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6430A -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6430A
TW201016430A TW098127588A TW98127588A TW201016430A TW 201016430 A TW201016430 A TW 201016430A TW 098127588 A TW098127588 A TW 098127588A TW 98127588 A TW98127588 A TW 98127588A TW 201016430 A TW201016430 A TW 2010164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width direction
decorative sheet
sensor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7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3407B (en
Inventor
Kentaro Fujii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Publication of TW20101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3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34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B29C45/14016Intermittently feeding endless articles, e.g. transfer films, 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inserts, e.g. lab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827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a transfer foil detachable from the inse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6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 B29K2105/20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201016430 六、發明說明: 之技術句域】 【發明所屬 發明領域 々、放%你百關於一種可對在已 對位後之狀態下插入於模具之間,並由已:::方向 融樹脂所形紅_成形品之表面崎加 及成形同時加騎置。 系之加飾板
【先前技娜^】 發明背景 迄今,裝飾樹脂成形品表面之方法,已有一種利用在 基體板表面形成轉印材料等而成之加飾板之成形同時加饰 法。 成形同時加飾法係於成形模具内夾入於基體板上形成 轉印層而成之加飾板,再對模具内射出熔融樹脂,冷卻後 獲致樹脂成形品,同時於成形品表面黏著加飾板,然後剝 離基體板,而對被轉印物面轉印轉印層以進行裝飾之方 法。成形同時加飾法具有即便形狀難以藉印刷法直接形成 圖案之成形品’亦可予以形成圖案之特徵。 然而,用以進行成形同時加飾之裝置已採用諸如專利 文獻1(國際公開第W02005/008155號公報)所揭露之成形同 時加飾裝置。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係可連續對模具内(固定模 與可動模之間)送入板捲狀之加飾板,並於模具已炎入加飾 板之狀態下射出熔融樹脂,而將附著於加飾板表面之圖案 轉印至樹脂成形品之表面,藉此而加飾樹脂成形品之裝 201016430 置。前述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係藉微電腦等控制裝置,就對 模具内送入加飾板、對位作業,模具之開合,熔融樹脂之 射出等一連串動作進行動作控制, 第9圖係顯示習知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所使用之加娜 板之構造者。第10圖係第9圖之加飾板之局部放大圖。加飾 板200於基體板201表面上設有包含圖案2〇2之轉印層。圖案 202須與設於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之模具21〇之模槽形成用凹 部内進行對位。因此,成形同時加飾裝置及加飾板2〇〇分別 具有前述對位作業所需之構造。 加飾板200之對位作業係對第9圖所示之輸送方向及箭 號152所示之寬度方向進行者。加飾板2〇〇分別獨立設有輪 送方向151之對位所使用之輸送方向標記2〇3(亦稱為眼 標)、寬度方向152之對位所使用之寬度方向標記2〇4(亦稱為 流線)。輸送方向標記203距離圖案202一定間隔而就各圖案 202形成點狀。寬度方向標記2〇4則在加飾板2〇〇之長度方向 上形成一定寬度之連續帶狀之標記。 又,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作為可分別檢測前述輸送方向 標記203、寬度方向標記2〇4之感測器,則如第丨丨圖所示, 包含長度方向感測器205、寬度方向感測器2〇6a、2〇6b。長 度方向感測器205、寬度方向感測器2〇6a、2〇补係設於成形 同時加飾裝置之模具21〇之光學感測器,包含夾隔加飾板 200而對向設置之發光部與受光部(未圖示)。另,前述感測 器205、206a、206b埋設於模具21 〇之模槽形成用凹部近旁。 因此,將輸送方向標記203配置於圖案叫2近旁,即可提昇 4 201016430 圖案202之對位精度。該等感測器2〇5、2〇6a、2〇6b係因於 發光部舆受光部之間存在各種標記2〇3、204而遮蔽由發光 部射向受光部之光’而可檢測各種標記2〇3、204之存在。 長度方向感測器205可檢測設於朝輸送方向151輸送之 加飾板200上之輸送方向標記203。長度方向感測器2〇5所檢 測輸送方向標記203之位置即成為圖案202在輸送方向151 上對位之目標位置。
