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5754A -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 Google Patents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5754A
TW201345754A TW101145578A TW101145578A TW201345754A TW 201345754 A TW201345754 A TW 201345754A TW 101145578 A TW101145578 A TW 101145578A TW 101145578 A TW101145578 A TW 101145578A TW 201345754 A TW201345754 A TW 2013457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ortion
compartment cover
auxiliary
rear surface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1232B (zh
Inventor
Yoshihiro Nakamura
Kenji Yui
Yusuke Katagiri
Shoichi Hond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Mitsubishi Motor 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Mitsubishi Motor Eng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5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12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後車廂蓋包括一內板,內板包括一上表面部分及一後表面部分。後車廂蓋係經由複數絞鏈固定於車體之後部分,複數絞鏈設在於內板之上表面部分之一前側之一車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並且複數絞鏈之各絞鏈係於一連接部分連接至內板。於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中,內板包括一主要架構及一輔助架構,主要架構係於連接部分與後表面部分之一下角部分間、沿上表面部分及後表面部分之車寬度方向之兩邊緣延伸,輔助架構係於車寬度方向、於上表面部分及後表面部分內設在主要架構內部;以及輔助架構包括一第一輔助架構,第一輔助架構包括一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一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內、自連接部分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一內部且延伸至車體之後側,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後表面部分內、自主要架構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車體之內部且延伸至車體之上側、以及延伸至後表面部分,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與後表面部分間之一邊界內互相連接。

Description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本申請案基於且主張於2011年12月6申請之習知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1-266654號之優先權,其所有內容已合併列入參考。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後車廂蓋之一框架結構,此後車廂蓋設於一汽車中。
一般而言,設於一汽車之一車體之一後部分內之一後車廂具有一後車廂蓋,後車廂蓋具有用於自上部覆蓋後車廂之一開口之一表面(一上表面)且具有用於自後部覆蓋後車廂之開口之一表面(一後表面)。後車廂蓋係經由一絞鏈固定至車體之後部分,此絞鏈係連接至後車廂蓋之上表面之背側,後車廂蓋繞著絞鏈之一迴轉軸轉動下可對於後車廂之開口進行開啟及閉合。再者,後車廂蓋係藉由包括一撞針及一閂鎖之一閂鎖機構而維持於一完全閉合狀態,其中,撞針設於車體側,閂鎖設於後車廂蓋側。
當一駕駛員或類似人員欲使用後車廂時,在釋放後車廂蓋之鎖後,駕駛員將其手指放置於車廂蓋之後表面之一下端及鎖或類似物之附近,藉此向上迴轉後車廂蓋及打開車廂蓋。再者,當欲關閉後車廂時,駕駛員將其手指放置於車廂蓋 之上表面及位於上表面與後表面間之一邊界之一角部分,藉此向下迴轉後車廂蓋及打開車廂蓋。
在此方式下,由於車廂蓋是繞著絞鏈之迴轉軸轉動,當進行後車廂蓋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車廂蓋與絞鏈間之一連接部分內部產生一應力集中,並且因此產生偏向及變形。舉例而言,JP-A-2009-29290案係基於此理由而揭露一種增加整體後車廂蓋之剛性之一技術。在JP-A-2009-29290案之技術中,於後車廂蓋之一內板具有左、右卷邊部分,左、右卷邊部分可於左、右絞鏈附件部分(連接部分)與一鎖附件部分(閂鎖)間延伸,並且左、右卷邊部分係以一實質V形狀而成型。再者,固定至左、右絞鏈附件部分之絞鏈臂之複數固定部分係沿左、右絞鏈部分之延伸方向而斜向設置。
此外,為抑制後車廂蓋之偏向及變形的出現,於一方法中考慮將一強化元件設置在於執行後車廂蓋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具應力集中其上之一部分內(亦即,位於後車廂蓋與絞鏈間之連接部分),藉此局部地增加剛性且經由強化元件將應力分散至整個後車廂蓋。
為了能藉由上述車廂蓋與絞鏈之連接部分中所設強化元件以達到抑制後車廂蓋之偏向及變形之目的,強化元件需具足以抵抗應力集中之尺寸及厚度。再者,甚至在將應力分散至整個後車廂蓋之所使用強化元件是以大型為佳。然而,強化元件之尺寸的增加將造成重量的增加,其亦導致成本的增加。此外,於JP-A-2009-29290案所揭露之結構中,由於左、右卷邊部分係於左、右絞鏈附件部分與鎖附件部分間延伸且以 實質V形狀而成型,後車廂蓋之下側之角部分的剛性變差,並且當執行後車廂蓋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將可能產生扭轉。
