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1129A - Two-wheel robot with assistance wheel - Google Patents

Two-wheel robot with assistance whe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1129A
TW201111129A TW099131930A TW99131930A TW201111129A TW 201111129 A TW201111129 A TW 201111129A TW 099131930 A TW099131930 A TW 099131930A TW 99131930 A TW99131930 A TW 99131930A TW 201111129 A TW201111129 A TW 2011111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wheel
support leg
leg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ong-Ho Kang
Original Assignee
Hoya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yarobot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11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112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24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ving on inclined or vert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obotic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oys (AREA)

Description

20111112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壹種具備兩個驅動輪的投擲用機器人,具 體涉及壹種移動機器人時可以保持重心的具備支撐腿的投 擲用機器人。 【先前技術】 Ο 最近,由於控制技術的發達,整個產業和醫療、抗災 工作等各種領域都在使用機器人。這種機器人的移動方 法主要使用關節和腿部(leg)或者輪子或者兩者並用。 其中,使用輪子的例子如下:日本專利公開 2007-223 3 99號、日本專利公開2007-280408號和日本專 利公開 2006-136962 號和大韓民國專利公開 10-2005-0079122 號、大韓民國專利公開 ❹ ^-2007-0099146號以及日本專利公開2005-0288587 號、日本專利公開2004-0345030號等公開了將輪子緊貼 在本體上,使用陀螺儀傳感器和角速度傳感器,在物體 倒立時’也可以向前方前進或者向後方後退的機器人。 如上所述,日本專利公開20〇7_223399號、日本專利 公開2007-280408號、日本專利公開2006-136962號公 開了具備雙輪結構的倒立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在移動 過程中出現卡槽等障礙物時,需要避開障礙物繞道移動。 為瞭解決上述問題且幫助保持重心均衡,大韓民國專 201111129 利公開 10-2005-0079122 號和 10_2007-0099146 號公開了 除了置於本體下部的若幹個驅動輪之外,還以壹體型固 定的模式設置輔助輪的技術方案。除此之外,日本專利 公開2005-0288587號公開了除了主輪之外,還具備若幹 個輔助輪,且使用液壓根據卡槽的高度提升及下降辅助 輪的技術方案,日本專利公開2〇〇4 〇345〇3〇號衣鏈路連 接若幹個辅助輪而提升機下降的技術方案。 〇 可是,上述現有技術中,以固定模式設置輔助輪時, 驅動輪通過之後,機器人的本體向後方傾斜使輔助輪被 障礙物卡住,致使機器人不能向前方移動。提升及下降 時,始終需要在本體的外部特別設置辅助輪而加大機器 人的體積。因此,即使可以通過地面的卡槽也會出現側 面障礙物時’反而阻礙通過。而且,由於輔助輪部分始 終向外部突出,投擲時可能會損壞辅助輪等的突出部 刀因此,這種技術方案不能用於投擲到火災現場等的 〇 機器人。 而且,上述現有技術中,大韓民國註冊專利10_0783624 號公開了本體的體積沒有輪子大的機胃人。這種機器人 在本體設置壹對電機,電機的轴具備壹對輪子,所述本 體安裝攝像頭模塊和各種感應器’並通過發送資訊部以 無線方式向外部發送通過所述攝像頭模塊和感應器模塊 取得的資訊,從而發生火災、恐怖行動等危險情況而投 擲到危險地區時,即使某些部分接觸到危險情況,也像 球吸收沖擊査樣吸收沖擊。 201111129 可是’上述機器人具備了兩個輪子且沒有具備輔助 輪’其弊端在於:需要設置在移動過程中用於保持機器 人重〜的精確的控m a出現卡槽等情況時機器人 不能移動或者移動之後㈣中心位置,即,本體採取倒 立姿勢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等。 