參 寬度方向感測器206a、206b分設於模具210之上部與下 部,而可在各個位置上檢測寬度方向標記2〇4。藉此,即可 進行加飾板200在寬度方向152上之對位作業。寬度方向感 測器206a、206b所檢測之寬度方向標記204之位置即成為圖 案202在寬度方向152上對位之目標位置。又,寬度方向感 測器206a、206b設於模具210之上下2處,故可就箭號154(參 照第11圖)所示之加飾板200之偏位進行對位作業。 C發明内容3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習知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中,輸送方向標記203 與寬度方向標記204爽隔圖案202而設於加飾板2〇2之兩端 近旁。因此,長度方向感測器205、寬度方向感測器206a、 206b係依圖案202之大致寬度尺寸量相互分離配置者。因 此’用以埋設該等感測器205、206a、206b之模具210之多 餘空間,即模槽形成用凹部周圍部分之面積,必須增大。 因此,結果將使模具210大型化。又,輸送方向標記203與 5 201016430 寬度方向標記204係對加飾板200之輸送方向失隔圖案2〇2 而並列設置者,故加飾板200之寬度尺寸亦須增大。此則造 成了加飾板200之材料浪費。 因此,本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提供—種可實現 加飾板之寬度尺寸及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之模具之小型化之 加飾板,以及可適切使用前述加飾板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 用以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之技術問題,而提供以下構造之加 飾板及成形同時加飾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第1態樣,可提供一種加飾板,呈板捲 狀’可供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使用,前述裝置可進行在對模 具進行加飾板之對位後之狀態下合模後,朝該已合模之模 具内射出熔融樹脂,再將前述加飾板所包含之轉印層轉印 至硬化有前述熔融樹脂之成形品之表面的成形同時加飾作 業’前述加飾板於基體板之表面上設有包含複數圖案之轉 印層’前述轉印層於前述基體板之寬度方向之一端部的近 旁部分設有朝前述基體板之長度方向呈帶狀延伸的對位標 d ’前述對位標記具有沿前述基體片之長度方向間歇設置 於分別對應前述各圖案之位置上的複數開口部,前述複數 之開口部在前述加飾板送入前述模具内時,作為該加飾板 之輸送方向之位置檢測領域使用。 依據本發明之第2態樣,可提供第1態樣之加飾板,前 述對位標記朝前述基體板之長度方向呈帶狀延伸,並由彼 也匕間开>成有前述開口部之複數標記所構成。 201016430 依據本發明之第3態樣,可提供第丨態樣之加飾板,前 述對位標記具有於分別對應前述各圖案之位置上設有透明 領域之帶狀構造,前述透明領域則作為開口部使用。 依據本發明之第4態樣,可提供第丨態樣之加飾板,前 述對位標記具有於分別對應前述各圖案之位置上設有缺口 部之帶狀構造,前述缺口部則作為開口部使用。 依據本發明之第5態樣,可提供一種成形同時加飾裝 置,包含可檢測如第i〜4態樣中任-者之加飾板之前述對位 標記之長度方向感測器及寬度方向感測器,而可依據前述 長度方向感測器及寬度方向感測器之檢測結果,朝前述加 飾板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對位前述加飾板後,再進行前 述成形同時加飾’前述長度方向感測器與前述寬度方向感 測器係沿前述加飾板之輸送方向而排列者。 依據本發明之第6態樣,可提供第5或6態樣之成形同時 ㈣H Μ長度方向_||係'由配置成朝前述加飾板 之輸送方向延伸之線型感職所構成,前述寬度方向感測 器則由配置成朝與前述加飾板之輸送方向交叉之前述加飾 板之寬度方向延伸之線型感測器所構成。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之加飾板’對位標記具有朝長度方向呈帶 狀延伸之形狀,且構成具有間歇設置於對應圖案之位置上 之複數之開口部。藉上述對位標記之寬度尺寸,可進行加 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藉對位標記之開口部則可進 行加都板之輸送方向之對位作業。 201016430 依據本發明之成形同時加許裝置,可將寬度方向感測 器與長度方向感測器構成沿力喝,故 可實現模具之小型化。 又,依據本發明之成形同時加錦裝置,使用線裂感測 器作為寬度方向感測器與長度方向⑽器,故可同時進行 加飾板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而可縮#飾 板之對位時間。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之前述及其它目的與特徵可由附圖之相關較佳 實施例之相關之以下記述而清楚明瞭。該說明如下。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飾系統所 使用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之構造者。 第2圖係由沿行第1圖之π - π線之平面觀察所得之平 面圖。 第3A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所使用 之呈檢查A狀態之加飾板之一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3B圖係第3A圖之B-B線所示之截面圖。 弟4圖係顯示輸送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對位結束後狀態 下之加飾板與模具之位置關係者。 第5八圖係顯示加飾板之寬度尺寸較大時之幅寬之加飾 板之分割狀態者。 第5B圖係顯示加飾板之寬度尺寸較小時之幅寬之加飾 板之分割狀態者。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 201016430 - 標記之構造者。 .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 標記及各種感測器之構造者。 第8A圖係顯示長度方向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之輸 送量之變化之圖表,並顯示了長度方向感測器與缺口部之 位置關係。 