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8280A -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 Google Patents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8280A
TW201338280A TW101148019A TW101148019A TW201338280A TW 201338280 A TW201338280 A TW 201338280A TW 101148019 A TW101148019 A TW 101148019A TW 101148019 A TW101148019 A TW 101148019A TW 201338280 A TW201338280 A TW 2013382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electrical contact
wing
component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8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8302B (zh
Inventor
Ulrich Schmatz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Gmbh Robe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Gmbh Robert filed Critical Bosch Gmbh Robert
Publication of TW201338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8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3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tongue snapping behind shoulder in base or cas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單極或多極插頭殼體用的電接點元件,具有至少一接點室,由電絕緣材料構成,以容納至少一該電接點元件(2),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固定部段(4)以固定一電導線,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接點部段(6),以與一個對應的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至少有一卡合突件(10),其中該卡合突件(10)可從一第一位置移位到一第二位置,及反之,從一第二位置移位到二第二位置;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一卡合位置時斜斜向外突出,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二卡合位置時可與該接點室卡合,其中:有一支持元件(10)以不能鬆開的方式連接到該卡合突件(10),其中利用該卡合突件(8)和該支持元件(10)圍成一空腔(12),其中該空腔(12)在該第一位置時被一封閉元件(14)封閉,使該卡合突件(8)被鈎掛住的情事得以防止。(圖4)

Description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本發明關於一種單極或多極插頭殼體用的電接點元件,具有至少一接點室,由電絕緣材料構成,以容納至少一該電接點元件(2),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固定部段(4)以固定一電導線,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接點部段(6),以與一個對應的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至少有一卡合突件(10),其中該卡合突件(10)可從一第一位置移位到一第二位置,及反之從一第二位置移位到二第二位置;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一卡合位置時斜斜向外突出,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二卡合位置時可與該接點室卡合。
在先前技術中有一種習知之用於作導電插接的插接連接器,此插接連接器主要包含一接點室,由電絕緣材料構成,以容納至少一該電接點元件,其中該電接點元件有一固定部段以固定一電導線,其中該電接點元件有一接點部段,以與一個對應的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其中該電接點元件至少有一卡合突件,其中該卡合突件可從一第一位置移位到一第二位置,及反之從一第二位置移位到二第二位置;其中該卡合突件在第一卡合位置時斜斜向外突出,其中該卡合突件在第二卡合位置時可與該接點室卡合。
在先前技術有一種習知之電插接元件,用於造成導電插接,該電插接器主要包含一具有一接點室的插頭殼體,其中各接點室可設以一電接點元件。為了避免電接點元件不當地從接點室分離,故該電接點元件卡合在接點室中。這種卡合係數是利用一卡合突件達成。該卡合突件從電接點元件突起,且當電接點元件放入接點室時,被壓回一第二位置,且當電接點元件在接點室中已達一預定位置時,就彈到一第一位置,俾與接點室中一下切部(Hinterschnitt,英:undercut)卡合。一般,卡合突件一般具較狹的造形,此形狀由電接點元件呈現。
