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6049A -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6049A
TW201326049A TW100147053A TW100147053A TW201326049A TW 201326049 A TW201326049 A TW 201326049A TW 100147053 A TW100147053 A TW 100147053A TW 100147053 A TW100147053 A TW 100147053A TW 201326049 A TW201326049 A TW 2013260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nano silver
silver wire
wire according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6160B (zh
Inventor
Lien-Tai Chen
Ruoh-Huey Uang
Tsing-Tang Song
zhi-long Chen
Chun-Chen Chiang
Ya-Hui Lin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0147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6160B/zh
Priority to CN2012101080837A priority patent/CN103157807A/zh
Priority to US13/707,931 priority patent/US907312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26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6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6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61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47Nanofibres or nano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301/00Metallic composition of the powder or its coating
    • B22F2301/25Noble metals, i.e. Ag Au, Ir, Os, Pd, Pt, Rh, Ru
    • B22F2301/255Silver or g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溶液;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得到一具有複數條奈米銀線之第三溶液;以及,純化該第三溶液,得到該奈米銀線。其中,該第一溶液包含一保護劑分散於一第一醇類溶劑中,而該第二溶液包含一銀鹽以及一金屬前驅物分散於一第二醇類溶劑中,其中該金屬前驅物具有化學式表示如下:MXn或MXn‧m(H20)其中,M係為Cu2+、Sn4+、或Ni2+,X係為Cl-、Br-、I-、SCN-、SO42-、或C2O42-,n係為1-4,m係為1-6,且M的價數等於n乘以X的價數之絕對值。

Description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特別有關於一種適合量產的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一維的奈米結構,如奈米線、奈米碳管、奈米棒、奈米柱以及奈米纖維等,具有低維度的物理與電子傳輸性質,其特性與一般巨觀材料不同。舉例來說,一維奈米金屬材料,例如奈米金、錫、銀、鉑奈米線等,由於其具有良好的導電特性而經常應用於導線材料。由於微觀尺度下表面效應、量子效應或穿遂效應等微觀效應會更加明顯,因此一維奈米金屬材料適用於各種應用上述效果之奈米電子元件,並且可進一步適用於電極、低溫導電塗料、超導厚膜電路、微波及電磁波吸收材料等。其中,銀為最佳的導電金屬材料,故奈米銀線的應用被各界視為重點研究。
奈米銀線的製備法目前主要有模板法及溶液化學法兩種,利用模板法雖然可以得到奈米線狀物質,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必須經過銀的填充還原與電解沉積等複雜的製程,且此技術無法大量製造所需的奈米銀線。有關溶液化學法製備奈米銀線,目前已有許多化學合成奈米銀線的方法被發表。舉例來說,Younan Xia et al.於2002年在nano Lett.揭示使用乙二醇、PtCl2、硝酸銀、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合並持續反應,得到奈米銀線。美國專利US7,585,349揭示使用加入具有易於轉換的兩種價數鐵錯合物(包含Fe(II)/Fe(III)),不過反應速度較慢,需要數小時的反應時間,使得此技術商業價值較低。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的奈米銀線製備方法,來解決習知奈米銀線製程所遭遇到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溶液,其中該第一溶液包含一保護劑均勻分散於一醇類溶劑中;提供一第二溶液,其中該第二溶液包含一銀鹽以及一金屬前驅物均勻分散於一第二醇類溶劑中,其中該金屬前驅物具有化學式表示如下:
MXn或MXn‧m(H20)
其中,M係為Cu2+、Sn4+、或Ni2+,X係為Cl-、Br-、I-、SCN-、SO4 2-、或C2O4 2-,n係約為1-4,m係約為1-6,且M的價數等於n乘以X的價數之絕對值;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得到一具有複數條奈米銀線之第三溶液;以及純化該第三溶液,得到該奈米銀線。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本發明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驟,請參照第1圖:首先,提供一第一溶液,其中該第一溶液包含一保護劑均勻分散於一第一醇類溶劑中(步驟101)。該保護劑係為一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可約介於40000至360000),例如為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聚二甲基矽烷(PDMS)、或聚乙烯醇縮丁醛(PVB),可溶於具有極性之溶劑中。當後續與銀鹽混合時,保護劑可以提供立體空間屏障以抑制銀顆粒之成長,且保護劑之長鏈上的氧官能基可引導銀微粒於一維方向上接合並開始安定地成長,以形成一維奈米銀線。該第一醇類溶劑係具有至少兩個羥基官能基,可例如為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丙三醇(glycerol)、葡萄糖(glucose)、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butanediol(butanediol)、或一缩二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
接著,提供一第二溶液,其中該第二溶液包含一銀鹽以及一金屬前驅物均勻分散於一第二醇類溶劑中(步驟102)。該銀鹽可例如為AgNO3、或AgCF3COO;該金屬前驅物具有化學式表示如下:MXn或MXn‧m(H20),其中,M係為Cu2+、Sn4+、或Ni2+,X係為Cl-、Br-、I-、SCN-、SO4 2-、或C2O4 2-,n係約為1-4,m係約為1-6,且M的價數等於n乘以X的價數之絕對值。舉例來說,該金屬前驅物的金屬離子(M)之還原電位絕對值可約介於0.1-0.7,而該金屬前驅物可例如為SnCl4、SnI4、SnSCN4、CuCl2、CuI2、CuSCN2、CuSO4、NiCl2、NiI2、NiSCN2、NiSO4、或具有結晶水之上述化合物;該第二醇類溶劑係具有至少兩個羥基官能基,可與該第一醇類溶劑相同或不同,例如為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丙三醇(glycerol)、葡萄糖(glucose)、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butanediol(butanediol)、或一缩二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在配製該第二溶液時,該銀鹽以及該金屬前驅物在第二溶液中可形成一銀錯合物,該銀錯合物具有一沉澱溶解平衡常數(KSP)約介於10-5-10-18,例如為AgCl(ksp=1.77 x10-10)、AgBr(ksp=5.35x10-13)、AgI(ksp=8.512x10-17)、AgSCN(ksp=1.03x10-12)、AgSO4(ksp=1.2 x10-5)、或AgC2O4(ksp=5.04x10-12)。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銀鹽與該金屬前驅物的莫耳比可約介於1:0.0001-1:0.1或約介於1:0.001-1:0.05之間,以使得銀的錯合物能穩定的還原為銀金屬銀並堆疊在[100]晶面上形成線材。值得注意的是,為加速奈米銀線析出的速率,該第二溶液更可包含一鹼金族鹽類,例如NaCl、NaSCN、KI、Na2(C2O4)或KBr,其中該鹼金族鹽類與該金屬前驅物的莫耳比可約介於0.1:1-5:1之間或約介於1:1-4:1之間。
