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0711A -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0711A
TW201030711A TW098141411A TW98141411A TW201030711A TW 201030711 A TW201030711 A TW 201030711A TW 098141411 A TW098141411 A TW 098141411A TW 98141411 A TW98141411 A TW 98141411A TW 201030711 A TW201030711 A TW 2010307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eriod
transistor
voltage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1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ichi Yamashita
Katsuhide Uchin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30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07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09G2300/0866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by means of changes in the pixel supply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other than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09G2310/0256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other than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rsing the voltage across a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 within a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09G2320/045Compensation of drift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Description

20103071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驅動一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之方 法0 【先前技術】 熟知一具有一發光部分之顯示器元件及一具有該等顯示 器元件之顯示器裝置。舉例而言,具有使用有機材料之電 致發光現象之有機電致發光(在下文中,亦縮寫為「el」) 發光部分的顯示器元件(在下文中,亦被稱為「有機 示器元件」)作為能夠藉由低壓DC驅動以高亮度發光之顯 示器元件而引起注意。 在具有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諸如, 液晶顯示器裝置)中,簡單矩陣驅動方法及主動式矩陣驅 動方法作為驅動方法而熟知。主動式矩陣驅動方法里有社 構複雜之缺點,但具有其可增強影像之亮度的優點。主動 式矩陣驅動方法中所驅動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除具有由— 包括一發光層之有機層形成的發光部分之外,亦應具有— 驅動該發光部分之驅動電路。 就驅動有機EL發光部分(在下文中,亦被稱為「發光部 分」)之電路而言,在(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告第 2007-3 1G3 11號中揭示—包括兩個電晶體及—個電容器之 驅動電路(被稱為「2Tr/1C驅動電路」如圖2中所展;, 2Tr/lC驅動電路包括兩個電晶體及—個電容器a,此等電 晶體為寫入電晶體TRw及驅動電晶體%。此處,驅動電 142807.doc 201030711 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者形成第二節點NR ’ 且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形成第一節點NDi。 如圖4之時序圖中所展示,臨限電壓消除過程之預處理 匕程係於週期TPp)〆中執行。亦即,經由由來自掃描線 SCL之L號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向第一節 1施加第卽點初始化電壓V〇fS(例如,〇 v)。因此, 第一知點NDii電位為v〇fs。經由驅動電晶體TRd自電源單 元10〇向第二節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例 如’ -ίο V)。因此,第二節點_之電位為Vccl。驅動電 曰曰體TRD之臨限電壓由(例如,3 V)表示。驅動電晶體 TRd之閘極電極與其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在下文 中出於簡便之目的而亦稱為源極區)之間的電位差等於 或大於Vth且驅動電晶體TR〇因此接通。發光部分之陰 極連接至電力供應線PS2,經由該電力供應線PS2供應電壓 Vcat(例如,〇 V)。 妾著在週期τρ(2)2'中,執行臨限電壓消除過程。亦 ?在使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下時,電源單元 100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να:切換至驅動電壓 η(例如20 V)。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至藉 由自第節點ND1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 th而獲仔的電位。'亦即,處於浮動狀態中之第二節點nd2 電位增加。當驅動電晶體trd之間極電極與源極區之間 / . 4差達到vth時,驅動電晶體TRd斷開。在此狀態下, 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為約(v〇fs_Vth)。 142807.doc 201030711 在此之後,㈣期TP⑺3,中,冑入電晶體TRw斷開。資 料線DTL之電壓改變至對應於影像信號之電壓(用於控制發 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驅動信號,亮度信號)
Vs ig_m> 接著,在週期TP(2)4,中’執行寫人過程。具體言之藉 由將掃描線SCL設定成高位準而接通寫入電晶體。結 果’第-節點吨之電位增加至影像信號Vs。爪。 此處’電容器Cl之值經設定成…且發光部:ELp之電容 器CEL的值經設定成eEL。驅動電晶體叫之閘極電極與源 極區及㈣區中的另一者之間的寄生電容值經設定成 當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的電位自v⑽改變至 VSig_m(>V0fs)時’電容器(:】之兩個電極之間的電位(亦即, 第-節點NDl與第二節點·2之間的電位)原則上亦改變。 亦即,基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開極電極之電位(=第一節點 ND!之電位)變化(vSig m_v〇fs)之電荷經分配至電容器a、 發光部分ELP之電容器Cel及驅動電晶體叫之閘極電極與 源極區及祕區中的另—者之間㈣生電㈣。當 值比c!之值及Cgs之值大很多時’基於驅動電晶體%之閘 極電極之電位變化(Vsig—m_v〇fs)的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 及及極區中之另-者(第二節點ND〇的電位變化為小的。 大體言之,發光部分ELP之電容器^的值化大於電容考 之值c丨及驅動電晶體TRd之寄生電容器的值c〆因此, 出於簡化解釋之目的,在以下描述中不考慮由第—節點 叫之電位變化導致的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在圖/中 142807.doc 201030711 所展示之驅動時序圖中,不考慮由第一節點NDii電位變 化導致的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 . 在上文所提及之操作中,在電壓VCC_H自電源單元100施 . 加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者的狀態 • 下,向驅動電晶體丁1^之閘極電極施加影像信號Vsig m。因 此,如圖4中所展示,第二節βΝΕ>2之電位在週期tp(2)4,中 增加。稍後將描述增加電位AV(電位校正值)之量。當驅動 • 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第一節點NDO的電位為Vg且源極區 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第二節點ND2)的電位為Vs時,vg之 值及Vs之值為如下(不考慮第二節點ND2之增加電位av的 量)。第一節點NDi與第二節點NDZ之間的電位差(亦即,驅 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充當源極 區之另一者之間的電位差Vgs)可由表達式A表達。
表達式A
Vg = Vsig_m 鲁 Vs=V0fs-Vth
VgssV Sig_m-(V〇fs-Vth) 亦即’在驅動電晶體TRD之寫入過程中獲得的vgs僅視用 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Vsigin、驅動電晶體 • TRd之臨限電壓Vth及用於初始化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 、 極的電位之電壓v〇fS而定。值Vgs&非視發光部分ELP之臨 限電壓Vth.EL而定。 現將簡要描述遷移率校正過程。在上文所提及之操作 中,視驅動電晶體TRD之特性(例如,遷移率μ之量值)而改 142807.doc 201030711 變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没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電位(亦 即第—知點ND2之電位)的遷移率校正過程與寫入過程一 起執行。 如上文所描述,在電壓Vcc_H自電源單元1〇〇施加至驅動 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者的狀態下,向驅動 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施加影像信號。此處,如圖4 中所展示,第二節點NE>2之電位在週期τρ(2)4ι中增加。結 果 ¥驅動電晶體TRd之遷移率μ之值大時,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中之增加電位么乂(電位校正值)的量增加,且 當驅動電晶體TRD之遷移率μ之值小時,驅動電晶體TRd之 源極區中之增加電位Δν(電位校正值)的量減小。驅動電晶 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之間的電位差自表達式a改 變至表達式B。可預先將週期TP(2)4,之全部時間(tQ)判定為 設計有機EL顯示器裝置時的設計值。
表達式B
Vgs=Vsig_m-(V〇fs-Vth)-AV 臨限電壓消除過程、寫入過程及遷移率校正過程藉由上 文所提及之操作而完成》在週期TP(2)5I之開始時間處,藉 由基於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斷開寫入電晶體TRw而使第 一節點NDl改變至浮動狀態。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者(在下文中,亦出於簡便而 稱為汲極區)施加電壓Vcc_H。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 增加,與所謂的自舉電路(bootstrap circuit)中之現象相同 的現象在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中發生,且因此第一 142807.doc 201030711 知點ND,之電位亦增加。動電晶體%之間#電極與源 極區之間的電位差保持表達式B之值。流動於發光部分 ELP中之電流為自驅動電晶體%线極區流動至源極區 的及極電流Ids«當藤動電晶體TRd理想輯作於飽和區中 寺汲極電々,L 1心可由表達式C表達。發光部分Ε£ρ以對應
於汲極電流‘之值的亮度發光。稍後將描述係數k。〜 表達式C
Ids=k^-(Vgs-yth)2 =k^-(VSig m-V〇fs-AV)2 展示於圖4中之週期TP(2)5,被稱為發射週期且自週期 ΤΡ(2)6·之開始至下一發射週期的時間週期被稱為非發射狀 態之週期(在下文中,亦簡稱為非發射週期)。具體言之, 在週期ΤΡ(2)6’之開始時間處,電源單元1〇〇之電壓切 換至電壓vcc-L,該電壓Vcc_L經維持直至下一週期τρ^)〆 (由圖4中之週期ΤΡ(2)+1’所展示)之結束時間。因此,自週 期ΤΡ(2)6’之開始至下一週期TP(2)+5'的時間週期為非發射 週期。 稍後將詳細描述2Tr/lC驅動電路之操作,該2Tr/lc驅動 電路之組態已在上文中示意性地加以描述。 【發明内容】 在上文所提及之驅動方法中’藉由提供非發射週期,可 降低自主動式矩陣驅動方法產生之後影像模糊(afterimage blur) ’精此改良移動影像之品質。然而,在非發射週期 中,基本上向發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值|Vcc_L_Vcat丨的反向 142807.doc 201030711 電壓。為了降低發光部分ELP之退化,施加具有大絕對值 之反向電壓之週期與非發射週期的比率較佳為小的。在除 執行預處理過程之週期之外的非發射週期中施加至發光部 分ELP之反向電壓的絕對值亦較佳為小的。舉例而言,可 在除執行預處理過程之週期之外的非發射週期中自電源單 元供應滿足VCC-L<VCC-M<VCC-H之條件表達式的中間電壓
Vcc-M ’但在此情形下引發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組態或控 制複雜之問題。 需要提供一種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可 在不使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組態複雜化的情形下降低歸因 於在非發射週期中施加反向電壓之發光部分ELp之退化。 提供一種驅動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 一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裝置的方法,該有機電致發光 (EL)顯不器裝置具有:⑴—掃描電路;⑺—信號輸出電 路;(3)有機EL顯示器元件,其在一第一方向上及在— 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上之河的ΝχΜ個係以一二維 矩陣配置’每一有機EL顯示器元件具有一有機EL發光部 分及一驅動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驅動電路;(4)m條掃描 線:其連接至該掃描電路以在該第—方向上延伸;(5)n: 資料線’纟連接至該信號冑出電路以在該第二方向上延 伸’及(6) 一電源單元,其中該驅動電路包括一入 W 电日日 體、-驅動電晶體及一電容器。此處,(Α·”該驅動電晶 體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之—者連接至該電源單元;⑽曰) 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另一者連接至該有機虹發光部分 142807.doc 201030711 之一陽極及該電容器之一個電極以形成一第二節點;且 (A-3)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寫入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 中的另一者及該電容器之另一電極以形成一第一節點。 (B 1)該寫入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没極區中的一者連接至 '•亥對應_貝料線,且(B_2)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對應掃描線。 當在第一列至第Μ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按線順序進行 掃描且經分配以掃描各別列中之有機E L顯示器元件的週期 由一水平掃描週期表示,每一水平掃描週期包括:一初始 化週期,在該週期中信號輸出電路向對應資料線施加一第 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及一影像信號週期,在該週期中信號 輸出電路向對應資料線施加一影像信號。 在對應於第m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的包括影像信號 週期的水平掃描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期Hm表示,且在該水 平掃描週期Hm之前P個水平掃描週期(其中p滿足1<p<M且 為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之預定值)之該水平掃描週期由一 水平掃指週期Hm_pre_P表示的情形下,在第m列(其中m=i、 2、3、...、Μ)及第η行(其中n=l、2、3、…、N)中之有機 EL顯示器元件中,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驅動一有機 "貝示器裳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一處於該水平 掃撝週期Hm pre P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 掃描電路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 即點施加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節點之 電位,並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 極區中的—者施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二 142807.doc -11 - 201030711 〇 節點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位及該第 二節點之該電位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該第一節點與該第 二節點之間的電位差大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且該 第二節點與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 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臨限電壓;(b)使該電源單元之該電 壓自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切換至一驅動電壓,並保持自 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該 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的狀態;(c)藉由在該寫入電晶體藉由 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而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 接通之寫入電晶體自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第—節 點初始化電壓的一狀態下,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 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而在 。玄水平掃描週期Hm pre p之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 消::程’該過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自該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減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所獲 得的電位’以斷開該驅動電晶體;⑷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 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體,使該第一節點改變至一浮動狀 態並保持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斷開狀態;⑷經由由該掃描電 路之該操作所接通的該“電㈣在該水平掃描週期Η之 號週期中執行-自該資料線向該第-節點杨該 „ 及⑴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 開該寫入電晶體而使該第 ’、 第點改變至-浮動狀態並允許 對應於该第一節點與該筮— 第一即點之間的該電位差之電流經 由3玄驅動電晶體自該 、’ 電'原早兀流動至該有機EL發光部分。 142807.doc -12· 201030711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該驅動電路進一步包括一第 電BB體,其中(C_l)該第一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之 另者連接至该第一節點;(C-2)該源極區及該j:及極區中之 ·. 一者經供應有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用於初始化該第二 • 節點之該電位;及(C-3)其閘極電極連接至一第一電晶體控 制線。在對應於第m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的包括影像 信號週期的水平掃描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期11^表示,且在 φ 該水平掃描週期心之前P個水平掃描週期(其中P滿足 1<P<M且為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之預定值)之該水平掃描 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期Hln pre_p表示的情形下,在第爪列 (其中m=l、2、3、…、M)及第晴(其中η=ι、2、3、、 • N)中之有機£匕顯示器元件中,驅動一有機EL顯示器裝置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一處於該水平掃描週期 Hm_pre_P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掃描電路 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 擊加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電位,並 立由由來自§亥第一電晶體控制線之信號接通的該第一電 晶體向該第二節點施加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 第二節點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位及 .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該第一節點與 該第二節點之間的電位差大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 且該第二節點與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 大於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臨限電壓;藉由來自該第一 電晶體控制線之該信號使該第—電晶豸自接通狀態切換至 142807.doc -13- 201030711 斷開狀態;(c)藉由在該寫入電晶體藉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 作而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 自該資料線向該第-節點施加該第—節點初始化電魔的— 狀態下,自it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豸之該源極區及該沒 極區中的-者施加該驅動電M,而在該水平掃描週期 Hm_pre P之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過 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自該第一節點初始化 電壓減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所獲得的電位,以斷 開-亥驅動電晶體;⑷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 入電晶體,使該第一節點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保持該:動 電晶體之該斷開狀態;(e)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所接 通的該寫人電晶體在該水平掃描週期&之該影像信號週期 中執仃-自該資料線向該第__節點施加該影像信號的寫入 過程;及(f)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體 而使該第-節點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允許對應於該第—曰節 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該電位差之電流經由該驅動電晶體 自該電源單元流動至該有機EL發光部分。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一有機 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中’藉由重複地執行步驟⑷至步驟 ⑴=過程而顯示影像。基本上,在步驟⑷中的自處於水 平掃描週期Hm_pre_P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至水平掃描 週期Hm結束的時間週期為非發射狀態週期(在下文中,亦 簡稱為非發射週期)。向發光部分ELp之陽極施加第二節點 初始化電壓的時間週期經界定於執行預處理過程之初始化 142807.doc 201030711 週期之開始時間左右。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中,向發 光部分ELP之陽極施加具有藉由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減 去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而獲得的值之電壓Q因此,可能 降低施加具有大絕對值之反向電壓之時間週期與非發射週 期的比率並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中減小施加至發光部 分ELP的反向電壓之絕對值。