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4428A - 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 Google Patents
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24428A TW201524428A TW103135924A TW103135924A TW201524428A TW 201524428 A TW201524428 A TW 201524428A TW 103135924 A TW103135924 A TW 103135924A TW 103135924 A TW103135924 A TW 103135924A TW 201524428 A TW201524428 A TW 20152442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upport member
- workpiece
- sub
- storage rack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190 viscoelast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36 steel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14—Stack holders or sepa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具備用以支撐工件的一對支持構件的構架彼此間在地震時會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吸收地震能量。
設有由柱構件與樑構件所圍成的結構面的複數個構架,其結構面係配設成彼此平行,複數個構架之間形成有可收容工件W的構架空間,一方構架具備朝向構架空間設置的第1支持構件24,另一方構架則具備朝向構架空間設置且和第1支持構件24相對向的第2支持構件25,且具備藉第1支持構件24與第2支持構件25所支承的工件W,該收納架的防震構造中,第1支持構件24具備容許工件W和第1支持構件24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減震器32,第2支持構件25則具備用以限制工件W和第2支持構件25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限制片38。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具備包括柱構件和樑構件的複數個構架。
以有關收納架的防震構造的傳統技術而言,揭示於例如專利文獻1的防振架及防振方法已為公知。
揭示於專利文獻1的防振架中,在防振架的長邊方向上隔著間隔設置有2根柱子,且該2根柱子係朝短邊方向設有一對。
長邊方向兩側的柱子分別安裝有托架,且托架分別設有棚架座本體。
棚架座本體和托架之間介設有黏彈性體作為防振構件。
若依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防振架及防振方法,在貨物支撐於一對棚架座本體時,會在防振架的振動能量轉換成貨物的振動能量期間,將振動能量吸收散放,使貨物獲得防振效果。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18818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防振架構造係在支撐貨品的一對棚架座本體的兩側分別設置防振構件。
因此,防振構件的變形量在防振架因地震而從腳部搖擺時,貨品就不得不依賴其繼續保持位於其置放場所的力量(貨品的慣性力),而會有因貨品的質量、和棚架座本體的摩擦係數等而無法發揮防振效果的問題。
又,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防振架及防振方法中,係使防振構件分別設置於支撐貨品的一對棚架座本體的兩側,故製造成本會増大。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研發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收納架的防震構造,使具備有在地震時用以支撐工件的一對支持構件的構架彼此間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而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吸收地震能量。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收納架的防震構造中,分別具有由複數根柱構件與複數根樑構件所圍成的結構面的複數個構架,係使前述各結構面彼此平行並朝預定的方向配設,彼此相鄰的前述構架之間形成為可收容工件的構架空間,形成前述構架空間的一方前述構架係具備向前述構架空間設置的第1支持構件,形成前述構架空間的另一方前述構架係具備向前述構架空間設置且和前述第1支持構件相對的第2支持構件,而前述工件係藉由前述第1支持構件及前述第2支持構件支
撐,其特徵在於:前述第1支持構件具備容許前述工件和前述第1支持構件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防振手段,前述第2支持構件具備用以限制前述工件和前述第2支持構件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位移限制手段。
本發明中,收納架上存在有藉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支承的工件時,若收納架承受到地震能量,則一方構架及另一方構架會分別產生搖擺。
此時,在另一方構架側,工件會受到位移限制手段的束縛,使第2支持構件和工件形成一體,而和另一方構架一起搖擺。
在一方構架側,工件則經由防振手段隨著另一方構架的搖擺而對第1支持構件進行位移。
和工件形成一體搖擺的另一方構架,因所承擔的水平負載的差異,使其搖擺大於一方構架,而在一方構架和另一方構架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
此時,一方構架的第1支持構件上所設置的防振手段會吸收地震能量,使收納架的搖擺衰減。
若依本發明,可透過在第1支持構件設置防振手段,在第2支持構件設置位移限制手段,藉由工件在一方構架和另一方構架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而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吸收地震能量。
上述收納架的防震構造的構成中,也可具備:主構架,具有由複數根主柱構件與複數根主樑構件所圍成的主結構面;及副構架,具有由複數根副柱構件與複數根副樑構件所圍成的副結構面,且較前述主構架
容易變形,而前述一方構架為前述主構架及前述副構架的任一方,前述另一方構架為前述主構架及前述副構架的任一另一方。在此情況中,構架空間係由主構架和副構架的組合所構成。
從而,不僅可利用工件在形成構架空間的構架間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更可藉構架的構造上差異,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
上述的收納架的防震構造的構成中,前述防振手段也可具備用以限制前述工件和前述防振手段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限制構件。在此情況中,由於防振手段和工件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可藉限制構件予以限制,故工件和第1支持構件的相對位移可確實輸入防振手段,而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地確實吸收地震能量。
