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7410A - Disc-shaped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s - Google Patents

Disc-shaped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7410A
TW200937410A TW097139808A TW97139808A TW200937410A TW 200937410 A TW200937410 A TW 200937410A TW 097139808 A TW097139808 A TW 097139808A TW 97139808 A TW97139808 A TW 97139808A TW 200937410 A TW200937410 A TW 2009374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substrate
optical recording
layer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riedrich-Karl Bruder
Wilfried Haese
Rafael Oser
Jan Weikard
Wolfgang Fischer
Rainer Protte
Joerg Wehrle
Karlheinz Hildenbrand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TW20093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74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 G11B7/25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rganic resins
    • G11B7/254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rganic resins containing inorganic fillers, e.g. particles or fib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 G11B7/253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 G11B7/253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polycarbonates [P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 G11B7/253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 G11B7/253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polystyrene [P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 G11B7/253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 G11B7/2538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substrates comprising resins polycycloolefins [PC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0937410 六 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_碟狀高密度記錄媒介,其 =記錄各種資訊信號如適合於近場光學讀取頭的
10 ❹ 15 【先前技術】 記錄與再製資訊信號之已知記錄媒介, 頻之已知記錄媒介,包含了磾狀 $戈視 性記_>。 了碟狀錄媒介及碟狀磁 己錄媒介中有:光碟,資訊信號例如藉由凹 ^及溝槽而被寫為顯微不規職案;相變化光碟;磁光 利用記錄膜層之光磁效應;及磁性方式寫入之信號 用的硬碟。 ^此些記錄媒介中’為了在光學記錄媒介上形成具 有與貝訊信號如資料信號或軌道舰信號相關之顯微不 規則圖案如相凹坑(phase _或預先溝槽(pre_gr〇〇ve)的 。己錄層,常使用塑膠材料之基板的射出成形⑽ molding)。尤其,利用射出成形裝置、金屬模具及壓模 (stamper)形成碟狀基板,且此時自壓模印製資訊信號。 為了讀出資訊及記錄資訊至此類光碟,通常經由特 定數值孔# NA之簡單物鏡聚焦具有波長λ之雷射光 4 20 200937410 5 ❹ 10 15 ❹ 20 束’使光束通過厚度ά»λ之光傳輸層而聚焦至記錄層 上,且物鏡與光傳輸層表面之間的工作距離WD»X。聚 焦雷射光束的光點直徑D為特定而藉以使ϋ=λ/ΝΑ。市 面上販售之光碟(CD,λ=780 nm,NA=0.45,d=l .2 mm)、 數位多功能光碟(DVD,λ=650 nm,NA=0.60,d=0.6 mm)、高解析度數位多功能光碟(HD-DVD,λ=450 nm, ΝΑ=0.65, d=0.6 mm)或藍光光碟(BD,λ=405 nm, ΝΑ=0.85, d=0.1 mm)使用此遠場光學(Far Field Optics)原 理。藉由降低λ及增加ΝΑ,可降低光點直徑D,因此可 增加數據密度。 然而在此類遠場光學中(d及WD»X),物鏡的NA 被限制在小於1.0的值。為了更進一步地增加數據密度, ΝΑ必須要變得大於1 .〇,而此可藉由近場光學(NRF)所 實現。NRF可藉著使用所謂的固態浸沒透鏡(SIL)而達 成(見例如 S. M. Mansfield, W.R. Studenmund,G.S. Kino 及 K. Osato,“High-numerical-aperture lens system for an optical storage head,” Opt. Lett. 18, 305 ff(1993),將其所 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參考)。例如,在由NA< 1.0之遠場 透鏡及具有折射係數nSILi材料所構成之半球形透鏡所 構成之透鏡系統中,有效之數值孔徑NAeff係由NA· nSIL 所給定,若〜江夠大則其會超過1.0。另一完成方式可藉 由直徑DAp<<X之小孔,其可利用具有極窄末端開孔的光 纖所達成(見例如 H. Briickl, Physik in unserer Zeit, 28, Jahrgang 1997 Nr.2, p 67 ff,將其所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 5 200937410 參考)或利用光學上非線性響應之薄遮罩層(所謂之超解 析度增強近場結構,見例如Tominaga等人,Applied Physics Letters,Vol 73(15) 1998 ρρ· 2078-2080,將其戶斤 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參考)所達成。 5 NFR使用在透鏡系統或孔徑之表面與光碟或記錄層 之表面之間WD«X處之電磁場。例如,在K. Saito等人, Technical Digest ISOM 2001, p 244 ff 中顯示了在工作距 ❹ 離WD<<405 nm處,SIL之漸逝波的足夠光可被耦合至 光碟,以致於該SIL的NAeff可被增加至遠場限度1.0以 10 上。又,顯示了 WD的精準度必須要被控制至數nm的 水準以獲得穩定的再現性信號。此可被瞭解為,漸逝波 的強度隨著與透鏡表面的距離作指數性衰退。為了建立 此類控制機制,T. Ishimoto 等人,Technical Digest ISOM/ODS 2002, WC3, p 287 ff 建議且導入了一 種活化 15 反饋伺服迴圈,將其所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參考。此伺 Q 服迴圈亦能夠補償來自旋轉碟之模態振盪(modal oscillation)所產生的 WD 變動(J.I. Lee 等人,Technical Digest ODS 2006 MC4, p 43 ff,將其所有内容包含於此 作為參考)。然而,由於伺服迴圈之帶寬限制,此類補償 20 僅在較低碟旋轉速度下及模態頻率<800 Hz之低頻率模 態振盪下充分作用。因此,由於例如直徑120 mm之1.1 mm厚的大聚碳酸酯碟的高頻模態振盪振幅而存在著數 據傳輸速度的限制。其中所揭露的基板並未達到本發明 的基板需求。為了改善在高碟旋轉速度下之間隙伺服控 6 ❹ 10 15 ❹ 200937410 制操作,尤其必須要改善碟的高頻模態振堡行為。 模態振盪的特徵在於其模態頻率 比於⑽)。·5而與碟的幾何條件及揚氏模:數心:二 P的比值相關(亦見式υ。品質因子 f、質里在度 ㈣-而與―相關。就其而言,二式用:)=據 舻而山// 不向阻尼’因為⑽高。 -般而吕,五與β顯示出對頻率,的明顯相依性。 "二6,908,655 Β2(所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參考)著重 广办響低頻率(第-)模態振盈,其在典型直徑12〇咖 1·1 ΠΠΠ厚之大聚碳酸酯碟上發生在約14〇犯且 場光學讀取頭相關。 亦與退 WO _48172(所有㈣包含於 =-模態頻率—)行為,且-般認為第= 頻率應較佳地落在碟的旋轉操作範n 的行為,此文獻並未揭露心 Γ L 驗部分中基於w〇 00/48172的實例 比較實例3顯示,達到低頻率需求的 决方案並無法滿足本發明的高頻需求。 醉 簡細3舰3池(所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 露了特殊的共聚碳酸醋卩達到碟的較 = =的化學結構,或敛述了&尼之低(第一)模態;= ^旦未敘述本發明所需之高頻需求,此文獻與本發明係 不相同。 7 20 200937410 5 ❹ 10 15 ❹ 20 US6,391,418B1、EP1158024A1 及 US2004/0265605 A1 (所有内容包含於此作為參考)中揭露了在低頻率(1 Hz-16 Hz)下達到較佳阻尼的更進一步解決方案,但其對 於本發明之高頻率模態振盪需求卻不足。US 6,391,418 B1揭露了由聚碳酸酯組成物所構成之資訊記錄媒介的 基板,其包含在聯苯、三聯苯化合物或其組合上之黏均 分子量介於10.000至40.000之聚碳酸酯。EP1158024A1 揭露了 一種阻尼減振(vibration-damping)熱塑性樹脂組 成物,包含:a)50-90重量%之非晶熱塑性樹脂,具有0.01 至0.04之損耗tanS及在負載情況下(under load)不低於 120 °C的變形溫度;及b)50至1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 曱酯樹脂,其中自其所模造之物件具有特定的物理特 性。US 2004/0265605 A1敘述了一種包含基板之資料的 振動阻尼儲存媒介,其物理部包含基板上之至少一聚醯 亞胺及至少一資料層。其係關於第一模態(低頻)振盪。 NFR的另一重要特徵為,自漸逝場使光經過WD«X 而粞合至記錄媒介之表面的能力,以完全利用SIL之 NAeff而將D降低至λ/NAeff。為此,記錄媒介之最上層 光傳輸層的折射係數的實部η必須要大於NAeff。此類膜 層可藉由高折射係數層(HRI塗膜)所實現,根據本發明其 可形成記錄媒介之最上層並允許漸逝場中的光耦合至記 錄媒介中。HRI塗膜亦可被用作為兩或更多再製層或記 錄層間的間隔件層。相較於最佳各別遠場光學 (NA<1.0),為了將儲存密度至少增加兩倍,NAeff應該至 8 200937410 少>1.41,且因此HRI層之折射係數的實部n至少應 >1,41。著眼於遠場光學的先前技術並未對此說明。 US 6,875,489 Β2 或 ΕΡ 1,518,880 Α(所有内容包含於 此作為參考)著重在具有厚度d>3从瓜之光傳輸層且此 5 些實施例係關於遠場光碟如BD。利用NFR,有效的NA ff 係大於1.0,雖然將光傳輸層度d限制在較小值(例如, :=3 μιη)是困難的,但補償例如像差卻是較容易的 ❹ 等人,Proc. Of SPIE Vol. 5380, p 209 ff.)。 除了 HRI層的上述光學特性外,由於NFR光學讀取 1〇頭的極小WD,在讀取頭偶然撞擊的情況下,此類HRI 層亦應具有f堵存在記錄料中之資訊與{學讀取頭的保 護層的功能。因此當WD落在僅數1〇 nm的範圍中時, HRI層應具有高抗刮性及低表面粗糙性Ra 〇又,HRI層 ,吸收或折射係數的虛部k應低,以使得來自複數疊層 J :己::的?