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4479A - Annealed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nealed wafer - Google Patents

Annealed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nealed waf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4479A
TW201024479A TW098142849A TW98142849A TW201024479A TW 201024479 A TW201024479 A TW 201024479A TW 098142849 A TW098142849 A TW 098142849A TW 98142849 A TW98142849 A TW 98142849A TW 201024479 A TW201024479 A TW 2010244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fer
annealing
oxygen
cubic centi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2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nori Ishisaka
Katsuhiko Nakai
Masayuki Fukuda
Original Assignee
Siltronic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tronic Ag filed Critical Siltronic Ag
Publication of TW201024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44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modify their internal properties, e.g. to produce internal imperf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02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adding crystallising materials or reactants forming it in situ to the me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33/00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 C30B33/02Heat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Description

20102447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退火晶圓和一種製備退火晶圓的方法。 【先前技術】 半導體基材,特別是矽單晶圓(以下也簡稱為基材)已用作製 備高度整合MOS裝置的基材。大多數矽單晶圓是從藉由左科拉斯 基(Czochralski,CZ)方法製造的矽單晶錠中切取的基材。 在這樣的矽單晶圓中,在單晶的製備期間帶入的氧以過飽和狀 態存在,其會在後續的裝置加工中沉積,在基材内形成氧析出物 (oxygen precipitates ),石夕氧化物的沉積物一般稱為BMD :本體 微缺陷(Bulk Micro Defect)。已知在裝置的主動區域產生氧析出 物是裝置特性變差(比如閘極氧化膜的耐壓減小,或接合漏電流 的增大)的因素,而在裝置的主動區域之外的塊體内產生氧析出 物則有效地充當去疲源(gettering source ),捕捉在裝置加工期間 帶入的重金屬污染,並具有保持基材表面清潔的效果,所述基板 表面是裝置主動層。 固有去疲《 ( intrinsic gettering,IG)在技術上使用這種效果,並 已用於防止因重金屬污染引起的裝置特性退化。因此,已要求矽 單晶圓在裝置加工期間產生適度的氧析出物。 針對這些要求,已嘗試多種途徑。例如,已在藉由CZ方法生 長石夕單晶時進行氮摻雜,這能製備原生缺陷(grown-in fault)的 生長被抑制並能促進氧沉積的石夕單晶鍵。藉由對切片和拋光摻雜 氮的石夕單晶獲得的鏡面晶圓(mirrored wafer )使用氬氣、氫氣等 在高溫(1100到135(TC )下長時間進行熱處理(下稱「退火」)’ 3 201024479 可製備達到兩個表層的完整性並增大塊體内氧沉積物核(〇xygen deposit nucleus)密度的矽半導體基材。已知這樣的犯材料的退 火晶圓(主要由氧析出物組成)對加工期間帶入的重金屬雜質具 有去疵能力。 然而’根據非專利文獻1的報導,如第1圖所示,已指出即使 IG材料對Cu (咼速裝置的佈線材料)的吸雜效果弱,並具有因下 述原因引起的裝置可靠性變差的問題:因即使在低溫(約4 〇 〇 t ) 下於裝置加工中的熱處理(如佈線步驟)所去疵(捕捉)的Cu 的再排出造成的Cn污染。