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52079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52079A
TW200952079A TW97151060A TW97151060A TW200952079A TW 200952079 A TW200952079 A TW 200952079A TW 97151060 A TW97151060 A TW 97151060A TW 97151060 A TW97151060 A TW 97151060A TW 200952079 A TW200952079 A TW 2009520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film
nickel
film
aluminum allo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5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8509B (zh
Inventor
Mototaka Ochi
Hiroshi Goto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5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52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5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952079 [〇β〇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液晶顯示器或有機電致發光(EL)顯 示器等爲代表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詳言之,本發明係 關於具備氧化物透明導電膜與反射電極用鋁合金膜直接連 接而成的構造的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且係可以有效防止 該鋁合金膜在圖案化時之鹼腐蝕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以下,以液晶顯示器爲代表例進行說明,但是不以此爲限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器,大致可以區分爲把來自設置在液晶面板 的背後的照明裝置(背光)的光線作爲光源使用的透過型 顯示裝置,及使用周圍光的反射型顯示裝置,以及兼具透 過型與反射型兩種形式的半透過型顯示裝置。 其中,透過型顯示裝置,係使由液晶面板的後面照射 的背光通過液晶面板或彩色濾光片而進行顯示者,具有不 受到使用環境的左右可以進行高對比的顯示之優點,泛用 於電視或電腦螢幕等大型且必須要足夠亮度的電子機器。 但是背光需要耗電,所以稍稍不適合行動電話等小型機器 9 另一方面•反射型顯示裝置,使自然光或人工光等在 液晶面板內反射,使其反射光通過液晶面板或彩色濾光片 而進行顯示,因爲不需要背光所以耗電量很小,其泛用以 -5- 200952079 B十算機或時鐘等爲主。但是,反射型顯示裝置,顯示的亮 度或對比會隨著使用環境不同而大受左右,特別是有在變 暗時變得辨識不易的缺點。 對此半透過型顯示裝置,在白天利用反射電極節省耗 電量’在室內或夜間應需要而點燈使用進行顯示,可以因 應於使用環境而進行根據透過模式的顯示以及根據反射模 式之顯示’所以不受到週邊環境的限制可以節省耗電量, 而且還有可得明亮且高對比的顯示之優點。半透過型顯示 裝置,最適於可攜機器,特別是泛用於彩色化的行動電話 等。 參照圖1及圖2’同時說明代表性的半透過型液晶顯 示裝置之構成及動作原理。此外圖1及圖2對應於後述之 專利文獻3所揭示的圖1及圖2。 如圖1所示’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11,具備薄膜 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tor,以下稱爲「TFT」)基板 21、對向於TFT基板21而被配置之對向基板15、及被配 置於TFT基板21與對向基板15之間,作爲光調變層發 揮功能之液晶層23。對向基板15含有包含黑矩陣16之 彩色濾光片17’於彩色濾光片17上被形成透明的共通電 極13。另一方面,TFT基板21,具有畫素電極19、開關 元件T、以及包含掃描線或訊號線之配線部。於配線部, 複數個閘極配線與複數個資料配線7相互垂直地被排列, 在閘極配線5與資料配線7交叉的部分開關元件之TFT ( 圖中之T)被配置爲矩陣狀。 -6 - 200952079 如圖2所詳細顯示的,畫素電極19之畫素區域P, 係由透過區域A與反射區域C所構成,透過區域a具備 透明畫素電極19a,反射區域C具備透明畫素電極i9a及 反射電極1 9b。透明畫素電極1 9a與反射電極丨9b之間, 被形成由Mo,Cr,Ti,W等高融點金屬所構成之障壁金屬層 (Barrier Metal Layer ) 5 1。例如’在專利文獻丨〜專利文 獻3,於鋁系合金膜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間中介著鉬或 ❹ 鉻等障壁金屬層51。 針對圖1所示之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1 1,參照圖2 同時說明透過模式以及反射模式之動作原理。 首先,說明透過模式之動作原理。 在透過模式,被配置於TFT基板21的下部之背光41 的光線F作爲光源使用。由背光41射出的光,透過透明 畫素電極19a及透過區域A射入液晶層23,藉由被形成 於透明畫素電極1 9a與共通電極1 3之間的電場控制液晶 Ο 層23之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通過液晶層23的來自背光 41的入射光線F被調變。藉此,透過對向基板15的光的 透過量被控制而顯示影像。 另一方面,在反射模式,外部之自然光線或人工光線 B作爲光源利用。入射至對向基板15的光線B,於反射 電極19b被反射,藉由被形成於反射電極19b與共通電極 1 3之間的電場而控制液晶層23之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通過液晶層23的光線B被調變。藉此,透過對向基板15 的光的透過量被控制而顯示影像。 200952079 畫素電極19係由透明畫素電極19a與反射電極19b 所構成。其中,透明畫素電極19a,具代表性者,係由氧 化銦(Ιη203 )中含有1〇質量百分比的氧化錫(Sn〇)之 銦錫氧化物(IT 0)或者是氧化銦中含有1〇質量百分比的 氧化鋅之銦鋅氧化物(IZO)等氧化物透明導電膜所形成 〇 此外,反射電極19b,係以反射率高的金屬材料所構 成,具代表性者,使用純鋁或Al-Nd等鋁合金(以下將這 些統稱爲「鋁系合金」)。鋁系合金因爲電阻率很低,所 以作爲配線材料極爲有用。 此處,如圖2或前述之專利文獻1〜3所示,在構成反 射電極19b的鋁系合金膜,與構成透明畫素電極19a的 ITO或IZO等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間形成鉬Mo等高融點 金屬障壁金屬層51的理由,係因爲直接連續此二材料而 形成反射區域的話,會由於伽凡尼(galvanic,產生電流 的)腐蝕而使接觸電阻上升,使得畫面的顯示品質降低。 伽凡尼腐蝕,係產生於例如ITO等氧化物透明導電膜 與鋁系合金膜這樣的,異種金屬間的電極電位差很大的場 合。例如,光阻對鹼性顯影液之氫氧化四甲基銨(TMAH )水溶液中之Ag/AgCl標準電極之電極電位,非晶質-ITO 約爲-0.17V,多晶質-ITO約爲-0.19,而純鋁爲約-1.93V 非常地低。而且,鋁系合金非常容易氧化。因此,將鋁系 合金膜直接形成於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上而進行圖案化時 ,在TMAH水溶液之浸漬中鋁系合金膜與氧化物透明導 200952079 電膜之界面產生氧化鋁之絕緣層,產生腐蝕。TMAH水溶 液,沿著產生於鋁系合金膜之針孔或貫通粒界侵入至與氧 化物透明導電膜之界面爲止,在該界面發生電化學腐蝕( galvanic corrosion ) 的話,會產生種種不良情形,例如 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黑化,因而導致的畫素黑化,配線過 細/斷線等圖案形成不良,鋁合金膜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 之接觸電阻的增大,及其所導致之顯示(點亮)不良等。 φ 然而,中介著障壁金屬層的方法,會有製造步驟變得 繁雜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 此處,檢討可以省略的形成,而可以使鋁合金膜直接 接觸於透明畫素電極的「直接接觸技術」。在直接接觸技 術,以可得到高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的方式,要求電極材 料之鋁合金膜與透明畫素電極之接觸電阻要低,耐熱性要 佳。 