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833A -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833A
CN104601833A CN201510027432.6A CN201510027432A CN104601833A CN 104601833 A CN104601833 A CN 104601833A CN 201510027432 A CN201510027432 A CN 201510027432A CN 104601833 A CN104601833 A CN 104601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tc
user
serve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74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833B (zh
Inventor
黄超群
姜怡楷
唐崇实
蔡季薇
涂清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01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当用户拨打电话服务时,可让智能终端成为发话话机的触控显示屏幕,并通过其触控显示屏幕来进行信息操作或控制通话,用以达成各式各样的新型态的电话加值浏览应用。其主要的功能组件为:SIP应用服务器;RTC服务器与用户终端;智能导引提示IVR媒体服务器;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IVR服务器。

Description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话系统均采用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交互式语音应答)方法来进行操作,当电话用户拨打运营商指定的号码,就可根据语音操作进行自动化的电话查询服务,进入系统后可根据语音指示,通过DTMF键入适当的选项或个人资料后,可听取预录的信息,或经由系统程序组合数据,以语音方式读出特定的数据。考虑到下述情况:当一实施例的语音选单内容丰富,因此分支多,或者是需要用户输入的数据量多或复杂时,现有的系统操作模式将会变得耗时且无效率,甚至考验用户的记忆能力。在移动上网的智能终端快速发展的时代,若只通过电话的IVR互动来呈现服务的信息与互动,无形中浪费了智能终端的强大信息能力。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现有方式提供高带宽的串流服务仍有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融合IP(InternetProtocol,网络的间互连的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让用户除了原有的语音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交互式语音应答)电话应用外,增加新的触控智能模式选择。
在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新一代电信网络)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环境下建立一种利用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与RTC(Real TimeCollaboration,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来进行ICT(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电信通话与信息)整合,提供用户打电话使用语音通讯时,通过语音提示来按下指定的智能导引DTMF(Dual-Tone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按键,便可在话机所对应的RTC用户终端设备上启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通过触控操作来进行信息浏览或是通话控制的一种应用系统及方法。
此外,若用户仅使用一般话机拨打服务号码而没有RTC用户终端配合时,该服务号码的智能导引语音提示与功能将不会出现,此通话将使用现有技术(IVR)来连接原有系统,提供用户原有的服务体验。
本发明实施后,可利用智能终端的新形态浏览方式来开创更多元化的电话增值服务。
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需要下列系统功能组件:
(一)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用于管理电话号码的服务逻辑以及通讯信号控制。
(二)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搭配执行智能装置上的用户终端,可管理用户设备的联机状态,并通过信息推送(push notification)功能来联系用户。
(三)智能导引提示交互式语音应答媒体服务器:提供智能导引所需的电话服务互动内容。
(四)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提供智能导引所需的信息服务内容的相关功能、该信息服务内容可根据服务性质所需,组合各式多媒体信息来呈现。此功能组件本质上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网页信息系统,故其呈现内容除基本文字说明外,尚可搭配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各种多媒体信息来呈现或加强服务所需的效果与功能,譬如:一个介绍饭店房型的信息内容,除了文字与图像说明外,还可提供影片介绍饭店特色,或是会议厅使用实况等,让用户能有更愉快的服务体验。
(五)IVR服务器:提供原有电话服务的相关功能。
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是指电话服务号码置于新一代电信网络及在IP多媒体子系统环境下,运用IMS网络的触发机制,将服务需求发送至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进行服务处理。智能终端指具有上网与触控屏幕的智能型移动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所述智能终端技术支持的智能导引服务必须通过专用软件来执行,软件为运行在智能终端上的APP程序,并且是独立的应用软件,或其他软件的附属模块。所述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搭配执行在智能装置上的RTC用户终端程序后,所述RTC实时协作服务器通过以XML为基础的开放式实时通讯协议来控制用户的上线状态,且根据需求自动在该用户终端上呈现指定的信息页面,所述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系接收SIP应用服务器的HTTP接口查询用户上线状态需求后,回报用户状态,或是接收SIP应用服务器指定的服务URL,接着通过推送功能联系RTC用户终端,来呈现该指定服务画面,同时也提供SIP应用服务器当通话结束时,一并结束RTC终端服务画面的需求。所述智能导引提示交互式语音应答媒体服务器,为一媒体服务器,接收SIP通信信号,提供用户IVR操作的双音多频信号信息回报,主要用于通话中,提供用户操作的IVR,当交互式语音应答收到用户输入的DTMF时,通过HTTP接口回报该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SIP应用服务器启动智能导引服务模式。所述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为提供网页内容的应用服务器,提供HTTP接口来取得指定URL内的智能导引信息服务内容,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将会要求RTC用户终端来存取指定的URL,在用户终端上呈现信息服务内容。所述IVR服务器为提供原服务号码的电话服务,并为接收电话通信信号,接通后提供用户IVR操作互动。