上述收納架的防震構造的構成中,也可使連結彼此相鄰的前述構架的水平架組件水平配設於前述構架空間的上下方向複數個部位,且使前述第1支持構件及前述第2支持構件設置於前述構架空間上下方向的複數個前述水平架組件之間。在此情況中,彼此相鄰的構架中,以上下方向的複數個水平架組件間的部位而言,可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從而,可將設在上下方向的複數個水平架組件間部位的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所支承的工件加以利用,且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上述收納架的防震構造的構成中,也可使前述一方構架為前述主構架,前述另一方構架為前述副構
架。在此情況中,藉由一方構架為主構架,另一方構架為副構架,不僅可利用工件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也可使搖擺容易加大的副構架增大其搖擺程度。結果,藉由構架的構造上差異,彼此相鄰的構架的搖擺差異程度可更增大。
若依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備用以支撐工件的一對支持構件的構架彼此間在地震時會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而可藉防振手段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的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10‧‧‧自動倉庫
11、41、51‧‧‧收納架
13‧‧‧堆疊升降機
15‧‧‧主構架
16‧‧‧主柱構件
17‧‧‧主樑構件
18‧‧‧主結構面
19‧‧‧斜撐架
20‧‧‧副構架
21‧‧‧副柱構件
22‧‧‧副樑構件
23‧‧‧副結構面
24‧‧‧第1支持構件
25‧‧‧第2支持構件
26‧‧‧水平架組件
27‧‧‧撐臂
28‧‧‧連結構件
30、36‧‧‧臂部
31、37‧‧‧連接部
32‧‧‧(作為防振手段的)減震器
33‧‧‧支承板
34‧‧‧支承部
35‧‧‧豎起部
38‧‧‧(作為位移限制手段的)限制片
39‧‧‧傾斜面
61‧‧‧旋轉減震器
C‧‧‧地上控制盤(控制裝置)
F‧‧‧地板
S‧‧‧工件收容空間
W‧‧‧工件
圖1為第1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自動倉庫的概略俯視圖。
圖2中,(a)為圖1中A-A線的箭號視圖,(b)為圖1中B-B線的箭號視圖。
圖3為自動倉庫收納架的側視圖。
圖4為第1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自動倉庫收納架的要點部分斜視圖。
圖5為具備減震器的第1支持構件及具備限制片的第2支持構件的斜視圖。
圖6中,(a)為具備減震器的第1支持構件及具備限制片的第2支持構件的放大側視圖,(b)為圖6(a)中A-A線的箭號視圖,(c)為圖6(a)中的B-B線箭號視圖。
圖7中,(a)為發生地震時工件W相對於第1支持構件24向前方相對位移狀態的俯視圖,(b)為圖7(a)中C-C線的箭號視圖。
圖8為第2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自動倉庫收納架的要點部分斜視圖。
圖9為第3實施形態所涉及的自動倉庫收納架的要點部分斜視圖。
圖10為具備減震器的第1支持構件及具備限制片的第2支持構件的放大側視圖。
圖11中,(a)為具備其他例子所涉及的旋轉減震器的第1支持構件及具備限制片的第2支持構件的放大側視圖,(b)為圖11(a)中D-D線的箭號視圖。
圖12為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所涉及的自動倉庫收納架的要點部分斜視圖。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佐圖式就第1實施形態所涉及的收納架防震構造加以說明。
本實施形態為收納架防震構造應用於自動倉庫收納架的例子。
如圖1所示,自動倉庫10具備:複數座收納架11、往復行走於設在收納架11間的軌道12上的堆疊升降機(stacker crane)13、及作為控制裝置的地上控制盤C。
作為工件移送裝置的堆疊升降機13,除了在收納架11與收納架11的端部所設置的出入庫台14之間運送工件W外,也為了在收納架11中進行工件W的再配置而運送工件W。
地上控制盤C除了執行工件W的出入庫管理或庫存管理外,也向堆疊升降機13傳送用以執行收納架11所收容的工件W的再配置規劃、出入庫管理或庫存管理、工件W的再配置規劃的指令。
本實施形態中,係以堆疊升降機13的行走方向作為收納架11的長邊方向,工件W在堆疊升降機13與收納架11間的出入方向作為收納架11的前後方向。
此外,收容於收納架11的多數工件W的重量係彼此相同。
再者,工件W包含棧板及載置於棧板的貨品,而供載置貨品的棧板則對於會造成變形的外力具有充分的抵抗剛性。
如圖1所示,收納架11及堆疊升降機13係依收納架11、堆疊升降機13、收納架11、收納架11、堆疊升降機13、收納架11、收納架11、堆疊升降機13、收納架11的順序排列。
各收納架11具有彼此相同的構成。
如圖3所示,收納架11的上下方向及長邊方向形成有用以收容工件W的多數工件收容空間S。
如圖2(a)、圖2(b)及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11具備有:作為收納架11的主要骨架的3個主構架15;及剛性小於主構架15的4個副構架20。
首先,就形成構架的主構架15加以說明。主構架15具備:朝前後配置作為柱構件的一對主柱構件16;及作為樑構件以連接主柱構件16的頂部、下部及中間部的主樑構件17。
各主柱構件16的下端係固定於地板F。
如圖2(a)所示,本實施形態的主構架15形成有複數個主結構面18,該等主結構面18係為由主柱構件16與主樑構件17所圍成的結構面,各主結構面18朝上下方向配設有斜撐架(lattice)19。
斜撐架19為用以防止主結構面18變形的垂直斜向組件,相對於主柱構件16呈傾斜狀以連接前後的主柱構件16。
主構架15為主要承擔收納架11所需強度的要素。
主柱構件16、主樑構件17及斜撐架19係由鋼材所形成,主柱構件16為鋼管製品。
其次,就作為構架的副構架20加以說明。副構架20具備:作為前後配置的柱構件的一對副柱構件21;及作為樑構件以連接副柱構件21之頂部、下部及中間部的副樑構件22。
各副柱構件21的下端係固定於地板F。
如圖2(b)所示,副構架20形成有複數個副結構面23,而各副結構面23則由副柱構件21及副樑構件22所圍成。
由於副結構面23未配設斜撐架19,所以,和主結構面18相比較時,副結構面23受到前後方向的外力時容易變形。
副構架20具有可支持工件W之程度的強度,對於收納架11的抗地震強度幾乎沒有助益,若和主構架15相比較,其剛性顯然較小。
副柱構件21及副樑構件22均由鋼材所形成,且副柱構件21的鋼管直徑小於主柱構件16。
本實施形態中,主構架15的主結構面18與副構架20的副結構面23係設成彼此平行,且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配設有複數組。
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係依主構架15、副構架20、副構架20、主構架15、副構架20、副構架20、主構架15的順序相連設。
換言之,主構架15和主構架15之間接連配設有2組副構架20。