基於上述問題而提出本發明,並且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確保整體後車廂蓋之剛性及有效分散應力之後車廂蓋之一框架結構。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展現用於執行以下所述本發明之一最佳模式中之個別組態所引導之一功能效應,此功能效應無法經由傳統技術而獲得且不受限於上述物件。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後車廂蓋包括一內板,內板包括一上表面部分及一後表面部分,上表面部分係由一汽車之一車體之一上側覆蓋汽車之車體之一後部分中所設之一後車廂之一開口,後表面部分係由車體之一後側覆蓋後車廂之開口,上表面部分之一後端連接後表面部分之一上端,後車廂蓋係經由複數絞鏈固定於車體之後部分,複數絞鏈設在於內板之上表面部分之一前側之一車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並且複數絞鏈之各絞鏈係於一連接部分連接至內板,後車廂蓋係可操作允許後車廂之開口之開啟及閉合,其特徵在於:內板包括一主要架構及一輔助架構,主要架構係沿著於上表面部分及後表面部分之車寬度方向之兩邊緣而於連接部分與後表面部分之一下角部分間延伸,輔助架構係於車寬度方向、於上表面部分及後表面部分內設在主要架構內部;以及輔助架構包括一第一輔助架構,第一輔助架構包括一上表面 偏斜側部分及一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內、自連接部分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一內部且延伸至車體之後側,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後表面部分內、自主要架構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車體之內部且延伸至車體之上側、以及延伸至後表面部分,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與後表面部分間之一邊界內互相連接。
後車廂蓋可包括一強化元件,強化元件設於上表面部分內、以主要架構介入於絞鏈與強化元件間、於連接部分位置連接至絞鏈,以及強化元件可包括一第一接合部分及一第二接合部分,第一接合部分接合至主要架構,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至第一輔助架構。
第一接合部分可包括至少二接合部分,以及以所提供至少二接合部分將連接部分於一車前後方向介入至少二接合部分間。
第一輔助架構可包括設在於車寬度方向之內板之兩側之兩框架,以及輔助架構可包括一中心框架,中心框架連接至於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互相連接之兩框架之複數連接部分。
中心框架係可於車寬度方向、上表面部分與後表面部分間之邊界內延伸。
於後表面部分內之後車廂蓋可包括維持後車廂之開口之一完全閉合狀態之一閂鎖,以及輔助架構可包括一第二輔助架構,第二輔助架構連接至中心框架及閂鎖。
於後表面部分內之後車廂蓋可包括維持後車廂之開口之一完全閉合狀態之一閂鎖,輔助架構可包括二第二輔助架構,二第二輔助架構連接至中心框架,以及閂鎖可設置於二第二輔助架構間。
當執行後車廂蓋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於後車廂蓋之內板與絞鏈間之連接部分內產生應力集中。根據所揭露車廂蓋之框架結構係沿車寬度方向之兩邊緣而可將應力傳遞至連接部分與後表面部分之下角部分間之主要架構及傳遞至包括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之輔助架構,連接部分位於內板與絞鏈間,輔助架構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沿車寬度方向、自上表面部分中所設之連接部分附近延伸至車體之內部及後側。
基於此理由,如此可有效地將應力自主要架構及輔助架構分散至內板之整個上表面部分。再者,輔助架構包括一後表面偏斜側部分,設於後表面部分內且於後表面部分內延伸之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自主要架構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車體之內部且延伸至車體之上側。此外,輔助架構之後表面偏斜側部分及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與後表面部分間之邊界內彼此連接,因此傳遞至輔助架構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之應力便可經由後表面偏斜側部分而分散至後表面部分。亦即,所產生的應力是可分散至整個內板。
再者,後車廂蓋之後表面部分之下角部分附近之扭轉剛性及彎曲剛性可藉由延伸至後表面部分之下角部分之主要架構及包括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之輔助架構而提升。此外,於內部、於車寬度方向,輔助架構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後表 面偏斜側部分係於上表面部分與後表面部分間之邊界內互相連接。亦即,輔助架構係藉由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而形成一實質V形狀,並且內板係藉由沿內板邊緣所設之主要架構及以一實質V形狀形成之輔助架構而具有一實質三角框架,如此可提升整個後車廂蓋之剛性。另外,藉由後車廂蓋之剛性的增加可減少內板之厚度。
1‧‧‧車體
10‧‧‧內板
10A‧‧‧上表面部分
10B‧‧‧後表面部分
10C‧‧‧上表面後端角部分
10D‧‧‧下角部分
10f‧‧‧凸緣部分
11‧‧‧主要架構
11a‧‧‧上表面前部分
11b‧‧‧後表面下部分
11c‧‧‧側部分
12‧‧‧輔助架構(第一輔助架構)
12a‧‧‧上表面偏斜側部分
12A‧‧‧端部分
12b‧‧‧後表面偏斜側部分
12B‧‧‧端部分
12C‧‧‧彎折角部分
13‧‧‧輔助架構(中心框架)
14‧‧‧輔助架構(第二輔助架構)
15‧‧‧輔助架構(第三輔助架構)
2‧‧‧車輛內部
20‧‧‧外板
20A‧‧‧水平上表面部分
20B‧‧‧後表面部分
3‧‧‧後車廂
30‧‧‧強化元件(強化件)
30a、30b‧‧‧平坦部分
30c‧‧‧傾斜部分
31‧‧‧第一接合部分
32‧‧‧第二接合部分
40‧‧‧連接部分
41‧‧‧螺栓
42‧‧‧螺帽
5‧‧‧後車廂蓋
5A‧‧‧水平上表面部分
5B‧‧‧後表面部分
5C‧‧‧上表面後端角部分
6‧‧‧絞鏈
6a‧‧‧固定部分
