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1433A - 筒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筒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1433A
TW201531433A TW104104053A TW104104053A TW201531433A TW 201531433 A TW201531433 A TW 201531433A TW 104104053 A TW104104053 A TW 104104053A TW 104104053 A TW104104053 A TW 104104053A TW 201531433 A TW201531433 A TW 2015314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claws
main body
holder
ya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4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3140B (zh
Inventor
Masato Ya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31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1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140B/zh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筒管支架,在完成筒管與筒管支架的定心的狀態下,能夠將筒管相對於筒管支架的旋轉確實地鎖定。本發明是對捲繞紗線的筒管(B)進行保持並且與筒管(B)一起旋轉的筒管支架(100),具備:第1支架主體(28),具有安裝在筒管(B)的長度方向端部,且插入在筒管(B)的端部而使旋轉中心與筒管(B)一致的錐狀的定心部(28a);以及鎖定機構(70),將筒管(B)相對於第1支架主體(28)的旋轉鎖定。

Description

筒管支架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筒管支架。
已知一種對捲繞紗線的筒管進行保持並與筒管一起旋轉的筒管支架。作為這種筒管支架,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具備將筒管鎖定為不能夠相對旋轉的鎖定機構的筒管支架。該筒管支架具備在其圓周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個爪。
多個爪,在筒管支架旋轉時,對應於其旋轉而分別突出,多個爪的前端部與筒管的內周面接觸而進行按壓。由此,能夠將筒管相對於筒管支架的相對旋轉進行鎖定。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308787A2號說明書
在專利文獻1的筒管支架中,能夠透過多個爪來鎖定筒管與筒管支架之間的相對旋轉。但是,由於不具備用於使筒管與筒管支架的旋轉中心一致的、所謂定心用的機構,因此在將筒管安裝於筒管支架時,有可能在筒管與筒管支架的旋轉中心錯位的狀態下被鎖定。此外,當也透過作為鎖定機構的多個爪來進行筒管的定心時,在多個爪之間需要使對筒管的按壓力完全相等。因此,對於多個爪的尺寸精度以及組裝精度這兩者,要求較高水準。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筒管支架,能夠在完成筒管與筒管支架的定心的狀態下,將筒管相對於筒管支架的旋轉確實地鎖定。
第一發明的筒管支架,是對捲繞紗線的筒管進行保持並且與上述筒管一起旋轉的筒管支架,其特徵在於,具備:支架主體,具有安裝在上述筒管的長度方向端部、且插入在上述筒管的端部而使旋轉中心與上述筒管一致的錐狀的定心部;以及鎖定機構,將上述筒管相對於上述支架主體的旋轉鎖定。
在本發明中,筒管透過被安裝於筒管的長度方向端部、且插入在筒管的端部而使筒管與支架主體間的旋轉軸心一致的定心部定心了的狀態下,透過鎖定機構鎖定於筒管支架。因此,在透過錐狀的定心部使筒管與支架主體的 旋轉中心一致的狀態下,能夠透過鎖定機構以在兩者之間不產生相對旋轉的方式進行鎖定。此外,由於分別設置有鎖定機構和定心部,因此不要求鎖定機構具有定心功能。 因此,對於鎖定機構的構成構件不需要較高的加工精度、組裝精度。
第二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發明中,上述鎖定機構具有能夠轉動地安裝於上述支架主體且沿上述筒管的圓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個爪,上述多個爪分別在不與上述筒管的內周面接觸的退避姿勢、和透過在上述支架主體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而與上述筒管的內周面接觸的鎖定姿勢之間切換姿勢。