而且,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的配設方向中,收納架11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主構架15。
本實施形態中,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之間形成有第1構架空間R1,彼此連設的副構架20之間則形成第2構架空間R2。
第1構架空間R1及第2構架空間R2以多段狀形成有10個工件收容空間S。
本實施形態中,就工件收容空間S而言,係從下算起第1段、第2段...,最上部的工件收容空間S為第10段。
收納架11具備4個第1構架空間R1及2個第2構架空間R2,因各構架空間R1、R2形成有10個工件收容空間S,故最多可收容60個工件W。
如圖3及圖4所示,主構架15具備有固定於一對主柱構件16的大致ㄇ字形的第1支持構件24。
副構架20具備以和第1支持構件24相對的方式固定於一對副柱構件21的大致ㄇ字形第2支持構件25。
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為用以支持工件W的構件。
本實施形態中,第1構架空間R1中的工件收容空間S係藉由第1支持構件24與第2支持構件25區隔而成,第2構架空間R2中的工件收容空間S則藉由一對第2支持構件25區隔而成。
第1構架空間R1中,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相當於支撐工件W的一對支持構件;第2構架空間R2中,一對第2支持構件25相當於支撐工件W的一對支持構件。
有關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詳細資訊容後述。
收納架11具備水平架組件26,藉以連結主構架15後部側的主柱構件16及副構架20後部側的副柱構件21。
水平架組件26係由鋼材所形成,且配設於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的上下方向複數個部位。
具體而言,水平架組件26除了水平架設於主柱構件16及副柱構件21的最上部及下部外,也分別水平地架設在第2段、第4段、第6段及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的下部。
和後部側的水平架組件26同樣的,收納架11又具備水平架組件26,用以連結主構架15前部側的主柱構件16及副構架20前部側的副柱構件21。
在收納架11的前部及後部,包挾著連設的2根副柱構件21兩側的2根主柱構件16、最上部的水平架組件26、第6段下部的水平架組件26係在收納架11的前部及後部形成垂直結構面。
如圖3、圖4所示,收納架11後部的垂直結構面以對角線方式配置有撐臂(brace)27。
撐臂27的兩端部分別連結於主柱構件16與水平架組件26交叉的部位。
此外,由於要藉堆疊升降機13進行工件W對工件收容空間S的出入,收納架11前部的垂直結構面未設有撐臂27。
水平架組件26及撐臂27係為提升收納架11之強度的要素。
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11中,在第1構架空間R1,除了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的最上部及下部具備有作為水平斜組件的連結構件28外,在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的下部亦具備有連結構件28。
而且,收納架11中,在第2構架空間R2,除了在彼此連設的副構架20最上部及下部具備作為水平斜組件的連結構件28外,在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的下部也具備有連結構件28。
本實施形態中,連結構件28係由鋼材所形成。
連結構件28在第1構架空間R1及第2構架空間R2中係呈水平架設。
第1構架空間R1中,連結構件28係連結前部的主柱構件16與後部的副柱構件21之間、或後部的主柱構件16與前部的副柱構件21之間。
第2構架空間R2中,連結構件28係連結前部的副柱構件21與後部的副柱構件21之間。
換言之,連結構件28在第1構架空間R1中係連結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而在第2構架空間R2中係連結副構架20的彼此之間。
連結構件28的長邊方向係對主樑構件17及副樑構件22各自的長邊方向構成傾斜,換言之,連結構件28係對主結構面18及副結構面23構成傾斜。
接著,詳細說明有關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
首先,從第1支持構件24開始說明。如圖5所示,第1支持構件24係大致呈ㄇ字形的構件,分別固定於前後的主柱構件16,具有前端向第1構架空間R1水平突出的臂部30、及連接臂部30之前端的連接部31。
主構架15具備有和1至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
本實施形態中,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具備有作為防振手段的減震器32,而和第1段、第2段、
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則不具備減震器32。
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不具備減震器32的理由係在這些第1支持構件24的正下方具有水平架組件26。
因而,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係具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則為無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
如圖5、圖6(a)、圖6(b)所示,無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的連接部31上,前後安裝有2個減震器32。
減震器32的上面設有用以支撐工件W的支承板33。
減震器32為使震動減衰的防振手段,藉以使作為減震器32的材料的黏彈性橡膠類材料產生剪切變形以吸收震動。
振動時的剪切變形作用於減震器32而使減震器32變形時,減震器32會吸收振動能量並轉換為熱能。
支承板33係為在減震器32的上部以覆蓋連接部31的方式設置的平板,具有:支撐一部分工件W底部(棧板)的支承部34、及藉由將支承部34的前後方向端部加以彎折而形成的豎起部35。
豎起部35係用以限制工件W對支承板33的前後方向相對位移。
換言之,豎起部35會限制工件W和支承板33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進而相當於使工件W和減震器32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受到限制的限制構件。
因此,經由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得以容許支撐於第1支持構件24的工件W在減震器32的變形範圍內對第1支持構件24朝前後方向相對位移。
另外,豎起部35具有從支承部34越向上方越朝支承部34外側傾斜的傾斜面。
從支承部34至豎起部35上端的高度係設定在不會對堆疊升降機13執行的工件W進出造成妨礙的高度以下。
藉由豎起部35設有傾斜面,工件W往工件收容空間S收容時,在工件W下降之際,豎起部35可發揮導引工件W底部往支承部34移動的引導部功能。
接著,就第2支持構件25加以說明。
如圖5所示,第2支持構件25係為大致呈ㄇ字形的構件,分別固定於前後的副柱構件21,具有:先端向第1構架空間R1(或第2構架空間R2)水平突出的臂部36;及用以連接臂部36前端的連接部37。