另外,在一般的Dz_m晶圓中,進行3 階段的熱處理。藉由使用南氧濃度對CZ基材進行3階段的熱處 理而獲得IG效果,所述3階段是高溫(約11〇(rc )、低溫(約65〇 °c )和中溫(約loocrc )。然而,即使在藉由對一般的DZ_IG晶 圓進行3階段熱處理而獲得的晶圓中,也存在對cu的去疵效果弱 的問題,因此存在因Cu污染引起的裝置可靠性變差的問題,所述 Cu污染因即使在低溫(約400°C )下於裝置加工中的熱處理(如 佈線步驟)所去疯(捕捉)的Cu的再排出造成。 [非專利文獻 1] : Kazuyuki Bokusawa, Jiro Yosigami, "Deterioration of device reliability caused by Cu contamination in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semiconductor, and its mechanism" ·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的技術研究報告(Communication Institute Technology Report), SDM2002-188 ( 2002 年 10 月),由 Aggregate Corporation,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201024479 出版。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情形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Cu的去疵效果增 強的退火晶圓’和一種製備該退火晶圓的方法。 e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退火晶圓,其在距一矽晶 圓表面深50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等於或超過5χι〇1 立方公分之尺寸為10奈米至120奈米的氧析出物,且疊差密度 (stacking fault density)等於或高於 5χΐ〇8/立方公分。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製備退火晶圓的方法,該 方法包含:在65代至8〇(TC的溫度下加熱—氮濃度為5χΐ〇ΐ4/: 方公分至IxlO16/立方公分,碳濃度4 1χ1〇15/立方公分至川心/ 立方公分,氧濃度為6χ10π/立方公分至Uxl〇l7/立方公分的石夕基 材4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以及在謂^至i25()t的溫度下對該 經加熱之基材進行氬退火,其中退火之後的㈣叠差密 高於5xl08/立方公分。 、一 【實施方式J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退火晶圓,該退火晶圓m自對a的去 庇效果,即使在低溫下在裝置加卫中的熱處理中也能 的Cu的再排出,防丨卜Γ —.九 ^ ^ 防止Cu>7染,並提高裝置可靠性; 供-種製備該退火晶圓的方法。 * 發明的最佳態樣 201024479 下面將參考所附圖式說明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態樣。 [【·製備退火晶圓的方法] -種製備和本發明相_退火晶圓的方法,财法包含:⑴ 在65CTC至800°C的溫度下對氮濃度為5χ1〇Ι4/立方公分至…〇16/ 立方公分,碳濃度為b的立方公分至5χ1〇16/立方公分氧濃度 為㈤〇立方公分至ilxl〇l7/立方公分的石夕基材加熱4小時或更 長的時間(下文稱「熱處理步驟」);以及⑺在u〇(rc到咖 °(:的溫度下對經加熱的基材進行氬退火(下文稱「退火步驟」), 其中退火之後的内部疊差密度等於或高於鴻8/立方公分,且表 層沒有缺陷。根據該製備方法’疊差可在微缺陷(bmd)的附近 形成,該BMD係由氧析出物(核)組成之m材料(主要由 2組成)所組成。因此’藉由使該疊差成為對Cu的去窥位,可 提问對Cu的去㈣果’特別是在低溫處理(約彻t )時對^ (其至少在高溫處理後之冷卻期間已被去庇)的再排出抑制效 果。另外,由於IG材料(主要由氧析出物組成)的氧析出物( 顯示出去疲能力,也可充分展示對雜質(比如其他重金屬)優1 的去疲能力。 〃 以下將對每個部分進行說明。 (1 )熱處理步驟 (a )矽基材 用於熱處理步驟中的石夕基材可藉由在以cz方法生長石夕單曰日士 调整鼠、碳和氧的摻雜或含有濃度來製備。其中,藉由氮換 可使晶體生長期間形成的缺陷(稱為「空洞原生缺陷」)變^夢 201024479 由隨後用氬氣所進行的退火,不僅可消除表面空洞,而且可製備 氧沉積受到促進_單晶錠1且,氮濃度越高,氧沉積物密度 •越大。這是因為氮的加入會在石夕基材中形成即使在高溫下也穩定 -的氧沉積物核,該核即使在高溫(uoot至1250。〇下退火後仍 不消失。在一於矽基材中仍保留氧沉積物核的退火晶圓令,氧析 出物係藉由在後續的裝置步驟中的熱處理所形成。即使在高溫下 也穩定的氧沉積物核的數量可取決於氮濃度。因此,氮濃度的增 n 大可增大氧沉積物密度。另外,藉由控制碳摻雜或碳含量,本發 明可形成數量超過SxH)"/立方公分的BMD。