本發明的鎖定機構具有沿圓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個爪。多個爪透過在支架主體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而從退避姿勢切換為鎖定姿勢。透過該多個爪,能夠對筒管的內周面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地作用力。因此,透過多個爪,能夠將相對於支架主體的旋轉確實地鎖定。
此外,在支架主體不旋轉時,多個爪處於退避姿勢。 因此,多個爪在對筒管進行插入以及取出時不會干涉筒管。由此,能夠防止筒管插入時以及取下時的多個爪的卡住。此外,對於筒管,能夠確實地進行利用定心部的定心。此外,多個爪為,當支架主體的旋轉停止時,離心力就不再作用,因此自然地返回退避姿勢。由此,透過鎖定機構的鎖定自動地解除。
第三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二發明 中,上述多個爪在從上述退避姿勢向上述鎖定姿勢移動時,前端部向上述筒管的軸向外側移動。
在此,在筒管與支架主體之間存在間隙的情況下,筒管在旋轉時有可能產生鬆動以及脫離。
在本發明中,多個爪在從退避姿勢向鎖定姿勢移動時,前端部向筒管的軸向外側移動。因此,透過支架主體的旋轉,能夠使筒管靠近支架主體側。由此,能夠消除筒管與支架主體之間的間隙,因此能夠防止筒管的鬆動以及脫離。
第四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第三發明的任一項中,上述多個爪為,與後端部相比,上述前端部的厚度較厚。
在本發明中,多個爪為,與後端部相比,前端部的厚度較厚。因此,多個爪能夠使與離心力的影響較小的後端部相比,離心力的影響較大的前端部的質量增大,因此多個爪能夠透過離心力確實地鎖定筒管的旋轉。並且,與後端部和前端部的厚度相同的情況相比,能夠使筒管的內周面與多個爪的前端部接觸的面積變大。由此,能夠使爪相對於筒管的內周面以較大的面積接觸。因此,即使在使爪由金屬等硬質材料構成的情況下,由於爪相對於筒管的內周面以較大的面積按壓,也能夠防止由於局部地施加力而導致的筒管的塑性變形。
第五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二~第四發明的任一項中,上述鎖定機構具有將上述多個爪向上述 退避姿勢側分別轉動施力的施力機構。
在本發明中,鎖定機構具有將多個爪向退避姿勢側分別轉動施力的施力機構。因此,在支架主體的旋轉停止而不對爪作用離心力時,透過施力構件的作用力,爪向退避姿勢被施力。由此,在處於鎖定姿勢時,即使爪的前端部被用力按壓在筒管的內周面上,在旋轉停止時也能夠確實地使爪從筒管的內周面離開,而確實地切換為退避姿勢。
第六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五發明中,上述施力機構為共通地安裝於上述多個爪的環狀的彈簧構件,上述彈簧構件透過其縮徑方向的彈力,對上述多個爪分別向上述退避姿勢側轉動施力。
在本發明中,施力機構為共通地安裝於多個爪的環狀的彈簧構件,彈簧構件透過其縮徑方向的彈力而將各爪向退避姿勢側轉動施力。因此,能夠透過一個環狀的彈簧構件,來進行多個爪向退避姿勢的切換。由此,例如,與對多個爪分別設置彈簧構件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零件件數減少。由此,能夠減少構件花費的成本。
此外,透過簡單的機構,就能夠使多個爪在退避姿勢與鎖定姿勢之間切換,將筒管相對於支架主體進行鎖定以及鎖定解除。
第七發明的筒管支架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第六發明的任一項中,還具備與上述支架主體連結並對該支架主體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馬達。
在此,在構成為,透過驅動馬達對支架主體進行旋轉 驅動、即不直接驅動筒管、卷裝,而經由支架主體傳遞驅動力的情況下,當在支架主體與筒管之間由於滑動而存在旋轉偏差時,即便使支架主體以規定的轉速旋轉,實際的筒管、卷裝的轉速也會從上述規定的轉速偏離。
在本發明中,支架主體與筒管的相對旋轉透過鎖定機構被鎖定。因此,能夠使捲繞紗線的筒管以規定的轉速旋轉。
28‧‧‧第一支架主體
28a‧‧‧定心部
28d‧‧‧隆起部
32‧‧‧第二支架主体
32a‧‧‧定心部
33‧‧‧爪
33a‧‧‧前端部
37‧‧‧收容凹部
38‧‧‧環狀彈簧構件
41‧‧‧裝卸單元
50‧‧‧驅動單元
70‧‧‧鎖定機構
100‧‧‧筒管支架
B‧‧‧筒管
第1圖是本實施形態的假撚加工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2圖是在第1圖所示的捲繞裝置中表示托架、橫動導引器以及筒管支架的放大圖。
第3圖是表示第2圖中的筒管支架以及筒管的放大圖。
第4(a)圖是第3圖中的第一支架主體的放大圖,第4(b)圖是第4(a)圖的X-X向視圖。
第5(a)圖是旋轉前的第一支架主體的左側視圖,第5(b)圖是旋轉中的第一支架主體的左側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為,例如將本發明應用於對聚酯、聚醯胺等熱塑性合成纖維實施假撚而賦予收縮來製造富有伸縮性的加工紗線的假撚加工機1。如第1圖所示那樣,假撚加 工機1具備主機體2、2個捲繞台3以及支撐部4。