接著,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得到一具有複數條奈米銀線之第三溶液。其中在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的過程中,例如包含:加熱該第一溶液至一溫度範圍,並將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混合得到一第三溶液(步驟103)。該溫度範圍係介於100-180℃之間,以使得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能在藉由溫度加速形成具奈米結構的第三溶液,若溫度過高有可能造成無法控制銀鹽還原或是難以控制奈米結構。值得注意的是,若無加熱該第一溶液,就將該第二溶液與第一溶液混合,則銀鹽會由於反應溫度不足而傾向形成奈米銀粒為主產物。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第三溶液可持續控溫在特定之溫度範圍(例如約100-180℃);另外,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體積比約為1:1-3:1。為了能夠均勻混合第一溶液以及第二溶液,可利用一攪拌設備(例如均質機、磁攪拌機或馬達攪拌機)幫助兩溶液均勻混合。當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混合進行銀線製備時,由於本發明進一步使用特定的金屬前驅物,除了可降低成本外(與先前技術相比),亦可加速奈米銀線析出的速率,使得在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混合後的約5-60分鐘內或約5-51分鐘內即可觀察到大量銀線的生成。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混合時,該保護劑與該銀鹽的莫耳比係可約於0.5:1-1.5:1之間或約於0.9:1-1.5:1之間,以使所合成出的奈米結構其線粒比可達70%以上、奈米銀線整體的寬高比(aspect ratio)可達50以上。
最後,純化該第三溶液,得到該奈米銀線(步驟104)。該純化步驟可例如為對該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之後再以去離子水清洗。
根據本發明某些實施例,該第一溶液可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為保護劑)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而該第二溶液可包含銀鹽與一含鎳化合物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其中該含鎳化合物包含NiCl2、NiI2、NiSCN2、NiSO4、或具有結晶水之上述化合物。該第二溶液亦可更包含一鹼金族鹽類,例如NaCl、NaSCN、KI、Na2(C2O4)或KBr。其中,該銀鹽與該含鎳化合物的莫耳比可介於1:0.0003-1:0.0005之間,且保護劑與該銀鹽的莫耳比係約可於0.5:1-1.5:1之間。在該等實施例中,由於Ni原子可與Ag原子產生置換反應,加速銀離子成核(形成多面体晶核),此外更可藉由添加適量及適當的鹼金族鹽類(提供陰離子)來加速反應。由於Ni2+離子的還原電位為-0.25,不像習知常用的Pt2+離子為正還原電位(+0.73),因此於習知技術中從未教示使用含鎳化合物作為金屬前驅物來促進銀線成長,本發明係為第一篇揭露使用含鎳化合物作為金屬前驅物進行奈米銀線之製備。
根據本發明其他實施例,該第一溶液可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為保護劑)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而該第二溶液可包含銀鹽與氯化銅(CuCl2)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其中該銀鹽與氯化銅的莫耳比可介於1:0.0008-1:0.001之間。,且保護劑與該銀鹽的莫耳比係可於0.9:1-1.2:1之間,因此,可在第一溶液與第二溶液混合的20分鐘內觀察到奈米銀線的析出,且所得到產物中的線粒比(銀線與銀粒的重量比值)可達70%以上。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數實施例及比較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奈米銀線之製備
實施例1
將乙二醇15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及NiCl2‧6(H2O) 0.0003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後,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硝酸銀與NiCl2‧6(H2O)的莫耳比為1:0.03、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17及23分鐘後,分別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觀察(請參照附件1及2),並量測銀線長度(結果如表1)。最後,將含奈米銀線之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平均寬高比為150。
由表1可知,上述奈米銀線製備過程在反應17分鐘後可觀察到銀線的生成,而在反應23分鐘後可發現銀線長度增加。
實施例2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轉速200 rpm)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NiSO4 0.0003 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後,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NiSO4與硝酸銀的莫耳比為1:0.0006、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51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其中該奈米銀線之長度介於5-25μm。
實施例3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 0.0003 mole、及Na2(C2O4)0.001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60℃後,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11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其中該奈米銀線之長度介於1-10μm。
實施例4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 0.0003 mole、及KBr 0.001 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60℃後,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22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其中該奈米銀線之長度介於4-20μm。
表2係顯示實施例2-4的實驗結果,由表2可知,單純加入硫酸鎳為金屬前驅物來製備奈米銀線,待銀線生成的反應時間需51分鐘,但是透過KBr(Br陰離子)的添加可以縮短反應時間至22分鐘;此外,若以硫酸鎳為金屬前驅物進一步搭配草酸鈉,則可於11分鐘內產生銀線(9分鐘內尚無線產生)。
實施例5
