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8818A - 塑膠鏡筒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塑膠鏡筒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8818A
TW201418818A TW102101174A TW102101174A TW201418818A TW 201418818 A TW201418818 A TW 201418818A TW 102101174 A TW102101174 A TW 102101174A TW 102101174 A TW102101174 A TW 102101174A TW 201418818 A TW201418818 A TW 2014188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plastic lens
end portion
rear end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4239B (zh
Inventor
Chun-Hua Tsai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1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2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一後端部、一外環部以及至少三成型澆口痕。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外環部連接前端部與後端部,成型澆口痕位在前端部、後端部與外環部之至少一者。其中,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小於10 mm。藉此,塑膠鏡筒的厚度配置將更為均勻,並使其結構強度與對稱性獲得提升。

Description

塑膠鏡筒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筒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塑膠鏡筒及其製造方法。
手機、平板電腦等搭載有取像裝置的個人化電子及行動通訊產品已日漸普及,連帶地帶動小型化取像鏡頭的興起。然而隨著電子產品朝向輕薄化的發展,取像鏡頭的體積在有限的空間下也相對地必須跟著減縮。當取像鏡頭的體積越小,製作過程中對於鏡筒品質與精度的要求將隨之升高。習用的塑膠鏡筒多以射出成型的方式製作,且皆採用僅具單一澆口的射出成型模具,也因此所製得的塑膠鏡筒在品質與精度方面的表現皆不佳,且有局部壓力集中、成型不均、結構強度低等缺失。
因此,本發明的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塑膠鏡筒,其包含至少三個成型澆口痕,故具有較均勻的厚度配置,可避免因過薄而易斷裂或因過厚而產生收縮的問題,並使結構強度與對稱性獲得提升。
其次,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其使用至少三個射出流道,故可確保所製得的塑膠鏡筒的厚度配置較均勻,進而避免因過薄而易斷裂或因過厚而產生收縮的問題,並能提升塑膠鏡筒整體的結構強 度與對稱性。
依據本發明結構態樣的一實施方式,一種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一後端部、一外環部以及至少三成型澆口痕。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外環部連接前端部與後端部,成型澆口痕位在前端部、後端部與外環部之至少一者。其中,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Dmax<10 mm。
依據本發明方法態樣的一實施方式,一種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係採複數流道的射出成型法,包含提供一射出模具,其中射出模具具有一鏡筒型腔並包含至少三射出流道以及將一成型材料經射出流道射入射出模具,藉以獲得塑膠鏡筒。其中,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一後端部、一外環部與至少三成型澆口痕,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外環部連接前端部與後端部,成型澆口痕位在前端部、後端部與外環部之至少一者,且各成型澆口痕對應各射出流道,而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Dmax<10 mm,及0.1<Df/Dr<0.5。
當塑膠鏡筒包含至少三成型澆口痕且Dmax滿足上述條件時,塑膠鏡筒的厚度配置將更為均勻,且其結構強度與對稱性將獲得提升。
當射出模具包含至少三射出流道,而所製得的塑膠鏡 筒包含與射出流道相對應的至少三成型澆口痕,且Dmax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所製得的塑膠鏡筒的厚度配置更為均勻,且使其結構強度與對稱性獲得提升。
當Df/Dr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所製得的塑膠鏡筒具有更佳的均勻度,且塑膠鏡筒的前端部與後端部的結構強度亦將進一步提升。
一種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一後端部、一外環部以及至少三成型澆口痕。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外環部連接前端部與後端部,成型澆口痕位在前端部、後端部與外環部之至少一者。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Dmax<10 mm。藉此,塑膠鏡筒具有較均勻的厚度配置,可避免因過薄而易斷裂或因過厚而產生收縮的問題,且令塑膠鏡筒的結構強度與對稱性獲得提升。
成型澆口痕環繞塑膠鏡筒的一中心軸呈對稱分佈,藉此,塑膠鏡筒內的應力分佈在成型過程中將更為對稱且平衡,有利於塑膠鏡筒均勻度的提升。
成型澆口痕位在外環部,且成型澆口痕與前端部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與後端部間的距離短。藉此,塑膠鏡筒的結構均勻度佳,且塑膠鏡筒上其他功能性構件的配置亦不會受到干擾。
外環部包含至少三切平面,且各成型澆口痕對應各切平面並位在各切平面上。藉此,位在塑膠鏡筒外環部的成 型澆口痕,不會在塑膠鏡筒與光學透鏡系統組裝後,與塑膠鏡筒外的其他光學構件造成干涉。
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而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0.3<Z/Dmax<0.8。藉此,塑膠鏡筒可在堪用的情況下使整體體積達最小化,進而符合鏡頭輕薄化的需求。較佳地,塑膠鏡筒的高度Z可滿足下列條件:Z<5 mm。
塑膠鏡筒的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塑膠鏡筒的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0.1<Df/Dr<0.5。藉此,塑膠鏡筒具有更佳的均勻度,且塑膠鏡筒的前端部與後端部的結構強度可進一步提升。
成型澆口痕所在之塑膠鏡筒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所在之塑膠鏡筒的一第二厚度為Tr,且滿足下列條件:2.0<Tg/Tr<7.5。藉此,用以成型塑膠鏡筒的成型材料在射出模具的射出流道的成型澆口處,不會因入射壓力過大而流動不佳並產生氣泡,故有利於塑膠鏡筒結構強度的提升。
外環部包含複數個內凹結構與一螺牙結構,且內凹結構環繞塑膠鏡筒的中心軸呈對稱分佈。藉此,塑膠鏡筒將更適用於微型化攝影鏡頭模組在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組裝與調校程序。
前述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係採複數流道的射出成型法,包含提供一射出模具,其中射出模具具有一鏡筒型腔並包含至少三射出流道,以及將一成型材料經射出流道射入射出模具,藉以獲得塑膠鏡筒。其中,塑膠鏡筒上的各 成型澆口痕對應各射出流道。藉此,相較於傳統僅具有單一射出流道及成型澆口的製造方法,前述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所製得的塑膠鏡筒,具有更均勻的厚度配置,且結構強度與對稱性也相對地獲得提升。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其中第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1B圖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1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100包含一前端部110、一後端部120、一外環部1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140。前端部110與後端部1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100的兩端,而外環部130連接前端部110與後端部120。成型澆口痕140位在前端部110、後端部120與外環部1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140較靠近前端部1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140係位在外環部130,且成型澆口痕140與前端部1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140與後端部1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110具有一前端開口111,後端部120具有一後端開口121。外環部130包含三內凹結構131、三切平面132與一螺牙結構133。