6b‧‧‧絞鏈臂部分
7‧‧‧迴轉軸
8‧‧‧閂鎖
A-A‧‧‧線段
FRONT‧‧‧前
LEFT‧‧‧左
UPPER‧‧‧上
第1圖說明包括一後車廂蓋之一汽車之一後部分之一例子之一立體圖。
第2圖係相關一實施例之後車廂蓋之一分解立體圖。
第3圖說明第2圖所繪之後車廂蓋之一框架結構之一示意立體圖。
第4A、4B圖說明第2圖所繪之後車廂蓋之一框架結構及位於一絞鏈與一強化元件間之一連接部分,其中,第4A圖為一平面圖,第4B圖係經由第4A圖之一線段A-A所取得之一剖面圖。
下文將基於圖式針對一實施例提出說明。此外,以下所述實施例僅是一例子,並且實施例非用以排除以下所述實施例中所未述及之各種修正及技術之應用。
1.整體配置
第1至4B圖係對於相關本實施例之一後車廂蓋之一框架結構提出說明。於下文中是採用將一汽車(車輛)之一前 進方向設為一前側、基於前側定義左側及右側、設一重力方向為一下側、以及設相反於重力方向之一方向為一上側提出說明。另外亦採用將朝向一車體之一中心之一側設為內部、將相反於內部設為外部提出說明。再者,於說明中之術語“水平”及“垂直”並非表示完全水平及垂直,而具有誤差及傾斜之實質水平及實質垂直是略可允許的。
如第1圖所示,一汽車之一車體1之一後部分具有一後車廂(一裝載室)3及一後車廂蓋5,其中,後車廂3分離於一車輛內部2,後車廂蓋5覆蓋於後車廂3之一開口。後車廂蓋5係為包括一水平上表面部分5A及一後表面部分5B之一蓋元件,其中,上表面部分5A係自上側覆蓋後車廂3之開口,後表面部分5B係以連續成型而自上表面部分5A之一後端彎折至下側、自一後側覆蓋後車廂3之開口。此外,上表面部分5A之後端(係為上表面部分5A與後表面部分5B間之一邊界)亦稱為一上表面後端角部分5C。
亦即,在垂直於一車寬度方向之一方向上(車體1之一左方向及一右方向),後車廂蓋5具有一實質L型狀之一垂直剖面。再者,於所配置之後車廂蓋5中,經由一平面觀察之上表面部分5A於車寬度方向包括具有一長邊之一實質矩形形狀,並且後表面部分5B具有一實質等腰梯型形狀,其中,當經由一後部(當經由車體1之後側所觀察)觀察之實質等腰梯型形狀一上端側(上表面部分5A之後端之一側)係長於一下端側,以及後車廂蓋5係具有利用車寬度方向之一中心做為一中心線之一對稱形狀。
於車寬度方向之設置在車體1之兩端部分中之一成對絞鏈6、6係連接後車廂蓋5之一前邊緣,並且後車廂蓋5係經由絞鏈6、6固定於車體1之後部分。所提供之後車廂蓋5係於一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可轉動方式繞於絞鏈6、6之一迴轉軸7(見第3圖)。一閂鎖8設於後車廂蓋5之後表面部分5B之一中心下部分中,並且一撞針(未圖示)係側面朝向閂鎖8而設置於車體1。用於維持後車廂蓋5於一完全閉合狀態之一閂鎖機構包括閂鎖8及撞針。此外,由於眾所周知的機構可應用做為閂鎖機構,相關其細節更予以省略。再者,閂鎖8之位置並不限於此。
如第2圖所示,後車廂蓋5包括一內板10、一外板20及一成對強化件(強化元件)30、30,其中,內板10位於車體1內,外板20位於車體1外,以及強化元件30、30結合至內板10。
內板10包括一水平上表面部分10A及一後表面部分10B,上表面部分10A係由車體1之上側覆蓋後車廂3之開口,後表面部分10B係以連續成型而自上表面部分10A之一後端(亦即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彎折至下側,並且後表面部分10B係由車體1之後側覆蓋後車廂3之開口。換言之,上表面部分10A之一後端係連接至後表面部分10B之一上端,並且沿一車前後方向(車體1之一前後方向)之一垂直剖面形成一實質L形狀。內板10係為後車廂蓋5之一主要元件,並且所形成之內板10之外部形狀實質相同於後車廂蓋5之外部形狀。複數絞鏈6之複數固定部分6a係分別於車寬度方向之兩 端部分中、於上表面部分10A之一背表面(亦即後車廂3側之一表面)上連接至內板10。
外板20包括一水平上表面部分20A及一後表面部分20B,水平上表面部分20A係自上側與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疊置,後表面部分20B係自下側與內板10之後表面部分10B疊置,並且沿車前後方向之一垂直剖面形成一實質L形狀。如同內板10,外板20係為後車廂蓋5之一主要元件,並且所形成之外板20之外部形狀實質相同於後車廂蓋5之外部形狀。外板20係疊置於內板10上且接合至內板10,藉此構成後車廂蓋5之一外表面(亦即一裝飾表面,此裝飾表面為車體1之一外表面)。
強化件30係為結合至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一元件,藉由強化件30對於執行後車廂蓋5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之具應力集中其上之一部分(以下稱為一應力集中部位)進行強化。於此之應力集中部位為其中具有內板10與成對絞鏈6、6相互連接之一部分(亦即,位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前側與絞鏈6、6之固定部分6a、6a之連接部分40、40),並且成對強化件30、30設於包括連接部分40、40之一部分內。
於執行後車廂蓋5之開啟操作中,當一駕駛員自後車廂蓋5之後表面部分5B之下端將一向上力量施加於後車廂蓋5且使後車廂蓋5向上轉動時,由於後車廂蓋5係繞著絞鏈6、6之迴轉軸7轉動,則駕駛員所施加的力量便會集中在內板10與絞鏈6、6間之連接部分40、40,例如在此時之內板10與絞鏈6、6間之連接部分40、40為應力集中部位。
同樣地,於執行後車廂蓋5之閉合操作中,當駕駛員自後車廂蓋5之上表面部分5A或自後車廂蓋5之上表面部分5A與後表面部分5B間之邊界之一角部分將一向下力量施加於後車廂蓋5且後車廂蓋5係向下轉動,由於後車廂蓋5係繞著絞鏈6、6之迴轉軸7轉動,則駕駛員所施加的力量便會集中在內板10與絞鏈6、6間之連接部分40、40,此時之內板10與絞鏈6、6間之連接部分40、40為應力集中部位。
如第2、3圖所示,絞鏈6係為連接至車體1及後車廂蓋5之一元件,絞鏈6包括一固定部分6a及一絞鏈臂部分6b,其中,固定部分6a係連接至後車廂蓋5,絞鏈臂部分6b係於迴轉軸7與固定部分6a間延伸。如上所述,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係為連接至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一部分,並且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係水平設置沿上表面部分10A之背表面行進且沿車前後方向延伸。
絞鏈6之絞鏈臂部分6b包括自固定部分6a之一前端部分延伸至下側之一部分、自迴轉軸7延伸至下側之一部分、及連接至上述部分之另一部分。絞鏈6之絞鏈臂部分6b係以凸出於下側之一凹形狀而成型,藉此以避免當後車廂蓋5開啟時與車體1產生干涉。迴轉軸7係為將右絞鏈6與車體1間之連接部分連接於左絞鏈6與車體1間之連接部分之一軸,並且於第3圖中之迴轉軸7係以一交錯長、短虛線圖示。此外,絞鏈6之組態並不因此而受限,絞鏈6亦可採用所熟知的組態。