本发明整合了电信与信息领域的功能组件,完成一种新的服务方法;在电信网络中使用了IMS环境下的功能组件:(一)SIP应用服务器与功能组件、(三)智能导引媒体服务器,来处理通话信号及用户输入的电话双音多频(DTMF)信号传递;同步整合了信息领域的功能组件(二)RTC服务器,在电话服务应答的当下,实时检查该用户电话号码对应的RTC用户终端是否上线,若符合则启动智能导引服务模式;并根据用户拨打的服务号码,来决定显示的服务内容,进而让用户能够在智能终端屏幕上,通过触控方式来浏览信息、与控制呼叫。
本发明方法着重于使用电信领域功能组件(一)与信息领域的功能组件(二)来完成资通讯整合,并利用(三)、(四)、(五)功能组件来提供服务内容,将其宣告为智能导引服务,详细内容如下列步骤:
(1)用户预先在智能装置下载并安装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使用该程序设定电话号码关联,完成一种功能组件(二)的用户终端;
(2)使用步骤(1)中的关联电话来拨打电话服务时,该呼叫通过功能组件(一)处理,同时比对功能组件(二)服务器中的号码与用户终端关联信息,若测得该RTC用户终端为上线状态,则功能组件(一)判定本通呼叫具有智能导引能力,将呼叫通过功能组件(三)来进行互动,用户于电话语音听到IVR提示用户是否启用智能导引模式;
(3)用户使用话机的双音多频(DTMF)按键来启用智能导引模式,此动作将由功能组件(三)接收后通知功能组件(一),由功能组件(一)处理此需求的所需服务信息后,通知功能组件(二)的服务器来联系该关连号码的用户终端,并根据该用户终端上呈现功能组件(四)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在智能装置屏幕上自动显示可视化信息内容,用户可通过触控界面来输入服务所需信息,以及进行电话信号控制等操作;
(4)当用户挂断电话时,信号通过功能组件(一)、(二)同步处理,用户智能装置显示的智能导引画面也将同时结束。
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使用用户的智能终端系统,通过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库来进行安装。首次使用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须建立电话号码关联,而RTC服务器端将会进行验证程序并保存此终端的关联信息,验证过后的RTC用户终端具有使用智能导引服务;当用户使用电话拨打号码时,为呼叫该信号将通过NGN及IMS网络的服务触发设定,发送至SIP应用服务器,在SIP应用服务器接通主叫时,同时询问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呼叫号码是否有验证过的RTC用户终端上线,若侦测到上线状态的RTC用户终端,当用户电话接通时,还提示用户选择使用智能导引模式的IVR选单,用户根据语音提示,按下指定的电话DTMF按键后,在智能终端上启用智能导引模式,若用户在智能导引模式的IVR选单不进行操作,系统在一段时间后判断不启用智能导引,将呼叫导入IVR服务模式,此外若侦测不到上线的RTC用户终端,该电话接通时将直接导入IVR服务模式;在智能导引模式启用时,由SIP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所拨打的服务号码来判断对应的服务信息网址,并传送给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而该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再将此信息推送至智能终端上的RTC用户终端,RTC用户终端接受到推送信息后,自动唤醒智能终端并且呈现指定的服务信息网址内容,用户此时除原有电话通信的外,智能导引方法还提供了触控屏幕,让用户能够通过可视化操作与电话通信有关的信息应用服务;当用户挂断电话结束服务时,SIP应用服务器进行结束通话的信号处理,此时一并发送该用户通话状态已经结束的信息给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而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再将此信息推送至智能终端上的RTC用户终端来结束智能导引模式。所述IVR服务模式,不限于使用NGN及IMS账号,所有属于电话通信系统的IVR服务号码都可以连接,有效延用其服务资源。所述智能导引模式提供可视化操作与作用阶段电话通信有关的信息应用服务,可视化操作包括视频、音频、图像、动画、文字的一种、多种或全部,作用阶段电话通信指智能导引该用户正在使用的通话阶段,并通过智能导引提供信息操作来影响其通信行为。
RTC用户终端程序,根据智能终端是否具有移动电话,验证是否具有移动电话的方法包括:
若智能终端具有移动电话时,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首次执行时将会使用该移动账号号码,进行电话关联的验证机制,RTC实时协作服务器接收该终端程序的验证需求后产生验证码,并通过移动简讯服务器将验证码简讯发送至该账号,RTC用户终端则通过此简讯码来验证电话号码关联;
若该智能终端不具移动电话,用户需在该RTC用户终端程序输入电话账号,接着在指定时间内通过该账号拨打该RTC用户终端程序指定的电话验证号码来进行验证动作,若在指定时间内接收到待验证账号的呼叫,SIP呼叫服务器将通知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该用户已完成拨号验证动作。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本发明方法的兼容性,若用户无移动网络环境或不具有智能终端时,用户拨打服务号码将不会启动智能导引服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导入该号码对应的现有IVR服务系统,让用户仅通过IVR互动方式来使用现有服务。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与现有IVR技术比较时,除了包含现有技术外,更提供了创新服务方法:
本发明通过SIP应用服务器,可根据用户选择或状态来弹性切换服务模式,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导引服务模式与IVR服务模式。
本发明通过RTC应用服务器配合RTC用户终端,可实时判断注册用户状态;并于RTC用户终端程序中,整合其终端设备上操作系统的推送(pushnotification)服务功能,进而完成实时信息通知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电信网络端的SIP服务器与因特网端的RTC服务器双系统进行ICT紧密整合,可提供一种用户拨打电话即可存取因特网信息服务的模型。
本发明打破了现有IVR服务的限制,除了原有的语音互动选单模式,升级为智能导引模式后,提供了视觉触控能力,除了提供用户一览无遗的信息外,更可通过触控点选功能来选取或输入各种指令,符合各种信息应用服务的需求。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电话服务号码,其内容应用除IVR服务外,还提供视觉互动,可导入复杂度更高、使用简易的电话与信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电话功能智能导引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无电话功能智能导引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服务验证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服务执行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的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电话功能智能导引架构示意图:
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并在其上运行智能导引的RTC用户终端程序,该程序通过因特网106的联机能力来与智能导引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同步;当拨打智能导引服务电话时,该电话信号通过电话网络102转送,并通过NGN及IMS网络102的网络设定将此通呼叫交由智能导引SIP应用服务器104处理;SIP应用服务器104于通话建立时,询问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来判断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是否具有上线的RTC终端,根据其状态来决定服务模式,如下述两点:
1.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的RTC终端为上线状态,SIP应用服务器104将此呼叫受话端发送至智能导引提示的IVR媒体服务器103,让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用户在指定时间内,可通过智能导引提示IVR在呼叫通话中提示的双音多频(DTMF)按键来启动智能导引模式,智能导引提示的IVR媒体服务器103接收到用户电话输入时,通知SIP应用服务器104智能导引模式启用,SIP应用服务器104将此呼叫服务号码对应的智能导引信息服务器107的URL位置发送给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此时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通过因特网106通知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的RTC用户终端程序108,并于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的RTC用户终端程序108中经由因特网106存取智能导引信息服务器107所提供的信息页面,达成智能导引服务内容呈现。
2.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的RTC终端为脱机或是未注册,SIP应用服务器104将此呼叫受话端通过NGN及IMS网络102经由电话网络102,发送至IVR媒体服务器100。让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使用IVR应用服务。
最后,当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108挂断电话时,该呼叫结束信号通过NGN及IMS网络102与电话网络102传递给SIP应用服务器104,SIP应用服务器104进行使用中(智能导引提示的IVR媒体服务器103或是IVR媒体服务器100)的呼叫资源释放,且在结束呼叫的同时,通知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同步进行使用中智能导引信息服务器107的信息资源释放,RTC实时协作服务器105要求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RTC用户终端程序108结束目前的智能导引服务内容显示。
请参阅图2的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无电话功能智能导引架构示意图,与图1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终端是否具有移动电话功能,因此图1中的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智能终端的RTC用户终端程序108与图2中的无移动通讯功能的智能终端的RTC用户终端程序208加上用户话机209具有相同效力,在服务应用阶段时,电信通话功能使用用户话机209,而智能导引信息则通过无移动通讯功能的智能终端的RTC用户终端程序208的智能终端来呈现。
请参阅图3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服务验证步骤流程图,一种智能导引服务电话号码关联与验证流程:
当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软件库,下载并安装智能导引RTC终端程序S301;安装完成后,执行智能导引RTC终端程序时,用户须进行电话号码关联设定S302,RTC终端程序同时判断使用的智能终端是否具有电话能力S303,若判断该终端具有电话能力,RTC终端直接使用智能终端的电话号码进行关联性认证S304,接着RTC终端程序检查验证简讯S305,若成功收到内容正确的验证简讯时,则完成该智能终端的电话号码关联认证S308,若判断该终端不具有电话能力,RTC终端要求用户自行输入电话号码,并提示用户使用该输入号码拨打指定的验证电话S306,并于指定的时间内,判断用户是否使用输入的号码拨打该指定验证电话S307,若成功收到该验证电话时,则完成该智能终端的指定电话号码关联认证S308。
请参阅图4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的服务执行步骤流程图,一种拨打智能导引服务号码的方法执行流程:
当用户使用电话,拨打支持智能导引方法的服务号码时S401,在接通电话前,先判断该发话用户RTC终端程序的上线状态S402,若判断该发话用户RTC终端为上线时,通话导入智能导引提示IVR服务S403,并在一段时间内,要求用户输入指定的双音多频(DTMF)按键S404,若用户成功输入时,将在发话号码关联的智能终端上,自动显示用户拨打服务号码的可视化信息内容,同时也可通过触控界面来输入服务所需信息,以及进行电话信号控制S406;若用户于S404阶段未输入指定的双音多频(DTMF)按键,此通呼叫将会导入服务号码所对应的IVR服务S405,若判断该发话用户RTC终端未上线时,此通呼叫将会导入服务号码所对应的IVR服务S405,当用户挂断电话时,同步结束本通话相关的呼叫资源,其中包含智能导引可视化信息内容S40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提供一种电信通话与信息的ICT整合服务,融合了电话通信及智能终端的触控操作,来进行电话服务的信息内容操作,包括:
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提供电话服务逻辑与呼叫控制连接,决定服务的展现方式,实现IT领域与组件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互动,实现CT领域与交互式语音应答媒体服务器、信息内容服务器互动;
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提供RTC用户终端控制及功能连接,管理用户设备的联机状态,并通过信息推送来联系用户;
智能导引提示交互式语音应答媒体服务器,提供智能导引所需的电话服务互动内容;
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为网页服务器系统,提供智能导引所需的信息服务内容、信息服务内容根据服务性质所需,组合各种多媒体信息;