主機體2向紙面的進深方向延伸。2個捲繞台3在以主機體2為軸的對稱位置,空出操作空間6而與主機體2分別對置配置。在捲繞台3的與操作空間6的相反側,存在供操作者將透過設置於捲繞台3的後述捲繞裝置13進行捲繞的滿卷的卷裝P取下的空間7。支撐部4將主機體2和2個捲繞台3連結。
此外,假撚加工機1具備:2個供紗筒架11,分別夾著空間7而與2個捲繞台3對置配置;2個假撚裝置12,設置在主機體2的上部;以及捲繞裝置13,分別設置於2個捲繞台3。
供紗筒架11用於對供紗卷裝S進行保持,並將供紗卷裝S的紗線Y進行供給。假撚裝置12用於對從供紗筒架11供給的紗線Y進行假撚。捲繞裝置13用於對由假撚裝置12假撚過的紗線Y進行捲繞並形成卷裝P。此外,關於捲繞裝置13的詳細情況將後述。
在從供紗筒架11到捲繞裝置13為止的紗線通道上,從紗線行走方向的上游依次配置有第一送紗輥14、第一加熱裝置17、冷卻裝置19、假撚裝置12、第二送紗輥15、第二加熱裝置18以及第三送紗輥16。在假撚加工機1中,沿著從供紗筒架11到捲繞裝置13為止的紗線通道的各裝置,夾著主機體2而分別對稱地配置。
第一送紗輥14配置在捲繞台3的上端部。第一加熱裝置17配置在操作空間6的上方。冷卻裝置19配置在比 操作空間6上方的第一加熱裝置17靠主機體2一側。第二送紗輥15配置在主機體2的比假撚裝置12靠下方的位置。第二加熱裝置18配置在主機體2的比第二送紗輥15靠下方的位置。此外,第一加熱裝置17和冷卻裝置19在操作空間6的上方沿著水平方向大致直線地配置,從供紗筒架11到捲繞裝置13為止的紗線通道形成為包圍操作空間6。第一加熱裝置17和冷卻裝置19固定於支撐部4。
操作者在操作空間6中,站立在未圖示的掛紗用的操作臺車上,進行第一加熱裝置17、冷卻裝置19附近的較高位置的掛紗以及維護。
第一~第三送紗輥14~16是用於從紗線行走方向的上游側向下游側輸送紗線Y的輥。以第二送紗輥15的紗線輸送速度比第一送紗輥14的紗線輸送速度快的方式,設定各紗線輸送速度。因此,在第一送紗輥14和第二送紗輥15之間紗線Y被拉伸。以第三送紗輥16的紗線輸送速度比第二送紗輥15的紗線輸送速度慢的方式,設定各紗線輸送速度。因此,在第二送紗輥15和第三送紗輥16之間紗線Y被放鬆。
在此,對從供紗筒架11供紗的紗線Y由捲繞裝置13捲繞之前的假撚加工機1的動作進行說明。對於在第一送紗輥14與第二送紗輥15之間被拉伸的紗線Y,透過假撚裝置12加撚。假撚裝置12例如是帶式的夾持加撚裝置,在相互交叉的一對帶之間夾著行走的紗線Y,而對紗線Y加撚並進行輸送。透過假撚裝置12形成的加撚,傳播到 第一送紗輥14,被拉伸的同時加撚的紗線Y在由第一加熱裝置17熱固定之後,由冷卻裝置19冷卻。被加撚以及熱固定後的紗線Y,在通過了假撚裝置12之後,在到達第二送紗輥15之前被解撚。如此被進行拉伸假撚加工過的紗線Y,在第二送紗輥15與第三送紗輥16之間被放鬆並且由第二加熱裝置18進行熱處理。並且,紗線Y透過捲繞裝置13捲繞到筒管B,而形成卷裝P。
接下來,對捲繞裝置13進行詳細說明。如第1圖所示那樣,在一個捲繞台3上分別沿著上下方向設置有4級捲繞裝置13。對於每1級沿紙面進深方向設置有48個捲繞裝置13。並且,相對於1台假撚加工機1,左右對稱地設置有2列捲繞台3。即,在一個假撚加工機1上,設置有總計384個(4級×48個×2列)捲繞裝置13。如第2圖所示那樣,捲繞裝置13具有托架20、筒管支架100以及橫動裝置(未圖示)等。
托架20透過捲繞裝置13的支撐台22被支撐為擺動自如。托架20上安裝有筒管支架100。
如第2圖、第3圖所示那樣,筒管支架100具有第一支架主體28和第二支架主體32,透過該第一支架主體28和第二支架主體32,以從長邊方向兩外側夾住的方式保持圓筒狀的筒管B。此外,筒管支架100具備對筒管B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馬達25,其詳細內容將後述。筒管B的材質例如由紙、塑膠等構成。筒管B的厚度例如為大約3~4mm左右。此外,筒管支架100的詳細說明將後述。
橫動裝置(未圖示)具備沿筒管B的軸向往復移動的橫動導引器21。橫動導引器21由橫動驅動馬達(未圖示)驅動,使由第三送紗輥16輸送來的紗線Y左右橫動。經過橫動的紗線Y被捲繞在與筒管支架100一體地旋轉的筒管B上,而形成卷裝P。
接下來,對筒管支架100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如第3圖所示那樣,筒管支架100具有第一支架主體28、第二支架主體32、安裝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驅動單元50、以及安裝於第二支架主體32的裝卸單元41。此外,以下,將第3圖的紙面右側定義為右側,將紙面左側定義為左側,而適當地使用“右”、“左”的方向詞語來進行說明。
第一支架主體28和第二支架主體32成為大致圓板形狀。第一支架主體28和第二支架主體32以各自的旋轉中心C一致的方式對置配置。第一支架主體28和第二支架主體32為,在第一支架主體28的左側的面、第二支架主體32的右側的面上,分別使中央部隆起,並在該隆起部28d、32b的外周部形成有錐狀的定心部28a、32a。此外,在第一支架主體28上設置有鎖定機構70。此外,鎖定機構70的詳細說明將後述。第一支架主體28與驅動單元50的旋轉軸23連結。第二支架主體32經由軸承43與裝卸單元41的筒構件29連結。