射夠尚且達成高讀出穩定性,其中複數疊層 η己1 j文到可由HRI層所構成的間隔件層所分離。 先刖技術並未說明碟結構的此類複雜特性概況。 【發明内容】 20 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提供一種間隙伺服控制NFR碟 :光學記錄媒介,其,至少一記錄層與光傳輸層係依序 V 於基板上,且其中自該光傳輸層側照光以記錄及/ ^ 為汛彳°號,且該基板在2000 Hz之高頻率下滿足 9 5 ❹ 10 15 ❹ 200937410 了?氏模數與阻尼⑴因子)之特殊要求。又,本發明之不 同貫施例提供-種上述之光學記錄 射係數、抗到性及表面粗糙性的光傳輸層:折 本發明係’碟狀高密度記錄媒介,里 =記錄各種資訊信號如適合於近場光學讀ς頭的“ 透鏡服控制近場記錄與近場讀出中,必須要將 面之間的工作距離WD大幅降低至低於雷射 ’且必須要將其控制在極窄的限度内。因此, 之高頻模態振盪行為的嚴格要求以及對光傳 剧曰之;度、光學與機械特性的嚴 了碟結構的特殊選擇,1係 ::料明顯不 決前述的問題。適g的材料所達成以解 基板ίΓϋ—實施例包含—種光學記錄媒介,其包含 i板勺二二置於基板上的記錄層與光傳輸層;其中該 由射出成形部件、具有模造表面層與模造 及其組合所構成之族群的一或多個部件; ΗΛ折旦板具有根據術以E 756·05在乃與〇 H下所里測之至少2.15 GPa之媪芘挺机^ 的(3因子。 之杨氏模數E及低於160 【實施方式】 20 200937410 本文中所用之單數扭「一 s^ 與「一或多」及該」為同義詞且可 或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指= 5 :旨或-種以上之樹脂。因此,除非特地指: 數值應被瞭解為,可以「約」字加以修飾。 有 影響高頻下之碟模態振盪可包含 ❹ ,’其將模態振堡推移至較高頻率:藉== :特疋阻尼下的振幅;或降低其品㈣子Q(增加其阻 10 以降,振隸幅。為了克服前述問題,可將剛性或阻尼 作為單一參數或兩參數來加以改善。 15 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包含··包含了至少一記錄層及 光傳輸層的光學記錄媒介。該記錄層及該光傳輸層係 依序地形成於一基板上且光係自該光傳輸層侧照射以記 錄及/或再製資訊#號。該基板可由一射出成形部件所構 成、或具有一具有模造表面層(表面層)與模造核心層的 射出成形夾層結構、或由利用uv方式接合之兩射出成 形部件所構成。該基板具有根據ASTM E 756_〇5在25 °C 與2000 Hz下所量測之至少2.15 GPa之楊氏模數E及低 於160的Q因子。 20 該光傳輸層的較佳厚度係自1 nm至少於3000 nm, 更較佳地自200 nm至少於2000 nm,尤其自500 nm至 少於 1500 nm。 11 200937410 基板MM : 只要能滿足揚氏模數五及Q因子的要求,形成該美 板之適合基板材料的實例包含聚合物、 $ 5
10
二人充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然而,咖 聚口樹脂並不限於下列實例。 ^右熱塑性樹脂本身無法滿足整體射出成形部件中之 :氏模數Ε與Q因子的要求,則可使用該熱塑性樹脂的 混合或填充組成物、或夾層結構或接合結構之熱塑性樹 脂基板的組合。 t除了揚氏模數E及Q因子的要求外,該熱塑性樹 脂、混合物或複合物應具有低吸水性、高熱阻性且應可 以普通方法如射出成形、射出壓縮成形等被製造為碟。 此類熱塑性樹脂可包含聚碳酸酯樹脂、丙烯酸樹 脂、聚苯乙烯樹脂及非晶聚環烯烴及氫化之聚苯乙烯。 該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由不同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混合物 及具有填充物及/或添加物之熱塑性樹脂的複合物。 聚碳酸酷樹賠: 聚碳酸酯樹脂通常係藉著芳香環二羥基化合物及碳 20 酸醋前驅物之聚合反應或熔融聚合反應所獲得。若可滿 足上述條件,可接受任何芳香環二羥基化合物。 較佳的芳香環二羥基化合物包含化學式(1)之化合 12 200937410 物: ho-z-oh ⑴ 其中z代表化學式(la)的自由基
5
10 〇 15 其中R與R2彼此獨立地代表H或Ci_C8_烷基,較 =,代表Η或C^-C4-烧基,尤其代表氫或烧基;而χ代 單=、cvcv伸烷基、c^C5·亞烷基或為Ci_C6_烷基取 ^ 乂佳地為甲基或乙基取代之C5_c6環亞烷基;若χ 代表3,3,5-三甲基環亞己基時R1與R2代表氫。 最佳的X代表單鍵、亞甲基、異亞丙基或環亞己基 亞己基’尤其x代表異亞丙基邮 的方二H經基化合物通常為已知或可根據通常已知 化合物的實例包含··對苯二齡、間苯 袈re , , ^ (羥本基)丁烷、U-雙(4-羥苯基)-i_ 本炫、1,1-雙(4-經苯基)淨p 0 0 At /A 燒、κ β ,雙(4^苯基)戍 (子本一異亞丙基)聯苯酚、9,9-雙(4-羥苯基) 13 20 200937410 5 ❹ 10
15 Q 苐1 ’I-雙(4_窥本基)-4-異丙基環己烧、2,2-雙(3 -甲基_4_ 羥苯基)丙烷、込^雙^-羥苯基)環己烷、込^雙^•羥苯 基),-3,3,5-三甲基環己烷、9,9-雙(3_甲基_4_羥苯基)苐及 α’α -雙(4-羥苯基)間_二異丙苯。較佳的二羥基化合物為 2,2-雙(4-羥苯基)丙烷(雙酚Α)、4,4_(間苯二異亞丙基)二 酚及U-雙(4-羥苯基)_3,3,5_三甲基環己烷。 聚碳酸酯樹脂可為藉由均聚合上述芳香環二羥基化 合物所獲得之均聚碳酸酯樹脂或可為藉由共聚合兩或更 夕種芳香環二羥基化合物所獲得之共聚碳酸酯。又,其 可為藉由聚合上述芳香環二羥基化合物與一或多種其他 二經基化合物所獲得的共聚碳酸酯。 藉由溶液方法之反應通常為二羥酚與光氣間的反 應,且通常在酸偶合劑及有機溶劑的存在下進行。使用 驗金屬虱氧化物如氫氧化納或氫氧化卸或胺類化合物如 °比°定來作為酸偶合劑。使用齒化碳氫化合物如二氣曱烧 或氯苯來作為有機溶劑。為了加速反應,亦可分別使用 二級胺、四級銨化合物或四級鱗化合物來作為催化劑, 其實例為三乙胺、Ν-乙基-哌啶、四正丁基銨溴化物或四 正丁基鱗溴化物。較佳地,反應溫度通常介於〇至40。〇 , 反應時間為10分鐘至5小時,在反應期間的ρΗ不低於 9 ° 在聚合反應中’通常會使用封端劑。此些被使用的 封化劑可為單功能基之紛類。此些單功能基之紛類通常 20 200937410 5
15 ❹ 20 =用!!為調整分子量之封端劑。所獲得之聚碳酸酯的終 端為單功旎基酚系基團所封閉,因此其熱穩定性會比未 以上述方式所獲得的聚碳酸酯來得優異。單功能基之酚 ,通常為酚類或較低烷基取代之酚類如酚、對-第三丁基 =酚、對-枯基笨酚、異辛基苯酚或長鏈烷基酚類如癸基 本酚、十二烷基苯酚、十六烷基苯酚、十八烷基苯酚、 一十烷基苯酚、二十二烷基苯酚及三十烷基苯酚。 以月b夠達到適當分子量的量來導入封端劑。封端劑 可單獨使用或一起使用。 聚碳酸酯或共聚碳酸酯的平均分子量的特徵在於, J用Ubbelhode毛細管黏度計毛細管型號所得到之二 氯甲烷中之聚合物溶液的相對溶液黏度。聚合物濃 ,4測係於25 〇c的溫度下完成。相對溶液黏度係 / h15至UO的範圍内,較佳地在1.18至1 25的# 圍内,尤其較佳地在!.19至1>23之間。·25的犯 藉由溶融方法之反應冑常為二經紛與石炭酸醋間的酯 =、反應’且可藉由下列方法所進行:在惰性氣體的存 丄且加熱情況下混合二羥酚與碳酸酯,並蒸餾出產生的 醇或酚。雖然反應溫度係與例如產生之醇或酚的沸點 :將2通常、12〇”5〇°C。在反應的後半部期間, 會將反應糸統的壓力降低至約丨33以〇3至13.3ρ&,以 進產生之醇或酚的蒸餾。反應時間通常為1至4小時。 在碳酸酉旨中,存在著例如^至Ci。芳基或芳燒基或 15 200937410 雔爾可被取代的@旨類,尤其是二苯基碳酸醋、 二氣二求基:碳酸醋、二萘基碳酸輯、雙(二苯基)碳酸醋、 二5曰、碳酸二乙酯及碳酸二丁酯。當然,二苯基 石反酸酯為最佳者。 不| 5 a禮為了加速聚合,亦可使用聚合催化劑。對於此些聚 :化劑而言,酯化或酯交換反應所常用的催化劑例如 可使用驗金屬化合物如氫氧化納、氣氧化卸或二幾紛之 ® 鈉或卸鹽、驗土金屬化合物如氫氧 氧化鎂、含氮之驗性化合物如四甲基氫氧化u 10氫氧化銨、三甲基胺或三乙基胺、鹼金屬或鹼土金屬之 烷氧化物、含磷之鹼性化合物如四苯鱗酚鹽或鹼金屬或 鹼土金屬之有機酸鹽、鋅化合物、硼化合物、鋁化合物、 石夕化合物、鍺化合物、有機錫化合物、錯化合物、餓化 σ物、銻化合物、錳化合物、鈦化合物或錯化合物。此 15些催化劑可單獨使用或一起使用。此些催化劑的使用量 ❹ 相對於一莫耳之作為起始材料之二煙酚,較佳地為 1x10至1χ1〇3當量’更較佳地為至5χΐ〇-4當量。 如聚合反應中異構化反應之結果,芳香環聚碳酸酯 樹脂可在聚合物中包含三或更多官能芳香環化合物或包 20 含支鏈化合物。三或更多官能芳香環化合物的實例較佳 地包含·二赵基苯酴(phlorogrucin)、五經基苯紛 (phlorogrucide)、三酚如 4,6-二甲基-2,4,6-三(4-羥基苯基) 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羥基苯基)庚烷、i,3,5- 200937410 三(4-羥基苯基)苯、三(4-羥基苯基)乙烷、三 (3,5-二甲基_4_羥基苯基)乙烷、2,6-雙(2-羥基-5-甲基苯 曱基)-4-甲基酚及雙(4-羥基苯基)乙基] 苯)-α,α•二曱基苯甲基酚、四(4-羥基苯基)甲烷、雙(2,4-二經基苯基)酮、1,4-雙(4,4-二羥基三苯基曱基)苯、偏苯 酸、均苯四甲酸、二苯基酮四羧酸及其氯酸鹽。其中, 込1,1-三(4-羥基苯基)乙烷及1,1,1-三(3,5-二甲基-4-羥基 本基)乙烧較佳。 10 15 20 镇系的熱穩定劑可被添加至熱塑性樹脂中。例如, 適當的磷系熱穩定劑為亞磷酸、磷酸、亞膦酸、膦酸及 其Sa類。尤其,可指示的為亞構酸酯化合物如亞構酸三 笨酯、亞麟酸三壬基苯基酯、亞鱗酸三(2,心二_第三丁基 笨基)酯、亞磷酸三癸酯、亞磷酸三辛酯、亞磷酸三(十 八烷)酯、亞磷酸單苯二癸酯、亞磷酸單苯二辛酯、亞磷 酸單苯二異丙酯、亞磷酸聯苯單丁酯、亞磷酸聯苯單癸 酯、亞磷酸聯苯單辛酯、雙(2,6_二-第三丁基曱基苯基、) 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2,2_亞甲基雙(4_6_二_第三^美土苯 基)亞磷酸辛醋、雙(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醋^雙 =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及磷酸酯ς 合物如三丁基鱗酸醋、三甲㈣酸、磷酸三甲_旨、 4酸三苯醋、輕三氯苯醋、三乙㈣酸醋、鱗 甲酚醋、聯苯磷酸鄰苯酯、三丁氧基磷酸乙酯、二 磷酸酯及二異丙基磷酸酯。例如, 土 為例如四(2,二-第三丁基苯基)_4,4,·二亞苯:膦=劑 17 200937410 5 ❹ 10 15 ❹ 20 四(2/41二-第三丁基苯基)-3,3,-二亞苯二膦酸酯及雙(2,4_ 二-第三丁基苯基)-4-二亞苯膦酸酯。當然,較佳的為三 壬基苯基膦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心 二-第二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填酸酯、三(2,4-二-第三 丁基苯基)亞磷酸酯、磷酸三苯酯、三甲基磷酸酯、四(2,4_ 二-第二丁基苯基)_4,4,_二亞苯二膦酸酯及雙(2,4_二·第 二丁基苯基)-4-二亞苯膦酸醋。熱穩定劑可單獨使用或以 混合物胃方式使用。此些熱穩定劑的量較佳地為〇 〇〇〇1至 0.5重里份、更較佳地為〇 〇〇〇5至〇 2重量份而最佳地為 0.002至0.2重量份,相較於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的1〇〇 量份。 可將習知的抗氧化劑添加至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以 避免,化。抗氧化劑的實例為酚系的抗氧化劑。抗氧化 劑的量較佳地為基於熱塑性樹脂的〇〇〇〇1至〇〇5 〇/〇。 . 可將單羥醇或多羥醇的較高脂肪酸酯添加至本發明 的熱塑性樹脂中。藉著混合單羥醇或多羥醇的較高脂肪 酸醋’在模造熱塑性樹脂時自模具的脫膜能力會改善且 在模造碟狀基板時的脫模負載會變小,藉此能夠避 狀基板變形及脫模失敗所產生的凹坑錯位。亦改盖 性樹脂的熔融流動性。 i 醇與較高脂肪酸之酯的量為基於熱塑性樹脂之001 至2重量%,較佳為〇.〇15至〇 5重量%,最佳為〇 〇2至 18 200937410 0.2重量%。 其他熱塑性樹脂、光學穩定劑、著色劑、抗靜電劑 及潤滑劑等添加劑可被有限度地添加至本發明之光碟狀 基板樹脂,以避免損害轉錄性(transcribility)以及模造碟 之水氣吸收及水氣脫附步驟中的經曲降低功效。 Ο 10 15 20 在備製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時應理解,聚碳酸酯樹 脂的混合及/或聚碳酸酯樹脂與其他樹脂的混合係於聚 合物溶液或模造物如顆粒或丸粒的階段進行。