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9482U -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9482U
CN202059482U CN2011201626974U CN201120162697U CN202059482U CN 202059482 U CN202059482 U CN 202059482U CN 2011201626974 U CN2011201626974 U CN 2011201626974U CN 201120162697 U CN201120162697 U CN 201120162697U CN 202059482 U CN202059482 U CN 202059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ressed
camera head
frame
buf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26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宫国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1201626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9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9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94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包括通过按压被按压件而对用于保持透镜的移动框进行制动的制动主体,在所述制动主体和所述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所述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均包括前述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保证移动框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在摄像装置(例如电子照相机、便携电话或摄影机等)中使用的制动器,特别是有关包括有制动器的抖动校正机构或对焦及摇摆控制机构等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3151号公报)公开的自动对焦机构中包括移送驱动机构。该移送驱动机构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在该移送驱动机构中,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轴线方向,以直线的形式依次接合重物、层压型压电元件和摩擦导向轴,摩擦导向轴可滑动地支撑在壳体上。
该层压型压电元件沿着轴线方向层压有陶瓷压电层。在该层压型压电元件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在配线基板上,另一个端子电极接地的状态下,通过在端子电极上施加电压,层压型压电元件即会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轴线方向伸缩,从而带动摩擦导向轴移动。在需使摩擦导向轴停止动作时,使摩擦制动元件直接按压摩擦导向轴来进行制动。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82029号公报)揭示的对焦机构中,采用了小型的电磁线性电机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定子和可动件。定子与引导轴平行,能起到引导轴的作用,定子包括外壳和设外壳其内部的芯线,在外壳和芯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置线圈。可动件套设在定子外,可在定子上滑动,通过可动件动作而对透镜进行移动。在可动件上设置围绕定子的磁铁。且在可动件和定子之间的间隙设置制动用压电元件。在需使可动件停止动作时,使制动用压电元件直接压接在定子表面上。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324408号公报)揭示的使透镜高速地向光轴方向振动的摇摆机构中,在用来移动透镜的弹性部件例如万向接头弹簧上密接应变计,通过应变计的输出来检测透镜位置。
但上述三篇专利文献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件1的移送驱动机构中,沿光轴方向以直线的形式配置重物、层压型压电元件和摩擦导向轴,壳体需滑动地支撑摩擦导向轴。因此不利于移送驱动机构在光轴尺寸上的小型化。
在上述专利文件1和2的移送驱动机构中,制动时,制动元件均是直接按压在摩擦导向轴、引导轴(或定子)等被按压件上,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摩擦制动元件、壳体的接触部、摩擦导向轴及引导轴,以及专利文件2中的小型移送驱动机构的定子的外壳,采用包含碳的液晶性树脂材料制成时,会由于摩擦驱动或降落冲击而在这些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伤痕或压痕。而这些伤痕或压痕有可能对可动透镜框的移动速度带来致命的影响。虽然可通过采用不锈钢等材料并在表面进行陶瓷蒸镀、或完全采用陶瓷材料来制作关键部件例如引导轴,但显然不利于降低成本。
在专利文献3中,采用万向接头弹簧使透镜保持在中立位置,但在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时,万向接头弹簧的弹簧力的负荷会施加到线性电机驱动上,会引起额外的电力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不易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产生压痕或损伤,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能使移送用的驱动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能使移送用驱动组件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实现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包括通过按压被按压件而对用于保持透镜的移动框进行制动的制动主体,在所述制动主体和所述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所述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
实现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使被按压件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制成,而缓冲部件采用黄铜或硬铝制成,即可容易的保证二者的硬度关系,不再详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由于在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因此,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保证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另外,在移动框不移动的状态下,还可由缓冲部件来增加对移动框的保持力,增强可靠性,能在降落冲击过程中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
在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主体为制动用压电元件,在所述制动用压电元件的轴向两端设置连接端板和所述缓冲部件。其中所述连接端板为端子基板,优选为能向缓冲部件施加压力的板弹簧,板弹簧的按压力会施加于缓冲部件,不仅能增加对移动框的保持力,还能减少制动用压电元件在制动时所需的按压力,减少功率消耗。
在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主体也可置换为电磁驱动元件或者高分子致动器等其它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件为按压球、按压板、按压辊、具有按压槽的按压体、或者具有按压凸部的按压体等等。本实用新型对缓冲部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组成不作限制,能按压被按压件即可。
在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件可为多个且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布置,这样能使制动力在光轴方向上分散地施加在被按压件表面,进一步减少在被按压件表面产生压痕或损伤的可能性。
在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件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性树脂层,例如氟树脂涂层等,润滑性树脂层能增加缓冲部件的耐擦伤性能,避免缓冲部件以及被缓冲部件所按压的引导部件的表面损伤、压痕,进一步保证移动框移动的高速性、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包括:固定框;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以及第一方面中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筒中,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镜筒,由于在制动器的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因此,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另外在移动框不移动的状态下,还可由缓冲部件来增加对移动框的保持力,可靠性更高,能在降落冲击过程中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而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状态下,由于制动器的缓冲部件与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从而不会造成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引导部件选自以下三者当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所述制动器包括与所述被按压件相对应的组数:
