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6891A - Anthracene polymer compound and lif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nthracene polymer compound and lif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6891A
TW200906891A TW097117790A TW97117790A TW200906891A TW 200906891 A TW200906891 A TW 200906891A TW 097117790 A TW097117790 A TW 097117790A TW 97117790 A TW97117790 A TW 97117790A TW 200906891 A TW200906891 A TW 2009068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polymer compound
ar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isuke Fukushima
Yoshiaki Tsubat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06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689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5/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3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sulfur or selene, e.g. polythioph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51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10Defini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 C08G2261/12Copolymers
    • C08G2261/122Copolymers statist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4Condensed aromatic systems, e.g. perylene, anthracene or p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4Condensed aromatic systems, e.g. perylene, anthracene or pyrene
    • C08G2261/3142Condensed aromatic systems, e.g. perylene, anthracene or pyrene fluorene-based, e.g. fluorene, indenofluorene, or spirobifluo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6Oligomers, i.e. comprising up to 10 repeat units
    • C08G2261/364Oligomers, i.e. comprising up to 10 repeat units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40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 C08G2261/41Organometallic coupling reactions
    • C08G2261/411Suzuki re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50Physical properties
    • C08G2261/52Luminescence
    • C08G2261/522Luminescence fluorescent
    • C08G2261/5222Luminescence fluorescent electrofluoresc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08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416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08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425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08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433Carb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41Heterocyclic
    • C09K2211/1475Heterocyclic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41Heterocyclic
    • C09K2211/1483Heterocyclic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s hetero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906891 » 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蒽系高分子化合物及使用該化合物之發 光元件。 【先前技術】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等發光元件由於具有低電壓驅動、 高亮度等特性,故適於顯示器等之用途,因此近年來受到 注目。而且,此發光元件係使用發光材料或電荷輸送材料 來製造。 就發光材料或電荷輸送材料而言,係有能使其溶於溶 劑中並依塗布法而形成有機層之高分子化合物之研究,如 此之高分子化合物係提案如含有由在蒽環上不具有取代基 之二苯基胺基蒽所衍生之構成單元的高分子化合物(國際 公開第2005/49546號小冊)。 【發明内容】 然而,當前述高分子化合物做為綠色發光材料使用 時,其綠色發光之色純度不一定夠充分。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當使用於製作發光元 件時所得到之發光元件之綠色發光之色純度優良的高分子 化合物。 本發明第一目的係提供含有下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 元的高分子化合物: 4 320208 200906891
(式中,P表示1至4之整數;Q表示0至4之整數;Rx及 RY分別獨立地表不烧基、烧氧基、烧硫基.、芳氧基、芳硫 基、芳烷基、芳烷氧基或芳烷硫基,當Rx為複數個時,該 等可相同或不同,當RY為複數個時,該等可相同或不同; Ar1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 雜環基;Ar2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芳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 之1價雜環基;複數個Ar1及Ar2可分別相同或不同)。 本發明第二目的係提供一種組成物,其含有:從由電 洞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及發光材料所成群組中選出之 至少1種材料;與前述高分子化合物。 本發明第三目的係提供含有前述高分子化合物與溶劑 之溶液。 本發明第四目的係提供含有前述高分子化合物之薄 膜。 本發明第五目的係提供一種發光元件,其具有:由陽 極及陰極組成之電極、與設置於該電極間且含有前述南分 子化合物之有機層。 【實施方式】 5 320208 200906891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在本說明書中,所謂「構成單元」係指於古 物中存在有1個以上之單元。此外,所謂「η问刀子化合 (η為1或2)係意指從雜環化合物(特別是具:雜5衣基」 雜環式化合物)去除η個氫原子而成之基。然$香族性之 環式化合物」係指在具有環式構造之有機化:物:謂 雜 ’構成 環之元素不僅有碳,在環内也含有氧、 雜原子者。 <高分子化合物> —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係含有上述式 單元1種或2種以上。 夕吓不之 上述式(1)中,Ar1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伸七 取代或取代之2價雜環基,.以非 方基或是I 佳,又以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苯基較佳。此外,:::基: 之至少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為佳。㈣h 前述伸絲係意指”麵烴去除2個氫 原子團,且包括具有獨立之笼炉m 7卞昍底之 衣或縮ό環者。前述伸芳基 之碳數通常為6至60左右,η、ρ 方 且以6至48為佳、以6至3( 較佺、以6至18更佳、以β s ιη ^ Α ^ b至1〇尤佳、以Θ特佳。該碳 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地 — 1申方基之例可舉例如:1,4-伸 苯基、1,3-伸苯基、1,2-伸贫 ,束基、1,4-萘二基 I1,萘二基、2,6-萘二基、i,4-恩二基(1,4-&111:1^3。6116(11\^、1 > « ^。、^-蒽二基^^-蒽二基、 硫 、氮、罐、 硼等 6 320208 200906891 9, 10-蒽二基、2, 7-菲二基、1,7-稠四苯二基 (1,7-113口111;11&〇6116(1171)、2,8-稠四苯二基、2,7-苐二基 等,以1,4-伸苯基、1,3-伸苯基、1,2-伸苯基、1,4-萘二 基、2, 6-萘二基、1,4-蒽二基、1,5-蒽二基、2, 6-蒽二基、 9, 10-蒽二基為佳,以1,4-伸苯基、1,3-伸苯基、1,2-伸 苯基、1,4-萘二基、2, 6-萘二基較佳,以1,4-伸苯基、1, 3-伸苯基、1,4-萘二基更佳,以1,4-伸苯基特佳。 前述2價雜環基之碳數通常為4至60左右,且以4至 20為佳、以4至9較佳、以4至5更隹。前述2價雜環基 之例可舉例如:2, 5-°塞吩二基(2, 5-thiophenediyl)、N-甲基-2, 5-0比嘻二基、2, 5-σ夫喃二基、2, 5-η比咬二基、2, 6-吼唆二基、2, 4-啥琳二基、2, 6-喧琳二基、1,4-異喧琳二 基、1,5-異喹啉二基、5, 8-喹噚啉二基 (5, 8-quinoxalinediyl)等,以 2, 5-°塞吩二基、2, 5-0比。定 二基、2,6 -°比°定二基、2,4_啥琳二基、2,6-啥琳二基、1,4-異喹啉二基、1,5-異喹啉二基為佳,以2, 5-吼啶二基、2, 6-吡啶二基、1,4-異喹琳二基較佳,以2, 5-π比咬二基、2, 6-吡啶二基更佳。 當Ar1具有取代基時,其取代基之例以從烷基、烷氧 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烧基、芳烧氧基、 芳烧硫基、芳稀基、芳快基、胺基、取代胺基、梦烧基、 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 '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 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及氰 基之中選出者為佳,以從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 7 320208 200906891 芳烧基、芳烧氧基、取代胺基、取代砍烧基、酿基、取代 羧基及氰基之中選出者較佳,以從烷基、烷氧基、芳基、 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及取代羧基之中選出者更佳, 以從烷基、烷氧基及芳基之中選出者尤佳,以烷基特佳。 前述烧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複數通常 為1至20左右,且以1至15為佳、以1至10較佳。前述 烧基之例可舉例如: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 異丁基、三級丁基、戊基、異戊基、己基、環己基、庚基、 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3, 7-二甲基辛基、月桂 基、三氟曱基、五氟乙基、全氟丁基、全氟己基、全氟辛 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 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以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 基、異丁基、三級丁基、戍基、異戍基、己基、辛基、2-乙基己基、癸基、3, 7-二曱基辛基為佳。 前述烧氧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碳數通 常為1至20左右,且以1至15為佳。前述烷氧基之例可 舉例如: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 異丁氧基、三級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環己氧基、庚 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3, 7-二 曱基辛氧基、月桂氧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全氟 丁氧基、全氟己氧基、全氟辛氧基、甲氧基甲氧基、2-曱 氧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 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财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以丁氧 基、戊氧基、己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癸氧基、 320208 200906891 3, 7-二甲基辛氧基為佳。 前述烷硫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碳數通 常為1至20左右,且以3至20為佳。前述烷硫基之例可 舉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 異丁硫基、三級丁硫基、戊硫基、己硫基、環己硫基、庚 硫基、辛硫基、2-乙基己硫基、壬硫基、癸硫基、3, 7-二 曱基辛硫基、月桂硫基、三氟甲硫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 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 以戊硫基、己硫基、辛硫基、2-乙基己硫基、癸硫基、3, 7-二甲基辛硫基為佳。 前述芳基係指從芳香族煙去除1個氫原子而成之原子 團,且包括具有縮合環者、由獨立之苯環或縮合環2個以 上直接或隔介伸乙烯基等基而鍵結者。前述芳基之碳數通 常為6至60左右,且以6至48為佳、以6至20較佳、以 6至10更佳。該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述芳基之例可 舉例如:苯基、卜萘基、2-萘基、1-蒽基、2-蒽基、9-蒽 乂 基、1-稠四苯基(Ι-tetracenyl)、2-稠四苯基、5-稠四苯 基、1-芘基(1-pyrenyl)、2-芘基、4-芘基、2-茈基 (2-perylenyl)、3-茈基、2-第基、3-苐基、4-苐基、1-伸聯苯基(Ι-biphenylenyl)、2-伸聯苯基、2-菲基、9-菲 基、6-蒯基(6-chrysenyl)、1-S基(Ι-coronenyl)、2-苯 基苯基、3-苯基苯基、4-苯基苯基、4-(蒽-9-基)苯基、[1,Γ ] 聯萘-4-基、10-苯基蒽-9-基、[9, 9’ ]聯蒽-10-基等,此等 可再經烧基、烧氧基、烧氧基幾基、酿基、N,N-二烧基胺 9 320208 200906891 =H二芳基胺基、氰基、石肖基、氯原子、氟原子等取 月ί述芳氧基之碳數通常為6至6〇左右,且以7 為佳。前述芳氧基之例可舉例如:苯氧基、c 48 苯氧基(「Cl至^烧氧基」表示炫氧基部分之碳數為ft …以下皆同^至^基苯氧基^至㈣^ =部碳數為1至12’以下皆同)、1-萘氧基」、2 奈氧土 i氣本氧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 =生與耐熱性,觀點來看,以⑷= 氧美C"絲本减為佳。前述〇至Cl2燒氧基苯 = 氧基苯氧基、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苯 三級丁氧基苯氧基、戊氧基苯基氧1氧基p、f 丁氧基苯氧基、 宜Μ 基、己氧基苯氧基、環己 ^基苯氧基、辛氧基笨氧基、2_乙基己氧 基=基其壬氧基苯氧基、癸氧基苯氧基、3,7—二甲基辛 1巧基苯氧基等。前述Ci至c成基苯氧基 爲ίΐ美1甲3%本乳基、乙基苯氧基、二甲基苯氧基、丙 it 苯氧基、甲基乙基苯氧基、異丙 =;基其丁基苯氧基、異丁基苯氧基、三級丁基苯氧基、 、壬、^基苯氧基、己基苯氧基、庚基苯氧基、 基本乳基、癸基苯氧基、月桂基苯氧基等。 前述芳硫基之碳數通常為6至6G左t前述芳硫基之 例可舉例如:苯硫基、Γ 5 基苯硫基、卜蔡硫基、2-笑=氧五基^苯硫基、C1至㈣ 5硫基、五氟苯硫基等,從所得 320208 10 200906891 之南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财熱性之平衡等觀 點來看,以(:1至匕2烷氧基苯硫基、(^至C!2烷基苯硫基為 佳。 前述芳烧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0左右,且以7至48 為佳。前述芳烷基之例可舉例如··苯基_Cl至烷基、Ci 至Clz烧氧基苯基-匕至Cu烷基、(^至C12烷基苯基{至c12 烷基、1-萘基-(:,至Cu烷基、2-萘基-心至Cu烷基等,從 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 等觀點來看,可舉例如:匕至L烷氧基苯基_Ci至Ci2烷基、 Cl至Cl2烧基苯基-Cl至Cl2烧基。 前述芳烷氧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〇左右,且以碳數7 至48為佳。前述芳烷氧基之例可舉例如:苯基甲氧基、笨 基乙氧基、苯基丁氧基、苯基戊氧基、苯基己氧基、苯基 庚氧基、苯基辛氧基等苯基-(^至G烷氧基;〇至心烷氧 基苯基-(^至Cu烷氧基、(^至Cu烷基苯基-(^至C!2烷氧基、 卜萘基-匕至C!2烷氧基、2-萘基-匕至。烷氧基等,從所 得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尊 觀點來看,可舉例如:匕至C!2烷氧基苯基―匕至Ci2烷氧基、 Cl至Cl2院基苯基-Cl至Cl2烧氧基。 前述芳烷硫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〇左右,且以碳數7 至48為佳。前述芳烷硫基之例可舉例如:苯基-匕至。烷 硫基、C!至Ci2烷氧基苯基-C!至c〗2烷硫基、Q至Cl2烷基苯 基-Cl至Cl2烷硫基、1-萘基-(^至C!2烷硫基、2_萘基—〇至 C!2烷硫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 320208 11 200906891 Π7铸物时看,物W ^氧基苯 土至_硫基、Cl至㈣基笨基—&至㈣硫基。 2芳烯基之碳數通㈣8至训左右。前述芳稀基之 例可舉例如:苯基-〔2至Cl2烯基 基部分之碳數為U 12,至Cl2聽」表不稀 ^ „ p "以卜白同)、C]至c12烷氧基苯基 至2。L 1至Cl2烧基苯基—C2至Cl2稀基、卜萘基-C2 物對、2_奈基-^至Cl2烯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 7錢溶狀溶触㈣純之平料觀點來看,以C1 歸= 氧基跑K谢、㈣縣絲_C2至C12 例j述芳絲之碳聽常為8至60左右。前述芳块基之 基二1例,本基:C2至Cl2快基(「。2至Ci2炔基」表示块 刀之石反數為2至12,以下皆同)、〇1至Ci2烧氧基苯基 2至Cl2块基、〇1至^烧基苯純至^块基、卜蔡純 王&炔基、2-萃某—「。:5 Γ #甘 物對右H 、 炔基4,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 至Γ有機洛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以C1 块烏基苯基'C2至C12块基、C1至C12絲苯基-C2至C12 1價:二:代:基可舉例如:經從烷基、芳基、芳烷基或 基!^基之中㈣之1或2個基取代之胺基,烧基、芳 A〆^烧基或雜環基之定義,例如與在前述式⑴中當 者/、有取代料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及例子(再 關於1 ^雜%、基職述)相同。前述取代胺基之碳數通 ”、、1至200左右’且以2至15〇為佳、以2至_較佳、 320208 12 200906891 以12至72更佳。該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述取代胺 基之例可舉例如.曱胺基、二甲胺基amin〇)、 乙胺基、二乙胺基、丙胺基、二丙胺基、異丙胺基、二異 丙胺基、二丁胺基、二異丁胺基、二(三級丁基)胺基、二 戊胺基、二己胺基、二環己胺基、二辛胺基、二_2_乙基己 胺基、二癸胺基'二_3, 7_二甲基辛胺基、二吡咯啶基胺基、 一哌啶基胺基(dipiperidyl amino)、二(三氟甲基)胺基、 苯胺基、二苯基胺基、二_1_萘基胺基、二_2_萘基胺基、 N-9-蒽基-9-蒽胺基、二一卜芘基胺基、二吡啶基胺基、二 合哄基^c*(dipyridazinyl amino)、二口密唆基胺基、二口比 哄基胺基、二(三畊基)胺基、二_4_苯基苯基等,此等也可 再經烷基、烷氧基、芳基、烷氧基羰基、醯基、N,N-二烷 基胺基、N,N-二芳基胺基、氰基、硝基、氯原子、氟原子 等取代。 、如述取代矽燒基可舉例如:經從烷基、芳基、芳烷基 或1價雜環基之中選出之卜2或3個基取代之石夕烧基。前 述取代石夕院基之石炭數通常為1至60左右,且以碳數3至 ^為佳。再者,該烷基、芳基、芳烷基或1價雜環基也可 "有取代基則述取代石夕院基之例可例示如:三甲基石夕烧 基、二乙基石夕燒基、三丙基石夕烧基、三異丙基石夕絲、二 :基異丙基魏基、二乙基異丙基雜基、三級丁基二甲 :石夕燒基、絲二甲基⑨絲、己基二?基残基、庚基 甲基傾基、辛基二甲基碎烧基、2-乙基己基-二甲基石夕 燒基、壬基二甲基石夕燒基、癸基二曱基石夕烧基、3, 7_二曱 13 320208 200906891 基辛基二曱基發烧基、月桂基二曱基梦统基、苯基-Cl至Cl2 烧基碎烧基、Cl至Cl2烧氧基苯基-Cl至Cl2烧基梦院基、Cl 至Cu烷基苯基-匕至c12烷基矽烷基、卜萘基-匕至c12烷基 矽烧基、2-萘基-Ci至C12烷基矽烷基、苯基-C!至C12烷基 二甲基矽烷基、三苯基矽烷基、三-對二甲苯基矽烷基 (tri-p-xylyl silyl)、三(甲苯基)矽烷基、二苯基曱基石夕 烷基、三級丁基二苯基矽烷基、二甲基苯基矽烷基等。 前述鹵素原子可例示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 碟原子。 前述醯基之碳數通常為2至2〇左右,且以碳數2至 18為佳。前述醯基之例可舉例如:乙醯基、丙醯基、丁醯 基、異丁醯基、新戊醯基(piVal〇yl)、笨甲醯基、三氟乙 醯基、五氟苯甲醯基等。 — 前述醯氧基之碳數通常為2至20左右,且以碳數2至 18為佳。前述醯氧基之例可舉例如:乙酿氧基、丙、 、丁酿氧基、異丁醯氧基、新戊酿氧基、笨甲酿氧義、: 乙酿氧基、五氟苯甲醯氧基等。一 >前述亞誠基之魏為2至2〇左右,且 Μ為佳。前述亞胺殘基之例可舉例如下述構造式所示之基 320208 14 200906891
ch3
ch3 ^n^h3
r^N<st^CH3 γ^ν,5ϊ^^^〇Η3
(式中,波浪線表示鍵結鍵,依亞胺殘基之種類,有時也意 指有具有順式、反式等幾何異構物之情形)。 前述醯胺基之碳數通常為2至20左右,且以碳數2至 18為佳。前述醯胺基之例可舉例如:甲醯胺基、乙醯胺基、 丙醯胺基、丁醯胺基、苯曱醯胺基、三氟乙醯胺基、五氟 苯曱醯胺基、二曱醯胺基(diformamido)、二乙蕴胺基、二 丙醯胺基、二丁醯胺基、二苯甲醯胺基、二-三氟乙醯胺基、 15 320208 200906891 二-五氟苯甲酸胺基等。 前述醯亞胺基係意指從醯亞胺去除鍵結於其氮原子上 之氫原子而成之殘基,碳數為4至20左右,此醯亞胺基之 例可例示如下述所示之基。 Ο Ο 〇