2.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2-1.框架結構
如第3圖所示,內板10包括一主要架構11及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其中主要架構11及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係形成後車廂蓋5之一框架。此外,為了在第3圖中易於了解框架之結構,於內板10之表面上係以一點區域表示具主要架構11在內之一部分、以一斜線區域表示具輔助架構12、13、14、15之一部分。再者,藉由將一分離元件(一框架元件)焊至內板10係可構成主要架構11及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例如利用焊接或類似方式。於其它方面,形成框架之一部分係可藉由對內板10本身之形狀進行加工而形成。
主要架構11係為沿著內板10之一外周圍設置之一框架元件。亦即,主要架構11包括一上表面前部分11a、一後表面下部分11b及複數側部分11c、11c,其中,上表面前部分11a係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前側處沿著車寬度方向延伸,後表面下部分11b係後表面部分10B之下側處沿著車寬度方向延伸,側部分11c、11c係於車寬度方向連接至上表面前部分11a、後表面下部分11b之端部分,並且側部分11c、11c係於車寬度方向沿著上表面部分10A及後表面部分10B之兩邊緣延伸。
所設之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係將內板10與上表面部分10A中之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包含於其內,並且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係延伸至後表面部分10B中之一下角部分10D附近。亦即,於車寬度方向、沿內板10之兩邊緣之主要架構11之各側部分11c、11c之一垂直剖面係形成一 實質L形狀,並且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係至少在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後表面部分10B之下角部分10D間延伸。換言之,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中,絞鏈6所連接之連接部分40係為對應至內板10之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之一部分。
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係為設於主要架構11內部之複數框架元件,主要架構11係沿內板10之外周圍設置。於此,雖然以名稱及數字表示各輔助架構12、13、14、15且將這些輔助架構12、13、14、15區分為一第一輔助架構12、一中心框架13、一第二輔助架構14及一第三輔助架構15提出說明,但這些輔助架構12、13、14、15可採一體成型,並且這些輔助架構12、13、14、15可配置為包括複數分離元件。
複數第一輔助架構(複數輔助架構)12係分別設於車寬度方向之內板10兩側,並且右第一輔助架構12及左第一輔助架構12係以車寬度方向之內板10之一中心為一中心線而呈對稱。第一輔助架構12包括一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一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其中,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設於上表面部分10A內、自連接部分40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車體1之一內部且延伸至車體1之後側,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設於後表面部分10B內、自主要架構11之側部份11C附近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車體1之內部且延伸至車體1之上側、以及延伸至後表面部分10B。再者,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係於上表面部分10A與後表面部分10B間之一邊界(亦即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內互相連接。
換言之,第一輔助架構12係由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所彎折成型為一實質V形狀,其中,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中之一者係沿上表面部分10A自一彎折角部分12C延伸至連接部分40附近,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中之另一者係沿後表面部分10B延伸至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附近。亦即,所配置之第一輔助架構12之其中之一端部分12A置於連接部分40附近中、亦即置於上表面部分10A中,所配置之第一輔助架構12之另一端部分12B置於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附近中、亦即後表面部分10B中,並且彎折中間部分(角部分)12C係置於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內。
由於第一輔助架構12具有此一形狀,由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及第一輔助架構12所形成之實質三角框架係分別位於車寬度方向之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及後表面部分10B上之兩側。