此外,藉由控制氧換 雜或氧含量,可在本發明中形成數量超過5xl〇n/立方公分且尺寸 為1〇奈米至120奈米的BMDe藉由切片和拋光摻有適量氮、碳 和氧的矽單晶獲得的鏡面晶圓(矽基材)的氮濃度為5χΐ〇Μ/立方 a刀至1x10 /立方公分,碳濃度為ιχι〇ΐ5/立方公分至5χΐ〇1ό/立 方公分,氧濃度為6xl〇17/立方公分至Uxi〇i7/立方公分。 矽基材的氮濃度在5xl〇14/立方公分至ιχ1〇'立方公分的範圍 Ο 内,較佳在lxl〇15/立方公分至5X10力立方公分的範圍内。可以 說,為了藉由後續裝置步驟的熱處理獲得具有優良的Cu去疲能力 的退火晶圓,其尺寸為1〇奈米到120奈米的氧沉積物的密度在不 少於5x10,立方公分的範圍内,且疊差密度等於或高於5χΐ〇8/立 方公分,將氮濃度設定在上述範圍内是必需的。低於5χ1〇Μ/立方 公分的氮濃度將提供低氮濃度,此將使「原生缺陷」難以消除。 另—方面,超過lx 1〇16/立方公分的氮濃度將使單晶難以生長。 另外,矽基材的碳濃度在lxl〇15/立方公分至5><1〇10/立方公分的 201024479 範圍内’較佳在2χΗ)】5/立方公分至lxl〇16/立方公分的範圍内。低 於1X1015/立方公分的碳濃度將不能獲得足夠的BMD密度。另一 方面,超過5X1016/立方公分的碳濃度將產生少量的低疊差。 另外,矽基材的氧濃度在6M0’立方公分至11χ1〇η/立方公分 (JEIDA)的範圍内,較佳在7xl〇17/立方公分至1〇xl〇n/立方公 分的範圍内。低於6xIGiV立方公分的氧漢度將提供小的bmd尺 寸及低的BMD密度。另-方面,超過11χ1〇Ι7/立方公分的氧濃度 將提供過大的BMD尺寸。 在藉由CZ方法生長石夕單晶時調整比如石夕基材中之氮、碳及氧 的摻雜或含有濃度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制。例如,氮之加入可藉由 使用切基材上形成的具有氮化賴的晶圓所達成;碳之加入可 藉由將碳片浸人炫融的韻财所達成。氧可藉由拉晶條件比如 堆禍旋轉速率而調整。然而,本發明不限於這些方法,藉由利用 傳統上已知的技術’若適當’可在生長⑪單晶時輕氮、碳及 之摻雜或含有濃度。 矽基材的氮濃度可藉由SIMS (二次離子質譜儀)測量,而碳濃 度和氧漠度可藉由⑽以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測量。/ (b)熱處理 士在此步.驟中,在650t至綱。c的溫度下對石夕基材進行至少4小 時之熱處理。低於65(rc的熱處理溫度將使達成預定的騰D密度 需要太長時間。另一方面,超過峨的熱處理溫度將無法提: 足夠的BMD密度。 ' 另外,低於4小時的熱處理時間將提供低的β m d密|。應注亲 201024479 到熱處理時間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制,然而,考慮到成本,等於或 短於10小時係所欲的。 另外’熱處理的氛圍沒有特別限制。考慮到防止晶圓表面的氣 化’含有氮和氧的氛圍係所欲的。具體地,以氮氣為基準,較佳 係使用氧濃度為αΐ體積%至1體積%,且更佳係G.3體積%至0.8 體積%。 ' ❹ 而,對於後面將要描述的第二種熱處理方式,當在高溫下連 續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步驟)和使用氬氣退火(退火步驟)時, 亦在氬氛圍下進行熱處理係所欲的。在高溫下制氬氣退火需要 在沒有氧化膜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就需要除去氧化膜等而言, ,從熱處理步驟到退火步驟的過渡中以氬氛圍代替含有氮和氧的 氛圍係非所欲的,且使連續處理變得困難。 根據本發明的熱處理足以滿足至少上述要求。以下將對熱處理 條件的典型實施態樣進行㈣。原則上,本步驟不限於這 態樣。 — (bl)熱處理的第—實施態樣 /處理的第-實施方純括在㈣。⑽_t的範圍内的恒定 /皿度T,下’在含有氣和氧的氛圍中熱處理矽基材至少4小時(第 -實施態樣)。在該實施態樣中,加熱至恒定溫度L的方法沒有 特別限制。例如,可包括在財基材插人處於含有氮和氧的氛圍 中的爐中之後’以預定的升溫速率加熱驗定溫度k或包括將 石夕基材插人加熱至料溫度T|的爐中以快速升高其溫度,其方法 沒有特別限制。在該實施態射,就氧沉積物㈣生長而言,升 201024479 溫到蚊溫度T!的升溫迷率較慢且保溫時間較長係所欲的。從這 些方面來看’從開始升溫時的溫度,即插_基材時的溫度,到 恒定溫度Τι的升溫速率為〇」到rc/分鐘,較佳為〇 3至"。以分 鐘。低於O.lt/分鐘的升溫速率將需要過長的時間到達到恒定溫 度1 ’並不經濟。另—方面,超過似分鐘的升溫速率將使氧沉 積物核的生長不充分。 只要在赋到崎的範圍内’該實施態樣中的恒定溫度丁1 就是充分的。 、σ ,在該實施態樣巾,減理可藉由在㈣基板保持於恒定 溫度Τ,至少4小時的預定時間不久後將其拉出爐外而完成。 (b2)熱處理的第二實施態樣 第二實施態樣包括連續進行熱處理步驟和退火步驟。具體地, 已括像第—實施祕那樣在氬氛圍中在恒^溫度了1下熱處理石夕 基材預定㈣間’然後在射在氬氛®下在高溫下對所述基材進 行^步驟’不將所述基材拉出爐外,或不降低溫度。在根據第 二實施態樣的熱處理#,可如上所述在氬氛®下進行熱處理步驟 和退火步驟。 。士上所述,已描述在650°c至⑽〇°c的溫度下進行熱處理4小時 或更長的時間的熱處理步驟的典型實施態樣。