前述1價雜環基之碳數通常為4至60左右,且以4至 20為佳。再者,1價雜環基之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 述1價雜環基可例示如:噻吩基、吡咯基、呋喃基、吡啶 基、痕。定基、啥琳基、異喧淋基、喷σ定基、三明1基(triazinyl) 等,且以°塞吩基、吼σ定基、喧琳基、異喧琳基、ρ密咬基、 三畊基為佳、以噻吩基、吡啶基、嘧啶基、三畊基較佳。 前述1價雜環基可再具有烷基、烷氧基等取代基。 16 320208 200906891 前述取代叛基可舉例如經烧基、芳基、芳垸基或1 ^ 雜環基取代之羧基,碳數通常為2至60左右,且Jiu炭數2 至48為佳。前述取代羧基之例可舉例如:甲氧羰基、乙氧 羰基、丙氧羰基、異丙氧羰基、丁氧羰基、異丁氧幾基、 三級丁氧羰基、戊氧羰基、己氧羰基、環己氧羰基、庚氧 Ik基、辛氧幾基、2-乙基己氧戴基、壬氧獄基、癸氧幾臭、 3, 7-二甲基辛氧羰基、月桂氧羰基、三氟曱氧羰基、五氣 乙氧幾基、全乱丁氧羰基、全氟己氧叛基、全氟辛氧幾基、 苯氧幾基、萘氧幾基、比°定氧基幾基等。再者,該燒基、 芳基、芳烷基或1價雜環基也可具有取代基。取代幾基之 碳數不含該取代基之碳數。 上述式(1)中,Ar2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芳基或是非取 代或取代之1價雜環基,以非取代或取代之芳基為佳。此 外,以複數個Ar2之至少!個為非取代或取代之芳基為佳。 前述芳基係意指從芳香族烴去除丨個氫原子而成之原 子團,且包括具有縮合環者、由獨立之苯環或縮合環2個 以上直接或隔介伸乙烯基等基而鍵結者。前述芳基之碳數 通常為6至60左右’且以6至48為佳、以6至30較佳、 以6至18更佳、以6至10尤佳、以6特佳。該碳數不含 取代基之碳數。前述芳基之例可舉例如··苯基、卜萘基、 2-萘基、1-惠基、2-蒽基、g—g;基、卜菲基、9_菲基、卜 稠四苯基、5一稠四苯基、卜拓基、3-¾基、2-第基等,且 以苯基、卜萘基、2-萘基、卜莫基、2—慧基、9—舊基、2一 «基為佳’以苯基、1-萘基、2-萘基較佳,以苯基更佳。 320208 200906891 前述1價雜環基之碳數通常為4至60左右,且以4至 2 0為佳、以4至9較佳、以4至5更佳。再者,1價雜環 基之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礙數。前述1價雜環基可舉例如: 2- 嗟汾基、3-η塞吩基、2-0比嘻基、3-¾11 各基、N-甲基-2-吡咯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吡啶基、3-吡咬基、4-°比唆基、2-啥琳基、4-啥淋基、5-喧琳基、1-異啥琳基、 3- 異喹啉基、6-異喹啉基、5-喹噚啉基等,且以2-嗟吩基、 3- "塞吩基、2-°比咬基、3-D比°定基、4-αϋβ定基、2-喧琳基、 4- 喹啉基、5-喹啉基、1-異喹啉基、3-異喹啉基、6-異啥 琳基.為佳’以2-°塞吩基、3-®塞吩基、2-atbn定基、3-°比咬基、 4-〇比咬基較佳’以比唆基、3-°比咬基、4-ni:b咬基更佳。 當Ar2具有取代基時,其取代基之例以從燒基、烧氧 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 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 取代梦烧基、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 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及氰 基之中選出者為佳,以從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 芳烧基、芳烧氧基、取代胺基、取代矽烷基、醯基、取代 羧基及氰基之中選出者較佳,以從烷基、烷氧基、芳基、 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及取代羧基之中選出者更佳, 以從烷基、烷氧基、芳基之中選出者尤佳,以烷基特佳。 前述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取代胺 基、取代矽烷基、j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18 320208 200906891 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及取代羧基之定義、例, 係與在前述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 定義、例相同。 上述式(1)中,1^及RY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 烷硫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或芳烷硫基。 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與當將該高分子化合 物使用於發光元件中時所得之綠色發光之色純度之平衡等 觀點來看’ Rx& RY以烧基、院氧基、芳氧基、芳院基或芳 烧氧基為佳,以烧基、燒氧基、芳烧基或芳烧氧基較佳, 以烧基、芳烧基更佳,以烧基特佳。此外,以ρ及y皆為 烧基為佳。 4 R及R為複數個時,複數個可相同或不同 月ϋ述烷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碳數通, =至2G左右’且以!至15為佳.、以i至1()較佳。心 =基^可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 、—級丁基、三級丁基、戊基、異戊基、u-二^ 基丙基、己基、環己基、庚基、 癸基、3,7-二甲基辛其 1、—乙基己基、壬基 基等。從所得之高分二:! ί 卜金剛烧基、2-金_ 以甲基、異丙基、異丁之合成容易度等觀點來看, 甲基丙基、環已基、、】_二‘、—級丁基、三級丁基、1,1-二 基、三級丁基、广卜-剛烷基、2-金剛烷基為佳,以甲 基、三級丁基更佳,以—丙基卜金剛烧基較佳,以甲 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從所得之高 〈覜點來看,以丁基、異 320208 19 200906891 丁基、二級丁基、戊基、異戊基、i,l-二曱基丙基、己基、 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3, 7-二甲基辛基、 月桂基為佳,以丁基、戊基、異戊基、己基、庚基、辛基、 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3, 7-二曱基辛基、月桂基較佳, 以己基、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3, 7-二 甲基辛基、月桂基更佳。 前述烷氧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碳數通 常為1至20左右,且以1至15為佳。前述烷氧基之例可 舉例如: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 異丁氧基、三級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環己氧基、庚 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3, 7-二 曱基辛氧基、月桂氧基、曱氧基曱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 2-乙氧基乙氧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 等觀點來看,以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 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 癸氧基、3, 7-二甲基辛氧基、月桂氧基、曱氧基甲氧基、 2-甲氧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為佳,以曱氧基、乙氧 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 2-乙基己氧基較佳。 前述烷硫基可為直鏈、分支或環狀之任一者,碳數通 常為1至20左右,且以3至20為佳。前述烧硫基之例可 舉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 異丁硫基、三級丁硫基、戊硫基、己硫基、環己硫基、庚 硫基、辛硫基、2-乙基己硫基、壬硫基、癸硫基、3, 7-二 20 320208 200906891 曱基辛硫基、月桂基硫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八 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3》對有 巧’以戊辟其、 己硫基、辛硫基、2-乙基己硫基、癸硫基、3 _ 土 硫基為佳。 ,一甲基辛 前述芳氧基之碳數通常為6至60左右,Β、 且以7至4*8 為佳。前述芳氧基之例可舉例如:苯氧基、^ W主tl2燒氣美 笨氧基(「Cl至Cl2烧氧基」表示烧氧基部分之瑗數為1 12,以下皆同)、Cls Cl2院基苯氧基(%至二燒基1 = 示烷基部分之碳數為1至12,以下皆同)、丨〜英氧義」 奈氧基等,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二性與 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看,以Ci2烧氧基苯氧基、^ 至,2烧基苯氧基為佳。前述Ci^。戍氧基笨氧基可例示 ,:甲氧基苯氧基、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笨氧基、異丙、 氧基苯氧基、丁氧基苯氧基、異丁氧基苯氧基、三級丁氧 f笨氧基、絲絲氧基、己減苯氧基、環己氧基苯氧 ^庚氧絲氧基、辛氧基苯氧基、2_乙基己氧基苯氣基、 壬氧基苯氧基、癸氧基苯氧基、3,7_二甲基辛氧基苯氧基、 月,氧基苯氧基等。前述^至Ciz烧基苯氧基可例示如:甲 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二甲基苯氧基、丙基苯氧基、 基苯氧基、f基乙基苯氧基、異苯氧基、丁基苯 乳基、異丁基苯氧基、三級丁基苯氧基、戊基苯氧基、異 戍氧基、己基苯氧基、庚基苯氧基、辛基苯氧基、壬 基苯氧基、癸基笨氧基、月桂基苯氧基等。 前述芳硫基之碳數通常為3至60左右。前述芳硫基可 320208 21 200906891 舉例如:苯硫基、Cl至k烷氧基苯硫基、匕至&烷基苯 爪基1不硫基、2-奈硫基、五氟苯硫基等,從所得之高 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來 看,以匕至C!2烷氧基苯硫基、〇1至l烷基苯硫基為佳。 前述芳烷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〇左右,且以7至48 為佳。前述芳烷基可舉例如:苯基―匕至Ciz烷基、。至α 烷氧基苯基-Cl至Cl2烷基、(:,至C1Z烷基苯基-匕至C12烷基、 卜萘基-(^至C!2烷基、2-萘基-(^至C1Z烷基等,從所得之 兩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點 來看,可舉例如:〇至C1Z烷氧基苯基-匕至Cu烷基、〇至 Cl2院基苯基-Cl至Cl2烧基。 前述芳燒氧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0左右,且以碳數7 至48為佳。前述芳烷氧基可舉例如:苯基甲氧基、苯基乙 氧基、苯基丁氧基.、苯基戊氧基、苯基己氧基、苯基庚氧 基、本基辛氧基等苯基-Cl至(^烧氧基;Cl至Cl2院氧基苯 基-匕至C”烷氧基、(^至C12烷基苯基-(^至(:12烷氧基、1-萘基-C!至Cn烷氧基、2-萘基-C!至Cu烷氧基等,從所得 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劑之溶解性與耐熱性之平衡等觀 點來看’可舉例如:匕至Cu烷氧基苯基-匕至(:12烷氧基、 Cl至Cl2烧基苯基-Cl至Cl2烧氧基。 前述芳烷硫基之碳數通常為7至60左右,且以碳數7 至48為佳。成述方烧硫基可舉例如:苯基-匕至Ci2院硫基、 匕至Cl2烷氧基苯基-Cl至Cl2烷硫基、Cl至Cl2烷基苯基-Cl 至ciz烷硫基、1-萘基-匕至(:12烷硫基、2-萘基-(^至(:12烷 22 320208 200906891 平::之高分子化合物對有機溶刺之溶解性與耐 至來看’可舉例如:Cl至c'-氧基笨基-C H基、絲苯基硫基。 L工(1)中,Ρ表示丨至4之整數,從八 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等 回刀 較佳。 ㈣錢點來看’ Ρ以1或2為佳、以i 以0或1較佳、以丨更佳。正數為么 佳、 及W為…為。或1為 丽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之例可舉例如:下述之式(A —Df (A—6)、(B—U至(B-6)、(C-1)至(C—7)所示之 構成皁70 ;下述之式(A-1)至(A-6)、(B-1)至(B—6)、 (C—l)f (C—7)中之Ar!及/或Ar2具有烷基、烷氧基、烷 =基、=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 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 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 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氰基等 取代基之構成單元等。在此,Ari、Ar2、Rx& RY之定義、例 如同前述。 23 320208 200906891
RY RY RY (A-5) (A-6) 24 320208 200906891
Rx -N——Ar1-Ar2 N——Arl
Rx -N——Arl Ar2 (B-5) (B-6) 25 320208 200906891
R\
(C-2)
RY (C-4)
(C-7) 從高分子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等觀點來看,前述式(1) 所示之構成單元以(A—6)、(B_l)至(B—2)、(B—5)至(B 一 6)、(C—1)至(C 一 7)及在(A-6)、(B-1)至(B—2)、(B _5)至(:8—6)、((:_1)至((:一7)各自之人1'1及/或八1'2中具 26 320208 200906891 有烧基、烧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炫 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 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ii素原子、醯基、醯氧基、 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叛基、取代 叛基、石肖基、氰基等取代基者為佳,以(A一 6)、(b一 5)、 (C—4)至(C—7)及在(A—6)、(B~~5)、(C—4)至(C—7)各 自之Ar1及/或Ar·2中具有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 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 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 子、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 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氰基等取代基者較佳, 以2(C —4)至(C—6)及在(C-4)至(c—6)各自之Ari及/或 中具有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 取代胺基、残基、取代石夕烧基、鹵素原子、酿基、^氧 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丨價雜環基、羧基、 取代叛基、硝基、氰基等取代基者更佳,以下述式(Μ)所 示之構成單元特佳:
Rx
RY
w
IjJ—Ar1 z (1A) 320208 27 200906891 (式中士^^及矿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丨评表示。 或1 ; Z表示0或1 ; w+z為〇或丨;複數個ArU紅2可、八 別相同或不同)。 刀 上述式(1A)中,w表示〇或1,且以i為佳。z表示〇 或1,且以〇為佳。此外,w + z為〇或i,且以丄為佳。 前述式(1A)之例可舉例如:下述之式③―^至⑺― 12)、(E- 1)至(E-15)、(F—1)至(F —3)、(G—^至^ — 6)、(H—1)至(Η—9)、(J-1)至(J—9)、(κ—〇至(κ_9)、 (L—1)至(L—9);下述之式(D—1)至(D—12)、(E— — 15)、(F-1)至(F—3)、(G—1)至(G—6)、(H— —9)、(J—l)至(j_9)、(km)至(K—9)、(l—u至(L_ 9)具有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 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 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丨價雜環基、羧基、 取代缓基、硝基、氰基等取代基者等(惟,鍵結有RX之蒽環
所具有之取代基僅為Rx、RY)。在此,!^及矿之定義、例如 同前述。再者’在下述之(D—1)至(D—12)、(E—1)至(E
—15)、(F-1)至(F — 3)、(G—1)至(G—6)、(H-1)至(H —9)、(J-1)至(j 一 9)、、(L—^至仏― 9)中’芳香環上之鍵結鍵可在任何位置,Rx、RY、w及z如 同前述。 28 320208 200906891
Rx
^ 0 b (rY)w (rY)z (D-1)
(D-3) (D-4)
(D-5) (D-6)
Rx
29 320208 200906891
(D-11) (D-12) 30 200906891
Rx
31 320208 200906891
Rx
(E-12) CE-13)
(E-14)
32 200906891
33 320208 200906891
(G-1)
34 320208 200906891
(ry)w (V)z (Ry)w (rY)z (H-3) (H-4)
(H-9) 35 320208 200906891
Rx
36 320208 200906891
(Κ-3) (Κ-4)
(«Ίν, (RY)z (Κ-9) 37 320208 200906891
(L-3) (L-4)
(L-7) (L-8)
(L-9) 38 320208 200906891 從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等觀點來看,前 述式(1A)所示之構成單元以(D_1;)至(D—12)、^一^至卯 一3)、(Η— 1)至(H—9)及在(D—^至⑺―12)、(F—Dse 3)、(Η—1)至(η—9)中各具有燒基、烧氧基、烧硫基、 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 芳稀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烧基、取代石夕烧基、 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 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氰基等取代基者為 佳(惟,鍵結有RX之蒽環所具有之取代基僅為RX、RY,以下 皆同)’以(D—1)至(D—12)、(F—1)至(F—3)及在(D—1) 至(D—12)、(F—1)至(F —3)中各具有烷基、烷氧基、烷硫 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 基、芳烯基、芳块基、胺基、取代胺基、^夕烧基、取代石夕 烷基、滷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 亞胺基、卜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氰基等取 4代基者較佳,以(D—1)、(F — 1)至(F — 3)及在(D—1)、(F —1)至(F—3)中各具有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 ^基、芳硫基、芳絲、芳烧氧基、芳院硫基、芳歸基、 方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南素原 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丨價 雜環基、缓基、取代絲、確基、氰基等取代基者更較佳: :(D-1)、(F—Ό及在(D—υ、(F—中各具有烷基、烷 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琉基、芳烧基、芳烧氧 基、方烧硫基、芳烯基、芳块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烧 320208 200906891 基、取代梦烧基、鹵素廣年 、 ?、于、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醯胺基、醯亞胺基、1僭雜 卜这垃 M買雜每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 氰基4取代基者更佳,以 卜Μ 以(D〜1)及在(D-1)中具有院基、 烷氧基、烷硫基、芳基、笔& #甘— 方軋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 方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 院基、取代矽烷基、齒辛 w 图京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 ^ I亞胺基、1價雜環基、致基、取代緩基、硝基、 ^基等取代基者又更佳,巧述式⑽所示之構成單 佳’以下「述式⑽所示之構成單元特佳:
Rx
(ra)u (rY) (IB) (式中,Rx及]^ l 门則述,RA表示燒基、烧氧基、烧硫基、 方丞、芳氧某、β 芳稀夷— |基、芳烧基、芳烧氧基、芳烧硫基、 南素^子方块基、胺基、取代胺基、魏基、取代賴基、 Uf^Ta^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 丨只雜壤基、幾其 T表干n + 土、取代羧基、硝基或氰基;S表示0或1 ; 1衣不0或1 ; s + 5之整數;告RA、马0或1 ;匕及C分別獨立地表示0至 為複數個時’該等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40 320208 200906891
,一 ο-- ο iA 」 (ic) I式中’ RA、RY及ra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2個ra彼此可 相同或不同)。 前述式(IB)、(1C)中之RA表示烷基、烷氧基、烷硫基、 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 务細基、方快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烧基、取代石夕烧基、 鹵素原子、醯基、酿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 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或氰基。rA以從烷基、 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胺基、 取代矽烷基、醯基、取代羧基及氰基之中選出者為佳,以 從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及取 代羧基之中選出者較佳,以從烷基、烷氧基及芳基之中選 出者更佳,以烷基特佳。 前述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取代胺 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及取代羧基之定義、例, 係與在前述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 定義、例相同。當RA為複數個時,該等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320208 41 200906891 在前述式⑽中,以在各㈣子之對 前述式(lB)t,S表示0或卜且以 有R為佳。 或1,且以〇為佳。此外,S + T為 :τ表不〇 前述式(1Β)中,b及c分別獨立地表示〇至5之、土。 且以〇至3之整數為佳、以!或3較佳、以工更佳。 前述式(1B)(包括前述(1C)所示者)所示之構成單元可 舉例如:(H)至(Μ—7)、(Ν_^(Ν—35)、(㈠)至(〇 -⑻、(Ρ—υ至(Ρ_⑴、8)、(r — — 10)等。 320208 42 200906891
CH3 o -ch3 (M-l) ch3(M-2)
(M-3) CH3 -N- h3c- h3c -CH3 H3C- ch3 (M-5) h3c- -ch3 ch3 h3c、/
(M-6) ch3 、ch3 h3c -ch3 h3c- ch3 (M-7) 43 -ch3 ch3 320208 200906891
(N-l)
(N-5)
V.
