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2044A - Discharging unit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Discharging unit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2044A
TW201022044A TW098133206A TW98133206A TW201022044A TW 201022044 A TW201022044 A TW 201022044A TW 098133206 A TW098133206 A TW 098133206A TW 98133206 A TW98133206 A TW 98133206A TW 201022044 A TW201022044 A TW 2010220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ink tank
valve body
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3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hiro Miyata
Masao Murata
Satoshi Shiba
Hirofumi Minami
Seiichi Satou
Kazuhiro Musha
Mitsuru Yahagi
Jyunpei Yuyama
Original Assignee
Ulva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vac Inc filed Critical Ulva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22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20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Description

20102204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將吐出液(墨水)吐出並執行列印的液 滴吐出裝置。 【先前技術】 在從噴嘴吐出液滴後執行列印的噴墨吐出裝置中,通 〇 常是由專用的流路連結印刷頭與墨水槽,並經由該流路將 貯留於墨水槽內的墨水供給至印刷頭。 所供給的墨水,是藉由「被設置於印刷頭內的壓力發 生裝置」所產生的壓力波,而作爲墨水滴從噴嘴孔被押出 。壓力發生裝置,譬如在隨選型(on-demand )的噴墨頭 中,爲加熱器或者壓電元件等的引動器。 此時,爲了從噴嘴孔良好地吐出墨水滴,必須使包含 「印刷頭於非作動時之噴嘴孔部分的墨水液面」之墨水的 ® 表面狀態保持安定。爲了維持液面,則必須對墨水作用: 用來對抗「墨水滴因重力而自然落下時之力量」的力量。 但是,雖然上述的隨選型印刷頭具備有射出液滴的機 構,卻爲完全未具備:當印刷頭於非作動時,使墨水不會 通過印刷頭而洩漏的機構。因此,是利用「作用使墨水不 會洩露之壓力」的方法。該壓力在本文中稱爲「背壓」。 話雖如此’噴墨吐出裝置所必須之背壓的最小控制範 圍’爲lOmmHaO以下的程度,且與外部環境之壓力間的 差異極小。因爲這個緣故,在使用習知的真空泵等的系統 -5- 201022044 中,是很難精確地調節該壓力領域。 就提供背壓的其中一種習知技術而言,常見的例子是 在墨水槽內採用網目狀的多孔質體(請參考下述的專利文 獻1〜3)。該類的習知技術,是將墨水被多孔質體所吸引 時,由多孔質體之細孔所產生的毛細管力作爲背壓而用於 墨水的保持,並可藉由細孔尺寸、材質、形狀等來控制毛 細管力。但是在該種方法中卻存有產生下述問題的疑慮: 墨水中的固體成分被多孔質體所吸附而導致墨水成分產生 @ 變化、或者多孔質體之材質的選定受到墨水耐性的限制等 〇 就提供背壓的其他方法而言,也存有不採用上述多孔 質體的例子(請參考下述的專利文獻4)。該類的習知技 術,是在實質上呈密閉狀態的墨水槽內部,設有連通墨水 槽的內外且彎曲成U字型的集存管,藉由管內部之液體的 流動,來調節墨水槽內外之差力壓,也就是指背壓。在該 方法中,雖然不會產生如上述多孔質體的相關問題,但由 參 於是趨近於密閉狀態的構造,而無法適用於從外部對墨水 槽執行墨水供給的裝置構造。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26831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51397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 32630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4011560號公報 【發明內容】 -6 - 201022044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所硏發而成的發明,本發 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使用多孔質體來調整墨水槽內的 背壓,且能從外部補充墨水的技術。 