然而,本發明應不 ;此例如’熱處理可在兩個或更多階段中進行;溫度可任音 升降,〇 |计 心 〃、要/、在650°C至800°C的範圍内;或升溫或降溫時的升溫 速率或降溫料可任意決定n減理時間也沒有特別限制, …、处理日τ間總計等於或長於4小時。此外,可在連續改變溫 201024479 度時進行熱處理,而不保持恒定溫度。 (2)退火步驟 上述熱處理步驟後,在11〇〇t至12耽的範圍内的溫度下進行 使用氬的退火。藉由在灣至咖。㈣溫度下進行使 用風的退火’不僅尺寸為會被高溫τ的熱處理步驟所除去的氧沉 積物核’可預先充分生長至不被除去的尺寸,而且可消除表層中 的晶體缺陷。 e 另外’對於使用氯的退火的氛圍,一般可使用氯濃度為_體 積%的氬氣。此外,可使用氬氣和氫氣的混合氛圍。通常,在退 火晶圓的製備中,高溫退火可藉由使用氫氣和惰性氣體(比如氣 氣)進行。在本發” ’考刺成本,較㈣在上述氛圍下進行 使用氩的退火。 在本步驟中’當熱處理步驟根據第一實施態樣進行時,可從已 拉出爐外㈣基材的表面職氧化膜,之後可將基材插入氮氛圍 下的爐中。或者,當熱處理步驟根據第二實施態樣進行時,可將 已在氬氛下經減理_歸繼収錢錢下_中,或從 在氬氛圍下用於熱處理的爐中轉移财氬氛圍下用於退火處理的 爐中(在此情況下,爐外正在轉移中的石夕基材係所欲地保持在氮 氣圍中 >。使用氬的退火可在卿㈣12贼的範圍内的退火溫 度丁2下進行5分鐘到4小時範圍内的退火時間t2,較佳在⑽ ^到me的範圍内的溫度下進行10分鐘到4小時。低於i 1〇〇 c的退火溫度τ2將不能除去表面上的「原生缺陷」。超過125〇。。 的退火溫度丁2將使立方公分的沉積物被溶解(dissolved)。 201024479 低於5分鐘的退火時間h將使「原生缺陷」的消除不充分,而超 過4小時的退火時間t2將降低產量。 (a)退火 柜據本發月的退火處理可藉由將石夕基材保持在氬氛圍下在 Mmot範圍内的特定的恒定退火溫訂2下歷時預定的時間^ 來進行。升溫到上述退火溫度T2的升溫速率在㈣。c至嶋。c下 為代/分鐘至10t/分鐘且在麵。…赋下為分鐘到6 °C/分鐘係所欲的。較佳地,升溫到上述退火溫度T2的升溫速率在 650 C到1000 C下為5。〇/分鐘到9。(:/分鐘且在觸代到125(rc下 為0.5C/分鐘到5t/分鐘。在65(rc到1〇〇〇t:下低於❿分鐘的 升溫速率,或在刚代到12贼下低於〇 4t/分鐘的升溫速率將 使達到上述退火溫度丁2需要過長的時間,並不經濟。另一方面, 在赋到1000tT超過和分鐘的升溫速率,或在刪。㈣ 】25(TC下超過6t/分鐘的升溫速率對氧沉㈣或叠差的生長並不 充足。 當熱處理步驟根據第二實施態樣進行時,可將在氯氛圍下經熱 處理㈣基材在氬氛圍下的爐中以預定的升溫速率連續加熱到退 火溫度T2。或者,可將石夕基材從氬氛圍下的用於熱處理的爐中轉 移到氬氛圍下加熱至退火溫度丁2的用於退火處理的爐中(在此情 況下’在爐外正在轉移中㈣基材係所欲地保持在氬氛圍下),並 快速加熱。其並沒有特別的限制。此外在該實施態樣中,為使尺 寸為1〇奈米到120奈米的氧析出物之濃度(密度)可增至等於或 超過5ΧΗ)"/立方公分的程度且以密度也可增至等於或高於 201024479 5xl〇V立方公分的程度,制上述退火溫纟&的升溫速率可經選 擇以在65〇°(:到100(rc下為似分鐘到1〇口分鐘且在麵。⑶ 125G°C下為G.4°C/分鐘到6°c/分鐘係所欲的,而退火時間t2可選 •為10分鐘到4小時係所欲的。從上面的角度來看,上述退火溫度 几最高達iooo°c的升溫速率是5。〇/分鐘到9t/分鐘,從1刪。c 到1250°CS0.5到5〇C/分鐘。升溫到最高達1〇〇(rc低於似分鐘 的升溫速率,或從到125代低於Q.❿分鐘的升溫速率將 ❹使達到上述退火溫度T2需要長時間,並不經濟。另_方面,升溫 最高達i_°c超過1(rc/分鐘的升溫速率,或從刚吖到12贼 超過6 C/分鐘的升溫速率將對氧析出物或疊差的生長不充足。 另外,在根據本發明的退火步驟中,退火處理可藉由下述方法 完成:將⑪基材(退火晶圓)簡在退火溫度了2下歷時預定的時 間在氯氛圍下的爐巾以丨到似分鐘的冷卻速率將石夕基材冷 卻至預定溫度Tj,並將石夕基材從爐中取出。 在此情況下,預定溫度丁3可在7〇〇到8⑽。c的範圍内。低於7〇〇 〇 °c的預定溫度几將需要長時間。另一方面,超過80(TC的預定溫 度丁3在一些情況下會產生滑移(snp)。另外,低於rc/分鐘的降 溫速率將需要長時間,超過5t/分鐘的降溫速率在—些情況下會 產生滑移。 上述實施態樣是在nrn:到125(rc的溫度下進行使用氬退火的 退火步驟的典型實施態樣。然而本發明不應限於此。例如,可以 任思速率升高溫度,只要其在每個溫度區間之上述升溫速率範圍 内,比如升溫最高到退火溫度丁2的升溫速率可在3個或更多階段 201024479 中選擇不同值。同樣地’升溫或降溫時的升溫速率或降溫速率可 任意蚊,比如降溫至預定溫度了3的降溫速率可在2個或更多階 段中選擇不同值。此外,可藉由任意升高或降低退火溫度丁2進二 使用氬的退火處理,只要其在11〇(rC至12肌的溫度範圍内,並 可不斷變化而不保持在-悝定溫度下,並且退火時間^可為任意 的,只要在10分鐘至4小時的範_,沒有特別限制。 、 (3)退火晶圓的内部疊差密度 在本發明中,經過退火的退火晶圓中的内部疊差密度需等於或 局於5xH)V立方公分’内部疊差密度在Ιχ1()9/立方公分至…c 立方公分的範圍内係所欲的。退火後的内部疊差密度低於&奶 立方公分將提供弱的去疵能力。 退火後的内部疊差密度係用光學顯微鏡藉由劈開經退火的退火 晶圓’並對劈開的表面進行光侧(丨ighteteh—)而測量。 [Π·退火晶圓] 和本發明相關的石夕晶圓(退火晶圓)的特徵在於其在距石夕晶圓 表面深50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為等於或超過叫〇 立方公分之尺寸為丨〇奈米到12〇奈米的氧析出物且疊差密度等 於或高於5X1GV立方公分。藉由滿足上述所有要求,可提供一能 達成本發明最初目的之退火晶圓:除現有IG材料的特性外,增強 對Cu的去疯效果’抑制即使在低溫下裝置加工令的熱處理中所去 疵的Cu的再排出’並藉由防止Cu污染增強裝置可靠性。因此, 其可合適地詩高密度之高整合裝置比如高度整合之则裝置。 (氧析出物)