(N-8) 44 320208 200906891
(Ν·9)
45 320208 200906891
46 320208 200906891
h3c (N-21)
(N-23)
47 320208 200906891
5) 2(N- 6) 2(N-
I 48 320208 200906891
(N-28) (N-29)
-Q- CH3
(N-31) ·
(N-32)
(N-34) (N-35) 49 320208 200906891
50 320208 200906891
(〇_w) (〇_ll)
51 320208 200906891 9 CH3
N—〇—
CH3
h3c— -ch3 ch3
ch3 (0-13) (〇·14)
ch3 ch3
(0-18) 52 320208 200906891 /
(P-l) CH3 '〇
(P-2)
ch3
(P-5)
53 320208 200906891 Ο Ο
(Ρ-10)
54 320208 200906891 CH3 Ο ch3 (Q-l) ch3
(Q-2) CHa H3C- ch3 ch3 h3c- ch3 ch3 ch3 CH3 Yό a ch3 (Q-3) (Q-4) ch3
(Q-5) (Q-6)
(Q-7)
55 320208 200906891
CH3 ch3 (R-l) (R-2)
(R-5) 56 320208 200906891 ch3 H3C-/ /、ch3 ~〇-广 Ο
ch3
ch3 (R-7)
H3C-T-CH3 h3。丁。h3 ch3 ch3 (R-8)
(R-10) (R-9) 從當使用於製作發光元件時所得之綠色發光之色純度 之觀點及與單體之合成容易度之平衡來看,前述式(1B)(包 括前述(1C)所示者)所示之構成單元以前述式(M_ 1)至(M —7)、(N—1)至(N-16)、(0-13)至(0—18)、(R—1)至(R —10)所示之構成單元為佳,以(N—1)至(N—8)、(R—2) 至(R_3)、(R—8)至(R—9)所示之構成單元較佳,以(N — 7)、(R — 3)所示之構成單元更佳。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以再含有從由下述式(2)所示 之構成單元、下述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及下述式(4)所示 之構成單元所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1種以上為佳: 57 320208 200906891 R1 R2 (式中,Ar及Ar7分別獨立地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 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雜環基、或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之2 價基;Ar4、Ar5及Ar6分別獨立地表示#取代或取代之伸芳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芳香族雜環基、或是2個芳香環 以單鍵連結而成之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基;R1及R2分別獨 立地表示氫原子、絲、芳基、丨價雜環基或芳炫基;Γ 表示—CR3=CR4—或一C三C在此,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 不A原子、燒基'芳基、丨價雜環基、幾基、取代羧基或 氰基;a為〇或1)。 一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 說明關於前述式⑵所示之構成單元。 —前述式(2)中,Ar3分別镯立地表乔#取代或取代之伸 芳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雜環基、或具有金屬錯合物構 造之2價基。 前述伸芳基係意指從芳香族烴去除2個氫原子而成之 原:團’且包括具有獨立之笨環或縮合環者。前述伸芳基 ,碳數通常為6至6〇左右,且以6至仏為佳、以6至3〇 較佳、以6至18更佳、以6至14尤值、以7特佳。該石炭 58 320208 200906891 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 前述伸芳基之例可舉例如:1,4-伸笨基、^―伸苯基、 1,2-伸苯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苯基;丨,4—荠二美、} 5_ 萘二基、2, 6-萘二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蔡二基;^葱二 基、1,5-蒽二基、2, 6-蒽二基、9, 1〇〜墓二基等非取誠取 代之蒽二基;2, 7-菲二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菲__其.1 了_ 稍四苯二基、2, 8,四苯二基、5, 12,四笨二非取代 或取代之稠四苯nm 3,6^二基等非取代 或取代之蕹二基;1,6-芘二基、1,8-芘二基、2, 7_芘二基、 4, 比一基專非取代或取代之祐二基;3, 9-苑-某、3 1 〇_ ㈣等非取代或取代之花二基等,以非取代:土取代之伸 苯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薙二基為佳。 當伸芳基具有取代基時,其取代基之例以從烷基、烷 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烧基、芳烷氧 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 基、取代矽烷基、_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 及氰基之中選出者為佳,以烧基、院氧基、芳基、芳氧基、 取代胺基或1價雜環基較佳’以烷基、烷氧基或芳基更佳。 前述烧基、炫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 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 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_素原子、醢基、醯氧基、 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 羧基、硝基及氰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丨)中之當 320208 59 200906891
Ar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前述2價雜環基之碳數通常為4至6〇左右,且以*至 48為佳、以4至30較佳、以6至22更佳、以6至12尤佳、 以12特佳。該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述2價雜環基之 例可舉例如:2,5,紅基、2,二基等非取代或ς代 之吡啶二基,2, 5-噻吩二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噻吩二基; 2’ 5-呋喃二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呋喃二基;2, 6_喹啉二基等 非取代或取代之喹啉二基;1,4-異喹啉二基、1,5-異喹啉二 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異喹啉二基;5, 8_喹嚀啉二基等非取代 或取代之5, 8-喹噚啉二基;4, 7_苯并[丨,2, 5]噻二唑二基等 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1,2, 5]噻二唑二基;4, 7-苯并噻唑二 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嗓唾二基;2, 7-味嗤二基、3, 6-味 唑二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咔唑二基;3, 7_啡噚啡二基等非取 代或取代之啡嘻D井二基(phen〇xazinediyl)·.; 3, 7-_卜°塞π井二 基等非取代或取代之啡噻畊二基(phenothiazinediy 1); 2’ 7-二笨并石夕呃二基(dibenzosilolediyl)等非取代或取 代之二苯并矽呃二基’以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1,2, 5]噻二 σ坐一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啡D等啡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哪 噻畊二基為佳。 當前述2價雜環基具有取代基時’其取代基之例以從 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 方燒氧基、芳烧硫基、芳稀基、芳快基、胺基、取代胺基、 石夕烧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 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綾基、取代羧基、 60 320208 200906891 硝基及氰基之中選出者為佳,以烷基、烷氧基、芳基、芳 氧基、取代胺基或1價雜環基較佳,以烷基、烷氧基或芳 基更佳。前述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 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 相同 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统基、齒素原子、醯美、 醯氧基、亞胺殘基、酿胺基、醢亞胺基、1價雜考美、竣 基、取代綾基、硝基及氰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1) 中之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 前述所謂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之2價基,係意指從具 有有機配位基與中心金屬之金屬錯合物之該有機配位基: 除=個氫原子而成之剩餘之原子團。該有機配位基之二數 通常為4至60左右。前述有機配位基之例可舉例如:8— 啥琳酚(8^ — )及其衍生物、.苯并及其衍生 物、2-苯基-錢及其衍生物、2_苯基—苯并嗟唾及其衍生 、物+苯基-苯并,及其衍生物、外琳(porphyrin)及其 衍±物等。 、 前述金屬錯合物之中心金屬可舉例如:鋁、銲、鈹、 銥、鉑、金、銪、铽等。 前述金屬錯合物可舉例如:已周知做為低分子螢光材 料、磷光材料之金屬錯合物、三重態發光錯合物等。 前述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之2價基可例示如下述式 126至132所示之基。 320208 61 200906891
62 320208 200906891
R R
R R
在前述式126至132中,R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 63 320208 200906891 絲j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烧基、 # =基、芳烧硫基、芳烯基、芳块基'胺基、取代胺基、 石夕烧基、取代石夕烧基、鹵素e早 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 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 1貝雜%基、竣基、取代羧基或 氰基。此外,前述式126至1 C{9故-> Λ , 132所不之2價基所具有之碳 原子係可經氮原子、氧原子戋炉 4硫原子取代,氫原子係可經 氟原子取代。 “前雜基^氧基、料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方烧基、方“基、枝硫基、芳烯基、芳絲、取代胺 基、取代石夕烧基、鹵素原子、酿基、醯氧基、亞胺殘基、 蕴胺基、醢亞胺基、i價雜環基及取代絲之定義、例, 係與在前述式⑴中當Arl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 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前述式⑵中,以非取代或取代之1,4-伸苯基、以 非取代或取代之U-伸苯基、麵代或取代之仏蔡二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L 5—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6— 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9, 1〇—蒽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 2, 7_菲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5, 12_稠四苯二基、非取代 或取代之2’ 7-苐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义石―苐二基、非取 代或取代之6-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弘芘二基、非 取代或取代之3, 9H、非取代或取代之n飞二 基、#取代或取代之2, 料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4_ 異㈣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U—異啥淋二基、非取代或 取代之5,S-喹嚀啉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4,7-苯并[〗,2 5] 64 320208 200906891 噻二唑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3, 7-啡曙哄二基、或非取代 或取代之3, 7-4嗟哄二基為佳,以非取代或取代之1,4-伸苯基、非取代或取代之1,4-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 1,5-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6_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 之9’ 10-蒽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7-苐二基、非取代或 取代之1,6-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3, 9-茈二基、非取代 或取代之3, 10-花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6-喹啉二基、 非取代或取代之1,4-異喹啉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5,8〜 喹噚啉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4, 7_苯并[12, 5]嗟二唑二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3, 7-啡噚畊二基、或非取代或取代之 3, 7-啡噻畊二基較佳,以非取代或取代之丨,扣伸笨基、 取代或取代之1,4-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丨,卜萘二美、 非取代或取代之2, 6-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心、^、 基、非取代綠代之2,7^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 啥嗜琳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4,7-苯并[^以二也: 3基或=3,7,井二基、或非取代或二: 哪㈣二基更佳,以非取代或取代之i,4m之 取代或取代之2 7- £ -盆, 愚'、非 「"〜 第 非取代或取代之4’7〜裳放 °二°坐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3, 7-鱗哄 或非取代或取代之3,7_啡娜 〜基、 ⑽所示之2價基特佳:基尤佳乂下返式⑻至
32〇2〇8 65 200906891 (式中’R..表示烧基、烧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 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 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豳素原子、醯基、 醯氧基、亞胺殘基、醢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叛 基、取代羧基或氰基;f表示〇至4之整數;當R10存在複 數個時,該等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⑺ (式中’ R及R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烧基、芳基、芳 烷基或1價雜環基)、
(式中,R13及R1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烷氧基、 .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 烧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魏基、取 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 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或氰基)、
(式中,R15表示氫原子、烷基、芳基、丨價雜環基或芳烷基)、 320208 66 200906891