〔解決課題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吐出單元具有:墨水槽 〇 ,該墨水槽配置有用來朝處理對象物吐出的墨水;及壓力 控制裝置,該壓力控制裝置是連接於前述墨水槽;前述壓 力控制裝置具有:第一、第二流路,該第一、第二流路被 設於前述墨水槽與外部環境之間;和負壓閥,該負壓閥被 設於前述第一流路,當前述墨水槽的內部壓力,相較於前 述外部環境的壓力而小於第一特定壓力以上時形成開啓狀 態’而使前述墨水槽連接於前述外部環境,當非開啓狀態 時則形成關閉狀態,而將前述墨水槽與前述外部環境之間 ® 予以遮斷;及正壓閥,該正壓閥被設於前述第二流路,當 前述墨水槽的內部壓力,相較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壓力而大 於第二特定壓力以上時形成開啓狀態,而使前述墨水槽連 接於前述外部環境’當非開啓狀態時則形成關閉狀態,而 將前述墨水槽與前述外部環境之間予以遮斷。 此外’本發明是前述外部環境爲大氣環境的吐出單元 〇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單元’其前述負壓閥具有閥座及 閥體’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並將前述閥 201022044 體配置於前述開口上,而形成密閉前述開口的關閉狀態, 前述閥體的重量是設定成:當前述開口之下方空間的壓力 ,相較於前述開口之上方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一特定 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浮起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單元,其前述正壓閥具有閥座及 閥體,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並將前述閥 體配置於前述開口上,而形成密閉前述開口的關閉狀態, 前述閥體的重量是設定成:當前述開口之下方空間的壓力 @ ,相較於前述開口之上方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二特定 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浮起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單元,其前述負壓閥具有閥座、 閥體及閥彈簧,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前 述閥體可藉由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而壓附於前述閥座的表 面,並形成密閉前述開口的前述關閉狀態,前述閥彈簧的 復元力是設定成:當前述閥座之背面側空間的壓力,相較 於前述閥座之表面側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一特定壓力 @ 以上時,使前述閥體從前述閥體分離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〇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單元,其前述正壓閥具有閥座、 閥體及閥彈簧,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前 述閥體可藉由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而壓附於前述閥座的表 面,並密閉前述開口而形成前述關閉狀態,前述閥彈簧的 復元力是設定成:當前述閥座之背面側空間的壓力,相較 於前述閥座之表面側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二特定壓力 -8- 201022044 以上時’使前述閥體從前述閥體分離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〇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裝置具有:上述的任何一種吐出 單元、及連接於前述吐出單元的吐出頭,並且構成:在前 述吐出頭設有露出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吐出口,將收容於前 述墨水槽的前述墨水供給至前述吐出頭,並由前述吐出口 對前述處理對象物吐出。 # 此外,本發明的吐出裝置,其前述吐出口是爲在較前 述墨水槽更下方的位置,前述壓力控制裝置,是使前述墨 水槽的內部壓力,小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壓力。 〔發明效果〕 由於可精確地控制墨水槽內的背壓,故能防止墨水從 吐.出口洩漏,也能使液面安定。由於液面安定’因此來自 於吐出口之液滴吐出量和噴濺位置精度等的液滴吐出狀態 © 也安定。由於背壓控制未採用多孔質體,因此墨水成分不 會變質。 【實施方式】 第1 ( a )、( b )圖爲印刷裝置的側視圖與俯視圖。 印刷裝置1具有:台7'及配置於台7上的可動腕8。在 第1(a)圖中省略了可動腕8。 