Ο Ο 為除解決上述弊端’本申請人的專利申請號為 ίο-觸9-_8625號的在先申請專利公開了壹種雙輪型 機器人胃機器人具備包括攝像頭模塊和各種傳感器(溫 度傳感H、煤氣傳感H、陀螺儀傳感器等)的電氣元器 件’且如®1所示’本體兩側具備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的 2個驅動輪⑽),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腿(丨⑼、輔助 電機⑽)、球型輪(13〇)和緩沖板(14〇);該支擇腿由於 呈弧型,緊贴到本體時不向驅動輪(20)的外部露出,且 以壹侧終端可轉㈣模式設置在所述本體;該辅助電 機(120)設置在所述支㈣⑴Q)或者本體,直接或者通過 動力傳動機構與所述支撐腿(11〇)連接而轉動支撐腿 (no);該球型輪(130)設置於所述支撐腿(ιι〇)的終端; 該緩沖板(140)以向本體突出的模式形成在所述球型輪 (130)和支撐腿(ι1〇)的連接部分且具備彈性。 而且,所述緩沖板(丨4〇)中,朝向本體外部的端部(以下 稱為突出部’ 142)比支標腿⑴〇)更突出,朝向本體的部 分(以下稱為彈性部,144)從接近球型輪的位置向支 撐腿(no)方向彎曲而具備彈性。這種所述緩沖板(14〇) 的結構可以防止雙輪型機器人跨越卡槽(200)時支撐腿 5 201111129 (110)被卡住,還可以使設置於支撐腿(11〇)的主電池免受 外部沖擊。 可是,由於上述雙輪型機器人,即,投擲用機器人的 緩沖板(140)呈板狀,有時出現彈性部(144)的内侧末端部 分被障礙物卡住而阻礙機器人的移動的情況。 而且,由於支撐腿(11〇)需要單獨設置球型輪(13〇”投 擲時,球型輪(130)被損壞而不能準確地定位好投擲機器 Q 人的準確位置,且由於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會阻礙機器 人的移動。 【發明内容】 為瞭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壹種以如下内容為特 徵的具備兩個驅動輪的雙輪型機器人,其特徵在於:使 緊貼在本體或者從本體分離的支撐腿的端部變尖,尖尖 的端部形成曲面以最大限度減少摩擦力,且在支撐腿上 Θ 以壹體型形成可以提供電池安裝空間的蓋子,從而防止 穿過卡槽的過程中支撐腿被卡槽卡住而順利穿過卡槽並 穩定地移動雙輪型投擲機器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於: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壹種以如下 内谷為特徵的具備兩個驅動輪的雙輪型機器人,其特徵 在於:本體的兩側具備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的兩個驅動 輪,且以壹侧通過輔助電機轉動的模式在所述本體設置 6 201111129 呈弧狀的支擇腿,從而緊貼在本體時不向驅動輪的外部 突出且伸展時支撐本體的雙輪型投_機器人包括摩擦 部、基準部和蓋子;該摩擦部尖尖地突出於所述支撐腿 的終端且w尖尖的形狀突出的終端呈曲面而最大限度減 少摩擦力;該基準部以三角板型突出形成於所述支撐腿 終端的外側,從而將支樓腿緊貼在本體内部時,比驅動 輪更向外侧突出,使機器人保持重心;該蓋子蓋住與所 ◎述支撑腿的本體相對應的s,比起呈弧狀的支撑腿更向 本體侧突出,從摩擦部開始形成幾乎呈直線的面。所述 雙輪型機器人在跨越卡槽的過程中,防止支撐腿被卡槽 卡住且投擲時大幅降低機器人的損壞率,從而穩定地保 持雙輪型投擲用機器人的移動。 在所述蓋子和支撐腿之間形成的空間設置主電池。 而且,所述摩擦部和基準部及蓋子呈壹體型。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 0 由於具備上述結構的輔助輪,投擲雙輪型機器人時, 將支樓腿緊貼在本體且幾乎不會向驅動輪的外部突出而 保護元器件的同時,為了移動伸展所述支撐腿時,實際 上以二輪驅動,從而保證移動的穩定性。而且,跨越卡 槽時,支撐腿會等待驅動輪通過卡槽之後通過,從而使 緩沖板掛到卡槽,為支撐腿柔和地跨越卡槽提供條件, 保證機器人穩定地移動。 另外’在構成所述支撐腿的支撐腿上具備主電池來保 持重心,從而使雙輪型機器人在移動時採取倒立姿勢。 201111129 【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圖式進壹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2是圖示本發明雙輪型投擲機器人的斜視圖,圖3 是圖示支撐腿和本體的結合狀態的圖2的局部切開平面 圖,圖4為圖示支樓腿的背面斜視圖,圖5為圖示折爲 支撐腿時狀態的側面圖,圖6是圖示本發明雙輪型投掷 機器人通過障礙物過程的側面圊。 〇 本發明的具備支撐腿的雙輪型機器人包括本體(10)、 具備於所述本體(10)的兩側終端的壹對驅動輪(2〇)、驅動 所述壹對驅動輪(20)的驅動電機(未圖示)、包括具備於所 述本體(10)的攝像頭模塊(30)和各種傳感器(溫度傳感 器、煤氣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等)的電氣元器件、控制 所述電氣元器件的動作且監控機器人的控制部(未圖示) 以及以可以折疊的模式具備於所述本體(1〇)的支撐腿 〇 (110)。 