因此,可能抑制發光部分 ELP之退化。 【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本發明之實例。該描述 次序如下。 1. 對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的詳細描述 2. 對實例中所使用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示意性描述 3. 實例l(2Tr/lC驅動電路) 4. 實例2(2Tr/lC驅動電路) 5. 實例3(2Tr/lC驅動電路) 6. 實例4(2Tr/lC驅動電路) 7. 實例5(3Tr/lC驅動電路) 8. 實例6(3Tr/lC驅動電路) 9. 實例7(3Tr/lC驅動電路) 10. 實例8(3Ti71C驅動電路) 11. 實例9(4Tr/lC驅動電路) 12. 實例10(4Tr/lC驅動電路) 對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的詳細描述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 142807.doc -15- 201030711 方法中’可在步驟(d)與步驟(e)之間執行以下步驟:匕)在 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掃描電路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 晶體自對應資料線向第一節點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以 初始化第一節點之電位,並自電源單元向驅動電晶體之源 極區及汲極區的一者施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 第二節點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第一節點之電位及第二 節點之電位的第二預處理過程,以使得第一節點與第二節 點之間的電位差大於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且第二節點 與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有機£[發 光部分之臨限電壓;(h)使電源單元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 化電壓切換至一驅動電壓,並保持自電源單元向驅動電晶 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的狀態;及⑴ 藉由在寫入電晶體藉由掃描電路之操作而在初始化週期中 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自資料線向第一節點施加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的一狀態下,自電源單元向驅動電晶 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而在處於水 平掃描週期Hm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第二臨限 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第二節點之電位改變至藉由自第 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減去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所獲得的電 位’以斷開驅動電晶體。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 方法中,可在步驟(d)與步驟(e)之間執行以下步驟:(g)在 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掃描電路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 晶體自對應、資料線向第-節點施加第—節點初始化電壓以 142807.doc -16_ 201030711 初始化第一節點之電位,並經由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 之信號接通的第一電晶體向第二節點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 電壓以初始化第一 |p點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第一節點 之電位及第二節點之電位的第二預處理過程,以使得第一 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的電位差大於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 壓,且第二節點與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
大於有機EL發光部分之臨限電屋;藉由來自第一電晶 體控制線之信號使第一電晶體自接通狀態切換至斷開狀 態;及⑴藉由在寫入電晶體藉由掃描電路之操作而在初始 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自資料線向第一 節點施加第-節點初始化電I的—狀態下,自電源單元向 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塵,而 在處於水平掃描週期Hm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第 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第二節點之電位改變至藉 由自第-節點初始4電壓減去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麼所獲 得的電位,以斷開驅動電晶體。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肛 ‘肩示器裝1:之方法中’步驟⑴較佳應於水平掃描週期心之 初始化週财執行,但本發料限於此組態。步驟⑴可於 在水平掃描職Hm之前的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 行0 在根據包括上文所提及之較佳組態的本發明之第—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中,信號 輸出電路可在初始化週期中向資料線施加—第—初始^電 142807.doc -17. 201030711 壓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且接著可替代第一初始化電 壓向資料線施加一低於第一初始化電壓的第二初始化電壓 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在根據包括上文所提及之較佳組態的本發明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中,步驟 (a) 了於水平掃描週期f|m_pre—p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替代 地,步驟(a)可於在水平掃描週期Hmprep之前的水平掃描 週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可視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設計 規則而適當地判定選擇何組態。具體而言,當步驟⑷(亦 即,臨限電麼消除過程)僅可在一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 化週期中完成時’可選擇前者。否則,可選擇後者。在後 者中,藉由基於掃描電路之操作控制寫入電晶體之接通狀 態及斷開狀態直至水平掃描週期Η”"結束為止,以使得 寫入電晶體在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寫入電晶體在影像信號 週期中斷開’而可能毫無_地執行臨限電壓消除過程。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_ 不器裝置之方法之步驟⑷及步驟⑴基本上與上文所描述 者相同。舉例而言’在步驟⑴於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 週期中執行的組態中,當步驟() 八丌即,第二臨限電壓消 除過程)僅可在一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 時,步驟⑻可於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_中執行。 否則,步驟(g)可於在水平掃描 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4期^之則的水平掃描週 在根據包括上文所提及之較佳組態的本發明之第二實施 142807.doc 201030711 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中,該驅動電路可進一 步包括-第二電晶體,電源單元可經由第二電晶體連接至 ' 11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的-者,且第二電晶體可 · 纟第一電晶體處於接通狀態下時斷開。纟此情形下,第二 . 1晶體可為—具有—與第-電晶體之導電類型不同之導; 類型的電曰曰體,且第二電晶體之閘極電極可連接至第—電 晶體控制線。根據此組態,當、經由處於接通狀態下之第_ Φ 電晶體向第二節點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時,可能防止 電流自電源單元流動至第一電晶體,藉此降低電力消耗。 在根據包括上文所提及之較佳組態的本發明之第一實施 •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在下文 中,亦簡稱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驅動方法」或 本發明」)中,在步驟(e)中,在向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 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的狀態下自資料線施加影 像信號。因此,視驅動電晶體之特性提高第二節點之電位 • 的遷移率校正過程與執行寫入過程同時執行。稍後將描述 遷移率校正過程之細節。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可具有一單色顯示 器組態或一彩色顯示器組態。可使用一個像素包括複數個 • 子像素之組態,例如,一個像素包括一紅色發射子像素、 . 一綠色發射子像素及一藍色發射子像素之三個子像素的彩 色顯不器組態。此外,可使用向該三種類型之子像素添加 一種類型的子像素或複數種類型之子像素的設備(例如, 添加一發射白光之子像素以增強亮度之設備、添加一發射 142807.doc •19- 201030711 互補色光之子像素以放大色彩重現範圍的設備、添加一發 射黃光之子像素以放大色彩重現範圍的設備及添加發射黃 光及青光之子像素以放大色彩重現範圍的設備)。 除 VGA(640,480)、S-VGA(800, 600)、XGA(1024, 768)、APRC(1152,900)、S-XGA(1280, 1024)、U-XGA (1600,1200)、HD-TV(1920, 1080)及 Q-XGA(2048, 1536)之 外,亦可例示諸如(1920,1035)、(720,480)及(1280,960) 之用於顯示影像之若干解析度值作為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 像素值,但本發明不限於該等值。 現有組態或結構可用作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之以下部分 之組態或結構:諸如掃描電路及信號輸出電路之各種電 路、諸如掃描線及資料線之各種線、電源單元及有機EL發 光部分(在下文中,亦簡稱為發光部分)。具體言之,每一 發光部分可包括(例如)一陽極、一電洞傳送層、一發光 層、一電子傳送層及一陰極。 η通道薄膜電晶體(TFT)可用作驅動電路之電晶體。驅動 電路之電晶體可為增強型或抑制型的。在η通道電晶體 中,可形成輕微摻雜之汲極(LDD)結構。在一些情形下, LDD結構可為非對稱的。舉例而言,因為在允許有機EL顯 示器元件發光時大電流流動於驅動電晶體中,所以LDD結 構在發光時可僅形成於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充當汲極區的 一者中。舉例而言,ρ通道薄膜電晶體可用作寫入電晶體 或其類似者。 驅動電路之電容器可包括一個電極、另一電極及一插入 142807.doc -20- 201030711 於該等電極之間的介電層(絕緣層)。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及 電容器形成於一平面中(例如’形成於一支撐構件上),且 發光部分形成於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及電容器上,在發光部 分與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及電容器之間插入有一層間絕緣 層。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例如)經由 接觸孔而連接至發光部分之陽極。電晶體可形成於半導體 基板或其類似者中。 在下文中’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本發明之實例,且將首 先描述該等實例中所使用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大致組 態。 實例中所使用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組態 適當地適於在該等實例中使用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為具 有複數個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一個像素包括複數個 子像素(在該等實例中,一紅色發射子像素、一綠色發射 子像素、一藍色發射子像素之三個子像素)。每一子像素 包括一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其具有一堆疊有一驅動電路 11及一連接至驅動電路11之發光部分(發光部分elp)的結 構。 根據實例1、實例2、實例3及實例4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 的概念圖展示於圖1中。根據實例5、實例6、實例7、實例 8及實例10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概念圖展示於圖丨6中。 根據實例9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概念圖展示於圖27中。 圖2展示基本上包括兩個電晶體及一個電容器之驅動電 路(亦被稱為2Tr/ 1C驅動電路)。圖17展示基本上包括三個 142807.doc -21· 201030711 電晶體及一個電容器之驅動電路(亦被稱為3Tr/lc驅動電 路)。圖28及圖30展示基本上包括四個電晶體及—個電容 器之驅動電路(亦被稱為4Tr/lC驅動電路)。 根據貫例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包括:(1) 一掃描電路 101 ; (2)—信號輸出電路102 ; (3)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 其在一第一方向上之N及在一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 ‘ 向上之Μ的NxM個係以一二維矩陣配置,每一有機EL顯示 器元件具有一發光部分ELP及一驅動該發光部分ELp之驅 動電路11 ; (4)連接至掃描電路1〇1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之❹ Μ條掃描線SCL ; (5)連接至信號輸出電路1〇2以在第二方 向上延伸之Ν條資料線011^ ;及(6)一電源單元1〇〇。在圖 1、圖16及圖27中展示3χ3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此僅為一 實例出於簡化解釋之目的,並未在圖1、圖16及圖27中 -展示圖2中所展示之電力供應線ps2。 發光。卩分ELP具有一包括以下各者之現有組態或結構: 例如,一陽極、一電洞傳送層、一發光層、一電子傳送層 及一陰極。現有組態或結構可用作掃描電路ιοί、信號輸❹ 出電路102、掃描線SCL、資料線DTL及電源單元100之組 態或結構。 見將描述驅動電路U之最小元件。驅動電路Η至少包括 . 驅動電晶體trd、一寫入電晶體TRw及一具有一對電極_ 之電容II p 。 1。驅動電晶體trd係由一包括源極區及汲極 · 通道形成區域及一閘極電極之η通道TFT形成。寫入 電晶體TIUa a t wm由一包括源極區及汲極區、一通道形成區 142807.doc -22- 201030711 及一閘極電極之n通道TFT形成。寫入電晶體TRw可由卩通 道TFT形成。 此處’在驅動電晶體TRD中,(A-1)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 一者連接至電源單元1〇〇 ; (A-2)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 者連接至發光部分ELP之一陽極及電容器q之一個電極以 形成一第二節點ΝΓ>2 ;且(A_3)其閘極電極連接至寫入電晶 體TRW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及電容器之另一電 極以形成一第一節點ND,。 在寫入電晶體TRW中,(B-1)源極區及沒極區中之一者連 接至對應資料線DTL,且(B-2)閘極電極連接至對應掃描線 SCL° 圖3為示意性地說明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部分的部分剖 視圖。驅動電路11之電晶體TRD及TRw及電容器〇1形成於 一支撐構件20上,且發光部分ELP形成於驅動電路"之電 晶體TRD及TRW及電容器(^上,例如,在發光部分ELp與驅 動電路11之電晶體TRD及TRW及電容器C〗之間插入有一層 間絕緣層40 ^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 者經由接觸孔而連接至發光部分ELp之陽極。在圖3中僅展 示驅動電晶體TRD。不展示其他電晶體。 更具體言之’驅動電晶體TRd包括一閘極電極31、一閘 極絕緣層32、形成於半導體層33中之源極區35及汲極區35 及一對應於半導體層33之在源極區35與汲極區35之間的一 部分之通道形成區34。另一方面,電容器€1包括另一電極 36、一由閘極絕緣層32之延伸部分形成之介電層及一個電 142807.doc -23- 201030711 極37(對應於第二節點Ν〇2)β閉極電極3i、間極絕緣層^ 之-部分及f容器k另—電極36形成於支#構件2〇上。 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没極區35中的—者連接至線% 且源極區及沒極區35令的另—者連接至—個電極3卜驅動 電晶體™D及電容11 &經覆蓋有-層間絕緣層4G,且包括 陽極51、電洞傳送層、發光層、電子傳送層及陰極53之發 光部分ELP經形成於層間絕緣層4〇上。在圖式中電洞傳 送層、發光層及電子傳送層經展示為一個層52。第二層間 絕緣層54經形成於層間絕緣層4〇之未形成有發光部分— 的邛刀上,且透明基板21經安置於第二層間絕緣層54及陰 極53上。自發光層發射出之光經由基板㈣輸出至外部。 一個電極37(第二節點ND2)及陽極51藉由形成於層間絕緣 層4〇中之接觸孔而彼此連接。陰極53經由形成於第二層間 絕緣層54及層間絕緣層40中之接觸孔“及”而連接至形成 於閘極絕緣層32之延伸部分上的線39。 現將描述製造圖3中所展示之有機£1^顯示器裝置及其類 似者之方法。首先,藉由現有方法在支撐構件2〇上適當地 形成諸如掃描線SCL之各種線、電容器a之電極、包括一 半導體層之電晶體、層間絕緣層、接觸孔及其類似者。接 著’藉自現有方法進行膜形成過程及圖案化過程以形成以 矩陣配置之發光部分ELP。已經受上文所提及之過程的支 撐構件20與基板相對,所得結構周圍經密封,且舉例而 言’進行對外部電路之佈線,藉此獲得一有機此顯示器裝 置。 142807.doc •24· 201030711 該等實例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為具有複數個有機eL顯 示器元件10(例如,NxM=1920x480)之彩色顯示器裝置。 各別有機EL顯示器元件1 〇形成一子像素,一個像素係藉由 •. 一包括複數個子像素之群組而組態,該等像素以二維矩陣 • 配置於第一方向及一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上。每 一像素包括一發射紅光之紅色發射子像素、一發射綠光之 綠色發射子像素及一發射藍光之藍色發射子像素的三種類 型之子像素’該等子像素經配置於掃描線SCL之延伸方向 ^ 上。 有機EL顯示器裝置包括以二維矩陣配置之(Ν/3)χΜ個像 . 素。構成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按線順序進行掃描, 且其顯不訊框速率為FR(次數/秒)。亦即,構成配置於第瓜 列中之N/3個像素(N個子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ι〇經同 時驅動。換言之,在一個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中, 以其所屬之列為單位來控制發射/非發射次數。將影像信 • 號寫入至構成一個列之像素的過程可為同時將影像信號寫 入至所有像素之過程(在下文中,亦簡稱為同時寫入過程) • 或順序地將影像信號寫入至像素之過程(在下文中,亦稱 為順序寫入過程)。可視有機此顯示器裝置之組態而適當 地選擇該等寫入過程。 在_待描述之實例中,出於簡便解釋之原因,假定掃 描在第(m-1)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ι〇 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i。。在對應於第 機EL顯不器元件10的水平掃描週机之前p個水平掃描週 142807.doc -25- 201030711 期的水平掃描週期為掃描第(m_p)列中之有機示器元 件1〇的水平掃描週期。亦即,在該等實例中’對應於第瓜 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的包括影像信號週期的水平掃 描週期Hm為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當在水平掃描週期之 刖P個水平掃描週期之水平掃描週期由水平掃描週期
Hm_pre—P表示時,水平掃描週期^^^由第(m_p)個水平掃 描週期Hm_P表示。 在稍後待描述之實例中,將描述位於第m列及第n行中 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之驅動操作。此有機£1^顯示器元 件10在下文中被稱為第(n,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或第 (n,m)個子像素。進行各種過程(臨限電壓消除過程、寫入 過程及遷移率校正過程)直至配置於第m列中之有機El顯 示器元件10的水平掃描週期(亦即,第111個水平掃描週期 Hm)結束為止。 在上文所提及之各種過程全部結束之後,使第m列中之 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之發光部分發光。舉例而言,在步驟 ⑷於水平掃描週期Hm_pre P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的組態 中,第m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發光部分的發射狀 態剛好維持於下一水平掃描週期Hmnp之初始化週期的開 始之前。可視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設計規格而適當地判定 「p」之值。舉例而言,在步驟(a)於水平掃描週期1^…p 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的組態中,在特定顯示訊框中第^列 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之發光部分的光之發射剛好維持 於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的開始之前。另 142807.doc -26- 201030711 一方面’藉由維持發光部分ELP之非發射狀態以設定自第 (m-p)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至第爪個水平掃描週期 結束的非發射週期’可能降低主動式矩陣驅動方法所伴隨 之後影像模糊,藉此改良移動影像之品質。一個顯示訊框 週期之時間長度為1/FR,且水平掃描週期之時間長度小於 (l/FR)x(l/M)秒。當(m-p)之值或其類似者為負值時,對應
於負值之水平掃描週期視操作而適當地處理於前—顯示訊 框或一後續顯示訊框中。 在個電晶體之兩個源極及没極區中,術語「源極區及 汲極區中之一者」可用作連接至電源單元之源極區或汲極 區電曰曰體之接通狀態意謂一通道形成於源極區與汲極區 之間。不考慮電流是否自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 者流動至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另一方面,電晶體 之斷開狀態意謂-通道未形缺源極區與㈣區之間。當 電晶體之源極區或沒極區連接至另—電晶體之源極區或沒 木區時’丨包括-電晶體之源極區或汲極區與另一電晶體 ,源極區或汲極區佔據相同面積。此外,源極區及汲極區 :由諸如含有雜質之多晶矽或非晶矽的導電材料形成且可 一番包括金屬、合金、導電粒子、其堆疊結構、有 '(導電聚合物)的層。在下文中所描述之時序圖中, 之水平軸之長度(時間長度)為示意性的且不表示 ° ,間長度的比率。垂直軸亦如此。時序圖中 的形狀為示意性的。 斤圖中之波形 在下文中’將藉由實例描述驅動有機EL顯示器褒置之方 142807.doc -27· 201030711 法。 實例1 實例1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 示器裝置之方法。在實例1中’驅動電路η包括兩個電晶 體及一個電容器。包括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 之等效電路圖展示於圖2中。 首先將描述驅動電路及發光部分之細節。 驅動電路11包括兩個電晶體(寫入電晶體TRW及驅動電晶 體TRD)且進一步包括一電容器Ci(2Tr/lc驅動電路)。 驅動電晶體丁Rd 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j:及極區中的一者經由電力供 應線PS1而連接至電源單元100。另一方面,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者連接至(1)發光部分 之陽極及(2)電容器Cl之一個電極,並形成—第二節點 ND2。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連接至寫入電晶體 TRW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者及(2)電容器之另一電 極,並形成一第一節點ND1。如稍後所描述,自電源單元 1 〇〇供應電壓VCC_H及電壓Vcc^。 此處,驅動電晶體TRD經驅動以允許汲極電流按表至 式1)在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發射狀態下流動。在有機E 顯示器元件Π)之發射狀態下,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石 汲極區中的一者充當汲極區且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 ^ 充當源極區。出於簡便解釋之原因,在以下描述中,驅鸯 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簡稱為汲極 142807.doc •28· 201030711 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簡稱為源極區。本文中使用之參 考標諸如下。 μ :有效遷移率 L :通道長度 W :通道寬度
