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4942A -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4942A
TW200914942A TW097134442A TW97134442A TW200914942A TW 200914942 A TW200914942 A TW 200914942A TW 097134442 A TW097134442 A TW 097134442A TW 97134442 A TW97134442 A TW 97134442A TW 200914942 A TW200914942 A TW 2009149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member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film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4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iji Ohta
Ken Hosoya
Yasuyuki Kudo
Shigehiro Yamakita
Masayasu Kakinuma
Taku Ishimori
Shogo Shinka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14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9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091494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一種包括其之 ' 背光件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 • 改善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性能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相關申請案交互參考 ' 本發明包含與2007年9月21曰向日本專利局申請的曰本 、 專利申請案JP 2007-246295有關的標的,本文以引用的方 ¢---, 式將其全部内容併入。 【先前技術】 迄今為止,在液晶顯示裝置中,已使用許多光學元件以 便改善視角、照度等。作為此等光學元件,已使用薄膜與 薄片(例如擴散薄膜與稜鏡薄片)。 圖1 5顯示相關技術之一液晶顯示裝置之結構。如圖1 5所 示’此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照明元件1〇1,其發光;一擴 散板102 ’其擴散從照明元件1 〇丨所發射之光;複數個光學 元件103,其聚集及/或擴散由擴散板1〇2所擴散之光;及 一液晶面板1 04。 •附帶提及,近年來,伴隨著液晶顯示裝置之大小之增 加,光學元件本身之重量與大小傾向於增加。光學元件本 身之重量與大小増加時,由於其剛性變得不足夠,所以光 學兀件可能會變形。如上所述光學元件之變形針對顯示表 面之光學定向特徵造成負面影響,且因此,可能出現嚴重 問題,即’照度不規則性。 131060.doc 200914942 因此,已提出藉由增加光學元件之厚 剛性。不過,由於增加液晶顯示裝置之厚度,戶斤以其有利 例如,小厚度及輕重量)降級。因而,已提出藉由採 用透明黏合劑使光學元件相互接合,改善採用薄片或薄膜 之形式的光學元件之不足夠的剛性(例如,參見日本 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〇5·3〇ΐΐ47號)。 【發明内容】 不過’依據日本未審專利巾請公開案第2嶋韻147號 中所揭示之技術,由於採用透明黏合劑將光學元件相互接 合,所以,儘管與其中增加光學元件之厚度的改善方法相 比並非那樣嚴重,但亦不利地增加液晶顯示裝置本身之厚 度:此外,由於使用透明黏合劑,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液晶 顯不裝置之顯示性能可能會降級。 因而,需要提供-種可歧善光學元件之不足夠的剛性 同時抑制液晶顯示裝置之厚度增加且不降級其顯示性能的 光學元件之耗構件;—種包括該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 背光件;種包括該背光件之液晶顯示裝置。 透過由本發明之發明者所進行旨在改善光學元件之不足 夠的剛性同時抑制液晶顯示裝置之厚度增加及其顯示性能
之降級的深入研究,谁;_括止風-AL 丁種光學兀*件之遮蔽構件的本發 明’其中一光學元件與—支樓媒介係採用一遮蔽構件加以 遮蔽。 不過’依據本發明之發明者之知識,當針對該以上光學 7L件之遮蔽構件使用—具有可收縮特性之遮蔽構件時,若 I31060.doc 200914942
由於該遮蔽構件之該等可收縮特性不均勻而允許一可收縮 應力過度保留,則施加至一支撐媒介的一應力會過度增 加,且因此,出現翹曲與扭轉。例如,當該光學元件之遮 蔽構件犬出至且與一液晶顯示裝置之一液晶面板接觸以於 此施加一壓力時,液晶之光屏蔽特性降級,且在某些情況 下可能出現影像品質缺陷,例如漏光。此外,當該光學元 件之遮蔽構件翹曲而突出至一背光件側時,在該支撐媒介 中產生-應變,且-光學薄膜係成波狀而增加照度不規則 性,或該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一端部分翹曲至一液晶面 板側而造成漏光等,從而出現影像品質 件之遮蔽構件強烈㈣至該背光件側時,版間 小至零’且因此’出現缺陷,例如吱嘎聲雜訊之產生。 因此’為了抑制由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所造成的影像品 質之降級’本發明之發明者進行了深入研究。因此,最後 發現當-可收縮遮蔽構件之張力係相對於以其所遮蔽之包 含構件加以控制時,可以抑龍曲及㈣聲雜訊之產生。 基於上面的深入研究進行本發明。 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提供—種光學元件之遮蔽 構件,其包括:至少-光學元件;—支撐媒介,其支撐該 至少-光學元件;及一可收縮遮蔽構件,其遮蔽該至少一 光學元件及該支㈣介,其中形成該支撐媒介之主表面之 側中’相互面對的至少一組側係採用該遮蔽構件加以遮 蔽,且在70°C之溫度的條件下滿足以下等式〇), 0<F<1.65xl04xt/L (1) 131060.doc 200914942 其中t指示該支撐媒介之厚度,L指示該支撐媒介採用該遮 蔽構件加以遮蔽之該側之長度,示該遮蔽構件之一張 力其作用於平行於具有該長度L之該側的一方向上。 依據本發明之該具體實施例,由於採用該遮蔽構件遮蔽 »亥至v光學元件及該支撐媒介,所以該至少一光學元件 與忒支撐媒介係結合在一起。因巾’可以藉由該支撐媒介 來補償該光學元件之該不足夠的剛性。 此外,依據本發明之該具體實施例,藉由相對於以其所 遮蔽之5亥支撑媒介之各側控制該可收縮遮蔽構件之該張 力,同時抑制下垂、不規則性及皺紋之產生,會抑制翹曲 之產生’且此外,可以抑制影像品質之降級(例如漏光)以 及由翹曲所造成的吱嘎聲雜訊之產生。 如這樣所說明’依據本發明之該具體實施例,抑制液晶 顯不裝置之厚度之增加及/或其顯示性能之降級的同時, 可以改善光學元件之不;^夠的剛性。此外,不造成遮蔽構 件之下垂、不規則性及皺紋之情況下抑制翹曲之產生的同 時,會抑細象品質之降級(例#漏光),…抑制缺陷 (例如吱嘎聲雜訊)之產生。 【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在該等具 體實施例之所有圖式中,藉由相同參考數字指定相同或對 應元件。 (1)第一具體實施例 (1-1)液晶顯示裝置之結構 I31060.doc 200914942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一液晶顯示 裝置之一結構範例。如圖!所示,此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 發光的背光件3及一基於從背光件3所發射之光顯示影像的 液晶面板4。背光件3包括一照明元件1及一光學元件之遮 蔽構件2,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改善從照明元件丨所發射 之光的特性且將如此改善之光發射至液晶面板4。下文 中在各種類型的光學元件(例如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 中,來自照明元件1之光係入射於其上的表面係稱為入射 表面,發射入射於入射表面上之光的表面係稱為透射表 面,而定位於入射表面與透射表面間之表面係稱為端表 面。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入射表面與透射表面各一般稱基 表面。 照明元件1係(例如)一直接下方型照明元件且包括至少 發光的光源11及一反射板12,反射板12朝液晶面板4之 方向反射從光源11所發射之光。作為光源丨丨’例如,可以 使用冷陰極螢光燈(CCFL)、熱陰極螢光燈(HCFL)、有機 冷光(OEL)、無機冷光(IEL)及發光二極體(LED)。提供反 射板12(例如)以便遮蔽光源丨丨之底部或側且以便朝液晶面 板4之方向反射從光源丨丨發射至其下部側或橫向側之光。 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包括(例如)至少一光學元件24, 其藉由針對從照明元件1所發射之光執行一處置(例如擴散 或聚集)改變光特性;一支撐媒介23,其支撐該至少一光 學元件24 ;及一遮蔽構件22 ’其遮蔽該至少一光學元件24 及該支撐媒介23且將其結合在一起。光學元件24係提供於 131060.doc -10- 200914942 支撐媒介23之人射表面與透射表面之至少-個上。下文 中,堆疊於此之該支樓媒介23與該至少一 稱為光學元件堆疊21。 兀仟24係統 光學元件24之數目與類创 1苗 類生未特別加以限制且可以依據液 日日』不裝置之所需特性進行適當選擇。作為光學元件24, ^如’亦可使用與讀媒介23在—起的至少—功能層。此 盖不::支撐媒介的情況下’亦可使用僅包括功能層之 、·口構。作為光學元件24,例如,可以❹光擴散元件、聚 先兀件、反射型偏光器、偏光器或分光元件。作為光學元 件24,例如’可以使用採用薄膜、薄片或板之形式的元 件。光學元件24之厚度係較佳5至3,_ _且更佳25至 ι,__。連同支撐媒介23一起遮蔽光學元件24時,與其 中光學兀件24係相互堆疊之情況下的厚度相比,光學元件 24之厚度可以減小約2〇%至5〇0/。。