本案申請人,也如本案發明所述,提案了記載於專利 Ο 文獻4之方法,作爲相關的直接接觸技術,雖然並不是以 具備反射電極用之鋁合金膜被直接接觸在氧化物透明導電 膜之上的構造之顯示裝置爲對象。在專利文獻4,揭示著 包含0.1〜6原子百分比的由 Au、Ag、Zn、Cu、Ni、Sr、 Ge、Sm、及Bi所構成的群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合金元素之 鋁合金膜之配線材料。使用前述之鋁合金膜的話,在該鋁 合金膜與透明畫素電極之界面被形成導電性之含有合金元 素的析出物,抑制了氧化鋁等絕緣物質的產生,所以可以 減低接觸電阻。此外,合金元素的添加量如果在前述範圍 -9 - 200952079 內,鋁合金自身的電阻率也可抑制爲較低。此外,在前述 鋁合金膜進而添加Nd、Y、Fe、Co之至少一種之合金元 素的話,可以抑制小丘(hillock,根瘤(nodule )狀之突 起物)的產生,使耐熱性提高。前述合金元素之析出物, 係在基板上藉由濺鍍法等形成鋁合金膜後,藉由在 15 0〜400°C (較佳者爲200~350°C )加熱(退火)處理15 分鐘〜1小時程度即可獲得。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 - 1 4482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 — 9147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5 — 19617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4 — 21460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對於具備在氧化物透明導電膜 上直接被連接反射電極用之鋁合金膜的構造的顯示裝置, 不易產生在TMAH水溶液等鹼性顯影液中之腐蝕,可以 有效防止鋁系合金膜的腐蝕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供解決課題之手段] 相關於可以解決前述課題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 要旨係具備反射電極用之鋁合金膜直接連接在氧化物透明 導電膜之上的構造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特徵爲包含: 在基板上形成前述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第1步驟,在前述 -10- 200952079 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上形成前述鋁合金膜之第2步驟,及加 熱前述鋁合金膜之第3步驟;前述鋁合金膜係由鎳及鈷之 中至少一種含0.1〜4原子百分比、以及由X群所選擇之至 少一種元素總量在0.1 ~2原子百分比的範圍之鋁-(鎳/鈷 )-X合金所構成,前述X爲La、Mg、Cr、Mn、Ru、Rh 、Pt、Pd、Ir、Ce、Pr、Gd、Tb、Dy、Nd、Ti、Zr、Nb 、Μ ο、H f、T a、W、Y、F e、S m、E u、Η ο、E r、T m、Y b φ 、以及Lu所構成,因應於前述鋁-(鎳/鈷)-X合金膜之 鎳含量以及鈷含量之中至少一個量,控制前述第2步驟之 基板溫度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鋁合金膜,含有0.5〜4原子 百分比之鎳及鈷之中至少一種。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鋁合金膜,含有0.5〜4原子 百分比之鎳。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第2步驟之基板的溫度以及 Ο 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係因應於前述鋁合金膜之鎳含 量(原子百分比,[Ni])而如下列(1 )〜(3 )所述地被 控制。 (1)於前述第2步驟不加熱基板的場合,把前述第 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在把因應於α ( 4-[Ni])而被設 定的50°C以下的溫度加至200°C的溫度範圍內。 (2 )於前述第2步驟使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 〇〇°C以 上不滿150 °C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4-[Ni])而被設定的100°C以下的溫度加 -11 - 200952079 至100°C的溫度範圍內。 (3)於前述第2步驟使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50°C以 上不滿250。(: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4-[Ni])而被設定的l〇〇°C以下的溫度加 至100 °C的溫度範圍內。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A卜(Ni/Co) -X合金膜,
含有0.1-4原子百分比之鎳與鈷之中至少一種,及〇·1~2 原子百分比之鑭及鈸之中至少一種。 Q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Al- ( Ni/Co ) -X合金膜進 而含有由〇.1~2原子百分比之Z(Z爲Ge、Cu、及Si所 構成之群中選擇之至少一種元素)。 於較佳之實施型態,前述Al- ( Ni/Co ) -X合金膜含 有0.1〜4原子百分比之鎳及鈷之中至少一種,及0.1〜2原 子百分比之鑭(La)與钕(Nd)之中至少一種,及0.1〜2 原子百分比之鍺(Ge)與銅(Cu)之中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於鋁合金膜之圖案化時,最好 Q 使用氫氧化四甲基銨(TMAH )水溶液。此外於本發明之 製造方法較佳之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係氧化銦錫(ITO) 或氧化銦鋅(IZO )。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因應於被包含於鋁合金膜的鎳含量 及銘含量而適切控制反射電極之鋁合金膜的熱履歷(詳言 之’係成膜時之基板溫度及成膜後之加熱溫度),所以圖 -12- 200952079 案化時即使浸漬於TMAH水溶液等鹼性顯影液中也抑制 了鋁合金膜的腐蝕,可以減低氧化物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 膜之接觸電阻。 【實施方式】 本案發明人等,爲了對於具備在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上 直接被連接反射電極用之鋁合金膜的構造的顯示裝置,在 φ 圖案化鋁合金膜之際,使用以ΤΜΑΗ水溶液等爲代表之 光阻之鹼性顯影液時防止鋁合金的腐鈾(電化學腐蝕), 反覆進行檢討。結果,發現因應於鋁合金膜之鎳含量,而 適切地控制鋁合金膜成膜時之基板溫度以及鋁合金成膜後 的加熱溫度之方法,詳言之,只要採用考慮到鋁合金膜中 的鎳含量而控制成膜後的加熱溫度,及考慮與成膜時之基 板溫度之關係的方法的話,可以達成所期望的目的,因而 完成本發明。 © 進而’做爲前述鋁合金膜,替代鎳而使用鈷亦可,也 辨明了鈷係具有與鎳相同作用的同效元素。鎳與鈷可以單 獨使用’亦可倂用。亦即,鋁合金膜僅含有鈷的場合,因 應於鈷含量,另一方面鋁合金膜含有鎳及鈷雙方的場合因 應於鎳含量及鈷含量,適切地控制鋁合金膜成膜時之基板 溫度以及鋁合金成膜後的加熱溫度即可。進而,發現了本 發明之方法’於則述銘合金膜進而含有由〇.1〜2原子百分 比之Z群(Z群爲Ge、Cu、及Si所構成之群中選擇之至 少一種元素)的場合也可以適用。 -13- 200952079 以下,亦有把包含鎳及/或鈷,與X群之至少一種的 錫合金稱爲Al- ( Ni/Co ) -X合金。此外,前述Al-( Ni/Co) ·Χ合金中,把進而包含Z群之至少一種的鋁合金 稱爲Al-(Ni/Co) -Χ-Ζ合金。此外,鋁合金膜中的鎳、 鈷、Z群之各量以[Ni]、[Co]、[Z]表示。〔Z〕係在單獨 含有Z群的場合思味者單獨之量,含有2種以上Z群兀 素的場合意味著合計之量。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在以下,爲了說 明上的方便’使用於本發明之鋁合金膜,分爲(i)使用 Al-(Ni/Co) -X合金膜的場合、與(ii)使用Ai_(Ni/Co )-X-Z合金膜的場合加以說明。 (i)使用Al- ( Ni/C〇) -X合金膜的場合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具備反射電極用之鋁合金膜直 接連接在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上的構造之顯示裝置之製造 方法,包含:在基板上形成前述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第1 步驟,在前述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上形成前述鋁合金膜之第 2步驟,及加熱前述鋁合金膜之第3步驟。