201024479 ^明㈣晶圓(退火晶圓)在距_晶圓表面至深π微米或 冰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為等於或超過5xi()il/立方公分之二 為10奈米至120奈米的氧析出物,較佳係1X10丨2至lxl〇13/立方 A刀。具上述尺寸的氧析出物的量低於5><1()11/立方公分 1 ·的耐滑移性,…TA (快…火 ermal Annealing)。應當說明,氧析出物的密度的上 限制。等於或低於lxlQ13/立方公分係所欲者,因為提高 在、度需要長時間的低溫熱處理。 特疋言之,距-石夕晶圓表面50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代表 微米到中心的範I在本㈣中,排除表層以下到距♦晶圓表面 =於50微米範圍的原因在於,在晶圓内部產生的氧析出物或疊差 =對重金屬污染具有去龜效果,所述晶圓㈣離晶圓表面附近 的破置主動區(device activated region )足夠遠。因此,在本發明 中’在此指定在距石夕晶圓表面5Ό微米或更深的位置的氧析出物和 疊差密度’排除該有關範圍。 〇 另外,將氧析出物的尺寸指定為1Q奈米到12Q奈米的範圍的原 口在於,儘官本發明的退火晶圓中可能大量包含尺寸小於1 〇卉米 的氧析出物,但氧析出物的尺寸需超過1〇奈米才可用穿透式電= 顯微鏡(TEM)測量沉積物密度(=尺寸低於1〇奈米的氧析出物 不能藉由TEM方法測量),因此排除該有關範圍。另—方面,俾 官本發明的退火晶圓中可包含尺寸超過12〇奈米的氧析出物’佝 尺寸超過120奈米的氧析出物將使缺陷密度小,因此也排除該 關範圍。 Λ 201024479 曰二〃可藉由下述方法確定,制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石夕 ㈤氧析出物,並在㈣晶圓表面5G微米或更深的位 置:ί十 寸為10奈米到12G奈米的氧析出物。應注意此處使用的「氧 物的尺寸」定義為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八面體氧 >儿積物的對角線長度。 (疊差密度) 在:發:的退火晶圓中,在距矽晶圓表面50微米或更深的位置 2 ’叠差密度等於或高於5xlGV立方公分,較㈣卜⑻/立方公 二:XI。丨。/立方公分。疊差密度低於5xi〇8/立方公分將提供弱的 疵月匕力。應注意疊差密度之上限值沒有特別限制。 =明的退火晶圓的疊差密度可以使用光學顯微鏡藉由將石夕晶 和’並對截面表面進行2分鐘之光蝕刻以測量。 本發明的退火晶圓可藉由上述用於製備和本發明相關的退火晶 圓的方法製備。 實施例 實施例1
藉由使用CZ方法,拉起氮濃度為叫〇!5/立方公分(用SIMS 测量)’碳濃度為8心5/立方公分,且氧浪度為9增l7/立方公分 (用HMR根據JEIDA標準測量)的矽單晶。 切片和拋光得到的石夕單晶以獲得鏡面晶圓(石夕基材)後,在彭 造過程期間,將鏡面晶圓插人在·。^、含Μ和氧的氛Μ 具體而言,以氮氣為基準,在氧濃度為〇2體積%的氛圍下)的 ’中’在700 C下對鏡面晶圓進行熱處理4小時,然後將其從爐 201024479 中拉出。 然後,藉由刻歸去在熱處理下石夕基材的氧化膜,將石夕基材插 •。入氬氛圍下的爐中,具體而言,為丨〇〇%的氬氣。從觸1到1〇〇〇 m°C/分鐘的升溫速率,從1_°C到譲。C以4t/分鐘的升溫 速率’並從⑽^:到120(rca rc/分鐘的升溫速率予以加熱後, 在1200°c使用氬退火1小時,以從爐中拉出石夕基材。 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退火後的内部氧析出物,發現在距 ❹彳晶圓表面5G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為lxlol2/立方 A刀之尺寸為10奈米到〗2Q奈米的氧析出物。此外,將退火後的 退火晶圓劈開並進行絲刻2分鐘,以制光學顯微鏡觀察截面 、结構中距表面5G微米深度的區域。結果發現疊差密度為5xl〇8/ 立方公分。 第2圖係藉由觀察實施例丨中獲得的退火晶圓的截面,距表面 _微米的深度位置的狀態的圖式(照片)。在該圖中,氧析出物 係描繪為小坑,疊差係描繪為線性缺陷。 ❺ 實施例2 藉由使用CZ方法,拉起氣濃度為2x1Gi5/立方公分(用SIMs 測量)’碳濃度為SxiOW立方公分,且氧濃度為9χ1〇17/立方公分 (用FT-IR根據JEIDA標準測量)的矽單晶。 切片和拋光得到的矽單晶以獲得鏡面晶圓(矽基材)後,在製 造過程期間,將鏡面晶圓插入在7 〇 〇 °C下、使用的氬氣濃度為10 〇 % 的氬氛圍下的爐中,將鏡面晶圓置於爐中4小時。然後,藉由下 述方法在12001對基材進行使用氬之退火1小時:以yc/分鐘的 201024479 升溫速率升溫至最高達100(rc,然後在該升溫後,以4<t/分鐘的 升溫速率將溫度升至最高達1100〇c並以rc/分鐘的升溫速率升至 最高達1200°C ’以從爐中拉出石夕基材。 