Lj 支撑媒介23係(例如)透射從照明元们所發射之光的透 明板或藉由針對從照明㈣1所發射之光執行-處置(例如 擴散或聚集)改變光特性的光學板。作為光學板,例如, 可以使用擴散板、延遲板或稜鏡板。支樓媒介以之厚度係 (例如至50,__。支撐媒介23係(例如)由高分子量 材料形成’且其透射比係較佳3〇%或更大。此外,光學元 件24與支㈣介23之堆疊順序係(例如)依據光學元件_ 支撑媒介23之功能來決定。例如,當支撐媒介㈣擴散板 時,在從照明元们所發射之光入射於其上之側處提供支 樓媒介23,且當支撐媒介23為反射型偏光器時在光自其 131060.doc
-1U 200914942 發射至液晶面板4之側處提供支撐媒介23。光學元件24之 入射表面與透射表面之形狀及支撐媒介23之入射表面與透 射表面之形狀可以依據液晶面板4之形狀加以選擇且係(例 如)其中縱向長度對橫向長度之比(縱橫比)不為1的矩形形 狀。此外,支撐媒介23較佳具有一適當剛性;作為其材 料’較佳使用在室溫下具有約1 ·5 Gpa或更大之彈性模數的 材料’且例如,可能提及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 醋)、聚苯乙烯、環烯樹脂(例如ZEONOR(已註冊商標名)) ^ 及玻璃。 光學元件24與支撐媒介23之主表面係較佳藉由粗加工處 置加以處置或係較佳經處理以包含細微粒子。此之原因係 可以減少研磨及摩擦。此外,必要時可以在光學元件24及 支撐媒介23中包含添加劑(例如光穩定劑、uv吸收劑、抗 靜電劑、阻燃劑及抗氧化劑)以便於此賦予UV吸收功能、 紅外線吸收功能、抗靜電功能等。此外,藉由在光學元件 24及支撐媒介23上執行一表面處置(例如防反射處置(八尺處 置)或防眩光處置(AG處置)),可以擴散反射光,或反射光 本身可得以減少。此外,可以將反射紫外線及/或紅外線 之功能賦予光學元件24之表面及支撐媒介23之表面。 遮蔽構件22係(例如)具有透明特性的單層或多層薄膜或 薄片。遮蔽構件22具有(例如)袋形狀,且採用此遮蔽構件 22遮蔽光學元件堆疊21之所有表面。此外,相互重疊其間 提供光學元件堆疊21之兩薄膜的端部分可以相互接合以便 形成遮蔽構件22以具有二、三或四個封閉側。特定言之, I31060.doc 12 200914942 作為具有兩個封閉側之遮蔽構件2 2,例如 在縱向方向上相互接八^ μ . 可旎提及藉由 成的逆齡谨杜·+、#丄 '片之4部分所形 攻的遮喊構件或错由將兩個矩形 將一笮腔·^每μ 、次4片重疊隨後藉由 將相或溥片之兩個側接合 別側所形成的遮蔽構件。作為且有一 兩個個 22, m 料具有二個封_之遮蔽構件 例如,可能提及藉由在縱向方 逋Η J上祈疊4片狀薄膜或 /專片以便其端部分相互重疊 窒豐隨後猎由將已折疊薄膜或薄 -。P分之兩個側接合至已折疊薄臈或薄片之另一邙八 之個別兩個側所形成的遮蔽構件,或藉由將兩個矩形薄膜 或薄片重疊隨後藉由將一薄膜或薄片之三個側接合至另一' 薄膜或薄片之個別三個側所形成的遮蔽構件。作為具有四 個封閉側之遮蔽構件22 ’例如’可能提及藉由在縱向方向 上折疊薄片狀薄膜或薄片以便其端部分相互重疊,隨後藉 由將已折疊薄膜或薄片之一部分之三個側接合至已折疊薄 膜或薄片之另一部分之個別三個側所形成的遮蔽構件,或 藉由將兩個矩形薄膜或薄片重疊隨後藉由將一薄膜或薄片 之四個側接合至另一薄膜或薄片之個別四個側所形成的遮 蔽構件。此外’下文中,遮蔽構件22之表面中,處於光學 元件堆疊2 1側的表面係稱為内表面,而與其相反之表面係 稱為外表面。此外,在遮蔽構件22中,處於光入射表面 (來自照明元件1之光係入射於光入射表面上)之側的區域係 稱為第一區域R1,而處於光透射表面(從照明元件i入射之 光係從光透射表面發射至液晶面板4)之侧的區域係稱為第 —區域R2。 131060.doc -13- 200914942 遮蔽構件22之厚度係(例如)在5至5,〇〇〇 之範圍内。其 系較佳10至500 μιη且更佳15至3〇〇师。當遮蔽構件之厚 度為大時,例如,可能出現遮蔽構件22之熱焊接部分(密 封。Ρ分)之照度減小及/或不均勻收縮。此外,由於與光學 元件堆疊2 1之黏合之降級,所以(例如)在遮蔽構件中產 生皺紋;因而,將其安裝於實際設備中時,出現變形,導 致影像品質之降級。此外,可以使得遮蔽構件以入射表 面側與透射表面侧的厚度相互不同。此外,鐘於剛性,遮 蔽構件22可以包括一支撐媒介。 遮蔽構件22具有各向異性時,其光學各向異性係較佳 J、特定吕之,其延遲係較佳50 nm或更小且更佳2〇 nm或 更小。作為遮蔽構件22,較佳使用單軸或二軸牽拉薄片或 薄膜。使用如上所述薄片㈣膜時,由於藉由熱施加可以 允許遮蔽構件22在牽拉方向上收縮,所以可以改善遮蔽構 件22與光學元件堆疊21間之黏合。 遮蔽構件22係較佳形成以具有可收縮特性。可以藉由重 新加熱預先藉由採用熱施加之牽拉加以處理的遮蔽構件Μ 而獲付熱可收縮特性。或者,拉伸遮蔽構件22之端表面, 且以其遮蔽為包含物的支撐媒介23與光學元件24之後,藉 由熱密封將端部分焊接在一起時,可以允許遮蔽構件22藉 由其可拉伸性收縮以便遮蔽包含物。 圖2係一示意性平面圖,其顯示支撐媒介23之各側與遮 蔽構件2 2作用於垂直於該各侧之方向上之張力F間之關 係。支撐媒介23具有一矩形主表面.矩形主表面係由相互 131060.doc -14. 200914942 面對之第一側23b及垂直於此側且相互面對之第二側23c形 成。70°C之溫度下支撐媒介23之厚度t,支撐媒介23之第 側23b與第二側23c各自之長度L1與L2,及遮蔽構件分別 平行於第一側23b與第二側23c作用的張力!72與F1滿足以下 等式(2)與(3)。 〇^Fl<1.65xl04xt/L2 (2) 〇^F2<1.65xl04xt/Ll (3) 將參考圖14說明平行於第一侧23b之張力與支撐媒介23 之厚度t對第一側23b之長度L1之比的關係及平行於第二侧 23c之張力與支撐媒介23之厚度1對第二側23c之長度[2之 比的關係。從圖14,應瞭解藉由張力對支撐媒介之厚度t 對第一側或第二側之長度L之比的斜率,使其中翹曲造成 缺陷之高張力區域與其中不出現翹曲之張力區域相互分 離。從此關係,應瞭解張力F1或F 2係與平行於此張力方向 之側的長度成反比,因而隨著長側長度增加,可能產生翹 曲之張力可能會減小,且隨著短侧長度減小,可能產生翹 曲之張力可以增加。從上面所說明之關係,藉由支撐媒介 23之厚度t及形狀,可以瞭解不產生翹曲之張力,且因 此’可以抑制由翹曲所造成的影像品質之降級。 圖3 A顯示第一區域Ri中遮蔽構件22之方位軸方向。圖 3B顯不第二區域R2中遮蔽構件22之方位軸方向。遮蔽構 件22在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中分別具有方位軸n與 12。第一區域R1中之方位軸U與支撐媒介23之側表面3形成 角度Θ1。第二區域尺2中之第二方位軸12與支撐媒介23之側 131060.doc 15 200914942 表面a形成角度Θ2。如此形成之角度θ i與θ2係各較佳8。或 更小且更佳3.5。或更小。當角度0丨與θ2各大於以上值時, 由於遮蔽構件22之可收縮特性不均勻,所以不允許遮蔽構 件22充分收縮,且產生下垂及/或皺紋;因此,作為表面 光源,產生照度不規則性,且液晶顯示裝置之影像品質降 級。 此外,第一區域R1中遮蔽構件22之方位軸丨丨與第二區域 R2中其方位軸12形成角度θ3。如此形成之角度θ3係較佳 〇 16°或更小且更佳7。或更小。當角度Θ3大於以上值時,由 於遮蔽構件22之可收縮特性不均勻,所以不允許遮蔽構件 22充分收縮,且產生下垂及/或皱紋;因此,作為表面光 源,產生照度不規貝"生’且液晶顯示裝置之影像品質降 級。
其中遮蔽構件22係由透明樹脂材料形成之情況下,作為 方位軸之測量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使用延遲測量之方 法(其中測量藉由向試件或類似者(其係從遮蔽構件22切割) 應用偏振波所獲得之斜率)及—(例如)藉由分子方"❹ 透射微波所執行的測量方法。 此外’作為詩改變薄臈之長側與方位㈣之角度的方 :,:以使用一方法,在該方法中使薄膜之長側方:旋轉 一任忍角纟’隨後切割薄膜,且採用切㈣膜遮蔽支揮媒 介與光學元件之後,埶衆0 Α ' 之後&密封其端部分以便允許薄膜熱收 縮。或者,由於原始薄膜之中心部分之方位軸係不同於其 個之方位軸,所卩可以依據自其獲得可收 I31060.doc •16· 200914942 縮薄臈之位置改變以 部分獲得可收縮薄膜當從原始薄膜之中心 方位軸與Μ 似平行設定可收縮薄膜之 減小,且合方位軸間之差異可得以 κ1 且其可能會對準。— 分蒋彳曰 面,▲從原始薄膜之端部 :“可收縮薄臈時’長侧方向與方位轴間之差異會辦 二當平行於薄媒之長側方向僅放置欲遮蔽構件時,‘ 糸與其有很大不同。為了避免以上差異,當平行於方