將乙二醇15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6(H20)0.0005mole及NaCl 0.0005mole(NaCl與NiSO4‧6(H20)的莫耳比值為1)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25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實施例6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NiSO4‧6(H20)0.0005 mole及NaCl 0.001 mole(NaCl與NiSO4‧6(H20)的莫耳比值為2)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36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實施例7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6(H20)0.0003mole及NaCl 0.001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6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32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實施例8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 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6(H20)0.0003mole及NaSCN 0.001 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6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32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實施例9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NiSO4‧6(H20)0.0003 mole及KI 0.0003 mole(KI與NiSO4‧6(H20)的莫耳比值為1)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6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15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比較實施例1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及KI 0.0003 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41及50分鐘後,分別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第二溶液是否產生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3。
實施例10
將乙二醇15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及SnCl4‧5(H20) 0.0001 mole溶於乙二醇5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28及35分鐘後,分別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觀察,量測結果如表4所示。最後,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
實施例11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38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CuSO4 1 x10-5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25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5。
實施例12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CuSO4 1x10-5 mole、及NaCl 2x10-5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5。
由表5可知,若以硫酸銅為金屬前驅物進一步搭配氯化鈉,則可加速至17分鐘內產生銀線。
實施例13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58000)0.01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轉速200 rpm),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 mole及CuCl2 1x10-5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實驗結果請參照表6。
比較實施例2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58000)5.5x10-3 mole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轉速200 rpm),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3.5x10-3 mole及CuCl2 3.8x10-6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CuCl2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0.0011、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56)。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未發現銀線產生。持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觀察,在反應60分鐘後,發現銀線產生,實驗結果請參照表6。
由表6可知,若PVP與硝酸銀莫耳比值大於1.5、及/或氯化銅與硝酸銀的莫耳數比大於0.001,無法於17分鐘內合成出銀線,需延長反應時間至1小時才會觀察到銀線產生。
實施例14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40000)0.01mole分散於乙二醇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轉速200 rpm),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CuCl2 1 x10-5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CuCl2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0.001、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寬高比為114,平均長度為10.8μm,平均徑長為94.7nm,請參照附件3。
實施例15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分散於乙二醇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轉速200 rpm),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CuCl2 1x10-5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CuCl2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0.001、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寬高比為220,平均長度為15.6μm,平均徑長為70.8nm,請參照附件4。
實施例16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360000)0.01mole分散於乙二醇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轉速200 rpm),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CuCl2 8x10-6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CuCl2與硝酸銀的莫耳比為0.0008、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寬高比為286,平均長度為16μm,平均徑長為56nm。
實施例17
將乙二醇100ml置於一反應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為40000)0.01mole分散於乙二醇作為保護劑,充分攪拌後,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分散於乙二醇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銀0.01mole及CuCl2 8x10-6 mole溶於乙二醇100ml中,充分攪拌後得到第二溶液。接著,加熱該第一溶液至150℃,並將第二溶液加入該第一溶液中,得到一第三溶液(硝酸銀與CuCl2與的莫耳比為1:0.0008、PVP與硝酸銀的莫耳比值為1)。在第三溶液反應17分鐘後,以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到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最後,將第三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及以去離子水清洗,得到奈米銀線,寬高比為88,長度為8.2μm,徑長為93nm。