塑膠鏡筒1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1C圖,其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140環繞塑膠鏡筒1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1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 140分別位在切平面1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1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140,且各成型澆口痕140位在各切平面1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131與螺牙結構133亦環繞塑膠鏡筒1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140與內凹結構131環繞著塑膠鏡筒100的中心軸X’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1D圖,其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1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1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1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1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140所在之塑膠鏡筒1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120所在之塑膠鏡筒1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1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1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130與後端部1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1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一與表二所示。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其中第2A圖繪示依照本 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2B圖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2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200包含一前端部210、一後端部220、一外環部2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240。前端部210與後端部2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200的兩端,而外環部230連接前端部210與後端部220。成型澆口痕240位在前端部210、後端部220與外環部2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240較靠近前端部2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240係位在外環部230,且成型澆口痕240與前端部2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240與後端部2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210具有一前端開口211,後端部220具有一後端開口221。外環部230包含六內凹結構231與三切平面232。塑膠鏡筒2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2C圖,其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240環繞塑膠鏡筒2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2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240分別位在切平面2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2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240,且各成型澆口痕240位在各切平面2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231亦環繞塑膠鏡筒2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且成型澆口痕240與內凹結構231環繞著塑膠鏡筒200的中心軸X’規律地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2D圖,其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2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2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2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 2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240所在之塑膠鏡筒2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220所在之塑膠鏡筒2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2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2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230與後端部2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2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三與表四所示。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及第3B圖,其中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3B圖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3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300包含一前端部310、一後端部320、一外環部3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340。前端部310與後端部3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300的兩端,而外環部330連接前端部310與後端部320。成型澆口痕340位在前端部310、後端部320與外環部3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340較靠近前端部3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340係位在外環部330, 且成型澆口痕340與前端部3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340與後端部3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310具有一前端開口311,後端部320具有一後端開口321。外環部330包含六內凹結構331、三切平面332與一螺牙結構333。塑膠鏡筒3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3C圖,其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340環繞塑膠鏡筒3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3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340分別位在切平面3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3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340,且各成型澆口痕340位在各切平面3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331與螺牙結構333亦環繞塑膠鏡筒3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340與內凹結構331環繞著塑膠鏡筒100的中心軸X’規律地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3D圖,其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3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3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3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3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340所在之塑膠鏡筒3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320所在之塑膠鏡筒3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3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3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330與後端部3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3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五與表六所示。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及第4B圖,其中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4B圖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4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400包含一前端部410、一後端部420、一外環部4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440。前端部410與後端部4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400的兩端,而外環部430連接前端部410與後端部420。