Vgs :閘極電極與源極區之間的電位差 vth:臨限電壓 cox :(閘極絕緣層之特定介電常數)x(真空中之介電常 數)/(閘極絕緣層之厚度) kH(l/2).(W/L)-C0X 表達式1
Ids=k.p_(Vgs-Vth)2 藉由允許沒極電流Ids在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發光部分 ELP中流動,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發光部分elp發光。 此外’視汲極電流Ids之量值而控制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 發光部分ELP的發射狀態(亮度)^
寫入電晶體TRW 寫入電晶體TRW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的另一者連接至驅 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如上文所描述。另一方面,寫 入電體TRw之源極區及没極區中的·-者連接至資料線 DTL。經由資料線DTL將稍後待描述之用於控制發光部分 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驅動信號或亮度信號)Vsig或第一節 點初始化電壓自信號輸出電路102供應至源極區及汲極區 中之一者。可經由資料線DTL將各種信號及電壓(例如,用 142807.doc -29- 201030711 於預充電驅動操作之彳§號或各種參考電壓)供應至源極區 及汲極區中之一者。基於來自連接至寫入電晶體TRw之閘 極電極之掃描線SCL的信號(亦即,來自掃描電路ι〇ι之信 號)而控制寫入電晶體TRW之接通/斷開操作。
發光部分ELP 發光部分ELP之陽極連接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 如上文所描述。齐一方面,發光部分ELp之陽極連接至藉 以施加電壓vCat之電力供應線PS2。發光部分ELp之寄生電 容器由參考標誌cEL表示。用於發光部分ELp之光之發射的 臨限電壓由參考標誌Vth_EL表示。亦即,當在發光部分ELp 之陽極及陰極上施加等於或大於v$el之電壓時,發光部 分ELP發光。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丨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電壓或電位之值經定義如下,但該等值 僅為解釋性的以用於解釋且本發明不限於此等值。稍後待 描述之其他實例亦如此。
Vsig:用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〇 v至 10 V。 VCC-H:用於允許電流在發光部分ELp中流動之驅動電 壓,20 V。
Vcc-l :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_1〇 v
,3 V v〇fs:用於初始化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之電位(第 知點ND1之電位)的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〇 v Vth .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 142807.doc -30- 201030711
VCat ··經施加至發光部分ELP之陰極的電壓,〇 v Vth-EL :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3 V • 在第一至第M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按線順序進行 ., 掃描。當經分配以掃描各別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的 週期被稱為水平掃描週期(如圖7或其類似者中所展示)時, 每一水平掃描週期包括自信號輸出電路1〇2向資料線dtl 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之初始化週期及接著自信號輸出 φ 電路102向資料線DTL施加影像信號VSig之影像信號週期。 對應於第m列中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的包括影像信號 週期的水平掃描週期由第„!個水平掃描週期表示。在水 平掃描週期Hm之前P個水平掃描週期之水平掃描週期由水 平掃描週期HmpreP或第(m_p)個水平掃描週期表示。 其他水平掃描週期亦如此。 在根據實例1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 驅動電BB體TRD之源極區及没極區中的一者選擇性地供應 • 用於允許電流經由驅動電晶體TRd流動至發光部分ELP的 驅動電壓VCC_H及用於初始化第二節點NE>2之電位的第二節 點初始化電壓VCC4。 出於易於理解本發明之目的,現將描述使用根據實例i ' 之冑機此顯示器裝置之參考實例中的驅動操作及問題。根 . 據參考實例之發光部分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性 地展示於圖4中,且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5A 至圖5F及圖6A及圖6B中。 根據參考實例之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裴置的方法包括以下 142807.doc -31- 201030711 步驟:在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中,(ai)執行—初 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預處理 過程,以使得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 大於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且第二節sND2與發 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 限電壓Vth_EL ; (b’)在維持第一節點nd1之電位的狀態下, 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 改變至藉由自第一郎點ND!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〇的 臨限電壓vth所獲得之電位;(e,)經由由來自掃描線scl之❿ 信號所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執行一自資料線DTL向第一 節點ND,施加影像信號Vsig的寫入過程;(士)藉由由來自掃 撝線SCL之彳5號斷開寫入電晶體TRw而使第一節點改 變至一浮動狀態;(e,)藉由允許對應於第一節點Nh與第二 節點N D2之間的電位差之電流經由驅動電晶體τ r d自電源 單元1〇〇流動於發光部分ELP中而驅動發光部分ELp ;及 ()、、'里由驅動電體丁rd自電源單元】〇〇向第二節點ΝΑ施
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以使發光部分ELp改變至非發❹ 射狀態。 X 圖4中所展示之週期TP⑺〇,至週期τρ⑺3,為剛好在執行 寫入過程之週期丁Ρ(2)4,之前的操作週期。在週期丁1>(2)〇,至 . 週期ΤΡ(2)3’中,第(n’ 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⑽本上處 於非發射狀態下。如圖4中所展示,除週期卯)4,之外,. 週期ΤΡ(2)Α週期τρ⑺3’亦包括於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心 中。出於簡便解釋之目的,假定週期τρ(2)ι,之開始及週期 142807.d〇c -32- 201030711 ΤΡ(2)’之結束對應於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Hm的開始及結 束。 • 此外’假定週期TP(2)!,之開始及週期ΤΡ(2)2,之結束對應 .· 於水平掃描週期Hm之初始化週期的開始及結束。假定週期 . TP(2)3’之開始及週期ΤΡ(2)4,之結束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 之影像信號週期的開始及結束。 現將描述週期TP(2)〇,至週期tp(2)3'之週期。可視有機EL 顯不器裝置之設計規則而適當地設定週期TP(2)〗'至週期 ΤΡ(2)3·的各別長度。 週期ΤΡ(2)0·(見圖4及圖5Α) 週期ΤΡ(2)ο’中之操作為(例如)前一顯示訊框至當前顯示 訊框中的操作。亦即’週期ΤΡ(2)〇,為自前一顯示訊框中之 第(m+m')個水平掃描週期的開始至當前顯示訊框中之第 (m-Ι)個水平掃描週期的週期。稍後將描述「m」。在週期 TP(2)〇'中’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處於非發射狀 φ 態下。在週期丁以2)。'之開始(未圖示)處,自電源單元100供 應之電壓自驅動電壓VCC_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4 。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降低至Vcc_L,且在發光部分 ELP之陽極及陰極上施加一反向電壓,由此’發光部分 • ELP改變至非發射狀態。浮動狀態下之第一節點ND!(驅動 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的電位亦隨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 降低而降低。 如上文中所描述,在水平掃描週期中,自信號輸出電路 102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且接著替 142807.doc •33· 201030711 代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而施加影像信號Vsig。更具 體言之,在當前顯示訊框之第爪個水平掃描週期Hm中,向 資料線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且接著替代該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施加對應於第(n,⑷個子像素 之影像信號(出於簡便之目的,藉由Vsigm表示,其他影像 信號亦如此)。類似地,在第(m+1)個水平掃描週期 中’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且接著 替代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而施加對應於第(n, m+i) 個子像素之影像信號VSig_m+1。雖然未展示於圖4中,但在 除水平掃描週期Hm、Hm+1&Hm+m,之外的水平掃描週期中 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及影像信號 VSig ° 週期TP(2)〗•(見圖4及圖5B) 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Hm開始。在週期 TP(2:h'中,執行步驟(a·)。 具體言之,在週期TP(2h,之開始時間處,藉由將掃描線 SCL設定成高位準而接通寫入電晶體TRw。自信號輸出電 路102施加至資料線DTL之電壓為v〇fs(初始化週期)。結 果,第一節點ND1i電位為V〇fs(0 v)。因為自電源單元1〇〇 向第二節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所以第二 節點nd2之電位維持為Vcc l(_1(3 v)。 因為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ne>2之間的電位差為1〇 v 且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為3 v,所以驅動電晶體 TRd處於接通狀態下。第二節點ni>2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 142807.doc -34 201030711 之間的電位差為-10 V且不大於 鉍元为ELP之臨限電壓
vth-EL。因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 七兩,L上 1<電位及第二節點nd2 之電位的預處理過程完成。 週期TP(2)2,(見圖4及圖5C) 在週期TP(2)2,中,執行步驟(b,)。
亦即,在寫人電晶體TRw維持於接通狀態下之情形下, 自電源單元⑽供應之電壓自w讀至%…結果,第 一節點NDl之電位不變化(維持V⑽=GV),但第二節點ND2 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NDi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 TRdU«MV“㈣的電位。亦即’處於浮動狀態中 之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加。出於簡便解釋之目的,週期 ΤΡ(2)/之長度足以改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 當週期TP⑺2·足夠長時’驅動電晶體%之問極電極與 源極區及没極區中的另-者之間的電位差達到I且因此 驅動電晶體TRD斷開。亦即,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D2 的電位接近於(V〇fs-Vth=-3 V)且最終變成(v〇fs_Vth)。當保 證表達式2時(換言之,當電位經選擇及判定以滿足表達式 2時),發光部分ELP不發光。 表達式2 (V〇fs-Vth)<(Vth_EL+VCat) 在週期TP(2)2·中,第二節點ΝΕ>22電位最終變成(ν〇“_ Vth)。亦即’僅視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及用於初 始化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的電位之電壓v〇fs而判定 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第二節點之電位並非視發光部分 142807.doc •35· 201030711 EL P之臨限電壓Vth-el而定。 週期TP(2V(見圖4及圖5D) 在週期ΤΡ(2)3’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 號而斷開寫入電晶體TRW。經施加至資料線DTL之電壓自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乂⑽切換至影像信號Vsig m(影像信號 · 週期)。當驅動電晶體trd在臨限電壓消除過程中斷開時, ' 第一節點第二節sND2之電位並未改變。當驅動電 晶體TRD在臨限電壓消除過程中並未斷開時,在週期 tp(2)3中發生自舉操作,且因此第一節點仙^及第二節點❹ ND2之電位輕微地增加。 週期TP(2)4,(見圖4及圖5E)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c,)。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 接通寫入電晶體TIU^經由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 向第—節點NDl施加影像信號Vsigm。結果,第一節點NDi 之電位增加至vSig m。驅動電晶體TRd處於接通狀態下。在 一些情形下,可在週期τρ(2)3,中維持寫入電晶體TRw之接 通狀心在此組態中,當資料線DTL之電壓在週期τρ(2)3, ^ 中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乂⑽切換至影像信號乂叫』時,立 即開始寫入過程。 : 匕處電谷器ci之電容為c丨且發光部分elp之電容器cEL . 的電容為cEL。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極 -區中的另一者之間的寄生電容為cgs。當驅動電晶體TRd之 開f電極的電位自v〇fs改變至Vsig m(>v〇fs)時,電容器^之 鳊的電位(第一節點NDi及第二節點ΝΑ之電位)基本上變 142807.doc 36- 201030711 化。亦即,基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之電位(=第— 節點ND!之電位)上的變化(VSig m_v〇fs)之電荷經分配至電 容器C!、發光部分ELP之電容器cEL及驅動電晶體丁尺0之閉 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間的寄生電容器。 當cEL之值足以大於Cl之值及Cgs之值時,基於驅動電晶體 TRd之閘極電極之電位變化(Vsig—m_v〇fs)的驅動電晶體TRd 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第二節點NDj的電位變化 為小的。大體言之,發光部分ELp之電容器Cel的電容值 cEL大於電容器q之電容值〇1及驅動電晶體Trd之寄生電容 器的值cgs。因此,在上文之描述中,不考慮由第一節點 ND〗之電位變化導致的第二節點NR之電位變化。倘若其 並非為特定必需的,則假定不考慮由第一節點NDi之電位 變化導致的第二節點ΝΕ>2之電位變化。其他實例亦如此。 在用於驅動之時序圖中,不考慮由第一節點NDi之電位變 化導致的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 在上文所提及之寫入過程中,在驅動電壓Vcc_H自電源 單元100施加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者 的狀態下’向驅動t晶體TRD之閘極電極施加影像信號 vSig_,因此,如圖4中所展示,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在週 期TP(2V中增加。稍後將描述增加電位(圖4中之Δν)之 量田驅動t日日體丁〜之閘極電極(第一節點Ν〇ι)的電位為
Vg且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没極區中之另—者(第二節
點ND2)的電位為V時,V J Vg之值及Vs之值為如下(不考慮第 一即,,2位的增加)。第-節點NDl與第二節點·2 142807.doc -37· 201030711 之間的電位差(亦即,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 及沒極區中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 ^ ''二 及:v gsj 〇J 由 表達式3表達。 表達式3
Vg=VSig_m ^s = V 〇fs-Vth ^gs —^Sig_m~(V 〇fs-Vth) 亦即,在驅動電晶體trd之寫入過程中獲得的僅視用 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Vsi"、驅動電晶體 TRD之臨限電壓Vth及用於初始化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 極的電位之電壓v0fs而定。值Vgs並非視發光部*ELp之臨 限電壓Vth_EL而定。 將在下文中描述在週期TP(2V卡第二節點ΝΑ之電位的 增加。在參考實例之上文所提及之驅動方法中,視驅動電 晶體TRD之特性(例如,遷移率口之量值)而提高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電位(亦即,第二=點 NR之電位)的遷移率校正過程與寫入過程—起執行。 當驅動電晶體TRD由多晶矽薄膜電晶體形成時,難以避 免該等電晶體之間的遷移率μ之偏差。因此,即使當向在 遷移率μ上具有差異之複數個驅動電晶體TRd的閘極電極 施加相同值的影像信號Vsig時,在流動於具有大遷移率卜之 驅動電晶體trd中的汲極電流Ids與流動於具有小遷移率从 之驅動電晶體TRD中的汲極電流Ids之間存在差異。當存在 差異時,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螢幕中的均衡性遭破壞。 142807.doc -38- 201030711 在參考實例之上文所提及之驅動方法中,在驅動電麼 Vcc-H自電源單元100施加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没 極區中之一者的狀態下’向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施 加衫像k號VSig_m。因此,如圖4中所展示,第二節點nd2 之電位在週期TP(2)4’中增加。當驅動電晶體TRDi遷移率μ 的值大時,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 的電位(亦即,第二節點ND2之電位)之增加電位av(電位校 正值)的量增加。相對而言,當驅動電晶體TRd之遷移率μ 的值小時,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 的電位之增加電位AV(電位校正值)的量減小?此處,驅動 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充當源極區 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差Vgs自表達式3修改至表達式4 ^ 表達式4
Vgs = Vsig_m-(V〇fs-Vth)-AV 執行寫入過程之預定時間(圖4中之週期τρ(2)4,之總時間 (to))可經預先判定為設計有機EL顯示器裝置時的設計值。 週期TP(2)4'之總時間tQ經判定以使得驅動電晶體TRd之源 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電位…⑽^化+么乂)滿足表達式 2'。因此,發光部分ELP在週期TP(2)4,中不發光。此外, 在遷移率校正過程之同時校正係數k(s(1/2) (W/L) u之 偏差。 表達式2* (V0fs-Vth+AV)<(Vth-EL+vCat) 週期ΤΡ(2)5’(見圖4及圖5F) 142807.doc •39- 201030711 藉由上文所提及之操作,完成步驟(a,)至步驟(c,)。在此 之後,在週期TP(2)5’中,執行步驟(d,)及步驟。亦即, 在驅動電壓VCC_H自電源單元1〇〇施加至驅動電晶體之 源極區錢極區巾之—者的狀態下,掃描線似藉由掃描 電路101之操作而設定成低位準寫入電晶體TRw斷開, 且第一節點NDl(亦即,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經設定 成浮動狀態”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加。 如上文射田$,因為驅動電晶體TR〇之問極電極處於浮 動狀態下且電容器Cl存在,所以與所謂的自舉電路中相同 =現象發生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間極電極中,且因此第一 節點ND丨之電位亦辦铋。&田 兀增加。結果,驅動電晶體TRd之間極電 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右a 甲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 差Vgs保持表達式4之值。 因為第二節娜2之電位增加且大於dm),所以
發光部分EU>開始發光。此時’因為流動於發光部分ELP 中之電流為自驅動電晶體Tr之'、 D之及極區流動至源極區的沒 極電流Ids,所以該電流可由表 , 衣運式1表達。此處,可使用 表達式1及4將表達式1修改為表達式5。 表達式5