与光轴方向平行的引导轴,所述引导轴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移动框上且与所述引导轴相对应;
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摩擦导向轴,所述摩擦导向轴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摩擦导向轴相对应;以及
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引导端板,所述引导端板设在所述移动框的端面上,所述制动器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引导端板相面对的端面上且与所述引导端板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部件的数量,可根据摄像装置所包含的引导部件的情况及实际的设计需求而定。摄像装置通过会包括引导轴、摩擦导向轴及引导端板,由引导轴、摩擦导向轴引导移动框沿光轴方向移动,而由引导端板引导移动框沿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因此,选择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部件,可以仅包括三者当中的一个,即仅在引导轴、摩擦导向轴或引导端板上配置对应的制动器;也可以包括其中的两个,即同时在引导轴和摩擦导向轴上,引导轴和引导端板上,摩擦导向轴和引导端板上同时配置对应的制动器;当然,也可在引导轴、摩擦导向轴和引导端板三者上同时配置对应的制动器。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件和作为被按压件的所述引导部件由相同材质制成。这样能使缓冲部件和作为被按压件的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相同的表面硬度,此时,不必进行硬度选择和设计。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同材质为非陶瓷材料,可有效地避免高成本。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非陶瓷材料为金属或工程塑料,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未列出的非陶瓷材料。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移动框上设有能够在所述引导部件上滑动的施力部件;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这样由施力部件和缓冲部件共同来保持移动框,可靠性更高,能在降落冲击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件的外表面设有氟树脂涂层,能增加引导部件的耐擦伤性能,避免引导部件的表面损伤、压痕,保证移动框移动的高速性、可靠性。
在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没有选择引导部件作为被按压件,而选择了移动框作为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可以理解,甚至可还将制动器设在移动框上,而选择固定框作为被按压件。选择被按压件属于制动领域的设计内容,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摄像装置中,包括:驱动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由于在制动器的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因此,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状态下,由于制动器的缓冲部件与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从而不会对驱动组件造成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为抖动校正机构、对焦控制机构、摇摆控制机构、或平移控制机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未提及的用于摄像装置中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由于在制动器的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因此,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动作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从而不会对驱动组件造成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而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可由缓冲部件来增加对移动框的保持力,可靠性更高,能在降落冲击过程中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平行光轴方向设置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的移送用压电元件、与所述移送用压电元件另一端相连接的非磁性的传递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NS磁铁、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内侧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所述NS磁铁由一对永磁体按异极相对且在二者之间夹设非磁性部件而构成。此种驱动组件,不必在固定框上滑动地支撑摩擦导向轴,有利于调节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之间设置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固定框和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两者当中的一者之上的引导槽和设于另一者之上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配合在所述引导槽内。由于第一磁性部件与固定框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引导结构,因此能准确的引导移动框动作,且第一磁性部件作为引导结构的一部分,还能遮断磁铁的漏磁,不对外部的设备产生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与所述NS磁铁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氟树脂涂层,能增加第二磁性部件的耐擦伤性能,保证移动框移动的高速性、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两根与光轴方向平行的引导轴,所述两根引导轴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对应于每根引导轴,所述移动框的两端侧分别设置一个轴承部而构成四点支撑;所述制动器包括两组,分别沿径向方向配置在所述移动框的两端侧,且与对应于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根所述引导轴的两个所述轴承部分别对应。由四个轴承部实现四点支撑,且两个制动器对一根引导轴施加对称的作用力,在移动框处于中立状态和移动状态时,移动框均不会相对重心点旋转,不会对驱动组件施加转动负荷。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在所述NS磁铁未连接所述传递部件的侧面接合保持框,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配置在所述保持框上且与第二磁性部件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为设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和所述固定框的内周之间的电磁线性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这种驱动组件在光轴方向也具有较小的尺寸,在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制动器配合使用时,十分有利于实现小型化、高速化和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的另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平行光轴方向设置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的移送用压电元件、与所述移送用压电元件另一端相连接的非磁性的传递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NS磁铁、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内侧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以及