驅動單元50具有殼體39、馬達單元60、氣缸26等。馬達單元60沿左右方向滑動自如地收容在殼體39內。馬達單元60具有固定有驅動馬達25的轉子部44並 與第一支架主體28連結的旋轉軸23、經由2個軸承24與旋轉軸23連結的驅動馬達25的殼體61、及定子構件45等。馬達單元60和殼體39透過以沿它們的圓周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的4根彈簧27連結。透過這4根彈簧27,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馬達單元60相對於殼體39向左側被施力。
裝卸單元41具有殼體40、筒構件29、氣缸31等。 筒構件29沿左右方向滑動自如地收容在殼體40內。筒構件29能夠旋轉地與第二支架主體32連結,並且收容有彈簧30。彈簧30固定於殼體40內。透過該彈簧30,第二支架主體32以及筒構件29相對於殼體40向右側被施力。
接下來,對將未捲繞紗線Y的空的筒管B安裝於筒管支架100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當操作人員按下開關(未圖示)時,向氣缸26供給壓縮空氣,由此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馬達單元60相對於殼體39向右側相對移動。同樣,透過向氣缸31供給壓縮空氣,第二支架主體32以及筒構件29相對於殼體40向左側相對移動。透過以上,筒管支架100成為向左右方向打開的狀態。
在該狀態下,當操作人員將筒管插入在第一支架主體28與第二支架主體32之間並按下開關(未圖示)時,向氣缸26、31供給的壓縮空氣回路(未圖示)被切換,壓縮空氣被排氣,由此氣缸26、31的推力被解除。因此, 透過4根彈簧27,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馬達單元60相對於殼體39向左側相對移動。此外,透過彈簧30,第二支架主體32以及筒構件29相對於殼體40向右側相對移動。透過以上,筒管B的兩端部被壓接在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第二支架主體32,未捲繞紗線Y的空的筒管B被夾持在第一支架主體28與第二支架主體32之間。
此時,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第二支架主體32上所形成的錐狀的定心部28a、32a,分別插入在筒管B的兩端內徑部,由此筒管B被定心。
接下來,對從筒管支架100取下滿卷的筒管B(卷裝P)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當壓縮空氣回路根據來自控制裝置(未圖示)的指令被切換,向氣缸26供給壓縮空氣時,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馬達單元60相對於殼體39向右側相對移動。此外,透過氣缸31,第二支架主體32以及筒構件29相對於殼體40向左側相對移動。透過以上,使筒管支架100向左右方向打開,能夠將成為滿卷的筒管B(卷裝P)從筒管支架100取下。
接下來,對第一支架主體28上所設置的鎖定機構70進行說明。如第3圖~第5圖所示那樣,鎖定機構70具有3個爪33以及環狀彈簧構件38。此外,在第5圖中,表示將圓板構件42取下的狀態下的第一支架主體28。
如第4圖、第5圖所示那樣,在插入在筒管B內的第一支架主體28的隆起部28d,沿圓周方向在等間隔位置 上形成有成為朝徑向外側擴大的大致扇形狀的3個收容凹部37。3個收容凹部37的底面28c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圓周方向朝第4(b)圖的右側傾斜。在3個收容凹部37中分別收容有3個爪33。
各爪33被轉動自如地收容在收容凹部37內。各爪33沿著收容凹部37的底面28c的傾斜度被收容,其前端部33a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圓周方向朝第4圖(b)的右側傾斜。3個爪33能夠在分別收容它們的收容凹部37的側面所成的角度範圍內轉動。在3個爪33的前端部33a安裝有配重35。此外,如第4(a)圖所示那樣,3個爪33形成為,與筒管B的內周面接觸的前端部33a的厚度比後端部(圖面中的軸23側)要厚。
在此,筒管B為了耐得起反覆使用,其內周面被光滑地加工,因此容易滑動。此外,有時會使用塑膠製的筒管B,但在該情況下比紙製的筒管B更容易滑動。並且,筒管B的內徑不限定於1種,有時應用在某個寬度範圍內具有不同內徑的筒管。因此,要求與3個爪33的打開量的大小無關地維持克服筒管B的旋轉力而進行鎖定的力。因此,3個爪33的材質以高摩擦、且具有柔軟性的材質為佳。更具體地說,3個爪33的材質例如由彈性體等構成。
此外,在3個爪33上,作為用於對它們共通地施力的施力機構,以跨及3個銷36的方式共通地安裝有一個環狀彈簧構件38。環狀彈簧構件38是其一部分斷開的、 例如金屬製的彈簧構件,能夠擴展收縮。3個爪33透過環狀彈簧構件38而向第一支架主體28的徑向內側被施力。此外,在環狀彈簧構件38的外側,形成有用於限制環狀彈簧構件38擴徑至一定程度以上的圓形的壁部28b。
如第5(a)圖所示那樣,在第一支架主體28不旋轉時,3個爪33透過環狀彈簧構件38而朝徑向內側被施力,並維持為其前端部33a從第一支架主體28上所安裝的筒管B的內周面離開的姿勢。因此,在對筒管B進行插入以及取下時,3個爪33不與筒管B干涉。由此,能夠防止將筒管B插入時以及取下時的爪33的卡住。此外,能夠對筒管B確實地進行基於定心部28a的定心。將第5(a)圖的3個爪33的姿勢稱為“退避姿勢”。