在上述結構中,本體(10)呈圓筒形,中心軸與地面平 行,壹側形成插入支撐腿(110)的插槽(12),内部具備攝 像頭模塊(30)和傳感器、控制部、驅動電機等。 而且所述驅動輪(20)沿著凸狀盤碟狀部(22)的邊沿圓 周形成向垂直方向突出接地部(24)的碗(b〇wi)狀體,並直 接或者通過動力傳動機構(鏈、帶燈)與驅動電機(使用壹 個或者兩個)連接,在本體(丨〇)的兩侧外周設置接地部 8 201111129 (24),以使盤碟狀部(22)相互對稱且面對著面。而且,與 地面接觸的接地部(24)呈凹凸狀,以保證在旋轉過程中 具備防滑功能,出現降落等沖擊時吸收沖擊,並保證強 度。 而且,具備於所述雙輪型機器人的支撐腿(11〇)呈弧 狀,緊貼在本體(10)時插入到插槽(12)内且不向驅動輪 (20)的外部突出,壹側終端通過鉸鏈軸、軸承、碗狀體 Q 等以可以在本體(10)轉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本體(10)的 插槽(12)襄。所述支撐腿(11〇)直接或者通過動力傳動機 構與輔助電機(120)連接而旋轉。 而且,所述支撐腿(11〇)的終端尖尖地突出摩擦部 (150),所述摩擦部(15〇)的尖尖突出的終端呈曲面以最大 限度減少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伸展支撐腿(11〇)時,所 述摩擦部(150)會與地面接觸。 而且,所述支樓腿(11〇)的終端和摩擦部(15〇)的分界處 〇 向外侧突出形成三角板型基準部(160)。所述基準部(160) 起到基準作用’從而將支撐腿(uo)緊貼在本體(1〇)内部 時’比驅動輪(20)更向外侧突出,使機器人保持重心。 與所述支撐腿(110)的本體(10)面對著面的面設置蓋子 (1 70),該蓋子(170)比起弧狀支撐腿(110)更向本體(10) 側突出且從摩擦部(1 50)開始幾乎呈直線的面。雙輪型機 器人跨越卡槽時,所述蓋子(170)防止支撐腿(u〇)被卡住 阻礙機器人移動。由於所述蓋子(170)形成的支樓腿(110) 和蓋子(170)之間的空間進壹步設置控制雙輪型機器人 9 201111129 的主電池(40)。所述主電池(4〇)是在雙輪型機器人中重量 最重的部分,使支撐腿(11〇)保持雙輪型機器人的整體重 心。所述蓋子(170)起到保護主電池(4〇)的作用。 而且,所述辅助輪(120)以壹體型設置於本體(1〇),直 接或者通過齒輪等動力傳動機構與支撐腿(110)的壹側 連接而旋轉支撐腿(11〇)。本發明實施例中,在輔助電機 (120)的軸設置旋轉板(122)和支撐腿(110)的旋轉重心部 q (114)與所述輔助電機(丨2〇)的軸相隔壹定間距的位置進 壹步結合旋轉板(122)和支撐腿(110),從而防止旋轉時滑 動所述旋轉板(122)和支撐腿(11〇)的結合使突起(122a) 和結合孔(1 1 8)相應地相互結合。 另外’所述機器人進壹步設置指示燈。 具備上述結構的本發明雙輪型機器人通過發送資訊部 以無線方式向外部發送通過所述攝像頭模塊和傳感器模 塊取得的資訊,且出現火災、恐怖行動等危險情況時, 0 技擲到危險地區而使用。移動所述機器人的過程中,伸 展支撐腿(110)時’摩擦部(150)與地面接觸,實際上以三 輪移動。具備於支撐腿(110)的輔助電機(12〇)和主電池 (40)的重量很大,使機器人整體上保持重心,從而保證 機器人移動的穩定性。 另外’根據不同情況,伸展所述支樓腿(1 1 0)時,根據 機器人折疊型支撐腿(110)的不同位置(下方及上側),可 能會發生機器人被顛覆的情況。比如,支撐腿(11〇)位於 上側且伸展支撐腿(110)時,機器人為了找到正常位置進 201111129 行旋轉使支撐腿(110)的摩擦部(150)接觸到地面。此時, 支撐腿(110)的弧狀外周面與地面接觸而導致機器人被 顛覆(上下顛倒)。 如上所述,機器人被顛覆時,如果機器人為了伸展支 撐腿(110)找到正常位置進行旋轉或者向前方前進,基準 部(160)會接觸到地面把住機器人的位置,從而使機器人 找到正常位置。 Q 而且,沒有設置所述蓋子(170)時,在伸展支撐腿(110) 的狀態下移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具有高度差的障礙 物,機器人的驅動輪(20)會移動到障礙物上向前方前 進’但是’弧狀支撐腿(110)會被所述障礙物(2〇〇)卡住阻 止機器人移動。 而且,像本發明,採用設置向本體(1〇)侧突出的蓋子 (170)作為克服所述高度差的壹種方法時,如圖6所示, 所述驅動輪(20)通過障礙物的過程中,所述支撑腿(11〇) Ο 會起到支撐作用使驅動輪(20)通過障礙物。然後,支樓 腿(110)通過障礙物之前,所述蓋子(170)的突出面接觸到 所述障礙物的邊角擡起移動機器人的支撐腿(110)部分 使整個機器人多少傾斜,從而保證支撐腿(n0)順利地滑 過障礙物。 另外’如上所述,在蓋子(170)和支撐腿(110)之間的空 間安裝機器人的主電池(4〇)。該主電池(4〇)起到保持機器 人重心的作用。而且,向機器人施加沖擊或者克服高度 差和障礙物時’如果不具備緩沖板(140),會直接損壞主 11 201111129 電池。進壹步’採用上述移動機器人作為抗災機器人時, 鑒於抗災機器人是投擲用機器人,支撐腿(11〇)和蓋子 (170)保護主電池(40)免受與地面接觸時產生的沖擊。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圖示現有雙輪型投擲機器人的支撐腿的斜視 圖。 0 圖2是圖示本發明雙輪型投擲機器人的斜視圖。 圖3是圖示支撐腿和本體的結合狀態的圖2的局部切 開平面圖。 圖4為圖示支撐腿的背面斜視圖。 圖5為圖示折疊支撐腿時狀態的側面圖。 圖6是圖示本發明雙輪型投擲機器人通過障礙物過程 的侧面圖。 〇【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 :驅動輪 110 :支撐腿 150 :摩擦部 170 :蓋子 10 :本體 40 :主電池 120 :輔助電機 160 :基準部 :障礙物 12