Ids=k^-(VSjg_m-v〇fs_AV)2 因此,舉例而言,當V〇fs蛵訊6 > Λ ⑽焱叹疋成0 V時,流動於發光 分ELP中之電流Ids與藉由自 用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 的影像信號VSig—m之值減去基於 勒罨日日體TRD之遷移率 的電位校正值Δν而獲得之值 千 平方成比例。換言之,, 142807.doc -40. 201030711 動於發光部分ELP中之電流Ids並非視發光部分elp之臨限 電壓 vth.EIj 及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定。亦即, 發光部分ELP之光強度(亮度)並非視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 ,. 壓Vth-EL及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定。第(n,⑷個 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之亮度為對應於電流Ids之值。 電位校正值AV隨驅動電晶體TRd之遷移率0增加而增 加。相應地,表達式4之左侧上的vgs之值減小。因此,即 ❿ 使當表達式5中之遷移率μ的值增加時,(Vsigm_ v〇fs_AV)2 之值仍減小,藉此校正汲極電流Idst)亦即,當驅動電晶體 TRD之遷移率μ的值不同但影像信號Vsig之值相等時,汲極 - 電机1ds幾乎為均衡的。因此,使流動於發光部分£LP中以 便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電流Ids均衡。結果,可能校 正歸因於遷移率μ之偏差的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偏差(此 外,k之偏差)。 發光部分ELP之發射狀態經維持直至第加+以-丨)個水平 • 掃描週期為止。第(m+m,_l)個水平掃描週期之結束對應於 週期TP(2)5’之結束。此處,rm,」滿足關係1<m,<M且為 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之預定值。換言之,自第(m+1)個水 平知描週期Hm+1之開始至剛好在第(m+m’)個水平掃描週期 ·· Hm+m'之前的時間驅動發光部分ELP,且此週期為發射週 期。 週期TP(2V(見圖4及圖6A) 接著,執行步驟(f,)以將發光部分ELP置於非發射週期 中。 142807.doc -41 - 201030711 -體。之纟維持寫入電晶體TRW之斷開狀態的狀態 下’自電源單元1〇〇供應之電壓在週期τρ⑺6,之開始(換言 之,第(m+nO個水平掃描週期Hm+m•之開始)自電壓Vcc h切 換至電壓VCC.L。、结果,第:節點NE>2之電位降低至Vcc_L, 在發光部分ELP之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反向電壓,且因 此發光部分ELP處於非發射狀態下。在第二節點ND2之電 位降低之情形下,浮動狀態下的第一節點nd“驅動電晶體 TRd之閘極電極)之電位亦降低。 >非發射狀態經維持至剛好在τ—純巾之第_水平掃 描週期Hm之前的時間。此時間對應於剛好在圖*中所展示 之週期TP(2)+1,的開始之前的時間。以此方式藉由提供 非發射週期,可能降低歸因於主動式矩陣驅動方法之後影 像模糊,藉此改良移動影像之品質。舉例而言,當心黯 經設定時,㈣週期及非發射週期之時間長度各自幾乎為 一個顯示訊框週期之一半。 在週期TP(2)+1’之後,重複執行與週期τρ(2)ι,至週期 TPUV中所描述相同之過程(見圖4及圖6Β)。亦即,圖4中 所展示之週期TP(2V對應於下一週期τρ(2)。,。 在根據參考實例之驅動方法中,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 由圖4中所展示之週期ΤΡ(2)6,佔據。在該週期中,向發光 部分ELP施加具有值丨VcC-L_Vcat|的反向電壓。亦即,在上 文所提及之實例中,自第(m+m,)個水平掃描週卿_之開 始至下一訊框之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1^的開始左右向發光 部分ELP持續地施加1 〇 v之反向電壓。 142807.doc -42- 201030711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1之驅動方法。根據實例1之發光部分 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性地展示於圖7中,且電晶 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8A至圖8F及圖9A至圖9F 中。 根據實例1之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在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中,(a)在一處於水 平掃描週期Hm pre P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 掃描電路101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自對應資料線 DTL向第一節點ND〗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乂⑽以初始 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並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 壓VCC_L以初始化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第 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預處理過程, 以使得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大於驅 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且第二節點ν〇2與發光部分 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 Vth-EL ·’(b)使電源單元1〇〇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 VCC-L切換至驅動電壓Vcc-H,並保持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 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Η 的狀態;(C)藉由在寫入電晶體TRw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 作而在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 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ND!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V〇fS的一狀態下,自電源單元1 〇〇向驅動電晶體之源極 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_H,而在水平掃描 142807.doc -43· 201030711 ° Λ m pre p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 過程將第二節點ΝΙ>2之電位改變至藉由自第—節點初始化 電壓V〇fs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的電 位以斷開驅動電晶體TRD ; (d)藉由由掃描電路101之操 作斷開寫入電晶體TRw,使第一節點Ν〇ι改變至一浮動狀 態並保持驅動電晶體TRd之斷開狀態;(e)經由由掃描電路 1之操作所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在水平掃描週期只①之 影像信號週期中執行一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Nh施加 影像信號的寫入過程,·及(f)藉由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斷❹ 開寫入電晶體TRw而使第一節點ND 1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 允許對應於第一節點NDl與第二節點ΝΑ之間的電位差之 電流經由驅動電晶體TRd自電源單元100流動至發光部分 ELP。根據稍後待描述之實例2、實例3及實例4之驅動有機 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亦如此。 在實例1中,步驟⑷於水平掃描週期Hmprep之初始化週 期中執行。如上文所描述,因為水平掃描週脑…』為水 平掃描週期Hm.P ’所以出於簡便之目的而在以下描述中使© 用後一表不法。圖式亦如此。如稍後所描述,舉例而言, 當P=M/2經設定時’發射週期及非發射週期之時間長度各 自幾乎為一個顯示訊框週期之—半。 圖7中所展示之週期TP(2)〇至TP(2)5為岡,J好在執行寫入過 程之週期TP(2)6之前的操作週期。在週期τρ(2)〇至週期 ΤΡ(2)6中’第(n’ m)個有機扯顯示器元件1〇處於非發射狀 〜下如圖7中所展示,除週期tp(2)6之外,週期⑺4至 142807.doc -44- 201030711 週期ΤΡ(2)5亦包括於第瓜個水平掃描週期中。 出於簡化解釋之目的,週期τρ(2)ι之開始對應於第(m_p)
個水平掃描週期Hm_P之初始化週期(此為圖7中資料線DTL ,. 之電位為V〇fs的週期且其他水平掃描週期亦如此)的開始。 類似地,週期TP(2)2之結束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Hm-P之初 始化週期的結束。週期TP(2)3之開始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
Hm_P之影像k號週期(此為圖7中資料線dTL之電位為 ^ VSig_m-P的週期)的開始。
週期TP(2)4之開始及結束對應於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之 初始化週期的開始及結束。週期τρ(2)5之開始對應於第m • 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影像信號週期(此為圖7中資料線DTL 之電位為VSig m的週期)的開始。類似地,週期τρ(2)6之結 束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Hm之影像信號週期的結束。 現將描述週期丁?(2)-1至丁?(2)3之各別週期。 週期TP(2)0(見圖7及圖8A) • 週期TP(2)q為在前一顯示訊框中執行操作的週期,且第 (n,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在先前過程完成之後處於發 射狀態T。亦即’基於表達式5之沒極電流工、在構成第(n, m)個子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丨〇的發光部分中流動 - 且構成第(n,m)個子像素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的亮度具 有對應於汲極電流rds之值。此處,寫入電晶體TRw處於斷 開狀態下且驅動電晶體TRD處於接通狀態下。 週期TP(2)0(見圖7及圖8B) 在週期ΤΡ(2)。中’操作自前—顯示訊框改變至當前顯示 142807.doc •45- 201030711 訊框。亦即,週期TP(2)()為剛好在第(m_p)個水平掃描週期 Hm-P之開始之前的週期。在週期τρ(2)(^,第(n,叫個有機 EL顯示器元件1〇處於非發射狀態下。亦即,自電源單元 1〇〇供應之電壓自驅動電壓vcc_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 壓vcc-L。結果,第二節sNI>2之電位降低至Vcc l,在發光 邛刀ELP之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一反向電壓,且因此發光 部分ELP改變至非發射狀態。在第二節sND2之電位降低 之情形下,浮動狀態下的第一節點NDi(驅動電晶體tRd之 問極電極)之電位亦降低。 週期TP(2)!(見圖7及圖8C) 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11^1>開始。在週 期TP(2h*,執行步驟(a)(亦即,預處理過程)。 如上文所描述,水平掃描週期Hm p之初始化週期的開始 及結束為週期TP(2)〗之開始及週期TP(2)2之結束。在週期 ΤΡ(2)〗之開始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 晶體TRW且經由接通狀態下之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 DTL向第一節點NEh施加第—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由 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D1之電位。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 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 電壓Vcc-l,藉此初始化第二節點nd2之電位。 結果’第一節點ND〗之電位變成v〇fs(〇 v)。因為自電源 單元100向第二節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 所以第二卽點ND2之電位維持為vcc-L(-10 V)。
因為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為ίο V 142807.doc -46 - 201030711 且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為3 v,所以驅動電晶體 TRD經接通。第二節點nd2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 位差為-10 V’其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EL。 因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 的預處理過程完成。 在週期TP(2)〗2結束處,執行步驟沙)。具體言之,使電 源單元100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_L切換至驅動 電廢VC(%H ’並維持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 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_H的狀態。 週期TP(2)2(見圖7及圖8D及圖8E) 在週期TP(2)2中’執行步驟(c)(亦即,上文中所提及之 臨限電壓消除過程p 在初始化週期中藉由掃描電路1 〇丨之操作接通寫入電晶 體TRW,且在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dtl 向第一節點ND!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的狀態下, 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 者施加驅動電壓VCC_H。在實例1中,在週期τρ(2)2中維持 寫入電晶體TRW之接通狀態。 在週期TP(2)2中,第一節點NDl之電位不變化(維持v〇fs= 〇 v) ’但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NDi 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獲得的電位。 亦即,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E>2的電位接近於V〇fs_v^= V且最終變成v0fs-vth。以此方式,執行臨限電壓消除過 程,該過程使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 142807.doc •47- 201030711 初始化電壓^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 的電位,以斷開驅動電晶體TRd。 斤獲付 在週期tp⑺3至卯)5中,執行步驟(十亦即 於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斷開寫入電晶體TRW,使第二 N〇1改變至浮動狀態且維持驅動電晶體%之斷開狀離.。 現將描述該等週期。 週期TP(2)3(見圖7及圖8F) 經切換至斷開 ,且第一節點 在週期τρ(2)3之開始處,寫入電晶體TR, 狀態。驅動電晶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 電位及第二節sND2之電位不變化。 週期TP(2)4(見圖7及圖9A) 在週期TP(2)4中,帛m個水平掃描週期開始。向資料線 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驅動電晶體瓜维持 於斷開狀態下,且第-節點NDi之電位及第二節點叫之 電位不變化。 週期ΤΡ(2)5(見圖7及圖9B) 在週期TP(2)5之開始處,經施加至資料線〇1^之電壓自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乂⑽切換至影像信號Vsig—m。驅動電晶 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且第一節點NDi之電位及第二 節點ND2之電位不變化。 在週期TP(2)3至週期TP(2)5中,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 元件10維持於非發射狀態下^在該等週期中,向發光部分 ELP施加具有值丨(v〇fs_Vth)_Vcat|的反向電壓。亦即,在上 文所k及之實例中’向發光部分ELP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 142807.doc •48- 201030711 電壓。 週期ΤΡ(2)6(見圖7及圖gc) _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⑷(亦即,上文所提及之寫入過 ,· 程)。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晶體TRw。經 :寫入電晶體T R w自資料線D T L向第一節點N D】施加影像 L號VSig_m。結果,第一節點NDi之電位增加至%"。驅 動電晶體TRD處於接通狀態下。在一些情形下,寫入電晶 • 體TRW在週期TP(2)4及週期TP(2)5中可處於接通狀態下。 在此組態中,當資料線01^之電壓在週期τρ(2)5中自第— f點初始化電壓^切換至影像信號時,纟即開始寫 入過程。 執行寫入過程之預定時間(圖7中之週期Tp(2)k總時間 (M)可經預先判定為設計有機EL顯示器裝置時的設計值。 在根據實例1之驅動方法中,類似於根據參考實例之驅動 方法,與寫入過程一起執行視驅動電晶體trd之特性而增 Φ 加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電位(亦 即,第二節點ΝΑ之電位)的遷移率校正過程。圖7中展示 之第二節點N D2的電位校正值Δ v與參考圖4所描述者相 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 週期ΤΡ(2)7(見圖7及圖9D) • 藉由上文所提及之操作’臨限電壓消除過程、寫入過程 ^遷移率校正過程完成。在此之後,在週期叮(2)7中,執 仃步驟(f)。亦~,在驅動電壓Vcc h自冑源單元⑽施加至 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令之—者的狀態下,掃 142807.doc •49· 201030711 描線SCL藉由掃描電路101之操作而設定成低位準寫入 電晶體TRW斷開且第一節點ND1(亦即,驅動電晶體tr 問極電極)經設定成浮動狀態。結果,第二節點Ν〇2之電 增加。 如上文所描述,因為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處於浮 動狀態下且電容器Ci存在,所以與所謂的自舉電路中相同 之現象發生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中,且因此第一 節點NDl之電位亦增加。結果,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 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 差vgs保持表連式4之值。 因為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加且變得大於(Vth EL+Vc 〇, 所以發光部分ELP開始發光。此時,流動於發光部分ELp 中之電流為自驅動電晶體TRd之汲極區流動至源極區的汲 極電流Ids ’該電流可由表達式5表達。 發光部分ELP之發射狀態經維持至週期tp(2)7結束。具 體言之,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 區中之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h的狀態經維持至週期TP(2)7 結束。 在週期TP(2h之開始時間處,自電源單元1〇〇供應之電 壓自驅動電壓vcc-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_L。週 期TP(2)8為剛好在下一訊框之第(m_p)個水平掃描週期 的開始之前的週期。週期τρ(2)8對應於下一訊框中之週期 ΤΡ(2)〇。在週期ΤΡ(2)+ι之後,重複執行與週期τρ(2)ι至週 期ΤΡ(2)8中所描述相同之過程(見圖7及圖9Ε及圖9F)。 142807.doc -50- 201030711 在參考圖7所描述之根據實例j之驅動方法中,非發射週 期為週期TP(2)〇至TP(2)6,且發射週期為週期tp(2)7。在構 成非發射週射之多數者之週期”㈣至叫2)5中向發 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值丨丨的反向電壓。亦 即’在上文所提及4實例巾,向發光部分ELp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電壓。在根據實例〗之驅動方法中,僅在週期 TP(2)〇及TP(2)〖中施加具有值丨Vcc_L_Vcat丨的反向電壓。 在根據實例1之驅動方法中,可降低向發光部分ELp施 加具有大絕對值之反向電壓之週期與非發射週期的比率, 並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中減小施加至發光部分ELp之 反向電塵的絕對值。因此,可能抑制發光部分ELp之退 化。 實例2 實例2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驅動有機;^1^貝 不器裝置之方法。實例2為實例1之經修改實例。根據實例 2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概念圖與圖丨中所展示者相同,且 包括驅動電路1丨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的等效電路圖與圖 2中所展示者相同。根據實例2之顯示器裝置的元件與實例 1中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實例3及實例4亦 如此》 根據實例2之驅動方法與根據實例1之驅動方法基本相 同,不同之處在於:在實例1中所描述之步驟(d)與步驟(e) 之間執行以下步驟:(g)在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掃描 電路101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自對應資料線DTL向 142807.doc • 51 - 201030711 第一節點ND,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以初始化第一 節點ND,之電位,並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 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l 以初始化第二節點>〇)2之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第一節點 ND1i電位及第二節sNE>2之電位的第二預處理過程,以 使得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大於驅動 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且第二節點nD2與發光部分elp之 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 EL ; (h)使電源單元1〇〇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換 至驅動電壓Vcc-H ’並保持自電源單元丨〇〇向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的狀 態’及(1)藉由在寫入電晶體TRW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 而在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自 資料線DTL向第一節sND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 的一狀態下’自電源單元1 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 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 h,而在水平掃描週期 Hm結束之刖的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第二臨限電壓消除過 程,該過程將第二節點ND2之電位改變至藉由自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乂⑽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 的電位’以斷開驅動電晶體TRd。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2之驅動方法。根據實例2之發光部分 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性地展示於圖中,且電 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11A至圖11E中。 週期見圖1〇) 142807.doc •52- 201030711 此等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1中來 J T參考圖7及圖8A至圖8D所 描述之週期丁?(2)-丨至ΤΡ(2)2中的握作知π 乃Υ妁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 描述。在週期ΤΡ⑺2中,執行步驟(e)(亦#,臨限電壓消 除過程P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D2的電位接近於v⑽· Vth=-3 V且最終變成 V〇fs_Vth。 週期TP(2)3A(見圖1〇及圖丨1A)