在台7的側方延設有軌道37 ’可動腕8是藉由未圖示 的移動手段,而沿著軌道37的延設方向往復移動。 -9 - 201022044 在可動腕8設有1個或複數個吐出裝置2。吐出裝置 2分別具有吐出頭3。在吐出頭3上設有未圖示的吐出口 ,且各吐出頭3的吐出口分別露出於可動腕8的底面。 從台7表面的可動腕8底面爲止的高度,是大於作爲 處理對象物之基板6的厚度,吐出頭3是在不會與配置在 台7上的基板6發生衝突的狀態下,與可動腕8 —起在台 7上移動。 各吐出裝置2具有吐出單元20,吐出單元20是透過 _ 配管之類的流路9、10而各自連接於主槽4與排出槽5。 吐出頭3連接於吐出單元20。雖然連接於吐出單元 20之吐出頭3的數量可以是1個或者複數個,但在本例中 是將2個吐出頭3連接於1個吐出單元20。此外,吐出單 元20的數量可以是1個或者複數個。 第2圖是顯示吐出單元20的示意剖面圖。吐出單元 20具有墨水槽11,而將主槽4連接於吐出單元20的流路 9'和將排出槽5連接於吐出單元20的流路10,是分別連 G 接於墨水槽1 1。 在上述的二個流路9、10,分別設有旋塞16、17,一 旦主槽4與墨水槽11間之流路9的旋塞16形成開啓狀態 ,將從主槽4對墨水槽11供給墨水21,一旦形成關閉狀 態,則停止墨水2 1的供給。該墨水2 1也被稱爲吐出液。 此外,一旦墨水槽11與排出槽5之間的旋塞17形成 開啓狀態,將從墨水槽1 1把墨水2 1排出至排出槽5,倘 若形成關閉狀態則停止墨水2 1的排出。如此一來,藉由 -10- 201022044 切換旋塞16、17,可使墨水21儲存於墨水槽11、或從墨 水槽1 1排出。 第2圖,是顯示墨水21儲存於墨水槽11的狀態。 吐出頭3是經由流路15而連接於墨水槽11,在該流 路15的途中設有旋塞18。 墨水槽11是位於吐出頭3的上方,一旦墨水槽11與 吐出頭3之間的旋塞1 8形成開啓狀態,便將墨水槽1 1的 φ 墨水2 1供給至吐出頭3。 第3圖爲吐出頭3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吐出頭3具有 墨水室3 1,並把由墨水槽1 1所供給的墨水2 1收容於墨水 室3 1。 吐出口 36是連接於墨水室31,被收容於墨水室31內 的墨水21,是在吐出口 36內暴露(露出)於吐出裝置1 的外部環境。而外部環境爲大氣環境。 在墨水室31設有加熱器或壓電元件等的引動器35。 Φ 一旦對引動器35通電’引動器35將升溫或者變形而對墨 水21施加按壓力,使墨水21從吐出口 36吐出並噴濺至 基板6。 由於墨水槽11位於吐出頭3的上方’因此使露出於 吐出口 36內的墨水21液面、與墨水槽11內之墨水21液 面的高度不同’而產生水位差(waterheaddifference) ° 倘若將墨水槽11內墨水21液面之上方空間的壓力作 爲墨水槽11的內部力’即使在未施加來自於引動器35之 按壓力的停止狀態下’爲了使墨水21不會從吐出口 36漏 -11 - 201022044 出,必須藉由如閥裝置1 2之類的壓力控制裝置來控制內 部壓力。 第4圖爲閥裝置12之其中一例的放大剖面圖,閥裝 置12具有:管之類的第一、第二流路41' 42;及設於第 一、第二流路41、42途中的第一、第二止回閥13、14。 第一、第二流路41、42的其中一端連接於墨水槽11 ,另一端則露出於與吐出口 36相同的外部環境(這裡指 的是大氣環境)。雖然在本例中’第一、第二流路41、42 0 是共同擁有其中一端與另一端’但亦可將第一、第二流路 41、42予以分離。 第一、第二止回閥13、14具有:閥座45、46;及閥 體47、48。第一、第二止回閥13、14的閥座45、46,是 分別形成有貫通孔33、34的板’且側壁與第一、第二流 路41、42的內壁面緊密固定成氣密,並被固定於第一、 第二流路41、42之途中的位置。 閥座45、46的貫通孔33、34,是呈現越朝上方越開 〇 闊,且越朝下方越狹小的漏斗狀。閥體47、48呈粒狀’ 其直徑是形成:大於貫通孔33、34的下端開口,且小於 上端開口。 閥體47、48是被配置於閥座45、46上而嵌合於貫通 孔33、34,貫通孔33、34的內壁面則成爲圍繞著閥體47 、48的定位構件,而在閥體47、48不會產生位置偏移的 狀態下,配置在貫通孔3 3、3 4的下端開口,也就是指連 接口 43、44 上。 -12- 201022044 而定位構件,只要是能將閥體47、48配置於連接口 43、44上者即可,並無特殊的限制,也可以將豎立設置於 連接口 43、44周圍之2支以上的支承棒作爲定位構件, 或將從連接口 43、44之正上方垂吊而下的繩索作爲定位 構件,亦可將閥體47、48安裝於該繩索。 閥體47、48,是藉由其本身的重量而壓附於閥座45 、46之連接口 43、44周圍,連接口 43、44是被閥體47 φ 、48所密閉,而使包夾著連接口 43、44的上方空間與下 方空間被分離而形成關閉狀態。 由於閥體47、48是經由連接口 43、44而露出於連接 口 43、44的下方空間,因此連接口 43、44之下方空間的 壓力大於上方空間的壓力,一旦該壓力差成爲特定壓力P, (Ρι>閥體47、48的重量/連接口 43、44的面積)以上 時’閥體47、48將浮起並產生間隙,而促使包夾著連接 口 43、44的上方空間與下方空間形成連接的開啓狀態。 ® 第一、第二流路41、42在途中形成彎折,第一止回 閥13是位在:第一流路41中朝上彎曲的部位,第二止回 閥14是位在:第二流路42中朝上方彎曲的部分。 