Claims (1)

  1. 20111112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壹種雙輪型投擲用機器人,其特徵在於:本體(10)的兩 側具備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的兩個驅動輪(2 〇 ),且以壹側 通過輔助電機(120)轉動的模式在所述本體(1〇)設置呈弧 狀的支撐腿(110),從而緊貼在本體時不向驅動輪的外部 突出且伸展時支撐本體(1〇)的雙輪型投擲用機器人包括 摩擦部(150)、基準部(160)和蓋子(170);該摩擦部(150) 0 尖尖地突出於所述支樓腿(11〇)的終端且以尖尖的形狀 突出的終端呈曲面而最大限度減少摩擦力;該基準部起 到基準作用’以三角板型突出形成於所述支撐腿(u〇)終 端的外側,從而將支撐腿(110)緊貼在本體(10)内部時, 比驅動輪(20)更向外側突出,使機器人保持重心;該蓋 子蓋住與所述支撐腿(110)的本體(10)相對應的面,比起 呈弧狀的支撐腿(11 〇)更向本體(1 〇)側突出,從摩擦部 (150)開始形成幾乎呈直線的面。 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輪型投擲用機器人,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蓋子(170)和支撐腿(11〇)之間形成的空間設置 主電池(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輪型投擲用機器人,其特徵在 於:所述摩擦部(150)、基準部(160)和蓋子(170)呈壹體 型〇 13
TW099131930A 2009-09-30 2010-09-20 Two-wheel robot with assistance wheel TW20111112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90012858U KR200461747Y1 (ko) 2009-09-30 2009-09-30 이륜형 투척용 로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129A true TW201111129A (en) 2011-04-01

Family

ID=4382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1930A TW201111129A (en) 2009-09-30 2010-09-20 Two-wheel robot with assistance wheel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85087A1 (zh)
JP (1) JP5113297B2 (zh)
KR (1) KR200461747Y1 (zh)
TW (1) TW201111129A (zh)
WO (1) WO201104072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0109A (zh) * 2021-04-12 2021-07-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足复合仿人机器人的辅助支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668A2 (en) 2009-08-06 2011-02-1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ltimodal dynamic robotic systems
KR101304229B1 (ko) * 2010-08-19 2013-09-05 덕산메카시스 주식회사 발사 가능한 원격 조종 공격 장치
US8496077B2 (en) * 2011-04-28 2013-07-3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ic two-wheeled vehicle
CN103569232B (zh) * 2013-11-14 2015-08-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触发式连续爬台机构
US10046819B1 (en) * 2014-06-23 2018-08-14 Reconrobotics, Inc. Throwable robot with clamshell body
CN104108433B (zh) * 2014-06-30 2016-09-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轮足式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方法