位袖放置欲料構件,且熱㈣薄狀端部分以便允許薄 膜熱收縮時,該差異可以減小。 ,作^於遮蔽構件22之材料,較佳使用具有熱可收縮特 门刀子里材料’且由於液晶顯示裝置或類似者之内部 溫度高達約7(TC ’所以更佳使用在室溫至阶之範圍内藉 由熱施加可收縮的高分子量材料。該材料未特別加以限 制,只要其滿足以上特性,且較言《,可以單獨或組合 使用(例如)聚苯乙烯(PS)、聚苯乙稀與丁二烯之共聚物、 聚丙稀(PP)、$乙稀(PE)、聚碳酸醋(PC)、㈣樹脂(例如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或非定向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PET))、以乙烯基之樹脂(例如聚(乙烯醇》、環烯樹 脂、以胺基甲酸酯基之樹脂、以氣乙烯基之樹脂、以天然 橡膠基之樹脂及以人造橡膠基之樹脂。 可以考量欲遮蔽之支撐媒介23與光學元件24的大小與材 料' 光學元件堆疊21之使用環境等較佳選擇遮蔽構件2 2之 熱收縮率。特定言之’ 85°C下的收縮率係較佳〇 2%至 100% ’更佳0.5%至20%,且甚至更佳0,5%至1〇%。當收縮 131060.doc 17 200914942
率小於〇·2%時,在某些情況下遮蔽構件22與光學元件24間 之黏合可能會降級,且當收縮率大於1 〇〇%時,由於平面 中熱可收縮特性變得不均勻,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強制 光學儿件收縮。遮蔽構件22之熱形變溫度係較佳85。(:或更 问。此之原因係由從光源〗丨所產生之熱所造成的光學元件 之遮蔽構件2之光學特性之降級可得以抑制。用於遮蔽構 件22之材料的乾燥損失係較佳2%或更少。用於遮蔽構件 22之材料的折射率(遮蔽構件22之折射率)係較佳ι 6或更小 且更佳1.55或更小。不過,當藉由形成或轉印一形狀在遮 蔽構件22上提供一光學功能層時,由於功能層之效應隨著 折射率增加而變得明顯,所以折射率係較佳1 5或更大, 更佳1.57或更大,且最佳丨.6或更大,而且針對各功能層, 在較佳範圍内以所需方式設定其折射率。此之原因係光學 效應隨著折射率增加而變得明顯,且例如,可以改善聚光 效應、擴散效應等。 遮蔽構件22較佳包含至少一類型的填充物。此之原因係 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相互堆疊時,防止其相互黏合,且防 止遮蔽構件22與包含構件由於其間過度增加之黏合而相互 黏合。作為填充物’例如’可以使用有機填充物與無機填 充物之至少-類型。作為用於有機填充物之材料,例如,、 可以使用丙烯酸樹脂、苯乙烯樹脂、氟化樹脂及中空樹脂 之至少一個。作為無機填充物,例如,可以使用矽石、氧 化鋁、滑石、氧化鈦及硫酸鋇之至少一類型。 = 之形狀,例如,可以使用各種形狀(例如針形、球形、橢 131060.doc -18- 200914942 圓开々、板及鱗狀)β作為填充物之直徑’例如,可以選擇 至少一直徑。 此外’與填充物不同,表面可以經處理以具有一特定形 狀。作為用於形成該形狀之方法,例如,可能提及其中形 成一形成遮蔽構件22之可收縮薄膜或薄片之後,將一任意 擴政升> 狀轉印至其表面上的一方法,及其中形成一薄臈或 薄片之後,藉由施加熱及/或壓力將一任意擴散形狀轉印 至其表面上的一方法。 此外’必要時,遮蔽構件22可以進一步包含添加劑,例 如光穩定劑、UV吸收劑、抗靜電劑、阻燃劑及抗氧化 劑’以便獲得UV吸收功能、IR吸收功能 '抗靜電功能 等。此外,藉由在遮蔽構件22上執行一表面處置(例如防 反射處置(AR處置)及/或防眩光處置(AG處置》,可以擴散 反射光’及/或反射光本身可得以減少。另外,可以將透 射一特定波長區中之光(例如^^^光(約315至4〇〇 nm))的 功能賦予遮蔽構件22。 液曰a面板4係用以控制從光源丨丨所供應之光及用以顯示 ―貝訊的面板。作為液晶面板4,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各種 顯示模式的面板,例如扭轉向列(TN)模式、超扭轉向列 (STN)模式、垂直對準(VA)模式、平面中切換(ips)模式、 光學補償雙折射(OCB)模式、鐵電液晶(FLC)模式、聚合物 为散液日日(P D L C)模式及相變客主(p c G Η)模^式。 接下來,將參考圖4至6詳細說明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 的結構範例。 131060.doc -19· 200914942 圖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的一光學元件之 遮蔽構件之一結構範例。如圖4所示,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2包括(例如)一用作支撐媒介之擴散板23&、一擴散薄膜 、一透鏡薄膜24b、一反射型偏光器24c及一光控制薄 膜24d,後面四個各係用作一光學元件,且亦包括遮蔽上 面所說明者且將其結合在一起的遮蔽構件22。在此具體實 施例中,擴散板23a、擴散薄膜24a、透鏡薄膜24b、反射 型偏光器24c及光控制薄膜24d形成光學元件堆疊21。光學 元件堆疊2 1之主表面各具有(例如)一其中縱向長度對橫向 長度之比不為1的矩形形狀。遮蔽構件22具有(例如)袋形 狀,且採用此遮蔽構件22遮蔽光學元件堆疊21之所有六個 表面。在光學元件堆疊21之一端表面處藉由熱焊接接合遮 蔽構件2 2。 擴散板23a係提供於該至少一光源丨丨上方且係藉由擴散 從該至少一光源11所發射之光及從反射板12所反射之反射 光而使照度均勻化的一板。作為擴散板23a ’例如,可以 使用在其表面上具有不規則結構以擴散光之板、包括細微 粒子(其具有與用於擴散板23a之主要結構材料之折射率不 同的折射率)之板、包括中空細微粒子之板或組合包括以 上不規則結構、細微粒子及中空細微粒子之至少兩個之 板。作為細微粒子,例如,可以使用有機填充物與無機填 充物之至少一類型。此外’以上不規則結構、細微粒子及 中空細微粒子可以提供於(例如)擴散板23a之透射表面中。 擴散板23 a之光透射比係(例如)3〇%或更大。 131060.doc •20- 200914942 擴散薄膜24a係提供於擴散板23&上且係一(例如)用以進 一步擴散藉由擴散板23a所擴散之光的薄膜。作為擴散薄 膜24a,/列如,可以使用在其表面上具有不規則結構以擴 散光之薄膜、包括細微粒子(其具有與用於擴散薄膜2仏之 主要結構材料之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之薄臈、包括中空 細微粒子之薄膜或組合包括以上不規則結構、細微粒子及 中空細微粒子之至少兩個之薄膜。作為細微粒子,例如, 可以使用有機填充物與無機填充物之至少一類型。此外, 以上不規則結構、細微粒子及中空細微粒子係提供於(例 如)擴政薄膜24a之透射表面中。 透鏡薄膜24b係提供於擴散薄膜24&上且係一(例如)用以 改善照射光之指向性的薄膜。在透鏡薄膜24b之透射表面 上,例如,提供細微稜鏡或透鏡之列,此稜鏡或透鏡在列 方向上之斷面具有(例如)近似三角形形狀,且丨頂點較佳 具有圓形形狀。此之原因係可以改善截止且亦可改善廣視 角。 、 光控制薄膜24d包括一在發射表面與透射表面之至少一 個上具有不規則結構的光學功能層且係提供以控制CCFL 或LED之光源不規則性。例如,可以使用稜柱、圓弧、雙 曲面或拋物面之連續形狀;其單一形狀;或其組合形狀, 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提供一具有平坦表面之結構或—薄 膜’例如擴散薄膜24a。 擴散薄膜24a與透鏡薄膜24b係各由(例如)高分子量材料 形成’且其折射率係(例如·5至16。作為形成光學元件 131060.doc -21 - 200914942 24或為其提供之光學功能層之材料,例如,熱塑樹脂、藉 由光線或電子束所固化之光敏樹脂、藉由熱所固化之熱固 樹脂或藉由紫外線所固化之UV可固化樹脂係較佳的。 反射型偏光器24c係提供於透鏡薄膜24b上且係僅透射光 之相互垂直的兩個偏極成分之一(其指向性係藉由透鏡薄 膜24 b來增強),且反射另一偏極成分的一偏光器。反射型 偏光器24c係一由(例如)有機多層薄膜、無機多層薄膜或液 晶多層薄膜構成的堆疊。此外,反射型偏光器2乜可以包 括不同折射率材料。此外,反射型偏光器24c可以具備 一擴散層或透鏡。 將參考圖5與6說明遮蔽構件22之一接合部分的一範例。 圖5顯示遮蔽構件之接合部分22a之第一範例。依據此第 一範例,如圖5所示,遮蔽構件之邊緣部分之内側表面與 外側表面係在光學元件堆疊21之一端表面上相互接合以便 相互重疊。即,遮蔽構件22之邊緣部分係接合在一起以便 係沿著光學元件堆疊2 1之端表面。 圖6顯示遮蔽構件之接合部分22a之第二範例。依據此第 範例如圖6所示,遮蔽構件之邊緣部分之内側表面係 在光學元件堆疊21之一端表面處相互接合以便相互重疊。 即,遮蔽構件22之邊緣部分係接合在一起以便係自光學元 件堆疊21之端表面豎起。 (1-2)用於製造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方法 接下來,將說明用於製造具有以上結構之光學元件之遮 蔽構件2之方法的—範例。首先,將擴散板23a、擴散薄膜 131060.doc -22- 200914942 24a、透鏡薄膜24b及反射型偏光器24c以該順序放置於光 控制薄膜24d上’從而獲得光學元件堆疊21。接下來,製 備-具有熱可收縮特性的原始薄膜,且從此原始薄膜,藉 由切割獲得兩個矩形薄膜。在此步驟中,矩形薄膜之長側 與其方位軸較佳形成8。或更小的角度。