(式中表不氣原子、烧基、芳基、1價雜環基或芳烷基)。 别述式⑹中,RI°以烧基、烧氧基、芳基、芳氧基、芳 價雜環基為佳,以::基= 基、醯基或1 美硫1押 虱基、芳基、芳氧基、取代胺 三 雜縣難,m綠基、芳基或1 價雜環基更佳’叹基、絲基絲祕佳。前述烧基、 烧軋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絲、芳烧 氧基、綠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 烧基取代石夕烧基、_素原子、酿基、酿氧基、亞胺殘基、 酸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祕、取倾基、硝基 及氰基《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⑴中之當Ar1具有取代 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刖述式⑻中’ f以1至4之整數為佳、以1至3之整 數較佳、以1或2更佳、以2特佳。 刖述式(7)中,RU及R12分別獨立地以烷基、芳基或1 價雜環基為佳’以燒基或芳基較佳。絲、芳基、芳烧基 及1價雜壤基之定義]列,係與在前述式⑴中之當“具 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剛述式⑻中’ Rl3及R14分別獨立地以氫原子、燒基、 烧氧基彡基、芳氧基、芳烧基、芳烧氧基、取代胺基、 醯基或1價雜環基為佳’以氫原子、烧基、燒氧基、芳基、 67 320208 200906891
芳氧基或1價雜環基較佳’以氫原子或烷基更佳,以& 子特佳。前述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氣義气原 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芳 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義 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丨價雜環基、4羧 基、取代羧基、硝基及氰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U 中之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 相同。 前述式(9)中,R15以烷基、芳基或i價雜環基為佳,以 烷基或芳基較佳,以芳基更佳。前述烷基、芳基、丨價雜 %基及芳烷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中之當具 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在别述式(10)中,R16以烷基、芳基或1價雜環基為佳, 以貌基或芳基較佳,衫基更佳。前述絲、芳基、i價 雜環基及芳絲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⑴中之當Ar1 具有取代觸林絲之射所朗之定義 、例相同。 〜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 _說明_前述式⑶所^構成單元 。再者,前述式 不ί構成料係與前述切)所敎構成單元不同。 或取^中’紅、Ar5及Ar6分別獨立地表示#取、 是由2個芳取代之2價芳香族雜環基" A 4 5义鍵連、、、。而成之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基 個氣原:子:成及之二之:芳_^^ ’、 且包括具有獨立之苯環或縮3 ' 68 320208 200906891 者。前述伸芳基之碳數通常為6至60左右,且以6至48 為佳、以6至30較佳、以6至18更佳、以6至尤佳、 以6特佳。該碳數不含取代基之碳數。前述伸芳基之例可 舉例如:1,3-伸苯基、1,4-伸苯基、丨,4-萘二基、2, 6_萘 一基、9’ 10-S 一基、2,7-非二基、5,12-稠四苯二基、2,7-苐二基、3, 8-茈二基等。
Ar、Ar及Ar6所示之2價雜環基之碳數通常為4至6〇 左右,且以4至20為佳、卩4至"交佳、卩4至5更佳。 前述2價雜環基之例可舉例如:2,5_噻吩二基、n—甲基 2, 5比咯一基、2, 5-呋喃二基、2, 5-吡啶二基、2, 6-吡啶 基2, 4圭啉一基、2, 6-喹琳二基、1,4-異喹啦二基、 1,5異喹啉一基、4, 7-苯并[1,2, 5]噻二唑二基、3, 7_啡噚 畊二基、3, 6-吵唾二基等。 由2個芳香環以單鍵連結而獻2價基可舉例如:(在 此方香%可舉例如記載於化學辭典第丨版(東京化學同 人)1345頁中者等)下述之式(3A-1)至式(3A-8)所示者。
(3A-2)
(3A-1)
(3A-6)
320208 200906891 A二/其Ar及&具有取代基時,其取代基之例以從貌 f,、f减、㈣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炫基、 方烧氧基、芳烧硫基、芳煤 却基方诀基、胺基、取代胺基、 =代魏基、齒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 基、醯胺基、醯亞胺基、丨價 彳雜衣基羧基、取代羧基、 二:之中選出者為佳,以從烧基、炫氧基、芳基、 =乳’芳燒基、芳燒氧基、取代胺基、取代石夕烧基、醯 叫^基及氰基之中選出者較佳’以從燒基、烧氧基、 方土、方氧基、芳燒基、芳炫氧基及取代緩基之中選出者 更佳以攸絲、燒氧基及芳基之中選出者尤佳,以烧基 特佳二前述院基、烧氧基、燒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 基、芳燒基、芳烧氧基、芳烧硫基、芳稀基、芳快基、取 代胺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 基、醯胺基、醯亞胺基、卜.價雜環基及取代羧基之定義、 例係與在前述式(1)中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 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Ar及Ar6以分別獨立地為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為 ^ ’以非取代或取代之1,3-伸苯基、非取代或取代之1,4-伸笨基、非取代或取代之1,4-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 2, 6-蔡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5—吡啶二基、非取代或取 代之1,4~異喹啉二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式(3A—丨)所 不之基較佳,以非取代或取代之1,4-伸苯基、或是非取代 或取代之1,4-萘二基更佳,以非取代或取代之丨,4-伸苯基 4寺佳〇 70 320208 200906891 紅5以非取代絲代之Ul觀、非取代或取代之 U-伸苯基、非取代或取代之丨,4、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 之2’ 7_葬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5吻定二基、非取 取代之1,4-異啥淋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七卜苯并[u 嗟二峻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3, 7〜啡啊二基、非取代或 取代之式(3A-1)所示之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式⑽_ 4)所不之基為佳,轉取代或取代之n伸苯基、非取代 或取代之1,4-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7_苐二基、非取 代或取代之2, 5-吡啶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込扣異喹啉二 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式(3A~i)所示之基較佳,以非取 代或取代之1,4-伸苯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式ua—u 所示之基更佳。 R1及R2分別獨立地以烷基、芳基或丨價雜環基為佳, 以烷基或芳基較佳,以芳基更佳。前述烷基、芳基、丨價 雜環基及芳烷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述式(1)中之當 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前述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之較佳例可舉例如下述式 (3B—1)至(3B —4)所示之構成單元。此等式中,表示氫 原子、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 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 取代胺基、梦烧基、取代矽烷基、鹵素原子、酸基、醯氧 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幾:基、 取代叛基、硝基或氰基。複數個Ra可相同或不同。前述炫 基、烧氧基、烧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烧基、 71 320208 200906891 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基、取代胺基、取代 矽烷基、鹵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 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及取代羧基之定義、例,係與在前 述式(1)中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之定 義、例相同。
(3B-4) '•式(4)所示之構成單元— 說明關於前述式⑷卿之構成單元。 梦代絲狀㈣基、麵代絲代之2 耗基、或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之2價基。代之2 在此’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非 =環基、或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之2價基之定代之2 4前項中所說明之㈣、例相同。義 '例’ X表不一CR ==:CR4〜或— R及R分别獨立地以氫原子、燒基或芳基為佳,以 320208 72 200906891 原子或芳基較佳。R3及R4所示之基也可具有取代基。前述 烷基、芳基、1價雜環基及取代羧基之定義、例,係與在 前述式(1)中之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所說明 之定義、例相同。 前述式(4)所示之構成單元之較佳例可舉例如:下述式 (4A— 1)至(4A—11)。 C4H9 0C8H17
C4H9 CsHnO (4A-1)
(4A-2) (4A-3) (4A-4)
(4A-6) (4A.7) (4A-5)
(4A-9)
73 320208 200906891 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中,從高分子化合物之耐熱 性、元件特性(發光效率、壽命)等觀點來看,以相對於全 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前述 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前述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 式(4)所示之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為90至100%為佳、以 95至100%較佳、以98至100%更佳、以100%特佳。 此外,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中,從高分子化合物 之耐熱性、元件特性(發光效率、壽命)等觀點來看,以相 對於全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 元、前述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式(3)所示之構成單 元之合計莫耳數為90至100%為佳、以95至100%較佳、以 98至100%更佳、以100%特佳。 此外,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中,從高分子化合物 之元件特性(發光效率、壽命)等觀點來看·,以相對於全構 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之合計莫 耳數為0. 01至90%為佳、以0. 1至50%較佳、以0. 5至10% 更佳、以1至5%特佳。 從元件特性(發光效率、壽命)等觀點來看,本發明之 高分子化合物係以含有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種 以上、與從由前述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式(3)所示 之構成單元所成群組中選出之1種以上者為佳,以含有前 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種以上、與從由前述式(7)所 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式(9)所示之構成單元所成群組中選 出之1種以上者較佳,以含有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之 74 320208 200906891 1種以上、前述式(7)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種以上、與前述 式(9)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種以上者;以及含有前述式(1) 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種以上、前述式(7)所示之構成單元之 1種以上、與前述式(3B—1)至(3B — 4)所示之構成單元之1 種以上者特佳。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依凝膠滲透層析法(以下稱為 「GPC」)所得之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Μη)通常 為lxlO3至lxlO8左右,且以lxlO4至lxlO6為佳。此外,換 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通常為lxlO3至lxlO8 左右,從成膜性之觀點及製作成元件時之效率之觀點而 言,以lxlO4至5xl06為佳、以3xl04至lxlO6較佳、以5x 104至5xl05更佳。 由於若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末端基仍殘留有聚合 活性基,則當將該高分子化合物使用於製作發光元件時有 發光特性和壽命會降低之可能性,故以安定之基為佳。以 與主鏈共軛鍵結者為佳,可舉例如隔介碳一碳鍵而與芳基 或雜環基鍵結之構造,具體而言可舉例如:日本特開平9 — 45478號公報之化10所記載之取代基等。 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中,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 元、前述式(2)至(4)所示之構成單元,分別可僅含有一種 或合併含有兩種以上。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可為任一種共聚物,例如:可 為欲段(block)共聚物、無規(random)共聚物、交替 (alternative)共聚物、接枝(graft)共聚物等之任一者。 75 320208 200906891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係做為發光材料、電荷輸送材 料等為有用,且在使用時,也可與其他高分子量之化合物 併用(亦即,也可做為後述之組成物使用)。 <高分子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較佳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可經由將例如下述式(a)所示 之化合物之1種以上、進一步依需要而與從由下述式(b_ 1)所示之化合物、下述式(b—2)所示之化合物、下述式(b 一 3)所示之化合物所成群組中選出之1種以上進行縮聚而 製造: (,RX)
(式中,Ar1、Ar2、Rx、RY、P及Q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 Y1表示鹵素原子、下述式(a— 1)所示之續酸醋基 (sulfonate group)、曱氧基、鄉酸酯殘基、删酸殘基(亦 即一B(0H)2)、下述式(a_2)所示之基、下述式(a-3)所示 之基、或下述式(a —4)所示之基;複數個Y1可相同或不同) Y1-Ar3——Y1 (b—1) (式中,Ar3及Y1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複數個Y1可相同 或不同) 76 320208 200906891 γ1_ N-^-ArS- *Ν~)-At6---γΐ R1 (b—2) R2 (式中 ’Ar4、Ar5、Ar6、Rm 意義;複數個γ1可相同或不同) ^ 4述相同之 —Ar7—
YJ """""X1-——γΐ (式中,Ar7、X1及γ 相同或不同) 0>—3) 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A ;複_ Y1可 0ο-s—rt II 0 (a-1) 之 (a-2)
MgXA (式中,Xa表示鹵素原子)-. (a-3)
——ZnXA (式中,Xa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 (a.4) ——Sn(RT)3 (式中,RT表示與前述相同之音羞 ^義,稷數個R彼此可相同或 + JprJ ) 〇 前述式⑷、(b-3)、‘ 2)及(a—3)中,γΐ ,χΑ所示之鹵素原何舉例如1原子、㈣子、及蛾原 所示之硼酸酯殘基 述式(a)、(b—1)至(b—3)令,γ1 320208 77 200906891 可舉例如下述式所示之基。