第8B圖係顯示寬度方向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之輸 送量之變化之圖表。 第9圖係顯示習知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所使用之加飾 板之構造者。 第10圖係第9圖之加飾板之局部放大圖。 第11圖係顯示第9圖之加飾板與各種感測器之位置關 係者。 【實掩》方式】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〇 在繼續說明本發明之前,已就附圖對相同之零件附記 相同之參照標號。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加飾板及使 用前述加飾板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 (第1實施例) 第1圖及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 4之構造者。成形同時加飾裝置1係依循未圖示之控制 控制’連續朝模具内(固定模36與可動模40之間)送入板 之加飾板10,並於前述模具已夾入加飾板10之狀態下 9 201016430 射出熔融樹脂,而將加飾板i崎包含之轉印層轉印至樹脂 成形品表面,藉此而加飾樹脂成形品之裝置。 成形同時加飾裝置1構成可藉固定於機架31上之固定 盤32上所安裝之聯結桿33而導引可動盤%。由未圖示之滾 輪支持前述機架,可動盤34即構成可沿聯結桿33而移動 固定盤32上安裝有固定模%。固定模%於其分模面側 設有凸部36a。上述^模36並構成可連接射出噴嘴μ。 又,固定模36並構成可朝已合模之模具内形成之模槽内導 引射出喷嘴39所射出之熔融樹脂。 可動盤34上安裝有可動模4〇。可動模仙包含與固定模 36之凸部36a對應之模槽形成用凹部4〇a。可動模仞上設有 可使加飾板爾模具緊貼之薄板夾具⑽、8卜固定模二則 設有不與設於可動模4G之薄板夾㈣、81互擾之凹部(未圖 示藉此’將固定模36與可動躺合模後,可使薄板夹具 80、81退避至前述凹部内。 可動盤34之上部安裝有導軌61a,可動盤料之下部則安 裝有導祕b。導軌61a已保持於設於上游側機架咖之導件 6U上而可朝水平方向(第丨圖之深度方向)移動。導軌仙則 保持於設於下游側機架60b之導件61b上而可朝水平方向 (第i圖之深度方向)移動。即,上游側機架咖與下游側機架 6〇b已安裝成可相對於可動盤34朝水平方向移動。導件 62a、62b可使用諸如直接驅動型滑動軸承。岭於上游側 機架60a之板供給滾輪69朝設於下游側機架娜之板捲取滾 輪70輸送任意輸送量程度之加飾板1(),即可進行加飾板ι〇 201016430 之輸送方向之對位作蜚 十方6移動,即可進行加飾板1〇之寬度方 作業。即,上游側機举& 子位 飾板 1〇之供給部使用。3與下游侧機架嶋係作為加 , p、 ”下游側機架6〇b構成可藉分別對應μ
Γ=之寬度方向移動裝置,分別獨立朝水平方= 寬度方向㈣裝朗構成可麟如馬達、帶輪 7等使滾珠螺桿按預定之旋轉速度進行旋轉。各寬度= 二=置之滾珠螺桿則與分別對應之上游側機架60a或 貝1架60b上安裝之螺帽咬合。因此,使馬達旋轉,滾 珠螺#即旋轉’安裝有對應前述滾珠螺桿之螺帽之上游侧 機架6〇a或下游側機架6Qb即朝水平方向移動。 上游側機架6Ga<板供給滾輪69構射藉上游側馬達 76a之驅動而旋轉捲出加飾板1〇…上游側機架60a上安 裝有可旋轉之上游側導板滚輪72、73。上游側導板滾輪L 73可進行導引而使板供給滾輪69所捲出之加飾板1G供入可 動模4〇與固定模36之間。另,設於上游側機架6Ga之上游側 導板滾輪72、73並秘於2個,可設置任意數量。為使所供 入之加飾板10具備適當之張力,亦可於用以捲取加飾板1〇 之捲筒之軸上設置磁粉式離合器(未圖示)。 下游側機架60b之板捲取滾輪70構成可捲取業經供入 於可動模40與固定模36之間之加飾板1〇。為使已供入之加 飾板10具備適當之張力,板捲取滾輪70設有Dc伺服馬達等 所構成之馬達76b以驅動捲筒。又,下游側機架6〇b設有任 201016430 意數量之下關導板缝77、78' 75,_板捲取錄7G 導引已通過可動模4〇與固定模36之間之加飾板1〇。 另,設於上游側機架60a之上游側馬達76a宜使用伺服 馬達以使旋轉速度穩定,並藉利用測速發電機或編碼器之 回饋控制進行旋轉速度之控制。 可動模40之上下分別朝加飾板10之輸送方向並列設有 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又,模具(可動模40、固定模36) 内埋設有長度方向感測器83。寬度方向感測 器82a、82b及 長度方向感測器83分別係包含夾隔著加飾板1〇而配置之發 β 光部與受光部之光學感測器,並構成可檢測光之穿透狀 態、非穿透狀態。 本第1實施例中,長度方向感測器83配置於自寬度方向 感測器82a與寬度方向感測器82b之中間位置對加飾板丨〇之 輸送方向略偏内側之位置上。 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及長度方向感測器83為進行 加飾板10之寬度方向及輸送方向之對位作業,而如第3a圖 所示,可檢測設於加飾板10之帶狀之對位標記13,以及按 @ 預定間隔間歇設置於對位標記13上之複數之開口部(間隙 部)14。寬度方向感測器82a' 82b及長度方向感測器83沿加 飾板10之輸送方向大致成一列而配置於可動模4〇之可動模 40之一方側。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及長度方向感測器 83並埋設配置於模具(可動模40、固定模36)内,即可使圖案 12與各種感測器82a、82b、83之位置拉近,而提昇對位精 度。 12 201016430 第3A圖係顯示加飾板10之構造者。加飾板1〇包含沿加 飾板10之長度方向而設於基材板11表面上之圖案12與設於 加飾板10之側端部近旁之對位標記13。對位標記13係延伸 於長度方向上之帶狀標記。對位標記13上按預定間隔間歇 地形成有複數之開口部14。開口部14則對應圖案12而設 置。在此,開口部14設置成位於各圖案12之侧方部分。成 形同時加飾裝置1中,對模具内供入加飾板1〇時,由寬度方 向感測器82a、82b及長度方向感測器83讀取加飾板1〇之對 位標記13及開口部14,即可進行加飾板1〇對模具之對位作 業。 第3B圖係第3A圖之B-B線所示之截面圖。如第3B圖所 示,加飾板10構成於透明之基材板U表面上設有包含剝離 層16、圖案12、對位標記13、黏著層Π等之轉印層18。