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被按压件相对应,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的再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设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和所述固定框的内周之间的电磁线性驱动组件;以及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和再一种摄像装置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在制动器的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因此,在制动主体按压被按压件而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透镜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能由缓冲部件来增加对移动框的保持力,可靠性更高,能在降落冲击过程中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
由于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动作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因此不会对驱动组件造成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
前述驱动组件不包括需在固定框上滑动支撑的摩擦导向轴,非常有利于调节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D-D向剖视放大图。
图5为图1的E-E向剖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移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与光轴方向垂直的通过一个按压球的纵向平面的纵向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部件和引导轴的纵向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四点支撑的摄像装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F-F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轴承部5的纵向剖视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三点支持的摄像装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的又一实施的示意图,其中仅绘示了制动器、驱动组件。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3的电子照相机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中间适配器的半剖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反射板和光反射镜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图15的电子照相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的摄像装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G-G向剖视图。
图21为图19的电磁线性电机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5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例如可为电子照相机、便携电话或摄像机等光电产品。
由于制动器、调节机构、透镜镜筒均是摄像装置的组成部分,为使申请文件更为简明,将以描述摄像装置的各实施方式的形式来进行说明。制动器、调节机构和透镜镜筒的各实施方式,均已包含在摄像装置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此将不再单独描述。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描述主要的相关元件,其它与现有技术当中相同的元件,将不再描述。
实施方式1
如图1~9所示,以包括对焦驱动控制机构的电子照相机为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该摄像装置包括:
透镜镜筒1,该透镜镜筒1使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束A从右侧入射到摄像透镜141,之后入射光束A聚光而在位于透镜镜筒1左侧的摄像元件10上形成光学像。在摄像装置为电子照相机的实施例中,摄像元件10可与透镜镜筒1制成为一体,也可使摄像元件10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侧。透镜镜筒1具有:第1固定框11,其位于摄像元件侧(通常称为像侧),具有用于使光束通过的开口;第2固定框12,其位于物体侧(通常称为被摄体侧),具有用于使光束通过的开口;引导轴13,作为引导部件,固定支撑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中,引导轴13可具有经D切割(被切掉部分的横截面为D字形)或经双D切割的截面,从而形成切割面131,当然引导轴13的截面不局限于此,例如引导轴13也可具有不经切割的圆形截面;移动框14,套设在引导轴13上并处于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之间,移动框14能在引导轴13上沿光轴O1方向移动,在移动框14上保持前述摄像透镜141例如正透镜,此摄像透镜141也被称为对焦透镜或者摇摆透镜,摄像透镜141可根据摄像元件10的纵横比而具有D切割或双D切割形状(如图4所示),可通过例如粘结剂1410接合在移动框14上。
驱动组件2,设置在透镜镜筒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传统的压电式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2包括沿平行光轴O1方向依序接合的重物21、移送用压电元件22和摩擦导向轴23。重物21、移送用压电元件22和摩擦导向轴23可通过粘接剂相互接合,也可以制成一体结构。对驱动组件2进行支持的支撑板24例如通过粘结剂与重物21相接合。该支撑板24再通过止动螺钉241固定在第1固定框11的像侧端面上,当然,该支撑板24也可通过粘结剂等固定在第1固定框11的像侧端面。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上分别具有与摩擦导向轴23为间隙配合的贯穿孔,从而摩擦导向轴23能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的贯穿孔内滑动来对移动框14的动作进行驱动和引导,也就是说摩擦导向轴23除了作为驱动组件2的组成部分,还作为引导部件。由摩擦导向轴23带动移动框14移动的可行的实施方式是:在移动框14上设置与摩擦导向轴23相配合的V形摩擦凹槽142及向摩擦导向轴23施力的且能够在摩擦导向轴23上滑动的施力弹簧143,这样摩擦导向轴23与施力弹簧143和V形摩擦凹槽142之间实现三个线接触,当然摩擦凹槽142也可呈弧形或其它形状,能实现线接触和面接触。如果向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上施加驱动电压,例如以几万Hz的三角波作为输入电压,1个三角波所需时间为t1+t2,在时间t1(加速)内移送用压电元件22缓慢推进,在时间t2(减速)内急剧退缩,在t2时间内能获得比摩擦导向轴23与施力弹簧143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以上的加速度,这样,在时间t1内摩擦导向轴23与施力弹簧143一起移动,在时间t2内摩擦导向轴23相对于施力弹簧143之间产生滑动,连续重复上述动作,摩擦导向轴23在三个线接触的状态下发生振动,从而带动移动框14沿光轴方向移动。
制动器3,包括通过按压被按压件而对移动框14进行制动的制动主体。其中被按压件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来选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引导部件的引导轴13和摩擦导向轴23作为被按压件,在引导轴13和摩擦导向轴23上分别配置一组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制动器3。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在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4,且缓冲部件4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缓冲部件4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方式是:使引导部件采用马氏体不锈钢SUS420或SUS440制成,维氏硬度为500HV左右;而缓冲部件4采用硬度小于等于引导部件的该硬度值的材料例如奥氏体不锈钢SUS303或SUS304,铁素体不锈钢SUS430等制成,维氏硬度为200HV左右,缓冲部件4也可采用黄铜或铜合金制成,维氏硬度为100HV左右,或采用硬铝A2024制成,维氏硬度为145HV左右。再一种方式是:使引导部件由纤维强化塑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聚酰胺(PA)树脂制成,维氏硬度在450~700HV范围内;而缓部部件4则可采用前述的马氏体不锈钢(与维氏硬度大于500HV的纤维强化塑料匹配)、奥氏体不锈钢、黄铜或铜合金或硬铝等制成。在此不再详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任意选择,只要保证缓冲部件4的表面硬度不大于作为被按压件的导引部件的表面硬度即可。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主体为制动用压电元件32,制动器3包括分别设置于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轴向两端的连接端板31和所述缓冲部件4。制动用压电元件32可为圆柱形或环形,可采用柔软系列的层压型压电元件,能够抑制压电元件所具有的磁滞。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端板31为端子基板。缓冲部件4可与制动用压电元件32相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器3的制动主体不局限于压电元件的形式,制动主体除了为压电元件以外,还可以置换为其它现有结构例如电磁驱动元件(例如电磁solenoid)或高分子致动器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将缓冲部件4作为制动器3的组成元件;可以理解的,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也可不作为制动器3的组成元件,而做为独立的缓冲部件,或者作为被按压件的表面的组成部分,视实际的设计需求而定。