其不受特 疋限制。至於混合的裝置,在聚合物溶液的階段,主要 使用設有攪拌件的容器,而在模造物如顆粒或丸粒的階 段,可使用滚動機、雙滾筒混合裝置、Nauter混合裝置、 班伯里混合裝置、輥筒捏和機或擠出機。在任一情況下, 可使用任何技術而不受特定限制。 在上述的樹脂組成物中,可添加各種填充物來作為 改善剛性及振盪阻尼特性的額外成分。例如填充物可為 玻璃纖維、玻璃薄片、碳纖維、碾磨纖維、矽灰石纖維、 碳黑、奈米碳管、二氧化矽粒子、氧化鈦粒子、氧化鋁 粒子、滑石、雲母及其他無機材料。亦可使用耐埶之 機填充物如芳綸纖維、聚芳醋纖維、聚苯並噻唑纖維及 芳綸粉末。使用此類成分的情況下,較佳的為滑石填 ,及石墨填充物m的添加量較佳地絲樹脂板 物之重量的1至30重量❶。 ’取 機、V·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藉由以捏合裝置如滾動 19 200937410 混合裝置、螺旋混合裝置、班伯里混合裝置、輥筒捏和 機或擠出機混合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的各個成分所備製。 更較佳地,以擠出機尤其是雙螺旋擠出機熔融各個成分 並使其揉捏在一起。 5 否烯酸谢腊: 適合的丙烯酸樹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曱酯或聚曱基 丙烯酸甲酯與一或多種其他共聚單體的共聚物。此類共 聚單體的實例為丙烯酸烷酯如丙烯酸曱酯、丙烯酸乙 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稀酸 10 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丙婦酸環己酯、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八酯、丙晞酸 苯酯及丙烯酸苄酯、曱基丙烯酸烷酯如曱基丙烯酸乙 酯、甲基丙浠酸丙酯、曱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 丁酯、曱基丙烯酸戊酯、曱基丙烯酸己酯、曱基丙烯酸 15 辛酯、曱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曱基丙烯酸環己酯、甲 ❹ 基丙烯酸十二酯、曱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苯酯 及曱基丙烯酸苄酯及其共聚物。亦可使用丙婦酸樹脂的 混合物。聚曱基丙烯酸甲酯為最佳的丙烯酸樹脂。 丙烯酸樹脂以光散射所量測的分子量Mw係較佳地 2〇 介於50,000至2,000,000克/莫耳,更較佳地係介於60,000 至1,000,000克/莫耳,最佳係介於70,0〇0至500,000克/ 莫耳,尤其是80,000至300,000克/莫耳。 此些丙烯酸樹脂亦可用來與上述聚碳酸酯混合。在 20 200937410 此情況下,基於總組成物之丙烯酸樹脂量係較佳地低於 50重量%。更較佳地係低於2〇重量%,尤其較佳地係低 於10重量%。 在與聚碳酸酯之混合物中,丙烯酸樹脂可為丙烯酸 5 彈性材料。在此情況下’其係由下列者所構成:丙烯酸 酯橡膠成分作為主要成分,若有必要時可與其共聚之曱 基丙稀酸甲酯、具有〇1至Cs烷基之丙烯酸烷酯、乙烯 © 基單體作為共聚物成分。在此類丙烯酸彈性材料中,曱 基丙烯酸甲酯的量為100重量%之彈性材料中的15至65 ίο 重量%。 丙烯酸酯橡膠包含:丙烯酸C2至Cl()烷酯,若有必 要,可與其共聚之成分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醋或丁 二烯。 對於丙烯酸C2至c10烧酯而言,較佳的為丙烯酸 g 乙,己酯及丙烯酸正丁酯。此丙烯酸烷酯係較佳地以5〇 重量%的量被包含於100重量%的丙烯酸酯橡膠。又較佳 地,丙烯酸酯橡膠至少為部分交聯的。可用於交聯的交 聯劑例如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曱基丙烯酸烯丙酯及聚丙二醇 20二丙烯酸酯。較佳地,在丙烯酸酯橡膠中使用〇·01至3 重量%之此些交聯劑。 ^作為丙烯酸彈性材料的較佳形式,其可較佳地為藉 著1合丙烯酸酯橡膠成分、甲基丙埽酸甲酯、具有Ci至 21 200937410 c8烷基基團之丙烯酸烷酯與可與其聚合之苯乙烯及乙烯 基單體的核層結構及複數層結構,若有必須可為複數膜 層的形式。此丙烯酸彈性材料可藉由任何已知的方法備 製,例如嵌段聚合、懸浮聚合、嵌段-懸浮聚合、溶液聚 5 合或乳液聚合。複數層結構亦可包含未以多階段接枝 (graft)聚合至接枝基材上的成分。 當用於與上述聚碳酸酯之混合物時,所用之此些彈 ❾ 性丙烯酸樹脂較佳地佔總成分的10重量%以下。更較佳 地,其含量為低於5重量%。 10 聚笨乙烯: 適合於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的苯乙烯樹脂包含苯乙 烯之均聚物、苯乙烯共聚物或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或混 合物,例如聚苯乙烯與聚苯醚之混合物。此些材料以數 種形式呈現但大多數包含:包含苯乙烯、異戊二烯及丁 15 二烯之共聚物。該共聚物包含:三嵌段如S-B-S、S-I-S、 ® S-EB-S及S-EP-S;交替嵌段共聚物如(S-Ι);分支嵌段共 聚物如(S-B)與(S-I);及三嵌段/二嵌段混合物(例如, S-B-S/S-B)。 此些苯乙烯樹脂可根據已知的聚合規則及已知的程 20 序來備製。例如,苯乙烯聚合物可藉由下列文獻中的方 法備製:Houben Weyl,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4th Edition, Vol. XIV/1, pp. 761-841, Georg Thieme-Verlag (1961)。其在市場上亦以適合的形式被販售。較佳的為 22 200937410 自由基程序,但亦可使用離子聚合程序。根據本發明所 用之聚合物的分子量Mw通常高於2000,較佳地落在 } 5000至5,000,000的範圍,尤其較佳地落在20,000至 200,000道爾頓。(以光散射所測定;cf. Ullmann’s 5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4 Edition, Vol. 15, pp. 285-387, Verlag Chemie 1978) 均聚物及共聚物亦可藉由已知的程序備製(Cf. H. 0 Tauch-Puntigam, Th. Volker, Acrylic and Methacrylic
Compounds, Springer-Verlag 1967)。雖然原則上能夠藉 i〇 由陰離子聚合或基團轉移聚合來備製(亦見O. W. Webster 等人,J. Am. Chem. Soc.,105, 5706 (1983)),但 備製的較佳形式為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以光散射所測定的分子量 Mw(重量平均)通常高於2000,通常落在10,000至 15 2,000,000的範圍内,較佳地落在20,000至200,000道爾 ❹ 頓的範圍内。 又,亦可使用選自非晶聚烯烴族群的聚合物。此類 聚合物係產生自環烯烴的聚合、自環烯烴的開環聚合及 自氫化之聚烯烴如氫化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的開環聚 20 合0 聚瑗烯烴榭胳: 適合之環烯烴聚合物例如為烯烴與降冰片烯 (norbornene)結構如降冰片稀本身、四環十二烯、乙烯基 23 200937410 或降冰片二烯的聚合產物。適合的聚環烯烴樹 月:亦包含此類歸烴與降冰片烯與烯烴的共聚物,例如乙 與降冰>1烯與乙烯與四環十二烯的共聚物。例如,此 類產物係敘述於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特開)n〇 5 292,6〇1/86、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特開)No. 26,024/85、 本專利申叫公開案(特開)N〇i9,801/87與19,8 02/87及 EP-A 317 262與EP-A 532 337中,將上述者之所有内容 0 包含於此作為參考。 氫化之聚苯乙嬌谢跬: 10 適合之氫化的聚苯乙烯系聚合物可為線性或類星形 的分支結構。例如線性類型係敘述於JP_B 7_114〇3〇中, 例如類星形的分支結構係敘述於WO 0148031中。 亦可使用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來作為基板樹脂。適 合的添加物如熱穩定劑、脫模劑等及填充物亦可添加至 15 丙稀酸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環烯烴樹脂及氫化之聚 ❹苯乙烯樹脂。 接合劑材料匕 接合劑材料通常為UV可固化且可旋塗樹脂,其可 由黏結劑及反應性稀釋劑及添加劑如UV引發劑或溶劑 20 所構成。典型的光引發劑(uv引發劑)為α_羥基酮 (Irgacure 184®,Ciba),(Darocur 1173®,Ciba)或醯基膦 (Daropur TPO®,Ciba)。 24 200937410 例如,黏結劑可選自下列者之族群:氨基甲酸酯丙 烯酸酿如 Desmolux® XP 2513、Desmolux® U 100、 Desmolux® U 200、Desmolux® XP 2614 或 Desmolux® VP LS 222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或胺改質之聚酸丙烯 5 酸酉旨如 Desmolux® VP LS 229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或彈性聚酯丙烯酸酯如Desmolux® LP WDJ 160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〇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可自包含(曱基)丙烯醯基基團 之醇類與雙或聚異氰酸酯合成。合成氨基甲酸酯丙烯酸 10 酯的處理係為已知且例如敘述於DE-A-1 644 798、DE-A 2 115 373或DE-A-2 737 406中。包含(曱基)丙烯醯基基 團之醇類可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與包含一自由的羥基 基團之雙官能基之醇類的酯類,例如2-羥乙基-、2-或3-羥丙基-或2-、3-、4·羥丁基-(曱基)丙烯酸酯及其混合物。 15 且,可使用包含單一官能(曱基)丙烯醯基基團的醇類, q 或主要由此類醇所構成的產物,其係藉由η官能基之醇 類與(曱基)丙烯酸之酯化所獲得,其中該醇類可使用不 同醇之混合物因此η為大於2至4較佳為大於3之整數 或平均值,其中上述醇類的每莫耳會較佳地搭配(η-1)莫 20 耳(曱基)丙烯酸使用。 可使用包含單一官能(曱基)丙烯醯基基團之此些醇 類與ε -己内醋(epsilon-caprolactone)的更進一步產物。較 佳的為自羥(曱基)丙烯酸烷酯與ε-己内酯的產物。 25 200937410 5 Ο 10 15 ❹ 20 原則上’所有(環)脂族、脂肪族及芳香族結構皆適 合作為雙-或聚異氰酸酯,較佳的(環)脂族結構如六亞曱 基-二異氰酸酯或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曱基 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環己基)曱烷或其與氨基曱酸醋 _、異氰酸酯-、脲基甲酸酯_、縮二脲_、脲二酮(uretdi〇n)_ 結構的衍生物及其混合物。 原則上’胺改質之聚醚丙烯酸酯為已知,且可藉著 甲基丙烯酸與三官能基之醇類與其混合物的酯化並接著 與一級胺反應所備製。此些醇類或其混合物屬於例如甘 油或三羥曱基丙烷之烷氧基化的低分子量產物例如環 氧乙烷與具有550 mg KOH/g之OH數的三羥甲基丙烷之 反應產物。對於每莫耳的醇’較佳地使用〇 7至0.9莫耳 之甲基丙烯酸。至於與一級胺的接續反應,適合的為單 烷基胺及羥烷基胺例如羥乙基胺。所用之單烷基胺的量 等於使單烧基胺與(甲基)丙稀酸雙鍵的莫耳數比落在 〇.005:1 至 ,較佳地落在 0.01:1 至 0.3:1。 適合的聚酯丙烯酸酯為根據共沸酯化之理論已知處 理所合成的低黏度產物。尤其適合的是由α,β乙烯性未 飽合碳酸、烷氧基化之聚醚三元醇所構成尤其是丙氧化 之三元醇與丙烯酸所構成的聚酯丙烯酸酯,其中0Η基 團與羧基基團的較佳比為自12至1.6。 :乙氧基化之烷基 丙稀酸醋(Sartomer 反應性稀釋劑可選自於下列族群 丙烯酸酯如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 26 200937410 SR 256®,Sartomer)、及丙烯酸之單官能基酯如乙氧基化 之苯基丙烯酸酯如乙氧基化之(3)酚單丙烯酸酯 (Photomer 4039®,Cognis)、烧基丙浠酸醋如月桂基-或硬 酯基-丙烯酸酯、環脂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異冰片酯及雜環 5 丙烯酸S旨如丙烯酸四氫吱喃S旨。 光傳輸層: 通常光傳輸層為UV可硬化且可旋塗樹脂,其具有 ❹ 在405 nm下量測出之至少1.41的折射係數之實部。樹 脂可由黏結劑及反應性稀釋劑分子及添加劑如UV引發 1〇 劑或溶劑所構成。通常光引發劑(UV引發劑)為α-羥基酮 如1-經基-環己基-苯基-酮(Irgacure® 184,Ciba)或如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Darocur 1173®,Ciba)或單醯 膦如2,4,6-三曱基苯曱醯基-二苯-氧化膦(Darocur® TPO, Ciba)。黏結劑分子可選自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酯丙 15 烯酸酯。反應性稀釋劑可選自下列族群:乙氧化之烷基 〇 丙烯酸酯、乙氧化之苯基丙烯酸酯、環脂族丙烯酸酯及 雜環丙稀酸S旨。 光僂輪層作為高折射係數層塗膜A(HRI): 高折射係數光傳輸層(塗膜A)可自澆鑄溶液A*所獲 2〇 得,將淹鑄溶液A*施加至基板(S)或資訊與記錄層(B)並 交聯。 成分A*(洗鑄溶液) 27 200937410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澆鑄溶液A*包含下列成 分: A1 :包含奈米粒子及水與至少一有機溶劑之混合物 的懸浮液, 5 A2 :黏結劑, 及選擇性的 q A3 :更進一步的添加劑。 此處所用之奈米粒子應被瞭解為,具有平均粒子尺 寸(d5〇)小於1〇〇 nm,較佳地自0.5至50 nm,尤其較佳 ίο 地自1至40 nm,極尤其較佳地自5至30 nm。此外,較 佳的奈米粒子具有d9〇值小於200 nm,尤其小於100 nm, 尤其較佳地小於40 nm,極尤其較佳地小於30 nm。奈米 粒子在懸浮液中較佳地為單分散形式。50重量%之粒子 的直徑大於平均粒子尺寸d5Q且50重量%之粒子的直徑 0 小於此值。90重量%之粒子的直徑小於d9〇值。雷射光散 射或較佳地使用分析用超離心機(AUC)適合用以測定粒 子尺寸並顯示單分散性。AUC為熟知此項技藝者所熟 知,且載於例如「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Part. Part. Syst. Charact., 1995, 12, 148-157 〇 20 對於成分A1的備製而言(包含奈米粒子及水與至少 一有機溶劑之混合物的懸浮液),適合的為Al2〇3、Zr02、 ZnO、Y*2〇3、Sn〇2、Si〇2、Ce〇2、Ta2〇5、Si〗N4、Nb2〇5、 28 200937410 5 Ο 10 15 〇 20
Nb〇2、Hf〇2或Ti02奈米粒子的水性懸浮液,尤其適合 的是Ce〇2奈米粒子的水性懸浮液。尤其較佳地,奈米粒 子的水性懸浮液包含一或多種酸,較佳的為缓酸 RC(0)0H,其中R為Η、CV至C18-烷基(其可選擇性地 被鹵素原子較佳地為氯及/或溴所取代)、或Cs-至C6-環 烷基、C6-至C2〇-芳基或C7-至C12-芳烷基(其每一者可選 擇性地被Ci-至C4-烷基及/或鹵素原子較佳地為氯及/或 溴所取代)。R較佳地為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尤其 較佳地為乙基。奈米粒子之懸浮液亦可包含礦物酸作為 酸如硝酸、氫氣酸或硫酸。奈米粒子的水性懸浮液較佳 地包含:基於酸與水之重量總份量,自0.5至10重量份 的酸,尤其較佳地自1至5重量份。例如,適合的是自 Nyacol Nano Techn., Inc.,USA所販售之奈米粒子懸浮液 NanoCeria®Ce02-ACT(利用醋酸穩定之Ce02奈米粒子 的水性懸浮液,pH值為3.0)及Ce02-NIT(利用硝酸穩定 之Ce02奈米粒子的水性懸浮液,pH值為1.5)。 來自此些水性懸浮液的部分水可被至少一有機溶劑 所取代。此部分溶劑交換係藉由蒸餾或藉由薄膜過濾、 較佳地藉由超過濾例如根據「橫流(cross-flow)」處理所 達成。橫流超過濾為一種工業級的超過濾形式(M. Mulder: Basic Principles of Membrane Technology, Kluwer Acad. Publ.,1996, 1st Edition),其中欲過滤之溶 液(餵料溶液)以切線方式流過薄膜。用於此溶劑交換之 較佳之至少一種溶劑係選自於由下列者所構成的族群: 29 200937410 5 Ο 10 15 ❹ 20 醇類、酮類、二酮類、環醚、乙二醇、乙二醇醚、乙二 醇醋、Ν-曱基吼洛烷酮、二甲基甲酿胺、二甲基亞硬、 一甲基乙醯胺及碳酸丙烯酯。較佳係使用選自上列族群 之至少兩溶劑的溶劑混合物,尤其較佳地使用丨曱氧基 -2-丙醇及二丙酮醇的溶液混合物。尤其較佳地係使用 甲氧基-2_丙醇(MOP)及二丙酮醇(DAA)的溶液混合物, 較佳的比例係自95:5至30:70,尤其較佳地係自9〇:1〇 至50:50。水可存在於所使用的溶液中,較佳地以上至 2〇重量%的量’更較佳地以5至μ重量%的量。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奈米粒子的懸浮液可在 亡述有機溶劑之至少一種中以溶劑交換方式所備製,接 著添加另一溶劑,此另一溶劑係選自於由下列者所構成 的族群:醇類、酮類、二酮類、環醚如四氫呋喃或二噁 烷、乙二醇、乙二醇醚、乙二醇酯、N—曱基吡咯烷酮、 二甲基甲酿胺、二甲基亞職、二甲基乙醯胺、甘油醇縮 丙酮、碳酸丙烯酯及乙酸酯如乙酸丁酯。在此實施例中, 水亦可存在於所用的溶劑中,較佳地以上至重量%的 量’更較佳地以5至15重量%的量。 較佳地使用由聚醚砜所製成的超過濾薄膜,其較佳 地具有小於2〇〇,〇〇〇 D之截止值(cut_〇ff),較佳地小於 150,〇〇〇 D,尤其較佳地小於10〇,〇〇〇 D。薄膜的截止值 (⑶t-off)被定義為:被保留之分子的對應尺寸(例如, 200,000 D及更大),但較小尺寸之分子與粒子能夠通過 30 200937410 (“Β_ Principles of Membrane Techn〇1〇gy,,,μn
Khmer Academic Publishers,p Editi〇n)。此類超過遽薄 膜保留甚至高流速下的奈綠子但使溶_過。根 發明’溶劑交換係藉由持續過遽所進行,通過的水會被 等量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所取代。聚合物薄膜的另一種 選擇為,亦可在溶劑交換的處理步驟中使用陶㈣膜。 Ο 10 15 ❹ 根據本發明此類實施例的處理的特徵在於,以上 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取代水的量不會低於所得之夺 2子懸浮液(成分A1)之5重量%的限度值。較佳地,以 有機溶劑或溶航合物取代水俾使所 „具有自5至50重量%之水含量’較佳地; 重1¾,尤其較佳地自1〇至2〇重量%。所得之夺米 ^懸舌浮液較佳地包含自U5G重量%,更較佳地自5 =重1。/。,尤其較佳地自15至35重量%的奈求粒子(下 文中被稱為奈米粒子固體分量)。 、容液ΐ ί f Γ槽(_brane ,處之奈米粒子懸浮液的 換較久,則低於5重量%的水含量會導致粒子發 生的塗膜無法滿足單分散性及高透明度 旦 右百機糸奈米粒子懸浮液中的水含 :盈、二二重人里在接續步驟令將使用的黏結劑可能 _液中而得到澄清溶液,因此在上 ^二斯月況下(即’奈米粒子結塊的情況下,或黏結劑盔 谷解而得到澄清溶液的情況下),所得的塗膜皆無法滿 20 200937410 足高折射係數η及高透明度的雙重要求。 作為黏結劑(成分Α2),可使用非反應性熱力乾燥熱 塑性塑膠如聚曱基丙烯酸曱酯(Elvacite®, Tennants)或聚 乙稀醋酸S旨(Mowilith 3 0®,Synthomer),及在塗佈後可藉 5 由化學反應或藉由光化學反應而得到高度交聯之聚合物 基質的反應性單體成分。例如,交聯係由UV照射所達 成。藉由UV照射所達成之交聯尤其能較佳地增加抗刮 j 性。此些反應成分較佳地為可以UV交聯的丙烯酸酯系 統,如例如在 P.G. Garratt in “Strahlenhartung” 1996,C. i〇 Vincentz Vlg., Hannover中所述者。黏結劑(成分A2)較佳 地選自由聚乙烯醋酸酯、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氨基曱 酸酯及丙烯酸酯所構成之族群的至少一者。黏結劑(成分 A2)尤其較佳地選自由下列者所構成之族群的至少一 者: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 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5 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 (DPHA)、雙三羥曱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TMPTTA)、三-(2-羥乙基)-異氰酸酯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三-(2-羥乙基)-異氰酸酯三丙烯酸酯及己二醇二丙烯酸 酉旨(HDDA)。 20 在洗鑄溶液中被用作為更進一步之添加劑的成分 (成分A3)較佳地為選自由光引發劑及熱引發劑所構成之 族群的至少一者。基於洗鑄溶液之複數成分重量的總份 數,使用上至3重量份數的添加物(成分A3),較佳地自 32 200937410 0·05至1重里知數’尤其較佳地自至〇 $重量份數。 常用的光引發劑(UV%發劑)為經基酮(Irgacure⑧184· 早醯基膦(Dar〇c_ Tp〇, Ciba)。引發uv聚合反 應所萬的能量的量(UV照射的能量)係落在塗膜表面之 5約自〇'至4 J/Cm2的範圍内’尤其較佳地落在自2.0至 ^田0 "cm的範圍内。亦適合作為更進—步之添加劑之所 «月的塗佈添加劑,例如係由Byk/A^na(46483 Wesel, ❹ Germany)#商標名Βγκ所供應者如Βγκ 344⑧。 根據本發明此實施例之高折射係數塗膜所用的澆鑄 溶液Α*可以下列方式備製:將至少—黏結劑(成分α2) 與選擇性的更進一步添加劑(成分A”溶解至可包含水之 1機^或溶劑混合物中;所得的溶液(下文中被稱為黏 二,/合液)係與成分A1混合且選擇性地過濾及除氣。在 '佳實加例中,成分A丨與黏結劑溶液包含相同的有 15 機溶液或溶劑混合物。 ❹ 澆鑄溶液A*較佳地具有下列成分: 、自12至30重量份數,較佳自13至25重量份數, 尤其較佳地自14至19重量份數之奈米粒子固體分量; 自2至8重量份數,較佳地自2 5至5重量份數之 2〇 黏結劑; 自〇至3重量份數,較佳自〇 〇5至i重量份數,尤 其車父佳地自0.1至5重量份數之更進一步添加物(成分 33 200937410 其較佳地自2 ο至^ 6\數t m1=2 7重量份數,尤 自32至79重量份數, 尤其較佳地自50至63重量 較佳自42至70重量份數 份數之有機溶液, 5 Ο 10 15 複數成分之重量份數總和被標準化為1〇〇份。 洗鑄:容液Α*通常具有自1〇至5〇重量%,較佳自Μ ^ 28重篁%的固體含量。澆鑄溶液Α*的固體含量為成 /刀A2、A3及奈米粒子固體分量的總和。在賴溶液中 黏結劑(成分A2)對奈米粒子分量的比值係較佳地介於 40:60至7:93,比值尤其較佳地介於26:74至以⑽。 塗膜A的膜層厚度通常可自lnm至3〇〇〇nm,較佳 地自200 nm至2000 nm,尤其較佳地自5〇〇11111至15〇〇 nm。膜層厚度可藉由澆鑄溶液中的固體含量來加以調 整’尤其是在旋塗處理的情況下。#期望獲得高膜層厚 度的塗膜,澆鑄溶液使用較高固體含量;若期望獲得較 薄的塗膜,澆鑄溶液使用低固體含量。 塗佈產物之塗膜A的特性係藉由下列方式所測定: 在自400至410 nm的波長下(即藍光雷射的波長範圍)量 測複數折射係數的實部η及虛部k。表面粗糙度係藉由 AFM(原子力顯微鏡)量測出Ra值。為了測定抗刮性,利 用尖端半徑50 μιη的鑽石針在塗膜上方以4〇 §的重量及 1.5 cm/s的前進速度移動,量測所得的刮痕深度。各個 量測方法的細節係於塗佈產物之製造與測試的章節中提 34 20 200937410 供0 基板s : 基板(8)包3自上述聚合物並以上述之處理所製造 藉著依序地施加至少一記錄層及一光傳輸 層至該基板,形成光學記錄媒介。 基板的芻诰虚T9 · ❹ 為了自上述樹脂製造光學記錄媒介之基板,可使用 具有麼模之射出成形設備(包含射出壓製成形設備),藉 由射出成形方式形成光學碟狀基板,其中壓模具有心 10光學記錄媒介所需規格與表面精確度的凹坑及溝槽。