第一、第二流路41、42連接於外部環境的端部,是 位在較連接於墨水槽11之端部更上方的位置,因此,第 一止回閥13之連接口 43的上方空間是連接於墨水槽11, 而下方空間則連接於外部環境,相反地,第二止回閥14 之連接口 44的上方空間是連接於外部環境,而下方空間 則連接於墨水槽1 1。 -13- 201022044 雖然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與外部環境的壓力相同, 但倘若該壓力差小於特定壓力1^時,第―、第二止回閥 13、14是形成關閉狀態,而將墨水槽11從外部環境遮斷 〇 倘若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低於外部環境,且其壓力 差爲特定壓力p i以上時,第二止回閥1 4將形成關閉狀態 ,且第一止回閥1 3形成開啓狀態,而使墨水槽n連接於 此外’倘若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高於外部環境,且 其壓力差爲特定壓力P1以上時,第一止回閥13將形成關 閉狀態,且第二止回閥14形成開啓狀態,而使墨水槽Η 連接於外部環境。 如此一來’第一止回閥13是作爲「用來調整墨水槽 11之負壓」的負壓閥來運作,且第二止回閥14是作爲「 用來調整墨水槽11之正壓」的正壓閥來運作,而將墨水 槽11之內部壓力與外部環境間的壓力差維持在特定範圍 參 內。 使「作爲負壓閥的第一止回閥13從關閉狀態形成開 啓狀態」的特定壓力P!、和使「作爲正壓閥的第二止回閥 14從關閉狀態形成開啓狀態」的特定壓力P!,在上述實 施例與以下的實施例中,可以是相同大小的壓力,也可是 不同大小的壓力。 接著,說明本發明中吐出裝置2之動作的其中一例。 由主槽4對墨水槽11的墨水供給,是使主槽4與墨 14 - 201022044 水槽1 1之間的旋塞1 6形成開啓狀態,並使其他的旋塞i 7 、:1 8形成關閉狀態而執行。雖然此時墨水槽1 1的內部壓 力上升,但可藉由第二止回閥14形成開啓狀態,而修正 成與大氣壓相同的程度。倘若特定量的墨水21已收容於 墨水槽11,便關閉旋塞16,而停止來自於主槽4之墨水 21的供給。 接著,使設於排出槽5與墨水槽11間之流路10的旋 φ 塞1 7形成開啓狀態,且使其他旋塞1 6、1 8形成關閉狀態 ,而從墨水槽1 1少量排出墨水2 1,並在墨水槽1 1內部形 成:爲了防止墨水洩漏,而相對於外部環境呈現負壓的背 壓。在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過度下降,且背壓形成特定 壓力P!以上的場合中,第一止回閥13是形成開啓狀態, 而使壓力回復,並將背壓修正爲:小於特定壓力Pi的必 需値。 倘若形成必需値的背壓,便會關閉旋塞1 7而停止墨 Φ 水2 1的排出。倘若使墨水槽1 1與吐出頭3之間的旋塞1 8 形成開啓狀態,且使其他旋塞1 6、1 7形成關閉狀態的話 ,墨水21將從墨水槽11供給至吐出頭3’而使來自於吐 出頭3的吐出處理變得可能。 如以上所述,由於在墨水槽11的內部形成用來防止 墨水洩漏的背壓,在引動器35未施加按壓力的停止狀態 中,墨水21不會從吐出口 36漏出。 隨著液滴吐出處理的實行,使墨水槽11的墨水21減 少。雖然隨著墨水21的減少,使墨水槽Π的內部壓力也 -15- 201022044 減少,但對應於壓力的減少使第一止回閥13形成開啓狀 態,可逐次修正墨水槽11的背壓。 倘若墨水槽1 1內的墨水2 1減少成小於特定量時,將 使墨水槽11與主槽4之間的旋塞16形成開啓狀態,且使 他的旋塞1 7、1 8形成關閉狀態,而供給墨水。 在墨水供給後,則如以上所述,於背壓形成後再次執 行吐出處理。 然而,在本例與以下的例子中,外部環境的壓力爲大 @ 氣壓,雖然外部環境的壓力將由於氣象現象而形成逐次變 化,但在該場合中,由於外氣壓與墨水槽11內部之壓力 的差壓是持續地作用於閥裝置12,因此上述背壓調整之中 也包含與上述大氣壓之間的差壓修正。 以上,雖然是藉由將墨水21從墨水槽11排出至排出 槽5的方式而形成負壓,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舉例來說,將排氣泵連接於墨水槽Π。倘若從主槽4 將墨水21供給至墨水槽11,且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上升 馨 的話,則利用排氣泵排氣至較墨水槽1 1之墨水2 1液面更 上方的空間,而形成用來防止墨水2 1洩漏的背壓。 雖然閥體47、48並沒有特別的限制,由於墨水槽1 1 背壓的最小控制壓力範圍爲lmmH20的微小値,爲了控制 這般微小的壓力差,是採用如樹脂粒子、橡膠粒子、陶瓷 粒子般的輕量粒子,而非如金屬粒子般的重量粒子。更具 體地說,其重量爲l〇g左右。此外,爲了使閥體47、48 輕量化,粒子內部亦可形成中空。 -16 - 201022044 以上,雖然是針對藉由閥體47、48的重量來控制第 一、第二止回閥13、14之開閥壓力的場合所做的說明, 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第5(a) 、(b)圖的圖號53、54;及第6(a)、( b)圖的圖號63、64,是顯示用於本發明之第一、第二止 回閥的其他例子。 支承構件51、61與閥座55、65,是在第一、第二流 © 路41、42內相對向,並配置承分離,支承構件51、61與 閥座55、65的周圍’是緊密固定於第一、第二流路41、 42的內周面而形成氣密。 