根据前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3、包括该制动器3的对焦驱动控制机构、包括该制动器3的透镜镜筒1及包括该制动器3的摄像装置中,由于在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4,在制动器3按压被按压件进行制动时,通过缓冲部件4按压在被按压件的表面,且由于缓冲部件4的表面硬度不大于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因此能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移动框14及其上的摄像透镜141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
而在移动框14处于非移动状态下,缓冲部件4按压在被按压件上。这样由施力弹簧143和缓冲部件4共同来保持移动框14,可靠性高,在降落冲击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被按压件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当然,即使不设置施力弹簧143,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部件4同样能够增加对移动框14的保持力,提高可靠性。
在优选的对焦机构的控制电路的实施例中,在对焦动作开始时,在制动用压电元件32上施加驱动电压,使制动用压电元件32通电收缩,则缓冲部件4从引导部件即引导轴13和摩擦导向轴23上离开。之后,在驱动组件2的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使移动框14在光轴O1方向上移动。而在对焦动作结束时,当在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上施加驱动电压而在移动框14停止之后,制动用压电元件32上的施加电压被遮断,制动用压电元件32伸长,缓冲部件4再次按压到引导部件上。从而移送用压电元件22在动作开始或者动作结束时,不会受到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不采用该优选的控制电路,而仅利用缓冲部件4能避免在被按压件表面产生压痕或损伤的特性。
本实施方式中的两组制动器3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
其中一组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设在移动框14上且与引导轴13相对应。在移动框14上设置包括第一凹部144和第二凹部145的阶梯形凹部,第一凹部144容纳制动器3的连接端板31,第二凹部145容纳制动用压电元件32和缓冲部件4,在第二凹部145的内壁面和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柔软的硅橡胶33,由连接端板31和该硅橡胶33来共同支撑制动用压电元件32,当然硅橡胶33也可由海绵等其它柔软物质代替。缓冲部件4按压在引导轴13的切割面131上。优选的实施例中,制动用压电元件32和缓冲部件4的中心线O2,配置在与光轴O1方向正交的连结施力弹簧143和摄像透镜141的纵向中心线的直线O3上,以使制动力作用在摄像透镜141的纵向中心线上。
另一组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设在第2固定框12上且与摩擦导向轴23相对应。与前述一组制动器3的安装方式类似,在第2固定框12上设置阶梯形凹部来容纳制动器3,使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配置在第2固定框12上,缓冲部件4按压在摩擦导向轴23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1、5所示的制动器3的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均包括与制动用压电元件32相连接的连接板41和与连接板41相接合的按压球42。按压球42可通过粘合剂与连接板41相粘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压球42和连接板41可以一体制成,在实施方式2中就采用了这种结构。
在图6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3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可仅包括一个按压球42,按压球42通过板弹簧30与移动框14相连接。按压球42通过粘结剂421接合在板弹簧30上。板弹簧30可为金属板弹簧,板弹簧30可与移动框14一体制成,板弹簧30可呈吊钟型的C形,但也可以呈U形,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在板弹簧30上接合有应变片301。在制动用压电元件32上连接有承受部321,该承受部321具有与按压球42相抵接的凹面。通过应变片301可检测按压球42的位置即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收缩量ΔL。因此,在对焦动作状态中,在照相机主体侧的控制电路能够对移动框14在每个时间内的位移量进行数微米内的反馈控制,在产品降落时或移动框失控时进行最佳的增压,以防止移动框14被破坏。
在图7、8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3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改进之处是:连接端板31由端子基板替换为能向缓冲部件4施加压力的金属板弹簧311,该金属板弹簧311的按压力会施加于缓冲部件4上,不仅能增加对移动框14的保持力,还能减少制动用压电元件32在制动时所需的按压力,减少功率消耗。缓冲部件4同样包括与制动用压电元件32相连接的连接板41和与连接板41相连接例如粘接的按压球42。另一个改进之处是:按压球42设置为多个例如两个,且沿平行于光轴O1的方向间隔布置,从而能使制动力在光轴O1方向上分散地施加在引导部件(引导轴13或摩擦导向轴23)的被按压表面上,进一步减少在引导部件的表面产生压痕或损伤的可能性。第三个不同之处是:在引导部件上设置沿光轴O1延伸的例如为V型的凹槽132,按压球42按压在该凹槽132内,能将制动器3的制动力限制在凹槽132所在的直线内。
在图9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制动器3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图7、8的实施例,按压球42替换为按压辊43。按压辊43的中心轴线可与引导部件的中心轴线正交,当然也可平行。按压辊43也可为一个或者多个且沿平行于光轴O1的方向间隔布置。
在制动器3的其它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也可仅包括一个按压板,该按压板一端与制动用压电元件32相接合,另一端与引导部件相配合。缓冲部件4还可为具有V形或弧形按压槽的按压体,或者具有任意形状的按压凸部的按压体等,该按压凸部可与引导部件的凹槽132对应。本实用新型不对缓冲部件4的具体结构作限制,能按压被按压件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和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部件即引导轴13和摩擦导向轴23由相同材质制成,从而使缓冲部件4和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部件具有相同的表面硬度,此时不必进行硬度选择和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件4和引导部件均采用非陶瓷材料制成,可有效地避免高成本。其中非陶瓷材料是公知术语,可包括金属或工程塑料等陶瓷以外的材料。其中的金属例如为镁合金等,工程塑料例如为包含玻璃纤维的聚苯硫醚(PPS)、ABS树脂,或者包含碳纤维材料的PPS组合物或液晶性树脂组合物等。当然,与引导部件发生相对移动的移动框14,也可采用与缓冲部件4、引导部件相同的材料来制成,其中的包含碳纤维的液晶性树脂具有优良的高弹性率,能够提高引导轴13、摩擦导向轴23以及形成于移动框14上的轴承面的真圆度。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部件即引导轴13和摩擦导向轴23的外表面覆盖润滑性树脂层,例如实施氟树脂涂层蒸镀或氟树脂溅射(涂布),能增加引导部件的耐擦伤性能,保证移动框14移动的高速性、可靠性。缓冲部件4的外表面也可覆盖润滑性树脂层,例如实施氟树脂涂层(蒸镀)或氟树脂溅射(涂布),能增加缓冲部件4的耐擦伤性能,避免缓冲部件4以及被缓冲部件4所按压的引导部件的表面损伤、压痕,保证移动框14移动的高速性、可靠性。
实施方式2