ch3 OCH3 ,oc2H5 0—j 〇 —B -B —B、J —B、 (DCH3 〇c2h5 0」 〇 前述式(a_l)中’ RT所不之烧基及芳基之定義、例, 係與在前述式(1)中之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 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 前述式(a — 1)所示之磺酸酯基可舉例如:甲績酸酉旨 基、三氟甲磺酸醋基、苯石黃酸酷基、4-曱基苯石黃酸酯基等。 前述式(a_4)中,RT所示之烧基及芳基之定義、例, 係與在前述式(1)中之當Ar1具有取代基時之取代基之項中 所說明之定義、例相同。前述式(a —4)所示之基可舉例如 三曱基錫烧基(trimethyl stannyl)、三乙基錫烧基、三丁 基錫烧基等。 前述式(a)、(b—Ι)至(b—3)所示之化合物可使用預先 合成並經單離者,也可在反應系統中調製並直接使用。 前述式(a)、(b—l)至(b—3)中,從前述式(a)、(b — 1)至(b — 3)所示之化合物之合成容易度和處理容易度等來 看,Y1以鹵素原子、观酸S旨殘基、棚酸殘基為佳。 前述縮聚之方法可舉例如:依需要而使用適當之觸媒 或適當之鹼,使前述式(a)、(b—l)至(b—3)所示之化合物 反應之方法。 前述觸媒可舉例如:由鈀[肆(三苯基膦)]、[參(二(苯 78 320208 200906891 =基丙:)]二把、乙㈣等纪錯合物;錄[肆(三苯基 埽苯基麟)丙燒]二氯錦、[雙(1,4_環辛 =物錯合物等過渡金屬錯合物,與依需要而可進 基二苯基麟、三(三級丁基麟)、三環己基膦、二苯 ㈣等配位基所組成之觸媒。前述觸媒可使 可直接制在反應^巾㈣而成者。 則述觸媒可單獨使用-種、或併用兩種以上。 m前述㈣時’其量並無特別料,但於 ==)、(b-^03-3)所示之化合物之莫耳數之人叶, 二屬ΓΓ物之量以。.°_至3莫耳當量為佳、以 更佳至G.5莫耳當量較佳、以〇._至〇.2莫耳當量 氟化Ξ述^舉例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絶、氟化鉀、 銨、淳务牛文二卸等無機驗;氣化四丁基銨、氯化.四丁基 二四丁基銨、氫氧化四丁基鐘等有機驗。 式(a)、用則述^日守’其里並無特別限定,但相對於前述 〇. 5至2Π ^1)至(b—3)所示之化合物之莫耳數之合計,以 十、,耳當量為佳、以1至1Q莫耳當量較佳。 行,4旦、聚可在冷劑不存在下進行、或在溶劑存在下進 ''通吊在有機溶劑存在下進行。 所示ί然前述有機溶劑係因前述式⑷、(b—l)至(b-3) 如:曱:物之種類和反應而異’但前述有機溶劑可舉例 喃、、本一甲苯、I 3, 5—三甲苯(mesitylene)、四氫呋 ,、〜曙貌(l’4-di〇xane)、二甲氧乙烧、N,N_二甲基 320208 79 200906891 乙醯胺、N,N-二曱基甲醯胺等。一般而言,為了抑制副反 應,以進行脫氧處理為佳。此等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 或併用兩種以上。 前述有機溶劑之使用量通常為使前述式(a)、(b — D 至(b — 3)所示之化合物之合計濃度達丨至9〇重量%之 量,且以達1至50重量%之量為佳、以達2至重量%之 量較佳。 前述縮聚之反應溫度並無特別限定,以一 1〇〇艺至200 °C為佳、以一80°C至150°C較佳、以〇它至i20°C更佳。 月!J述反應時間雖因反應溫度等條件而異,但通常在1 小時以上,且以2至500小時為佳。 前述縮聚有時以在無水條件下進行為佳。例如:當前 述式(a)、(b — 1)至(b — 3)中之Y1為前述式(a_2)所示之基 時,則在無水條件下進行。 前述縮聚之方法可舉例如:藉由Suzuk i反應而聚合之 方法(Chem. Rev.,第 95 卷,2457 頁(1995 年))、藉由 Grignard反應而聚合之方法(共立出版,高分子機能材料 系列第2卷,高分子之合成與反應(2),432至433頁)、 依山本聚合法而聚合之方法(Prog. Polym· Sci·,第17 卷,1153 至 1205 頁,1992 年)等。 前述縮聚之後處理可藉由周知之方法進行,可舉例 如:在曱醇等低級醇中加入前述縮聚中所得之反應溶液並 將析出之沉澱過濾、乾燥之方法。 雖可藉由前述後處理而得到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 80 320208 200906891 但當該高分子化合物之純度低時,可藉由再結晶、索司 (Soxhlet)萃取器連續萃取、管柱層析法等一般方法精製。 刖述式(a)所示之化合物可藉由例如使對應之9, 二一 溴蒽與二芳胺進行耦合反應之方法、使對應之蒽醌進行縮 合反應之方法等而製造。 ' <組成物> 本發明之組成物係含有從電洞輸送材料、電子輪送材 料及發光材料之中選出之至少丨種之材料、與本發明之高 分子化合物者。此組成物可做為例如發光材料或電荷輸送 材料使用。 前述從電洞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及發光材料之中 選出之至少1種之材料、與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含有 比率可依用途決定’當做為發光材料使用時,相對於組成 物全體之重量100重量份’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重量 通常為20至99重量份,且以4〇至95重量份為佳。
本發明之組成物如同後述,因含有有機溶劑等溶劑, 而也可調製成溶液(也稱為「印墨組成物」)。詳細如後述。 本發明之組成物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 為i〇3至Μ左右,且以心。、佳。此外,= 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通常為1〇3$1〇8亡士換#成t本 觀點及斛…灿 通常為10至10左右,從成膜性之 .. 侍兀件之發光效率之觀點來看,以1><1〇4至5χ1〇6 為佳。在此,所謂本發明之組成物之 啦分析該組成物所求得之值。 ^係心以 <溶液(印墨組成物)> 320208 81 200906891 本發明之溶液係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溶劑 者。在其他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溶液係本發明之組成物 含有溶劑而成者。此溶液有用於印刷法等。此外,除了前 述高分子化合物及溶劑以外,本發明之溶劑也可含有電洞 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發光材料、安定劑、增黏劑(用 於提高黏度之高分子量之化合物或貧溶劑)、用於降低黏度 之低分子量之化合物、界面活性劑(用於降低表面張力 者)、抗氧化劑等。 相對於本發明之溶液100重量份,本發明之溶液中之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比例通常為0. 1至99. 9重量份, 且以0. 1至10重量份為佳、以0. 2至7重量份較佳、以 0. 5至2重量份更佳。 本發明之溶液之黏度可依印刷法之種類調整,但當如 喷墨列印法等將該溶液經由吐出裝置吐出時,為了防止吐 出時之喷嘴阻塞或飛行彎曲,以在25°C時為1至20mPa.s 之範圍為佳。 做為前述增黏劑使用之高分子量之化合物,只要為與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同樣對於溶劑具有可溶性且不會阻 礙發光或電荷輸送者即可,可使用例如:高分子量之聚苯 乙烯、高分子量之聚甲基丙烯酸曱酯等。此等高分子量之 化合物以換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在50萬以上 為佳、以在100萬以上較佳。 也可使用貧溶劑做為前述增黏劑。對於前述溶液中之 固形分添加少量貧溶劑,即可提高黏度。當以此目的添加 82 320208 200906891 貧溶劑時,只要在溶液中之固形分不會析出之範圍内,選 擇溶劑之種類與添加量即可。若一併考慮保存時之安定 性,則貧溶劑之量,相對於溶液全體之質量100重量份, 以在50重量份以下為佳、以在30重量份以下更佳。 前述抗氧化劑係用於提高本發明之溶液之保存安定性 者。前述抗氧化劑,只要為與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同樣 對於溶劑具有可溶性且不會阻礙發光或電荷輸送者即可, 可例示如:盼系抗氧化劑、填系抗氧化劑等。 雖無特別限定,但本發明之溶液之溶劑係以可將該溶 液中之固形成分溶解或均勻地分散者為佳。該溶劑可例示 如:氯仿、二氯曱烷、1,2-二氯乙烷、1, 1,2-三氯乙烷、 氯苯、鄰二氯苯等氯系溶劑;四氫呋喃、二噚烷、苯曱醚 等醚系溶劑;曱苯、二曱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環己烷、 曱基環己烷、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 正癸烷等脂肪族烴系溶劑;丙酮、曱基乙基酮、環己酮、 二苯基酮、乙醯苯等酮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 酸2-乙氧乙酯(ethyl cellosolve acetate)、安息香酸甲 酯、乙酸苯酯等酯系溶劑;乙二醇、乙二醇單丁醚、乙二 醇單乙醚、乙二醇單甲醚、二甲氧基乙烷、丙二醇、二乙 氧基曱烷、三乙二醇單乙醚、甘油、1,2-己二醇等多元醇 及其衍生物,曱醇、乙醇、丙醇、異丙醇、環己醇等醇系 溶劑;二甲基亞颯(dimethylsulfoxide)等亞颯系溶劑;N-甲基-2-吡咯啶酮、N,N-二曱基曱醯胺等醯胺系溶劑。此等 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併用兩種以上。此等之中,從本 83 320208 200906891 ^明,高分子化合物等之溶解性、成膜時之均勻性、黏度 特性等觀點來看,以芳香族李' ^ ^ 自铁^工糸/合劑、醚系溶劑、脂肪族 糸洛劑、酯系溶劑、酮系溶劑為佳, 乙苯、=乙苯、三曱苯、正丙苯、異丙苯、正丁苯、異丁苯、 ::丁苯、正己笨、環己苯、卜甲萘、四氫萘(tetralin)、 、乙氧苯、環己烷、聯環己烷(biCyCl〇hexyl)、環 己細基環己酮、正庚基環己烧、正己基環己烧、十氮萃 (decalin)、安息香酸甲g|、環己酮、2_丙基環己酌、2一 庚酮、3一庚,、4_庚酮、2-辛酮、2~壬綱、2—癸鲷、二環 己基酮、乙醯苯、二苯基酮較佳。 從成膜I·生、元件特性等觀點來看,前述溶劑以組合2 種以上❹為佳、以組合2至3種使用較佳、以組合 使用特佳。 當在♦發明之溶液中含有2種溶劑時,其中】種溶劑 可為在25 C呈固體狀態者。從成膜性之觀點來看,以!種 溶劑為_在18代以上之溶劑為佳、並料,點在·。⑶ ^溶劑較佳。此外,從黏度之觀點來看,以1重量%以上 之方香族聚合物在6Gt會溶解於2種溶射任—者為佳, 且以1重量%以上之芳香族聚合物在25ΐ:會溶於2種溶劑 中之1種溶劑為佳。 本發明之溶液中含有2種以上之溶劑時,從黏度 、—、卜之觀點來看,以海點最高之溶劑佔該溶液中之全 洛劑重量之40至9G重量%為佳、以佔5Q至9G重 以佔65至85重量%更佳。 杈佳 320208 84 200906891 本發明之溶液中所含之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可為1 種或2種以上,在不損及元件特性等之範圍内,也可含有 該高分子化合物以外之高分子量之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溶液中,可在重量基準為1至lOOOppm之 範圍内含有水、金屬及其鹽◦前述金屬之例可舉例如:經、 納、#5、針、鐵、銅、鎳、銘、鋅、鉻、猛、銘、翻、銀 等。此外,在本發明之溶液中,也可在重量基準為1至 lOOOppm之範圍内含有矽、磷、氟、氯、溴等。 <薄膜> 本發明之薄膜係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者,例 如:發光性薄膜、導電性薄膜、有機半導體薄膜等。 本發明之薄膜可依例如旋轉塗布法、澆鑄法、微凹版 塗布法、凹版塗布法、棒塗布法、輥塗布法、線棒塗布法、 浸塗法、喷塗法、網版印刷法、彈性印刷(f 1 exography) 法、平版印刷法、喷墨列印法、毛細管塗布法、喷嘴塗布 法等而製作,以依網版印刷法、彈性印刷法、平版印刷法、 喷墨列印法製作為佳,以依喷墨列印法製作較佳。 當使用本發明之溶液製作薄膜時,由於該溶液中所含 之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高,故可在100 它以上之溫度烘焙,且即使在130°C之溫度烘焙,元件特 性之降低程度也很小。此外,依該高分子化合物之種類, 也可在160°C以上之溫度烘焙。 從元件之亮度和發光電壓等觀點來看,發光性薄膜以 發光之量子產率在30%以上為佳、以在50%以上較佳、以在 85 320208 200906891 60%以上更佳、以在7Q%以上特佳。 前述導電性薄膜$ I二; 哥犋之表面電阻以在1ΚΩ/□以為 以在100Ω/□以下軔杜 、^ 卜芍佳 季乂佳、以在10Ω/□以下更佳。可緩 由在該導電性薄膜中^ ν 释雜路易斯酸、離子性化合物,以接 高導電度。 刖述有機半導體薄膜以電子移動度或電洞移動度之任 -較大者在HTW/V · s以上為佳、以在1〇、2/ν . s 以上較佳、以在urW/V. s以上更佳。可經由在形成有 Si〇2等絕緣膜與閘極之Si基板上形成該有機半導體薄膜, 並以Au等形成源極與汲極,而製作成錢電晶體。 <發光元件> 接著,說明關於本發明之發光元件。 本發明之發光元件係具有由陽極及陰極所組成之電 極、與設置於該電極間且含有前述高分子化合物之有機層 者。 曰 前述有機層以從發光層、電洞輸送層、電洞注入層、 電子輸送層、電子注入層及層間層(interlayer)之中選出
之1種以上之層為佳,又以在其中含有發光層、或者前述 有機層為發光層較佳。 U 如述發光層係愿、·^曰具有發光機.能之層。電洞輪送;係 意指具有輸送電洞之機能之層。電子輸送層係意指具有輪 送電子之機能之層。層間層係指在發光層與陽極之間且鄰 接發光層而存在,並具有將發光層與陽極、或是將發光層 與電洞注入層或電洞輸送層隔離之作用之層。再者,電子 320208 86 200906891 輸送層與電洞輸送層總稱為電荷輸送層。此外,電子注入 層與電洞注入層總稱為電荷注入層。發光層、電洞輸送層、 電洞注入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入層及層間層分別可為 僅由一層組成者、或由兩層以上組成者。 當前述有機層為發光層時,該發光層可進一步含有電 洞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或發光材料。在此,所謂發光 材料係意指會發出螢光及/或磷光之材料(惟,本發明之高 分子化合物除外)。 當前述有機層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電洞輸送 材料時,相對於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電洞輸送材料之 合計100重量份,該電洞輸送材料之比例通常為1至80重 量份,且以5至6 0重量份為佳。 當前述有機層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電子輸送 材料時·,相對於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電子輸送材料之 合計100重量份,該電子輸送材料之比例通常為1至80重 量份,且以5至6 0重量份為佳。 當前述有機層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發光材料 時,相對於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發光材料之合計100 重量份,該發光材料之比例通常為1至80重量份,且以5 至6 0重量份為佳。 當前述有機層含有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與從電洞 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及發光材料之中選出之2種以上 時,相對於此等之合計100重量份,發光材料之比例通常 為1至50重量份,且以5至40重量份為佳,相對於此等 87 320208 200906891 之合計100重量份,電洞輸送材料及電子輸送材料之合計 比例通常為1至50重量份,且以5至40重量份為佳。 前述電洞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料及發光材料可使用 已周知之低分子量之化合物、三重態發光錯合物、或南分 子量之化合物,以使用高分子量之化合物為佳。 前述高分子量之化合物可舉例如:記載於^099/ 13692、W099/48160、GB2340304A、WOOO/53656、W001 /19834、WOOO/55927、GB2348316、WOOO/4632卜 WOOO /06665、W099/54943、W099/54385、US5777070、W098 /06773、W097/05184、WOOO/35987、WOOO/53655、W001 /34722、W099/24526、WO00/22027、WO00/22026、W098 /27136、US573636、W098/21262、US5741921、W097/ 09394、W096/29356、WO96/10617、EP0707020、W095/ 07955、日本特開 2001 — 181618、日本特開 2001 — 123156、 曰本特開2001 — 3045、日本特開2000 — 351967、日本特開 2000 — 303066、日本特開 2000_ 299189、日本特開 2〇〇〇 —252065、日本特開 2〇〇〇— 136379、日本特開 2〇〇〇 — 104057、日本特開 2〇〇〇 — 80167、日本特開平 1〇 — 32487〇、 曰本特開平10- 11489卜曰本特開平9_ 111233 '曰本特 開平9-45478等中之以苐二基做為重複單元之聚合物及 共聚物(以下稱為「⑷聚合物」)、以伸芳基做為重複單 凡之⑷聚合物、以伸芳基伸乙烯基做為重複單元之(共) 聚合物、以二價料族絲做為重複單元之(共 、。 前述低分子量之化合物可舉例如:萘衍生物^及其 320208 88 200906891 衍生物、茈及其衍生物;聚次甲基(polymethine)系、二苯 并旅啥(xanthene)系、香豆素(coumarin)系、花青素 (cyanine)系等色素類;8-羥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之金屬錯合 物、芳香族胺、四苯基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四苯基丁二 烯及其衍生物等,更具體而言可舉例如:記載於日本特開 昭57_ 51781號、日本特開昭59 — 194393號公報中者等。 前述三重態發光錯合物可舉例如:以銀為中心金屬之 Ir(ppy)3、Btp2lr(acac),以鉑為中心金屬之PtOEP,以銪 為中心金屬之Eu(TTA)3phen等。具體而言,記載於例如: Nature, (1998), 395, 151 ' Appl. Phys. Lett. (1999), 75(1), 4 ' Proc. SPIE-Int. Soc. Opt. Eng. (2001), 4105 (Organic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and DevicesIV), 119Ί. Am. Chem. Soc., (2001), 123, 4304 ' Appl. Phys. Lett., (1997), 71 (18), 2596、Syn. Met.,(1998),94(1),103、Syn. Met., (1999),99(2),1361、Adv. Mater.,(1999),11(10),852、 Jpn. J. Appl. Phys·, 34, 1883 (1995)等。