WO2016130565A1 (en) 2015-02-09 2016-08-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all-balancing robot and drive assembly therefor
US10106214B2 (en) * 2015-09-25 2018-10-23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ffer: pop-up flat folding explorer robot
USD813958S1 (en) * 2016-01-20 2018-03-27 Irobot Corporation Wheeled robot
JP6715462B2 (ja) * 2016-06-02 2020-07-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移動ロボット
US10556630B1 (en) 2016-06-29 2020-02-11 X Development Llc Friction driv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6697102A (zh) * 2016-12-02 2017-05-24 江苏理工学院 爬楼梯智能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95017A (zh) * 2017-04-11 2017-08-01 上海岭先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足步行与轮式移动转换功能的机器人运动机构
CN108614565A (zh) * 2018-06-15 2018-10-02 河池学院 一种智能穿越小车
CN108502049B (zh) * 2018-06-26 2023-11-14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轮式足式复合底盘的机器人
USD870210S1 (en) * 2018-08-01 2019-12-17 MerchSource, LLC Toy vehicle
USD961009S1 (en) * 2018-12-31 2022-08-16 Shenzhen Skymee Technology Co., Ltd Toy robot
KR102052090B1 (ko) 2019-03-07 2019-12-04 임승재 분리 가능한 지우개를 구비한 열 변색성 필기구
CN111438675A (zh) * 2019-07-23 2020-07-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器人
US11433959B2 (en) 2019-08-28 2022-09-0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r-wheeled articulated steering vehicle system
CN114454961B (zh) * 2022-03-07 2022-11-11 重庆警察学院 一种警用重载攀爬机器人底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9078A (ja) * 1985-09-30 1987-04-11 株式会社 タカラ 球体変形玩具
JPH0415280Y2 (zh) * 1985-09-30 1992-04-06
US6548982B1 (en) 1999-11-19 2003-04-1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iature robotic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same
US7407175B2 (en) * 2000-03-01 2008-08-05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Multiple-passenger transporter
US6502657B2 (en) * 2000-09-22 2003-01-07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Transformable vehicle
US6860346B2 (en) * 2002-04-19 2005-03-01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djustable diameter wheel assembly, and methods and vehicles using same
JP3982574B2 (ja) * 2002-06-04 2007-09-26 財団法人理工学振興会 跳躍・回転移動体
JP4142496B2 (ja) * 2002-07-29 2008-09-03 耕一 岡本 階段を昇降する車