如图10~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原理和效果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节机构为抖动校正机构,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组件2取消了摩擦导向轴23,实现了调节机构在光轴O1方向上的尺寸的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例将引导轴13作为被按压件,另一个实施例将移动框14作为被按压件。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包括:
透镜镜筒1,透镜镜筒1使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束A从左侧入射到固定透镜111、且通过摄像透镜141之后聚光而在位于透镜镜筒1右侧的摄像元件10上形成光学像。透镜镜筒1具有:
第1固定框11,该第1固定框11上设置所述固定透镜111,且具有连接凸缘112;第2固定框12,作为外筒,外筒的左端面具有凹部121,右端具有侧板122,在左端和右端之间是筒壁123,第1固定框11的连接凸缘112通过紧固件113固定在第2固定框12的凹部121内,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同心;两根引导轴13,作为引导部件,沿平行于光轴O1方向分别位于光轴的两侧,两根引导轴13可通过粘结剂等固定支撑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的侧板122之间,在两根引导轴13的外表面蒸镀形成有例如氟树脂涂层等的润滑性树脂层,以避免引导轴13的表面损伤、压痕;移动框14,套设在引导轴13上而处于外筒内,移动框14能在引导轴13上沿光轴O1方向移动,在移动框14上保持前述摄像透镜141。
驱动组件2,设置在透镜镜筒1中。驱动组件2包括:移送用压电元件22,其通过支撑板24固定在外筒的侧板122上,为减小支撑板24的支撑负担,可在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与外筒的筒壁123之间设置粘结剂221例如硅粘结剂来接合;传递部件25,由铝、镁合金等金属的非磁性材料制成,其与移送用压电元件22的另一端接合;NS磁铁26,与传递部件25的另一端相连接,NS磁铁26由一对永磁体261按异极相对且在二者之间夹设非磁性部件262而构成,传递部件25接合在NS磁铁26的侧面;第一磁性部件27,与NS磁铁26的径向外侧相对应,在第一磁性部件27和外筒的筒壁123之间设置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可包括设置在外筒的筒壁123上的引导槽291和设置在第一磁性部件27的径向外侧的引导部292,引导部292配合在引导槽291内,当然也可在筒壁123上设置引导部292,而在第一磁性部件27上设置引导槽291,将作为后轭的第1磁性部件27作为引导结构的一部分,具有能够遮断磁铁的漏磁,且不会对外部的设备产生影响的效果;第二磁性部件28,与NS磁铁26的径向内侧相对应,第二磁性部件28固定在移动框14的外周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该第二磁性部件28的与NS磁铁26接触的表面,可呈平坦状,也可呈凸起状、或者呈沿移动框14的外周周向设置的圆弧状等等,不作限制,还可进一步在第二磁性部件28的与NS磁铁26接触的表面上蒸镀或溅射形成有例如氟树脂涂层等的润滑性树脂层281;其中移送用压电元件22、传递部件25和NS磁铁26沿光轴方向O1依序设置。该驱动组件2的动作如下:当在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上施加电压(例如三角波或锯齿波驱动电压)时,例如以几万Hz的三角波作为输入电压,1个三角波所需时间为t1+t2,在时间t1(加速)内移送用压电元件22缓慢推进,在时间t2(减速)内急剧退缩,在t2时间内能获得比NS磁铁26与第二磁性部件28的最大静止摩擦以上的加速度,这样,在时间t1内NS磁铁26与第二磁性部件28一起移动,在时间t2内NS磁铁26与第二磁性部件28之间产生滑动,连续重复上述动作,第二磁性部件28可以克服NS磁铁26与第二磁性部件28之间的磁预压,使传递部件25和NS磁铁26沿光轴O1方向振动,从而带动与第二磁性部件28相固定的移动框14动作。
制动器3,可采用实施方式1中任意实施例中的结构。如图12所示,采用了缓冲部件4的按压球42和连接板41一体成型的实施例。在本实施方式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移动框14的两端侧共设置四个轴承部5实现四点支撑,其中每两个承轴部5分别对应于一根引导轴13,在各轴承部5内设置左右对称的退刀槽51,在退刀槽51处和引导轴13之间容纳承轴元件(图中未示出),以减少移动框的14在引导轴13上的摩擦阻力,减少电力消耗。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引导部件的两根引导轴13当中的远离驱动组件2的一根作为被按压件,靠近驱动组件2的上方的引导轴13为圆柱形,下方的作为被按压件的引导轴13具有沿光轴O1方向延伸的V型凹槽132,缓冲部件4的按压球42按压在该V型凹槽132内。制动器3包括两组,分别沿径向方向分别配置在移动框14的两端侧且与对应该下方的引导轴13的两个轴承部5分别对应,为使图面更清晰,仅绘示连接端板31来代表整个制动器3。
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器3、包括该制动器3的抖动校正机构、包括该制动器3的透镜镜筒1及包括该制动器3的摄像装置,由于在制动器3的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4,且由于缓冲部件4的表面硬度不大于引导轴13的表面硬度,同样能有效地保护引导轴13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移动框14及其上的摄像透镜141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
而在移动框14处于非移动状态下,两组制动器3的缓冲部件4按压在被按压件上,能够增加对移动框14的保持力,提高可靠性。
也可设计控制电路,使移送用压电元件22在动作开始或者动作结束时,即移动框14移动的过程中,缓冲部件4从引导轴13上离开,从而移送用压电元件不会受到过负荷而导致电力消耗。
在该最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四个轴承部5进行四点支撑,而制动器3在一根引导轴13上对应于两个轴承部5进行两点制动,还进一步达到了保证移动框14不会相对于其重心点发生旋转、不会对移送用压电元件22造成负荷以减少电力消耗的效果。另外,还可在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侧面贴附应变仪(图中未示出),以测定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伸缩量,通过反馈电路控制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伸缩量,能够高精度定位引导轴13与缓冲部件4之间的相离或接触状态。
除了最优选的由四个轴承部5进行四点支撑的实施例以外,还可如图13所示,采用三个轴承部5实现三点支撑。在上方的引导轴13上设置两个轴承部5,在下方的引导轴13上对应于移动框14的重心点所在的纵向中心线O2上设置一个轴承部5,并对应该轴承部5配置制动器3。当然,轴承部5不是必须的元件,也可全部省略,直接在下方的引导轴13上配置制动器3。
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移动框14作为被按压件,在NS磁铁26未连接传递部件25的侧面接合保持框6,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配置在保持框6上且与固定在移动框14的外周的第二磁性部件28相对应,制动时,由缓冲部件4按压第二磁性部件28上蒸镀或溅镀的氟树脂涂层等润滑性树脂层281上,氟树脂涂层维氏硬度为360HV~450HV,此时缓冲部件4的材料可选择铍铜,维氏硬度为180HV~240HV,也可选择黄铜,维氏硬度为100HV。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制动器3的缓冲部件4可以不必按压在第二磁性部件28上,而是按压在移动框14的未设置第二磁性部件28的外周面上。
实施方式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原理和效果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是:透镜单元6和中间适配器8均作为具有摇摆控制机构的调节机构。仅在作为引导部件的摩擦导向轴23上配置制动器3。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摇摆控制机构的透镜单元6能够与照相机主体7自由装卸的交换透镜型电子照相机(以下称为照相机系统),当然本实施方式也适用于透镜单元和照相机主体一体化的紧凑型照相机。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由照相机主体7、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透镜单元6及配置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适配器8构成。其中照相机主体7与中间适配器8之间、以及中间适配器8与透镜单元6之间,能够通过卡口安装架分别交换装卸,即照相机主体7可仅与透镜单元6相结合构成摄像装置。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照相机主体7朝向被摄体的方向称为前方,将相反方向作为后方,透镜向前方或者后方移动称为“向光轴方向移动”。在由中间适配器8和透镜单元6构成的透镜镜筒1中,将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O1一致的轴作为Z轴,将与Z轴正交的平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轴作为X轴、Y轴。
透镜单元6具有用于成像被摄体的光学像的摄像透镜组61,摄像透镜组61包括依从前向后的顺序设置的对焦正透镜611、光圈612和变焦负透镜613,光圈612通过设置在未图示的光圈驱动机构内的步进电机、电磁驱动型线性电机等驱动,另外,也可以将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3151号公报)揭示的能够向X轴及Y轴方向移动的抖动校正用透镜,设置在摄像透镜组61内,在此处,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框14的驱动机构来作为对焦正透镜611、未图示的抖动校正用透镜、或者变焦负透镜613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在透镜单元6内配置有透镜用CPU 62,用于对透镜单元6的摄像透镜组61的动作进行控制。