成型澆口痕440位在前端部410、後端部420與外環部4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440較靠近前端部4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440係位在外環部430,且成型澆口痕440與前端部4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440與後端部4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410具有一前端開口411,後端部420具有一後端開口421。外環部430包含九內凹結構431、三切平面432與一螺牙結構433。塑膠鏡筒4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4C圖,其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440環繞塑膠鏡筒400的一中 心軸X’(可參見第4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440分別位在切平面4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4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440,且各成型澆口痕440位在各切平面4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431與螺牙結構433亦環繞塑膠鏡筒4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440與內凹結構431環繞著塑膠鏡筒400的中心軸X’規律地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4D圖,其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4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4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4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4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440所在之塑膠鏡筒4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420所在之塑膠鏡筒4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4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4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430與後端部4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4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七與表八所示。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其中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5B圖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5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500包含一前端部510、一後端部520、一外環部5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540。前端部510與後端部5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500的兩端,而外環部530連接前端部510與後端部520。成型澆口痕540位在前端部510、後端部520與外環部5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540較靠近前端部5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540係位在外環部530,且成型澆口痕540與前端部5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540與後端部5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510具有一前端開口511,後端部520具有一後端開口521。外環部530包含十二內凹結構531、三切平面532與一螺牙結構533。塑膠鏡筒5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5C圖,其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540環繞塑膠鏡筒5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5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540分別位在切平面5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5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540,且各成型澆口痕540位在各切平面5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531與螺牙結構533亦環繞塑膠鏡筒5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540與內凹結構531環繞著塑膠鏡筒500的中心軸X’規律地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5D圖,其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 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5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5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5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5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540所在之塑膠鏡筒5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520所在之塑膠鏡筒5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5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5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530與後端部5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5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九與表十所示。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及第6B圖,其中第6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6B圖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6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600包含一前端部610、一後端部620、一外環部630以及四成型澆口痕640。前端部610與後端部6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600的兩端,而外環部630連接前端部610與後端部620。成型澆口痕640位在前端部610、後端部620 與外環部6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640較靠近前端部6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640係位在外環部630,且成型澆口痕640與前端部6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640與後端部6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610具有一前端開口611,後端部620具有一後端開口621。外環部630包含八內凹結構631與四切平面632。塑膠鏡筒6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6C圖,其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640環繞塑膠鏡筒6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6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640分別位在切平面6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6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640,且各成型澆口痕640位在各切平面6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631亦環繞塑膠鏡筒6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640與內凹結構631環繞著塑膠鏡筒600的中心軸X’規律地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6D圖,其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6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6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6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6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640所在之塑膠鏡筒6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620所在之塑膠鏡筒6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6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6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630與後端部6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6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 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十一與表十二所示。