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實⑷中參考圖7及圖8f所描述 之週期TP⑺3中的操作相同。亦即,在週期τρ⑺^,驅 動電晶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步驟(d))。 週期丁P(2)3B(見圖10及圖丨1B) 週期T P ( 2 ) 3 B為剛好在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h①之開始之前 的週期。在週期TP(2)3B之開始時間冑,自電源單元⑽供 應之電壓自驅動電壓Vee.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乂咖 。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降低至Vcc l。第—節點叫 之電位亦隨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變化而降低。 週期TP(2)4A(見圖1〇及圖llc) 接著,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開始。在 週期TP(2)4At,執行步驟(g)(亦即,第二預處理過程)。 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的開始及結束分別對應於 週期TP(2)4A之開始及週期τρ(2)4Β之結束。水平掃描週期 Hm之影像信號週期的開始及結束分別對應於週期τρ(2^之 開始及週期ΤΡ(2)6之結束^在週期TP(2)4Ai開始時間處, 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晶體TRwa經由經 接通之寫入電晶體丁尺评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sNDi施加 142807.doc -53- 201030711 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以初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 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 者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以初始化第二節點νε>2之 電位。 第一節點ND丨之電位為V〇fs(0 v)。因為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 第二節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所以第二節 點ND2之電位維持為Vcc-L(-l〇 V)。 類似於實例1中參考圖7所描述之週期τρ(2)2,因為第一 節點ND〗與第二節點NE>2之間的電位差為1〇 v且驅動電晶 體TRD之臨限電壓vth為3 V,所以驅動電晶體71^處於接通 狀態下。第二節點ND2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 差為-10 V,其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EL。因 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Dl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 第二預處理過程完成。 在週期TP(2)4a之結束時間處,執行步驟(h)。具體言 之,使電源單元1〇〇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切 換至驅動電壓VCC_H,並維持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 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的狀 態。 週期TP(2)4b(見圖10及圖1 id及圖11E) 在週期TP(2)4b中,執行步驟(丨)(亦即,第二臨限電壓消 除過程)。在實例2中,在週期τρ(2)4Β中維持寫入電晶體 TRW之接通狀態。 在週期TP(2)4b中,第一節點NDi之電位不變化(維持¥抓= 142807.doc -54. 201030711 〇 V),但第二節點NR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nDi 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獲得的電位。 • 亦即,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D2的電位接近於v〇fs_Vth=_3 . V且最終變成V〇fS-Vth。以此方式,執行第二臨限電壓消除 過程,該過程使第二節點ΝΙ>2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 點初始化電壓V0fs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 vth所獲得的電位。 週期ΤΡ(2)5(見圖10) ❿ 在週期TP(2)5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 號而斷開寫入電晶體TRW。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實例 1中參考圖7及圖9B所描述之週期TP(2)5中的操作相同且因 此省略該描述。 週期ΤΡ(2)6(見圖1〇)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e)(亦即,寫入過程)。此週期中 之操作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9C所描述之週期τρ(2)6爭的 • 操作相同。亦即,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 晶體TRW。經由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 ND!施加影像信號Vsig—⑺。結果,第一節點Ν〇ι之電位增加 至VSig_m。驅動電晶體Trd處於接通狀態下。在一些情形 ·. 下,寫入電晶體TRw可在週期TP(2)5中接通。在此組態 中,當資料線DTL之電壓在週期ΤΡ(2)5中自第一節點初始 化電壓乂⑽切換至影像信號Vsigm時,立即開始寫入過程。 週期TP(2)7(見圖10) 在週期TP(2)7中,執行步驟⑴。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 142S07.doc •55- 201030711 1中參考圖7及圖9D所描述之週期τρ(2)7中的操作相同。 亦即,在驅動電壓U電源單元1〇〇施加至驅動電晶 體丁〜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_者的狀態下,掃描線scl 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而設定成低位準,寫入電晶體 TRw斷開,且第一節點ND,(亦即,驅動電晶體tr〆閘極 電極)經設定成浮動狀態。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 加。 果,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極區中 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差Vgs保持由表達式4表 達之值。 因為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加且變得大於VthEL+Vcat, 所以發光部分ELP開始發光。此時,因為流動於發光部分 ELP中之電流為自驅動電晶體TRd之汲極區流動至源極區 的沒極電流Ids,所以該電流值自表達式5獲得。 發光部分ELP之發射狀態持續直至週期τρ(2)7結束。具 體言之,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 區中之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h的狀態經維持直至週期 TP(2)7結束。 在週期TP(2)8之開始時間處,自電源單元1〇〇供應之電 壓自驅動電壓VCC_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週 期TP(2)8為(例如)剛好在下一訊框之第(m_p)個水平掃描週 期Hm_P的開始之前的週期。週期τρ(2)8對應於(例如)下一 訊框之週期ΤΡ(2)〇。在週期τρ(2)+丨之後,重複執行與針對 週期丁?(2)1至丁?(2)8描述之過程相同的過程。 142807.doc 201030711 如實例1中所描述,在參考圖10所描述之根據實例2之驅 動方法中,非發射週期包括週期TP(2)〇至TP(2)6且發射週 期為週期TP(2)7。在佔據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之週期 Τρ(2)3α中’向發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值丨(v0fs-Vth)-VCat丨的 反向電壓。亦即,在上文所提及之實例中,向發光部分 ELP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電壓。在根據實例2之驅動方法 中,僅在週期TP(2)0、TP(2)〗、TP(2)3B&TP(2)4A中施加具 有值丨VCC-L-VCat|的反向電壓。 因此’如實例1中所描述,可能降低向發光部分ELp施 加具有大絕對值之反向電壓之週期與非發射週期的比率並 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中減小施加至發光部分ELp之反 向電壓的絕對值。因此,可能抑制發光部分ELp之退化。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2之驅動方法的特定優點。在實例i 中’在週期TP(2)3之開始時間處的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為 V〇fS-Vth=-3 V且向發光部分ELP之兩端施加具有值丨(v〇y Vth)-VCat|(亦即,具有絕對值3 v)的反向電壓。因此,當發 光部分ELP中之反向電流足夠小時,第二節點NR之電位 維持為V0fs-Vth=-3 V直至週期ΤΡ(2)3結束。 然而,當發光部分ELP中之反向電流不可忽視時,第二 節點ND2之電位在週期TP(2)3中增加。在此情形下,在實 例1中發生步驟(e)(亦即,寫入過程)於第二節點ND2之電位 變化以使待顯示之影像的亮度變化之狀態下執行的問題。 在根據實例2之驅動方法中,第二臨限電壓消除過_ 好在執行寫入過程之前執行。因此,舉例而言,即使當第 142807.doc -57- 201030711 二節點nd2之電位在週期Tp(2)3At變化時,第二節點叫 之電位仍剛好在執行寫人過程之前經設定成接近於
Vth--3 V。因此,即使當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在週期 ΤΡ(2)3Α中變化時,對待顯示之影像的亮度仍沒有影響。 實例3 實例3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實施例的驅動有機虹顯 示器裝置之方法。實例3為實例〗之經修改實例。 在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法中,執行實例丨中所描述之步驟 (a)至(f)。然而,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法與根據實例^之驅 動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信號輸出電路1〇2向資料線〇丁匕 施加一第一初始化電壓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且接著 替代該第一初始化電壓而向資料線〇1^施加—低於該第— 初始化電壓的第二初始化電壓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而使用電壓之以下值, 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等電壓值。
V〇fsi :第一初始化電壓〇 V V〇fs2:第二初始化電壓_2V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法。根據實例3之發光部分 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性地展示於圖12中,且電 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13A至圖13F中。 出於簡化解釋之目的,圖12中所展示之週期了以”丨的開 始對應於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Hm p之初始化週期(圖12 中寊料線DTL之電位為v0fs】或Vofs2的週期)的開始。類似 地,週期TP(2)2b之結束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 142807.doc •58· 201030711 週期的結束。週期ΤΡ(2)3之開始對應於水平掃描週期Hm p 之影像信號週期(圖12中資料線DTL之電位為v 认、田 呵v Sig_m-P的週 • 期)的開始。 在水平掃描週期Hm-Ρ之初始化週期中,信號輸出電路 1〇2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初始化電壓v〇fsi作為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的週期對應於自週期τρ(2)ι之開始至週期 ΤΡ(2)ΖΑ之結束的週期。類似地,信號輸出電路1〇2向資料 線DTL施加第二初始化電壓V〇fs2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的週期對應於週期TP(2)2b。 週期TP(2).i(見圖12)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8A所描述的週期 ΤΡ(2)-ι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ΤΡ(2)〇(見圖12及圖ΠΑ)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8Β所描述的週期 ΤΡ(2)0中之操作相同。週期τρ(2)〇為剛好在第個水平 • 掃描週期Hm-P之開始之前的週期。在週期Tp(2)〇中,第(n, 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0處於非發射狀態下。自電源單 元1〇〇供應之電壓自驅動電壓Vccf^”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 電壓Vcc-L。結果,第二節點NE>2之電位降低至L,在發 • 光部分ELP之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反向電壓,由此,發光 。卩分ELP改變至非發射狀態。在第二節點ΝΕ>2之電位降低 之it形下,浮動狀態下的第一節點ND〗(驅動電晶體tRd之 閘極電極)之電位亦降低。 週期TP(2h(見圖12及圖13B) 142807.doc -59- 201030711 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開始。在週 期TP(2:ht,執行步驟(a)(亦即,預處理過程卜此週期中 之操作大體上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8C所描述的週期 TP(2:ht之操作相同。 亦即,在週期TP(2h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 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晶體TRw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 體TRW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Ν]〇ι施加第一初始化電壓 V0fsl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由此,初始化第一節點 ND】之電位。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〇之源極區及 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由此, 初始化第二節點ΝΑ之電位。因此,初始化第一節點ΝΑ 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預處理過程完成。 在週期TP(2h之結束時間處,執行步驟(b)。具體言之, 使電源單元1〇〇之電壓自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 l切換至 驅動電壓Vcc.h,並維持自電源單元⑽向驅動電晶體tRd 之源極區及及極⑤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h的狀態。 週期TP(2)2A(見圖12及圖13C及圖13D) 在週肩TP(2)ZA中,執行步驟(c)(亦即,臨限電壓消除過 程)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81)及 圖8E所描述的週期τρ(2)2中之操作相同。 在實例3中,在稍後待描述之週期τρ(2)2Α及週期τρ(2)2Β 中維持寫入電晶體TRw之接通狀態。 在週期TP(2)2A中,第一節點ND】之電位不變化(維持 v0fsi -ο ν) ’但第二節點ΝΕ>2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節 142807.doc 201030711 點NDl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獲得的 電位。亦即,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D2的電位接近於 V〇fs〗-Vth=-3 v且最終變成v〇fsi_Vth。以此方式,執行臨限 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藉由使第二節點ND2的電位達到藉 由自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之第一初始化電壓V〇fsi減去 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的電位而斷開驅動電 晶體TRj)。
週期TP(2)2b(見圖12及圖13E) 在此週期之開始時間處,信號輪出電路1〇2替代第一節 •點習始化電壓V0fsl而向資施加低於該第一初始化 電壓v0fsl之第二初始化電壓v〇fs2作為第-節點初始化電 壓。第一節點ND丨之電位自v〇fsi=〇 v變化至v⑽2 =_2 v。 如上文中所描述,因為由第一節點NDi之電位變化導致的 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變化小’所以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維 持為v〇fsl-Vth。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源極區及汲 極區中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差Vgs由表達式6 表達。 表達式6
Vgs=V〇fs2-(V〇fsl-Vth) 在週期TP(2)3至τρ(2)5中,維持驅動電晶體TRd之斷開狀 態(步驟(d))。現將描述該等各別週期、 週期ΤΡ(2)3(見圖12及圖l3F) 此週期中之#作基本上與實例j中參考圖7及圖8f所描述 的週期TP(2)3中之操作相同。在週期τρ(2)3中,寫入電晶 142807.doc -61 - 201030711 體TRW經切換至斷開狀態。驅動電晶體tr〇維持於斷開狀 態下’且第-節點NDl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D2之電位不變 化0 週期TP(2h(見圖12) 在週期TP(2)4中,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開始。此週期中 之操作基本上與實例參考圖7及圖9A所描述的週期 TP(2)4中之操作相同。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初始化電壓 V〇fsl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且接著替代該第一節點初 始化電壓v0fsl而施加第二初始化電壓v〇fs2。驅動電晶體 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且第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 點nd2之電位不變化。 週期TP(2)5(見圖12) 此週期中之操作基本上與實例丨中參考圖7及圖9b所描述. 的週期ΤΡ(2)5中之操作㈣。在週㈣⑺5之開始時間 處,經施加至資料線DTL之電壓自第二初始化電壓切 換至影像信號vSig m。驅動電晶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 且第一節點NDii電位及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不變化。 如實例1中所描述,在週期ΤΡ(2)3至週期11>(2)5中,第(η, 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維持於非發射狀態下。在該等 週期中,向發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值丨(v〇fsi_Vth)_Vcat丨的反 向電壓亦即,在上文所提及之實例中,向發光部分Elp 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電麼。 週期TP(2)6(見圖12)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e)(亦即’寫入過程)。此週期中 142807.doc -62· 201030711 之操作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9C所描述的週期ΤΡ(2)6中之 操作相同。亦即’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 . 晶體TRw。經由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 . NDi施加影像信號Vsig m。結果,第一節點NDi之電位增加 至vSig_m。驅動電晶體TRd處於接通狀態下。在一些情形 下,寫入電晶體TRw可在週期TP(2h及ΤΡ(2)5中接通。在 此組態中,當資料線DTL之電壓在週期ΤΡ(2)5中自第二初 始化電壓Vow切換至影像信號¥叫—^夺,立即開始寫入過 零程。 如實例1中所描述,在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法中,一起執 行視驅動電晶體TRD之特性而增加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 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電位(亦即,第二節點ND2之電 位)的遷移率权正過程。圖12中展示之第二節點的電位 校正值Δν與參考圖4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ΤΡ(2)7(見圖12) ❹ 藉由上文所提及之操作,臨限電壓消除過程、寫入過程 及遷移率校正過程完成。在此之後,在週期ΤΡ(2)7中,執 行步驟(f)。此週期中之操作基本上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 9D所描述的職TP(2)7中之操作相同。料,在驅動電壓 ’ Vcc-H自電源單元100施加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 • 極區中之一者的狀態下,掃描線SCL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 操作而設定成低位準’寫入電晶體TRw斷開,且第一節點 (亦即,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經設定成浮動狀 態。結果’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增加。 142807.doc -63- 201030711 如上文所描述,因為驅動電晶體 體trd之閘極電極處 動狀態下且電容器Cl存在,所以I 、年 ”所明的自舉電路中相同 之現象發生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閑 征电極中,且因此第— 節點NDl之電位亦增力”結*,驅動電晶體叫之問極電 極與源極區及及極區中之充當源極區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 差vgs維持表達式4,之值。 表達式4’
Vgs = Vsig—m-(V〇fsl-Vth)-AV 因為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増加且變得大於Vth EL+Vc“, 所以發光部分始發光。料,流動於發光部分紅p 中之電流為自驅動電晶體TRd之汲極區流動至源極區的汲 極電流Ids ’該電流可由表達式5'表達。 表達式5’
Ids=k.p.(VSigm-V0fsl-AV)2 發光部分ELP之發射狀態經維持至週期tp(2)7結束。具 體言之’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 區中之一者施加驅動電麼VCC_H的狀態經維持至週期τρ(2)7 結束。 在週期TP(2)8之開始時間處,自電源單元1〇〇供應之電 壓自驅動電壓Vcc-H切換至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l。週 期TP(2)8為剛好在第(m_p)個水平掃描週期Hm_p之開始之前 的週期。週期TP(2)8對應於(例如)下一訊框之週期TP(2)0。 在週期ΤΡ(2)+1之後,重複執行與針對週期丁?(2)1至丁?(2)8 描述之過程相同的過程(見圖12)。 142807.doc • 64- 201030711 如實例1中所描述,在參考圖12所描述之根據實例3之驅 動方法中,#發射週期包括週期ΤΡ(2)0至州2)6且發射週 期包括週期ΤΡ(2)7。在構成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之週期 ΤΡ(2)3至ΤΡ(2)5中,向發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值|(ν__ν‘ VCat|的反向電壓。亦即,在上文所提及之實例中,向發光 部分ELP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電壓。在根據實例3之驅動 方法中,僅在週期TP(2)0及TP(2)1中施加具有值|Vcc l_ Vcat|的反向電壓。 因此,如實例1中所描述,可能降低向發光部分ELp施 加具有大絕對值之反向電壓之週期與非發射週期的比率並 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中減小施加至發光部分ELp之反 向電壓的絕對值。因此,可能抑制發光部分ELP之退化。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法的特定優點。在根據實 例1之驅動方法中,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的電位在圖 7中所展示之週期TP(2h中為VOfs=0 V。相對而言,在根據 實例3之驅動方法中,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的電位在 圖12中所展示之週期ΤΡ(2)3中為V〇fs2=-2 V。因此,在週期 TP(2)3中’驅動電晶體Trd之斷開電阻值可高於實例1中之 斷開電阻值。因此’存在可降低週期Tp(2)3中之由驅動電 晶體trd之洩漏或其類似者導致的第一節點NDl及第二節 點ΝΕ>2的電位變化之優點。 實例4 實例4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 示器裝置之方法。實例4為實例1之經修改實例。 142807.doc -65- 201030711 在根據實例4之驅動方法中,執行實例丨 (a)至(f)。鈇而,桐媸 叮抱迷之步驟 之 動方法的不同之法與根據實例心 不口之處在於·步驟⑷於在水平掃描週 刚的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行。 ^ 大體而言,當有機示器裝置之像素之數 經分配至每-列之水平掃描週期之長 二口夺’ =示器裝,-些規格中,步驟⑼亦即:限:: 二程)了此不只在一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 元成。在此情形下,可藉由在水平掃描週机< 〇 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 的水 + 中執仃步驟⑷且繼續在複數個水 千掃把週财執行預定操作而完成臨限電㈣除過程。 在以下描述中’假定步驟⑷於在水平掃描週細"之前 一個水平掃描週期的水平掃描週期中執行。具體令之,牛 驟⑷於第(m-IM)個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中執 行。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4之驅動方法。根據實例4之發光部分 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性地展示於圖附,且電 曰曰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15A至圖bp中。 週期TP(2)-〗(見圖14)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中參考圖7及圖8Α所㈣的週期 ΤΡ(2)·〗中之操作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其結束領先一 個水平掃描週期,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ΤΡ(2)〇(見圖14)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丨中參考圖7及圖8Β所描述的週期 142807.doc 201030711 ΤΡ(2)〇中之操作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此週期為剛好 在第(m-P-1)個水平掃描週期之開始之前的週期,且 • 因此省略其描述。 .. 週期TP(2),(見圖14) 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P-l)個水平掃描週期11111{>1開始。 在週期TP(2)i*,執行步驟(a)(亦即,預處理過程)。此週 期中之操作與實例1中參考圖7及圖8C所描述的週期 ❿ 中之操作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該操作為第(m-pq)個 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中的操作。 