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8785A - Mark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rk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Mark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rk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8785A
TW201238785A TW101108514A TW101108514A TW201238785A TW 201238785 A TW201238785 A TW 201238785A TW 101108514 A TW101108514 A TW 101108514A TW 101108514 A TW101108514 A TW 101108514A TW 201238785 A TW201238785 A TW 2012387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transpor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8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hiro Yokozaw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3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878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Description

20123878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標示裝置、製造裝置及標示方法。 【先前技術】 近年來,使用藉由紫外線照射而硬化之紫外線硬化型油 墨,於S己錄媒體形成圖像或圖案之液滴噴出裝置受到關 注。紫外線硬化型油墨具有於照射紫外線之前硬化非常遲 緩,若照射紫外線則迅速硬化之作為印刷油墨較佳之特 性。又’因於硬化時不會使溶劑揮發,故亦有環境負荷較 小之優點。 進而,紫外線硬化型油墨藉由媒劑之組成而對各種記錄 媒體發揮較高之附著性。又,於硬化後具有化學上穩定,、 接著性、耐化學劑性m耐摩擦性等較高,亦Μ 受室:環境等優異之特性。因此,除紙、樹賴、金屬落 等較溥之片狀記錄媒體以外’亦可對記錄媒體之標記面、 織物製品等於某種程度上具有立體之表面㈣者 像。 揭示有使用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油墨且制液滴喷出方 式於基板上之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上印刷势 造編號或製造公司等屬性資訊之技術(例如專利文獻〇1 對上述基板實施印刷處理時,將基板依賴送至液滴喷出 裝置、預處理裝置等與印刷相關之各種處理裝f,且例如 使用吸附墊加以保持而進行處理。 然而’於使用吸附墊之蛑 之凊形時,將基板自墊剝離時會帶 162175.doc 201238785 · 電’若將其供給至具有導電性之載物台,則流通電流而有 可能破壞1C。因此,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於複數個處理部 之每一個設置離子化器(去靜電器)之技術。又,專利文獻3 中揭示有於搬送基板之搬送裝置設置去靜電器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0806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7_15243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7_28〇914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如上所述之先前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 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技術中,必需多個去靜電器而導 致裝置之成本增加及大型化。又,於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 技術中,為穩定地支持去靜電器而必需使搬送裝置高剛性 化,並且關於搬送裝置之搬送路徑,亦必需於全部搬送路 徑上確保去靜電器之移動空間,因而裝置之大型化不可避 免。 本發明係考慮如上方面而完成者,纟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可有助於裝置之小型化及基材之穩定搬送之印刷裝置及製 造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構成。 本發明之標示裝置係包括對基材進行處理之複數個處理 162175.doc 201238785 裝置、及於上述複數個處理裝置之間搬送上述基材之搬送 部者’其特徵在於包括:去靜電冑,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 部搬送上述基材之搬送路徑而設置;及控制部,其控制上 述搬送部,於將上述基材搬送至上述處理裝置時使其沿 經由上述去靜電部之搬送路徑前進。 因此,於本發明之標示裝置中,因於基材之搬送時經由 去靜電部,故可於解除剝離帶電之狀態下將基材穩定地搬 送至搬送目的地之處理裝置。因本發明中之去靜電部並非 設置於各處理裝置而是設置於基材之搬送路徑上,又無 需遍及整個搬送路徑地確保去靜電部之設置空間,故可避 免裝置之成本增加及大型化。 再者,所謂「經由去靜電部」,包含以使搬送部通過與 去靜電部對向之位置之方式進行控制或以使搬送部與去靜 電部直接接觸之方式進行控制。又,去靜電部若為產生離 子等去靜電物質者,則只要以使搬送部通過存在該去靜電 物質之空間之方式進行控制即可。 又,上述搬送部可較佳地採用標量型機器人之構成。 作為上述控制部,可較佳地採用使上述去靜電部中之上 述基材之搬送速度低於到達該去靜電部之前的搬送速度之 構成® 藉此,本發明可穩定且確實地實施對基材之去靜電處 理。 又,本發明可較佳地採用利用上述去靜電部對上述基材 由上述處理裝置保持之面側進行去靜電處理之構成。 162175.doc 201238785 藉此’本發明可對基材之易帶電之面有效地進行去靜 電。 作為上述搬送部,可較佳地採用包括以懸臂握持上述基 材之一端緣之握持部之構成。 藉此’本發明可對除基材之端緣以外之大致整個面有效 地進行去靜電處理。 又,本發明可較佳地採用上述處理裝置包括於上述基材 之表面所設置之半導體裝置上塗佈上述液滴之塗佈裝置的 構成。 藉此,本發明可對半導體裝置未破損且穩定地搬送之基 材,以特定印刷品質及低成本成膜、印刷表示半導體裝置 之屬性資訊等之印刷圖案。 於上述構成中,可較佳地採用上述塗佈裝置對由上述搬 送°卩所板送之基材喷出以活性光線硬化之液體之液滴之構 成。 