接下來,使兩薄膜相互重疊’然後將一薄臈之兩個或三 個側熱谭接至另-薄膜之個別側,因而遮蔽構心係形成 以具有-袋形狀。或者’亦可藉由將光學元件堆疊Μ夹置 於兩㈣之間隨後將m至少兩個邊緣側熱焊接至另 一薄臈之個別邊緣側來形成袋狀遮蔽構件2 2。在此步驟 中,兩薄膜係較佳重疊以便其方位轴形成16。或更小的角 度。或者’亦可獲得光學元件之遮㈣件2使得將光學元 件堆疊21夾置於已折疊薄膜之兩部分之間後,已折疊薄膜 之兩部分之至少兩組相互面對之側係經熱焊接以用於密封 遮蔽構件22,或使得將光學元件堆#21放置於兩薄膜之間 後’兩薄膜之至少兩組相互面對之側係經熱焊接以用於密 封遮蔽構件22。以另-方式,從遮蔽元件22之未焊接之開 放側將it學元件堆疊21插人遮蔽構件22巾之後,熱焊接開 放側以便密封遮蔽構件22,藉此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2。接下來,將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輸送至烘爐或類似 者且允許遮蔽構件22在高溫條件下收縮。 因此,可以獲得目標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依據此第一具體實施例,由於採用遮蔽構件22遮蔽光學 疋件24及支撐媒介23,同時抑制光學元件之厚度之増加, 131060.doc •23- 200914942
所以可以改善其不足夠的剛性D (2) 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7A與7B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施例的一光學 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結構範例。在此第二具體實施例中, 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之遮蔽構件22中提供至少一開口部分 22c。在對應於光學元件堆疊21之角落部分21b之至少一個 的一位置處提供開口部分2 2 c。 在此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由於該至少一開口部分22(:係 提供於遮蔽構件22中,所以,當遮蔽構件22在形成光學元 件之遮蔽構件2之步驟中收縮時,可以從開口部分22c移除 遮蔽構件22内部之空氣。因而,可以抑制遮蔽構件22(例 如)脹大。提供開口部分22c之原因係在遮蔽構件22脹大之 情況下,將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安裝於實際設備十時出 現其變形,且因此,影像品質降級。此外,亦可抑制遮蔽 構件22破裂。另外,開口部分22c在熱收縮期間用作一空 氣出口,且將遮蔽構件22安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時,開口 邛刀22c亦可用作由於熱而膨脹之空氣的出口及用作從光 學π件堆疊2 1所產生之空氣及類似者之出口。 (3) 第三具體實施例 圖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具體實施例的—背光件之一 構乾例。依據第三具體實施例,與依據第—具體實施例 直接在遮蔽構件22之第二區域R2T方佈置反射型偏光器 24c不同,佈置透鏡薄膜24b,例如稜鏡薄片。 透鏡薄膜24b係在透明基板之表面上具有—圖案的一光 131060.doc •24- 200914942 予元件類型。作為形成於表面上之最佳圖案,三角形形狀 係杈佳的。藉由形成於此薄膜上之稜鏡圖案,藉由反射及 ㈣聚集從光源u所發射之光。本發明之第三具體實施例 中所使用之透鏡薄膜24b未特別加以限制;不過,例如, "T以使用由Sumitomo 3M Limited所製造之BEF。 此外,為了減少透鏡薄膜24b之眩光,在某—程度上在 遮蔽構件22之第二區域R2中較佳包含擴散性。 如圖8所示,從照明元件丨至液晶面板4,例如光學元 f、 件之遮蔽構件2與反射型偏光器24c(其係一光學元件)係以 該順序提供。光控制薄膜24d、擴散板…、擴散薄膜% 及透鏡薄膜24b係採用遮蔽構件22加以遮蔽且係結合在一 起’從而形成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 (4)第四具體實施例 在此第四具體實施例中,向第-具體實施例之遮蔽構件 22提供一光學元件功能。遮蔽構件22係在第一區域幻與第 :區域R2之至少一個上具備—光學功能層。光學功能層係 設於(例如)遮蔽構件22之内表面與外表面之至少一個上。 光學功能層係針對從照明元件丨入射之光執行一預定處置 以改善其以具有所需特性的-層。作為該光學功能層"例 如’可能提及具有擴散入射光之功能的擴散功能層、具有 聚集光之功能的聚光功能層及具有上面所說明之光控㈣ 膜24d之功能的光源分割功能層。特定言之,例如,在光 學功能層中佈置表面構造之構件,例如圓柱形透鏡 '矜柱 透鏡或複眼透鏡。此外,可以針對表面構造之構件(^如 131060.doc 25- 200914942 圓柱形透鏡或稜柱透鏡)提供—顫動。作為光學功能層, 例如,可以使用㈣紫外線之紫外線切割功能層㈣則 功能層)或切割紅外線之紅外線切割功能層(ir _ s, \ 4 /V 月 & 層)〇 作為用於形成遮蔽構件22之光學功能層之方法,例如, 可能提及以下方法。即,存在藉由在遮蔽構件以塗敷樹 脂材料隨後乾燥而形成具有擴散性之功能層的一方法;其 中當形成用於遮蔽構件22之薄膜或薄片時,藉由擠壓或共
擠壓模製形成單層或多層結構薄膜或薄片以便在樹脂㈣ 中包含具有擴散性之粒子或以便其中形成空洞的一方法; 藉由將一預定形狀轉印至樹脂材料(例如uv可固化樹脂)形 成擴散功能層、聚集功能層(例如透鏡)或具有任意形狀之 光源分割功能層的一方法;其中當形成可收縮薄膜時轉印 一預定形狀(其係預先考量收縮率加以製備),且藉由牽拉 於此賦予可收縮特性的一方法;其中形成可收縮薄膜之 後’藉由施加熱及壓力將以上功能層轉印於其上的一方 法,及使用雷射或類似者藉由機械程序或熱程序在薄膜中 形成微小孔的一方法。 圖9顯不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具體實施例的一背光件之一 結構範例。如圖9所示’從照明元件1至液晶面板*,例 如’擴散板23a、擴散薄膜24a、透鏡薄膜24b、反射型偏 光器24c及光控制薄膜24d係以該順序提供。此外,採用遮 蔽構件22遮蔽擴散板23a ’且在遮蔽構件22定位於入射側 處之内表面的一部分上,提供一具有亮度不規則性減少功 131060.doc -26· 200914942 能的表面構造構件26。 在此第四具體實施例中,由於表面構造構件與光學功能 層係提供於遮蔽構件22之内表面與外表面之至少—個上, 所以可以減少採用遮蔽構件22所遮蔽之光學元件之數目。 因而,可以進一步減小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的厚度及液 晶顯示裝置的厚度。 (5)第五具體實施例 遮蔽構件22具有(例如)帶形狀,且其在縱向方向上之端 表面係較佳在光學元件堆疊21之端表面上相互接合。或 者,遮蔽構件22具有一無接合部分的開端式管形狀。下文 中將說明光學元件堆疊21之主表面具有一矩形形狀(其 中縱向長度對橫向長度之比不為1}之情況下光學元件之遮 蔽構件2的結構。 圖10顯示本發明之第i具體實施例的一光學元件之遮蔽 構件之第-結構範例D如圖1〇所示,㈣具有帶形狀之遮 蔽構件22遮蔽人射表面、透射表面及沿著光學元件堆叠21 之長側的兩個端表面’且曝露沿著光學元件堆疊21之短側 ^兩個端表面。薄片狀遮蔽構件22在縱向方向上的兩個端 P刀係(例如)在光學元件堆疊2!之長侧處的端表面上相互 接合。 圖:1 .’”員不本發明之第五具體實施例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構範例。如圖1丨所示,採用具有帶形狀之遮蔽 構件22遮蔽入射矣而 _ 表面、透射表面及沿著光學元件堆疊21之 短側的兩個戚I t „ ’且曝露沿著光學元件堆疊21之長側的 131060.doc -27- 200914942 兩個端表面。薄片狀遮蔽構件22在縱向方向上的兩個端部 分係(例如)在光學元件堆疊21之短側處的端表面上相互接 合。 圖12顯示本發明之第五具體實施例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之第三結構範例。如圖丨2所示,採用具有帶形狀之遮蔽 構件22遮蔽光學元件堆疊21之中心部分及其鄰近部分,且 曝露光學元件堆疊2 1之短側處的兩個端部分。薄片狀遮蔽 構件22在縱向方向上的兩個端部分係(例如)在光學元件堆 疊21之長側處的端表面上相互接合。 接下來,將說明用於製造具有上面所說明之結構的光學 元件之遮蔽構件2之方法的一範例。首先,如圖13A所示, 該至少-光學元件24及堆疊於其上之支擇媒介㈣放置於 (例如)薄片狀遮蔽構件22上。接下來,如圖ΠΑ之箭頭3所 示,上拉薄片狀遮蔽構件22在縱向方向上的兩個端部分, 以便採用遮蔽構件22遮蔽該至少一光學元件24及堆疊於其 上之支揮媒介23。其後,如圖13B所示,例如,遮蔽構件 22在縱向方向上之端部分係在該至少一光學元件μ之端表 面或支樓媒介23之端表面上相互接合。作為接合方法,例 如,可能提及使㈣合劑或藉由烊接之黏^作為使用黏 合劑之黏合方法’例如,可能提及熱熔型黏合方法、熱固 型黏合方法、壓敏(黏性黏合劑)型黏合方法、能量射線固 化黏合方法或水合黏合方法。作為藉由焊接之黏合方法, 例如’可能提及熱焊接、超音㈣接或雷射焊接。其後,