第一、第二止回閥53、54、63、64具有:閥座55、 65;和支承構件51、61;和閥體57、67;及閥彈簧52、 62。在各閥座55、05分別設有:小於閥體57、67的貫通 孔56、66。圖號59、69是表示貫通孔56、66的下端,也 就是指連接口。在支承構件51、61也設有貫通孔50、60 ❹ 因此,支承構件51、61與閥座55、65之間的空間, 是藉由貫通孔50、60、56、66 ’而分別連接至其外部空間 ’也就是指第一、第二流路41、42內之支承構件51、61 側的空間;及閥座55、6 5側的空間。 閥彈簧52、62的其中一端被固定於支承構件51、61 。在支承構件51、61的另一端,安裝有大於貫通孔56的 閥體57 、 67 。 在第5(a)圖中,倘若將閥座55之支承構件51側的 •17- 201022044 面作爲表面時’閥彈簧52與閥體57是位於閥座55的表 面側,且位在閥座5 5與支承構件51之間,閥彈簧5 2是 以壓縮的狀態被安裝於支承構件51,藉由閥彈簧52之欲 恢復成原狀的復元力’將閥體按壓於閥座55,並阻塞貫通 孔56 ° 在第6(a)圖中’倘若將閥座65之支承構件61側的 面之相反側的面作爲表面時’閥體67是被配置在閥座65 的表面側,閥彈簧62則是通過閥座65的貫通孔66而延 @ 伸,且其中一端被固定於支承構件61 ,藉由被延伸之閥彈 簧62欲恢復成原狀的復元力,將閥體67壓附於閥座65 的表面。 在第5(a)圖、第6(a)圖的任一個場合中,藉由 將閥體57、67壓附於閥座55、65的表面,使連接口 59、 69被閥體57、67所密閉,而形成閥座55、65之表面側的 空間從背面側的空間所遮斷的關閉狀態。 由於閥體57、67,是經由連接口 59、69而露出於閥 參 座55、65之背面側的空間,因此閥座55、65之背面側空 間的壓力,變成高於表面側空間的壓力,一旦該壓力差大 於特定壓力P2(P2>閥彈簧52、62的復元力/連接口 59 、69的面積)時,將使閥彈簧52更進一歩地壓縮(第5 (b)圖)、或使閥彈簧62更進一步地延伸(第6(b)圖 ),而使閥體57' 67從閥座55、65分離,進而形成閥座 55、65之表面側的空間連接於背面側空間的開啓狀態。 倘若安裝成:第一止回閥53、63之閥座55、65的表 • 18 - 201022044 面側空間連接於墨水槽11 ’而背面側空間連接於外部環境 ,並將第二止回閥54、64之閥座55、65的表面側空間連 接於外部環境,而背面側空間連接於墨水槽11,便與第4 圖的場合相同,使第一止回閥53、63作爲負壓閥而運作 ,第二止回閥54、64作爲正壓閥而運作。 然而亦可:第一 '第二止回閥中’任何一個由第4圖 的止回閥13、14所構成’而另一個由第5、6圖的止回閥 53、54、63、64 所構成。 雖然墨水槽11的內部壓力並無特殊的限制,但倘若 過於微弱,將導致墨水21無法正常地從墨水槽11朝吐出 頭3供給,因此是設定成不會妨礙墨水21供給的値。 具體地說,倘若墨水槽11之內部壓力減去外部環境 之壓力的値形成- 5mmH2〇〜-100mmH20之範圍內的設定値 時,第一止回閥13、53、63是設定成開啓狀態。此外, 第一止回閥13、53、63的構造及材質,是設定成使最小 ❹ 控制壓力範圍形成lmmH20。 另外’第二止回閥14、54、64,在墨水槽π的內部 壓力變成大於外部環境的壓力時,設定成開啓狀態。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 a )圖:爲印刷裝置的側視圖。 第1 ( b )圖:爲印刷裝置的俯視圖。 第2圖:是顯示本發明中吐出裝置之其中一例的剖面 圖。 -19- 201022044 第3圖:是顯示吐出頭之其中一例的剖面圖。 第4圖:是顯示壓力控制裝置之第一例的剖面圖° 第5(a)圖:是顯示壓力控制裝置之第二例的剖面圖 第5 ( b )圖:是顯示壓力控制裝置之第二例的剖面圖 第6(a)圖:是顯示壓力控制裝置之第三例的剖面圖 第6(b)圖:是顯示壓力控制裝置之第三例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印刷裝置 2 :吐出裝置 3 :吐出頭 1 1 :墨水槽 12:壓力控制裝置(閥裝置) 13、 53、63:第一止回閥(負壓閥) 14、 54、64:第二止回閥(正壓閥) 20 :吐出單元 21 :墨水 3 6 :吐出口 -20-

Claims (1)

  1. 20102204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吐出單元,其特徵爲·· 具有: 配置有用來吐出至處理對象物之墨水的墨水槽 連接於前述墨水槽的壓力控制裝置, 前述壓力控制裝置具有: 第一、第二流路,該第一、第二流路被設在前 Φ 槽與外部環境之間;和 負壓閥,該負壓閥被設在前述第一流路,當前 槽的內部壓力相較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壓力而小於第 壓力以上時形成開啓狀態,當前述墨水槽連接於前 環境,且非開啓狀態時則形成關閉狀態,並將前述 與前述外部環境之間遮斷;及 正壓閥,該正壓閥被設於前述第二流路,當前 槽的內部壓力相較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壓力而大於第 ® 壓力以上時形成開啓狀態,當前述墨水槽連接於前 環境,且非開啓狀態時則形成關閉狀態,並將前述 與前述外部環境之間遮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吐出單元 