亦.即.在週期TP(2).!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 SCL之信號接通寫入電晶體tRw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 . 體TRw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ND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 電壓v0fs,由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Di之電位。自電源單 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施加第 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cc-L,由此,初始化第二節點νε>2之電 Φ 位。因此,初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e>2之 電位的預處理過程完成。 在稍後待描述之週期TP(2)2至TP(2)3B中執行臨限電壓消 除過程。 具體言之,基於掃描電路101之操作控制寫入電晶體 . TRw之接通狀態及斷開狀態直至水平掃描週期p結束為 止以使彳于寫入電晶體TRWS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寫入電 晶體丁1?^在影像信號週期令斷開。在實例4中,寫入電曰 體TRW在週期TP(2)2中維持於接通狀態下。接著,寫入電 142S07.doc -67- 201030711 晶體TRW在週期ΤΡ(2)3Α中經切換至斷開狀態。在此之後, 寫入電晶體TRW在週期τρ(2)3Β中經切換至並維持於接通狀 態下。接著,寫入電晶體Trw在週期Tp(2)3c中經切換至斷 開狀態。將描述上文所提及之週期之操作。 週期ΤΡ(2)2(見圖14及圖15A) 當週期TI>(2)2足夠長時,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與 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另一者之間的電位差達到vth且因此 驅動電晶體trd斷開。亦即,浮動狀態下之第二節點nD2 的電位接近於V〇fs-Vth=-3 V且最終變成vofs-Vth。然而,實 @ 例4中之週期τρ(2)2之長度並非足以改變第二節點νε>2之電 位’且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在週期τρ(2)2的結束處達到滿 足關係VCC-L<VA<(V0fs-Vth)之特定電位vA。 週期TP(2)3A(見圖14及圖15B) · 在週期TP(2)3a之開始時間處,資料線dtl之電壓自第一 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切換至影像信號Vsigmpi。為了避免 /像L號VSig—m_Pel被施加至第一節點nd!,在週期τρ(2)3Α 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斷開寫入電晶體 〇 TRW。結果,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亦即,第一節點 NDi)改變至浮動狀態。 因為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及極區 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H,所以第二節點nd2之電位自 . 電位Va^尚至特定電位vB。另一方面,因為驅動電晶體 Trd之閘極電極處於浮動狀態下且電容器Ci存在,所以自 舉操作產生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中。因此,第一 142807.doc -68 · 201030711 節點ND〗之電位隨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的變化而提高。 週期TP(2)3B(見圖14及圖15C及15D) . 在週期TP(2)3B之開始時間處,資料線DTL之電壓自影像 • 信號切換至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0fs。在週期 • TP(2)3B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 入電to體TRW。結果,驅動電晶體TR〇之閘極電極(亦即, 第一節點NDl)之電位降低至v〇fs,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降 低至上文所提及之電位VA,且第二節點ND2之電位接著變 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NDl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〇之臨 限電壓Vth而獲得的電位。亦即,處於浮動狀態下之第二 節點ND2之電位增加且最終變成V〇fs_Vth。以此方式,完成 自限電麼消除過程,該過程藉由使第二節點ND2的電位變 化至藉由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收減去驅動電晶體I% 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的電位而斷開驅動電晶體%。 在週期TP(2)3C至TP(2)J,使驅動冑晶體TR〇維持於斷 φ 開狀態下(步驟(d))。現將描述該等各別週期。 週期TP(2)3C(見圖14及圖15E)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m中參考圖7及圖8F所描述的週期 ΤΡ(2)3中之操作相同。在週#hP(2)3c中,寫入電晶體I • &切換至斷開狀態。驅動電晶體維持於斷開狀態下, m點ND1之電位及第二節點叫之電位不變化。 週期TP(2)4(見圖14) 在週期TP⑺4中,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開始。此週期中 之操作與實例!中參考圖7及圖从所描述的週期τρ⑺4中的 142807.doc -69- 201030711 操作相同。向資料線DT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 驅動電晶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且第—節點nd】之電 位及第一節點ND2之電位不變化。 週期TP(2)5(見圖14)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i中參考圖7及圖叩所肖述的週期 Τρακ中的操作㈣。在週期叮㈣之開始時間處,經施 加至資料線DTL之電壓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切換至 影:信號vSig,。驅動電晶體TRd維持於斷開狀態下,且第 一節點NDi之電位及第二節點Ν]〇2之電位不變化。 週期Τ Ρ (2) 6之後的操作與實例i中所描述之操作基本相 同,不同之處在於:週期TP⑺7之結束領先一個水平掃描 週期’且因此省略其描述。根據實例4之驅動方法之優點 與實例1中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實例5 _ f例5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則貝 裝置之方法。在實例5中’驅動電路n包括三個電晶 體及一個電容器(3Trnc驅動電路)。根據實例5之有機el 顯示器裝置之概念圖展示於圖16中,且包括驅動電路& 有機EL顯不器元件1〇的等效電路圖展示於圖丨7中。 現將描述驅動電路及發光部分之細節。 類似於上文所提及之2Tf/lc驅動電路,3T训驅動電路 包括兩個電晶體(寫人t晶體TRw及驅動電晶體TRd)及一個 電容器Cl。3貨驅動電路進一步包括第一電晶體%。 驅動電晶體TRd 142807.doc 70· 201030711
驅動電晶體trd之組態與實例1中所描述的驅動電晶體 TRD之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在實例i中,藉由 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 者施加電壓VCC_L而初始化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另一方 面,在實例5中,使用第一電晶體TRl初始化第二節sND2 之電位,如稍後所描述。因此,在實例5中,不必自電源 單元100施加電壓Vcc-L來初始化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出 於此原因’實例5中之電源單元100施加一恆定電壓vcc。 寫入電晶體TRW 寫入電晶體TRW之組態與實例1中所描述的寫入電晶體 TRW之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類似於實例〗,經 由資料線DTL將用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亮度的影像信號 (驅動k號、凴度信號)vSig及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自信 號輸出電路102供應至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一者。 第一電晶體TR, 在第一電晶體TR〗中’(C-1)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 連接至第一郎點ND2 ; (C-2)源極區及汲_極區中之一者經供 應有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ss ;及(C-3)閘極電極連接至第 一電晶體控制線AZ1。稍後將描述電壓vss。 第一電晶體TR!之導電類型並非受特定限制。在實例5 中,第一電晶體TR!係由(例如)一n通道電晶體形成。第一 電晶體Τ&之接通及斷開狀態係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 線ΑΖ1之信號控制。更具體言之,第一電晶體控制線AZ1 連接至第一電晶體控制電路丨03。基於第一電晶體控制電 142807.doc •71 - 201030711 路103之操作’第一電晶體控制線AZ1經設定成低位準或 ifj位準以將第一電晶體TRi切換至接通狀態或斷開狀態。
發光部分ELP 發光部分ELP之組態與實例1中所描述的發光部分ELp之 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現將描述根據實例5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電壓vcc之值及電壓Vss之值經定義如 下’但該等值僅為解釋性實例且本發明不限於此等值。
Vcc :用於允許電流在發光部分ELP中流動之驅動電 壓,20 V。
Vss :用於初始化第二節點ΝΕ>2之電位的第二節點初始化 電壓,-10 V 根據實例5之發光部分E L Ρ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 性地展示於圖18中,且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 19Α至圖19F及圖20Α及圖20F中。 根據實例5之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在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中,(a)在一處於水 平掃4田週期Hm_pre_P結束之前的初始化週期中,藉由、辦由由 掃描電路101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自對應資料線 DTL向第一節點ND!施加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以初 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並 ” % B日尬七 制線AZ1之信號接通的第一電晶體TRi向第二節點ND2施力 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ss以初始化第二節點之電位,( 執行一初始化第一節點N D1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 d 2之電4 142807.doc • 72- 201030711 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第一節點nd!與第二節點ΝΕ>2之間 的電位差大於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且第二節點 ND2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發光部分 ELP之臨限電壓vth.EL ; (b)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AZl 之b號使第一電晶體TR!自接通狀態切換至斷開狀態;(c) 藉由在寫入電晶體TRW藉由掃描電路101之操作而在初始 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 DTL向第一節點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的一狀 •、下’自電源單元1〇〇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沒極區 中的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而在水平掃描週期Hm p之 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第二節 點ND2之電位改變至藉由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減去 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的電位,以斷開驅動 電晶體TRD ; (d)藉由由掃描電路101之操作斷開寫入電晶 體TRW ’使第一節點nd!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保持驅動電 晶體TRd之斷開狀態;(e)經由由掃描電路1 〇 1之操作所接 通的寫入電晶體TRW在水平掃描週期Hm之影像信號週期中 執行一自資料線DTL向第一節點NDl施加影像信號Vsig的寫 入過程;及(f)藉由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斷開寫入電晶體 TRw而使第一節點NDl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允許對應於第 一節點NDi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之電流經由驅動 電晶體TRD自電源單元1〇〇流動至發光部分elp。根據稍後 待描述之實例6、實例7、實例8、實例9及實例10之驅動有 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亦如此。 142807.doc •73· 201030711 根據實例5的驅動有機虹顯示器裝置之方法與根據實例1 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電源單 元100施加丨亙定電壓VGe且使用第—電晶體%初始化第二 節點nd2之電位。圖i8中所展示之週期τρ(3) ι至τρ⑴+3分 別對應於實例1中之圖7中所展示的週期”⑺-jTp(2)+3。. 在根據實例5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中,在各別水平掃描 週期中’自信號輸出電路102向資料線肌施加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v0fs,且接著替代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ν〇“ 而施加影像信號vSig。其細節與實例所描述者相同。圖❿ 18中所展示的每-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與影像信號 週期之間的關係及週期ΤΡ(3)】至τρ(3)+3與實例工中之圖7中 所展示之週期ΤΡ(2)4ΤΡ(2)+3中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 略該描述。 週期ΤΡ(3)_〗(見圖18及圖19Α) 週期ΤΡ(3)‘Α操作為前—顯示訊框中之操作且該週期為 第(n,m)個有機EL顯#器元件1〇在先前過程完成之後處於 發射狀態下的週期。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實例!中所❹ 描述之週期TPW中的操作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第 一電晶體TRi處於斷開狀態下。 週期TP(3)〇(見圖18及圖19B) ‘ 在週期TP(3)〇中,執行自前一顯示訊框至當前顯示訊框 之切換操作。亦即,週期τρ(3)❶為剛好在第(mp)個水平掃 描週期Hm_P之開始之前的週期。在週期τρ(3)〇中第(心 個有機EL顯不器元件1〇改變至非發射狀態。在週期τρ(3)〇 142807.doc -74- 201030711 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AZ〗之信號接 通第一電晶體TR!。經由經接通之第一電晶體TRi向第二節 . 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ss。 .. 亦經由驅動電晶體TRd向第二節點ND2施加驅動電壓
Vcc。因此’基於電壓Vss、電壓vcc、第一電晶體之接 通電阻值及驅動電晶體TRD之接通電阻值而判定第二節點 ND2之電位。此處,當第一電晶體TRi之接通電阻足夠低 時’第二節點ND2之電位降低至約Vss,且在發光部分ELp ^ 之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反向電壓,由此,發光部分ELp改 變至非發射狀態。在第二節點NE>2之電位降低之情形下, 浮動狀態下的第一節點ND!(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電極)之 電位亦降低。在下文中,出於簡便之目的,描述當第一電 . 晶體TR】處於接通狀態下時,第二節點ND2之電位為%3。 在圖18中,展不當第一電晶體TRi處於接通狀態下時,第 二節點NR之電位為Vss。由稍後待描述之其他實例參考之 • 圖21、圖23及圖25亦如此。 週期TP(3),(見圖18及圖19C) 當前顯示訊框之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Η.?開始。在週 -期丁1>(3)1中,執行步驟⑷(亦即,預處理過程)。在週期 τρ(3)!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插線SCL之信號接通寫 入電晶體TRW且經由經接通之寫人電晶體1自資料線 肌向第一節點ND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由 此,初始化第-節點NDl之電位。經由由來自第一電晶體 控制線AZ1之信號接通的第—t晶體TRl而向第二節點應2 142807.doc •75- 201030711 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ss,由此’初始化第二節點nd2 之電位。以此方式’執行初始化第一節點nd1之電位及第 二節點ND2之電位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第一節sND丨與 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大於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 壓Vth ’且第一卽點ND2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 v 差不大於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E]L。 週期TP(3)2(見圖18及圖19D及圖19E) 在週期TP(3)2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 線ΑΖ1之信號使第一電晶體TRl自接通狀態改變至斷開狀 ◎ 態(步驟(b)) ^第一電晶體TRl之斷開狀態經維持至稍後待 描述之週期TP(3)7結束。 在週期TP(3)2中,執行步驟(c)(亦即,臨限電壓消除過 程在初始化週期中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接通寫入電 晶體TRW,且在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
DTL向第一節點NDl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⑽的狀態 下自電源單元100向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 一者施加驅動電壓Vcc。在實例5中,寫入電晶體TRw在週 期TP(3)2中維持於接通狀態下。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 實例1中所描述之週期TP(2)2中的操作相同。浮動狀態下之 第二節點NR的電位接近於v〇fs_Vth=_3 v且最終變成v〇f〆
Vth以此方式,使第二節點NI>2之電位變化至藉由自第一 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4去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而 獲得的電位。驅動電晶體TRd處於斷開狀態下。 此等週期中之 在週期TP(3)3至TP(3)5中,執行步驟(d)。 142807.doc • 76· 201030711 操作大體上與實例1中所描述之週期了以二^至τρ(2)5中的操 作相同且因此省略該描述。圖19F及圖20A及圖20B對應於 圖8F及圖9A及圖9B。 在週期TP(3)3至週期ΤΡ(3)5中,第(n,m)個有機EL顯示器 元件10維持於非發射狀態下。在此等週期中,向發光部分 ELP施加具有|(v0fs-vth)-vcat|之值的反向電壓。亦即,類 似於實例1,向發光部分ELP持續地施加3 v之反向電壓。 週期TP(3)6(見圖18及圖20C)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e)(亦即,寫入過程)。此週期中 之操作大體上與實例1中所描述之週期τρ(2)6中的操作相 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TP(3)7(見圖18及圖20D) 在此週期中,執行步驟(f)。此週期中之操作大體上與實 例1中所描述之週期TP(2)7中的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 述0 在根據實例5之驅動方法中,類似於根據實例丨之驅動方 法,可能降低向發光部分ELP施加具有大絕對值之反向電 壓之週期與非發射週期的比率並在非發射週期中之多數者 中減小施加至發光部分ELP之反向電壓的絕對值,因此, 可能抑制發光部分ELP之退化。 實例6 實例6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L顯 不器裝置之方法。實例6為實例5之經修改實例。實例6與 實例5之關係對應於實例2與實例1之關係。 142807.doc -77· 201030711 根據實例6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概念圖與圖16中所展 示者相同’且包括驅動電路11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的等 效電路圖與圖17中所展示者相同。根據實例6之顯示器裝 置的元件與實例5中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稍後待描述之實例7及實例8亦如此。 根據實例6之發光部分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竟 性地展示於圖21中,且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 22A至圖22E中。 根據實例6之驅動方法基本等同於根據實例$之驅動方 法,不同之處在於:在實例5中所描述之步驟(d)與步驟(e) 之間執行以下步驟:(g)在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掃描 電路101之操作接通的寫入電晶體TRw自對應資料線〇^^向 第一節點ND\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〇fs以初始化第一 節點ND〗之電位,並經由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Αζι之 信號接通的第一電晶體TRl向第二節點ΝΑ施加第二節點 初始化電壓vss以初始化第二節aNE>2之電位,而執行一初 始化第一節點ND,之電位及第二節點NR之電位的第二預 處理過程,以使得第一節點NDi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 位差大於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且第二節點ne>2 與發光部分ELP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發光部分ELp 之臨限電壓Vth-EL ; (h)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Αζι之 信號使第一電晶體TR,自接通狀態切換至斷開狀態;及⑴ 藉由在寫入電晶體TRW藉由掃描電路1〇1之操作而在初始 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自資料線 142807.doc -78- 201030711 DTL向第一節點ND丨施加第一結科;p /( 罘卽點初始化電壓V0fs的一狀 態下,自電源單元_向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 :的:者施加驅動電壓VCC’而在水平掃描週期Hm結束之 前的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篦 丁弟—臨限電壓消除過程,該過程 將第二節點ND2之電位改變至藉由自第一節點初始化電覆 V〇4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的電位,以 斷開驅動電晶體trd。 根據實例6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装置之方法與根據㈣2 的驅動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電源單 兀1〇0施加怪定電壓VCC且在步驟⑷中使用第-電晶體TRl 初始化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圖21中所展示之週期叮队