圖 案12及對位標記13係作為圖案層而形成於加飾㈣上。 另,為改善轉印層職基材板此制離性,於基材板"上 設置轉印層18之前,亦可全面形錢模層(未圖示)。 圖案及對位標記13設於剝離層咏表面上。圖案η 及對位標記係由藉使用墨料之印刷或倾等而附著於剝 離層16上之金屬薄膜層等所形成。另,設置金屬薄膜層時, 為提昇他層與金屬薄膜層之緊雜,亦可設置料層(未圖 ㈣。黏著層Π係用以對樹脂成形品表面黏著各層之層。 加飾板1〇由板供給滚輪69供出,而為上游側導板滚輪 m所導引,在通過可娜嗅固定獅之間後,再為 下游侧導板滾輪77、78、75所導引 13 201016430 捲取 以 加飾板ίο之供給可驅動控制成在對位作業時停止, 使形成於加飾板10上之圖案12可相對可動模4〇之模槽形成 用凹部40a而配置於預定位置上。加飾板1〇之供給及對位作 業,即板供給滾輪69、板捲取滾輪70、上游側機架6如之寬 度方向移動裝置、下游側機架之寬度方向移動裝置之驅動 控制’均由控制部(未圖示)掌管。 加飾板ίο之對位作業結束後,加飾板10之圖案12已呈
配置於對應固定模36、可動模40之模槽之位置上之狀熊。 該狀態下,可動盤34將朝固定盤32移動而進行模具之合模 動作。然後,經噴嘴39而朝模具内射出熔融樹脂,在成形 熔融樹脂之同時,亦將進行加飾板10所包含之轉印層“之 轉印。成形品冷卻後,打開模具,取出成形品。藉此,即 完成成形同時加飾之1週期之動作。 其次,使用第1圖所示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丨,就第3A 圖所示之加飾板10之對位動作加以說明。另,在此,除非
另行言明,否則在控制部(未圖示)之控制下,將進行加飾板 1〇之對位動作。 首先,一旦對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丨輸入代表成形同時加 飾之週期開始之訊號,則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側機架6〇b 將復位至後述之機械原點。然後,驅動馬達76a、76b而使 板供給滾輪69與板捲取滾輪70旋動,並自板供給滾輪沾捲 出加飾板10。另,此時,馬達76a、76b將高速旋轉。因此, 加飾板10之輸送速度亦為高速,馬達76a、76b之高速旋轉 14 201016430 ' 一如後述,將保持至長度方向感測器83不再檢測加飾板i〇 -之對位標記13(即,開口部14移至對應長度方向感測 器83之 位置)為止。 送出預定長度程度之加飾板1〇,長度方向感測 器83即 可檢測加飾板10之開口部14,即,一旦對位標記13之上端 部13a(參照第4圖)通過長度方向感測器83上方,馬達7如、 76b之旋轉速度即切換成低速。藉此,加飾板⑺之輸送速度 囑^ 將亦轉為低速。低速時之加飾板1〇之輸送速度可為諸如高 速時之加飾板10之輸送速度之20分之丨程度。 另,將加飾板10之輸送速度由高速切換成低速之控 制,亦可非如上述般藉長度方向感測器83檢測開口部14而 進行,而改為依據加飾板10之輸送量而進行。此時,舉例 。之,相鄰之開口部14之間隔若完全固定,則前述控制將 較容易。 第4圖係顯示輸送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對位結束後狀態 Φ 下之加飾板10與模具(可動模4〇)之位置關係者。加飾板1〇 之輸送速度為低速時,若長度方向感測器83已檢測對位標 記13,馬達76a、76b之驅動將停止,而停止加飾板⑺之長 度方向之輸送動作。即,開口部14通過長度方向感測器幻 上方,而受長度方向感測器83檢測對位標記13之下端部 3b長度方向感測器83之輸出訊號由代表非穿透狀雜之气 號切換成代表穿透狀態之訊號後,加飾板1〇之長度方向之 輸送動作即停止。 如上所述,進行加飾板10之長度方向之對位後,則如 15 201016430 下所示,進行加飾板10之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 首先,分別使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側機架60b朝第2圖 之右側移動’錢加飾板轉至第4圖之右側,而返回原點 · 位置。在此,原點位置係指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位於 較對位標記13之内側端部13c更偏内側之位置。上游側機架 60a及下游側機架60b是否已返回原點位置,可藉對位標記 13通過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上方而使宽度方向感測器 82a、82b之輸出訊號由代表非穿透狀態之訊號切換成代表 穿透狀態之訊號而加以判定。 馨 其次,分別使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側機架60b朝左側 移動,而使加飾板1〇移至左側。此時之上游側機架6〇a及下 游側機架60b之移動速度在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檢測對 位標記13之内側端部13c之前均為高速,在前述檢測後則切 換成低速。 接著,對位標記13之外侧端部13d通過寬度方向感測器 82a、82b而使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之輸出訊號由代表 非穿透狀態之訊號切換成代表穿透狀態之訊號時,即停止 ◎ 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側機架60b之移動。或者,亦可使加 飾板10之輸送速度轉為低速,再使左側之加飾板1〇移動預 疋長度程度’然後停止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侧機架60b之 移動。 另’加飾板10之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時,使用寬度方 向感測器82a、82b之2個感測器,即可調整(對位)對加飾板 10之鉛直方向之偏位。另,無須調整上述偏位時,寬度方 16 201016430 向感測器亦可僅設1個。此時,寬度方向感測器宜設於較長 度方向感測器更偏近加飾板1。之輸送方向之上游側之處。 如上所述,依據本第j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1及 力飾板10 ’構思⑨於加飾板1()之—端部之對位標記之構 4 ’即可彻單—聽標記13而進行寬度方向及輸送方向 雙方之對位動作。