必要時’藉由向《構件22施加熱’可以允許遮蔽構件U 131060.doc -28- 200914942 收縮。 作為用於製造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之方法的另一範 例’將該至少一光學元件24及堆疊於其上之支撐媒介23插 入具有開端式管形狀之遮蔽構件22中。其後,必要時,藉 • 由於此施加熱可以允許遮蔽構件22收縮。因此,可以獲得 為目標產品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2。 範例 下文中’將參考範例說明本發明;不過,本發明不僅受 f\ 限於此。 (樣本1) 首先,製備以下光學元件及支撐媒介。針對具有41〇 mm乘710 大小的32英吋電視形成上面所說明的光學 元件及支撐媒介。 反射型偏光器(由Sumitomo 3M Limited.所製造的 DBEFD,厚度:400 μηι) 透鏡薄片(由Sony Corp.藉由擠壓模製聚碳酸酯(pc)所製 。 造的具有雙曲面形狀之透鏡,間距:200 μηι,厚度:500 μηι) 擴散薄片(由Keiwa Inc·所製造的BS-912,厚度:205 μηι) 擴散板(由Teijin Chemicals Ltd.所製造的聚碳酸酯,厚 度:1,500 μιη) 光控制薄膜(藉由擠壓模製聚碳酸酯(pc)具有雙曲面形 狀之亮度不規則性減少薄膜,間距:2〇〇 μιη,厚度:2〇〇 131060.doc -29- 200914942 μιη) 接下來,將擴散板、擴散薄片、透鏡 器以該順序放置;^妖在,咕 这兄/#片及反射型偏光 貝序放置於先控制薄膜上,從而獲 疊。接下來,製備原始埶 兀件堆 ^ ^ ", 縮聚丙稀薄骐,且藉由切刦 自其獲得兩個矩形薄膜。在此步驟中,執 ° 膜之長側與方位軸間形成1。之角度。 "以便在薄 :下來,使以上兩薄膜相互重疊以便其方位軸形成2。之 —:’且將-薄膜之除其—長側之外的三個側熱焊接至另 -膜之個別三㈣卜藉此獲得袋狀遮蔽構件 :狀遮蔽構件之開放長側,將以上光學元件堆疊插入^ 、。接下來’熱焊接開放長側以密封遮蔽構件從而獲得 ,學元件之遮蔽構件。在22〇〇c下在遮蔽構件之周邊上執 仃2秒的熱烊接。其後,在遮蔽構件中對應於光學元件堆 疊之角落部分的位置處形成開口部分。接下來,將光學元 件之遮蔽構件輸送至㈣,且允許遮蔽構件在溫度1〇代 之條件下收縮。因此’光學元件堆疊與遮蔽構件係彼此緊 密接觸’且從提供於遮蔽構件之角落部分處的開口部分曝 硌光學元件堆疊之角落部分。 因此’獲得目標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樣本2至7) 以與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不Π之處為,如以下表!所示,使用由聚稀烴A(pp/pE 基)與聚烯烴B(PP/PE基)之薄膜所製成的遮蔽構件,且如 表1所示設定遮蔽構件之收縮範圍。 131060.d〇, 200914942 (樣本8至10) 以與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不同之處為’如以下表1所示’使用由聚烯烴(PE基) 與聚烯烴A(PP/PE基)之薄膜所製成的遮蔽構件,且改變擴 散板之大小以具有0.002 m之厚度、ο ” m之長側長度及 0.52 m之短側長度。 (樣本11與12) 以與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不同之處為,如以下表1所示,使用由聚烯烴A(PP/PE 基)與聚烯烴B(PP/PE基)之薄膜所製成的遮蔽構件,且改 變擴散板之大小以具有0.002 m之厚度、1G3 m之長側長度 及0.5 9 m之短側長度。 (樣本13至16) 以興稞本1之方式
件’不同之處為’如以下表1所示,使用由聚稀烴A(PP/PE 1, 基)與聚稀烴B(PP/PE基)之薄膜所製成的遮蔽構件’不在 遮蔽構件之角落部分處提供一部分,且支㈣介之角落 係各經斜切以具有1 mm之半徑。 (實際TV中之溫度測量) 實際TV中光源側處光學元件 由教f & λ、,曰 逛献構件上之溫度係藉 杲,合^ ^ 之9個點所獲得的測量結 备在至溫25。(:下執行照明時溫声 維持恆定,日+ 了恤度係上增至約67〇C然後 孖匳疋,且甚至在50〇c之溫度 度#卜秘s从 幻條件下執行照明時,溫 又係上增至約7〇γ然後維持恆定。 在50 C之溫度的條件 131060.doc -31 - 200914942 下,-安全電路係經設計用以控制溫度不超過㈣, 7〇°C之溫度下放置遮蔽構件時,執行張力等的測量。 (遮蔽構件之張力的測量) 藉由由Seiko Instruments Inc.所製造的tma(熱應力-應 變測量儀器EXSTAR6000 TMA/SS),如下所述測量構 件之張力。 首先,將一張力施加於遮蔽構件的同時,
有矩形形狀之模子從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二 而獲得5 mm乘5。mm之試件。在此步驟中,切割試件使得 其長與短側分別平行於為支撐媒介之擴散板的長與短側。 接下來,將言式件固持於玻璃板間以㈣除下垂之後,藉由 由T〇pcon Corp.所製造的工匠顯微鏡測量試件之長度。由 於張力得以從藉由切割所獲得之試件釋放,所以其係放置 於已收縮狀態下且具有小於50 mm之長度。藉由執行尺寸 轉換以便使此已收縮狀態返回至具有5〇 mm之原始長度的 一狀態,藉由切割再次獲得用於TMA測量之試件且在其設 備中設定該試件。接下來,測量25〇c下處於初始狀態下之 張力之後,使m·度增加至1 〇〇c»C,且在溫度降低至7〇。匸時 測量張力。在此步驟中,7〇〇C係試件附近的環境溫度。結 果係顯示在表1及圖14中。 (遮蔽構件之張力的計算方法) 如下藉由使用以上等式(1)與(2)來計算樣本1至16之張 力。結果係顯示在表1中。 樣本1至7,樣本13至16(32英忖) 131060.doc •32- 200914942 F1 = 1.65x1〇4x〇>0〇15/〇.71=3 4.9 F2 = 1.65x1〇4x〇>0015/〇 41=6〇 4 樣本8至1 〇(4〇英叶) F 1 = 1.65 xl〇4x 0.002/0.9i =363 F2= 1.65x1 0^0.002/0,52=63 5 樣本11與12(46英吋) F 1 = 1.65χ1〇4χ〇. 002/1. 〇3=3 2.0 F2=l .65x1 〇4χ0.002/0.59 = 55.9 (遮蔽構件之張力的測量) 首先,藉由5乘50 mm之模子藉由從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橫跨其已密封部分切割而獲得試件,且藉由切割再次獲 得用於TMA測量之試件然後在其設備中設定該試件。接下 來,測量25°C下處於初始狀態下之張力之後,使溫度增加 至7〇°C ’且測量70t之溫度下的張力。 (遮蔽構件之翹曲的測量) 將已製備樣本放置於表面板上,且在樣本之四個角落處 測量翹曲’從而自其獲得最大翹曲。結果係顯示在表1 中。 (藉由實際安裝測試之評估) 作為用於實際安裝測試之設備,製備一 32英吋液晶顯示 電視(商標名:由SonyCorp.所製造的LCDTV-J3000)、一40 英吋液晶顯示電視(商標名:由Sony Corp.所製造的 LCDTV-J3000)及一46英吋液晶顯示電視(商標名:由Sony Corp.所製造的LCDTV-V2500)。接下來,移除以上液晶顯 131060.doc •33- 200914942 不電視之背光件單元的光學元件(即,擴散板、擴散薄 片、稜鏡薄片及反射型偏光器),且接著再次安裝樣本& 、干元件之遮蔽構件的每一個之後,依據以下標準執 &面板顯示器之外觀評估。結果係顯示在表i中。 5引侧處及60。之視角處無照度不規則性; 4 . 60之視角處無軸上照度不規則性/極端輕微的照度 不規則性; 3 . 60之視角處極端輕微的軸上照度不規則性/輕微照 f": 度不規則性; 2 : 60。之視角處輕微的軸上照度不規則性/照度不規則 性;及 1 . 4側及60。之視角處明顯的照度不規則性。 在此評估中,可以使用「3」級或「3」級以上的面㈣ 示器而不造成任何實際問題。 (吱嘎聲雜訊之評估) 在溫度25°C之條件下將安裝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已開 ί ? 啟TV儲存2個小時之後,將其關閉,且持續丨小時評估吱 嘎聲雜訊之產生。特定言之,在25 dB或更小的測量條件 下,評估40 dB或更大之最大雜訊為「吱嘎聲雜訊之產 生」,且評估小於40 dB之最大雜訊為「無吱嘎聲雜訊」。 此外,對於此測量,使用由Lion Co., Ltd.所製造的NL_ 3 2。結果係顯示在表1中。 131060.doc -34- 200914942 K〇 K〇 κ〇 Κ〇 Κ〇 K〇 ttfei K〇 K〇 Κ〇 〇i^ K〇 K〇 κ〇 Κ〇 U-) 寸 <N CN (N 寸 (N i〇 (N CN »〇 (N 光學元 件之遮 蔽構件 輕曲 (mm) ! ON = \〇 i2 fS (N oi (N 1—M (N (N m (N 70°C測量的張 力(N/m) ..... 軍' ΓΛ cn 〇 νο sd m § 00 (N Ό v〇 VO 寸 (N s〇 00 o \n Ό rn 〇 cn oo v〇 v〇 VO d \〇 長側 方向i (N/m) fO rs (N (N 卜 od (Ν ON m σΐ ΓΠ cn cn m oo (N 00 ir{ m 卜 od (N 〇v od m m ΓΛ Os m 00 00 O 翹曲抑制之計算 值(N/m) s § 寸 § 对 s § § 寸 S ΓΠ* \D 一 v〇 CO Os wS as *r\ % § 寸 s 長側 方向 (N/m) 1 〇\ t OS o\ i ON 〇\ CO m cn m m vd m 〇 tN m o CN rn ON 〇\ ^r m Os Ov 支撐媒介之 大小 短側 ⑽ o 寸 o 寸 〇 o o o o r4 o cs m 〇 (N m o ON 〇 ON »〇 o o 寸 o o 寸 o 長側 ⑽| 卜 o 卜 d d 卜 d 卜 d 卜 d 卜 o ON o σν d r-^ ON d s s 卜 o 卜 o 卜 o 卜 o 支撐媒介 角落 形狀 o \o ff; SO Pd, so ai \〇 s v〇 VO oi 5 5 5 5 厚A (10·5 mm) V-i ΚΠ *〇 o o (N o (N o <N o (N •n VI 遮蔽構件 Μ 短側i (mm) 1 VO m <N CN On 00 m m 00 15 v〇 m \〇 l〇 66 o (N oo 長側 (mm) o 〇 oo m (N CO <N ΓΛ 5〇 卜 ΓΛ fN v〇 Os m (N. cn 厚度 (μηι) 支撐媒 介之角 落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C6開放 1 C6開放 1_ C6開放 1 C6開放 C6開放 關閉d 關閉d 額契 lQ 舉\ vo ιβ 學、 但 舉、· so 6個表面 /帶 啭雖· 單、 i-C? 