前述鋁合金膜 係含有〇.1~4原子百分比之鎳及/或鈷,以及總量在〇.·[〜2 原子百分比的範圍之由X群所選擇之至少一種元素之鋁-(錬/銘)-X合金所構成,X係由La、Mg、Cr、Mn、Ru 、Rh、Pt、Pd、Ir、Ce、Pr、Gd、Tb、Dy、Nd、Ti、Zr 、Nb、Mo、Hf、Ta、W、Y、Fe、Sm、Eu、Ho、Er、Tm 、Yb、及Lu所構成。 200952079 接著,本發明之特徵部分係因應於前述鋁-(鎳/鈷)-X合金膜之鎳含量及/或鈷含量,而控制前述第2步驟之 基板溫度及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首先,針對前述之特徵部 分進行說明。 如前所述,在本發明,作爲供防止電化學腐蝕(耐鹼 性腐鈾性)而應該考慮的因子,可以舉出前述第2步驟之 基板的溫度(亦即鋁合金膜的成膜時之基板溫度)、前述 φ 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亦即鋁合金成膜後之加熱溫度), 以及鋁合金膜中之鎳含量([Ni丨)及/或鈷含量([Co])。 此處,舉出鎳含量以及鈷含量,是因爲這些元素應該均與 鋁結合,形成有助於防止電化學腐蝕之細微的金屬間化合 物。藉由微細的金屬間化合物的產生,貫通鋁合金膜之針 孔等變少,結果提高耐鹼性腐鈾性。此外,藉由在界面產 生有助於防止電化學腐蝕之細微的金屬間化合物,氧化物 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膜之接觸電阻也被抑制爲較低。這些 〇 元素的作用,在稍後亦會有詳細說明。 具體而言,只要因應於鋁合金膜中的鎳及/或鈷含量 (單獨含有的場合爲單獨之量,含有雙方的場合爲合計量 ),使基板之溫度以及其後之加熱溫度如下列(1 ) ~ ( 3 )所述地控制即可。 (1 )於前述第2步驟不加熱基板的場合,把前述第 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在把因應於α{4- ( [Ni] + [Co] ) } 而被設定的50°C以下的溫度加至200°C的溫度範圍內。 (2)於前述第2步驟健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0(TC以 -15- 200952079 上不滿150 °C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4-([Ni] + [Co]) }而被設定的l〇(TC以下的 溫度加至1 〇 〇 °C的溫度範圍內。 (3)於前述第2步驟使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50°C以 上不滿250 °C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4-([Ni] + [Co]) }而被設定的100°C以下的 溫度加至1 〇 〇 °C的溫度範圍內。 例如’因應於鋁合金膜僅含有鎳的場合(亦即,A1-Ni-X合金膜的場合),使基板之溫度以及其後之加熱溫 度如下列(1 A )〜(3 A )所述地控制即可。 (1A)於前述第2步驟不加熱基板的場合,把前述 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在把因應於a ( 4-[Ni])而被 設定的50°C以下的溫度加至200°C的溫度範圍內。 (2 A )於前述第2步驟使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 〇 〇 °C以 上不滿150°C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 (4-[Ni])而被設定的100°C以下的溫度加 至100 °C的溫度範圍內。 (3A)於前述第2步驟使基板的溫度控制在150°C以 上不滿2 5 0 °C的場合,把前述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控制 在把因應於a(4-[Ni])而被設定的l〇〇°C以下的溫度加 至1 0 (TC的溫度範圍內。 前述(1)〜(3)簡言之,意味著使基板溫度設定爲 前述(1)那樣低的室溫(約25°C附近)進行成膜的場合 使鋁合金膜形成後之加熱溫度可以設定爲較高’另一方面 -16- 200952079 ,使基板溫度如前述(3)那樣設定爲約25(TC之較高的 溫度而進行成膜的場合可以使成膜後之加熱溫度設定爲較 低,而且這些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之設定(調整),可以 邊考慮鋁合金膜所含有的鎳含量邊進行設定。前述(1A )〜(1C )也是同樣。 此處,使基板溫度分類爲前述(1) ~(3)之3種形 態,是因爲「因應於基板溫度的上升程度(上升幅)來控 φ 制成膜後之加熱溫度的下降程度(下降幅)」之本發明的 製造方法(調整手段),根據本案發明人的基礎實驗大致 上可以整理爲前述3個形態。 又,本發明之「基板溫度」意味著基板全體之溫度。 亦即,想要將基板溫度控制爲200°C的場合,以基板全體 的溫度成爲200°C以上的方式,在成膜步驟時保持在200 °C即可。 此外,前述(1 )〜(3 )之「a{4- ( [Ni] + [Co] ) }」之 Ο 要件,係爲了方便而以簡易方式表現出基板溫度與加熱溫 度可以因應於(考慮到)鋁合金膜所含之鎳含量([Ni]) 及/或鈷含量([Co]),而控制調整。前述要件中的係數α ,可以根據基板溫度或加熱溫度,甚至是使用的鋁合金膜 的組成等而任意調整。此外,前述要件中的「4」係指可 以包含於前述鋁合金膜的鎳及/或鈷之量的上限(4原子百 分比),在4原子百分比的範圔內,表示可以在4原子百 分比的範圍內控制這些元素量。現實上要如何控制比較好 ,係在該業者的創作能力範圍,如果是熟悉該項技藝的業 -17- 200952079 者,可以參考後述實施例之結果,考慮到直接連接氧化物 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膜時之接觸電阻或耐鹼性腐蝕性之程 度等,而適切決定。 以下,參照圖10〜圖12同時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製 造方法。 (關於圖10〜圖12 )
圖10~圖12係使用後述之實施例的結果,整理在前 Q
述(1 )〜(3 )所規定的各基板溫度時鎳含量與加熱溫度 之關係,調査這些對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此處使 用鋁-X原子百分比之鎳-0.35原子百分比之鑭合金膜,鎳 含量(X)如圖10〜圖12所示在0~3原子百分比之範圍內 。圖10係使基板溫度爲室溫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述 (1)],圖11係使基板溫度提高爲100 °c而成膜時之結 果[相當於前述(2)],圖10係使基板溫度進而提高至 150°C及250 °C爲止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述(3 ) ]。 U 圖中,〇意味著耐鹼性腐蝕性優異,▲表示耐鹼性腐蝕性 低劣。針對評估方法之詳細內容於稍後詳述。 對比圖10〜圖12時,可知在基板溫度低的場合,加 熱溫度如果不提高的話無法有效防止鹼性腐蝕,但在基板 溫度高的場合,加熱溫度即使降低也可以抑制鹼性腐蝕。 而且,可知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之調整幅(例如提高基板 溫度的場合降低加熱溫度時之基板溫度的上升幅度以及加 熱溫度的降低幅度),係因應於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而決 -18- 200952079 定的。 例如’針對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爲2原子百分比的場 合進行考察的話,使基板溫度爲室溫時,加熱溫度大致上 以控制在2 5 0 °C以上較佳,但在把基板溫度控制於1 〇 〇 時,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可以降低,大致上加熱至1 5 0 °C以上即可提高耐鹼性腐蝕性。進而,將基板溫度控制於 150〜250 °C時,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可以更爲降低,大 ❹ 致上只要加熱至1 00°C以上即可得到良好的耐鹼性腐蝕性 〇 如此般,本發明並不是如前述專利文獻4那樣將成膜 後之加熱溫度控制爲一致’技術思想在於採用藉由與成膜 時基板溫度之關係’同時考慮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而進行 控制的方法。 前述之專利文獻4,與本發明在顯示裝置的構成上有 所不同’但其係在成膜鋁合金膜後進行加熱之直接接觸技 © 術這一點’與本發明共通。然而,在專利文獻4,針對成 膜時之基板溫度沒有任何考慮,也沒有藉由與基板溫度之 關係而控制成膜後的加熱溫度之思想,同時也沒有考慮鎳 含量同時控制加熱溫度或基板溫度之思想等等與本發明有 所不同。 又,圖10〜圖12顯示作爲鋁合金膜使用鋁-鎳_χ合金 膜之結果’但取代鎳而使用鈷時,亦即使用鋁-鈷-X合金 膜時’也藉由實驗確認了與前述同樣的傾向。此外,替代 鎳而使用鎳與鈷雙方時’亦即,使用鋁-(鎳+鈷)-X合 -19- 200952079 金膜時,藉由實驗確認了可以得到與前述同樣的結果。