因此’加飾板1G之寬度尺+ H可較習知技 術更為縮小。 又’縮小加飾板10之寬度尺寸H即可增加一次可製造之 加飾板10之板捲數。即,加飾板1〇之製造通常在朝寬度方 向排列配置有複數之圖案12之幅寬之加飾板捲已捲取於捲 轴上後’再加以裁斷成所需之寬度尺寸而進行。因此,舉 例έ之,若可構成縮小單一加飾板1〇之寬度尺寸η,則可增 加幅寬之加飾板捲之寬度方向上排列之板捲數。藉此,即 可實現有效率之加飾板10之製造。 舉例言之,如第5Α圖所示,將寬度尺寸L之幅寬之加 飾板捲100分割成5個板捲101〜1〇5,即可製得5個具有寬度 尺寸Κ之習知之加飾板。此時,如第5Β圖所示,將加飾板 捲100分割成6個板捲111〜116,則可製得6個小於寬度尺寸κ 之寬度尺寸Η之加飾板。即,本第1實施例之加飾板10可較 習知之加飾板更為縮小寬度尺寸,故可由單一加飾板捲100 製得量多於習知之加飾板。因此,可實現有效率之加飾板 10之製造。 (第2實施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 17 201016430 第2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標記之構造者。本第2實 施例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較,主要在設於加飾板上之對位標 s己之構造上有所不同。具體而言,本第2實施例之加飾板之 對位標a己之宽度尺寸g較大,而已提昇寬度方向之對位之安 定性故與上述第1實施例之加飾板不同。 如第ό圖所示’本第2實施例之加飾板之對位標記19具 有連續之帶狀構造。又,呈帶狀而連續之對位標記19於對 應圖案12之位置上設有透明領域21。前述透明領域21係作 為進行加飾板之輸送方向之對位所需之開口部使用。 © 另,本第2實施例中,透明領域21須構成大於長度方向 感測器83之檢測領域。因此,對位標記丨9之寬度尺寸G將增 大。對位標§己19之寬度尺寸G增大,即可於加飾板之寬度方 向之對位時’延長寬度方向感測器82a、82b為對位標記19 所遮蔽之時間。因此,將上游側機架60a及下游側機架6〇b 朝寬度方向移動時之高速移動切換成低速移動後,在速度 耩定之前,可預防上游側機架6〇a及下游側機架60b移動超 出預定之移動量。因此,對位標記19無須通過寬度方向感 〇 測器82a、82b上,即可確實檢測來自寬度方向感測器82a、 82b之輸出訊號由代表穿透狀態之訊號切換成代表非穿透 狀態之訊號之時刻。藉此,即可提昇加飾板之寬度方向之 對位精度。 (第3實施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 第3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標記及各種感測器之構 18 201016430 造者。另,第7圖顯示了加飾板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對 位結束後狀態。本第3實施例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較,主要 在設於加飾板之對位標記之構造,以及設於成形同時加飾 裝置之長度方向感測器及上下2個之寬度方向感測器之構 造上,有所不同。 本第3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標記2〇具有連續 之帶狀構造。又,呈帶狀而連續之對位標記20於對應圖案 12之位置上設有缺口部22。前述缺口部22係作為進行加飾 板之輸送方向之對位動作時所需之開口部使用。 本第3實施例中,就寬度方向感測器(第7圖中僅圖示上 側之寬度方向感測器182a,下側之寬度方向感測器則予省 略)及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使用了線型感測器之一例之雷射 線型感測器。寬度方向感測器182a沿行加飾板之寬度方向 而配置,長度方向感測器183則沿行加飾板之長度方向而配 置。又,長度方向感測器183所使用之雷射線型感測器之受 光寬Μ構成大於缺口部22之長度方向尺寸N。 雷射線型感測器包含發光部與受光部,其等則夾隔著 加飾板而對向埋設於模具内。就寬度方向感測器182a及長 度方向感測器183使用雷射線型感測器,即可獲致對位標記 2〇遮蔽前述雷射線型感測器之遮蔽率作為輸出訊號。採用 前述遮蔽率,則一如後述,將可同時進行加飾板之寬度方 向及長度方向之對位作業,並迅速且正確地進行加飾板之 對位。 其次,就本第3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之對位動作 19 201016430 以說 之輪 部之 加以說明。首先,就加飾板之長度方向之對位動作加 明。第8A圖係顯示長度方向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 送里之變化之圖表,並顯示了長度方向感測器與缺口 位置關係。 ' ' 首先,前次之週期結束時(t0),如第7圖所示長声方 向感測器183之下端部183a與缺口部之下端部22a大=
致。此時,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上側部分位於超過缺口 22-1之位置1,長度方域廳183之上側部分位置已= 對位標記20職蓋。此時之上述遮蔽㈣為長度方向感測 器183之上側部分受遮蔽之比例,而為預定值c(%)。 在第7圖所示之狀態下朝箭號151所示之輸送方向之下 游側(第7圖之下方)輸送加飾板,則將如第8A圖所示,為對 位標記20所覆蓋之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面積增大而提昇 上述遮蔽率。加飾板之輸送量在_,若缺口如超過長度 方向Ll83之下端部1833而移動,則長度方向感測器 183之遮蔽率將為100%。
接著,加御板之輸送量在t2時,對應此次之週期之缺 口22·2之下端部將到達長度方向感測器⑻。在該狀態下若 進而^加飾板,則長度方向感測器183與缺π22_2將重 昼。前述重叠之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領域將呈穿透狀態。 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遮蔽率將隨加飾板之輸送量之增大 而降低。 進而輪送加飾板,而加飾板之輸送量將在0時,使缺 口 22-2之上端部與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上端部—致。此 20 201016430 時’僅有位於缺口22-2之長度方向尺寸N之領域之長度方向 感測器183呈穿透狀態,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遮蔽率則為 預定值C。 ‘