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其中第7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7B圖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7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700包含一前端部710、一後端部720、一外環部730以及四成型澆口痕740。前端部710與後端部7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700的兩端,而外環部730連接前端部710與後端部720。成型澆口痕740位在前端部710、後端部720與外環部7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740較靠近前端部7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740係位在外環部730,且成型澆口痕740與前端部7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740與後端部7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710具有一前端開口711,後端部720具有一後端開口721。外環部730包含四內凹結構731與四切平面732。塑膠鏡筒7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7C圖,其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740環繞塑膠鏡筒7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7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740分別位在切平面7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7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740,且各成型澆口痕740位在各切平面7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731亦環繞塑膠鏡筒1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740與內凹結構731環繞著塑膠鏡筒700的中心軸X’交錯排列。
請參照第7D圖,其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7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7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7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7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740所在之塑膠鏡筒7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720所在之塑膠鏡筒7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7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7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730與後端部7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7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十三與表十四所示。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8A圖及第8B圖,其中第8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8B圖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8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800包含一前端部810、一後端部820、一外環部830以及四成型澆口痕840。前端部810與後端部8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800的兩端,而外環部830連接前端部810與後端部820。成型澆口痕840位在前端部810、後端部820與外環部830之至少一者,且成型澆口痕840較靠近前端部810。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840係位在外環部830,且成型澆口痕840與前端部810間的距離較成型澆口痕840與後端部820間的距離短。前端部810具有一前端開口811,後端部820具有一後端開口821。外環部830包含四內凹結構831與四切平面832。塑膠鏡筒8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8C圖,其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成型澆口痕840環繞塑膠鏡筒8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8D圖)呈對稱分佈,且各成型澆口痕840分別位在切平面832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832對應各成型澆口痕840,且各成型澆口痕840位在各切平面832上。另一方面,內凹結構831亦環繞塑膠鏡筒8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各內凹結構831對應各成型澆口痕840並位在各成型澆口痕840的上方。
請參照第8D圖,其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 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8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8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8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821的口徑為Dr,成型澆口痕840所在之塑膠鏡筒800的一第一厚度為Tg,後端部820所在之塑膠鏡筒800的一第二厚度為Tr。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840的外緣到塑膠鏡筒800的內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830與後端部820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800的表面且垂直於中心軸X’的距離。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Tg、Tr、Z/Dmax、Df/Dr以及Tg/Tr的數據如下表十五與表十六所示。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9A圖及第9B圖,其中第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而第9B圖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塑膠鏡筒900係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塑膠鏡筒900包含一前端部910、一後端部920、一外環部930以及三成型澆口痕940。前端部910與後端部920分別位在塑膠鏡筒900的兩端,而外環部930連接前端部910與後端部920。成型澆口痕940位在前端部910、後端部920 與外環部930之至少一者。更具體而言,成型澆口痕940係位在後端部920。前端部910具有一前端開口911,後端部920具有一後端開口921、三內凹結構922與三切平面923。其中,切平面923環繞後端開口921呈對稱分佈,更具體而言,切平面923環繞塑膠鏡筒900的一中心軸X’(可參見第9D圖)呈對稱分佈。另外,內凹結構922係位在切平面923上方,換言之,內凹結構922亦環繞塑膠鏡筒900的中心軸X’呈對稱分佈。又,外環部930具有一螺牙結構931。塑膠鏡筒900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上,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請參照第9C圖,其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後視圖。如圖所示,各成型澆口痕940分別位在切平面923上。更具體而言,各切平面923對應各成型澆口痕140,且各成型澆口痕940位在各切平面923上。換言之,成型澆口痕940係環繞塑膠鏡筒900的中心軸X’而對稱地分佈在後端部920上。請參照第9D圖,其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塑膠鏡筒900的最大外徑為Dmax,塑膠鏡筒900的高度為Z,前端開口911的口徑為Df,後端開口921的口徑為Dr。本實施例中的Dmax、Df、Dr、Z、Z/Dmax以及Df/Dr的數據如下表十七與表十八所示。
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塑膠鏡筒的至少三成型澆口痕環繞塑膠鏡筒的中心軸而對稱分佈的形式並不以水平環繞為限,只要塑膠鏡筒能滿足下列條件:2.0<Tg/Tr<7.5即可。其中,Tg是成型澆口痕所在之塑膠鏡筒的一第一厚度,而Tr是後端部所在之塑膠鏡筒的一第二厚度。更具體而言,Tg係指由成型澆口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的內表面且垂直於塑膠鏡筒的中心軸的距離。而Tr則係指由外環部與後端部相連處的外緣到塑膠鏡筒的內表面且垂直於塑膠鏡筒的中心軸的距離。
[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
請參照第10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一種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係採複數流道的射出成型法,如圖所示,首先如步驟1010,提供一射出模具,其中射出模具具有一鏡筒型腔,且射出模具包含至少三射出流道。之後如步驟1020,將一成型材料經射出流道射入射出模具,藉以獲得塑膠鏡筒。