碟 狀基板之厚度可為0.3至2 0醜。此射出成形設備可為 k用,備但較佳地為自一材料所製成的設備,此材料 之滾筒及螺旋對樹脂具有低附著性、抗腐蝕性及抗磨耗 性以抑制碳化物生成並改善碟狀基板的可靠度。根據本 Q 發明的目的,模造步驟的環境較佳地應儘可能地潔淨。 亦重要的是,欲模造之材料應完全乾燥以去除水份,且 應避免可能會造成熔融樹脂分解的場所。 本發明之光學碟狀基板所用的樹脂較佳地具有充分 的高流動性,其在射出成形或射出壓製成形期間有利於 20 轉錄。 、 光學記錄媒介可藉著將至少一反射膜層形成於本發 明之基板的至少一侧上而製造。反射膜層的材料為元素 35 200937410 5 ❹ 10 15 ❹ 金屬或複合金屬。單獨使用A1或Au ’或較佳地包含0 5 至10重置〇/❶較佳地以3.0至1〇重量%之Ti的A1合金, 或匕各至重量%之Cr的A1合金。反射膜層可藉 由物理氣相沈積、離子束濺鍍、DC濺鍍或RF濺鍍所形 成對於本發明之預先錄製(prerec〇rded)光學記錄媒介而 吕,僅此金屬薄膜(反射膜層)便已足夠,但除了反射膜 層外可形成記錄層(在可重覆寫入或可重覆記錄及可重 覆記錄之光學記錄媒介甲為相變膜層及染料,在磁光_ 光學記錄媒介中為磁光記錄膜)及光傳輸層以獲得本發 明之可重覆寫入或可重覆記錄之光學記錄媒介。 相變膜層記錄材料層係由單一硫屬材料或硫屬材料 複合物所製成。尤其,可使用Te、Se或硫屬化合物系材 料如 Ge-Sb-Te、Ge-Te、In-Sb-Te、In-Se-Te-Ag、In-Se、 In-Se-Tl-Co、In-Sb-Se、Bi2Te3、BiSe、Sb2Se3 或 Sb2Te3。 使用具有包含Kerr效應與法拉第效應之磁光特性的 垂直式磁化膜如Tb-Fe-Co之非晶相合金薄膜,作為磁光 記錄膜層。 光傳輸層係形成於記錄層上。光傳輸層之形成材料 會傳輸雷射光,其係更詳細更具體地說明於光傳輸層之 一般敘述及將光傳輸層作為高折射係數層(HRI)的一般 敘述章節中。 形成光傳輸層的處理係更具體地敘述於光傳輸層的 製造處理及將光傳輸層作為高折射係數層的製造處理章 36 20 200937410 節中。又,光傳輸層的厚度被限制在1 ηιη至3000 nm, 較佳地自200 nm至2000 nm,尤其較佳地自500 nm至 1500 nm,以抑制球面及色彩相差。 5 Ο 10 15 Ο 上列已敘述了本發明之光學記錄媒介的基板結構。 介電層可被添加至上述結構中以控制光學記錄媒介的光 學特性及熱力學特性。在此情況下,可依序將光反射層、 第一介電層、記錄層、第二介電層及光傳輸層形成於基 板上。又,本發明上述之光學記錄媒介並不僅限於在基 板上由上述不同膜層所構成的單一膜層疊層。其亦可具 有,每一膜層皆由亦可用於光傳輪層之材料所製成之間 隔層所分離的複數層疊層。 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κ模造): 在下文中,將敘述適合用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 記錄媒介之標準1-K模造基板的製造,此方法係用於實 驗部分,只要基板能滿足揚氏模數五及2因子的要求, 此方法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利用配有模具AWM23 13 及DVD-ROM壓模之Arburg Alldisc自每一丸粒射出成 形直徑120 mm且厚度1.2 mm的碟狀基板。或者,使用 配有夾板、Philips CD-模具及DVD-ROM壓模之Arburg 370 U 700 30/30 2-K射出成形設備。為此,模具使用改 造過之滑道以適應夾板。對於1-Κ模造基板而言,將相 同樹脂的丸粒饋送至設備中。 為了形成對應的光學記錄媒介’藉由物理氣相沈積 37 20 200937410 (Leybold A1100)或 DC 濺鍍(Reuter LP 800)將反射層(100 nm Ag)形成於該1-K模造基板上。根據上述處理將HRI 型的光傳輸層形成於該反射層上。 為了形成根據ASTM E 756-05之揚氏模數e及品質 5 因子Q之量測用的測試桁樑(test beam),可自光學記錄 媒介之各個基板、或被記錄層疊層所覆蓋的該基板、或 被記錄層疊層與光傳輸層所覆蓋的該基板切除桁樑,或 ❹ 自本發明之該基板所用的各別樹脂直接射出成形測 試街標。 10 15 ❹ 兩成分夾板射出Μ形處理<2-Κ埴;. 在下文中,將敘述適用於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光學 記錄媒介中之標準2-Κ夾置式模造基板的製造方法,此 方法係用於實驗部分,只要基板能滿足揚氏模數五及g 因子的要求,此方法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使用配有 夾板、Philips CD_模具及 DVD-R〇M 壓模之 Arburg 37〇 口 700 30/30 2-K射出成形設備,自每一丸粒射出成形直徑 120 mm且厚度h2 mm的碟狀基板。為此,模且使用改 造過之滑道以適應夾板。對於2_κ模造基板而古,將不 同樹赌的丸粒料至設財,此些不__應形成核 二:係由-種樹脂所構成而兩表皮層係由另一種樹脂所 心基板。核心層厚度與表皮層厚度的比例 要係由劑里材料的相對量所控制。在第一射出 層樹脂被射人模具的腔室中,在第二射㈣核心層被射 38 20 200937410 入模具的腔室中,而在第三射出時洗鑄口被表皮層材料 再次密封。為了達到均勻的核心層厚度,較佳地選擇樹 脂與處理溫度,俾使表皮係由具有較高流動性的樹脂所 形成。 5 為了形成各個光學記錄媒介並切除楊氏模數五及品 質因子Q之量測用的測試桁樑,除了測試桁樑的直接1-K 射出成形外,使用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 0 述之相同程序。 UV-接合處理(UV接合): 10 在下文中,將敘述適用於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光學 記錄媒介中之標準UV接合基板的製造方法,此方法係 用於實驗部分,只要基板能滿足揚氏模數五及β因子的 要求,此方法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使用配有來自 Axxicon模具之ST-模具及DVD+R或DVD-R壓模之連 15 接至 Singulus Streamline II DVD-R 的 Singulus E Mould © DVD-R設備,自每一丸粒射出成形直徑120 mm且厚度 1.2 mm的碟狀基板。UV接合基板係使用上述Singulus Streamline II DVD-R之下游處理,在關閉染料分散與金 屬化功能但啟動UV接合功能時,自兩0.6mm厚的碟所 20 製成。為此,UV接合材料被饋送至Singulus Streamline II DVD-R接合劑槽。利用下列設定而完成旋轉臺上的 UV接合劑分散及UV硬化,以達到指定的接合層厚度: 39 200937410
接合層厚度: 〜90 μιη 〜40μιη 旋轉速度1 : 1800 RPM 4500 RPM 旋轉速度2 : 2600 RPM 6500 RPM 接合劑之劑量: 1.2 gr 0.6 gr 照射時間: 1.5秒 0.9秒 基底功率: 1.8 kW 1.8 kW 最大功率: 4.0 kW 4.0 kW 槽溫度: 34 °C 34 °C 針溫度: 34 °C 34 °C ίο 或者,可利用實驗室旋塗設備(Karl Suss CT 62),在 設備上夾持一 0.6 mm之碟,在200 RPM之低轉速下以 注射器在被夾持之碟的内圓周處分散UV接合材料,以 自兩0.6 mm厚之碟製造UV接合基板。第二0.6 mm厚 之碟被放置於該第一被夾持之碟的上部上,接著在1500 15 RPM下旋轉該旋塗設備8秒以將UV接合材料分散於兩 0 碟之間。 為了形成各個光學記錄媒介並切除楊氏模數五及品 質因子Q之量測用之測試桁樑,除了測試桁樑的直接1-K 射出成形外,使用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 20 述之相同程序。 光僂輪層的製造處理: 可藉由旋塗將樹脂施加至基板表面或施加至資訊與 記錄層的表面。接著在UV曝光設備上進行樹脂交聯, 40 200937410 例如:為達此目的,將已塗佈過之基板放置於傳送帶上, 而傳送帶以約1米/分的速度通過UV光源(水銀燈,80 w)。亦可重覆此處理以影響每cm2的輻射能量。較佳地 為至少1 J/ cm2的輻射劑量,更較佳地自2至1〇 j/ cm2。 5接著,已塗佈過的基板會較佳地受到熱空氣之熱後處 理’例如於60。(:至12〇 〇c下自5至3〇分鐘。 之光傳輸層的智诰盧採: ❹ 以下列方式備製塗膜(Α): 1)以至少一有機溶劑取代水性奈米粒子懸浮液中所 1〇 包含的一些水,俾使所得之奈米且子懸浮液(成分 Α1)具有自5至50重量%之水含量, π)將至J 一黏結劑(成分Α2)添加至奈米粒子懸浮液 (成分Α1)中以得到澆鑄溶液(Α*), iii)將該澆鑄溶液(Α*)施加至一基板(s)或施加至一資 15 訊與記錄層(B),及 ❹ iv) #由熱或光化學方法來交聯該洗鑄溶液(八巧。 較佳地,在步驟U1)後,自被澆鑄溶液(A*)所覆蓋之 =板(s)完全或部分移除剩餘溶劑及/或對步驟iv)後所獲 得之塗膜施行熱後處理。 20 &選擇性地利用超音波處理洗鎊溶液A*上至5分鐘, 車乂佳地自10至60秒及/或經由較佳地具有〇 2 薄膜 =如’ RC帛膜’ Samrius)之過濾、裝置過錢禱溶液 。施加超音波處理可破壞可能存在的奈米粒子結塊。 41 200937410 澆鑄溶液被施加至基板表面或資訊與記錄層的表 面。在較佳地藉由旋轉移除多餘的澆鑄溶液後,澆鑄溶 液會殘留,基板上’殘留部分的厚度絲決於洗鎮溶液 5 ❹ 10 15 ❹ 20 的固體3量’而在旋塗的情況下會取決於旋轉條件。可 選擇性地,較佳地藉由熱處理而移除包含在澆鑄溶液中 ,部分或全部溶劑。接下來利用熱處理(例如,使用熱空 氣)或光化學方法(例如,uv光)來進行澆鑄溶液或殘留 之澆鑄溶液的交聯。為了達到此目的,將已塗佈過之基 板放置於傳送帶上,而傳送帶以約1米/分的速度通過 UV光源(水銀燈,8〇w)。亦可重覆此處理以影響每cm2 的輻射能量。較佳地為至少i " cm2的輻射劑量,更較 ,地自2至1〇 J/cm2。接著,已塗佈過的基板會較佳地 又到熱空氣之熱後處理,例如於60。(:至120 0C下自5 至3 0分鐘。 根據本發明更進一步地提供光傳輸層的製造處理, 其包含下列步驟: 0 備製至少一有機溶劑中的單分散奈米粒子懸浮 液 /、自水性奈米粒子懸浮液開始,移除水性奈 米粒子懸浮液中的水並同時以至少一有機溶液來 取代水’俾使奈米粒子懸浮液具有自5至50重量 %之水含量, i)將至夕一黏結劑(成分A2)與選擇性的更進一步添 加劑(成分A3)添加至奈米粒子懸浮液(成分A1)中 以得到澆鍀溶液(A*), 42 200937410 5 ❹ 10 15❹ 20 1U)將自ii)所獲得的澆鑄溶液施加至一基板或資訊與 s己錄層(B), lv)較佳地藉由熱處理而選擇性地移除澆鑄溶液中所 包含的部分或全部溶劑,以得到基板上的殘留層, v) 藉由熱處理或光化學方法而使澆鑄溶液或殘留層 交聯,及 V1) 較佳地在自60至120 °C下選擇性地對塗膜進行 熱處理。 測試程序之說明: 1 ‘楊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的測定 為了測定材料在自約10 Hz至10 KHz之頻率範圍内 的楊氏模數五與阻尼相關因子以品質因子),使用與 ASTM E 756-05(圖1)中所述者類似的設置。此量測原理 係基於待測材料之振盪桁樑之響應頻率丸的值。為了激 發響應頻率,桁樑被夾持於壓電振動儀的一侧,壓電振 動儀係受到範圍自1 miIz至1〇 KHz之類比白噪音訊號 所驅動。記錄利用雷射-都普勒-振動計在未被壓電振動 儀所夾持之桁樑尖端處所量測到之桁樑對於該激發的反 應(例如,速度對頻率此反應係被標準化至例如被夾 持至壓電振動儀之松樑末端處的激發速度對頻率。 方程式1 43 200937410