中间适配器8位于摄像光学系统61的后方,具有由第1负透镜811、正透镜812、第2负透镜813构成的中间透镜组81。在中间适配器8内配置有中间适配器用CPU82,用于对中间透镜组81的正透镜812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照相机主体7内,在由摄像透镜组61与中间透镜组81构成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所对应的位置上配置有摄像元件70,摄像元件70例如为电荷耦合元件(CCD)或CMOS传感器等。中间透镜组81是大致等倍率的、外径比摄像透镜组81大的光学系统,并且即使中间透镜组81的正透镜812相对于光轴O1向前后方向振动,也能够在不改变被摄体的光学像倍率的情况下,使成像位置位移。在照相机主体7内还配置有实现各功能的图像显示部71、显示控制电路72、图像处理部73、记录介质74、或暂时保存摄像图像的存储器75、照相机操作部76以及对这些元件进行控制的相同主体用CPU 77。
在照相机主体7上安装了中间适配器8的实施方式中,透镜单元6的透镜用CPU62和中间适配器8的中间适配器用CPU 82之间可通过连接器电连接以实现通信。中间适配器8的中间适配器用CPU 82与照相机主体用CPU 77之间也可通过连接器电连接以实现通信,从而中间透镜组81能依据中间适配器用CPU 82所发出的指示,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
如图16所示,下面详细介绍中间适配器8。
中间适配器8的透镜镜筒1包括:第1固定框11,该第1固定框11上保持前述第1负透镜811,在第1固定框11的左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透镜侧安装架83,该透镜侧安装架83可通过弹性卡口与透镜单元6自由安装和拆卸,当然透镜单元6的右端面应设置有与该透镜侧安装架83相卡扣的支架;第2固定框12,该第二固定框12保持前述第2负透镜813,第2固定框12对接在第1固定框11右端面的阶梯口上而使二者同心对接,第2固定框12的右端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相机主体侧安装架84,该相机主体侧安装架84可通过弹性卡口与照相机主体7自由安装和拆卸,当然照相机主体7的左端面应设置有与该相机主体侧安装架84相卡扣的支架,可以想到,透镜单元6右端的支架、中间适配器8左端的透镜侧安装架83和右端的相机主体侧安装架84、照相机主体7左端的支架,可具有标准的对接卡口,透镜单元6右端的支架同样可以相对于在照相机主体7左端的支架自由安装和拆卸;两根引导轴13,作为引导部件,沿平行于光轴O1方向分别位于光轴的两侧,两根引导轴13可通过粘结剂等固定支撑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之间,在两根引导轴13的外表面蒸镀或溅射形成有例如氟树脂涂层等的润滑性树脂层;移动框14,套设在引导轴13上而处于第1固定框11内,移动框14能在引导轴13上沿光轴O1方向移动,在移动框14上保持前述正透镜812。其中移动框14和两根引导轴13可由镁合金等金属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工程塑料例如包含玻璃纤维的聚苯硫醚(PPS)、ABS树脂,或者包含碳纤维材料的PPS组合物或液晶性树脂组合物等制成,特别是包含碳纤维的液晶性树脂具有优良的高弹性率,能够提高形成于移动框14上的轴承面的真圆度。中间适配器8的中间透镜组81内的摇摆用的正透镜812具有正屈光力,而物侧的第1负透镜811和像侧的第2负透镜813具有负屈光力,由此,通过正透镜812的摇摆,能够减少光学系统的像差变化,进而能够使中间透镜组81内的光学倍率成为大致等倍,即即使在中间适配器8上安装了透镜单元6,也不会改变透镜单元6的焦点距离。
驱动组件2,设置在透镜镜筒1中。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组件2与实施方式1中的驱动组件2基本相同,同样包括沿平行光轴O1方向依序接合的重物21、移送用压电元件22和摩擦导向轴23,对驱动组件2进行支持的支撑板24例如通过粘结剂与重物21相接合,为了减少支撑板24的支撑负担,在移送用压电元件22与第1固定框11的通孔的内壁面之间设置粘结剂221例如硅粘结剂,在移动框14上设置能相对于摩擦导向轴23滑动的施力弹簧143。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组件2的动作过程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3151号公报)相同,在此省略说明。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驱动组件2,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组件2的摩擦导向轴23在光轴O1方向上尺寸变短,摩擦导向轴23的右端并没有滑动支撑在第2固定框12上,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调节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
制动器3,可采用实施方式1中任意实施例中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作为引导部件的摩擦导向轴23上配置一组制动器3,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配置在第1固定框11上,从而与摩擦导向轴23对应。本实施方式同样能有效地保护引导轴13的表面不产生压痕或损伤,能保证移动框14及其上的正透镜812移动速度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当然,在本实施方式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引导轴13上配置一组制动器3。
为了限制移动框14的移动范围,在第1固定框11的右端面及第2固定框12的左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在3点处埋入由软性硅橡胶等橡胶材料制动的球状突起85,用于防止移动框14的失控而引起破坏。
在中间适配器8的移动框14的右端安装有霍尔元件86。在第1固定框12的内壁面固定有N极和S极以规定的齿距交替排列的磁尺87。霍尔元件86和磁尺87处于对向的位置上。沿着固定在第1固定框11上的作为引导部件的引导轴13和阶梯嵌合部,插入第2固定框12,并用粘结剂使第2固定框12与第1固定框11和引导轴13粘合。在第2固定框12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凹部,以容纳由第1固定框11伸出的磁尺87的一部分,以避免使第2固定框12与磁尺87接触。在进行后面的摇摆动作和校准动作时,移动框14会沿光轴O1方向移动,可通过该霍尔元件86的位置输出信号计算出移动框14的移动量。
在移动框14的左端面配置有突起的反射板88。在第1固定框11的右端面配置有作为起始点传感器的光反射镜89。该起始点传感器89位于正透镜812开始摇摆动作的位置。如图17所示,表示了起始点的位置检测,现详细说明光反射镜89的初始位置检测。光反射镜89是由配置在基材891上的LED等发光元件892和被2分割的2分割受光元件893构成。从发光元件892照射的光束在a点和b点处在反射板88上反射,而通过2分割受光元件893接收以a1点为中心的光束,根据来自2分割受光元件893的差信号的输出,能检测出移动框213的位置。并且通过在光反射镜89上反射的2分割受光元件893接收以b1点为中心的光束,并根据来自2分割受光元件893的差信号的输出,能检测出移动框14的位置。由此,能够确定移动框14的初始位置即动作开始位置。
如图18所示,为详细说明AF(自动对焦)动作(步骤S101及步骤S109)的流程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光学系统构成:在AF动作中,使中间适配器8的摇摆用正透镜812在光轴O1上向前方或后方微小移动、与透镜单元6的对焦透镜611在光轴O1上向前方或后方微小移动,在光学上等价,并且将正透镜812在光轴O1上的微小移动值作为AF对比值。通过该AF对比值,能识别对焦透镜611的聚焦位置的方向,从而进行对焦透镜611的移动。
首先,检测是否处于动画摄影开始状态(步骤S101)。并且,当开始进行动画摄影时,在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上施加电压。施加了电压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收缩,使缓冲部件4和摩擦导向轴23(或引导轴13)分开,即使移动框14相对于引导轴13成为开放状态,可在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外周设置压缩弹簧,并在该压缩弹簧上接合应变计。相机主体用CPU 77检测应变计的输出信号而进行校准步骤S102。另外,相机主体用CPU(主体侧控制电路)77在校准动作中,将进行根据驱动组件2的移送用压电元件22的摇摆驱动的动作检查(检测霍尔元件的输出信号)及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的动作检查(检测应变计的输出信号)。打开相机操作部76,在从照相机主体7的电源打开到动画摄影时,该校准动作仅在最初的AF动作状态下进行,或者,为了缩短动画摄影开始时间,而在电源打开或电源关闭时进行。在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在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为规定值以下时,相机主体用CPU 77在图像显示装置71的画面上显示“不会开始摇摆动作”等(步骤S103)。
接着,进行摇摆动作(步骤S104)。该摇摆动作是通过移送用压电元件22使正透镜812振幅位移,并将来自摄像元件70的图像数据多次(例如5次)输入到存储器75(步骤S105)。图像处理部73从所存入的图像数据,检测各图像数据的对比值(步骤S106)。将该对比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之间的差异,与预先确定的容许值比较(步骤S107)。