至ΤΡ(3)+3分別對應於由實例2參考之圖1()中所展示的週期 TP(2).jTP(2)+3。圖21令所展示的每 始化週期與影像信號週期之間的關係及週期τρ(3) ι至 ΤΡ(3)+3與實例2中之圖1〇中所展示之週 令所描述者則,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TP(3)q(見圖21)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5中參考圖18及圖19A所描述的週 期TP(3)_!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ΤΡ(3)0(見圖21)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5中參考圖18及圖19Β所描述的週 期ΤΡ(3)。中之操作相同,i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TP(3)!(見圖21) 虽則顯不訊框之第(m_p)個水平掃描週期Hm p開始。在週 142807.doc •79- 201030711 期ΤΡ(3)ι中’執行步驟(a)(亦即,上文所提及之預處理過 程)。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5中參考圖18及圖19C所描述 的週期TP(3)〗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ΤΡ(3)2(見圖21) 在週期ΤΡ(3)2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 ’ 線ΑΖ1之信號使第—電晶體τΐ^自接通狀態改變至斷開狀 態(步驟(b))。第一電晶體TR!之斷開狀態經維持至稍後待 描述之週期TP(3)3a結束。在週期ΤΡ(3)2中,執行步驟 (e)(亦即’臨限電壓消除過程)。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5 ❹ 中參考圖18及圖19E所描述的週期tp(3)2中之操作相同, 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週期TP(3)3A(見圖21及圖22A) 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i中參考圖7及圖8F所描述的週期 TP(2)3中之操作相同。在週期τρ(3)3Α*,維持驅動電晶體 trd之斷開狀態(步驟(d))。 週期TP(3)3B(見圖21及圖22B) 週期TP(3)3B為剛好在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Hm之開始之前 0 的週期。在週期TP(3)3b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第一電晶 體控制線AZ1之信號接通第_電晶體TRi。結果,第二節 點ND2之電位降低至vss。 週期TP(3)4A(見圖21及圖22C) 當前顯不訊框之第m個水平掃描週期Hm開始。在週期 TP(3hAf,執行步驟(g)(亦即,第二預處理過程)。在週期 TP(3)4A之開始時間處,藉由來自掃描線SCL之信號接通寫 142807.doc •80· 201030711 入電晶體TRW且經由經接通之寫人電晶體%自資料線 肌向第一節點叫施加第一節點初始化電麼由 此,初始化第-節點NDl之電位。維持第一電晶體%之 接通狀態且第二節點NR之電位維持為Vss。 結果,第一節點NDl之電位變成第二節點 ND2之電位維持為vss(_1〇 V)。
在週期TP(3)4A之結束時間處,執行步驟(h)。具體言 之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線AZ1之信號使第一電晶體 自接通狀態切換至斷開狀態。第—電晶體%之斷開狀 態經維持至週期ΤΡ(3)7結束。 週期TP(3)4b(見圖η及圖22D及圖22E) 在週期TP(3)4Bf,執行步驟⑴(亦即,第二臨限電壓消 除過程)。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2中參考圖1〇及圖ud及 圖11E所描述的週期TP(2)4B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 描述。 週期τρ(3)5(見圖21) 在週期TP(3h中’執行步驟(e)。此週期中之操作與實例 1中參考圖7及圖9B所描述的週期TP(2)5中之操作相同,且 因此省略其描述。在週期ΤΡ(3)6之後的週期之操作與實例5 中所描述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根據實例6之驅動方法中,第二臨限電壓消除過程剛 好在執行寫入過程之前執行。因此,即使當第二節點 之電位在週期丁!>(3)从中變化時,第二節點ΝΑ之電位仍剛2 好在寫入過程之前經再次設定成V〇fs_Vth=_3 ν。因此,即 142807.doc • 81 - 201030711 使當第二節點nd2之電位在週期tp(3)3a1i變化時,待 之影像的亮度仍不受影響。 ’’、 實例7 _=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㈣ 不器裝置之方法。實例7為實例5之經修改實例。實例化 實例5之關係對應於實例3與實例丨之關係。 、 在根據實例7之驅動方法中’執行實例5中所描述之步驟 ⑷至⑺。然而,根據實例7之驅動方法與根據實例5之驅
動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信號輸出電路1〇2向資料線肌 施加一第一初始化電壓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且接著 替代該第一初始化電壓而向資料線DTL施加一低於該第一 初始化電m的第二初始化電壓作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根據實例7之發光部分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 性地展不於圖23中,且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 24A至圖24F中。 圖23中所展示之週期τρ(3) ι至τρ(3)+3分別對應於由實例 3參考之圖12 _所展示的週期τρ(2)^至τρ(2)+3。圖23中所❹ 展示的每一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與影像信號週期之 間的關係及週期丁卩^:^至TP(3)+3與實例3中之圖12中所展 . 示之週期τρρ)」至TP(2)+3中所描述者相 同,且因此省略其 « 描述。 在根據實例7之驅動方法中,圖23中所展示之週期 TP(3)0及TP(3h中的操作與實例5中參考圖18所描述的週期 TP(3)〇及TP(3)!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圖23 142807.doc •82· 201030711 中所展示之週期TP(3)2dTP(3)7中的操作大體上與實例3 中參考圖12所描述的週期TP⑺仏至τρ(2)7中之操作相同, 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根據實例7之驅動方法的特定優點與根據實例3之驅動方 法的特定優點相同。可能使在週期卯)3中驅動電晶體 TRD之斷開電阻值大於實例5中之斷開電阻值。因此,可能 抑制在週期T P ( 3 )3中的由驅動電晶體T R d之洩漏導致的第 二節點ND2及第一節點ND!之電位變化。 實例8 實例8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e l顯 示器裝置之方法。實例8為實例5之經修改實例乂實例8與 實例5之關係對應於實例4與實例1之關係。 〃 在根據實例8之驅動方法中,執行實例5中所描述之步驟 (a)至(f)。然而,根據實例8之驅動方法與根據實例$之驅 動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步驟⑷於水平掃描週期Ip之前 的水平掃描週期的初始化週期中執行。 根據實例8之發光部分ELP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經示意 性地展示於圖25巾,且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㈣展示於= 26A至圖26E中。 圖25中所展示之週期卯)」至τρ(3)+3分別對應於由實例 4參考之圖14中所展示的週期TP(2)^至丁卩^)”。圖乃中所 展示的每一水平掃描週期之初始化週期與影像信號週期之 間的關係及週期丁卩(3)-1至1^(3)+3與實例4中之圖14中所展 示之週期1:!>(2)-1至丁1>(2)+3中所描述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 142807.doc -83- 201030711 描述。 在根據實例8之驅動方法中,圖25中所展示之週期 TP(3)〇及TP(3)!中的操作與實例5中參考圖18所描述的週期 ΤΡ(3)〇及ΤΡ(3)!中之操作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圖25 中所展示之週期丁卩(3)^至ΤΡ(3)7中的操作大體上與實例3 中參考圖12所描述的週期丁卩(2)2八至ΤΡ(2)7中之操作相同, 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實例9 實例9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1^顯 示器裝置之方法。實例9為實例5至實例8之經修改實例。 在實例9中’驅動電路11包括四個電晶體及一個電容器 (4Tr/lC驅動電路)。根據實例9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概 念圖展示於圖27中’且包括驅動電路η之有機el顯示器元 件10的等效電路圖展示於圖28中。 現將描述驅動電路之細節。 類似於上文所提及之3Tr/lC驅動電路,4Tr/lC驅動電路 包括二個電晶體及一個電容器(:! ’此等電晶體為寫入電晶 體TRW、驅動電晶體TRD及第一電晶體TR]。4Tr/lc驅動電 路進一步包括第二電晶體TR2。 驅動電晶體TRd 驅動電晶體TRd之組態與實例5中所描述的驅動電晶體 trd之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如實例5中所描 述’電源单元100向驅動電晶體源極區及没極區中的 一者施加一恆定電壓vcc。 142807.doc -84- 201030711 寫入電晶體TRw 寫入電晶體TRW之組態與實例1中所描述的寫入電晶體 TRW之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第一電晶體TRj 第一電晶體TR,之組態與實例5中所描述的第一電晶體 TR〗之組態相同’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實例9中之驅動電路U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電晶體tr2,且 電源單元1 〇〇經由第二電晶體TRz連接至驅動電晶體之 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一者。此驅動電路與實例5至8之驅動 電路的不同之處在於I第二電晶體TR;2係在第—電晶體τι 處於接通狀態下時斷開。 具體言之,在第二電晶體TR2中,(叫)源極區及没極區 中之-者連接至電源單元削;(D_2)源極區及没極區中之 另一者連接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的— 者,及(D-3W極電極連接至一第二電晶體控制線CL。第 電邱體控制線CL之-端連接至_第二電晶體控制電路 在實例5中描述當經由經接通之第一電晶體%向第二節 點ND2施加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時,經由驅動電晶體 TRd向第二節點ND2施加驅動電壓vcc。在此情形下,存在 直通電流流經驅動電晶體TRD及第—電晶體邱之問題。 、 在實例9中,當在實例5至8中所描述之操作中接 通第一電晶體TRl時’藉由來自第二電晶體控制電路104之 信號斷開第二電晶體TR2。 142807.doc •85- 201030711 舉例而吕’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29A至圖 29D中,其中展示於由實例5參考之圖18中之週期τρ(3)丨至 ΤΡ(3)2中的操作係於實例9令執行。 如圖29Α中所展示,在週期71>(3)1中,藉由來自第二電 晶體控制電路104之信號接通第二電晶體。 如圖29B及圖29C中所展示,在週期中, 藉由來自第二電晶體控制電路i 〇4之信號斷開第二電晶體 TR_2。因此,在此等週期中,直通電流並未流經驅動電晶 體TRD及第一電晶體TRj。 如圖29D中所展示,在週期τρ(3)2中,藉由來自第二電 晶體控制電路104之信號斷開第二電晶體丁尺2。在週期 TP(3)2之結束處,維持第二電晶體1112之斷開狀態。 雖然實例9之操作已與實例5之操作相比較而描述,但本 發明不限於該等操作。與實例6至實例8之操作相比較,可 能藉由在第一電晶體TR!處於接通狀態下時斷開第二電晶 體TR2而防止直通電流流動。 實例10
實例10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有機職 不器裝置之方法。實例10為實例9之經修改實例。在實例 10中,驅動電路11包括四個電晶體及一個電容器仲/1C 驅動電路)。構成根據實例10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包括 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1〇之等效電 中。根據實㈣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的示意性圖與實= 16中所展示者相同,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142807.doc -86 - 201030711 現將描述驅動電路之細節。在實例10中,第二電晶體 tr2由-具有—與第—電晶體邱之導電類型不同之導電類 型的電晶體形成,X第二電晶體TR2之閘極電極連接至第 一電晶體控制線AZ1。 具體言之,在實例10中,第一電晶體TR】由-nii道電晶 體形成(類似於實例9)’且第二電晶魏2由-p通道電晶 體形成。
根據此組態,當第—電晶體控制線AZ1處於高位準下 時’第-電晶體TRl處純通狀態下且第二電晶體%處於 斷開狀態下。#第—電晶體控制線AZ1處於低位準下時, 第-電晶體TR】處於斷開狀態下且第二電晶體%處於接通 電晶體之接通及斷開狀態展示於圖3 1A至圖3ι〇中,其 中展不於由實例5參考之圖18中之週期71>(3)丨至丁卩^)2中的 操作係於實例1 〇中執行。 如圖31A中所展示,在週期τρ(3)·〗*,藉由來自第—電 晶體控制電路103之信號斷開第一電晶體TRi。此時,第二 電晶體TR2處於接通狀態下。 如圖31B及圖31C中所展示,在週期11>(3)〇及11)(3)1中, 藉由來自第一電晶體控制電路1〇3之信號接通第_電晶體 T&。此時,第二電晶體TRs處於斷開狀態下。因此,在此 等週期中,直通電流並未流經驅動電晶體TRd及第一電曰曰 體TR】。 曰曰 如圖31D中所展示,在週期τρ(3)2中,藉由來自第一電 142807.doc •87· 201030711 晶體控制電路i〇3之信號斷開第一電晶體TRi。此時,第二 電晶體ΤΙ處於接通狀態下。在週期^㈠)2結束之後,當 第一電晶體TR!維持於斷開狀態下時,第二電晶體維持 於接通狀態下。 因此,如實例9中所描述,藉由在第—電晶體叫處於接 通狀態下時斷開第二電晶體TR2,可能防止直通電流流 動。此外,實例10具有並非必需實例9之第二電晶體 電路104及第二電晶體控制線cl的優點。 本申請案含有與2008年12月8日在曰本專利局中申請之 曰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JP 2008_31 1805中所揭示之標的物 有關的標的物,該案之全部内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 中。 雖然已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例,但本發明不限於該等實 例。實例中所描述之有機£1^顯示器裝置、有機E]L顯示器 凡件及驅動電路之各種元件的組態及結構以及發光部分驅 動方法的步驟僅為實例且可進行適當地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例1的說明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概 念圖; 圖2為包括一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等效電路 圖; 圖3為示意性地說明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部分剖視圖; 圖4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參考實例之有機EL發光部分之 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142807.d〇c 201030711 圖5A至圖5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 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6A及圖6B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 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其在圖51?之 後; 圖7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1之有機el發光部 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8A至圖8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 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9A至圖9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 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其在圖叩之 後; 圖10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2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11A至圖11E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12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3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13A至圖13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14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4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15A至圖15E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142807.doc •89· 201030711 圖1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5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 概念圖; 圖17為包括一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等效電路 圖; 圖18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5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19A至圖19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20A至圖20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其在圖19F之 後; 圖2 1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6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22A至圖22E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23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7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24A至圖24F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25為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8之有機EL發光 部分之驅動操作的時序圖; 圖26A至圖26E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2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例9之有機EL顯示器裝置之 142807.doc • 90- 201030711 概念圖; 圖28為包括一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等效電路 , 圖, 圖29A至圖29D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圖30為包括一驅動電路之有機EL顯示器元件之等效電路 圖;及 圖31A至圖31D為示意性地說明構成有機EL顯示器元件 ® 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的接通/斷開狀態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有機EL顯示器元件 11 驅動電路 20 支撐構件 21 透明基板 31 閘極電極 32 閘極絕緣層 33 半導體層 34 通道形成區 35 源極區及汲極區 36 電極 37 電極 38 線 39 線 40 層間絕緣層 142807.doc -91 · 201030711 51 陽極 52 層 53 陰極 54 第二層間絕緣層 55 接觸孔 5 6 接觸孔 100 電源單元 101 掃描電路 102 信號輸出電路 103 第一電晶體控制電路 104 第二電晶體控制電路 AZ1 第一電晶體控制線 c, 電容器 Cel 電容器 CL 第二電晶體控制線 DTL 資料線 ELP 發光部分 Hm 水平掃描週期 Hm.p 第(m-p)個水平掃描週期 Hm-p-1 第(m-P-1)個水平掃描週期 Hm+i 第(m+1)個水平掃描週期 Hm+m’ 第(m+mj個水平掃描週期 NDj 第一節點 nd2 第二節點 142807.doc -92- 201030711
PSl 電力供應線 PS2 電力供應線 SCL 掃描線 TR! 第一電晶體 tr2 第二電晶體 TRd 驅動電晶體 TRw 寫入電晶體 TP(2)〇 週期 TP(2)〇' 週期 TP(2), 週期 TPC2)!' 週期 TP(2)2 週期 TP(2)2A 週期 TP(2)2B 週期 TP(2)2' 週期 TP(2)3 週期 TP(2)3A 週期 TP(2)3B 週期 TP(2)3C 週期 TP(2)3' 週期 TP(2)4 週期 TP(2)4a 週期 TP(2)4b 週期 TP(2)4' 週期 -93- 142807.doc 201030711 ΤΡ(2)5 週期 TP(2)5' 週期 TP(2)6 週期 TP(2)6' 週期 TP(2)7 週期 TP(2)8 週期 TP(2).! 週期 TP(2)+i 週期 TP(2)+1, 週期 TP(2)+2 週期 TP(2)+2A 週期 TP(2)+2B 週期 TP(2)+3 週期 TP(2)+5' 週期 TP(3)〇 週期 TP(3), 週期 TP(3)2 週期 TP(3)2A 週期 TP(3)2B 週期 TP(3)3 週期 TP(3)3A 週期 TP(3)3B 週期 TP(3)3c 週期 TP(3)4 週期
142807.doc -94- 201030711 TP(3)4a 週期 TP(3)4B 週期 . TP(3)5 週期 ΤΡ(3)6 週期 TP(3)7 週期 TP(3)8 週期 TP(3).! 週期 ΤΡ(3)+1 週期 • ΤΡ(3)+2 週期 ΤΡ(3)+3 週期 142807.doc -95

Claims (1)