以下以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塑膠鏡筒200為例進行說明。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係繪示應用第10圖的製造方法製造塑膠鏡筒的射出模具的示意圖,而第12圖係繪示第11圖的射出模具的射出流道位置的示意圖。
塑膠鏡筒200的製造方法,係採複數流道的射出成型法。首先,提供一射出模具1100,如圖所示,射出模具1100具有一鏡筒型腔1120,且射出模具1100包含三射出流道 1110。此外,各射出流道1110皆有一成型澆口1111,且鏡筒型腔1120的形狀與塑膠鏡筒200相對應。之後將一成型材料(例如熔融塑料)射入射出模具1100中,即可藉以獲得塑膠鏡筒200,而塑膠鏡筒200將有著如同第二實施例所述的結構。更具體而言,成型材料是經由射出流道1110射入射出模具1100中,也因此塑膠鏡筒200上會有三個成型澆口痕240,且各成型澆口痕240對應各射出流道1110。更具體而言,各成型澆口痕240對應各成型澆口1111。前述的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亦適用於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三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所述的塑膠鏡筒的製造。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塑膠鏡筒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前端部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前端開口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後端部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後端開口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外環部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22‧‧‧內凹結構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23‧‧‧切平面
133、333、433、533、931‧‧‧螺牙結構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成型澆口痕
1010、1020‧‧‧步驟
1100‧‧‧射出模具
1110‧‧‧射出流道
1111‧‧‧成型澆口
1120‧‧‧鏡筒型腔
X’‧‧‧中心軸
Dmax‧‧‧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
Z‧‧‧塑膠鏡筒的高度
Df‧‧‧前端開口的口徑
Dr‧‧‧後端開口的口徑
Tg‧‧‧塑膠鏡筒的第一厚度
Tr‧‧‧塑膠鏡筒的第二厚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1B圖係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1C圖係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1D圖係繪示第1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2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2B圖係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2C圖係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2D圖係繪示第2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3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3B圖係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3C圖係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3D圖係繪示第3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4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4B圖係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4C圖係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4D圖係繪示第4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5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5B圖係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5C圖係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5D圖係繪示第5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6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6B圖係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6C圖係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6D圖係繪示第6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7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 筒的示意圖。
第7B圖係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7C圖係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7D圖係繪示第7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8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8B圖係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8C圖係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俯視圖。
第8D圖係繪示第8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9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塑膠鏡筒的示意圖。
第9B圖係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側視圖。
第9C圖係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後視圖。
第9D圖係繪示第9A圖的塑膠鏡筒的剖視圖。
第10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一種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第11圖係繪示應用第10圖的製造方法製造塑膠鏡筒的射出模具的示意圖。
第12圖係繪示第11圖的射出模具的射出流道位置的示意圖。
200‧‧‧塑膠鏡筒
230‧‧‧外環部
210‧‧‧前端部
231‧‧‧內凹結構
211‧‧‧前端開口
232‧‧‧切平面
220‧‧‧後端部
240‧‧‧成型澆口痕
221‧‧‧後端開口

Claims (31)

  1. 一種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一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一外環部,連接該前端部與該後端部;以及至少三成型澆口痕,位在該前端部、該後端部與該外環部之至少一者;其中,該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Dmax<10 mm。
  2. 如請求項1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環繞該塑膠鏡筒的一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3. 如請求項2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位在該外環部。
  4. 如請求項3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前端部間的距離較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後端部間的距離短。
  5.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外環部包含複數個切平面,且各該成型澆口痕分別位在該些切平面上。
  6.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該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0.3<Z/Dmax<0.8。
  7.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該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0.1<Df/Dr<0.4。
  8.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且滿足下列條件:Z<5 mm。
  9.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應用於一可攜式裝置上。
  10. 如請求項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所在之該塑膠鏡筒的一第一厚度為Tg,該後端部所在之該塑膠鏡筒的一第二厚度為Tr,且滿足下列條件:2.0<Tg/Tr<7.5。
  11. 如請求項3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外環部包含一螺牙結構。
  12. 如請求項2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外環部包含複數 個內凹結構,且該些內凹結構環繞該塑膠鏡筒的該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13. 如請求項1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該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0.1<Df/Dr<0.5。