單、 Ο Lpf 學、· VO Lp? <#- VO lCT 單s Ό iCt 學、· ifi <#- VO iCJ 學、 V0 Ό 學、· 6個表面 /帶 6個表面 /帶 材料聚 烯烴 Is Α(ΡΡ/ΡΕ A(PP/PE 基)1 A(PP/PE __Μ_ A(PP/PE __&)_ I A(PP/PE !__&) 1 B(PP/PE __m Is 龄& A(PP/PE '__ A(PP/PE 丨基) A(PP/PE _i) B(PP/PE __&) A(PP/PE _&) Α(ΡΡ/ΡΕ ___&) A(PP/PE 基) A(PP/PE 基) 樣本 (Ν 寸 SO 卜 00 ON ο tN ΓΛ >n Ό -35- 131060.doc 200914942 在表1中,行「材料聚烯烴」、「C6開放」及「可收縮範圍」 之「A」與「B」指示以下者。 A:具有聚丙稀/(聚丙稀+聚乙烯)/聚丙稀之多層結構及3〇 μηι之厚度的熱可收縮薄膜。 Β:具有聚丙稀/(聚丙稀+聚乙烯}/聚丙稀之多層結構及5〇 μηι之厚度的熱可收縮薄膜。 「C6開放」:遮蔽構件之已斜切角落,其每一個在各遠離角 落6mm之兩個點間具有一斜切表面。 r' 「可收縮範圍」:支撐媒介與遮蔽構件間之大小差異,該範 圍不包括焊接部分。 從表1可以瞭解以下内容。 首先’對於具有32英吋大小之樣本1至7,當7〇。(:之溫度下 遮蔽構件之張力F1與F2滿足Fl>34.9及F2>60.4時,增加翹曲, 且在藉由實際安裝測試之評估中,影像品質可能降級。 接下來,對於具有40英吋大小之樣本8至1〇,當7〇〇c之溫度 下遮蔽構件之張力1^與打滿足F1>36 3及F2>63 5時’增加翹 € ’曲且在藉由實際安裝測試之評估中,影像品質可能降級。 接下來,對於具有46英吋大小之樣本丨丨與以,當7〇〇c之溫 度下遮蔽構件之張力刃與打滿足F1>32 〇&F2>55 9時,增加翹 曲且在藉由實際女裝測試之評估中,影像品質可能降級。 因此,當7〇〇c下之張力超過由以上等式(1)與(2)所定義之值 時,增加翹曲,且在TV實際安裝測試中,影像品質可能降 級。此外,亦在藉由改變TV之大小執行評估的情況下,當張 力超過以上值時,可能出現輕曲,且τν影像品質可能降級。 131060.doc •36- 200914942 ι為此之原因係,在其中用作支擇媒介之擴散板可能會 於7〇°C之高溫下之熱而軟化的狀態下,由於遮蔽構件之㈣ 具有在可收縮方向上向切媒介施加應力的效應,所 翹曲 卬現 ' (樣本17) 以與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樣本18至20)
以與樣本1之方式_的方賴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不 同之處為’當藉由㈣從原始薄膜獲得矩形薄膜時,執行切 割使得矩形薄膜之長側與方位軸形成3 5。、8。或12。之角户 (樣本21至24) ^ ° 以與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不 同之處為’作為形成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薄膜,使用 烴A之薄膜,且當藉由切割從原始薄膜獲得矩形薄臈時,執行 切割使得矩形薄膜之長側與方位軸形成〗2。、 仃 (方位軸之測量) 如下所述測量如此獲狀樣本17至24之每叫固的遮蔽構件 之方位軸。首先’平行於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切媒介從 遮蔽構件切割一具有100 111111乘100 mm之方形形狀的4式件* 由使用此試件,藉由由Otsuka Electronics Co τ μ〜Λ ^ υ·,Ltd.所製造的延 遲測量裝置測量試件之方位軸向端部分所傾斜之角声 ^ 係顯示在表2中。 (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翹曲評估) 131060.doc -37- 200914942 32英吋大小(樣本1至7、13至16)、40英吋大小(樣本8至10) 及46英吋大小(樣本11與12)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係各放置於 由Sony Corporation所製造之電視中所使用的背光件上,且開 啟背光件1小時之後,使用金屬量尺測量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的翹曲。此外,依據以下三個等級評估測量之翹曲。結果係 顯示在表2中。 3 :小於10 mm之輕曲 2 :在10 mm至小於20 mm之範圍内的翹> 曲 1 : 20 mm或更大之翹《曲 在此評估中,可以使用「2」級或「2」級以上的光學元件 之遮蔽構件而不造成任何實際問題。 (外觀評估) 以與上面所說明之樣本1之方式類似的方式評估光學元件之 遮蔽構件的外觀。結果係顯示在表2中。 表2 樣本 材料聚烯烴 形成遮蔽構件之 薄膜之方位軸與 長側間之角度(°) 光學元件之遮蔽 構件的輕曲(mm) 光學; m 元件之遮蔽 牛的外觀 液晶顯不裝 置之外觀 ㈠ 17 聚烯烴(PE 基) 1 0.5 3 卓越 5 18 聚烯烴 (PE 基) 3.5 1 3 卓越 5 19 聚烯烴 (PE 基) 8 2 2 角落處輕 微鬆弛 4 20 聚烯烴 (PE 基) 12 4 1 角落處下 垂 2 21 A(PP/PE 基) 1.2 0.5 3 卓越 5 22 A0PP/PE 基) 3 1 3 卓越 5 23 A(PP/PE 基) 7 1 2 角落處輕 微鬆弛 4 24 A(PP/PE 基) 10 2 1 角落處下 垂 2 131060.doc -38- 200914942 從表2可以瞭解以下内容。 當在1至8。之範圍内設定遮蔽構件之第-區域及第二區域之 方位軸與支#媒介之側表面間所形成之角度時,可以減少光 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輕曲,且此外,可以抑制下垂、不規則 性及皺紋之產生。 (樣本2 5 ) 以與樣本2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一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樣本26) 以與樣本2 5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不同之處為’藉由在22(rc下加熱遮蔽構件之周邊i秒來 執行熱焊接。 (樣本27) 以與樣本25之方式類似的方式獲得—光學元件之遮蔽構 件不同之處為,藉由在22〇〇c下加熱遮蔽構件之周邊秒來 執行熱焊接。 (密封張力之測量) 首先使用具有5乘50 mm之大小的模子藉由從光學元件之 遮蔽構件V'跨其已密封部分切割而獲得試件之後,藉由重新 U獲ϋ MMA測量之試件然後在其設備中設定該試件。 ’、後。測里25 C下處於初始狀態下之張力之後,使溫度增加 一 C且'則量70 C之溫度下的張力。、結果係顯示在表3中。 (尚溫健存後之外觀評估) ,在0C/乾燥條件下儲存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_個小時之 後’評估外觀之變化。結果係顯示在表3中。 131060.doc -39- 200914942 表3 樣本 材料聚 烯烴 密封方 法(加熱 條件) 已密封部分之張力 (N/m) 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的張 力(N/m) 外觀70t x500H 25〇C 70°C 25〇C 70°C MD TO MD TO Μ D TD MD TD 25 A(PP/PE 基) 220〇Cx 2秒 454 917 156 320 99 71.3 33.7 40.3 無變化 26 A(PP/PE 基) 220。〇 1秒 204 393 70 125 無變化 27 A(PP/PE 基) 220。〇 0.5秒 89 165 28 56 端部分處 破裂 從表3可以瞭解以下内容。 當已密封部分之張力F小於遮蔽構件之張力F時,在高溫儲 存期間已密封部分可能會分離開,且在某些情況下遮蔽構件 可能會受損。因而,較佳設定已密封部分之張力F大於遮蔽構 件之張力F。 迄今為止,已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不過,本發 明不受限於以上具體實施例,且可以進行各種修改與變化而 不背離本發明之技術概念。 例如,僅以範例方式顯示以上具體實施例中之數值,且必 要時,亦可使用不同的數值。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暸解,可根據設計要求及其他因素進行 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及變更,只要其係在所附申請專利 範圍或其等效内容的範疇内即可。