中心框架13係於車寬度方向延伸,並且中心框架13係連接至位於左、右第一輔助架構12、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12a與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12b間之複數連接部分(第一輔助架構12之角部分係成型為一實質V形狀)。亦即,中心框架13設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與後表面部分10B間之邊界(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內。
設於內板10之後表面部分10B中之複數第二輔助架構14係自中心框架13之一中間部分延伸至下側,並且複數第二輔助架構14係連接至中心框架13及主要架構11之後表 面下部分11b。於此,兩第二輔助架構14係於車寬度方向具一間隔進行平行設置,並且閂鎖8設於兩第二輔助架構14間。此外,於第3圖中之閂鎖8係以一交錯長、兩短虛線圖示。
第三輔助架構15設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中且自中心框架13之中間部分延伸至前側,並且第三輔助架構15係連接至中心框架13及主要架構11之上表面前部分11a。於此,一第三輔助架構15係於車寬度方向設於內板10之中心內。
因此,經由所配置之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第一輔助架構12連接至中心框架13之兩端部分,兩第二輔助架構14、14連接至中心框架13之中間部分之下側,並且第三輔助架構15連接至中心框架13之中間部分之前側,並且複數輔助架構12、13、14、15係與主要架構11構成了內板10之框架。
2-2.位於框架與絞鏈間之連接部分之結構
接下來將針對位於具後車廂蓋5之框架之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之一結構、以及連接部分40中之強化件30之一連接結構提出說明。此外,雖然於第4A、4B圖中所示之強化件30設於左側,但設於右側之強化件(30亦具有相同結構(一表面對稱)。
如第3、4A、4B圖所示,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之一上表面係接觸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一背表面且藉由複數螺栓41及複數螺帽42而固定至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於此,內板10係於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之一縱長方 向而固定在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之兩部位。換言之,位於內板10與絞鏈6間之複數連接部分40係設於車前後方向之兩部位。此時,絞鏈6之固定部分6a係接觸於具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之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背表面。亦即,絞鏈6係藉由複數螺栓41及複數螺帽42固定至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
再者,如上所述之強化件30係連接至位於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強化件30包括兩平坦部分30a、30b及一傾斜部分30c,其中,彼此間高度不同之兩平坦部分30a、30b係經由彎折一矩形板狀元件而得,傾斜部分30c設於兩平坦部分30a、30b之間。兩螺帽42係焊接在位於平坦部分30b下方之平坦部分30a之一表面(一上表面),各螺帽42具有對應於螺栓41之一內徑,利用兩螺帽42連接內板10及絞鏈6。上述螺栓41係由下側鎖入兩螺帽42。如第4B圖所示,絞鏈6之固定部分6a及強化件30之平坦部分30a係藉由內板10之主要架構11介入絞鏈6之固定部分6a與強化件30之平坦部分30a間之一狀態而彼此連接。
再者,強化件30之四角落係點焊至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之上表面(表面)。強化件30包括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及兩第二接合部分32、32,其中,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接合至主要架構11之側部分11c,兩第二接合部分32接合至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之端部分12A附近。
強化件30之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設於平坦部 分30a之兩端,並且於車前後方向將兩連接部分40、40介入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之間。亦即,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及兩連接部分40、40設於車前後方向之一直線上,並且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分別設於兩連接部分40、40之前後方。再者,兩第二接合部分32、32設於位在平坦部分30a上方之平坦部分30b之兩端。在此方式中,強化件30係為用以對於內板10與絞鏈60間之連接部分40進行強化之一元件,並且強化件30亦為用於連接至設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上之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一元件。
此外,如第4A、4B圖中所示,經由所設之本實施例相關之內板10,使得第一輔助架構12自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中之主要架構11凸至上側。基於此理由,結合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之強化件30便形成具不同高度之兩平坦部分30a、30b。再者,內板10具有一凸緣部分10f,凸緣部分10f於車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係傾斜地向上朝外側延伸而結合至外板20之端部分。
3.功效