US7559385B1 (en) * 2004-03-10 2009-07-14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uggedized robotic vehicles
US7217170B2 (en) * 2004-10-26 2007-05-15 Mattel, Inc. Transformable toy vehicle
JP2006151060A (ja) 2004-11-26 2006-06-15 Toyota Motor Corp 走行ロボット
EP2012895A4 (en) * 2006-05-04 2010-07-28 Mattel Inc TRANSFORMABLE TOY VEHICLE
JP4721354B2 (ja) * 2006-07-04 2011-07-13 株式会社Ihi 小型移動ロボット
JP4491615B2 (ja) * 2007-03-23 2010-06-30 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長 手投げ式ロボット
KR100857540B1 (ko) * 2007-09-27 2008-09-08 (주)컨벡스 이동 로봇
KR101017924B1 (ko) * 2008-08-01 2011-03-04 호야로봇 (주) 지형극복을 위한 보조 바퀴가 내장된 소형 모바일로봇
EP2384264A4 (en) * 2008-12-09 2014-03-19 Reconrobotics Inc TWO-WHEEL ROBOT WITH IMPROVED CLIMBING FEATURES
KR101103294B1 (ko) * 2009-02-03 2012-01-11 김우현 보조바퀴를 구비한 이륜형 로봇
JP5398445B2 (ja) * 2009-09-18 2014-01-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全方向移動車両
US8496077B2 (en) * 2011-04-28 2013-07-3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ic two-wheeled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0109A (zh) * 2021-04-12 2021-07-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足复合仿人机器人的辅助支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40721A3 (ko) 2011-09-09
JP5113297B2 (ja) 2013-01-09
KR20110003476U (ko) 2011-04-06
JP2012506325A (ja) 2012-03-15
KR200461747Y1 (ko) 2012-08-10
US20120185087A1 (en) 2012-07-19
WO2011040721A2 (ko)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11129A (en) Two-wheel robot with assistance wheel
ES2616091T3 (es) Vehículo
TWI626031B (zh) 真空吸塵器
ES2683018T3 (es) Disposición de accionamiento para un robot móvil
US10207403B1 (en) Robotic platform and assembly
CN211073605U (zh) 将传感器模块安装到无人地面车辆
US20090060684A1 (en) Robot
JP4779062B1 (ja) 作業ロボット
CN106560391A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KR101103294B1 (ko) 보조바퀴를 구비한 이륜형 로봇
WO2008142642A1 (en) Motor driven stair-climbing device
US20150272793A1 (en) Electric mobility vehicle
CN103799921A (zh) 自主清洁装置
US10421326B2 (en) Driven platform with tilting suspension
JP4549626B2 (ja) 二足歩行ロボット
CN108068910A (zh) 移动式底盘、机器人及自动售卖机
CN215471144U (zh) 三自由度颈部运动结构
KR20140110244A (ko) 메카넘 휠
JP2015139867A (ja) ロボット
JP2014091040A (ja) スポーツ用のガード付き電動車椅子
ES2658307T3 (es) Vehículo
CN211333290U (zh)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防摔机器人
KR102535022B1 (ko) 이동 장치
CN214875217U (zh) 行走装置
TW202011916A (zh) 移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