因此,本發明之標示裝置可實現裝置之小型化及低價格 化,並排除帶電所引起之不良影響而實施穩定之標示處 理〇 又,本發明之製造裝置係包括複數個處理裝置、及於上 述複數個處理裝置之間搬送基材之搬送裝置者,其特徵在 於包括:去靜電部,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上述基材 之搬送路徑而設置;及控制冑,其控制上述搬送部,於將 上述基材搬送至上述處理裝置時,使其沿經由上述去靜電 部之搬送路徑前進。 162175.doc 201238785 又’上述搬送部可較佳地採用標量型機器人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標示方法之特徵在於包括:複數個處理裝 置,其對基材進行處理;搬送部,其於上述複數個處理裝 置之間搬送上述基材;及去靜電部,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 部搬送上述基材之搬送路徑而設置,·且於藉由上述搬送部 將上述基材搬送至上述處理裝置時,使其沿經由上述去靜 電部之搬送路徑前進。 再者’本說明書中之相對移動方向或正交之方向亦包含 因製造、組裝之誤差等而偏移之範圍。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至圖叫本發明之印刷裝置及製造裝置 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再者以下實知之實施形態係表示本發明之—態樣,並 不限定本發明,且可於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範圍内任意地 變更、。又,於以下圖式中,為易於理解各構成,而使實際 之構與各構造之比例尺或數量等不同。 (半導體基板) 首先,對使用印刷裝置進行描繪(印刷)之對象之一例即 半導體基板進行說明。 圖1⑷係表示丨導體基板之模式平面圖。如圖i⑷所 示,作為基材之半導體基板丨包括基板2。基板2只要具有 财熱性且可安裝半導體裝置3即可,基板2可使用環氧玻璃 基板、酚醛紙基板、環氧紙基板等。 於基板2上安裝有半導體裝置3。而且,於半導體裝置3 162175.doc 201238785 上描繪有公司名標記4、機種代碼5、製造編號6等標記(印 刷圖案、特定圖案)。該等標記藉由下述印刷裝置而描 繪0 (印刷裝置) 圖1 (b)係表示印刷裝置之模式平面圖。 如圖1 (b)所示,印刷裝置7主要包括供給部8、預處理部 9、塗佈部(印刷部)1 〇、冷卻部11、收納部12、搬送部13、 後處理部14、去靜電部20及控制部CONT(參照圖1 〇)之進 行各種與印刷相關之處理之複數個處理裝置。再者,將供 給部8、收納部12排列之方向及預處理部9、冷卻部^、後 處理部14排列之方向設為X方向。將與χ方向正交之方向 設為Υ方向,於γ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塗佈部1〇、冷卻部 π、搬送部13。而且,將鉛垂方向設為ζ方向。 供給部8包括收納有複數個半導體基板i之收納容器。而 且,供給部8包括中繼場所8a,將半導體基板t自收納容器 向中繼場所8a供給。於中繼場所8a中,於χ方向上延伸之 一對軌道8b設置為與自收納容器送出之半導體基板丨之高 度大致相同之高度。 預處理部9具有對半導體裝置3之表面進行加熱並改質之 功能。藉由預4理部9調整半導體裝置3之喷出之液滴之擴 展隋况及印刷之標記之密接性。預處理部9包括第i中繼場 所9a及第2中繼場所外,將處理前之半導體基板工自第丄中 繼場所9a或第2巾繼場所崎人並進行表面之改質。其 後預處理部9將處理後之半導體基板丄移動至第丄中繼場 162175.doc 201238785 所9a或第2中繼場所9b,使半導體基板丨待機。將第ι中繼 %所9a及第2中繼場所9b —併設為中繼場所%。而且,將 於預處理部9之内部進行預處理之場所設為處理場所叫。 冷卻部U配置於塗佈部1〇之中繼場所,具有冷卻已於預 處理部9中進行力0熱及表面改質之半導體基板1之功能。冷 部部11具有分別保持並冷卻半導體基板丨之處理場所Ha、 11b»將處理場所lla、Ub適當地統稱為處理場所丨^。 塗佈部10具有對半導體裝置3喷出液滴而描繪(印刷)標 記,並且使所描繪之標記固化或硬化之功能。塗佈部10使 描繪前之半導體基板1自作為中繼場所之冷卻部U移動而 進行描繪處理及硬化處理。其後,塗佈部丨〇使描繪後之半 導體基板1移動至冷卻部11,使半導體基板1待機。 後處理部14係於利用塗佈部1〇實施描繪處理後對載置 於冷部。卩11之半導體基板1進行再加熱處理作為後處理。 後处理。p 14包括第i中繼場所丨4a及第2中繼場所。將第 中1場所14a及第2中繼場所14b —併設為中繼場所14c。 收納部12包括可收納複數個半導體基板1之收納容器。 =且I納部12包括中繼場所⑵’將半導體基板1自中繼 場:12晴納於收納容器中。於中繼場所12a中,於X方向 j I伸之對軌道12b設置為與收容半導體基板丨之收納容 益大致相同之向度。操作者將收納有半導體基板1之收納 容器自印刷裝置7搬出。 P刷裝置7之中央之場所,配置有搬送部13。搬送部 13使用有包括臂部13b之標量型機器人。而且,於臂部⑽ 162175.doc 201238785 之前端設置有自背面(下表面)支持半導體基板丨並且以懸臂 握持側緣之握持部l3a。中繼場所8a、9c、u、、12&位 於握持部13a之移動範圍内。因此,握持部Ua可使半導體 基板1於中繼場所8a、9c、U、14c、123間移動。 去靜電部20對藉由搬送部13所搬送之半導體基板j進行 去靜電處理(靜電去除處理),包括離子化器或軟χ射線照 射器等,且如圖1(b)所示設置於由預處理部9、冷卻部u、 後處理部14、供給部8、收納部12所包圍之位置(詳細情況 於下文敍述)。 控制部CONT為控制印刷裝置7整體之動作之裝置,管理 P刷裝置7之各部之動作狀況。而且,對搬送部丨3輸出移 動半導體基板1之指不信號。藉此,半導體基…依序通過 各部而被描繪。 以下,對各部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供給部) 圖2(a)係表示供給部之模式前視圖’圖2(b)及圖2(勹係表 不供給部之模式側視圖。如圖2(a)及圖2(b)所示,供給部8 包括基台15。於基台15之内部設置有升降裝置16。升降裝 置16包括沿Z方向進行動作之線性運動機構。該線性運動 機構可使用滾珠螺桿與旋轉馬達之組合或油壓缸與油泵之 組合等機構。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採用包含滾珠螺桿與 步進馬達之機構。於基台15之上側’與升降裝置16連接地 設置有升降板17。而且,升降板17藉由升降裝置Μ而可升 降僅特定移動量。 I62J75.doc -11 - 201238785 於升降板1 7上設置有長方體狀之收納容器丨8,於收納容 器18中收納有複數個半導體基板丨。收納容器丨8係於χ方向 之兩面形成有開口部1 8a,半導體基板1可自開口部1 8a出 入。於收納容器1 8之位於γ方向之兩側之側面丨8b的内側形 成有凸狀之軌道18c,轨道1 8(;於χ方向上延伸地配置。執 道18c係於Z方向上等間隔地排列有複數個。藉由沿該軌道 18c將半導體基板i自χ方向或_又方向插入,而將半導體基 板1於Z方向上排列地收納。 