89 320208 200906891 則述發光層之膜厚之最佳值係因使用之材料而異,只 要選擇使驅動電壓與發光效率達適度之值即可,通常為lnm 至1⑽’且以2nm至500nm為佳、以5nm至2〇〇nm較佳。 前述發光層之形成方法可舉例如從溶液成膜之方法。 從溶液成膜之方法可使用例如旋轉塗布法、洗绩法、微凹 版塗=法、凹版塗布法、棒塗布法、輥塗布法、線棒塗布 法、、浸塗法、喷塗法、網版印刷法、彈性印刷法、平版印 刷法、噴墨列印法、毛細管塗布法、嘴嘴塗布法等塗布法, 從圖木形成和多色分塗之容易性之觀點來看,以網版印刷 法彈性印刷法、平版印刷法、喷墨列印法等印刷法為佳。 β從元件之亮度等觀點來看,本發明之發光元件以在於 陽極與陰極之間施加3.5V以上之電壓時最大外部量子產 率在1%以上為佳、以在1.5%以上較佳。 本發明之發光元件可舉例如:於陰極與發光層之間設 置有電子輸送層之發光元件、於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設置有 、電洞輸送層之發光元件、於陰極與發光層之間設置有電子 輸送層且於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設置有電洞輸送層之發光元 件等,其例可舉例如下述3)至d)之構造: a) 陽極/發光層/陰極 b)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陰極 C)陽極/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d)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在此,/係表示各層互相鄰接而積層,以下皆同)。 此外’關於此等構造’也可例示如於發光層與陽極之 90 320208 200906891 間鄰接發光層設置層間層之構造。 至d,)之構造: 狹5之,可例示如a,: )陽極/層間層/發光層/陰極 b’)陽極/電洞輸送層/層間層 陽極/層間層/發光層/電子輪送= d )陽極/電洞輸送層/層 π 陰極。 "發光層/電子輪送層/ 送層中通常含有前述電洞輪送材料(古八θ在該電洞輪 分,量之化合物)。該電洞輪送材料可::之^ (P〇iyv_ earbaZQle)料衍生物、 卡唾 在側鏈或线上具有芳㈣狀初氧仿生物、 =ίη1)Γ生物、芳胺衍生物、二苯乙婦衍生:= ==生物、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聚嗟 二 =了衍生物、聚(對伸苯基伸乙婦基)及其衍生物、 =2, 5—伸嗟吩基伸乙稀基)及其衍生物等、和記載於曰本 2開昭63-70257號公報、日本特_ 63— 175則號公 本特開平2一 135359號公報、日本特開平2- 135361 號公報、日本特開平2 —細88號公報、曰本特開平3 — 3799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_ 152184號公報中者等。 此等之中,高分子量之化合物係以聚乙烯咔唑及其衍 生物、聚石夕烧及其衍生物、在側鏈或主鏈上具有芳香族胺 化合物基之聚矽氧烷衍生物、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聚噻吩 及其衍生物、聚(對伸苯基伸乙烯基)及其衍生物、聚(2, 5一 320208 91 200906891 伸噻吩基伸乙縣)及其衍线 街生物、聚石夕規及其街生物、在側鍵或主m=其 胺之聚錢烧魅物較佳。 1 _上具有方香族 物;=物低分:量之化合物可例示如:靖衍生 此等低分子物、q基二崎生物。 用為佳。 。w使其分散於料子料劑中後使 見先之 =::::::極度阻礙電荷輸送一 (-乙烯⑽ =物二:::合劑可例示" 伸嚏略Ir γ甘、 y久卉何生物、聚(2, 5- 聚两稀二‘二=物'聚破駿酷、聚丙烯·、 聚梦氧貌等 騎?SI、聚苯乙稀、聚氣乙烯、 離如從乙烯單體進行陽 聚石夕院及其何生物可例示如記載於chem· 第89 ’ 1359頁(1989年)、英國專利g_q196號公開說明書 化。物等。合成方法也可使用記载於此等文獻中之方 冼,但特別宜使用Kipping法。 聚魏:¾及其衍生物係由於在錢院骨架構造中幾乎 :電洞輸送性’故以在側鏈或主鏈上具有前述低分子量之 ^同輸送材料之構造者為佳、以在侧鏈或主鏈上具有具電 祠輪送性之芳香族胺者較佳。 92 320208 200906891 量之之成膜法係並無特別限制,當使用低分子 膜之方:;使::::㈣:r黏合劑之混合溶液成 成膜之方法。 里之化合物時’可例示如從溶液 在錢成膜時所使用之溶劑,係以可將電洞於梦姑 料溶解或均勻地分 于ΛΤ將電讀达材 mu 9 劑可例示如:氯仿、二 =系=氯?、u,2:三氯乙燒、氯苯、鄰二氯 甲苯等二悉…四風夫喃、一%燒等輕系溶劑;甲苯、二 正己烧t煙系溶劑;環己烧1基環己燒、正戊院、 溶劑;丙_、甲其7 六烷4月曰肪族烴系 乙酸丁1_乙|酮等酮系溶劑;乙酸乙醋、 單頂、乙=蝴等醋系溶劑,·乙二醇、乙二醇 丙二醇、乙二醇單甲醚、二甲氧基乙貌、 1等二:三乙二醇單乙_、甘油、1,2_己 二ΐ =衍生物,乙醇、丙醇、異丙醇、 比咯啶酮、L二甲基甲醯胺等 广”基_2- 單獨使用-種、或併用兩種以上糸冷劑。此等溶劑可 版塗===例如:旋轉塗布法、輯法、微凹 法、浸塗法、,塗法、網:=法、輥塗布法、線棒塗布 刷法、喷墨列印法、毛細管塗布法、喷嘴塗;版印 電洞輸送層之膜厚之最佳值係因使用之材料而土田 要選擇使驅動_與發光效率達適當之值即可,但 320208 93 200906891 須為不會產生針孔之厚度’若過厚,則元件之驅動電壓會 升高而不佳。因此,該電洞輸送層之膜厚通常為至i /im,且以2至500nm為佳、以5至200nm較佳。 當本發明之發光元件具有電子輸送層時,在該電子輸 送層中通常含有前述電子輸送材料(高分子量之化合物、低 分子量之化合物)。該電子輸送材料可使用已周知者,可例 示如:噚二唑衍生物、蒽醌二甲烷及其衍生物、苯醌及其 衍生物、萘醌及其衍生物、蒽醌及其衍生物、四氛基惠酿 二曱烷及其衍生物、苐酮衍生物、二苯基二氰基乙稀及其 衍生物、聯苯醌(diphenoquinone)衍生物、8-經基嗤淋及 其衍生物之金屬錯合物、聚喹啉及其衍生物、聚喧曙淋及 其衍生物、聚苐及其衍生物等、和記載於日本特開昭63一 70257號公報、日本特開昭63— 175860號公報、日本特開 平2— 135359號公報、日本特開平2一 135361號公報、日 本特開平2 — 209988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37992號公 報、曰本特開平3- 152184號公報中者等。此等之中尤以 曙二峻衍生物、苯酷及其衍生物、蒽醌及其衍生物、8_經 基喹#及其衍生物之金屬錯合物、聚喹啉及其衍生物 喹噚啉及其衍生物、聚苐及其衍生物為佳,以聯苯 基)_5-(4-三級丁基苯基)-1,3, 4-噚二唑、苯醌、惹醌:參 (8-喹啉酚)鋁、聚喹啉更佳。 / 5 電子輸送層之成膜法並無特別限制,當㈣❹ϋ 之化合物時,可例示如從粉末之真空蒸鏡法、或是從溶液 或熔融狀態顏之方法,當使用高分子量德合物時,可 320208 94 200906891 例示如從溶液或熔融狀態成膜之方法。 態成叙枝卜切剌料μ付纽融狀 在從溶液成膜時所使用之溶劑,係以可將電 二,Α密黏合劑溶解或均勾地分散者為: 可例示如:氯仿、二氯甲炫、二氯乙燒、" 乙燒、氯苯、鄰二氯苯等氯系溶劑;,U口-二乳 醚系溶劑;甲苯、_甲I^ 南、一%垸等 Τ本—甲本專方香族烴系溶劑己 基架己燒、正戊烧、正己院、正庚貌、正辛燒、正: 正癸貌等月旨肪族烴系溶劑;丙剩、甲基 = 酮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Tg|、 Π &己姻專 溶劑;乙二醇、乙二醇單頂、二乙醋等醋系 ro Λ ^ G一醇早乙醚、乙二醢留 單二^=6氧基^'三乙二醇 乙醇、,油、1,2_己二醇等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甲醇、 ’、丙醇、異丙醇、環己料醇系溶劑,·其 亞石風系溶劑;N-甲基如比 二:專 胳各冷M ,, ^ ιν’ ν — τ基甲醯胺等醯 糸命劑。此麵劑可單獨❹-種、或併用兩種以上。 從溶液或炼融狀態成膜可使用例如:旋轉塗布法、濟 凹版塗布法、凹版塗布法、棒塗布法、輥塗布法、 :棒塗布法、浸塗法、喷塗法、網版印刷法、彈性印刷法、 塗=刷法、喷墨列印法、毛細管塗布法、噴脅塗布法等 電子輸送層之膜厚之最佳值係因使用之材料而里,口 要選擇使‘_祕與發光料達適 : 須為不會產生針孔之厚度,若過厚,則元件之驅動;壓; 320208 95 200906891 升高而不佳。因此,該電子輸送層之膜厚通常為i /^,且以2至500nm為佳、以5至2〇〇咖較佳。⑽至1 前述電洞注入層、電子注入層係在鄰接電 何輸运層中’為具有改善從f極注人電荷之效率处電 且具有降低元件之驅動電壓之效果者。 此, 為了提高與電極之密著性和改善從電極注入 ^ 率’可鄰接電極而設置前述電荷注人層或絕緣層:之效 均膜厚為0.5至4. 〇nm,以下皆同),此外,為平 之密著性和Β^τ止混合等,也可在電荷輸送層和發光^之^ 面插入薄的緩衝層。 θ
積層之層之順序和數量及各層之厚度,只要考量 效專和元件壽命而斟酌調整即可。 X 在本發明中,設置有電荷注入層(電子注入層、電洞注 入層)之發光7L件可舉例如:鄰接陰極設置有電荷注入層之 發光70件、鄰接陽極設置有電荷注人層之發光元件。 可舉例如e)至ρ)之構造: e) 陽極/電荷注入層/發光層/陰極 f) 陽極/發光層/電荷注入層/陰極 g) ,極/電荷注人層/發光層/電荷注人層/陰極 ),極/電荷注人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陰極 I) ,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荷注人層/陰極 J) 陽極/電荷注人層/電洞輪送層/發光層 注 /陰極 層 k)陽極/電荷注入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320208 96 200906891 l) 陽極/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荷注入層/陰極 m) 陽極/電荷注入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荷注入層 /陰極 η)陽極/電荷注入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 /陰極 〇)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荷注入層 /陰極 Ρ)陽極/電荷注入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 /電荷注入層/陰極。 關於此等構造,也可例示如於發光層與陽極之間鄰接 發光層設置層間層之構造。再者,此時,層間層也可兼做 為電洞注入層及/或電洞輸送層。 電荷注入層之例可舉例如:含有導電性高分子之層、 設置於陽極與電洞輸送層之·間且含有具有在陽極材料與電 洞輸送層中所含之電洞輸送材料之中間值之游離電位 (ionization potential)之材料之層、設置於陰極與電子 輸送層之間且含有具有在陰極材料與電子輸送層中所含之 電子輸送材料之中間值之電子親和力之材料之層等。 當前述電荷注入層為含有導電性高分子之層時,該導 電性高分子之導電度以1(Γ5至l〇3S/cm為佳,為了減少發 光像素間之漏電流,而以在10—5至102S/cm較佳,以在1CT5 至lt^S/cm更佳。 當前述電荷注入層為含有導電性高分子之層時,該導 電性高分子之導電度以10_5至103S/cm為佳,為了減少發 97 320208 200906891 光像素間之漏電流,而以在1(Γ5至1Q2s/cm較佳,以在ι〇5 至10 S/cm更佳。通常,為了使該導電性高分子之 在如此之範會在該導電性高分子中摻 又 摻雜之離子之種類,若在電洞注入層則為陰離子若 在電子注人層則為陽離子。陰離子可例示如:聚苯供 酸離子、絲料_子、樟__子等,陽離子可^ 不如1離子、娜子、娜子、訂基銨離子等。 使用於電荷注入層之材料,只要依與電極和鄰接之芦 之材料之_適當選擇即可,可例示如:聚苯胺 物、聚嗔吩及其衍生物令叫及其魅物、聚伸苯基伸 乙稀基及其衍生物、聚㈣吩基伸乙縣及其衍生物、取 啥琳及其衍生物、㈣卩f似其衍生物、在主鏈或側鍵^ 含有芳香族胺構造之聚合鱗導紐高分子、金屬駄花青 素(metal Phthal〇Cyanine)(鋼酞花青素等)、碳等。 前述絕緣層之材料可舉例如:金屬I化物、金屬氧化 物、有機絕緣材料等。設置有前述絕緣層之發光元件可舉 例如:鄰接陰極設置有絕緣層之發光元件、鄰接陽極設置 有絕緣層之發光元件。 設置有絕緣層之發光元件可舉例如下述從 構 造: q) 陽極/絕緣層/發光層/陰極 r) 陽極/發光層/絕緣層^/陰極 s) 陽極/絕緣層/發光層/絕緣層/陰極 t) 陽極,絕緣層/電洞輪送層/發光層/陰極 98 320208 200906891 U)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絕緣層/陰極 V) 陽極/絕緣層/電洞輪送"發光層乂緣層/陰極 W) 陽極/絕緣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π X) 陽極/發光層/電子輸送層/絕緣層/陰極 y)陽極/絕緣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絕緣層/阶極 Z)陽極/絕緣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輪送層》陰極 aa)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子輪送層/ ^
陰極 ' θ X ab) 陽極/絕緣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 絕緣層/陰極 、 剛;此荨構^ ^ J ^、卻於發光層與陽極之間鄰 發光層設置層間廣之構造。再者,此時,相層也可兼 為電洞注入層及/或電洞輸送層。 關於在上述之構造a)至ab)中使㈣相層之 =係:設置於陽極與發光層之間,且由具有在陽極s 電^入層或電洞輸送層、與構成發光層之高 ^ 之中間之游離電位的材料所構成者為佳。“ 使用於層間層之材料可例示如 衍生物、在側鏈或主 户有聚乙烯咔唑及其 物、芳胺衍生物=上具有芳香族胺之聚伸芳基衍生 層間層之成膜一方^;:;^1 等芳香族胺的聚合物= 量之:料時,可例C用高分子 層之材料溶解或㈣=之㈣’係以可將使用於層間 刀散者為佳。該溶劑可例示如:氯 320208 99 200906891 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氯苯、 鄰二氯苯等氯系溶劑;四氫呋喃、二噚烷等醚系溶劑;甲 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環己烷、甲基環己烷、正 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等脂肪 族烴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等酮系溶劑;乙 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2-乙氧乙酯等酯系溶劑;乙二醇、 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曱醚、二曱氧基 乙烷、丙二醇、二乙氧基曱烷、三乙二醇單乙醚、甘油、 1,2-己二醇等多元醇及其衍生物,曱醇、乙醇、丙醇、異 丙醇、環己醇等醇系溶劑;二甲基亞颯等亞颯系溶劑;N-甲基-2-吡咯啶酮、Ν,Ν-二曱基曱醯胺等醯胺系溶劑。此等 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併用兩種以上。 從溶液成膜可使用例如:旋轉塗布法、澆鑄法、微凹 版塗布法、凹版塗布法、棒塗布法、輥塗布法·、線棒塗布 法、浸塗法、喷塗法、網版印刷法、彈性印刷法、平版印 刷法、噴墨列印法、毛細管塗布法、喷嘴塗布法等塗布法。 層間層之膜厚之最佳值係因使用之材料而異,只要選 擇使驅動電壓與發光效率達適當之值即可,通常為lnm至 1 /zm,且以2至500nm為佳、以5至200nm較佳。 當鄰接發光層設置層間層時,特別是當依塗布法形成 兩側之層時,有時兩層之材料會混合而對於元件特性等造 成不良影響。當依塗布法形成層間層後,依塗布法形成發 光層時,減少兩層之材料混合之方法可舉例如:依塗布法 形成層間層,將該層間層加熱而使其對於製作發光層所使 100 320208 200906891 用之有機溶劑變成不溶後,再形成發光層之方法。前述力 熱之溫度通常為iso至30(rc左右。前述加熱時間通常為; 分鐘至1小時左右。此時,為了去除沒有因加熱而變成不 洛於溶劑之成分,只要在加熱後,在形成發⑽前,以使 用於形成發光層之溶劑清洗該層間層即可。當經由加孰而 使其不溶於溶_充分储時,可省略該清洗。為了充分 進行經由加熱喊其不溶於溶劑,以使用在分子内含有: 少—個可聚合之基者做為使料層間層之高分子量化合物 為佳。並且,前述可聚合之基之數量以相對於分子内之 成單元之數量,在5%以上為佳。 形成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的基板,只要為在形成電極、 形成有機物層時不會產生變化者即可,可㈣如:由玻璃、 ,膠、高分子薄膜、㈣材料所組成者。#為不透明基板 日文’以相對之電極為透明或半透明為佳。.. a、本發明之發光元件所具有之陽極及陰極之至少一者通 爷為透明或半透明,以陽極側為透明或半透明為佳。 *前述陽極之材料可舉例如導電性之金屬氧化物膜 2之金屬薄膜等,具體而言可使用:使用由氧化銦、氧 鋼^氧化錫、及此等之複合物之銦·錫.氧化物⑽)、 、.氧化物料組成之導電性則所做成之膜 或金、鉑、銀、鋼等’且以IT〇、銦· =锡為佳。製作方法可舉例如:真空蒸錢法:、 =子錢覆法、電鍵法等。此外,該陽極也可使用=法、 ,、何生物、聚嗟吩及其衍生物等有機透 本胺及 电腰。再者, 320208 101 200906891 也可將陽極製成2層以上之積層構造。 陽極之膜厚可考慮透光性與導電度而適當選擇,例 如:10nm至10/z m,且以20nm至l//m為佳、以50至500nm 較佳。 為了使電荷容易注入,在陽極上也可設置由酞花青素 衍生物、導電性高分子、碳等所組成之層;由金屬氧化物、 金屬氟化物、有機絕緣材料等所組成之絕緣層。 前述陰極之材料以功函數(work function)小之材料 為佳。可使用例如:裡、鈉、钟、银、链、皱、鎮、J弓、 錄、鋇、銘、銃、叙、鋅、紀、銦、錦、#、銪、铽、镱 等金屬;或該等之中2種以上之合金;或該等之中1種以 上與金、銀、銘、銅、锰、鈦、銘、錄、鶴、錫之中1種 以上之合金;以及石墨或石墨層間化合物等。合金之例可 舉例如:鎮一銀合金、鎮一姻合金、·鎮一铭合金、姻一銀 合金、經一铭合金、裡一鎮合金、鐘一姻合金、飼一铭合 金等。也可將陰極製成2層以上之積層構造。 陰極之膜厚,只要考慮導電度和耐久性而適當調整即 可,通常為10nm至10/zm,且以20nm至1/zm為佳、以50 至500nm較佳。 陰極之製造方法可使用真空蒸鍍法、濺鍍法、或將金 屬薄膜熱壓合之積層法等。此外,在陰極與有機物層(亦即 含有本案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任何層)之間,也可設置由 導電性高分子組成之層、或是由金屬氧化物、金屬氟化物、 有機絕緣材料等組成之平均膜厚2nm以下之層,也可在製 102 320208 200906891 作陰極後,安裝保護該高分子發光元件之保護層 期f定地使用該高分子發光元件,以安裝用於從外部= 7G件之保護層及/或保護罩為佳。 