一般卡合突件呈相對狹的形狀,由電接點元件呈現出來。但在電接點元件裝入其相關插頭中前,卡合突件會由於其造形而易和相鄰之接點元件及/或電導線鈎掛,這點會造成卡合突件的塑性變形,呈彎曲形式,因此不能再確保卡合突件在接點室中正常及使接點元件在卡合室中正常卡合。
因此有一種需求,要提供一種具一卡合突件的接點元件,其中該卡合突件與相鄰元件在相反側鈎掛的情事能可靠地防止。
這種需求可令人滿意地利用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的標的達成。
依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有一種單極或多極插頭殼體用的電接點元件,具有至少一接點室,由電絕緣材料構成,以容納至少一該電接點元件,其中該電接點元件有一固定部段以固定一電導線,其中該電接點元件有一接點部段,以與一個對應的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其中 該電接點元件至少有一卡合突件),其中該卡合突件可從一第一位置移位到一第二位置,及反之從一第二位置移位到二第二位置;其中該卡合突件在第一卡合位置時斜斜向外突出,其中該卡合突件在第二卡合位置時可與該接點室卡合。
有一支持元件以不能鬆開的方式連接到該卡合突件,其中利用該卡合突件和該支持元件圍成一空腔,其中該空腔在該第一位置時被一封閉元件封閉,使該卡合突件被鈎掛住的情事得以防止。
藉著將該空腔(它由該卡合突件和支持元件形成)封閉,一方面可防止該電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會鈎掛在另外相鄰的元件上,另方面利用該電接點元件可防止例如其他依先前技術的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與本發明的電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鈎掛,利用本電接點元件也可防止卡合突件與電導或其他元件鈎掛。由於能防止該電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鈎掛在其他元件上以及其他元件鈎掛在該電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上的情事,因此可有效防止由於此電接點元件在其他元件上造成的損壞。在此,該支持元件可設計成使它同樣能有效防止與其他元件鈎掛。卡合元件可用一第一端牢牢連接在電接點元件的一個部分區域,其中支持元件可牢牢接在第二端(它與第一端對立)上,舉例而言,該電接點元件的側視圖可設計成使卡合突件和支持元件構成一三角形的二股,而該部分區域構成另一股。在此,部分區域可設計成箱或扁平。為了將該由卡合突件和支持元件圍成的空腔封閉,此空腔舉例而言,可利用一鑄造料鑄出。空腔也可利用一塑膠放入元件封閉,也可將空腔利用翼元件封閉,該翼元件設在卡合突件及/或支持元件的側邊緣上。封閉元件一般設計成使卡合突件、支持元件和封閉元件 構成的組合不形成銳利的稜角或邊緣,利用這種設計可有效防止當該電接點元件裝設及從插殼體拿出時(插頭卡體上設有一密封網)此密封網損壞。
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封閉元件利用一第一翼元件及一第二翼元件形成,其中該卡合突件與該支持元件有一共同的第一邊緣和一共同的第二邊緣,該第二邊緣與該第一邊緣對立;其中該第翼元件至少部分地牢牢連接在該第一邊緣上;其中該第二翼元件至少部分地牢牢連接在該第二邊緣上;其中該第一翼元件和該第二翼元件設計成使該第一翼元件和該第二翼元件都不會突超出該卡合突件及該支持元件。
此第一和第二翼元件可設計成使翼元件牢牢連接在支持元件邊緣上或在卡合突件邊緣上,特別是如果該電接點元件設計成一沖壓彎曲部件的話,則翼元件可從支持元件及/或卡合突件彎出來。一般,翼元件設計成使邊緣的一自由部分區域(亦即不與翼元件連接的部分區域)可被卡合突件或支持元件蓋住,而不會使翼元件突伸超出卡合突件和支持元件。此外,第一、第二翼元件一般至少部分地倚在邊緣的相關自由部分區域上。翼元件設計成使卡合突件可從第一位移位到第二位置,以及反之,可從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一位置,而不會有翼元件妨礙移位的情事。
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封閉元件利用一第一翼元件和一第一翼元件形成;其中該卡合突件有一第三邊緣和一第四邊緣,該第四邊緣和該第三邊緣對立;其中該支持元件有一第五邊緣和一第六邊緣,該第六邊緣和該第五邊緣互相對立; 其中該第三邊緣和該第五邊緣互間隔一段距離;其中該第四邊緣和該第六邊緣互間隔一段距離;其中該第一翼元件與一元件牢牢連接,該元件由該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構成;其中該第一翼元件之背向該空腔的一第一外側與該由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構成的元件至少部分地位在一平面上;其中該第二翼元件與另一元件牢牢連接,該另一元件由該第五邊緣和第六邊緣構成;其中該第二翼元件之背向該空腔的一第二外側與該由第五邊緣和第六邊緣構成的另一元件至少部分地位在一平面上。
此處空腔也可用有利方式利用該二翼元件封閉,使卡合突件及/或支持元件鈎掛在其他元件上的情事確實防止。
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第一翼元件連接在該卡合元件或在該支持元件上,該第二翼元件連接在該卡合元件或在該支持元件上。