Q Μ其中: 方程式2 、Pa為單位之桁樑材料的揚氏模數 以Hz為單位之握f △/«mz & ^ (m〇de n)的共振頻率 c , 之模式n的半功率全頻寬(FWHM) 〇 ίο Γ5 未夾持(均句)柯樑之模式η的係數 以m為單位之桁樑長度 «=模式數、2、3.... 2=桁樑材料的品質因子,無單位 /7以kg/m3為單位之桁樑的質量密度 或可二可自根據上述程序所製造*之碟切除桁樑, ^可射出成形形成衔樑。此敘述不應限制製造街襟之方 法,讀樑厚度之方向所視之膜層結構至少為相同的。 桁樑之寬度W被選擇為0.013 m及長度/,俾使丑振 率以符合於被測頻率範圍10 Hz至10kHZ的方式=以 選擇。在被測Λ低於2000 Hz與被測Λ+/高於2〇〇〇 Hz 之間,利用自方程式1與方程式2所擷取出之各個值, 藉由線性内插計算出2〇〇〇 Hz下的五與β值。 2.利用AFM量測之凹坑高度 凹坑南度係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於輕敲接觸模式 (tapping mode)下所測定0 20 200937410 3.利用AFM之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被指定為Ra,係根據ASTM E-42.14 STM/AFM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於輕敲接觸模式(tapping mode)下所測定。 5 4.質量密度 質量密度P係利用Mettler密度儀Mettler AT 250 H66765於室溫下以乙醇作為浸泡液體,在碟所切除的樣 ® 品上測定。或者,自碟切除已知寬度不、已知高度开與 已知長度/之碟的矩形方塊。碟之矩形方塊的質量w係 ίο 藉由天科(例如,Mettler AT 250)稱重測定,而ρ係藉由 p =m/(/.丑· 〇所計算出。 5. 接合劑厚度之測定 以Schenk Prometheus 140離線掃描儀在DVD基板 模式下量測兩半碟的厚度A與4。以Schenk Prometheus 你 140離線掃描儀在CD基板模式下量測已接合之碟的總 厚度 <。接合劑的厚度心係自該些厚度並藉由下列所計 算出。 db= d【八di+d2) 方程式3 6. 測量核心層厚度4與表皮層厚度與心2 20 兩表皮層厚度與^s2及核心層厚度4係藉由立體 顯微鏡於碟之橫剖面的薄切片上所測定。 45 200937410 7. 傾斜測量 利用SCheiikPrometheus 140離線掃描儀來測量碟傾 斜。 、 8. 複數折射率之測量 5 塗膜之複數折射率的實部《及複數折射率的虛部 无(下文令亦被稱為吸收常數幻係自其穿透與反射光譜所 $ 獲得。為了獲得此些光譜,以旋塗方式自稀釋溶液將約 100-300 nm厚之塗膜施加至石英玻璃載具上。自STEAG ETA-Optik、CD-量測系統ETA_RT之光譜儀量測此膜層 10結構之穿透及反射光譜,接著將塗膜厚度及/2與々的光 譜相依性回歸為量測出的穿透與反射光譜。此回歸係利 用光譜儀的内部軟體所完成,其需要石英玻璃基板之乃 與无的光譜相依性,而此相依性係由先前於空白量測中 所測疋。A:係以下式而與光強度的衰減常數^相關: k5 ^ ,_λ·α 方程式4 其中λ為光之波長。 9.抗刮性之量測 為了判定碟狀基板上之塗膜的抗刮性,利用尖端半 20 徑50#m的鑽石針施加40g重量並以1.5 cm/s的速度前 進,由内至外’在已塗佈基板的徑向方向上產生刮痕。 使用自Tencor所販售之Alpha Step 500段差輪廓儀來量 46 200937410 測刮痕深度。此刮痕深度被取作為抗到性的量測值。小 刮痕深度值意味著對應塗膜的高抗刮性。 10. 塗佈溶液之水含量的量測 θ塗佈溶液的水含量係以卡爾費雪(Karl Fischer)法測 5 量〇 11. 光傳輸層之厚度量測 Ο 對於厚度範圍1 nm至1500 nm而言,以應用至本發 明之光學錄媒介之基板的相同處理將光傳輸層施加至利 用工白壓模(無凹坑與溝槽存在)所模造出的透明ΒρΑ聚 1〇碳酸酯CD基板。自STEAG ETA-Optik、CD-量測系統 E+TA-RT之光譜儀量測此膜層結構之穿透及反射光譜接 著將塗膜厚度回歸為量測出的穿透與反射光譜。此回歸 係利用光譜儀的内部軟體所完成,其需要聚碳酸酯基板 之《與A的光譜相依性,而此相依性係光傳輸層的”與 ^ 是及由先前於空白量測中所測定,而光傳輸層的η與无 係根據複數折射係數01+认之測量敘述所測定。對於 ,度範圍150〇11111至15〇〇〇〇nm而言,以具有模型(m〇dui) 「藍光/數位視頻記錄(DVE)光碟之ETA_DVR量測系統」 之CD-畺測系統ETA-RT測量被施加至光學記錄媒介之 2〇基板的光傳輸層。對此,需要光傳輸層之複數折射係數 的實部π ’其係根據複數折射係數w*=w+iA:之測量敘述所 測定。 現將參考下列非限制性實例而更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47 200937410 本發明。 [實例] 若施加反射層,以DC濺鍍(Reuter LP 800)將100 nm 5 之反射層(b)Ag形成於基板(S)上。 若施加光傳輸層,基板(S)上之反射層上部上之光傳 u 輸層係以下列成分與程序所獲得: 成分A.0 :
Ceria Ce02-ACT® : Ce02之水性懸浮液:20重量% 1〇 Ce02奈米粒子,於77重量%水及3重量%醋酸中,懸 浮液pH值:3.0,懸浮Ce02奈米粒子之粒徑:10-20 nm, 比重:1.22 g/ml ’ 黏度:10 mPa*s,製造商:Nyacol Inc., Ashland,MA,USA。 成分A.2-1 :
Q 15 黏結劑:雙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DPHA,
Aldrich) 〇 成分Α·2_2 . 黏結劑:己二醇二丙稀酸S旨(HDDA, Aldrich)。 成分A.3 : 2〇 UV光引發劑:Irgacure® 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 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Basel,Switzerland 〇 48 200937410 下列成分在實例中係被用作為有機溶劑: 1-曱氧基-2-丙醇(MOP),製造商:Aldrich 二丙酮醇(DAA),製造商:Aldrich。 水性Ce02奈米粒子懸浮液(成分A.0)係藉由下述之 5 橫流超過濾而轉變為包含水與MOP(成分A.1)之奈米懸 浮液:
> 橫流超過濾(UF)使用具有UF薄膜卡盒(PES,MW 100,000)之自 PALL(Centramate OS070C12)所販售之薄膜 模組。渗透作用發生於壓力2.5 bar,含水的滲透物被移 10 除且持續減少的留存物被醇類溶劑1-甲氧基-2-丙醇 (MOP)所取代。使用了 6.5升之成分A.0。如下表中所示, 在不同長度的三個循環後終結過濾,因此獲得有機溶劑 MOP與水之混合物(成分A. 1)中的奈米粒子懸浮液。 表1 :成分A. 1之組成與特性 成分 滲透時間 [小時:分鐘] 滲透量 [升] 留存物的水含量υ [重量%] 固體含量 [重量%] A.1 15:45 13.2 12.3 30.4 15 1 )由卡爾費雪滴定所測定 2)包含3重量%醋酸 藉著混合溶液A與溶液B獲得了具有10重量%水含 量的澆鑄溶液(成分A*): 溶液A :利用攪拌,在108克溶劑DAA中溶解25 49 200937410 克成分A.2-1與6.2克成分A.2-2。接著添加2.35克的成 分A.3以形成澄清溶液。 溶液B :在玻璃燒杯中,將54克的溶劑DAA添加 至435克的成分A. 1並攪拌此混合物,藉此形成透明的 5 淡黃色懸浮液,其以超音波處理30秒且於此期間添加 3 2.5克的水。 混合溶液A與B,接著再次以超音波處理30秒並以 ❹ 0_2//m的過濾器(MinisartRC薄膜)過濾。被計算出之澆 鑄溶液(成分A*)的組成係如下所示: 10 表2 :逢鑄溶液成分A*之組成與特性 成分之重量% 成分 A.2-1 DPHA 3.77 成分 A.2-2 HDDA 0.94 成分A.3 、 0.35 CeO?) 19.94 MOP 20.27 DAA 44.70 水 10.02 固體含量[重量%]1 2 25.0 50 1 自成分A.1所得到之奈米粒子固體(此處為Ce02)分量 2 每一澆鑄溶液之所示固體含量為成分A.2-1+成分 A.2-2+成分A.3 +奈米粒子固體分量(Ce〇2)的總和 200937410 在405 nm下複數折射係數之實部《被測定為1.84 ’ 而在405 nm下複數折射係數之虛部无被測定為0.004。 為了將塗佈溶液(成分A*)施加至碟狀基板(s)上的 反射層(B)上’以下列方式旋塗成分A* :在240 RPM之 5 低轉速下在2.1秒的期間内以注射器在被夾持之碟的内 圓周處計量供給成分A*,在750 RPM下在3.5秒的期間 内將成分A*分散至碟的總面積上’在1〇 RPM下在40 ❹ 秒的期間内調整已被分散的成分A*,旋轉至3000 RPM 的高轉速在40秒的期間内移除過多的成分A*。利用水 1〇 銀燈在5.5 J/cm2下交聯該塗膜。光傳輸層的剩餘厚度為 730 nm ° 比較實例1 根據單成分射出成形處理Ο-κ模造)中所述之程 <5 序,即本發明之光學記錄媒介之標準1-K模造基板的製 造方法’自雙酚A聚碳酸酯(BPA-PC,相對溶液黏度1.202) Makrolon OD 2015®於設有模具 A WM2313 與 DVD-ROM 壓模之Argurg All disc射出成形設備上’模造出具有120 mm直徑之1.2 mm庠的碟。為了形成用以量測根據ASTM 20 E 756-05之楊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的測試桁樑,自各 個碟切除長度/= 114 mm,厚度//= 1.2 mm且寬度12.7 mm 之桁樑。利用 Mettler 密度儀 Mettler AT 250 H66765 測定出質量密度為1.190 g/cm3。在2000 Hz下測定之楊 51 200937410 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為五=2.53 GPa而0=167 ° 比較實例2 根據單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述之程 5 序,即本發明之光學記錄媒介之標準1-K模造基板的製 造方法,自聚苯乙烯(CAS-no. 298-07-7,分孑量I40000 道爾頓,Aldrich/Germany)於Argurg 370射出成形設備 〇 上,直接射出成形模造出具有13.1 mm寬W且81 mm 長/之1.64 mm厚的測試桁樑。利用Mettler密度儀 ίο Mettler AT 250 H66765 測定出質量密度為 1.014 g/cm3 ° 在2000 Hz下根據ASTM E 756_05所測定之楊氏模數五 與品質因子0為五=3.28 GPa而0=175。 比較實例3
Qs 根據單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述之程 序,即本發明之光學記錄媒介之標準1-K模造基板的製 造方法,自具有溶液黏度1.202及20重量%之碳纖維(碳 纖維 Tenax-U 型 234, Toho Tenax Europe GmbH Wuppertal Germany)的雙酴A製得之聚碳酸酯組合物(組合物4), 20 於Argurg 370射出成形設備上,直接射出成形模造出具 有13.1 mm寬W且81 mm長/之1.64 mm厚的測試桁樑。 利用Mettler密度儀Mettler AT 250 H66765測定出質量 52 200937410 密度為 1.206 g/cm3。在 2000 Hz 下根據 ASTM E 756-05 所測定之揚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為£=6.18 GPa而 0=170。 5 e 10 15 實例1(基板) 組合物(組合物1)藉由下列方式由79_95重量%之具 有溶液黏度為 1.202之BPA-聚碳酸酯(Makrolon OD 2015®,Bayer Materialscience)、5 重量 %之聚曱基丙婦酸 曱酯(PMMA 6N®,Degussa)、15 重量%之滑石(Finntalc M05SL®, Mondo Minerals,Helsinki/Finland)及 0.05 重量 %之單十八酸丙三醇醋(Dimodan,Danisco/Germany)所構 成:在 ZSK 25/4 擠出機(Coperion Holding GmbH, Stuttgart/Germany)上混合上述各成分,且在水浴中冷卻 後將熔融物製成丸粒。利用設有夾板、Philips CD-模具 及 DVD-ROM 壓模之 Arburg 370 U 700 30/30 2-K 射出成 形設備,在卜K射出成形處理中將此些丸粒模造成為如 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的120 mm直徑 與1.2 mm厚的碟。藉此’備製如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形 處理(1-K模造)中的碟基板測試街樑。測出的楊氏模數五 與品質因子2係顯示於表3中。 實例2(光學記錄媒介) 53 20 200937410 將如上述的反射層與光傳輸層施加至實例1碟狀基 板上。測定出的刮痕深度為0.638 // m且測定出的表面 粗糙度為Ra=9.99 nm。由此,碟狀基板測試桁樑係以單 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述的方式備製。測出 5 的楊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β係顯示於表3中。 