電話至服務號碼時,該電話呼叫透過SIP伺服器處理,並比對RTC即時協作伺服器中該用戶號碼的關聯資訊,若檢測到用戶的RTC用戶終端上線狀態,則此通呼叫用戶具有智慧導引,並於電話語音中,使用IVR方式提示用戶可選擇啟用;步驟三、用戶係透過話機的雙音多頻信號DTMF按鍵來啟用智慧導引,啟動後係於智慧終端螢幕上自動顯示該服務號碼的視覺化資訊內容,同時也透過觸控界面來輸入服務所需資訊,以及進行電話信號控制;步驟四、當用戶掛斷電話時,將信號透過SIP與RTC伺服器端同步處理,RTC用戶終端上的智慧導引模 式也將同時結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係使用用戶之智慧終端系統,透過其所對應之應用程式市集來進行安裝。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步驟一,係當首次使用該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須建立電話號碼關聯,而RTC伺服器端將會進行驗證程序並保存此終端的關聯資訊,驗證過後的該RTC用戶終端具有使用智慧導引服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步驟二,係該當用戶使用電話撥打號碼,係為呼叫該信號將透過NGN及IMS網路之服務觸發(Service Trigger)設定,發送至SIP應用伺服器,在該SIP應用伺服器接通主叫時,同時詢問RTC即時協作伺服器該呼叫號碼是否有驗證過的RTC用戶終端上線,若偵測到上線狀態的RTC用戶終端,提供該用戶電話一接通時,額外提示用戶選擇使用智慧導引模式的IVR選單,用戶係根據語音提示,按下指定之電話DTMF按鍵後,就於該智慧終端上啟用智慧導引模式,若用戶於智慧導引模式的IVR選單不進行操作,系統於一段時間後判斷不啟用智慧導引將呼叫導入IVR服務模式,此外若偵測不到上線的RTC用戶終端,該電話接通時將直接導入IVR服務模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 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步驟三,係於該智慧導引模式啟用時,由SIP應用伺服器根據用戶所撥打的服務號碼來判斷對應之服務資訊網址,並傳送給RTC即時協作伺服器,而該RTC即時協作伺服器再將此資訊推播(push notification)至智慧終端上的RTC用戶終端,RTC用戶終端接受到推播訊息後,自動喚醒智慧終端並且呈現指定之服務資訊網址內容,用戶此時除原有電話通信之外,智慧導引方法額外提供了觸控螢幕,讓用戶有能力透過視覺化操作與電話通信有關之資訊應用服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步驟四,係當用戶掛斷電話結束服務時,SIP應用伺服器進行結束通話的信號處理,此時一併發送該用戶通話狀態已經結束的訊息給RTC即時協作伺服器,而RTC即時協作伺服器再將此資訊推播(push notification)至智慧終端上的RTC用戶終端來結束智慧導引模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RTC用戶終端程式,係根據智慧終端是否具有行動電話,其中驗證該是否具有行動電話之方法:a. 若該智慧終端係具有行動電話時,智慧導引RTC用戶終端程式首次執行時將會使用該行動門號號碼,進行電話關聯的驗證機制,RTC即時協作伺服器接收該終端程式的驗證需求後產生驗證碼,並透過行動簡訊伺服器將驗證碼簡訊發送至該門號,RTC用戶終端則透過此簡訊碼來驗證電話號碼關聯; b. 若該智慧終端係不具行動電話時,用戶需於該RTC用戶終端程式輸入電話門號,接著在指定時間內透過該門號撥打該RTC用戶終端程式指定之電話驗證號碼來進行驗證動作,若於時間內接收到該待驗證門號的呼叫,SIP呼叫伺服器將通知RTC即時協作伺服器,該用戶已完成撥號驗證動作。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IVR服務模式,係不限於使用NGN及IMS門號,所有隸屬於電話通信系統之IVR服務號碼係以無縫銜接,有效延用其服務資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融合IMS及智慧終端技術所支持之智慧導引服務方法,其中該智慧導引模式,係提供視覺化操作與作用階段電話通信有關之資訊應用服務,其該視覺化操作係包括視頻、音頻、圖像、動畫、文字的一種、多種或全部,而該作用階段電話通信則係指智慧導引該用戶正在使用的通話階段,並透過智慧導引提供之資訊操作來影響其通信行為。
TW103118518A 2014-05-28 2014-05-28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TWI581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8518A TWI581601B (zh) 2014-05-28 2014-05-28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CN201510027432.6A CN104601833B (zh) 2014-05-28 2015-01-20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8518A TWI581601B (zh) 2014-05-28 2014-05-28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5529A true TW201545529A (zh) 2015-12-01
TWI581601B TWI581601B (zh) 2017-05-01

Family

ID=5312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8518A TWI581601B (zh) 2014-05-28 2014-05-28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833B (zh)
TW (1) TWI5816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558B (zh) * 2017-04-17 2018-12-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ustomer service telephone and multiple content access simultaneously
TWI692964B (zh) * 2017-07-20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互動語音應答、簡訊與應用程式之客戶自助服務系統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276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张永斌 一种 rtc 服务器、应用其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921613B (zh) * 2015-12-24 2020-01-10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12350A (zh) * 2016-10-24 2017-02-15 深圳有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化ivr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9166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89585A (zh) * 2018-08-15 2018-12-11 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在电话通讯场景应用可视化媒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10487B (zh) * 2019-11-25 2020-12-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办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20917B (en) * 1998-11-10 2001-02-01 Ibm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telephone costs for calls to service providers
WO2004051945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Zte Corp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and its interconnection to the pstn