因此可有一些造形,其中,舉例而言,第一翼元件連接在支持元件上,第二翼元件連接在卡合元件上。由於電接點元件一般設計成一沖壓彎曲部件形式,且在此處係由一平坦金屬片沖出,故這些設計在本電接點元件設在金屬片上時很有利,因為如此,沖壓的廢料可減少。此外可用有利的方式將卡合元件、支持元件和翼元件製成一件上。如此相較於多件式的設計,可有效避免麻煩的功夫和較高製造成本。
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電接點元件有一大致箱形的部分區域,其中該箱形部分區域有二個互相對立的側壁、一底元件及一蓋元件, 該蓋元件與該底元件對立,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利用該側壁圍成;其中該側壁利用該元件和蓋元件互相連接成不能鬆開的方式;其中該支持元件在該第一位置時至少一直延伸到該開口為止;其中該封閉元件至少一直延伸到該開口為止。
因此在卡合突件的第一位置時,在封閉元件(或支持元件)和開口間不會有元件鈎掛住。但一般,封閉元件設計成使得在卡合突件的第一位置時,側壁至少與封閉元件至少部分地重疊。
依另一實施例,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翼元件和該第二翼元件通過該開口移位到該箱形的部分區域中,使該卡合元件大致與該蓋元件在一平面上。
因此卡合突件可移位到該電接點元件的箱形部分區域沒有突出來的部分。如此,電接點元件可用特別簡單的方式從插頭殼體拿掉。而且利用這種設計可以可靠地防止設在插頭殼上的密封網損壞。
依本發明又一實施例,該支持元件有一突起,其中該突起通過該開口且將該蓋元件由後面搭住。
利用該突起,可用有利的方式避免卡合突件逆著其從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的移位方向移位超出第一位置。因此可確保,即使當操作人員不當地利用此電接點元件,該卡合突件不會隨支持元件及該封閉的空腔變形成形成一些縫隙(依先前技術的電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或電導線可能會鈎掛到該縫隙中)。
依本發明再一實施例,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突起和該底元件互相配合,使該卡合突件不能沿卡合突件的一移位方向從該第一位置到該 第二位置超出該第二位置出去。
因此可利用突起和底元件配合,將卡合突件從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路徑限制,使卡合突件已達第二位置就不能再進一步移位。這種移位路徑的限制可防止在移位時卡合突件會超出彈性範圍變形。特別可防止卡合突件塑性變形,使卡合突件獨立地佔住第一位置。如果不達到第一位置,則可能會阻止電接點元件在接點室中正常地卡合。因此電接點元件當在電對立接點元件上移時,可能從其接點室推出,且和相關的對立接點元件不會或只有不足的導電連接。
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電接點元件為一沖壓彎曲部件。
因此電接點元件可廉價製造,電接點元件可設計成使它們的橫截面只約1平方毫米大,俾造成1.5毫米的網格尺寸(亦即從第一接點元件中心到和此第一接點元件相鄰的第二接點元件中心的距離)。
依本發明再一設計,電接點元件係一件式者。
如此該電接點元件可特別廉價地製造。
要注意,本發明的構想在此係利用一電接點元件說明。在此,行家很清楚,個別說明的特徵可用不同方式互相組合,俾達成本發明的其他設計。
以下配合附圖說明本發明,圖式只是示意而非依準確比例。
(2)‧‧‧電接點元件
(4)‧‧‧固定部段
(6)‧‧‧接點部段
(8)‧‧‧卡合突件
(10)‧‧‧支持元件
(12)‧‧‧空腔
(14)‧‧‧封閉元件
(16)‧‧‧〔卡合突件(8)的〕第一端
(18)‧‧‧〔卡合突件(8)的〕第二端
(20)‧‧‧部分區域
(22)‧‧‧第一側壁
(24)‧‧‧第二側壁
(26)‧‧‧底元件
(28)‧‧‧蓋元件
(30)‧‧‧開口
(32)‧‧‧突起
(34)‧‧‧翼元件
(38)‧‧‧〔卡合突件(8)和支持元件(10)的共同之〕第一邊緣
(40)‧‧‧〔卡合突件(8)和支持元件(10)的共同之〕第二邊緣
(41)‧‧‧前側
(42)‧‧‧第三邊緣
(44)‧‧‧第四邊緣
(46)‧‧‧第五邊緣
(48)‧‧‧第六邊緣
(50)‧‧‧第一外側
(52)‧‧‧第二外側
(54)‧‧‧延長部
(56)‧‧‧接點層片
(58)‧‧‧第一內側
(60)‧‧‧第二內側
圖1係一電接點元件立體視圖,具有一移位到一第一位置的卡合突件,其中由卡合突件和一支持元件形成的空腔利用一鑄造料封閉; 圖2係圖1的電接點元件的立體圖,其中該空腔利用一第一變更例的二個互相對立的翼元件封閉;圖3係圖2的電接點元件的橫截面圖;圖4係圖1的電接點元件的立體圖,其中空腔利用一第二變更例的二翼元件封閉;圖5係圖4的電接點元件的橫截面面;圖6係圖4的電接點元件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7係圖2的電接點元件的縱剖面圖,其中卡合突件移位到一第二位置。