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示意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 一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結構範例; 圖2係一示意性平面圖,其顯示一支撐媒介之一側與一遮蔽 131060.doc -40- 200914942 構件作用於垂直於此側之方向上之張力F間之關係; 圖3 A係一示意性平面圖,其顯示一遮蔽構件之在第一區域 中之方位軸方向; 圖3B係一示意性平面圖,其顯示該遮蔽構件之在第二區域 • 中之方位軸方向; 圖4係一示意性斷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第一具體實 施例的一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結構範例; 圖5係一示意性斷面圖,其顯示該遮蔽構件之接合部分之第 ( 一範例; '圖6係一示意性斷面圖,其顯示該遮蔽構件之接合部分之第 二範例; 圖7A係一平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施例 的一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結構範例; 圖7B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第二具體實施例 的該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結構範例; 圖8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具體實施例的 ί / 一背光件之一結構範例; 圖9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具體實施例的 • 一背光件之一結構範例; - 圖10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具體實施例 的一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第一結構範例; 圖11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第五具體實施例 的該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第二結構範例; 圖12係一透視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該第五具體實施例 131060.doc •41 - 200914942 的該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一第三結構範例; 圖13A與13B各顯示一用於製造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具體實施 例的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之方法的一步驟; 圖14係一圖表,其顯示樣本之張力與比t/L之間的關係;及 圖15係一示意圖,其顯示相關技術之一液晶顯示裝置之結 構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照明元件 2 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3 背光件 4 液晶面板 11 光源 12 反射板 21 光學元件堆疊 21b 角落部分 22 遮蔽構件 22a 接合部分 22c 開口部分 23 支撐媒介 23a 擴散板 23b 第一側 23c 第二側 24 光學元件 24a 擴散薄膜 131060.doc • 42- 200914942 24b 透鏡薄膜 24c 反射型偏光器 24d 光控制薄膜 26 表面構造之構件 101 照明元件 102 擴散板 103 光學元件 104 液晶面板 R1 第一區域 R2 第二區域 υ 131060.doc -43-

Claims (1)

  1. 200914942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光學凡件之遮蔽構件,其包含: 至少一光學元件; 一支撐媒介,其支撐該至少一光學元件;及 媒介 可收縮遮蔽構件,其遮蔽該至少一光學元件及該支撑 相互面對的至少 其中形成該支撐媒介之主表面之侧中 一組側係採用該遮蔽構件加以遮蔽,及
    在70°C之溫度的條件下滿足以下等式(1), 〇<F<1.65xl〇4xt/L ⑴ 指示該支剌介之厚度,L指示該支#媒介採用該遮蔽 構件加以賴之該側之長度,F指示該遮蔽構件之—張力, 其作用於平行於具有該長度£之該側的—方向上。、 2.如請求項1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該支樓媒介之該等主表面各具有—矩形形狀, 該遮 β心成違等矩形主表面之每_個的所有四個側係採用 蔽構件加以遮蔽,及 在7〇°C之溫度的條件下滿足以下等式(2)與(3), 〇^Fl<1.65xl〇4xt/L2 ⑺ 〇^F2<1.65xl〇4xt/Ll (3) 其中t指示該支律媒介之厚度,以扣指示垂直於該厚度形 成該等主表面之該等側中採用該遮蔽構件加以遮蔽之側的長 度’而FW2指示該遮蔽構件之張力,該等張力分別作用 於平行於具有該等長度L2與U之該等側的方向上。 131060.doc 200914942 3.如請求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該遮蔽構件具有熱可收縮特性。 4·如請求項1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 性。 中該遮蔽構件在其係拉伸以用於遮蔽時具有 可收縮特 5·如請求項1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之邊緣部 、其中該遮蔽構件具有一接合部分,該遮蔽構件 分係在該接合部分處相互接合,及
    該接合部分具有一比該張力F高的強度。 6.如請求項1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該遮蔽構件具n區域與—第二區域其遮蔽 该支撐媒介之該等個別主表面及 垂直於具有該長度L之該側的一軸與該第一及該第二區域 之方位軸形成一 8。或更小的角度。 7.如請求項1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該遮蔽構件具有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其遮蔽 該支撐媒介之該等個別主表面, 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至少一個中進一步包含一 光學功能層。 8.如咕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該遮蔽構件具有至少一開口部分。 9·如請求項8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其中在對應於該支撐媒介之一角落/彎曲部分的一位置處 提供該至少一開口部分。 131060.doc 200914942 ίο. —種背光件,其包含: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1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光學元件之遮蔽構件。
    C 131060.doc
TW097134442A 2007-09-21 2008-09-08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91494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6295A JP4175431B1 (ja) 2007-09-21 2007-09-21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942A true TW200914942A (en) 2009-04-01

Family

ID=4005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4442A TW200914942A (en) 2007-09-21 2008-09-08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83980B2 (zh)
EP (1) EP2189838A1 (zh)
JP (1) JP4175431B1 (zh)
KR (1) KR100913264B1 (zh)
CN (1) CN101636685A (zh)
RU (1) RU2009134954A (zh)
TW (1) TW200914942A (zh)
WO (1) WO20090382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3168B2 (en) 2012-03-16 2018-03-2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Edge barrier fil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4302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合成樹脂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70277B (zh) * 2007-12-27 2011-03-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测试系统及方法
JP5353385B2 (ja) * 2009-04-02 2013-1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1028033A (ja) * 2009-07-27 2011-02-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制御板、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画像表示装置