第2支持構件25的臂部36係為和第1支持構件24的臂部30相同的構成,而且,第2支持構件25的連接部37係為和第1支持構件24的連接部31相同的構成。
副構架20具有和1至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
本實施形態中,和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相對向的第2支持構件25具備使工件W往前後方向的移動移位的限制片38。
另一方面,和不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相對向的第2支持構件25則不具備限制片38。
本實施形態中,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具備作為位移限制手段的限制片38,而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則不具備限制片38。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不具備限制片38的理由是因為這些第2支持構件25的正下方具有水平架組件26。
從而,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係為具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2支持構件25,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則為無水平架組件26的第2支持構件25。
連接部37係配合第1支持構件24的支承板33的高度來設定,俾在工件W支持於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狀態下,工件W能夠成水平。
本實施形態的限制片38係由金屬板衝壓而形成。
如圖5、圖6(c)所示,限制片38係安裝在第2支持構件25的連接部37的前後端部,其一部分則自連接部向上方突出。
限制片38係相當於用以限制工件W對第2支持構件25朝前後方向位移的位移限制手段。
此外,限制片38具備傾斜面39,該傾斜面係從連接部37越向上方越往連接部37外側傾斜。
從連接部37至傾斜面39上端的高度係設定在不會對堆疊升降機13執行工件W的進出造成妨礙的高度以下。
藉由限制片38具備傾斜面39,在工件W往工件收容空間S收容時,在工件W降下之際,傾斜面39可發揮將工件W底部往第2支持構件25導引的引導部功能。
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11係為使用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與具有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及藉由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與具有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來支承工件W的防震構造。
其次,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收納架11的防震作用。
本實施形態中,在說明的權宜上,係假設工件收容空間S收容有工件W。
第1構架空間R1中,工件W係藉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來支持,第2構架空間R2中,則藉一對第2支持構件25來支持。
發生大地震而產生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的前後方向振動(和主結構面18及副結構面23平行的搖擺)時,設定有充分強度的主構架15及相較於主構架15容易變形的副構架20會發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
剛性較大的主構架15係為小變形的搖擺,副構架20則容易因外力而變形,屬於大變形的搖擺。
尤其是,收納架11的上部有搖擺程度比下部大的傾向。
上下方向上存在於水平架組件26與水平架組件26間的複數個工件收容空間S中,主柱構件16的上側水平架組件26與下側水平架組件26之間的部位的變形、及副柱構件21的上側水平架組件26與下側水平架組件26之間的變形係彼此相異。
例如,和主柱構件16的第2、3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相較於和副柱構件21的第2、3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其變形較少。
同樣的,和主柱構件16的第4、5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相較於和副柱構件21的第4、5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其變形亦較少。
此外,和主柱構件16的第6、7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相較於和副柱構件21的第6、7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其變形較少。
而且,和主柱構件16的第8至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相較於和副柱構件21的第8至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部位,其變形亦較少。
具有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中,因限制片38而使位移受限於第2支持構件25的工件W,會和副柱構件21的第2支持構件25附近部位形成一體而朝前後方向搖擺。
工件W朝前後方向搖擺時,產生於工件W的水平方向負載(以下標示為「水平負載」)雖係由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分別承擔,但第1支持構件24承擔的水平負載和第2支持構件25承擔的水平負載並不相同。
本實施形態中,具有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承擔的水平負載會大於第1支持構件24承擔的水平負載。
從而,主柱構件16中和設有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相對的第1支持構件24附近的部位、及副柱構件21中第2支持構件25附近的部位,會以不同的相位搖擺,且搖擺幅度較副柱構件21為小。
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工件W相對於支承板33的前後方向位移會受豎起部35限制。
因此,工件W會和支承板33一起相對於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作前後方向的相對位移,減震器32則隨著工件W朝前後方向的相對位移而變形。
圖7(a)係顯示工件W和副柱構件21形成一體而僅朝前方位移一距離d,同時,工件W相對於第1支持構件24僅朝前方相對位移距離d的狀態。
圖7(b)係顯示工件W相對於第1支持構件24僅朝前方相對位移距離d的狀態。
工件W和副柱構件21不僅會形成一體朝前方位移,也會往後方位移。
而且,工件W不僅會如圖7(b)所示地對第1支持構件24朝前方相對位移,也會對第1支持構件24往後方相對位移。
藉由工件W對第1支持構件24的相對位移,使減震器32變形,且透過減震器32的變形使地震能量為減震器32所吸收,並在減震器32中轉換成熱能。
藉由所承擔的工件W的水平負載的差異,工件W和副柱構件21形成一體朝前後方向的位移越大,工件W對第1支持構件24的相對位移也越大。