圖1顯示一電接點元件(2),具有一固定部段(4)(用於固定一電導線)及一接點部段(6)(用於和一相關之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電接點元件(2)有一卡合突件(8),它從圖示之第一位置沿一移位方向V移到圖7所示之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時,卡合突件(8)斜斜向外突出。有一支持元件(10)以不能鬆開的方式接在卡合突件(8)上。利用卡合突件(8)和支持元件(10)圍成一空腔(12)。空腔(12)用一封閉元件(14)(此處設計成鑄造料形式)封閉,將空腔(12)封閉,一方面可防止該電接點元件(2)的卡合突件(8)鈎掛在其他相鄰元件上,另方面防止,例如先前技術的其他接點元件的卡合突件和該電接點元件(2)鈎掛。卡合突件(8)有一第一端(16)及一第二端(18),它利用第一端(8)與一蓋元件(28)連接。第二端和第一端(16)對立,支持元件(10)牢牢接在其上。蓋元件(28)有一大致長方形的開口(30)。此外,蓋元件(28)屬於一箱形部分區域(20),它另一由一第一側壁(22)、一第二側壁(24) 〔和第一側壁(22)對立〕及一底元件(26)構成。在此,第一側壁(22)和第二側壁(24)大致互相平行且沿移位方向V延伸。第一側壁(22)和第二側壁(24)利用底元件(26)和蓋元件(28)互相連接。在支持元件(10)上形成一突起(32),它由下方搭住蓋元件(28),因此卡合突件(8)不能逆著移位方向V移位超出第一位置出去。因此要防止卡合突件(8)和其他元件鈎掛,只要將空腔(12)利用封閉元件(14)(其橫截面大致形成三角形)就足夠。
圖2顯示圖1的電接點元件(2),其中空腔(12)利用二個翼元件(34)(38)(它們互相對立且大致互相平行伸)封閉。圖3的支持元件(10)的前視圖號示以下所述的裝置。支持元件(10)大致垂直於移位方向V延伸,因此大致垂直於蓋元件(28)。卡合突件(8)和支持元件(10)有一共同之第一邊緣(38)和一共同之第二邊緣(40)〔它和第一邊緣(36)對立〕。在此處所示實施例,該共同的第一邊緣(36)的一第三邊緣(42)限制卡合元件(8),而一第五邊緣(46)限制支持元件(10),此外,該共同的第二邊緣(40)的一第四邊緣(44)限制卡合元件(8),而一第六邊緣(48)限制支持元件(10)。第一翼元件(34)牢牢接在卡合突件(8)的第三邊緣(42),第二翼元件(38)牢牢接在卡合突件(8)的第五邊緣(46)。此處所示之翼元件(34)(38)不但將空腔(12)封閉,而且向底元件(26)方向延伸通過開口(30)進入箱形部分區域(20)中。第一翼元件(34)有一個朝向該空腔(12)的第一內側(58),而第二翼元件(38)有一個同樣地朝向該空腔(12)的第二內側(60)。由於電接點元件(2)設計成一件式的沖壓彎曲部件,因此二翼元件(34)(38)設在卡合突件(8)上的方式使內側(58)(60)至少大致倚靠在支持元件(10)的各邊緣(46)(48)上。在此設有一翼元件(34)(38)會突伸超出支持元件(10)的一前側(41)。
圖4和圖5顯示圖2和圖3所示之電接點元件(2)的另一實施例。此處該二翼元件(34)(38)也牢牢接在卡合突件(8)上,但此處支持元件(10)的第五邊緣(46)比卡合元件(8)的第三邊緣沿第一側壁(22)的方向更突出。因此第三邊緣(42)和第五邊緣(46)間隔。對應地,支持元件(10)的第六邊緣(48)比卡合突件(8)的第四邊緣沿第二側壁(34)的方向更突出。因此第四邊緣(44)和第六邊緣(48)相間隔。第一翼元件(34)有一與第一內側(58)對立的第一外側(50),而第二翼元件(38)有一與第二內側(60)對立的第二外側(52)。第一翼元件(34)和第二元件(38)設在卡合突件(8)上,使支持元件(10)蓋住二翼元件(34)(38)。因此,第一翼元件(34)的第一外側(50)大致與支持元件(10)的第五邊緣(46)在一平面上,而第二翼元件(38)的第二外側(52)大致與支持元件(10)的第六邊緣(48)在一平面上。利用這種設計也可防止卡合突件(8)鈎掛在其他元件上。
圖6大致顯示圖4的電接點元件。第一側壁(22)及第二側壁(24)各具一邊緣(62),開口(30)被該邊緣圍成。在此實施例,第一翼元件(30)和第二翼元件(38)設計成使它們在第一位置時用邊緣(62)封閉,因此不須圖4及圖5所示之延長部(54)以確實防止卡合元件(8)與其他元件鈎掛。
圖7顯示圖2的電接點元件的縱剖面圖,其中卡合突件(8)沿從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方向V移位。此處接點部段(6)有二個互相對立的接點層片(56)。在第二位置時,卡合突件(8)與蓋元件(28)在一平面,為了防止卡合突件(8)沿移位方向繼續移位超出第二位置出去,突起(32)止擋在底元件(26)上。
利用此處所述實施例,一方面能可靠防止電接點元件(2)的 卡合突件(8)與其他元件鈎掛,另方面可防止卡合突件(8)會沿移位方向移位超出第二位置。這種移位過頭會使卡合突件(8)或蓋元件(28)塑性變形,因此卡合突件(8)不再能獨立地進入第一位置。
(2)‧‧‧電接點元件
(12)‧‧‧空腔
(14)‧‧‧封閉元件
(22)‧‧‧第一側壁
(24)‧‧‧第二側壁
(26)‧‧‧底元件
(28)‧‧‧蓋元件
(30)‧‧‧開口
(32)‧‧‧突起
(34)‧‧‧翼元件
(38)‧‧‧〔卡合突件(8)和支持元件(10)的共同之〕第一邊緣
(42)‧‧‧第三邊緣
(44)‧‧‧第四邊緣
(46)‧‧‧第五邊緣
(48)‧‧‧第六邊緣
(52)‧‧‧第二外側

Claims (10)

  1. 一種單極或多極插頭殼體用的電接點元件,具有至少一接點室,由電絕緣材料構成,以容納至少一該電接點元件(2),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固定部段(4)以固定一電導線,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接點部段(6),以與一個對應的對立接點元件造成導電連接,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至少有一卡合突件(10),其中該卡合突件(10)可從一第一位置移位到一第二位置,及反之從一第二位置移位到二第二位置;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一卡合位置時斜斜向外突出,其中該卡合突件(10)在第二卡合位置時可與該接點室卡合,其特徵在:有一支持元件(10)以不能鬆開的方式連接到該卡合突件(10),其中利用該卡合突件(8)和該支持元件(10)圍成一空腔(12),其中該空腔(12)在該第一位置時被一封閉元件(