其次,加飾板之輸送量在t4時可使長度方向感測器183 之下端邛與缺口 22_2之下端部一致。加飾板之輸送量在t3 至t4之間,可使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遮蔽率維持為預定值 C °加飾板之輸送量在_,可使加飾板之長度方向之對位 作業、”。束。另,在前述狀態下進而輸送加飾板,則為對位 心》己20所覆蓋之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面積將增大,而提高 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遮蔽率。 乂下就加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加以說明。第 系顯示寬度方向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之輸送量之 變化之圖表。本第3實施例中,加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對位結 束後之下端部之遮蔽率為預定值(鳩)。因此,朝輸送 方向移動加飾板時’可回饋控制來自下端部⑻&之輸出訊 號,並進行上游側機架6Ga與下游側機架_之位置控制, 以使其常料航值(5〇%)。舉射之,加飾練於較第7 狀I、更偏右側時,寬度方向感測器182&之遮蔽率將大 於預定值(解°)。此時’可進行位置控制錢上游側機架60a 及下游側齡_左方移動。另,本第3實施例中,上側 之寬度方向感測器ma使用於上游侧機架咖之移動控 1下側之寬度方向感測器(未圖示)則使用於下游側機架 6〇b之蒋翻姑也丨。 另,如第8B圖所示 加飾板之輪送量之於tl至t2之區間 21 201016430 内’即相當於缺口部22通過寬度方向感測器仙上方之期 間。因此,寬度方向感測器182a之遮蔽率較低。 如上所述,就寬度方向❹⑻82a及長度方向麵B . ⑻使用雷射線型感測器,則在執行加飾板之長度方向之輪 送動作之期間内’可進行加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 :’加飾板之長度方向之對位作業與寬度方向之對位作業 可同時進行。藉此’即可迅速進行加飾板之對位作業 、又,改變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隱蔽率之預定值,則可 =仃加飾板之對位之微調。舉例言之,使上述遮蔽率之· 疋值大於5G%,則可朝第7圖之右方移動寬度方向之對位之 目標位置。因此,無須調整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安袈位 置’僅調整長度方向感測器183之隱蔽率之狀值即可提 昇對位精度。即,非藉硬性之調整,而藉紐 可提昇對位精度。 周登即 如以上之說明,依據本第3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 及加飾板,可藉形成單_帶狀之對位標記2〇,叫進行加 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對位與輸送方向之對位。因此,可縮+ ⑬ 加飾板之寬度方向之尺寸。又’對應前述加飾板之對位標 420而對模具安裝寬度方向感測器膨及長度方向感測器 183,則模具村小型化。又,圖案12若有贼,則預先填 補(使對位標記20連續)對應前述圖案12之缺口部22,即不致 將該圖案12使驗成形㈣加飾,而行以略過。 另’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之實施例,而可以其它各 種態様進行實施。 、 22 201016430 - 舉例言之,上述第3實施例中使用之雷射線型感測器亦 ^ 可與具備上述第1實施例及上述第2實施例之構造之加飾板 組合使用。 本發明雖已參照附圖而就較佳之實施例加以充分說 明,但熟習本技術領域之業者得以實施各種變形及修正則 不待a。上述之變形及修正若未逸脫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圍,則應理解為包含於本發明範圍内。 響 2008年8月27曰已申請之曰本專利申請N〇 2008-217799號之說明書、附圖及申請專利範圍之揭露内容 已整體參照而納入本說明書中。 【圖式》簡翠> ^明】 第1圖係顯不本發明第i實施例之成形同時加飾系統所 使用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之構造者。 第2圖係由沿行第i圖之線之平面觀察所得之平 面圖。 Q 第3A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所使用 之呈檢查前狀態之加飾板之一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3B圖係第3A圖之B_B線所示之截面圖。 第4圖係顯示輸送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對位結束後狀態 下之加飾板與模具之位置關係者。 第5A圖係顯tf加飾板之寬度尺寸較大時之幅寬之加飾 板之分割狀態者。 第5B圖係顯示加飾板之寬度尺寸較小時之幅寬之加飾 板之分割狀態者。 23 201016430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 標記之構造者。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加飾板上所設之對位 標s己及各種感測器之構造考。 第8A圖係顯示長度方甸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之輪 送量之變化之圖表,並顯斧了長度方向感測器與缺〇 1 位置關係。 第8B圖係顯示 送量之變化之圖表 寬度方向感測器之遮蔽率對加飾板 之輪 第9圖係顯示 板之構造者。 習知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所使用