  14. 如請求項13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環繞該塑膠鏡筒的一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15. 如請求項14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位在該外環部。
  16. 如請求項15的塑膠鏡筒,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前端部間的距離較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後端部間的距離短。
  17. 如請求項13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外環部包含複數個內凹結構,且該些內凹結構環繞該塑膠鏡筒的該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18. 如請求項17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且滿足下列條件:Z<5 mm。
  19. 如請求項1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係一體成型的結構。
  20. 如請求項1的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係利用一射出模具以射出成型法所製造,該射出模具具有至少三射出流道,且各該成型澆口痕對應各該射出流道。
  21. 一種塑膠鏡筒的製造方法,係採複數流道的射出成型法,包含:提供一射出模具,該射出模具具有一鏡筒型腔,且該射出模具包含至少三射出流道;以及將一成型材料經該些射出流道射入該射出模具,藉以獲得該塑膠鏡筒;其中,該塑膠鏡筒包含一前端部、一後端部、一外環部與至少三成型澆口痕,該前端部具有一前端開口,該後端部具有一後端開口,該外環部連接該前端部與該後端部,該些成型澆口痕位在該前端部、該後端部與該外環部之至少一者,且各該成型澆口痕對應各該射出流道,該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該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該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Dmax<10 mm,及0.1<Df/Dr<0.5。
  22. 如請求項21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環繞該塑膠鏡筒的一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23. 如請求項22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位在該外環部。
  24. 如請求項23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前端部間的距離較該些成型澆口痕與該後端部間的距離短。
  25. 如請求項24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外環部包含複數個切平面,且各該成型澆口痕分別位在該些切平面上。
  26. 如請求項24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該塑膠鏡筒的最大外徑為Dmax,且滿足下列條件:0.3<Z/Dmax<0.8。
  27. 如請求項24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前端開口的口徑為Df,該後端開口的口徑為Dr,且滿足下列條件:0.1<Df/Dr<0.4。
  28. .如請求項24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塑膠鏡筒的高度為Z,且滿足下列條件:Z<5 mm。
  29. 如請求項24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成型澆口痕所在之該塑膠鏡筒的一第一厚度為Tg,該後端部所在之該塑膠鏡筒的一第二厚度為Tr,且滿足下列條件:2.0<Tg/Tr<7.5。
  30. 如請求項21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外環部包含複數個內凹結構,且該些內凹結構環繞該塑膠鏡筒的一中心軸呈對稱分佈。
  31. 如請求項30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外環部包含一螺牙結構。
TW102101174A 2012-11-13 2013-01-11 塑膠鏡筒製造方法 TWI484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25488P 2012-11-13 2012-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818A true TW201418818A (zh) 2014-05-16
TWI484239B TWI484239B (zh) 2015-05-11

Family

ID=506814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1532A TWI682207B (zh) 2012-11-13 2013-01-11 塑膠鏡筒
TW102101174A TWI484239B (zh) 2012-11-13 2013-01-11 塑膠鏡筒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1532A TWI682207B (zh) 2012-11-13 2013-01-11 塑膠鏡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637B2 (zh)
CN (1) CN103809261B (zh)
TW (2) TWI682207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356B (zh) * 2016-04-22 2018-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0954B (zh) * 2016-05-13 2018-04-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US9964735B2 (en) 2016-04-22 2018-05-08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23777B (zh) * 2017-07-06 2018-05-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625544B (zh) * 2016-07-21 2018-06-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6467B (zh) * 2016-07-21 2018-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6466B (zh) * 2016-04-22 2018-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四)
US10007087B2 (en) 2016-04-22 2018-06-26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28459B (zh) * 2016-05-13 2018-07-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TWI629499B (zh) * 2016-05-13 2018-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634347B (zh) * 2016-04-22 2018-09-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637192B (zh) * 2016-04-22 2018-10-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US10197771B2 (en) 2016-05-13 2019-02-05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4580U (zh) * 2015-07-06 2015-1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塑膠鏡筒、光學鏡頭、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M509915U (zh) 2015-07-20 2015-10-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具有自動對焦機構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JP2017053933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M519751U (zh) 2015-11-09 2016-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5563B (zh) * 2017-03-23 2018-06-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JP6779176B2 (ja) * 2017-06-02 2020-11-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樹脂部材
CN108037578B (zh) * 2018-01-10 2019-10-1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系统
TWI650586B (zh) * 2018-07-12 2019-02-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自動對焦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72538B (zh) 2018-09-12 2019-09-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98693B (zh) * 2018-12-28 2020-07-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及電子裝置