14)封閉,使該卡合突件(8)被鈎掛住的情事得以防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封閉元件(14)利用一第一翼元件(32)及一第二翼元件(38)形成,其中該卡合突件(8)與該支持元件(10)有一共同的第一邊緣(36)和一共同的第二邊緣(40),該第二邊緣與該第一邊緣(36)對立;其中該第翼元件(34)至少部分地牢牢連接在該第一邊緣(36)上;其中該第二翼元件(38)至少部分地牢牢連接在該第二邊緣(40)上;其中該第一翼元件(34)和該第二翼元件(38)設計成使該第一翼元件(34)和該第二翼元件(38)都不會突超出該卡合突件(8)及該支持元件(1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封閉元件(14)利用一第一翼元件(34)和一第一翼元件(38)形成; 其中該卡合突件(8)有一第三邊緣(42)和一第四邊緣(44),該第四邊緣(44)和該第三邊緣(42)對立;其中該支持元件(10)有一第五邊緣(46)和一第六邊緣(48),該第六邊緣(48)和該第五邊緣(46)互相對立;其中該第三邊緣(42)和該第五邊緣(46)互間隔一段距離;其中該第四邊緣(44)和該第六邊緣(48)互間隔一段距離;其中該第一翼元件(34)與一元件牢牢連接,該元件由該第三邊緣(42)和第四邊緣(44)構成;其中該第一翼元件(34)之背向該空腔(12)的一第一外側(50)與該由第三邊緣(42)和第四邊緣(44)構成的元件至少部分地位在一平面上;其中該第二翼元件(38)與另一元件牢牢連接,該另一元件由該第五邊緣(46)和第六邊緣(48)構成;其中該第二翼元件(38)之背向該空腔(12)的一第二外側(52)與該由第五邊緣(46)和第六邊緣(48)構成的另一元件至少部分地位在一平面上。
  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第一翼元件(34)連接在該卡合元件(8)或在該支持元件(10)上,該第二翼元件(38)連接在該卡合元件(8)或在該支持元件(10)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電接點元件(2)有一大致箱形的部分區域(20),其中該箱形部分區域(20)有二個互相對立的側壁(22)(24)、一底元件(26)及一蓋元件(28),該蓋元件(28)與該底元件(26)對立,且具有一開口(30),該開口(30)利用該側壁(22)(24)圍成; 其中該側壁(22)(24)利用該元件(26)和蓋元件(28)互相連接成不能鬆開的方式;其中該支持元件(10)在該第一位置時至少一直延伸到該開口(30)為止;其中該封閉元件(14)至少一直延伸到該開口(30)為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到第3項任一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翼元件(34)和該第二翼元件(38)通過該開口(30)移位到該箱形的部分區域(20)中,使該卡合元件(8)大致與該蓋元件(28)在一平面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支持元件(10)有一突起(32),其中該突起(32)通過該開口(30)且將該蓋元件(28)由後面搭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突起(32)和該底元件(26)互相配合,使該卡合突件(8)不能沿卡合突件(8)的一移位方向(V)從該第一位置到該第二位置超出該第二位置出去。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電接點元件(12)為一沖壓彎曲部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電接點元件,其中:該電接點元件係一體者。
TW101148019A 2011-12-20 2012-12-18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TWI618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89315A DE102011089315A1 (de) 2011-12-20 2011-12-20 Elektrisches Kontaktelement mit Rastlanze für ein Steckergehäuse
??102011089315.6 2011-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280A true TW201338280A (zh) 2013-09-16
TWI618302B TWI618302B (zh) 2018-03-11

Family

ID=4717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8019A TWI618302B (zh) 2011-12-20 2012-12-18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95732B1 (zh)
KR (1) KR101580967B1 (zh)
DE (1) DE102011089315A1 (zh)
TW (1) TWI618302B (zh)
WO (1) WO20130919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18788A1 (de) 2015-09-29 2017-03-30 Robert Bosch Gmbh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nd Steckverbindersystem