之加都 第10圖係第9圖 第11圖係顯示 係者。 之加飾板之局部放大圖。 第9圖之加飾板與各種感測 器之位置關 14.. .開口部 16.. .剝離層
【主要元件符鱿說明】 1···成形同時加飾裳置 10···加飾板 11…基材板 12.··圖案 17...黏著層 13…對位標記 18...轉印層 13a._.上端部 19...對位標記 13b·.·下端部 20…對位標記 13c...内侧端部 21...透明領域 13d...外側端部 22...缺口部 22a...下端部 24 201016430 22-1. ·.缺口 22-2.. 口 31.. .機架 32.. .固定盤 33.. .聯結桿 34.. .可動盤 36.. .固定模 36a...凸部 39.. .射出噴嘴 40.. .可動模 40a...模槽形成用凹部 60a...上游側機架 60b...下游側機架 61a、61_b.·.導軌 62a、62b...導件 69.. .板供給滾輪 70.. .板捲取滾輪 72、73...上游側導板滾輪 76a—L游側馬達 76b...馬達 77、78、75...下游側導板滚輪 80、81…薄板夾具 82a、82b...寬度方向感測器 83.. .長度方向感測器 100.. .加飾板捲 101 〜105、111 〜116·.·板捲 151.. .箭號、輸送方向 152.. .箭號、寬度方向 182a...寬度方向感測器 183.. .長度方向感測器 183a...下端部 200.. .加飾板 201.. .基體板 202.. .圖案 203.. .輸送方向標記 204.. .寬度方向標記 205.. .長度方向感測器 206a、206b...寬度方向感測器 210.. .模具 C.··預定值(%) G. ..寬度尺寸 H. ..寬度尺寸 K. ..寬度尺寸 L. ..寬度尺寸 M. ..受光寬 N. ..長度方向尺寸 25

Claims (1)

  1. 20101643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加飾板,呈板捲狀,可供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使用, 月’j述裝置可進行在對模具進行加部板之對位後之狀態 下《模後,朝該已合模之模具内射出、熔融樹脂,再將前 述加飾板所包含之轉印層轉印至硬化有前述炼融樹脂 之成形品之表面的成形同時加飾作業, 則述加飾板於基體板之表面上設有包含複數圖案 之轉印層, 前述轉印層於前述基體板之寬度方向之一端部的 近旁部分設有朝前述基體板之長度方向呈帶狀延伸的 對位標記, 前述對位標記具有沿前述基體片之長度方向間歇 a又置於刀別對應剛述各圖案之位置上的複數開口部, 則述複數之開口部在前述加飾板送入前述模具内 時,作為該加飾板之輸送方向之位置檢測用領域使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加飾板,其中前述對位標記朝 前述基體板之長度方向呈帶狀延伸,並由彼此間形成有 前述開口部之複數標記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加飾板,其中前述對位標記具 有於分別對應前述各圖案之位置上設有透明領域之帶 狀構造’前述透明領域則作為開口部使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加飾板,其中前述對位標記具 有於分別對應前述各圖案之位置上設有缺口部之帶狀 構造’前述缺口部則作為開口部使用。 201016430 5. —種成形同時加飾裝置,係包含可檢測如申請專利範圍 . 第1〜4項中任一項之加飾板之前述對位標記的長度方向 感測器及寬度方向感測器,而可依據該長度方向感測器 及寬度方向感測器之檢測結果,朝前述加飾板之長度方 向及寬度方向對位前述加飾板後,再進行前述成形同時 加飾, 前述長度方向感測器與前述寬度方向感測器係沿 前述加飾板之輸送方向而排列者。 ❹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成形同時加飾裝置,其中前述 長度方向感測器係由配置成朝前述加飾板之輸送方向 延伸之線型感測器所構成, 前述寬度方向感測器則由配置成朝與前述加飾板 之輸送方向交叉之前述加飾板之寬度方向延伸之線型 感測器所構成。 ❿ 27
TW098127588A 2008-08-27 2009-08-17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TWI3734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7799 2008-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6430A true TW201016430A (en) 2010-05-01
TWI373407B TWI373407B (en) 2012-10-01

Family

ID=4172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7588A TWI373407B (en) 2008-08-27 2009-08-17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4703783B2 (zh)
KR (1) KR101121218B1 (zh)
CN (1) CN102131624B (zh)
DE (1) DE112009002031T5 (zh)
TW (1) TWI373407B (zh)
WO (1) WO2010024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6448B4 (de) 2015-06-10 2021-01-14 "Klöckner Desma Schuhmaschinen GmbH" Spritzgießverfahren zum Anspritzen einer Schuhbesohlung an einen Schuhschaft
DE102016118259A1 (de) * 2016-09-27 2018-03-29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Folien sowie eine Vorschubeinrichtung, ein Spritzgusswerkzeug und ei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1810U (zh) * 1986-02-13 1987-08-20