Μ邊 該:護層可使用高分子量之化合物、金屬氧化 屬氟化物、金屬领化物等。該保護阜可使用金屬板、破璃 板、經對表面實施低透水率處理之塑谬板等,宜使用以執 硬化樹脂和光硬化樹月旨將該保護軍與元件基板貼合並密閉 之方法。若使用隔板(space·持空間,即容易防止 受損。若在該空間内密封如氮氣或氬氣等惰性氣體,即可 防止陰極氧化,並且經由在該空間中設置氧化鋇等乾燥 劑’而可容易地抑制在製造過程中吸附之水分或穿過硬化 樹脂渗入之微量水分對元件造成之損傷。此等之中,以採 取任1種以上之手段為佳。 本發明之發光元件可做為面.狀光源、區段顯示裝置、 點矩陣顯*裝置、液日日日顯示裝置之背錢等使用。 為了使用本發明之發光元件得到面狀之發光,只要將 面狀之陽極與陰極配置成互相重叠即可。此外,為了得到 圖案狀之發光1有在前述面狀之發光元件表面設置設置 有圖案狀之窗的遮罩之方法、將欲做為非發光部之層形成 極厚而使其實際上不發光之方法、將陽極或陰極之任一者 或將兩電極形成圖案狀之方法。可經由以此等任一方法形 成圖案,並將數個電極配置成可獨立地〇N/〇ff,而得到 能顯示數字或文字、簡單記號等之區段型顯示元件。並且, 為了製成點矩陣元件,只要將陽極與陰極一同形成條紋狀 320208 103 200906891 並配置成垂直相交即可。藉由分開塗布複數種不同發光色 之高分子螢光物之方法、或使用滤光片或螢光轉換濾光片 之方法,而可達成部分彩色顯示、多色顯示。點矩陣元件 可為被動驅動,也可與TFT等組合而主動驅動。此等顯示 元件可做為電腦、電視、行動終端機、行動電話、汽車導 航、視訊攝影機之觀景窗等顯示裝置使用。 並且,前述面狀之發光元件通常為自發光薄型,且可 適當做為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源用面狀光源、或是面狀之 照明用光源等使用。此外,若使用可撓性之基板,則也可 做為曲面狀之光源和顯示裝置等使用。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 受此等所限定。 (數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 在實施例中,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及重量 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儀(GPC,島津製作所製, 商品名:LC—ΙΟΑνρ)求出。使欲測定之高分子化合物溶於 四氫呋喃中使濃度達約0.5重量%後,取30//L注入GPC 中。GPC之移動相係使用四氫呋喃,以0. 6mL/分鐘之流速 流動。管柱係將TSKgel SuperHM —H(東曹製)2支與TSKgel SuperH2000(東曹製)1支以串聯連接。偵測器係使用差示 折射率偵測器(島津製作所製,商品名:RID—10A)。 (綠色發光之色純度之比較) 將高分子化合物做為發光材料使用時之綠色發光之色 104 320208 200906891 純度之比較,係以製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時所得之綠色發 光之色度座標C. I.E. 1931之(x,y)之值做比較。顯示器用 之 NTSC 規格(所謂 NTSC 係指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之綠色發光係該色度座 標(x,y)越接近(0. 20, 0. 70)則色純度越高。 (合成例1) [化合物1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在三口燒瓶中加入9, 10-二溴蒽 37_ 6g(0. llm〇l)、N-(4-三級丁基苯基)苯胺 50. 4g (0.22mol)、三級丁醇鈉 25.8g(0.27m〇i)、[參(二(苯亞曱 基)丙酮)]二把2. lg(2. 2mmol)、三-三級丁基膦1. gg (9imnol)、脫水甲苯91mL後,在i〇〇〇c攪拌5小時。之後, 將反應溶液冷卻至室溫,一面攪拌一面加入1N鹽酸水溶液 6. 2g及甲醇1250mL後,過濾析出之結晶,並依序以Me0H.、 祭餾水洗淨後,減壓乾燥,而得到粗生成物。將該粗生成 物以己烷進行再結晶,而得到6lg之目標化合物1(產率 100%,HPLC面積百分率值99. 3%)。 105 320208 200906891 'H-NMR (2 9 9. 4 MHz, CDC 1 3) : 1. 2 7 (s, 1 8H), 6.86( m, 2H), 7.0 8 (m, 8H), 7. 2 0 (m, 8H), 7.3 6 (m, 4H), 8. 2 1 (m, 4 H) LC-MS (APPI-MS (pos i) ) : 6 2 5 [M+H] +
(化合物1) (合成例2) [化合物2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在三口燒瓶中加入5〇 〇g合成例 1中所得之化合物l(8〇mm〇l)、氣仿1167mL並使其成均勻 溶液後,在25至35°c下一面攪拌一面費時3〇分鐘滴入由 N-溴琥珀醯亞胺29.4g(165mmol)與脫水n,N-二甲基曱醯 \ 胺67mL組成之溶液,並再在25至35它攪拌7小時。之後, 將反應混合物加熱回錢冷輕肌,並於射滴入甲醇 1330mL後,過濾析出之結晶,並以f醇洗淨結晶後,減壓 乾燥,而制59g之目標化合物2(產率95%,㈣面積百 分率值99. 2%)。 Ή-NMR (2 9 9. 4 MHz rnr ι ί , ,7 1 CDC13) :1.27 (s.lgfl), 6. 90 ,Η),7· (m,4Η), 7. 25 (m,8Η), 320208 106 1 16 (m, 4Η) 1 8 200906891 LC-MS (APPI-MS (p〇s i) ) : 7 S 1 [m+h]*
H3C一-CH3 H3C--CH3 ch3 ch3 (化合物幻 (合成例3) [2, 6-二-三級丁基蒽之合成] 在80至84t:下將蒽153g、三級丁醇191g、三氟乙酸 860mL擾拌24小時後’冷卻至4°C,並過濾析出之沉殿物 後,將結晶依序以曱苯、己烷洗淨,而得到灰色固體。將 該固體以甲苯進行再結晶,即得到目標之2,6—二—三級丁 基葱76.2g(產率30.5% ’ HPLC面積百分率值-99+ 1%)。 (合成例4) [9, 10-二溴-2, 6-二-三級丁基蒽之合成] 在由合成例3所得之2, 6-二-三級丁基蒽76. 2g及四 氯化碳2.4L組成之溶液中,在24至301:下費時1小時滴 入由肩82. 5g及四氟化碳240mL所組成之溶液,並且進行 擾拌3小時。接著,在冰浴中費時丨.5小時滴入ι〇%氫氧 化鈉水溶液1L後,從有機層分離水層。將所得之有機層水 洗後,減壓餾除四氯化碳至體積成為5〇〇m]L,並將所得之 溶液一面攪拌一面冷卻至7。〇後,濾取出之結晶,藉此而 得到目標之9,1〇-二溴_2,6-二-三級丁基蒽110g(產率 107 320208 200906891 95%,HPLC面積百分率值99. 7%)。 Ή-NMR (2 9 9. 4 MHz, CDC 1 3) : 1· 4 9 (s,18H),7. 70 (d, 2H), 8. 4 5 (s, 2 Η), 8. 5 0 (d, 2 Η) (合成例5) [化合物3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加入合成例4所得之9, 10-二溴 _2,6_二-三級丁基,%、50. Og、N-(4-三級丁基苯基)苯胺 50. Og、三級丁醇鈉25. 7g、[參(二(苯亞甲基)丙酮)]二鈀 2. Og、三-三級丁基膦1. 8g、脫水甲苯300mL後,在90°C 攪拌1小時。之後,將反應溶液冷卻至室溫後,以IN鹽酸 水溶液318mL中和,一面攪拌一面加入曱醇1L後,過濾、析 出之結晶’並將結晶以MeOH洗淨。使該結晶溶於甲本9 0 OniL 中後,加入己烷900mL並攪拌2小時後,過濾析出之結晶, 減壓乾操,而得到45. lg之目標化合物3(產率55%,肝1^ 面積百分率值99. 0%)。 LC-MS (APPI-MS (posi)) : 7 3 7 [Μ + ΗΓ
(化合物3) 108 320208 200906891 (合成例6) [化合物4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加入40. 〇g合成例5所得之化合 物3、氯苯840mL並加熱使其成均勻溶液後,在3〇。〇 一面 攪拌一面滴入由N-溴琥珀醯亞胺π. 7g與脫水N,N-二甲基 甲醯胺40mL組成之溶液後,在7。(:攪拌12小時。之後, 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己烷3360mL並攪拌1小時後,藉由過 濾去除析出之沉澱,並將濾液之全量濃縮成2〇〇mL後,濾 取析出之固體。將該固體以甲苯進行再結晶,藉此得到 25. 7g之目標化合物4(產率53%,HPLC面積百分率值 99. 3%) 〇 'H-NMR (2 9 9. 4 MHz, CDC 1 3) : 1. 2 1 (s, 1 8H), 1. 2 6 (s , 1 8 Η), 6. 8 9 (m, 4 Η), 7. 0 7 (m, 4 Η), 7. 2 5 (m, 8 Η), 7. 4 2 (d, 2Η),8. 〇 1 (m, 4Η) LC-MS (APPI-MS (posi)) : 8 9 3 [Μ+Η] +
(比較例1) 320208 109 200906891 [高分子化合物1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將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2(0.188g, 0.24mmol):
H3C— -CH3 h3c—^ch3 化合物 2 ch3 ch3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5(2. 06g,3. 76mffl〇i):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6(2. lOg,3. 96mmol):
、乙酸鈀(2. 7mg)、參(2-甲氧基苯基)膦(29. 6mg)、氯化三 辛基曱基録(商品名:Aliquat336(Aldrich 製),〇. 52g)、 甲苯(40mL)混合後,加熱至l〇5t:。在此反應溶液中滴入 2M Na2C〇3水溶液(1〇. 9mL)後,使其回流2小時。反應後’ 加入苯基硼酸(5〇mg),並再使其回流2小時。接著,加入 二乙基二硫代胺曱酸鈉水溶液後,在80°C攪拌2小時。冷 卻後,以水(52mL)洗淨2次、以3%乙酸水溶液(52mL)洗淨 2次、再以水(52mL)洗淨2次,並將所得之溶液滴入至甲 110 320208 200906891 醇(620mL)中後,過濾取出而得到沉澱物。使該沉澱物溶於 曱苯(124mL)中,並使其通過氧化鋁管柱、矽膠管柱而精 製。將所得之曱苯溶液滴入至甲醇(620mL)中並攪拌後,將 所得之沉殿物過濾取出並使其乾燥。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 1之產量為2. 54g。 高分子化合物1換算成聚苯乙稀之數平均分子量為 1. lxl05、換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 5x105。 以從加入之原料所求出之理論值而言,高分子化合物 1係由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與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以97 : 3之莫耳比所構成之無規共聚物。 (實施例1) [高分子化合物2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將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4(0. 157g, 111 320208 200906891 0. 17mmol):
下t式所示之化合物5(1. 5〇g,2. 74mmol):
化合物5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6(1. 55g,2. 92mmol):
、乙酸纪(2. Omg)、參(2-曱氧基苯基)膦(21. 6mg)、氯化三 辛基曱基銨(商品名:Aliquat336(Aldrich 製),0. 38g)、 甲苯(29mL)混合後,加熱至i〇5°C。在此反應溶液中滴入 2MNa2C〇3水溶液(7· 9mL)後,使其回流4. 5小時。反應後, 加入苯基棚酸(36mg),並再使其回流2小時。接著,加入 二乙基二硫代胺甲酸鈉水溶液後,在80°C擾拌2小時。冷 卻後,以水(38mL)洗淨2次、以3%乙酸水溶液(3gmL)洗淨 112 320208 200906891 2次、再以水(38mL)洗淨2次,並將所得之溶液滴入至曱 醇(450mL)中後,過濾取出而得到沉澱物。使該沉澱物溶於 曱苯(90mL)中,並使其通過氧化鋁管柱、矽膠管柱而精製。 將所得之曱苯溶液滴入至曱醇(450mL)中並攪拌後,將所得 之沉澱物過濾取出並使其乾燥。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2之 產量為1. 75g。 高分子化合物2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為 8. 3xl04、換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 9xl05。 以從加入之原料所求出之理論值而言,高分子化合物 2係由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以97 : 3之莫耳比所構成之無規共聚物。 (比較例2) 113 320208 200906891 凋製咼分子化合物1之L 2重量%二曱苯溶液。在以濺 鍍法使附著有厚度15〇nm之IT〇膜的玻璃基板上,使用聚 (3,4-伸乙二氧基嗔吩)//聚苯乙烯磺酸之溶液(^町打公 勹Baytr〇n Ρ)並猎由旋轉塗布而以厚度5〇nm成膜後,在 加熱板上以20CTC乾燥1〇分鐘。其次,使用上述調製之二 曱苯〉谷液並藉由旋轉塗布以13〇〇rpm之轉速成膜。膜厚約 lOOnm。將此在氮氣環境下、以13〇ι乾燥【小時後,蒸鍍 約5⑽之鎖做為陰極,接ί蒸鑛約8 0 mn之銘而製作EL元 件。再者’在真空度達lxl『4Pa以下後才開始蒸鑛金屬。 經由對所得之儿件施加電壓,而得到綠色之el發光。得到 最大亮度約_0ccW以上之高亮度。在亮度胸/m2 時之色度座標C.I.E.1931為(x,y)m61)。 (實施例2) 使用同刀子化合物2替代記載於比較例2中之高分子 化口物1 1· 2重苯溶液,且使用此與比較例 2同樣製作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光層係藉由旋轉塗布以 議_之轉速顧。㈣對所得之元件施加電壓,而得到 綠色之EL發光。得到最大亮度約_cd/V以上之高亮 度。在亮度lOOcd/V時之色度座標CIE·聰為(x,y) = (0·. 30,0.62)。 相對於表減崎例2之元件所得之EL發光之色度座 標C. I.E. 1931之值、與從目標之色度座標(〇 2〇,〇 7〇)的 差兴之距離A為0. 158 ’從實施例2之元件所得之乩發光 之距離A為0. 128。 114 320208 200906891 與比較例2之距離A相比,實施例2之距離A縮短19%。 由於NTSC規格越接近(0. 20, 0. 70)則綠色純度越高, 故可知使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實施例2之元件所得 之EL發光,較使用本發明範圍外之高分子化合物之比較例 2元件所得之EL發光,顯示較高之色純度。 <實驗結果> 表1 高分子 化合物 EL發光之色度座 標 C.I.E. 1931 之 值:(X,y) EL 發光與(0.20,0.70) 之差 距離A X y 比較例2 1 (0.33,0.61) 0.13 0.09 0.158 實施例2 2 (0.30, 0.62) 0.10 0.08 0.128 距離 A={(x-0. 20)2+(y-0. 70)2}°_5 式(RT) (合成例7) [化合物7之合成] 在氬氣環境下,在由4-三級丁基苯胺(218. 9g, 1.467111〇1)、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491.22)、氯苯 (3. 65L)所組成之溶液中,在70°C費時20分鐘滴入由四氯 化鈦(207. 7g)及氣苯(1. 83L)所組成之溶液。接著,在85 °C 加入 2-曱基蒽醌(162. 2g,0. 73mol)、氣苯(900mL)後, 在120°C攪拌1. 5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加入氯仿(3. 7L) 115 320208 200906891 並攪拌1小時後過濾,將所得之濾液濃縮至乾固,而得到 固體。接著,將丙酮(5L)加入至該固體並攪拌,過濾所得 之結晶後,進行減壓乾燥,而得到255. 5g之目標之化合物 7(產率 72. 2%)。 LC-MS (APCI-MS (posi)) : 485 [M+H]+
(合成例8) [化合物8之合成] 在氬氣環境下,在由合成例7所合成之化合物7 (255g、0.526mol)及N,N-二曱基曱醯胺(10L)所組成之溶 液中,在90°C下加入亞硫酸氫鈉(3218g)及水(1560mL)後, 在100°C攪拌2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加入水(8L)再攪拌2 « 小時後,過濾析出之固體。將水(10L)加入至所得之固體並 攪拌使固體懸浮後,過濾固體。接著,將甲醇加入至該固 體(10L),在甲醇回流之溫度進行攪拌,並在冷卻至室溫後 過濾析出之固體,進行減壓乾燥,而得到21 lg之目標化合 物8(產率82. 4%)。 Ή-NMR (2 9 9. 4 MHz, CDC 1 3) : 1. 2 7 (s, 1 8H), 2.4 8 (s, 3 Η), 5. 9 6 (b r, 2H), 6.5 6 (d, 4H), 7. 16 (d,2H), 7 .2 9 (m, 1H) >s 7. 4 0 (m, 2H) , 8. 0 1 (s, 1H) , 8. 1 6 (d, 1H) , 8. 2 2 (m, 2 H) 116 320208 200906891
(合成例9) [化合物9之合成] 在氬氣環境下,在曱醇回流之溫度下將合成例8所合 成之化合物8(200g,〇.41mol)、[參(二(苯亞曱基)丙酮)] 二鈀(14. 48g)、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13. 28g)、溴 苯(142g,0.90mol)、三級丁醇鈉(1184g,123m〇1)及甲 苯(9L)攪拌80分鐘。接著,在8〇。(:下以鋪有矽藻土及矽 膠之過濾器進行過濾,並使所得之濾液通過填充有矽膠之 管柱後,濃縮至乾固。接著,加入甲醇(2[)並授拌後,過 濾所得之固體。接著將該固體溶於曱苯中,並加入甲醇後, 過濾所得之固體並減壓乾燥,藉此而得到之目標化 合物9(產率54. 3%)。 'H-NMR (2 9 9. 4 MHz, CDC 1 3) : 1. 27 (s,18H), 2. 3 5 (s, 3H),6. 8 6(m,2H), 7. 08 (m,8H), 7. 19 (m, 9H),7 • 32 (m,2H),7. 94 (s,1H),8. 〇9 (d, 1H) , 8. 16 (m, 2 H) L C-MS (APC I-MS (p o s i〉) : 6 3 9 [M+H]+ .