實例3(基板) ® 組合物(組合物2)藉由下列方式由59.90重量%之 ΒΡΑ-聚碳酸酷(Makrolon OD 2015®,Bayer Material ίο Science)、10重量%之聚曱基丙烯酸甲酯(PMMA 6N®, Degussa)、30 重量 %之滑石(Finntalc M05SL®, Mondo Minerals,Helsinki/Finland)、0.05 重量 %之雙(2-乙基己基) 磷酸酯(CAS no. 298-07-7,Alfa Aesar GmbH&Co KG, Karlsruhe/Germany)及0.05重量。/〇之單十八酸丙三醇酯 15 (Dimodan,Danisco/Germany)所構成:在 ZSK 25/4 擠出 © 機(Coperion Holding GmbH, Stuttgart/Germany)上混合上 述各成分,且在水浴中冷卻後將熔融物製成丸粒。利用 設有夾板、Philips CD-模具及DVD-ROM壓模之Arburg 370 U 700 30/30 2-K射出成形設備,在1-K射出成形處 20 理中將此些丸粒模造成為如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 (1-Κ模造)中的120 mm直徑與1.2 mm厚的碟。藉此, 備製如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的碟基 板測試桁樑。測出的揚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係顯示於 54 200937410 表3中。 實例4(光學記錄媒介) 將如上述的反射層與光傳輸層施加至實例3碟狀基 5 板上。測定出的刮痕深度為0.706 β m且測定出的表面 粗縫度為Ra=8.〇6 nm。由此,碟狀基板測試衔樑係以單 一成分射出成形處理(1-K模造)中所述的方式備製。測出 ® 的楊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0係顯示於表3中。 10 實例5(基板) 組合物(組合物3)藉由下列方式由77.95重量%之 ΒΡΑ-聚碳酸酉旨(Makrolon OD 2015®,Bayer Material Science)、10重量%之聚曱基丙烯酸甲酯(PMMA 6N®, Degussa)、12 重量 %之石墨 Cond 5/99(Graphit Kropfmtihl & AG,Hauzenberg/Germany)及0.05重量%之單十八酸丙三 醇酉旨(Dimodan,Danisco/Germany)所構成:在 ZSK 25/4 擠出機(Coperion Holding GmbH,Stuttgart/Germany)上混 合上述各成分’且在水浴中冷卻後將熔融物製成丸粒。 利用設有夾板、Philips 模具及DVD_ROM壓模之 2〇 Arburg 370 U 700 30/30 2-K射出成形設備’在1-K射出 成形處理中將此些丸粒模造成為如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 形處理(1-K模造)中的120 mm直徑與I2 mm厚的碟° 55 200937410 藉此,備製如上述單一成分射出成形 的 顯 碟基板測試桁樑。測出的揚氏模數五與品( 示於表3中。 貝口子2係 實例6(光學記錄媒介) ❹ 10 板上將反射層與光傳輸層施加至實例5碟狀基 产:: 深度為〇·690…測定出的表面 成乂二i nm。由此,碟狀基板測試桁樑係以單一 成形處理(1_κ模造)中所述的方式備製。測出的 杨氏模數以品質因子2係顯示於表3中。 Ο 表3
56 200937410 實例7 利用設有夾板、Philips CD-模具及DVD-ROM壓模 之入比111^ 370 1; 700 30/30 2-]^射出成形設備,自實例3 中所述之組合物2丸粒(作為核心樹脂)及BpA聚碳酸酯 (Makrohm OD 2015®,Bayer MatedalScience)(作為表皮 樹月曰),在兩成分夾置射出成形處理(2_κ模造)中備製如
G 10 15 ❹ 20 上述之120 mm直徑與1.2 mm厚的2_κ夾置射出成形模 造碟。設備的設定值被設定至:在第—射出時表皮材料 的50〇/。劑量體積,在第二射出時核心材料的5〇%劑量體 積。在第三射出時’洗鑄口會被表皮材料所封閉。在 ^所測出的平均核心層厚度“為總厚度的57%,而兩 =均表皮層厚度dsl與ds2係分別為總厚度的21 5% ft兩成分夾置射出成形製程(2《模造)中所述之方; 備製碟狀基板測試桁摔。測屮 式 ㈣顯示於表4中4出的%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 實例8 板上:’丨的反射層與光傳輸層施加至實例7磾狀其 板上。測定出的刮痕深度為 =基 成分央置射出成二基板測試椅樑係以兩 出的揚氏模數f因子=)中所述的方式備製。測 "扣質因子2係顯示於表4中。 57 200937410 表4 : 2-Κ夾置模造 表皮 核心 密度 (g/cm3) 2 kH下之 E (GPa) 2 kZ下之 Q 實例7 BPA-聚碳酸酯 成分2 1.328 3.44 122 實例8 BPA-聚碳酸酯 成分2 1.324 3.51 136 實例9 ❿ 5 10 〇 15 利用上述的 Singulus Streamline II DVD-R 設備,自 由 BPA-聚石炭酸酯(Makrolon OD 2015®, Bayer MaterialScience)丸粒所模造出的兩0.6 mm厚的半碟,以 上述的UV接合製程(UV接合)備製120 mm直徑與1.2 mm厚的UV黏結碟。UV接合劑係為下列者之混合物所 構成:67.9 重量 %之 Desmolux XP 2513®,Bayer MaterialScience ; 29.1 重量 %之 Sartomer SR 256®, Sartomer ;及 2.9 重量 %之 Darocur 1173®,Ciba。各個成 分之混合係利用SpeedMixerTM,根據此領域中人所熟知 的方法所完成。將UV接合劑分散於旋塗臺上及UV硬 化亦利用達到上述之〜90 μ m接合層厚度的設定而施 行。在碟上所測量到的平均接合層厚度dB為89 // m。藉 此,以上述UV接合製程(UV接合)中的方式備製碟狀基 板測試桁樑。測出的揚氏模數五與品質因子2係顯示於 表5中。 58 200937410 實例ίο 此μ將如上述的反射層與光傳輸層施加至實例9碟狀基 _ =出的到痕深度為〇.523…測定出的表面 5 入、,3.6 nm。藉此,以上述UV接合製程(UV接 :口趙二方式備製碟狀基板測試桁樑。測出的揚氏模數五 與口π夤因子0係顯示於表5中。
10
15 表5 : UV接合 基板 接合劑 密度 2kH下之 2 kZ下之 1 -實例9 ------ ΒΡΑ-聚碳酸g旨 ----- 接合劑1 」g/cm3) 1.187 E (GPa) 2.19 14.0 實例10 BPA-聚碳酸酯 接合劑1 -*---- 1.186 2.33 15.3 充、去此項技藝者應注意,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廣義發 明概=下’可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應瞭解,本 發明並不限於本文中所揭露之特定實施例’意在包含隨 附之U W Ιϋ圍所疋義之本發明精神與範_内的所有 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當結合附圖一起閱讀時,當可更加瞭解本發明之上 列總結及下列詳細敘述。為了助於解釋本發明,附圖中 顯示了應被視為說明性之代表性實施例。然而當瞭解, 59 200937410 不應以任何方式將本發日jg咖 .^ 月限制為文中Μ 手段。 Τ所示之被上 ;切結構與 在圖式中: 圖1為雷射都卜勒振動 ASTA/f Ρ Ί < nc α, ( ) 以類似於在 '中所述者的方式設置,其可用來量測本 明不同貫施例中所用之基板的揚氏模數Ε及Q因子。 ❹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10
60

Claims (1)

  1. 200937410 七、申請專利範圍: -種光學記錄媒介,包含:基板及依序設置於該 上的記錄層與光傳輸層;其中該基板包含選自由ς出反 成形。卩件、具有模造表面層與模造核 炎層結構或利用UV方式接合之兩射出成形部=
    其組口所構成之族群中的一或多個部件;且其中嗜美 板具有根據 ASTM Ε 756_05 在 25與 2〇〇〇 Ηζ ^ ς 量測之至少2·15 GPa之楊氏模數五及低於16 因子。 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具有根據ASTM E 756-05在25 °C與2000 Hz下所量 測之至少2.15 GPa之揚氏模數五及低於1〇〇的^因 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具有根據ASTM E 756-05在25 °C與2000 Hz下所量 測之至少2.93 GPa之揚氏模數五及低於16〇的g因 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光傳 輸層包含一 UV可硬化且可旋塗之樹脂,此樹脂所具 有之折射係數具有至少為1.41之折射係數的實部n。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光傳 200937410 輸層包含一 uv可硬化且可旋塗之樹脂,此樹脂具 有.(1)複數之折射係數,此複數折射係數的實部n至 少為1.70且虛部k至多為〇 〇16;(ii)低於2〇nm的表 面粗糙度Ra,及(m)不大於〇 75以m刮痕深度的抗刮 性;其中此複數折射係數的實部n及虛部1係於波長 4〇〇至410 nm下所量測;其中表面粗糙度心係藉由 原子力顯微鏡所量測;其中刮痕深度係利用尖端半徑 〇 5〇Vm的鑽石針施加4〇g重量並以1.5cm/s的速度在 該光傳輸層上前進所測得。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盆中該光傳 輸層包含- UV可硬化且可旋塗之肖脂,&㈣所包 含之奈米粒子具有小於1〇〇nm之平均粒子尺寸(<15〇)。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光傳 輸層具有1 nm至小於3000 nm之厚度。 ❹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光傳 輸層具有200 nm至小於2000 nm之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光傳 輸層具有500 nm至小於1500 nm之厚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包含由1-K射出成形製程所備製的一部件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62 200937410 包含由2-K夾置射出成形製程所備製的一部件。 12. 13. _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包含由UV接合製程所接合的兩射出成形基板。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包含-樹脂其選自由下列者所構成之族群:聚碳酸酿 樹脂、丙烯酸樹脂、聚苯乙婦樹脂、聚環烯烴樹脂、 氫化之聚苯乙烯樹脂及其組合。 :::專利範圍第!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該基板 通式⑴之芳香環二煙單體化合物所備製的 聚碳酸酯: ΗΟ-Ζ-ΟΗ (1) 其中Ζ代表化學式(la)的自由基:
    ^中R1與R2獨立地代表^ Ci_c8_燒基;χ代表單 基取代之CVCV環亞烧基;當\代 亞己基時R1與R2各代表氫。 一甲基環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學記錄媒介,其中 包含一樹脂其選自由下列者所構成之族群:聚碳^酯 63 15. 200937410 樹脂、丙烯酸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環烯烴樹脂、 氫化之聚苯乙烯樹脂及其組合。
    64
TW097139808A 2007-10-19 2008-10-17 Disc-shaped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s TW20093741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20497A EP2051251A1 (en) 2007-10-19 2007-10-19 Disc shaped high density recording medi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7410A true TW200937410A (en) 2009-09-01