FR3044172B1 (fr) * 2015-11-20 2019-05-1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tact electrique femelle avec patte de guidage du lingue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contact
DE102016211598A1 (de) 2016-06-28 2017-12-28 Robert Bosch Gmbh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nd Steckverbinder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3052A (en) * 1970-01-27 1971-10-12 Amp Inc Electrical locking pin terminal
JP3509401B2 (ja) * 1996-07-25 2004-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3159073B2 (ja) * 1996-08-08 2001-04-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61308B2 (ja) * 1999-12-28 2003-01-0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雌型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170615A (ja) * 2000-11-30 2002-06-14 Iriso Denshi Kogyo Kk 電気接続用端子
US7217161B1 (en) * 2006-03-31 2007-05-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nti-snag feature
EP1885029B1 (de) * 2006-08-03 2015-03-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s Anschlusselement
TWI378611B (en) * 2008-10-31 2012-12-01 Ibm An electrical adapter for a connector having a retention la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79463A (ko) 2014-06-26
DE102011089315A1 (de) 2013-06-20
EP2795732A1 (de) 2014-10-29
EP2795732B1 (de) 2018-08-08
KR101580967B1 (ko) 2015-12-30
WO2013091934A1 (de) 2013-06-27
TWI618302B (zh) 2018-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13375A1 (ja) 電気接続箱
JP5730132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10537391A (ja) 電気コンタクト
JP5407960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9509066B2 (en) Connector
US9385480B2 (en) Connector
JP6085527B2 (ja) 雌端子
JP5635338B2 (ja) コネクタ
JP5990333B2 (ja) 電子部品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TW201338280A (zh)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二)
US9246257B2 (en) Connector
JP4028298B2 (ja) ヒューズ
JP2012256477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EP2751880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70170599A1 (en) Connector
KR20100001181U (ko) 차량용박스
JP2014078507A (ja) 差し込み式接続エレメントのコンタクトチャンバ内に係止されるコンタクト並びに差し込み式接続エレメント
JP2013059139A (ja) 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組立部品
JP5999638B2 (ja) 電子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KR101810131B1 (ko) 커넥터
JP5333299B2 (ja) コネクタ
TW201340479A (zh) 具有插頭殼體用之卡合突件的電接點元件(一)
KR20130042161A (ko)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한 커넥터
WO2015099180A1 (ja) コネクタ
JP2011254657A (ja) 電気接続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