又,加熱溫度的上限,由耐鹼性腐蝕性的觀點來看並 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太高的話會在鋁合金膜產生小丘( hillock)等,所以較佳者爲3 5 0°C以下,更佳者爲300°C 以下。 具體而言,前述之加熱處理,最好在真空環境下或非 活性環境下(例如氮氣環境下)進行特定時間。前述(1 )~ ( 3 )之各基板溫度之分別的較佳加熱條件,如下列( I)〜(m)所述。實際上,因應於鋁合金膜中之鎳含量及 /或鈷含量(0.5〜4原子百分比),而適切調整加熱溫度即 可。 (I)如前述(1 )所述加熱溫度爲室溫的場合,較佳 的加熱溫度爲約200〜250 °c,較佳的加熱時間爲約30~60 分鐘。 (Π )如前述(2 )所述加熱溫度爲100°C以上不滿 150°C的場合,較佳的加熱溫度爲約100~200°C,較佳的 加熱時間爲約30〜60分鐘。 (瓜)如前述(3 )所述加熱溫度爲1 5 0 °C以上不滿 2 5 0 °C的場合,較佳的加熱溫度爲約100〜20 (TC,較佳的 加熱時間爲約30〜60分鐘。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以防止鋁合金膜之鹼性腐蝕的機 制的詳細內容還不清楚,推論應該是藉由加熱使鋁,與鎳 及/或鈷之細微的金屬間化合物,聚集於ITO膜等氧化物 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膜之界面,提高了在界面離子化傾向 -20- 200952079 很小的鎳的濃度,所以鋁合金膜之電極電位往正側偏移, 使得與ITO膜等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接觸電位差減少。結 果’使用蝕刻法時起因於顯影液或鈾刻液之電化學腐鈾不 容易發生。特別是,根據本案發明人之實驗,可以推論有 助於防止電化學腐蝕的前述「鋁,與鎳及/或鈷之細微的 金屬間化合物」的產生,不僅受到成膜後的加熱溫度的影 響,也受成膜時基板溫度的影響。 0 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以將鋁合金膜與氧化物透 明導電膜之電極電位差大致上抑制到1.5 5 V以下,較佳者 爲可抑制至1 .5V以下。 爲了參考,於圖3顯示浸漬於TMAH水溶液時的浸 漬時間與浸漬電位之關係。此處,使用鋁-2原子百分比 鎳- 0.35原子百分比鑭之鋁合金膜,使成膜時之基板溫度 由室溫β沒有加熱之試樣,與使成膜時之基板溫度由室溫 —在200°C加熱之試樣等2種。 〇 由圖3可知,進行了成膜後的加熱之試樣,與沒有進 行成膜後的加熱之試樣相比,浸漬之後(約0.1分鐘)之 浸漬電位爲約lOOmV ( 0.1V),而且此狀態維持到浸漬後 約0.7分鐘爲止。此結果,暗示了進行加熱的作法,可長 期間把與ITO膜的浸漬電位之差抑制爲較小,可以有效抑 制電化學腐蝕。 使用於本發明之鋁合金膜係含有0.1〜4原子百分比之 鎳及/或鈷,以及總量在〇.1〜2原子百分比的範圍之由X 群所選擇之至少一種元素之鋁-(鎳/鈷)-X合金所構成, -21 - 200952079 前述 X 係由 La、Mg、Cr、Μη、Ru、Rh、Pt、Pd、Ir、Ce 、Pr、Gd、Tb、Dy、Nd、Ti、Zr、Nb、Mo、Hf、Ta、W 、Y、Fe、Sm' Eu、Ho、Er、Tm、Yb、及 Lu 所構成。 此處,鎳及鈷,除了具有減低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 接觸電阻的作用以外,還具有提高耐鹼性腐蝕性的作用( 參照後述之實施例)。藉由對鋁合金膜添加鎳及/或鈷, 降低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接觸電阻的理由還不清楚詳細 情形,但應該是在鋁合金膜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界面( q 接觸界面),被形成可防止鋁的擴散之含鎳及/或鈷的析 出物或者鎳及/或鈷濃化層。於鋁合金膜中,可以單獨含 .有鎳及鈷之任一方,亦可包含雙方。 鋁-(鎳/鈷)-X合金膜中的(鎳/鈷)之含量(單獨 含有的場合爲單獨之量,含有雙方的場合爲合計量),爲 了有效發揮減低前述接觸電阻的作用以及提高耐鹼性腐蝕 性的作用,有必要達到〇· 1原子百分比以上。另一方面, 如後述之圖4所示,(鎳/鈷)之含量超過4原子百分比 0 時,鋁合金膜的反射率及電阻率提高,變得不能供實際應 用。在鋁合金膜中的(鎳/鈷)含量定爲0.1原子百分比 以上(較佳者爲0.5原子百分比以上,更佳者爲1原子百 分比以上),4原子百分比以下(較佳者爲3原子百分比 以下)。 此外,X群之元素(特別是鑭以及钕),係對鋁合金 膜之耐熱性提高有所貢獻的元素(提高耐熱性之元素)。 詳言之,藉由使含有X群之至少1種,可以有效防止在 -22- 200952079 加熱時於鋁合金膜表面產生小丘(根瘤(nodule)狀之突 起物)。這些元素可以單獨添加,也可以倂用2種以上。 含有2種以上元素時,各元素的總量只要以滿足下列範圍 的方式來控制即可。 爲了充分發揮這樣的提高耐熱性的作用,屬於X群 的元素的含量要在0.1原子百分比以上,較佳者爲0.2原 子百分比以上。但是,這些元素的含有量如果過剩,八1-(Ni/Co ) -X合金膜自身的電阻率會上升。此處,這些元 素的含量最好爲2原子百分比以下,較佳者爲〇.8原子百 分比以下。 考慮到耐熱性及電阻率等特性時,屬於X群的元素 中以La、Nd、Gd、Tb及Μη較佳,尤以鑭(La )及鈸( N d )爲佳。 於本發明,AI- (Ni/C〇) -X合金膜之其餘成分,實 質上係由鋁以及不可避免的不純物所構成。 (ii)使用Al-( Ni/Co) -X-Z合金膜的場合 其次,說明作爲鋁合金膜,使用 Al- ( Ni/Co ) -X-Z 合金膜時之製造方法。此鋁合金膜,係於前述(i)之A1-(Ni/Co ) -X合金膜,進而含有由0.1〜2原子百分比之Z 群元素(由Ge、Cu、及Si所構成之群中選擇之至少一種 元素),藉此,可以更進一步減低接觸電阻及進一步提升 耐熱性。前述Z之中,從提升與透明導電膜之接觸電阻以 及提高耐鹼性的觀點來看,較佳者爲鍺(Ge )以及銅( -23- 200952079
Cu )。藉由鍺與銅的添加提高耐鹼性,顯示於後述之圖 1 3〜圖1 5 (添加銅之例)以及圖1 6〜圖1 8 (添加鍺之例) 。於這些圖,〇(耐鹼性腐蝕性良好)之例’接觸電阻均 爲1 500Q/cm2以下,被抑制爲較低(未圖示)。因而,在 本發明,作爲前述Al-(Ni/Co) -X-Z合金層’最好使用 包含0.1〜2原子百分比之鎳及/或鈷,與0.1原子百分比 之La及/或Nd,與0_1〜2原子百分比之Ge及/或Cu之合 金層。 前述Z之含量不滿0.1原子百分比的場合,無法有效 發揮前述作用。另一方面,前述Z的含量超過2原子百分 比時,提升前述作用的同時,也招致了反射率的降低或電 阻率的增大。Z的含量最好爲0.2原子百分比以上,0.8 原子百分比以下。屬於Z的Ge,Cu,Si等各元素可以單獨 添加,也可以倂用2種。添加2種以上元素時,各元素的 合計含量只要以滿足前述範圍的方式來控制即可。 使用前述Al-(Ni/Co) -X-Z合金膜時之製造方法的 設計方針(基本的考慮方式),在使用前述之(i)之鋁 合金膜時爲相同,只要因應於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Ni] )及/或鈷含量([Co]),以及Z群的元素含量([Z])適 切地控制基板溫度及其後的加熱溫度即可。具體而言,係 使基板溫度設定爲前述(1)那樣低的室溫(約25 °C附近 )進行成膜的場合使鋁合金膜形成後之加熱溫度可以設定 爲較高,另一方面,使基板溫度如前述(3)那樣設定爲 約250°C之較高的溫度而進行成膜的場合可以使成膜後之 200952079 加熱溫度設定爲較低,而且這些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之設 定(調整),可以邊考慮鋁合金膜所含有的(鎳/鈷)含 量及Z群的量邊進行設定。 使用前述鋁合金膜的場合,作爲供防止電化學腐鈾( 耐鹼性腐蝕性)所應考慮的因子,除了前述鎳及鈷的含有 量以外,也舉出Z群之元素,是因爲Z群元素也應該與 前述鎳、鈷同樣,與鋁結合形成有助於防止電化學腐蝕之 Φ 細微的金屬間化合物。藉由微細的金屬間化合物的產生, 貫通鋁合金膜之針孔等變少,結果提高耐鹼性腐蝕性。此 外,藉由在界面產生有助於防止電化學腐蝕之細微的金屬 間化合物,氧化物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膜之接觸電阻也被 抑制爲較低。 如此般,使用包含z群元素的A卜(Ni/c〇 ) -X-Z合 金膜時,最好是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之設定(調整),不 僅考慮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及/或鈷含量,也考慮Z群的 Φ 元素之量(單獨量或者合計量)而進行設定。