IVR服务器,提供现有的电话服务互动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指将电话服务号码置于新一代电信网络及IP多媒体子系统环境下,运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触发机制,将服务需求发送至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进行服务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技术中的智能终端指具有上网与触控屏幕的智能型移动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技术支持的智能导引服务必须通过专用软件来执行,所述软件为运行在智能终端上的APP程序,并且是独立的应用软件,或其他软件的附属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用于管理IMS号码的服务逻辑与呼叫的通讯信号控制,通过SIP与HTTP双接口,与所述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和所述智能导引提示IVR媒体服务器交互运作后,决定服务的流程,并采用智能导引或IVR媒体服务器,当电话呼叫接入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时,经过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查询RTC用户终端上线状态后进行回报,根据其回报结果,将通话导向智能导引IVR媒体服务器、或IVR媒体服务器,而当用户启用智能导引服务时,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再根据拨打的服务号码决定功能组件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的URL位置,并将此信息提供给RTC服务器,在RTC用户终端呈现出指定URL位置的信息内容,如果用户没有RTC用户终端、有RTC用户终端但是未上线、或者不启用智能导引服务时,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则将呼叫发送至IVR媒体服务器后,进行电话语音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搭配执行在智能装置上的RTC用户终端程序后,所述RTC实时协作服务器通过以XML为基础的开放式实时通讯协议来控制用户的上线状态,且根据需求自动在该用户终端上呈现指定的信息页面,所述实时协同实时协作服务器系接收SIP应用服务器的HTTP接口查询用户上线状态需求后,回报该用户状态,或是接收SIP应用服务器指定的服务URL,接着通过推送功能联系RTC用户终端,来呈现该指定服务画面,同时也提供SIP应用服务器当通话结束时,一并结束RTC终端服务画面的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引提示交互式语音应答媒体服务器,为一的媒体服务器,接收SIP通信信号,提供用户IVR操作的双音多频信号的信息回报,主要用于通话中,提供用户操作的IVR,当该交互式语音应答收到用户输入的DTMF时,其通过HTTP接口回报该会话发起协议应用服务器、SIP应用服务器启动智能导引服务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引信息内容服务器,是提供网页内容的应用服务器,提供HTTP接口来取得指定URL内的智能导引信息服务内容,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将会要求其RTC用户终端来存取指定的URL,进而在用户终端上呈现该信息服务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VR服务器为提供原服务号码的电话服务,并为接收电话通信信号,接通后提供用户IVR操作互动。
10.一种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包括:
步骤一,预先在智能终端装置上下载并安装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让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过RTC用户终端程序完成关联;
步骤二,当用户拨打电话至服务号码时,电话呼叫通过SIP服务器处理,并比对RTC实时协作服务器中用户号码的关联信息,若检测到用户的RTC用户终端上线状态,则此通呼叫用户具有智能导引,并在电话语音中,使用IVR方式提示用户可选择启用;
步骤三,用户通过话机的双音多频信号DTMF按键来启用智能导引,启动后在智能终端屏幕上自动显示服务号码的可视化信息内容,同时也通过触控界面来输入服务所需信息,以及进行电话信号控制;
步骤四,当用户挂断电话时,将信号通过SIP与RTC服务器端同步处理,RTC用户终端上的智能导引模式也将同时结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使用用户的智能终端系统,通过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库来进行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首次使用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须建立电话号码关联,而RTC服务器端将会进行验证程序并保存此终端的关联信息,验证过后的RTC用户终端具有使用智能导引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当用户使用电话拨打号码时,为呼叫该信号将通过NGN及IMS网络的服务触发设定,发送至SIP应用服务器,在SIP应用服务器接通主叫时,同时询问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呼叫号码是否有验证过的RTC用户终端上线,若侦测到上线状态的RTC用户终端,当用户电话接通时,还提示用户选择使用智能导引模式的IVR选单,用户根据语音提示,按下指定的电话DTMF按键后,在智能终端上启用智能导引模式,若用户在智能导引模式的IVR选单不进行操作,系统在一段时间后判断不启用智能导引,将呼叫导入IVR服务模式,此外若侦测不到上线的RTC用户终端,该电话接通时将直接导入IVR服务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智能导引模式启用时,由SIP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所拨打的服务号码来判断对应的服务信息网址,并传送给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而该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再将此信息推送至智能终端上的RTC用户终端,RTC用户终端接受到推送信息后,自动唤醒智能终端并且呈现指定的服务信息网址内容,用户此时除原有电话通信外,智能导引方法还提供了触控屏幕,让用户能够通过可视化操作与电话通信有关的信息应用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当用户挂断电话结束服务时,SIP应用服务器进行结束通话的信号处理,此时一并发送该用户通话状态已经结束的信息给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而RTC实时协作服务器再将此信息推送至智能终端上的RTC用户终端来结束智能导引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C用户终端程序,根据智能终端是否具有移动电话,验证是否具有移动电话的方法包括:
若智能终端具有移动电话时,智能导引RTC用户终端程序首次执行时将会使用该移动账号号码,进行电话关联的验证机制,RTC实时协作服务器接收该终端程序的验证需求后产生验证码,并通过移动简讯服务器将验证码简讯发送至该账号,RTC用户终端则通过此简讯码来验证电话号码关联;
若该智能终端不具移动电话,用户需在该RTC用户终端程序输入电话账号,接着在指定时间内通过该账号拨打该RTC用户终端程序指定的电话验证号码来进行验证动作,若在指定时间内接收到待验证账号的呼叫,SIP呼叫服务器将通知RTC实时协作服务器,该用户已完成拨号验证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IVR服务模式,不限于使用NGN及IMS账号,所有属于电话通信系统的IVR服务号码都可以连接,有效延用其服务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融合IP多媒体子系统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引模式提供可视化操作与作用阶段电话通信有关的信息应用服务,所述可视化操作包括视频、音频、图像、动画、文字的一种、多种或全部,作用阶段电话通信是指智能导引用户正在使用的通话阶段,并通过智能导引提供的信息操作来影响其通信行为。