於基台15之X方向側,經由支持構件21及支持台22而設 置有推出裝置23。於推出裝置23設置有推出銷23a,該推 出銷23a藉由與升降裝置16相同之線性運動機構而向X方向 突出且將半導體基板〗朝向轨道8b推出。因此,推出銷23a 設置為與轨道8b大致相同之高度。 如圖2(c)所示,藉由推出裝置23中之推出銷23&向方 向突出,而將位於較軌道18c稍靠+z側之高度之半導體基 板1自收納容器18推出,而移動至軌道朴上受到支持。 於半導體基板1移動至轨道8b上後,推出銷23a返回至圖 Μ)所示之待機位置。其次’升降裝㈣使收納容器町 降而使接下來處理之半導體基板1移動至與推出銷23a對 向之门度其後’與上述同樣地,使推出銷23&突出而使 半導體基板1移動至軌道8b上。 士此供給。P 8將半導體基板1依序自收納容器丨8移動至 軌道8bJi。於將收納容器18内之所有半導體基板】移動至 中、.塵口 23上後’操作者將空的收納容器⑽收納有半導體 162175.doc -12- 201238785 基板1之收納容器18調換。藉此,可將半導體基板i供給至 供給部8。 (預處理部) 預處理部9對搬送至中繼場所9a、补之半導體基板丨,於 處理場所9d進行預處理。作為預處理,可例示於加熱之狀 態下,利用例如低壓水銀燈、氫燃燒器(hydr〇gen burner)、準分子雷射、電漿放電部、電暈放電部等進行活 性光線之照射。於使用水銀燈之情形時,可藉由對半導體 基板1照射紫外線,而改質半導體基板丨之表面之斥液性。 於使用氫燃燒器之情形時,藉由使半導體基板〖之氧化之 表面局部還原而可使表面粗面化,於使用準分子雷射之情 形時,藉由使半導體基板1之表面局部熔融固化而可使之 粗面化,於使用電漿放電或電暈放電之情形時,藉由機械 地切削半導體基板1之表面而可使之粗面化。於本實施形 態中’例如採用水銀燈。 預處理結束後,預處理部9將半導體基板丨移動至中繼場 所9c。繼而’搬送部13將半導體基板1自中繼場所“移 除。 (冷卻部) 冷卻部11分別設置於各處理場所lla、lib,且具有上表 面為半導體裝置1之吸附保持面之散熱片等冷卻板110a、 110b 〇 處理場所lla、llb(冷卻板ll〇a、110b)位於握持部13a之 動作範圍内,於處理場所lla、Ub中冷卻板110a ' 11〇b露 162175.doc -13- 201238785 出因此’搬送部13可容易地將半導體基板1載置於冷卻 11 〇b °於對半導體基板1進行冷卻處理後,半導 體基板1於位於處理場所11 a之冷卻板11 〇a上或位於處理場 所lib之冷卻板⑽上待機。因此,搬送糾之握持部⑴ 可容易地握持半導體基板】並使之移動。 (塗佈部) 其次,根據圖3至圖ό對將液滴喷出至半導體基板丨而形 成標δ己之塗佈部1〇進行說明。喷出液滴之裝置有各種裝 置’較佳為使用喷墨法之裝置。喷墨法因可喷出微小之液 滴’故適於微細加工。 圖3⑷係表示塗佈部之構成之概略立體圖。藉由塗佈部 1〇對半導體基板!噴出液滴。如圖3⑷所示,於塗佈部_ 括形成為長方體形狀之基台37。將喷出液滴時液滴噴出頭 與被喷出物相對移動之方向設為主掃描方向。而且,將與 主掃描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副掃描方向1掃描方向為換 行時使液滴喷出頭與被喷出物相對移動之方向。於本實施 形態中將Υ方向(第2方向)設為主掃描方向,將χ方向(第1 方向)設為副掃描方向。 於基台37之上表面37a,遍及整個乂方向而凸設有於X方 向上延伸之一對導軌38。於該基台37之上側,安裝有包括 與-對導軌38對應之未圖示之線性運動機構的載物台二。 該載物台39之線性運動機構可使用線性馬達或螺桿=線性 運動機構等。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採用線性馬f二:= 且’載物台39沿X方向以特定速度進行去向移動或來向: 162I75.doc 14 201238785 動。將重複去向移動與來向移動之情形稱為择描移動。進 而,於基台37之上表面37a,與導執38平行地配置有副掃 描位置檢測裝置40,藉由副掃描位置檢測裝置糾檢測載物 台39之位置。 於該載物台39之上表面形成有載置面41,於該載置面41 設置有未圖示之抽吸式之基板夾盤機構。於將半導體基板 1載置於载置面4"吏,半導體基板磺由基板夾盤機構而固 定於載置面41。 載物台39位於例如+X側時之载置面“之場所成為半導 體f板1之裝載位置或卸載位置之中繼場所。該載置面41 :露出於握持部13a之動作範圍内之方式設置。因此,搬 送部13可容易地將半導體基板1載置於載置面4ι。於對半 導體基板丄進行塗佈(標f己描繪)後,半導體基板】於作為中 繼,所之载置面41上待機。因此,搬送部此握持部⑴ 可容易地握持半導體基板1並使之移動。 於基台37之Y方向兩側立設有一對支持台42,且於該一 對支持D 42架設有於γ方向上延伸之導引構件。於導引 構件43之下側’遍及整個X方向而凸設有於Y方向上延伸 之導執44。沿導軌44可移動地安裝之托架(移動機構)45形 成為大致長方體形狀。該托架45包括線性運動機構,且該 線性運動機構例如可使用與載物台39所包括之線性運動機 構相同之機構。而且’托架45沿¥方向進行掃描移動。於 導引構件43與托架45之間配置有主掃摇位置檢測裝置^, 以測量托架45之位置。於_45之下側設置有頭單元Ο, 162175.doc 201238785 於頭單元4 7之載物台3 9側之面凸設有未圖示之液滴噴出 頭。 圖3(b)係表示托架之模式側視圖。如圖3(b)所示,於托 架45之半導體基板丨側,頭單元47與作為一對照射部之硬 化單元48於Y方向上自托架45之中心分別以等間隔配置。 於頭單元47之半導體基板“則凸設有噴出液滴之液滴噴出 頭(喷出頭)49。 —於托架45之圖中上側配置有收容箱5〇,於收容箱5〇中收 容有功能液。液滴噴出頭49與收容箱5〇係藉由未圖示之管 連接&谷|目50内之功能液經由管而被供給至液滴 頭49。 功能液係㈣脂材料、作為硬化劑之絲合起始劑、溶 劑或分散介質為主材料。藉由在該主材料中添加顏料❹ 料等色素、或親液性或斥液性 一、 吓戍注寺之表面改質材料等功能性 材枓’而可形成具有固有 中,例如添加白色之㈣2力“。於本實施形態 平人只要於常溫下為液狀且為藉由 :成為聚合物之材料,則並無特別限定4而,較佳 為黏性較小之樹脂材料,且 乂 佳為單體之形態。光聚合起始=物之形態。進而較 基而使之進行交聯反應之添又聯社 基縮酮等作為光聚合起始劑β σ用本偶酿二甲 材料之黏度者。萨 /合劑或分散介質為調整樹脂 之黏卢:能液成為易於自液滴嗔出頭噴出 之黏度,而液滴喷出頭可穩定地喷出功能液。噴出 162175.doc 16 201238785 圖4⑷係表示頭單元之模式平面圖。如圖4(a)所示,於 員單元47 ’在田掃f田方向(X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有二個 液滴喷出頭49,於各液滴喷出頭49之表面分別酉己置有喷嘴 板51(參照圖4(b))。於各噴嘴板51中排列形成有複數個喷 嘴52。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各喷嘴板^中,在γ方向上隔 開間隔地配置有15個喷嘴52沿副掃描方向配置而成之喷嘴 列60B〜60E。又,2個液滴喷出頭49中之各噴嘴列6〇B〜6〇e 沿X方向配置於直線上。