前述外部環境爲大氣環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吐出 其中前述負壓閥具有:閥座、及閥體, 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 前述閥體被配置於前述開口上’而形成密閉前 :及 述墨水 述墨水 一特定 述外部 墨水槽 述墨水 二特定 述外部 墨水槽 ,其中 單元, 述開口 -21 - 201022044 的關閉狀態, 前述閥體的重量被設定成:當前述開口之下方空間的 壓力,相較於前述開口之上方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一 特定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浮起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吐出單元, 其中前述正壓閥具有:閥座、及閥體, 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 前述閥體被配置於前述開口上,而形成密閉前述開口 @ 的關閉狀態, 前述閥體的重量被設定成:當前述開口之下方空間的 壓力,相較於前述開口之上方空間的壓力而大於前述第二 特定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浮起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吐出單元, 其中前述負壓閥具有:閥座、和閥體、及閥彈簧, 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 前述閥體,是藉由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而壓附於前述 參 閥座的表面,形成密閉前述開口的前述關閉狀態, 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是被設定成:當前述閥座之背面 側空間的壓力,相較於前述閥座之表面側空間的壓力而大 於前述第一特定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從前述閥體分離 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吐出單元, 其中前述正壓閥具有:閥座、和閥體、及閥彈簧, 在前述閥座設有小於前述閥體的開口, -22- 201022044 前述閥體’是藉由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而壓附於前述 閥座的表面,形成密閉前述開口的前述關閉狀態, 前述閥彈簧的復元力是被設定成:當前述閥座之背面 側空間的壓力’相較於前述閥座之表面側空間的壓力而大 於前述第二特定壓力以上時,使前述閥體從前述閥體分離 而形成前述開啓狀態。 7· —種吐出裝置,其特徵爲: ❹ 具有: 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吐出單元;及 連接於前述吐出單元的吐出頭, 在前述吐出頭設有露出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吐出口, 收容於前述墨水槽的前述墨水,被供給至前述吐出頭 ’而構成從前述吐出口吐出至前述處理對象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吐出裝置,其中 前述吐出口是位在較前述墨水槽更下方的位置, ® 前述壓力控制裝置,是將前述墨水槽的內部壓力,控 制成小於前述外部環境的壓力。 -23-
TW098133206A 2008-09-30 2009-09-30 Discharging unit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TW20102204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4242 2008-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2044A true TW201022044A (en) 2010-06-16

Family

ID=4207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3206A TW201022044A (en) 2008-09-30 2009-09-30 Discharging unit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67417B2 (zh)
EP (1) EP2332729A4 (zh)
JP (1) JP4961041B2 (zh)
KR (1) KR101240132B1 (zh)
CN (1) CN102164749A (zh)
TW (1) TW201022044A (zh)
WO (1) WO20100386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6048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ing system with aerosol collection from both sides of media path