WO2020258332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WO2020258239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片及镜头模组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02431B (zh) * 2020-02-12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30639B (zh) 2020-02-25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WO2022067694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镜筒元件、成型模具、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9128B2 (ja) * 1995-01-18 2003-10-2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の成形方法及びレンズ鏡胴
JP2003043349A (ja) * 2001-08-03 2003-02-13 Konica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レンズ
JP4847020B2 (ja) * 2005-01-19 2011-12-2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
CN100543502C (zh) * 2006-02-24 2009-09-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数码相机模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08216708A (ja) * 2007-03-06 2008-09-18 Fujinon Corp レンズ組立体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9037162A (ja) * 2007-08-03 2009-02-19 Panasonic Corp 円筒成形品、レンズ鏡筒、カメラおよび射出成形用金型
JP4946921B2 (ja) * 2008-03-05 2012-06-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1561540B (zh) * 2008-04-16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镜头模组组装的方法
JP5450978B2 (ja) * 2008-04-24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CN201540396U (zh) * 2009-07-09 2010-08-04 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TWI456284B (zh) * 2009-11-11 2014-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TWI509278B (zh) * 2011-02-25 2015-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結構
CN202059482U (zh) * 2011-05-19 2011-11-3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8468B2 (en) 2016-04-22 2018-08-14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79444B (zh) * 2016-04-22 2019-12-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US9958641B2 (en) 2016-04-22 2018-05-01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9964735B2 (en) 2016-04-22 2018-05-08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10429612B2 (en) 2016-04-22 2019-10-01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37192B (zh) * 2016-04-22 2018-10-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TWI612356B (zh) * 2016-04-22 2018-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6466B (zh) * 2016-04-22 2018-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四)
US10007087B2 (en) 2016-04-22 2018-06-26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34347B (zh) * 2016-04-22 2018-09-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629498B (zh) * 2016-04-22 2018-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US10078200B2 (en) 2016-05-13 2018-09-18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29499B (zh) * 2016-05-13 2018-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628459B (zh) * 2016-05-13 2018-07-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US10078199B2 (en) 2016-05-13 2018-09-18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10126525B2 (en) 2016-05-13 2018-11-13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10197771B2 (en) 2016-05-13 2019-02-05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61220B (zh) * 2016-05-13 2019-06-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0954B (zh) * 2016-05-13 2018-04-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6467B (zh) * 2016-07-21 2018-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5544B (zh) * 2016-07-21 2018-06-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23777B (zh) * 2017-07-06 2018-05-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19637B2 (en) 2015-04-28
CN103809261A (zh) 2014-05-21
TWI484239B (zh) 2015-05-11
TWI682207B (zh) 2020-01-11
CN103809261B (zh) 2016-08-03
US20140133040A1 (en) 2014-05-15
TW201516514A (zh) 201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4239B (zh) 塑膠鏡筒製造方法
US917439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device, and optical device
JP580469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US8964314B2 (en) Lens and method of molding lens
CN108627941B (zh) 塑胶镜筒、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8842376B2 (en) Plastic optical lens
US791415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ens using opaque or semi-opaque material
US9227371B2 (en) Optical lens, mold set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lens
US20170285292A1 (en) Lens holder, manufacturing mehtod thereof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437304B (zh) 光學透鏡元件和該塑膠透鏡成型模具及塑膠透鏡的製造方法
CN104718482A (zh) 模制透镜的透镜单元结构与模制透镜的成型模具
JP2007022905A (ja) 光学素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デバイス、および成形装置
US7916410B1 (en) Lens,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nd related lens module
TW201914799A (zh) 注塑模具
CN101493569B (zh) 镜片及镜头模组
US20170072650A1 (en) Optical lens and injection mold thereof
TWI354622B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lens
CN102371647A (zh) 镜片成型方法
TWI746166B (zh) 光學透鏡、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I530380B (zh) 透鏡組之製造方法
TWI411827B (zh) 鏡頭模組
KR20110051873A (ko) 렌즈 사출 금형
CN101561540B (zh) 镜头模组及镜头模组组装的方法
US20090302194A1 (en) Mold for manufacturing unitary composite lens
TW202317352A (zh) 注塑成型模具、鏡片、成像鏡頭組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