在比容许值大的情况下,相机主体用CPU 77通过比较值的差异,通过透镜单元6的驱动组件2将对焦透镜611向其聚焦位置的方向驱动(步骤S107)。由此,能够使对焦透镜611接近聚焦位置。
并且,相机主体用CPU 77在重复进行从步骤S104到步骤S106的处理的同时,在所得到的对比值的差为容许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08),判断为是聚焦位置,从而当摇摆停止(步骤S108)时,移送用压电元件22停止,从检测出移动框14停止的霍尔元件86的输出信号的振幅为零状态到规定时间之后,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停止(步骤S109),AF动作结束。
当完成AF动作时,进行动画摄影。所摄像的动画,在图像处理部73中进行处理而记录在记录介质74中。并且在图像处理部73中处理的动画通过图像显示控制电路72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71中。
实施方式4
如图19~21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差别是:驱动组件2由电磁线性电机2′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主要描述中间适配器8,其它元件省略。
该中间适配器8的透镜镜筒1包括:第1固定框11,该第1固定框11上保持有透镜;第2固定框12,第二固定框12保持有透镜,第2固定框12对接在第1固定框11右端面的阶梯口上而使二者同心对接;两根引导轴13,作为引导部件,沿平行于光轴O1方向分别位于光轴的两侧,两根引导轴13可通过粘结剂等固定支撑在第1固定框11和第2固定框12之间;移动框14,套设在引导轴13上而处于第1固定框11内,移动框14能在引导轴13上沿光轴O1方向移动,在移动框14上保持正透镜。
电磁线性电机2′设置在第1固定框11的内周面和移动框14的外周面之间。电磁线性电机2′包括设在第1固定框11内侧的磁轭101和设于该磁轭101上的NS永磁铁102,设在移动框14外周面的驱动线圈103和设于线圈103内的永磁铁104。在移动框14的外周面的位于驱动线圈103内的位置设有霍尔元件86。
移动框14作为被按压件,制动器3沿径向方向设置在第1固定框11上且与移动框14的外周相对应。
该实施方式除能达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技术效果以外,电磁线性电机2′在光轴方向还具有较小的尺寸,与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3配合使用,十分有利于实现小型化、高速化和高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动器3也可以配置在引导轴13上,不提供附图。
实施方式5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差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包括平移机构例如日本特开2006-149105所公开的平移装置,平移机构的详细结构,可参见该日本特开2006-149105号文献,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为能引导移动框14在与光轴O1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移动的引导端板94,引导端板94设在移动框12的左端面上,而制动器3沿平行于光轴O1的方向配置在固定框11上的与引导端板94相面对的端面上且与引导端板94相对应,该引导部件即引导端板94作为与制动器3对应的被按压件。
在平移动作开始时,制动器3的制动用压电元件32伸长,使缓冲部件4按压在引导端板94上,从而磁铁95施加在球体93上的磁预压减小,在移动框14开始移动的瞬间,制动用压电元件32缩短而使缓冲部件4从引导端板94上离开,从而移动框14可通过球体93在其两侧的支撑板91、92上滑动而在与光轴O1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移动,不会产生过负荷。
而在制动器3制动时,由缓冲部件4按压引导端板94上,可避免在引导端板94上产生压痕或损伤。在移动框14不移动时,缓冲部件4也可按压在引导端板94上增加对移动框14的保持力,提高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即任何他人在电子产品中,在制动主体和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或者在移动框移动的过程中,使缓冲部件从被按压件表面上分离,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包括通过按压被按压件而对用于保持透镜的移动框进行制动的制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主体和所述被按压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表面硬度不大于所述被按压件的表面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主体为制动用压电元件,在所述制动用压电元件的轴向两端设置连接端板和所述缓冲部件,所述连接端板为端子基板,或者为能向所述缓冲部件施加压力的板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主体为电磁驱动元件,或者为高分子致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按压球、按压板、按压辊、具有按压槽的按压体、或者具有按压凸部的按压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多个且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性树脂层。
7.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筒中,
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引导部件选自以下三者当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所述制动器包括与所述被按压件相对应的组数:
与光轴方向平行的引导轴,所述引导轴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移动框上且与所述引导轴相对应;
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摩擦导向轴,所述摩擦导向轴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摩擦导向轴相对应;以及
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引导端板,所述引导端板设在所述移动框的端面上,所述制动器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引导端板相面对的端面上且与所述引导端板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和作为所述被按压件的所述引导部件由相同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材质为非陶瓷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陶瓷材料为金属或工程塑料。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框上设有能够在所述引导部件上滑动的施力部件;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的外表面设有氟树脂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
15.一种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摄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抖动校正机构、对焦控制机构、摇摆控制机构、或平移控制机构。
17.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动作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平行于光轴方向设置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的移送用压电元件、与所述移送用压电元件另一端相连接的非磁性的传递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NS磁铁、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内侧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所述NS磁铁由一对永磁体按异极相对且在二者之间夹设非磁性部件而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之间设置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固定框和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两者当中的一者之上的引导槽和设于另一者之上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配合在所述引导槽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与所述NS磁铁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氟树脂涂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两根与光轴方向平行的引导轴,所述两根引导轴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对应于每根引导轴,所述移动框的两端侧分别设置一个轴承部,构成四点支撑;所述制动器包括两组,分别沿径向方向配置在所述移动框的两端侧,且与对应于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根所述引导轴的两个所述轴承部分别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在所述NS磁铁未连接所述传递部件的侧面接合保持框,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配置在所述保持框上且与第二磁性部件相对应。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设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和所述固定框的内周之间的电磁线性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