喷嘴列嶋、_於丫方向上自托 木45之t〜以等間隔配置。同樣地’喷嘴列6〇c、於γ T向上自托架45之中心以等間隔配置。因此,+γ側之硬化 單元48與喷嘴列60Β之距離等於_γ側之硬化單元48與喷嘴 列Ε之距離。又,+γ側之硬化單元48與喷嘴列6〇c之距 離等於_γ側之硬化單元48與喷嘴列之距離。 圖4(b)係用以說明液滴噴出頭之構造之主要部分模式剖 面圖。如圖4(b)所液滴噴出頭49包括噴嘴板51,且於 喷嘴板51巾形成有喷嘴〜於喷嘴板51之上側且與喷扣 相對之位置形成有與喷嘴52連通之空腔53。而且,於液滴 喷出頭49之空腔53中供給有功能液(液體)54。 於工U3之上側’設置有於上下方向上振動以擴大縮小 空腔53内之容積之振動板55。於振動板55之上側且與空腔 53對向之場所,配設有於上下方向上伸縮以使振動板切辰 動之£電7L件56。廢電疋件56於上下方向伸縮而對振動板 55加屋使其振動’振動板55擴大縮小空腔53内之容積而對 空腔53加塵。藉此,空腔53内之麼力發生變動,從而供給 162175.doc 17 201238785 至二腔53内之功月t*液54通過嗔嘴$2喷出。 如圖3(b)及圖4⑷所示,石更化單元48配置於主掃描方向 (相對㈣方向)之隔著頭單元47之兩側之位置。於硬化單 兀48之内部’配置有照射使噴出之液滴硬化之紫外線之照 射褒置。照射裝置包括發光單元與散熱板等。於發光單元 中排列設置有多個LED(LightEmiuingDi〇de,發光二極 體)元件。該·元件為接受電力之供給而發出作為紫外線 之先之紫外光之疋件。於硬化單元48之下表面,形成有昭 射口術。而且,照射裝置發出之紫外光自照射〇48a朝向 半導體基板1照射》 若液滴喷出頭49接收用以控㈣動壓電元件56之喷嘴驅 動信號,則壓電元件56伸展,振動心縮小空㈣内之容 積。其結果,相當於縮小的容積之量之功能液54自液滴喷 出頭49之喷嘴52作為液滴57而喷出。對於塗佈有功能液54 之半導體基板i,自照射口 48a照射紫外光,而使包含硬化 劑之功能液54固化或硬化。 (收納部) 一圖5⑷係表示收納部之模式前視圖,圖5⑻及圖5⑷係表 不收納之模式側視圖。如圖5⑷及圖所#,收納部 12包括基台74 4基台74之内料置有升降裝置75β升降 裝置75可使用與設置於供給部8之升降裝置丨6相同之裝 置。於基台74之上側,與升降裝置75連接地設置有升降板 76而且,升降板76藉由升降裝置75而升降。於升降板76 上設置有長方體狀之收納容器18 ’於收納容器⑽收納有 162175.doc -18- 201238785 半導體基板1。收納容§ι〗8 /由田& < 谷盗1 8使用與设置於供給部8之收納容 器18相同之容器》 藉由搬送部13而載置於作為中繼場所之軌道⑵之半導 體基板1係藉由該搬送部13而自執道12b移動至收納容器 18。或者’亦可設為如下構成:於藉由搬送部自軌道 12b移動至向收納容器18之中途後,例如旧⑷所示,於軌 道12b之下方設置推出裝置8〇,該推出裝置8〇位於γ方向上 之軌道12b、12b間’具有與上述推出裝置23相同之構成, 且藉由未圖示之升降裝置而可上升至與位於上述中途位置 之半導體基板1對向之位置,於搬送部13將半導體基板丨載 置於軌道12b時,使推出裝置8〇於執道12b之下方待機於 搬送部13自軌道12b退避時,使推出裝置8〇上升以與半導 體基板1之側面對向,且使推出銷23a向+χ方向突出藉此 使半導體基板1移動至收納容器18。 如上所述’重複進行半導體基板1之向收納容器18中之 收納、及利用升降裝置75使收納容器18向2方向之移動, 而將特疋片數之半導體基板1收納於收納容器1 8内後,操 作者將收納有半導體基板丨之收納容器丨8與空的收納容器 18調換。藉此,操作者可將複數個半導體基板1 一併搬運 至下一步驟。 (搬送部) 其次,根據圖1、圖6及圖7對搬送半導體基板1之搬送部 13進行說明。 搬送部13包括設置於裝置内之頂部之支持體83,且於支 162175.doc •19· 201238785 持體83之内部設置有包括馬達、角度檢測器、減速機等之 &轉機構。而且’馬達之輸出軸與減速機連接,減速機之 輸出軸與配置於支持體83之下側之第〗臂部84連接。又, 與馬達之輸出軸連結地設置有角度檢測器,角度檢測器檢 測馬達之輸出軸之繞與Z方向(第3方向)平行之軸線的旋轉 角度。藉此,旋轉機構可檢測第j臂部84之旋轉角度且 可使之旋轉至所期望之角度。 於第1臂部84上之與支持體83相反側之端設置有旋轉機 構85。旋轉機構85包括馬達、角度檢測器、減速機等,且 具有與設置於支持體83之内部之旋轉機構相同之功能。而 且,旋轉機構85之輸出轴與第2臂部86連接。藉此,旋轉 機構85可檢測第2臂部86之旋轉角度,且可使之旋轉至所 期望之角度。 於第2臂部86上之與旋轉機構85相反側之端配置有升降 裝置87及旋轉機構(驅動部)88。升降裝置87包括線性運動 機構,且藉由驅動線性運動機構而於Z方向上伸縮,藉此 可使握持部13 a相對於第2臂部8 6升降。該線性運動機構例 如可使用與供給部8之升降裝置16相同之機構。旋轉機構 88具有與上述旋轉機構85相同之構成,使握持部na相對 於第2臂部86繞與Z方向平行之軸線13c(參照圖6(c))旋轉。 圖6(a)係於臂部13b之-Z侧設置有握持部13a之前視圖, 圖6(b)係平面圖(其中,臂部13b未圖示),圖6(c)係左側視 圖。 再者,握持部13a係藉由旋轉機構88而相對於臂部ub可 162175.doc -20- 201238785 ㈣方向(繞z軸之旋轉方向)上旋轉移動地設置,由於χγ 平面中之位置發生變動,故而於以下說明中為方便起見, 將與ΧΥ平面平行之-方向設為父方向將與平面平行且 與X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π向而進行說明(2方向相同)。 握持部13a包括:固定部⑽,其相對於臂部m可於θζ 方向上旋# 於半導體基板i之握持時以固定狀態被使 用;及移動部m,其相對於固定部⑽沿z方向移動自由 地設置。 固定部100係以Z軸構件101、懸架構件1〇2、連結構件 103、連結板104、夾持板(第丨握持部)1〇5、又部(支持 部)1〇6為主體而構成^ z軸構件1〇1係於冗方向上延伸且可 繞z軸旋轉地設置於臂部13b。懸架構#1〇2形成為於X方向 上延伸之板狀,且於X方向之中央部固定於z軸構件1〇1之 下端。連結板104係與懸架構件102平行且相互隔開間隙地 配置,且於X方向兩端側藉由連結構件1〇3而與該懸架構件 1〇2連結。夾持板105形成為於乂方向上延伸之板狀,且如 圖6(c)所不,於+z側之表面中之"側之端緣處固定於連結 板1〇4之下端。而且,夾持板1〇5之+2側之表面中之彳側之 端緣側成為夾持半導體基板1時之夾持面l〇5a。 又°卩1 係自下方支持由夾持面1 〇5a所夾持之半導體基 板1之下表面(-Z側之面)者’自夹持板1(^_y側之側面向丫 方向之伸,且於x方向上隔開間隔地設置有複數個(此處為 4根)。又部1 06之配置間隔及根數設定為即便於半導體基 板1之長度根據機種等而發生變動之情形時,亦至少可於 162175.doc 201238785 長度方向上之1個部位、較佳為2個部位以上加以支持。 移動部110係以升降部111、握持板(第2握持部)112為主 體而構成。升降部111包含氣缸機構等,且沿Z軸構件1〇1 升降。