工件W對第1支持構件24的相對位移越大,減震器32的變形也越大,減震器32吸收的地震能量也越多。
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11的防震構造可達成以下的作用效果。
(1)存在有藉第1支持構件24與第2支持構件25支承的工件W時,若收納架11承受到地震能量,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會分別產生搖擺。此時,在副構架20而言,工件W會因限制片38而和第2支持構件25形成一體,和副構架20一起搖擺。和工件W形成一體而搖擺的副構架20,則因所承擔的工件W的水平負載的差異,使其搖擺較主構架15為大,故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會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因此,在主構架15而言,工件W會經由減震器32而隨著副構架20的搖擺對第1支持構件24位移。此時,主構架15中設於第1支持構件24的減震器32會變形而吸收地震能量,使收納架11的搖擺衰減。透過在主構架15的第1支持構件24上設置減震
器32,並在第2支持構件25設置限制片38,可利用工件W在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並可藉由減震器32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2)由於是以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組合所構成,故不僅可利用工件W在複數個構架中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也可利用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在構造上的差異,而在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上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因而,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的搖擺相位差可更加大。
(3)減震器32與工件W的前後方向相對位移會受支承板33所限制,工件W與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間的相對位移可確實輸入減震器32,使減震器32變形。從而,可藉由減震器32的變形而將地震能量確實且有效地加以吸收。再者,因支承板33會限制減震器32與工件W的前後方向相對位移,故不論工件W的棧板與支承板33間的摩擦係數如何,均可使減震器32確實變形。
(4)藉由在主構架15的第1支持構件24設置減震器32,且在較主構架15更容易變形的副構架20的第2支持構件25設置限制片38,工件W會和副構架20形成一體搖擺。因此,副構架20可對主構架15產生更大的搖擺,更有效地使地震能量吸收於減震器32。
(5)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中,由於只在第1支持構件24設置減震器32,故相較於在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雙方設置減震器32的情
況,減震器32的數量可以減少,收納架11的製作成本也可獲得抑制。此外,藉由在既有收納架所具備的第1支持構件加設減震器32,在第2支持構件加設限制片38,就可提升既有收納架的防振性能。
(6)在具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工件收容空間S中,因水平架組件26會使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受到束縛,使設置有水平架組件26的工件收容空間S中的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相對位移會減小。從而,具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就不必設置減震器32,而且,第2支持構件25也可不設置限制片38。
(7)若在設置有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及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的工件收容空間S一定收容有工件W時,則收納架11的防震功能可活用到最大限度。從而,若將工件W優先收容在設置有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及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的工件收容空間S,縱使可收容工件W的數量受到限制時,也可發揮收納架11的防震功能。
(8)雖然工件W具有貨品及棧板,但也可為只有棧板的工件W。
在此情況中,縱使只有棧板的工件W收容在設置有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及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的工件收容空間S,也可發揮收納架11的防震功能。
(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有關第2實施形態所涉及的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在具備第1支持構件的主構架及具備第2支持構件的副構架呈交替配設的構造上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
此外,由於本實施形態收納架的主構架及副構架的基本構成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援用第1實施形態的說明,並使用共通的符號。
如圖8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41的構造係使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的主結構面18及副結構面23彼此平行同時交替配設。
從而,本實施形態中,主構架15與副構架20之間雖形成第1構架空間R1,但副構架20並非連續配設,故第2構架空間R2不存在。
主構架15中設有第1支持構件24,而副構架20中設有第2支持構件25。
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係相當於支撐工件W的一對支持構件。
第1構架空間R1中,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沒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1支持構件24具備有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
第1構架空間R1中,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沒有水平架組件26的第2支持構件25具備有限制片38。
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下部設有水平架組件26。
因此,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不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