以下使用圖 13〜圖15 (作爲Z群元素含有銅)以及圖16〜圖18 (作爲 Z群元素含有鍺)來詳細說明。又,與圖10〜12相同,這 些圖中,〇也意味著耐鹼性腐蝕性優異,▲表示耐鹼性腐 蝕性低劣。 (關於圖1 3〜圖1 5 ) 首先,參照圖13〜圖15。此處’使用鋁-X原子百分 比鎳-0.35原子百分比鑭-0.5原子百分比銅之合金膜[鎳含 -25- 200952079 量(X)如圖13〜圖15所示在〇〜3原子百分比之範圍內] ,整理在前述(1)〜(3)所規定的各基板溫度時鎳含量 與加熱溫度之關係,調查這些對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 響。圖13係使基板溫度爲室溫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 述(1)],圖14係使基板溫度提高爲100°C而成膜時之 結果[相當於前述(2)],圖15係使基板溫度進而提高至 150°C及25CTC爲止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述(3 )]。 爲了顯不銅的添加效果,於這些圖13、圖14、圖15 ’與使用前述鋁合金膜時之結果(▲、〇)一起,一倂記 載前述之圖10、圖11、圖12(均無銅)的結果(▲、〇 )。在圖13~圖15,以二者不重疊的方式橫向挪移記載, 於相同之鎳含量,右側之▲、〇係添加銅之例,左側之▲ 、〇係未添加銅之例。進而以更容易分辨二者差異的方式 ’改變繪製標記的尺寸,▲、〇尺寸較大者係添加銅之例 ’▲、〇尺寸較小者係未添加銅之例。又,於圖1 4及圖 15’作爲未添加銅之例,追加鎳含量爲1原子百分比之結 果’以及作爲添加銅之例,追加鎳含量爲1原子百分比之 結果。 由圖13〜圖15,可知作爲鋁合金膜進而含有Z群的銅 之 Al-Ni-La-Cu合金膜時,也具有與使用前述之Al-( Ni/Co ) -La合金膜時同樣的傾向。亦即,可知在基板溫 度低的場合,加熱溫度如果不提高的話無法有效防止鹼性 腐餓’但在基板溫度高的場合,加熱溫度即使降低也可以 抑制驗性腐蝕。而且,可知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之調整幅 -26- 200952079 (例如提高基板溫度的場合降低加熱溫度時之基板溫度的 上升幅度以及加熱溫度的降低幅度)’係因應於鋁合金膜 中的鎳含量或銅含量而決定的。 此外,對比添加銅與未添加銅的結果可知,藉由銅的 添加進而提高耐鹼性腐蝕性’所以在鎳含量與基板溫度相 同的場合,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可以更爲降低。 詳言之,首先,於圖13(基板溫度=室溫),針對鋁 0 合金膜中的鎳含量爲2原子百分比的場合加以考察。基板 溫度爲室溫時’使用不含銅的鋁-2原子百分比鎳-0.35原 子百分比鑭的合金膜時,把加熱溫度控制在大致爲2 5 0 °C 以上較佳,但使用包含銅的鋁-2原子百分比鎳-0.3 5原子 百分比鑭-0.5原子百分比銅的合金膜時,可以降低加熱溫 度之較佳的下限,大致上僅加熱至150 °C以上即可提高耐 鹼性腐蝕性。與此相同的傾向,也見於鎳含量爲3原子百 分比的場合,以及鎳含量爲1原子百分比之所有的場合。 ❿ 因而,基板溫度爲室溫時,使用含銅之鋁合金膜時,與不 含銅的鋁合金膜相比,實際證實了可以降低加熱溫度之較 佳的下限。 於圖1 3,顯示使基板溫度爲室溫時的結果,與此相 同的傾向,也見於改變基板溫度的圖1 4 (基板溫度=1 〇〇 °C )以及圖15 (基板溫度=150°C以及250°C )。 由以上的結果,可以推知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的調整 幅度,不僅鋁合金膜中之鎳含量有影響,銅含量也有影響 -27- 200952079 (關於圖16〜圖18 ) 其次,參照圖16〜圖18 (作爲Z群元素含有鍺)進行 考察。 此處,使用鋁-X原子百分比鎳-0.2原子百分比鑭-〇·5 原子百分比鍺之合金膜[鎳含量(χ)如圖16〜圖18所示 在0〜1原子百分比之範圔內’鎳=0.2原子百分比、〇·5原 子百分比、1原子百分比]’整理在前述(1)〜(3)所規 定的各基板溫度時鎳含量與加熱溫度之關係’調査這些對 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圖1 6係使基板溫度爲室溫 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述(1 )],圖1 7係使基板溫度 提高爲100 °C而成膜時之結果[相當於前述(2)],圖18 係使基板溫度進而提高至150°C及25 0 °C爲止而成膜時之 結果[相當於前述(3 )]。 爲了顯示銅的添加效果,於這些圖16、圖17、圖18 (均含有鍺),一倂記載前述之圖10、圖11、圖12(均 無鍺,但鑭含量爲0.35原子百分比)的結果(▲、〇) 〇 在圖16〜圖18,使繪圖以二者不重疊的方式橫向挪移 記載,於相同之鎳含量,右側之▲、〇係添加鍺之例,左 側之▲、〇係未添加鍺之例。進而以更容易分辨二者差異 的方式,改變繪製標記的尺寸,▲、〇尺寸較大者係添加 鍺之例,▲、〇尺寸較小者係未添加鍺之例。又,於圖 16,除了圖10之繪圖以外,也追加鎳含量爲0.2原子百 分比、0.5原子百分比時之無添加鍺的結果,以及對應之 -28- 200952079 添加鍺時的結果。於圖1 7 ’除了圖n之繪圖以外,也追 加鎳含量爲0.2原子百分比、丨原子百分比時之無添加鍺 的結果’以及對應之添加鍺時的結果。於圖18,除了圖 12之繪圖以外’也追加鎳含量爲〇.2原子百分比、1原子 百分比時之無添加鍺的結果,以及對應之添加鍺時的結果 。此外,於圖16〜圖18,僅記載鎳含量爲〇〜][原子百分比 之間的結果。 φ 由圖16〜圖18 ’可知作爲鋁合金膜進而含有Z群的鍺 之Al-Ni-La-Ge合金膜時,也具有與使用前述之Al-Ni-La (沒有鍺)合金膜時幾乎同樣的傾向。亦即,可知在基板 溫度低的場合,加熱溫度如果不提高的話無法有效防止鹼 性腐蝕,但在基板溫度高的場合,加熱溫度即使降低也可 以抑制鹼性腐蝕。而且,可知基板溫度與加熱溫度的調整 幅度,係因應於鎳含量或鍺含量而決定的。 此外,對比添加鍺與未添加鍺的結果可知,藉由鍺的 φ 添加進而提高耐鹼性腐蝕性,所以在鎳含量與基板溫度相 同的場合,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可以更爲降低。特別是 鍺的添加效果,無法整理爲齊一之規律,但可知大致上鎳 含量約1原子百分比以下之低濃度時有顯著發揮之傾向。 詳言之,首先,於圖16(基板溫度=室溫),針對鋁 合金膜中的鎳含量爲1原子百分比的場合加以考察。可知 在基板溫度爲室溫時,使用不含鍺的鋁-1原子百分比鎳-0.2原子百分比鑭的合金膜時,不把加熱溫度設定在250 。(:的話無法得到良好的耐鹼性腐蝕性,相對地使用包含鍺 -29- 200952079 的鋁-1原子百分比鎳- 0.2原子百分比鑭- 0.5原子百分比鍺 的合金膜時,僅加熱至200 °C以上即可提高耐鹼性腐蝕性 。同樣的傾向在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爲〇·5原子百分比的 場合亦可見到,在使用不含鍺的鋁- 〇·5原子百分比鎳- 〇·2 原子百分比鑭的合金膜時,不把加熱溫度設定爲250 °C也 可以得到良好的耐鹼性腐蝕性’相對地使用包含鍺的鋁-0.5原子百分比鎳-0.2原子百分比鑭-0.5原子百分比鍺的 合金膜時,加熱至250°C可提高耐鹼性腐蝕性。 其次於圖17(基板溫度=l〇〇°C),針對鋁合金膜中 的鎳含量爲1原子百分比的場合加以考察。可知在基板溫 度爲100°C時,使用不含鍺的鋁-1原子百分比鎳-0.2原子 百分比鑭的合金膜時,不把加熱溫度設定在200°C的話無 法得到良好的耐鹼性腐蝕性,相對地使用包含鍺的鋁-1 原子百分比鎳-0.2原子百分比鑭-0.5原子百分比鍺的合金 膜時,僅加熱至15 0°C以上即可提高耐鹼性腐蝕性。與此 同樣的傾向,在鎳含量0.5原子百分比及0.2原子百分比 時亦可見到,可知使用含鍺之鋁合金膜時,與不含鍺的鋁 合金膜相比,可以降低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 進而,於圖18(基板溫度=150°C及250 °C),也與前 述同樣’在鎳含量1原子百分比及0.2原子百分比時可見 到添加鍺的效果,可知使用含鍺之鋁合金膜時,與使用不 含鍺的鋁合金膜相比,可以降低加熱溫度之較佳的下限。 檢討前述圖1 6~圖1 8的結果,(1 )基板溫度與加熱 溫度的調整幅度,不僅應該是鋁合金膜中之鎳含量有影響 -30- 200952079 ’鍺含量亦應有影響,(2)鍺之添加效果,隨著鎳含量 或基板溫度而有若干不同,大致上鎳含量約1原子百分比 以下之低濃度的場合,大致有被認爲是顯著的傾向。 以上針對特徵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如前所述因應於含有鎳及/或鈷之量(包含 Z群元素時,亦包括Z之量)而適切控制基板溫度與加熱 溫度爲其最大特徵,前述以外之成膜步驟並沒有特別限定 Φ ,可以採用通常使用的手段。亦即,於基板上形成氧化物 透明導電膜的第1步驟,或在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上形成鋁 合金膜的第2步驟(除了基板溫度以外),只要適切選擇 習知的方法即可。 