另一方面,如第5(b)圖所示那樣,當第一支架主體28在保持有筒管B的狀態下旋轉時,對3個爪33作用離心力,使其克服環狀彈簧構件38的作用力,而以各爪33的前端部33a朝徑向外側移動的方式轉動。由此,爪33的前端部33a被按壓於筒管B的內周面。將第5(b)圖的爪33的姿勢稱為“鎖定姿勢”。此外,圖面中的箭頭表示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方向。
接下來,對上述鎖定機構70的動作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如上述那樣,在第一支架主體28與第二支架主體32之間,在筒管B在被定心的基礎上被夾持的狀態下,第一 支架主體28由驅動馬達25驅動而旋轉。於是,第一支架主體28上所安裝的3個爪33受到由旋轉產生的離心力。 共通地安裝於環狀彈簧構件38的3個爪33,克服環狀彈簧構件38的作用力,朝向與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並且其前端部33a朝向筒管B的內周面逐漸移動。此外,如上述那樣,3個爪33的前端部33a與後端部相比,其厚度形成為更厚,並分別安裝有配重35。因此,對3個爪33,從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速度較小的階段起會作用較大的離心力。由此,在剛開始旋轉之後,3個爪33就能夠開始運動。透過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3個爪33成為其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接觸、並被按壓的狀態。如上述那樣,3個爪33由具有柔軟性的材料構成,因此其前端部33a由於按壓到筒管B的內周面而變形,爪33的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進行面接觸。
透過以上,將被定心的筒管B鎖定在第一支架主體28上,透過使第一支架主體28旋轉,能夠使筒管B以及第二支架主體32一起旋轉,而對紗線Y逐漸進行捲繞。
根據上述構造,能夠防止筒管B與第一支架主體28之間的相對旋轉,因此能夠以所希望的轉速使筒管B旋轉。因此,能夠使筒管B的旋轉和橫動導引器21的往復移動之間的關係不紊亂,而以成為所希望的捲繞角的方式對紗線Y逐漸進行捲繞,因此不會產生重疊捲繞等問題。並且,不會產生如下問題:由於筒管B的滑動以致紗線Y 的張力鬆弛、捲繞密度降低,捲繞直徑、捲繞姿勢變得異常;或者由於張力的降低而產生斷紗。
此外,如第4(b)圖所示那樣,各爪33沿著收容凹部37的底面28c的傾斜度被收容,其前端部33a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圓周方向向右側傾斜。因此,在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時,3個爪33轉動,由此其前端部33a成為相對於筒管B的內周面向第一支架主體28側被按壓的狀態。由此,能夠使筒管B靠向第一支架主體28側,因此能夠消除筒管B與筒管支架100之間的間隙。因此,能夠防止筒管B的鬆動以及脫離。
此外,在第一支架主體28上分別設置有定心部28a和3個爪33。因此,在透過定心部28a定心了的狀態下,能夠透過3個爪33來鎖定筒管B。因此,在3個爪33的加工以及組裝中,即使產生偏差,也能夠在將筒管B定心了的狀態下進行鎖定。
此外,透過在第一支架主體28的圓周方向上排列地設置的3個爪33,能夠沿圓周方向均勻地對筒管B的內周面作用力。因此,透過3個爪33能夠確實地鎖定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
此外,爪33的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進行面接觸。在此,在爪33的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進行點接觸的情況下,在筒管B的內周面上局部地施加較大的力。由此,在筒管B的內周面上,在其接觸部分產生塑性變形。在筒管B的內周面上局部地塑性變形的情況下, 爪33的按壓力降低,筒管支架100對筒管B的把持力有可能降低。在本實施形態中,爪33的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進行面接觸。因此,對筒管B的內周面不施加局部的力。由此,能夠防止筒管B內周面的局部的塑性變形,因此能夠防止筒管支架100對筒管B的把持力降低。
並且,3個爪33為,前端部33a的厚度比後端部厚。因此,爪33能夠使離心力的影響較大的前端部33a的質量比離心力的影響較小的後端部大,因此透過離心力,多個爪33能夠確實地鎖定筒管B的旋轉。並且,與後端部和前端部33a的厚度相同的情況相比,能夠使筒管B的內周面與3個爪33的前端部33a接觸的面積擴大。由此,能夠使爪33相對於筒管B的內周面以更大的面積接觸。因此,即使在使爪33由金屬等硬質材料構成的情況下,也能夠更進一步防止筒管B的塑性變形。此外,在爪33由具有柔軟性的材質構成的情況下,透過爪33的按壓力,筒管B的內面難以塑性變形。在該情況下,還能夠僅將與筒管B接觸的爪33的接觸面局部地切削而使接觸面積變小,提高爪33對筒管B按壓的壓力而使鎖定力提高。