而且,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不具備限制片38。
本實施形態中,存在有藉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支承的工件W時,若收納架41承受到地震能量時,則在主構架15及副構架20會分別產生搖擺。
此時,在副構架20而言,工件W會因限制片38而和第2支持構件25形成一體,並和副構架20的搖擺一起搖擺。
和工件W形成一體搖擺的副構架20,其搖擺幅度會比主構架15大,所以,主構架15和副構架20會產生不同相位的搖擺。
因此,在主構架15而言,工件W會經由減震器32隨著副構架20的搖擺而對第1支持構件24進行位移。
此時,主構架15中設在第1支持構件24的減震器32會吸收地震能量,使收納架41的搖擺程度衰減。
本實施形態可達成和第1實施形態的作用效果(1)至(8)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實施形態)
接著,就第3實施形態所涉及的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加以說明。
本實施形態的收納架結構在不具備副構架,且具備第1支持構件的主構架和具備第2支持構件的主構架係交替配設這點上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
此外,本實施形態收納架的主構架的基本構成因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援用第1實施形態的說明,並使用共通的符號。
而且,有關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由於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援用第1實施形態的說明,並使用共通的符號。
如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收納架51所具有的構成配設有主構架15,而該主構架15則具備主柱構件16、主樑構件17及斜撐架19。
本實施形態中雖未予圖示,但7個主構架15係使主結構面18形成彼此平行並依序配設。
主構架15彼此間形成有構架空間R,而構架空間R中則以多段狀形成有10個工件收容空間S。
本實施形態中,工件收容空間S係由下而上算起第1段、第2段...,最上部的工件收容空間S設為第10段。
收納架51具備6個構架空間R,各構架空間R形成有10個工件收容空間S,最大可收容60個工件W。
收納架51具備水平架組件26以連結主構架15後部側的主柱構件16。
水平架組件26係由鋼材形成,且配設於主構架15的上下方向複數個部位。
具體而言,水平架組件26除了水平架設於主柱構件16的最上部及下部外,也分別水平架設於第2段、第4段、第6段及第8段的工件收容空間S的下部。
而且,收納架51具備水平架組件26以連結主構架15前部側的主柱構件16。
在收納架51的前部及後部所連設的4根主柱構件16及上下的水平架組件26,係在收納架51的前部及後部形成垂直結構面。
收納架51後部的垂直結構面以對角線狀配置有撐臂(brace)27。
彼此相鄰的主構架15的一方主構架15設有第1支持構件24,另一方主構架15設有第2支持構件25。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中,縱使構架僅有主構架15時,彼此相鄰的主構架15中,也可將設在一方主構架15的支持構件當作第1支持構件24,設在另一方主構架15的支持構件當作第2支持構件25。
構架空間R中,工件W係藉由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來支持。
第1支持構件24設有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第2支持構件25設有限制片38。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位於收納架51最端部的主構架15設有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
和設有第1支持構件24(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主構架15相鄰的主構架15,具有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
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及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係相當於支撐工件W的一對支持構件。
本實施形態中,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具備減震器32作為防振手段,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1支持構件24不具備減震器32。
而且,和第3段、第5段、第7段、第9段、第10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具備作為位移限制手段的限制片38,和第1段、第2段、第4段、第6段、第8段工件收容空間S對應的第2支持構件25不具備限制片38。
接著,就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收納架51的防震作用加以說明。
在收納架51完全未收容有工件W的狀態下,若發生大地震時,收納架51的各主構架15會發生相位大致相同的搖擺。
另一方面,在一部分或全部工件收容空間S中收容有工件W的狀態下,若發生大地震時,在收容有工件W的工件收容空間S,其第2支持構件25側的主構架15的搖擺程度會大於第1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
換言之,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和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會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
其理由在於,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側的主構架15,會因所承擔的工件W的水平負載差異,使工件W受到限制片38的束縛而和工件W形成一體搖擺,而在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使工件W隨著減震器32的變形而相對位移。
從而,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側的主構架15,其搖擺程度會大於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
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側的主構架15與具備減震器32及支承板33的第1支持構件24側的主構架15,由於會產生相位彼此相異的搖擺,所以減震器32會隨著變形而吸收地震能量,並轉換為熱能。
若依本實施形態,縱使為利用主構架15構成但不具備副構架20的收納架51,也可藉由所承擔的工件W水平負載的差異,在彼此相鄰的主構架15上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故可藉減震器32謀求地震能量的吸收。
再者,既有收納架若為具備第1支持構件24及第2支持構件25的結構,則可透過在第1支持構件24加設減震器32,且在第2支持構件25加設限制片38,而提升既有收納架的防振性能。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是可在發明主旨的範圍內作各種變更,例如,也可依如下方式進行變更。