  1. 20103071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顯示器裝置,其包含: 複數個發光元件,其配置於一列方向及一行方向上; 驅動電路,其安置於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中之每一者 中; 掃描線,其在該列方向上連接該等驅動電路並藉由一 選擇信號之施加而選擇該等驅動電路; 發射控制線’其在該列方向上連接該等驅動電路並藉 由一發射控制信號之施加而允許該等發光元件發光;及 資料線’其在該行方向上連接該等驅動電路並向該等 選定驅動電路供應一對應於該等發光元件之亮度的信 號, 其中每一驅動電路包括一向該對應發光元件供應電流 之驅動電晶體’使該發射控制信號自一第一電壓值改變 至一第二電壓值以使該發光元件處於一非發射狀態下’ 並使該發射控制信號自該第二電壓值改變至該第一電壓 值以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且 其中該發射控制信號在一除具有該第二電壓值之一週 期之外的週期中具有該第一電壓值,以用於在一後續非 發射週期中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 2. —種驅動一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裝置的方法’該有 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裝置具有·· (1) 一掃描電路; (2) —信號輸出電路; 142807.doc 201030711 (3) 有機EL顯示器元件,其在一第一方向上之n及在 一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上之Μ的NxM個係以一 '一維矩陣配置’母一有機EL顯不器元件具有一有機EL發 光部分及一驅動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驅動電路; (4) Μ條掃描線’其連接至該掃描電路以在該第一方 向上延伸; (5) Ν條資料線’其連接至該信號輸出電路以在該第 二方向上延伸;及 (6) —電源單元, 其中該驅動電路包括一寫入電晶體、一驅動電晶體及 一電容器, 其中(Α-1)該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沒極區中之一者連 接至該電源單元; (Α-2)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另一者連接至該有機 EL發光部分之一陽極及該電容器之一個電極以形成—第 二節點;及 (Α-3)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寫入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 極區中的另一者及該電容器之另一電極以形成一第—節 點,且 其中(Β-1)該寫入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沒極區中的一 者連接至該對應資料線,及 (Β-2)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對應掃描線, 其中當在第一列至第Μ列中之該等有機EL顯示器元件 按線順序進行掃描且一經分配以掃描該等各別列中之該 142807.doc -2 - 201030711 :機el顯示器元件的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期表示時, 平掃描週期包括:—初始化週期,在該週期中該 路向該等對騎料線施加H點初始化 電H影像信號週期,在該週期中該信號輸出電路 向該等對應資料線施加一影像信號,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在對應於第m列中之該等有機EL顯示器㈣的包括 該影像信號週㈣該水平掃描㈣由—水平掃描週期 表示,且在該水平掃描週期&之前?個水平掃描週期(其 中p滿足ι<ρ<Μ且為該有機肛顯示器裝置中之—預定值) 之該水平掃描週期由-水平掃描週期Η、—表示的情形 下’在第m列(其中m中2、3 ' 、M)及第n行(其中 、2、3、…、Ν)中之該有機虹顯示器元件中, u)在一處於該水平掃描週期Hmprep結束之前的初 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操作接通的該寫 入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一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電位,並自該電源單 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 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二節點之電位, 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位及該第二節點之該 電位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 間的電位差大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且該第二節 點與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大於該有 機EL發光部分之臨限電壓; 142807.doc 201030711 (b) 使该電源單元之該電壓自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 壓切換至一驅動電壓’並保持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 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沒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 的狀態; (c) 藉由在遠寫入電晶體藉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 而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 自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的 一狀態下,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 該沒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而在該水平掃描 週期Hm pre P之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 程,該過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自該第一 節點初始化電壓減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所獲得 的電位’以斷開該驅動電晶體; (d) 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 體,使該第一節點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保持該驅動電晶 體之該斷開狀態; (e) 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所接通的該寫入電 晶體在該水平掃描週期^^之該影像信號週期中執行一自 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影像信號的寫入過程;及 (0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體 而使該第-節點改變至—浮動狀態並允許對應於該第一 :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該電位差之電流經由該驅動電 曰曰體自該電源單元流動至該有機EL發光部分。 如"f求項2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⑷與該步驟⑷之間執 142807.doc 201030711 行以下步驟: (g) 在該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 操作接通的該寫人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 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 位,並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 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 第二節點之該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 位及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的第二預處理過程,以使得該 第節點與6亥第一知點之間的該電位差大於該驅動電晶 體之該臨限電壓,且該第二節點與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 該陰極之間的該電位差不大於該有機ELa光部分之該臨 限電壓; (h) 使該電源單元之該電壓自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 切換至一驅動電壓,並保持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 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的 狀態;及 (i) 藉由在該寫入電晶體藉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而 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自 該-貝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麼的一 狀態下’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 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而在處於該水平掃 描週期Hm結束之前的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第二臨限電 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 自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減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 142807.doc 201030711 壓所獲侍的該電位,以斷開該驅動電晶體。 4·如清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信號輸出電路在該初始化週 期中向ϋ亥資料線施加一第一初始化電壓作為該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且接著替代該第一初始化電壓而向該資料 線把加一低於該第—初始化電壓的第二初始化電壓作為 該第一郎點初始化電塵。 5. —種驅動一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裝置的方法,該有 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裝置具有: (1) 一掃描電路; (2) —信號輸出電路; (3) 有機EL顯示器元件,其在一第一方向上及在 一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上之厘的ΝχΜ個係以一 二維矩陣配置,每一有機EL顯示器元件具有一有機ELa 光部分及一驅動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驅動電路; (4) Μ條掃描線,其連接至該掃描電路以在該第一方 向上延伸; (5) Ν條資料線,其連接至該信號輸出電路以在該第 二方向上延伸;及 (6) —電源單元, 其中該驅動電路包括-寫入電晶體、—驅動電晶體& 一電容器, 其中(A -1)該驅動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者連 接至該電源單元; (A-2) 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 中的另一者連接至該有機 142807.doc 201030711 EL·發光部分之一陽極及該電容器之一個電極以形成一第 二節點;及 (A-3)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寫入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 極區中的另一者及該電容器之另一電極以形成一第一節 點, 其中(B-1)該寫入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一 者連接至該對應資料線,及 (B-2)其閘極電極連接至該對應掃描線, 其中當在第一列至第]^列中之該等有機EL顯示器元件 按線順序進行掃描且一經分配以掃描該等各別列中之該 等有機EL顯示器元件的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期表示時, 每一水平掃描週期包括:一初始化週期,在該週期中該 信號輪出電路向該等對應資料線施加一第一節點初始化 電壓;及-影像信號週期,在該週射該信號輸出電路 向該等對應資料線施加一影像信號, 其中該驅動電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電晶體,且 其中(C-1)該第一電晶體之源極區及汲極區中之另一者 連接至該第二節點; 〜(C-2)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之—者經供應有—第二 節點初始化電壓以用於初始化該第二節點之電位丨及 (C-3)制極電極連接至—第_電晶體控制線,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在對應於第m列中之該等有機E L顯示器元件的 該影像信號週期的該水平掃描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 142807.doc -7- 201030711 表示,且在該水平掃描週期Hm之前?個水平掃描週期(其 中p滿足1<P<M且為該有機虹顯示器裝置中之—預定值) 之該水平掃描週期由一水平掃描週_…表示的情形 下,在第m列(其中m=1、2、3、 、M)及第n行(其中 2 3、…、Ν)中之該有機EL顯示器元件中, ⑷在一處於該水平掃描週期&,一 ρ結束之前的初 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操作接通的該寫 入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_節點施加—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節點之電位,並經由由一來 自-亥第電晶體控制線之信號接通的該第一電晶體向該 第二節點施加該帛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二節 點之該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節點之該電位及該 第二節點之該電位的預處理過程,以使得該第一節點與 該第一節點之間的電位差大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 壓,且該第二節點與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陰極之間的電 位差不大於該有機EL發光部分之臨限電壓; (b)藉由來自該第一電晶體控制線之該信號使該第 一電晶體自接通狀態切換至斷開狀態; (e)藉由在該寫入電晶體藉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 而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 自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的 一狀態下,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 該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而在該水平掃描 週期HmpreP之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臨限電壓消除過 I42807.doc 201030711 程,該過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自該第一 節點初始化電㈣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所獲得 的電位’以斷開該驅動電晶體; 仔 (幻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 體’使該第-節點改變至—浮動狀態並保持該驅動電晶 體之該斷開狀態; ss (勾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所接通的該寫入電 晶體在該水平掃描週期Hmi該影像信號週期中執行—自 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影像信號的寫入過程;及 (f)藉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斷開該寫入電晶體 而使該第一節點改變至一浮動狀態並允許對應於該第0一 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該電位差之電流經由該驅動電 晶體自該電源單元流動至該有機el發光部分。 6.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與該步驟之間執 行以下步驟: (g)在該初始化週期中,藉由經由由該掃描電路之該 操作接通的該寫入電晶體自該對應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 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以初始化該第一節點之該電 位,並經由由來自該第一電晶體控制線之該信號接通的 該第一電晶體向該第二節點施加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 以初始化該第一郎點之該電位,而執行一初始化該第一 節點之該電位及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的第二預處理過 程’以使得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該電位差大 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壓’且該第二節點與該有機 142807.doc 201030711 EL發光部分之該陰極之間的該電位差不大於該有機肛發 光部分之該臨限電壓; (h)藉由來自該第一電晶體控制線之該信號使該第一 電晶體自該接通狀態切換至該斷開狀態;及 (0藉由在該寫入電晶體藉由該掃描電路之該操作而 在該初始化週期中接通且經由該經接通之寫入電晶體自 該資料線向該第一節點施加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的一 狀態下,自該電源單元向該驅動電晶體之該源極區及該 汲極區中的該一者施加該驅動電壓,而在處於該水平掃 描週期Hm結束之前的該初始化週期中執行一第二臨限電 壓消除過程,該過程將該第二節點之該電位改變至藉由 自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減去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臨限電 壓所獲得的該電位,以斷開該驅動電晶體。 7. 如請求項S之方法,其中該信號輸出電路在該初始化週 期中向該資料線施加一第一初始化電壓作為該第一節點 初始化電壓’且接著替代該第一初始化電壓而向該資料 線施加一低於該第一初始化電壓的第二初始化電壓作為 該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 8.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驅動電路進一步包括一第二 電晶體, 其中該電源單元經由該第二電晶體連接至該驅動電晶 體之該源極區及該汲極區中的該一者,且 其中該第二電晶體係在該第一電晶體處於該接通狀態 下時斷開。 142807.doc 10- 201030711 9.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晶體為一具有一與該 第一電晶體之導電類型不同之導電類型的電晶體,且該 第二電晶體之該閘極電極連接至該第一電晶體控制線。
    142807.doc -11 -
TW098141411A 2008-12-08 2009-12-03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TW20103071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1805A JP4957713B2 (ja) 2008-12-08 2008-12-08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0711A true TW201030711A (en) 2010-08-16

Family

ID=42230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1411A TW201030711A (en) 2008-12-08 2009-12-03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02388B2 (zh)
JP (1) JP4957713B2 (zh)
KR (1) KR20100066375A (zh)
CN (1) CN101751856A (zh)
TW (1) TW2010307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3719A (ja) 2007-09-05 2009-03-26 Son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部の駆動方法
MX2012010362A (es) 2010-03-10 2012-10-15 Ricoh Co Ltd Recipiente de pigmento organico y dispositivo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JP6018409B2 (ja) * 2011-05-13 2016-11-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KR102000041B1 (ko) * 2011-12-29 2019-07-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1322221B1 (ko) * 2012-05-10 2013-10-2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시오지 폼 소스 드라이버 집적회로의 오동작 방지 회로 및 그를 채용한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제어 장치
KR20140014694A (ko) * 2012-07-25 2014-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기기의 영상 보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5094773A (ja) * 2013-11-08 2015-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93326B1 (ko) * 2018-11-26 2023-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0769985B1 (en) * 2019-04-01 2020-09-08 Mikro Mesa Technolog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CN111489701B (zh) * 2020-05-29 2021-09-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026B1 (en) * 1999-11-24 2002-03-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on implant source with multiple indirectly-heated electron sources
JP2003043994A (ja) * 2001-07-27 2003-02-14 Canon Inc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ディスプレイ
JP3613253B2 (ja) * 2002-03-14 2005-0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流制御素子の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636006B2 (ja) * 2005-11-14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素回路及び画素回路の駆動方法、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240059B2 (ja) 2006-05-22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984715B2 (ja) * 2006-07-27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
JP4203772B2 (ja) * 2006-08-01 2009-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233501A (ja) * 2007-03-20 2008-10-02 Son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部の駆動方法
JP4306753B2 (ja) * 2007-03-22 2009-08-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と電子機器
JP4715849B2 (ja) * 2008-01-15 2011-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と電子機器
JP4640442B2 (ja) * 2008-05-08 2011-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113188A (ja) * 2008-11-07 2010-05-20 Son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部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41627A1 (en) 2010-06-10
KR20100066375A (ko) 2010-06-17
JP4957713B2 (ja) 2012-06-20
US8102388B2 (en) 2012-01-24
JP2010134313A (ja) 2010-06-17
CN101751856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0711A (en)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US10366657B2 (en) Display device that switches light emission states multiple times during one field period
TWI406224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846208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JP5287210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640443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47695B (zh) 有機電致發光放射部之驅動方法
JP2007102215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697297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画素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22117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083084A (ja)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TW200903417A (en)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driving a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294635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70053908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4640442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145578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0842806A (en) Driv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light emitting section
TW201023141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unit driving method
JP2010145581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70040149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022441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548503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2009251546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237426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251545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