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退火後的内部氧析出物,發現在距 退火晶圓(矽晶圓)的表面50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 為lxlO12/立方公分之尺寸為丨〇奈米到12〇奈米的氧析出物。此 外,將退火後的退火晶圓劈開並進行光蝕刻2分鐘,以使用光學 顯微鏡觀察截面結構中距表面5 〇微米深度的區域。結果發現疊差 密度為IxlO9/立方公分。 比較實施例1 拉起氮濃度為IxlO15到5χ1〇15/立方公分(用SIMS測量),且 氧濃度為7xl017到10M017/立方公分(用FT_IR根據JmDA標準 測量),不加入碳的矽單晶。 將藉由切片和拋光得到的矽單晶獲得的鏡面晶圓(矽基材)在 70(TC的插入溫度下插入氬氛圍(具體而言’使用的氬氣濃度為 100% )下的爐中後’藉由下述方法在氬氣下在i 2〇〇〇c下對基材進 行退火1小時:以8C/分鐘的升溫速率升溫至最高達1〇〇〇它,以 ❿分鐘升至最高達11G(rc和以rc/分鐘升至最高達簡t,然 後將其從爐中拉出。 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退火後的内部氧析出物’發現在距 退火晶圓(石夕晶圓)的表面5G微米或更深的位置處,存在有數量 為WO9/立方公分之尺寸為10奈米至12〇奈米的氧析出物。此 外’將退火後的退火晶圓劈開並進行絲刻2分鐘,以使用光學 18 201024479 顯微鏡觀察截面結構巾距表面5 G微米的深度的區域。結果發現疊 差密度為1 X 107/立方公分。 <去疯的評價方法> 刻意地用cu污染晶圓以評價去疵效果。 (晶圓污染) 使用虱-過氧化氫水(APM) +稀釋的氫氟酸含水溶液(DHF) + 風風酸_過氧化氫水(HpM)洗滌在實施例1到2和比較實施例1 中獲彳于的矽晶圓(退火晶圓),以對其表面賦予親水性。然後,藉 使用方疋轉塗布方法,用Cu污染晶圓表面。藉由原子吸收分析確 疋表面上的Cu污染量為4χ1012/平方公分。關於使表面銅擴散進 入晶圓的處理,在氮氛圍中於95(TC下進行擴散5分鐘。擴散後 在~卻至至溫期間Cu被一次性去疲。然後在氮氛圍下於4〇〇。〇進 行熱處理2小時’以進行從去疵位的再排出處理。藉由原子吸收 刀析檢驗污染量以確定排出至表面的Cu量。在表面檢測的Cu的 量顯示於下表1中。 表1 尺寸為10至120奈米的_斤出物 疊差密度 表面檢測到的Cu的量 (/立方β分) (/立方公分) (/立方公分) 實施例1 ΙχΙΟ12 5x10^ 5χ1〇'° 實施例2 ΙχΙΟ12 lxl(f 1〜1, 4χ1010 tb$交實施例1 1χ 109 ΙχΙΟ7 - ------- 4x10" -------- 可以看出’與比較實施例1相比,實施例1和2在表面檢測到 201024479 的cu的量較小,去疵能力 去痴位的再排出的抑制效果。'特别是一次性去疫的Cu的相關 f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在藉由使用丨 在氮氛圍中於95(rc下敛處和CZ方法獲得的晶圓中,當 處理時,對C μ/ 》鐘後增加空氣氛圍下的低溫熱 文獻12 力與熱處理溫度之間的關係,引自非專利 又馱1報導的資料。 察顯示用光學顯微鏡對距表面100微米的深度位置處觀 火晶圓,㈣面的狀態’該晶圓係藉由劈開實施例1獲得的退 日日石夕晶圓)’並對劈開的晶圓進行光飿刻2分鐘而獲得。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20

Claims (1)

  1. 201024479 ¥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退火aa圓’其在距_♦晶圓表面深%微米或更深的位置 . 處存在有數里為等於或超過5X1G11/立方公分之尺寸為10奈 . 米至12〇奈米的氧析出物立方公分,且疊差密度等於或高於 5xl08/立方公分。 2. —種製備退火晶圓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65〇c>c至8〇〇c>c的 溫度下加熱一氮濃度為5xl〇H/立方公分至14〇16/立方公分、 碳》農度為lxlO15/立方公分至5><1〇16/立方公分且氧濃度為 Ο 6x10 /立方公分至llxlO17/立方公分之矽基材4小時或更長的 時間;以及在11〇〇。(:至1250°C的溫度下,對該經加熱之基材 進行氬退火,其中退火之後的内部疊差密度等於或高於5x1 〇8/ 立方公分。 參 21
TW098142849A 2008-12-18 2009-12-15 Annealed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nealed wafer TW20102447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2874A JP2010147248A (ja) 2008-12-18 2008-12-18 アニールウェハおよびアニールウェハ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4479A true TW201024479A (en) 2010-07-01