握持板112設置為可與升降部111 一體地升降,具有 較連結構件103、1〇3間之X方向之間隙長度短且較懸架構 件102與連結板104之間之間隙小的寬度,且由插入部112a 與炎持板112b —體地形成而成,其中插入部丨丨2a係沿z方 向可移動地插入至該等連結構件103、1〇3間之間隙及懸架 構件102與連結板104之間之間隙中,夾持板11213係位於較 插入部112a更下方且於較懸架構件102更下方以與夹持板 105大致相同之長度於X方向上延伸。 包括上述插入部112a及夾持板112b之握持板112對應於 升降部111之升降而一體地沿Z方向移動。於握持板u 2下 降時’在其與夾持板105之間可夾持半導體基板丨之一端緣 而握持’於握持板Π2上升時,藉由自夹持板1 〇5離開而解 除對半導體基板1之握持。 可握持半導體基板1之該等夾持板105及握持板112係於 相對向之間隙中形成以遍及該夾持板1〇5及握持板U2之長 度於X方向上連續地延伸之握持區域13d。如圖6(b)所示, 夾持板105及握持板112以及握持區域i 3d之長度L1形成為 較上述叉部1〇6之長度L2大。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就叉部1 06之長度方向即y方向而 吕’藉由旋轉機構88使握持部13a旋轉時之旋轉中心軸線 (軸線)13c如圖6(c)所示般以位於配置有叉部106之區域之 162175.doc •22· 201238785 方式而設定。又,就夾持板105及握持板112之長度方向即 X方向而言,旋轉中心軸線13c如圖6(a)所示般配置於握持 區域13d之大致中央》 於利用上述搬送部13搬送半導體基板1時,因又部1〇6自 下方支持半導體基板1,故於表面載置所搬送之半導體基 板1之預處理部9之第1、第2中繼場所9a、9b、冷卻部〗丨之 處理場所11a ' lib、後處理部14之第1、第2中繼場所 14a、14b(以下,統稱為載置部140)中,在與搬送時之叉部 106對應之位置上,如圖7所示般設置有槽部14ι。又,於 載置部140中之槽部141之附近,配設有複數個用以吸附保 持載置於載置部140之半導體基板1之吸附部丨42。 而且,輸入配置於搬送部13之檢測器之輸出而檢測握持 部13a之位置與姿勢,驅動旋轉機構85等以使握持部向 特定位置移動,藉此可將利用握持部13&握持之半導體基 板1搬送至特定處理部。 如圖8所示’去靜電部20係與該搬送路徑隔開間隔地設 置於藉由搬送部13搬送半導體基板1之搬送路徑之下方, 藉由將離子化之空氣供給至半導體基板丨之下表面(_z側之 面),而中和半導體基板丨所帶之靜電而進行去靜電。如下 所述,搬送部13於將半導體基板1搬送至各處理裝置時, 如圖9所示,使§玄半導體基板1必定沿經由去靜電部2 〇之上 方之搬送路徑前進而搬送。 如圖1(b)及圖6(c)所示,較佳為作為搬送部13之標量型 機器人為自設置於裝置内之頂部之支持體83垂吊之狀態, 162175.doc -23- 201238785 且於標量型機器人及其可動範圍之下方包括去靜電部20。 藉此,可不干涉標量型機器人之動作地配置各處理部及去 靜電部20。 圖10係印刷裝置7之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如圖10所示,上述供給部8、預處理部9、塗佈部1〇、後 處理部14、收納部12、搬送部13之動作係藉由控制部 CONT而總括地控制。 (印刷方法) 其次,利用圖11對使用上述印刷裝置7之印刷方法進行 說明。圖11係用以表示印刷方法之流程圖。 如圖11之流程圖所示,印刷方法係以如下步驟為主體而 構成:搬入步驟以,其係將半導體基板i自收納容器18搬 入,預處理步驟S2,其係對所搬入之半導體基板丨之表面 貫靶預處理;冷卻步驟S3,其係將預處理步驟S2中溫度上 升之半導體基板1冷卻;印刷步驟S4,其係對經冷卻之半 導體基板1描繪印刷各種標記;後處理步驟S5,其係對印 刷有各種標記之半導體基板丨實施後處理;及收納步驟 S6,其係將已實施後處理之半導體基板納於收納容器 18中。 於利用上述各步驟對半導體基板1進行處理時,首先, 藉由以搬送部13中之握持部13a夾持半導體基板丨之一側緣 並以又部106自下方支持,而握持半導體基板丨。具體而 言’如圖6(c)所示’於藉由升降部U1使握持板112相對於 夾持板105離開之狀態下,如圖7(a)所示,使握持部13a以 162175.doc -24- 201238785 於失持板105及叉部106上載置半導體基板1之高度移動至 又部106可進入槽部141内之位置後,使握持部13a朝向載 置部140移動’而使半導體基板!支持於夾持板1〇5及叉部 106上。其後,藉由升降部111使握持板112下降,而在其 與夾持板105之間夾持半導體基板1之側緣而加以握持。 繼而’藉由利用升降裝置87使握持部13a移動至特定高 度’而使半導體基板1自載置部140剝離,並朝向進行後續 步驟之處理的處理裝置搬送。此時,藉由剝離帶電,主要 是於半導體基板1之背面(-Ζ側之面)帶靜電。因此,控制部 CONT令搬送部13使半導體基板1沿經由去靜電部2〇之搬送 路徑作為向後續步驟之處理裝置之搬送路徑而前進。 即,如圖9所示,例如於將半導體基板1自供給部8之中 繼場所8a搬送至預處理部9之中繼場所%之情形時,利用 經由去靜電部20之搬送路徑R1進行搬送^同樣地,於將半 導體基板1自預處理部9搬送至冷卻部1丨之情形時,利用搬 送路徑R2進行搬送,於自冷卻部u搬送至塗佈部1〇之情形 時,利用搬送路徑R3進行搬送,於自塗佈部1〇搬送至後處 理部14之情形時,利用搬送路徑尺4進行搬送,於自後處理 部14搬送至收納部12之情形時,利用搬送路徑以進行搬 送,其等均經由去靜電部20。 於各搬送路徑R1〜R5中,若半導體基板1到達去靜電部 20則搬送速度暫時下降、或停止。繼而,對於半導體基板 1,如圖8所示,藉由將由去靜電部2〇離子化之空氣供給至 背面側,而中和所帶之靜電以進行去靜電。此時,因半導 162175.doc •25· 201238785 體基板1為搬送之移動速度下降或停止之狀態,故供給至 半導體基板1之經離子化之空氣之總量變多,從而有效地 進行利用去靜電部20之去靜電處理。又,因對半導體基板 1主要帶電之背面側進行去靜電處理,故可進行更有效之 去靜電處理。 於進行半導體基板1之去靜電處理後,將半導體基板1搬 送至與進行後續步驟之處理之載置部140對向之位置的搬 送β卩1 3係藉由升降裝置8 7之驅動而使握持部1 3 a下降,如 圖7(a)所示’將半導體基板1於載置部之表面進行交 接。此時,因於載置部1 40中以與叉部106對應之位置及大 小形成有槽部141,故於半導體基板1之交接時又部1〇6進 入槽部141中’而避免與載置部14〇相干涉。又,因預先對 半導體基板1進行去靜電處理,故即便於載置部14〇具有導 電性之情形時亦不會產生放電而對半導體裝置3造成不良 影響。 於載置部140之表面交接之半導體基板!係於藉由吸附部 而吸附保持於載置部丨4〇之表面之狀態下實施特定處理 (例如冷卻處理),或搬送至進行塗佈處理或預處理之載物 台。 由上述搬送部13所搬送之半導體基板〗係藉由預處理步 驟S2而實施半導體基板!之預處理(於加熱之狀態下進行表 面之改質處理)’於藉由冷卻步驟S3而冷卻後,藉由印刷 步驟S4而於半導體裝置3上進行各種標記之印刷處理。經 進行各種標記之印刷處理之半導體基板"系於藉由後處理 162175.doc • 26 · 201238785 师5而實施後處理後,藉由收納步驟㈣收納於收納容 器1 8中,並經由收納容器丨8而搬出。 