如上所述,當執行後車廂蓋5之開啟及閉合操作時,於後車廂蓋5之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內產生應力集中。相反地,根據相關本實施例之後車廂蓋5之框架結構可知,作用在連接部分40之應力是可傳遞至於連接部分40與後表面部分10B之下角部分10D間延伸之主要架構11、以及可傳遞至具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之第一輔助架構12,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係於車寬度方向自上表 面部分10A內所設之連接部分40附近延伸至內部、於車寬度方向沿著內板10之兩邊緣延伸至後側。基於此理由,可將應力有效地自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分散至內板10之整個上表面部分10A。
再者,第一輔助架構12所包括之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係設於後表面部分10B中、係自延伸至後表面部分10B之主要架構11附近而於車寬度方向延伸至內部及上側,並且第一輔助架構12之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及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係於上表面部分10A與後表面部分10B間之邊界內彼此連接。因此,傳遞至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之應力便可經由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而分散至後表面部分10B。亦即,所產生的應力是可分散至整個內板10。
此外,可藉由延伸至後表面部分10B之下角部分10D之主要架構11及包括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之第一輔助架構12提升後車廂蓋5之後表面部分5B之下角部分附近之扭轉剛性及彎曲剛性。再者,於內部、於車寬度方向,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係於上表面部分10A與後表面部分10B間之邊界內互相連接。亦即,第一輔助架構12係藉由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及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而形成一實質V形狀,並且內板10係藉由沿內板10邊緣所設之主要架構11及以一實質V形狀形成之第一輔助架構12而具有一實質三角框架,如此可提升整個後車廂蓋5之剛性。另外,藉此可減少內板10之厚度、可使得後車廂蓋5之成本降低及重量減輕。
此外,由於以主要架構11介入其與絞鏈6間且連接至絞鏈6之強化件30係設於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中,如此可提升具應力集中之連接部分40之剛性。再者,各強化件30係連接至主要架構11及第二輔助架構12,並且複數強化件30係連接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如此可確實地經由強化件30將作用在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上之應力分散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再者,由於作用在連接部分40上之應力基本上是可藉由如上所述之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而分散至整個內板10,則強化件30係可具有可連接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之一最小尺寸。
再者,接合至主要架構11之強化件30之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設於兩部位,並且於車前後方向將連接部分40、40介入所設之強化件30之兩第一接合部分31、31間,如此更可增加連接部分40附近的剛性。
此外,因為所提供之延伸於車寬度方向之中心框架13係連接至於車寬度方向之設於內板10之兩側、位於第一輔助架構12、12之上表面偏斜側部分12a與後表面偏斜側部分12b間之複數連接部分12C,如此更可有效地將傳遞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之應力經由中心框架13而傳遞至整個內板10。再者,因為中心框架13設於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與後表面部分10B間之邊界(亦即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如此更可增加後車廂蓋5之剛性。
4.其它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當可做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事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舉例而言,雖然於上述實施例中之主要架構11是沿著內板10之外周圍設置,於車寬度方向、沿內板10之上表面部分10A及後表面部分10B之兩邊緣,主要架構係於連接部分40位於內板10與絞鏈6間與後表面部分10B之下角部分10D間可延伸之至少一部分(亦即上述之側部分11c、11c)。
再者,中心框架13之位置所設之部分並不限於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中心框架13之位置是可位於上表面後端角部分10C前方或下方之一部分。此外,中心框架13之數目並不限於一,兩中心框架13係可於車寬度方向成行延伸。在此例子中,於車寬度方向設於內板10兩側之第一輔助架構12、12係連接至複數中心框架,第一輔助架構12、12之複數連接部位是可不必存在於角部分12C上。
此外,第二輔助架構14之數目可為一,並且於此例子中之第二輔助架構14係連接至具有閂鎖8之中心框架13為佳。亦即,經由第二輔助架構14連接至中心框架13為佳,中心框架13係連接至第一輔助架構12及閂鎖8。藉此,經由第一輔助架構12、中心框架13、第二輔助架構14使得產生應力集中之一位置(連接部分40)與力量所施加之一位置(接近閂鎖8)之間相互連接。亦即,由於作用在內板10上之力量(應力)是經由框架而分散,如此可避免不具框架之內板10之部分之 變形的產生。亦即,藉此是可獲致與提升後車廂蓋5之剛性之相同的效果。