Family

ID=4151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2849A TW201024479A (en) 2008-12-18 2009-12-15 Annealed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nealed waf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55903A1 (zh)
EP (1) EP2199435A1 (zh)
JP (1) JP2010147248A (zh)
KR (1) KR20100070989A (zh)
CN (1) CN101748491A (zh)
SG (1) SG162695A1 (zh)
TW (1) TW2010244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7939B2 (en) * 2009-12-29 2013-01-22 Siltronic Ag Silicon waf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5194146B2 (ja) 2010-12-28 2013-05-08 ジルトロニック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シリコン単結晶、およびウエハ
JP5997552B2 (ja) * 2011-09-27 2016-09-28 グローバルウェーハズ・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熱処理方法
US9945048B2 (en) * 2012-06-15 2018-04-1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CN103094316B (zh) * 2013-01-25 2016-01-20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高金属吸杂能力的n/n+硅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JP6421611B2 (ja) * 2014-01-29 2018-11-1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用電極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19637B2 (ja) * 2014-02-26 2017-04-26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アニール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280491A (zh) * 2015-06-17 2016-01-27 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硅片及制造方法
CN105297140B (zh) * 2015-09-10 2019-10-25 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硅片及退火处理方法
JP6711320B2 (ja) * 2017-06-26 2020-06-17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
CN108110046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基于氧沉淀抑制位移辐照损伤的直拉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4155B (zh) * 2022-06-09 2024-02-23 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内除杂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7632B2 (en) * 2000-01-17 2003-02-11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ingle crystal ingo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ilicon wafer
US7201800B2 (en) * 2001-12-21 2007-04-10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Process for making silicon wafers with stabilized oxygen precipitate nucleation centers
JP2005051040A (ja) * 2003-07-29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基板