如以上說明般,於本實施形態中,面對搬送部之搬送 路徑而設置去靜電部20,且於搬送半導體基板10寺,藉由 經由去靜電部20之搬送路徑進行搬送,因此無需設置多個 去靜電部,又,無需確保去靜電部之移動空間便可對半導 體基板1S靜電,且可避免伴隨去靜電之裝置之成本增加 及大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因使去靜電部2〇中之半導體基板 1之搬送速度下降,故可更有效地對半導體基板1進行去靜 電處理。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因將去靜電部20設置於 半導體基板1之搬送路徑之下方,故可對易於產生剝離帶 電之半導體基板1之背面(下表面)集中地進行去靜電,從而 可實施有效之去靜電處理。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因搬 送部13之握持部13a握持半導體基板丨之側緣,故可對半導 體基板1之下表面之大致整個面進行去靜電,從而可實現 更有效之去靜電處理.。 以上,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 進行了說明,但自不必說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於上述 示例中所示之各構成構件之各種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於 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内可基於設計要求等進行各種 變更。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示之去靜電部2〇之平面配置 為—例’只要為利用搬送部13可搬送之位置則可為任意位 •2*7· 162175.doc 201238785 置,例如關於可設置去靜電部20之位置,較佳為進行總搬 送路徑長度之模擬,而於搬送路徑長度變短之位置設置去 靜電部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去靜電部2〇係設置於由塗佈部丨〇、 預處理部9、冷卻部11、後處理部14、供給部8、收納部^ 所包圍之位置,但並不限定於此,較佳為去靜電部2〇配置 於藉由搬送部13搬送半導體基板丨之搬送路徑上。去靜電 部2 0既可配置於由各處理部之至少2個所包夾之位置上, 亦可配置於與至少2個處理部接近之位置上。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將去靜電部2〇設置於半 導體基板1之搬送路徑之下方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 於有空間之限制之情形時等亦可為設置於搬送路徑之上方 之構成。力該情形時,例如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去靜電部 2〇成為照射軟X射線之構成,且將使自去靜電部咖射之 W㈣&射至半導H基板以下表面之較薄的鏡面構件設 置於例如搬送路彳备之古,μ i 下方、、生由鏡面構件將軟X射線照射 至半導體基板1之下表面,葬卜 猎此將6亥下表面附近之空氣離 子化而進行去靜電。 進而, 至少一者 亦可將搬送部13t之夾持板1()5及握持板112中之 由接地之導電材料形成。
於該情形時,可造—牛古4 J L ^ 步有效地排除靜電對半導體基板 «而可㉟免半導體裝置3等因靜電導致之 持板1〇5及握持板112可使至少—者由金屬構成,; 由導電性膜形成,還可由導電性橡膠構成。又 162175.doc «28- 201238785 亦可利用特定材料實施導電處理。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用有紫外線硬化型油墨作為 /由墨’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可使用可將可見光 、臬紅外線用作硬化光之各種活性光線硬化型油墨。 又’光源亦同樣地可使用射出可見光等活性光之各種活 性光光源,即’使用活性光線照射部。 此處,於本發明中所謂「活性光線」,只要為可藉由其 照射而賦予可於油墨中產生起始物質之能量者,則並無特 別限制,廣泛地包含α線、γ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 線、電子束等。其中,就硬化靈敏度及裝置之獲得容易性 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紫外線及電子束,特佳為紫外線。因 此’作為活性光線硬化型油墨,如本實施形態般,較佳為 使用藉由照射紫外線而可硬化之紫外線硬化型油墨。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處理部包括塗佈部1〇、預 處理部9、冷卻部η、後處理部14、供給部8、收納部η, 但只要包括其中至少任意2個處理部即可。又,於上述實 施形態中’包括塗佈㈣,但並不限定於此,既可為檢杳 半導體裝置之檢查部’亦可為用以形成特定膜之製膜; 置’還可為姓刻特定膜之触刻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Ub)係表示 圖3(b)係表 圖1(a)係表示半導體基板之模式平面圖, 液滴喷出裝置之模式平面圖。 圖2(a)〜(c)係表示供給部之模式圖。 圖3(a)係表示塗佈部之構成之概略立體圖 162175.doc -29- 201238785 示托架之模式侧視圖。 圓4(a)係表示頭單元之模式平面圖, 液滴喷出頭之構造之主要部分模式剖面 圖5⑷〜(c)係表示收納部之模式圖。 圖4(b)係用以說 圖。 明 之圖 圖6(a)〜⑷係表示搬送部之構成之圖。 ^⑷、⑻係將檢測光自檢測裝置投光至半導體基板1 之前視圖 圖8係表㈣送部及去靜電部之位置關係 圖9係表示半導體基板1之搬送路徑之圖‘ 圖10係表示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圖11係用以表示印刷方法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導體基板(基材) 2 基板 3 半導體裝置 4 公司名標記 5 機種代碼 6 製造編號 7 印刷裝置 8 供給部 8a 中繼場所 8b 轨道 9 預處理部 9a 第1中繼場所 162175.doc 201238785 9b 第2中繼場所 9c 中繼場所 9d 處理場所 10 塗佈部(印刷部、噴出裝置) 11 冷卻部 11a 處理場所 lib 處理場所 12 收納部 12a 中繼場所 12b 執道 13 搬送部 13a 握持部 13b 臂部 13c 軸線 13d 握持區域 14 後處理部 14a 第1中繼場所 14b 第2中繼場所 15 基台 16 升降裝置 17 升降板 18 收納容器 18a 開口部 18b 側面 162175.doc •31- 201238785 18c 軌道 20 去靜電部 21 支持構件 22 支持台 23 推出裝置 23a 推出銷 37 基台 37a 基台之上表面 38 導執 39 載物台 40 S1】掃描位置檢測裝置 41 載置面 42 支持台 43 導引構件 44 