作爲鋁合金膜的成膜方法,代表性者可以舉出使用濺 鍍靶之濺鑛法。所謂濺鍍法,係在欲形成的薄膜與由同種 材料所構成的濺鍍靶(靶材)之間形成電漿放電,藉由電 漿放電使離子化的氣體與靶材衝突藉以打擊出靶材的原子 〇 ,使層積於基板上以製作薄膜的方法。濺鏟法與真空蒸鍍 法或電弧離子電鍍(AIP : Arc Ion Plating )法不同,但 具有可以形成與靶材相同組成的薄膜之優點。特別是,以 濺鑛法形成的鋁合金膜,可以固溶在平衡狀態下不會固溶 的銨等合金元素,具有可以作爲薄膜發揮優異特性等之優 點。但是,本發明之主旨並不以前述爲限定,可以適宜採 用鋁合金膜之成膜所通常使用的方法。 於本發明,圖案化之順序無特別限定。例如,於基板 上依序藉由濺鍍法等形成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以及鋁合金膜 -31 - 200952079 後,藉由平版印刷法或蝕刻法來圖案化前述氧化物透明導 電膜及鋁合金膜亦可。或者是,在基板上形成氧化物透明 導電膜,圖案化之後,形成鋁合金膜’進行圖案化亦可。 此外,構成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ITO膜,在加以加熱 之前係非晶質狀態,溶解於以磷酸爲主成分的鋁用蝕刻液 ,但施加200°c之熱而結晶化的話,對於鋁用蝕刻液具有 選擇性。因此,圖案化氧化物透明導電膜後形成鋁合金膜 ,進行蝕刻時,可以防止已經被形成的氧化物透明導電膜 被不必要地蝕刻掉。 但是,在不要求鋁之鈾刻選擇性的場合,作爲氧化物 透明導電膜使用IZO膜亦可。此外,除ITO膜以外與鋁 蝕刻劑之間有選擇性之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亦可無問題地採 用。本發明並不限定氧化物透明導電膜的種類。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 受限於以下之實施例,在適合下述的要旨之範圍當然而以 加上適當的變更而實施,這些也都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 圍。 第1實施例 於基板(無驗玻璃板,板厚0.7mm、4英吋尺寸)上 ’作爲氧化物透明導電膜(透明畫素電極),藉由濺鍍法 形成包含約10質量百分比之SnO之ITO膜(膜厚:約 -32- 200952079 5 Onm ),藉由光蝕刻法圖案化。此時濺鍍條件係氬氣環 境下,壓力約3mTorr。 如前所述進行圖案化的ITO膜之上,作爲反射電極, 藉由濺鑛法形成純鋁膜以及鋁-鎳-鈿合金膜(以下稱爲「 鋁系合金膜」;膜厚:lOOnm )。濺鍍時之基板溫度,如 下列表1及表2所示,濺鍍條件係氬氣環境下,壓力:約 2mTorr 〇 ❻ 接著,在氮氣環境下,以表1及表2所示之加熱溫度 施以30分鐘之熱處理。又,爲了比較,也準備未施以熱 處理者。其後,對鋁系合金膜塗布光阻進行曝光後,浸漬 於2.38質量百分比之TMAH水溶液(20°C ) 1分鐘以顯 影。又,在本實施例,係使前述加熱處理在氮氣環境下進 行,但不以此爲限,亦可在習知之環境條件(例如,真空 度S3xlO_4Pa程度之真空環境下)下進行。 〇 (耐鹼性腐蝕性) 各鋁系合金膜之鹼性腐蝕性,係以在前述之TMAH 水溶液中,使測定對象之鋁系合金膜之電極與銀-氯化銀 參考電極短路,以電壓計測定電位差而進行評估。爲了比 較,也測定多晶質ITO膜之電極電位。在本實施例,如後 述之圖7~圖8所示進行TMAH水溶液浸漬後之光學顯微 鏡觀察以及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時沒有見到腐蝕,而且與 非晶質ITO之電極電位差滿足1.55V以下者評估爲〇(耐 鹼性腐蝕性優異),沒有滿足前述任一要件者評估爲X ( -33- 200952079 耐鹼性腐蝕性低劣)。 (接觸電阻) 使用如圖 9所示之瞎爾文圖案(Kelvin pattern, TEG圖案)(接觸孔尺寸爲20、40以及8 0;/ m正方)以 四端子法,測定鋁系合金膜與ITO膜直接連接的場合之接 觸電阻。接觸電阻,係藉由使電流流過鋁系合金膜與IT〇 膜之間,以其他端子測定ITO-鋁合金間的電壓降低而調 查出來的。具體而言,圖9之h-I2間流有電流I,藉由監 視ν,-νζ間之電壓,可以[RWVi-VO/U]求出接觸部C之 接觸電阻R。在本實施例,接觸電阻在以ISOOQ/cm2下者 評估爲接觸電阻很低(合格)。 此外,鋁系合金膜之合金元素含量,藉由ICP發光分 析(誘導結合電漿發光分析)法來求出。 這些結果顯示於表〗及表2。此外,針對表1之No.l (純鋁膜)以及Νο·19(鋁-2原子百分比之鎳-0.35原子 百分比之鑭),如前所述進行測定的電極電位的結果顯示 於表3。 -34- 200952079 [表1] fcl 基板溫度 加熱溫度 Ni/Laffi 成 耐鹼性 接觸電阻値 No. (°C) (°C) (原子%) 腐蝕性 (U Q/cm2) 1 室溫 250 (純 A1) X >3000 2 室溫 mmm 3/0.35 X >3000 3 室溫 100 3/0.35 X >3000 4 室溫 150 3/0.35 X >3000 5 室溫 200 3/0.35 〇 70 卜 1500 6 室溫 250 3/0.35 9 700-1200 7 100 3/0.35 X >3000 8 too 100 3/0.35 〇 600 叫 100 9 100 150 3/0.35 〇 400~900 10 100 200 3/0.35 〇 200-700 1t 150 — 3/0.35 X >3000 12 150 100 3/0.35 〇 500Ή000 13 150 150 3/0.35 〇 300~700 14 150 200 3/0.35 〇 200^600 15 200 ^— 3/0.35 X >3000 ίθ 200 100 3/0.35 〇 400^000 17 200 150 3/0.35 〇 100—400 18 200 200 3/0^5 〇 50—300 19 室溫 2/0.35 K >3000 20 室溫 too 2/0.35 X >3000 21 室溫 150 2/0.35 X >3000 22 室溫 200 2/0.35 X >3000 23 室溫 250 2/0.35 0 800^1500 24 100 一 2/0^5 X >3000 25 100 100 2/0.35 X >3000 26 100 150 2/0.3S 〇 500-1000 27 100 200 2/0.35 〇 300^800 28 150 — 2/0.35 X >3000 29 150 100 2/0.35 〇 800^1500 30 150 150 2/0.35 〇 400^800 31 150 200 2/0.35 〇 100〜500 32 200 一 2/0,35 X >aooo 33 200 100 2/0.35 〇 500~1000 34 200 150 2/0.35 〇 200^500 35 200 200 2/0.35 〇 50〜400 -35- 200952079 [表2] 基板Μ 加熱融 Ni/L谢成 耐鹸性 接觸電阻値 No· (°C) CC) (原子%) 腐蝕性 ίϋ Q/cmz) 1Γ 室溫 1/0.35 X >3000 37 室溫 100 1/0.35 X >3000 3B 室溫 150 1/U35 X >3000 3d i溫 200 1/0.35 X >3000 40 室溫 250 1/035 Ο 1000^1500 41 室溫 250 0.5/α35 X >3000 42 100 as/aas X >3000 43 100 100 0.5/0.35 X >3000 44 100 150 05/Q.3S X >3000 45 100 200 0.5/(135 ο 500〜1000 46 160 0.5/0.35 X >3000 47 150 100 0.5/0.35 X >3000 48 150 150 0.5/0.35 ο 500~1000 40 150 200 0.570.35 ο 300-800 Ίο 200 — 0.5/0.35 X >3000 51 200 100 0.5/α35 X >3000 52 200 150 0.5/0135 ο 300~800 53 200 200 0.5/0.35 ο 200^700 [表3] 試料 電位(V) 純A1 ~t,93 λΓ-2 原子 %Ni-0.35 原子 %La ΡΗΤΟ -0.19 a-rro H).f7 IZO -D.S7 由表1及表2之結果可之,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 的鋁系合金膜(表1之Νο·5、6、8~10、12〜14、16〜18、 23 、 26 、 27 、 29〜31 、 33〜35 、表 2 之 Ν〇·40 、 45 、 48 、 49 、5 2、5 3 )均爲耐鹼性腐蝕性優異,而且鋁系合金膜與 ΙΤΟ膜之接觸電阻値也很低。 此外,由表3亦可知,使用用於本發明的Al-Ni-X合 -36- 200952079 金膜的話,與純鋁(No_l )相比,與ITO膜之電極電位差 被抑制爲很小。 爲了參考,使用鋁-2原子百分比之鎳-0.35原子百分 比之鑭合金,使基板溫度爲室溫-不進行加熱的No. 19( 比較例),與使用相同合金,使基板溫度由室溫—在250 °C進行加熱的No.23 (本發明例)之腐蝕狀況顯示於圖5〜 圖8。詳言之,圖5及圖6係針對表1之試樣No. 