Family

ID=3902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9808A TW200937410A (en) 2007-10-19 2008-10-17 Disc-shaped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993721B2 (zh)
EP (2) EP2051251A1 (zh)
JP (1) JP2011501336A (zh)
CN (1) CN101828227B (zh)
BR (1) BRPI0818576A2 (zh)
ES (1) ES2388642T3 (zh)
MX (1) MX2010003704A (zh)
PL (1) PL2203918T3 (zh)
RU (1) RU2010119632A (zh)
TW (1) TW200937410A (zh)
WO (1) WO20090497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3117B1 (ja) * 2009-03-13 2010-09-15 株式会社東芝 パターン転写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21859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Toshiba Corp パターン転写用樹脂スタンパ、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218605A (ja) * 2009-03-13 2010-09-30 Toshiba Corp パターン転写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4729114B2 (ja) * 2009-03-18 2011-07-20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9551A (en) 1965-08-13 1969-07-30 Ford Motor Co Painting
JPS5034964B1 (zh) 1970-03-30 1975-11-12
DE2737406A1 (de) 1977-08-19 1979-02-22 Bayer Ag Strahlenhaertbare bindemittel
JPS6026024A (ja) 1983-07-21 1985-02-08 Nippon Zeon Co Ltd 光学材料
JP2619856B2 (ja) 1985-06-21 1997-06-1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
JPS6219801A (ja) 1985-07-19 1987-01-28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光学部品
JPS6219802A (ja) 1985-07-19 1987-01-28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H07114030B2 (ja) 1986-08-11 1995-12-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デイスク基板
DE3855009T2 (de) 1987-11-17 1996-11-14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Thermoplastische Harzzusammensetzung
KR960009295B1 (ko) 1991-09-12 1996-07-18 미쓰이세끼유 가가꾸고오교오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환상올레핀 수지 조성물
JPH07114030A (ja) 1993-10-19 1995-05-02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US6764734B2 (en) * 1998-05-19 2004-07-2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High modulus and high damping plastic composite disc substrate for improved servo control by injection and co-injection molding
JP4026234B2 (ja) * 1998-06-19 2007-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
US6391418B1 (en) * 1998-12-24 2002-05-21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 Substrate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CN100449616C (zh) * 1999-02-12 2009-01-07 通用电气公司 数据存储介质及其形成方法、压印衬底及检索数据的方法
US6503974B1 (en) * 1999-12-14 2003-01-07 Teijin Chemicals, Ltd. Vibration-damping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from
US20030026936A1 (en) 1999-12-27 2003-02-06 Nobuaki Kido Hydrogenated styrene polymer and optical-disk substrate
US6703100B2 (en) * 2000-02-10 2004-03-09 Sony Corporation Disk-lik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1250267A (ja) * 2000-03-03 2001-09-14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
US6515098B1 (en) * 2001-07-02 2003-02-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ibration damping monolithic polymers
JPWO2004005371A1 (ja) 2002-07-09 2005-11-0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
KR100587322B1 (ko) * 2003-01-14 200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강성 광 디스크의 제조 방법
US7407698B2 (en) * 2003-05-07 2008-08-05 Ricoh Company, Ltd. Flexible optical disk
US7147906B2 (en) * 2003-06-24 2006-12-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ata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polyimides
CN100570721C (zh) * 2004-04-20 2009-12-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记录和/或读取的光学数据存储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光学数据存储介质
JP4241547B2 (ja) * 2004-08-19 2009-03-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9797A1 (en) 2009-04-23
EP2203918A1 (en) 2010-07-07
US7993721B2 (en) 2011-08-09
ES2388642T3 (es) 2012-10-17
US20090104395A1 (en) 2009-04-23
JP2011501336A (ja) 2011-01-06
RU2010119632A (ru) 2011-11-27
BRPI0818576A2 (pt) 2015-04-22
CN101828227B (zh) 2012-06-06
EP2051251A1 (en) 2009-04-22
MX2010003704A (es) 2010-05-17
EP2203918B1 (en) 2012-06-27
CN101828227A (zh) 2010-09-08
PL2203918T3 (pl) 201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74727B2 (ja) 限定再生型情報記憶媒体及びその上のデータへのアクセスを限定する方法
JP4166754B2 (ja) 限定再生式記憶媒体とそのデータアクセスを制限する方法
TW200937410A (en) Disc-shaped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s
KR20060056359A (ko) 제한된 플레이 데이터 저장 매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04005371A1 (ja) 光学記録媒体
JP2010168420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形成された光学用成形品
TW201022864A (en) Film for gap layer of hol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hologram recording medium
JP5069638B2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JP2011143674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からなる樹脂スタンパ
JP2006328106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および該共重合体からなる光学用成形材料
CN102576557B (zh) 圆盘形高密度记录介质
EP2382630B1 (en) Disc shaped high density recording medium
JP5112980B2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KR100914421B1 (ko) 광학 기록 매체
JP3380189B2 (ja)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基板
TWI229332B (en) Optically recordable medium
JP2007293975A (ja) 光ディスク基板
TWI273593B (en) Colored optical disc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13518358A (ja) 高速dvd
JP2010091861A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用保護層及びその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3045080A (ja) 光学記録媒体
JP2004062965A (ja) 光学記録媒体
JP2001335627A (ja)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該材料よりなる光ディスク基板
JP2006018956A (ja) 光学記録媒体
JP2003157576A (ja) 光ディスク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