導軌 45 托架(移動機構) 46 主掃描位置檢測裝置 47 頭單元 48 硬化單元(照射部) 48a 照射口 49 液滴喷出頭(喷出頭) 50 枚容箱 51 嘖嘴板 52 喷嘴 162175.doc -32- 201238785 53 空腔 54 功能液(液體) 55 振動板 56 壓電元件 57 液滴 60B〜60E 喷嘴列 74 基台 75 升降裝置 76 升降板 80 推出裝置 83 支持體 84 第1臂部 85 旋轉機構 86 第2臂部 87 升降裝置 88 旋轉機構(驅動部) 93 保持裝置 96 固定構件 97 緊固構件 97b 頭部(握持部) 100 固定部 101 Z轴構件 102 懸架構件 103 連結構件 162175.doc -33- 201238785 104 連結板 105 失持板(第1握持部) 105a 夾持面 106 叉部(支持部) 110 移動部 110a 、 110b 冷卻板 111 升降部 112 握持板(第2握持部) 112a 插入部 112b 失持板 140 載置部 141 槽部 142 吸附部 CONT 控制部 LI 長度 L2 長度 R1 〜R5 去靜電部之搬送路徑 162175.doc 34-

Claims (1)

  1. 20123878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標示裝置,其係包括對基材進行處理之複數個處理 裝置、及於上述複數個處理裝置之間搬送上述基材之搬 送部者,該標示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 去靜電部,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上述基材之搬 送路徑而設置;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搬送部,於將上述基材搬送至上 述處理裝置時,使其沿經由上述去靜電部之搬送路徑前 進。 2. 如清求項1之&示裝置,其中上述搬送部為標量型機器 人。 3. 如1求項1或2之標示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去靜 電部中之上述基材之搬送速度低於到達該去靜電部之前 的搬送速度。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標示裝置,其中於上述去靜電 部中對上述基材由上述處理裝置保持之面側進行去靜電 處理。 5. 如請求項1至4申任一項之標示裝置,其中上述搬送部包 括以懸臂握持上述基材之一端緣之握持部。 6. 如請求項丨至5中任一項之標示裝置,其中上述處理裝置 包括於上述基材之表面所設置之半導體裝置上塗佈上述 液滴之塗佈裝置。 7. 如請求項6之標示裝置,其中上述塗佈裝置對由上述搬 送部所搬送之基材喷出以活性光線硬化之液體之液滴。 162175.doc 201238785 8· 一種製造裝置,其係包括複數個處理裝置、及於上述複 數個處理裝置之間搬送基材之搬送部者,該製造裝置之 特徵在於包括: 去靜電部,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上述基材之搬 送路徑而設置;及 控制。卩,其控制上述搬送部,於將上述基材搬送至上 述處理裝置時,使其沿經由上述去靜電部之搬送路徑前 進。 9. 如請求項8之製造裝置,μ上述搬送部為標量型機器 人。 10. 一種標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複數個處理裝置,其對基材進行處理; 搬运部,其於上述複數個處理裝置之間搬送上述基 材;及 、去靜電部’其面對藉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上述基材之搬 送路徑而設置;且 於藉由上述搬送部冑上述基材搬送至上述處理裝置 使其沿經由上述去靜電部之搬送路徑前進。 162175.doc
TW101108514A 2011-03-18 2012-03-13 Mark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rking method TW20123878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1049A JP2012196604A (ja) 2011-03-18 2011-03-18 印刷装置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8785A true TW201238785A (en) 2012-10-01

Family

ID=4680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8514A TW201238785A (en) 2011-03-18 2012-03-13 Mark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rk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83848B2 (zh)
JP (1) JP2012196604A (zh)
CN (1) CN102673137B (zh)
TW (1) TW20123878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4387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Verify Bran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ssigned Code Strings
JP6203659B2 (ja) * 2013-06-20 2017-09-27 株式会社Okiデータ・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268384B2 (ja) * 2014-03-28 2018-01-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JP6645062B2 (ja) * 2015-07-27 2020-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US10964570B2 (en) * 2018-12-03 2021-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wafe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fluid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stor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4676B2 (ja) 1993-08-31 2001-07-09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