JPS63297011A (ja) * 1987-05-29 1988-12-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同時転写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4180115B2 (ja) 1996-09-26 2008-11-12 エヌエックスピー ビー ヴィ 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作成方法および処理ユニット
ATE294058T1 (de) * 1999-08-20 2005-05-15 Fountain Technologies B V I 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gegenständen und zum einbringen von etiketten in eine form
JP2004017326A (ja) * 2002-06-12 2004-01-2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成形同時転写品の製造装置
PL1680635T3 (pl) 2003-07-21 2013-08-30 Arcelik As Lodówka
JP2006272883A (ja) * 2005-03-30 2006-10-1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転写成形装置及び転写成形方法
CN101059650A (zh) * 2006-04-18 2007-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案转印设备、压印设备和图案转印方法
JP2009166288A (ja) * 2008-01-11 2009-07-3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024095A1 (ja) 2012-01-26
KR20110079802A (ko) 2011-07-08
TWI373407B (en) 2012-10-01
DE112009002031T5 (de) 2012-05-10
WO2010024095A1 (ja) 2010-03-04
CN102131624A (zh) 2011-07-20
CN102131624B (zh) 2013-09-04
KR101121218B1 (ko) 2012-03-22
JP4703783B2 (ja)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272883A (ja) 転写成形装置及び転写成形方法
CN108688051B (zh) 装饰成形方法以及装饰成形装置
US7922952B2 (en) Simultaneous injection-molding and decorating method
KR20070110385A (ko) 감광성 적층체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TW201016430A (en)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JP3439646B2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
JP2019130836A (ja) 加飾成形方法および加飾成形装置
JP2009166288A (ja)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
US7261532B2 (en) In-mold decoration apparatus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decorating sheet feeding machine
CA2568790C (en) In-mold decoration apparatus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decorating sheet feeding machine
WO2010113310A1 (ja)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加飾シート、及び成形同時加飾システム
JP2009166287A (ja) 加飾シート
JP3917065B2 (ja)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および水平方向加飾シート送り装置
JPS63297011A (ja) 同時転写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185330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
JP2005343027A (ja)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および水平方向加飾シート送り装置
JP2009166289A (ja) 成形同時加飾システム
JPH08267502A (ja) 両面絵付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TW201036790A (en) In-mold decorating apparatus, decorative sheet, and in-mold decorating system
JP2004017326A (ja) 成形同時転写品の製造装置
JP2000094472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用のシート巻出供給装置
TW202323064A (zh) 多用施覆模組、多用施覆裝置以及用於多用施覆裝置的工作方法
JP2008001047A (ja) 転写成形方法
JP2000185329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
KR20110129535A (ko) 전사 성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