US20110279559A1 (en) 2010-05-17 2011-11-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ing system having pressure control at printhead
US8770711B2 (en) 2010-05-17 2014-07-08 Zamtec Limite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ystem having wiper module
GB2529212A (en) * 2014-08-14 2016-02-17 Sellenis Ltd Container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a liquid
CN104742528B (zh) 2015-04-22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
KR101694278B1 (ko) * 2016-06-27 2017-01-09 주식회사 고산테크 잉크젯 압력 제어장치
KR102573222B1 (ko) * 2016-11-09 2023-08-3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약액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약액 토출 장치
KR200484285Y1 (ko) 2017-04-24 2017-08-21 김희선 길이 조절식 통가죽 허리 벨트
JP2024021085A (ja) * 2020-12-28 2024-02-16 Dic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発光性ナノ結晶粒子含有インクの印刷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画素部の形成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4145A (ja) 1980-09-16 1982-03-31 Syva Co Jikarubonirukioryoshitabarupuroeetofukugotai
JP3513979B2 (ja) 1994-09-16 2004-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683187B2 (ja) 1992-07-24 1997-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3417434B2 (ja) * 1995-01-05 2003-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835111A (en) * 1995-10-31 1998-11-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act flex-circuit interconnect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5992990A (en) * 1996-10-24 1999-11-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delivery system having an off-carriage pressure regulator
CN100562431C (zh) * 2001-11-12 2009-1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
US7156507B2 (en) * 2001-11-12 2007-01-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injector
US7278718B2 (en) * 2002-01-22 2007-10-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injecting apparatus
US7040743B2 (en) 2003-04-25 2006-05-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gulation of back pressure within an ink reservoir
JP2005131939A (ja) * 2003-10-30 2005-05-2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779161B2 (ja) * 2004-02-19 2011-09-28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2004B2 (ja) * 2004-03-03 2010-0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DE102004039163A1 (de) * 2004-08-11 2006-02-23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Kraftstoffbehälter für ein Kfz