JP3078697B2 (ja) 1994-02-07 2000-08-21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クリーンルーム,クリーンルームの空気浄化方法および基板搬送システム
JPH1140653A (ja) 1997-07-17 1999-02-12 Canon In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基板吸着保持装置
JP4273270B2 (ja) * 1998-07-10 2009-06-0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静電浮上搬送装置および静電浮上搬送装置付ロボット
JP2000332376A (ja) * 1999-05-25 2000-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JP2003080687A (ja) * 2001-09-12 2003-03-19 K-Tech Devices Corp 電子部品の製造法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装置
JP2003282673A (ja) 2002-03-25 2003-10-03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半導体ウエーハの搬送装置
JP3894071B2 (ja) * 2002-08-09 2007-03-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板状部材の除電方法及び荷受け装置並びに荷取り装置
JP2005026554A (ja) * 2003-07-04 2005-01-27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5055823A (ja) * 2003-08-07 2005-03-03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47187B2 (ja) * 2004-02-13 2009-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007949A (ja) * 2005-06-29 2007-01-1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活性エネルギー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4933774B2 (ja) 2005-11-30 2012-05-1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06361B (en) 2006-04-03 2009-02-11 Au Optronics Corp System for eliminating electrostatic charges
JP200728983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識別コード
JP5335387B2 (ja) * 2008-11-21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192999B2 (ja) * 2008-11-27 2013-05-08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イオン化エア供給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6097A1 (en) 2012-09-20
CN102673137A (zh) 2012-09-19
JP2012196604A (ja) 2012-10-18
CN102673137B (zh) 2015-11-18
US8783848B2 (en) 201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38785A (en) Mark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rking method
JP5741078B2 (ja) 印刷装置
US20130136850A1 (en) Method for deposi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US20130133574A1 (en) Material deposition system for deposi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TWI517983B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TW201242785A (en) Printing device
US9022519B2 (en) Printing device
JP2011125797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3222953A (ja)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US8783830B2 (en) Droplet ejec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JP590391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2206476A (ja) 印刷装置
JP5923863B2 (ja)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5682421B2 (ja) 印刷装置
JP5742295B2 (ja) 印刷装置
JP2012206089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2183595A (ja)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589157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KR20120059379A (ko) 인쇄 방법 및 인쇄 장치
JP2012166150A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12213742A (ja) 印刷装置
JP2012187462A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14009094A (ja)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11139977A (ja) 描画方法
JP2013233697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