19,浸 φ 漬TMAH水溶液後之光學顯微鏡相片以及透過型電子顯 微鏡剖面相片(FE-TEM,使用日立製作所製造之型號「 HF2000」之機器)。此外,圖7及圖8係針對試樣No.23 ,浸漬TMAH水溶液後之光學顯微鏡相片及透過型電子 顯微鏡剖面相片。又,根據透過型電子顯微鏡之觀察,藉 由電子激發型X線分析測定了膜組成。 比較這些圖可知:不進行加熱的試樣No. 1 9可以見到 TMAH浸漬所導致的腐蝕(參照圖5及圖6),相反地進 Φ 行特定的加熱之試樣No.23未被觀察到腐蝕(參照圖7及 圖8 ) 〇 進而’調查鋁合金膜中的鎳含量對反射率所造成的影 響。 具體而言’測定使用鋁-X原子百分比之鎳-0.35原子 百分比之鑭(X爲1〜5.5原子百分比)之鋁合金,成膜時 之基板溫度爲室溫,成膜後之加熱溫度爲約250 °C,把加 熱時間控制爲約30分鐘而進行成膜之試樣的反射率。反 射率’係使用日本分光(股)製造之可見/紫外分光光度 -37- 200952079 計「V-570」,於測定波長1000〜250nm的範圍測定分光 反射率。具體而言,對基準反射鏡之反射光強度,測定試 料的反射光強度之値爲「分光反射率」。 圖4係顯示各試樣之反射的變化(波長:85 0~250nm )之圖。以5 5 0nm之反射率爲基準來看,鎳含量1〜4原 子百分比滿足本發明的範圍之試樣,可以得到約超過 88%~92%程度的高反射率,相對而言,鎳含量在5.5原子 百分比之超過本發明的範圍的試樣,反射率大致降低至 8 4%。 以上參照特定的實施樣態詳細說明本申請案,但對於 熟悉該項技藝者而言明顯可以在不逸脫本發明的精神與範 圍的情況下再施以種種變更或修正,此亦應是爲落入本發 明之範圍。 本申請案係根據於2007年12月26日提出申請之日 本申請案(特願2007-335004)、及於2008年12月19 曰提出申請之日本申請案(特願2008-3243 74 )而提出者 ,在本說明書參照其內容而將其納入。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係關於液晶顯示器或有機電致發光(EL)顯 示器等爲代表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詳言之,本發明係 關於具備氧化物透明導電膜與反射電極用鋁合金膜直接連 接而成的構造的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且係可以有效防止 該鋁合金膜在圖案化時之鹼腐鈾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38- 200952079 根據本發明,可以因應於被包含於鋁合金膜的鎳含量及鈷 含量而適切控制反射電極之鋁合金膜的熱履歷(詳言之, 係成膜時之基板溫度及成膜後之加熱溫度),所以圖案化 時即使浸漬於TMAH水溶液等鹼性顯影液中也抑制了鋁 合金膜的腐蝕,可以減低氧化物透明導電膜與鋁合金膜之 接觸電阻。 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代表性的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之 分解立體圖。 圖2係模式表示代表性的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剖 面。 圖3係表示改變濺鏟時之基板溫度而成膜之鋁合金膜 (鋁-2原子百分比鎳-0.35原子百分比鑭)之浸漬電位之 圖。 φ 圖4係表示純鋁膜及改變鎳量之鋁-鎳-鑭合金膜(反 射電極)的反射率之圖(圖中之組成單位爲原子百分比) 〇 圖5係表示在實施例浸漬於TMAH水溶液後的第1 9 號試樣(鋁-2原子百分比鎳-0.35原子百分比鑭膜,基板 溫度=室溫,無熱處理)之光學顯微鏡相片。 圖6係在實施例浸漬於TMAH水溶液後的第1 9號試 樣之透過型電子顯微鏡相片。 圖7係表示在實施例浸漬於TMAH水溶液後的第23 -39 - 200952079 號試樣(鋁-2原子百分比鎳-0.35原子百分比鑭膜,基板 溫度=室溫,熱處理溫度=25 0 °C )之光學顯微鏡相片。 圖8係在實施例浸漬於TMAH水溶液後的第23號試 樣之透過型電子顯微鏡相片。 圖9係表示使用於鋁合金膜與氧化物透明導電膜( ITO膜)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測定之喀爾文圖案(Kelvin pattern, TEG 圖案)之圖。 圖10係表示於鋁-鎳-鑭合金膜,使基板溫度處在室 溫下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性腐蝕 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1係表示於鋁-鎳-鑭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至 1 00 °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性 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2係表示於鋁-鎳-鑭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至 1 5 0 °c以及2 5 0 °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 對於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3係表示於鋁-鎳-鑭-銅合金膜,使基板溫度處在 室溫下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性腐 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4係表示於鋁-鎳-鑭-銅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 至1 〇〇 °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 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 5係表示於鋁-鎳-鑭-銅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 至150°C以及25 0°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 -40- ♦ 200952079 量對於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6係表示於鋁-鎳-鑭-鍺合金膜,使基板溫度處在 室溫下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性腐 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圖17係表示於鋁-鎳-鑭-鍺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 至l〇〇°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量對於耐鹼 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❿ 圖1 8係表示於鋁-鎳-鑭-鍺合金膜,使基板溫度提高 至150°C以及25(TC而成膜時,成膜後之加熱溫度以及鎳 量對於耐鹼性腐蝕性所造成的影響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5 :閘極配線 7 :資料配線 11: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 φ 13 :共通電極 1 5 :對向基板 16 :黑矩陣 17 :彩色濾光片 19 :畫素電極 19a :透明畫素電極 19b :反射電極 21 : TFT基板 23 :液晶層 -41 - 200952079 41 :背光 5 1 :障壁金屬層 T :開關元件(TFT) P :畫素區域 A :透過區域 B:周圍光(人工光源) C :反射區域 F :來自背光之光 -42-

Claims (1)