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097146836揭露一種使用保護劑聚乙烯吡咯烷酮與銀鹽來製備奈米銀線的方式,其教示「使用之聚乙烯吡咯酮之分子量越高,所生成之奈米銀線越長並且越粗」。由附件3及4可知,由於本發明進一步使用氯化銅為金屬前驅物來進行奈米銀線的製備,當保護劑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增加時,所合成出來的銀線較細(具有較大的高寬比),此趨勢與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097146836的教示相反。
綜合上述,本發明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產物的線粒比可大於70%,因此可快速且大量製作高品質(高寬比大於50,平均直徑小於100nm)之奈米銀線,符合業界的需求。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可快速且大量製作高品質之奈米銀線,以解決習知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任意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步驟
102...步驟
103...步驟
104...步驟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奈米銀線製備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附件1係為實施例1所生成之奈米銀線的SEM圖(反應時間為17分鐘)。
附件2係為實施例1所生成之奈米銀線的SEM圖(反應時間為23分鐘)。
附件3係為實施例14所生成之奈米銀線的SEM圖。
附件4係為實施例15所生成之奈米銀線的SEM圖。
101...步驟
102...步驟
103...步驟
104...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溶液,其中該第一溶液包含一保護劑分散於一第一醇類溶劑中;提供一第二溶液,其中該第二溶液包含一銀鹽以及一金屬前驅物分散於一第二醇類溶劑中,其中該金屬前驅物具有化學式表示如下:MXn或MXn‧m(H2O)其中,M係為Cu2+、Sn4+、或Ni2+,X係為Cl-、Br-、I-、SCN-、SO4 2-、或C2O4 2-,n係為1-4,m係為1-6,且M的價數等於n乘以X的價數之絕對值;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得到一具有複數條奈米銀線之第三溶液;以及純化該第三溶液,得到該奈米銀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在混合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的過程中,包含:加熱該第一溶液至一溫度範圍後,將該第一溶液與該第二溶液混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保護劑包含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聚二甲基矽烷(PDMS)、或聚乙烯醇縮丁醛(PVB)。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醇類溶劑係具有至少兩個羥基官能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醇類係獨立為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丙三醇(glycerol)、葡萄糖(glucose)、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butanediol(butanediol)、或一缩二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溫度範圍係介於100-180℃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銀鹽包含AgNO3、或AgCF3COO。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金屬前驅物包含SnCl4、SnI4、SnSCN4、CuCl2、CuI2、CuSCN2、CuSO4、NiCl2、NiI2、NiSCN2、NiSO4、或具有結晶水之上述化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金屬前驅物的金屬離子(M)之還原電位絕對值介於0.1-0.7。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銀鹽、以及該金屬前驅物在第二溶液中形成一銀錯合物。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銀錯合物具有一沉澱溶解平衡常數(KSP)介於10-5-10-18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銀錯合物係為AgCl、AgBr、AgI、AgSCN、AgSO4、或AgC2O4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在一反應時間後觀察到該第三溶液產生複數條奈米銀線,且該反應時間係指為5-60分鐘。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銀鹽與該金屬前驅物的莫耳比介於1:0.0001-1:0.1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當該金屬前驅物為CuCl2時,該銀鹽與CuCl2的莫耳比介於1:0.0008-1:0.001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保護劑與該銀鹽的莫耳比係介於0.5:1-1.5:1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二溶液更包含一鹼金族鹽類。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鹼金族鹽類包含NaCl、NaSCN、KI、Na2(C2O4)或KBr。
TW100147053A 2011-12-19 2011-12-19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TWI476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7053A TWI476160B (zh) 2011-12-19 2011-12-19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CN2012101080837A CN103157807A (zh) 2011-12-19 2012-04-13 纳米银线之制备方法
US13/707,931 US9073122B2 (en) 2011-12-19 2012-12-07 Method for preparing silver nanowi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7053A TWI476160B (zh) 2011-12-19 2011-12-19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049A true TW201326049A (zh) 2013-07-01
TWI476160B TWI476160B (zh) 2015-03-11

Family

ID=48581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053A TWI476160B (zh) 2011-12-19 2011-12-19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3122B2 (zh)
CN (1) CN103157807A (zh)
TW (1) TWI4761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760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银纳米线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4120A1 (en) 2010-10-18 2012-04-19 PurThread Technologies, Inc. Enhancing and preserving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 in fibers with pigments
WO2015023644A2 (en) 2013-08-12 2015-02-19 PurThread Technologies, Inc. Antimicrobial and antifungal polymer fibers, fabric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4511596B (zh) * 2013-09-30 2017-01-18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线的连续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TWI520911B (zh) * 2013-10-21 2016-02-1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奈米銀線的製備方法