再者,雖然上述實施例中之經由對於矩形板狀元件進行彎折及成型而得之強化件30包括彼此間高度不同之兩平坦部分30a、30b及傾斜部分30c,但強化件30之形狀不限於此。舉例而言,經由平面觀察下之強化件30的形狀可為一梯型形狀,其中,於主要架構11側之具有第一接合部分31、31係為一長邊,並且於第一輔助架構12側則為一短邊。此外,如上所述,由於彼此間高度不同之兩平坦部分30a、30b及傾斜部分30c係配合於內板10之形狀,但如果內板10之形狀自然地改變時,兩平坦部分30a、30b及傾斜部分30c則可根據內板10之形狀變化而適當地變更。
再者,強化件30結合至主要架構11及第一輔助架構12之所在部分並不受限於上述實施例,並且結合部位之數目並不受限於二。
此外,如果可確實地將絞鏈6固定至內板10,則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並不受限於二部位,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可為單一部位,並且內板10與絞鏈6間之連接部分40可具有三或更多連接部分。
再者,後車廂蓋5之外部形狀及絞鏈6之形狀並不受限於上述形狀,並且後車廂蓋5之外部形狀及絞鏈6之形狀可視汽車之種類、後車廂3之形狀或類似物而彼此不同。
10A‧‧‧上表面部分
10B‧‧‧後表面部分
10C‧‧‧上表面後端角部分
10D‧‧‧下角部分
11‧‧‧主要架構
11a‧‧‧上表面前部分
11b‧‧‧後表面下部分
11c‧‧‧側部分
12a‧‧‧上表面偏斜側部分
12A‧‧‧端部分
12b‧‧‧後表面偏斜側部分
12B‧‧‧端部分
12C‧‧‧彎折角部分
13‧‧‧輔助架構(中心框架)
14‧‧‧輔助架構(第二輔助架構)
30‧‧‧強化元件
30a、30b‧‧‧平坦部分
30c‧‧‧傾斜部分
40‧‧‧連接部分
6‧‧‧絞鏈
6a‧‧‧固定部分
6b‧‧‧絞鏈臂部分
7‧‧‧迴轉軸
8‧‧‧閂鎖
FRONT‧‧‧前
LEFT‧‧‧左
UPPER‧‧‧上

Claims (7)

  1. 一種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該後車廂蓋包括一內板,該內板包括一上表面部分及一後表面部分,該上表面部分係由一汽車之一車體之一上側覆蓋該汽車之該車體之一後部分中所設之一後車廂之一開口,該後表面部分係由該車體之一後側覆蓋該後車廂之該開口,該上表面部分之一後端連接該後表面部分之一上端,該後車廂蓋係經由複數絞鏈固定於該車體之該後部分,該等絞鏈設在於該內板之該上表面部分之一前側之一車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並且該等絞鏈之各絞鏈係於一連接部分連接至該內板,該後車廂蓋係可操作允許該後車廂之該開口之開啟及閉合,其特徵在於:該內板包括一主要架構及一輔助架構,該主要架構係於該連接部分與該後表面部分之一下角部分間、沿該上表面部分及該後表面部分之該車寬度方向之兩邊緣延伸,該輔助架構係於該車寬度方向、於該上表面部分及該後表面部分內設在該主要架構內部;以及該輔助架構包括一第一輔助架構,該第一輔助架構包括一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一後表面偏斜側部分,該上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該上表面部分內、自該連接部分附近於該車寬度方向延伸至一內部且延伸至該車體之該後側,該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該後表面部分內、自該主要架構附近於該車寬度方向延伸至該車體之該內部且 延伸至該車體之該上側、以及延伸至該後表面部分,該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該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係於該上表面部分與該後表面部分間之一邊界內互相連接。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中,該後車廂蓋包括一強化元件,該強化元件設於該上表面部分內、以該主要架構介入於該絞鏈與該強化元件間、於該連接部分位置連接至該絞鏈,以及該強化元件包括一第一接合部分及一第二接合部分,該第一接合部分接合至該主要架構,該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至該第一輔助架構。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一接合部分包括至少二接合部分,以及以所提供該至少二接合部分將該連接部分於一車前後方向介入該至少二接合部分間。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輔助架構包括設在於該車寬度方向之兩側之兩框架,以及該輔助架構包括一中心框架,該中心框架連接至於該上表面偏斜側部分及該後表面偏斜側部分互相連接之該兩框架之該等連接部分。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中,該中心框架係於該車寬度方向、該上表面部分與該後表面部分間之該邊界內延伸。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中,於該後表面部分內之該後車廂蓋包括維持該後車廂之該開口之一完全閉合狀態之一閂鎖,以及該輔助架構包括一第二輔助架構,該第二輔助架構連接至該中心框架及該閂鎖。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其中,於該後表面部分內該後車廂蓋包括維持該後車廂之該開口之一完全閉合狀態之一閂鎖,該輔助架構包括二第二輔助架構,該二第二輔助架構連接至該中心框架,以及該閂鎖設置於該二第二輔助架構間。
TW101145578A 2011-12-06 2012-12-05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TWI471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654A JP5240353B2 (ja) 2011-12-06 2011-12-06 トランクリッドの骨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754A true TW201345754A (zh) 2013-11-16
TWI471232B TWI471232B (zh) 2015-02-01

Family

ID=47290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578A TWI471232B (zh) 2011-12-06 2012-12-05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02173B1 (zh)
JP (1) JP5240353B2 (zh)