  1. 20095207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具備反射電極用 合金膜直接連接在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之上的構造之顯 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在基板上形成前述氧 透明導電膜之第1步驟, 在前述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上形成前述鋁合金膜之 步驟,及 φ 加熱前述鋁合金膜之第3步驟; 前述鋁合金膜係由鎳及鈷之中至少一種含0.1〜4 百分比、以及由X群所選擇之至少一種元素總量在( 原子百分比的範圍之鋁-(鎳/鈷)-X合金所構成,前 爲 La、Mg、Cr、Mn、Ru、Rh、Pt、Pd、Ir、Ce、Pr 、Tb、Dy、Nd、Ti、Zr、Nb、Mo、Hf、Ta、W、Y、 Sm、Eu、Ho、Er、Tm、Yb、以及 Lu 所構成, 因應於前述鋁-(鎳/鈷)-X合金膜之鎳含量以及 φ 量之中至少一個量,控制前述第2步驟之基板溫度及 第3步驟之加熱溫度。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中 前述鋁合金膜,含有0.5 ~4原子百分比之鎳及鈷 至少一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中 前述銘合金膜,含有〇.5~4原子百分比之鎳。 之鋁 示裝 化物 第2 原子 >.1 〜2 述X 、Gd F e、 鈷含 前述 ,其 之中 ,其 -43- 200952079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任一項之顯示裝置之製 造方法,其中 前述A卜(Ni/Co ) -X合金膜含有〇.1~4原子百分比之 鎳與鈷之中至少—種,及0.1〜2原子百分比之鑭(La)與 钕(Nd)之中至少一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任一項之顯示裝置之製 造方法,其中 前述AhCNi/Co) -X合金膜進而含有由0.1〜2原子百 分比之Z(Z爲Ge、Cu、及Si所構成之群中選擇之至少 一種元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 中 前述Al-(Ni/Co) -X合金膜含有0.1〜4原子百分比之 鎳及鈷之中至少一種,及〇·1~2原子百分比之鑭(La)與 銨(Nd )之中至少一種,及〇.1~2原子百分比之鍺(Ge ) 與銅(Cu)之中至少一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 中 前述氧化物透明導電膜,係氧化銦錫(ITO )或者氧 化銦辞(IZ 0 )。 -44-
TW97151060A 2007-12-26 2008-12-26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TW20095207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5004 2007-12-26
JP2008324374A JP4611418B2 (ja) 2007-12-26 2008-12-19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52079A true TW200952079A (en) 2009-12-16
TWI378509B TWI378509B (zh) 2012-12-01

Family

ID=4080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51060A TW200952079A (en) 2007-12-26 2008-12-26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11418B2 (zh)
TW (1) TW200952079A (zh)
WO (1) WO2009081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8297B1 (ko) * 2001-11-02 2008-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1033834A (ja) * 2009-07-31 2011-02-17 Kobe Steel Ltd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091352A (ja) * 2009-09-28 2011-05-06 Kobe Steel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KR101097316B1 (ko) * 2009-10-12 2011-12-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JP5719610B2 (ja) * 2011-01-21 2015-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JP5524905B2 (ja) * 2011-05-17 2014-06-1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パワー半導体素子用Al合金膜
JP7053290B2 (ja) * 2018-02-05 2022-04-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用の反射アノード電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8945B2 (ja) * 1993-07-27 2003-08-1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Al合金薄膜
JP3940385B2 (ja) * 2002-12-19 2007-07-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表示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11418B2 (ja) 2011-01-12
JP2009175720A (ja) 2009-08-06
TWI378509B (zh) 2012-12-01
WO2009081993A1 (ja)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0045B (zh) A reflective electrode, a display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JP4705062B2 (ja) 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TW20095207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JP5060904B2 (ja) 反射電極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
KR101124831B1 (ko) 표시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스퍼터링 타깃
KR101108941B1 (ko) 반도체 디바이스, 표시장치 및 반도체 디바이스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82040A (ko)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용 반사 애노드 전극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9170395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53183A1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用の反射アノード電極および配線膜
KR101764053B1 (ko) 반사 전극용 또는 배선 전극용 Ag 합금막, 반사 전극 또는 배선 전극, 및 Ag 합금 스퍼터링 타겟
JP5159558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121908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製法
JP4583564B2 (ja) 配線、電極及び接点
JP5264233B2 (ja) 有機電界発光型表示装置
JP4782803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1144887A (ja) 表示装置用反射電極基板
JP4009086B2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遮光膜、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表示素子体
US7978288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1033834A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508050A (zh) 用於形成銀或銀合金的佈線和反射層的蝕刻劑組合物
JPH10282906A (ja) 表示装置用電極基板
JP2003332262A (ja) 配線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配線基板
JP2011033816A (ja) 反射電極、および反射電極を備えた表示デバイス
JP201012375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