US20150266096A1 (en) * 2014-03-18 2015-09-24 Blue Nano Inc. Silver nanowires with thin diameter and high aspect ratio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5081341A (zh) * 2014-05-12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铂纳米线网的制备方法
US9878480B1 (en) 2014-06-24 2018-01-30 PurThrea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king polymer feedstock usable for generation of fiber having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CN104209538B (zh) * 2014-09-02 2016-09-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在水相介质中制备纳米银线的方法
DE102015013239A1 (de) * 2014-10-28 2016-04-2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ydrothermal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ilber-Nanodrähten
CN105014095B (zh) * 2015-07-31 2017-02-01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醇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05469849B (zh) * 2015-12-28 2018-04-03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低温烧结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7719B (zh) * 2016-06-28 2021-02-2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铂纳米线修饰的微电极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0750A (zh) * 2016-07-26 2016-12-07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溶剂制备可控长度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CN106448824B (zh) * 2016-10-17 2017-09-08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90996A (zh) * 2017-02-23 2017-06-27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纳米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8341B (zh) * 2017-05-19 2019-09-24 西北大学 一种利用多元醇混合制备更小直径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07345096B (zh) * 2017-08-30 2020-12-08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线-银络合物复合导电墨水及其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8793196B (zh) * 2018-03-01 2021-08-20 复旦大学 银盐和铈盐共掺杂的硫氰酸亚铜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72313B (zh) * 2018-03-25 2021-08-10 湖南皓志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线径分布小的纳米银线分散液及其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
CN108746661A (zh) * 2018-06-18 2018-11-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长径比可调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9261982A (zh) * 2018-11-07 2019-01-25 暨南大学 一种简单快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10181074B (zh) * 2019-06-26 2022-04-12 江苏汇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软模板法绿色制备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10480028B (zh) * 2019-09-24 2022-10-21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有机卤化物辅助制备银纳米纤维的方法与应用
CN110508829A (zh) * 2019-09-24 2019-11-29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长径比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29499B (zh) * 2021-11-08 2022-08-19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52958A (zh) * 2022-04-12 2022-07-15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种纸基纳米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5349B2 (en) 2002-12-09 2009-09-08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hods of nanostructure formation and shape selection
US7718094B2 (en) 2004-06-18 2010-05-18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paration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US20060068025A1 (en) 2004-09-29 2006-03-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Silver microribb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08520570A (ja) 2004-11-15 2008-06-19 ボード・オブ・リージエンツ,ザ・ユニバーシテイ・オブ・テキサス・システム 銀ナノ粒子およびナノワイヤのグリセリンに基づく合成
CN100342064C (zh) 2005-09-23 2007-10-10 浙江大学 一种银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US20080003130A1 (en) 2006-02-01 2008-01-03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silver nanostructures
CN100379511C (zh) 2006-04-26 2008-04-09 云南大学 用复合溶剂还原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TWI397446B (zh) 2006-06-21 2013-06-0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 控制奈米結構形成及形狀之方法
JP2009108407A (ja) 2007-10-12 2009-05-21 Fujifilm Corp 屈曲棒状金属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屈曲棒状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導電性材料
JPWO2009063744A1 (ja) 2007-11-16 2011-03-3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金属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金属ナノワイヤ及び透明導電体