CN201510027432.6A 2014-05-28 2015-01-20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1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8518A TWI581601B (zh) 2014-05-28 2014-05-28 Integration of I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wisdom of the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s
TW103118518 2014-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833A true CN104601833A (zh) 2015-05-06
CN104601833B CN104601833B (zh) 2017-09-15

Family

ID=5312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743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1833B (zh) 2014-05-28 2015-01-20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833B (zh)
TW (1) TWI58160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276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张永斌 一种 rtc 服务器、应用其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92161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076821A1 (zh) * 2016-10-24 2018-05-03 深圳有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化ivr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989585A (zh) * 2018-08-15 2018-12-11 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在电话通讯场景应用可视化媒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166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010487A (zh) * 2019-11-25 2020-04-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办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558B (zh) * 2017-04-17 2018-12-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ustomer service telephone and multiple content access simultaneously
TWI692964B (zh) * 2017-07-20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互動語音應答、簡訊與應用程式之客戶自助服務系統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1859A (ja) * 1998-11-10 2000-05-30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通話コストを受け手において低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355609A (zh) * 2008-09-08 2009-01-28 李宁 伴随电话呼叫进程向用户发送电子可视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42001A (zh) * 2009-11-19 2010-06-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与ivr间数据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3988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上海海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视化电话导航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1945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Zte Corp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and its interconnection to the pstn
DE602005017081D1 (de) * 2005-07-19 2009-11-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teilen von anwendungsservern in einem ims
US7613705B2 (en) * 2005-08-26 2009-1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itial filter criteria (IFC) database with class of service (COS)
US20100223326A1 (en) * 2007-06-22 2010-09-02 Rogier Noldus Method of Providing a Service through a User Equipment Unit in a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User Database Server, Service Policy Server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use with Said Method
AP3105A (en) * 2009-11-11 2015-01-31 Comviva Technologies Ltd Virtual number gateway
TWI395457B (zh) * 2010-01-11 2013-05-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A multimedia portal system and method linked to a personal telephone number
TW201138370A (en) * 2010-04-23 2011-11-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Smart message capturing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TWI445389B (zh) * 2011-03-31 2014-07-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Collabora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human ICT services through intelligent terminals and IMS dual platforms