ATE394233T1 (de) * 2004-12-17 2008-05-15 Agfa Graphics Nv Tintenzirkulationssystem für das tintenstrahldrucken
JP2007245452A (ja) 2006-03-15 2007-09-2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圧力制御部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326303A (ja) 2006-06-08 2007-12-20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40132B1 (ko) 2013-03-07
EP2332729A4 (en) 2012-04-11
US20110199441A1 (en) 2011-08-18
EP2332729A1 (en) 2011-06-15
CN102164749A (zh) 2011-08-24
KR20110048574A (ko) 2011-05-11
JPWO2010038696A1 (ja) 2012-03-01
US8167417B2 (en) 2012-05-01
JP4961041B2 (ja) 2012-06-27
WO2010038696A1 (ja)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2044A (en) Discharging unit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EP2952352B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flow passage memb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quid ejecting head
JP645892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制御方法
TW201522088A (zh) 液體射出裝置及液體滲漏抑制方法
CN101813206B (zh) 压力调整阀和具有该压力调整阀的液滴排出装置
JP58912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376333B2 (ja) 流路部材、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171234B2 (ja) 流体収納部材
JP2015189202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0515773C (zh) 喷墨头
JP6380735B2 (ja) 流路部材、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US20210197562A1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very method
EP3233502B1 (en) Valves for printing fluid supply systems
JP6270401B2 (ja) 負圧調整ユニット
JP5133426B2 (ja) 吐出装置
JP5506628B2 (ja) 圧力調整装置、吐出ユニット、吐出装置
JP4691943B2 (ja) 気泡の排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方法
JP2016132191A (ja) 圧力調整弁、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159565A (ja) 開閉弁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007560A (ja) 機能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流体吐出装置、並びに印刷装置
JP2012219982A (ja) 弁構造体
JP2009034882A (ja) 液体充填排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6132193A (ja) 圧力調整弁、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142145A (ja) バルブユニット、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液滴吐出方法
JPS60143968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ヘツ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