US7922787B2 (en) 2008-02-02 2011-04-12 Seashell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ver nanowires
JP5203769B2 (ja) 2008-03-31 2013-06-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銀ナノワイヤ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水性分散物及び透明導電体
JP2009299162A (ja) 2008-06-16 2009-12-24 Fujifilm Corp 銀ナノワイヤ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水性分散物及び透明導電体
JP5306760B2 (ja) 2008-09-30 2013-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体、タッチパネル、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
JP5189449B2 (ja) 2008-09-30 2013-04-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ナノワイヤー含有組成物、及び透明導電体
TWI379908B (en) 2008-12-02 2012-12-2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fabricating silver nanowire
CN101451270B (zh) * 2008-12-11 2011-04-13 常振宇 一种大批量制备贵金属纳米线的方法
TWI372666B (en) * 2008-12-23 2012-09-21 Ind Tech Res Inst Preparing composition of silver nanowi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ilver nanowire
JP2013503260A (ja) 2009-08-25 2013-01-31 カンブリオス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金属ナノワイヤの形態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1934378A (zh) * 2010-09-10 2011-01-05 浙江大学 一种银纳米线的高浓度快速制备方法
CN101934377A (zh) * 2010-09-14 2011-01-05 浙江大学 一种快速高效的银纳米线合成方法
TWI429598B (zh) * 2010-12-28 2014-03-11 Benq Materials Corp 奈米銀線及其製造方法
CN102161102B (zh) * 2011-02-12 2013-12-11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纳米银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59190A (zh) 2011-06-16 2011-11-30 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大批量制备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方法
KR101334601B1 (ko) * 2011-10-11 2013-11-29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고직선성의 금속 나노선,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전도막
US20130192423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Blue Nano Inc. Method of producing silver nanowir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760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银纳米线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6160B (zh) 2015-03-11
US9073122B2 (en) 2015-07-07
US20130152737A1 (en) 2013-06-20
CN103157807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6160B (zh)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JP2022116130A (ja) 化学的還元法を用いたコアシェル構造の銀コーティング銅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Ji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very-long silver nanowires for transparent electrodes
JP6041138B2 (ja) イオン性液体を用いた金属ナノ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US20170140846A1 (en) Silver-coated copper nanowi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9539643B2 (en) Making metal and bimetal nanostructure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y
US10226822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etal nanoparticles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polymer and a reducing agent
US8900659B2 (en) Metal nanowires, nanomesh,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on
TW200811055A (en) Nanoparticles, methods of making, and applications using same
JP6139009B1 (ja) 銀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銀ナノワイヤ、分散液、及び透明導電膜
TW201235293A (en) Nanowire preparation methods,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Karimi-Chaleshtori et al. Silver nanowire-embedded PDMS with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nanowires synthesis, composite processing and electrical analysis
CN113385686B (zh) 一种用有机胺盐酸盐辅助制备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方法
US10464136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pper nano-structures
CN109475943A (zh) 用有机自由基合成超细金属纳米线
CN113857487A (zh) 一种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Tang et al. Cost-effective aqueous-phase synthesis of long copper nanowires
KR101922631B1 (ko) 은 나노와이어의 제조방법
KR20140104935A (ko) 은 나노와이어 제조방법
KR101934183B1 (ko) 고압수열합성법을 이용하여 은 나노와이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전도성 전극 필름
KR20150097152A (ko) 은 나노와이어 제조방법
KR20160099513A (ko) 은 코팅 구리 나노와이어의 제조방법
CN113649558A (zh) 一种纳米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10199A (ko) 금속 촉매를 이용한 은 나노와이어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11410A (ko) 초 미세 구조의 은 나노와이어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전도성 전극필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