JP2005050942A (ja) * 2003-07-31 2005-02-24 Sumitomo Mitsubishi Silicon Corp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21139B2 (ja) * 2005-12-27 2013-01-16 ジルトロニック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アニールウエハの製造方法
JP2007220825A (ja) * 2006-02-15 2007-08-30 Sumco Corp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DE602007004173D1 (de) * 2006-12-01 2010-02-25 Siltronic Ag Silicium-Wafer und dessen Herstellungsmeth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62695A1 (en) 2010-07-29
EP2199435A1 (en) 2010-06-23
CN101748491A (zh) 2010-06-23
US20100155903A1 (en) 2010-06-24
KR20100070989A (ko) 2010-06-28
JP2010147248A (ja)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4479A (en) Annealed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nealed wafer
TWI539041B (zh) 單晶矽半導體晶圓及其製造方法
TWI336499B (zh)
KR100573473B1 (ko) 실리콘 웨이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256195B2 (ja) シリコンウエ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90091B (zh)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766393B1 (ko) 규소 웨이퍼의 제조방법
CN101765901B (zh) 贴合晶片的制造方法
TW201107544A (en) Anneal waf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neal waf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vice
WO2006003812A1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シリコンウェーハ
TW201025453A (en)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822231A (en) Silicon wafer for semicondu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006615A (ja) 高抵抗シリコンウエ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17245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26034A (en) Silicon waf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TW201527610A (zh) 矽晶圓及其製造方法
JP2007045662A (ja) 半導体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13276B2 (ja) シリコン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TW530325B (en) Semiconductor waf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TW557496B (en) Epitaxial waf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5340348A (ja) Simox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simox基板
TWI304604B (zh)
EP1906450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imox substrate, and simox substrate produced by said process
WO2002049091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ranche de recuit et tranche obtenue
JP5262021B2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