WO2011160200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Isee3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information
JP5754950B2 (ja) * 2011-01-14 2015-07-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40003A (zh) * 2011-11-22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防静电装置的电子装置
JP5928020B2 (ja) * 2012-03-13 2016-06-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2901007B (zh) * 2012-09-05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TWI503355B (zh) * 2013-02-20 2015-10-11 Lg Chemical Ltd 顯示設備的封裝膜
JP6598626B2 (ja) * 2015-10-09 2019-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マルチ画面ディスプレイ
JP2017090522A (ja) * 2015-11-04 2017-05-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9111701A (zh) * 2018-07-20 2019-01-01 台州市优天然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导光板的组合物
US11036321B2 (en) * 2018-07-27 2021-06-15 Lg Display Co., Ltd. Light control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77378B1 (ko) * 2018-09-04 2022-1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5422A (ja) 1986-09-08 1988-03-2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123372A (ja) 1996-10-18 1998-05-15 Fujitsu Ltd 光モジュール
JPH11259021A (ja) * 1998-02-17 1999-09-24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338508A (ja) 2000-03-24 2001-12-07 Nec Corp 背面光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1272509A (ja) 2000-03-24 2001-10-05 Advanced Display Inc 光拡散材および該光拡散材を用い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347272A (ja) 2000-03-24 2005-12-15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背面光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424904B2 (ja) 2002-12-02 2010-03-0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シート状光学要素パッケージ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212509B2 (ja) 2004-04-15 2009-0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7832916B2 (en) * 2004-06-21 2010-11-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Back chassis integrating reflector, back 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7033524A (ja) 2005-07-22 2007-02-08 Sharp Corp 光学部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3168B2 (en) 2012-03-16 2018-03-2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Edge barrier fil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712192B (zh) * 2012-03-16 2020-12-01 美商環球展覽公司 電子裝置的邊緣阻隔薄膜
US11075357B2 (en) 2012-03-16 2021-07-27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Edge barrier fil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83980B2 (en) 2010-03-23
US20090079900A1 (en) 2009-03-26
CN101636685A (zh) 2010-01-27
WO2009038240A1 (ja) 2009-03-26
KR100913264B1 (ko) 2009-08-21
KR20090031262A (ko) 2009-03-25
EP2189838A1 (en) 2010-05-26
RU2009134954A (ru) 2011-04-20
JP2009075485A (ja) 2009-04-09
JP4175431B1 (ja)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4942A (en)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803076B2 (en) Light modulating device
JP4175433B2 (ja)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14943A (en) Optical element package,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135118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251225B2 (ja) 光学素子包括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50328A (ja) 光学素子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US8339548B2 (en) Optical element covering membe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7298588B2 (ja) 調光装置
JP2008197398A (ja)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75573A (ja)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4221A (ja) 光学包装体、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9075545A (ja) 光学素子包括体、これ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光学素子包括体の製造方法
JP555086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4219A (ja) 光学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5163516B2 (ja) 光学素子包括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300791A (ja) 光学包装体、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9300800A (ja) 光学素子包括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4952A (ja) 光学包装体、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8261959A (ja) 光学素子包括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2839A (ja) 光学包装体、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