然後,當捲繞於筒管B的卷裝P成為滿卷,而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開始減速時,對卷裝P以及3個爪33沿著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方向作用慣性力。由此,3個爪33向筒管B的內周面的按壓消除,第一支架主體28與筒管B的鎖定被解除。
在此,筒管B一般為紙製的紙管,但紙有可能塑性變形以致爪33咬入。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透過上述慣性力,也能夠確實地使爪33從筒管B的內周面的咬入脫離,使第一支架主體28與筒管B的鎖定解除。當旋轉停止而3個爪33的鎖定被解除時,克服環狀彈簧構件38的作用力的力消失。因此,環狀彈簧構件38透過彈簧的作用力而恢復到擴徑前的狀態。即,環狀彈簧構件38的直徑縮徑到第一支架主體28旋轉前的大小。隨著環狀彈簧構件38的縮徑,經由銷36共通地安裝在環狀彈簧構件38上的3個爪33切換為其前端部33a從筒管B的內周面離開的狀態、即上述退避狀態。
透過以上,在第一支架主體28的旋轉停止而變得不對爪33作用離心力時,透過環狀彈簧構件38的作用力,3個爪33向退避姿勢被施力。因此,在處於鎖定姿勢時,即使3個爪33的前端部被用力地按壓在筒管B的內周面,在旋轉停止時也能夠確實地使爪33從筒管B的內周面離開,而可確實切換為退避姿勢。
此外,能夠透過一個環狀彈簧構件38來進行3個爪33向退避姿勢的切換。由此,例如,與對於3個爪33分別設置彈簧構件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零件數目。由此,能夠減少對零件花費的成本。
此外,能夠透過簡單的機構(1個環狀彈簧構件38)使3個爪33在退避姿勢與鎖定姿勢之間進行切換,能夠將筒管B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進行鎖定以及鎖定解 除。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實施例,只要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圍內皆能夠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3個爪33透過離心力進行動作,但鎖定機構70不限於透過離心力進行動作。鎖定機構70例如也可以為,在筒管支架100的旋轉時,透過同時旋轉的凸輪構件的外周部向外側推出的球那樣的機構。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3個爪33透過離心力進行轉動,由此其前端部33a與筒管B的內周面接觸,但3個爪也可以為,不進行轉動,而是例如具有透過離心力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徑向能夠滑動的機構,且前端部與筒管B的內周面接觸。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一個環狀彈簧構件38被共通地安裝於3個爪33,但施力機構也可以為,透過分別安裝於3個爪33而對3個爪33分別獨立地施力。例如也可以為,對3個爪33分別安裝彈簧構件而對3個爪33分別獨立地施力。
此外,也可以不對3個爪33設置施力機構。然而,在該情況下,由於爪33會咬入筒管B而卡住,因此有可能變得不能夠將3個爪33從鎖定狀態向退避姿勢切換。此時,變得不能夠從筒管支架100取下筒管B。因此,如本實施形態那樣,最好對3個爪33設置環狀彈簧構件38 等施力機構。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驅動單元50設置有驅動馬達25,因此能夠直接驅動筒管支架100,但不限於直接驅動筒管支架100的構造。例如也可以為,筒管B由在與卷裝P表面接觸的同時進行旋轉的接觸鼓驅動旋轉。在該情況下,筒管B被直接旋轉驅動,因此筒管B與筒管支架之間的旋轉錯位不會像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那樣成為問題。但是,在筒管支架上設置有對卷裝的轉速進行檢測的感測器等的情況下,當筒管支架與筒管的轉速存在偏差時,會產生不能夠準確地檢測筒管的轉速這種問題。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鎖定機構70僅設置於第一支架主體28,但也可以分別設置於第一支架主體28以及第二支架主體32。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一支架主體28上形成有3個收容凹部37,但收容凹部37也可以形成有2個或者4個以上。因此,在各收容凹部37中分別收容的爪33,也同樣可以為2個或者4個以上。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3個收容凹部37相對於第一支架主體28的圓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但3個收容凹部37也可以非等間隔地形成。