化合物9 H3 117 320208 200906891 (合成例1 o) [化合物10之合成] 在氬氣環境下,在由合成例9所合成之化合物9 (8.96g、14.0mmol)及氯仿(4〇〇mL)所組成之溶液中,在室 溫下加入溴琥珀醯亞胺(4. 99g,28.0mmol),並在同溫 度攪拌3小時。接著,加水並攪拌,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 在所得之有機層中加入無水硫酸鈉並攪拌後,進行過濾。 將所得之濾液之體積濃縮成l〇〇mL後,滴入甲醇 並過濾析出之結晶後,減壓乾燥,藉此而得到固體。將該 固體使用氯仿與甲醇進行再結晶,藉此而得到9 78g之目 標化合物10(產率87. 5%)。 H-NMR (2 9 9. 4 MHz, CDC13) : 1. 27 (s.ISfl), 2. 37 (s, 3H), 6. 8 9cm, 4H), 7. 0 6 (m, 4H), 7. 2 8 (m, HH), 7. 8 8 (s, 1H) ,8.03 (d, 1H) , 8. 1 1 (m, 1H) LC-MS (APCI-MS (pos i) ) : 795 [M + Hj +
(合成例11) [高分子化合物3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將上述化合物6(5. 2〇g)、下述 所示之化合物11(5. 42g) : ^ 320208 118 200906891
化合物11 、乙酸鈀(2. 2mg)、參(2-甲基苯基)膦(15. lmg)、Aliquat336 (0. 91g)及甲苯(7〇mL)混合後,加熱至105°C。在此反應溶 液中滴入2M碳酸鈉水溶液(19mL)後,使其回流4小時。反 應後,加入苯基硼酸(121mg),並再使其回流3小時。接著’ 加入二乙基二硫代胺甲酸鈉水溶液後,在80°C攪拌2小 時。冷卻後,將所得之反應液以水(60mL)洗淨3次、以3 重量%乙酸水溶液(60mL)洗淨4次、再以水(60mL)洗淨3次 後,使所得之甲苯溶液通過氧化鋁管柱、矽膠管柱而精製。 將所得之甲苯溶液滴入至甲醇(3L)中並攪拌後,濾取所得 之沉澱物並使其乾燥。.此沉澱物(以下稱為「高分子化合物 3」)之產量為5.25g。 高分子化合物3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為 1_ 2x105、換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 6χΐ〇5。 以從加入之原料所求出之理論值而言,高分子化合物 3係由下述式所示之重複單元:
、與下述式所示之重複單元: 119 320208 200906891
以50 : 50之莫耳比所構成之交替共聚物。 (比較例3) [高分子化合物4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將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2(0. 12g, 0.15mmol) ·
h3c— -ch3 h3c—ch3 ch3 ch3 化合物2 、下述式所示之合物5(1. 15g,2. lOmmol):
H3C-/ ^-ch3 5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12(0. 12g,0. 25mmol) ··
120 320208 200906891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6(1.32g,2.49mmol):
、乙酸鈀(1· 7mg)、參(2-甲氧基苯基)膦(18. 5mg)、氯化三 辛基甲基銨(商品名:Aliquat336(Aldrich 製),0. 32g)、 曱苯(38mL)混合後’加熱至i〇5〇c。在此反應溶液中滴入 2M Na2C〇3水溶液(6. 8mL)後,使其回流50分鐘。反應後, 加入苯基硼酸(31mg),並再使其回流2小時。接著,加入 二乙基二硫代胺甲酸鈉水溶液後,在8〇。(:攪拌2小時。冷 卻後,以水(33mL)洗淨2次、以3%乙酸水溶液(33mL)洗淨 2次、再以水(33mL)洗淨2次,並將所得之溶液滴入至曱 醇(388mL)中後,過濾取出而得到沉澱物。使該沉澱物溶於 甲苯(78mL)中’並使其通過氧化鋁管柱、矽膠管柱而精製。 將所得之甲苯溶液滴入至甲醇(388mL)中並攪拌後,將所得 之沉澱物過濾取出並使其乾燥。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4之 產量為1.51g〇 高分手化合物4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為 1. 2xl05、換算成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 8xl05。 以從加入之原料所求出之理論值而言,高分子化合物 4係由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121 320208 200906891
、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與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H3C—pCH3 H3C——CH3 ch3 ch3 以92 : 5 : 3之莫耳比所構成之無規共聚物。 (實施例3) [高分子化合物5之合成] 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將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10(0.12g, 0. 15mmol): 122 320208 200906891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5(1.15g,2. lOmmol):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12(0. 12g,0. 25mmol):
、下述式所示之化合物6(1. 32g ’ 2. 49mmol):
化合物fi 、乙酸鈀(1. 7mg)、參(2-甲氧基苯基)膦(18. 5mg)、氯化三 123 320208 200906891 辛基 f 基銨(商品名:Aliquat336(Aldrich 製),〇. 32g)、 甲苯(38idL)混合後,加熱至105°C。在此反應溶液中滴入 2M之Na2C〇3水溶液(6. 8mL)後,使其回流70分鐘。反應後, 加入苯基硼酸(31mg),並再使其回流2小時。接著,加入 二乙基二硫代胺曱酸鈉水溶液後,在80°C攪拌2小時。冷 卻後,以水(33mL)洗淨2次、以3%乙酸水溶液(33mL)洗淨 2次、再以水(33mL)洗淨2次,並將所得之溶液滴入至曱 醇(388mL)中後,過濾而得到沉澱物。使該沉澱物溶於甲苯 (78mL)中’並使其通過氧化銘管柱、石夕膠管柱而精製。將 所得之曱苯溶液滴入至曱醇(388mL)中並攪拌後,濾取所得 之沉澱物並使其乾燥。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5之產量為 1. 64g ° 高分子化合物5換算成聚苯乙烯之數平均分子量為 1. 2xl05、換算成聚苯乙婦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 〇χι〇6。 以從加入之原料所求出之理論值而言,高分子化合物 5係由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124 320208 200906891
、與下述式所示之構成單元:
以92 : 5 : 3之莫耳比所構成之無規共聚物。 (比較例4) 調製高分子化合物3之0. 8重量%二曱苯溶液。接著, 調製高分子化合物4之1.3重量%二曱苯溶液。在藉由濺鍍 法而附有厚度150ηπι之ΙΤ0膜的玻璃基板上,使用聚(3, 4-伸乙二氧基π塞吩)/聚苯乙烯續酸之溶液(Bayer公司, Baytron P)並藉由旋轉塗布而以厚度65nm成膜後,在加熱 板上以200°C乾燥10分鐘。其次,使用上述調製出之高分 子化合物3之二曱苯溶液並藉由旋轉塗布以30OOrpm之轉 速成膜後,在氮氣環境下在加熱板上以180°C乾燥60分 鐘。膜厚約20nm。其次,使用上述調製出之高分子化合物 125 320208 200906891 4之二甲苯溶液並藉由旋轉塗布以削_之轉速成膜。 膜厚〇 〇 η01。將此在氮氣環境下在加熱板上以13 0 °C乾燥 10为域,⑨鍍約4nm之鋇做為陰極,接著蒸鍍約8〇nm 之紹’而衣作EL兀件。再者,在真空度達lxl〇_4pa以下後 才開始蒸鍍金屬。經由對所得之元件施加電壓,而得到綠 色之EL發光。得到最大亮度約2〇〇〇〇cd/m2以上之高亮 度。在冗度10000cd/m時之色度座標c. I E. 1931為(^) =(0· 32,0· 62)。 (實施例4) 使用冋分子化合物5替代記載於比較例4中之高分子 化合物4,調製1.3重量%二曱苯溶液,且使用此與比較例 4同樣製作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光層係藉由旋轉塗布而 以1300rpm之轉速成膜。經由對所得之元件施加電壓,而 得到綠色之EL發光。.得到最大亮度約2〇〇〇〇cd//m2以上之 高亮度。在亮度lOOOOcd/m2時之色度座標CIE1931為 (X,y) = (0· 30, 0. 62)。 相對於表示從比較例4之元件所得之EL發光之色度座 標C. I.E. 1931之值、與從目標之色度座襟(〇.2〇,〇 7〇)的 差異之距離A為〇· 144,從實施例4之元件所得之el發光 之距離A為0.128。 與比較例4之距離a相比’實施例4之距離a縮短7%。 由於NTSC規格越接近(0.20, 0.7〇)則綠色純度越高, 故可知使用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之實施例4之元件所得 之EL發光,較使用本發明之範圍外之高分子化合物之比較 320208 126 200906891 例4之元件所得之EL發光,顯示較高之色純度。 <實驗結果> 表2 高分子 化合物 EL發光之色度座 標 C. I.E. 1931 之 EL發光與(0.20,0. 70) 之差 距離A 值: (x,y) X y 比較例4 4 (0. 32, 0.62) 0.12 0. 08 0.144 實施例4 ,5 (0.30, 0.62) 0.10 0.08 0.128 距離 A={(x-0. 20)2+(y-0. 70)2}°_5 式(RT)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係當使用於製作發光元件時所 得之發光元件之綠色發光之色純度優良者,而有用於做為 例如發光材料、電荷輸送材料等電子零件材料。因此,本 發明之高分子化合物及發光元件係有用於例如液晶顯示裝 置之背光源、做為照明用之曲面狀或平面狀之光源、區段 型之顯示元件、點矩陣之面板顯示器等。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M. 127 320208

Claims (1)

  1. 20090689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高分子化合物,係含有下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元 (Rx)p
    Άγ1—N —~ Ν Ar 七 L2 (Λ Ar2 R1 Q ⑴ (式中,P表示1至4之整數;Q表示〇至4之整數;丨 及R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 芳硫基、芳烧基、芳院氧基或芳院硫基,當rX為複數4 時,該等可相同或不同,當RY為複數個時,該等可相^ 或不同^表科取代絲代之料基歧非取仏 取代之2價雜環m神取 B 取代之1價雜環基;複數個紅二= 為相同或不同)。 乃 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係再含有彼 元及下述式⑷所示示之構成單 i種m 所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 ~f~Ar3-f- (2) -]ί—^ R1 'Ar6- R2 (3) 320208 128 (4) 200906891 (式中’ Ar及Ar?分別獨立地表示非取代或取代之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雜環基或具有金屬錯合物構造 之2價基’ A—、P及Ar6分別獨立地表示非取代或取 代之伸芳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價芳香族雜環基或是由 2個芳香環以單鍵連結而成之非取代或取代之^價基; R1及R2分職立地表示氫原子、錄、芳基、丨^雜 環基或找基;表示—cr3==cr4—或—,在此, Rl R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烧基、芳基、i價雜環 基、缓基、取代鲮基或氰基;a為0或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 中’ ΑΓ之至少1個係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紅,所 $之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芳基係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苯基 者0 韦丄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高分 物〃中’ Ar之至少1個係非取代或取代之芳: 6·5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 = 代之芳基係非取韻取代之苯; 7.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項之高炎 物,其中,Ρ係1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項之高 物’其中,Q係〇或】者。 9 Κ 專利範圍第δ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 ⑴所示之構成單元係下述式⑽所示者: 129 320208 200906891
    (式中’ Ar1、Ar2、Rx及RY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w表 示0或l;z表示〇或l;w+z為〇或1;複數個Ar1 及Ar2可分別為相同或不同)。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前述式 ΠΑ)所示之構成單元係下述式(π)所示者:
    (式中’ Rx& RY如同前述;ra表示烷基、烷氧基、烷硫 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 硫基、芳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烷基、取 代矽烷基、_素原子、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 基、醯亞胺基、1價雜環基、羧基、取代羧基、硝基或 氮基;S表示0或1 ; T表示〇或1 ; s + T為0或i ; b 及c分別獨立地表示〇至5之整數;當rA為複數個時, 130 32〇2〇8 200906891 該等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Uj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⑼ι 者。 其中,S係1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高分子化合物, 者。 其中,S係0 13·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〇項之高分子化合物 且T係〇者。 專利乾圍第1G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前述 ")所不之構成單元係下述式(1C)所示者:
    (1C) :式中+’ Rx、Rm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2個RA 相同或不同)。 15. 如申5青專利範圍第1頂牵笛+ 人‘ * 固弟丄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 3物,其中,RX係烷基者。 16.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頊至笛1 e τ石上 .^ ^祀固弟丨項至弟丨5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 σ物,其中,RY係烷基者。 17. tl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6項中任-項之高分子 二中士3及^係分別獨立地為非取代或取代 本土非取代或取代之萘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葱 320208 131 200906891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菲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稠四苯二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第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芘二基、 非取代或取代之花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吡啶二基、非 取代或取代之嗟吩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呋喃二基、非 取代或取代之喹啉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異喹啉二基、 非取代或取代之喹π等啉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 [1,2, 5]°塞二β坐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α塞唾二基、 非取代或取代之咔唑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啡噚畊二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啡噻畊二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 二苯并矽呃二基者。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Ar3 及Ar7係分別獨立地為非取代或取代之伸苯基、非取代 或取代之第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苯并[1,2, 5]噻二唑 二基、#取代或取代之啡噚畊二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 _之脅σ塞0井二基者。 ^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Ar3 及Ar7係分別獨立地為下述式(6)、(7)、(8)、(9)或(10) 所示之2價基者:
    (式中,W表示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 芳硫基、芳烷基、芳烷氧基、芳烷硫基、芳烯基、芳炔 132 320208 200906891 基、胺基、取代胺基、矽燒基、取代珍烧基、鹵素原子、 醯基、醯氧基、亞胺殘基、醯胺基、醯亞胺基、1價雜 環基、羧基、取代羧基或氰基;f表示〇至4之整數; 當R1()存在複數個時,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式中’ 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芳基、 芳烷基或1價雜環基)
    二芙…Μ,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院基、院氧奉 二二其方5、方氧基、芳破基、芳烧基、芳烧氧基 取5二Z烯基、芳炔基、胺基、取代胺基、石夕烧基 胺美、^自素原子、酿基、酿氧基、亞胺殘基、M =基基、1價雜環基,基、取編、麟.
    (式中,R15表 示氫原子、烷基 芳基、1價雜環基或芳烷基) 320208 133 200906891
    (式中,R16表示氫原子、烷基、芳基、i價雜環基或芳 烧基)°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化 合物,其中,Ar4及Ar6係分別獨立地為非取代或取代之 伸芳基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0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化 合物,其中,Ar5係非取代或取代之1,3-伸苯基、非取 代或取代之丨,4-伸苯基、非取代或取代之1,4-萘二 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7-第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2, 5-〇比唆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1,4-異噎琳二基、非取代 或取代之4, 7-苯并〔12,5〕嘍二唑二基、非取代或取 代之3, 7-啡噚哄二基、非取代或取代之下述式(3Α— 1) 所示之基、或是非取代或取代之下述式(3Α—4)所示之 基:
    (3Α-4) 〇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1項中任〜項之高分子化 合物,其中,相對於全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 134 320208 200906891 (1)所示之構成單元、前述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前述 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式(4)所示之構成單元之 合計莫耳數係90至100%者。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1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化 合物,其中,相對於全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 (1)所示之構成單元、前述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 式(3)所示之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係90至100%者。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粗對 於全構成單元之合計莫耳數,前述式(1)所示之構成單 元、前述式(2)所示之構成單元及前述式(3)所示之構成 單元之合計莫耳數係95至100%者。 25. —種組成物,係含有:從由電洞輸送材料、電子輸送材 料及發光材料所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1種材料;與申請 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化合物。 26. —種溶液,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中任 一項之高分子化合物與溶劑。 \ ' 27. —種薄膜,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中任' 一項之高分子化合物。 28. —種發光元件,係具有:由陽極及陰極組成之電極、與 設置於該電極間且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 中任一項之高分子化合物之有機層。 ’ 135 320208 200906891 < · 四、指定代表圖:本案無圖式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3 320208
TW097117790A 2007-05-17 2008-05-15 Anthracene polymer compound and lif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TW20090689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1381 2007-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6891A true TW200906891A (en) 2009-02-16

Family

ID=4003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7790A TW200906891A (en) 2007-05-17 2008-05-15 Anthracene polymer compound and lif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13877B2 (zh)
EP (1) EP2159244B1 (zh)
JP (1) JP5320812B2 (zh)
KR (1) KR20100017794A (zh)
CN (1) CN101743265B (zh)
TW (1) TW200906891A (zh)
WO (1) WO20081432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2882A (ja) * 2007-10-31 2009-06-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高分子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WO2009066666A1 (ja) 2007-11-20 2009-05-28 Idemitsu Kosan Co., Ltd. 高分子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8147989B2 (en) * 2009-02-27 2012-04-03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OLED device with stabilized green light-emitting layer
JP5508795B2 (ja) 2009-09-18 2014-06-04 株式会社Adeka ペンダント型高分子化合物、ペンダント型高分子化合物を用いた色変換膜、および多色発光有機elデバイス
CN102372841B (zh) * 2010-08-12 2013-12-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芴、蒽及喹喔啉单元的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12147398A1 (ja) * 2011-04-25 2012-11-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アントラキノ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の正極活物質
US9982087B2 (en) 2013-08-22 2018-05-2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und
CN117757066A (zh) * 2018-03-16 2024-03-2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聚合物、有机el元件用组合物、有机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57841B1 (ko) * 2018-07-20 2022-10-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공중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팅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964B (zh) * 2001-07-10 2010-05-12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电活性聚合物和用其制备的器件
US7651746B2 (en) * 2003-11-14 2010-01-2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Halogenated bisdiarylamino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and polymers thereof
DE102004020298A1 (de) * 2004-04-26 2005-11-10 Covio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Gmbh Elektrolumineszierende Polymere und deren Verwendung
US20100176377A1 (en) * 2005-11-18 2010-07-1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ymeric compound and polymer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using the same
WO2007058368A1 (ja) * 2005-11-18 2007-05-2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JP2010509775A (ja) * 2006-11-13 2010-03-25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KR20150096783A (ko) * 2012-12-18 2015-08-25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티아디아졸 기를 포함하는 중합체, 그러한 중합체의 생산 및 유기 전자 소자에서의 그의 용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13877B2 (en) 2013-08-20
JP2008308677A (ja) 2008-12-25
JP5320812B2 (ja) 2013-10-23
CN101743265A (zh) 2010-06-16
WO2008143272A1 (ja) 2008-11-27
EP2159244A1 (en) 2010-03-03
CN101743265B (zh) 2012-12-26
KR20100017794A (ko) 2010-02-16
EP2159244B1 (en) 2016-11-23
EP2159244A4 (en) 2010-06-23
US20100156284A1 (en) 201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6079B2 (ja) 高分子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CN101184789B (zh) 高分子化合物及使用了它的高分子发光元件
TWI426092B (zh) 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發光元件
TWI472520B (zh) 具有1,3-二烯結構的化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TW200906891A (en) Anthracene polymer compound and lif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TW201008975A (en) Copolymer and high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07043495A9 (ja) 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TW200813111A (en) Polymer compound and polymer illuminating element
TW201235442A (en) Polymer an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said polymer
TW201035160A (en) Meta phenylene macromolecule compound and luminescence element using the same
WO2009131255A1 (ja) 含窒素複素環式化合物の残基を有する高分子化合物
TW200911815A (en) Compou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ink composition using the compound, thin film, organic transistor,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201345947A (zh) 高分子化合物及使用該高分子化合物之發光元件
TWI479007B (zh) 發光材料、印墨組成物、薄膜、發光元件及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TW201035162A (en) Polymeric (high molecular) compound a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ing such polymeric compound
TW200825116A (en) Polymer compound and polymer illumination element
WO2007064034A1 (ja) 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TW201231489A (e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O2006137436A1 (ja) 高分子材料及び高分子発光素子
TW201241035A (en) Polymer compound containing carbon cluster structure and organic device using same
JP2008095080A (ja) 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高分子発光素子
TW200910662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a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49373B (zh) 組成物及使用該組成物之發光元件
WO2007063896A1 (ja) 高分子系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TWI363768B (en) Polymeric complex compound and polymer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ing same