○上述實施形態雖為將本發明收納架的防震構造應用在自動倉庫的收納架的例子,但也可應用在自動倉庫以外的收納架。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使用屬於黏彈性材料的橡膠類材料所形成的減震器作為防振手段,但防振手段也可使用例如朝前後方向伸縮方式的油壓減震器來代替黏彈性材料式減震器。防振手段為油壓減震器時,可利用減震油的阻力使振動衰減。在此情況中,也可達到和黏彈性材料式減震器同等的作用效果。
○本發明中,也可如圖11所示的其他例子那樣採用旋轉減震器61作為防振手段,以取代黏彈性材料式減震器。旋轉減震器61係在第1支持構件24的連接部31前後設置一對。旋轉減震器61的殼體內具備有轉子及減震油,並以和轉子同軸的方式具備用以支撐工件W的橡膠滾軸。例如,即使橡膠滾軸欲急劇旋轉時,減震油就會形成轉子的阻力,以制動橡膠滾軸的急劇旋轉。工件W係藉橡膠滾軸支撐,工件W對於第1支持構件24相對位移時,橡膠滾軸會隨著相對位移而旋轉。若橡膠滾軸旋轉時,減震器61會利用對橡膠滾軸的急劇旋轉進行制動而使地震能量吸收到旋轉減震器61。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在作為防振手段的減震器32的上面設有支承板33,並藉由作為限制構件的支承板33的豎起部35來限制工件W與支承板33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進而限制工件W與減震器32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但減震器32也可具備豎起部35,以限制工件W與減震器32的相對位移。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採用金屬板衝壓形成的限制片作為位移限制手段,但位移限制手段只要是可限制工件對第2支持構件的前後方向位移的構成即可,位移限制手段的具體構成並無特別限制。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使用設在支承板的豎起部作為限制構件,但若為工件W與減震器的摩擦力很充分等情況,工件和減震器的前後方向相對位移可受到限制時,就沒有刻意在第1支持構件設置位移限制構件的必要。
○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上下的水平架組件之間,下部具有水平架組件的第1支持構件並未設置防振手段,下部具有水平架組件的第2支持構件則未設位移限制手段,但並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下部具有水平架組件的第1支持構件設置防振手段,在下部具有水平架組件的第2支持構件設置位移限制手段,並無妨礙。而且,下部未設水平架組件的第1支持構件也可全部不設防振手段,下部未設水平架組件的第2支持構件也可全部不設位移限制手段。例如,也可在未設水平架組件的一部分第1支持構件設置防振手段,在和未設水平架組件的一部分第1支持構件成對的第2支持構件設置位移限制手段。
○上述第1、第2實施形態中,雖係主構架具備第1支持構件,副構架具備第2支持構件,但也可為主構架具備第2支持構件,副構架具備第1支持構件的構成。只要是至少具備第1支持構件的構架和具備第2支持構件的構架能產生搖擺相位相異的構成,則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可自由組合於形成構架空間的複數個構架中。
○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雖設成具備限制片38的第2支持構件25必須固定於副構架20的構成,但不受此限制。例如,也可像如圖12所示的變形例那樣,彼此相鄰的2個副構架20之中,僅將第2支持構件25固定於一方的副構架20(20A),而另一方的副構架20(20B)中,則以和一方的副構架20(20A)的第2支持構件25相對向的方式設置具備減震器32的第1支持構件24。此外,另一方的副構架20(20B)也可依和毗鄰的主構架15的第1支持構件24相對的方式設置第2支持構件25。此時,在副構架20(20A)、20(20B)間收容有工件W的狀態下,若發生地震,副構架20(20A)、20(20B)分別承擔的工件W的水平負載會不相同。因此,不僅是主構架15和副構架20之間,副構架20(20A)、20(20B)間也可因地震的搖擺而產生相位相異的搖擺。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使用鋼材製連結構件作為水平斜組件,但也可在水平斜組件上設置油壓減震器。而且,也可一部分水平斜組件採用鋼材式連結構件,其餘的水平斜組件採用油壓減震器。在此情況中,由於可再加入
油壓減震器所提供的防振功能,故收納架的防振性能可較上述實施形態更為提升。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藉由支撐工件使減震器的厚度隨著工件的重量而縮小,但為使減震器的厚度不致過度縮小,例如,也可在連接部與支承板之間設置支承手段以支撐支承板。
15‧‧‧主構架
16‧‧‧主柱構件
19‧‧‧斜撐架
20‧‧‧副構架
21‧‧‧副柱構件
24‧‧‧第1支持構件
25‧‧‧第1支持構件
30‧‧‧臂部
31‧‧‧連接部
32‧‧‧減震器
33‧‧‧支承板
34‧‧‧支承部
35‧‧‧豎起部
36‧‧‧臂部
37‧‧‧連接部
38‧‧‧限制片
39‧‧‧傾斜面
W‧‧‧工件
Claims (5)
- 一種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中,分別具有由複數根柱構件與複數根樑構件所圍成的結構面的複數個構架,係使前述各結構面彼此平行並朝預定的方向配設,彼此相鄰的前述構架之間形成為可收容工件的構架空間,形成前述構架空間的一方前述構架係具備向前述構架空間設置的第1支持構件,形成前述構架空間的另一方前述構架係具備向前述構架空間設置且和前述第1支持構件相對的第2支持構件,而前述工件係藉由前述第1支持構件及前述第2支持構件支撐,其特徵在於:前述第1支持構件具備容許前述工件和前述第1支持構件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防振手段,前述第2支持構件具備用以限制前述工件和前述第2支持構件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位移限制手段。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中,具備:主構架,具有由複數根主柱構件與複數根主樑構件所圍成的主結構面;副構架,具有由複數根副柱構件與複數根副樑構件所圍成的副結構面,且較前述主構架容易變形, 而前述一方構架為前述主構架及前述副構架的任一方,前述另一方構架為前述主構架及前述副構架的任一另一方。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中,前述防振手段具備用以限制前述工件和前述防振手段的水平方向相對位移的限制構件。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中,連結彼此相鄰的前述構架的水平架組件係水平配設於前述構架空間的上下方向複數個部位,前述第1支持構件及前述第2支持構件係設置於前述構架空間上下方向的複數個前述水平架組件之間。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收納架的防震構造,其中,前述一方構架係為前述主構架,而前述另一方構架則為前述副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7949A JP5821923B2 (ja) | 2013-10-21 | 2013-10-21 | 収容棚の制震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4428A true TW201524428A (zh) | 2015-07-01 |