DE602005017081D1 (de) * 2005-07-19 2009-11-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teilen von anwendungsservern in einem ims
US7613705B2 (en) * 2005-08-26 2009-1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itial filter criteria (IFC) database with class of service (COS)
US20100223326A1 (en) * 2007-06-22 2010-09-02 Rogier Noldus Method of Providing a Service through a User Equipment Unit in a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User Database Server, Service Policy Server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use with Said Method
CN101355609B (zh) * 2008-09-08 2010-12-22 李宁 伴随电话呼叫进程向用户发送电子可视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AP3105A (en) * 2009-11-11 2015-01-31 Comviva Technologies Ltd Virtual number gateway
CN101742001B (zh) * 2009-11-19 2012-04-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与ivr间数据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TWI395457B (zh) * 2010-01-11 2013-05-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A multimedia portal system and method linked to a personal telephone number
TW201138370A (en) * 2010-04-23 2011-11-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Smart message capturing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TWI445389B (zh) * 2011-03-31 2014-07-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Collabora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human ICT services through intelligent terminals and IMS dual platforms
US20130210481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Sachin San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wirl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CN102739880B (zh) * 2012-07-05 2015-10-07 上海国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视化电话导航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558B (zh) * 2017-04-17 2018-12-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ustomer service telephone and multiple content access simultaneously
TWI692964B (zh) * 2017-07-20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互動語音應答、簡訊與應用程式之客戶自助服務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833B (zh) 2017-09-15
TWI581601B (zh) 2017-05-01
CN104601833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601B (zh)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US101716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all-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AU2018208684B2 (en) User controlled call management
US1079116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multimedia service
US20070223668A1 (en) Inserting content into a connection using an intermediary
JP2007533231A (ja) 通話管理サービス
CN106576128A (zh) 用于增强交互式视听通信期间的用户体验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84187B (zh) 会话的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20170134471A1 (en) Web-Based Client for Providing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06412350A (zh) 一种实现可视化ivr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70165800A1 (en) Conn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879785B1 (ko) 보이는ars에서 웹/앱의 세션 연결과 전화채널을 동기화시켜주는 착신 연결 방법
US9001980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CN110650254B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信息的接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154633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WO2023005524A1 (zh) 订单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系统
TWI542180B (zh) Integration of IMS and SDN technology to provide Internet services qual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 and methods
WO2022042382A1 (zh) 媒体资源播放方法和相关装置
US9042528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CN114143404A (zh) 数据交互方法、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CN110012175A (zh) 用于调试ivr业务的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980596A (zh) 一种实现呼叫和内容并行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995563B (zh) 实现客服热线视频服务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7354452A (zh) 一种会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336282A (zh) 一种实时翻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