CN (1) CN103144680B (zh)
TW (1) TWI471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5093B4 (de) * 2016-08-12 2021-0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6969277B2 (ja) * 2017-10-24 2021-11-2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後部ドア構造
JP6959127B2 (ja) * 2017-12-19 2021-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樹脂バックド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2672A (ja) * 1988-02-20 1989-08-2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リッド開閉装置
JPH03121184U (zh) * 1990-03-26 1991-12-11
JPH0616177A (ja) * 1992-07-01 1994-01-25 Hitachi Zosen Corp 放爆ハッチ用カバー
JP2563466Y2 (ja) * 1992-07-31 1998-02-2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トランクリッド構造
GB2280253A (en) * 1993-07-20 1995-01-25 Ford Motor Co A vehicle's luggage compartment door with lights
JP3912045B2 (ja) * 2001-06-06 2007-05-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ランクリッドヒンジの取付方法
DE202005002887U1 (de) * 2005-02-23 2005-04-21 Wilhelm Karmann Gmbh Verdeckkastendeckel für ein Cabriolet-Fahrzeug
JP4575939B2 (ja) * 2007-07-27 201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クリッド骨格構造
FR2985496B1 (fr) * 2008-03-10 2015-02-06 Plastic Omnium Cie Ensemble d'un panneau d'ouvrant et d'elements de renfort.
DE102009001273A1 (de) * 2009-03-02 2010-09-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arbor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21858A1 (de) * 2009-05-19 2009-12-24 Daimler Ag Innenteil für einen Heckdeckel
FR2953770B1 (fr) * 2009-12-16 2011-11-25 Renault Sas Porte de coff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2173A2 (en) 2013-06-12
EP2602173B1 (en) 2016-04-27
CN103144680B (zh) 2016-03-02
TWI471232B (zh) 2015-02-01
JP5240353B2 (ja) 2013-07-17
EP2602173A3 (en) 2014-01-22
JP2013119267A (ja) 2013-06-17
CN103144680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7091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JP5316566B2 (ja) 車両の上部構造
JP6079662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US9394003B2 (en) Vehicle framework structure
JP6572964B2 (ja) 下部車体構造
WO2012014776A1 (ja) 車体の下部構造
WO2012157079A1 (ja) 車体骨格構造
JP6040644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672495B2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開口肩部の補強構造
JP5598170B2 (ja) パーティションサイド部の構造
JP7444225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6988835B2 (ja) 後部車体構造
TWI471232B (zh) 後車廂蓋之框架結構
WO2016129065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6834659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6253683B2 (ja) 車体構造
CN110341807B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6862940B2 (ja) バンパビーム構造
JP6708068B2 (ja) 車両用フード
US20230339300A1 (en) Back d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JP7487554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7348601B1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H0611892Y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4091346A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6911726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