US20130210481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Sachin San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wirl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1859A (ja) * 1998-11-10 2000-05-30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通話コストを受け手において低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355609A (zh) * 2008-09-08 2009-01-28 李宁 伴随电话呼叫进程向用户发送电子可视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42001A (zh) * 2009-11-19 2010-06-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与ivr间数据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3988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上海海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视化电话导航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276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张永斌 一种 rtc 服务器、应用其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92161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21613B (zh) * 2015-12-24 2020-01-10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076821A1 (zh) * 2016-10-24 2018-05-03 深圳有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化ivr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9166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89585A (zh) * 2018-08-15 2018-12-11 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在电话通讯场景应用可视化媒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10487A (zh) * 2019-11-25 2020-04-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办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10487B (zh) * 2019-11-25 2020-12-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办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833B (zh) 2017-09-15
TWI581601B (zh) 2017-05-01
TW201545529A (zh)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1833B (zh) 融合ims及智能终端技术的智能导引服务系统及方法
US101716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all-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CN105119877B (zh) 语音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KR102133014B1 (ko)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 이용한 통화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202342B (zh) 可视化语音通话系统及通话方法
CN104168385B (zh) 双卡切换方法及装置
EP4262180A1 (en) Call processing method, cal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412350A (zh) 一种实现可视化ivr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70165800A1 (en) Conn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428375A (zh) 实现回铃播放的方法、装置和回铃业务系统
KR101879785B1 (ko) 보이는ars에서 웹/앱의 세션 연결과 전화채널을 동기화시켜주는 착신 연결 방법
JP5663994B2 (ja) 電話システム、センタ装置及び音声応答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650254A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信息的接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11501552A (ja) ダイヤリングと呼出ボタンの押下のみで実施できるウェブベースコールバックの提供
US20130101106A1 (en) Processing Data
US9042528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CN115801738A (zh) 客服业务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介质
KR20130049601A (ko) 프레즌스 정보에 따른 통화 제어 방법
KR100994635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통화 중 착신 호 발생 이벤트에 따른 부가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방법, 및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101146771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통화 이벤트에 따른 부가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4980596A (zh) 一种实现呼叫和内容并行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472254A (zh) 语音翻译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563B (zh) 实现客服热线视频服务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20240015249A1 (en) Optimized triggering of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TWI667910B (zh) 結合即時通訊之通訊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