TWI533826B TWI533826B (zh) | 2016-05-21 |
Family
ID=53011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5924A TWI533826B (zh) | 2013-10-21 | 2014-10-17 | 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21923B2 (zh) |
KR (1) | KR101659811B1 (zh) |
CN (1) | CN104555210B (zh) |
TW (1) | TWI5338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86116B2 (ja) * | 2012-04-19 | 2016-03-16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自動倉庫のラック |
JPWO2019106710A1 (ja) * | 2017-11-28 | 2019-12-12 | 中洲電機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
CN112585070B (zh) * | 2018-09-07 | 2022-06-21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自动仓库用货架 |
JP7496287B2 (ja) | 2020-10-20 | 2024-06-0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ラックの免震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16343A (en) * | 1977-08-18 | 1978-09-26 | Palmer-Shile Company | Storage rack |
JP3586509B2 (ja) * | 1995-06-16 | 2004-11-10 |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 格納物落下防止柵 |
KR0136670B1 (ko) * | 1995-11-28 | 1998-04-27 | 이종수 | 자동창고 스태커 크레인의 흔들림방지장치 |
IT1294287B1 (it) * | 1997-07-30 | 1999-03-24 | Fata Automation | Magazzino a celle con carri di trasporto a movimentazione idropneumatica |
JPH11208830A (ja) * | 1998-01-20 | 1999-08-03 | Murata Mach Ltd | 自動倉庫のラック |
JP2003118818A (ja) * | 2001-10-11 | 2003-04-23 | Murata Mach Ltd | 制振ラックとラックの制振方法 |
JP4716111B2 (ja) * | 2006-01-24 | 2011-07-06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物品収納棚 |
JP5610231B2 (ja) * | 2011-12-15 | 2014-10-22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物品収納棚 |
JP5835184B2 (ja) | 2012-04-13 | 2015-12-2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収容棚の制震構造 |
-
2013
- 2013-10-21 JP JP2013217949A patent/JP58219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0-17 TW TW103135924A patent/TWI53382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10-20 KR KR1020140141634A patent/KR10165981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10-20 CN CN201410557758.5A patent/CN1045552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659811B1 (ko) | 2016-09-27 |
CN104555210A (zh) | 2015-04-29 |
CN104555210B (zh) | 2017-04-12 |
JP5821923B2 (ja) | 2015-11-24 |
JP2015081146A (ja) | 2015-04-27 |
TWI533826B (zh) | 2016-05-21 |
KR20150045899A (ko)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3826B (zh) | 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 |
JP2015516344A (ja) | 貯蔵品への地震被害を減らす収納棚および可撓性モーメントフレーム | |
TWI516426B (zh) | Items shelves | |
JP2015227605A (ja) | 制振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物 | |
JP5835184B2 (ja) | 収容棚の制震構造 | |
JP5403331B2 (ja) | 制震架構 | |
TWI568383B (zh) | 收納架的防震構造 | |
JP2009263880A (ja) | 建物ボイド内組込型の立体駐車装置およびその水平サポート装置 | |
TWI510420B (zh) | Automatic warehouse rack equipment | |
JP7125902B2 (ja) | 複層免震建物 | |
JP2017101516A (ja) | 免制振併用構造物 | |
JP2008297727A (ja) | 既存建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 |
JP4030447B2 (ja) | 免震装置付きユニット式建物 | |
JP7456128B2 (ja) | 構造物 | |
JP2019085786A (ja) | 構造物及び構造物の設計方法 | |
JP6937179B2 (ja) | 中間免震層対応パレット式機械駐車装置 | |
JP2010189903A (ja) | 建物の制振架構 | |
JP5539172B2 (ja) | 床構造 | |
JP6778065B2 (ja) | 建物の架構構造 | |
JP2005139722A (ja) | 既存建物の制震改修方法 | |
JP2022160147A (ja) | 制振構造 | |
JP6055346B2 (ja) | 建物用制振装置 | |
JP2010203133A (ja) | 鉄骨架構の制振構造 | |
JP2002188315A (ja) | 免震建物 | |
JP2015063846A (ja) | 制振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