20‧‧‧托架
23‧‧‧旋轉軸
24‧‧‧軸承
25‧‧‧驅動馬達
26‧‧‧氣缸
27‧‧‧彈簧
28‧‧‧第一支架主體
28a‧‧‧定心部
28d‧‧‧隆起部
29‧‧‧筒構件
30‧‧‧彈簧
31‧‧‧氣缸
32‧‧‧第二支架主体
32a‧‧‧定心部
32b‧‧‧隆起部
33‧‧‧爪
36‧‧‧銷
38‧‧‧環狀彈簧構件
39‧‧‧殼體
40‧‧‧殼體
41‧‧‧裝卸單元
42‧‧‧圓板構件
43‧‧‧軸承
44‧‧‧轉子部
45‧‧‧定子構件
50‧‧‧驅動單元
60‧‧‧馬達單元
61‧‧‧殼體
70‧‧‧鎖定機構
100‧‧‧筒管支架
B‧‧‧筒管
C‧‧‧旋轉中心

Claims (7)

  1. 一種筒管支架,是對捲繞紗線的筒管進行保持,並且與上述筒管一起旋轉的筒管支架,其特徵為:具備:支架主體,具有安裝在上述筒管的長度方向端部、且插入在上述筒管的端部而使旋轉中心與上述筒管一致的錐狀的定心部;以及鎖定機構,將上述筒管相對於上述支架主體的旋轉鎖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上述鎖定機構具有能夠轉動地安裝於上述支架主體、且排列配置於上述筒管的圓周方向的多個爪,上述多個爪分別在不與上述筒管的內周面接觸的退避姿勢、和透過在上述支架主體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而與上述筒管的內周面接觸的鎖定姿勢之間切換姿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上述多個爪在從上述退避姿勢向上述鎖定姿勢移動時,前端部向上述筒管的軸向外側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上述多個爪,其上述前端部的厚度比後端部更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上述鎖定機構具有將上述多個爪向上述退避姿勢側分 別轉動施力的施力機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上述施力機構為共通地安裝於上述多個爪的環狀的彈簧構件,上述彈簧構件透過其縮徑方向的彈力,將上述多個爪分別向上述退避姿勢側轉動施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筒管支架,其中,還具備與上述支架主體連結,並對該支架主體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馬達。
TW104104053A 2014-02-06 2015-02-06 筒管支架 TWI613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1585 2014-02-06
JP2014021585A JP2015147655A (ja) 2014-02-06 2014-02-06 ボビンホル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1433A true TW201531433A (zh) 2015-08-16
TWI613140B TWI613140B (zh) 2018-02-01

Family

ID=53806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4053A TWI613140B (zh) 2014-02-06 2015-02-06 筒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47655A (zh)
CN (1) CN104828641B (zh)
TW (1) TWI613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00A (zh) * 2017-05-18 2017-07-11 响水县天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色纺纱加工用纱线放置架
DE102018000259A1 (de) * 2018-01-13 2019-07-1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daptereinrichtung zum Halten zumindest einer Spulhülse
CN108946306B (zh) * 2018-06-20 2020-05-26 浙江自由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好的纱筒固定架
CN109081196A (zh) * 2018-09-17 2018-12-25 长兴鸿运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设备的供料机构
CH715344A1 (de) * 2018-09-18 2020-03-31 Ssm Schae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Hülsenaufnahme für einen Spulenrahmen einer Spulvorrichtung.