25.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平行光轴方向设置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上的移送用压电元件、与所述移送用压电元件另一端相连接的非磁性的传递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的NS磁铁、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NS磁铁的径向内侧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所述引导部件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被按压件相对应,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26.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移动框;
引导所述移动框移动的引导部件;
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设在所述移动框的外周和所述固定框的内周之间的电磁线性驱动组件;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
所述移动框作为所述被按压件,所述制动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外周相对应,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框移动时,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被按压件为分离状态;在所述移动框处于非移动状态下,所述制动器的所述缓冲部件按压在所述被按压件上。
CN2011201626974U 2011-05-19 2011-05-19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9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26974U CN202059482U (zh) 2011-05-19 2011-05-19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26974U CN202059482U (zh) 2011-05-19 2011-05-19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9482U true CN202059482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269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9482U (zh) 2011-05-19 2011-05-19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948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9261A (zh) * 2012-11-13 2014-05-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镜筒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90342A (zh) * 2011-09-01 2017-11-24 株式会社尼康 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
CN111158101A (zh) * 2020-03-11 2020-05-15 苏州市新鸿基精密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光学镜筒
CN114755779A (zh) * 2020-12-25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0342A (zh) * 2011-09-01 2017-11-24 株式会社尼康 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
CN103809261A (zh) * 2012-11-13 2014-05-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镜筒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09261B (zh) * 2012-11-13 2016-08-0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镜筒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58101A (zh) * 2020-03-11 2020-05-15 苏州市新鸿基精密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光学镜筒
CN114755779A (zh) * 2020-12-25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55779B (zh) * 2020-12-25 2024-05-2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6333B2 (en) Camera device having hand-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US78130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rising deformable lens element
US7702227B2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blur correction function
US8073320B2 (en)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ion apparatus
US8792051B2 (en) Driving device,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ens barrel
JP5617408B2 (ja) 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202059482U (zh)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用于摄像装置的制动器和调节机构
JPWO2008155906A1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US8597457B2 (en) Bonding method for laminated piezoelectric element
US8824071B2 (en) Lens barrel and camera
JP2006330054A (ja) レンズ鏡胴
US20190033687A1 (en) Optical-device drive apparatus,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8289350A (ja) 駆動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1482640B (zh) 镜头模组
US7732982B2 (en) Driving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height thereof
JP7252726B2 (ja) 駆動装置、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86000A (ja) 焦点調整アクチュエータ、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機器
JP2012230323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31621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撮像素子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286991A (ja) 撮像装置
US20080236729A1 (en) Bonding method for laminated piezoelectric element
JP2021135428A (ja)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2147320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044166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21026185A (ja) 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