CN111074394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筒管夹臂及采用该筒管夹臂的纺纱机
CN113651193B (zh) * 2021-08-11 2023-06-16 山东东大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膜卷膜筒与驱动轴的拆装方法
CN117185042B (zh) * 2023-11-06 2024-01-30 云南通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绞线收线回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1155U (ja) * 1982-10-18 1984-04-21 株式会社三谷ミシン商会 チ−ズワインダ−に於けるボビン着脱装置
DE3414406A1 (de) * 1984-04-17 1985-10-24 Fa. Andreas Stihl, 7050 Waiblingen In einer kupplungstrommel angeordneter rotor fuer eine fliehkraftkupplung
JPH0318457Y2 (zh) * 1985-07-24 1991-04-18
JPH02292497A (ja) * 1989-05-02 1990-12-03 Mitsui Constr Co Ltd シールド掘削機及び該シールド掘削機を用いた覆工構築方法
JPH0351772U (zh) * 1989-09-27 1991-05-20
JPH0592252U (ja) * 1992-05-22 1993-12-17 博 森田 巻込みロール管と駆動軸間における自動ロック装置用素子と自動ロック装置
JP3704640B2 (ja) * 1999-05-20 2005-10-12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落下防止装置
DE10007949A1 (de) * 2000-02-22 2001-08-23 Schlafhorst & Co W Spulenrahmen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DE102009048611A1 (de) * 2009-10-08 2011-04-14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puleinrichtung
JP5441635B2 (ja) * 2009-11-19 2014-03-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ボビンホルダ
TWM379678U (en) * 2009-12-23 2010-05-01 Jhan Ving Ind Co Ltd Clutch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3140B (zh) 2018-02-01
JP2015147655A (ja) 2015-08-20
CN104828641B (zh) 2019-11-08
CN104828641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140B (zh) 筒管支架
CN106794586B (zh) 用于切割由卷绕的幅材材料所构成的圆材的方法和机器
JP5226443B2 (ja) 半導体ウエーハ搬送用ハンド
JP6061312B2 (ja) 塑性加工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スピニングマシン
US9656823B2 (en) Reel handling system having a winding shaft which is fastened releasably on one side
JP2011005570A (ja) 切削バニシング加工装置および切削バニシング加工方法
JP2011105472A (ja) ボビンホルダ
WO2016108259A1 (ja) 原反ロール着脱機構
JP6556882B2 (ja) ボビンホルダ
US9045303B2 (en) Mandrel cupping assembly
JP6173964B2 (ja) タイヤ試験機
US3784120A (en) Split drive roll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9656824B2 (en) Reel handling system for a winder, and method in this regard
JP2020529331A (ja) 磁気シュー式の円筒研削盤に用いられる被加工物用主軸ならびに磁気シュー式の円筒研削盤
US1671697A (en) Truing apparatus
KR20220107152A (ko) 양말류 등을 위한 원형 편직 기계로부터 관형 편직 제품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제거 장치
JP6518555B2 (ja) ワイヤ取付装置及び方法
US641639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lling multiple end surface on a textile package
CN112930317B (zh) 将针对纺织机的卷轴的套管旋转的方法和装置
JP6564587B2 (ja) 振止装置
JP6627410B2 (ja) 加工装置
KR20110105572A (ko) 반도체 웨이퍼 반송용 핸드
JP5363553B2 (ja) 柄経糸用部分整経機
TWI643990B (zh) 區段經紗取樣機
JP2021113095A (ja) アダプ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